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严格遵守。课堂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所有教学行为进行反省和思考,发扬其中好的方面,改进其中的不足之处,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日趋完善,从而实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精彩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赏析

今天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赏析,欢迎大家查看,希望能满足各位的阅读需求。

一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在这年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团员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一、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使自己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岗位竞聘的需要。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写出心得体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所以,本学期,除了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外,我还积极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教师工作。结合课程改革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学习他人在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方法等。通过学习,让自己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要努力的方向。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明白,工作再苦、再累,我也不能落后,应该尽力去作好本职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课堂上,我努力将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 源,运用课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力求用活教材,实践新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辅导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成绩与素质为目标,力求让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我在工作之余,把自己在教学中反思、案例、收获等收集起来,并记录一些自己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了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并积极与其他教师在博客上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研究

内容摘要: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中生处于人生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黄金成长阶段,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如何帮助他们在诸多学科的学习中打牢基础,提升理解、分析能力,是所有母语教学者———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

一.要挚爱语文教学,在坚守中成就辉煌。

有爱才有责任,才会有敬业心,对“语文人”来说尤其如是。时下,“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时常成为社会上激励学生学习的“不二法宝”,语文“无用论”一度颇有市场。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语文教师愤怒与彷徨,有的甚至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果然如此不堪吗?当然不是。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教学,不但没有丧失其作用,反而是更加的重要,且不说“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普通话、写得出漂亮文章”,对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单看各学校有哪个语文“不过关”的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就可见一斑。因此,语文教师要有“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安、专、迷”精神,把心思放在教学上,以自己坚守事业的“韧劲”,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身教中,激发高中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从一点一滴做起,改变社会上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偏颇思维,形成重视语文的良好氛围,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的。”

二.要视学习为生命,在沉淀中厚积薄发。

“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教师吃的是业务饭,语文教师更是比其他学科教师都需要不断学习的群体。无论是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还是西方脍炙人口的文学巨著,语文教师都应当有所涉猎,特别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现代作品、自然科学近期成果,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去阅读、去理解,在“学习学习再学习”中掌握历史学、地理学、音乐、美学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既当专家、又是杂家。这样的课堂教学,又怎能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能出现教学的知识贫乏的问题,怎能不扩大学生的眼界,其结果必然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心。

三.要抛掉有色眼镜,不可放弃任何学生。

高中语文教师直接面对高考,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历史时期,尽管升学率仍然是硬指标、硬任务,但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分,急功近利,按照学习成绩给学生划“三六九等”。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语文教师,既要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样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号召力。

四.要提升创新能力,在教法上求新求变。

徐悲鸿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在知识竞争的年代,我们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新理论,新学说,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用良好的理论素养指导自己教学改革实践。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采取“思疑释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由探索,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在互动中实现他们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目标。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具体指导,使其言之有物,施之有效。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很难想象,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能培养出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为适应课程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根据时代要求,除旧布新,用新的思索新的方法来从事教改活动。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均源于“疑问”可以说,质疑是开启创新的一把钥匙。面对新的挑战,语文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学生指导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宋君 单位: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当好高中语文教师

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是理想的语文教师?笔者以为没有标准或统一的答案。那么,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怎么做,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我们及语文科目,喜欢上我们与我们所传授的科目呢?

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设计语文课,一般都得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根据长远目标来统筹安排,但也需要阶段性目标来制约,针对一个单元,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重点、难点、双边活动(应叫师生互动)等都要做一种合理的安排、设计与估算。

首先,必须尊重语文的教学规律,要体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要求与训练,顺应、符合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意图。

其次,要科学地估计主观意图在教学中会有多高的达成度,而不应该具体到如何板书,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如何提问,如何使用多媒体工具。否则每堂课都成为一个固定的模式,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再次,设计要体现在三个“读”上:一是教师自己要读透教材,二是要“读透”学生,三是要“读透”自己。要把师生互动性设计到语文教学课堂的始终,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设计教学时,还要照顾到全体同学,既要有性,也要有针对性,要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保持学生浓郁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技巧在哪儿?巴金在《随想录》中说:“艺术的较高境界是无技巧。”运用到语文教学上,笔者以为就是“无章胜有章”,所谓“计划快,不如变化快”,过分在乎设计教学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乃至细节,势必拘泥教学艺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教学效果与效率。

因为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一种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管理有积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有帮助,但当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或一定程度时,又不能符合老师与学生的需要,赶不上时代的要求,那这些曾经进步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也应该被时代淘汰掉,故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适合教师本身也适合学生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

因此,本人以为某些学校过分重视教学的技法,推崇、模仿一些名师的教学模式,并把这个教学模式一味地搬用到本学校的常规教学中,是不科学的,不符合发展的观点的,也不适宜千变万化的学生个性。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有超越“模式”的勇气,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有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的渴望,力求追求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方式”,“实用”的“艺术”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无定法,情况不同,教学的技艺也应有所变化。以无章来克服有章的束缚,做一个能充分灵活设计课堂的语文教学者。

一个语文教师,尤其是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高中是整个中学阶段的较高阶段,这个阶段,对语文教师的要求相对来说要高些。那么,什么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呢?换言之,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呢?

本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能够顺利地组织教学并进行教学;有超强驾驭课堂的水平、能力与艺术。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唯有找准适合教师更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艺才是理想的,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人文性与知识性的大熔炉,成为学生能够活跃思维与想象的大舞台,这样的教师才是专业化的教师。

新课改下的课本强调人文性,也就加大了对语文教师本身素养、素质的要求。强调加大阅读量,强调名著导读,强调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符合时代潮流,符合语文课本来面貌的。诚然,提倡新课改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口说无凭,它总会以什么为依据的,说明了曾经先进的课本的指导思想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那么,如今我们所进行的新课改来源什么?笔者翻阅了很多资料,以为首先它得继承传统:它承继了传统语文教育中读书、学习、习得、历练的方法,还承继了传统语文教育中不求甚解的认识。其次,它还必须与世界接轨,必须以开放的视野学习、借鉴西方的许多先进的理念。在教育缺乏创造性的现今,语文教育更要率先垂范:提倡探究性学习,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深挖学生的潜力。

阅读,可以成为学生的一种优良的习惯,并让这种习惯陪伴他们成长的始终,从大量的阅读中,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文本的鉴赏水平与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舍得把课堂还给学生,叫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文的高层素养应该是指语言应用能力与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关系着价值取向的因素的有机结合。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教学的着眼点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最旺盛与时期,他们的一切没有成形,都不够成熟,有待于我们教师去教育、培养,所以我们要把语文境界内化到学生的身心与品质之中去。

因此,加强阅读以及阅读量,是语文素养升级的最根本、最原始的途径。多读,能让学生置身于温馨的世界与氛围中,感受文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从中受到人性、爱、爱国、爱家乡、爱民族等的教育,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经典,可以汲取经典中的精华,学习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与文字的能力与技艺;借鉴大师们新颖、独特的构思、布局谋篇的艺术。先从模仿中起步,从字、词、句、段到篇,从语法、修辞、技巧、章法上入手,从思想、感情上受到影响与教育,之后从时间上积累、从知识到能力上进行积淀,然后再达到学生文学素养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市第二中学)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做有文化自觉的高中语文教师

【摘 要】一次《寡人之于国也》观课,引起了笔者深入思考。作为专业解读者的高中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科特点,深入解读文本文字,带着文化意识研读文本,建构有效课堂,做一个有文化自觉的教师。

【关键词】解读文字;文化自觉;有效课堂

一次《寡人之于国也》观课,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是第二课时,教师欲引导学生理解孟子在文本中阐述的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

应该说,文章的意思学生可以借助文中注释弄懂,个别字词句理解上有难度的地方,教师略加讲解即可。因此这堂课的教学在授课教师的掌控下进行得很顺利。

随着教师有的放矢的简洁提问,学生几乎整齐的回答,教学流程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附教师板书如下:

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 ――不可胜食

保护鱼类(渔) 保民

按时砍伐(林) ――不可胜用

王道之成:鼓励种桑树(纺)

繁兴家畜(畜牧)

生产粮食(农)

兴办教育(教) 教民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末段“仁政”:法律

授课教师的思路很清晰,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顺利答出来,一堂课结束,师生皆大欢喜。

可是,教学过程是不是太顺利了?提问即答,似乎透着不对劲:学生能答,老师何必问?一堂课下来,老师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生也没有主动质疑。

学生为什么无疑?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很不一样,汉字谁都认识,学生自以为自知的不在少数。教师的于无疑处引导学生生疑,打开教与学的缺口,才是教师真正的职责。

仔细观察教学流程,会发现教师的板书中有两个加了括号的“农”,这两个“农”说的是一回事吗?估计教师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然也没有引导学生质疑。

让我们分析一下文本内容和孟子的话语意图吧。

《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的治国态度。他“以战喻”,毫不客气地指出梁惠王的好战有损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孟子看来,和平和发展是主题,是天下归顺的前提条件。从“王道之始”到“天下之民至焉”,关于发展农业,他在这两个段分别提出了两次:第五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数也”;第六段“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也”。同样指向“农”,为什么要提两次呢?只是简单重复或简单强调吗?

“不违农时”,“违”,违反、违背、违抗之意;“勿夺其食”,“夺”,夺取、强取、剥夺、强行使之丧失或改变的意思。“不违农时”,既是耕作者的自觉行为,也有政府的督促之意。不人为影响农事,让百姓按时耕种,依规捕鱼砍伐,满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是所有想称霸的国君的自觉愿望和行为,孟子用的是冷静的叙述口吻:“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勿夺其食”,说明梁惠王等君王虽有发展农业强大国力的主观愿望,但实际施政行为是与孟子的主张相左的。“勿夺”,孟子已没有先前叙述“不违农时”的冷静,多了几分愤怒、制止和谴责。

儒家从孔子发端,经孟子,到荀子,有传承有拓新,孟子是中间人物,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孟子思想,就很值得玩味和推敲。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儒家思想大厦的奠基人,他的“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显示了性格的敦厚儒雅,其“仁”多讲的是社会道德和君子修养。孟子生活在“杀伐之气”日盛的战国初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愤世嫉俗的性格,使其“入世”思想更为明确。他发展“仁”为“仁政”,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社会的诉求。孟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虽深知教化对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意识到只靠教化是乏力的。《寡人之于国也》末段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中的“检”(制止)就值得深思。制止,什么样的手段,惩罚的手段吗,力度多大。孟子问责于梁惠王,有问责后要求有人“担责”的意图。对没有履职或违反规定的人,“罚”是必要的手段。可以说,《寡人之于国也》已经有了“法”的影子。

从来没有一种哲学思想单纯得与其他思想无关。儒家思想的传承者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其思想体系显得更为复杂,除了“儒”,还有“墨”和“道”,他清楚地看到现实的残酷,从而更注重体制的作用,其“性恶论”也更为理性地思考了人性本质和人际关系,“礼法”成为他治世的重要主张。从孔子重“礼”,孟子宣“教”,到荀子“礼法”,这个依时而变的脉络,再清楚不过。作为孔子和荀子之间的孟子,他的“仁政”思想,既继承了孔子温和的“礼”,又对荀子“礼法”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教师板书中的两个“农”字深入解读下去,读出了文化。

文化判断力是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能力,文化自觉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文本的专业解读者,要保持对文字的高度敏感,重视细微差别,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于无疑处生疑,于无趣处生趣,构建有效课堂,努力将学生由“自然人”培养成“文化人”。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类教学策略的不断实施,高中阶段的教育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对如何教学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广大高中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成为争议最多的部分,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较大程度的优化,运用各种方法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提炼。通过分析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语言运用现状,提出了几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语言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言;有效性

高中阶段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教育阶段,因此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成绩以及长远的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也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就以高中语文为例来说,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语言的应用和熟练程度是影响学生汲取知识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也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认知不够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自身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漠不关心,甚至有的教师都不知道教学语言是什么意思,这些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对教学语言尽心专项的研究,对教学语言既不了解,又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改进及使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这一部分就是的空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效率,整个课堂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增加课堂生动性的机会。

2.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困境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容易产生一种非常不利于课堂进行的心理,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讲述名人、著名事件以及表达感情的课文,在这些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就陷入了一个错误的教学情境当中,就会将学生的思维抛开,自顾自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话,教师对教学语言的应用也就会产生巨大的偏差,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会遇到非常大的阻碍。

3.教师对教学环节及教学语言的把控失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环节的调控及语言的配合使用也容易出现问题。有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学生对知识的反映可以直接地表现出他们是否能够接受知识,是否能够听懂教师讲课,但由于教师一味地注重自己的授课过程,导致学生没有表达意见的机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会被严重阻滞。而且,教师的语言应用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关键因素,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以及在课堂上风趣幽默的授课,都会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但是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自信的例子也有很多,而且教师的授课语言太过死板、在教学环节转换的时候没有得当地使用教学语言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严重消磨,从整体上来说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语言的应用,不利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1.增强对教学语言的认识,师生共同努力执行

教师对教学原因的认识是能否让教师科学应用教学原因的关键,教师必须认识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对自身教学语言使用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动员所有学生积极观察自身教学语言的使用,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高中教育机构应该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让教师认识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教学语言的重要技巧,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提高自己的教学层次,提升教学效率,也让广大学生受益。

2.技巧性设问,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在实践授课的同时,应该对自身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并对相关的教学重点进行巧妙的设问,教师清楚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因此,在设问的时候,也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设问,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仅能够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问题,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升,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生机勃勃,变得充满活力。

3.积极鼓励学生,巧妙评价学生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可能教师无意中的一句鼓励性的话语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教师的教学语言变得更加有效,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课堂问题之后对学生进行鼓励,进行巧妙的评价。比如,教师在提问之后,回答正确的学生肯定想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就不应该吝啬自己的鼓励,应该对学生说“非常棒”“正确”之类的话语,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而对回答不正确的学生也不能责骂,而是用一些鼓励的话语督促他们继续努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让教学语言不断推动课堂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新形势下提高高中语文教师讲课效率的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师讲课的效率?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教求其精。所谓教得精,就是指教师在吃透大纲,抓住重点,把握难点的前提下,审慎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较大限度地去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工作量。下面谈谈新形势下提高高中语文教师讲课效率的方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要精选

语文课文中的知识信息,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如若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是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的。所以教师首先得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选准精讲的内容。所谓精讲的内容,就是精讲所应侧重的知识点,它一般体现在教的重点、学的难点、答的疑点上。为此,在课堂操作中,决不能面面俱到,而宜抓住主要矛盾,精心点拨重点问题,尽量不搞重复劳动,加快教学的节奏。如教高三的议论文,在复习论证方法的同时,宜将教学重点一一精讲点落在讲授论证结构方式上。采用讲一课带两课的方法,舍掉与具体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以《义理、考据和辞章》一篇为突破点,把议论文的四种结构方式(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对照式)分析透彻,另外两篇《讲讲实事求是》、《纳谏和止谤》启发学生自读,使学生当堂领会教材中最重要的语文知识,并能在教师讲解以后,充分利用课本,巩固所学知识,以得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教学效率的高低,常常取决于对话过程中的有效程度。所以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在选择精讲点时,应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层次,去捕捉学生的难点,对症下药,以提高对话交流的有效率。如散文《蒲公英》中记叙的事情原本很简单,学生自读理解是没有困难的。但提高一个档次,要领会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蒲公英这个物象,将课文写成一篇小巧玲珑,饶有意境的散文的,则会成为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宜将精讲点落在"满公英"身上。抓住“蒲公英”这个作者情感的凝聚点、教学的难点深究一番,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立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步骤要精到

要优化精讲的环节,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明确教学情景和精讲目的、任务以后,为了在最少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对教学环节进行有科学根据的最为合理的优化组合。在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和优化组合为三步:略读精读总结。

1、略读。略读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使所学课文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觉整体,为后面的重点品读铺路。它的一般任务是:①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或文章的基本结构;②感性了解文章的主体特色;③初步或部分解决生字词。略读是一种轮廓式的阅读,其方式是快速的,但在这快速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到了品读阶段,其本身也会变得真切而具体,感知阶段心灵瞬间的感受也会变得更为深刻而。

2、精读。精读就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所选精讲点进行局部的重点突破,边读边细细品味、揣摩,以达到落实必备的语文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积累文化底蕴的目的。如小说《一碗阳春面》属自读课文,教学的精讲点选择的是文章的主题。在学生泛读课文的基础上,直奔主题的品味。先通过四人小组的讨论,抓住一碗阳春面到三碗阳春面的变化过程,落实表层的领悟:表现母子三人在逆境中团结一致,顽强抗争的精神。接着设疑琢磨:这篇小说一发表在日本产生了轰动,各报刊纷纷转载,电视台也多次播放作者的声音,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母子三人吃阳春面的平凡小事,引起了日本人民强烈的共鸣。然后挥洒开去:大凡共鸣,必有相通之处,这个故事在哪里沟通了日本人民的感情?此时学生必定联系二战后日本人民团结一致,在废墟上建成了一个经济强国的史实。从而领悟本文的主题:通过母子三个三次吃阳春面的故事,歌颂日本人民在逆境中团结奋斗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此时再回想一下课文的情节,学生不难发现,相近的遭遇,相近的心态,相近的奋斗历程,相近的美好结局,在小说和日本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沟通了作者与读者的心,小说成了日本人民奋斗历程的缩影,启发学生论述读此文的现实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国家民族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学习生活遇到波折的时候,都需要发扬这种团结奋斗顽强奋斗的精神。这样逐步地引导分析,直到学生真质量味其内涵。

3、总结。这一层次,主要是在品读课文后,再统览全文,对文章精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再度概括、总结。因为在略读、精读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还是较广的,有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答题的疑点,也有非重点的内容,通过重点的归纳、梳理,进一步分清红花和绿叶,使重点更明确,知识更精要,印象更深刻,进入认识的更高层次,以求精读教学的成效。

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要精选

要达成真正意义上精讲,必定得借助确有成效的方法。说实话,要从宏观上概括精讲的方法,并非易事,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法。电教媒体可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表象,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使学生将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理解,化难为易。如在讲授舒婷的诗《致橡树》时,根据诗作的意境,制成蓝天白云下橡树与木棉并排挺立的画面,将其展现在投影屏上。从未见过橡树和木棉的学生们,也即刻由橡树高大粗壮的立干、钢铁般的枝桠,联想到身材伟岸、颇具阳刚之气的男子;从木棉红硕的花朵、挺拔的外形,联想到刚柔并济的女子。而那“相触”的枝叶,紧紧相连的根须和各自又独立的外形,也很快能使学生理解恋人之间彼此独立而又紧紧相依的关系,从而正确地把握了诗作的主旨,在短时间里达成了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学预期的效率和质量。

又如:采用讲解简化法讲《景泰蓝的制作》。如果按照课文所列的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这六道工序来讲,容易流于零碎,烦琐,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难于掌握说明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所以我设计一张图表,先让学生听录音熟悉课文,然后以“制胎”为范例教学,其余各项由学生填表完成。让学生认识每道工序说明的内容不外乎是材料――原理――效果,从而了解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规律。整个教学过程简约实用,发挥综合效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求其精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标准,要地达到这个标准和境界,并非易事。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关于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反思

摘 要: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的习得,研究语言教学对语文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应试心理和自身能力两个角度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进行归因,从而找到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期望广大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语言,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严格遵守语言原则,深入挖掘语言特性;时刻不忘教育理念,深情回归教学对话,最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语言

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学生“会”学,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教”得是否有效,教师语言的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解读能力,因此,我们不得不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特殊意义,而语文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具有基础作用和沟通的桥梁作用,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质量,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分析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内容愈发丰富起来,表现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教师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和大数据时代的相关资源,几乎可以把语文课堂装饰成“百花园”,但反观教学实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效,可见,教师在摆脱了枯燥单一讲述的同时,也弱化了自身的教学语言规范和表达功底,课堂教学中又凸显出新的问题:语言规范性差,例如话语嗦,频繁使用一个或几个词汇,为了与课件等资源同步,造成话语跳跃僵硬甚至颠三倒四;教学对话缺失,知识的习得更多是在对话和交流中生成的,教师若处于传递文本信息的角色就会造成知识延伸缺失;讲练过程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规范了学生的认知,也间接扼杀了学生批判思考的品质,致使教学实效低下。

二、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归因

一方面,教师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高考飙分的束缚,很多教师对于考试篇目能做到仔细研读、精讲细磨,而非考试篇目则一带而过,这种取此弃彼的做法自然会让教师侧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自主发展,而具体到课堂教学环节时,知识的过于关注和强化也不会让教师充分示范语言表达,又何谈绽放出语言的形象美、情感美,很多教师只把教学语言中行云流水的表述或情真意切的渗透放在了公开课上,而不是生活中的每一节课堂之上。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能力也对课堂教学语言有制约作用,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对课堂实效的影响更突出,教师个人的学识修养、品行气质等又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语言的构建和发挥。而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群体,还要观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发展、兴趣爱好等,看来,教学语言很容易达到丰富多彩,但却很难达到恰到好处。

三、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性策略

1.精心设计课堂语言,灵活调控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到精致地备课,教学语言要主旨明确、连贯畅通,绝不能词不达意、冗长凌乱甚至前后矛盾,预设的语言越简洁精练,学生学习得越精准明白,当然,简洁要适度,并不代表为了简洁而放弃了深入掌握和熟悉教学内容,可以说,规范教学语言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的必经之路;在课堂上,如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这种能力也是教师在教学语言的反复锤炼中才能培养出来的,例如针对文本内容的深浅程度做出调整,针对学生课堂上的理解吸收程度做出调整。因此,也要学会不断总结和归纳,力求教学语言的严谨、。

2.严格遵守语言原则,深入挖掘语言特性

我们不能忽视语言的规范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这是我们组织语言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遵循语言的针对性和审美性原则,这是我们组织语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时刻关注语言的示范性,学习也是模仿的过程,教师教学语言的发音语调、神情姿态都会影响学生,语文教师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更会激发学生能力,教师应通过鲜活、趣味、激励的教学语言,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和体验性。讲授也讲究“讲之有度,讲之有法”,通过严谨、有序的语言来达成语言的系统性、知识的系统性,也能体现出语言的思想性和启发性。

3.时刻不忘教育理念,深情回归教学对话

作为教师,时刻不能忘记,我们要通过语言去启发学生智慧、打动学生心灵,因此,教师要竭力把智慧和方法运用到语言中,引导学生实现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结合。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不是让学生多学了某个知识,多记住了一个词汇这么简单,而应是通过语言的魅力,达成对学生体验成长和探究热情的呵护,进而达成对学生生命和自由的塑造,每一个教师都应时刻提高自身专业语言素养,把对话教学当成自己教学技能成长的必修课,在对话中促进学生认知和体验。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语言水平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实效,希望教师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语言水平,加强语言的修炼,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的对话。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

摘 要:教师的教学语言如何能够艺术化、精准化地表达、诠释出课本知识内容,并且被学生接受、理解、掌握,这是目前教学改革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语文教师;高中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倡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同时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语言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直接决定了课堂气氛,它的有效性表达,会使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更融洽,课堂效果更好。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

一、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作为一名知识的讲授者,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必备的专业能力。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能够更好地表达,让学生接受,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让自己的讲解具有说服力,将是对一名高中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培养高中教师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若想有效,教师首要的就是课前准备要充分。首先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材,这样在课堂中才能更加自如地按自己的思路将课本的重点、难点教授给学生,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对于学生的疑惑能够更好地给予解答,而不会因为学生中途的提问破坏讲课的节奏,使得课堂气氛更加融洽,不会死板。

(二)教师讲课语气、语调要有吸引力

讲课声音太高容易导致学生反感,声音太低学生可能接收不到课堂信息;语调如果太过单一平稳,没有抑扬顿挫,容易使得课堂过于枯燥。高中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独具特色的教学语言,运用适合的语气、语调,吸引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参与形成互动

旧的教学模式造成教师在课堂是主体参与者,从而忽略学生主体参与性的不良现象,其实这是不对的。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高中教师不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是在课堂上创造适合的语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互动,更多地进行沟通交流,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较强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做到参与其中,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合理利用肢体语言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更多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不仅要通过教师的有声语言来接收课本信息,还有很多时候要通过教师的合理适度的肢体语言,例如,表情的变化、手势的不同来表达课文的情感。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相互配合,才能将课本知识更加饱满、立体地呈现出来。

但是肢体语言也需要合理适度地使用,缺少肢体语言的话,课堂会显得死板平淡。但是肢体语言过多,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这个度如何拿捏,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不断实践,与学生多互动,总结出属于教师自身的独特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习并掌握课本知识,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的配合,更能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关注,让学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节奏轻松学习。

语文是一门蕴含情感的学科。它教给学生更多的是如何感知,如何表达,如何思考。有感情地表达单纯地通过有声的语言是不足以表现的,它需要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来更直观地将文章所要表达的情绪表现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课本作者的饱满的情感,是愉快、是悲伤,抑或是愤怒等等。

教师独具魅力的肢体语言表现的同时也是能帮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根据有关研究显示:人脑的左右半球结构对称,功能却不同。左脑主管言语,右脑则掌控肢体协调。教师身体力行地展现,最终的目的是较大限度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三、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语言水平

(一)教师要了解自身教学语言的优劣之处

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既然独特,必然存在优势和不足之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正确了解自身语言能力。规避自身教学语言中的劣势,提升加强自身语言的优势。

(二)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

除去自身教学语言的优势,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学习,并加以实践,以便不断适应学生的需求。首先,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不断加强学习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项正面积极的影响;其次,不断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用字正腔圆的发音,把课本知识用流畅的语速及跌宕起伏的语调讲出来,对教师及学生而言,都是一种享受。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语言,面对智商和情商都不同的学生,要想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提升,加强自身教学语言中的优势,合理适度运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将知识讲解给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高中语文教师如何结合学生特点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以说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因为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一直得不到运用,即使有的学校采用了这种方法,教学计划也在半路夭折,因为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多加注意,科学合理运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本文就高中语文如何结合学生特点,巧妙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特点 课堂效率

在我国国内的许多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一直受到高中语文内容的冗杂性和因学生个性鲜明造成的教学难题的双重困扰。不得不承认,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实涉及生活与科学的方方面面,教学难度比较高。高中一般班容量比较大,学生数量较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对教师及课堂的要求也比较多,经常会产生各种不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寻找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语文面对学生不同特点的教学现状剖析

许多高中语文课堂上,时常会有对课堂或者对教师教学方法不满的声音出现。这种声音的出现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很多影响学生完成日常学习任务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所束缚,加上受到许多现实教学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的精力和较好的办法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依旧在课堂上坚持自己“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用一种教学方法应对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在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中显然是行不通的。首先,高中生大多处在青春期,本身对学校和课堂的传统管制就有很多意见,再加上他们在这种青春思潮的高峰期会产生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教师在课堂上对所要讲授内容的需要有深度把握,而且要解决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问题,顾及学生情感。

更严重的是,高中生已经进入学习成绩相对稳定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学困生和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两种学生群体,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就会在学生中产生不同的教学效应,学习成绩较好、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就可以快速理解授课内容,学困生理解课堂内容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一般不可能太多顾及学困生的发展,造成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分化太严重的问题,这也会严重阻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课堂的进行与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特点的综合分析

高中语文课堂是高中所有学科之中课堂气氛相对轻松的,因为高中语文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不像其他学科都是相对固定的知识要点,高中语文的内容是在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更多地延伸到生活实际中,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通常会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处在青春期,因此对于高中语文的看法和建议比较多,且对于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对高中语文课堂的理解也不同,有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偏差,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三、高中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实践研究

1.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靠教案和课本,而是应该多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制定课堂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及生活中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识。

教师了解了学生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识就可以在课堂中分别对不同学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样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中的公共内容,又学到了自己想学的、想了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成绩自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2.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学习的特性,摒弃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改变讲授知识的方式,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定位摸索清楚,认识到学生才是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体,所有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围绕学生进行,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和积攒经验了解清楚每一个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特点,了解清楚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不同期间的学习兴趣,在了解清楚各项状况之后,再决定最完善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教师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自如,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综合特性,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较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内容性的使用率,较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教师教学期间,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自身单方面的努力,因为毕竟高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有时候会对教师的探究产生反感,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和学生加强沟通,了解学生互相之间的问题,了解学生对待高中语文这一学科的态度,经过努力改变高中生厌恶学习语文及自身学习成绩差的现状。

4.在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过程中,最重要的也几乎是所有学生最关心的,那就是学生在实际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成绩。成绩是一个学生的最在乎的,因为成绩代表的东西太多。因此,教师面对学习成绩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对待,当然,教师不能歧视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学习成绩不会成为教师看待区别学生能力的标志,而是让成绩成为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的标尺。面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更多地探索语文课堂和生活的联系及它们之间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成绩。面对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时,应该予以关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他们进行专项辅导,并且为他么特别制定小规模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跟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节奏,让他们能够重新树立学习高中语文的自信,从学习成绩差的泥潭中爬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制定者,应该处处想到学生,时时考虑学生,学会“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试论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本文根据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出现的课前设置问题不充足和课堂提问的具体问题,辅之以著名教育家或特级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自己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提问技巧,提出自己的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课前要根据教材合理地设置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科学地进行课堂提问等等,希望这些策略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能力;现状分析;培养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及培养策略基本理论

(一)提问及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定义

提问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z提学官{不许接受民词,侵官喜事,其生员犯罪,或事须对理者,听该管衙门提问,不许护短曲庇。”这里提问的意思是传讯审问、提出问题要求回答。顾名思义,课堂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情况、学情等设置问题采用教学问答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提问,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概念,而是一种古老而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上至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精神产婆术,到今天我们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方式。人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不但是一种慧智的表现,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把视角转入对课堂提问方法的深入研究中,让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意识到“提问”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意义与作用

《师说》里讲“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由此可知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和学生的思考学习相互融合的过程,两个独立的个体产生学习思想上的共鸣就不得不依赖于交流,而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就恰恰是最简单而有效的交流方式。课堂提问架起了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桥梁。设置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这样,课堂提问就可以被看作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而不仅仅是学生,这样学生在教师面前也会大胆地坦露自己的心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是的,大多数时候打开学生思维闸阀的那把钥匙恰恰就是一个问题的设置,他们就能文思泉涌,去发现和领悟一个崭新的世界。

二、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一)课前设置问题的缺陷

在课前的备课阶段,很多教师会在教学过程当中设置一些提问形式过于简单的问题,导致问题本身没有太大价值。他们过于去追求课堂提问的一些表面形式,一问一答,虽然师生之间热热闹闹的度过了一堂语文课,但是却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

那是不是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就应该在备课阶段设置一些难题呢?然而并不是,哲学上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过于困难可能会物极必反。

新时代的高中学生已经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许多教师无法设定的课外知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设置问题更要详略得当,有些知识是学生已经获取的就要少涉及或者不涉及,不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备课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就应该分清楚主要和次要内容。这样课堂提问的问题才能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具有层次性、阶梯形,梯度和密度都适合于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的存在价值很大,它引人思考,不仅交给学生课本知识,还教会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因此语文不仅仅是文学更是人学。但是很多教师考劝诫别人的艺术。

(二)课堂提问的不足

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是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然而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而是真正的让每一位同学学到生活中的一些智慧,然而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自始至终都是用问题来贯穿的,几乎讲到每一个内容都是先提问,学生从上课开始到结束就一直在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并未真正地学到什么实质性的知识。

眼里只看得见成绩好的学生,这在课堂提问时常常会发生,可能是因为老师的职业素质问题,导致教师在提问时只抽问优等生而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存在。还可能是为了课堂效果,教师只提问优等生,这样的课堂看上去会没有太多瑕疵,提问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够回答。再一个可能就是问题设置的时候就有难度而只有优等生能够回答,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动机,只顾及优等生的课堂提问是不成功的,这样不仅仅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而且还会忽略差生的存在,那么,这堂课的意义何在呢?

三、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一)合理问题设置

教师在备课环节,不应该将课堂上的提问设置得泛泛无边,一节课的时间非常紧张,尽量以完成教学内容为最终目的去设置问题。

怎么进行一堂有效课堂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无数教师都在尽力变无效或低效为有效,那么在课堂提问时怎样才能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问题就牵涉到问题是否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实质就是无效课堂提问的表现。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就是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堂课需要解决的课堂内容,不仅是要针对课堂内容,而且还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二)课堂科学提问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存在一些这样的方式:有专挑后进生回答问题的老师,为了避免他们开小差:有倾向于照顾绝大多数中等生的教师;有喜欢针对具体的情况提具体的问题的教师,如过只把复杂的问题分配给优等生回答,而把简单的问题分配给后进生回答。

在我看来,这些具体的分配方式不是不可取,但这样的分配方式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导致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消极影响。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至于减弱。

首先提问要呈阶梯状,这样才显出提问有层次感。这儿所说的台阶即梯度。其次,应该把提问密度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把难易问题交叉编织在一起,由简单到繁锁、由容易到困难,逐步地引导学生。科学地处理课堂提问的密度,这样进行课堂提问,不但能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达到了课堂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应该即时判断学生的答案,公开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懂得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

摘 要:教学反思作为一股强大的教学思潮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所谓的课堂教学反思指的是老师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之后反思和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改正其中的不足,深化其中的优点,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有效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反思的时候,首先应该深入的了解教学反思,明白为什么需要进行反思,对自己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有效地改正。笔者在本文中首先深入的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的必要性,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国内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高中;课堂反思;探究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在教育教学上的改革在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加以改变,老师应该养成科学反思课堂教学的习惯。通过回顾、反思和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经验、查缺补漏,不断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改正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新课标为背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这样的目标下,新课标进一步规定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推崇反思性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把现代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我教学意识、进行必要的自我批评。让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选择,同时,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化。

(2)通过研究教学反思,解决教师难以把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寻找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纽带。把经过反思得到的理论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理论的进一步提升。

(3)从整体上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反思既可以指向个人也可以指向团体。通过团体教学经验的交流,每一个人独特的教学经验都可以拿出来与他人分享,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有效的教学经验。

二、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笔者调查了200名高中语文教师,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高中语文老师课堂反思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升

在调查的200名高中语文教师中,大多数老师都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有93%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反思极为重要,仅仅有7%的老师认为没必要进行教学反思。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大力的开展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同时,笔者深入的调查了课堂教学反思的态度,反映出需要进一步加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示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仅仅占调查总数的16.7%;对教学反思的兴趣不是太大的老师占10%。更有3.3%的老师表示自己教学反思的非常不积极。调查结果表明,需要提升高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活动反思的积极性。

2.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较为零散,不够

应该有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反思内容。老师可以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基础,多方位的开展反思活动。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却发现高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反思片面化的问题。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有11%的老师重视教学过程;32.3%的老师偏向于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11.3%的老师仅仅反思自己的备课活动;17.7%的老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师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状态。调查结果反映出很多的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反思的时候没有丰富反思的内容,仅仅重视反思某一点,忽视了整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方式的完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单一

通过笔者的调查还可以发现,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过于集中,有93%的高中语文老师采用攥写笔记的形式进行反思。同时,笔者还发现,撰写的反思笔记数量在某些学校成为老师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实际上,课堂教学反思并不仅仅局限于反思笔记这一种,其形式和方式比较丰富:录像、笔记、观摩、交流等等。这种单一的教学反思情况,不仅在教学反思上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更让教学反思成为一纸空文,成为一种形式,课堂教学反思背后的真正价值没有被开发出来。

三、促进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建议

1.形成教学反思的有效机制

在国内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领导重视老师的教学反思很有必要,同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对应的奖惩措施,保障激发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创造性。

2.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反思

要想达成这样的建议,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通力合作,有效的综合各方之力,联合研究教学反思的人员、专家以及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线语文老师,深入学校、课堂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活动,让每一位老师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反思的水平。

3.为教师创造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充分的条件

学校应该为老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如多媒体教室、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在先进设备的辅助下,老师可以记录并观摩自己的教学活动,让教学反思更具针对性。笔者在和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谈话的过程中,她意味深长的说道:“我去其他学校听课后也曾经幻想着在自己的学校也能够进行公开课,录制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深入的研究自己的教学课堂,然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允许,没有能力提供需要的设备,想要做到这些太难了。特别是对我这种普通的老师而言,几乎没有机会。”所以,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而言,学校的设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课堂教学的反思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在大力的倡导素质教育,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反思意识、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能达到课程表规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这也需要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谈谈高中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高中语文应该回归到真正的文化上来,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文本解读能力也就是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文本解读要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

对一个文本而言,作者是最有发言权的。整个文本的预设、创作以及情感思想的表达都应该基于作者的内心世界。所以,解读一个文本,不妨先从研究文本的作者开始,所谓“知人论世”,读懂他们的内心,为后续的解读做准备。

对作者的认知可以从他的生平事迹开始挖掘,这些信息往往可以寻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的意图。读懂作者的内心才能寻找到新的视角,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有了新的方向和思考空间。然而我们老师往往习惯性地按照教参固定不变的思路进行,这样的分析,这条路上走得太久的话,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固化,老师的解读能力也会在慢慢退化。因此,老师在备课初期就可以尝试着从文本的作者入手,为探寻挖掘作者深层次的表达做准备。

二、文本解读要以文本为根基

熟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教学中,我们为了追求一些新意,往往会从文本中寻找一些只言片语大做文章,加上自己一些主观的推断和想象强加给文本一些特定的解读,这样的断章取义,加上自己的一些主观的思考,对整个文本的解读就会支离破碎,失去了文本本身的美感和整体感,也会背离作者写作的初衷。

作者在创作作品时都基于一定的情感和缘由,这是解读的核心。我们不能因为一味地挖掘文本,追求创新而忽略了这一点。否则,解读出来的东西很可能背离作者的意图,失去了文本解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文本解读必须抓住“文本”这个根基,由此生发开来,寻找到文本的新意。

三、语文教师如何去练就文本解读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怀念那些静静读书的日子,常常会被书本中的文字深深感动,会为某处精彩的描写拍案叫绝,会对某个典型的形象久久感怀……可是这一切在繁忙和喧嚣中,在自己的倦怠中慢慢地被遗忘了。然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重新找回那些读书的日子,徜佯于书海,让自己从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从而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

1、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没有阅读语文就没有出路。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很多时候,我们总在感慨自己如此浅薄,如此不学无术,但往往只是空有感触,很少会思索着拿起书本,大快朵颐,通过阅读弥补自己的浅薄,通过阅读来滋养自己的心灵。长此以往,这种阅读的冲动和热情也就消逝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言的枯竭和匮乏警醒我们:在这个快餐文化大量充斥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静静读一本好书,这是一种境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阅读应是立身之本,阅读为语文教学寻找到出路,也是语文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无法想象,不去阅读,不愿阅读的语文教师如何去向学生诠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何带着学生研读国学的经典,如何去引领自己的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如何给予他们灵魂的滋养。

2、好的语文教育应体现:一切尽在文字中。

在各种现代科技活跃的今天,语文教学应该基于传统,回归传统,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对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让学生的阅读回归到文本本身,让他们从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中去体会老祖先留下的经典。例如读《水浒传》,纯文本的阅读会给读者很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那一百单八将将会有很多自己的解读,会有很多个性化的形象构建。这些比那种通过画面或视频给他们一个被圈定好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要好得多。因为很多时候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会牵制他们的思维,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如果语文教学回归文字本身,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文化的经典,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就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体现在文字里面,寄托在文字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文字中去寻找他们的感受和触动,寻找他们所需要的,想要找寻的东西。

综上所述,对于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文本解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名教师可以把一种怎样的思想,一种怎样的感悟,一种怎样的心理体验传达给学生。同时,这样的能力也能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文本解读能力的练就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我们老师长期坚持阅读教材中的文本,挖掘出其中隐藏的一些东西,融合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感悟,然后传达给学生。文本解读是一条艰辛的路,但是也有妙趣横生的精彩,需要我们用心去捕捉。每一个文本的解读都是一段和作者灵魂碰撞的旅程,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读懂作者,读懂文本,挖掘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奥秘,把作者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传达出来,让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得以升华。

何建敏,教师,现居云南会泽。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行为转变

[摘 要]2010年,我省进入高中新课改阶段,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按照新课改标准转变自己的行为准则,关注和促成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的作用: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本文介绍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师行为准则的转变,希望为广大师生了解新课标、走近新课改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师;转变

0 引言

关注人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根据发展性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素养的形成,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重要价值,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从只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考试成绩等狭小空间中转变为:

1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转变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志。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即生字词的积累、篇章的背诵、作文模板的记背和套用.....所有的框架结构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变地循规蹈矩,没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维,失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力也渐渐变得不是很敏锐。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过程开始逐渐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伴随着语文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学习的信心也越来越强。语文学习过程已经逐渐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语文知识增长的过程不仅成为了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也成为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 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重要价值。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短期学习成果的变化,即把学生短期内掌握知识的多少、考分的高低做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教师所充当的仅仅是“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新课改下的教师正在逐步把自己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能力和目标的培养者、学生健康心理,品德的促进者,充分关注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的特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的潜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同学和社会,以及身边的事物,即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是丰富我们语文教学内容的宝贵财富。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看成统一性的活动,采取统一“知识灌输”的方法,而没有激发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下的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并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遗传素质、社会条件、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各异;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特长和智力等个性特征的完整的人,教育应该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和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正处于一个发展过程,是不成熟的,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还需要在教育中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感知、观察、分析与思考,使他们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4 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学会欣赏学生

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是我们语文教学行为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尊严很少得到老师的重视。当学生犯错时,老师不是体罚,就是责骂。在教师的观念中,教师就是教学的主宰者,而学生只是受自己管教的对象。新课改下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该得到尊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才会有语文教学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表现为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聆听他们的声音。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更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发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享受老师的教学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欢乐。

5 关注学习中的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关注学习中的学生,是语文教师追求教学行为价值的重要途径。过去有的教师关注学生智力的高低,往往是按照一种智力类型去要求一群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生,而这把尺子就是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逻辑智力,不去关注其他智力类型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态,可能还将他们定格为差生。事实上,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类型是多元的,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是不一样的,由于智力类型相异,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需要、优势、风格也会不一样。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正在应用多元化的理论不断地武装自己,试图从多方面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刻刻关注着学生在学习、行为和品格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并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通过学习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新课标下教师行为的变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水平,还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高中语文教师的漫漫人文性教育之路

摘 要: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的教师。从课程论视点来看语文教学过程,即是语文课程的动态生成并实现其育人功能的过程。新课标、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时展的需要,都将人文性教育提到了一个重要高度,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深入挖掘教材,从而在教学中实现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性教育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其《师说》一文中,将老师的职责精辟地概括为“传道受业解惑”六个字,显然,作为一名教师,向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是其本职,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一个先后顺序问题,那就是“传道”是及时位的,“受业解惑”是紧随其后的。然而长期以来,受功利性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基本是只“受业解惑”,而忽视向学生“传道”。这种只知道传授知识、而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导致很多弊病的产生,比如: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无视他人的存在和感受,缺乏耐挫性教育而在面对失败时一蹶不振等等。这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更是与新课标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大相径庭。而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通过对他们进行人文性教育,将会对促进其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此,我个人在教学中一直努力注重并竭力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教学目标,但相比众多大师们对学生在此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他们的深度和高度,远非我所能企及。钦佩之余,我更感慨教无止境!我深感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将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进行到底。为此,我也呼吁诸位同仁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提高认识,树立以文育人的责任

古人说:“文以载道”。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的课文,几乎无一不是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它们要么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要么蕴含着伟大的智慧思想,要么潜藏着深邃的人文精神,要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极好的材料。因此,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人文素养熏陶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条件。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而高中时期正是学生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健全人格以及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很迅速,有着极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要求独立的迫切愿望,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众多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变化与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不谋而合。因此,在高中这个人生中的黄金时期,语文教学一定不能缺少一种泛着温馨光芒的内涵――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更是至关重要,但是众多的报道不禁令我们教师痛心!学生因一句责骂的话而去跳楼,因学习上的分歧而掐死同窗,因不满母亲严格管教而将其杀死……身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是听在耳中,急在心里。看来我们决不能只知道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的人文教育。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经典,《诗经》等对青少年受教育者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小见大、循序渐进式的教育。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是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人文价值的了解和感情。所以,语文教师应认识到:语文教育在于培养人,而不仅是人力;在于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提升人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与有机融合,是文与道的统一。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是在实现语文的工具性,而培养能力,就是实现它的思想性、人文性。语文教师要实现“受业解惑”,更要实现“传道”,也即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自身就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如前所述,教师在思想上确立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的认识之后,还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立身塑人,否则教学就会像我一样地流于肤浅。那么,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学习也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必需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不学习,就意味着自甘落后,与人交往,便失去了最基本的话语权,任何人都是如此。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更决定了“人才”的素质和人文素养。其次,教师还要以书为伴,让读书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自觉地关注自身的成长、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命运,积极地思考人生。一个人一旦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民族的发展和前途联系起来,他的灵魂就立马高贵起来了。一个的教师,要自觉地从单纯追求物质的生活中跳脱出来,而一个的语文教师,更要与物质和奢华绝缘,他要远离时髦与流行,甘于寂寞和平庸,然而却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最为高尚的灵魂。

作为教育家的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若没有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不打自跨。”语文教师,只有终身学习,与书为伴,把个人的成长同社会、民族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学会思考人生,提升个人的人生格局,他的人文素养才能得以提高,才能在精神上真正引领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才具备了基本条件,才能把新课标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深入教材,挖掘人文素养的内涵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语文教学过程首先是启迪人、感化人的思想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重要的不只是“受业解惑”,更要通过“传道”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发掘智慧,开启人生。一个能积极思考人生、思想深刻的语文教师,才能引发和开启学生的有效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索、参悟人生,进而积极体悟生活,热爱生活,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也在个人与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上逐步有所加深。面对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深入教材,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从而使学生知、情、意发展。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二为例,及时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属于写景状物散文,文章中蕴涵着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第二单元是唐代以前的古诗文作品,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体现了最的中华传统文化。第三单元学习的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第四单元演讲词,除了领略演讲者高超的演讲技艺,更多的是要感受名家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语文学科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人文因素,这一优势是其它任何一门学科所不具备的。语文给学生的益处也许不如其它学科那样直接而有效,但她却像一股清泉,悄无声息地浸入学生的心田,使其受益终身。

《于丹<论语>心得》中有这样一段话:“《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正缘于它能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可供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我想,我们正是要朝着这样的方向和境界去努力,长期不懈,才能让高中语文课的人文性教育落到实处。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教学有效性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有效的教学新理念及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是整个教育界的发展新方向。而研究高中语文课堂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教学改革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高中语文语言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提高语文课堂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指导其教学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言教学 有效性研究

一、高中语文课堂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语言不规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比如说,很多老师在课堂中说话太过嗦,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多次用“这个,那个”“我们知道”及“就是说什么什么”;有的老师在教学中的语速过快,学生感到学得很吃力,还没听清楚老师讲的内容就过去了;有的老师讲课语速很慢、很乏味,让学生感到无聊至极,根本没心思听老师讲;有的老师语音发音不清晰,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老师所讲;有的老师说话前言不照后语,说话颠三倒四,学生听得是云里雾里的,有时根本就弄不懂老师导致在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教学中出现的不规范的语言,主要原因是老师的教学素质低,需要对高中语文老师进行提升素质的培训,使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更规范。

2.课堂对话有待完善

在实施新课改之前,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整个一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根本就不管学生是不是能接受自己讲的内容,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所学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老师仅仅作为传导信息的角色。尽管我国前期的课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没有了,却出现了新的极端,就是“满堂问”,由于有一部分的老师对于教学对话的理解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把课堂的对话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就曲解了教学对话的真实意义。对话是一种多方的信息交流方式,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有关,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要改善教学中的对话,方法就是提高信息的多向性交流。

3.课堂教学评价一元化

所谓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它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信息反馈。老师通过这些信息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目的是可以使教学目的和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分析,课堂评价的方式和标准都是一元化。评价标准一元化,讲的就是老师将自己的主观意见,作为对学生课堂中的回答及课堂表现的评价标准,口头的语言评价手段也是一元化的。所以说这些一元化的评价,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不能很好地利用评价,出现了诸如评价不清晰及评价比较单调,甚至出现评价类似的现象。这些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评价一元化的主要表现,严重阻碍语文教学中语言有效性的实现。

二、提升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1.使用规范有效的教学语言

规范有效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自己的讲课内容,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有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有效的教学语言,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及接受能力来确定自己所要教的具体内容。不仅要提前进行预设,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地进行调整。

2.设计和完善有效的语言对话

老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语言的对话设计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学生及紧扣教学的内容。所以,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要重点研究教材的难点及重点,设计出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的最有价值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在合适的时候向学生们进行提问。再者就是要多多了解自己的学生,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是什么?他们的疑惑又是什么?老师根据这些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按照这两个原则设计出有效的语言对话的问题,就能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3.灵活运用课堂评价语言

老师在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要科学的利用好课堂评价这一教学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于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首先,是要充分考虑其评价的内容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对其学习的结果进行多方面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其次,就是要使用合适得体的课堂评价语言,要避免使用一些没有真情实感甚至是有口无心的评价语言。只有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灵活多彩的评价语言,才能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三、结束语

本文运用问题分析的方法,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分析了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语言不规范,课堂语言对话不完善和课堂评价一元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高其有效性的策略,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有很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

摘要:课堂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严格遵守。课堂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所有教学行为进行反省和思考,发扬其中好的方面,改进其中的不足之处,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日趋完善,从而实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在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着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然后再结合一些列的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法来进一步的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反思行为。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必要性;问题及原因;建议

1.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能够顺应时展要求的,具有较高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新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新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大力提倡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课堂教学反思是有其必要性的,主要以现在:①课堂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及时的发现教学中的不足,通过课堂教学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以便能够及时的作出更正和完善;②课堂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教师通过课后反思,对以往的教学行为作出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③课堂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是课堂教学反思的终极目标。

2.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反思问题上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发展,但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亟需高中语文教师作出改进,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进一步的突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意识无行动,从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的普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还停留在意识层面,还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具体行动,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将课堂教学反思新意识付诸行动;②课堂教学反思不够,就挡墙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情况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过于片面,有的只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有的只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这是由于课堂教学反思的概念较新,教师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很好的把握;③课堂教学反思的方法较为单一,当代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往往都是通过课后写反思笔记来进行的,缺乏形式多样的反思,得不到很好的反思效果。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反思的相关建议

3.1变意识为行动

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不能永远都停留在意识层面,教师必须努力的做出突破,在对课堂教学反思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后,就要将其付诸行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的尝试,针对每一堂语文课作出细致的事后反省和思考,反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方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领悟能力,因此,在实行课堂教学反思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师的优势特点,切实将自己对课堂教学反思的所感所悟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反复的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吸收经验,记住教训,逐渐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越来越具有实效性。

3.2进一步学习和和把握课堂教学反思

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片面性,相关的教研机构和组织,应该密切掌握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现状,根据实际调查,找出问题普遍存在的原因,组织和分派一些专门负责课堂教学反思研究的专业人员深入到各个高中学校,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以“课堂教学反思”为中心的培训和指导,让教师通过专门性的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解何为课堂教学反思,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目的何在,并且通过专业人员的训练和指导,更加的掌握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要领和技巧。此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强烈的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意识,对时下的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技术等,加以充分的利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设备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更加的完善。

3.3融合多种课堂教学反思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方式上,必须变单一性为多样化,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如研讨会、交流会、反思报告大会等,与以往单一的反思笔记方式相结合,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反思效果。而各种课堂教学反思方式又可以以不同的组织形式来进行,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师中开展以“课堂教学反思”为题的研讨会,其组织形式可以是同年级的语文教师研讨会,互相进行反省和思考,讨论出有利于该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又可以是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研讨会,根据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所作出的反思,总结经验,以便日后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汲取教训,避免在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重复出现类似问题,这样去伪存精,有助于减少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反思的探索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弯路,让教师可以更好的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

此外,学校应该建立一整套的课堂教学反思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反思性教学提供强制性的保障,避免教师懒于反思的情况出现。

4.总结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及时的纠正自己的教学错误、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新课程极力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由于反思性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初次提出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存在,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对此加以重视,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寻求近期的解决办法,使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可以越来越完善,反思效果可以越来越明显,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浙江温州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