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多媒体教学实践实用13篇

多媒体教学实践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1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然而,一个仅有两年教龄的青年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配以动画、录像、声音、文字、计算机随机出题,12时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算,时钟转动与线段计时同步延伸运动等等,将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一道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计算坐火车从上海出发,途经苏州、南京、泰安等地到达北京所花的时间,计算机屏幕上同时展示了火车运行的动态过程以及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苏州虎丘山、南京长江大桥、泰山南天门和北京天安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以上两堂课于1996年5月16日向江苏省全省展示后,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以及香港和美国的报纸都及时地报导了这一科研成果。目前,已有上千个由教师和学生自己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广泛地运用于中小学和幼儿园。来自苏州市一中的实验报告表明,他们开发的40多个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后,普遍提高教学质量40%,节省时间50%,总计能提高效益一倍左右。民治路幼儿园采用多媒体讲授“准点和准点半”,只用了一课时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两课时的内容。苏州市聋哑学校教会学生在计算机上画图以后,聋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显示,他们采用计算机设计的彩色图案精美绝伦,不仅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正常的健康儿童。

学生参与多媒体创作既开发了自身的潜能,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苏州中学一位学生设计制作的智能化围棋比赛软件获江苏省OEH多媒体创作一等奖。另一位学生为了形象地表达功和能的转换与守恒关系,自学了大学《普通物理学》教材的相关部分,用力和距离相乘的“面积”形象地展示了功能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一内容。一位初中学生用不到半天时间制成了船闸工作示意图,通过二维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船过水闸的运作过程。教学相长,学生创作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用武之地。

二、苏州市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生产工具的革新往往会引发一场生产力革命,蒸汽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计算机的发明引发了信息革命。可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引发的革命却姗姗来迟。其中有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受计算机发展水平的制约。多媒体进入教学领域,国际上也是近三四年的事。美国克林顿总统1996年才宣布要在每所中小学推广多媒体教学,法国政府计划从1995年到1998年在高中重点发展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处于世界前沿的新加坡1997年计划在全国试验,1998年在全国推广。1995年,当江苏省教科所为苏州市展示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及介绍了国际上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背景后,我们立即意识到,一个新的机遇已经展现在眼前。在多媒体教学上,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凭着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奉献精神,我们有希望走在这场革命的前列。苏州市教科所主动请缨,省教科所把多媒体教学的攻关任务作为课题下达我所。从1995年10月18日开始,苏州市的多媒体教学大体经历了科研攻关、扩大实验和普及推广三个阶段。

(一)科研攻关阶段。从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为科研攻关阶段。我所与市教研室通力合作,组建了“初中物理”和“小学数学”两个课题组。课题组经多次观摩研讨,了解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然后编写“创意流程书”。在编写“创意流程书”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有分歧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要将整堂课的内容全部用多媒体来教学,另一种意见认为多媒体不能包揽一切,应该解决重点难点。我们支持了第二种意见,并取得了共识。在省教科所的及时指导下,开发制作了一批中学物理和小学数学的课件。其间,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和修改。为了检验高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大胆起用了青年教师,于江苏省首届OEH多媒体课件展示会上开出公开课,一举成功。

(二)扩大实验阶段。从1996年7月至1997年7月为扩大实验阶段。为了迅速推广多媒体教学的成果,在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我所在一年时间内共组织了八次培训班。全市各学校派出一至二名骨干教师接受培训。入学水平是通过计算机市民初级考试的教师。培训内容有四项: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背景、创意流程书的设计原则与优秀多媒体课件介绍;动画制作;交互软件;独立创作简单课件。不少学员通过学习消除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他们说,在计算机上画图比制作幻灯片还容易。原来要十几个人合作几天才完成的行程问题课件,现在几分钟就可以制作出来了。一位小学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原来编了三个月才完成的课件,学了多媒体制作技术后,三天就完成了。一位教师进学习班时连怎么开关计算机都不懂,结业时已能制作漂亮的二维动画……谁先接受培训,谁就能先出成果。市聋哑学校在全国聋哑教育中成为第一所采用多媒体进行教育的学校。全市地理教研活动,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而引起一场“小小的地震”。学员们回到学校后,在中小学各门学科中都开发出多媒体课件,并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对比实验,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和修订多媒体课件。全国各地同行们慕名而来,并要求参加培训和邀请到当地去讲学。在1997年上半年江苏省教委组织的首次优秀多媒体课件评奖中,共评出一、二、三等奖189个,其中,苏州获82个,占43.4%;评出一等奖28个中,苏州获14个,占50%。

(三)普及提高阶段。从1997年8月开始,进入普及提高阶段。昆山市长江路小学、苏州市民治路幼儿园、吴江市北厍中心小学、苏州市三中、苏州中学、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吴江市实验小学、常熟市元和小学等等一大批学校的校长们认识到,多媒体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相继对教师组织全员培训。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所组织力量及时开发出质优价廉的为多媒体教学服务的双向传输网络。市场上一个拥有32台计算机的教室,安装一个传输多媒体的网络要8万元左右,而我们开发的才不足3万元。这一技术突破,及时满足了学校全员培训的需要。许多学校为了支持、鼓励和组织教师参与多媒体教学的开发和实验,还制订了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们要想开发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契机和抓手。

三、创作多媒体课件的原则

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原动力。总结三年多来我市多媒体教学的经验,我们归纳出创作多媒体课件要坚持的七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首先,课件设计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不能把错误的概念和原理教授给学生,这一点似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市面上出售的许多光盘恰恰在这一点上就没有过关。我们在开发多媒体课件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我们在旋转的地球外制作了一层厚厚的大气,作为《大气压强》这一课件的开头。在试验时谁也没有发现,地球的旋转是从东往西的,开出公开课前方有教师指出,地球旋转方向不对,才及时纠正。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普遍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旦出现科学性错误,则造成的损害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失误所可比拟的,因此,在这一点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其次,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体,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最后,要充分运用现代课堂教学论的已有成果,优化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规律实施教学。

(二)辅原则。十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一种观念认为,选择优秀教师设计教案,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出课件。这种一加一的开发模式固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能很快地出产品,出经济效益,但是,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面对所有的学生都那么高效。况且,不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就匆匆忙忙地投向市场,是对教师和学生不负责任。难怪教师普遍反应,市场上购买的教学光盘好看不适用。以巨人集团(已破产)生产的光盘为例,完全成了教材的翻版,它把教师排挤到边上,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国情。因此,我们始终坚持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为此,我们设计多种课件,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教师把课教活,学生学得主动。

(三)悦纳性原则。一般来讲,每个教师创作的课件都是蔽帚自珍,然而,如果不能做到使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愉快地接纳的话,其应用价值就非常有限。多媒体课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接受市场的检验。“大气压强”这个课件,二年多来,凡是教授到这项内容,学校都用多媒体上课,连实习教师都争着使用。

(四)交互性原则。交互性是多媒体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人机之间缺少“友好”的交往,严格来说还称不上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检索方便。无论你需要哪一个课件,哪一部分内容,只要一按鼠标,计算机就会把你需要的内容推送到你的面前。二是控制速度。实际过程发生在瞬间,然而,为了讲清原理,必须分解动作,多媒体能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可以放慢运动速度,也可以加快,可以分解动作,也可连续运作。三是分步提示。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或解答某些难题时,计算机能分步提示学生,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四是自动批阅试题。计算机能随机出题,对于学生的解答能立即批阅,给学生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为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

(五)简约性原则。现代教育非常注重思维的敏捷性,注重学生感悟和直觉的培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重视这一原则。要把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所谓名师出高徒。名师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对于复杂问题束手无策,画蛇添足地引出结论以及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把似是而非的证明教给学生等问题。在用常规方法的教学中,其负面影响尚不算大。若是作为固化的科研成果,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则实为不宜。比如,圆面积的计算,是小学六年级教学中的难点。教科书上一般将圆分割成16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为了使学生相信,还需把一边切去一个“三角形”补到另一边上,这样似乎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有的教师甚至画蛇添足,要学生把16个扇形堆放成一个大三角形及梯形,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在这一课件的设计上,先将圆分成二个半圆分别涂上红色和蓝色,然后将每个半圆平均成四分之一个圆,并将其镶嵌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时候,这一图形并不显示什么特征,随着将圆分成8份、16份、32份和64份,按上法而成的图形越来越趋近于一个长方形,教师在这里把极限的思想直观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把圆按照这一办法无限细分的话,将十分精确地变成一个长方形。这个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多媒体课件创作一等奖。

(六)艺术性原则。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把课件制作得精美一点。一般来讲,采用二维动画用于教学已经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当然,采用三维动画立体感更强,教学效果会更好。由于制作三维动画技术要求和计算机要求都较高,所以,我们不过份地提倡和强调。

(七)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多媒体课件创作中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多媒体课件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教育技术既可以强化素质教育,也可以强化应试教育,创作多媒体课件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益。搞错了方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课件做得再精美也是一个失败的课件。效益是质量和效率的乘积。课件的好坏最终要受课堂教学实践效果的检验。只有被课堂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和广为证明,相对于传统教育手段来讲,能明显提高效益的课件才是值得保留、肯定和推广的课件。效益性原则也是自然淘汰法则。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多媒体课件迟早要被淘汰。

四、多媒体教学将引发教育革命

教育革命是极大地变革传统教育模式以明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过程。教育革命往往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已经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评价等等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世世代代被压抑的教育生产力奇迹般地被解放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凡是亲身参加了这一实践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多媒体进课堂引起的革命性变化。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测试表明,多媒体教学还明显地缩小了学生学习成效的差距。成功的多媒体课件实现了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不可替代性”原则。多媒体教学的诞生使许多基于传统的粉笔和黑板这一“小生产”基础上产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面临冲击和考验、反思和革新。不少传统教学手段条件下产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由于较多的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素养,造成了成果推广的局限性。而多媒体教学则强化了先进教学方法的可传播性,每一位合格的青年教师采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能上出精彩的课来。这就为解放教育生产力揭示出可喜的前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结合,广泛深入到教育领域,必将促使教育产生革命性变化。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2

二、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仿真模拟,增强教学实效性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于缺乏大量的专业实训设备的汽修实训室,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仿真模拟适用于实验教学,同时也弥补了实训室的实训器件型号与数量的局限以及实训工位不足的遗憾。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选择相应的仿真教学软件进行汽车维修仿真教学,使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汽车各部分工作原理、工件拆装以及相关检测设备的操作使用,达到模拟生产现场实际操作的目的,极大地缩短实习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实效性。譬如汽车工件———喷油器的拆装检测,喷油器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尺寸较小,教师实物演示,不足让全部学生看到。喷油器在工作过程中,燃油的进油行程、喷油行程,燃油的喷雾质量检测等,实际中喷射高压燃油,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并不能一个个检测,而学生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进行喷油器的模拟拆装,模拟汽车技能操作,在动画式的趣味性情境中,一步步完成学习,就能达到掌握基本原理或模拟实际操作的教学目的。另外,有时候我们实践过程中会碰到由于操作步骤不对、不规范操作而造成零部件损坏;或者理论上我们能分析某汽车元件出现故障对汽车系统有何影响,并能对照参考数据推算一些原因,但比较难以实际实训去模拟这些故障。而通过多媒体仿真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模拟零部件的损坏,及由此带来的后果,从而因势利导地让学生扩展思维,如何排除故障,从而顺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排除故障原因,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仿真教学,不仅可以考核学生对汽车工件拆装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使实验操作及时化、简单化,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实验教学课堂效果。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164-02

目前全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特别是“教学做一体化”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成为热点。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扩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项媒体技术的单独应用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对于多媒体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非常必要。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涵义

(一)“一体化”的由来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欧洲开始出现这样一个英语单词——Integration。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卡尔·多伊奇给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体化”,意思是“由部分组成整体,即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单位转变成为一个紧密系统的复合体”。这个“一体化”定义着重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联系后会产生的新的结构和系统,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功能。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含义

其实“教、学、做”的理论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就提到“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理论,结合一体化的思想,把“教、学、做、训、考”等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和系统,产生新的功能,这就是“教学做一体化”。

二、“教学做一体化”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如何既能保证理论教学,又能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的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扩展课程,主要任务是针对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的职业岗位要求,通过策划、设计、制作、、评价文本、音频、平面、动画、DV、多媒体应用系统等小型多媒体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文本技术、音频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动画技术、视频技术的单独应用能力及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在课程理念方面,要求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教授的方式,以学生未来从事设计人员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既保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相关知识、职业素质,同时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确定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分析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小型多媒体项目策划、设计与开发所需的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将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将工作任务转化成对应的学习情境。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工作任务的安排充分体现职业素质的要求,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考核增加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的考核内容。

在教学实施中,要求以实训项目的完成为中心,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策略,学生分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遵循“项目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实现——项目评价——项目训练”的流程,将项目的完成分解为各个子任务,融“教学做”于一体,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三)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课程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等涉及到多媒体应用的设计人员。该课程要求针对多媒体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同步培养,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需求奠定基础。主要教学内容组织如表1所示。

(四)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技术手段

教师根据一体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施的配套情况,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比如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讲授、演示课件、操作示范,在电子教室进行模拟训练、实际操作训练,在企业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教学辅导等。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必须以满足教学需要,达到教学目的为前提。同时在教学中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考核方式等各个过程进行有机结合,每个教学情境均以完成行动导向的任务为目标,实现新的教学功能。

(五)“教学做一体化”的考核

多媒体技术课程要求考核学生使用相关软件设计、制作、测试、多媒体作品的单独应用能力及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形式如表2所示。

三、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反思

“教学做一体化”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中,在某些教学情境中设置的工作任务难度过于简单,应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增大任务难度。教师在设计工作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师设计工作任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

总之,“教学做一体化”理论随着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一体化的过程是一项创新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桂春.“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36)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4

同时,计算机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兴起。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运用而出现,以课件为教学软件,以计算机为硬件,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鲜明、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实践。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深度剖析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一、数学多媒体教学理论分析及思考

为了论证本教学实践的可行性,作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教学评估,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本文从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性及可行性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此为理论依据,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

1.初中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性

一般来说,数学概念的形成都有一个抽象或不断抽象的过程,而依靠机械记忆或抽象的想象来学习概念的传统教学手段又不能很好地揭示这个抽象过程,对概念的认识往往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刻地认识或理解概念的本质。

多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因其特有的直观性,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概念。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ychler)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从外界获得的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多媒体教学将在数学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相结合,将对数学教学产生深远的意义,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从硬件设备角度看,据统计,全国大中城市中,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达统计量的89.1%。曾经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已经转变为多维立体化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和老师角度看,效果更加明显。以学生为本,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求。同时多媒体的便捷与环保以及高质量教学资源的积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二、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现在数学中所讲解的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古人在求解相关的数学问题时所得到的。虽然今天的初中学生所遇到的数学模型不是那么复杂,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依然存在着难于求解的数学问题,其中的抽象问题借助多媒体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本身,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借助多媒体获得解答的过程中去寻找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案例一:数学兴趣的培养

激发兴趣要在新课的导入形式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做到集中精力,振作精神,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制作多媒体课件一般有PowerPoint、几何画板、Photoshop三种工具。多媒体教学实践将多彩的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声、光、影的引导下,理解起来更为深刻透彻。例如,作者在讲授初中几何教材中圆的切线与圆二者之间的联系时,适当加入数学家祖冲之的纪录片,这样能把二者间的联系有机地揭示出来。或者引入一些著名数学家的讲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帮助良多。

案例二:数学思维的发散

数学思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擎。初中数学中的定理(尤其是重要的定理)等相关知识,不仅需要让学生认识相应的条件或结论,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而且还需要让学生知道定理的由来。多媒体教学涵盖知识面广,便于将相关知识关联起来。

传统的讲解过程是,老师在黑板前面奋笔疾书,学生在座位上观看,积极性较差。多媒体可以将知识点系统化,整个知识体系更加明显。例如数形结合,多媒体条件下讲解生动,在此不作枚举。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较大提升,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参考。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给学生带来的趣味性以及知识性是很多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实施的主导,教育者应该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为培养数学人才努力。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5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目前,生物化学精品课网络资源比较丰富,电子图书、图片、动画与网络课件都很多,因此,制作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不缺乏素材,各种声像资料比较齐全。但是,目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制作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课件中文字过多。文字过多不仅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而且会使学生难以把握课程重点,另外也会造成教师和学生的直接交流减少。因此,除了结构上必需的文字外,教师只需把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辅以必要的文字,其他内容则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在多媒体上显示,上课时结合口头讲授传授给学生即可。

(2)避免课件中各种动态效果、声像资料过多。动态和声像过多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造成本末倒置,使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课程内容上。因此,静态生物化学部分主要采用静态图像,大多不用动画等形式,而在难以理解的核酸合成、蛋白质合成等动态过程采取动画的形式。

(3)课件要不断更新。目前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资源更新速度比较慢,跟不上学科的快速发展,缺乏与实践联系密切的最新实例,不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要不断更新,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及时添加到课件中,跟踪学科发展前沿。

2.多媒体课堂的组织实施

有了质量好的课件,还需要合理的课堂组织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是过于依赖课件,一字不差地读课件上的文字,照本宣科,课堂氛围沉闷;另一个是脱离课件太远,放着课件上的主要内容不讲,讲无关紧要的内容,口若悬河,离题万里。

其次,要根据课程内容,采取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比如米氏方程的推导,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反应方程等内容更适合板书教学。

最后,要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内容,经常提出一些热点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比如“三聚氰胺事件”,“转基因水稻扩散事件”,以及每年的诺贝尔奖,等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资源共享

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传授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生物化学知识,因此,实现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资源共享对于学生课余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建立生物化学精品课网络资源,提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制作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进行深入学习,并组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实现多媒体资源共享。

多年的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结果表明,我通过制作与时俱进的生物化学多媒体高质量课件,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实现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的资源共享,既有效充实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6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机技术学习知识,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我们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得丰厚的利润,也可以从计算机技术中品味娱乐。计算机技术早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不断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前进步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影响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手段的提高。下面,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1、多媒体对教学的影响

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1应用多媒体使过程更加直观。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中学生由于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而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阻碍了他们学习的情趣,但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直观的解释一些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应用多媒体让枯燥的各学科理论得以升华,形象而又直观的过程感染了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加崇尚科学,因为科学有无限的魅力。

1.2应用多媒体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21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也应培养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电学课时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于学生眼前。由于使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1.3应用多媒体便于师生间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多媒体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双向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2、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2.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的一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和丰富的转场效果,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教材重难点

重点是指教学中一节课着重讲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难点是一节课学习掌握比较困难的内容,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轻易地掌握。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有详有略地授课,其重点与非重点学生一目了然,难点也由繁化简、由难变易,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学生对所学知识也能加深印象,不易遗忘,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课外负担。

2.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

2.3.1好的课前导入不但可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3.2现代化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展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实现了课堂与现时的相融,宏观与微观的相融,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7

视频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利用,就是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典型一例。在初三历史教学中,这一运用更显功效。初三讲授的是世界历史,无论世界历史中的人物、事件还是各类名称,对学生来讲都相当陌生,难以形成概念。怎样引导学生走入世界历史的殿堂?多媒体可助一臂之力。例如,讲到《新航路开辟》时,对于欧洲美洲,学生了解甚少。但是对于马可・波罗、哥伦布和麦哲伦,他们并不陌生。于是,我先播放了一段介绍新航路开辟的视频,同时让学生思考“欧洲人为什么掀起了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再播放《马可・波罗行纪》相关内容。据说哥伦布就是阅读了《马可・波罗行纪》之后,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由衷地向往,才产生从另一个方向寻找去中国路线的计划,他使用的第一张地图就是根据《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绘制的。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存有大量的音像资料,丰富了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资源。在讲虎门销烟时,可以播放电影《林则徐》场景(节选)给学生观看,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要把中国沦为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学生从中能理解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所具有的伟大意义,以及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国为民的高尚精神。这样就使学生的认识加深了。

通过多媒体重现历史,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往往是触及心灵深层次的,从中国近代历史的一幕幕影像中,学生深深感受到近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历程。谁说历史课堂枯燥乏味?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不是如此丰富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吗?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历史课程作为初中思想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3.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能达到容量大、密度高、节奏快的效果,可以全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这一效用通过制作历史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演示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很多领域,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知识拓展可以分专题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历史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信息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翔实清晰,能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误区

1.喧宾夺主

多媒体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完成课堂里的一切工作,要做到传统课型与多媒体课型的适度结合。历史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切忌丢了根本。播放相应的视频时,可先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欣赏视频片段后再提出问题,以避免学生有疑难堆积,使学生能透彻地掌握知识并加深认识。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教师要避免因受课件结构的限制而使学生丢失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8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差,教学中应以激发兴趣为主。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首先,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个小故事:一天,兔妈妈拿来三个大小一样的萝卜,要分给三个小兔子吃。它先把第一个萝卜平均切成四块,分给小兔甲一块。小兔乙见了说:“妈妈我要两块。”于是兔妈妈就把第二个萝卜平均分成了八块,分给小兔乙二块。小兔丙见状,抢着说:“妈妈我要三块,”无奈兔妈妈只好把第三个萝卜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小兔丙三块,三只小兔子都心满意足了。看完这个故事,教师问:“同学们,它们所分的萝卜一样多吗?兔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了小兔子的要求,又分得公平合理呢?”同学们经过思考给出正确答案。但就是讲不出所以然来。这时,教师直入主题,这样在讲授新知识之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学生疑中生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习数学知识架起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

三、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从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三个发展阶段。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变繁为简,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千米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长,对学生来说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学校门口到中山大街这一段路会有多少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1000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接着图示告诉学生操场从看台到旗台100米,思考并想象,几个这样的100米是1000米?往返一次是多少米?用时多少?来回走5次就是多少米?用时多少?同样的速度让学生直观感知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会有1000米?利用多媒体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在声、像同步的情景中,感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把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具备了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例如:《认识时间》教学中,我运用课件中很多的情景图,一幅上学的图,上面是具体的时间;还有放学图;星期天,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去玩的时间,回家的时间,吃中午饭,看电视时间等,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准确的说出每件事情的时间,从而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应用中学会了认识时间。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9

多媒体技术集形、声、色、动画演绎于一体,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易于调动学生学习情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先让学生从大屏幕上观看小明起床,并伴有闹钟的铃声的画面;接着提问激趣:“小明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明起床的时间的?”学生一下子被逼真的画面和简单的提问吸引住了,学习情绪高涨,个个认真观察,抢着回答问题。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先播放两段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一段是人们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一段是人们排队买车票的情景;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数学情景,他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欣赏画面后,教师问:“刚才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情景?”、“买东西、买车票要用什么?”学生自主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你们想认识人民币吗?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这样把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课堂需要结合起来,与学生数学生活相连接,让学生懂得了数学离我们的生活不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求知欲的欲望。

二、感受学生思维启发

我们都知道, 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性的,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又比较差,多媒体教学就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内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还可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闪烁功能,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更有效地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极其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接着进行面、棱的移动、拼合等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长方体 “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三、感受交流活动的组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适时恰当地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变化功能,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有效地进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解的教学设计和演示,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自觉地参与到查资料、讨论、演算、实践、操作、交流和总结等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数学协作能力。例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在大屏幕上播放剪辑的香港回归交接仪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以及少儿节目、新闻联播的片头,让学生自己看书,自主提出探究问题,自由参与讨论交流等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主动提出课堂数学探究问题,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来源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他们想要急需解决的。其问题的探究,如何组织也有学生自主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在其中真正品尝到自我发现,合作探索的乐趣。

四、感受拓展认知空间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操作方便快捷,可以避免课堂上某些环节上的浪费,能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增强了课堂密度,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例如口算训练:传统方法是老师逐个出示卡片,让学生看卡片再口算,这样老师在上课前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卡片,费事费劲。而且用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口算训练较费时,如口算50道题,至少也得10分钟。如果采用录音听算或视频看算,训练50道题,至少可以节约一半时间,大大地为课堂教学赢得时间,加大了练习力度,增大了教学容量,从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综合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计算速度。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10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87-02

1 前言

在当前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普及。尤其在小学教育中,多媒体的普及程度更加明显。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他们重要的启蒙阶段,所以说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有着更好的培育作用。

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师作为一线工作者,要积极探讨如何合理、正确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以便更好地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更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本身有着互动性强、便于操作、容易接受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着较好的启迪作用,可以更好地吸引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进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3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不单单起到更好的教学作用,而且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写作能力的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多媒体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接收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深切地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多媒体所独有的声画结合特点,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于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教师授课效率的提高,减轻教师的压力,从而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目的,最终形成双赢的良好教学环境。

4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备课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大于普通课,但教学效果却好于其他的授课方式。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讲不仅是业务水平的提高,更是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学生听教师讲解,通过多媒体的辅助,看得明白,听得清楚。这样一堂语文课,最直接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

形象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由此可以看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是以口头或者书写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比较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慢慢磨灭。但是,小学生对于图形、音频、视频有着强烈的欲望。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把图片、音频、视频进行结合,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耳目一新,对于教师的授课产生更强的学习欲望。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地充满活力。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情境再现,开启学生思维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在这一阶段中,W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此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通过把文章进行情境再现,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能力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如在教学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可以在多媒体中播放多张德国风景图,引导学生进行感受。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印象,而且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音视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授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其本身所特有的新奇特点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授课时遇到的难点。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把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变为具有感官存在的东西,使其与动态实物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以静制动、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一步一步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于绝大部分的文章来说,均可以以视频、音频等事物进行引导,同时可以把文章中的部分情节表述出来。如《武松打虎》这篇文章,授课之初可以选用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视频片段来吸引学生注意,之后可以引出要讲的课文《武松打虎》。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本篇文章,并且对于文章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 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对于学习方法的迁移,即要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学生听和看的机会,不仅通过对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声文并茂的内容,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而且开发课内外的沟通渠道,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升华,课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到课堂上的学习意犹未尽并一直延伸到课外完成。一些来不及实施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放到课外,实施综合性学习。

改进方法,帮助学生阅读与写作 多媒体属于多功能事物,本身就具有音、像、动、画的特点和优势。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从而使得学生对其产生厌烦的心理。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将通过多媒体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利用起来,使之应用于作文写作当中。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教师在授课中所受到的教学压力,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写作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多媒体的教课方式,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音频、视频的引用,可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向往,从而更加容易去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总之,多媒体授课方法远比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更容易引导学生良好发展。

增加交流,拉近师生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强大,多媒体已经不是简单的视频或者图片等固定的教学课件模式,教师应该把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也可称为网络多媒体教学互动。充分发掘网络多媒体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来沟通交流,实现的效果是其他交流方式所不能达到的。通过网络沟通,可实现师生之间零距离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接近,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能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改变这一切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时时沟通,网络为实现时时沟通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指导,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而通过网络多媒体平台,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学习交流和讨论,从而形成有效教学互动。

5 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优势很多,但教师对多媒体的掌握还在不断摸索之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应注意以下两点。

1)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教师应对多媒体尽可能地熟悉和了解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使用,而不是为了图方便,对其贸然使用。小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很陌生,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应和熟悉的时间和过程。所以,教师应制订一份详细的针对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过渡过程的计划书。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进行课堂学习氛围的调节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控制学生的情绪波动,在保证成功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维持好课堂秩序。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年龄段,很容易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失控。教师通过观察,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规律,能在他们情绪失控前及时给予制止。所以,这不仅要求教师平时对于学生性格多加了解,还要求教师具有灵活的、善于调节气氛的能力,既要保证活跃的学习氛围,又要维持一定的课堂纪律。多媒体使用的目的是为课堂服务,且课堂需要一定的纪律,切忌追求效果而放任学生。这样既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又扰乱课堂的秩序,得不偿失。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带来的益处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多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使师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还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上轻松学习到知识。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这样新奇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也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授课空间。

参考文献

[1]高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北大荒的秋天为例[J].才智,2015(6):248.

[2]刘林模.让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程教学增亮添彩: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90):

42.

[3]薛瑞芳.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4):180.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11

1.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教学实践中永远流行。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在化学教学中,主要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方面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时播放,丰富了表达方式,同时让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倾向,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通过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各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并配以简单说明、五彩缤纷的焰火,这样大容量的信息传递,对学生化学的学习已经具有潜在的吸引力。再如,讲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播放了错误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动画,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的认识。化学课还有许多微观知识,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在以前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拓展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现实中,许多中学生成为“歌迷”、“影迷”等,除了它们存在一些不成熟认识的因素外;另一因素是他们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产生共鸣。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章节间知识相对独立性较强,并且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又较少(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知识多为有机化合物知识,而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较少),这样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热情会慢慢衰减,最后感到索然无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的含金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剪辑下来,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例如:讲到“生铁和钢”时,播放1996年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讲到空气时,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延伸出问题:如何防止生锈?),城市霓虹灯夜景等,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巩固了学习内容,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12

多媒体教学包括了文本、图形、动画等等多个应用,它能够将一些静态、平面的图形用3D的方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备课的时候,也要遵循多媒体教学的原则,毕竟班上有很多个学生,每个学生对于多媒体的见解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应当根据班上学生的综合特征来备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真正体会到机电专业的意义,从而让多媒体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帮助提升学生们的机电成绩。

一、中职机电专业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和作用

1.1内容形象、便于学生接受

中职院校的机电专业学习的内容比较繁多,大多都是一些理论加实践的内容,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还是一味的按照课本内容讲解,就会显得死板和难以接受。并且,这样的方法使得教师讲解起来也比较困难,没有过多的实用性,学生不能接受这种方法,所以不能有效的提高机电教学成效。比如,在机械基础这一模块当中,四杆机构的运动可以制作对应的动画图形来表示,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辨识度和认识度,能够一眼就辨别出来,多媒体教学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一种相对来说更直接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教师讲解起来也方便、易懂一些,色彩丰富的动态图形也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们安心的学习,更易于学生接受。其实,机电专业和一些概念性的科目相比,这是一种专攻于实践的科目,不管是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在实践当中去证实,才能理解,这是比较抽象的,而多媒体教学就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内容更加形象的呈现出来。

1.2巩固、复习知识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过程当中,所有的知识点一旦应用进实践当中,就会有很多需要验证的地方,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都没有太多的训练,在课堂当中所接触到的知识点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并且教师不会太多次的重复讲解,所以就算学生在学习之后遗忘了知识也没有办法。多媒体教学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将一整堂课的内容都记录下来,然后制作成为光盘发给学生们,这样一来,学生就算是在家里也可以实时的完成学习任务。多媒体教学也可以把电机知识做成PPT,然后发放在网站上,学生能够随时上网查找信息,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才是符合中职学生的最佳方式。

1.3分层教学、易于掌握

我国的中职院校当中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学生退学、旷课、早退,从客观层面来说,机电专业的某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要想让学生彻底接受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讲解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手段。分层教学就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不管是在任何一种课程学习中,使用分层教学都有着比较好的教学成效。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所有的学生都一起听讲,再者一起做练习册。这样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一部分学生提升学习成绩,但是却需要学生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对于一些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种折磨,他们压根就没有心情和兴趣学习下去,且这种方法没有一丁点灵活性。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实施分层性教学,教师会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来设计题目,这就使得机电学习变得有针对性了。

二、对中职机电专业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多媒体教学实践篇13

一、多媒体数学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展示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使数学思维更为“可视”。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一种必要,多媒体技术的融入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育需要技术,技术需要教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要优势互补。教师的数学修养、教学经验、教育理论水平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性,辅助学生学习数学,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在帮助学生复习、运用知识方式也有着比传统教学更先进的模式,特别是它的表达方式很灵活,文字、圆形、动画、电影、图表等,都可运用。怎样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模式,既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又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技术深入研究,探索出更适合数学教学的模式。

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只是辅助。它的优越性也是其他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但并不是每一课的内容都适合选择多媒体教学,更不能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而应该依据“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来选择教学方式。如:用多媒体展示简单的文学加图片,这是用投影片就完全能够实现的,何必大材小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再如:在探讨《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有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利用“几何画板”给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由三条线段首未顺次相连却构不成三角形的图形,并标出这些图中的线段的长度,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

方式二:让学生准备长1、2、3、4、5、6厘米的小木棍或纸条,然后让他们拼三角形,哪些能拼成,记录下拼成三角形的各边的长度;哪些拼不成,讨论、分析原因,然后总结。

实践证明,方式二效果尤为显著,由此可见,虽然多媒体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效果,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效果好,且简单易行,又何必舍简求繁呢。

(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体现教学目的

当前,很多数学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其辅助教学的根本目的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单一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仅用多媒体引入,将书上的图片投影展示在屏幕上等),有的教师却仅仅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像这样的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其辅助教学的目的从何体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又如何实现呢?像这样起不到辅助作用的多媒体教学不但不能增加教学效果,而且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不如舍弃不用。

(三)不要使多媒体成为书本的翻版

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将书上的例题配上插图,板书设计,巩固练习等逐一展现出来,其实质就是书本教材的一个翻版。这个翻版做起来委实不容易,扫描仪、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纷纷登场,细心的可能还得准备一根精致的教鞭。屏幕效果说不定还不清晰,而你不得不在黑板与屏幕之间来回奔波,如此使用多媒体,不要说教师累,我看连学生都感到累。其成效还不如直接引导学生看书好,那样教师也轻松,学生也不累,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时,并不能什么都往屏幕上搬,让多媒体成为书本的翻版,或是与黑板重合,不仅达不到多媒体辅助的效果,反而成为教师的拖累。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四)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注意几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大多要用到课件,好的课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展现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而很多教师使用的课件却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制作课件的交互性,避免过于呆板。

2.注意突出重点、难点,由于多媒体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多,动画、音响混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冲淡学生对学习要点、难点的关注。

3.注意屏幕不能代替黑板。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