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探索

摘要:目前高校学风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目标性与计划性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纪律松懈等问题.工科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科技创新文化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探索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和实践互动作用研究

“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邓小平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总理2004年初视察中科院时指出,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量的急剧加大。建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和造就开创性人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政府基于此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首先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建立促进科技创新人才产生的良好环境。其次实践环节的加强是有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重要手段。通过实践这块“试金石”的检验,可以验证所学知识是否理解、领会了:请记住我站域名;同时也是检验大学创新教育的水平,所传授的创新理念,创新方式是否适合经济的发展;是否有益于创新实践的发展。都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不仅是检验大学生是否成才的根本标准,而且是的标准 本研究从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现状和科技创新实践的现状出发,立足创新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实践体系建立的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互动关系,重点研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和科技创业状况;并从中得出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一些条件,提出了具体拓展途径和监管方法。力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为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一些的帮助和建议。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初探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平台

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在高校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来体现,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则是大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展的学术科技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新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中,需要通过多种平台,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着力培养追求真知,勇于创新的品质。总体而言,目前在各高校中大体有以下几大平台:学术讲座平台、项目研究平台、基地活动平台、科技竞赛平台、科技实践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以此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

(一)学术讲座平台

以科普教育、学术讲座、学术论坛为主要形式,这既是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渠道,又是学生深入专业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的交流平台。部分高校在省级团委的支持下与省级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利用省级科协学会的优势资源,深入开展“携手未来”行动,以大协会带动学生科技类小协会,学校学生协会受省级学会邀请定期参加国际、国家及省级学术交流活动。此外,还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校园,走到师生身边。

(二)项目研究平台

以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为依托,以项目形式管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施和不断的完善,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已建立了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

(三)基地活动平台

以各学院开放实验室为依托,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利用实验室硬件、软件资源,根据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求,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专业能力教育、专业竞赛培训、科技项目研发等工作,并依托基地,大力扶植学生科技类社团。

(四)科技竞赛平台

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以竞赛营造校园科技文化的浓郁氛围,推动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培育团队精神。目前许多学校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综合类科技竞赛为龙头,各类单科类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各学院独具特色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基础,常年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实践竞赛。

(五)科技实践平台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坚持以专业化、项目化、基地化、品牌化的要求强力打造科技实践活动。各高校依托各自专业特色,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精品项目。(六)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学校大学生创业办和校企合作的形式,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学校创业办为大学生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与社会性的青年创业园签署合作协议,让学生创业团队得到支持,加快学生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工作。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注重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创新教育的地位愈发凸显,高校对于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也已纳入议程。在学术领域里,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首要途径,通过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实验课的亲身体验,实践课的身临其境,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们充分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科技知识,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加以凝练,逐步培养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二)以大学生科技赛事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通过专业学习、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在参加国内、省内科技竞赛及创业大赛时,如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通过项目的申报、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创意,各种思想的碰撞,酝酿出的作品,或许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业梦想或一个伟大的创作。整个过程中,从学生最初的搜集资料,查阅书籍,到整理材料,交融思想,无形之中,个人的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参加“挑战杯”是提升个人科技创新素质的良好途径,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要以诸如“挑战杯”等赛事为契机,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提供多种机会和场所,加强学生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国家、政府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加大了对创业的扶持力度,随着学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创业的扶持,高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创业代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怀揣青春的梦想,具备专业的素养,志同道合,结伴而行,不管前方荆棘密布,道路崎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踏上自己的创业之路。目前,许多本科院校有专门的创业办来指导学生创业团队,为他们提供孵化梦想的场所,联系社会上相关企业的扶持,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社会,走进企业,在创业实施的过程中逐步融入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当然,由于部分院校主客观条件的不同,部分院校的扶持力度还是不够的,因此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场所,加强学生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建立长效机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长效支持

教育是无止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需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首先需要一支稳固的队伍,如学校创业办为学生团队提供丰富的平台来发展自己,并为学生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作出中长期规划,对具体实施和推进阶段实行监督管理,并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必要的人力资源,以保障活动过程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固定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这支队伍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和帮助。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品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导师制的推行可以继承和发挥导师言传身教的培养方式,既为刚刚接触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大学生提供了学术和个人成长的引领者,也为学生在科技创新上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保障,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学术研究,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各学院可依托强大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国际高水平的科研课题、获得前沿领域指导的机会,提升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层次和眼界。

三、小结

所有这些都需要尽快规范,形成系统性、长效性的机制,以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姜林琳 饶华 马义华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重视、地方扶持、各方支持、学校实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许多理工类院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使科技创新教育正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由于教育理念、培育体系、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的束缚,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生参与度低,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较单一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唯书”、“唯分”,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轻视知识的应用,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虽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对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往往不能与之成正比。理工类院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停留在小范围、浅层次上,教学和科研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在科技创新方面,部分学生保持观望态度,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知识学习方面,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精力较少。个别教师专注于专业教育,参照课本和教学课件,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发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的,强调共性而轻视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体系建设缓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普及率低,成效并不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部分理工类院校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活动经费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拨款,但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使得学生的科研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许多高等理工类院校大规模扩招,使现有的科研活动阵地、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无法满足和维持新形式下周期性长、连贯性强、科研强度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学生考评制度以及奖励制度上出现脱节现象,联系不够紧密,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专业基础薄弱,专业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当前,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基本功不扎实,对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的把握不够,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形成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大一处于科技创新素养培养阶段,大二、大三处于专业能力拓展阶段,大四处于创新能力拔高阶段。因此,各阶段的学生均需要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加强应用,提升其科技创新素质,增加自主完成科技创新实验的难度。二是由于学校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容易半途而废,缺乏坚定不移的意志。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内容较多,注重经验积累和总结的少,创新课题的科技含量和成功率低。

二、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树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创新教育理念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课堂,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淡化实践,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改革传统的工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加强学科交叉合作,强化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应用的训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富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责任意识和严谨作风,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勤于动手的习惯。完善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大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打造理工类院校个性化的治学之路。

(二)建立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是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成立院校两级领导机构,统筹学校人力、物力资源,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其次,依托理工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生物、材料、环境等发展迅速的优势学科,建立“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分年级、分专业提供培训指导,制订培养计划。,完善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工作,对参加并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计素质拓展学分、综合测评加分,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并与职称晋升挂钩,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经验有交流、成果有奖励,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三)推进师德高尚、专业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的教学业绩。多数工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专业教育,认为德育无关于专业教师的工作。因此,转变思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及时,创新教育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对相关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介绍,注重对学生质疑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背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努力做到文理渗透。第二,改进工科教师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充分挖掘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实现科研强势向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第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开展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实现理论教学联系实践的教学突破。

(四)打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校园创新文化

高等理工类院校大多历史悠久,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对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具有很大的优势条件。重视日常创新教育,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做报告,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思想;定期组织学生汇报学习动态,交流经验,分享体会,扩大科技活动的覆盖面。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大学生学术科技节,推进科学讲座、发明制作、科技竞赛等活动的有效开展,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参与度,扩大参与面。积极组织学生观摩大型科技赛事,参加各类创新型活动,培育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在交流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学生会学术科技部门、科技创新学生社团等模范带头作用,以学生带学生,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积极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热情。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其开阔视野、增强自信,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宝贵的机会和经验,也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且适应新世纪高标准的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作者:谭卉 涂彬 刘峻峰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探索和实践

[摘要]工科院校要积极进行学生科创课题的探索和实践,从氛围营造、活动载体和平台建设、学生基础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实践育人等方面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工科院校;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高校学风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目标性与计划性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纪律松懈等问题[1,2].工科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科技创新文化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4].高校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为动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学生日常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延伸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多方位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

1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通过宣传引导,榜样示范弘扬校园科技文化,让学术性、科技创新性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占领主导地位.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等途径大力宣传在科技竞赛及其他科技校园文化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的先进事迹;举办科技创新事迹宣讲会或经验交流会,表彰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在宣传引导阶段,一方面要重“开头”,注重对新生的教育和引导.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通过专业教育引导、创新专题讲座、参观创新实验室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宣传的全覆盖.要建立全覆盖的宣传体系,以此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心的氛围.其次,举办讲座,组织参观,让学生接触前沿.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的科研人员来校举办讲座,做到科创讲座的制度化,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了解科技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自觉地将科创活动融入大学生活中.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大型专业展览会、企业的产品展示中心,以此开阔视野,体验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激情.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每年都会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构建了“从学生———教师———企业科研人员,从校内到校外”的讲座体系;学生参观大型专业展览会、企业的产品展示中心,如组织中心全体学生参观国际数控机床展、组织学生参观三菱电机、中达电通等公司的产品展示中心.

2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提供展示舞台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载体的潜移默化、覆盖渗透的作用,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舞台.首先,结合专业特点,打造科技品牌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节,打造体现生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普及型活动、融专业性和科技性为一体的科技型活动,通过系列品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南京工程学院科技节至今已举办15届,在科技节期间举办精品科技文化活动展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次,在一些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科技创新主题,倡导和引领大学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拓宽活动载体.例如在一些大型活动或者晚会中,开发一些融科技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或者节目,充分利用大型活动的影响力,让科技的魅力深入人心.

3夯实基础应用能力,为科创打下良好的基础

扎实的基础应用能力是创新的关键.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鼓励学生夯实专业技能,高校也应该为学生进行技能的学习和鉴定提供平台保障,开发多项培训项目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现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机械工业特殊工种职业技能”等平台,机械工业南京数控培训中心是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直属考核鉴定点.中心与企业合作,拥有多家企业职业鉴定资格,如三菱电机CNC和FA培训与鉴定、西门子自动化培训与鉴定等.中心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培养高技术应用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在低年级考取相应中级职业技能证书,高年级考取相应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及行业认可度较高的企业资质证书,增强学生的基础应用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4.1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验室,搭建学生科技实践平台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基地,力争打造代表行业先进水平,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验设备条件和联合育人的工程环境.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先后与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电机等8个世界前500强,11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36个实验室、实验中心或培训中心.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了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共建了自动化实验中心、激光加工实验室、可视化三菱e-f@ctory自动生产线实验室,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了全集成自动化示范实验中心,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共建了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与德国海德汉公司共建了数控测量实验室,与台湾中达电通共建了台达自动化实验中心,与香港飞兆国际公司共建了电子与自动化实习基地、与日本那智不二越公司共建了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等.学校要建立科学的实验管理体系,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每一个实验基地变成科技创新的阵地.学生利用实验室模拟企业进行项目训练,提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2以各类科技竞赛为动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课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等.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吸引着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进行横向交流,做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高校应构建与专业方向相符的校内竞赛平台,积极承办更高级别的比赛,为学生提供科技文化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奋勇探索,拼搏创新,既磨炼了意志,也切实提高了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构建了与专业方向相符的竞赛平台,面向机械和机电方向举办工程训练能力大赛、数控技能大赛,面向自动化专业方向举办电子设计竞赛和PLC竞赛.另一方面,工业中心还积极承办“三菱电机自动化杯”自动化大赛、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等部级省级比赛,为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科技文化交流提供机会.中心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充分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一大批同学在国际级、部级比赛中获奖.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自动化挑战赛中,工业中心6名同学组成的两支参赛队伍取得了优异成绩,分别荣获特等奖和二等奖.

5科技创新实践,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高校应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现场的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科技文化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企业见习等活动.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展览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同学们接触到了其他学校学生的科技作品,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6健全组织体系,强化制度保障

为了更好地保障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的学生科创组织,将各类科技文化类活动的开展和科技竞赛的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社团建设中,根据性质不同配备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社团实行目标化管理,按兴趣划分小组,按年级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发展定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科研团队组织上,可以模拟企业运作模式,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组建多个既互相依存又充满竞争的项目研发小组,实施、完成项目的设计研发任务,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团队可以实施“扁平管理”模式,从上至下,分为“决策层”与“实施层”.“决策层”主要由指导教师及所聘的行业专家组成;“实施层”主要由各项目组单位组成,实施“项目负责人”制.要健全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制度,包括教师考评制度和学生激励制度.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考评机制,把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将指导的成绩和工作量的考核挂钩.设立专门的学生科创奖励和科创先进评选,其他有关学生的评奖评优以及党员发展等都要将科创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7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7.1科技创新的教育应该分层分级开展,不能统一模式

每个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同,所以科创教育应该分层展开,制定具有年级特点的科技创新教育方案.例如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了解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对能力的要求,树立学习的目标.二年级开展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科创沙龙等,培养学生兴趣,激励认真学习.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参加科技竞赛、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四年级开展一些科研实践,检验科技创新成果,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四个年级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7.2注重结合,完善活动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部分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过于注重一些技能和知识竞赛,这样无形中限制了参与的范围和同学的热情;在活动开展时,应该把专业性竞赛和普及型的科技文化活动相结合,把科技性和娱乐性相结合,开发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竞赛类活动或者科技娱乐性活动,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

7.3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拓宽科技创新教育的途径

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接洽,一方面共建一些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已经建好的共建实验室,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利用效率,使其真正变成学生科技创新的阵地.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实践,学习先进技术,体验企业文化.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众多师生汇聚一堂,可以博采众长,形成新观点、新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风.

作者:耿言海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探索: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思考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重视、地方扶持、各方支持、学校实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许多理工类院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使科技创新教育正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由于教育理念、培育体系、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的束缚,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生参与度低,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较单一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唯书”、“唯分”,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轻视知识的应用,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虽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对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往往不能与之成正比。理工类院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停留在小范围、浅层次上,教学和科研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在科技创新方面,部分学生保持观望态度,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知识学习方面,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精力较少。个别教师专注于专业教育,参照课本和教学课件,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发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的,强调共性而轻视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体系建设缓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普及率低,成效并不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部分理工类院校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活动经费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拨款,但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使得学生的科研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许多高等理工类院校大规模扩招,使现有的科研活动阵地、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无法满足和维持新形式下周期性长、连贯性强、科研强度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学生考评制度以及奖励制度上出现脱节现象,联系不够紧密,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专业基础薄弱,专业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当前,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基本功不扎实,对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的把握不够,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形成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大一处于科技创新素养培养阶段,大二、大三处于专业能力拓展阶段,大四处于创新能力拔高阶段。因此,各阶段的学生均需要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加强应用,提升其科技创新素质,增加自主完成科技创新实验的难度。二是由于学校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容易半途而废,缺乏坚定不移的意志。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内容较多,注重经验积累和总结的少,创新课题的科技含量和成功率低。

二、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树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创新教育理念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课堂,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淡化实践,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改革传统的工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加强学科交叉合作,强化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应用的训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富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责任意识和严谨作风,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勤于动手的习惯。完善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大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打造理工类院校个性化的治学之路。

(二)建立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是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成立院校两级领导机构,统筹学校人力、物力资源,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其次,依托理工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生物、材料、环境等发展迅速的优势学科,建立“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分年级、分专业提供培训指导,制订培养计划。,完善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工作,对参加并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计素质拓展学分、综合测评加分,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并与职称晋升挂钩,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经验有交流、成果有奖励,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三)推进师德高尚、专业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的教学业绩。多数工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专业教育,认为德育无关于专业教师的工作。因此,转变思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及时,创新教育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对相关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介绍,注重对学生质疑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背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努力做到文理渗透。第二,改进工科教师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充分挖掘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实现科研强势向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第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开展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实现理论教学联系实践的教学突破。

(四)打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校园创新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特定的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文化内容。高等理工类院校大多历史悠久,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对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具有很大的优势条件。重视日常创新教育,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做报告,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思想;定期组织学生汇报学习动态,交流经验,分享体会,扩大科技活动的覆盖面。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大学生学术科技节,推进科学讲座、发明制作、科技竞赛等活动的有效开展,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参与度,扩大参与面。积极组织学生观摩大型科技赛事,参加各类创新型活动,培育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在交流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学生会学术科技部门、科技创新学生社团等模范带头作用,以学生带学生,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积极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热情。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其开阔视野、增强自信,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宝贵的机会和经验,也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且适应新世纪高标准的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作者:谭卉 涂彬 刘峻峰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