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和激烈,很多中小企业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在自身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其成本、资金与效益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与冲击,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中小企业在财务内控工作中的弊端与问题。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企业战略强化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中小企业自身与投资者之间获得双赢的客观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中小企业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谋其更好的发展,就应当积极主动的做好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而确保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就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系统的内控体系,在这一前提下保障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资金安全,避免财务会计活动过程中的失误、舞弊或者欺诈现象,予以及时时间纠正处理,保障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促进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进而制定出的相应的制度与办法。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随着中小企业财务活动而形成的,它主要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内控一般来说包括了下面的内容:

1.内部环境。比如说企业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内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2.风险评估。及时时间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3.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4.信息与沟通。及时、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5.内部监督。针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情况予以监管。

(二)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

现实意义内控管理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某一程度的必然产物,实施有效的内控制度,属于现代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为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企业自身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等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有助于增强企业财务信息真实。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这是中小企业必须要强调和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属于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的主要依据,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可以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进而及时时间找出和发现问题,确保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可以更加的体现出企业生产经济的具体情况,确保其能够获得更好的运营管理成果,对于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其次,有助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活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逐渐完善企业内控监管制度,保障监管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即是为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效率提升而出现的,它可以让企业内控制度更加完善,确保日常经营管理的有序开展。另外内控管理活动可以说融入于中小企业采购、生产、销售以及经营管理的各个阶段,强化财务内控制度,构建完善系统的内控体系,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活动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协调相关方的利益冲突。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很好的协调与处理好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与经济纠纷,确保企业内部能够形成共识,营造更加良好的内部环境,进而真正实现内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但是,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复杂性与内部能力的不足,还存在着相当明显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财务管理风险程度缺乏评估

部分中小企业为控制经营成本,不愿意在财务风险管理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来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也不具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没有真正开展好风险预警管理工作。具体来说,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没有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基层职工的风险观念也相对较弱,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我们知道,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促进企业风险抵御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但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引起重视,并未构建风险评估机制,一旦问题出现后,因为没有重视而导致风险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企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企业破产。

(二)岗位责任制度不健全

部分中小企业并未开展好岗位分析工作,岗位责任制度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盲目照搬大型企业的内容,一些时候可能会进行调整,但这样的调整基本上都是出于企业管理人员自身主观意识而决定的。这样草率盲目的做法必然导致产生不符合企业具体情况的岗位职责。同时在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者觉得自身处在发展阶段,要进行管理的内容不是非常复杂,财务岗位设置也较为简单随意,设想通过简化财务队伍与岗位,不但可以控制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也可以变相增加企业利润,而且并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带来影响。但是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由于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性,很容易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埋下隐患,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之后的经营管理活动。

(三)内部审计制度缺位

即便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引起管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对于人员设置来说,内部审计工作者与财务工作人员常常是一人担任,岗位职责相对比较模糊,失去了应有的其独立性。而税务和企业主管部门属于其外部监督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监督也并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机制,对企业的会计监管基本上都集中在一般的经济事项上,对被监管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完善也并未在意,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内控管理活动。另外,中小企业的内审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从财务人员转岗过来的,他们对财务风险的判别能力不够,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审计技术应用不是非常熟练,还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因为自身职业素质不高而经受不住各方压力导致内部审计失灵,在实际工作中很可能出现问题。

(四)预算管理不到位

一方面,中小企业预算管理不具备有效的组织保障。部分中小企业即便是根据预算管理的要求来设置了预算管理体系,但依旧存在企业管理者不实际参与的问题,企业内部各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基层职工也并未真正参与其中,导致预算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预算编制不具备科学性。部分中小企业在确定预算数据的过程中并未真正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并未真正从企业未来的发展出发,而仅仅是选择相对简单的方法来对预算数据进行估计,并未真正结合企业财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或者盲目的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的手段确定预算数据,如此编制得出的预算不具备科学性,即便是预算报表出来,也无法真正反映出企业实际的财务信息,甚至会诱导中小企业管理层作出错误的决策。

(五)资金管理水平滞后

及时、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树立科学管理意识,也不能够合理的对资金价值进行安排。由于现金流量属于中小企业的命脉,现阶段部分中小企业并未对资金实施合理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或者盲目投资的问题始终存在,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不能够及时补充而出现财务困难,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第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难以提升,没有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部分企业即便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但制度并未得以落实,资金管控活动的随意性较大,企业资金时而不足、时而过剩的问题时常存在;第三、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没有有效开展,现阶段部分企业仅仅强调项目建设不注重资金管理,既没有做好预算管理,也没有做好核算管理,从而不能够的体现出企业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也不能够为政府专项审计带来完整的财务信息。

(六)财务信息化程度不高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收集与处理好分布在内部各部门的财务活动数据信息,是否可以科学有效的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直接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然而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财务数据标准不同,信息编码各有差异,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从而导致信息资源难以真正实现共享,导致企业财务信息数据无法得以充分高效的利用,出现了非常大的信息浪费问题。另外因为中小企业没有重视数据挖掘与利用,造成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无法实现及时时间共享,往往会存在重复操作以及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因为数据信息分布较为散乱,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效率难以提升。

三、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建立财务评估风险制度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主动树立风险意识,特别是对于应收账款,往往欠款方会由于经营管理出现问题而造成破产,进而出现款项坏账。为更好的防止这类问题的产生,中小企业必须要重视做好资金成本的核算工作,通过销售折让代替赊销的方式,保障自身资产安全和资金利用效率。需要仔细的进行市场动态分析,建立完善材料采购和领用制度,对原材料的市场价格走势予以科学分析,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更加真实的财务信息。另外还需要定期对企业库存产品价值量进行分析,及时时间上报贬值的陈旧产品,同时调整账务上的资产数额变动,确保财务数据及时更新,真实有效。

(二)建立用人岗位权责制度

权责分配即是企业按照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情况,在对自身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前提下,清楚规定各部门岗位的具体职责或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小企业需要对直接参与相关经济业务的职工予以权利的约束和隔离,避免为控制成本而以经营规模小的名义来对财务岗位进行整合,需要建立健全财务用人岗位权责制度,进一步强化相关岗位职工参与财务管理活动的制约和监督,保障不相容职务分离。例如说中小企业的核心资源是资金,就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出纳工作制度,把支付密码、财务印章以及票据等物品由不同的工作人员保管,防范财务风险。

(三)不断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一方面需要在企业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委派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且专业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保障内审工作的有效实施。转变传统那种由企业财务人员负责内部审计的状况,充分发挥出内审监督核查职能;另一方面企业内审工作应当保障自身独立性,避免让其成为企业中某个部门的附庸,真正维护内审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在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后确保其能够独立于其他部门,保障审计结果数据真实有效。另外,在确保上述两点工作做好后,还需要深化内部审计,进一步健全企业自我监督机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四)推行预算管理制度

及时、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按照企业预算实际需求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策略,让其真正成为有效的制度保障。将企业预算编制依据、基本流程和考核标准纳入到企业章程中,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安排;第二、要努力做好预算编制,在完善预算制度的前提下,不断丰富预算编制内涵,做好宣传教育,在企业内部建立更加良好和谐的氛围,促进广大基层职工对预算编制活动的深刻认识;第三、需要对预算流程进行科学核算,严格根据自上而下、分级编制的基本流程执行,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预算管理工作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效率。

(五)加强中小企业资金管理

开展好资金管理工作应当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保障相关制度能够真正执行。针对物资采购、销售以及样品管理都需要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对企业内部财产的管理与记录需要相互分离,完善内部约束机制,防止出现资产管理、核对“一人制”,坚持定期对内部财产实施盘点,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保持警戒。同时应当强化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出第三方监督机构的作用和价值,开展好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不断优化企业存货结构,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来真正实现企业“零库存”。需要制定系统化的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对企业应收账款予以核对,制定出系统科学的收款管理办法,合理处理好企业存在的呆账死帐。

(六)不断推进财务信息建设

大力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可以保障内控管理机制的贯彻落实。例如说针对生产型企业而言,应当尽快应用ERP信息管理系统,对生产销售情况实时查询,提供采购、生产和经营一体化的管理功能。依靠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内部各部门业务活动的科学管理,能够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活动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保障财务信息的性和完整性。对于目前很多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之后的问题,建议可以成立单独的信息管理部门,确保信息化建设得以落实,真正保障相关业务活动的有序推进,提升企业财务内控工作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内控制度,推动财务管理活动效率不断提升,不但可以有效规避中小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同时还能够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必须要充分了解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站在内控的视角,结合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深入探索研究切实可行的提升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效率的创新举措,这是中小企业必须要始终坚持努力的方向。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