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1

二、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同理心

同理心是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也称作共情能力,是情感目标中的内容。护士对病人要有爱心,只有从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为病人解决问题,搞好护理工作。做法举例:让一位学生扮演第二天要接受CT检查的病人,一位学生扮演护士。病人问:“这个检查我怕得要死,你怎么看?明天的检查,我想都不敢想。”护士用不同情感方式回答,其他学生作为评判者来感受,大家产生了下列的共识。第一种回答方式:“啊!不用担心,没事的。很多病人都做过这样的检查,检查结果会很准确。”这样的回答虽然消除了病人对这一未知过程的恐惧和焦虑,但缺乏共情,不会使病人觉得护士真正体会到了他的感受,他会觉得没有被人理解,而且会因护士判断性的语言而情绪低落。第二种回答方式:“我感受到你确实对做这样的检查害怕,那么我能做些什么让你不过于担心呢?”这一共情的开场白先体现护士感受到了病人对检查的害怕,之后的话让病人知道护士非常想帮助他减轻心理负担。这一非判断性的话表明护士对病人感受的认可,从而使病人不那么紧张。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只有进入病人的角色才能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害怕和无助,才能给病人恰当的帮助。

三、用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促使学生课前行动起来、课中积极思考和课后反思交流,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收效甚好。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学案中的“重点难点”提醒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关注点,学案中的“案例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案中的“学法指导”(包括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和做一做)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案中的“课堂反馈” 引导学生课中积极思考,学案中的“课后拓展”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学案中的“学习反思”提醒学生温习已学知识,学案中的“问题交流”便于师生沟通。如有的学生在项目4学案“学习反思”中写道:“我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检查自己有无疾病。”有的学生在项目5学案“我感兴趣的问题”中写道:“肺发生异常,会导致休克吗?常年吸烟的人,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的学生在项目6学案“问题交流”中写道:“心脏瓣膜听诊区为什么不是解剖位置的投影呢?”学案对教与学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考核技能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2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其他护理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职护生对该学科存在的厌恶畏难心理,笔者根据多年的内护从教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中职护生厌倦内科护理学科的症结。

1 中职护生对各学科相关知识的连贯能力不强

1.1 中职护生缺乏横向比较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以及归纳整理能力

中职护生各门学科之间难以融会贯通,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时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与节奏,尤其遇上老师讲课打乱前后顺序,进行知识连贯讲解时,更是一头雾水,连书本内容所在的位置都得老师提醒,上课效果可想而知。

内护教材中,病种较多,而且每一个疾病都有不同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护理要点等内容。课后如果不经过有效整理和归纳,就会犹如一盘散沙,不能在脑子里对该疾病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和认识。对中职护生而言,打破疾病界限把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在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之前,似乎超越了她们本身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摘抄课本的内容,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也没有进行高度概括和有效整理,最后作业中根本没有体现该疾病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1]。因此,对疾病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平面的知识描述而不能转化成立体的知识框架,更缺乏横向比较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以及敏锐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就算有老师出示了相应的样板题,要求她们自己进行总结,结果并不如人意[2]。

1.2 中职护生课后总结复习反思不够

中职护生绝大多没有课后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更谈不上对反思的理解和运用;其实,通过课后反思,可以进行查漏补缺,反省自身学习环节中的薄弱节,以此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不断巩固、强化的效果,例如:

在课外时间让学生以小组(3-5人为一组)为单位,对所学的“内科护理学”设计一例典型的病例,然后由别一组学生提出护理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如赵某,男性,36岁,曾有胆结石的病史。昨晚独自在家中喝了几杯白酒后出现剧烈中上腹疼痛,迅速波及全腹并向后背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吐后腹痛无缓解。查体: T38.9°,BP80/50mmHg,P110次/分,R32次/分,急性病容,右侧卧位,腹肌紧张,伴明显上中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脐周及两侧腰部有蓝色瘀斑。辅助检查:血淀粉酶320U/L(酶偶联法),尿淀粉酶520U/L(酶偶联法),血糖14.3mmol/L,血钙1.50mmol/L,B超示胰腺异常。这是一例由学生设计的典型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有病因、诱因、典型症状、典型体征、辅助检查。然后请别一组的提出护理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措施。二组学生的任务轮流互换再次设计新的病例,这样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 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学”缺乏浓厚的兴趣

2.1 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存在畏难心理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智慧、能力攻克难关,不断挑战自我,挑战困难是许多优等生学习乐趣的体验。对于中职护生而言,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我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利者,初中阶段的成绩并不理想,学习不再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旦布置的题目中出现难题,根本不愿花时间主动到书本中寻找答案,而是等着一些优等生做出答案后进行抄袭,或者稍好一点的同学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直接向老师寻求帮助。她们的理由非常多“反正凭我自己的能力,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太麻烦了,很辛苦”诸如此类,都反映出她们在学习上存在着较强的畏难心理。而《内科护理学》51类疾病,内容多,任务重,中职护生时常给自己一些负面的心理暗示,“我不行”, “我不敢”等 ,从而限制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削弱了取得优异成绩的愿望,并缺乏对《内科护理学》的浓厚兴趣。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3]。在各个环节应用经过精心选择、设计的病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网络,使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了临床护理思想[2]

2.2 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欠缺

在现实医学教育中,不少学生感到医学学科枯燥无味、难学,也有的觉得学习与自己无关,厌学、逃学,不去努力,上课经常睡觉,不屑一顾,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学生何以会产生这种畏学和厌学的情绪呢?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情感教学,忽视对情感的提示有关[4]。

首先,从医学教材自身的特点看,教材的编写是以枯燥的文字、僵死的图像、冗长的叙述等教学内容展开的,尽管其中蕴含着一些情感因素,但由于教师未潜心予以挖掘,其次,从医学教学的现状看,教师教学语言枯燥无味、教学手段平庸无奇、教学方法音调单一,造成学生对医学学科的学习缺乏激情和兴趣;从师生关系看,常常是教师独自滔滔讲,学生茫然默默听,师生之间只有知识传输,缺乏情感交流[1]。学生访谈中发现,83%的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取决于教师,如果教师上课时条理非常清楚,语气比较幽默、学识比较渊博,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极大地兴趣。反之,如果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运用一贯性的语速语调进行讲解,学生会非常反感,她们会用潜意识的抵触情绪对待这门学科,学习效果可想而知[3]。课堂中不同时间段插入不同的病例进行分析,激活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互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5]。

以上是就中职护生对该学科存在的厌恶畏难心理进行分析的几点反思,希望可以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何希江,陈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

[2] 张东风.王群.病例分析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6.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3

诊断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教师“诊断”并导学的新型、科学的教学方式。这同样适应于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对高中语文教与学的病理分析与诊断,及时并准确地发现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缺陷,制定对策。所谓的诊断,不仅包括学生考试,更主要包括授课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全面的分析把握,真正揪出学生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制定教学纠偏方案。这项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运用与普及。

二、高中语文教学病理分析

人的机体大小疾病很多,有感冒,有癌症;有内伤,有外伤。而语文教学系统也有类似的病理现象。

(一)、教师方面若干病理:

课前准备方面:如备课资料缺乏,备课不认真,语文学习活动和文本解读预设不够充分,教案简单甚至不写教案,作业内容超时、超量,专业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不足,教具准备不足等。

课堂教学方面:照本宣科满堂灌,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考察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使学生厌倦语文学习,埋怨老师;让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机械记忆;给学生读文本的时间少,没有积累与感悟的流程,不入文而曲解,不知人而妄谈,不论世而谬说;没有直面文本而充斥着低水平的假对话,没有个性化解读的回答,诵读欣赏不足,咀嚼不足,往往在学生尚未对言语作品形成整体印象时,教师便急于分析、结论介入,越俎代庖,剥夺学生感受品味的过程,把现成的结论强塞给学生,结果是分析流于空泛;没有整体感知就寻章摘句。或者讲得太少,讲得不精,学生课堂上的收获在减少,有的组织小组讨论看似热闹,积极性高,但学生却胡言乱语,教师可掩盖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不充分等。

课后方面:不认真或偷工减料批改作业;总是使用或研究别人的教案、教参、练习,却忽视了自主研究;不读书,未能及时跟踪当前教育教学新理论、新动态、新知识等。

(二)、学生方面若干病理:

没有预习或预习不认真不充分,不爱看书,学习资料缺乏,上课不专心,不记笔记、不勤思考,上课走神、打瞌睡或做小动作,干扰课堂,情绪与老师对抗,作业马虎、不独立思考抄袭或不及时缴交,课后说脏话,沉迷于手机、电子游戏、网络,懒惰松散,迟到旷课或早退,与家长老师和同学沟通少,人际关系不良,打架斗殴,违规违纪等。

除此之外,还有学校管理、行政体制、考试制度、家庭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病理,都可以影响到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高中语文教学病理的防治策略

(一)、加快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进程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下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职业发展的趋势。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层次要求更高,通过终身不断的专业培训、学习和实践,习得和熟练高中语文知识、教育诊断知识、心理诊断知识系统及教学技能,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成为一个良好的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工作者。

(二)、增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自觉

教学反思是高中语文教师成长、成熟并最终成为反思型和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和桥梁,为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有利于增强教学责任感,提升专业知识内涵,提高教学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职业生存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是高中语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改进教学为目标,以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后记、网络教研等方式,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知识内容、活动组织、行为决策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反思、审视、分析和检验的过程,并将用反思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实践-反思-行动”螺旋式循环。这种借助行动研究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即是反思性教学。它是依靠高中教师时时反观和解剖自我的勇气、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实践与知识的积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高中教师,要经常自觉地审视自己,看自己的理念是否新颖,看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看自己的言行是否带来积极影响,让新旧观念不断地交锋,使自己的专业化和职业生活的质量更高。

(三)、倡导诊断式教学与个性化解决方法

单反思没有行动与实践是低效或无效的。在教学病理学的指导下,我们倡导采用诊断式教学方法和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教育方法。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有的学生之所以认为自己学不好,主要是因为:还没有发现和找到适合他的最好的学习模式,还没有找到适合他的学习策略;可能存在着阻碍他学习的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因此必须有一种方法对此做出全方位的评价和诊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诊断式教学方法和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教育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分析、个案分析、观察法、谈话法、文献法、行为研究、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等方法,开展一系列包括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性格差异、学习方法、兴趣、动力、情绪、环境条件、智力特征、知识技能基础、认知图式等综合性研究,摸清学生语文学习综合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找出该学生存在的学习优势、存在的学习问题,发现阻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诊断后对症下药,协商制定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方案,及时反馈给学生改进。比如某个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某个学生语文成绩下降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解决,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等。近年来,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较多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具体学情、生情,笔者曾开展过“高中语文学习问题解决个性化方案”的课题研究。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笔者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途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主动探索与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最佳学习和训练效果。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4

2.1建立疾病情境,增强理解能力儿科护理学概念比较抽象,使学生难以对疾病症状有正确理解。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培养出的人才总是高分低能。建立症状情境,可以再现疾病使学生记得更加深刻理解更为透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多媒体课件能够左边运用文字表述,右边插入疾病相关症状的图片或是疾病录像。比如说X型腿与Y型腿以及鸡胸和漏斗胸等相关视频录像;还有异食癖患儿与蹲踞以及红臀的表现和处理等相关视频录像,可以使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与了解,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建立相对逼真的疾病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仿佛身临其境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将儿科护理学中深奥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多媒体中,可以有效地展现胎儿血液循环相关途径与先天性心脏病具体结构,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

2.2建立实验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书本与临床情境相结合,并且在生动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对儿童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

(1)模拟病房练习,在教室进行讲解之后,学生要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分组训练,教师一边巡视一边示范。在结束前要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而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与总结。在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期间,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如要求学生动作轻柔与关爱小儿。

(2)角色扮演与练习,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病儿家属与护士角色。主要扮演病儿家属成员陈述病儿的主要痛苦和症状,而扮演护士人员要运用沟通与交流技巧,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护士以及患者进行交流,一定要教会病儿与家属对相关疾病的健康认知。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以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进行大胆想象,想象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语言表达方式越贴近生活越好,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想象潜力,加强学生体验,力争做到寓教于乐和寓乐于教,提升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以及知识表达能力。比如说在进行小儿肺炎护理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儿肺炎是儿童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在每个季节都会发生,其表现的症状为发热与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在模拟病儿家属的过程中,可以深刻体会病儿的痛苦与家属的焦虑。而护士更应该关爱病人,最大程度上减轻病儿的痛苦与减小家属负担,要做生命的保护神与守护神,还要让学生扮演护士角色,使其充分体会到护士职业具备的角色内涵,从而在浓厚的兴趣中完成学生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5

1.2 案例库的设计与制作针对目前儿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整合以 往的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研制成数字 化儿科学案例库。《儿科典型案例集锦》是卫生部资 助的多媒体教材项目,《儿科案例库》是西安交通大 学资助的教学改革项目。两个课件均采用 Dreamweaver>Flash等工具进行制作,为网络版多媒 体课件。用浏览器来阅读,通过校园局域网,在多媒 体教室可以访问,还可以通过Internet与其他学校的 教师及学生共享、交流,课件交互性强,操作简单。 《儿科典型案例集锦》中所选择的案例,均以五年制 儿科学大纲要求为蓝本选择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 实的住院病人,每个案例包括:主诉、现病史、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全部过程。 《儿科案例库》在每个案例后,设计了由教师编写的 案例分析,理论学习,试题库,自学测验内容,使学生 学习案例后,能及时复习理论,做练习,巩固所学内 容,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首页上方设计了课件介绍、使用帮助、软件下 载、友情链接、中文版及英文版按钮。考虑不同学习 者知识层次以及上机条件的差异,本课件提供了一 些必须的播放插件,推荐了部分的优秀医学网站。 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了灵活的跳转功能。案例页面设 计了案例的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 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理论参考的书签按钮,帮助 学习者快速查找到相关学习内容;并通过超链接按 钮,快速进入其他学习单元。在案例正文中,有素材 表现的地方设计了小图,点击小图后出现大图。视 频、音频、动画设计为按钮,点击后出现相应的视频、 音频及动画。并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师 生的反馈意见,对案例库进行补充、修改,使之更符 合临床教学的要求。

2 数字化案例教学实践

    2.1研究对象在我校98级31名留学生,218名五年制本科生 《儿科学》教学中,采用数字化案例库进行案例教学 实践,分别与97级33名留学生,203名五年制医学 生儿科学成绩进行比较,并随机抽取98级医学生案 例分析题答题准确率进行分析,以问卷形式对授课 教师教学进行评估,并将课件分别在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医学院、福建 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使用和评估。同 时在我校第二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扬州人民医院 儿科教学中使用。

2.2教学方法

   2.2.1在理论课案例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案例教 学法如在讲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时,首先给 学生一个实际病例。病例中展示患儿的症状、体征 图像及文字描述,由老师强调窒息在发病中的重要 性,然后从病例分析入手,启发学生思考病因中的胎 儿、母亲、分娩、胳带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并展 示相应的图像、动画内容;讲解体征时,将案例中的 体征图像点出,学生可以看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 病时,患儿有紫组,反应差等体征。点击视频按钮, 播放患儿的觅食、拥抱、握持放射减弱的视频;讲到少见疾病共11个系统,53多个鎌案例均为真辅助检查时,通过提问学生,利用已学习过的诊断学方法用于脑损伤的检查,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诊 断学、放射学、脑电图等知识进行案例的诊断,教师再结合患儿的头颅CT、B超检查结果,讲解不同检 查手段的临床应用以及选择方法,将学习过的知识 横向串起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思 考,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2.2在见习课上,模仿临床病例讨论的形式,进行 典型案例教学每次见习课,将学生分成5~6个小组, 每组5 ~6名学生进行典型病例讨论,大家充分发表 意见后,每组总结出患儿的临床病史、查体、实验室检 查特点,提出诊断和诊断依据,提出鉴别诊断以及依 据,做出相应的诊疗计划。然后,每组选出1个学生 代表,将讨论意见做总结发言后,其他组的同学就病 历及讨论结果提出质疑,对提出的疑问,由学生给与 解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带教老师给与指导。 每学期安排5 ~6次的案例教学。

2.3教学效果与评估

    2.3.1期末从儿科教研室题库中随机抽取考试试 题,卷面总分为100分,案例分析题占30分中,共设 计了 2个案例分析试题,分别测试了基本知识点、诊 断分析能力、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制订治疗计划能力。 然后,与上一级本科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推断数字 化案例教学对儿科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

2.3.2数字化案例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教 学方法进行评估。学期末,组织学生座谈会进行问 卷调查,对教师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进行评估;院内 组织教师座谈会对课件使用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并 分析院外案例库使用反馈意见。

2.4统计学分析考试成绩比较用百分比表示,进行x2检验。案例分析题答题准确性比较用均数士标准差,并进行检验。

3 结果

    3.1医学本科生《儿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校内 学生见表1;留学生见表2。分别在97 (5)与98(5)本科生中随机抽取1个 班,进行案例答题准确率比较97 (5)为20.1 ±0.24; 98 (5)为26. 39±0.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

3.2教学评估3.2.1教学方法评估发出问卷50份,收回49 份,主要有以下反馈意见:。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认为多媒体教学对学习有较大帮助;■缺点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交流 减少。

3.2.2教学效果评估发出问卷30份,收回29份,教学满意率为96.5%,主要有以下反馈意见:教师教学准备充分,多媒体制作精彩;。案例讨论教学方法,收获较大;多媒体案例教学生动、形象,容易理解授课内容;希望进行更多的案例教学。

3.2.3对课件使用评估院内发出问卷15份,收 回14份,主要有以下反馈意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教学效果好;教学重点突出;院外课件使用反馈评估意见有:课件设计思想独特,体现了课程整合的功能, 功能齐全,案例典型;制作编排合理,图像精美,声响视音频效果好, 画面简洁,色彩柔和,便于学生交互式自主学习;课件中贯穿了加强学生交互式自主学习的教 改思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师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该课件国内 较少见,希望能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弥补了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是学生学习的好 帮手,是教学改革中一项很实用的方法;

    4.讨论

    4.1发展了传统案例教学将典型案例数字化,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克服了 床边教学学生多,患儿少,学生只能看到每个病人病 程中的一个点的问题,也克服了书面病例教学不能 展示案例图像、音频、视频内容。数字化案例信息量 大,可以表现全方位疾病的特点,丰富了案例教学的 内容,使案例教学迈上新台阶。实习生专题病例讨 论,能极大地提高实习生对典型或疑难病例病理与 临床知识的认知水平,使他们能举一反三地将书本 知识迁移到临床实际应用中,很好地培养了实习生 思维发散和辩证鉴别能力,强化了 口头表达能力,纠 正了模糊概念。实践证明,病例讨论运用恰当,能使 实习生的观察、诊断、独立思考、病案分析、实际操作 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丨2。

4.2体现个性化教学特点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自主学习的环境, 他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与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学 习习惯与节奏自主掌握进度,这充分体现了以学习 者为中心的特征,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 热情和学习潜能丨3],符合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 

    4.3教学效果良好 管是中国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使用数字化案例教学 以后,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80分以上的 学生占到80%以上,经x2检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 异。从院内外课件使用反馈来看,体现了课程整合 的功能,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6

教师要引导的是文章的结尾――外面只是一堵墙。这是小说的点题句,起到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也正是这句话,使两个病人的个性得以明显,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震撼。但只理解到这里还不够,我顺势问学生:“如果外面真的是向看床病人说的那样美,结果会是什么样!”学生由简单而引起的兴奋恢复到了平静,开始进入沉思。两分钟后有学生试探的回答:“老师,我认为如果窗外真的那么美,不靠窗病人的做法可以理解。”“理解什么啊,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导致病友死了,这么冷血的事怎么可以理解呢!”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话音刚落,另一名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接话了。其他同学也附和着说:“你太冷血了!”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已经开始,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学生会有很多感慨,也急需表达。我接着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老师,我会等我病好了,再好好去欣赏。”“老师,我会听他讲之后自己再展开丰富的想象。”“你真有想象力!”同学们都笑了。

……

“看样子同学们都对不靠窗病人很反感,也不会像不靠窗病人一样见死不救。我们现在是在评论别人,很容易,如果我们真的置身其中会这么简单吗?究竟是什么让不靠窗的病人这样做呢?”本文最震撼人心的应当是挖掘人心灵深处的嫉妒和自我保会意识。学生再次陷入沉思。很快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我认为是嫉妒心,是嫉妒心理让他见死不救。”“对!”我大声地肯定了他,“你有没有嫉妒过别人?”每个人都有过嫉妒心理,关键是我们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这是教师真正要指导学生的。“有过。”“遇到这样让自己嫉妒的事,我们该怎样处理呢?”“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估量自己,找自己的原因,尽量不要伤害别人的利益。”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

“好!你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不能为了自己而伤害别人。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平常心去看待问题。是我的我要努力争取,不是我的我不奢望!但是,我们是不是平常心就可以了呢?”学生疑惑的看着我,“我们刚才是从不靠窗的病人身上来完善自己的,那靠窗的病人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课堂再次归于平静,学生重新思考。“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不让别人嫉妒呢?好事做了,也正是因为自己所做的好事使自己丢掉了性命,我们还要不要做类似的好事呢?”

“看样子好事还是少做为好,前一段时间也有报道过,在路边帮助老太太,而被反咬一口。”一名同学老练的说,“看到这则报道后,我妈就说,好事没好报,不要去做。”

“雷锋不学啦!”另一位同学问道,“不是提倡学雷锋吗?”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订单定向高职学生36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平均年龄为(21.8±0.9)岁,是已完成学校理论知识并已参加临床实习满10个月的大三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法纳入的学生均未接触过VPS,教学前由产品工程师指导学生熟悉并正确使用系统。教师选择两个同等难度的病例,学生首先用病例1进行测试,在20分钟内完成对患者的急救、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及治疗等。如学生处理恰当,系统会反馈出患者病情稳定或结束诊治的信息;如学生处理不当或错误,系统会模拟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的场景。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临床思维及决策能力进行评分,据此得到第一次评价分数。随后学生进行复盘讨论,通过回顾、反思、探究、提升4个步骤,开展回顾性、归因性、评判性分析,发现问题并改正错误,通过推演,改善处置方案和处置模式[1]。随后对病例2进行诊治,教师进行第二次评分,得到第二次评价分数。最终教师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指导及点评。1.2.2评价指标(1)采用自编的《使用Bodyinteract教师评价量表》对每个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关联思维能力3个维度的15个项目及归因分析的5个项目进行评价,评分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评分法,均为正向问题,5分表示对学生能力的最大肯定。分数越高,表明对学生临床思维及决策能力越满意。(2)采用自编的《使用Bodyinteract学生反馈问卷》对学生进行反馈调查,问卷从学生对个人学习过程及课程设计、对VPS培训经验的期望(课前)和体验(课后)的看法等9个问题进行评估,评分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正向问题中5分代表学生对VPS使用和课程设计最满意和支持。共发放问卷36份,回收36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前后两次评价成绩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信度采用Cronbach信度分析。

2研究结果

2.1教师评价成绩

在批判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关联思维能力3个维度的15个项目中,第二次评价平均分均高于第一次评价平均分(P<0.05)。关于归因分析维度的5个项目,教师均给予了学生较高的评价,见表1。

2.2学生问卷情况

学生对Bodyinteract系统的操作性能、虚拟仿真效果、体验性及教学效果均给予肯定(均>60.0%),认为Bodyinteract可以帮助提高临床思维及决策能力(91.7%),对“我认为学完诊断学后可立即使用Bodyinteract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及“我认为Bodyinteract可以代替传统的‘学徒制’病例讨论”问题中,更多学生保持中立(分别为66.7%及50.0%),多数学生对开展递进式教学表示支持(83.3%),但多数学生(50.0%)不支持完全替代临床见习或保持中立(50.0%)。Cronbach’sα系数为0.894,问卷信度高,见表2。

3讨论

3.1VPS是增加学生临床实践可选择的工具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VPS训练,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各项目得到明显提升(P<0.05),且逻辑思维能力和关联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样令人满意。这得益于系统可以根据操作情况给出不同反馈,激活学生职业荣誉感及成就感,在诊治过程中主动应用所学医学知识,动员并建立积极的临床思维,采取正确的临床决策,在使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2-3];学生对VPS普遍认可,因其有直观、虚拟、操作简单、人机互动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可接受度[4];同时,学生之所以对VPS训练充满信心,考虑是由于VPS为虚拟仿真,学生不会因为决策失误导致真正严重的后果,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安全和可承受的学习环境中获取临床技巧[5],并在操作后获得即时反馈和针对性指导,学生可知晓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情况,并对此进行改进及加强。通过此次研究看到,使用VPS对增加学生临床经验、提升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关联思维能力帮助较大,是高职学生临床实践可行有效的工具。

3.2VPS需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方可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研究使用了一个新颖的教学方法———复盘,从教师评价的结果来看,学生通过复盘的方式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提高了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力和效率,有利于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与文献报道[6]结论相同。复盘已成为临床模拟教学的核心和灵魂,目前有更多结合高端模拟人开展的教学[7]。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作为虚拟软件,VPS也可以成为实施复盘的有力工具和平台,同时学生结合VPS给出客观反馈,通过复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VPS的临床教学价值得以进一步实现。

3.3VPS是否适用于各阶段学生还需进一步研究

此次研究选用的是已经完成理论学习并已有10个月临床实习经验的大三学生,这类学生已经通过传统教学掌握了系统的医学知识,并形成初步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在首次使用VPS时,可能因不熟悉系统导致注意力分散,但逐渐熟悉操作及随后的复盘,学生能迅速调整,快速找到最佳处置方案,较好地完成第二次诊治。因此,前后两次评价会有较大差异,结果令人满意。但对于正在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大一学生及正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大二学生,是否也能从VPS中获益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8

1.2节约教学资源,弥补教学条件欠缺

传统的临床诊断学包括理论授课和实习教学两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书写板书、结合幻灯片演示和示教来进行教学。面临教学场地限制、教学经费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而且,学生主要获得的是间接知识。虚拟实验室可以创建出虚拟的学习环境,解决上述存在的教学问题,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和学习。而且能够反复利用,节约教学成本和资源。诊断学教学无论问诊、体格检查还是辅助检查的判读,都需要反复演练,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利用虚拟实验技术可以解决日益增长的医学生数量和有限的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

1.3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经验,减少医患矛盾

在医学院校中以往的传统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纸上谈兵难以很好掌握诊断学基本功。虚拟实验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让学生们反复实践,改变原来只能听,而摸不着看不见的状态。能够模拟各种疾病,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因材施教,反复训练。另外,医学领域需要与患者、家属密切接触,而目前医患关系欠佳,学生很难单纯通过临床实习全面系统获得诊断学的实践经验,甚至存在增加医患矛盾和医疗隐患的风险。而虚拟现实技术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规避矛盾,消除隐患,减少风险。

1.4完善临床技能考核综合评估体系

以往的医学考试通常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而轻视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学生往往死记硬背,而不会活学活用。虚拟实验室应用于诊断学考核中,可以根据情况设计出各种模块,如某种疾病的问诊,阳性体征的查体,心电图的判读及临床基本穿刺操作,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便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遗漏,查漏补缺,及时修正,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2虚拟实验室在临床诊断学各部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医学教育涉及人体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传统教育依靠教师口头讲授、板书、挂图,即使结合多媒体声音、图像等也无法将人体的立体结构呈现给学生。而虚拟实验技术可以将人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内部到外部,包括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均可立体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步掌握相关知识[6-7]。临床诊断学作为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将虚拟实验技术贯穿至诊断学各部分教学内容中,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临床诊断学主要包括4个部分:

2.1问诊

问诊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前所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而且对于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但初学诊断学的学生,在学习问诊阶段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患者的配合、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影响问诊的效果。而利用虚拟患者,人机对话问诊,模拟问诊全过程,反复演练,有利于医学生掌握规范的问诊用语和正确的问诊方法。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有效地掌握问诊方法和技巧。

2.2系统体格检查

该部分是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论授课讲述内容多,必须结合实际演练才能很好掌握,而临床实习中,由于患者数量及病种的限制,常常出现实习内容与住院患者不匹配的现象。而且,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维权意识强,很难充分配合。利用虚拟标准化病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虚拟标准化病人系统是由两部分组成:电子标准化病人和多媒体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可将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尽可能模拟真实患者设计[8]。学生可以在虚拟标准化病人身上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可以反复练习心肺腹部视触叩听4步查体操作;可以看到虚拟标准化病人疼痛、病理反射等反应;触到甲状腺肿大、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叩出清音、浊音、鼓音、实音;听到正常或异常的心音、呼吸音、心脏杂音、肠鸣音等。其中,心脏听诊最为复杂抽象,学生难以很好掌握,虚拟标准化病人可设计各种类型的杂音反复对比,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可将杂音产生原理与心脏运动、心动周期、心电图相结合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生动的呈献给学生。另外,虚拟标准化病人具有纠错功能,并给出评分,使学生们在反复演练中逐步掌握扎实的临床基本功。

2.3辅助检查

以心电图教学为例,在心电图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记忆。要想提高心电图认识的水平与能力,就要让学生们从原理入手,了解心脏的结构,传导系统解剖以及心电图形成的原理。虚拟实验技术可以创建出心脏三维模型,让同学们直观地从不同角度、不同切面研究心脏结构,明确心电活动的产生原理[9]。另外,给虚拟标准化病人反复行心电图检查可使学生多动手、多练习、多思考,一边操作,一边学习图形,并结合具体病例判读各种异常心电图。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9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以案例为中心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研讨有关的基础与临床护理知识,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将“死”知识“活”学,可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案例导入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学课程教学中[1]。 我们通过对照研究,比较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案例导入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教学结果,表明案例导入式教学较传统教学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学习兴趣,并能引导其将内科护理学理论内容与临床护理问题相联系,为进一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案例的设计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均以倒叙方式展示案例,即在开始上课时把案例展示给学生,并同时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从而导出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该案例展开,以逐步解决疑问的方式进行。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案例设计是否合理、案例情节是否生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设计案例时着重遵循以下几点。

1.1 案例应当能够导出教学内容 所设计的案例应当与教材及教学内容相呼应,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导出教学内容,并明确所要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即此案例能够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思考案例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课程学习。如我们在讲“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章节时先导入以下病例:《健康报》2005年6月21日:老刘一年前在给自行车打气时,偶然发现右手拇指和食指没有力气,拔不出气门芯。随后一个多月,他注意到自己右手虎口的肌肉渐渐萎缩,手也越来越不灵活了,于是赶紧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让老刘拍了颈椎X线片,说颈椎有问题,让他花一千多块钱做了核磁共振,结果发现颈部的脊髓受到压迫,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要老刘赶紧住院手术。虽然老刘没多少医学知识,但自己看看片子,也能看出那脊髓压迫得跟个糖葫芦似的,所以没犹豫,第2天就把手术做了。但是手术以后,老刘的病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现在两个胳膊都抬不起来,而且说话不清楚,有时喝水都呛。针对上述案例,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患者最有可能患什么病?部分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症状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教师接着问“根据护理评估你认为医生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是否正确?”学生说不正确。教师接着再问“那如何与颈椎病鉴别? 应做什么检查?护理要点是什么?”通过对这一误诊病例的讲解,学生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诊断与鉴别及护理要点有了深刻印象,又由于其他有趣的内容穿插其间,学生能够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

1.2 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在案例设计中,应当注意语言生动,最好能够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先给学生看如下病例:《甘肃广播电视报》2006年6月6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这样一些人,四肢的肌肉在不断地病变萎缩,就像一棵渐渐枯萎的树木。他们今天可能还在蹒跚挪步,而明天可能就要坐在轮椅上行走,到最后,四肢的力量逐渐消失,只能靠眼睛的转动或是嘴唇的轻微翕动,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情感,这类患者有一个形象的称谓——“渐冻人”。看到案例,学生对“渐冻人”非常感兴趣,从来没听说过,他们会想办法从网上、文献中查找,这样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特点就有了深刻印象,进而激发了其对致病机理及护理知识的学习欲望。

1.3 利用名人效应设计病例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我们利用一些知名人士设计了一些名人病例,取得了良好的名人效应。例如笔者讲“帕金森病”时,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讲了这样一段话:大家知道2008年奥运会点燃圣火的人是谁?学生回答:是李宁。接着问:那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点燃圣火的人又是谁?有学生回答:是阿里。教师问:那阿里点燃圣火时动作、姿势、步态有什么特点?接下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美国拳王阿里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点燃圣火的录像,提出思考的问题导出教学内容。讲“运动神经元病护理”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作为 “名人病例”,在青年时便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的霍金,以惊人的毅力成为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家。通过名人效应,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综合利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思维方式。

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效果

我们于2008学年—2010学年连续2年在护理学本科专业学生中开展了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护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对案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了效果评价,90%的学生认为案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够提高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85%的学生认为其能够激发学习兴趣,80%的学生认为其能够提高临床分析能力,90%的学生认为其能够提升理论知识记忆水平,50%的学生认为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从期末理论考试结果中发现,凡涉及案例中相关知识点的题目准确率较高。据此,我们认为案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去,对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案例导入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以背书为目的的教学方式。由于其紧密结合临床,因此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而是一种综合的分析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精神是相符的。案例导入式教学并不完全脱离书本,相反,它所要求查阅的相关知识往往远多于教科书中的内容[2]。学生不再简单地背书,而是带着问题、结合实际去看书及查阅文献。由于迫切希望解决病例中的问题,学生看书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这就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变得更好[3]。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案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问题相联系,提高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自学的能力;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思考、记忆、归纳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与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是符合的。(2)近半数学生不认为该教学法可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反映,新的教学方法要花时间熟悉案例及相关知识、查看相关资料以便能反映教学效果的“分数”上得不到体现。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考试方法的配套改革。(3)仅少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科研意识、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这可能因为学生在进入临床护理课程学习前尚未进行过科研方法的学习,而且我们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相对不足,这些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还要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一边完善。

参考文献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员提问是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的反应;教员提问则是启发诱导和教学反馈的手段。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师生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其实对于“疑问”在学习中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早有论述,如北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张载指出:“学则需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朱熹则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问,尤其是长期不问,往往就意味着不懂、不会、不能,而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也就随之慢慢泯灭。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对学员问题意识的培养,而PBL教学法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员面前,让学员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员创新思维的发展。

药理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新药研发奠定基础的医学基础学科,它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学员学好并掌握药理学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既是适应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也是学科本身性质所决定的。

2 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的首要环节是提出问题,关键是讨论问题,目的是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员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使学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为此,我们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内容严谨地安排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之中,使学员有兴趣集中精力去思考和参与讨论,体会自己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同时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1 通过文学故事情节设计问题情境 《三国演义》相信没有人没看过,如请学员列举其中的重要人物,肯定少不了诸葛亮、周瑜,教员设问:“才貌双全的周瑜怎么早早就死了?”回答虽然是五花八门,但这一问却引起了学员的兴趣,他们会想:“这个问题和药理课有关吗?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教员就此引导学员从医学角度联想,都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气死?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应该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如果你遇见某人左前胸剧烈疼痛会想到什么?怎么急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学员进行一系列的思考、讨论,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周瑜可能有冠心病,由于心绞痛发作而死,假如当时有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两粒,或许能救其一命。讨论到这种程度,学员就会急于想知道硝酸甘油为什么能抗心绞痛?为什么要舌下含服?催促教员把教学内容讲授下去,满足其对知识的渴望。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设疑—初步释疑—自己置疑—最终释疑”的步骤中不断加深,同时诱导了学员的问题意识。

2.2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设计问题情境 在学习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时,教员先请学员观看两段视频,一段是关在笼子里的狗、猴子烦躁不安、上窜下跳,注射氯丙嗪后变得很安静;另一段是精神病人挥舞着双拳引吭高歌,给予氯丙嗪后也变得很安静。看完后请学员分析氯丙嗪主要有什么药理作用?可以治疗什么病?而这正是授课重点。在教员启发下学员自己得出结论,心情愉悦,学习兴趣高涨。紧随其后又设问:“药物是一把双刃剑,长期使用氯丙嗪会产生什么样不良反应?”再播放一段视频,猿猴用氯丙嗪后自动泌乳;精神病患者用氯丙嗪后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反复徘徊。学员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学员通过视频资料掌握了结论性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员追问“为什么?”,给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深层次地学习。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11

1教学现状

中医内科学既是临床课程,又是学习其他临床课程的基础,故一般安排在其他临床课程之前进行讲授。学习中医内科学时,学生虽已完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及方药知识的学习,但尚未接受过系统的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不懂和谐的医患沟通、从容接诊患者和收集四诊资料,尤其不熟悉一边有目的地进行四诊,一边逐步确立证素、合成证型和合理处方用药,更谈不上最后的交代医嘱。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病例引导教学法,如PBL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和文字描述典型病例教学等[1~3]。这些教学法均强调与教材病种证型一致的典型性,较为简单,系统辨证体现不足,不符合临床实际,而且学生的理法方药整体思维得不到训练,学习主动性差,教材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在面对复杂临床实际病例时,会感觉学无所用,以致无从下手,进而延缓进入成熟的辨证论治临床状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前从未独立接诊过患者,从未独立开出一张中医处方,缺乏临床感觉,与处方用药的“下笔如有神”相去甚远。另外,中医类医疗专业学生毕业后轻视辨证论治,片面追求秘方、验方,甚至全盘西化,仅用现代药理指导处方用药。这些都应引起警示,临床课程教学,尤其是中医内科学教学,要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中医处方用药必须辨证论治的深刻烙印,培养学生真正的中医临床思维[4,5]。

2教学方法

在介绍中医内科学总论时,应该围绕脏腑证治实际操作做好前期准备,安排脏腑辨证技巧、脏腑基本证治、临证问诊思路、处方与医嘱思路等专题讲座,结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考核第一站和第三站的答题要求与技巧。教师在讲解各系具体病证前,应精心备课,选择较复杂的临床多证素组合的实际病例(最好是来自临床的病例),并要求学生预习课程内容。讲述具体课程内容前,教师对患者基本信息及舌脉进行板书,师生分别扮演患者与医生,学生围绕主诉问现病史、相关病史,教师将先前准备的临床实际病例按照问诊思路演绎出来,一边回答学生问诊,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关键信息,问诊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诊断、证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和交代医嘱。课程讲授过程中也可适当结合此病例。下节课上,在简要复习上节课内容之后,抽查5~10名学生的处方用药作业,并选取一份较好的处方在黑板上板书,结合病例分析处方得失,尤其是处方实施与疗效分析。由于时间紧张,建议一节课演示病例,一节课分析处方,间断实施。

3临床思维训练

3.1问诊思路首先对患者进行望诊、看舌摸脉(这些资料由教师提供),其次问主诉(患者最主要、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最后围绕主诉问现病史,旨在搞清楚西医诊断是什么病和中医诊断是什么证。现病史分两段,一段问主诉产生的诱因、当时的状态、诊疗经过(包括就诊医院、检查、诊断、用药及效果等),此段应有意识地考虑或排除西医疾病诊断,在较为明确的情况下可决定给患者开用中药。二段问当下,首先,搞清楚主诉现在的具体状态,围绕主诉问伴随症状,注意结合舌脉有针对性地问诊,一边问诊一边考虑证素,一边试探一边肯定或排除,先考虑病性再考虑病位。病性分虚、实两方面,肝心脾肺之虚从气、血、阴、阳方面考虑,肾之虚从精、气、阴、阳、方面考虑;实从水湿痰饮(或化热为湿热、痰热)、气滞、血瘀、食积、外感等方面考虑。病位从肝心脾胃肺肾等方面考虑。常规的食纳、睡眠、大小便、妇女月经等均需问诊。其次,问患者相关病史、其他症状、特殊要求等。再次,患者自我补充。最后,注意是否已问患者脾胃状态。3.2脏腑辨证思路与技巧脏腑辨证关键在于提取证素,包含病性和病位两方面。提取证素后,下一步就是将这些证素分主次(病性的主次和病位的主次要分别辨析),组合得出合适证型。病位因素辨证技巧:胁肋胀闷或其他不适与情绪有关,病位在肝;心悸、失眠、健忘,病位在心;腹胀、纳差、便溏,病位在脾;咳痰喘,病位在肺;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病位在肾;脘胀、嗳气,病位在胃;尿频、尿急、尿痛,病位在膀胱;高热神昏,病位在心。病性因素辨证技巧:虚者:气短、乏力、自汗,劳则更甚,为气虚。血为红色,血虚则淡或白,一方面表现在唇、甲、舌、眼睑,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另一方面表现在血不养心的心悸、失眠等。阴虚则内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少津、脉细数,阳虚在气虚基础上见寒象(形寒肢冷、畏寒肢冷、手足凉、喜温喜按等)。先天矮小、痴呆,为精亏。实者:水湿痰饮一为阻滞气机,表现为胀闷困倦;一为困阻脾胃,表现为纳呆、呕恶、便溏等。食积见嗳腐吞酸或大便臭如败卵。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均见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胀闷疼痛不定,与情绪有关,为气滞;刺痛,痛有定处,夜间为甚,舌紫暗、瘀点瘀斑,脉涩、结、代,为血瘀。口臭、口干、便秘为胃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必为湿热、痰热、食积化热之一,脉濡为湿。3.3论治思路首先,针对主要证素选择最佳主方,针对次要证素选择合并用方或者针对性加药。针对最主要的证素看是否需要个别加强,选择相关方药。其次,考虑主症或者患者感觉痛苦的某症状,进行强化对症治疗,其余次要兼症,不需个个处理,因为前面主方已治本,若患者特别要求或特别不适,尤其是食纳、睡眠可适当考虑。最后,考虑西医病因,思考是否有较好的针对性中药对因治疗,注意考虑脾胃,调和药性、凝聚药性。可在熟悉方药和中医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对处方进行适当加减。处方加药:一般从相关方中选取关键药物,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如五行生克、气血津液、药性升降浮沉等加用相关药物。处方减药:开每一味药时,顿思该药的药性、功效和患者当前状态,不合适时可考虑减量、换用或舍弃。3.4医嘱思路仔细交代药物的煎服方法,尤其是先煎、后下、服药时间等。若患者或家属难以体会,则需书写清楚,嘱其寻求帮助。此外,还需交待饮食注意事项、休息或运动注意事项、特殊注意事项等。

4实践体会

笔者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师生共同演绎临床较复杂病例并处方用药和分析的教学方法,连续实践3年,广受学生和同行认可,反响较好。学生普遍反映该教学方法操作性强,临证感觉与体会多,尤其是反复的问诊思维训练和辨证论治实践使得脏腑证治思维深入人心。学生在实际处方用药学以致用的过程中,看到教师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疗效后,增强了中医自豪感和信心,坚定了中医临床职业取向。这种脏腑证治中医临床思维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以前所学中医基础和方药知识进行复习并综合应用,反复练习后,大部分学生反映有一种临证自然而然,处方“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为后续临床课程学习及将来实习和毕业后执业打下坚实基础。实际上,这种教学法正是对学生“早临床、多临床”认识的实践。不足之处是,这种师生演绎实际病例的教学法,只是反复强化脏腑辨证论治思维,对应用其他辨证方法的训练不够。

参考文献:

[1]杨舒,陶庆文,李宝钦,等.中医内科学PBL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中医教育,2015,34(5):46-48.

[2]孙丽霞,薛博瑜,汪悦,等.中医内科学案例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中医药,2014,46(1):71-72.

[3]杨勤,杨德全,李勇华,等.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93-94.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答案:C(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选项A为并列不当,C否定不当的正例,B残缺主语,D动宾搭配不当:结构语病和语义语病兩种类型平分秋色。

二、结构性语病考查很“精要”,结构清晰,错误显豁,只要懂得基本的语法知识就能应付。8年来江西卷只考查一次相对复杂的结构混乱(2009年C项)。江西卷每个语病项的字数平均为40字(凡结构性语病句大都比语义性语病句字数更少,结构相对精要),而近三年其他省市语病题的每个选项平均字数为55字。但江西卷语病句简约而不简单,经过了命题者的字斟句酌,正确项中有干扰,错误项“错处显豁,十分常见”。相对少的字数使句子结构简约,为的是考查学生基本语法知识,回归语文能力本位。2012年语病题选项中,B项45字,D项41字,结构简洁,主干与枝叶明晰。比如D是一个复句,凭语感可以很清楚提取主干“他挑起任务,获得好评”,进而辨析前一句属动宾搭配不当。

三、正确项往往是平时备考训练中的错误项,“作为正例是针对大量常见的误用而提供示范性用法”(《2010年阐析》)。命题者有意为之,反猜题,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让正确项有干扰,又增强试题的逃逸性。如2007年C项:“南昌至上海……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倍数与降低搭配不合事理;而在2010年B项“某文化局长……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又以正确的形式出现。又如,连续多年考查的否定不当均以正确的方式出现,检测考生是否知其所以然。2009年D:“现代科学……科学无,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2007年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改换着形式来考查,可谓良苦用心。2012年C项虽考否定不当,但与2009年的双重否定、2007年的疑问式否定不同,这里的前一个是双重否定表肯定,后一句虽有否定,但是一种事实判断,用双重否定强调“幸福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的观念。如果知其所以然,命题者纵有七十二般变化,也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

四、偶尔出现一些有争议的“专家题”。最为经典的是2008年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五条。此处“疾病”一词因词性搭配和表意含混费解而不规范。命题者“直咬”《宪法》条款,胆识与担当不凡。2010年A项“……石门涧……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语出2008年9月19日《信息日报》。此处的“青松翠柏”与前后的动词短语不相符合,与2008年B项如出一辙。在命题者看来,“语文高考……承担语言文字规范的任务,不是考纲的随意规定,也不是命题专家的主观偏好,而是语文教学天然的实际和肩负的天职。”“基础教育阶段受到的语言文字训练(包括考试环节)不规范,势必带来日后社会语言生活的混乱,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患。”“专家题”不是刁难学生和语文教师,而是击中了我们的思维惯性和软肋。又如,2011年正确项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有论者认为此句为省略主语不当,应为病句。命题者不回避这个问题,2012年再命制同类的选项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这个语病迷惑性大:“粗粗一看”“反复品读”“就会发现”正常省略了主语,第一句话“似乎与……区别”的主语“《品三国》”被介词“关于”包孕着,那么第一句缺少主语。兩相对比,这个省略主语就不是问题,我们建立的语感和常识可以发挥作用,但“遗憾在平时就几乎没有旨在语感习得和常识积累的教学训练”---

,以致误判。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13

二、培养批改作文能力的做法

1.教育学生明确修改文章的意义。过去,在作文教学中,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所以学生写完作文一交了事。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讲清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如我国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说;而我们所常用的“推敲”一词即来自唐代诗人贾岛对诗句“僧敲月下门”中一字的反复斟酌修改。古今名家尚且如此重视修改文章,更何况我们呢?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这不仅是作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而且又是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

2.有目的有计划分段进行训练。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我在教学时,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训练。

第一阶段:修改句子训练。

首先,提高学生鉴别好句和病句的能力。结合阅读教学和基础训练,给学生讲有关句子的知识,总结出好句的标准和病句的类型。好句的标准是:1.完整;2.通顺;3.简明;4.生动;5.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学生常出现的病句类型有:1.句子成份残缺;2.用词不当;3.词序颠倒;4.词语搭配不当;5.前后矛盾;6.重复杂糅。

其次,教给学生修改病句的方法。把改病句的方法归纳为三个字:读、找、改。读——认真默读全句,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找——找出错误的地方和原因;改——使用修改符号动笔修改。

第二阶段:修改段落训练。

改段同改句一样,必须先让学生掌握段的知识。根据学生在写段中出现的毛病,归纳出写段的四项要求和安排层次的四种方式。写段的四种要求是:1.有中心;2.内容具体;3.言之有序;4.语句的通顺、连贯。安排层次的四种方式是:1.景物描写:先面后点(或先点后面),由近及远,先上后下,先外后里(或反之);2.场面描写:先总后分,先景后人,先静后动(或反之);3.写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4.人物外貌:先整体,再局部(或反之)。我边讲边让学生作修改练习,先让学生改有一种毛病的段,再让学生改有多种毛病的段。

在该段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循以下顺序改:1.通读全文,明确段的中心,看意思是否符合文章要求,不合要求者删,不具体的要补充。2.理清层次,看叙述是否有条理。3.逐字逐句修改。这样,修改的效果明显地好了。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