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品管圈汇报实用13篇

护士品管圈汇报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科室共有14名护理人员,参加品管圈活动成员7名护士, 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4名,专科2名,平均年龄34.2岁。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人,护士2人,见图1、图2。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圈成立于2015年7月21日,采用主动报名的方式,共有成员8人,其中辅导员1人,圈长1人(由本科护士长担任),记录员1人,联络员1人,圈员4人,确定圈名为骨力圈,并绘制圈徽,每个人讲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一定的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来选定一合适的主题,最后上报领导层进行实施。见表1。

1.2.2开展品管圈活动 执行时间是2015年下半年,品管圈每月定时召开一次圈会,圈长要第一时间了解活动的情况,搜集每个圈员的建议,好的建议要采纳,同时还要制定圈活动计划档案,档案主要包括圈员的理论学习、小组主题的确定、原因分析、确定目标、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研讨、经验分享,集中开题汇报、中期汇报、结题汇报,最终评奖。

1.2.3计划安排并科学实践 QCC 活动按10 个步骤(P阶段:主题确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D 阶段:对策实施与检讨;C 阶段:效果确认;A阶段:标准化、检讨和改进)进行。先从护士长管理较好、团队气氛优良的骨一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2科开始,树立标杆。然后分批开展QCC活动。

1.2.4效果评价 本研究主要采取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进行评定,主要包括10个项目,并且采取Likort 4 点量表形式进行评分,每项均按照1~4分进行评估[3]。1 分:完全不正确;2分:有点正确;3分:多数正确;4分:完全正确。并将10个项目的评分进行累加并除以10。活动前后圈员自我评定,每项每人最高5分,最低1分,总共8项,总分40分,填写原则不记名,并做好记录,由专人负责。

2 结果

3 讨论

3.1开展QCC 活动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护士自我效能感是临床护理中护士对自己能力的期望和评估,结果显示,开展QCC 活动,能使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

3.2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很多,护士的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护士和患者的关系不断改善,护理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护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患者需求,及时给出有效的护理服务。经过临床实践和集中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贴合患者,认识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了护士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护理服务中需改进注意的问题,加强自我学习与改进能力的提高,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际服务中精炼职业技能。

3.3促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 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推行建立在护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指导,有利于品管圈成员服务意识的强化,还有利于组长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且促进了科室之间的协调发展。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一次大演练,通过品管圈活动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护士自我效能感主要指护士在本职工作领域中对自己胜任护理工作能力的信心,以及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的信念和意志。怎样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提升护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凯云,陈湘玉.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 2010,08(8):1057-1059.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2

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4月我科共发生108例医技辅助检查缺陷事件,其中检查申请单遗失18例、检查申请单误领13例、检查报告单遗失16例、因检查前准备不充分而延迟检查41例、重复检查20例。

2 方法

2.1组圈并确定活动主题 我科实行自愿报名原则,由不同层级的6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大家推选出一名组织沟通能力强的人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对活动给予指导及建议。圈员通过评价法,从重视程度、急迫性、可行性、圈员能力四个方面对活动主题评分,采取“5-3-1”的评分标准综合得分后最终选出降低住院患者医技辅助检查缺陷发生率作为本次的活动主题。

2.2原因分析 品管圈全体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针对目前住院患者从检查医嘱开出到做完检查全过程进行讨论,从护患因素、护患沟通、制度流程、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发生医技辅助检查缺陷事件的主要原因(见图1)。

2.3应对措施

2.3.1设计医技辅助检查登记本 医技辅助检查登记本(以下简称登记本)主要设有“时间”、“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项目”、“是否预约”、“发放者签名/时间”、“患者签名”、“检查报告单回收者签名/时间”、“备注”十个登记项目。“备注”一栏主要用于记录检查申请单没有及时发给患者的原因、需要对下一班交接的内容及患者拒绝检查等特殊情况。

2.3.2规范医技检查处理流程 医生开出检查医嘱后,主班护士在处理医嘱时,将相关信息转抄在登记本上“时间”、“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项目”五栏,若检查项目不需要预约,主班护士在“是否预约”一栏打×,若需要预约则打√,并在中午12:00之前对所有需要预约的检查项目向医技科室统一电话预约,并将预约后的时间记录在此栏。责任护士发放检查申请单前,先核对申请单与登记本上主班转抄的信息,并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形式,将检查前的特殊要求告知患者。责任护士将检查申请单交给患者并评估患者掌握情况后,患者在登记本的“患者签名”一栏签字。患者做完检查后,接收到患者检查报告单的护士及时将报告单放入病历方便医生查看,并将相关信息登记在“检查报告单回收者签名/时间”一栏。原则上要求对平诊患者开出的检查申请单当天发给患者,若是责任护士在值班期间因患者不在病房或其他原因没有将检查申请单及时发给患者时,应将申请单及未完成的工作班班交接,并将具有情况记录在“备注”一栏。

2.3.3汇编健康教育手册 品管圈成员与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共同商讨各种检查项目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并将讨论后的内容汇编成辅助检查健康教育手册。在健康教育手册中,不仅有文字说明,并配有图片,让患者更容易记忆。对于一些检查前准备工作比较复杂、要求比较多的检查项目,可将其注意事项再另外印刷成健教单,方便患者随时取阅。例如肠镜检查对肠道清洁度要求较高,但患者无法准确判断肠道清洁准备工作是否达到要求,在健康教育手册里加以图片补充说明了不同清洁度下的大便性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患者更容易理解肠道洁度。同时,为清洁肠道排除大便,肠镜检查对泻药的使用时间、剂量、日常饮食都有特殊要求,患者可以通过健教单上的内容随时提醒自己。

2.3.4开展多形式的健康宣教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理解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集体讲解或个人指导。对于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较快的患者,可直接口头宣教;对于年龄大、记忆力较差的患者,护士可选择借助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册口头宣教后,并给予键教单,方便患者从书面形式随时获取检查前的注意事项的信息,同时,科室的公共电视对一些特殊医技辅助检查的准备工作进行视频滚动播放。

2.3.5加强培训及监管 邀请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对护士进行检查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的培训,培训后并考核,考核成绩与当月绩效挂钩,并且护士长将医技辅助检查缺陷管理纳入质控项目,以引起大家重视。

2.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开展品管圈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3 效果

3.1护士对医技辅助检查相关知识考核的合格率提高 见表1。

3.2住院患者医技辅助检查缺陷事件发生率下降 见表2。

4 讨论

4.1护士对医技辅助检查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高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对医技辅助检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执行情况。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医技辅助检查相关知识考核的合格率提高(P

4.2住院患者医技辅助检查缺陷事件发生率下降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医技辅助检查缺陷事件发生率下降(P

品管圈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能有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3]。这次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医技辅助检查缺陷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挖掘了圈员的潜力和思维创造性,激发了大家参与科室管理的积极性。品管圈使每个圈员都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和管理权[4]。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使工作质量得到改进,更重要的是提高圈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长效质量改进机制的形成[5]。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

[2]李佩琴.医疗辅助检查缺陷与医疗纠纷的关系[J].中国病案,2005,6(4):27-28.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children’s condition mastered by duty nurse. Method: First,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theme was set up as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children’s condition mastered by duty nurse”. Then current situation holding, status grasping and goal setting were carried out. Result: The awareness rate raised from 61.47% to 93.33% percent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s mo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rate of primary nurse to the children’s condi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uality management; Awareness rate of condi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5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1.03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来源于1950年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3]。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4]。2013年4-11月,本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知晓率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本科活动前(2012年8月-2013年3月)及活动后(2013年4-11月)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知晓率,分析品管圈活动的效果。遵循品管圈“自愿参加、上下结合”的原则[5],科室9名护理人员以小组形式自愿组织,投票选出圈长(兼辅导员)。对QCC成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成员掌握QCC活动的原则、方法及所需资料等[6],并建立微信群,进行学习、交流。

1.2 方法

1.2.1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畅通圈)和“圈徽”。每位圈员根据工作体会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依据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的原则,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提高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知晓率”。

1.2.2 计划拟定 品管圈活动历时8个月(2013年4-11月),每两周活动1次,会议平均0.5~1 h。4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5月现状把握,目标设定;6月原因分析,拟定对策;7月对策实施;8、9月确定效果;10月制定标准书;11月研讨与改进,最后进行资料整理。

1.2.3 现状把握、目标设定 为了对本科责任护士掌握患儿病情的现状进行充分把握,笔者对本科2012年8月-2013年3月责任制护理进行统计,共计检查责任护士109人次,≥90分为合格,合格数为67人次,合格数/检查总数×100%=合格率。合格率为61.47%。检查责任护士109人次共计扣分922分。利用柏拉图分析数据(图1),根据80/20原理确定本次改善活动改善重点为主要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病情变化的观察重点。依据圈员的工作年资和临床工作能力,设定圈能力为60%。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累计百分比=61.47%+61.47%×60%×80%=90.98%。

图1 责任护士掌握患儿病情扣分原因柏拉图

1.2.4 要因分析 根据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运用鱼骨图,分析为何会出现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知晓率低,最后经讨论确定责任护士更换频繁,缺乏培训和缺乏汇报病情模板为改善方向(图2)。

1.2.5 对策实施针对改善方向

1.2.5.1 责任护士相对固定,不频繁更换 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儿≤8个,有利于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笔者在科内召开如何更好的做一名责任护士主题会议,加深责任护士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并确保落实,提高责任护士对掌握患儿病情的重视度,让责任护士知晓患儿病情并把观察患儿病情放在首要位置。护士不可以只是被动、呆板地执行医嘱,要对患者真正地进行人性化护理[7]。护士实行“床边工作制”缩短工作半径,让护士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接触,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关心患者身心,加强患者沟通[8]。耐心、仔细地观察病情,细致、全面地展开护理工作,加强病情观察,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9]。

1.2.5.2 制作统一的汇报病情模板 我是责任护士***,我负责的患者是*床-*床,现在我来汇报5床宝宝的病情;5床,**,男,3岁,患儿以**为主诉,于*月*日*时由***入院(家长怀抱入院、急诊护送入院等)。入院后给予***科*级护理,**饮食(详细叙述入院当时医嘱内容)。入院后T:**,P:**,R:**(发热患儿叙述降温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入院评估,为****高危(高危患儿需叙述预防措施)。现患儿症状和阳性体征有:WBC***,血糖***,CRP***等。主要用药为*******,今日液体总量为***,余量****。现存主要护理问题为******,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为******。给予的健康宣教指导是******。患儿食欲**,睡眠**,大小便**。现患儿及家属(社会心理方面:情绪是否稳定,能否配合治疗,家庭支持是否到位等),回答完毕。

1.2.5.3 加强培训,提高责任护士专科知识水平 科内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内容为专科疾病护理常规,辅助检查等,培训后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分析培训效果并对培训方式加以改进。创新护理查房形式,采取护理查房和专科护理常规培训相结合,邀请主任或主管医生参加,对疾病相关知识答疑。建立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治疗团队,针对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变革诊疗护理模式,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出发点,进行流程再造和优化,以团队形式为患者提供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10]。实行医生护士共同查房制;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共同参与疑难危重患者的病案讨论,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制定诊疗护理方案[11]。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提高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

2 结果

本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收获了丰富的成果,包括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有形成果:责任护士对患儿的病情知晓率由 61.47%提高到93.33%,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07.96%,成效显著;无形成果:全体圈员对QCC手法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专业知识有了明显的提升。见图3。

图3 无形成果雷达图

3 讨论

本科将品管工具应用于护理质量改进活动中,以提高责任护士对所管患儿的病情知晓率作为活动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所管患儿的病情知晓率,提高了责任护士观察病情和发现病情变化的能力,保障了患儿的安全。医护人员之间相互沟通、密切合作,从而使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与医生沟通,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同时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的特点是被授予一定权利的一个小组,每个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12]。本次活动按照品管圈步骤逐步进行,圈员体验到不懂到熟练应用品质管理基本工具的过程,提升了个人综合能力。有效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才能,实现全员参与及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13]。圈员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自、参与权、管理权[14],学会了绘制柏拉图、鱼骨图、雷达图等一系列品管手法,并在专题讲座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为持续推进品管圈活动奠定了基础。品管圈运用群体智慧,采用PDCA循环改进程序。活动中注重质量状况及质量基础,善于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原因,群策群力实施整改[15-16],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3]邵立新,余珍,钱萍.品管圈活动在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100-101.

[4]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6.

[5]刑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0.

[6]林建华,卢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动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26-127.

[7]王艺辉.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性及开展模式[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51-52.

[8]胡艳兴,曾小英.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56-58.

[9]卢清丽.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7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60-61.

[10]蒋艳,曹华,彭小华,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05-407.

[11]王引侠,冯小菊,张亚军,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83-684.

[12]姚智萍.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4):347-348.

[13]孙多妹,王玉秀.品管圈在舒心示范病房中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99-100.

[14]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4

Effect analysi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jection and infusion

LOU Yan

Injection and Transfusion Room,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inject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jection by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Method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outpatient infusion",the 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16,the method of Brainstorming,Fishbone diagram and Platon metho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cause of the high rate of re injection,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the injection rate was 4.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25.7%),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Outpatient injection transfusion room;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Reinjection rate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工作性|相似、相关或互补的人群自觉或自发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全员参与、合作、集思广益,以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采用品管手法降低消耗、提升质量,实现改善业绩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3]。门诊注射输液室患者较多,患者对护士的穿刺水平要求较高,都希望可以一次穿刺成功[4]。静脉输液重注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输液中断或穿刺失败而需重新操作的现象[5],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增加舒适度,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我院输液室针对门诊输液患者开展以“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由我院门诊注射输液室护士(8人)组成品管圈小组,其中圈长1名,辅导员1名,其中年龄30~40岁占57%,>40岁占43%;本科学历占43%,大专占14%,中专占43%;工龄1~10年占43%,11~20年占14%,21~30年的占43%。

1.2方法

1.2.1确定主题

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门诊注射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共提出5个待选主题,从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3个方面对上述待选主题进行评价,得到“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这一主题得分最高,确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2计划拟定

通过预估各项步骤所需时间,讨论并确定每项步骤的负责人,并将内容绘制于甘特图中,放置于微信群中,以提醒各圈员的任务以及完成时间[6-8]。

1.2.3现状把握

出现重注后,由执行护士将重注患者信息、重注情况登记在查检表上,2016年1月24日~2月28日为实施前,外周静脉注射总次数为1266例,重注325次,重注率为25.7%。根据圈员结合数据分析得到,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护士操作水平不高、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和穿刺不顺、针头进入体内的长度不够、穿刺工具为钢针是导致重注的主要原因。

1.2.4设定目标

确定圈员能力约为60%,改善重点为77%,经过计算得出: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5.7%-(25.7%×77%×60%)=13.8%,降幅=现况值-目标值=25.7%-13.8%=11.9%。

1.2.5要因解析

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并从穿刺材料、方法、注射药物、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及环境等方面制作原因解析表,将上述因素填入鱼骨图中的大、小骨中,制作出清晰的导致患者重注的鱼骨图[9-10]。根据柏拉图分析(指将搜集的数据根据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等不同区分标准加以整理、分类,共有两条纵轴,左边为要因的次数或频率,右边为要因累计百分比,从左至右按递减方式排列,只要改善20%的错误项目,即能改正80%的错误)出造成重注率高的主要原因有: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护士操作水平不高、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和穿刺不顺、针头进入体内的长度不够、穿刺工具为钢针。

1.2.6拟定对策并实施

针对这4个要因逐个拟定对策,根据20/80法则,总分>84分即被采纳。对要因进行对策拟定,分别筛选出需要实施的对策。

1.2.6.1要因: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护士操作水平不高。对策:①将穿刺前后健康宣教内容汇总做成PPT向护士进行详细讲解。②将宣教内容做成宣传栏,贴在诊区醒目的墙上,方便患者查看,使患者熟悉穿刺流程,加强患者与护士的配合。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治疗前应以温和、鼓励的语言向患者说明输液目的、药名、药物主要作用,输液前做好充分评估,评估患者合作程度、病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等。穿刺后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防止出现不良反应。④由穿刺娴熟的高年资护士对轮转护士或新护士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导,由穿刺娴熟的高年资护士现场示范高难度穿刺动作,协助穿刺操作水平不高的护士提高穿刺技能[11]。

1.2.6.2要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穿刺不顺。对策:①最佳穿刺部位的知识汇总做成PPT,对护士进行培训。②穿刺前对穿刺部位进行预热,除术前需禁食患者外,对于空腹患者需进食后再行穿刺,固定针头时需以左手压住针梗,右手粘胶布。③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穿刺输液部位,对依从性差,不听从护士劝阻,在整个输液过程中一直挣扎、躁动的患者,穿刺部位应选择粗直、离关节较远、便于固定的位置。首选腕关节3 cm以上,肘窝2 cm以下的静脉和踝关节3 cm以上,膝关节3 cm以下处的静脉,必要时予以夹板固定肢体,夹板需上下超过穿刺点3 cm以上。对合作患者则要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从小静脉到大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12]。

1.2.6.3要因:针头进入体内的长度不够。对策:外周静脉钢针输液时,进入体内的针身长度应在整个针身的1/2~4/5[13]。

1.2.6.4要因:穿刺工具楦终搿6圆撸和乒闶褂昧糁谜耄逐步实施各项对策并检查实施效果,汇总,与基线调查正确率进行对比,统计2016年3月1日~8月31日实施后外周静脉注射重注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6个月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实施前后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其中有形成果为实施前(2016年1月24日~2月28日)和实施后(2016年3月1日~8月31日)输液重注率,同时计算进步幅度和目标达成率,进步幅度=(实施前重注率-实施后重注率)/实施前重注率×100%;目标达成率=(实施前重注率-实施后重注率)/(目标值-实施前重注率)×100%[14-15]。无形成果(指无法直接计算经济效益,难以直接用价值或物质形式的成果)为圈员采用素质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的结果,包括穿刺技术水平、工作积极性、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协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运用,每项计分1~5分,由圈长对成员的总分进行统计[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1实施前后有形成果的比较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外周静脉注射重注率为25.7%(325/1266),实施后外周静脉注射总次数为1238例,重注52次,重注率为4.2%,实施前后重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625,P=0.000)。进步幅度=(25.7%-4.2%)/25.7%×100%=83.7%。

2.2实施前后无形成果的比较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输液室护士穿刺技术水平、工作积极性、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协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运用均有提高,见表1。

3讨论

门诊注射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多,穿刺效率和一次成功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与护理。针对门诊注射输液室目前存在的问题,组建了以“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出造成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的主要原因包括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护士操作水平不高、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和穿刺不顺、针头进入体内的长度不够、穿刺工具为钢针,由此得到为降低重注率,减轻患者痛苦,作为护士应重视并避免重注现象,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正确规范的操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静脉输液治疗,将静脉输液的不适感降至最低程度,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使圈员在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品管手法、增加了团体凝聚力,而且还显著降低了重注率,达到了改善护理质量的目的,实现了护患双赢[16]。

我院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使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由25.7%降到了4.2%,与此同时,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输液室护士穿刺技术水平、工作积极性、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协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运用较实施前均有提高,证实了品管圈具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门诊注射输液室是实际可行的,可降低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蓓.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周静脉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4):83-85.

[2]李汶静,陶怡,程晓红.品管圈活动在某儿童专科医院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中的临床实践[J].全科护理,2016,14(9):939-942.

[3]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4]伍晓莹,张宵宵,陈小鸽.儿科患儿家长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1B):18-19.

[5]周芹.品管圈在降低婴幼儿静脉输液重注率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8):884-886.

[6]徐满琴.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儿科门诊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3):3227-3228.

[7]张雁青,冯旭琴,赵旭毅,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13-17.

[8]林建华,卢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动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26-127.

[9]胡素华,兰晓娥.品管圈活动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研究[J]当代护士,2014,(8):130-132.

[10]杨虹,勇琴歌,侯惠如.品管圈活佣越档托难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6):479-480.

[11]梅云霞,王娟,冯苑,等.门诊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品管圈管理[J].江苏医药,2015,41(8):986-987.

[12]阳利娟.重性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重注原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1,(5):115-117.

[13]郭凤梅.外周静脉输液钢针进入体内长度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5):90.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7月1号,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大家积极参与,成立了园丁圈品管圈小组。圈员共9人,其中包括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3人,调查对象为随机抽查住院输液患者100人。

1.2方法

1.2.1主题选定 圈员进行讨论,采用头脑风暴,畅所欲言,提出多个活动主题。对圈员提出的多个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再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将选定的多个主题进行评分,将得分最高项-降低住院患者输液抱怨率选作第一期活动主题。选题理由是:对患者而言,确保病人的输液安全,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对医护人员而言,有利于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服务品质。对医院而言,提高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塑造良好的形象[2]。

1.2.2计划拟定及现况把握 主题选定后,我们拟定了本次活动的计划,并严格按PDCA实施,在现状把握环节,发放查检表,进行为期一周调查,由病区责任护士及总务护士收集填写。最后进行汇总整理,查检结果显示,1w时间内,在随机抽查住院输液患者100人次里,其中输液患者抱怨共41次,输液抱怨率高达41%。数据表明,降低患者输液抱怨率迫在眉睫。针对住院患者输液产生抱怨的原因,制订了改善前柏拉图,确定引起患者抱怨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二八原则,将留置针堵塞、输液等待时间过长(医嘱开出后>1h),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过短(

1.2.3目标设定 目标值计算公式=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出我们本次的活动的目标值为33.48%。下降幅度为7.58%

1.2.4解析及对策拟定 从人、机、料、环、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引起患者输液抱怨的主要因如下:①未使用电子医嘱,医嘱不规范,重复修改,手工转抄输液贴耗时导致延迟执行输液医嘱;②护士工作流程安排不理想工作负荷量大;③输液选择穿刺血管管径细,不符合解剖特点,穿刺手臂活动;④输入高浓度、高营养、刺激性强的药物;⑤等待领药时间过长。根据以上主要因,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每一项对策圈员严格对照"对策评分表"进行评分,对可行性对策组织实施,并制定实施的标准流程。

1.2.5对策实施

1.2.5.1实行电子病历,规范医嘱,加强医护联系 ①实行电子病历,通过电脑执行医嘱并即刻打印输液贴[3];②及时与科主任、医生沟通医嘱存在的问题,加强医疗文件书写培训与考核,规范医嘱;③加强医护联系和沟通,规定医嘱在每日9:00前开出

1.2.5.2优化输液流程,最大限度的弹性合理排班 ①优化工作流程:总务护士提前(输液前1d)公示病人无药情况让医生知晓;②总务护士与整班护士2人分别配置病区液体,保证第一组液体在9:00前输入;③每日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责任护士改变从头到尾输液顺序;④输液高峰期,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弹性排班,适当增加护士人力资源

1.2.5.3输液前正确评估血管情况,落实患者的输液健康指导 ①进行血管解剖知识培训,掌握选择血管原则;②输液前充分评估血管及手臂活动情况;③自患者入院起即强调不得擅自离院,输液治疗时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加强对静脉留置针的宣教,向患者讲解如何保护留置针,预防堵管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提高依从性;④根据血管直径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

1.2.5.4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和目的选择正确输液方法和穿刺工具 ①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型号留置针,输注脂肪乳等高营养液、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选取血管管径粗大、弹性好的血管,选择20G留置针,静脉管径较细者选择24G留置针[4];②输液治疗前充分评估患者治疗目的及药物性质再采取相应的静脉输液方案,如需要输入TPN、高渗透压液体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时由医生进行PICC或CVC置管[5];③科室培训PICC专科护士一名,协助穿刺。

1.2.5.5增加领药次数,医生提前开药 ①与中央运输中心协商每日上午10:00增派一次领药,输液高峰期根据科室输液量适当增派工人及时到药房领取药物;②总务护士询问医生当天要新开或停止的药物后进行申请或领取;③与药房协商上午增加一次发药工作

2结果

2.1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输液患者的抱怨率从41%下降到31%,下降幅度为10%。抱怨率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明显降低。经统计学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住院患者输液抱怨处理流程得到标准化 住院患者输液抱怨接受抱怨调查抱怨原因分析制定改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患者理解配合工作。

3讨论

3.1降低住院患者输液抱怨率,能确保病人的输液安全,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同时提高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3.2我们的园丁圈历时8个月,汇集了全体圈员的智慧与心血,在此次主题品质管理的目标上,激发圈员参与管理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圈员的责任感,提高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团队愉快工作的氛围,使科室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服务品质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2]刘艳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输液抱怨率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4):487-488.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组圈与主题选定 2013年1月我科根据自愿参加品管圈活动,热爱集体,关心团队建设,能观察分析,出谋划策,责任感强的原则成立了"无忧圈"组织。本圈有8名成员,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选举1名圈长负责圈内活动。针对儿科存在的问题,经圈员对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进行投票评分,确定"提高大小便标本送检率"为本次的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为期6个月,我们按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这10大步骤实施活动,定期召开圈会并记录活动内容。

1.2现状把握 由圈员根据儿科住院患者分析2013年1月14日~31日出院134人,未及时送检标本得到数据见表1。

1.3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善能力*圈能力)

考虑到实际情况,将本次圈能力设定为80%,根据柏拉图博士的八二定律分析,将本次提高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的目标值定位95%。

1.4解析与对策拟定 由"无忧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从护士,患儿,病房环境及其他方面查找大小便漏检的原因,最后统一意见,运用鱼骨图进行特性原因分析。

1.5对策实施

1.5.1建立大小便未送检登记本,包括床号,姓名,性别,未留取原因,检查者。

1.5.2制定科学的送检标本的流程 医生开出化验医嘱-常规化验由办公班处理医嘱,在标本盒上贴好标签-责任护士核对后分发标本盒,告知患儿家属留取标本的意义,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和放置位置-责任护士每天下午巡视病房时对未留取大小便标本的患儿再次提醒-前夜班护士根据大小便送检记录情况再次宣教并提醒患儿家属次晨留取标本-后夜班护士收取标本,电脑中标本采集确认-过期未留取大小便标本者有责任护士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留取,对长时间不能留取者有主管医生协助督促留取-办公班护士查收报告单并登记-护士长1次/w检查落实情况。

2 结果

2.1有形成果评价 利用2013年3月~6月的数据收集计算出大小便标本的送检率见表2。

活动结束后按公式计算出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

目标达标率 =(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114.51%(小便标本达标率)

=135.71%(大便标本达标率)

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0.7%(大便标本进步率)

=19.3%(小便标本进步率)

2.2无形成果评价 对QCC手法的运用,对团队精神,责任荣誉,活动信心,沟通配合,促进脑力开发等项目进行评价,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3 讨论

3.1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 通过"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新的品管手法,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还培养了圈员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圈员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营造了团队愉快的工作氛围,促进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2]。护理质量管理不再是护士长为主[3],而是全员参与改进。

3.2持续改善工作质量 "品管圈"活动要按PDCA循环进行,通过问题逐个的解决,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作为工作制度,使工作质量循环前进,阶梯式上升。而失败的原因,经过总结和分析后,也可以作为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挖掘圈员的管理潜能,实现全员参与及质量持续改进[4]。

参考文献:

[1]林瑞荣.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46.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7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57

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高风险意外事件,一旦发生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给护士身心造成很大影响,其危害性强,后果严重。研究分析针刺伤危险因素、防范对策是护理人员高度重视的管理项目。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在同一单位或工作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1],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我院护理部于2014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确立了“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风险”为活动主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3~12月采用便利取样法,在内、外科、儿童专科医院8个护理单元调查55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22~45岁。大专436名,本科及以上119名。护士338名,护师141名,主管护师71名,副主任护师5名。内科210名,外科213名,儿童专科医院132名。

1.2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由11名人员组成,其中 8名护士长均是静脉输液治疗组成员,1名医院感染管理科助理,护理部1名总护士长和助理员分别任圈长和辅导员。

1.2.1选定主题和拟定活动计划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列出所有有待解决的问题,对问题就其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分别采用5,3,1分3级计分,总分最高项即为本次要解决的主题。本次活动主题确定为“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风险”。活动时间2014年1~10月,将计划绘制成甘特图,明确时间和工作内容。

1.2.2分析现状2013年3~12月整理修订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风险”调查表,在全院调查555名护士,结果为针刺伤风险92%。根据柏拉图原因分析,统计不同风险因素所占比例及累计百分比,按照80/20原则主要风险为:操作后针头未直接入锐器盒32.20%,未使用安全型留置针17.27%,药物配制中被刺伤12.44%,针头帽回套12.25%,以上4项占针刺伤发生风险74.16%,将此列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

1.3设定目标通过品管圈方法的目标值设定公式拟定改善目标。改善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本次改善重点为现状把握中需要改善的特性累计百分比74.17%,活动圈能力80.00%,本次活动的降低针刺伤风险的目标值为37.5%[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92- (92×0.74×0.80)]。

1.4原因分析针对4项改进的问题点,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刺图法,从人(护理人员、患者)、管理(流程标准、制度)、工具(设备、材料、信息)、环境4个方面进行特性要因分析,确定了相互关联、标本需兼治的问题共23个因素,通过论证并按80/20原则明确了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利器盒配置和使用管理不到位、安全型留置针操作不熟练 、使用后注射器等锐器集中处置、徒手分离等不良习惯等是针刺伤风险的改善方向,见图1。

1.5拟定对策并实施

1.5.1提高防范意识在全院开展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举办系列相关防护知识讲座,分析通报我院近年来针刺伤发生情况,强化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针刺伤标准预防流程的执行力。

1.5.2高效利用锐器盒按需求配置不同型号锐器盒,实现锐器盒位置前移,在治疗室操作台、治疗车配置锐器盒和剪刀,随时分离各种锐器入盒,不得徒手分离注射器;规定不得在行走或其他操作过程中进行锐器的开启、分解、毁型等操作,对已启封、处于备用状态的锐器(如注射器、玻璃安瓿等)转移过程中,应使用治疗盘,不得徒手持锐器穿越走廊、病房及操作间等区域。

1.5.3使用安全型工具有效使用安全型工具是减少针刺伤的必要基础。(1)熟练使用留置针,首先对科室小教员进行安全型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训练,小教员对科室全体护士培训,通过以点带面使全体护士熟练完成安全型留置针操作。(2)明确规定。对HIV,HBV,HCV等血源性传染病患者携带者、急诊就诊未明确上述疾病感染情况的患者及躁动、不能正常配合治疗的患者,必须使用安全性留置针。(3)使用“无针输液接头”替代肝素帽实现无针静脉输液治疗,以降低针刺伤风险[2]。

1.5.4规范操作行为静脉穿刺、静脉输液后拔针是护士针刺伤高风险环节[3],规范操作行为,养成良好工作习惯:(1)倡导护士“一次把事情做好”,杜绝二次分离、二次传递带针注射器执行用药。(2)尽量避免双手回套帽,必要时可单手回套针帽。

1.5.5加强安全质量管理控制科室设立防针刺伤监督员,督导护士落实规定,及时上报针刺伤病例,每月进行分析讲评,静脉治疗小组成员、总护士长每周检查科室护士“防针刺伤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包括液体配置、安瓿处置、安全型留置针等安全工具的使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组定期检查汇总、讲评,对及时上报针刺伤病例及时处置并跟踪随访,提高护士针刺伤风险有效预防,鼓励主动上报。

1.6评价指标比较QCC活动前(2013年3~12月)与QCC活动后(2014年1~10月)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及风险。

1.7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QCC活动前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比较(表1)

2.2针刺伤发生风险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针刺伤风险由92%降至36%(设定目标值为37.5%),目标达标率102.75%。

3讨论

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前后针刺伤风险由92%降至36%,针刺伤风险降低幅度56%(目标值59%),目标达标率102.75%。静脉治疗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利用PDCA 循环法、头脑风暴法、查检表、甘特图、特性要因图、柏拉图等基本工具,圈员充分讨论分析,从诸多针刺伤风险因素中找出要因,制定实施风险防范对策。锐器伤发生与工作人员自身防护行为有关,知识是基础,行为改变是降低发生率的关键[4],锐器伤中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3],通过防针刺伤相关知识学习,提高了护士及护理管理者针刺伤防范意识,优化了静脉输液治疗流程,将锐器盒位置前移,方便护士临床操作;院、科两级分层训练,安全型留置针使用率显著提高,特殊科室达到100%;将落实防针刺伤管理规定作为专项质控内容,同时充分发挥科室督导员作用,督导护士执行管理规定,提高职业防

护意识,自觉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对工作中个别执行防范措施不到位情况及时发现提醒,定期汇总讲评效果,有力控制了针刺伤高风险环节,降低了针刺伤发生,有效提高了针刺伤风险防范的效果和效益,同时促使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更加安全、科学、高效。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日益广泛,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护理人员及护士长积极地参与活动,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对策实施让每个人由各个角度观点去拟定,从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达成效果[5],执行力由被动便主动。通过本次活动,在圈员带动下,许多护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均得到显著提高,提高了整个护理团队积极性、责任感、荣誉感,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

4小结

开展QCC活动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风险。本次活动后进一步修订了静脉输液治疗之防针刺伤的标准预防流程,在落实对策的各个环节,实施品管圈活动,应用PDCA循环,环环相扣实施对策[6],达到持续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红,余春华,吴洪美.品管圈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0):1201-1203.

[2]孙平秀,李建宁.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及风险预防控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151-152.

[3]黄丽蓉,李阳,黄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759-760,777.

[4]焦昆.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80-83.

[5]潘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11-14.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8

1.1 一般资料 活动前随机抽取我科2014年3月份期间在院电子护理病历30份;品管圈活动后随机抽取2013年4月在院电子护理病历30份作为研究资料。本次活动科室护理人T均参与。

1.2 方法

1.2.1 组圈与主题选定 全科人员均为品管圈小组成员,推选圈长,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并向圈员征集圈名与圈徽。通过全体投票最后选取“醒脑圈”为圈名。圈员针对我科护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针对每个问题的重要性、院方政策、迫切性、可行性、达成性、圈能力进行了投票、评分,选出活动主题为降低电子护理病历的不正确率。品管圈活动实施期限为2014年3月-6月。

1.2.2 制定计划 首先确定本次主题活动期限为3个月,根据圈员的讨论结果及数据库检索,找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法,并按时间顺序拟定活动内容。最后圈长确定方案,并制作活动计划表。

1.2.3 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制定电子病例现状调查表,随机抽取我科2014年3月份期间在院电子护理病历30份,其中数据录入缺失(62)、护记与医嘱不符(25)、护记与实际病情不符(10)、宣教缺失(9)、其他(7),共113项,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柏拉图分析[3]与二八法则得出,见图1,显示电子护理病例最主要问题是数据录入缺失、护记与医嘱不符、护记与实际病情不符,通过圈员讨论,从人、事、物、其他等方面用鱼骨图说明电子护理病例书写不正确的因素,见图2.

1.2.4 设定目标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13-(113*86%*57%)=57.6。

1.2.5 制定对策与实施

(1)医疗护理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利用业务学习、晨会交接班时间、圈会时间,对电子病历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护士条例、病历书写规范等,让每个护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强化法律意识。

(2)班班查对交班护士应核对好交班内容,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接班者查阅上一班护理记录,人人参与管理,责任护士对每天分管床位的书写记录进行审阅。

(3)质控小组,抽查3~5份/w护理病历并在晨会上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落实到个人,并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文书记录落实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制定对策。

(4)书写护理记录杜绝盲目拷贝复制现象,仔细观察病情如实记录,加强对反复出现问题的护士培训

2.结果

2.1 有形成果 改善后电子护理病历不正确例数达到:44例,书写质量明显提高,避免了因护理记录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44-113)/(57.6-113)×100%=124.54%,进步率一l(改善前一改善后)/改善前×100%=(113-56)/113×100%=50.45%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2.2无形成果用圈员设计的评估问卷量表对责任心、品管手法、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幸福感进行评价,每人每项得分为1~5分,满分为50分,在品管圈活动中,提高了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沟通与协调的能力,成果绘制雷达图,见图3。)

3.体会

品管圈不但有效地降低电子护理病历不正确率,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提高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实施中通过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有关的法规条例,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使圈员学会了如何选定主题,画柏拉图把握现状,用鱼骨图解析问题,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价等一系列品管手法,锻炼了护理人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无形之中也加强了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和默契,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升了整个科室的凝聚力和团队竞争力。

参考文献: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9

1.品质管理圈的形成

小组由上进心、责任心较强及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各层次的护士自愿参加组成,成员共计12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7人、护士4人,包括圈长、副圈长、记录员等。推选出圈名“同心圈”。活动大多数是利用业余时间,每1-2周召开1次圈会,集中全体圈员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及商讨解决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定时向护士长汇报。

2.品质管理圈的具体活动

2.1主题选定 采取头脑风暴法,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按照5M[2]选题法,最后综合大家意见,以评价法确立“减少住院患者佩戴腕带标识丢失的个数”作为此次品质管理圈活动的主题。其选题的理由主要是规范工作流程,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和谐医患关系。

2.2活动计划拟定 本次活动计划6个月完成,每1-2周召开圈会并有相关的活动记录,每次活动1h左右,活动内容为重点讨论、解决或拟定具体问题,同时学习品质管理圈相关理论。根据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的品质管理圈活动步骤,以表格方式拟定每个步骤的活动时间及负责人。

2.3现况调查 按照活动计划,对住院患者佩戴腕带标识的流程进行为期3周的现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通过主次因素分析法发现腕带丢失的原因主要为患者依从性差(66%)及医务人员执行力度差(29%);根据80/20法则,本圈将改善重点定为提高医务人员核对腕带标识的执行力和患者佩戴腕带标识的依从性。

2.4确定目标 根据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确定目标为:经过此次品质管理圈活动后,住院患者佩戴腕带丢失的个数从目前的25个/周减少到5个/周。

2.5原因分析 通过特性要因分析,找出佩戴腕带标识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⑴护理人员思想守旧:护理人员未认识到腕带在安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过于自信,存在“我认识他”的思想,确信不会出错;部分护理人员认为反复核对增加了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再加上患者的不配合,造成了护理人员腕带核对制度落实率低;⑵患者不配合:由于护理人员对腕带的知识宣传教育不够,导致患者未能充分认识到佩戴腕带标识的重要意义;同时部分患者抵触患者角色,不愿被腕带提醒自己的患者身份,造成了患者经常自行去除腕带;⑶系统网络或腕带自身原因:腕带的舒适性差是患者不愿意佩戴的最主要原因。少数患者佩戴后有皮肤过敏现象。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腕带上计算机打印的信息模糊或失去作用无法被红外线扫描。另外,在腕带扫描确认身份过程中,科室有些区域无法使用PDA,还有PDA供电时间有限等原因,这些都影响了在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对于腕带的使用。

2.6制定并实施对策

2.6.1 提高护理人员思想认识 关注患者安全,保障患者安全,共同协调护患关系,是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的重中之重[3]。患者识别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之中,在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中规定,使用患者姓名和住院号进行身份识别是患者安全有效接受治疗护理的基本保证[4].腕带标识为规范化护理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辅助工具,有效地防止因为错误识别患者引起的医疗事故。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相关的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培训,以法律法规结合医疗护理差错隐患案例分析和医疗护理安全知识技能培训为主,将核心制度深入人心,改变医务人员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性。医务人员自身认识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腕带核对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

2.6.2 采取人性化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

2.6.2.1加强落实患者宣教 (1)对每位住院患者耐心的做好宣教,让其充分认识到佩戴腕带,无论到哪里都放心,有效防止医疗过失,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2)告诉患者腕带采用无毒防过敏的合成纸作为材料,材质柔软,韧性好,不易拉断、防水、触感好。不会日常活动带来影响,特殊设计的一次性使用锁扣一旦扣紧就不能打开,可以确保唯一性和正确性。

(3)对于偶尔一些很介意被探索亲友看见的患者,建议其用小块毛巾包扎遮挡,探索完即可取下。(4)可以制作腕带佩戴温馨提示卡,在患者佩戴腕带时一并发给患者,随时提醒患者:“为了您的安全,请随时戴好你的腕带”,解决患者心理上的拒绝。(5)在护患沟通平台如工休座谈会、宣传板报上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佩戴腕带的好处,让其被动的被要求佩戴变为主动要求佩戴。

2.6.2.2佩戴腕带应人性化、个性化 佩戴时应了解患者是否属于高敏体质,如果属于应采取既便于医疗护理操作时的身份确认,又能使患者不致因佩戴腕带而出现过敏不适,可考虑将护腕置于腕带下,使之不与皮肤直接接触,增加舒适感。

2.6.3 完善操作流程,切实落实腕带核对制度

2.6.3.1 加强对患者标识腕带佩戴情况的监管。针对标识腕带佩戴中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科室首先从管理入手,加强监督、检查,将腕带核对执行情况纳入质量控制范畴,正确引导护士,把握3个重点时段。入院当天护士长评估新入院患者对腕带的认知情况,护士健康宣教到位情况;每周一、四对腕带佩戴依从性进行专项检查,了解患者佩戴的情况,对于不愿意佩戴的患者要追查原因,尽量消除患者的影响佩戴的因素;出院时了解患者对此的感受,并将情况及时向全科护士反馈,以改进工作偏差,确保良性运转。

2.6.3.2 规范护士操作行为。一方面向全科护理人员耐心讲解身份腕带对快速确认患者身份、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尽量减少护患纠纷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操作细节,讲究佩戴美观,佩戴时大小适中,剪去多余部分,便于查看,尽可能消除患者从心理上拒绝。在使用过程中,护士要加强巡视,对破损的、松紧不适宜的、信息模糊或失去作用的腕带要及时给予更换,更换的腕带仍需两人核对。患者出院由护士取下腕带,取下时要用剪刀剪断,不可强行拉扯,以免损失患者。对每位护士加强流程的培训,使执行标准统一。

3.效果评价

3.1 2012年6月,病房住院患者佩戴腕带标识丢失的个数为25个/周;2012年12月,效果确认时病房住院患者佩戴腕带标识丢失的个数为5个/周,详见表1.

表1 2012年6月与2012年12月病房住院患者佩戴腕带丢失的个数比较

3.2 品质管理圈活动前后圈员能力的比较 实行品质管理圈活动前后,由圈员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工作积极性、凝聚力及对品质管理手法的运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和工作的和谐程度等,每项评分范围为0~5分。从图2可见,实行品质管理圈活动后圈员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且发挥了群体效应。

图2 品质管理圈活动前后圈员各项能力的比较

4. 讨论

4.1 促进腕带标识管理流程标准化 在护理工作中患者身份的辨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事关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核对腕带标识确保了身份核对的准确性。通过品质管理圈活动改进了腕带识别的操作流程,促进了腕带标识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利益,保证医疗安全,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受到了医生和住院患者的一致好评。

4.2 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圈员的个人能力。QCC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医院管理工具。它尊重人性,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能充分调动圈员们的工作积极性,活动中,圈员通过学习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激发了护士参与民主管理,增强了凝聚力,团队意识不断增强[5]。

4.3品质管理活动对护士管理能力的培养 临床护士是医院最基层的员工,长期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6]。而此次活动使护理管理实现了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的转变[7]。护士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能够从患者的需要出发,自觉寻找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改进质量。

4.4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衔接环节多,细微的差错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从腕带管理实践中体会到,护理安全必须做好细节管理,才能确保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8]。

参考文献:

[1]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2]陈秋芳,刘沛珍.QC小组活动在提高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15(9):702-703.

[3]王春秀.执行患者安全目标 落实患者健康教育[J].护理学杂志,2010,25(7):15216.

[4]Goal I.Identify Patients Correctly. 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2006

[5]石蓉.品质圈活动在心脏外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华西医学,2011,26(3):464-466.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心内科静脉留置针患者110例为对照组,104例患者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及新方法实施静脉留置针。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 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我科"新希望圈"活动小组共8名圈员,以科室组织,护士主动报名的形式成立。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支持和辅导,并组织圈员学习品管圈基本理论和知识。

1.2.2选定主题 采用品管圈活动主题矩阵图,圈员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点一一列出,并依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采用"5、3、1"的评价法汇总出分数,最终将"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1]定为本次活动主题。

1.2.3制定活动计划 根据主题,运用六何(5W1H)分析法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拟定计划、把握现况、分析要因、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实施与评价对策、确认效果、标准化、决定活动日期、圈员的工作分配等,并绘制成时间甘特图。

2结果

2.1把握现状及分析要因 设计查捡表,收集2013年12月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基本信息。将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得出留置针总数为110例,其中堵管36例,堵管发生率为33%。对出现36例堵管的留置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72 h堵管18例,48 h堵管12例,24 h堵管3例,96 h堵管1例,12 h堵管1例,2 h内堵管1例。

了解现状后,分析造成堵管的主要原因为:封管手法不正确(延长管未夹到底部、夹小夹子手法不正确、小夹子距离穿刺点远);护士宣教知识欠缺;药物渗透压及pH值不合理(刺激性药物、两种或多种不相容药物)。将引起留置针堵管的原因制成柏拉图,利用二八定律确定改善重点为72 h堵管和48 h堵管。

2.2设定目标 明确改善重点后,拟定改善目标。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圈员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个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的评估而得出,平均分为4分,以5分为100%算,本次品管圈活动圈员能力为80%,目标值=36-(36×83.3%×80%)=12。

2.3解析问题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对留置针堵管存在各环节中的人、物、方法、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静脉留置针堵管的要因分析,绘制鱼骨图,寻找留置针堵管的根源,最终确定主要原因为封管手法不正确(延长管未夹到底部、夹小夹子手法不正确、小夹子距离穿刺点远);护士宣教知识欠缺;药物渗透压及pH值不合理(刺激性药物、两种或多种不相容药物)。

2.4拟定对策 一个原因可衍生出多个相应对策,应根据效益性、可行性、经济性等各种因素作综合评价,选择要实施的改善方案。此阶段经讨论决定,对策为:理论知识培训,规范宣教内容;操作培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针对个人加强思想教育。

2.5实施对策

2.5.1静脉留置针维护相关理论知识培训 品管圈小组成员通过收集资料,针对我科护士现有的静脉留置针使用及维护水平,进行自我理论知识培训;请留置针厂家专业培训人员进行讲座,现场提问答疑。培训内容包括:静脉留置针基本知识、穿刺前的评估(病情、血管等)、穿刺过程、固定、维护、宣教、告知。培训过程中采用以参与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操作视频,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保证了培训效果。

2.5.2操作培训监督考核 带教老师对操作规范进行逐步讲解,帮助理解各步骤意义;统一对全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并且逐一进行考试,确保合格率;护士长进行质量追踪。

2.5.3规范宣教内容 与患者多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健康宣教,规范留置针使用宣教内容。

2.6效果确认 品管圈实施后的成果包括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两部分。

有形成果: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有形成果主要为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降低。改善措施实施前(2013年12月),110例静脉留置针中有36例堵管,堵管发生率为33%,改善措施实施后(2013年1~2月),104例静脉留置针中有17例堵管,堵管发生率为16%。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制定了心内科常用药物PH值表格;心内科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3讨论

本次活动按照品管圈步骤逐步进行,圈员体验到从不懂到熟练应用品质管理基本工具的过程,提升了个人综合能力。品管圈活动使护理管理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通过参加品管圈活动,临床护士用数据说明问题的意识逐渐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此次品管圈活动取得显著效果,对我科护理队伍实施自我质量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11

大家知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在新的医改背景下,如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每一个管理者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过去的一年,护理部带领全院各护理单元,使各项工作走在全院的前头。

在过去的一年中,你们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追踪方法学、根因分析法、品管手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共60个科室组建了61个品管圈,有效地激发了护士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在年初的中期汇报会上,我听到来自不同科室的许多好的主题。前几天,还有15个圈参与了最终成果汇报,评出了一、二、三等奖,今天还有第一名的汇报。我很期待,希望在你们的带动下,全院各部门都能积极转变思路,把先进的管理工具运用到质量控制下,实现我们打造精益医疗,精品科室的目标。

在过去的一年中,你们持续开展青年护士技能比武,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在去年的留置针比赛中,我院实现了从院内走向全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年,刚刚结束的急救技能比赛,我认为形式很好,不仅能提高个人的急救技术,也能锻炼集体的团结协作能力,使护理队伍战时能拉得出来,拉出来能拿得下来,真正打造一批敢打、敢拼、高素质的医疗精英、青年尖兵!

在过去的一年中你们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20xx年度“听群众心声、让患者评议”活动中,我院被评xx省最满意省城三级综合医院之一。我想这其中有在座的以及全体护士同志付出的辛勤劳动――因为你们日夜守护在患者身旁,与患者接触最多,患者的一声呻吟,一点变化,你们都能第一时间观察到、体会到,你们的付出为全院赢得了肯定和声誉,再次向你们表示感谢!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12

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激励全体护士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表彰奖励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立足实际,以人为本,维护健康,创先争优

三、活动内容

1、评选优质护理服务先进护士、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优秀护士长与优秀带教老师活动。

2、开展第二届品管圈成果汇报竞赛活动。

3、贯彻落实《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开展促进全民阅读征文评选活动。

4、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表彰内容:①20XX年度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人员。②20XX年度护理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前10名。③20XX年夜班出勤前10名。④促进全民阅读征文评选活动获奖者。⑤优质护理服务先进护士、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优秀护士长与优秀带教老师。⑥第二届品管圈成果汇报竞赛活动获奖者。

四、时间安排

1、5月4日前完成各项评选与统计工作。

2、5月6日下午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

五、评选条件

(一)优质护理服务先进护士评选条件:

1、本单位在册在岗且连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三年以上的护理人员;

2、热爱护理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现象;近一年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4、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关心体贴病人,在优质护理服务方面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并得到同行和病人的普遍好评;

5、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技术熟练,业务水平较高,成绩显著;

6、近一年(20xx年5月至20xx年4月期间)未出现病人投诉且病事假累计不超过14天。

(二)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评选条件:

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3年。

2、公示并落实服务项目。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在病房予以公示。

3、弹性排班,每个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8-10个。

4、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到位,并能体现专科特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5、患者满意程度高。患者知晓自己的责任护士,对护理服务认可、满意,患者满意度95%。

6、医患关系和谐,陪护率明显下降,近一年无病人投诉(20XX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

(三)优秀护士长评选条件:

1、本单位在册在岗且连续从事护理管理工作二年以上的护士长;

2、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团结同事,在护理人员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科室管理科学规范,在上级检查考核中得到好评;

4、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关心体贴病人,所在科室病人满意度95%,并得到同行和病人的普遍好评;

5、熟练掌握护理管理与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熟练,业务水平较高,成绩显著;

6、近一年(20XX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未出现病人投诉且病事假累计不超过14天。

(四)优秀带教老师

1、本单位在册在岗且连续从事护理带教工作一年以上的护理带教老师;

2、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带教认真,在护理实习生中得到较高评价;

3、具有良好的带教、沟通、教学能力,科室带教工作规范,在上级检查考核中得到好评;

4、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关心体贴病人,所在科室病人满意度95%,并得到同行和病人的普遍好评;

5、熟练掌握护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熟练,业务水平较高,成绩显著;

6、近一年(20xx年5月至20xx年4月期间)未出现病人投诉且病事假累计不超过14天。

六、评选办法和要求

(一)各科室(护理单元)按照有关标准,自下而上,层层评选、逐级推荐,确保推荐质量,原则上每个科室(护理单元)限推荐优质护理服务先进护士1-2名、优秀带教老师1名,在全院范围内推荐优秀护士长7名与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5个。

(二)申报优质护理服务先进护士、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优秀护士长与优秀带教老师,需附简单的事迹介绍,于5月4日前报护理部,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三)第二届品管圈成果汇报竞赛活动,由护理部统一组织,每个护理单元推荐1名代表参加汇报比赛,按成绩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

(四)全民阅读征文评选活动,由护理部、工会、团委统一组织,各护理单元安排好工作积极参与。

国际护士节活动方案范文二

一、活动目的

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忠于职业操守、甘于奉献精神为主线,充分展示我县白衣天使形象,全面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激励护理人员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推动全县护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活动主题

以中国梦、服务民生为主题

三、活动内容

1、评选表彰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

2,开展中国梦 我的梦演讲比赛.

3、开展护理三基理论知识竞赛。

(1)竞赛内容:《护士条例》、《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护理理论三基知识《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复习题解护理分册》。

(2)竞赛形式:竞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在岗护士进行比赛。决赛由卫生局组织,在初赛的基础上,各单位推荐一名代表参加。竞赛采取随机选题形式。

(3)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纪念奖4名。

四、时间安排

1、4月15日前,各单位按照评选标准和要求完成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的推荐、评选、公示和报送工作。

2、5月10日前各单位完成护理三基理论知识初赛;并将参加决赛人员名单报局基层卫生科。(每单位推荐1名)

3, 5月11日中国梦 我的梦演讲比赛。

4、5.12国际护士节前夕召开表彰大会暨护理三基理论知识决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活动要求

护士品管圈汇报篇13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66

作者单位:434020荆州市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

谢红艳: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痰培养是呼吸内科患儿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痰标本采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科收治的患者多,痰培养标本采集量较大,为了提高痰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实施了品管圈管理。品管圈(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一个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1-2]。我科于2013年10月成立品管圈,以“应用品管圈提高痰标本采集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成立品管圈小组我科于2013年10月成立了品管圈,共有圈员10名,其中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6名护师,3名护士。小组成员年龄为21~ 41岁,学历均为本科。小组成员投票选出圈长1名,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协调,护理部主任担任辅导员。在第二次圈会上投票确定“携手圈”为圈名,并制作了圈徽,其寓意是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在互相帮助中成长,在成长中互相依靠,共同携手守护患者的健康,使患者安心、舒心、放心,用我们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1.2主题选定由全体人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一一列举出实际工作中有待改进的问题,并就列举出的问题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 个方面进行投票打分,采用“5,3,1”的评分法汇总出分数,分数最高者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即提高痰标本采集合格率。

1.3计划拟定运用5WlH分析法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精确控制活动进度。活动周期为2013年10~12月,每l周活动1次,每2周召开圈会1次。

1.4现状把握统计2013年7~9月住院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情况,并采用问卷向护理人员和检验科工作人员了解影响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的原因。共采集痰培养标本93份,合格80份(86.02%),影响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的主要原因见表1。根据80/20原则[2],将宣教不到位、护士操作技术欠缺、环境因素此三大情况列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

1.5目标设定通过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设定公式[3],对活动后痰培养标本送检合格率进行了目标设定。拟定圈能力为80%,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 现况值× 改善重点× 圈能力)=13.98%-(13.98%×84.62%×80%)=4.52%,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将痰标本采集不合格率降低至4.52%。

1.6原因分析圈成员对影响痰标本采集质量的各种原因进行讨论,运用“鱼骨图”从人、环境、操作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绘制了要因分析图,见图1。对全部的末端原因进行讨论,得出宣教不到位、护士操作技术欠缺、环境因素是导致痰标本采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1.7对策拟定与实施

1.7.1加强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改善前:新患儿入院,护士遵医嘱进行标本采集时有的患儿已经进食进水,采集的痰标本中含有奶汁或水。改进内容:制定标准的宣教流程,操作前告知患儿家属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提高患儿家属的依从性。向家属解释说明 此操作需要禁食水半小时,询问饮食情况,确认半小时内无进食进水。交代家属叩击患儿背部做好检查准备。

1.7.2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制定痰标本采集流程改善前:新护士操作技能欠缺,采集部位欠准确,标本中有的肉眼可见血性分泌物,有的没有吸进深部取出痰液,吸到的只是鼻涕及唾液,有的标本量不够,有的标本检验科回报怀疑是污染菌群。改进内容: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重点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流程、采集部位等知识,并进行定期考核,与个人质量分挂钩,同时要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教育。护士备好用物,指导患儿取端坐位或侧卧位,固定手脚和头部,撕开痰培养包包装备用,戴手套,培养包打开后立即使用,不可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采集后及时盖盖,护士操作应做好手的清洁消毒,戴口罩,取出培养包连接吸痰器,润滑导管前段,调节负压,将导管前段深入患儿咽部取痰标本,迅速密封好。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填写痰培养标本送检登记本,通知支助中心及时送检。

1.7.3加强采集环境的管理改善前:采集标本在穿刺室进行,采集标本时同时有患儿在穿刺,并有多个家属陪同。改进内容:设置单独采集间,采集室每日定时消毒3次,采集标本时不要家属陪同。

1.8效果确认对策实施后,于2013年12月底在实施改善对策的状况下,运用相同的调查表对医护人员及检验科人员进行资料收集,共采集痰培养标本95份,与改善前进行对比。

1.9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有形成果改善后痰标本采集的不合格率由之前的13.89%降低至改善后的4.21%,目标达标率为103.28%,见表2。

2.2无形成果圈员运用品管圈能力、专业知识、脑力激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集体荣誉感均有很大提高,见图2。

3讨论

我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收获了丰富的有形成果。呼

吸科痰标本采集是儿科常见的操作,但操作不规范致采集标本不合格,重复采集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又增添家属不满,有的标本结果不准确对临床诊断治疗有影响。表2显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痰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由13.98%降至4.21%,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不仅与人员操作方法或环境因素有关,还与流程有关,通过改进流程,对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及环境改善,制定相关标准化作业流程,成效显著。图2显示,圈员在QCC手法应用、积极性、团队精神、自信心、科学分析、沟通能力、亲和力等方面均得到成长,尤其是QCC手法应用、积极性、团队精神这3方面提高显著,为持续开展QCC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品管圈重视流程改造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品管圈精神在于主动参与,护士在参与品管圈活动过程中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质量意识明显提高[4]。成员在圏活动中一起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逐渐培养“问题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5]。

参考文献

[1]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6.

[2]佐国琴,郑直.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缺陷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4):151-153.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4]李敏,杨芳,段丽娜.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持续改进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B):62-6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