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轨道交通管理探讨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快捷、安全、高效的客运交通工具,在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管网的扩张及其建设的复杂性对轨道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阐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上,研究GIS在城市轨道交通数据管理、应急管理、规划管理、信息共享与方面的应用,认为GIS技术能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效率和质量。
轨道交通管理探讨

轨道交通管理探讨:简析轨道交通管理的实用性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拥挤,然而轨道交通给社会出行带来了些许方便。本文简述了轨道交通管理的实用性。

关键词: 轨道交通;管理;

目前,伴随着城市交通的飞速扩张,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关键在于城市居民区、商业区等繁华地段,因而需要满足性高、成本低、维修少、振动低、噪音低、抗振性能高等,普通整体道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虽有一定的积累与探索,但是,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轨道交通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又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对其岗位价值评估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对岗位价值的评估

1.1 岗位价值评估的概念

岗位价值评估:职位价值评估或者工作评价,在对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采取一定的方法,通过对岗位多方面特性的分析与评价,即对岗位在企业中的影响、责任范围、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岗位工作条件等特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岗位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即评定其对企业价值的大小和重要性的高低,并据此建立岗位价值序列的过程。在轨道交通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何做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进行有效的岗位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1.2 岗位价值评估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的特征

现在由于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殊性质,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在中国的特殊环境和体制下,其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1)众多岗位由于价值的不确定导致轨道交通行业的不足,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如社会公众、各级政府部门、合作者等,特别是政府部门,在利益中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政府对待其所在岗位的态度决定了交通行业的利益划分。在一般的岗位价值评估中,一般都为企业自身的岗位价值评估,很少涉及到政府部门。在岗位价值评估中,对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估,特别是对政府参与者的评估,对轨道交通行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2)工作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岗位价值评估的重要性.轨道交通行业不仅仅是一个服务行业,其不但要求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一旦没有把握好安全关,则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进行价值评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岗位价值评估,得出人员在对所在岗位的符合性,在对外服务上和安全上都有了一定的保障。(3)高标准的合作在岗位价值评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各部门之间务必积极的配合方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较高的配置,同时由于轨道交通行业所涉及的利益者众多,必须做好外部协调工作才能使得各项工作有效的开展。这就要求在与外部机构的协作以及内部部门间的协作中,每个人员都有积极的协作意识。所以对每个岗位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所具有的协调性力度,最终决定人员的协调能力的大小。

2.对有效的岗位进行价值评估

轨道交通行业需遵守以下标准:(1)在评估中,只针对岗位进行价值评估,而不考虑岗位上的人员。(2)根据轨道行业的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评估方法。(3)制定统一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准则,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4)让部分员工参与价值评估过程,确保评估的公平性和易接受性。(5)公开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增强员工对轨道交通行业价值取向的认同感。通过这些评估原则可以加深轨道交通行业对自身所拥有的岗位的认识,为人力资源分配和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对轨道行业岗位的有效价值评估中,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评估模型以适应对岗位评估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些评估原则可以加深轨道交通行业对自身所拥有的岗位的认识,为人力资源分配和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轨道交通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与岗位价值评估的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公众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更高层次服务的要求,轨道交通行业中个岗位的执行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轨道交通行业的各个岗位的执行力量主要为所在岗位上的职员,只有通过提高职员的执行力来提升整个服务水平。通过岗位价值评估和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的结合,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极大提高了公司的服务水平和安全管理力度。

3.1 招聘管理与岗位价值评估

在轨道交通行业中,存在着“人员多,人才少”的局面,通过岗位价值评估后,许多员工都不能符合特殊岗位的要求,因为岗位的特殊需求,其他在职人员也不能胜任,通过招聘更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

在实际当中有这样的现象,公司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各个部门常常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因为以前的人员储备方式不对,往往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作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根据公司对轨道行业中岗位价值评估情况,科学的预测、分析公司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短、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并根据预测、分析的结果,制定招聘人员的岗位方向和人才需求类型。在招聘过程中,从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筹划着手,考虑到公司人员储备的特殊性,把重点放在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达到特殊岗位需求的应聘者身上,做好公司特殊岗位人力资源的储备。

3.2 绩效管理与岗位价值评估

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能够确定所在岗位人员的尽职程度,或者说是其工作绩效,最终决定职员的薪酬、职位升降等。

3.3 薪酬管理与岗位价值评估

在轨道交通行业,由于政府的参与,企业的管理费用包括薪酬总额,政府会严格加以控制。总额的确定对内部薪酬的发放就有了更多的限制,如何让岗位关键、业绩的员工对自己的薪酬满意,岗位价值评估对薪酬管理的指导作用就体现了出来。通过对岗位价值评估,可以评估出岗位的价值,根据不同岗位价值不同而发放不同的酬金,这样就对岗位关键、业绩的员工有了激励,同时促进了整个公司员工的进取心。

4.结语

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及条件来确定其适当的评估,与此同时,创造出良好的地下环境以及特色的中国地铁车站,也必将成为以后发展所需求的。

轨道交通管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的GIS应用

摘要: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快捷、安全、高效的客运交通工具,在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管网的扩张及其建设的复杂性对轨道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阐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上,研究GIS在城市轨道交通数据管理、应急管理、规划管理、信息共享与方面的应用,认为GIS技术能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GIS、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应用

1 引言

交通作为城市功能中最活跃的因素,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目前,交通堵塞、行车速度缓慢问题正普遍存在于全国大城市中。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种大容量、快捷、安全、高效的客运交通工具,逐渐被城市客运交通市场重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止2012年8月,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28个城市已获批运营、开建、筹划轨道交通[1]。

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扩张,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给运行管理部门纷繁复杂且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对管理工作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于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规划而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其空间信息的处理和有效利用,成为轨道交通管理信息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2]。GIS与常规计算机系统相比,是以地理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空间数据库为核心,采用多种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资源与环境信息,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GIS具有可视化的优势,能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处理各种地理空间数据,有效结合图形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将复杂的空间关系和对象属性信息可视化形象表达。GIS同时是一种新的区域和空间分析支持系统,不但支持海量数据存储管理,而且通过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获得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信息,实现在分析功能支撑下的管理与辅助决策支持。

3GIS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以往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管理,往往依赖于文字、图纸或者数据库系统,并利用上述方式进行统计和计算。这种管理模式不能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操作与分析。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轨道路线、站点的区域空间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利用GIS的数据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等功能,将轨道交通基础数据空间信息和相关属性数据结合,能快速、、综合的进行数据检索统计和空间定位,为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管理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3]。本文主要从GIS辅助城市轨道交通数据管理、应急管理、规划管理和信息共享与四方面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GIS辅助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应用框架

3.1 GIS辅助城市轨道交通数据管理

GIS辅助轨道交通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更新、信息查询、数据与图形的可视化显示。

3.1.1 数据的输入

基于GIS实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图形数据主要包括: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图层(道路图、建筑物图、街区图、水系、行政区划等基础背景地理信息)和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图;属性数据包含轨道线路、电缆、通信线路、信号设备、变电设备相关属性信息及线路周边居住人口、就业人口、建筑数目等社会经济数据。

3.1.2 数据更新

在GIS环境下,通过修改、删除、增添等操作编辑更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项,保障系统数据能真实、的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情况。

3.1.3 信息查询

基于GIS技术,可对轨道交通数据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提供有逻辑查询和空间查询两种方式。逻辑查询可以输入站点名称,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该站点的地理位置,同时可获得该站点其他属性项;空间查询则指用户可以在电子地图上实现随意的缩放和漫游,通过点选、框选等方式,随时查询相关要素的信息,如相关设备的静态动态属性、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3.1.4 数据可视化

根据用户需求,GIS对数据进行分图层管理,选择恰当的数据显示方式,完成数据的可视化显示。尤其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线数据,基于GIS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可以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建立特征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将数学描述以3D图像的形式予以直观表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路线的可视化管理,以便后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更新。

3.2GIS辅助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

随着轨道交通路线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及线路本身的复杂环境,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提出了“以地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图形化功能体现事故现场相关信息,为调度人员提供决策依据”的需求。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整合现有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和信息资源,增强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应急处理指挥能力,已成为调度指挥管理智能化实现的关键所在。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功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图层信息化描述,分解为事件发生地点、预测可能受影响的范围和人数,车站出口分布、车站周围地形和求援物资分布等信息,通过空间模拟方法,提供应急指挥决策支持。如轨道交通事故紧急情况时,采用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GPS)技术相结合,一方面通过GPS获知抢修的地面位置,将数据及时反馈到GIS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利用GIS技术,指挥中心在最短时间内直观、快速的获取事故发生地的详细信息,包括事发地点路线、影响范围、设备状况、救援设备分布情况,将相关信息在图上予以显示,以便领导和技术人员在远离事故现场的情况下,快速了解对事故发生地情况,并利用最短路径算法,生成救援方案,为救援方案的提出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利用GIS强大地空间分析能力,综合考虑事故发生地的地理区位和周围环境特征,对事故进行仿真、模拟与评估,为事故应急预案的提出提供辅助支持。

3.3GIS辅助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的分为疏导型和引导型。疏导型是为了缓解交通堵塞,增加出行方式,疏散人群;引导的目的是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和居住导向。两种类型都需要对区域地理、经济、资源、社会信息进行统计分析[4]。

利用GIS技术,对修建轨道交通的地区进行分析,建立涵盖地形、地质、人口、经济、交通等指标在内的评价模型,分析轨道路线铺设的位置和可达性,为轨道交通规划管理提供辅助和支持,保障其安全性与合理性,使得轨道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3.4GIS辅助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共享与

基于Web GIS平台,通过网络电子地图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共享和轨道交通图和运输流量信息,并辅助进行运输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同时让旅客实时了解线路、换乘车站站点、服务设施分布情况,以及运行时刻、车况等信息,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方式,优化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5]。

4. 结语

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和速度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信息化管理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GIS凭借其海量数据存储能力、可视化显示与强大的空间分析优势,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多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与应急管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向科学化、信息化发展。

轨道交通管理探讨:轨道交通管理会计应用探讨

一、引言

上海轨道交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与轨道交通相伴成长,正是运用管理会计理念和手段,才使得上海轨道交通在财务、资金等管理上不断取得成就。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管理会计在上海轨道交通经营管理中如何创造价值。

二、上海轨道交通管理会计应用案例

案例一: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贷款总银团(1)资金需求。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上海在2012年前后要建成500千米地铁网络,新增投资2300亿元,除去政府资本金外,建设贷款约1300亿元。在前10年内约需240亿元的短期贷款需求。此外部分设备使用15年后按规定必须强制更新,这部分设备更新资金需求约90亿元。资金需求超过1600亿元,建立稳定而低成本的融资平台,保障以较低成本稳定供应建设运营资金,确保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顺利实施,成为重要课题。从银行角度看,对于效益较好的市区线路的项目长期贷款兴趣高,而效益相对较差的郊区线路则意愿较弱;项目长期贷款都争着做,而短期贷款则审批严格,条件苛刻,发放贷款难度很高。(2)解决方案。解决思路为:从单线路效益测算走向网络效益总体评估,以“三二一”的方式加以解决,即:三个统一:商务条件、合同文本及担保方式的统一,在商务条件中,利率下浮10%,贷款期限为最长的25年(含宽限期10年)。二个捆绑:郊区线路与市区线路捆绑,短期贷款与长期贷款捆绑。一揽子解决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资金的低成本稳定供应。把需要贷款的项目、资金需求额度、银行在各子银团的地位全部一次性分配到位,形成了统一的合同文本,组建了迄今为止全国较大的轨道交通贷款总银团。之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资金管理上,经过近九年的运作,该银团很好地履行了业务,不管宏观形势和贷款规模如何变化,都能按照下浮10%的利率将贷款发放到位,为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稳定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3)管理会计发挥的重要作用。预测:对规划项目所涉及的线路,在未来10年间的建设进度和各年的工程用款进行了细致测算,对未来40年间运营线路的运营收支趋势、各年的现金流量及各时点的贷款需求进行了模拟测算,提出了详细的需求清单,为合同签订打下了扎实基础。决策:从项目启动实施到贷款还清,前后跨度长达40年,要将一项时间跨度如此长的工作,集中在一个时点得到解决和充分保障,不仅取决于对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把握,还取决于对现时企业经营环境、宏观形势及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把控,这一案例体现了企业良好的中、长期经营决策能力。规划:在考虑银行的业务积极性、实际能力,以及银团整体的协调能力,将贷款需求按照市区线路与郊区线路结合、近期实施线路与远期实施线路结合均衡分配的原则,根据各银行自行提出的贷款意愿额度,按比例分配到每家银行,解决了建设资金稳定供应问题。控制:地铁运营的重要特征是运营收支成剪刀状,长期总体上运营收支有余,但运营初期亏损,有很强的短期资金需求。银团合同中规定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及10年贷款宽限期有效控制了资金成本及现金流量。经测算贷款全部到位后,预计将可节约利息支出100亿元,相当于中等线路的投资,在已发放的贷款中,累计已节约了近20亿元。这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提高了对前期现金流量的控制力。评价:银团组建的过程和成果,运用了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现了责任会计中责任评价和考核初衷。在对上海轨道交通贷款总银团进行调研和总结后,有关监管部门将该银团总结为四个能:一能充分发挥银团贷款有效集中信贷资金资源的优势,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二能较好发挥银团贷款信息披露充分、透明度高的优点,有利于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三能通过特大型项目开展银团贷款合作的示范效应,促进银团贷款业务快速发展,有利于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 四能较好地发挥银团贷款分散风险的优点,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二: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票价调整2005年上海轨道交通投入正式运营的线路有4条,计82千米,而在建项目有8条,里程超过180千米,在随后的1~3年中将陆续建成通车。按照国家批准的近期建设规划,2010年前后将建成510千米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日均运送600万人次,占公交总运量的50%。因此,2005年上海轨道交通正处于由多线路运营向网络化运营转变的关键阶段,呈现出如下特点:在客流快速增长,尤其是短途客流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票价体系与网路化运营特征不相符。经过调研、研究和测算,形成了调价方案,顺利通过听证会,并于2005年9月正式实施新票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会计的运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前期预测:通过走访物价管理部门、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市场调研等方式调研后,对乘客的年龄、结构、乘距等进行统计,以预测票价的敏感性。在对运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设计不同调整方案并分析其对不同乘距的影响,并对票价调整所涉及的政策支撑、社会反响以及调价方案进行缜密的预测。前期规划:在供决策方案基本确定情况下规划未来。根据票价对不同乘客、不同乘距的变化趋势,对整个网络运营可能会带来的变化,进行方案调整和客流、收益变化的测算,以规划和把握票价调整的未来趋势,使之真正达到票价调整的目的。 中期决策:前期工作为中期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决策过程中要决定采用哪个方案,实施的时间,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而准备的配套措施及应急措施等。从票价调整工作的实际结果看,决策过程中对各种情况的判断是的,采取的配套、应急措施是有效的,确保了整个工作稳妥推进。中期控制:对于在决策过程中所预判的风险,在实施过程中全力注意风险控制,及时推出完整的配套优惠措施,使票价调整工作平稳有序得到落实,也使影响降到低,中期控制到位而有效。后期评估:在票价调整实施一年后,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了后评估,评估报告通过对大量的运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票价调整及配套优惠措施所带来的成果:一是高峰客运实现分流。二是短途客流比重下降,中长途比例上升。三是优惠措施使乘客出行成本下降,站内换乘提供更多便利。2005年上海轨道交通票价调整工作,有效运用管理会计的手段和方法,创造的有形价值每年增加,创造的无形价值包括:有效控制了客流快速增长的趋势;理顺了票价体系;逐步建立适合于网络化运营的票价机制,为今后的票价管理奠定基础。案例三:上海轨道交通行业“营改增”影响“营改增”前申通地铁集团承担着上海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的职责,集团本身负责投融资业务,由下属独立子公司项目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单位负责线路运营。票务收入属投资者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则按委托运营合同支付运营单位运营成本,由此在实质上形成了集团内重复征税现象,每年重复征收的营业税税额超过亿元。“营改增”政策出台后,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集团在各个环节上加强了控制。一是对增值税进、销项额单独核算,发票单独管理,控制发票的安全合法使用。二是清理并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只有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才能作为合格供应商,确保取得进项税发票。三是电费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一般电力公司不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到指定地点换开,设置专岗来负责增值税发票的换开业务。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效控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营改增”体现了管理会计中的责任会计作用,通过有效评估,积极呼吁政策的完善,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这是管理会计的初衷和目的。

三、结语

通过上述管理案例中管理会计的运用及其所创造的价值,对管理会计有了新的体会。管理会计要求财务人员除了熟练掌握会计的传统专业方法外,还要求尽可能成为复合型人才,更多地掌握数学模型、统计等其他技能,要能“站得高,看得远”,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贡献力量。这除了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外,还要持续学习管理知识,更新管理理念;财务人员要从宏观角度,从企业生存的大背景下去理解业务是如何发生的,财务管理如何跟进,以期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作者:严明勇 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