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采矿论文

摘要:我国采矿工程施工期间,的确存在着比较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比如曲率半径选择不够合理或者起坡方式选择不正确等,这些虽然都是细节问题,但是细节决定整体的成败,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影响整个采矿工程的进展,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由此可见解决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重要性。
采矿论文

采矿论文:不安全因素采矿工程论文

一、井巷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1采矿区井巷设计中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在采矿区中部车场设计中,通常采用单道起坡和双道起坡两种方法,单道起坡工程量小,能够节省弹簧道岔,从而节省施工材料和成本。因此,很多采矿人员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喜欢采用单道起坡,使打点挂钩人员因为材料车和空重车下放而被打伤,造成事故。而双道起坡虽然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个弹簧道岔和弹簧固定道岔,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对于开采量比较大的作业区,更能保障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为了保障采矿人员的安全和提高采矿效率,应在中部车场设计中采用双道起坡。在采矿井巷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和曲率半径设计有关,曲率偏大或偏小都会影响工程的安全运作,如曲率偏大就会造成坡度太大,威胁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曲率偏小,就会严重地磨损钢丝,形成安全事故。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曲率半径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施工安全。而设计人员在进行弯道井巷曲率设计时往往重视上坡曲率半径设计而忽视下坡曲率半径设计,造成机车人员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产生安全事故。所以在设计弯道曲率时要同时考虑上坡曲率半径设计和下坡时视野问题。另外,设计人员在弯道井巷曲率设计中还经常没有根据运输设备的载重能力计算出合适的弯道曲率,造成曲率过大或过小,曲率过大时,拐弯就会比较急,很容易碰到天花板,使碎石脱落,曲率过小,就会严重地磨损运输设备的钢丝,使钢丝断裂,为了避免这些安全隐患,就必须充分考虑运输设备的载重能力,设计出合理的弯道井巷曲率,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井巷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在井巷施工中,巷道的高度合适与否对采矿安全有重要影响,一般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采用高度大于1.2m的半圆拱面结构,这样安全生产才有保障。但很多施工企业巷道的高度并没有达到1.2m也照样正常采矿,容易导致巷道作业中架设的电线出现问题,影响正常的巷道照明,致使机械没有办法正常工作,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在进行巷道设计时,高度应达到或大于1.2m。另外,施工单位往往采用1.2m左右的双轨距离,而安全的下部车场运输双轨距离应大于1.3m,会因为双轨距离较小而造成机电车运输矿物时两车相撞,甚至导致电路短路,挤伤人员。所以,在设计下部车场双规距离时一定要大于1.3m,这样采矿人员和采矿设备的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采矿和挖掘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1采矿工作面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在具体的采矿过程中,巷道通常是位于矿层的底板,而施工一般采用反眼头双向施工,这种方法在进行爆破时容易使反眼柱受到多重震动,造成较大面积的空顶出现坍塌,增加维护的难度,因此,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中如果采用反眼头双向施工,采矿人员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地进行操作,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而设计工作面的切眼时,其方向和矿层正倾斜方向不一致,造成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切眼施工中,三角区域垮塌。因此,在设计工作面的切眼时应保持和矿层的正倾斜方向一致,也就是沿着矿层的正倾斜方,这样防止在切眼施工中三角带矿柱出现垮塌事故。另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设计急倾斜层坡度往往会达不到23度的安全倾斜标准,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急倾斜层坡度时一定要达到23度的倾斜标准,为回采过程保驾护航,保障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

2挖掘工作面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挖掘工作面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改造眼坡度不合理和选择的运输巷道拔口位置不合适两个方面。我们知道,即使是在采矿区域,采矿层也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所以如果要想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就必须合理地改造矿井中的眼,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造矿井中眼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地下岩石结构和矿洞的具体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经过认真研究之后进行综合性的改造,坚决避免因为追求较大化的经济利益而盲目进行改造,进而提高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的损失,具体来说就是,改造矿井中的眼一般控制在25&以下,才能有效保障生产的安全性。针对运输巷道拔口位置不合适的问题要选择最合适的拔口位置。通常情况下,内开石门矿层两边开口是在其中,而石门恰巧通过矿层,这时应该将运输巷道设计为正反拔口两个,这样两个运输巷道距离刚好可以错开,进而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采矿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引起采矿企业和采矿人员的注意,使采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采矿人员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陈小帅 单位:贵州大学

采矿论文:不安全技术采矿工程论文

1采矿井巷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策略

采矿工程是一项大工程,其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每一个环节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中有三个环节最为重要,一是井巷采矿,二是开拓巷道;三是采掘工作面。这三个环节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采矿工程的进度,但是目前我国在采矿期间这三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安全技术因素,如果没有预先采取解决对策,很有可能会危及到采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而且也会影响到采矿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影响我国采矿行业的发展。在此,首先对采矿井巷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其主要涉及到如下要点:首先,弯道井巷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所选择使用的曲率半径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一般而言,弯道井巷施工人员会选择使用12m,也有可能会选择使用15m来作为巷道的曲率半径,这两种选择都比较适合应用在自粘式电动车运输中,但是如果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两个数值都需要相应的发生改变。通常实践分析,选择使用9m最为适合,但是很多施工人员所选取的数值却没有达到这一标准要求,通常情况下,都选择使用的是6m曲率半径,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巷道拐弯的地方明显增大,不仅会出现断绳伤人的事故,而且也不方便运输,因此,如果是弯道作业必须保障其曲率半径合乎要求,最小9m,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12m。其次,中部车场所选择使用的单道起坡存在着不安全因素,采矿区中部的车场是采矿工程中涉及到一个重点环节,在对其进行式设计时,应该多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巷道起坡轨有所差异,该差异的不同也会影响设计方案的选择,通常情况下,主要两种起坡方式,一种是单道,另有一种是双道。通常而言,单道与双道相比,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相对要简单一些,因为双道起坡方式既需要设计固定道岔,也需要设计弹簧道岔,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必要,一般都会选择使用单道起坡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过,如果打钩人员稍不注意,助推不当,则非常容易造成生命危险,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中部车场设计时,应该选择使用双道起坡方式,这样能够有效的保障空重车以及材料车能够安全通过,同时也不会威胁到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将车场设计到弯道巷道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一般而言,设计人员设计车场,不仅需要掌握采取上山方位,还需要掌握运输大巷的具体位置,很多设计人员通过了解调查通常会在弯道巷道的位置上来设计下部车场,这种设计产生的直接的危害就是司机视线受阻,影响司机与其他工作人员的交流,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由此设计人员应该将车场设计到直线的位置上,从而防止事故出现。

2开拓巷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分析

首先,下部车场轨道间的安全间隙过小,在巷道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下部车场时,通常把1.3m作为车场双规间的安全间隙,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矿井的安全间隙通常只有1.2m,这就导致当车场的运输任务比较紧张,尤其是运输车变形或材料车过宽时,车场双规之间极易发生挤碰而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在施工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超宽运输车可能通过的情况,尽量把安全间隙设置在1.4m左右,以此来确保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设计巷道时出现高度过低的情况,进行巷道开拓工作时,半圆拱形断面是的掘进方式,一般墙高都被控制在1.2m左右。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数不少的矿区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巷道的建设,很多大断面积的巷道的墙高仅有1.1m,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巷道里架线时,达不到架线的安全高度和施工的安全标准,极大的提高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在设计巷道墙高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设定巷道的腰线时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中线和腰线是井下巷道进行施工时用以完成施工控制的,中线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对巷道的掘进方向进行指导,一般来说,需要在巷道的顶板位置或是棚梁上设置3到4个中线点,以正中或偏中线的形式展示,采用激光光束等方法检查掘进迎头的尺寸是否合理。所谓腰线其实是一种标示线,用以对巷道的标高和坡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用水平尺等施工工具延伸到掘进迎头的位置来探测腰线所在的位置是否合理。

3采掘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策略

3.1切眼和分斜坡在开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采掘工作面的实际作业过程中,技术人员在设计切眼时,开口的方向并没有沿煤层的正倾斜方向,还有很多开口即使沿正倾斜方向,但是设计长度明显不合理,这就造成三角带煤柱容易发生跨帮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切眼开口的设计,尽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3.2急倾斜煤层的主斜坡坡度过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好急倾斜煤层的主斜坡的坡度,然而即便有明确的倾斜角度作为参考,施工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使得主斜坡的坡度不符合施工标准,即使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煤炭也不能自溜下降,降低了工作效率。

3.3改造眼的反眼坡度。

在设计改造眼时,相当多的矿区会把经济效益放在及时位,所以在设计改造眼时并不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有的甚至把改造眼的坡度设置到30度以上,并且有太多拐弯,给施工安全留下隐患。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采矿工程施工期间,的确存在着比较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比如曲率半径选择不够合理或者起坡方式选择不正确等,这些虽然都是细节问题,但是细节决定整体的成败,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影响整个采矿工程的进展,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由此可见解决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重要性。

作者:李维民 李春生 单位:宝清县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

采矿论文:超前支护采矿工程论文

1超前支护技术概述

超前支护技术是为提高采矿工作面的稳定性,而采取的辅助措施,主要应用于稳定工作面,保障能够施工顺利,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路修建、水利水电及铁路修建等隧道工程中。超前支护技术在采矿施工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障了采矿施工的安全。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障生产安全及开采效率,需要针对矿产生产特点,将超前支护技术应用到其中,争取可以不断提高生产综合效益。在煤矿生产中掘进超前支护大多数采用前探梁或综掘机机载前探梁施工,而回采超前支护一般会采用单体柱或超前支架等方式,其中超前支架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优点,支架移动比较方便,可以完成支护角度的自动调节,并且与架棚支护相比,减少了搬运单体支柱、升柱及刚铰接顶梁等工作,操作起来更方便,起到的效果也比较好。

2石门揭煤中超前支护应用

石门揭煤中过煤层段掉顶是煤矿开采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且在解决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石门揭煤情况的发生会影响到顶板的安全管理,并且会减慢巷道的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稍有不当就会引发煤灰与瓦斯之间的异常事故。针对此类情况,可选择用超前支护的方法进行处理。山东开源煤矿企业在巷道施工过程中揭煤层时,巷道在初步见到煤层的情况下出现掉顶,整个过煤段低掉顶情况比较严重,掉顶高度大约在3m~4m,利用正常的架棚前探梁已经不能有效控制超前掉顶。发生煤超前掉落后,再进行多次放炮后涌出大量瓦斯,影响整个过煤层巷道的正常掘进。为保障巷道的正常掘进施工,对顶板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措施,但是并没有解决超前掉顶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选择用超前支护方式进行处理,即在巷道见煤前2m左右,迎头顶部超前打眼,将眼孔之见的间距控制在300mm左右,眼孔深度控制在1.8m左右,将其均匀设置在巷道周围轮廓中。在眼孔打好后,在每个眼孔内穿插入1根钢管,然后以超前护顶。处理措施需要在每次炮击前开展一次,并且要将炮眼深度控制在支护眼深度以下,以免炮击处理后造成钢管脱落。在选择超前支护的方式对石门揭煤进行处理时,常见的问题有钢管间距过大、钢管强度不足及炮眼深度控制不当等,进行施工时必须要做好这几个方面问题的管理,并结合巷道掘进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工艺进行创新,适当调整钢管间距,合理选择钢管材料,一般可以选择用长3m、Φ36mm的钢管,而将炮眼深度控制在1.6m左右,以此来提高处理的效果。

3巷道掘进超前支护技术应用

3.1巷道掘进施工所存问题

在采矿施工过程中,受矿产开采位置影响,开采地点上方土壤承重不断增加,随着矿产开采程度的加深,巷道支护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就很多采矿工程施工现状来看,部分巷道因为预防与改进工作不到位,最终出现坍塌,为正常进行采矿施工,必须要重新进行巷道的掘进。巷道坍塌以后不可以继续使用,而新巷道的开挖耽误了施工工期,造成资金与劳动力的浪费,严重的甚至还会威胁到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3.2超前支护技术应用分析

为提高煤矿综掘巷道掘进效率,需要提高综掘机械化程度,实现快速、安全的掘进工艺。在施工时可以选择用悬臂式纵轴掘进机,并配置机载临时支护装置,利用机载临时支护装置完成空顶区安全、及快速的支护工艺,不断提高掘进施工的安全性,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机载临时支护装置在工作时,通过综掘机原站来供油,将两位三通操作阀连通打开并连接到支护油路,将综掘机油路关闭,展开顶架及侧架伸出展开,将支护钢带及钢网安放在顶梁架上,将支护主架与顶梁架液压控制手柄向前推动,液压油经过溢流阀倒进入操作阀,然后经过分流集流阀分流进入到双向锁,然后双向锁打开后进入油缸。主架与顶梁架将会平稳打开,达到所需位置后上升主架,在主架上升到巷道顶板,把钢带与钢网紧压在巷道顶板上,就可以在支护结构下进行打眼与锚杆安装施工。在锚与网作业完成后,将主架下降到低位置,折合主架与顶梁架,并将顶梁架合拢到伏于综掘机上,将两位三通阀手柄推向油路,关闭支护油路,停止支护控制阀,综掘机进行下一工作循环。此种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在3000h以上,并且主要适用于宽度在2.3m~4.2m以上的巷道。

4矿产回采中超前支护技术应用

4.1矿产回采中所存问题

在矿产回采施工中,大部分已经开采过的地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爆炸与人力踩踏影响,矿区岩石更容易出现坍塌与破碎等情况,在此情况下进行采矿施工具有更大的难度,如果采用及时次开采所用采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施工安全与效益等方面要求。通过对矿区所含能源的分析,确定已采矿区中还含有很多未采矿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开采技术,在保障开采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对已经开采过的矿区进行回采,获取被遗留的高质量矿石,增加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4.2超前支护技术应用分析

a)沿着采矿结束时的漏斗之间进行不间断掘进,以此种方式来实现矿产的回采,即按照原有路径进行回采,可以增加找到矿石的几率。但是从施工安全性来说,此种回采方式存在安全威胁比较大,因为已经开采过的部分,承重能力降低,更容易出现坍塌事故,为保障回采安全必须要采取超前支护技术进行管理。此种回采施工时为保障安全,应保障进路间距在5m左右,在所有进路达到设计要求后,以间距为1m~1.5m进行放顶回采;b)沿着2个废弃矿场之间的连接柱进行回采施工,与按照原路回采施工相比,经济性比较低,但是安全性更高,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回采方式。在对回采工作面进行超前支护处理时,可以选择用超前支架方式,支架应用方式为左右2架成1组使用,2架之间顶梁与底座由防盗防滑千斤顶连接,每架由前后2节组成,并且前节顶梁后部与后节伸缩梁相连,前节底座后部与后节底座前部通过移驾千斤顶及连接头连接,前后节互为依托,迈步前移达到移驾的效果。此种处理方式,支护强度及稳定性都比较大,并且在上支架两侧还有侧撑千斤顶,可以将顶板封闭起来,提高了支护下施工的安全性。并且支架支撑空间大,较大支撑高度可达3.5m左右,支撑宽度可以达到3.05m,再加上底座支架比较小,支架两侧及中间具有较大的通道,更有利于行人与运输。另外,在对该支架进行操作时,单人即可完成,操作更为简单方便,降低工作强度。

5超前支护技术在采矿中应用经济效益

超前支护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采矿工程中,提高了采矿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保障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采矿工程与其它工程施工相比,具有更强的特殊性与危险性,对各方面要求比较高,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对安全防护技术及管理工作的研究。因为采矿施工所具有的特点,施工人员流动性大,通过超前支护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实际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并且增强了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信心,对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结语

超前支护技术在采矿施工中的应用是安全施工的要求,对提高施工安全性,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已经由更多的采矿企业应用了超前支护技术,而想要更进一步的提高生产效益,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

作者:杨和平 单位:山西省霍州煤电集团河津五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采矿论文:通风安全管理采矿工程论文

1对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及其重要性的论证

作为矿区开采工作进行中的必不可少的矿区通风工作,对采矿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1.1源源不断的氧气供应

在采矿工程施工作业中,施工作业人员一旦在井下出现了缺氧的状况,会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矿井开采的深度越广,井内所含的氧气量就会越稀少,因而缺氧的现象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是极其容易出现的。这就非常需要井下通风所产生的作用,将新鲜充足的氧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施工作业人员所处的环境之中,保障其生命安全,保障施工的继续进行。

1.2实现空气交换,排除有毒气体

伴随着采矿作业的实施过程,会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产生并溢出。若不能及时将这些有毒气体扩散、稀释,很容易致使采矿作业人员出现大面积中毒的情况,甚至导致工人死亡。同时,诸多有毒气体还具有易燃性、易爆性,爆炸情况也是非常容易出现的。这就需要加强矿井的通风管理,纵深优化通风系统,将井下的空气和井外的空气实现交换,在源源不断向井下注入新鲜空气的同时均衡气体的比例,将有毒气体迅速稀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3生命与财产并重,安全施工更需要安全生产

在采矿工程行业始终得到热切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在矿区进行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步骤的缺失会累积潜在的安全隐患,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严重的影响采矿工作生产线的正常运作机制,严重的威胁采矿作业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必须要系统化的建设井下安全管理的体系,加强矿井内外的气体交换能力,改善井内外的空气环境,尽快稀释有害有毒的气体,注入更多的氧气含量,规避安全事故。

1.4完善自动化的管理机制

在当前的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矿区的安全管理模式并不是很完备,因此井下通风管理体系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采矿业的管理方案执行的效率和程度。随着采矿施工作业经验的不断积累,加之与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各个采矿企业都在有针对性地对井下通风进行了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力度的加强,以信息技术网络为基础实现了部分的自动化管理模式,较之人为的管理更为,失误和误差更小,生产更安全。充分借助计算机对数据的高统计能力,极强的分析能力,对大量的有效数据进行整合和筛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对井下作业的状况实现实时上传,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将矿区作业的安全等级进一步提升。

2基于井下通风安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管理策略

2.1建立符合施工现场的通风标准

由于各个采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采矿区进行的通风安全管理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作业的方式和标准进行相应的更加适宜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井下活动的安全指数和标准。科学化其安装步骤,化其安装位置,装置在设备更加便于开展工作的位置上,避免与其他设备相杂合产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尤其是复杂的地理环境区域和偏远地区的开采矿施工作业,必须在施工之前进行的勘探和侦测,建立符合实际的通过标准,避免安全风险。

2.2建立自动预警和报警机制

近年来井下采矿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频频被曝光,井下采矿的安全性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而其中最为主要的事故是施工人员的缺氧、中毒和有毒气体的爆炸事故。因此在对矿井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针对这两种主要的事故因素对采矿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控制力度的加强,提高安全度。安装报警感应装置,构成预警体系,及时提醒危险状况的降临以使施工生产人员有足够的时间逃离危险区域、保障其生命安全。更要在每次下井前后对所有的工具和管线进行检测,杜绝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3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必须把质量放在及时位

对于安全事故的防范与预警,必须要对井下通风设施的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测。检测的主体必须是专业化的人员或团队组织,及时的发现、反应井下通风系统的质量问题、潜在的或已存在的安全隐患,将结果及时的上报,派遣相关的专业化的操作人员进行调控。检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勘察,杜绝应付的现象或违章检查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惩不贷。视其情节严重可追究相关负责人的刑事责任。将人为的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排除在外。

2.4对已经建立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

制度的保障对于通风安全管理的有力贯彻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全、完善相关的制度是加强安全管理的关键性因素。必须将制度细化到各个地区,因地制宜,产生高效的、适合的作用,并严格执行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纠正小的违规错误,严惩大的违规行为。

2.5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根基提升通风的安全度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极速发展,各个生产行业对矿产资源的生产安全标准有了要求,国家战略发展也需要矿产生产的安全保障。因此,为了加强采矿工程施工开采的井下区通风安全,必须要结合先进的、前沿的、相关领域尖端的科学技术,强力的改革当前矿区所使用的通风安全管理的技术,淘汰过于陈旧的设备,取而代之以更为先进精良的设备,走一条降低安全隐患的技术创新之路。

3结束语

在我国大量的矿井之中,规模大小不一、差异极大的地理环境都给采矿工程的施工作业加大了难度。因此必须将采矿作业和周边的环境相结合,并加以安全制度的保障、安全技术的支持以及提升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素养等多方面,将安全性的原则切实的贯彻下去,对矿井通风安全的管理的重要性加以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减少、规避安全事故,发挥其巨大的价值,促进我国采矿工程和采矿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张凯 王延辉 张宾 单位:内蒙古裕兴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恒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汶河煤矿

采矿论文:安全管理煤矿采矿工程论文

一、煤矿采矿工程中不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事前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不到位

矿工安全意识较低是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矿工对安全生产的疏忽,使得在实际操作中,矿工面临危险时显得不知所措,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煤矿企业的事后培训和教育已经是“于事无补”了。

(二)现场组织和管理混乱

由于煤矿采矿工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加上工程现场配备的人员不足,使得现场的管理经常出现混乱,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够,不利于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特殊性

(一)造成的后果严重,损失较大

虽然很多煤矿企业逐渐意识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教育,并在工程现场悬挂“安全及时,管理及时”的横幅来提醒现场工作人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出现管理不当的问题,使得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现场管理难度大

煤矿采矿工程的现场管理相比于其他行业的管理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人和物两个方面,如果进行细分,会发现安全事故的诱发因素是数不胜数的,煤矿采矿工程的难以预知性主要和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这就使得在制定安全应急措施时很难的考虑到各个方面,只能抓住安全关键进行应对。

(三)一线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术员工流失率较高

煤炭行业的共有特征一方面是对现场工人的文化要求比较低,他们需要很多能够吃苦耐劳的工人,对于文化素养方面要求不高,这就使得有些没有做过煤矿采矿工作或者是对煤矿采矿的具体工作缺乏正确认知的人加入到采矿大军中,长期下来,煤矿采矿现场工人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不利于煤矿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采矿专业人员的流失率比较高,由于煤矿采矿工作本身就比较辛苦劳累,一些有专业技能的员工不愿意留在采矿现场进行作业,使得技术工人大量流失。

三、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的具体应用探究

(一)加大安全设施和技术的资金支持

为了实现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生产,企业务必要加大技术的投入,研发和引进一些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对矿井进行改造规划,设计安全的矿下工作环境。具体来说,首先要完善矿井的设施和装备,从而为之后的技术改进奠定基础;其次,对煤矿采矿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大胆运用新技术,并且在多个采矿工作现场进行试点,保障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增加煤矿采矿工作的安全系数,使得煤矿采矿的安全管理能够更有效率;另外,要对煤矿采矿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根据实际的采矿情况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监控体系,监控的内容包括了煤矿采矿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技术参数等等,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机器设备出现问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出现。

(二)加强安全宣传,规范操作行为

(1)很多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人员的疏忽大意,一方面是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另一方面是现场一线工人在进行操作时过于大意和随意,没有严格按照安全准则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因此,煤矿企业务必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得煤矿采矿人员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将安全放在及时位,时刻谨记“安全及时”的理念。煤矿企业可以在内部树立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同时在企业中创设一种安全的氛围,使得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还有就是要将安全宣传工作深入到基层,构建系统的安全宣传机制,保障安全知识的普及。总的来说,企业要深入贯彻本质性安全生产机制,制定有效地安全应急措施,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自我控制和自我营救的技能。

(2)煤矿企业要规范现场人员的操作,要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和规则,让安全生产操作有明确和完善的标准,有效地管理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

(三)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个人责任

在煤矿采矿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便会有人推脱责任,不愿意也不敢承担责任。为了明确各方的责任,减少事故中推脱卸责的现象,煤矿企业务必要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将工程的责任进行层层分解,使得每个人都有安全的指标。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责任制,企业需要和员工签订相应的责任书,保障了安全责任制的有效实施,使得每个人的责任能够更加清晰,因为所有人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因此企业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注意自己的操作是否规范、正确,从而真正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四)采取有效地激励机制

为了改善技术工人流失率高的情况,煤矿企业务必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来留住的技术人员。例如,现在有的企业会以良好的晋升渠道来吸引和留住员工,那么煤矿采矿企业也可以进行借鉴,从而降低流失率。

四、结束语

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有效的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出路,降低煤矿采矿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煤矿企业的效益。

作者:陶立荣 单位:贵州浙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修文县谷堡乡天治煤矿

采矿论文:不安全因素下采矿工程论文

一、我国采矿工程的不安全因素

(一)巷道工程设定中的不安全因素

车场位置设定的不合理成为采矿工程的不安全因素。由于在设计过程中,人们仅仅将设计目光投放到上山和运输巷道的位置的选择,由此不得不将车场设计在弯曲巷道中,这样就严重阻碍了电车司机的视线,无法及时看到前方信号,并无法和工作人员实现交流沟通,由此会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对于巷道进行设计的时候也往往会发生高度过低的情况,并且由于在开拓巷道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采用半圆拱形的断面,倘若在墙面设计中没有采用规定的1.2m,那么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设定了架线的巷道中,由于高度不到,由此影响工程进度,并且比一般的工程设定容易引发机电事故的潜在危险高达原本4倍以上。对井下巷道的掘进施工过程中,中线起到方向指示的作用。在我国采矿工程设定中,一般要从棚梁和模板位置都需要设定4个和3个中线点,并需要采用偏中或者正中的形式。腰线则主要用来表示标高和坡度,一般而言会采用水尺延伸到掘进迎头部来了解腰线的位置,一般会采用30m-50m的距离进行腰线的设定,一旦发现腰线偏离则需进行矫正。但在巷道开采施工中,不得不对厚煤层位置进行分层开采,进而导致巷道压力增加,倘若发生支架错动或者变形会直接影响到中线点,进而对巷道的质量水平产生影响,使他们不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二)采掘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1.切眼和分斜坡中出现的问题

采掘过程中,对切眼的开口操作过程中,倘若没有严格地按照正倾斜方向进行切割,或者没有达到原本设定的长度,就会造成切眼和分斜坡的不稳定,进而造成三角带煤柱垮帮,导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坡度过小

由于采矿工程设定中任何因素都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在针对倾斜煤层进行坡度的设计过程中,尽管拥有原本规定的数值,但也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主斜坡的坡度根本就不能满足施工的整场需求,进而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能有效下降,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或者是由于下降速度过快,导致无法控制,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改造眼不规范

实际工程开采工作中,人们往往太注重经济效益,在改造眼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往往忽视综合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设计,由此导致改造眼在反眼或者拐弯处出现了坡度过大的情况,为正常施工埋下了不安全因素,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

4.运输巷拔口位置不规范

由于运输巷口的特殊性,在采矿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设定运输巷拔口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到周边的位置,还需要选择周围环境,采矿工程设定中,一定要将外开口巷道和内开口巷道之间的距离保持在8m上,但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人们忽视这一要点,为采矿工程带来不安全因素。

(三)应对措施不及时、能力不足的不安全因素

我国采矿工程一旦发生事故,由于各部门应急能力不够,专业水平不足,导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甚至引发事故的扩大化,造成不可弥补的事故发生,产生恶劣的影响。(四)安全管理、公共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由于我国安全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有些部门甚至直接取缔了安全管理机构,无法对采矿工程进行客观监管。有些部门在人员的选择中,为应付检查,选择并无应付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能力的人员,造成事故因素的不可控性。并且在安全管理方面,有些部门只顾生产,不顾安全,安全问题形同虚设,成为施工不安全元素关键所在。公共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为施工现场没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工作人员可以在没有安全防护的状况下,随意进行施工现场,带来安全危机。施工现场的漏斗、升降口、沟、洞、坑等地方由于没有盖板没有防护栏造成不安全因素。在2m上的邻边由于资金限制,尚未设置防护栏,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其次,我国施工现场并没有安全出口、楼梯无扶手、踏板尚未固定、易塔防材料下作业、断线依旧带电、搬运危险物品时措施不到位都成为采矿工程的不安全因素。

二、采矿工程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防范工作

对采矿工程需要设定专门的监管部门,实时监测,发现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开设“发现不安全因素”活动,针对实际操作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现者实施物质、名誉的奖励,进而激发积极性,做好防范工作。

(二)挑选专业人才做好防范工作

由于我国采矿工程缺乏专业技能型人才,针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能做到精准判断,也不能提前发现危险性因素,由此就需要公司、企业进行专门人才的培训和专门性人才的引进工作,为采矿工程的正常施工出谋划策。实施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应将人员生命安全放到及时位,以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建议为主,从技术到公共安全、起重作业、巷道工程、采掘工程提出可实施建议,确保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三)规范施工做好防范工作

做好采矿工程的安全施工是防范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针对中部车需采用双道起坡的方法,从而避免巷道阻塞的情况发生。下部车场安全间距一定要保持1.3m以上,确保安全距离;将改造眼坡度设计为25度以下;采用规范施工的方法,对施工现场、施工方法进行安全指导,实现安全作业,并对周边环境做好防护工作,确保工作的正常、安全进行。

三、小结

采矿工程的不安全因素成为困扰企业、员工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只有认识到采矿工程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施工、人员、管理方面进行改革,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才能实现安全施工,降低或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作者:蔡瑞华 单位:怀仁县小峪煤矿

采矿论文:煤炭行业持续发展采矿工程论文

一、当前煤矿开采工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关于煤矿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制度执行。同时,煤矿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以及长远的规划,生产经营目光短浅,一味地强调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并没有考虑到有效利用资源,导致大量资源浪费。有的煤矿开采企业存在非常严重的乱采乱挖现象,在工程开采过程中也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这种粗犷式管理严重破坏了煤矿资源,不仅会对煤矿企业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也会不断减少整个社会的内部资源。

(二)随意排放煤矿生产废物,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甲烷气、污水、矸石等大量污染物,如果长期不处理这些废物,直接堆放废物的话很容易污染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风险,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也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三)大力开采煤矿,导致生态失衡

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主要是地下作业,长期在地下开采会使地表出现一定的塌陷。而且,有的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这种“轻环境、重生产”的开采模式很容易污染河流,使植被枯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会有严重的影响。

二、促进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从经济上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优化产品结构以及产业结构

煤矿企业应转变传统单一的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丰富矿区的产品、产业结构,朝着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发展、煤炭深加工等多种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自身优势,通过多样化方式(比如下游产业企业联营、多元持股、吸收外资支持等)大力发展“煤-建材”、“煤-焦”、“煤-化工”、“煤-电”等一些附加值较高、耗能较大的产业,实现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多元化,也可以慢慢延伸产业链。这种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实际上也是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这是将煤矿行业转变成非煤矿行业,将产业经营转变成资产经营,确保矿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2.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增强企业营销管理能力

煤炭企业应明确当前自身拥有的优势或者未来可能拥有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发展市场,争取将自身优势发挥到较大限度,获取较大的盈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营销组织,同时应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营销人员队伍,不仅掌握多种营销技巧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精通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核算。其次,煤矿企业应制定一套有效、科学的营销政策,选择一种快捷、畅通、安全的营销渠道。另外应该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收集关于产品市场以及营销的信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及时、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尽可能避免决策风险,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煤矿开采技术较为落后,这样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煤矿资源开采效率也不高,在当前高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背景形势下,如果煤矿企业不积极创新、改造煤矿开采技术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为了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应不断创新、改进煤矿开采技术,提高煤矿开采工程的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煤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从资源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工程中主要采用放顶煤综采开采方式,但是由于放顶煤综采的特点,导致工作面采出率相对低下,为此,煤矿企业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放顶煤综采工艺,将综放工作面的几何尺寸适当进行调整,使初、末采以及端头的损失率尽可能降低。同时还应该进一步优化生产装备的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工作面端头顶煤的损失。其次,煤矿企业应想方设法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经过相关的加工处理后使其成为有用产品,形成煤矿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四)从环境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煤矿企业的绿化开采生产,煤矿企业应大力引进先进的净煤技术以及清洁技术,在煤矿开采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洁净化处理,尽可能减少煤矿废物的排放。其次,应努力扩宽环境保护的筹资渠道,为环境保护及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应尽可能向国家争取在生态整治、废弃物资源化以及环保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管理以及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建立一种良性运行机制。煤矿行业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传统煤矿开采过程中在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应从经济、技术、资源、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不断改进、优化煤矿开采工作,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褚建伟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采矿论文:开采矿山通风网络节能技术论文

一、构建良好的通风网络

(1)构建良好的通风布局。

在开采地下矿山时会受到地理位置的极大影响,在我国大部分矿体的矿产资源都埋藏较浅,而且各个矿区并不集中,这种问题会影响矿山通风,这就需要重视通风的布局,要构建风区式的通风系统,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2)构建良好的通风网络。

现在大部分矿山企业在地下矿产开采过程中通常运用的是网络模式的通风系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优化通风网络,就可以有效降低通风网络的消耗。一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到的通风网络有三种,即自然风网络、控制型通风网络以及一般型通风网络。这几种通风网络可以通过了解各分支的已知风量和各风机在工作时的风压,采取非线性规划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方式就可以了解风机和设施的位置,平衡回路风压。

(3)合理设计风道。

工作人员在设计风道时必须要考察,要合理规划风道的半径、断面以及风阻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风道。在设计主干道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好风道断面,要将其设计为圆形。之所以要选择圆形的断面是由于圆形相对半径比较大,比较适合矿山发展。在设计风道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表面进行衬砌,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少风道表面存在的摩擦力。但是在修建专用风道时要采取其他的方式,要考虑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一是拉格朗日乘数法。这种方式是通过寻找一种或者多个变量和限制条件来控制多元函数的极值。这种方法在计算时可以不考虑通风电费;二是平松良雄法。在应用这种方式时并没有将巷道维护的费用考虑进去,所以这类方式更适合在修建单一井巷的断面过程中;三是动态分析法。在这种方法下考察的是动态信息,要将不同时期风道的因素指数值进行的比较,并且计算出比率,并且通过对比得到相关的变化因素,此外在应用这种方式时还应该考虑风道的服务年限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四是通路法。这类方式在应用过程中考虑了通风网络中各种风路存在的阻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合理控制经济投入的费用,可以将工作成本控制到低。

二、有效挑选风机的方式

在矿山建设过程中矿井主扇占有重要地位,是矿山的“肺脏”。但是在整个矿山的通风系统中主扇的能耗量较大,占有90%以上。在我国,从50年代以来就一直使用仿苏70B2型风机来进行地下开采矿山。这种机器的风机轮毂相对比较大,而且气动性比较差,和现实使用的通风网络不符合。所以,这种机器的工作效率比较低,消耗的能量大。为了进一步满足矿山建设需要,各工矿企业不断改善这种风机,改善风机性能,有效的提高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达到节能目标。尤其在国家明令该风机为淘汰产品以后,加大了研制开发新型替代产品的力度,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K系列、FZ系列和FS系列等适合于地下开采矿山的通风设备。这种新型的风机可以有效改善叶型参数,这种风机的气动性比较好,风量也比较大,风压相对比较低,效率比较高,另外,这种风机的噪音比较小,能够消除传统风机的驼峰现象。所以,这种风机的结构与其他相比更加简单,在安装上也比较简单。这种风机的优点很多,所以很快就取代了老式的风机。这些风机不仅与地下开采矿山网络特性相匹配,而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改进、更新陈旧过时的通风设备是改善矿井通风的重要途径。风机挑选是从各种型号的风机中选出与通风网络相匹配的风机,使其满足工作面供风要求,且能耗最小。使用计算机挑选风机可使该项工作更为快捷有效。多级机站通风方法是一种在通风系统内由多台风机并联组成的各级机站再串联的通风方法。

三、采用适合的通用构筑物

在构建通风系统时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构筑物的方式,这种构筑物可以有效调节和控制风流,合理减少通风能源的消耗。特别是在使用压入式通风方法时,很容易出现主风道风门损坏的现象,这就破坏了风流的稳定性,破坏了通风系统的平衡,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尽可能要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要注重设计工作,选择适当的风门。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要重视通风部门的维护和维修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选择抽出式通风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方式来避免出风井口被损坏,这样才能够杜绝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四、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在不断上升,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也对矿产资源提出了更多需要,为了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矿产企业也面临了全新的机遇。所以在开采矿产时除了要扩大规模以外,还要注重矿山安全问题,特别是通风问题。要不断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通风能力,通过提高通风技术和管理水平,优化矿山的通风能力,减少矿山的事故数量,这样才能进一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帮助。

作者:赵禹宏 单位:吉林通钢板石矿业公司火工处

采矿论文:企业经济采矿工程论文

1采矿工程的现状概述

1.1生产安全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地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升,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温饱到健康,从健康又到精神需求环境追求。采矿工程的追求和发展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采矿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它所涉及到的勘探、挖掘等工作都容易受到爆破等危险的威胁,所以在开采的过程中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是首要的任务。一些特大的危险事故中,采矿人员的伤亡数量达到百人以上,牺牲的大多属于在最前线的勘探工作人员。本身从事挖矿的行业都是家庭较为贫困的人员,如果在勘探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危险事故,对勘探者的整个家庭来说都是较大的打击。再加上国家的补助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这就导致原本贫困的家庭日子更加贫困,这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上很不利。所以在采矿工程中,要提高安全指数,这是采矿企业必须做到,也是发展中首要考虑到的因素,企业必须良好地履行自身地职责,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开采的效率,是企业能够实现良好发展的基础。

1.2高强度开采需求

对采矿业来说,在能够满足安全开采的需求进行高强度开采对于开采过程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同时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以选择高强度开采。采矿企业也是企业一种,所以盈利是采矿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深入发展高强度开采。

1.3可持续发展需求

要想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劳动价值生产的角度来分析,需要通过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升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得以实现。

1.4采矿方法需求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生产行业,都需要方法简单、简易操作且可行性强的生产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同时,生产的成本不断降低,生产环境适应能力不断加强,保障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随之生产效率也会逐步提升。

2影响开采工程中开采方式选择的因素

2.1地质因素

矿产是地质经过矿物作用形成的埋在地下或是裸露在地表上能够使人类进行利用开发的矿物,这就说明矿产开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质因素。一般情况下,地质因素索要考虑的主要是矿床的自身条件,其中的矿山与威严的物理性质、矿体的形状、厚度、倾角等在矿石中分布的因素都会对采矿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2.2经济因素

企业在对项目投资之前都会做一个较为详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策略,经济上的收益问题是不必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矿工程中的开采方法选择会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与经济实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经济罂粟也是采矿工程中开采方法合理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

2.3技术因素

开采的技术因素对开采的方式影响很大,开采的工作不是靠蛮力去解决的,技术水平如果不能够达到具体的开采要求,是无法满足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性。技术因素需要考虑的方面主要包括开采装备好坏、开采技术水平、开采装置机械化水平、开采管理水平、开采的勘探技术等等。

3结语

采矿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工艺,是一种教人如何在露天或井下等不鞲的矿区采矿的学问。矿业-直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怎样选择科学的采矿方法进行开采,既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更好地保障井下工人的安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首项任务。在采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不同的矿区进行开采才能够获得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较为重要的环节。采矿工作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安全,其次综合考虑技术、经济与地质因素,对采矿方式进行有效选择。

作者:刘凯 单位:同煤集团煤峪口矿运一区

采矿论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采矿工程论文

1人才培养目标与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人才培养目标

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以采矿工程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为特色,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材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觉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性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于我国现代采矿技术发展的人才,为我国矿业类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1.2改革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采矿工程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对我国人才培养事业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矿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求和具有国际适应性的人才,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无论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还是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是必要的。

1.3改革的可行性

矿业工程系经过近5年的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师资力量,培养年轻教师,解决了采矿工程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已经建成了一支高素质的采矿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他们承担了大量部级基础研究课题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较高,在目前和未来的教学中,力求扩大专业知识面,为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经过百年建设和发展,已成为211建设和985建设的重点大学,多年来一直在招生资源方面稳步发展,生源充足。采矿工程专业是学校的龙头专业,发展态势良好。因此,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较好的基础和可行性。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基础与专业特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

2.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两大部分,我们正是从这两方面着手强化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

2.1.1充分利用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开展创新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资源,要强化实践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校内实验教学资源。我们采取了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走进实验室,学习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实验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开展实验的兴趣;另外,我们还为学生配备了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动手进行有关创新思想的实验。在这样的创新实验环境中,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实践作品大赛的奖励。

2.1.2发展校外实习基地,保障校外实习效果

采矿工程专业校外实习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学生实习对现场生产或多或少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生产单位一般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另一方面,不是任何一座矿井都能适合进行校外实习,学生校外实习的矿井必需具备必要的规范要求,才能满足校外实习的需要。建设一些设备和设施齐全、制度规范的实习基地是完成校外实习任务,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学校多年来一直努力与煤矿企业联合,建立专门为学生实习服务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已经建成了开滦、冀中、晋城等多个现场实习基地,满足了学生现场实践的需要。

2.2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学环节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原来作为本科生的选修科目,学生覆盖率约为20%~30%。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校专门就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针对性修订,增加了创新教学环节的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必修内容包括:科研导论课、科研选题训练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选修内容包括:研究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技创新与发明等。创新教学环节设置具有以下要求。

2.2.1科研创新训练全覆盖

所有在校本科生全部参加科研创新训练,完成必修内容和6学分的选修内容。必修内容的安排是:第2学期学习科研导论课,第3学期完成科研选题训练,第4~7学期完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分为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三个等级,由学生自由申请,择优安排。选修内容由学生选择参加研究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技创新与发明等,在校期间必须完成6学分以上的选修内容。

2.2.2学院为本科生安排指导教师

学生通过了解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来选择指导教师,学院在学生报名的基础上为本科生安排指导教师。专业老师的指导为本科生取得丰富的创新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生们和获得各种奖励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2.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又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3.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毕业设计总体工作量大,经历的时间长,学生们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而在设计中难以主动地去认真做好设计,而是把设计当作一项任务被动地去完成,这样就很难保障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我们鼓励学生要把毕业设计当作自己一件心爱的作品去大胆创作,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作品的创作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3.2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我们非常注重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指导作用,经常组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一起学习和交流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找出各自在指导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水平,进而通过教师给学生的指导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

2.3.3定期检查设计进度

由于毕业设计持续的时间较长,容易产生设计进度方面的问题,因此进行设计进度的定期检查非常重要。我们严格按照毕业设计大纲的进度要求,进行每一阶段的设计进度检查,对于进度滞后的学生限期完成,并取消其申报毕业设计的资格。

2.3.4严把毕业设计答辩关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之后,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答辩是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综合体现,答辩委员会严格按照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的毕业设计坚决不予通过,保障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

3.1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

由于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使1、2年级的本科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充分的认识,使基础理论的学习扎实,并与后续的专业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使3、4年级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提高实践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2强化实习教学环节

加强课堂上的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并指派业务精湛的实习教师随学生到现场,保障实习环节的落实。在实习过程中,由生产一线人员带队深入现场,了解生产过程,同时由现场人员开设讲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3创新教学环节全覆盖

所有的本科生都参加创新环节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通过安排本科生创新指导教师,使得学生的创新活动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4提高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的结合程度

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水平居全国前列,但仍存在设计观念落后于工程实践的缺陷,通过此次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了毕业设计与实践的整体结合水平。

4结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满足本科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改革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使本科教育从书本教育上升到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现代采矿技术和矿山生产实践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社会适应性,从而促进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宝贵 张勇 侯运炳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采矿论文:实践教学采矿工程论文

1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概况

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凭借安徽理工大学60多年的办学底蕴,恪守“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秉承艰苦奋斗、严谨求是、开拓创新之精神,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办学层次和水平稳步提高,并以此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至2014年,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已达7000多人,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到工矿企事业单位及相近部门从事矿山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学校和研究设计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和设计工作,也可以攻读采矿工程专业或其他专业的高级学位,继续深造。

2采矿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的采矿工程专业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专业,应具有复合与应用两大特征,兼备“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力,培养的人才主要是直接为矿山经济服务的,因此,实践教学在本科培养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其日益重要的作用。尽管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在办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以下的短板。

2.1校内实验实践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采矿工程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压测试等课程。实验开设内容有:采煤工艺、采区巷道布置、井田开拓方式和井底车场等;单体液压支柱工作特性、相似材料的配比和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演示实验;岩石物理力学测试和锚杆支护质量综合检测等;矿井通风风流状态参数的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工作原理及全矿井反风演示等。实验依据的平台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但是实验平台仍存在短板,与开设课程相配套的演示模型如采矿模型、矿井通风系统模型较少,且大部分与现代化矿井不相适应,不能反映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巷道布置、开采方法、通风方式等特点;岩石力学实验设备功能不,不能适应现代化采矿工程的要求,影响了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

2.2矿山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最近几年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一大批煤炭企业出现亏损,加之煤矿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一些矿井考虑生产任务和安全因素不支持学生下井实习,更主要的是采矿工程专业的各种实习是通过带队老师与矿井领导建立的私人关系才联系的实习矿井,因此,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的实习方式,考虑到井下实习过程的风险承担问题,使得实习环节不能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虽然实习时间从表面上看非常充足,如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为4周,然而根据我们统计,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校四年期间,一般井下实习次数为6~9次,即认识实习1次,生产实习3~4次和毕业实习2~3次。因此采矿工程专业的整个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内容不能按实纲要求进行,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的现场实践教学难于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效果。

3采矿工程实践平台的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相对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实践性环节多,为了达到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具有良好的实践平台。基于这一点,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实践平台的建设。

3.1校内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原有的实验教学平台有矿山压力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室、采矿模型室、采矿CAD绘图室及现代化矿井模型室等。为了配合采矿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建设和提高采矿工程专业科学研究的硬件设施,我们不仅对已建教学实验室进行了改扩建,同时新建了6个实验室,如巷道支护研究室、矿山绿色开采研究室、多相耦合实验室、岩石非线性力学性能实验室、仿真巷道实验室和矿井模型组合实验室。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研制了2m可旋转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台和10m大型可调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台,购置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和综掘机等大型综采设备;扩充了矿井开采和开拓模型、一套现代化矿井模型,以及学生自制矿井开采模型和实验设备等。新增设了曙光数值模拟计算机系统、深部围岩非线性力学测试系统、煤岩石动态力学测试系统、钻孔电视分析仪、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仪和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等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还根据采矿工程专业学科发展要求,针对本科学生开放了现代化矿井模型室、相似模拟综合实验室、采矿模型室、矿业工程CAD实验室、仿真计算实验室、仿真巷道实验室和矿井模型组合实验室。这些措施的实施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又促使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共同协调发展。

3.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积极加强与煤矿企业的联系,建立与煤矿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合作机制,探索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双方共建、共有、共同使用和经营的模式,以此来保障采矿工程专业实践基地的长期稳定性。目前,我们已在淮南张集矿、淮南谢桥矿、淮南潘集一矿、淮南潘集三矿、新集一矿、新集二矿、淮北朔里矿、淮北祁南矿、淮北许疃矿、皖北卧龙湖、皖北祁东矿等矿井建立了本科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体系按照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的需求,结合60多年办学经验,制定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同时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深入浅出、相互交融地设置了实践教学内容。另外,我们在建好实践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与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等建立了四个产学研教学示范基地。依托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和创新型矿业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完善了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在低年级班级中实行班主任制,在高年级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加强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了高校外部的教学资源。

3.3加强校际实践交流合作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按照学校和波兰相关高校的协议,每年暑期选拔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赴波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实习活动。学生在波兰参加了AGH大学举办的国际采矿夏令营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参观了波兰的煤矿、盐矿等矿井,听取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收获颇丰。最为明显的是,通过一个月的英语口语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在波兰师生来校访问期间,承担了大量的接待和翻译任务。

4结论

当前形势下科技采矿对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人才是适应目前采矿行业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总之,实践平台建设以来,学科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通过对教学方法和学生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尝试,使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效果与学生培养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中普遍形成了创新性实践活动的新风气,初步形成采矿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实践经验。

作者:高召宁 单位: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采矿论文:不安全技术因素中采矿工程论文

1采区井巷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

1.1单道起坡不安全技术因素

针对采区中部车场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以满足工程实际生产需求为基础,选择不同的措施来建设不同巷道的起坡轨,主要包括弹道与双道两种起坡方式。两种方式相比较来说,单道起坡方式要相对简单,并且工程量比较少,而双道起坡的建设要求则比较严格,需要设置一定固定的道岔以及弹簧道岔等。就现在采矿井巷工程施工,单道起坡方式为,因为其具备需要资金少、工作量低等特点。在建设单道起坡时下放空重车与材料车时,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空重车在通过简易岔道易倒掉进入中部车场的问题,需要打钩人员在道岔位置给予一定的助推。但是如果选择此种方式,会加大对挂钩人员的安全威胁。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对采区中部车场进行设计时,可以选择用双道起坡的方式,可以提高空重车与材料车运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减少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威胁。

1.2弯道井巷采取曲率半径

对与采矿井巷的施工,对于巷道曲率半径一般会采用12m或者是15m,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井下七吨架线式防爆电机车运输的数值。但是如果选择的是其他运输方式,还是设计此为曲率半径的话就不能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而是应该选择9m曲率半径。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采矿井巷都是采取的6m曲率半径,这样设计的结果就会导致巷道拐弯处变大,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容易出现使耙矸机钢丝因为磨损加剧而断裂伤人的事故。并且,如果井巷曲率半径设计的过大,在进行爆破处理后落下的矸石耙不到底,会增加巷道的坡度,增加了工程的运输难度。因此,在设计采矿井巷曲率半径时,应该以满足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其确定为9m或者是12m为佳。

1.3车场设计在弯道巷道中

在对车场进行设计时,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只会对采区上山方位以及运输大巷方位进行研究分析,将下部车场设计在采矿区的弯道巷道内部,而这种设计则直接会增大电机车司机的视野盲区,对于前方以及周边的警示信号等不能及时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司机与信号挂钩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经常会因为交流不及时而出现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在设计下部车场时,应该尽量将其设计在直线部位,以免设计不合理减小司机的视野范围而造成安全事故。

2开拓井巷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

开拓井巷的设计施工中,经常会存在下部车场轨道安全间隙过小等不安全因素,如果不能掌握巷道的所有信息,就会导致在巷道设计过程中出现高度过低的情况,并且在对巷道的腰线进行设定时也存在很明显的不安全因素。只要是其中有一个环节存在不安全因素,就会影响整个采矿工程的正常进行。

2.1下部车场轨道间安全间隙过小

对于下部车场的设计,车场双规间隙一般确定为1.3m,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很多矿井的安全间隙仅有1.3m。在这种施工的情况下,一旦车场运输任务重,并且运输车变形或者材料车过宽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双轨之间的挤碰而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对下部车场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超宽运输车可能通过的情况,增大双规间隙到1.4m左右,确保运输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2.2巷道高度过低

巷道掘进施工一般都是采用砌碹支护开拓作业的方式,半圆拱形断面首先的也是掘进方式,一般情况下会将墙的高度控制在1.2m上下。就采矿井巷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存在少数的矿区没有采取规定的方式来对巷道进行开拓,很多大断面积的巷道墙高为1.1m左右,这样在巷道进行架线时,高度不能达到架线以及施工的安全标准,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就出现触电安全事故。因此,在对巷道进行开拓施工时,必须要严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终的巷道墙高,保障其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安全需求。

2.3巷道腰线设计不合理

中线与腰线主要对井下巷道进行施工控制的,其中中线的主要是对巷道的掘进方向进行指导,一般情况下应在巷道顶板位置或者是棚梁上设置3~4个中线点,选择用正中或者偏中线的形式来表示,而设备可以选择激光光束的方式来确定掘进迎头的尺寸是否合理。而腰线的作用主要是完成对标高与坡度的控制,以水平尺等施工工具延伸到掘进迎头的位置来探测腰线所在位置是否合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在间隔30~50cm的位置用测量一起设置一个中腰线。并且针对煤层较厚的区域,为保障掘进的正确性,还需要对巷道进行分层,在开采难度降低的情况下,巷道的压力也会增加,而支架承受压力过大发生变形后就会对设置的中线点造成影响,使其不能够保障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会造成巷道施工质量减低。并且,在实际的巷道施工过程中,受地质地形等因素影响比较大,往往会造成施工方位的变化,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将拐弯处的曲线巷道半径以及转角等转化为切线或者弦线。

3采掘面不安全技术因素

采矿工程采掘面的工程施工,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例如急倾斜煤层主斜坡设计中存在的坡度过小不安全技术因素,以及存在切眼与分斜坡开口的施工问题,还有改造眼拐弯处过多以及反眼坡度设计过大等问题等,都会对工程的安全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3.1急倾斜煤层主斜坡坡度过小

为满足工程安全施工的要求,在对采矿井巷采掘面进行设计时,必须要通过分析后做好对急倾斜每层主斜坡坡度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即便是有明确的倾斜角度作为参考,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最终导致主斜坡坡度不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导致煤炭在受到自身重力影响后也不会出现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3.2切眼口及分斜坡开口

矿井采掘面进行切眼开口设计时,如果没有按照每层正倾斜的方向进行设计,或者是沿着要求的方向设计但是最终确定的长度不够,形成的三角带切眼,很容易就会出现煤柱垮塌的现象。因此,在对采掘面切眼口进行时设计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以免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3.3反眼双向施工

从布置在巷道底层的煤层底板来看,如果采用反眼双向施工的方式,经常会因为放炮震动而对反眼头煤柱造成影响,甚至会因为空顶过大的原因,最终导致垮帮问题的出现,无法进行正常的维护工作。在对采掘面进行此项施工后,往往会在本区段回采完成后,无法保住煤柱,在二段回采过程中将会出现窜矸问题,进而会对工程的正常开采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煤柱不会受到损伤,在反眼头施工时,应该选择单向施工的方式,以此种方式来保障回采与正规推采都能够顺利进行。

4提高采矿工程安全性改进策略

4.1井巷工程施工安全策略

对于井巷工程施工时,在设计中部车场时应该选择单道起坡的施工的方式,可以确保采矿井巷工程中部车场设计与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重要的可以避免空车在道岔行驶过程中发生倒掉,保障挂钩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保障采矿工程的安全施工,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对矿井进行分析,将巷道曲率半径控制在12m左右。并且下部车场的谁及应该尽量避免将其设计在弯曲巷道中,将其设计在直线巷道中,避免对电机车司机的视野造成影响而发生安全事故。

4.2开拓巷道施工安全策略

在对下部车场轨道进行施工时,应加强对双规之间安全间隙的控制,为避免受运输车重量过大或者是运料车过宽等因素影响,造成双规挤压而产生安全事故,应该将双规间隙控制在1.3m以上,大概1.4m左右为佳。另外,采矿巷道施工一项的安全措施就是保障用电安全,为了确保线路的架设高度达到安全标准,必须要确保巷道墙高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另外,应该加强对中线以及腰线的控制,保障掘进工作面的正常。

4.3采矿工作面安全策略

采矿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策略,需要结合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在了解矿井工程实际情况后,以满足工程正常施工为根本目的,采取最有效的施工技术。例如针对三角带煤柱垮帮事故,在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对切眼的开口进行操作,保障施工中切眼开口长度、方向以及各项参数都能够符合施工要求。

5结束语

受煤矿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影响,经常会因为不安全技术因素而导致工程无法正常施工,为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必须要加强对采矿工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最有效的施工技术方式,将不符合生产规范的工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侯利强 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回坡底煤矿

采矿论文:井下测量采矿工程论文

1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

(1)建立完善的井下测量控制体系,掌握井下的开采情况;(2)考察地表环境的现状,进行矿区地面生产系统、土建等范围的测量,以及井下各种工程的施工测量和竣工验收的测量,完善开采计划;(3)地表上建立观测站,进行岩层及地表移动的观测,有效控制采矿对地表的影响,避免出现地面断层而危及人员生命安全;(4)测绘和编制地形图、采掘工程图、矿体几何图等,参加采矿计划的编制,跟进采矿进度,对矿业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查;(5)及时记录矿区的岩层及地表变化,并对方案进行实时适当修改;(6)对井下环境及时填图,保障矿井的生产安全;(7)预测矿区中的各种事故,并采取相应对策;(8)对主巷道的定向与测量、井下巷道贯通、巷道的经纬度等作出测量并做好记录,对其周边存在的矿井进行绘制填图。

2测量工作的重要作用

2.1为井下开采工程的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采矿企业在采矿前,需要对矿区的地质进行勘测,以充分掌握矿藏的存在状态以及开采的环境等,进而保障设计方案的有效开展。井下测量工作主要测定矿藏的储量、质量和存在条件,矿藏的储量将直接影响到设计方案对开采范围的限定,进而直接影响到矿井的生产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矿藏的质量将影响到企业的销路,因国家与各商家对于不同质量的矿藏,其接受要求不同,因此,对矿藏质量的勘测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根本利益。另外,矿藏的存在条件是开采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矿藏所在层次及结构、内部与外部环境等的勘测,直接影响到矿藏的开采方式和开采角度。

2.2保障井下开采工程按计划开展与实施

矿产的开采过程,也就是企业的正式投入生产阶段,为了保障矿藏的生产可以按照计划实施,并使其得以有效利用,这就要求测量人员能够实时测量井下的开采过程,及时填充井下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并对开采计划进行相应修改,对月计划、季度计划、年计划生产进行相应调整,进而保障矿井的生产能力。若一味追求生产产量而忽视施工环境,不按照原有计划实施矿藏的开采,将危及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企业的经营模式,形成混乱的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使相关领导失去对“三量”的掌控力度,甚至出现开采滞后的现象,严重影响矿产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开采。同时,对井下开采情况进行及时测量和填充,可保障开采工程的有序发展,进而保障井下开采的安全和矿藏的质量。

2.3为井下开采工程提供有效监督

矿藏开采的工作流程主要是勘探、计划和开采。对于矿藏开采的一般要求是:首先规定矿藏开采的数量,并在实际生产中,务必按计划开采,不能随意丢放矿藏,同时及时上报矿藏的开采情况,进而确定开采的进度是否同原有计划一致,其服务年限是否得到相应保障,此类工作均需要专业的井下测量人员对开采情况进行实时勘测,并及时填土,避免出现滥挖滥采的状况,为井下开采工作提供有效监督,实时掌握井下开采情况,有计划的进行矿藏开采,掌握回采率,避免矿产资源浪费,提高矿藏利用率,保障矿藏的安全顺利生产。

2.4为井下开采工程提供适时指导

矿藏的开采受数量上的限制,自建井以来,需对井下开采工程不断投资,使矿藏得以不断生产,以维持矿业企业的正常运行。鉴于此,若要保障矿藏的持续生产,需按照生产计划来实施,在井下开采过程中,相关测量人员需及时跟进生产进度,并为井下开采工作提供及时指导。同时,矿井中对于矿藏的运输,通常是有专门的运输巷道,然而对于其运输设备是否完善、施工方向是否等,均需要井下测量人员对其进行测量与检查。若在井下开采过程中,缺乏测量人员的适时指导,导致施工人员盲目挖掘,同时缺乏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和事故的处理经验,将制约着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3井下测量工作的工作内容

(1)在井下进行定线放样和贯通测量:将断面的中心点按照施工的中线和水准点确定方向,在中心点处布置炸药或机械进行挖掘。待巷体基本成型时,按照中线在断面上放样。巷道贯通后,对接中线,测量巷道的横向、纵向误差,并进行调整,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竣工后,详细记录数据,绘制竣工图。测量时,应保障测量的精度和贯通的质量,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便于绘制剖面图和平面图。(2)井下工程控制测量:井下工程的控制测量主要分为地面控制部分和井下控制部分。在进行井下工程控制测量时,需将两部分结合起来,进行联系测量,形成高程系统的控制平台。随着科技的进步,如光学投点仪、陀螺经纬仪等现代技术也应用到矿井的测量工作中来,能对施工中的变化做到多方位的观察、测量,进而保障井下开采安全。(3)测图比例:从采矿工程的计划设计开始,根据施工工程的规模和地下基建工程的深度,需使用不同比例的地形图,必要时,需专门测绘地形图。在测绘过程中,要包括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的设计,同时,要掌握当岩体被挖空后,地面发生沉陷和地下水渗入等情况的影响。对于比例图的尺寸,大型的地下工程在不同阶段其规定不同。在同一工程中,必须绘制地下工程的纵向截面图、横向截面图以及剖面图。

作者:谢志军 单位: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

采矿论文:教育管理模式下采矿工程论文

一、采矿工程专业行业属性

采矿工程是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学科交叉多、应用范围广的实践应用学科。在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快的背景下,经长期发展和沉淀,采掘行业形成了其固有的特点和属性。这些基本特点不仅影响和制约采掘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管理。一是历史悠久。采矿是除了农业耕作外人类从事最早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一,采矿活动和矿产资源的利用推动了人类历史进步和人类文明繁衍。采矿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为工业和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与辅助材料,如冶炼及加工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石油业、运输业等。没有采矿业作为基础支撑,其他工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与矿产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均矿产品消耗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及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二是工艺复杂。矿产资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再生,不能循环利用,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开采条件的不可复制性,采矿工业的实践活动也是不可逆的。同时,采矿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采矿工作会随着矿床的延伸而不断改变,由于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和温度也逐渐升高,随之而来的是采矿工艺难度不断加大。三是学科交叉。采矿工程学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矿山设计、施工、管理、采掘设备、矿井生产、优化、运输以及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交叉较多。因此,采矿工程专业与数学、统计学、力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采矿工程专业要解决的是实际工程应用问题,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四是条件艰苦。矿山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不论什么矿山,多分布在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工业基础薄弱的山区或偏远地区,这就决定了采矿工作环境的基础设施不足、条件艰苦。另外,采掘作业的工作环境也是非常艰苦的。以地下开采为例,其工作面受限于空间,如果存在着设计或者施工缺陷,可能造成冒顶、?帮、透水等安全事故,煤矿还存在着瓦斯爆炸的危险。据统计,“十五”期间,工矿企业共发生事故68805起,死亡77158人。

二、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冶金行业特色的大学,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采矿工程专业开办较早。学生就业去向多为以金属矿床为代表的固体矿物开采领域,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采矿工程学生在学习和择业方面也显现出多元性。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个人价值相对单一和模糊

采矿工程专业来自城市的学生仅占19.08%,并且男生数量比例高达89.31%,有的班级甚至没有女生,多数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学生个人价值主要集中在实现个人理想信念上,即回报父母、找到理想的职业和过上幸福的生活之类,表现出相对单一和模糊。思想指导行动,若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不可能有为之奋斗的实际行动。学生个人价值相对单一和模糊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学习基础薄弱,缺乏动力,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专业选择被动和对未来茫然

虽然当前就业形势较好,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就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人们普遍对采矿工程专业认识比较片面。该校有76.72%的学生是因为调剂或者仅仅因为就业率高被动选择采矿专业的,对采矿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由于采矿行业的特殊性,其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地点偏远,部分学生对专业产生厌恶情绪,对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感到迷茫。

(三)家庭情况复杂和性格习惯孤僻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80.92%来自农村,87.79%来自中西部省(市),家庭情况普遍较差,有的还来自多子女家庭或者单亲家庭。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复杂的家庭情况往往容易造成性格缺陷,直接表现是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采矿专业学生存在心理阴影和自卑感的问题较多。同时,性别比例失衡也造成了学生性格的孤僻性。具体表现是不善表达、不太自信和不愿意表现展示自己,缺乏个性,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不足,动手实践能力弱。这种情况在女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三、采矿工程专业“五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教育和教育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积极探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独立自主的学生管理模式。实践证明,集思想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管理、实践教育管理、日常教育管理和亲情教育管理等“五位一体”适应采矿专业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一)开展“思想教育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将对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与个人理想的实现相互联系起来,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有所成就,才可能承担起家庭、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个人价值的单一性和模糊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是加强时事政治学习,结合“构建两型社会”、“铁矿石价格谈判”等与矿业相关的时事热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大对采矿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打消部分学生认为采矿工程属于夕阳工业的疑虑,树立学习采矿工程专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班会、团日活动、班级QQ群等多种途径加大对矿业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主题红、内容新、形式活”的活动,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注重“专业教育管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风建设始终是学生教育管理应该牢牢把握的本质和核心。学生要学会学习,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结合绝大多数学生专业选择的被动性,进行专业教育管理。首先,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从学生进校起就加强专业介绍和宣讲,让学生了解采矿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其次,严格课堂管理,严把上课、实习、考试等各个环节,督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三,建立以学习成绩为主要参考指标的评优体系,鼓励学生加强主干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开展“矿山设计”、“CAD”等学科知识竞赛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加强“实践教育管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加强实践教育管理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让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通过加深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结合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加强实践教育管理。为学生多到生产一线实践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积极征得企业赞助,搭建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平台,开展大型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倡导创建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假期进入生产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和就业见习,提前了解就业形式和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四)严格“日常教育管理”,培养学生为人处世能力

良好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是当代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根本和前提,恰当的为人艺术和处事魅力更能终生受益。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性格习惯的孤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从严格日常教育管理上做文章。从言行举止、课堂纪律、考试纪律、生活习惯、宿舍卫生状况等各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加强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通过开展辩论赛、交流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设立“值周班长”制度,加强培训和锻炼,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此外,与学生干部朝夕相处的辅导员老师更应该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和感染学生。

(五)探索“亲情教育管理”,重塑学生阳光健康心态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积极阳光的乐观心态有助于迎接困难和挑战。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家庭情况的复杂性,探索亲情教育管理。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出发点,采用人性化的管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相互认可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层级概念,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管理,参与集体活动。

四、结语

重点关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存在问题的“三困”学生和为数不多的女学生,做好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和困难学生帮扶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用心去对待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给他们带去亲情般的温暖。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激励学生不断成长,塑造学生阳光健康的乐观心态。

作者:刘晓云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采矿论文:以应用型为主的采矿工程论文

1教学方案的改革

1.1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

高校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期,就要了解企业的需求,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够做到产学研的结合与衔接,使得现代的专业教育能够依据相应的市场需求以及变化制定出适合的培养计划,不断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发挥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适当地压缩教学安排中的理论课比例,将部分的教学实践转移到企业中进行,增加学生实习的机会与实践,同时也要优化课程的标准体系,能够依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此外,还要邀请专业的教育人士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评价,依据其建议与见解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提高课程内容设置与企业需求向契合的程度,保障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1.2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基础的知识体系是学生技能与素质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手段,所以不仅要对其内容结构进行改革与创新,还要对其教学方式与手段进行丰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革可以从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来进行,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使得学生具备基本的制图、运算以及实验与测试表达的基本技能,还要在实践的环节,不断探索高效的帮带形式,不仅仅要建立起稳固的帮带体系,保障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还要尽可能地提高一对一指导与帮带的可能,帮助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还能够从实践中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进而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提供方向与重点,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2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高校教育与企业、社会的需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在技能水平以及操作能力方面都不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与标准,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所以高校需要对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动手操作水平。首先,需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不仅是为了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还能够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须与充足的实践机会,进而促进毕业生技能水平的提升。采矿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现场性,虽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了现代的计算软件,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形象系统的阐述,但是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技能的积累只有经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够获得,只有在实际的生产基地中实践过,才能够真正地形成的认识,进而了解生产实际的需求,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高校也可以利用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假期实践的机会,使得大学生能够利用机会延长自己的实践,增加自己的学习机会,获得更加的操作经验,因为企业对于大学生有了初步的评价与印象,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教学改革措施。其次,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争取国家的帮扶与支持,与当地的矿山企业建立起联系,为学生提供现场的实习机会,进而为大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目标提供平台。需要高校能够争取到政府在政策与经济方面的支持,获得毕业生实习的专项资金以及相应的免责规定,需要高校能够与矿山企业达成共识,愿意接受毕业生到企业内实习,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在矿山企业实习的机会,积累操作技能。,高校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地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实现高校教育改革的目的,促进采矿专业教育的发展。学校可以联合其他的院校开展技能竞赛,通过这种同龄人之间的竞争来促使高校的学生不断地提高技能训练,积极自主地参与开展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实践,不断地培养与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专业教育的展开与进行提供助力,培养采矿专业教育的科研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同时,高校也可以选拔大学生参与院校承接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增加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还能够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积累相关的经验。多所高校的实践表明,吸引大学生参与科研,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还可以帮助高校解决了教学工作的难题,以及促进采矿专业教学的发展,是一种实效性比较显著的教学方式。

3结语

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增加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的缺口也将逐渐扩大,这就需要高校建立起与企业的联系,掌握行业的动向与需求,不仅能够为课程内容的设置提供标准与参考,还能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机会,提升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多更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荆升国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