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优秀传统文化实用13篇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篇1

(二)教学内容中缺失

1.仁爱教育缺失

仁爱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的“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泛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道家的“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应篇•积善章》)等都是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提倡爱自己、爱他人、爱万物。仁爱是博爱、是大爱。因此,《论语》编著者刘强则认为“仁之所用,用于己则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乡则正风气化民俗,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天下,则治化太平。”仁爱思想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基本思想。当今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本能,即用功利的标准看待和衡量一切,学校教育因此也变成功利性教育,教师灌输给学生更多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提醒和教诲;习惯于用学习成绩好坏去评价一个学生,仿佛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忽略不计。客观公正地讲,学校灌输“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和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没有错,但学生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片面重视一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教育显然是不正确的。功利性教育是片面教育,缺少人文关怀,教育结果是学生精神空虚,人格不健全,为人处事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仁爱,缺乏善良,对他人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多的是抱怨、冷漠甚至仇恨,缺少亲情、友情、同情,自杀或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如发生在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投毒杀人案就是一典型案例。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一种失败教育,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仁爱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可贵,众生平等,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诚信教育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儒家提倡做人要“仁、义、礼、智、信”,“信”就是“诚信”之意,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人一旦失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程颢认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可见,古人认为诚信不仅是作人的根本,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弟子规•信》要求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现今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政治民主化和交往方式现代化,诚信的价值更加凸显。诚信不仅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诚信是需要教育的,然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诚信教育环节。高职院校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赖成绩,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因而出现了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准备上岗又临时决定不去等不诚信现象。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诚信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如果诚信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经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孝道教育缺失

“孝”是我国文化根本特征,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观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孝”的重要性,《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这样论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认为孝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最终目的是成就一番事业。“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人甚至还认为“:百善孝为先”(《围炉夜话》)。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因此,几千年来,敬老、尊老、亲老、养老、送老等孝道思想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正如《增广贤文》所说“: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孝道在当代教育中缺失。有调查表明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较差,甚至几乎没有开展,因而造成学生尊老行孝意识淡薄,缺乏感恩之心,处事、看问题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父母长辈。尽管时代不同了,愚孝要抛弃,但中华民族对父母、对老人的尊敬赡养这种优秀精神是不能改变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孝道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技能,还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回报社会。

(三)校园环境氛围中缺失

古人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据说孟子小时候非常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见埋葬死人和祭祀死人,孟子就玩埋死人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种环境对孩子影响不好,就把家搬到一个集市旁边,这样以来孟子又经常看见商人经商和屠夫卖肉,于是又模仿商人做生意和玩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又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看见学生们在学堂学习礼节和知识就跟着学生们一起学习,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于是就不再搬家了,孟子也最终成了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校园是学生赖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造就德才兼备型人才,校园内应该四处张贴古先贤画像、悬挂名言警句等,时时提醒和规范学生言行,形成一种文明谦让、尊师重教的良好治学氛围。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强调职业技能,校园内很少张贴古先贤画像,古圣贤的语录更少。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中人文氛围淡薄,学习风气不浓,学生“心中无戒”,精神空虚,容易遭受诱惑,迷失自我。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电线杆上广告在校园内经常出现、教室课桌上充斥污言秽语等。不错,时代在前进,观念要转变,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不会变,做人的基本准则不会变。高职院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构筑校园文化,让学生明礼仪、知廉耻,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二、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传承的思路与方法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的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完全教育”,品德教育比技能传授更重要。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重技能轻品德”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识文断字”、“谋生求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要让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同时知羞、知耻、知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二)改变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加强人文教育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国家对此早有规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曾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并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践行传统文化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及时召开总结会,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胜任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立教之本。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更要“传道”,教师不仅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努力笃行,潜移默化地教导与影响学生。对教师工作曾作过这样崇高评价,他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是民族的希望。”关于如何做一个好教师,他又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好教师是“言教”和“身教”合一的,可见,好教师是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

优秀传统文化篇2

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永续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世代遗传的精神文化基因。它携带着其全部的文化信息基因遗传给华夏儿女,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渗透到精神层面,指导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它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与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食粮,不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行为准则。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人精神的支撑

中国人历来重视精神世界的生活,为精神的富足而不懈努力着。每个人决不甘于做一个存于天地之间的行尸走肉,都想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人格,都极力的想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在中国古代就有体现,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和为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兼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格物致知等等。这些民族精神构筑了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国人的为人处世。中华民族精神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而逐步丰富、完善、积淀和升华的。它是中国各民族生活的集合体,是各个民族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生活方式的浓缩,是国人精神的支柱和生存的动力。同时也是国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民俗节日到饮食文化、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品质、从价值取向到行为方式,无不诠释着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传统文化尤其注重精神层面的建设,它强调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自我价值的体现,教人自强不息、爱国敬业、孝亲友善、诚信谦卑......同时也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即“天人合一”等等这一切都是在教化人寻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即让人找到精神的寄托,生活的着落。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人行动的指针

人的一切行为是受其意识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意识主要是外界刺激作用于人脑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什么样的文化内涵、文化本质、文化精髓作用于人的大脑就会产生不同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将成为人的行为指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自强自立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熔铸而成强大的民族精神,这使得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愈强愈坚,使中华民族豪迈的立于世界之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梁启超勉励学生,勉励国人的激昂陈词,是教育人要刚毅坚卓、奋发图强,是个人面对人生最朴实的哲理。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倡的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还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就国家而言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机遇,才能跟上突飞猛进的世界发展的步伐,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有出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与个人而言只有创新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才能把握机会,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从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宝贵的精神品质,赋予我们爱国的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智慧、百折不回的勇气,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有赖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繁荣。中国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它传承创新,独具特色,亲切、务实、具有激励作用,它以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为根本目标,是国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共同心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中国梦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凝聚剂

所有的梦想都来源于现实,中国梦正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激励着全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开启史无前例的伟大征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梦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而是经过努力一定会实现的,因为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合中国国情和时展进步的要求。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追求,昭示着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沉淀和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库。因此要实现中国梦不仅仅要广泛的借鉴当今国内外一切发达的,优秀的科技成果、经验智慧,更要深入挖掘我们自己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里面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及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同时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要求和进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情怀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凝聚了人心,提供了精神支撑。可以说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全体中国人同心同德,共同参与;有赖于每个公民素质的提高,艰苦的付出;有赖于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那么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来自于哪里呢?它就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凝聚起13亿中国人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汇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其独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梦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国人最深刻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国人最深沉的理想追求。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对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康有为、梁启超、林则徐、孙中山等满怀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梦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革命实践。同样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民族精神的命脉,是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是实现中国梦的智库和助推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存在千年而不辍,这正是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最坚实的继承和最深厚的底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基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共同的道德基础,是维系一个国家或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因。像中国结不单是国人审美的艺术表现,更是国人民族感情的体现,是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渊源和广泛文化认同的产物。北京奥运会时的五个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的设计里面融合了诸多的中国传统元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来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只是其外表,更重要的是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道德基础。正是这种共同的文化基因和道德基础规制着民族的认同感。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的情感就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假使一个人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没有认同感,他是绝对不会热爱自己祖国的,这样的人就会在特殊的时期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做法是遭人唾弃的,是受万夫所指的。民族认同感是实现中国梦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文化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全体国人团结起来砥砺奋进,不畏艰险,伟大的中国梦才能实现,才能推进中华民族统一的进程。

优秀传统文化篇3

一、兼容并蓄,促进文化的多元融合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开放与保守、传统与现代之分。由于人们对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思想使“文化差异”得以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体现区域差异的同时得以传承保留。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精华,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发展多元、融合、开放的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在“多元一体”的文化中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各民族文化相互比较、借鉴、学习、竞争,是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进步的强大动力。因此,对“多元一体”文化的传承成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要做好相关史料的整理,进一步理清国家历史的发展脉络及规律,澄清境外分裂势力蓄意制造的所谓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澄清经济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就会消亡的误读误解;防止把民族文化自觉变成盲目的排他和盲目的自大。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主发展能力。

2.包容欣赏,使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同时,必须致力于强化一体,凝聚共识。只强调“多元”,不讲“一体”,是不利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关系和谐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精华,以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和民族戏剧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把蕴含在先进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渗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族群众的生活工作中,努力开创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3.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多元融合。世界是多元的,民族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中华文化是在多元文化的激励中,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构成了中华文化安全的屏障,造就了世界文明史上文化数千年延绵不断的一个奇迹。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拒绝抱残守缺,实现文化转型中的“扬弃”;注重提升各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反对自我封闭,努力探寻文化生命力的上升通道,使各民族文化不断绽放光彩,使多元文化持久和谐共处、相得益彰。中华文化实现了文化的多元融合,有力回击了敌对势力宣称的所谓少数民族文化“被同化、被消灭”的谬论。

二、立足国情,展现文化的绚烂底色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农业治国的传统,农村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社会环境带来深刻变迁。由于种种原因,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观念在农村肆意流行,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受到了质疑。立足国情,大力弘扬农村优秀文化,刻不容缓。这既是“接地气”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展现中华文化绚烂底色的强大动力。

1.挖掘人文资源,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要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农村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民俗活动,增强民间文化的吸引力,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使之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相映生辉,满足农民群众内在的文化需求。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发展他们的“领头雁”作用,形成“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农村文化发展格局。

2.繁荣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创新。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厚的人文精神开展文艺创作,将这些精神内涵以文化元素的形式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让老百姓既能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节目,又能欣赏到符合时代精神、充满时代气息的特色节目。定期举办农民文艺汇演、手工艺比赛、国画书法展览、农民运动会等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引导相关部门在广泛组织开展文艺创作的基础上,加大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宣传教育,净化文化环境,提高人文素养。

3.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引导。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村级文化建设在乡镇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探索推行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验收,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文化网络体系,在县市一级,充分调动文化、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和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形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在乡镇一级,积极健全组织,成立文化站,配备工作人员和基层文化辅导员,组织和指导农村开展文化活动;在村一级,健全村级群众团体和各种组织,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同时,健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机制,每年按一定比例预留出资金,用于文化广场、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建设,以便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推陈出新,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发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有鉴别”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而不是以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有扬弃”则是在“有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中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推陈出新”就是要求与时俱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

优秀传统文化篇4

树立廉政之风,应该提倡“立志”,志即“意志”。我们不主张唯意志论,也不主张精神决定主义,然而人的行动总被意志决定。意志不会凭空产生,意志一旦树立,就会变成行动的方向与动力。意志有高远、平庸之分。有高远的意志,就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远离腐败与堕落的陷阱。意志,也是一种“关心”将什么放在心中,耿耿以怀,成为意志高洁低庸的分界。

说:“我回忆起有一次在一位青年的家里,这位青年谈起要买肉的事,他在我面前把我的仆人叫来,同仆人讨论了半天买肉的事,才叫他去买了一小片肉。我心里非常不安,以后就不再和这位青年见面了。我和我的朋友们,只高兴谈论大事情——中国人类的本性和人类社会、世界、宇宙。”[ii]在看来,关心“人类的本性和人类社会、世界、宇宙”,这样的人,意志高远,可与共大事,仅关心个人的物质生活,将其放在生活追求的第一位置,这样的人连做朋友的资格都没有。

不能说,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自小读孔夫子的书,崇拜过曾国藩。他相信过一种理论,即“意志本源论”,意志与精神之间是对立同一的关系,一方面物质决定精神,一方面精神一旦决定,又反过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影响着生活、工作与行动,成为力量之泉。离开意志,人成为软骨动物,失去方向与动力。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是孔子对他学生曾参说的一番话。一个读书人,应该将遵行发扬道义作为志向与目标,如果不是这样,总以穿不上时髦光鲜的衣服,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觉得羞耻,这个人就不值得与他讨论问题,大概作朋友的资格也都没有。将孔子的话与的回忆联系思考,是不是可以说:在立志这个问题上确实受过孔子的影响呢?

《郭沫若传记》有以下一段记载:一九四六年“皖南事变”中被非法逮捕的叶挺出狱,前后关押达五年零两个月。当天晚上,沫若去红岩村看望叶挺,两人热烈拥抱,淌着热泪纵声欢笑。叶挺第一句话就说:“沫若,记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叶挺最喜欢的两句话,当他初任新四军军长的时候,郭沫若与他同住在汉口太和街,曾应他的索求,把这两句话写成一幅中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正出自孔子的《论语》。

立志,需要“明志”。儒家之志乃“内圣外王”。中国自古以来没有自己的主体宗教,然而儒家思想却有类似宗教的意义。内圣,就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理想境界、磨砺坚强意志;外王,即是服务社会,管理国家、平治社会。[iii]中国传统文化有“修齐治平”的说法,即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国家公务员,不是圣人,总当洁身自好,服务国家。“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志向立得高远,受腐败诱惑的力度才有可能加强。即便没有“圣人”之志,起码的君子之道还要遵循。“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今天的情况是,不是等到“穷”了以后才独善其身,而是在“达”的时候既不“兼善天下”,也不“独善其身”。有道说:“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一生即便有诸多不是,晚年改错,总归可取;有人到了老年失去应有的操守,半世辛劳付之东流。[iv]传统告诉我们,保护晚节,是基本的立志,节志晚全,是“底线”的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立志呢?中国古代格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淡泊,就是清简素朴,少一点私欲。这样,谋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样燃烧,浪花一样翻滚,酒醉一样躁热,而像镜子被擦拭干净,像池水被沉淀透明,这时候高远纯洁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现,主宰原本飘荡无主的心。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干事业更需要耐得住清贫。的一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的最好注脚。历史告诉我们,无欲则刚,、作为典型的腐败分子为的是贪得无厌,骄奢淫侈。他们以权力为工具,追求享乐、谋取私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以至国家财产严重损失。与“情如手足”的“大款”周雪华在交代他们的犯罪“心路”时说:“我是一个钓者,把有副省长之尊的钓住了。但有时又想,我也是一条贪吃的鱼,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权力,钓走了我的金钱吗?”[v][4]这段话值得我们反复吟味深思。

王阳明是将孔子思想作发扬光大的中国明代思想家,留给后人一本重要著作《传习录》。王阳明一生主张“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他说,人都有良知,这种良知与生俱来,愈是到了后来,被私欲蒙蔽,人心也就一天天坏下去。他主张在生活中,对后天所染的心灵垃圾作不断的清除,通过知行合一的工夫至于“致良知”的境界——良知的恢复与重光。“至良知”是崇高的心境,高远的志向,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立志的思想里程。

王阳明说:立志就要“收放心”。一个人总要清心寡欲,持志不动,这是人心向上的最好状态。然而很多时候,人心是浮荡与浮躁的,受声色犬马的诱惑,东追西逐,不知所至。人心不再是美好的“良知”,而变成发狂的“牲口”,放逐于名疆利场。所以,王阳明说:鸡鸭放出去了还要收回来,更何况是自己的心!王阳明的思想对今天还是有用,因为我们的一部分官员的良知真的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像放出去的鸡鸭牛羊,收回来难,也不想收回来。

《论语·学而》载:“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说一个人要养成“吾曰三省吾身”的习惯,日日反思行为,检点作风,及时发现不足与错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总之,在立志这个问题上要讨论的问题很多。什么是志?怎样立志?要回答这些问题,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一个可贵的资源宝库。这个宝库不用,那就是“资源浪费”了。

二、畏的哲学

行廉政,拒腐败,心中应该有个“畏”字。下面我们来说“畏”的哲学。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我们本来受到的教育是“天不怕,地不怕”、“无所畏惧”、“人有多胆地有多少产”。总的说来是无畏。然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真可以“无所畏惧”吗?也不是。

从宗教学的意义上说,世界上有三个宗教区,这就是基督教区、佛教区与伊斯兰教区。立一个宗教,就是立一个可以值得畏惧的东西,叫你去怕,用这个来维系社会与人心的秩序。因此,西方人怕上帝,怕死了以后入地狱。信佛教的人就怕如来佛,怕一个生死报应。伊斯兰教不像其他两个教有偶像崇拜,庙宇中不设偶像,就是告诉你无处不在,有个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的手在主宰你的命运,让你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怕字。共产党人不信神,革命时代讲“无法无天”,说的是大无畏的精神。这是当时历史条件所规定的。然而,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当我们的党已经成为一个执政党的时候,就要在心中立个怕字,有个“天”字,这个天不是神,不是佛,不是,是“民”!

有一首诗,大家都知道。这首诗有以下的句子:“手莫伸,汝言惧捉手不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其实这里就说到了一个怕字,一个畏字。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不敢伸手,怕的是“党与人民在监督”,怕的是“万目睽睽难逃脱”。

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小平的话是很有深刻的含义的,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这就是共产党一方面要不怕,一方面要有一个怕字放在心头。说不怕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许多事情我们是头一回遇到,这就需要无所畏惧的精神,大胆实践,勇往直前。说一个怕字,是自我修养而言,凡是遇到个人利益得失的时候,就要三思而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刻记住,一失足将酿成千古之恨。根本的区别还是为公还是为私。为一个公字,要敢字在前,为一个私字要慎字当头。有了这样的自觉,就可以建立起来廉洁的党风,就使我们的干部走在河边不湿鞋。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矩,在今天来说,就是党纪国法,就是规范我们行动的规矩。有了这个规矩,对其有敬畏之心,时刻想到“不越矩”,得到的将是更大的精神自由。[vi]

畏是一个哲学,这哲学是中国传统提示我们的。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在此三畏之中,孔子强调的是畏天命。他在很多地方说到天命。他说:“五十知天命”(《论语》:《为政》)。他将命与“天”联系起来,而强调天的可畏可敬:“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在孔子看来是“天”是宇宙人间的绝对主宰,是人间伦理的终极根据。天将给予一切,也可以收取一切。天可以认可一切,也可否定一切。如果在人间之上还有一个客观意志的存在,那么这个绝对意志就是“天”,具体说来是“天意”,是“天命”,是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上苍意志。

“畏天命”,等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的形态,而有宗教哲学。“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越说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学。”这虽是笑话,也蛮有道理,由此可见哲学之难懂。中国的乡下人往往是大哲学家,很懂得哲学,因为他相信命。至于命又是什么?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坏,都认为是命,这就是哲学,他的思想有一个中心。天命也是这样,这“畏天命”三个字,包括了一切,信上帝、主宰、佛。这些都是“畏天命”。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不会成功的。

上面这些话是台湾一个学者叫南怀瑾说的。有的说得不对,有的说得还有道理。其实我们不妨将天命理解为“规律”,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律;理解为民意,人民的呼声、人民的意志、舆论与心愿;可以理解为全球化的世界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即所谓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人民最重要。天命是人民的意愿与“命令”。一个人在做腐败的事情的时候就要有所畏惧,因为他已经在违背规律,违背人心,违背潮流。个人是这样,政党也是这样,没有一怕字在心里放着,就会出大问题。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个放,就是放任,就是无所顾忌。当一个人拿着人民给的权利,肆无忌惮地去做营私的买卖,必然召来人民的怨恨。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波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一时来看,可以得到满足贪鄙的心理,然而等着他的是火光烧屋、波涛覆舟,引来灭顶之灾。

古代有君权神授的说法,实际上现在是“政权民授”。我们手里有了权,这权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民如水,执政者驾着一条船,心里哪一天,没有了人民的“天”,水随时都有“覆舟”的可能,这怕不怕呢?想通了这些,我们的干部就保得住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抗得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vii]

孔子又说到“畏大人”,这个大人并不是一定指官做得大。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怕,因为他们的人生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吸取与参考。第三“畏圣人之言”,这是叫我们去读书,因为许多总结历史经验的好书都是“圣人”,也就是历史上的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写的,从书本上学习,并抱着敬畏之心,按照所说的去实践。

有了这个三畏,孔子告诉我们还要有“三戒”。孔子说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就是说: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有三件事情时刻警惕和戒备:年轻人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不能贪图女色;壮年体魄强壮,精力旺盛,不能一味地去争胜夺强;老年疲惫衰弱,不可以贪得无厌。问题就出在到了老年的时候往往特别的贪财。这就是说愈是到了晚年,快到退休年龄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时候就要特别做到如履薄冰,将一个畏字,一个戒字放在心上。

许多贪官落马,走上不归之路,就是心中少一个畏字。至少是这个畏字没有对他产生最大的威慑力量。以下是关于走向死路的一个心理记录:“在的大力支持下,有一块地最终以低价改批给银兴公司。不久后的一天,当周坤将一提包钱递到手里时,打开拉链后着实吓了一跳。他本能地把钱推了回去”,“那一晚,满屋都是钞票的墨香,和李平头枕着钱,脚踏着钱,身子压着钱,通晚睡在钱床上真可谓过足了‘钱瘾’,而钱带来的不都是快乐,据李平后来交待:‘那晚一上床就有种恐惧感’”。然而无论是的“吓一跳”与他的情妇的“有种恐惧感”,都没有让他们在的道路上站住脚。对他们来说只是出现片刻的犹豫金钱的诱惑力还是把他们带到了死亡的深渊。[viii]

从一个畏字引出一个戒字还引出“慎独”的概念。《礼记·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义如同人们的性命是不可有一刻离开的。假如这“道义”是可以离开的,那也就不成其为道义了。所以君子找到自己信仰的真理,会将它如生命一样珍视,每时每刻把它作为生活的指南,行动的准则,时时生怕违背了它,怀着戒慎与恐惧心情。这里又要知道“不睹”与“不闻”是什么意思。这是说道义、真理作为一个意识思想有的时候看不到与听不到,处在“隐”与“微”的状态。然而就是这样,君子对道义与真理要格外留意,不可以有丝毫的麻痹。用今天的话来说,人常处在两种状态之下。一种状态是有人监督与提醒,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什么不应该做。这个时候保持头脑清醒容易做到。然而也有这样的时候,你是一人独处,离开了受监督与提醒的环境,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道义与真理不彰不显,处于“隐微”的状态,那就全靠你自己了,这就是慎独。[ix][8]

三、知耻与道德建设

新中国成立不久,和他的一个亲属谈话时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时,我讲过,杀了他们就是救了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啊。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决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就割谁的脑袋,我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的脑袋"。重温的这句话,使我们明确廉政文化建设与知耻文化的建立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有学者出了一本论述日本文化的书,书名叫《与刀》。书中她定义西方文化是罪的文化,而日本文化是“耻”的文化。西方人那里对罪有特别的敏感性,基督教文化教育他们,人天生有罪的,这就是原罪。此后的人生中又添加了新的罪。罪的积累将把人带入地狱。然而在日本文化中,对耻的畏惧却远远超过对罪的恐惧。耻辱作为一种精神紧张,严厉地约束着日本人一生的思考与行动。笔者在日本留学生活时也注意到,当一个日本人犯下罪行,他承重难当的不是罪恶引起的内责,而是罪行带来的耻辱。可以看到,一个政府官吏发生重大错失,耻辱会让他走上自杀道路。警视厅将一个贪污犯押上刑车,都要在他的头上蒙上黑套,并一定将他的领带卸去,原因也是为防止他自杀免辱。

死是令人可怕的,而羞耻可足以让人去死,可见耻给人带来的压力有多重,所产生的精神威慑力有多大。

这又使启发,规范一个社会秩序的有两个东西,其一是刑法,其二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规范。耻是文化,不是刑律,但已经成为精神意义上的刑律。其与法律刑制一起担当着社会秩序的管理工作。其所起到的社会约束作用,有时甚至超过刑律与法制。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前者是物质法制,后者是精神法制。前者是表层法制,后者是深层法制。耻的文化与东方传统中的伦理理念,就是这样的精神法制与深层法制。

前面举的多是日本的例子,其实关于耻的文化,是从中国传播到日本的。关于耻的文化中国古代典籍中比比皆是。《论语》说:“行己有耻”。孔子这里说的是作为一个人都要有自尊、自爱之心,不要做出令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丧失了耻辱心,一个人就到了药石难救的地步。他还说:“知耻近乎勇”,是说知道什么是耻辱,这样的精神自觉会给人带来勇气。胜己者,胜人。人最大的勇气是战胜自己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孔子说是“知耻”的结果。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陷阱,人们的性格上有许多弱点。中国佛教说:人身上都缠着三条毒蛇,这就是好女色——痴、想权位——嗔、爱金钱——贪。许多人被这三条毒蛇缠死的。怎样才能从三条毒蛇的缠绕中解救出来呢?没有其他方法,就是需要自己解救自己的勇气,而这勇气是从“知耻”的道理中来的。

优秀传统文化篇5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在互动过程中展现出的抵触或对立的状态。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差异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绝对的,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必然的。

一、文化冲突的实质

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不同形态的文化,甚至同一形态文化内部不同文化观念之间都会因差异和分歧而引发冲突,可以说,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诱发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差异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绝对的,因此文化冲突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必然的。不同的生存环境对其内部的人们产生的刺激和作用也不尽相同,进而造成人们对内和对外的感受和认知也千差万别。虽然在同一的、封闭的生存环境内,人们会形成许多共识,一旦这种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人们带着已形成的“先天性”的认知去和其他不同群体进行互动,必然会产生摩擦,进而引发冲突。

文化冲突实质是不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所谓价值观念,是指主体以自身需求为衡量,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认定和辨别是非的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说,价值观念反映出在经济关系中人们的利益和需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涵盖着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任何形态文化的形成,也都是基于一个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取向,共同追求和努力实现的成果。

文化冲突虽然实质是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但文化差异却是其诱因和表象。因为,文化差异并不是引发文化冲突的充分必要条件,差异只是前提,冲突往往是其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因素等)共同催化作用后的产物。如,1861年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战争的导火线看似是南北双方对黑人文化认同的差异,但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并没有积极履行《独立宣言》中的承诺,白人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在战争前后都始终存在,这种现象激怒了南方,继而引发了内战,同时掀起了激烈的民权运动。

价值观念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所有文化现象的思想基础和显著标志,价值观念是文化的培育者和塑造者,如果某种文化缺少一种能够主导其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这种文化必定会步入歧途,甚至消亡殆尽。纵观历史,中国传统社会历次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就是统治阶级与底层百姓在价值观念和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分歧,百姓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最终揭竿起义暴政。因此,文化能够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走向强盛提供支撑,而文化的价值观念则是这种文化性质和方向最深层次的决定要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根本原因就是决定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差异,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主要是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二、文化冲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桎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化迎来了“大熔炉”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丰富甚至激烈,同时也造就了全球性文化冲突的时代背景,而在这种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文化冲突背景对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外来文化入侵:削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西方文化思想接踵而至,尤其是随着文化贸易的不断繁荣,美国的“文化霸权”也在全世界迅速膨胀。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侵入日渐加深,,一些人开始热衷于这些外来文化,并逐渐接受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选择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淡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削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一些年轻人们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陌生和轻视,特别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认知更是少之又少。例如,一些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极少关注我国“端午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对于节日的由来、蕴含的意义更是“一问三不知”;又如,一些人喜欢《哈利波特》的奇妙和魔幻,追求《暮光之城》的热烈与浪漫,却很难去研读《四书》《五经》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反观“四大名著”的现实意义;再如,一些人追捧欧美、日韩的流行音乐、院线影视,却对京剧、相声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置若罔闻,甚至认为其是“老古董”,更谈不上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除此之外,一些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传统工艺技术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现状,而这些现象都说明,外来文化的侵入,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大大削弱了对其的重视程度。

(二)价值挖掘不够:削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就需要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不够,很少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系统地对中华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脱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一种科学化阐释,造成对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的阐释缺失,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眼中一直是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状态,同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庸俗化”的阐释,催生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低级恶搞、过度包装等现象,使得人们无法真正掌握其深刻内涵。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就是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解读和研究,这直接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众多价值观念无法与当前社会需求进行对接,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没有得以展现,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三是还做不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部分地方政府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存在“保而不用”的现象,缺乏创新举措,将传统文化弘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程度不深,致使部分地区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不够,无法有效地和文化产业对接,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三)传统文化资源被侵占:削弱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对世界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愈演愈烈,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聚焦在文化产业,打响了世界范围的文化资源争夺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任何国家都可以对其进行利用,但有些国家在共享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显现了文化霸权,对他国的文化资源实施抢占和掠夺。例如,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正在遭日本游戏企业的抢注,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也曾被韩国列为其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抢注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文化资源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中国在文化资源维护的上的严重失利,使得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受到严重制约,直接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文化认同的实现。

文化资源的争夺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家之间,我国内部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文化资源利用的矛盾冲突,例如,2016年,湖南、贵州多个县市因夜郎国都邑问题展开了一场争夺战。类似这样的争夺还有很多,像河南和湖北对诸葛亮躬耕过的南阳的归属问题展开争夺,商丘和黄陂也在争谁是花木兰的真正故乡,甚至就连西门庆的故里也被争得不亦乐乎。各地这种“脸红耳赤”的文化资源争夺,究其原因并不是追求学术上或历史真相上的突破和验证,而是意图将这些资源占为己有,以实现日后更大的增值,这种只重视利益而忽略文化自身建设的观念,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文化冲突的路径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经历数千载社会历史文化的磨砺而成的博大智慧,对于强化个人修身、倡导家庭道德、促进民族团结、引起世界共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因此,面对文化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更好、更优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绚烂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民族凝聚力。

首先,实现在学术研究上的突破,这有助于更加科学、系统、精确地阐释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价值。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一种科学的审视态度,有些人甚至对“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傻傻分不清楚”。其实,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秀”,它是传统文化在“去其糟粕”后“取其精华”的部分,因此较传统文化而言更利于人们道德素质的提升、更能促进民族和国家的团结、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态度和敬畏之心,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精准掌握并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结合点。同时,要用辩证、科学、历史的视角,全面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机遇,要进行选择性、合理性的吸收和融合,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改造和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和时代性。

其次,实现在传播方式上的突破,这有助于摆脱传统传播手段的束缚,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工艺在传承方式上往往依赖于“亲授”和“家族化”的模式,虽然这种传承方式能够保证这些技艺不被外族势力所侵占,但是也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播,导致大部分技艺严重缺乏创新性,有的技艺甚至已经失传。如果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智能化的新媒体进行整合,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适应当前新的文化互动方式,并能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增添文化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创新。同时,新媒体中多元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摆脱枯燥的桎梏,人们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易于自身接受的方式,对传统文学典籍、经典著作进行阅读和学习,这也增加了传播的趣味化。

(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良好生存环境

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做好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应当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一个益于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法律层面的强制性保护,保证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和开发的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说,一是针对文化保护出台国家阶位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和其他特殊管理条例,并配套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加强依法行政,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和执法监督,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效能,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高效能的保护。

其次,要健全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世界范围的文化资源竞争,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知识产权的竞争,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备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障体系,难以阻止文化资源的滥用和流失,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以及保护措施。在建立的过程中,一是要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的主客体和相关内容,确立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使用许可。二是在保护措施要体现对传统工艺、重要艺术资料、相关著作权等方面的保密规定、出境限制、转让限制等,用强制性手段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被掠夺、流失海外。

再次,要制定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措施,保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这也是一种利用政府政策和法令制约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具体管理时,一是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成熟程度,坚持适度性开发。对于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应当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市场运作模式,保证其效益的最大化,而对于条件未成熟的资源,应当通过进一步的培育,实现成长成熟后方可利用。二是要不断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开发和利用必须要以利于保护为前提,特别是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把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过度开发和损毁性的利用。

〔参 考 文 献〕

〔1〕童列春.论法治中国的文化冲突、兼容与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6,(01):243-252.

优秀传统文化篇6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优秀传统文化篇7

在《中央党校建校8O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特别强调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高职院校是弘扬、传播、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实际,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校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等,只加强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切入点,注重职业文化素质教育,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专业教学、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建立独树一帜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二、我国高职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知识缺乏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如今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却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是娱乐休闲性书籍,而对于优秀文学作品读得少之又少,理解上也是一知半解。

(二)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扭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很多大学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缺乏对多元文化的判断分析能力,他们崇尚美国大片,哈韩哈日。现今道德失范行为屡见不鲜,跌倒的老人大家都避而远之,“扶不起”成了最好的借口;学者学术造假,学生考试作弊,商家信誉缺失。西方节日深受热捧,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冷落。人们追求国际大牌,中国已然成为境外奢侈品购买力最大的消费群体。

三、加强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对策

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应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一)在课堂教学中感悟文化艺术的魅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技能培训,强调实践,这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较为薄弱。高职院校应重点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选修课,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哲学、民间文学、诗词欣赏、民俗学等人文类课程。定期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如我校定期举办“鉴湖问剑――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育人大讲堂”,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师生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丰富“技以立身、文以化人”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平台,开展读书活动、诗歌朗诵、文艺汇演、国学教育、“青春纪念册”感恩系列活动等丰富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提高人文素质,也能促进校园社团文化的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1.国学教育――“尚文・弘德”国学主题教育

学校重视弘扬国学教育,塑造国学气息浓郁、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都会针对大一新生积极开展“尚文・弘德”国学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包括:品读国学经典:组织安排教师在新生所有班级中集体授课讲解国学经典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菜根谭》等名篇。开展国学小讲坛,组织新生观看优秀传统文化名篇解读,播放《百家讲坛》。人文话题讨论,书法比赛,以及“国韵”――向同学们普及有关中国服装知识、中国礼仪文化等。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让国学经典不断传承下去。

2.文化感染――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节

我校自2008年以来每年承办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具体包括浙江话剧团都市浓情话剧《轻度深爱》,金永玲歌剧院歌剧《祝福》、《江姐》,浙江歌舞剧院歌舞剧《王羲之》等,此类活动的开展为全校师生搭建了一个接触艺术、亲近艺术、感受艺术的平台。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节,包括大学生技能文化节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技能文化节主要是就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开展各类比赛,成绩优秀者还可获得相关专业方面的证书,如珠算等级证、电工、钳工等。文化艺术节则是融入了演讲赛、辩论赛、心理情景剧、十佳歌手、寝室文化节等项目。加强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与了解,激发和挖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存在的载体,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展示的舞台。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尽量多用企业元素来丰富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内涵,使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与企业文化很好的对接融合,围绕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突出职业与行业的特点,体现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要求。

优秀传统文化篇8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命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国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日益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弘扬中华文化”列入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文化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上是理性辩证的,礼敬自豪的,批判继承的,而且内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意义与党建价值,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现代开掘与时代阐发指明了方向[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具有互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实践进程,二者互为资源支撑,互相促进、保持持续性的共生,互为因果、互相提供真理性的确证[2]。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战略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3]政党的滋生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基因、文化根基、文化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滋养了中国共产党,是党自身文化生成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出台的一些重大战略思想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革故鼎新,彰显时代特色。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从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里汲取精神养分,同时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时代的青春活力。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根本保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两者有着内在一致性,实践上互动,效能上互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发挥广大党员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先锋模范、坚强堡垒作用,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带领全社会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必将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党的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党视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必将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增强党与群众的亲和力。当今世界,世界文化发展更趋多样性,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化解文化危机,是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执政党面临的挑战的本质实际就是文化考验。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这要求中华文化必须牢牢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的同时,以更为宽广的世界视野,更为博大的包容心态,顺应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的需要。执政中客观存在的文化制约,是执政实践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列宁在论及文化传统的历史特征时,曾形象地阐述道:“旧社会死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遗害我们。”[4]当下,在我们党内,这些诸如官本位、潜规则、裙带关系等腐败现象的出现,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联系。指出:“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仍然存在。”[5]因此,客观分析传统文化对党内生活的文化制约,弘扬传统文化积极的、进步的,且具有普遍、永久价值的精神,克服传统文化落后性的负面影响,增进执政中的文化自觉,保持党的先进文化代表性质,以先进的政党文化促进、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必会增进党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凝聚力与社会融合能力,极大地丰富党的软实力资源,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北京大学软实力课题组从中国的角度这样认为:“国家软实力的资源分为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国内政策)、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与形象等五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五类。”[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组织保障。关于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学者撰文指出,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前提,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7]。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的基础上,使之融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全过程,培育和形成强大的执政党文化软实力。这样一来,通过党的软实力的发展不仅可以引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发挥党的执政文化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导作用,而且可以增强我国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用文化强党建设带动和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不断丰富党的建设理论的需要。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全面审视、科学梳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深刻总结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认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建设和繁荣党的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无疑对理性思考党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来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实现两者的协同推进,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新拓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两者内在一致性和互动性的确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新自觉,必将为党的建设理论提供重要素材,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扩容,开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新领域,拓展党建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新空间[8]。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对策分析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必须把握其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着力创新融入理念、融入路径、融入方式方法,探求一条可行的融入路径,进而真正实现入心进脑见行动,使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成为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模范和坚强堡垒。

(一)对策之一: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规律

1.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离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人民和时代赋予党的庄严使命的完成便无从谈起,党的执政成效便无法得以检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保证,更是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典范的内在需要。重视对党自身的文化研究、总结、概括、提炼,纯洁党的文化环境,形成系统完备的文化先进性体系,进一步发扬光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加快党内文化社会化进程,发挥党的文化体系科学性、先进性的引领、引导作用。

2.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当今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的历史条件下,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个有力的理论指导,但这并不否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相结合。妥善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必须深入思考且回答好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扫除观念上的障碍。当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者;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封建化、儒家化。要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批判,必须予以澄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审视中国文化系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的、本有的价值意义凸显出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更为充实,使马克思主义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生命力更为长久。

3.把握弘扬中华文化重点促其向现代性转换

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需要不断地开发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地对其进行现代性转换,使其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党的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着诸多因素的思想体系,表现其精神的思想观念异彩纷呈、多种多样,甚至有一些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的、反动的传统文化。为此,要依据新情况,区别对待,有重点地把握我们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当前,要把中华文化中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热爱和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英勇奋斗、天下为公、知行合一、自我修养、恪守信义、勇于创新等精髓、内核和那些内涵科学、民主、法治、德治等与时代吻合的基本精神融入到党的建设中,并根据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新的实践的需要,对其进行现代性改造和转换,使之具有时代品格,使之实现与世界文明对话,与外来文化综合创新,成为适应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新文化。

(二)对策之二:健全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要营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效纳入党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文化建设业绩的重要依据;制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纲要;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人才保证;进一步提高领导文化建设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与本领,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举措上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加强文化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并发挥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设作用。

2.着力整合资源,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强大合力

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要不断健全任务责任、监督管理、服务协调、社会参与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让蕴藏于人民的文化创造激情得以持续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竞相涌流,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成果得到充分运用。要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支持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特别是要推动文联、作协、记协等文化领域人民团体的创新管理、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以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要增强协调力,形成整体联动互相配合的良好局面;要增强执行力,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在 90 多年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融入现代化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逐步深化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和“文化主体属于人民”的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顺应人民的道义作为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9]。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运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特征的生动体现。遵循人民主体原则,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在热爱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既要为广大群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广阔舞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有机结合,又要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健全鼓励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制度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和好做法,大力宣传涌现的先进典型。

(三)对策之三:建设党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1.提高党员干部中华文化保护、利用与弘扬并重的意识

党员干部在传统文化素养上存在着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结构不完善,理解不到位、不够准确,个体传统文化素养差异大,保护、利用与弘扬并重意识缺失等短板。因此,应强化传统文化载体,开展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养成活动,为提高党员干部传统文化修养搭建平台;把党员干部传统文化修养水平纳入干部综合素质的考核;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着力部署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规划;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活动

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不断探索党内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实践[10]。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各类党员干部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提高担当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教师的“国学”修养和中华文化与学术的功底,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专门课程,增加干部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设一批党员干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利用好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红色资源和国庆节、“七一”建党、“八一”建军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拓展党员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阵地,普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社区(村组)”、“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两新组织“、“进头脑”,让党员干部浸润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3.提高党员干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实现文化融合,创造新文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创造新文明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新契机。爱因斯坦曾说:“事物的这种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塑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能被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被我们遗忘掉。”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时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带来全新的手段,又要看到所带来的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自觉地提升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能力,必须促进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出版、网络化应用、通俗化传播步伐,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网络传播,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促进传统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播。

(四)对策之四:形成有机融入和有效融入的体制机制

1.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

这是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由于党员的先进性客观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党员干部在利益诉求和对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途径和接受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在融入的进程中,必须增强针对性,否则,达不到理想的融入效果。所谓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建设阵地的覆盖和有效控制系统。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党的核心价值目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的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立足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全过程,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全过程,党的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建设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的全过程[11]。通过体制建设和机制建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媒体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党员日常工作生活、党内法规制定和党务管理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贯穿到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反腐倡廉、先进性建设中去。同时。针对新时期党员和干部的思想需求和行为特征,以行之有效的科学融入方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一整套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传播渠道、贴近生活、贴近党员群众、贴近实际的,为党员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入心进脑见行动。

2.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发展的舆论引导机制

思想的地位最终取决于思想本身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能否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其关键是靠自身的魅力,而无穷魅力的增强则需要自我发展,向现代化转换。在全球化宏大语境下,当今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古今交汇、中外碰撞、异同争鸣、演变加速、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当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转换的立足点,以能够回答和解决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是其转换的重要尺度和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要坚持现代化、全球化的视角,必须朝着理性、科学、人道主义的方向努力,必须克服“文化部落(原教旨)主义”和“文化帝国(霸权)主义”这两种不良倾向,其关键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培育其现代性价值,促进其现代转型,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一个充满了反抗、调适、整合和重建的过程,这当中需要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当前,正如有关专家所说,“近年来,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12]。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要进行冷思考,防止其商业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不能夸大,把握好分寸;要利用各种有效舆论宣传载体对各种社会思潮开展深入的解读和辨析,对各种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发生作用的制度背景进行客观揭示,使人民群众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引导公众对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态度。

3.健全融入动力激励、政策保障与经费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党委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动力激励机制,保证党对文化建设的决策落到实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师、泰斗、巨匠和领衔人物;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开发利用、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文化改革成果;进一步落实好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创新的经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交融、用地等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增加对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化投入,加大对革命文物、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开发、宣传传播力度;设立弘扬中华文化专项基金,逐步扩大规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力的要予以惩处,并责令整改。多渠道融资,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弘扬中华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 林建公.唯物史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20.

[2] 谢涛,蒋娟.发展中国特色社色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的互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7376.

[3] 刘云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11028.

[4] 列宁.列宁全集:第27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07.

[5]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5.

[6] 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8.

[7] 刘序明.试论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政党软实力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640.

[8] 冯德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建理论的发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8):7882.

[9]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5.

优秀传统文化篇9

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这项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要深刻认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远历史意义和紧迫现实意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继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以来,同志对我国文化建设包括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指示,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展的高度,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战略工程作出系统部署,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要明确继承发展的主要内容。经过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中央有关部门聚集大量专家学者,经过好几年的调研梳理,萃取精华,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思想观点,并作出当代性的阐述。在核心思想理念方面,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在中华传统美德方面,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在中华人文精神方面,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等,为我们理解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提供了有益指导。

要明确责任。《意见》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实施作出明确规定。我们作为社团组织和社会公民,要从两个方面明确应承担的责任:一方面作为社会文化群体,要承担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新四军历史的研究宣传,是党史军史研究宣传的重要方面,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我们要按照文件的要求和已有的部署要求,从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发展历史的深化研究、文物的收集保护、历史旧址的保护利用等方方面面,作出合适安排,加大工作力度,发挥更大效益。另一方面,我们每个社会公民都要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中华文化直接影响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取向、言谈举止,决定着我们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如何立身、如何做人,也影响着我们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试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诗意,如果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如果我的思考中没有哲理,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一定要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优秀传统文化篇10

传统文化的代际之间的传承,不仅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所彰显的蓬勃生命力,还取决于它是如何被传播,如何让大众接受。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播的现代化转变,在新型媒体中如何展现,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人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的特点,发挥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主动性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规避新媒体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德育建设中引领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1.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电子数据库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要依赖新媒体进行传播、普及和弘扬。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都是以纸质媒介,通过传统购买和阅读完成为传播。新媒体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是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图书馆启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目的是把纸质媒介存储转化为数字,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程。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建设项目共分20个大类,细分100个子录,涵盖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等学科。先后,将自先秦时代开始,直至民国年间历朝历代经典文本典籍1万余册通过电子扫描,实现了纸质媒介存储方式到电子数据存储方式的转变。具不完全统计,文字资料可达20亿字,图像资料累计超过2000万页。电子存储内容总量是《四库全书》的3倍。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网上运行传播的系统工程,馆藏模式体现着其核心理念。终端是建设一定数量规模宏大的、地域上分布广泛的、可以实现跨库检索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电子库。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内容,用数字技术重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数字化数据库是网络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和平台。

2.数字化出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存储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兴盛发展起来。伴随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数字化技术模糊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传统媒体的之间的界线。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经过数字化转换,都能够图文并茂的在相应的终端电子设备上表现出来。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和阅读的优势使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宠。电子出版物在版权许可的范围可以在最广大范围内销售,也能够成为电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原点。据有关方面预测,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文化出版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模式,更新着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范畴。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幅度,便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交流和推广。

3.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新媒体受众群体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要有所改变。传统文化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通俗化传播就是采取通俗的方式来满足普通文化层次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要。通俗化传播是在充分考虑到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和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采用的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和传播。经过时代的发展,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晦涩难懂。通俗化传播就是将这些典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成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实现手机终端网络阅读。电视、网络媒体播放则是采用学者真人秀的形式,通过学者幽默风趣的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抑或是以电视、网络为平台,采取诗词、典故比赛的形式,将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演变成故事,通过网络或电视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竞赛的刺激中,在故事讲述中去了解历史。另外,传统的蒙学读物则是以动漫的方式,把瀚如烟海的古代励志的典故和劝诫故事展现出来,寓教于乐,从而实现蒙学教育的现代化转变。综观这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无疑是其中成功的典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和新媒体使用者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于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但又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百家讲坛》节目将深埋在历史长河暗处的中华文明瑰宝挖掘出来,接续了割断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文化,并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激发最大数量的普通民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百家讲坛》节目火爆,不仅是借助传统文化热之势,更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的平台,以通俗化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成功地让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不是让传统文化高阁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新媒体形式的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它的数字化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让文化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传播开放性与丰富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而技术保证上又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新媒体的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文化介质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发展,其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传播的态势和演进是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为基本的技术条件,随着人们阅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新传播媒介和手段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篇11

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与特色。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对百年不断引进与“克隆”外来教育得与失的历史反思。它为改革当今教育重智轻德等弊端指明了方向,并翻开了建构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性的中国教育历史新篇章。

立德树人,是要新一代青少年能够认同与热爱中华历史文化,修炼与践行中华美德,在世人面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立德树人50年,在两代有道德的中国人的基础上,国人皆以修身为本,中国就不会走向“缺德的时代”,重建礼仪之邦,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希望。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所当然的文化与教育之选择。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的《教育法》都明确提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文化兴邦。近日,主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这一系列的要求,都为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恢复学校教育的中华文主体性,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

20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推动以中华美德教育为中心,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与途径,开展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着一代读着中华文化经典茁长成长的新人,令人兴奋,他们赶上了中华文化复兴和再次走向世界的时代,30年后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这项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成为广大家长最满意的一种教育。已有的丰富实践探索,为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学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辐射源,学校是复兴中华文化的根基,文化兴衰,教育有责。

立德树人 在明明德

要立德,先明德。德,是中华伦理、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魂,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明德,就是使美德得以显明;明德,不能割断历史;道德,不能依赖进口。

4000年前,有孝感天下的尧舜时代;之后,有800年周代的礼乐新文明;再后,又有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的“四维”道德;孔子的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汉代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宋代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等。

五千年形成的中华美德,是中华儿女从自身生活与生存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是在世世代代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

学校德育要有德目,没有相对稳定的德目,就会成为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应付、应景、应试的德育,难以培育学生具有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确定今天的德目,要承接中华美德,要做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

自“八五”到“十一五”,北京市和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先后在10个省市千余所学校,上百万学生中,进行了近20年的滚动教育实验。

前十年选用的德目是“八德”: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对于每个德目,进行现代转化,使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融通。

从2004年起,后十年的德目,在“八德”基础上,增加了“勤”与“宽”,形成了“十德”: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

按照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对“十德”教育的布局做出了设计:

小学阶段,进行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阶段,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

经过12年左右的连续教育,每个学生若能在这十种美德上面有所修炼与成长,就为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合格的中国公民、进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就为整个社会和国家,重建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扎下了根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上了基石。

正如主席指出的:“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的教化模式。20年来的教育实验,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架构的中华美德教育模式。

经典文化。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本着“因人施教,因教取材”的原则,在经典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做了整体设计:小学低年级主要是“童蒙”和《家训》,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

在教育实验过程中,不同地区和学校,都有因地制宜的设计。2003年,北京市朝阳区编辑《论语类编100句》,北京市通州区编辑《论语十德》,以德目为纲,编辑《论语》中的相关章句。2009年由国际儒联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拼音插图本《儿童论语一百句》,是经过北京地区100余所学校适用两年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插图都是小学生绘画的,表明儿童对《论语》章句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当然,经典文化教育,不只局限于“文本”,还有语言、文字、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工艺、茶道、武术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产品”,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置身其中,必能加快道德成长。

参与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学校,已经把诵读童蒙经典纳入了教育计划,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精选内容,巧用时间,学科渗透,文化校园,师生互动,家长参与,社区介入,多方评价,争取共识。

节日文化。节日,主要是中华传统节日,是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化民成俗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年节,都是全民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之中,学校往往成为与家长、社区“三维互动”的组织者和辐射源。参与本项研究的地区与学校,将过“中国年”、清明、中华母亲节、端午、孔诞教师节、中秋、重阳,等等节日活动与中华美德教育,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设计以节日为“体”,以中华美德为“魂”,全年、全过程的德育模式。节日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它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不断体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地域文化。是学校当地历史人文资源,是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起点。各地参与此项教育试验的学校,注意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开展中华美的教育活动,收效显著。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东城区孔庙、国子监“儒家文化”,通州区“运河文化”,房山区周口店“猿人文化”、云居寺“石经文化”,延庆县八达岭“长城文化”,门头沟区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的“佛教文化”等等。

以上三种文化,编织成纵横交错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模式,为建设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提供了参照。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讲,本不应当是一个问题,而今却成了问题,而且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值得深思、警醒、真正落实。除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最大的一项任务,是全体教育界同仁要下定决心“恶补国学”。

要让青少年学生从小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中华文化精华,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的培育,又是中华精神与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我们一两代人的坚持不懈。要使得一两代人具备这种价值观,至少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落实这一内核的任务,是向青少年学生传授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进而真正提升他们的人文与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此,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把培育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放在未成年人身上,使他们从小就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学校教育一切责任的内核,丧失了这个内核是最不负责任的学校教育,因而不再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对于究竟应该进行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如何使其真正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还需要有一个获得共识并有权威性、全局性的总设计方案。总之一句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11-29(1).

【王殿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我社继续实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为进一步丰富来稿机制,优化来稿渠道,推广典型经验,推出优秀人物,建立监测窗口,增强辐射能力,中国德育杂志社拟在全国遴选若干学校建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

建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是中国德育杂志社推动德育创新、促进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发展的公益性活动,不收取建设费用。

“校本德育创新基地”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我社的指导下,研究热难点问题,开发高水平案例,提炼原生态经验,打造有特色模式。

为此,我们拟订了《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和《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协议》。有意者可与我社联系,以进一步了解、商谈。

联系人:曾 夏 吴姗姗

优秀传统文化篇12

鲜于煌: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多年,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化、时代的发展,其中有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也有不适合的。之所以特别加上了“优秀”二字,就是要求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

今日教育:怎样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呢?

鲜于煌:几年前山东省教育厅发出相关通知,要求规范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时引起社会热议,这说明大家对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有时也不知如何甄别。我的建议是:首先选择经典,经典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筛选而留存下来,全社会人民的认可度自然要高些;其次,经典也要和现代相结合来解读,这就引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如何“古为今用”其实考验的是每一位师者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视野。

我认为,提出的“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这段话值得好好学习、好好琢磨。这其实就为我们“怎么用”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把衡量的尺子。

今日教育:强调,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您怎么理解?

鲜于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中华优秀文化之根,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充满旺盛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我们理所当然要追根溯源。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层次,我们都能找到中华优秀的文化渊源。

比如,孔子推行仁者爱人,以“仁爱”治国安邦。孟子宣扬民本思想。这些儒家思想无疑也是今天建设民主社会、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石。又如《礼记・礼运篇》中所描绘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与今天所追求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一致的。在谈到国家治理时,引用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古代的主张。还有流芳百世的历史人物留下的众多脍炙人口的爱国名句,说明人格的修养首当其冲的素质就是“爱国”“爱民”以及“爱人”等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无比宏大广阔的时代精神。

“十心”教育,诠释人生之美

今日教育:您曾在电视台做过《国学经典与美好人生》的讲座,好评如潮。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塑造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有什么关系呢?

鲜于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文化中走来。国学经典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重要平台。我从国学经典中通俗地概括出“十心”教育,即要有爱心、孝心、善心、德心、忠心、学心、苦心、财心(正确的财富之心)、法心(敬畏法律之心)、美心,希望青少年以此加强自我修炼。这“十心”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已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对“十心”教育,我择其中几“心”,阐述如下:比如,繁体字的“爱”字中有一个心 ,爱心,即是仁者爱人,是用心的爱。《学而》作为《论语》的首篇,传递了如“学而时习之”等对今天仍具价值的学习言论。“学心”,即拥有这样的心性。“苦心”就如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类似于现在流行的逆商。“财心”是什么呢?是杜甫所说的“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是《增广贤文》所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法心”,就是有信法、守法、敬法,是韩非子所言“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最后说说“美心”,即孔子所说的“尽美矣,又尽善也”。今年是羊年,何为美?羊大为美,充实之为美。我想告诉青少年,内心的省察、充实,精神的追求才是持久之美。以上述“十心”要求自我,约束行为,虽不能十全十美,也能向着美好人生大踏步地前进。

快餐式阅读出不来伟大思想

今日教育:面对互联网文化、快餐式阅读的冲击,传统文化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优秀传统文化篇13

孝道是中华民族一项神圣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的学说,抑或是古今民间的通俗文化中的各种图文谚语,都无不散发着孝道的光芒。《弟子规》中曾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三字经》上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我们怎么孝敬父母?我想,就是两个字,一是敬,二是顺。对父母,从心里敬,就培育和滋养了自己的感恩之心;从心里顺,想到爸爸和妈妈会无私地全部为我们着想,我就尽量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让他们生气。

几天前,妈妈在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切了一个口子,当时听见妈妈在厨房“啊”的一声,我放下手中的书,快步跑到厨房,看到妈妈的手在流血,我吓坏了,赶紧从书柜里拿出创可贴,给妈妈贴上,我边贴边问妈妈疼不疼。妈妈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不疼。但是我知道其实一定很疼,我很心疼地对妈妈说:“您去床上休息一下吧,我来做饭。”接着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打开燃气灶,放上水,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汤送到妈妈面前。妈妈欣慰地笑了,边吃边对我说:“真香!真香!”我看着妈妈吃得这么高兴,内心充满了喜悦。其实孝行出自于内心,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无论贫富,都要应该学会感恩崇尚孝道,我们向父母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确实父母的全部。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