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市场实用13篇

投资基金市场

篇1

新兴市场以“魔力”吸引着全球资金,全球基金数据研究机构EPFR的数据显示,2009年流入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资金激增至逾800亿美元,其中作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收获了近四分之三的资金。

作为个人投资者来说,则可以借助于各种新兴市场基金产品,参与到新兴市场的成长中去。

首先可选的就是“金砖四国”基金。2002年,高盛研究员创造出“BRIC”这一词汇,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首字母组成,被认为是最值得投资的新兴市场国家。汇丰环球投资基金――新兴四国市场基金成立于2005年,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截至2010年4月30日,该基金的3年年化收益率为9.42%。

泛新兴市场基金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泛新兴市场基金除了投资于金砖四国外,在亚太市场、东欧、中东、非洲等地区均有一定的投资部署。如安本环球―新兴市场基金,主要的投资重点在拉丁美洲,其第一大重仓股为巴西的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leo Brasileiro S.A.ADR)位列其第四大重仓股;亚洲,包括新兴亚洲和已发展亚洲则是安本新兴市场的另一大重点投资区域,像中移动、韩国三星等都是其重点持股;此外,该基金在新兴欧洲的投资比例占到了11.79%。晨星数据显示,安本新兴市场近5年的年化平均投资收益率为19.56%,近1年的回报率达到68.14%。

当然,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新兴市场的判断,进行分区域的投资,主要的分类可以按亚太基金和东欧、非洲基金来进行。

可选新兴市场QDII

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说,一种新的投资新兴市场的渠道正展现在面前。今年以来,境内多家基金公司发力QDII市场,与前几年的QDII基金产品相比较,新一批QDII基金的亮点在于其主题性更加突出,如国内首只海外指数基金――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为境内投资者直接投资美国股票提供了便利的渠道。近期,国投瑞银推出了旗下的全球新兴市场精选股票基金(LOF),则为投资者分享新兴市场快速增长成果提供了可能。

据介绍,与目前已有的QDII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国香港和海外中国股票显著不同的是,国投瑞银的这只QDII基金将来的投资区域主要以金砖四国为主,其中通过中国香港投资中国的比例仅占到20%左右的水平,而同属金砖四国成员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将得到更多关注。

同时,在国投瑞银全球新兴市场精选股票基金的运作中,将由瑞银环球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担任投资顾问。该公司在业内拥有出色的管理业绩,管理着多只新兴市场基金。根据UBS Fund Facts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瑞银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收益率达到81.96%。在2010年理柏基金评选中,瑞银俄罗斯基金获3年期第一名,瑞银大中华基金获3年期、5年期两个第一名,说明瑞银对新兴市场投资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定投最稳妥

投资者在进行新兴市场投资时,也需要采用必要的手段进行风险的控制。广为提倡的定期定额投资方式虽然听上去有点“太耳熟”,但对于高波动率的新兴市场来说,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风控手段。

篇2

(三)日本监管模式分析。日本的投资基金是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因而,日本投资基金监管模式的最大特征在于政府对基金发展的严格管制,通过政府职能机构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来对基金发展的方向、规模及基金的运行和管理进行引导、调节。日本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迅速推进投资基金的起步和发展,缩短基金发展的成熟期,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投资基金在支持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容易滋生腐败和官僚作用;且该模式下的基金行业自律性较差,市场竞争亦不充分,不利于基金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投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构建

(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理性选择

1、选择美国模式难以实现。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时常经济的认识和适应能力都是有限的,广大投资者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以及相应的法制基础弱、市场建设滞后,人们的认识及心理准备不到位等,决定了我国走美国模式很困难。

2、选择英国模式也不现实。虽然英国能充分发挥基金行业的自律功能,自觉地踏上规范化发展轨道,但行业协会的构建与完善及行业自律功能的发挥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投资基金刚刚起步且发育程度还很低的国家来讲,由于受整个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国构建行业组织,组建相关协会本身就有较大的困难,即使尽快组建,这些行业组织也需要一个发展完善过程。在这种发育程度低的状态下,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这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不仅不利,反而有可能阻碍其正常发展。

3、选择日本模式也不适应。虽然日本模式能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大功能培养和推进投资基金快速起步和成长壮大,但这也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现在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如果再以政府严格管制的方式来推动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而削弱市场功能,势必会对我国的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严格管制很容易引发制度上的障碍,从而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最终导致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因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而走入误区。

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当前,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与英、美、日等国在基金市场监管模式形式形成时期所处的条件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我国金融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国内外环境给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形式同时也对我国的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持续、稳定、快速和有序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目的,必须要对当前的监管体制作以调整和创新。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模式显然都不完全符合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和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情,因此,必须通过对国外各种基金市场监管模式的“扬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

(二)动态化综合监管

模式的内涵

在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构建中,应该综合考虑和兼顾各种监管主体的监管功能和优势,发挥多种监管手段的积极作用,既要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投资基金市场初期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构建一种在法律约束下的政府管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制模式-动态化综合监管体制模式,是较为现实、合理的理性选择。所谓动态化综合监管,其含义是指管理中既要注重各种监管主体的有机结合,又要根据监管对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动态地选择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式。这种监管机制是监管主体综合化与监管手段动态化的有机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管理指导思想,其真正意义在于指导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准备地方案管理和策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我们根据发展目标,既要进行战略性管理,又要有战术管理,既要有优化方案设计的充分准备,又要有应变的策略准备,以便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构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这种模式强调发挥不同监管主体的功能和多种监管手段的积极作用,因而既有利于通过法规规范促进投资基金市场中各类投资基金的良性竞争,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特殊功能,对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实施有效的培育和引导,促进投资基金市场的迅速成长与壮大。这种模式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灵活监管特点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它能够有效地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在推动基金市场发展的同时,又能防范诸多弊端的出现。

这种模式有利于基金行业的投资基金市场竞争中加强合作,发挥出基金行业的整体功能效应,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并尽可能地以合作同盟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这对起步较晚的我国投资基金早日赶上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投资基金市场与国际接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要与我国大众投资者的心理素质、认识程序相适应,能够在发展中提高大众对投资基金的理性认识,强化大众的投资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为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这对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投资基金市场的全方位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三、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发展思路构建我国投资

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总体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和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的,权威性的投资基金市场主管机构,对基金市场的发展进程

进行宏观引导和协调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基金行业组织及其相应约束自律机构,以此来保证投资基金市场的持续、稳定和有序发展。这一思路的指导思想就是“三位一体,协同监管”。“三位一体”指的是同时综合考虑三种监管方式,一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中基金企业的行为,使企业在法律约束下进行自律监管;二是行政监管,即通过建立权威性的,全国统一的投资基金市场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对基金市场发展实施监督、检查,引导和控制;三是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使基金行业组织协会进行自律监管。所谓“协同监管”指的是在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过程中,针对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目标和具体运行状况,恰当地处理和划分政府管理,行业自律和企业自我管理的范围及重点,避免监管中的错位或遗漏,同时做到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协调,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协调。在具体操作上,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系应该怎么建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大力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从世界各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基金主管部门一般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逐步移交给证券管理、监督机构。在我国目前投资基金存在多头管理的形式下,发挥政府监管职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确定我国的投资基金主管机关。即由国家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统一、集中管理。这个委员会由现有管理部门(人民银行、证券委、证监委等)的有关专家组成,是全国投资基金市场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投资基金管理有关法律和政策;设计投资基金市场的总体发展规划;监督基金法规的实施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对基金发行流量及存量的总额或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引导投资基金市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机构投资者。成立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意味着各管理部门权力的移交,这必须考虑有一个“缓冲”的过渡措施。为防止过渡期出现权力真空,导致投资基金市场秩序混乱,可以考虑实行申请发起设立基金和基金上市监督分开管理的办法。前者由人民银行审核批准,并按基金规模或基金性质确立总行和大区分行二级审批制度;后者由人民银行牵头,会同证券委、证监会,在证券管理机构下设立专门机构,即“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监管国内投资基金市场。其职责:一是制定基金上市标准或应具备的条件;二是安排基金交易场所,形成统一的基金交易市场;三是审批基金要求上市的申请,确保上市基金的素质;四是

监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文件规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五是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2、筹建投资基金行业自律组织。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要选择那些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力量,筹建“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公会”,并借鉴香港经验,在组织形式上实行会员制。正式会员由各地基金管理公司参加,其任务:一是制定中国投资基金执业守则;二是推广基金业务,扩大国内基金市场;三是监督基金的日常动作,使之规范化;四是出版基金管理专业刊物;五是培训基金从业人员;六是仲裁有关基金方面的纠纷;七是维护和树立基金业的良好社会声誉。

3、成立投资基金的评估机构。随着投资基金市场规模(市场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迅速发展,建立全国统一的基金评估机构也很重要。资产评估有利于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强化投资公司管理,合理补偿资产,优化公司资产结构,保护国有资产,维护投资基金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4、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信用等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经理人,托管人考评制度,从不同侧面对投资基金市场进行监管。一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根据不同投资基金的风险程度,模仿债券评级的办法,对投资基金进行信用评级,该信用主级主要依赖基金的经营业绩,投资政策与目标。管理人的业务水平及组合投资的效益和风险等几方面。它不仅为证监会对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提供客观的依据,也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提供了可靠保证。二是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与股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一样,基金管理公司必须执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内容包括各类报表、投资规模、投资方向、预期收益及重大事件披露等信息。三是建立经理人、托管人考评制度。由投资者、行业协会和证监部门组成的评审团定期考评并公布于众,以褒扬先进,强化托管各方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完善投资基金市场的社会监督机制。国外经验证明,完善的投资基金市场社会监督机制是投资基金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首先,要利用投资者对基金市场进行外部监督。其次,建立完善的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基金评估机构和创办基金专业刊物两个方面。再次加强具有公正性、权威性的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的建设。此外,还应建立先进完备的技术监督系统即电子监督系统,对投资基金市场的运行和投资基金的投资运作进行跟踪和监督,使其理性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基金投资》[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王韬光:《共同基金理论运作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传葵:《中国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篇3

二、发行方式及风险分配分析

(一)基金发行概况

去年开放式基金的密集发行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众多的基金管理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投资基金产品,其数目之多,次数之频繁,可以得上是空前的。而广大的投资者也给予了相当高的热情,例如,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的第一天就暴出了2.6亿的销售业绩,这一数字在基金惨淡经营的今天,足以为基金管理公司羡慕得不得了。可以说,在开放式基金发行的初期,市场给予的是极其热烈的反应,而在那些神话般的销售业绩中,多少搀杂着广大投资者的非理性因数在内。时至今日,基金的发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一只基金如果募集到20亿的规模,已经算得上是相当成功的了。

(二)包销方式及其风险分配

在这种形势下,众多的基金纷纷采取了包销的手段,将基金的发行尽数委托给承销商包销和银行代销,正是这两个渠道都存在着问题。券商包销,等于是说基金管理公司将发行的风险全部转移给承销商,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高枕无忧地旱涝保收。另一方面,承销商承担了巨大的风险,面对有限的市场容量,承销商为了确保发行成功,往往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想办法拓宽销售渠道,动用一切的客户资源,而这些方法都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承销商只能吞下苦果,将未能发行的基金分额照单全收,于是,很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一些新发行的基金的大额持有者往往正是这些基金的主承销商,众多的券商一不小心就成了基金的“大股东”,大笔的流动资金被套牢,叫苦不迭。这种条件下基金的发行得不到市场的检验,基金市场的供需状况被严重的扭曲,很容易产生泡沫。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发行的基金,一上市就面临着下跌的压力,基金的业绩也相当的难看。可见,通过包销的方式发行,基金管理公司倒是省事了,无形之中巨大的市场风险被转移到承销商的身上,利益与风险的分配严重的不对称。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市场扩容,助长了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盲目性,中间无疑蕴涵着极大的风险,最后损失的还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

(三)代销方式及其风险分配

另一种渠道是银行代销。银行拥有最丰富的资金和客户资源,因此,携手银行往往对一只基金的成功发行有着重大的意义。银行的营业厅里,堆放着许许多多基金销售的广告和产品说明书。不仅如此,有的银行还强迫自己的员工认购指定数量的基金分额,以达到完成银行的销售任务的目的。这种带有行政命令式的认购,严重违背了市场规律,众多银行的职员怨声载道,叫苦不迭。通过这种代销的发行方式,基金管理公司又将风险转移到银行,银行再将风险转嫁至广大储户及自己的员工身上。由此,一些银行完满的完成销售任务的背后,却是牺牲了广大的员工的利益。如果说投资者面对基金下跌的行情而被套牢是出于市场的风险,那么这些员工的损失就不是单单的市场风险所能解释得了的。这种销售方法已在业内成为公开的秘密和惯用的手法,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之予以监管,监管层的注意力似乎还无暇顾及这方面的问题。

三、基金组织内部控制

(一)基金操作策略的变化几原因

“基金们在成立之初大多采取的是集中持股的操作策略,从而使得基金在5?19行情以及2000年行情中收益颇丰。数据显示,1998年12月基金整体持股集中度为61%,1999年12月为55.37%,2000年12月为60.75%,2001年12月为59.12%,而到了2002年6月下降为42.03%。基金出现持股集中度下降的趋势,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监管力度的加大;二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使然,即因为近年来庄股的跳水使得集中投资的做庄模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三是随着大盘股的上市,如中国联通,使得基金找到了可供分散投资的对象。”(3)

(二)基金的市值表现

在这种策略下基金的市场表现如何呢?“基金指数由去年收盘1183点,跌落至12月25日的966点,跌幅达到18.35%。而同期上证综指的跌幅仅仅为13.62%。基金市场的跌幅是股票市场同期跌幅的135%。基金市场在2002年度的弱势确实超出了市场的预期。目前基金指数连续创出历史新低,较股票市场的走势要弱得多。具体表现就是,封闭式基金与2001年末市值相比,持有人的市值损失接近155亿元左右。而且,这种损失,主要体现在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基金市场的这种弱势,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也严重打击了基金市场投资者的信心”。(4)由此可见,在整个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基金的重仓持股蕴涵了极大的风险,屡屡有基金上演高台跳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最为明显的就是银广夏案发后大成系基金由于重仓持有银广夏而损失惨重,跌得是一塌糊涂。

(三)决策机制

(1)外部风险控制

在投资决策上,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买卖哪只股票,在这些具体的问题上谁掌握有决定权,谁对投资的决策进行监督,归根到底就是外部风险控制问题。目前我国基金投资决策的形成,通常的做法是基金经理拥有一定额度的投资自,比如5000万元以下可以自行决定投资。而一定额度以上如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就需要经过投资管理委员会和风险控制委员会,可以说,基金的决策机制就是在灵活和风险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目前的决策机制以有效控制风险为重点,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的缺点,如何平衡有待进一步探索。

(2)内部风险控制

“降低风险和抵御风险将是基金作为服务性的专业理财机构区别于其他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重要特征。这个风险,一是来自基金所投资的外部市场及基金的投资过程,二是来自基金内部。尤其是内部风险控制是基础,是基金立足之本。对于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力度,应该说,主管机关要求在基金管理公司内部设立独立于业务部门的检查稽核部门,督察员拥有充分的检查稽核权力,专司检查、监督公司及员工遵守各项法规和公司制度的情况之职是一个有力的制度,但需要进一步发挥。而目前各基金管理公司普遍设立的风险控制委员会与社会独立董事制度也还有细化与深入之处。另外,针对投资风险的量化技术与控制技术需要大力加强研究或引进,使得基金的投资更具科学性与可预测性”。(5)

(四)人成本――基金经理人的控制

(1)人成本的产生

投资基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经理层经营权的膨胀,与投资者存在根本利益冲突。一方面基金的巨型化使受益权高度分散,另一方面基金有效的经营在客观上又要求基金的经营决策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复杂多变的市场迅速灵活的作出反应,因此有效的经营决策只能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的经理机构来决定。此外,投资者的搭便车现象以及放任专家经营的态度强化了基金经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道德风险。从经济学上分析,投资基金结构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委托关系:基金持有人与基金管理公司的委托关系;基金管理公司与经理人员的委托关系。因此,内部人控制问题几不可避免。这种层层委托的关系使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倾向变得更为严重。

(2)基金经理人的信赖义务

参考英美法基金经理人权义事项的规范以信赖义务最为重要。信赖义务按内容的性质又可分为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注意义务就是基金经理公司有义务对基金投资履行其作为经理人的职责,履行义务必须是诚信的,行为方式必须是经理公司合理地相信为了基金的最佳利益并尽普通谨慎之人在类似的地位和情况下应有的合理注意。忠实义务就是受托人必须以受益人的利益作为处理受托业务的唯一目的,而不得在处理事务时考虑自己的利益或为第三人谋利益,也就说必须避免与受益人产生利益冲突,如禁止内部交易、自我交易。我国现行的基金法制中没有任何条文规范经理人所应负的注意义务,也没有对忠实义务的原则性规范。这些制度层面的真空,不利于基金行业的规范。

(3)绩效评价和管理费的计提模式

这两方面本来是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即管理费的计提,经理人的收入应当与基金的业绩挂钩,使基金的业绩成为考核基金经理的过硬指标。经理人的收入也应当与市场风险联系在一起。然而,目前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刚刚过去的2002年基金持有人损失惨重,一方面,基金市值折损大。截至2003年1月3日,54只封闭式基金经过大幅下挫后全部跌到了0.90元以下。持有人的市值损失近155亿元。另一方面,2002年基金持有人基本上无红利可分。因为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基金分红的首要条件是单位净值维持在面值以上。但截至去年12月27日,挂牌交易的54只封闭式基金净值全部跌破1元面值大关,分红就变成一句空话。与基金持有人大面积亏损截然相反的是基金经理人不仅毫发未伤,旱涝保收,甚至日子还要好过以前。”(8)“由于目前管理费的提取是按基金净值固定比例提成,因此尽管基金2002年上半年整体表现不佳,但基金公司仍然获得相当丰厚的回报:上半年,15家基金管理公司仅从51只封闭式基金提取的管理费合计高达约5.2亿元。而同期51只基金的本期净收益约为-15亿元。”(9)在2002年公布的上半年基金年报中可以找到一个典型的例子,“20亿份额的封闭式基金中,基金兴华上半年表现最佳,净值增长率达到7.57%;相对应的是基金汉盛表现最差,净值增长率为-1.2%。但就管理费而言,汉盛基金管理人上半年提取了约1420万元,兴华基金管理人却只提取了约1384万元。”(10)可见,现行的管理费计提模式,没有将基金经理人的收入和基金的业绩挂钩,体现不出对基金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是很不合理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基金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经济学家吴晓求曾呼吁,改革基金收费制度,首先从降低基金管理费着手。有关业内人士也呼吁应该尽快改革基金业的管理费集体模式,如果基金出现亏损,应当大幅调低管理费计收标准。

四、基金投资人及公众利益的保护

(一)基金信息披露的概况

这里的问题最为集中的就是基金的信息披露问题。“基金业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投资人所诟病。在基金业规模迅速扩大走向全社会的今天,广泛保护投资人的知情权日益重要,得到投资人的认同更事关整个行业的发展。改良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告别“雾里看花”的岁月,似乎已经摆到了桌面上”。(6)

(二)前十大持有人的披露

“开放式基金没有披露前十大持有人,一直为投资人所耿耿于怀,因为通过前十大持有人的情况可以了解某只开放式基金得到了什么人的认同,从而有助于做出投资决策。中国证监会1999年3月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准则第五号―――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指引》,中关于上市公告书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已明确规定,应分别列示各发起人和社会公众持有的基金份额及占总份额的比例,同时还需列示基金前十名持有人的名称、持有份额、占总份额的比例等。但是至今没有一家开放式基金公布其前十大持有人的名单,即使是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豁免,也应公开说明情况”。(7)即使是有些基金予以披露,也表现得遮遮掩掩的,例如仅仅列出“信托公司”字样,让投资者很是看不明白。对此,基金管理层自有说法,往往是出于保护商业秘密为由,避免竞争对手获悉基金的仓位情况。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投资者的知情利益都应当是放在第一位予以保护的,以商业秘密为由拒不公布相关的信息,是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遗憾的是,这种类似的违法行为一直位能得到纠正,证监会的法规得不到执行。新晨

(三)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动状况信息的披露

开放式基金的规模目前是随季报而公布。基金规模的异动有时候会影响到基金的净值变化,当这种短期异动发生时,不公布规模变化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再次,无论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基金,在其投资组合中,国债与货币资金没有分开列示也是一大弊病。绝大多数基金在其投资组合中仅公布国债与货币资金的合计数额。除了专业人士能从年报的资产负债报告书中“债券投资―――成本”一项了解到究竟有多少资金运用于国债投资外,多数投资人基本是一团雾水。现在国债作为重要的金融产品,在基金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含糊其辞的国债与货币资金在基金资产净值中占40%无法说明问题,因为占1%的国债、39%的货币资金与占39%的货币资金、1%的国债这两种投资组合相差甚远。上述含糊其辞的信息披露,使投资者难以了解基金的价值走向,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还有就是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问题。大多数投资者对此的反应就是信息披露太慢了。

(1)陈晓栋《基金真的减仓了吗》上海证券报港澳资讯2003年1月27日;

(2)封树标《年终基金市场透视:大扩容大亏损》南方日报2002年12月30日;

(3)同(1);

(4)同(2);

(5)刘传葵《内部风险控制是基金立足之本》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4月1日;

(6)黄晓萍《基金信息披露等待阳光》证券时报2003年1月23日;

(7)同(6);

(8)何晓晴《基金业管理费计提模式亟待改革》京华时报2003年1月8日;

篇4

张剑辉:当前,基金管理行业跟随牛市的节拍已经步入黄金发展阶段,行业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股市的红火带动了股票型、混合型等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占据了A股市场主力机构投资者地位。根据股票季报十大流通股股东这一公开可比口径信息显示,2006年三季度末,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为1300亿元,是QFll、保险、社保、证券和信托等其他机构持有A股股票总量的1.5倍。

行业“战国时代”来临 在基金行业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行业内部竞争则日渐激烈,行业盈利状况以及分化程度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在经过初期三年的“暴利”阶段之后,基金管理行业的总体盈利状况大幅下滑,总资产利润率和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最低(2003年)降至2.94%和4.41%,尽管近两年盈利状况略有回升,但2005年上述两项指标仍分别仅为4.83%和7.12%的较低水平。

与此同时,基金管理行业内部的分化程度也日趋严重。截至2006年12月1日,行业分化度(基金公司最大管理规模/基金公司最小管理规模)已由2002年底的17倍上升到700倍。申万巴黎基金管理公司的统计数据还显示,在2005年末已经成立的53家基金管理公司中,2005年盈利的只有31家,其中盈利最多的基金管理公司当年盈利额达1.2亿元,亏损最多的逾4000余万元,而基金管理公司通常的注册资本金仅为1亿元左右。

“人”是基金管理行业的重要资产。一方面,基金管理行业本身是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管理、投研及销售服务人员是公司的核心资产,是公司发展的基础,行业的快速发展正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基金管理行业又是服务性行业,持有人(即客户)是基金管理行业发展的依托。因此,“人”这―资产的流动性特质进一步加剧了基金管理行业的竞争,内部人才的培养、保持、引进以及客户资源的争夺、维护等都离不开强大的实力后盾作支撑。

行业竞争日渐激烈以及分化程度加剧一方面提升行业门槛,这也是经过2003年、2004年的高峰期后近两年以来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增加趋于缓慢、新设或拟筹建基金公司大多具有银行、邮储、外资等“特殊”背景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淘汰退出、整合重组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将逐步引入,综合实力较强的基金管理公司将在此过程中通过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巩固优势。国内基金管理行业逐渐进入诸侯纷争、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在此过程中基金管理公司的综合实力对旗下基金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将越来越突出。

为了比较全面反映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国金证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基金管理公司评价体系,从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个大的层次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易方达、华夏、南方、嘉实、广发、上投摩根、富国、景顺长城、工银瑞信、华宝兴业等基金管理公司综合实力相对突出,建议在新年度中进行基金配置或投资选择时予以重点关注。

新机制带来新机遇 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基金管理行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不过,整个行业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投资者的日渐成熟、以及相当部分老基金管理公司产品线粗略轮廓的成型,基金产品即有向精细化细分方向发展的需求,也具备向此方向发展的基础。

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为基金产品创新发展提供了空间。一方面,跨市场(股指期货、股市)套利机制的存在将推进指数化投资品种的发展。在经过两多的冷淡发行后,近期长盛中证100指数基金逾40亿元的首发规模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市场资金对指数化产品新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套期保值等对冲机制的推出也为基金风险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为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基金产品(如通过股指期货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主要获得承担非系统性风险的收益)、新型保本基金等创新性品种的推出创造了条件。

借开放式基金参与牛市盛宴

2007年股票市场整体机会仍然大于风险,但在股指整体高位运行、股指期货推出等影响下,市场预期震荡幅度加大。基金专业投资管理优势明显,综合收益能力突出的基金是长期投资的重点选择对象;中短期来看,资产管理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型开放式基金的“灵活”特质在预期市场震荡幅度较大的环境下值得关注。而结合基金投资特征与市场阶段热点,选择合乎时宜的基金产品适当进行波段操作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资收益。另外,股指期货推出后与偏股票型基金间的套利机会等也值得关注。

记者:您认为2007年股市还会持续走高吗?开放式基金是否会续演2006年的盛世繁荣?

张剑辉:我们认为,新一年股票市场将继续保持牛市基调,在震荡中不断创出新高。我们的理由:

一是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趋势不改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不会改变未来几年中国整体经济高增长、低波动的运行趋势,且随着结构调整,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将会有较大提升。

二是上市公司经济代表性增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所有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随着企业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的逐步建设完善,上市公司综合质量和透明度都将提高,从而为企业效益的增长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动力,企业的发展潜力得到进~步释放。而且,大量优质公司将陆续在A股上市,在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素质的同时,将增强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代表性和重要性。

三是市场资金供给保持充裕 国内资金方面,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2007年有望保持热销局面,保险资金入市意愿也在增强,储蓄资金向股市分流,QFll额度有望进一步扩大。另外,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以及经济高增长背景下国内企业突出的成长性仍会吸引大量国际流动性。

四是大盘蓝筹股行情将延续 即将启动的融资融券将增大市场对大盘蓝筹股的制度性需求。

2007年,一方面中国人寿、交通银行以及中国移动等超级大盘股上市将带来指数的虚增;另一方面,高权重的大盘蓝筹股预期走强会相应增加战胜指数的难度;而大型(超大型)基金比重的上升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基金行业整体积极投资的效率。因此,股票型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整体2007年战胜市场的幅度将有所降低,预期在

5%-8%左右。

对股票型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总体业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基金均取得了超越市场的相对稳定收益,平均相对收益在10%左右。而且,整体净值增长率的波动性也明显小于市场,基金在取得相对高收益的同时表现出较低的风险特征。

尽管如此,持续战胜市场仍然显示了基金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在国内股票市场长期走强的预期下,基金是可以选择的中长期投资品种。

记者:您认为2007年投资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基金结构投资于开放式基金,才能获得更高收益,并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张剑辉:利用国金证券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对截至2006年11月底设立满9个月(3个月建仓期+6个月运作期)以上的65只股票型和45只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过去两年的投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显示,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中景顺内需增长、华夏大盘精选、富国天益价值、嘉实服务增值、上投摩根中国优势等基金综合收益能力突出,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中兴业趋势、华宝兴业宝康配置、富国天瑞、广发聚富、广发稳健等基金综合收益能力突出,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从中重点选择适合的基金进行中长期投资。

关注十只“五星级”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收益能力评为五星级的十只基金(股票型六只、混合型四只)中有八只基金所在基金管理公司综合实力评价处于行业前列,进一步验证了基金管理公司的综合实力对旗下基金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

选择小基金灵活操作 在股指整体高位运行、股指期货推出等背景下,新一年股票市场预期震荡幅度将加大。一是高点位下调整压力带来股指波动,二是股指期货推出加剧股指波动。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在预期市场震荡幅度较大的环境下,资产管理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型开放式基金的“灵活”特质值得关注。对不同规模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近三年来(2004.01.01-2006.09.30)的业绩表现进行比较看到,中(10亿一30亿份额)小(10亿份额以内)型基金的业绩表现明显好于大型基金(30亿份额以上),其中又以小型基金略微胜出。而且,对中型和小型基金业绩的波动性进行比较显示,小型基金业绩波动性也略小于中型基金,充分显示了其操作调整灵活、对市场热点把握迅速的特征。

综合比较业绩、规模等因素,建议关注泰达荷银合丰系列(成长、周期、稳定)、华夏红利、鹏华中国50、招商优质成长、广发小盘成长、富国天瑞价值、诺安股票、银华优选等规模相对较小且综合业绩相对较好的小型基金,灵活操作。

把握市场结构顺势而为 随着股指运行至高位,“心理上的恐高”将一定程度上制约股指的走势,新一年的股票市场将更多以板块轮动、各主题间歇式起舞的形势展开。除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板块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推出带来的战略性需求以及两税合一、混业经营、人民币升值等积极影响下仍是市场重要的投资支柱外,从行业板块景气程度轮换、政策支持、制度变革等角度出发,可以关注如下板块主题:

食品饮料、商业零售、旅游等消费服务类持续增长型行业:机械设备等资本密集型行业;政策支持类板块:3G通信、数字电视、生物医药等自主创新类行业;煤化工等能源替代型行业和节能型企业板块:航天、军备等国防类板块;奥运板块;整体上市、行业整合、资产注入等外生性增长以及股权激励制度等仍是全流通市场下重要的投资机会。

基金作为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其业绩表现与股市行情息息相关。因此,对基金投资资产、操作风格的衡量分析是选择基金时的重要参考因素。结合基金投资特征与市场阶段热点,选择合平时宜的基金产品,长期投资和波段操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资收益。

依据上述对行业板块的走势分析,对基金2006年三季度末以及过去一年的行业配置特征进行粗线条划分显示,易方达旗下基金、合丰稳定、汇添富优势等基金在消费服务业上相对持续超配,合丰成长、富国天瑞、华安宝利配置等基金在医药、信息技术等行业上相对持续超配,嘉实、诺安旗下基金在金融地产行业上相对持续超配,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广发小盘成长、合丰周期、鹏华50等基金在机械设备行业上相对持续超配。

根据2006年三季报以及过去一年所披露的季报统计各基金重仓股风格特征显示,嘉实服务、景顺增长、景顺平衡、富国天益等基金持续在大盘蓝筹股进行相对重点配置,合丰成长、合丰周期、广发小盘、华夏精选、上投优势等基金持续在中小盘股票上进行相对重点配置。另外,对于一些特色主题、板块持有情况的细分也有助于投资者更好把握不同市场环境下基金的投资机会。

当然,由于上述特征划分是依托基金最新披露的季报信息以及历史操作情况进行,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基金选择时还应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予以动态的把握和区分。

股指期货带来新机会 作为2007年证券市场的重要创新,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市场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手段,同时也给偏股票型基金市场赋予了更多的投资机会: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将使得指标股受关注程度大大提升,促进大盘指标股的价值回归,同时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二者之间的互动也会阶段性的带来指数的超常繁荣,从而为指数基金带来阶段性的“比较性投资机会”。如2006年四季度以来,在以银行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带动下的上涨行情中,由于市场分化严重,指数基金(如50ETF、嘉实300等)业绩表现阶段性的优于积极投资基金。考虑到国际市场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对股指的向上刺激作用以及国内证券市场对新事物的追崇,预计这种“比较性投资机会”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表现的较为明显。

当股指期货的实际价格与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产生严重偏差,而且此偏差大于投资者同时参与股票现货市场和期指市场的交易成本时,投资者可进行股票现货和指数期货的套利交易,以赚取风险较小的利润。我国现阶段推出的是沪深300指数期货,而上证50ETF、上证180ETF、深证100ETF、博时裕富、长城久泰、华安MSCI、大成沪深300、万家侣、易方达50等指数基金业绩表现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非常高(0.9以上),利用指数基金来进行期现套利存在可行性,其中相关性越高可行性越强。当然,普通指数型开放式基金由于交易机制限制(时间不能做到T+0,且基金申购为未知价原则),不太适合盘中套利机会出现时的把握。

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利用这一特征来构造低风险套利组合,如买入业绩强于市场的基金(或基金组合)卖空指数期货,从而规避股指波动风险而获得中长期相对稳定的“超额收益”。同样,利用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和高折价的综合优势,可以构建“买入封闭式基金(或基金组合)卖空指数期货”的套利组合。

分享封闭式基金盛宴

高额分红“抢权效应”仅是点燃封闭式基金价值回归的导火索,分红制度变革、股指期货下组合套利机会才是引导大盘封闭式基金价值回归的根本。综合三方面影响因素,我们认为大盘封闭式基金在分红前合理折价水平为25%±5%,年底分红除权后合理折价水平为35%±5%。快速上涨后大盘封闭式基金整体价值回归已基本到位,但上述因素仍将在相当时期内带来封闭式基金市场“定价”的混乱,建议积极把握2007年大盘封闭式基金市场的交易性机会。随着股票市场持续上涨后走势趋于温和以及大盘封闭式基金价值回归到位,即将到期基金转开放带来的投资机会必将重新吸引市场目光。实事显示,到期转开放预期下价格向净值回归是一个平稳过程,分享到期基金转开放带来的超额收益需立足中长期。

记者:近期封闭式基金大比例分红不断上演,随之而来的是整体价值的回归,这是否意味着封闭式基金在2007年将出现更加火爆的行情?投资者应关注哪些机会跑赢大盘?

张剑辉:进入2006年四季度,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终于显示了其“金子”的本质,市场价格迅速攀升,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水平从38%下降到25%左右(截止到2006年12月1日)的水平,在基金净值随股票市场上扬的配合下,四季度以来封闭式基金市场价格加权平均涨幅约45%。

制度创新加速封基价值回归

年底高额分红预期、分红制度变革、股指期货推出下套利投资机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是驱动本轮封闭式基金市场快速上涨的动力。基于封闭式基金本轮上涨行情是从2006年四季度开始上演的,此前封闭式基金市场的整体折价持续维持在40%±4的水平波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述因素作用前市场对封闭式基金的定价中枢。 “抢权效应”点燃价值回归导火索年底高额分红预期是点燃封闭式基金价值回归的导火索。封闭式基金2006年以来(截止2006年12月1日)净值加权平均涨幅近80%,截至三季度末53只封闭式基金可分配收益为180亿元,单位基金平均可分配收益0.22元,且目前全部基金的单位净值均在1.30元以上,半数基金单位净值在1.80元以上,种种数据均显示封闭式基金2006年度具备较强分红能力。

在市场“折价”中枢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红便提供了套利机会。假设封闭式基金折价在分红前后保持不变的情况,折价率越高、分红比率越高,套利机会则越大。以2006年9月30日的折价水平为基准,对封闭式基金年度分红预期下的套利机会进行测算显示,四季度以来封闭式基金的涨幅(剔除净值增长的影响)已透支了年底最大限度的分红预期。其中,按照三季度末可分配收益分红计算套利收益为15%左右,市场整体超额涨幅约30%;按照净值在面值以上部分分红(最大限度分红预期)计算套利收益30%左右,市场整体超额涨幅约15%。

我们认为,年底分红带来的“抢权”只能暂时降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随着年度分红的实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仍将回归正常的定价中枢。因此,年底高额分红“抢权效应”仅仅是点燃封闭式基金价值回归的导火索,在经过分红预期为行情预热后,制度创新才是引导封闭式基金价值回归的根本。

分红制度变革降低折价水平 封闭式基金高折价一直是监管部门致力解决的问题,加强封闭式基金分红就是监管部门正在摸索的解决办法之一。在此背景下,目前已有包括国泰、富国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修改旗下封闭式基金收益分配条款的公告,增加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次数及提高分配时间的灵活性。

封闭式基金分红次数限制的取消以及随之而来的封闭式基金每年分红次数的增加,其蕴涵的套利机会的长期存在将起到降低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作用,且这种效果是持续保持的。如果按照2006年9月30日封闭式基金整体38%的折价水平、每年10%的分红比率(分红比率=单位分红金额/分红前单位净值)计算,分红次数及灵活性的改变可以支撑封闭式基金市场整体6%左右(其中大盘基金10%左右,到期小盘基金2%左右)的涨幅,相应降低整体折价水平5%左右。

借鉴国际市场经验, “到点分红”是降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一种手段。所谓“到点分红”是指当封闭式基金的单位净值或者单位可分配收益达到某一“点”后,就实施分红。封闭式基金分红次数限制的取消和及分配时间灵活性的提高为到点分红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据悉,“到点分红”也在目前监管部门考虑借鉴范围之内。不管怎么说,灵活分红将是未来封闭式基金市场的“现象”,折价交易下分红套利机会的存在将有效降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

套利机会提升大盘封基价值与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类似,利用封闭式基金同样可以构建“买入基金(或基金组合)卖空指数期货”的套利组合,且封闭式基金比开放式基金多了一层“折价”的保护伞。

凭借此套利机会,封闭式基金折价率随剩余期限逐年回归下年平均10%超额收益率的“价值”将更好地被市场挖掘利用,从而进一步降低基金折价水平。将这10%的超额收益率贴算到折价水平上,股指期货下套利机会的存在将降低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5%左右。

综上所述,在2006年底分红预期、分红制度变革、股指期货套利机会等三方面作用下,我们认为大盘封闭式基金在2006年底分红前的合理折价率水平为25%±5%,年底分红除权后的合理折价率水平为35%士5%。利空因素,建议在适当回避的同时择机逢低建仓。

封转开促成中长线投资机会在目前“自然到期,平衡转型”的指导政策下,未来两年将有23只基金,不包括目前处于转型期的基金景业和基金同智陆续转型为开放式基金。按照目前平均15%折价水平来计算,假设基金净值保持静态(即不变),这23只基金到期转型后按净值结算带来的静态收益率平均为20%,静态年化收益率水平为28%。

实例也显示,自2006年年初至8月4日停止交易、首只完成转型的封闭式基金兴业的市场价格上涨35.37%,高出净值涨幅12.83%,转开放带来的超额收益明显。而且,目前这23只基金的整体折价水平高于年初时基金兴业12%的折价水平,意味着这部分封闭式基金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二级市场价格相对净值存在15%左右的超额收益空间。

结合2006年四季度以来封闭式基金市场走势可以看出,经过快速上涨后大盘封闭式基金目前的整体价值回归已基本到位,超额收益(相对净值变动)机会已经不大(约为7%±8%),建议选择性的关注折价率相对较高(25%以上)的大盘封闭式基金,现阶段建议关注基金普惠、基金金泰、基金同盛、基金通乾、基金汉盛等。

篇5

既定收益养老基金计划是所有私人养老计划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在既定收益中,雇主有责任向退休者支付一定水平的退休金,为此,雇主应该在—个信托基金中建立一个基金项目赚取收入并以此来支付未来的退休金。这个基金计划则由劳工部依照1974年通过的《雇员退休收益保障法》的相关条款进行监督和管理。《雇员退休收益保障法》禁止养老金计划将其资产的10%以上存放在其承办公司,并给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施以严格信托责任,以此来鼓励将养老基金用于从事范围广泛的多样化经营。劳工部对养老基金托管者信托责任的规定要求它们必须在经营管理中行使股东的投票权,而且,还要求信托管理者在行使投票权时要从“自己是这一养老金计划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而能得到的最经济回报和受益”的角度来做出自己的判断——即规定他们要以该计划的投资参与者而不是公司雇员的身份来做这件事。这一要求意味着养老基金的受托管理者们在其经营管理中不能长期被动地行使投票权或在所有的投票中都失误,而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才能决策,并且,他们还必须为他投票决策提供可以被接受的解释。

综合雇主养老基金计划 (multiemployer plans)作为养老基金计划中的—个特殊类型覆盖了所有的会员雇员,其中主要是由既定收益养老基金计划所组成。这些养老基金计划在 1947年通过了《塔夫特——哈特雷法案(Taft—Hartley Act)》之后,强制由雇主和会员托管者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来共同管理这些基金计划。综合雇主养老基金计划一般投资于金融证券,这比股票要更具有流动性和保险性。

2.私人(雇主承办,“employer- sponsored”)既定贡献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s)。

由雇主、雇员双方所贡献出来的这部分本金一般可以存放在下述三种基金组织中的任何一种形式:由专业信托基金会管理;由私立基金会管理,如“401(K)”计划;或由投资公司管理。例如:“教师保险和年金协会——大学退休财产基金(TLAA,CREE)”就为众多的公立教师和大学教授们管理着退休金。

教师保险及年金协会(TLAA)和大学退休财产基金(CREE)是—个诅休金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CREE把其80%的资产投资于美国股票(其中80%的股票是与Russell3000R挂钩),余下的 20%投资于外国股票。积极管理的那 20%美国股票大约有1300亿美元。 TIAA与CREE都不雇用外部的短期资本经营者,其成本极低,对CREE证券帐来说,其收取0.09%或者说九个基本的点的投资管理金。至1996年6月 30日止的10年内,CREE证券帐上的平均总利润率为12.83%,表现比大多数发展及收人互助基金(他们比CREE征收的投资管理费要高出许多)要好。这得益于它所实行的指数化与积极管理、国内外股票及低成本策略相结合。目前,大约有5800家机构和180万参与者在TIAA-CREE积累资金和接受年金。

TIAA-CREE始终在投资方式上以保守的姿态出现,它实际上经营的资产仅是其总资产的30%,而保持其总资产的2/3作为指数化投资。作为一家“指数化”投资的基金,它以市场上现有的证券交易指数目录为准,在指数证券中分别持有相同比例的份额,买进和卖出只是在其总业务量上进行边际调整。因此,它可以通过这些指数证券的动向来发现市场的变化,例如,一家大型“指数化”投资基金可以平均购买标准普尔股票指数500家样本中所持有公司的股票,持股方式是购买每一家指数公司股份的0.1%。当不存在管理成本时,该基金将总是与标准普尔股票指数洋本公司保持—致的业绩。

3.公共雇员养老基金(Public em-ployee—pension funds)。

公共雇员养老基金也是近年来迅速增长的基金,如威斯康星州投资委员会、加州公共雇员退休系统(CalPERS)和纽约市退休系统。1994年,公共雇员养老基金共控制着价值约495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相当于全部上市公司股票的8.4%,而在1980年,他们持有的股份只有3%。

CalPERS的投资经营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它作为全美最大的机构投资人之一(1998年1月基金额已经突破1400亿美元),对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能够产生明显的影响。管委会对资产管理和投资决策拥有全权。其投资委员会的决定由执委会五人组成的投资部具体操作和执行。加州的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基金投资的目的是在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上为会员及其家属谋取最大的长期利益,排除了其他的政策目标和利益集团的干扰。它的职责在于增进会员而不是全州居民的福利。这个利益界定明晰的原则对于这个准官方的福利基金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有效地摆脱有组织地挪用、占用以及滥用基金的情况发生。

由于投资委员会正确估算到了资本市场的兴盛局面,增加了持有普通股的比例和降低债券份额,成绩裴然。它的投资业绩十分可观,如1997年的回报率23%。1996年为15.3%,大大超过了通常8.5%的预计。也比斯普指数为代表的股市的平均值要高。加上美国近年来的低通货膨胀率更是大大减轻了基金履行长期福利支付的负担。 CalPERS的投资业绩的突出表现,还反映在基金管理的成本上。CalPERS的投资运作的费用是0.12%。低于同类基金的0.32%,对于1400亿的庞大资金,节省就相当可观了。他的投资经营成功的经验除了政策目标明确以外,管委会的监督控制也是关键之一。由于基金业务庞杂,很大一部分资金邀请专业投资顾问公司来承包经营,这部分的投资绩效根据投资方向及风险性质的不同在合同中都有明确界定,投资委员会也能够做到把资金的配置运用分为战略和战术两层。根据经济周期和产业盛衰的具体变化来判断投资的战略方向。

二、中国养老基金:应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从上述美国的经验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养老基金应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实际,我们将作如下有关的讨论。

1.养老基金应成为机构投资者的现实必要性。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截至 1999年底的沪市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也仅为438.96亿元,占该市总值的 10.67%。截至2000年3月底,在上海证交所开户的投资者共有2419.8万户,其中机构投资者仅9.29万户,占该所开户总数的百分之0.384%。(资料来自和讯财经2000年5月18日)。情况表明,机构投资者确实太少了。证券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容易造成大户人为操作、散户盲目跟风,加剧证券市场投机性和不稳定性。而机构投资者规模较大,不易经常进出股市,投资趋于长期化,从而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机构投资者规模较小,尚待培育。据世界银行预测。至2030年,中国养老基金总额将达1.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养老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另据有关方面估计,五年之内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总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如果社会保障基金的80%应付日常支付,仅将其余20%用于投资证券股票市场,将使股市机构投资者规模新增600亿元;比目前所有证券投资基金的总规模还要大。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在市场上所占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受制于中国证券市场总体特征(个人投资为主、政策因素主导)和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时间还很短的因素,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风格还没有明显分化,多数仍为综合型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进—步发展的速度和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上市公司治理及其自身的治理方面的实际运作情况。如果主要依靠新股配售甚至是联合做庄等方式来保持盈利、跑赢大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进—步发展必须受到资金供给方面的限制。大款的钱数总是多不过老百姓的资金总和,保险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等追求稳定性的资金的持续入市,与上市公司治理质量提高、投资基金治理质量提高以及执行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投资战略的机构投资者的增多等是互为依赖和相互促进的。

2.如何使养老基金成为机构投资者。

要使养老金成为机构投资者,首先应当设立养老金基金会,必须且也可以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实现养老金基金的保值增值。养老金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及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构成必须充分兼顾到各方的代表性。要有职工代表担任经济或董事,基金会应该是竞争性的,即组成多个基金会,职工可以自主决定加入哪—个,也可自由的退出。与目前相比,这样的基金会可以持有更大的投资工具,而不仅是国债和银行存款,这样可以提高养老金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例如;可以允许基金会增持国有股。正在通过股份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国有企业,可以把经过计算的一部分股份划归养老金基金会;国有控股企业在扩股的时候,也可以把一部分肚划归各个股东及公司本身所属的养老金基金会;甚至目前正在进行的“债转股”部分,也可以部分的由养老金基金会持有。

重要的是国有股必须上市流通,否则,养老金基金对国有股的投资和它所持股的国有企业,最终都不会因为基金持股这一变化本身而变得更有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金基金最终的持股就不一定非要是国有股,而是可以持有上市公司所有类型的股票。这样,养老金基金以已持有国有股为开端,经过所持国有股上市流通,到持有上市公司的普通股,最终成为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

3.养老基金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条件。

(1)要有一个能够承担得一定风险的资本规模。

据专家估计,1998年底养老基金的滚成金额约在600亿元左右,1999年约在700亿元,即使全部投资于股票市场,恐怕要有数倍的回报率才能弥补现在的养老金负债。在这样的压力下,实际上很难保证养老金会自觉地成为—个稳健的机构投资者。所以,在入世之前,养老金基金是要有—个能够承担得一定风险的资本规模。而增加其资本规模的途径便是增持国有股。所以,首先要以增持的国有股市实现基金资本的扩充,使其具有足够的风险承受力,然后通过国有股上市流通,带动养老金基金入市。

(2)要以较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基础。

养老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与债券,它的发展要以较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基础。首先,需要二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将会影响基金根据预定的风险收益率进行积极投资;一个运作良好的养老基金需要一个稳定而有效的金融市场为支撑;这个市场包括:法律框架、监管框架、会计体系、清算体系以及证券交易的微观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与审计标准对于有效的风险管理是至为重要的。只有在健全的会计和审计标准之下,才能保证市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准确性,从而使基金准确评估其投资价值。近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缺乏市场透明度与有效的信息披露,使危机延长与恶化。其次,金融市场必须达到一定规模,以容纳养老基金的巨额投资需要。再次,金融市场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宽度和弹性为基础;如果市场缺乏足够的弹性,市场价格波动不能及时吸引新的指令进入市场,就会影响市场的连续性。

(3)要有专业的基金托管机构。

养老金基金成为机构投资者,增加了专业基金管理的需求。因此要有专业的基金托管机构去管理其投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金融管理机构需指定一批托管人,使他们具备托管养老金基金的法定资格。由于在基金会和托管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金融管理机构通常要对基金托管人实施严密的监管。这种监管通常是以托管法为法律依据的。因此需要制定和实施这样一部法律。在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担当着相当于托管机构类似的角色,如果银行要成为基金托管机构的话,那么首先要解决的—个问题就是目前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只能分业经营的原则。其他有条件成托管机构的还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目前尚处于幼稚状态的本土投资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来看,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最有条件取得托管人资格的机构,问题只是他们否具有足够的风险抵御能力。

4.养老基金应采取指数化投资策略。

美国的许多养老基金的受托管理者都曾以努力增加回报为目的,将其资产的一大部分交给那些实际中买进和卖出股票的基金经理人。但当所有的交易费用都是正常的情况下,这种投资战略难以始终如一的抓住市场的均衡。结果,—些大型养老金会采取了定向投资战略,这样便迅速降低了其资产投资的分散程度,延长了他们持有股票的平均周期。例如,覆盖全纽约州雇员的养老基金已经将其资产的80%转为了“定向投资”战略。但如此同时,这种投资战略的投资回报却极低。由于养老基金所持有股份在市场中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养老基金资产的投资是超常的多样化,他们更愿意使大部分交易中的买卖双方都拥有自己投资的份额,这样当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任何一方在交易中所得的收益不能超出另一方的损失时,他们就可以中止这种交易活动。因此虽然主要养老基金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时都可以为他们的受益人快速提高本金价值和高回报,但他们实际上所运作的只是在极小的范围作些边际上的调整。

从TIAA—CREE的投资经验来看,投资运作养老金基金一般采取消极型或防守型投资策略,如指数化投资和指数基金。指数化投资有比较广泛的投资面,能有效地降低非系统风险;从而有风险最小的特点。因为指数化投资是采取跟踪代表型指数的消极性投资策略,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寻找、分析信息,不需要高薪聘请分析人员,而且持有期限较长,进出市场频率和换手率低,从而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和管理运作费用。养老基金采取指数化投资,还有一个独到的优点是,它能更大程度上保证养老基金增值的幅度与社会生活水平进步的幅度大体上一致,从而使参与社会保障的职工在未来享受到正常合理的生活标准,因为指数化投资是以代表性指数为基准,而代表性指数则是股市大盘的显示器,从而也是国民经济走势的显示器。因此,我国养老基金成为机构投资者后宜采取指数化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周煜:《老龄化、养老基金与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文汇》,1999年第5期。

3.李绍光:《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3期。

篇6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097- 02

社会保障事业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之一,财政承担着社会保障事业的最终责任。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范围包括社保基金的筹集模式和运用方面。但对于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方面的评价却有所欠缺,不能为后续社保基金管理发挥指导作用。因此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1 社保基金的相关概念

1.1 含义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

1.2 特点

社会保障基金特点主要有:

(1) 覆盖面广: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多渠道,既有来源于用人单位的缴费,也有来源于劳动者个人的缴费,也有来源于政府的一般税收,还有基金投资所得和来源于第三次分配的慈善捐赠等。

(2) 统筹互济性:在社会保障资金筹集过程中,收入较多的人比收入较少的人缴纳的费用一般要多一些,而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是根据制度的规定统一分配,个人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应,具有较强的统筹互济性。

(3) 保值增值性:通过不同的渠道筹集到的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所以社保基金必须要实现保值。同时社会保障基金也应当具有增值性,筹集的社保基金交由相关机构进行投资运营,从而实现基金的增值,以保证社保对象的福利不会随时间而下降。社保基金只有实现保值增值才是真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 社保基金投资相关理论

2.1 社会保障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批判尤多,资本主义在其对于社会收入的分配中,由于不变资本和劳动力在再生产时会遭到意外的损失,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为劳动者建立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却十分关心。“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已体现所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对劳动者进行社会保障是“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

2.2 资产配置理论

资产配置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资组合理论上的,对于资产而言风险和收益是相随的,通过投资到获益形式有差别的资产中,构建有效的资产组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并获得最大收益。资产配置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对资产的选择和有效组合,实现符合资金偏好的长期投资目标。

2.3 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主要观点认为: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出现而产生。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等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

3 社保基金运营现状

3.1 社保基金的资金筹集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收益及股权资产。其中从财政拨入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金情况见表1。

3.2 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式

基金投资范围分为境内投资和境外投资。基金境内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债券、信托投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基金境外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货币市场产品、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以及用于风险管理的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

为了确保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要求,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对投资比例进行纪律性约束,其中银行存款和国债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

3.3 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

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共实现投资收益2 845.93亿元,年均资产收益率达8.40%,超出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5.97个百分点,见表2。

4 社保基金绩效分析

4.1 资金筹集方面的绩效分析

社保基金征收工作并不乐观,过去在社保制度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社会保险费征缴困难的问题。如果在社保费缴纳上不采取强制手段,社会保障实施的制度就难以发展下去,劳动者的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

4.2 投资方式方面的绩效分析

从审计署公布的情况来看,结余的社会保险基金,95%以上用于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在这个通货膨胀的时代,这无异于让社保基金资产迅速缩水,扩大了社保基金的缺口。

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为73.37亿元,投资收益率0.84%。截至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2 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40%。虽然相比之前快速、稳定增长的投资收益率,2011年的投资收益看上去不那么尽如人意,但在上证指数2011年全年下跌超过20%、众多投资机构大幅亏损的大背景下,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能够取得正收益显得十分耀眼。

4.3 投资收益方面的绩效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形式存在的社保基金,在利息下调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不仅不能实现保值增值,反而有贬值的危险。从绝对值上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共实现投资收益2 845.93亿元,年均资产收益率达8.40%。而对社保基金进行绩效评价需要以相对值为标准,将通货膨胀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比较的基准率。那么,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基准。

从表2分析得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为8.43%,明显高于年均通货膨胀率2.43%,因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2001-2011年期间实现了保值目标,战胜了通货膨胀的侵蚀。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8.40%低于GDP的年均增长率9.87%,也就意味着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总体上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了保值目标,但离最高收益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在考察期内其投资收益率不稳定,出现巨大波动。

5 展 望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险改革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改革目标模式本身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完善的基金管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运用得相对较少,绩效评价所具有的反映、评价、矫正、监督功能得不到发挥,从而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期货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募集资金,以专业投资机构为主体在期货市场进行投资的一种期货投资工具。作为一种投资基金,期货投资基金具有规模经营、降低成本、组合投资、风险分散、专家理财、投资科学、安全性高、经营稳定和收益可观等特点。广义上的期货投资基金在国外通常被称为管理期货(ManagedFutures),指的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一个行业。这些基金经理被称为商品交易顾问CTA(CommodityTradingAdvi-sors)它们使用全球期货和期权市场作为投资媒介,向那些想要参与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资金管理,其交易对象包括实物商品和金融产品中的期货、远期和期权合约。狭义上的期货投资基金主要是指公募期货基金,是一种用于期货专业投资的新型基金。

二、期货投资基金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

由于我国政府对进入期货市场投资者资格的限制,国内金融机构不能进入期货市场,国有企业期货交易也仅限于套期保值,其他企业由于害怕期货市场的高风险性,进入者很少,这样就造成了期货市场一中小散户为主,缺少机构投资者。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国内期货市场的开户数约130万户左右,其中机构投资者仅4万户左右,占比仅为3%。应该说,期货市场经过清理整顿后的多年发展已经培育了大量个人投资者以及产业套期保值交易者,但随着实体经济提出更高的要求,急需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建立期货投资基金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发挥大资金的优势,更能将广大中小投资者变成机构投资者力量,增加我国期货市场上理性者的数量。

2.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发展期货投资基金有利于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在期货市场中,保值者和投机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投机者为保值者分担一定的风险,缺少任何一方,交易都无法顺利进行。若投机者太少,套期保值者的风险就无人承担,市场缺乏流动性。我国目前的期货市场会员和投资者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套期保值和投机力量都不充分。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加大了我国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和非理素,而建立期货投资基金则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发挥大资金的优势,把广大中小投资者变成机构投资者力量,增加我国期货市场上理性者的数量,从而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维护期货市场的稳定。

3.有利于加快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争夺原材料的定价

权期货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定价功能。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芝加哥期货市场拥有对全球农产品的定价权,伦敦金属市场拥有对全球铜,锌等重金属的定价权。我国期货市场成立二十多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期,混乱发展期,调整期,目前进入了规范化发展道路,发展壮大我国的期货市场对我国争取全球重要原材料的定价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由于国内期货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都是散户投注机操作,这就导致期货价格经常出现波动偏离正常轨道的情况,其价格与国际市场期货价格有一定差距,这就为嗅觉敏感的国际资本提供了的不同市场之间投机套利机会,从而从我国期货市场获利。我国建立期货基金后,这些基金也可以在各种可能的市场上套利,从而加大了我国期货市场同其它期货市场的联系,促进我国期市价格与世界期市价格同步,从而增强我国期市的竞争力,增强我国在商品定价上的影响力。

(二)消极影响

1.操作风险

(1)对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引发的风险。在期货投资基金业务中,如果没有足够了解客户财产与收入状况、期货投资经验、风险认知、承受能力以及投资偏好等情况,就难以为客户推荐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服务,也由此会带来诸如因产品、服务错配而导致的客户投诉风险,客户自身经营风险(如客户破产所带来的纠纷)等。

(2)道德风险。由于期货公司各自规模及其他情况的不同,投资基金业务与经纪业务、投资咨询业务以及其他期货业务有时很难做到机构、人员、资金的分开。各期货业务部门之间不设置防火墙,就无法保证各项业务操作的独立性,从而就有可能会出现将自有资产与受托资产混在一起,通过对冲操作牺牲客户利益而实现公司自身利益的情况。

(3)法律风险。金融产品同质化的特性决定了期货投资基金业务推出之后,期货公司之间必然会出现竞相争夺客户的现象。为了拉拢客户,吸引资金,期货公司有可能会对客户做出保本保息的收入承诺,将投资基金业务变相成为融资业务。2.市场风险所谓市场风险,又称期货价格风险,是指期货价格朝着不利于投资者所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动,从而导致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它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经济方面如利率、现行汇率、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能源危机、经济周期循环等。

三、我国期货投资基金健康发展建议

(一)不断完善市场法律环境建设

我国目前已颁布《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从市场、交易、结算,到监管系统,建立了初步的法律体系。但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期货法,因此,期货交易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对冲和避险工具在制度上并未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部门众多的证监会,也只下设一个期货部来处理和监管期货有关事务。

(二)建立有效风险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针对诱发市场风险具有复杂的多重性因素的特性,期货投资基金风险管理体系总体框架,从结构上应该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两个部分,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在对期货投资基金总体风险进行评估后,应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该管理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期货投资基金高级管理层根据风险评估的情况,对风险进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制订期货投资基金长期风险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以及在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并经由风险管理部门作出风险管理计划,将总体风险分解到期货投资基金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

【参考文献】

[1]孙才仁.发展中的中国期货市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高伟、李海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展望,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3):25-30

[3]刘潇、程威、王玲玲.国内商品市场最优投资组合分析,金融经济,2010(22):110-111

篇8

二、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

我国从1993年开始期货试点,从一开始的无序发展后历经长达七年的清理整顿后,期货业的运行更加规范。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监管有力、运作高效的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以证监会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主体,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业协会的自律规则为补充的法规体系;以净资本为核心的期货公司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即将设立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提高了市场规范化运作水平。期货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和交易品种的逐步推出为发展期货投资基金提供了市场基础。今年以来国内期货市场发展形势良好,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一是交易规模实质性增加,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6年全国期货市场全年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449474102手和21004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和56.23%。目前大连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已成为仅次于美国CBOT的亚洲最大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已发展成为仅次于英国LME的亚太地区最大的金属期货交易中心,铜期货的“上海价格”已经被公认为全球铜交易的三大权威报价之一,直接影响着全球铜市的价格走向。目前,坚持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已成为各期货交易所的首要工作原则,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同时,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企业等机构投资者积极主动参与期货市场的意识开始上升。据统计,我国铜加工企业80%以上都参与了期铜交易;铝消费企业也逐步进入市场。

自2004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推出了燃料油,锌,白糖,菜籽油和塑料等多个期货新品种,基本形成了包括能源,金属,化工,农产品在内的期货市场品种体系,股指期货也在积极准备中。随着市场品种结构的不断丰富,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逐步扩大,吸引了更多的行业资金进入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此外,近年来期货公司的经营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逐步得到加强。今年上半年,全国期货公司额超过2000亿元的超过21家,量超过500万手达到10家,市场继续向少数有竞争力的期货公司集中。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有这些积极的变化保证了期货投资基金的运作有了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

三、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好处

1.有利于提高中小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热情,推动期货市场进一步繁荣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其知识、经验、资金规模、技术手段、信息、投资成本、交易渠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投资大户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所以在投资活动中很难实现理想的投资目标,大多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而期货投资基金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运作,它可以集中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资金,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在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为期货投资争取到较好的条件。一般基金的资金较充裕,可以分散操作,投资于不同的市场和品种,由于分散化原理而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规模效益。期货基金可以降低参与期货市场的资金门槛,使那些由于金额限制而无法参与市场的投资者参与进来,进一步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这是期货市场持续繁荣的必备条件。随着我国金融衍生品期货的推出时间日益临近,必将促使大量的股票投资者面临如何参与股指期货的问题,如果还重复以往中小散户直接投资期货交易的方式,不但不利于中小散户增加投资收益,更不利于期货市场长期健康及稳定发展,而期货投资基金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

2.有利于增加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没有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在国外期货市场上,期货投资基金以及对冲基金是最重要的两类机构投资者,国外资金庞大的养老基金、退休基金、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依靠参与到期货投资基金以及对冲基金中来参与到期货市场的。我国证券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基本实现投资主体由中小散户向机构投资者的转变,证券投资基金、QFII、券商等成为市场的主体。而在中国的期货市场78%的投资者是散户,没有期货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导致了期货市场人为操纵性强。所以应该借鉴国内外期货机构投资者和我国自己在证券市场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经验,把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研究,确定总体目标,分步实施,尤其在面临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之时,加快推进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初期培育,让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超级秘书网

3.有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定价能力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在成熟的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的价格通常被做为现货市场商品价格的重要参考。期价具有前瞻性,从而引导现价向期价靠拢。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全球新增资源消费比例上更是占据着50%以上的份额。对大宗农产品、基础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许多产品都大量依靠进口,意味着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大。在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国际期货市场,市场的石油现货价格主要是参照NYMEX的原油期货价格;小麦、玉米、大豆等也主要参照CBOT的期货价格;黄金的、价格则主要参照伦敦现货、苏黎世现货和期货、美国期货的价格。国际市场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定价,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而设立了期货投资基金后,这些大的基金就会在各种可能存在的空间内进行套利。从而加大了国内期市与国际期市的相关性,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中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将与世界市场同步,在国际市场上也将更具竞争力,从而在商品的国际的定价权上更具影响力。

鉴于以上分析,在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期货投资基金已经变的刻不容缓。事实上,我国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期货私募投资基金,但由于政策的限制,他们多半处在地下状态。由于没有法规规范其行为,它们的存在也给期货公司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无论是从规范现有地下私募期货投资基金还是从增加国际竞争力上来说,对期货投资基金在政策上给予松绑已显得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曹凤歧.跨世纪的中国投资基金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篇9

(三)日本监管模式分析。日本的投资基金是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因而,日本投资基金监管模式的最大特征在于政府对基金发展的严格管制,通过政府职能机构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来对基金发展的方向、规模及基金的运行和管理进行引导、调节。日本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迅速推进投资基金的起步和发展,缩短基金发展的成熟期,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投资基金在支持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容易滋生腐败和官僚作用;且该模式下的基金行业自律性较差,市场竞争亦不充分,不利于基金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投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构建

(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理性选择

1、选择美国模式难以实现。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时常经济的认识和适应能力都是有限的,广大投资者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以及相应的法制基础弱、市场建设滞后,人们的认识及心理准备不到位等,决定了我国走美国模式很困难。

2、选择英国模式也不现实。虽然英国能充分发挥基金行业的自律功能,自觉地踏上规范化发展轨道,但行业协会的构建与完善及行业自律功能的发挥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投资基金刚刚起步且发育程度还很低的国家来讲,由于受整个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国构建行业组织,组建相关协会本身就有较大的困难,即使尽快组建,这些行业组织也需要一个发展完善过程。在这种发育程度低的状态下,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这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不仅不利,反而有可能阻碍其正常发展。

3、选择日本模式也不适应。虽然日本模式能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大功能培养和推进投资基金快速起步和成长壮大,但这也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现在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如果再以政府严格管制的方式来推动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而削弱市场功能,势必会对我国的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严格管制很容易引发制度上的障碍,从而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最终导致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因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而走入误区。

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当前,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与英、美、日等国在基金市场监管模式形式形成时期所处的条件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我国金融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国内外环境给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形式同时也对我国的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持续、稳定、快速和有序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目的,必须要对当前的监管体制作以调整和创新。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模式显然都不完全符合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和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情,因此,必须通过对国外各种基金市场监管模式的“扬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

(二)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内涵

在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构建中,应该综合考虑和兼顾各种监管主体的监管功能和优势,发挥多种监管手段的积极作用,既要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投资基金市场初期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构建一种在法律约束下的政府管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制模式-动态化综合监管体制模式,是较为现实、合理的理性选择。所谓动态化综合监管,其含义是指管理中既要注重各种监管主体的有机结合,又要根据监管对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动态地选择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式。这种监管机制是监管主体综合化与监管手段动态化的有机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管理指导思想,其真正意义在于指导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准备地方案管理和策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我们根据发展目标,既要进行战略性管理,又要有战术管理,既要有优化方案设计的充分准备,又要有应变的策略准备,以便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构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这种模式强调发挥不同监管主体的功能和多种监管手段的积极作用,因而既有利于通过法规规范促进投资基金市场中各类投资基金的良性竞争,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特殊功能,对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实施有效的培育和引导,促进投资基金市场的迅速成长与壮大。这种模式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灵活监管特点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它能够有效地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在推动基金市场发展的同时,又能防范诸多弊端的出现。

这种模式有利于基金行业的投资基金市场竞争中加强合作,发挥出基金行业的整体功能效应,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并尽可能地以合作同盟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这对起步较晚的我国投资基金早日赶上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投资基金市场与国际接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要与我国大众投资者的心理素质、认识程序相适应,能够在发展中提高大众对投资基金的理性认识,强化大众的投资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为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这对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投资基金市场的全方位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三、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发展思路构建我国投资

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总体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和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的,权威性的投资基金市场主管机构,对基金市场的发展进程进行宏观引导和协调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基金行业组织及其相应约束自律机构,以此来保证投资基金市场的持续、稳定和有序发展。这一思路的指导思想就是“三位一体,协同监管”。“三位一体”指的是同时综合考虑三种监管方式,一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中基金企业的行为,使企业在法律约束下进行自律监管;二是行政监管,即通过建立权威性的,全国统一的投资基金市场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对基金市场发展实施监督、检查,引导和控制;三是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使基金行业组织协会进行自律监管。所谓“协同监管”指的是在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过程中,针对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目标和具体运行状况,恰当地处理和划分政府管理,行业自律和企业自我管理的范围及重点,避免监管中的错位或遗漏,同时做到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协调,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协调。在具体操作上,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系应该怎么建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大力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从世界各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基金主管部门一般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逐步移交给证券管理、监督机构。在我国目前投资基金存在多头管理的形式下,发挥政府监管职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确定我国的投资基金主管机关。即由国家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统一、集中管理。这个委员会由现有管理部门(人民银行、证券委、证监委等)的有关专家组成,是全国投资基金市场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投资基金管理有关法律和政策;设计投资基金市场的总体发展规划;监督基金法规的实施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对基金发行流量及存量的总额或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引导投资基金市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机构投资者。成立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意味着各管理部门权力的移交,这必须考虑有一个“缓冲”的过渡措施。为防止过渡期出现权力真空,导致投资基金市场秩序混乱,可以考虑实行申请发起设立基金和基金上市监督分开管理的办法。前者由人民银行审核批准,并按基金规模或基金性质确立总行和大区分行二级审批制度;后者由人民银行牵头,会同证券委、证监会,在证券管理机构下设立专门机构,即“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监管国内投资基金市场。其职责:一是制定基金上市标准或应具备的条件;二是安排基金交易场所,形成统一的基金交易市场;三是审批基金要求上市的申请,确保上市基金的素质;四是监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文件规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五是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2、筹建投资基金行业自律组织。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要选择那些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力量,筹建“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公会”,并借鉴香港经验,在组织形式上实行会员制。正式会员由各地基金管理公司参加,其任务:一是制定中国投资基金执业守则;二是推广基金业务,扩大国内基金市场;三是监督基金的日常动作,使之规范化;四是出版基金管理专业刊物;五是培训基金从业人员;六是仲裁有关基金方面的纠纷;七是维护和树立基金业的良好社会声誉。

3、成立投资基金的评估机构。随着投资基金市场规模(市场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迅速发展,建立全国统一的基金评估机构也很重要。资产评估有利于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强化投资公司管理,合理补偿资产,优化公司资产结构,保护国有资产,维护投资基金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4、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信用等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经理人,托管人考评制度,从不同侧面对投资基金市场进行监管。一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根据不同投资基金的风险程度,模仿债券评级的办法,对投资基金进行信用评级,该信用主级主要依赖基金的经营业绩,投资政策与目标。管理人的业务水平及组合投资的效益和风险等几方面。它不仅为证监会对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提供客观的依据,也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提供了可靠保证。二是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与股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一样,基金管理公司必须执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内容包括各类报表、投资规模、投资方向、预期收益及重大事件披露等信息。三是建立经理人、托管人考评制度。由投资者、行业协会和证监部门组成的评审团定期考评并公布于众,以褒扬先进,强化托管各方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完善投资基金市场的社会监督机制。国外经验证明,完善的投资基金市场社会监督机制是投资基金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首先,要利用投资者对基金市场进行外部监督。其次,建立完善的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基金评估机构和创办基金专业刊物两个方面。再次加强具有公正性、权威性的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的建设。此外,还应建立先进完备的技术监督系统即电子监督系统,对投资基金市场的运行和投资基金的投资运作进行跟踪和监督,使其理性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基金投资》[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王韬光:《共同基金理论运作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传葵:《中国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篇10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市场中的基金总额已经达到了23万亿美元,期货投资基金本身的出现就是应对资金市场风险管理,同时还对期货市场基础已经期货相关规范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于期货市场发展来说,期货投资基金通过完善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为更多的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投资平台和投资机遇,保证投资者在进行期货投资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完善的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一)清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 

目前我国的期货业发展已经逐渐的完善,从期货市场本身的发展来说,通过进行摸索和规范化的清理整顿,期货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发展十分迅速,在法律、规范以及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现今,我国的期货市场已经逐渐形成完善化的交易、风险监管制度,通过平台的完善化发展,能够有效实现我国期货投资基金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践造就了一批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 

现今,我国的期货企业已经超过了250家,期货经纪企业的最低注册标准也上升到了叁仟万元,同时对于期货经纪公司提出的不可进行自营业务操作和从事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公司的发展风险,此外,就是期货企业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培养了一批专业化技能和水平较高的期货管理团队和投资者,目前,我国金融工具存在着较为单一化的问题,金融市场还处于严重不稳定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对金融工具进行整合发展,实现期货基金。 

(三)期货市场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 

我国的期货市场经过长期的恢复发展,大连、上海以及郑州三大期货市场开始进行稳定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期货基金市场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以及坚实的经济基础发展背景下,开始受到很多投资者的亲睐,更多的投资者愿意进行风险投资,期货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平台,但是,我国目前的期货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结算,在金融法则、相关规范以及金融工具的选择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很多的规范化行为以及准则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化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而言,需要从投资者、期货市场本身以及相关的监管单位多个角度进行共同维护和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建设发展,实现我国期货基金投资市场整体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发展。 

三、中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有利因素 

(一)利用后发优势 

目前,我国的期货基金市场可以通过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进行学习,通过利用国际市场期货发展的经验、教训等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二)社会资金充足,有进入期货市场的欲望 

现今,我国整体来说射虎资金十分充足,投资欲望十分强烈,目前,我国基金中的三分之一资金都是属于保险公司的投资项目,期货投资者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同时风险管理工具必不可少,因此,期货投资基金开始逐渐成为投资者新的创意需求,只有保证整个平台获得充足的资金,才能够实现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四、设立期货投资基金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通过期货市场投资结构的科学、有效的改变,能够保证机构投资者转向投资主导地位,由于机构投资者本身在进行实际期货投资过程中较之个人投资者来说更加理性化,因此其投资决策一般都是基于技术化的理性层面上实施、决定的。此外就是期货投资基金能够在期货市场同社会两者之间承担保护作用,有效避免期货市场风险对社会稳定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保证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保护期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期货投资基金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同投资大户相比较而言,在投资手段、成本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发展劣势,同一般的个人经纪人投资相比较而言,期货投资基金目前在我国的投资市场中有着较为明确的法律地位,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实际投资发展的过程中现任何的违规行为,投资者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进行自身合法利益维护,因此,期货投资基金在投资方面能够更加安全的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免于受侵害。  

(三)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创新发展 

我国期货投资在进行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积极的进行国外先进期货投资经验学习之外,同时还需要有效的结合自身期货的发展现状,开辟一条适合我国特殊投资国情的期货投资基金发展道路,实现我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化发展目标。 

五、总结 

现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闲置资金开始不断的增加,闲置资金为人们进行期货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对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来说,我国国内市场容量较大以及民间资本充足等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中大部分都是以小户的投资者为主,因此在资金实力以及整体的投资水平方面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的规范化行为以及准则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化的发展。同时针对期货市场的维护和规范发展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期货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期货基金的有效结合发展,最终实现我国期货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巍.我国期货投资基金运作和监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2]杨静.期货投资基金的功能及在我国的前景研究[D].中南大学,2007.  

篇11

1868年,英国成立“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这是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在此之后,尤其是随着战后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基金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西方国家取得巨大成功,成为世界金融市场上最流行的投资工具之一。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球各类基金达23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约有16000只投资基金,资产达13万亿美元,全美有47%的家庭,近8000万人持有基金股份。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基金、银行、保险三分天下,而早在1994年,基金的资产就已经超过了商业银行。在各种投资基金中,共同基金占很大一部分。有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5月,全球共同基金10.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有共同基金7791个,434家基金管理公司,资产总额约6.9万亿美元。期货投资基金作为共同基金的一种,是基金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期货的蓬勃发展,随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大型机构投资者和投资组合经理人开始运用期货投资基金,使期货投资基金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988年,美国期货投资基金的规模为60亿美元,到1996年就增加到3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0%.从20世纪80年代起,eastmankodak、alcoa、amoco等大公司就已经开始把部分养老金投资于期货投资基金,到1993年,美国200家最大的养老基金中约有一半涉足衍生品市场。这表明,期货投资基金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普遍欢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期货投资基金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但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地区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期货投资基金的出现是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的需要,是推动期货市场进一步稳定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期货投资基金的顺利发展,除了要具备相关的法律条件之外(如法规制度健全),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期货市场基础要好,期货市场无论从规模和规范性方面,均需符合一定要求;其二,市场投资者主观上要有利用基金回避风险的动机和需求。随着市场风险的不断增大,许多企业急需利用期货市场来套期保值和回避风险,但苦于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不敢贸然入市或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很希望有一种专家理财的渠道来满足其套期保值和回避风险需要,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期货投资基金的组织创新,即通过设立套期保值基金来解决。

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自1993年开始期货试点,经历了无序发展和清理整顿两个主要阶段,在经过了长达7年的清理整顿之后,期货业的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了,期货业的规范形象已初步树立起来。无论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我国期货市场都已经具备了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基本条件。

(一)清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期市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从期货市场自身条件来看,经过清理整顿,期市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法规体系。国务院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证监会出台的四个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一年多,为期货市场的长期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监管体系和市场结构逐步完整。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发生重大改变,初步建立了中国证监会垂直管理体系,监管思路符合市场规律,监管能力显著提高。期货交易所从14家撤并到3家,经纪公司从原来的300家压缩到170家,期货经纪公司充实了资本金,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经培训和考核获得了从业资格,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运作的自觉性显著提高。三是经过几次升级和改造,期货市场的交易和信息系统更加成熟,其容量、速度、安全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四是投资者操作日趋理性。经过十年磨练,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功能特征、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操作手段日趋成熟和理性,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总之,经过几年实践,期货市场已建成一套严密的交易、结算与风险控制制度,特别是经过一系列风险事件的洗礼,期货市场风险监控技术与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已能有效遏制期货市场较大风险事件的发生。现有的市场基础和条件,非常有利于推出期货投资基金。

(二)实践造就了一批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目前,我国专业期货经纪公司有17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由原来的一千万元提高到三千万元,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一些大型期货经纪公司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期货经纪公司不得从事自营业务的规定,使经纪公司的风险大大降低,自有资金显得比较充足,这就为发起成立期货投资基金创造了条件。同时,期货经纪公司不从事自营业务,也可以避免关联交易的发生,打消投资者的顾虑,这从制度上保障了期货投资基金的公正性。此外,通过培训和长期实践,期货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造就了一支既懂期货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期货管理人员、经纪人与投资者队伍,为期货投资基金的试点成功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期货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在经过长期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2003年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大环境趋好的背景下,大连、上海和郑州国内三大期货市场全面活跃,交易规模已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2003年,全年交易额累计达10.84万亿元,一举刷新了1995年创下的10.12万亿元的历史新纪录。这说明,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几年规范整顿,正逐渐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已经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权威部门预测,我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环境继续看好,理由如下:第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包括生产资料、农产品等一系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增加了生产、经营者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需求;第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增量,成为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的主要变数,在铜、铝、大豆等主要期货品种上,中国期货价格对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大,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中明确指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确定了期货市场的重要地位,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期货市场容量将继续扩大,交易规模将更加扩大。

三、中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有利因素

(一)利用后发优势,有丰富的国际国内经验可资借鉴。期货投资基金在国外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在组织、监理和运作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在设计和规划期货投资基金时免去摸索之苦,避免别人曾经走过的弯路。充分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可以使我国的期货投资基金从一开始就以规范的面貌出现。另外,我国虽然没有期货投资基金的直接经验,但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取得了许多有关基金管理与运作的丰富经验,而期货与证券属于相关行业,两者间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期货投资基金在管理与运作上与证券投资基金是相似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中的大部分条款对期货投资基金实际上也是适用的,这就减少了期货投资基金监管和立法的难度。

(二)社会资金充裕,有进入期货市场的欲望。当前,社会资金充裕,存款突破了11万亿,社会各界投资欲望强烈,希望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即使在股票市场不太景气的2003年,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规模仍有大幅度增加。截至12月19日,2003年共发行25只股票型基金(债券与保本基金合计13只),首发规模为401.44亿元。截至2003年10月31日,保险公司基金的投资金额达到449.43亿元,占股票基金规模30%左右。目前国内股票基金中,三分之一的基金是保险公司持有的。这些机构投资者入市交易,必然需要风险管理工具,期货投资基金不失为一种工具创新的尝试。

(三)市场对期货投资基金有强烈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投资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投资手段已由过去单一的储蓄发展为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多种手段,居民个人资产也开始由储蓄向投资转移。但作为个人,无法抽出大量的时间对投资工具进行研究,无暇亲身投入到投资市场进行具体交易,因此,他们对期货投资基金有极大的需求。期货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风险投资工具,将为大众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投资途径,把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引向金融市场,可使居民个人和金融市场同时受益。目前,我国投资基金已有数十家,资产数百亿,但其投资结构非常单一,未能充分地利用金融工具进行组合投资,这不利于基金功能的发挥。当然,这和我国金融工具单一、金融市场不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发展期货投资基金,使其成为投资基金组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投资基金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设立期货投资基金对我国期市发展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期货投资基金是在法律的监管下,以专业投资机构为操作主体的期货投资活动。创造条件,促进期货投资基金的设立对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缺乏机构投资者,而在美国的期货市场中,投资者则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因此,不改变投资者结构,不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和健康发展。据统计,美国期货市场的个人投资者亏损面越来越大,1969年的数字是62%,目前已达80-95%,这说明,个人投资者正逐步被现代期货市场所淘汰。截止2000年9月30日,在nfa登记注册的cpo和cta分别有1416人和935人,正是这少数的专业人士管理着庞大的期市投资资金,促进了美国期市的繁荣。同样,设立期货投资基金也有利于我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有利于改变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设立我国期货投资基金也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与发展。因为,开放式基金和社保基金都已入市,庞大的资金带来同样庞大的风险。根据国外经验,这些大型基金都需要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作为避险或分散投资的工具,而期货投资基金极有可能成为它们进入金融期货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安定。期货市场的投资结构改变之后,机构投资者占到主要地位,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因为,机构投资者操作比较理性,其决策是建立在对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的剧烈和非理性波动;另外,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对因自己投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有一定心理准备,不会将自己投资决策的失误归罪于政府或交易所,也不会采取极端措施引起社会的动荡。因此,期货投资基金可以在期货市场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防火墙”,避免了期货市场风险波及到社会,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

(三)有利于保护期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来说,由于在知识、经验、资金规模、技术手段、信息、投资成本、交易渠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投资大户相比处于劣势,所以在投资活动中往往失败多于成功,最终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而期货投资基金的投资交易活动是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的,较中小投资者有较大优势,期货投资基金可以集中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为一体,统一调度、统一使用,这将能为期货投资争取到较好的条件,并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由于资金充裕,基金可以分散操作,分别投资于不同的市场和品种,这将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规模投资效益。另外,较之个人经纪人,期货投资基金也有明显的优点:首先,期货投资基金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一旦出现违法或违规,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其次,在分配上,个人经纪人的报酬以获取佣金为主,这里面隐含着巨大的道德风险,而期货投资基金除了按规定收取正常的管理费用外,可以按预定的比例与客户分享赢利,这就从机制上迫使基金管理者将基金赢利放在首位;最后,在专业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上,基金更胜个人经纪人。所以,期货投资基金将给投资者提供一种新颖且可以放心的投资工具。

(四)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为应对wto的挑战,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必将大大加快,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指期货、利率期货等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将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力量,这些金融品种有些十分需要机构投资者,有些则本身就是机构投资者。期货投资基金则是大型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的一种很好的组合品种。根据“马可维兹分散”理论,用相关性低,甚至具有负相关性的投资工具作组合能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使投资组合做到充分的分散化。一般来说,相关性越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也越低。根据lintner博士的研究,期货组合与股票、债券组合之间的相关性很弱,甚至为负值,如果一项组合投资中加入期货基金,即可减少组合的波动并提高收益。

(五)有利于期货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功能发挥。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规范是期货市场规范化运作的必要条件。期货投资基金的投资活动是通过专业性的期货投资机构进行的,在投资之前,投资者同受托的投资机构间将会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投资协议文件,文件将在资金管理、交易原则、投资政策等诸方面对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加以约束,以使投资活动科学化、理性化,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而这种投资活动除受到政府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的监督之外,还要受到与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投资者的监督。从而使投资行为符合规范运作的要求。通过期货投资基金的形式可使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基金经理统一运作,也为政府对期货市场的管理创造了便利的手段。此外,受法律严格监管的、规范化的期货投资基金,可以使大量存在的地下期货委托投资走上正途,避免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纠纷。专业的投资机构是靠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业绩而生存和发展的,因而必须在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发现、投资技术的探索、投资管理的完善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这必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投资人才,并相应提高期货投资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走向成熟。因此,期货投资基金费用低、专业操作,有利于吸收中小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扩大期货市场的资金量,增加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charlesb.epstein.managedfuturesintheinstitutionalportfolio[c].johnwiley&sons,inc.,newyork,1992.

[2]jacksandner.thecompleteguideoelectronicfuturestrading[m].mcgraw-hill,inc.,newyork,2000.

[3]stephenm.douglass.institutionalinvestmentsguidetomanagedfuturesprogram[m].mcgraw-hill,inc.,newyork,1994.

篇12

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的股票交易市场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在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的行为是对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投资者的机构化现象的发展也是各国证券市场的普遍发展规律。机构投资者的高度同质性比较突出,其对市场信息的关注通过相似经济模型以及组合策略进行实现,在从理论上对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研究分析,对市场的发展应对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1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发展分析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主要是散户市场,根据相应的资料能够看出,我国当前的证券市场投资者在开户的数量方面逐年上升,其中多数都是资金在五十万以下的中小散户。在这一部分群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比较容易出现非理性的投机,从而造成证券市场的价格大幅波动,在市场的价格方面也会比较容易失真。我国当前的证券市场在发展中正处在转折点,从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迈进,在这一转折发展中就存在着一些矛盾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市场结构不完善以及中介机构运作不规范等问题,这就会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对证券市场的真正作用发挥会产生很大影响。

从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层面来看,注重从两个部分进行阐述,在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以及速度方面来看,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进步。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得到发展,并在规模上也有着很大的进步。在我国的基金产业迅速发展背景下,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步的提高,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对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方面也有着改变作用,开始向着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结构进行发展,这就使得证券市场机构化的程度有着提高。

2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和发展策略分析

2.1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在对市场方面的影响比较突出,从理论层面来看,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上来看,标准金融学有着其自身缺陷,在理论的公理化基础上没有完善,以及在期望效用理论方面的先天不足等。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中,基金要素是对证券市场波动产生影响的重要内容。证券投资基金主要就是投资在股票市场,尤其是对股票的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比较突出。股票市场的波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在基金因素方面是比较突出的。在大量基金流动以及运作下,就必然会对股票市场带来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影响是相关个股的影响。在羊群效应的内涵上就是投资者信息环境不明确下,行为受到其它投资者影响,由于效仿他人而造成的失策。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其自身的趋同性特征比较突出,对市场基本因素的价格走势有着削弱作用,在股价对信息吸收速度就有着促进作用。

证券投资基金在市场透明度方面的影响也比较突出,由于证券投资基金是集合证券投资的方式,在市场的透明度方面就有着很高的要求。证券投资基金作为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作用因素,在对基金的操作行为方面就体现的比较突出。在证券投资基金获得超额利润以及减少风险作为目的的时候,通过对资金以及信息的优势利用,就会造成市场假象,这样就会对股票市场差生影响,会诱导投资者在没有对股票市场的真正情况了解下进行投资,从而就回带来很大的投资风险。在这一问题的呈现后,就会对市场价格信号造成扭曲,从而造成市场的混乱。同时其能够对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的作用得以发挥。

证券投资基金在对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方面的影响也比较突出。由于在证券投资基金的家族竞争下,就会对市场的流动性带来影响的影响。在被风险容忍度大的基金经理持有情况下,流动性就会相应较低,而在被基金的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投资者风险的容忍度大的基金持有情况下,流动性就相对比较高。在进行对证券投资基金组合投资管理中,在对投资证券的详细研究下,对信息的利用效率提高以及信息的传播等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对市场有效性的提高比较有利。

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就比较容易出现羊群行为,笔者有必要对羊群行为的原因进行加以分析。在造成羊群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自身专业素质外,比较突出的就是制度上的问题以及结构上的失调等,这就使得投资的基金在实际的运作中,就和外部的环境发生了矛盾。在对基金的运作模式和公司的行为特征之间的矛盾因素,会造成羊群行为的出现。还有就是基金的理性投资的理念和市场中的短线投资理念的矛盾。在当前的新兴市场稳定发展下,股市的高投机性以及换手率等,使得市场上的短线投资观念盛行,在和理性的投资理念碰撞下,就比较容易出现羊群行为,从而会对股票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2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对市场影响的应对策略

保障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市场的良好发展,就要能充分注重相应策略的科学实施,在对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的完善化制定就要能加强,对信息的透明度要不断加强,从而将信息的不确定性能有效降低。还要能注重对交易成本和交易制度上的限制降低,只有从信息上能完整真实性的保障,对交易市场的良好发展才能起到保障作用。

再者,要能充分注重对私募基金多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当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是通过公开募集方式实施的,也是在国家控股基金管理公司实施的管理。在每年的基金管理人方面,不管是盈亏都要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在基金管理人的报酬和基金表现相关性并不是太大,所以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就表现的比较突出,在对私募基金考核指标下主要是对于基金盈亏而言的,在报酬方面也并非是管理费提成这一项,还会来自基金利润方面。在对多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制度应用下,就能对基金管理人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以及在对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上有效提高,这样就可有助市场效率的提高以及降低等。

注重从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上加强培养,以及注重对理性投资教育积极的开展,将信息处理能力得以有效提高。要注重对理性投资者作为主要力量群体加强培养,还要能充分重视对市场结构的有效调整以及优化,注重对市场机制的完善化。在证券投资者的基础性力量方面能够加强培养。通过相应的理论研究来看,在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增加下,羊群行为就会随之而减弱,并在指标上向着海外城市发展靠近。在对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中,对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比重正确方向也会加大。只有充分重视对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培养,才能有助于对市场的良好发展得以保障。

要能加强做空机制按照实际发展适时的推出,将做空机制有效推出,对衍生交易品的发展等,就能有助于市场下跌中投资者进行做空获利,这就能对提分厌恶亏损倾向有效抵消,这能有助于对熊市中的正反馈交易行为程度有效降低。还要能充分重视增加证券市场当中具备投资价值的投资品种,以及要减少管理部门的市场行政干预,要充分重视对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这样就能对市场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在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方面注重从多方面方法措施上实施,就能有助于促进市场的良好发展,在以上的方法措施上就要能充分重视。

3结语

总之,对于当前的股票市场的发展,就要能充分注重和具体的情况相结合,从而找出针对性应对风险问题的策略。通过从法律层面对相关的制度建设得以完善化实施,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进行规范化,这就能有助于保障交易市场的整体环境健康化,对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的良好发展就能起到保障作用。除此之外,要能注重对基金产品的创新等。只有从多方面加强重视,才能真正有助于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陈梦根.算法交易的兴起及最新研究进展[J].证券市场导报,2014(09).

[2]郭文伟,宋光辉,许林.风格漂移、现金流波动与基金绩效之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4(12).

[3]方兆本,镇磊.基于非对称效应ACD模型和分时VWAP算法对A股市场算法交易的量化分析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4(09).

[4]张剑辉.辨识私募投资风格关注长期合理选择[J].资本市场,2014(05).

篇13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是投资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产物。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是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指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主体依据相关法律制度规范,通过各种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监管手段,来监督、规范和约束各类证券投资基金服务机构在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的行为,以此实现保护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利益、保证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公平有效和透明以及降低市场系统风险的监管目标。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充分暴露出了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过度自由化、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薄弱等问题的严重性。在此背景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上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也更加突显。透过世界范围内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健全和有效的监管以及由此给基金投资者带来的信心,对于市场的规范和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二、主要发达国家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经验

由于各国金融业发展的过程和金融监管的体制不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基金监管模式也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对我国基金的监管有诸多启示。

英国对投资基金业的管理以自律为主,即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三自政策”。这种监管模式强调通过基金行业自己制定出运行规则进行监管,而政府除了适当的宏观调控外并不干预基金的具体业务。

美国1929 年证券市场崩溃使人们认识到,要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公平、有序的证券市场,必须要有统一的联邦立法。此后,美国政府加快了投资基金的立法规范工作,制定了一整套比较严谨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还特别成立了监管机构——全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专门对投资基金的发行与交易活动进行依法督查、保证美国基金法律得到贯彻执行。

日本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系是政府严格管制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说,日本的证券投资信托业的成长壮大是政府直接扶植与积极培育的结果。直到1996年日本实行金融改革后,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趋势发展,政府才开始逐步放松对于证券业的监管,日本的基金自律监管组织逐渐开始发挥作用。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从本质上讲属于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实行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为监管主体,同时辅之以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及投资基金发展的阶段,我们无法照搬照抄任何国家的监管模式,但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投资基金管理上的先进经验仍然值得借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应该兼收并蓄,借鉴美国的立法做法,加强立法工作并详细规定权责;借鉴英国的行业自律精神,提高行业自律对投资基金监管的作用;同时,作为新兴国家,我国的基金的监管也应借鉴日本的从严监管的法则,防微杜渐,把可能危害我国投资基金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监管对策

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还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要想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公平、效率和透明,降低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保持证券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和加强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本文在借鉴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完善监管的具体对策:

(1)建立健全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法律框架和监管细则。除现行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不断修订完善外,还应抓紧制定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相关条例和部门规章。相关法规应体现市场监管的力量,突出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真正提高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效率。

(2)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防范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公司披露的详细的公司会计信息,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因此基金公司必须及时出具真实的信息,同时监督机构和会计部门要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督,一旦发现虚假的信息即给予严惩。

(3)开展投资者教育,加强投资引导,提高投资者抗风险能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应不断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工作,让潜在投资者充分了解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交易规则及风险,提醒广大投资者审慎投资。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根据市场运行的情况,持续做好风险揭示工作,减少中小投资者盲目跟风炒作的风险。

(4)完善监管构架,充实监管力量,积极做好全方位的监管工作。借鉴国外证券市场的监管构架,我国应逐步充实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力量。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组织和交易所管理三位一整体的监管体系,各部门提高监管效率,明确分工与协作要求,通力合作,共同督促基金公司及时、充分的履行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防范内幕交易等,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邢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问题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