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学业导师制的实践及其创新分析

摘要:全员育人理念下高校学业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但这一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实践,尝试通过实行师生双选、明确各自权力义务;强化“五导”模式、细化工作内容目标;打造学业团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量化考核指标、完善工作评价机制等四方面对学业导师制的实践,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业导师制的实践及其创新分析

党的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深入推进全员育人提出了新要求。要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就要调动全校所有院系、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能动性,而实行学业导师制则是一个有效的实践方法。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是一种个人辅导制度。1938年我国浙江大学引入导师制度,后各高校逐步开展,主要是针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学术研究[1]。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是借鉴本科院校导师制的经验与方法,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特征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和管理制度[2]。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动参与不够

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个性鲜明,主观性强;自主学习能力弱,自控能力弱;对专业学习目标缺乏认识,目标性不强,缺少规划[3],所以学生极少主动联系学业导师,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业导师布置的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对分配的学业导师不了解或个性不符,导致师生间沟通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4]。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激发,大大影响了学业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二)导师工作深入不够

作为高校教师,学业导师平时工作任务繁重,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有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教师还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职业需要。这就使学业导师很难经常和深入地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三)缺乏有效的工作载体

学业导师制度引进以来,各高职院校虽然明确了学业导师的职责,主要侧重于学生学业指导,但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容易出现重叠、划分不清的现象。学业导师的定位和职责不够具体明确,缺乏规范性、强制性和约束性[5]。在实际工作中,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解决思想、心理、学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其指导方式和指导内容过于局限单一,缺乏有效的工作载体。

(四)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学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由于学业导师的工作很难量化,往往单靠导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主动性来保证制度的实施。另外,高职院校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和评价制度,但未建立反馈机制和完善激励机制,以及给予的重视程度和经费保障不足,制度的实施显得流于形式。

二、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实践与创新

(一)实行师生双选,明确各自责任权力

通过选拔出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培养。在选拔条件上要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良好师德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同时熟悉学生特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在选择方式上采用师生双选、个别协调的原则,根据学生专业选择,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根据学生兴趣选择,重视学业导师与学生的匹配度。师生双选机制,使师生有共同的交流主题,沟通更为顺畅。定位学业导师、学生的工作职责和权力,如学生需积极参与学业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服从学业导师管理,认真接受指导,在学生评优、入党考察等方面征求学业导师意见。学业导师根据学生参与学习情况每学年给予相应素质拓展学分;学生每学年需客观、公正地对学业导师指导情况进行评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力,更加提高了师生对学业导师制实施的重视程度,确保制度更好的实施。

(二)强化“五导”模式,细化工作内容目标

强化“五导”模式,规范和细化了学业导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有利于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指导、全程性指导和全方位引导。“五导”包括:导德(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专业发展教育)、导学(学习方法指导)、导能(实践能力培养)、导业(就业成长指导)。第一,学业导师密切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定期通过面对面交流、网络平台互动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和心理困惑。第二,学业导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学业规划,每学期开展一次学业生涯规划评估交流会。第三,学业导师负责解释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具体情况,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做好学生学习帮扶。第四,学业导师依托科技活动、专业竞赛、研究性学习、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科研立项等项目为载体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第五,学业导师介绍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岗位需求,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并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跟踪解决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业导师工作中实行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定期指导与不定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指导内容上分阶段分重点进行,一年级侧重学业生涯规划和学习兴趣培养,二年级侧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创新技能实践,三年级侧重毕业设计实习和职业定位指导。

(三)打造学业团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依托技能竞赛、研究性学习、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科研立项等项目载体,强化学生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和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业团队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学业导师每周指导学业团队一次定时定点集中活动,如专题讲座、主题座谈会、网络互动、企业参观、个别交流、素质拓展等,凝聚学业团队力量。学校深入宣传学业导师制的重要性和意义,定期公布学业团队的工作内容、活动情况和实施成果,提高学生对学业导师制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宣传学业团队中涌现的成才典型,引导学生主动与学业导师联系,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四)量化考核指标,完善工作评价机制

学业导师工作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以工作态度、工作情况、工作成果量化相关考核指标。在评价中实行师生双向评价,定量与定性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过程与效果结合。评价情况的反馈,有利于学业导师相互学习,更清楚地把握学生需求,更好地开展下阶段的工作。学业团队和学业导师的评优以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学业导师的工作业绩与年度考核、津贴发放、职称评聘挂钩。合理的激励措施和考核机制,使得该项制度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三、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

(一)促进全员育人,融洽了师生关系

学业导师制实施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了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工作责任感,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了全员育人。同时,学业导师制是一个师生心与心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学业团队中充满了亲情,帮助建立了真诚的、积极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促进学风建设,实现了因材施教

学业导师制瞄准的是主体性的培养目标,由于指导学生数量有限,学业导师能充分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情况、性格特点,根据每位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计划、分配相应任务,给予针对性指导。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学业导师和学业团队特别关注,进行学习帮扶。在制度持续开展后,有效控制了学生课程不及格率以及学业预警学生人数,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三)促进教学相长,提升了教师能力

担任学业导师,是个人素质与能力的体现,既是信任更是责任。因此,学业导师会利用时间和机会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项目研究过程中,随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师生关系也逐步转变成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提高了教师自身能力。

(四)促进实践创新,提高了人才质量

学业导师指导学业团队以研究性学习、创新训练计划、科技竞赛、科研立项等为载体,将教学知识技能融入创新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高技能的特色创新人才。近年来,学院学业团队研究性学习成果丰富,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移动通信大赛等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

参考文献:[1]黄信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反思与改革创新[J].江苏高教,2016(5):61-64.[2]李晓阳.高职生导师制:理论设计与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30):15-17.[3]刘曦.高职院校实行学业导师制的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14,27(4):77-80.[4]石荣传.本科生导师制:类型、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6(3):70-73.[5]丁斌,刘青,何宜军.本科生导师制的现实困境与模式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6(11):36-38.第4期沈许龙,龙银成:全员育人理念下学业导师制的实践与创新101.

作者:沈许龙 龙银成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