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试议财务预算管理审计

摘要: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预算管理审计,必须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撑。审计部门应依托科技平台,积极开发预算管理的软件,不断完善审计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完善多方位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保障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核、评价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试议财务预算管理审计

试议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

简介: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的预算管理,通过企业预算的编制、执行、检查和调整,对于节约企业现金流量,提高企业投入与产出比的效果,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及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搞好企业预算管理并在管理中产生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本文试从集团公司的实际谈谈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意义与作用,客观分析当前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状,联系实际探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路和措施,以促进企业利益的较大化目标的实现。

预算是企业经营计划以及预期经济活动的一种数量表现,是以货币或现金流量的形式,对企业未来某特定目标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机制。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预算。

预算管理的目的是控制,是一种数字化的责、权控制,是整体利益目标下的资源分配与责任定位;是一种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整体“作战方案”,也是激励与约束的核心。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财务预算作为制定、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

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预算管理已成为集团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管好用好资金、规范企业运作、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产权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在此情况下,为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必然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预算管理成了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1. 企业财务性质的转变需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部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活动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收付,而是包括资金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的转变,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2. 预算管理的程序化要求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审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价还价”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分解落实后,各责任单位能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是企业高层不得不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必须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

3. 内部审计的独特功能有助于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基于内部审计独特的监督功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推动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在集团实行财务预算体制的进程中,某些制度和政策还可能存在许多不尽完善、合理的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审计监督逐步完善、逐步规范。只有通过预算执行审计监督,才能有助于支持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顺利进行,从源头上促进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按章办事。财务部门是具体组织预算资金收入、分配和管理的部门。通过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逐步规范财务资金的运作,杜绝挥霍浪费,为集团公司把好关;三是有利于监督部门规范运作。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部门大肆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造成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流失。而预算执行审计则通过对部门的审计监督,跟踪监督其收支,从而促使其管好资产、用好资金。

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状

企业推行财务预算管理以来,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审计,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状况有了较明显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收入和支出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资金预算收支运行平稳;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由于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企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预算的执行,也使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这项正常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造成我们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面临很多困难。其突出表现是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松散性”较大,预算审计制度形同虚设。从目前审计实践上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组织形式有待创新。当前,从组织形式上看,审计框架还不能适应财务预算管理要求,在审计实践中还没能做到统一调配审计力量、统一部署实施方案,并形成合力,加上目前审计人员较少,力量不足,导致财务预算审计力度不够。

2. 审计制度有待建立。目前的大多数企业集团公司尚未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没有把财务预算审计制度作为监督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极容易使财务预算管理成为一个“花架子”。

3. 审计手段有待转变。传统的审计方法都以手工为主,技术上、操作上都已经不能适应财务会计电算化的需要,显现出较为明显的滞后性,需要我们尽快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从而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成果。

4. 审计内容有待完善。目前,集团总部审计没有与延伸审计下级预算部门有机结合,“同级审”与“上审下”不衔接,内部审计与外部专业审计又相互脱节,使集团财务资金的走向难以把握,不利于由上到下、从下及上,从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反映和分析预算执行及管理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也就很难确保财务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5. 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目前,企业集团本部的日常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往往是生产预算控制较好,而采购预算、特别是销售预算执行情况较差;成本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控制较好,而费用预算、资金预算控制较差,这种不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往往顾此失彼,极大地损害了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企业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之一是缺乏一个有效的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审计的工作机制。

此外,由于一些部门和下属单位在思想上对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收入方面对非经营性收入监管不力等,在支出方面有的甚至置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于不顾,违规违纪行为较多。如在专项资金管理中,一些专项支出预算不能严格按照用款项目、金额执行,使用混乱、挪用生产经营资金从事长期投资的现象屡有发生,使预算失去应有的时效性和严肃性,给预算执行带来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创新的构想

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预算执行审计必须围绕新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加大预算执行审计的监督力度,从而才能不断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

1. 转变审计思路。以往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预算的编制环节关注不够、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对支出的效益性重视不够等等。要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根据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预算的全过程,既要抓好预算编制审计,又要抓好预算执行审计,从预算收入入手,着力于预算支出审计;从预算执行结果出发,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通过审计,逐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规范和有效。监督财务收支,保障财务预算管理的到边到位,促进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加大支出结构调整的审计,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通过对材料采购过程的审计,有效抑制财务资金使用中的腐败现象,防范和化解资金管理中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维护整体利益。

2. 明确工作职责。应当看到,财务预算管理不只是集团总部的事,下属各单位应当同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部门在集团的财务管理预算审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扮演着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牵头单位”。同时财务预算部门作为“操盘手”,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调整、分析与考核中不可或缺。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尤为重要,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3. 争取领导支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搞好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条件,同时,审计部门工作的主动及卓有成效的审计成果也是促使领导重视审计工作的必要保障。因此,要加强对预算审计工作的领导,为审计部门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在制订审计工作方案前,审计部门也应主动听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建立正常的审计工作机制,确定工作重点,使方案尽可能周密细致。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研究对策,争取领导的支持。审计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处理意见,并就审计结果向领导汇报。这样,既有利于审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审计质量,又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确保审计成效。

4. 创新审计手段。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原有的审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审计人员应力求在审计手段上有所创新。企业集团应实行预算管理审计信息化。一是财务预算审计软件与财务预算软件、生产经营用软件互联,实现财务预算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集团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二是财务预算审计软件与财务应用系统衔接,使财务预算审计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子公司资金流向、避免传统手工做法的弊端,保障预算管理审计的质量和速度,有效地促进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进行。三是通过财务预算审计,推动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努力规避财务风险,提高预算审计的水平。同时,我们还要逐步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预算审计思想,积极探索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模式,加强监督和控制,努力发挥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效益。

5. 强化监督力度。企业财务管理实行预算管理体制以后,要求我们不仅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上有所突破,而且要强化过程审计监督的力度。一是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审计。即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实施审计,关注那些资金支出数额较大的部门,检查其支出项目是否合理、真实,有无虚列、空挂等现象。通过“同级审”检查财务部门是否按预算支出,是否存在随意性;二是要加强对各项费用的审计,重点是检查财务支出的结构,看其是否按要求列支及支出的合理性,检查福利、业务招待费等重点子目。三是加大对部门的延伸审计力度,检查其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及合规性,防范部门支出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四是加强物资采购的审计,主要审查预算编制程序合规合法性,招标的公开程度和公正性,以及采购价格和质量等。五是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到预算管理审计中去,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障集团各项经营活动都在预算严格的程序下进行。实现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约。

6. 提高队伍素质。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着力强调“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对内部审计人员也应有此要求。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要提高审计质量,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宏观经济知识、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现代财务审计也需要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审计知识、计算机应用技能。因此,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应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复合型审计人才,建立起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高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进而不断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公司预算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预算管理审计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要在集团公司整个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就要在预算管理的事前、事后和事中全过程和各重要预算控制点介入。审计目标是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规范,并有效控制财务收支,保障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的贯彻执行,保障集团公司经营方针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从内容上看,财务预算管理审计主要包括对财务预算管理原则、控制机制、组织体系、财务预算编制、审查、审批、执行、调整、分析和考核的过程审计和执行结果审计。

1. 财务预算管理原则审计:审核财务预算的决策、编制、执行、考核等管理方面是否遵循遵纪守法、集中统一、讲求效益、综合平衡、制约监督原则。

2. 财务预算控制机制审计:审查财务预算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集团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程序应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审查各归口管理部门、直属单位预算管理目标、任务的明确性和预算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3. 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审计:审查预算管理决策机构的组织健全性;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决策的正确、合规性。审查作为预算管理协调机构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健全性;职责和权限的明确性;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性。审查预算管理各归口管理部门和直属单位职责分工的明确性、协作配合的密切性和内部控制的制衡性。

4. 预算编制审计。预算目标制订的高低是预算管理中的核心和焦点问题,过高或过低都会削弱预算的控制管理作用。要看预算的基调与调整幅度的确立是否合理、预算目标与企业总目标是否吻合、各级各层次核算关系是否严谨配套、预算起点的确立是否恰当、预算管理业绩考评的计量标准是否科学、预测和化解审计风险的措施是是否到位,尤其是赢利指标的确定等。

5. 预算执行审计。就是以促进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为目标,揭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制度和监管上分析原因,揭露隐患,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特别是损益的真实性,严肃查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揭露重大经营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关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分析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着力于规范化建设,加强前瞻性研究,检查有无有悖于预算严肃性的问题。并坚持收支并重的原则,通过审计,促进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支出尺度,规范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

6. 预算调整审计。主要审计预算调整的程序的合法性,预算管理随着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调整幅度的制定是否恰当,预算控制的是否适度,发现问题能否及时,处理好灵活性与性的关系。由于企业环境、市场与政策层面的变化,外部环境变化了部分指标也要变化,如与职能部门的工作产生差异,出现不协调,或执行中发现设计不合理的内容,或企业重要工作与预算管理目标不一致等情况,建立指标追加听证制度。

7. 审计对比分析。主要是在预算执行结束后将预算与执行事实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差异,可以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分析, 从而提出使效果的各种改进意见,如可用本量力分析法,通过业务量(销售量、营业额)、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评价盈利状况与经营业绩以及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影响,以正确把握盈亏界限,控制成本,预测目标利润,确定产销规模,促进预算的科学合理等。

8. 管理机制审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审查:及时、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及编制和审批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公开性怎样;第二、收支是否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是否坚持稳健经营、统筹兼顾、保障重点、激励创新原则;第三、预算调整有无确需调整的原因及明确的调整项目、数额、措施和有关说明,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按程序执行;第四、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五、企业预算管理审计应把握的原则

预算管理是一套系统、精细的管理机制,是一种多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具有控制和约束力。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要树立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的意识,要深入到经营中去,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积极行使审计职权:

1. 性。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审计部门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完善预算标准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力求做到、系统、科学、先进,同时体现可控制、可考核,实现审计工作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要求。在推行过程中应分步骤实施,注重实际,不能急于求全与求成。

2. 先进性。实施预算管理审计,必须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撑。审计部门应依托科技平台,积极开发预算管理的软件,不断完善审计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完善多方位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保障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核、评价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 促进性。推行预算管理必须与审计部门管理理念的创新相结合。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活动,与审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紧密结合,通过推行预算管理,可以暴露出审计部门在审计管理和工作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审计管理理念和组织机构的创新工作,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4. 合作性。企业预算管理审计需要从系统的观点进一步调整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和审计业务管理程序,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支持。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注重效率,讲求实效。综合考虑各部门实际需要,编制兼顾全局和部门的综合预算。各责任中心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定开支,预算的实施要层层分解,分级负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尽管内审是一种再控制、再管理活动,但考虑到内审的独立性,内审不能够进行直接的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的编制、调整和执行等。但内审又要在预算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找准企业预算管理审计的切入点,以达到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目的。

试议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试议加强现代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审计

摘要:预算管理就是科学地编制整个企业在未来一定期间的预算,根据预算对企业各部门、各层次工作进行综合性的指导与调节,并通过对实际情况和预算进行差异分析,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本文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财务;预算;审计;管理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在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实施预算管理,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要求的企业都做预算。在我国,财政部于2002年4月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由于是指导性意见,不具有强制性,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执行。2007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自2007年6月25日起实行。要求中央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根据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企业也认识到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重要性。

一、实行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产权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在此情况下,为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必然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预算管理成了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1)现代企业财务性质的转变需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部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活动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收付,而是包括资金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的转变,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2)预算管理的程序化要求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审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价还价”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分解落实后,各责任单位能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是企业高层不得不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必须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

(3)内部审计的独特功能有助于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基于内部审计独特的监督功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推动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在集团实行财务预算体制的进程中,某些制度和政策还可能存在许多不尽完善、合理的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审计监督逐步完善、逐步规范。只有通过预算执行审计监督,才能有助于支持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顺利进行,从源头上促进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按章办事。财务部门是具体组织预算资金收入、分配和管理的部门。通过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逐步规范财务资金的运作,杜绝挥霍浪费,为集团公司把好关;三是有利于监督部门规范运作。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部门大肆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造成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流失。而预算执行审计则通过对部门的审计监督,跟踪监督其收支,从而促使其管好资产、用好资金。

二、加强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思路

(1) 转变审计思路。以往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预算的编制环节关注不够、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对支出的效益性重视不够等等。要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根据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预算的全过程,既要抓好预算编制审计,又要抓好预算执行审计,从预算收入入手,着力于预算支出审计;从预算执行结果出发,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通过审计,逐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规范和有效。监督财务收支,保障财务预算管理的到边到位,促进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加大支出结构调整的审计,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通过对材料采购过程的审计,有效抑制财务资金使用中的腐败现象,防范和化解资金管理中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维护整体利益。

(2)明确工作职责。应当看到,财务预算管理不只是集团总部的事,下属各单位应当同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部门在集团的财务管理预算审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扮演着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牵头单位”。同时财务预算部门作为“操盘手”,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调整、分析与考核中不可或缺。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尤为重要,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3) 强化监督力度。企业财务管理实行预算管理体制以后,要求我们不仅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上有所突破,而且要强化过程审计监督的力度。一是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审计。即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实施审计,关注那些资金支出数额较大的部门,检查其支出项目是否合理、真实,有无虚列、空挂等现象。通过“同级审”检查财务部门是否按预算支出,是否存在随意性;二是要加强对各项费用的审计,重点是检查财务支出的结构,看其是否按要求列支及支出的合理性,检查福利、业务招待费等重点子目。三是加大对部门的延伸审计力度,检查其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及合规性,防范部门支出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四是加强物资采购的审计,主要审查预算编制程序合规合法性,招标的公开程度和公正性,以及采购价格和质量等。五是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到预算管理审计中去,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障集团各项经营活动都在预算严格的程序下进行。实现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约。

三、加强现代企业预算管理审计

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预算管理审计,必须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撑。审计部门应依托科技平台,积极开发预算管理的软件,不断完善审计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完善多方位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保障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核、评价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搞好企业预算管理并在管理中产生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尽管内审是一种再控制、再管理活动,但考虑到内审的独立性,内审不能够进行直接的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的编制、调整和执行等。但内审又要在预算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找准企业预算管理审计的切入点,以达到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目的。

试议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探析

企业推行财务预算管理以来,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审计,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状况有了较明显的转变。但由于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企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预算的执行,也使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这项正常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造成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面临很多困难。其突出表现是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松散性’放大,预算审计制度形同虚设。从目前审计实践上看,主要应解决以下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创新的构想

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预算执行审计必须围绕新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加大预算执行审计的监督力度,从而才能不断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转变审计思路。以往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预算的编制环节关注不够、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对支出的效益性重视不够等等。要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根据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预算的全过程,既要抓好预算编制审计,又要抓好预算执行审计,从预算收入入手,着力于预算支出审计;从预算执行结果出发,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通过审计,逐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规范和有效。监督财务收支,保障财务预算管理的到位,促进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加大支出结构调整的审计,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通过对材料采购过程的审计,有效抑制财务资金使用中的腐败现象,防范和化解资金管理中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维护整体利益。

2、明确工作职责。应当看到,财务预算管理不只是企业集团总部的事,下属各单位应当同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部门在集团的财务管理预算审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扮演着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牵头单位”。同时财务预算部门作为“操盘手”,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调整、分析与考核中不可或缺。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尤为重要,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3、创新审计手段。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原有的审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审计人员应力求在审计手段上有所创新。企业集团应实行预算管理审计信息化。一是实现财务预算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集团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二是财务预算审计软件与财务应用系统衔接,使财务预算审计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子公司资金流向、避免传统手工做法的弊端,保障预算管理审计的质量和速度,有效地促进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进行。三是通过财务预算审计,推动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努力规避财务风险,提高预算审计的水平。同时,我们还要逐步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预算审计思想,积极探索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模式,加强监督和控制,努力发挥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效益。

4、强化监督力度。企业财务管理实行预算管理体制以后,要求我们不仅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上有所突破,而且要强化过程审计监督的力度。一是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审计。即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实施审计,关注那些资金支出数额较大的部门,检查其支出项目是否合理、真实,有无虚列、空挂等现象。通过“同级审’检查财务部门是否按预算支出,是否存在随意性;二是要加强对各项费用的审计,重点是检查财务支出的结构,看其是否按要求列支及支出的合理性,检查福利、业务招待费等重点子科目。三是加大对部门的延伸审计力度,检查其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及合规性,防范部门支出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四是加强物资采购的审计,主要审查预算编制程序合规合法性,招标的公开程度和公正性,以及采购价格和质量等。五是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到预算管理审计中去,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障集团各项经营活动都在预算严格的程序下进行。实现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约。

5、提高队伍素质。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着力强调“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要提高审计质量,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宏观经济知识、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现代财务审计也需要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审计知识、计算机应用技能。因此,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应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复合型审计人才,建立起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高的高素质审计队伍,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进而不断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企业预算管理审计应把握的原则

预算管理是一套系统、精细的管理机制,是一种多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具有控制和约束力。审计人员要树立现代审计具有管理职能的意识,要深入到经营中去,发挥审计的优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积极行使审计职权。

1、性。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审计部门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完善预算标准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力求做到、系统、科学、先进,同时体现可控制、可考核,实现审计工作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要求。在推行过程中应分步骤实施,注重实际,不能急于求全与求成。

2、先进性。实施预算管理审计,必须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撑。审计部门应依托科技平台,积极开发预算管理的软件,不断完善审计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完善多方位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保障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核、评价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促进性。推行预算管理必须与审计部门管理理念的创新相结合。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活动,与审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紧密结合,通过推行预算管理,可以暴露出审计部门在审计管理和工作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审计管理理念和组织机构的创新工作,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4.合作性。企业预算管理审计需要从系统的观点进一步调整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和审计业务管理程序,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支持。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注重效率,讲求实效。综合考虑各部门实际需要,编制兼顾全局和部门的综合预算。各责任中心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定开支,预算的实施要层层分解,分级负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作者单位:省工程勘察研究院)

试议财务预算管理审计:企业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思考

摘要:所谓预算管理,就是科学地编制整个企业在未来一定期间的预算,根据预算对企业各部门、各层次工作进行综合性的指导与调节,并通过对实际情况和预算进行差异分析,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预算;审计

作者简介:捷(1970-),女,河南安阳人,安阳供电公司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会计。

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推行预算管理是发

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意义

1.为适应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需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作出每一个决策都需要考虑市场供求、消费者行为、政府规章等方面情况。这些方面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通过总结过去、分析现状、预计将来,作出计划,以便指导企业的行动。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2.预算管理的程序化要求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审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协调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指标分解落实后,各责任单位能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是企业高层不得不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必须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

3.内部审计的独特功能有助于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基于内部审计独特的监督功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推动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在集团实行财务预算体制的进程中,某些制度和政策还可能存在许多不尽完善、合理的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审计监督逐步完善、逐步规范;二是只有通过预算执行审计监督,才能有助于支持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顺利进行,从源头上促进财务部门按章办事,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逐步规范财务资金的运作,杜绝挥霍浪费,为集团公司把好关;三是有利于监督部门规范运作。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部门大肆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造成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流失。而预算执行审计则通过对部门的审计监督,跟踪监督其收支,从而促使其管好资产、用好资金。

二、审计前应把握预算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1.企业是否注重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指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要直接或者间接参与预算管理过程,这是因为企业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同的部门和员工,因此,审计过程中应关注企业全体员工是否参与预算的编制和控制,是否为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

2.要重视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评工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评是开展预算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这个程序。预算编制是实现预算管理的起点,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因此,在编制预算时应重点抓好“两个结合”和“三个坚持”,即把预算的编制同企业制定年度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的安排紧密结合起来,要同企业的经营决策紧密结合起来。坚持3个原则,即一要坚持效益优先、总量平衡,服从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要求的原则;二要坚持积极稳健、以收定支、收支弹挂,控制财务风险的原则;三要坚持权责对等、切实可行,围饶经营战略实施的原则。预算的下达和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应考虑预算指标的下达、执行是不是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其次是预算目标是不是能够支持年度的重点工作。是各项预算之间是不是充分协商、衔接平衡,执行的结果是不是有相应的分析。关键环节之二是预算的调整。预算一旦制定、下达,一般不应调整,实在要调整,必须按调整原则进行,严肃预算调整纪律,符合条件的可以调整,并且要报原批准机构批准,不能擅自改变,不符合条件的要无条件执行预算。关键环节之三是预算的分析考评。这个环节主要是考评企业各项业务的实际同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和偏离度,同时也是对预算编制质量的一个检验。

3.正确区分预算管理与现行管理工作的关系。预算管理与现行各项管理工作有较大区别,前者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模式,而后者是各职能部门具体职责的体现。尽管两者存在差异,但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预算管理需要靠现行管理工作支持和体现,需要提高现行管理工作质量;反过来,现行各项管理工作必须服从于预算管理,需要按照预算管理的原则、思路、方法去开展工作。

4.企业是否加强了权、责、利制衡机制建设。权、责、利机制的建立是规范管理的要求,也是管理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保障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必须加强机制建设。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建立起各级管理部门的权、责、利模型。制衡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算考评体系,通过预算考评体系主导型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杜绝过去管理中经常出现的责任模糊、权力集中、利益冲突等现象。

三、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思考

1.转变审计思路。以往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预算的编制环节关注不够、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对支出的效益性分析不够等等。要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根据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预算的全过程,既要抓好预算编制审计,又要抓好预算执行审计,从预算收入入手,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通过审计,逐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规范和有效。监督财务收支,保障财务预算管理的到边到位,促进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提高预算审计质量。鉴于预算源于会计信息质量又高于会计核算,预算审计涵盖面广等特征,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和规定的审计内容上,应把握不同审计机构开展预算审计面临的审计风险。因此,可在资产经营审计完成的基础上,再次开展预算审计。资产经营审计重点核定企业预算年度内经济指标实际完成数;预算审计重点审核企业预算年度内预算管理效果。在预算审计时,重点审核预算指标编制依据、定额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并将企业资产经营审计核定的实际完成数与预算值相比计算预算偏差率,从而对企业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两者有效配合,不仅提高了预算审计的实际效果,而且将预算审计风险控制在可预计范围内。

3.统一规定预算审计报告框架。预算管理是采取价值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目标控制的管理方式,而且企业预算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等整个经营活动。所以预算审计涉及面广,现有审计实施方案相互交叉内容多,导致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报告行文不流畅。建议预算审计能够建立统一的预算审计报告格式。审计报告应包括:(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2)被审计单位预算管理流程;(3)被审计单位业务预算管理、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内容;(4)被审计单位预算管理总体评价;(5)在预算管理中发现经营管理方面问题以管理建议书方式下达、对延伸单位的审计分报告以附加报告形式备注。

4.将企业预算编制情况纳入审计范围。重点审计预算编制的原则运用,企业中长期预算是否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发展规划编制,侧重于资本性业务预算审计;年度预算是否根据中长期预算及具体目标编制;季度与月度预算是否根据年度预算分解;财务预算与各类专业预算之间是否相互衔接,分析企业预算编制定额是否先进;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与基本建设所需资金,对外投资和横向联合所需资金与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的关系,资金与项目之间相衔接等。

5.创新审计手段,强化监督力度,提高队伍素质。企业集团应实行预算管理审计信息化,使财务预算审计软件与财务应用系统衔接,数据共享,有效地促进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进行,而且要强化过程审计监督的力度。我们应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复合型审计人才,建立起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高的高素质审计队伍,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进而不断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公司预算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预算管理审计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要在集团公司整个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就要在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和各重要预算控制点介入。明确审计目标以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规范,并有效控制财务收支,保障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的贯彻执行,保障集团公司经营方针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从内容上看,财务预算管理审计主要包括对财务预算管理原则、控制机制、组织体系、财务预算编制、审查、审批、执行、调整、分析和考核的过程审计和执行结果审计。

1.财务预算管理原则审计。审核财务预算的决策、编制、执行、考核等管理方面是否遵循遵纪守法、集中统一、讲求效益、综合平衡、制约监督原则。

2.财务预算控制机制审计。审查财务预算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集团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程序应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审查各归口管理部门、直属单位预算管理目标、任务的明确性和预算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3.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审计。审查预算管理决策机构的组织健全性;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决策正确、合规性。审查作为预算管理协调机构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健全性;职责和权限的明确性、协作配合的密切性和内部控制的制衡性。

4.预算编制审计。预算目标制定的高低是预算管理中的核心和焦点问题,过高和过低都会削弱预算的控制管理作用。要看预算的基调与调整幅度的确立是否合理、预算目标与企业总目标是否吻合、各级各层次核算关系是否严谨配套、预算起点的确立是否恰当、预算管理业绩考评的计量标准是否科学、预测和化解审计风险的措施是否到位,尤其是盈利指标的确定等。

5.预算执行审计。就是以促进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为目标,揭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制度和监管上分析原因,揭露隐患,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特别是损益的真实性,严肃查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揭露重大经营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关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分析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着力于规范化建设,加强前瞻性研究,检查有无悖于预算严肃性的问题。并坚持收支并重的原则,通过审计,优化支出结构,建立科学规范的支出尺度,规范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

6.预算调整审计。主要审计预算调整的程序的合法性,预算管理随着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调整幅度的制定是否恰当,预算控制的是否适度,发现问题能否及时,处理好灵活性与性的关系。由于企业环境、市场与政策面的变化,外部环境变化了部分指标也要变化,如与职能部门的工作产生差异,出现不协调,或执行中发现设计不合理的内容,或企业重要工作与预算管理目标不一致等情况,建立指标追加听证制度。

7.审计对比分析。主要是在预算执行结束后将预算与执行事实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差异,可以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经济分析,从而提出使效果的各种改进意见,如可用本量利分析法,通过业务量(销售量、营业额)、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评价盈利状况与经营业绩以及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以正确把握盈亏界限,控制成本,预测目标利润,确定产销规模,促进预算的科学合理等。

8.管理机制审计。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深入审查:及时,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及编制和审批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公开性怎样;第二,收支是否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是否稳健经营、统筹兼顾、保障重点、激励创新;第三,预算调整有无确需调整的原因及明确的调整项目、数额、措施和有关说明,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按程序执行;第四,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应大力推行预算审计工作,这对规范预算工作管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促进提高经济效益必能取得巨大成效。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