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实用13篇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1

3月30日、5月10日双城区委、区政府在会展中心中会议室分别组织召开了全区城镇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会议。会上,印发了《双城区城镇住宅小区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方案》,要求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回头看”工作,按照任务分工,逐一明确治理重点和治理责任,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全面排查、建立清单、落实整改、隐患消号等工作,同时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回头看”中发现的问题和2019年专项整治中出现的反弹现象,逐一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此次“回头看”工作取得真正实效。

二、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回头看”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全区城区内共有283个小区,1139栋楼,5253个单元,自从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排查隐患2493处,其中占用堵塞封闭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2376处,占用消防连廊的85处,经督促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发现占用消防车道隐患32处,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补划消防车通道黄线90个小区。全区共印发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宣传画册4万份。深入小区开展消防宣传100余次。主城区三个街道办事处(永治、承恩、承旭)牵头,组织消防、城管、规划、住建、辖区派出所、社区不间断地开展住宅小区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专项整治工作。各部门联合明察暗访3个街道,35个住宅小区,87栋楼,351个单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隐患,普遍存在着消防通道,消防走廊被占用,小区内乱停乱放车辆,消防设施设置不符合标准等问题。因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占用疏散通道、堵塞消防车通道的问题,消防救援大队共计处罚10.81万元。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一类、二类小区修复补建工作发现双城区存在很多没有消防设施的老旧小区、小区院内乱停车辆、楼道内和小区院内消防通道被占用、小区物业消防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因为此次专项行动针对的是小区物业和居民百姓,居民百姓普遍存在着消防意识较差,多年养成习惯形成的占用消防车道、占用消防连廊等隐患,如果不落实整改资金、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很难将问题整改到位,并且问题反复出现,难以达到彻底整改的效果。

四、下步工作措施和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此次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作为全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下大力气狠抓整治反弹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开展网格员和楼长制度建设工作,为此项工作的常态化治理奠定基础。一类、二类小区修复补建工作住建部门已进入招标阶段;其他住宅小区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时完善消防设施补建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回头看”宣传力度。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一定要以此次验收为契机,利用网络、媒体发放宣传单等手段营造宣传氛围,让广大民众人人知晓,自觉参与社区管理这项活动。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全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常态化宣传,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全民的逃生自救能力。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2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都市花园住宅小区位于苏州古城以东的中新工业园区内,工业园区距上海虹桥机场约80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项目由四个紧邻又独立的地块组成,用地面积约44公顷,在苏州中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的严格管理指导下,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总占地面积 13.2284公顷,总建筑面积26.9357万平方米,可入住1517户,居住人口近5310人,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1.7326万平方米,公建配套5.2031万平方米,住宅有多层、中高层组成。其东为星港街,与五星级新苏国际大酒店相邻,与金鸡湖相望;南为苏绣路,紧邻苏州工业园区中央商贸区,中央公园与高尔夫球场;西靠星明街,与贵都花园相接;北依苏春西路,有新城市花园、新加花园和园区配套的邻里中心分布于侧;交通便利,生活方便,一面环河,环境优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外部环境。

二.简约尊贵的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以现代、简约为主,体现既高贵又典雅的小区建筑品味,从单体上呼应小区规划,体现休闲、舒适,同时又尊贵、清雅的居住区效果。通过体量变化与虚实对比构成丰富的视觉效果,色彩淡雅而明快,材质简朴柔和,风格特征较强,典雅轻松,清淡明快、质朴高贵,休闲味较浓,富于亲切感。

1.建筑布局

都市花园五期工程的建筑布局顺应四期,为南北向平行布置,且均为中到高层住宅。17-18层的高层住宅布置在用地的北侧和中间地带,其两侧则为11层跃12层的中高层住宅,形成中间高两边低,南低北高的趋势,从而使整个小区的建筑轮廓线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和动感。这样的建筑布局使小区自然形成组团的围合,而在中心线上则形成南北三个大院落,院落之间半地下车库的设置形成竖向的高低起伏。小区内除临苏乡路的住宅外,其余建筑底层均架空。架空层结合院落设计景观、绿化及公用设施,使小区获得充满人性的人居环境。本项目为小高层(11+1F)及高层(18F)住宅,共有8种基本户型,其中,A型为全复式、错层式住宅,B、C、D、E型为错层式,F、G、H型为平面式。

2.规划思想

小区规划设计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西高东低的住宅规划格局,实行组团部分人车分流的规划思想,巧妙利用被动空间规划活动场地、景观空间,同时在满足规划日照指标,保证每栋每户的朝向,满足通风采光的标准,并考虑每一视点处的观景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增加房屋之间间距,实现景观环境和视觉效果的均好性。为减少能耗,在规划中,又注意改变住宅布局,从小区东南方向打开缺口,结合苏州气候特点,保证小区居民能够得到穿堂风的享受。同时又达到小区内步移景移的效果。

3.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动静分开、干湿分开,保证户内夏季具有良好的穿堂风,充分考虑空调、热水设备、管线布置的合理性及隐蔽性。厨卫设计综合考虑现代生活用品设施的布置,每户均设储藏间和工作阳台。户内以客厅为公共活动中心,设于南向,并以大面积落地窗地南向景观阳台连通,将户外绿色引入室内,做到室内外空间的分层次渗透。小区住宅在户型设计、建筑选材、管线布置及空间理念上力求创新,引导住宅新潮流。平面设计面积恰当、房型合理、组织良好,做到动静分区、干湿分离。高层及小高层单元入口均有较为宽敞和明亮的门厅,使小区的管理和居住品味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所有住宅的朝向均在最佳朝向的范围内,营造经济、健康的居住环境。

4.公建配套

都市花园五期工程设有配电间南北各一处,设于架空层内,水泵站1处,设于步行街的地下,垃圾收集站南北各一处,设于主要车行道旁。小区内有商业服务、老年活动中心、变电站、半地下停车场、公厕和垃圾站等配套公建。商业服务集中在小区西部星明街的步行入口两侧的住宅底层和东部星都街次入口处,方便居民顺路购物的需要,并赋予步行轴线以实际的功能载体,形成有效的场所效应,营造活力十足的步行空间。采用地下停车为主的停车方式,合理组织小区内部的静态交通,为住户创造了宁静、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

5.科技含量

通过双层断桥铝合金和塑钢门窗、保温隔热防火分户门的运用,提高了住宅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等各项性能,保障了住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通过新型防水技术和材料,提高住宅产品的防水、防渗漏性能,通过使用新型墙体涂料,实现无裂缝、耐清洗的特性,充分保证住宅工程建设质量。采用生态规划设计技术,应用现代科技系统综合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新型环保材料及自然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能耗,减轻污染;通过雨污分流,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将固体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有效地防治污染;通过多层次立体绿化,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的作用。通过对厨卫整体标准化设计、一次性装修,使各类管线布置更加合理。小区通过运用IC卡三表智能化计量收费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家庭现代通迅系统等先进的电子技术实现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为住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

三.交通组织

小区道路骨架遵循“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的原则布局。共设三个出入口,分别位于星明街、苏绣路和星都街,地块北面沿河设宽20米的绿化带。在出入口的设置上有独特点考虑和侧重,并对人车流线进行分流。车行主入口位于苏绣路,次入口位于星都街,两入口以弧形连接构成小区的主干道,自地块南向东蜿蜒而过,并与其它支路构成小区的道路骨架。道路结构设计为人车部分分流结构。利用原有6m宽主车道作为小区主干道,修建5M宽车行道作为次干道,该车道为尽端式,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从步行入口进入小区是一条步行街,结合绿化与景观设计,与周边组团内部道路连通,形成步道系统。组团内部设宅间步道及部分硬质地面,平时车辆不进入组团内部,保证组团内均为人行步道。同时可在应急时供消防、救护及货运等车辆通行。步行入口位于星明街,通过小区内的步行商业街向小区内部延伸,与车行线交汇于小区的中心,沿步行商业街布置水景、休闲步道、景观喷泉、鲜花广场等景观形成步行广场的概念,并在步行道两侧的住宅底层布置老年活动中心、商铺等服务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要,提供休闲和邻里交流的空间。

四.环境景观

1. 领域感的绿化领地

都市花园绿地面积为66090m2,绿化率近50%。石景、植物、小品等景观动静结合、虚实掩映,充分体现了亚洲园林艺术中“园必隔,水必曲”、“曲径通幽”等设计理念,非常重视强化道路两侧及宅前宅后的绿化处理,并在各住宅院落中布置多样性绿化小品,既形成了点线面及立体的三维绿化格局,又使各住户拥有自己的“绿化领地”而产生领域感和归属感。并通过科学的选择和配置,达到小区内“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的效果。

2.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步行街,三大院落及宅间小型绿化庭院,着力创造贴近人、关心人的人文居住环境,创造具有系统性和生态性的景观系统。充分发挥绿化的造景潜力,配合地形和空间,形成既连续又区隔有致的流动空间。分层次实施的环境设计可最大限度的将环境资源平均分配给第一户人家。建筑和绿化更好的结合,考虑景观的连续性,将绿化引入建筑底层架空层内,整个园区景观充分融合、连续,同时大的植物可以靠近建筑,而不用过多担心对一层住宅的影响,尽可能弱化建筑基部生硬的线条,充分营造轻松、宜人的园区环境。

3.水景运用水景的运用,充分营造一个亲水、休闲的环境,且运用多变水景的处理手法,如喷泉、溪流、叠水、喷雾等。区内水景运用水处理,保证水的清澈。绿色环保的体现,景观照明大量采用太阳能草坪灯,节约能源。

五.结构设计特点

都市花园五期工程为小高层及高层住宅,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屋顶局部采用框架。工程所在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建筑抗震重要必分类,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屋顶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工程整体结构的平面,立面布置符合规范的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经施工过程中及使用后的沉降观测,沉降较小且均匀,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结构的布置上尽量满足住宅的使用要求,在转角窗等部位采取加强措施,既做到了结构的安全可靠,又较好的满足了建筑上立面美观及使用上的要求。通过大量使用异型柱框架结构及短肢剪力墙结构,提高住宅的使用面积系数,创造出更灵活有利的居住空间,为住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六.机电设备

⑴给排水

考虑整个住宅小区消火栓给水,用水量以最大栋建筑物考虑,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一个大系统。小区内设有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并在消火箱内设有消防水泵启动按钮,在建筑的下部几层设自动减压稳压消火栓,并在系统外部设有水泵接合器。在生活给水中,整个住宅区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为高低两个区供水,并采用大小水泵组合搭配,还配有气压水罐,既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又实现了高效节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排水系统中,采用重力排水,并采用空壁螺旋管作为立管,使之降低噪声,使用户满意。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3

项目基地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老城区,东临40m的金泉路,南临24m的富泉路,而西侧与北侧皆与巨龙御园小区相临。在基地的东侧不到200m的距离就是远近文明的酒泉西汉胜迹,又称泉湖公园和酒泉公园,因园中有酒泉而得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为一座集古典园林、天然湖、文化游憩、趣味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不言而喻,自然也给本地块赋予更多的价值。

图1基地位置

那么在新建小区设计上,我们采取谦逊的态度,最大限度的避免破坏西侧、北侧原有小区既有的平衡。通过将高层沿街布置、外高内低、高低错落并围合出大型中央景观庭院,以此来达到新老融合这种新的平衡状态。高层住宅沿基地外沿布置,享受老城的风景,充分吸纳酒泉公园这一美丽的景观。

图2鸟瞰图

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周围的商业文化及市政设施齐全,结合居住区内的绿化氛围,以及居住区外商业步行广场的繁华氛围,达到了“出则繁华,入则自然”,“离尘不离城”的理想居住区。

本项目包括商铺、住宅。建设用地面积21699.76 m2,总建筑面积66240 m2 (含地下室18500 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8300 m2,商铺建筑面积7677 m2,物业管理用房面积263 m2,消防监控中心87 m2,健身用房620 m2及业主活动中心216 m2。包含地下一层(含夹层储藏室)的住宅停车场及设备用房;地上层的多层、高层住宅及商铺建筑,住宅又分为两个组团区域,一个是以18层、13层、11层和6层为组团的区域,其建筑高度最高为53.3m,一个是以16层、9层和6层为组团的区域,其建筑高度最高为47.5m,层高为2.9m。

2规划设计理念

2.1创造城区商业的亮点―强化商业街的丰富性

沿着东侧的金泉路及南侧的富泉路进行商业规划,运用商业绿化广场的设置,将基地内商业带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此外,多元的活动与业态吸引更多人潮,强化金泉路及富泉路的商业丰富性。

2.2资源共享

商业空间精心设计围绕在小区住宅,商铺提供给小区及附近住户便利的购物场所,除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之外,小区内设置的健身娱乐设施等休闲设施,亦对外开放,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的同时也对周边住户提供了新形态的生活休闲方式与态度,以分享的形式,友善亲切的与附近住户融合。地面商业广场布置停车,方便前来购物、消费的顾客使用。

2.3形塑高端小区的意象

2.3.1小区的归属感

透过业主活动中心与健身用房设置的各式休闲空间与设施,增加与其他住户的互动交流,营造出美好家园的气氛,塑造由内而外的认同感。

2.3.2动静分明

商业与住宅依据基地条件布局,沿街设置商业空间围合出住宅生活空间,动静区分互不干扰。

2.3.3生活的舒适性

方正格局,流动空间,住宅小区生活动线与商业购物动线互不干扰。

3规划结构与布局

总体布局南动北静,商业与住宅各具特色。商业区的部分,利用东侧及南侧沿街优势设计,增加沿街铺面数量及购物的可及性,营造多层次的留驻场所,吸引人流。住宅区的部分,留出小区共享中心景观庭院。建筑围合而建,满足日照间距、消防及各项规定需要,形成自在的居住规划,让居民享受雅致舒适的生活环境。

图3 功能分区图

3.1 机动车出入口

商业区沿基地临街两侧布置的沿街商铺皆有其独立出入口,此外商业停车设置在地面,仅供商业停车,人车分流互不交叉。住宅出入口设置在基地北侧和西侧的已建成小区,与原有小区融为一体,方便小区住户的生活与管理。住宅区内设置两处地下车库出入口,使用上通过管制,达到人车分流,方便住户地下停车。便于物业管理,提升小区品质。

图4交通流线分析图

3.2 消防通道及登高场地

沿建筑物外侧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单向消防车道净宽不小于4m,双向消防车道净宽不小于7m,消防车道内转弯半径最小为9m,车道内侧距离建筑外墙宜大于5m,高层住宅设置8m*15m的登高施救场地,施救场地距高层建筑均大于5m。消防车道两侧不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3.3 景观设计

景观绿化主要设计分沿街绿化、商业绿化广场、住宅景观中心庭院。沿街商业的绿化采用小乔木带相互交错,一路延伸到商铺,使繁忙的都市人有了透气的空间。住宅小区内部的部分,景观与建筑相互搭配,由道路围合而成的共享中心景观庭院,营造出好的休憩的效果,增进小区里的邻里关系。

随着一年四季的花开花落,衬托出建筑更多层次。社区景观设计由外向内分两个层次,沿街景观、住宅景观中心庭院,完成由沿街的动态景观向庭院式静态景过度,达到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景观设计目的。利用沿街景观、住宅景观中心庭院现有的高低错落条件,塑造出立体式城市花园,创造绿色生活,使人从城市的尘嚣中得到解放,为住户提供高品质的住区生活。

图5总平面景观分析图

4 住宅建筑设计

4.1 住宅户型设计

本项目户型以中等户型为主力,80m2~90m2占32.24%,90m2~100m2占31.98%,并搭配100m2以上大户型,占35.78%,适当的将产品区隔,大户型面临景观之最佳位置。平面动静生活分区合理,户型方正内敛,尽量减少凹凸面,考虑施工上的经济性的同时满足各空间开间尺寸和最小面积。

图6 户型图

住宅楼皆南北朝向设置,各居室与梯厅采光良好,屋内南北通透,利于通风且视野开阔,与中央庭院及屋顶花园紧密结合,另外南向阳台为半户外活动空间,并提供充足遮阳。

绝大多数户型都对室内玄关、储藏、工作空间的位置等做了充分考虑。户内以厅为中心,功能分区明确,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本地块丰富的景观资源,彰显了小区的高品质特征。文化活动站内设置了休闲、运动、娱乐、文化活动、商业、餐饮等配套设施,彰显业主的高品质社区生活。

4.2 商业及公建配套设计

商业步行街的设计遵循开放性、多点进入、多层次购物体验的原则,主体建筑既是商业步行街的一个连续界面, 又是商业与住宅两大功能块之间的自然分隔。商业内街的设计,有效增加了商业面,提高了该区域的商业价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消费体验。平面既有以小型的单元店面进行划分, 方便出租和集中管理,又有大型商业楼,形式多样,在社区内形成多元化商业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对建筑室内外环境进行详细策划;对平面功能进行详尽分析;对立面造型进行精心设计。

立面造型以现代流行的手法为主,现代的建筑立面是城市现代化文明标志,本设计表现的正是能体现出城市现代化气质的建筑,仔细推敲的立面构图,精致流畅的装饰线条,大胆与素雅完美结合的色彩等等,都体现出设计师对现代建筑的理解和剖析。

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建筑的立面与商业区的立面一脉相承,风格一致,材质相同。运用圆形等活泼的建筑体量,体现出小商业特有的亲切感,层次感。

4.3 立面造型设计

造型风格采取新古典主义风格,简约的汉式的造型,以比较纯粹的装饰线条来表现。塑造典雅精致,富有魅力的顶级景观社区。水平上强调古典的三段式比例,以几何美感展现新古典风格的宏观尺度。

垂直上讲究量体的对衬性,烘托出古典的庄严。水平与垂直之饰板将大面积的外墙予以分割,表现出协调的构建组合。讲究材料搭配与细部设计的细腻。考究高贵的石材工艺、宏伟精致的汉式屋顶构架造型与简化汉式的细部构造,整体上与御园东区、西区呼应,同时也使项目具备了天生的产品区隔性和质素独一性。

建筑色调为暖色系,结合景观空间利于形成多样化的组团氛围,增强住户归属感、识别性。关注细节设计,对于打造氛围的设计细节、设计模块、构件、工艺等的重点关注,包括精装修、景观细节等等。住宅经典沉静,更偏向经典风格。

图7立面造型设计图

5单体消防设计

5.1高层住宅

13层、16层、18层塔式住宅设有一部防烟楼梯间、一部消防电梯;11层、9层单元式住宅设有一部敞开楼梯间,屋顶连通;每层为一个独立防火分区,疏散楼梯直通地面。

5.2二层商业服务网点

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 m2的商铺。

5.3高层住宅下地下自行车库

利用地下室高度设置夹层,底层为地下室自行车库,夹层设置储藏室,设防烟楼梯和乙级防火门与地上楼梯隔开,每个防火分区有两个安全出口。

5.4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 4000 m2,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个人员疏散口直通室外。

5.5 防排烟

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超过500 m2。住宅地下室非机动车库采用机械排烟。地下车库采用机械排烟系统。与平时通风系统兼用,且风机入口处设280℃关闭的高温防火阀。

5.6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墙或甲级防火门分隔,上下层之间缝隙用防火板或防火材料填塞密实,电缆井、管道井每隔 2~3 层用后浇楼板封堵。设在建筑内的风机房、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电梯机房等重要用房采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管道井检查门采用丙级防火门。

5.7地上业主活动中心、健身用房及商业在一层设有消防控制中心。

6 结语

整体项目设计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域特色,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人居生态社区及生活模式,营造高效、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社区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力求达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4

abstract: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in fire system design for residential quarters to select the best scheme attending to the econom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taking the design of the 3rd block of residential area of lanzhou chemical co. as example, the subjects related to optimization of fire water system of residential quarter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1 工程概况

1995年,我院受兰化公司民用处的委托对该公司的3#、4#、15#、16#街区进行改造规划设计。在这次规划设计中,我们选择了3#街区作为住宅小区区域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试点,进行了住宅小区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尝试,并准备在此试点的基础上对其他街区进行改造。目前,该住宅小区的区域消防给水系统已建成并已试运行一年半,整个系统运行良好。现将该系统的设计情况作如下介绍。

2 3#街区原貌及现况

兰化3#街区是50年代规划修建起来的住宅小区,总占地面积5.56ha。本次规划设计前区内主要建筑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起来的3至5层住宅,室内仅有生活给排水设施。近两年来修建了2栋8层住宅和1栋18层住宅,均按单体建筑的建筑防火要求修建了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8层住宅内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修建了保证消防初期10min用水的高位水箱间和生活、消防合用的高位水箱,高位水箱内存3m3消防用水。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了室外水泵接合器。18层高层住宅则按《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要求设计了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消防加压泵房、高位水箱、室内地下生活、消防合用300m3蓄水池、室外地下水泵接合器井等消防设施。

本次改造规划设计后,小区内设计了2栋24层商住楼、3栋18层商住楼、1栋16层商住楼和20栋8层住宅楼,而且马上面临2栋高层商住楼的设计开工。在这种情况下,住宅小区内每栋单体高层商住楼的设计是按原先模式每栋单体进行消防设计?还是设计住宅小区统一的区域消防给水系统?我们面临着选择。

3 两种设计方案的简单对比

我们把按单体建筑进行消防系统设计定名为方案一,把按住宅小区进行区域消防系统设计定名为方案二,对两个方案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得出结论见表1。根据表1的对比,我们得出了区域消防给水系统在经济上、管理上比较优越的结论。经过市规划局,省、市消防主管部门的同意,我们确定了兰化3#街区按区域消防给水系统进行设计。

表1 消防设计方案对比

一 方

二 高位

水箱间

数量 高层建筑

(每间按45m2计算) 6 1 多层建筑

(每间按20m2计算) 20 0 高位

水箱

数量 高层建筑

(每个消防容积18m3) 6 1 多层建筑

(每个消防容积3m3) 20 0 加压泵房数量

(每间加压泵房按60m2考虑) 6 1 消防加压泵型号、数量 (1)125dl×5泵4台2用2备45kw (1)150dl×6泵2台1用1备75kw (2)125dl×6泵12台6用6备30kw (2)稳压泵2台1用1备 (3)100dl×5泵8台4用4备22kw (3)1 000l气压罐1个 消防蓄水池数量、容积 300m3生活、消防合用水池6座,每座内存消防用水250m3 400m3消防、生活合用蓄水池1座,内存消防用水310m3 地下水泵接合器数量 高层建筑每栋楼5个,多层建筑每栋楼1个,总共50个 6 减压阀井数量 0 除最不利建筑物49#楼由消防泵房直供外,其它5栋高层建筑消火栓消防系统、自动喷淋消防系统入口均设两个减压阀井,多层建筑设一个减压阀井,总共40个 外部消防管道 无 dn200管道850m 4 主要设计构思

(1)整个住宅小区同一时刻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2.1条规定,城镇、居住区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和城镇、居住区的人口数有关。本规划区总居住人口为7 242人,根据规范规定同一时刻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

(2)选择由区域消防系统泵房供水的最不利建筑(要求消防水量最大、压力最高),作为区域供水系统设备选型的依据。

本住宅小区内要求消防用水量最大,水压最高的是编号为49#楼的24层商住楼。该楼和54#楼同为24层商住楼,建筑高度相同,但由于距区域集中消防加压泵房较远,因此被确定为最不利建筑。该楼由于在底层有较大面积的商业营业厅和公共活动用房,因此室内除设计了集中消火栓消防系统外还按中危险等级在商业营业厅和公共活动用房设计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流量为两个消防系统设计流量之和。

(3)小区室外消防管网设计为环形管网,且每栋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灭火系统进水管不少于两条。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3.1条规定,我们在设计室外消防管网时在本小区最建筑内侧的小区路网上设置了环形消防管网。这样,可以方便地与消防管网外侧的高层建筑和管网内侧的建筑物连接,保证建筑物消防用水的安全性。为了提高建筑物消防用水的可靠性,高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系统均有两条管道从不同方向引入室内,当其中一条管道发生故障时,另外一条进水管仍能保证室内消防系统的用水量。

(4)区域消防系统的消防加压泵房宜布置在本小区的中心地带。

本住宅小区总面积5.56ha,呈长方形,小区内6栋高层建筑布置在小区四周临街的街道上。为保证室外环形消防干管内压力的均衡,小区消防集中加压泵房的位置尽量布置在小区的中心地带,泵房的消防总出水管从两个方向和室外消防环状管网连接。

(5)设置小区集中使用的消防蓄水池,并按小区内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栋建筑物的室内消防设计流量之和储备消防蓄水量。

本住宅小区区域消防系统在集中加压泵房旁边设置了生活、消防合用储水池,并采取了消防储水平时不被动用的技术措施。消防储水量是根据本小区内消防用水量最大的49#楼的室内设计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而得,为310m3,设计采用了400m3生活、消防合用蓄水池。本小区位于兰州市水厂附近,有两条主干管从小区两侧主干道通过,并有两根dn150市政给水管线接入本小区内。

(6)小区内多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通过减压阀井与室外环状区域消防管网连接。

小区内8层住宅楼的室内消防要求与高层建筑相比消防水量、水压都较低。本设计将多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系统通过减压阀井和小区室外环形消防管网相接,大大提高了多层建筑的消防能力。减压阀井内的减压阀采用了既减静压又减动压的液压式减压阀组。为了提高可靠性,减压阀采用了并联阀组。

(7)集中消防加压泵房内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机控制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集中加压泵房内除了按最大消防负荷选择消防加压泵外,还设计了稳压泵和小型气压罐。既保证室外消防管网随时保持高压状态,也使稳压泵不致频繁启动。各栋高层建筑内的消防控制讯号、报警讯号均远传至集中加压泵房内,通过计算机对泵房进行自动控制。

(8)设置统一的小区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当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遇大火,室内消防用水不足时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管网。采用区域消防供水系统以后,既然主要的消防用水都可以从集中加压泵房外供而来,那么作为备用的水泵接合器自然也应可在外部统一集中设置。以这种推论为依据,本区域消防管网按小区内最大一栋楼的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和自动喷淋消防流量之和在小区外部环状管网上设置了6组地下式dn100水泵接合器。由于是在小区内统一设置,水泵接合器的位置选择极利于消防车的进出、掉头、吸水、加压的操作。

(9)室外地下消火栓的设置。

室外地下消火栓的用途,一是提供室外消防流量,二是满足消防水泵事故状态或消防水量不足时消防车向消防管网补水之用。因此,从数量上,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满足大于小区室内、外最大消防用水量之和;从分布上,室外地下消火栓应尽量围绕高层建筑布置,也应兼顾水泵接合器的布置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2条对地下消火栓布置的要求。

本小区结合小区四周的路网在小区内市政给水管网上共设置了10个dn100地下式消火栓。

(10)区域消防系统中高位水箱的设置。

本住宅小区区域消防系统仅在小区内最高的24层商住楼上设置了20m3生活、消防合用水箱2座,其中消防容积18m3。一根消防总出水干管与室外环形区域消防管网直接相连,以满足各建筑物火灾初期前10min的供水要求。消防总出水管上设置了水流指示器,在消防水泵房内设有30l/s的加压泵2台(并联)。任意一栋楼内发生火警用水时,该加压泵均可手动或自动启动,以保证消防水量、水压。高水箱还采取了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技术措施。小区的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示意见图1。

图1 兰化3#街区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示意

5 对住宅小区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的评价

(1)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的用地、投资明显节省,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由于将各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统一集中在集中加压泵房内,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简化了物业管理的层次。

(3)小区内多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管网直接与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相接,使消防初期10min后的用水也得到了保证,从而使多层建筑的消防更趋于安全。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住宅建筑发展的趋向更具有人性化,布局上既追求美观,又追求合理,形成小高层住宅小区不断建起的局面,提高了居住的品质。以下结合某小高层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的配水方案,探讨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

住宅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举例

住宅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设屋顶水箱的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即市政给水送入蓄水池后,由水泵将水提升至屋顶水箱内,再从屋顶水箱供给生活用水,屋顶水箱包含消防初期用水量,它需有确保消防用水不被挪作它用的技术措施。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共用,火灾时启动消防泵供水。该方式需在屋顶进水管上设置阀门,消防时必须关闭屋顶水箱的进水。

另一类是不设屋顶水箱的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该系统是共用一套给水管网供生活、消防给水系统使用,采用变频泵给水,不设屋顶水箱。

项目概况:

某项目基地内有7栋11层住宅楼(住宅楼无地下室)和1栋3层楼的配套公建及一座地下机动车库。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户数为462户,本工程生活用水最大日用水量为440吨,最大小时用水量为57吨,给水总设计秒流量为16L/S。该工程水源为市政两路DN200供水,消防用水直抽市政管网,给水系统均由变频泵供水,室内消火栓系统与生活变频供水系统共用小区水泵房和小区管网。

给水系统

原来上海地区住宅小区采用变频供水方式仅容许不超高9层的住宅,规定小区街坊出泵管供水压力不得超过0.45Mpa。而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十层以上住宅必须设置屋顶消防水箱。但近几年随着建筑业发展,上海建造11层、12层小高层住宅小区比较多,如果设置屋顶水箱,存在着水质易受污染、抗冻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又影响了建筑的外观。经过市建委、市消防、上水、规划、卫生等各有关部门研究讨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1第6.5.3,及DGJ08-94-2007第6.1.1对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下住宅,当采用小区集中给水泵房的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时,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其室外敷设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可与生活给水管道合并设置,但室内的竖管应分别设置。要求泵房的供水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消防泵和生活泵的电源应不低于按二级负荷的要求供电,消防泵的流量应满足生活和消防同时供水的流量。泵房的出水压力平时不应大于0.45Mpa,且应保证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充满水,在灭火时应满足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压力,即灭火时切换到消防供水压力。本工程恰为十一层住宅小区,整个小区符合采用集中泵房不设高位消防水箱的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方式。7栋11层住宅生活用水采用变频供水,生活泵组设于地下车库水泵房内,不锈钢生活水池有效容积为140吨(分为两个),变频给水泵三台(二用一备),参数为Q=35m³/h,H=45m,N=11kw/台。为保证住户小表前的供水压力不超过0.35Mpa,采用竖向分区供水,一到五层采用减压阀减压后供水。

消防系统

本工程属二类普通高层住宅,不设屋顶水箱,室内消火栓系统平时采用生活变频系统保证室内消火栓系统充满水,灭火时启动消防泵,直接抽吸市政给水管网,由消防泵加压后向室内消火栓系统供水。室内消火栓水量为10L/S,室外消防水量为20L/S,室外设两套DN100水泵接合器,本小区全部建筑共用一套消火栓系统,泵房设在地下车库内。根据《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的第6.5.3第三条,消防泵的流量应满足生活和消防同时供水的流量,故泵房中选用的消防泵流量包括消火栓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消火栓泵选用参数:Q=30L/S,H=55m,N=37kw/台,二台(一用一备)。消火栓给水系统运行控制:消火栓管网中平时由生活变频泵组保持系统中最不利点的水压以满足灭火时的需要,消火栓加压泵在火灾期间可由消火栓内远程启动按钮控制启动,使管网中最不利点的水压和流量达到灭火的要求,并同时停止给水变频泵运行。泵房内和消防控制中心均可直接启、停消防加压泵和稳压泵,消防加压泵和稳压泵的运行状况反映至消防控制中心,备用泵设自动投入程序。

按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公共部位设置简易喷淋,喷淋采用快速响应喷头,管道从消火栓系统接出。地下车库,属中危险Ⅱ级,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需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淋采用临高压系统,设喷淋泵二台(一用一备),喷淋泵参数:Q=30L/S,H=55m,N=30kw/台,喷淋泵直接抽吸市政管网。

喷淋系统运行控制:平时由市政给水管网维持系统的工作压力,保持最不利点喷头水压要求。火灾时,喷头动作,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此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自动启动喷淋泵向喷淋管网供水,并向消防中心报警。

配水方案

整个小区由市政管网引两根DN200给水管,保证供水压力不小于0.16Mpa,在基地内形成环网供生活、消防用水。在DN200环网上安装DN150消火栓7套。小区生活用水采用集中变频泵供水,泵房内设有消火栓泵、喷淋泵等。进入生活水池接DN150生活校对表一只,消防进水接DN200消防监视表2只。小区街坊管为生活及消防出泵合一管,进室内的竖管均是分别设置引入。生活进水管均设置紧急关闭阀。住宅每户在公共部位管弄井内安装DN20小水表,3层楼的公建用房由生活、消防出泵合一街坊管接DN40室外埋地水表一只。平时,生活变频泵工作,确保泵房的出水压力平时不大于0.45Mpa。火灾时,启动消防泵,并连销关闭生活水泵,街坊管网内水压升高,紧急关闭阀关闭生活用水,消火栓系统灭火。火警后,消防泵关闭,同时启动生活水泵,管网内水压下降,紧急关闭阀开启生活用水管,恢复正常供水。

对于小高层住宅项目配套中,住宅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

统内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共用给水系统在消防供水的可靠性

住宅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在消防给水的可靠性存在屋顶水箱进水管阀门的设置。在设屋顶水箱的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中应在屋顶水箱给水管道上设置阀门,火灾时自动关闭,通常采用紧急关闭阀。由于此阀是在消防中使用,平时很少使用。特别是住宅消防设施更是缺少管理维护,火灾使用时难以得到保障。紧急关闭阀是利用生活与消防给水不同工况的压力差来控制阀门开和关,并还通过导阀来调节设定的关闭压力,控制主阀。在消防时紧急关闭阀不能及时关闭,可能需延续一些时间,同时该阀的关闭必须达到所设定的水压差值。只有在消防水压升高设定值时方可关闭。因此,对一定的建筑高度范围内,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以不设屋顶水箱是安全的。小区内除了室外敷设生活及消防出泵合一街坊管外,另应排设市政压力的管网,供生活、消防用水及设置室外消火栓。

共用给水系统的水质问题

住宅共用给水系统影响水质卫生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消防管道平时不使用,有可能回流到生活给水管道中导致污染。另一方面在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水泵接合器,在水泵接合器给水工况时,也会产生对生活给水的污染。

在设屋顶水箱的生活及消防共用给水系统中,应采取上行下给的给水方式,这样消火栓的竖管内的水就不会进入到生活给水管道,所设的水箱关闭阀也应设置在给水竖管的上部。

在不设屋顶水箱的生活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中,在消防竖管的接入前宜设置安全型的防污隔断阀,以避免消防给水的回流污染。因此,只有通过合理地选择共用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保证消防给水时的可靠,并经常调试消防泵,一旦发生问题,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利于消防泵的可靠使用。同时要对生活水质采取防污染的有效措施,对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需加强维护管理,确保使用时万无一失。

结论

住宅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是住宅建筑配水的一种方式之一,不仅需要考虑生活给水的卫生安全和消防给水的可靠性,还需满足相关的规范。小区街坊管为生活及消防出泵合一管的方式,优点是室外管道敷设方便、布置简单,但是一定要考虑消防给水的可靠性、安全性。如果小高层住宅楼本身有地下室,并且与地下车库结构上是相连通的,有条件确保生活及消防出泵管排设在地下室建筑物内,维修也方便,则为了消防给水的可靠性、安全性,宜建议采用独立的生活给水系统和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6

该小区建筑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小区内包括七栋小高层住宅、一个地下车库和两栋两层的临街商铺。住宅楼中1#~4#楼为十四层,5#~7#楼为十二层。

一、给水系统

该小区从周围市政供水管网引两路DN200供水管入小区,在小区内形成环状管网,供给小区内生活和消防用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2.5.7的规定在引入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

根据当地自来水公司提供资料,引入管处水压为0.16Mpa,临街商铺和地下车库生活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直接供给。

住宅楼部分生活用水采用市政供水管网—地下不锈钢生活水池—生活加压泵—屋顶不锈钢生活水箱—住户的供水方式。地下生活水池和生活加压泵(根据当地自来水公司管理要求每栋楼设置一组水泵)设在地下车库的小区集中泵房内。每栋楼每单元均设置屋顶水箱,根据服务人数不同水箱容积选用为6~8m3。对于静压大于0.35Mpa的用水点,经可调式减压阀(阀后压力0.12Mpa)减压后供给。

《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1)》(上海市地方规范)6.1.1条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下的住宅在设置小区集中给水泵房时,其室外敷设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可与生活给水管道合并设置,但室内的竖管应分别设置”,该小区5#~7#楼为十二层,根据此条规定其室外敷设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可与屋顶水箱进水管合并设置,在每单元入口处两者分开,屋顶水箱进水管上设置机械的紧急关闭阀,在消防水压时自动关闭以保证消防用水的给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上设置倒流防止器,以避免消防管内死水倒流污染生活用水。1#~4#楼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和屋顶水箱进水管按常规分开敷设。给水系统原理图如附图1所示:

根据当地自来水公司要求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要分开计量,因该小区室外管网设计为生活和消防合用,所以在每只室外消火栓前、消防水泵进水管上、地下生活水池进水管上及其他生活用水接入点上均分别设置水表。住宅楼内每户分别在公共部位管道井内设置水表。

住宅内热水由设在厨房内的快速燃气热水器供给。

二、雨水、排水系统

住宅部分卫生间排水采用污废水分流的方式,并设置专用通气立管。三根立管管径均为De110,暗敷在浴缸端部的管道井内。厨房内设置一根De110排水立管,伸顶通气,厨房地面不设地漏。设在北阳台的洗衣机和阳台排水合用一根De75排水立管,并接到室外污水管网。

屋面雨水采用天沟排水,通过87型雨水斗收集经De110屋面雨水立管排到一层建筑周围的明沟,南阳台雨水经De75阳台雨水立管排到明沟,空调冷凝水通过De50冷凝水立管有组织收集排到明沟。在明沟适当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小雨水口排水到建筑周围雨水井。

三、水消防系统

该小区内水消防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住宅楼、临街商铺、地下车库设置室内消火栓,地下车库内设置喷淋系统。

室外消火栓采用低压给水系统。

为便于临街商铺部分单独的物业管理,临街商铺室内消火栓单独设置一套系统,采用稳高压制,消防泵房设置在临街商铺地下室内,消防加压泵直接从市政供水管网吸水。

地下车库和1#~7#住宅楼合用一套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消防加压泵设在地下车库的小区集中泵房内,直接从市政供水管网吸水。在1#楼屋顶(小区最高处)设置单独的屋顶消防水箱(6m3)。

地下车库内设置喷淋系统,采用稳高压制。

集中泵房内消防加压泵和喷淋加压泵合用一根吸水管,吸水管上设有三根进水管与室外市政供水管网连接,其中一根进水管为消防加压泵和喷淋加压泵共用。喷淋加压泵侧吸水管上设置两套倒流防止器,以避免喷淋管网中死水经消防泵倒流到5#~7#楼屋顶水箱进水管中。

地下车库内消火栓供水管形成环状管网,1#~4#楼的室内消火栓管从地下车库内消火栓环网上接出,此环网两根供水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以避免消火栓管网中死水经消防泵倒流到5#~7#楼屋顶水箱进水管中。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7

二、工作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2月底。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成立街道办事处消防车通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导、信息报送、工作通报、宣传报道等。办公室设在街道安监站,贾茹同志为办公室联络员(联系电话:7232711)。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月22日前)。各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召开会议、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广泛发动,落实工作任务,发动群众对消防车通道治理工作进行监督,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二)督促整改阶段(1月22日至2月20日)。各社区按照实施方案,与辖区物业联合对消防车通道进行排查并登记造册。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督促整改,务必达到不留死角、不漏隐患的标准和要求。整治难度大的及时上报街道。要对辖区内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回头看”,强化整治效果。

(三)总结验收阶段(2月21日至2月底)。街道将会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对专项行动成果进行验收,并在街道范围内进行通报。

五、工作任务

各社区要按照《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落实消防工作主体责任,成立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专项治理工作,督促指导居民楼小区开展消防车通道占用、堵塞、封闭和楼道堵塞等违法行为综合整治,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消防车通道专项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违法行为,确保消防车通道时刻保持畅通。

六、工作重点

(一)集中清理消防车通道上设置的停车泊位、固定隔离桩,以及消防车通道与建筑之间设置的障碍物。

(二)突出整治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违法停放车辆,长期无人管理、久拖不改等问题。

(三)突出整改高层住宅室内消火栓系统不能正常供水,消防永带、水枪、卷盘等设备损坏缺失,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等储水量不足,报警控制设备、消防水泵、稳压泵和稳压设施等故障停用等问题。

(四)广泛普及消防车通道使用管理常识类宣传,充分利用城市大屏、楼宇广告播放相关火灾案例、公益广告,每个住宅区每栋楼至少张贴一幅严禁占用消防通道的提示或海报。

七、工作措施

(一)全面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动社区居民和物业服务企业,聚焦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居民住宅区,广泛发放、张贴公告和简洁明了的消防宣传标语。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治理行动,推动社会形成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的共识。

(二)强化规范管理。各社区组织成立管理机构,督促有物业服务企业的小区加强消防车通道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乱停乱放行为。对无物业服务企业的住宅小区,各单位要落实专门人员,加强消防车通道管理,防止被占用、堵塞。

(三)开展自查清理。督促指导社会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履行消防车通道管理职责,认真开展自查自改,重点清理消防车通道违法停放车辆,违章搭建构筑物或者设置摊位,违法设置固定障碍物等情况。对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车辆、摊位,要督促社会单位当场清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劝导居民群众当场自行挪移,清除障碍。对不能当场挪移的车辆、构筑物和固定障碍物,要督促管理使用单位及时整改,确保畅通。

八、工作要求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8

二、强化居民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的职责分工

区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辖区内居民住宅电梯安全综合管理工作;督促、支持质监部门依法履行居民住宅电梯安全监察职责;督促、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居民住宅电梯综合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街道办事处负责协助质监部门查找居民住宅电梯安全使用隐患;组织和协调将老旧住宅(小区)居民电梯纳入物业管理;组织和协调业主委员会筹措电梯运行和更新改造资金;负责处置因封停电梯引发的不稳定事件。

质监部门负责全市居民住宅电梯安全监察工作,严格执行电梯准入、准用制度;加强对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使用、检验检测、监察等工作环节的监管;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和维保单位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法,坚决封停存在严重隐患(参照国质检特函〔2007〕910号第二十条,下同)的居民住宅电梯;宣传电梯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建立和完善电梯救援三级应急救援体系,积极开展电梯应急救援演练。

住房保障房管部门负责引导和推进居民电梯住宅(小区)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指导和监督物业管理单位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规则履行居民住宅电梯管理职责,并规范使用物业管理服务费用于居民住宅电梯日常运行维护;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依法办理、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居民住宅电梯改造更新工作。

建设部门负责督促新建居民电梯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在正式移交物业管理单位前履行电梯安全管理职责。

信访部门负责协调处置涉及因封停居民住宅电梯引发的不稳定事件。

公安及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做好经“110”、“119”报警电话反映的电梯故障困人的应急求助相关工作;配合处置涉及因封停电梯而引发的不稳定事件。

安监部门负责电梯安全生产的的综合监管工作,负责居民住宅(小区)电梯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事项的综合工作,督促相关部门落实电梯安全监管责任。

物价部门负责对物业管理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范围内的居民住宅电梯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三、完善加强居民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督促居民住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履行管理主体责任

居民住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按照要求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巡视,保证居民住宅电梯通讯报警装置有效;严格执行电梯管理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聘请专业电梯维保单位并积极做好居民住宅电梯定期检验申报工作,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实施演练;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电梯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居民住宅电梯的运行使用安全。

(二)落实居民电梯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单位

1.对单位自(直)管房的居民电梯住宅(小区),由区住房保障房管部门会同所属街道办事处负责督促落实房屋产权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实施物业管理。

2.对新建居民电梯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单位在办理移交前期物业管理相关手续之前,由建设部门负责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实施物业管理;办理完移交前期物业管理相关手续之后,由住房保障房管部门负责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实施物业管理。

3.对长期没有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电梯住宅(小区),由所属街道办事处会同区住房保障房管部门组织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依法选聘物业管理单位实行物业管理。

4.对居民电梯住宅(小区)由于物业管理单位更迭或者未按照合同约定提前退出期间,住宅物业项目不能维持正常物业管理秩序的,由所属街道办事处同区住房保障房管部门组织召开业主大会,重新选聘物业管理单位实行物业管理,在其过渡期内由街道办事处明确居民住宅电梯管理责任主体,直至新的物业管理单位接管。

(三)建立居民住宅电梯运行维护和改造更新的资金筹措机制

1.居民住宅电梯运行维护资金。电梯运行维护资金从物业管理服务费中支出;物价部门在制定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时,应当明确电梯运行维护费用在物业管理综合服务费中的比重。街道办事处应引导、协调业主(业主委员会)按时足额缴纳物业费、督促物业管理单位按照规定使用物业费。

2.居民住宅电梯改造更新资金。

(1)对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居民电梯住宅(小区),区住房保障房管部门应当配合街道办事处指导、协调物业管理单位、业主(业主委员会)办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手续,用于电梯改造更新,质监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存在缺口的,由街道办事处、区住房保障房管部门协调业主(业主委员会)从物业共用部位经营产生的归业主所有的收益中筹措;仍不足的,由街道办事处、区住房保障房管部门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帮助、协调物业管理单位向业主收取。

(2)对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居民电梯住宅(小区),由街道办事处、区住房保障房管部门协调业主(业主委员会)从物业共用部位经营产生的归业主所有的收益中筹措;不足的,由街道办事处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帮助、协调物业管理单位向业主收取;仍不足的,经市人民政府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商议后,由区人民政府动员原建设单位或者原主管部门负责筹措。

(3)经上述资金筹措后,仍无法解决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由区人民政府负责筹措资金落实。

(4)对单位自(直)管房的居民电梯住宅(小区),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筹措资金落实。

(四)健全居民住宅电梯安全运行和维护稳定的防范机制

1.质监部门应当对存在严重隐患的居民住宅电梯采取坚决措施予以封停,在实施电梯封停时,事先将相关情况通报区人民政府及其所在街道办事处,必要时要通报信访、住房保障房管、安监等部门。

2.街道办事处、信访部门应当积极做好被封停使用的电梯业主工作,维护社区稳定和谐,督促物业管理单位解决问题。问题难以及时解决时,应当向区人民政府报告。

3.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有街道办事处、信访、住房保障房管、质监、安监、公安等部门参加的居民住宅电梯安全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消除电梯安全事故隐患,确保社会稳定。

四、落实加强居民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9

(一)总体要求

进一步培育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理物业管理环节中开发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关系,明确相关责任,加强物业建、管有效衔接,消除矛盾,提高业主自治能力和物业管理水平,促进物业管理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把推进旧城改造还房小区、零散居民住宅楼、改制单位自管房小区、社区居委会代管小区物业管理作为新的工作目标,提升物业管理整体规模,实现全区居民小区物管覆盖面逐年增加,其中今年增加5个百分点,达到35%。

2、深入调查掌握全区物业管理的基础信息,从抓好基础工作入手,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物业管理办法提供可靠依据。

3、加快业主委员会建设。加快无物管小区和新建商品房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建设步伐,完善、规范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议事、决策行为,力争年全区小区业主大会及委员会成立率提高7%,达到23%,并实现逐年提高。

4、加快物业小区公建配套设施产权界定,严肃查处开发商侵占和出售配套公用设施“使用权”问题。

5、适当安排社区物业管理启动资金和扶持资金,推动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的全面开展,完成对部分建设施不配套的小区道路改造和路灯、绿化、环卫维修。

6、在全区开展物业管理评优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促进行业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的提高。

7、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服务投诉责任机制。及时查处全区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并督促企业整改,保障业主合法权益。

(三)工作职责

1、市房管局办事处:根据市房管局的职责安排,具体负责全区物业服务行业的管理、指导和监督,组织宣传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牵头研究解决全区物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配合街道(乡镇)、社区做好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物管服务企业的选聘及物业管理纠纷调处等工作。

2、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辖区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开展物业管理宣传活动,牵头组织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并指导、监督其日常运作;负责调处辖区物业管理纠纷。

3、各社区居委会:参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筹建、改选的组织工作,指导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调处物业服务中的矛盾纠纷。

4、区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对物业管理区域内擅自搭建建(构)筑物的查处,负责对破坏绿化、道路等设施以及破坏房屋外立面等行为的查处;加强对户外广告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安全检查。

5、区公安分局:负责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和保安人员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消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治安隐患,及时查处治安案件,调解各类涉及治安管理的矛盾。

6、区消防大队:负责住宅小区内消防水源、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与消防安全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7、区建设局:负责对在建住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协调处理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投诉和矛盾,依法处理因房屋质量、室外装饰装修产生的纠纷。

8、区城管办及市环卫处:负责对住宅小区内环境卫生、垃圾清运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按政策规定做好小区业主垃圾清运费和垃圾处置费的收取宣传工作。

9、区工商局:加强个体经营登记审查,对擅自将居住用房改变为非居住用房的场所和车库,不予核准登记;查处在住宅小区从事无照经营的行为。

10、区物价局:负责物业服务收费的管理工作,对物业服务活动中的各项收费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对违反物业服务收费政策的行为进行查处,协调解决因物业服务收费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11、区环保局:负责对物业管理区域及周边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周边的污染源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噪音扰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依法进行查处;对涉及环保的投诉和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12、区局:积极疏导、调解处理各类物管上访纠纷。

13、区级其它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合力强化物业管理工作。

三、工作举措

(一)开展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

1、开展物业管理达标活动。着力完善街道(乡镇)、社区两级对物业管理的指导和服务职能,着力解决物业管理行政管理方面不到位的问题。深入调研,针对商品房开发小区,要全面推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服务。在建未交付前,由开发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市场选聘有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前期物业管理;已建成交付但业主委员会尚未成立的,继续实施前期物业管理;已建成交付且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应在所在街道(乡镇)指导下,开发建设单位、前期物业服务企业以及业主委员会三方按规定做好物业管理续聘、新聘或业主自治管理的转换衔接工作。

2、完善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要结合环境综合整治逐步解决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善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对整治后具备条件的,应成立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按照有关程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等级性有偿服务;对整治后暂不具备条件的,由所在街道(乡镇)负责建立小区物业服务组织,落实以保洁、保绿、保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有偿服务。对经整治但规模较小及分布零散的住宅区,可并入相邻小区,实施一家管理,差别服务。对失管小区及零散居民住宅楼,由街道(乡镇)帮助成立业主委员会,指导选聘新的物业企业实施基本项目、或采取“楼幢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服务。暂时不具备条件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应纳入街道(乡镇)或社区的物业管理服务组织,落实基础性有偿管理服务。

3、完善拆迁安置房和保障性房屋住宅小区管理。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在建未交付前,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管理。建成交付后,有条件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按照有关程序确定物业服务管理模式并做好转换衔接工作;建成交付后,暂不具备条件成立业主委员或暂不具备条件实施等级性有偿服务的,开发建设单位应与所在街道(乡镇)办理移交托管手续,由所在街道(乡镇)、居委会负责建立小区物业服务组织,落实基础性的有偿服务或暂实行自主管理和服务。

4、开展小区内物业管理违规行为整治活动。开展违章搭建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当前部分小区违章建设屡禁不止现象,同步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违章搭建巡查、发现、处理机制。专项整治小区物业管理混乱状况,逐步清理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和功能、违规装修房屋、侵占公共部位、毁绿占绿等小区各类物业违章违规事件。

5、完善物业管理收费和有偿服务机制。物价部门要按照“公正合理、质价相符”的原则,合理确定物业服务等级和收费指导标准,规范物业服务单位的收费行为,及时查处物业管理收费中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因开发建设遗留问题或物业服务合同履约纠纷问题造成的诸多矛盾,由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妥善处理实际存在的问题;对拒缴、欠缴物业服务费的,所在地街道(乡镇)、业主委员会应积极协助物业服务企业督促催缴。

(二)强化行业监管,规范物管服务

1、完善配套设施。新建住宅项目应当严格遵循规划设计要求,配建物业管理用房,并与主体工程同步交付使用。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时,应明确物业配套用房规划条件;建设部门在牵头组织项目竣工验收时,会同房管办事处加强对物业管理基础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的验收备案,未经验收合格或配建不到位的小区住宅不得交付使用,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房屋产权初始登记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物业配套用房的用途。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指导监督住宅小区供水、供电、供气、路灯、垃圾清运和绿化养护等基础设施(项目)配套到位、移交到位、管护到位。

2、强化行业监管。房管办事处要依法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管理,完善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办法,健全物业主管部门和街道(乡镇)参与监督管理的实施机制;各街道(乡镇)要会同物业主管部门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检查考评,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体系,落实奖惩措施;完善退出机制,对物业服务企业中途退出或终止服务的,应提前三个月向业主公示,同时监督其依法移交物管用房、剩余经费和相关资料,并做好备案登记;对暂时难以落实新物业管理单位的,由所在街道(乡镇)负责按照失管小区模式进行操作。

3、提升自治能力。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依法维护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充分履行义务、承担职责。物业主管部门和所在街道(乡镇)要切实加强指导监督,规范业主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基层党组织作用。把好业主委员会程序关和人选关,符合条件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可通过选举加入所属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加强业主委员会成员综合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依法履行职责能力。要健全民主管理监督机制,指导业主大会制定议事规则和管理规约,完善小区重大事项的公开公示制度。

(三)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奖惩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10

二、整治重点

(一)整治的重点范围:建筑结构简陋、防火间距小、消防基础设施差、电气线路老化、防火安全条件薄弱的老区、老街和老民宅。

(二)整治的重点内容:室内电气线路是否穿管敷设,是否存在乱接乱拉;配电箱、电表是否带病工作,是否存在用铜线等代替熔断丝现象;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电气设备是否超载超容工作;电气设备是否安装在不燃材料上,灯具是否紧贴可燃物或用可燃材料遮档;使用的电气设备、元件、材料是否合格。

三、整治方法和步骤

采取自查自纠、依法治理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分排查摸底、集中治理、检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排查摸底阶段(2011年4月20日前)。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结合本区域实际,研究制订综合整治具体方案,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通过新闻媒介、标语横幅、宣传资料等途径和形式,将“三老”场所消防安全隐患的危害向社会,取得人民群众对综合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由街道统一制作1-2套通俗易懂的消防防火、逃生、灭火常识展板,在“三老”场所巡回展示,每个季度展示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天。

各村(社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街道办事处统一组织派出所、安监站、村居委会、社区干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辖区内“三老”场所开展普查登记,逐家逐户填写《“三老”场所消防安全和电气线路摸底情况登记表》(附件1),切实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建立综合整治名册,并对普查中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逐户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督促业主自查自改。排查结束后,各镇(街道)要指定专人及时梳理分析本地“三老”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并于4月20日前将《县“三老”场所消防安全和电气线路综合整治工作登记表》(附件2)、《县“三老”场所消防安全和电气线路综合整治工作统计表》(附件3)、《县“老区、老街、老民宅”综合整治花名册》(附件4)报街道安监办。

第二阶段:集中治理阶段(2011年4月21日-6月12日)。

各村(社区)要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边查边改”的方针,研究制订针对性的整改方式、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责任,明确区域整治工作责任人,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对电气线路老化、电线私拉乱接的老民宅,要督促业主限期自行整改;对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公共消防设施不足等规划性、区域性问题的老区、老街,研究确定整改计划和方案,由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限期加以解决。对不具备基本消防安全条件的,逾期未整改安全隐患的,列入危房停止居住。集中治理完毕后填写《县“三老”场所消防安全和电气线路综合整治成效统计表》(附件5)于6月5日前报到街道安监办。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6月13日-6月30日)。在综合整治期间,街道消防工作办公室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6月下旬对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责任分工

(一)村(社区):一是负责本辖区“三老”场所消防安全和电气线路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具体工作中的问题。二是负责老区、老街市政消防供水管网的改造,增设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三是组织村(社区)委员会对本区域“三老”场所开展普查,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家庭老化电气线路的自费改造。四是督促每个村、社区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五是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落实“十户联防”等各项火灾防范措施,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定期逃生演练。

(二)街道宣传办:加大消防宣传力度,通过广播、魏塘报等媒体,定期播放消防逃生技能、正确使用液化气、正确使用用电设备等公益广告,提升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三)派出所:一是协助开展好本地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好辖区内的消防宣传工作和农村社区消防工作指导。二是负责定期对辖区居民住宅物业企业、居(村)民委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发现和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四)安监办:负责检查在“三老”场所内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情况,检查消除“三老”场所周围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隐患。

(五)供电所:一是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成立技术服务指导队,确保每个普查工作组都配备一名电工,配合做好老旧小区用户室内用电安全隐患检查并提出整改指导意见。二是对“三老”场所外部供电线路状况进行安全检查,并按技术标准投入资金做好线路改造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安全用电宣传,配合有关部门对拒不整改火灾隐患的相关场所采取强制措施。

五、工作要求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11

二、工作时间

即日起至2018年3月底。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11月15日前)。消委会各成员单位分别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逐级动员到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前)。各消委会各成员单位按照工作目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分析问题、推动落实。

(三)总结考评阶段(2018年3月底前)。消委会各成员单位对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做法,健全完善提升防火灭火能力的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

(一)突出重点,防大火。

1.全面摸排火灾隐患。认真分析研判冬季消防安全形势,紧盯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合用场所、群租房、老旧住宅等容易发生大火的场所单位,组织公安、安监、住建等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容易发生大火的区域和场所全部排查出来,掌握上述场所单位的数量、生产经营规模、建筑消防设施状况及消防安全管理等情况,并督促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2.逐级压实监管责任。根据规模、行业、区域等特点,逐一明确和落实监管责任。对依法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的,要及时调整公布;对有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相关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对小单位、小场所,公安机关按照管辖范围明确公安派出所监管责任;对合用场所、群租房、老旧住宅,明确乡街政府属地网格化管理责任。

3.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对属于“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等火灾高危单位,要督促单位落实更加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接入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提高火灾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指导大型易燃易爆单位建立专职消防队和工艺处置技术小组,严格落实“一厂一策”要求,提高专业处置能力。推广应用热成像、电弧检测、智慧用电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早期火灾的可视监测和电气火灾的智能化处置。推动老旧住宅、群租房、合用场所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设施,组织居民、员工开展逃生自救演练。

4.深入推进消防专项治理。组织电力、城建、公安、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在元旦前、春节前开展联合检查,集中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行为,依法对因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事故严肃问责;要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春节前完成排查、摸底、录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工作。探索建立高层建筑“互联网+N”消防管理机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引导没有物业管理单位的高层住宅成立自主管理机构,有条件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机构实施消防管理。

5.做好重要节点安保。各乡、街道要围绕全国、全省、全市“两会”等重大活动,紧盯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周密制定消防安保方案,强化社会面火灾防控,严格落实流动巡防、驻点值守等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切实加强消防安保工作,组织网格力量实施群防群治,严格落实消防部队执勤战备等级要求。

(二)夯实基础,防小火。

1.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继续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基础综合服务等管理平台,推广网格化管理手机应用软件,加强网格内消防信息采集、情况反馈、问题督办。推动乡、街道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组织,明确责任人和专职管理人员。2018年2月底前,90%的乡、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实现规范化管理。指导公安派出所加强辖区小场所、小单位监督检查,督促村(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落实消防管理职责。

2.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达标验收。组织综治、民政、住建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达标验收,2018年2月底前,90%的社区创建达标。推动社区居民住宅楼院确定消防楼院长,并加强消防知识业务培训。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期间,组织社区居民集中开展1次火灾警示教育和疏散逃生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元旦前、春节前,组织居民清楼道、清阳台、清住宅周边,提醒居民出门要关火、关电、关气,防止发生火灾。

3.织密做实最小灭火单元。大力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提档升级,2018年2月底前,所有重点单位和90%的社区按照标准建立微型消防站,强化联勤联训和演练拉动,完善调度指挥和区域联防机制,逐步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同作战”。在老旧城区、商业密集区以及现有消防力量难以及时到达的区域,建成投用小型消防站,实现“救早、救小、救初起”。

(三)强化宣传,早预防。

1.开展社会化宣传培训。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督促指导网格长、楼院长、社区消防宣传大使开展社区消防宣传活动。推进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强化社区消防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好消防宣传进学校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推进教材、师资、课时、场所“四到位”。深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三提示”和“一懂三会”教育,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行业部门、派出所消防民警和乡、街道、社区负责人,以及重点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培训。

2.推进媒体宣传报道。在各级报纸、电视台、电台及网站开设固定消防专栏,组织新闻记者开展专题采访活动,定期开展主题宣传,经常开展公益宣传提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各级主流新闻媒体曝光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利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针对当地火灾特点,广泛开展警示宣传教育和消防知识普及。

3.抓好重要节点宣传。集中组织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和“全民消防我代言”公益行动。积极参与“百城交通广播联动”活动,通过公益报时、有奖问答等形式广泛普及消防知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点,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有针对性的消防提示信息。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街、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列出工作清单,扎实有效推进。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12

根据调查摸底,笔者所在厦门市湖里区目前现有住宅小区共400余处,纳入物业管理的有330个小区,老旧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约70个,全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有180个,仅占小区总数的45%。无物业管理的小区主要以早期安置房、拆迁房、单位职工宿舍、零星居民楼为主,这些小区主要由业主自管或由社区居委会代为管理。早期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大多存在停车位严重不足、配套消防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且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消防设施老化瘫痪、管道漏水等问题逐渐暴露,早期开发商很多未正式办理消防设施移交手续,没有首期维修基金,再加上小区物业单位更换频繁,几乎都未按照规定查验消防设施的情况并办理移交手续,发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导致火灾隐患久拖不改,渐成“历史遗留问题”。

2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小区业主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治意识淡薄

很大一部分居民没有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没有意识到损坏消防设施器材、堵塞封闭公共疏散通道、占用消防车通道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且将威胁到公共安全。小区多数业主参与小区自治管理意识淡薄,不清楚成立业主委员会的重要性,对是否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等漠不关心,一些小区甚至出现无人愿意参选业主委员会委员的情形。即便是已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又因业委会委员多是兼职人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对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难以形成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有效监督。

2.2物业服务企业主体意识和管理水平不强

一些物业单位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物业经营、代收代缴、环境卫生、治安防范和水电维修等方面,且由于内部消防安全制度不全、机构不明、职责不清,公共消防设施日常维护和消防安全日常检查等消防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隐患不断累积。部分物业服务公司认为其为“服务”企业,在消防安全问题上“没有执法权”而“管不了”,一方面严重依赖建设单位对物业的保修和建筑消防设施维保单位的维护,另一方面又期盼业主能自治自律和行政部门能指导干预,出现问题推、拖,不能主动实施管理和积极解决问题,并将其归咎于“责任不清”。同时,物业单位从事消防管理的人员多由保安和水电维修人员兼职,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操作不够专业,而且由于物业服务人员工资低、责任心差、流动性大,导致消防管理成为薄弱环节。

2.3小区公共维护资金缺乏且动用审批困难

笔者初步统计了2014年和2015年被湖里区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因消防设施故障、瘫痪原因挂牌督办的高层建筑、居民小区占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总数的56.25%。《福建省消防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了在对共用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时的几种情形,如在建筑物保修期内的,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保修期满后,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费用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在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未设立专项维修资金或者专项维修资金不足的,由业主按照约定承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业主按照拥有的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目前,小区物业实施消防管理所需费用主要来自业主交纳的物业服务费,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业主常采用拒交物业费作为对物业服务不满意的维权手段。由此,专项维修资金虽可用于共用消防设施的维修、更新、改造,但大部分小区没有首期维修基金,且因日常物业收缴难,公维金缺乏,不足以维持日常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再加上公维金使用条件和程序较为复杂,审批周期长,且时常因业委会成员自身综合论述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物业提出需要动用公共维修基金对公共消防设施进行维修保养时,业主委员会推三阻四,不予研究审批。

2.4法律责任追究和纠纷争议解决渠道不畅通

小区内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占用消防车通道、堵塞封闭楼梯等行为,违反了消防法律法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但很多行为确实不是物业服务企业直接所为,物业服务企业也对相关行为进行了劝阻、制止,只处罚物业服务企业似乎不够合理;而执法部门如果要对众多的业主或者物业使用者直接实施处罚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小区停车难导致占用消防车道执法实践作为实例,相对日益增多的私家车,小区车位配套却明显滞后,有时物业不得不“网开一面”默许,引发了小区停车位占用消防通道的的群众投诉举报逐年上升。根据《厦门市物业管理若干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违规停放机动车不听劝阻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其改正,可以处以一百元的罚款;造成严重影响物业管理区域管理秩序后果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将该车辆拖至指定的地点并告知物业服务企业,有关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在消防部门实际执法过程中,一方面督促物业对占用消防车道的行为进行劝导制止,但业主常常不听劝阻甚至与物业发生冲突,而物业对小区消防车道被占没有执法权,不能处罚业主,口头劝阻收效甚微,另一方面物业向城管部门报告后,城管部门人力不足,未能像110出警一样实时接警实时查处,并且停车流动性大,无法违规一起处理一起,取证难处理难。

3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破解对策

3.1健全机制,破解小区消防管理

“责任不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涉及个人、单位和社会,必须明晰责任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对于提升广大业主的自治意识,要对业主委员会要统一明确职责义务,建立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督约束机制,另外要将因占用消防车道被处罚且拒不缴纳罚款、不按规定缴纳日常专项维修资金的个人纳入信用系统。对于规范物业企业消防管理,要在地方法规中增设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行政处罚罚种和力度,并以此推动物业消防工作的发展。对于加强物业企业行业管理,建设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建立物业单位的准入、淘汰制度,对物业管理不善、安全隐患多的单位应坚决予以撤消、降低资质;另一方面在专项维修资金审批流程上,要建立大修基金启用绿色通道,将消防隐患整改纳入紧急启用大修基金的情形之一,建设、消防及属地街道的服务指导,对符合动用大修基金支付整改费用的项目,缩短整改启动时间,并通过工程竣工造价评审,确保资金合理、安全、高效使用。对于强化小区日常管理,要将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应用到小区自身防火检查,整合保安、物管、消防志愿者等力量,结合入户访查、综治巡防、出租屋管理等工作,开展提示性、警示性、常识性宣传,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等不安全因素;公安消防机构、派出所要依法开展经常性的消防检查和宣传,督促和帮助小区物业管理单位落实各项消防安全职责。

3.2落实责任,破解物业消防工作粗放管理

强化物业公司落实消防职责是改善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环境的关键。首先在人员组织上,可依托保安队伍、值班室等设立小区微型消防站,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和必要的灭火和个人防护装备,并通过培训,使这些人员具备一定的防火灭火知识,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应法律法规。其次在机制保障上,要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明确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职责,物业公司定期对其落实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并与其收入或职场期望挂钩,奖优罚劣。最后在日常管理上,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小区居民住宅楼的消防设施及公共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居民家用火用气用电进行防火检查和宣传,制止占用消防车通道和损坏消防设施的行为,组织协助组织开展消防疏散演练;对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小区,除物业服务企业具备相应维护保养能力外,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消防维保单位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并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测试。

3.3堵疏结合,破解违法占用消防车道顽疾

在“堵”的方面,要从管理和执法两个层面来解决,管理层面上,物业服务企业应根据小区车辆保有量情况,统筹和引导业主有序停放,加强违规停放机动车的劝阻工作,经劝阻无效的,要及时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理;执法层面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可集中招录一批治理小区乱停车的协管员,配备专用拖车,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像管城市道路乱停车一样,发现一辆处罚一辆或者将该车辆拖至指定的地点并告知物业服务企业。在“疏”的方面,要从建设和调配两个渠道来考虑,从建设渠道看,可在新居民区规划和建设中用超前眼光合理配置更多的停车库(位),对现有小区的部分道路进行拓宽或改建部分绿地作停车场地,有条件的小区采取新建或改建立体式停车位,改造资金由有停车需求的小区业主认购等途径解决,增加小区停车位;从调配渠道看,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与周边商务楼、办公楼等公共建筑管理单位协商,有偿利用其夜间空置停车位,同时积极引导小业主将车辆停放地下停车位,对闲置车位实施有效调剂,以减少地面的停车压力。

3.4以奖代补,破解小区消防设施缺损问题

针对老旧住宅小区消防设施瘫痪、日常管理滞后、整治经费欠缺、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政府将老旧小区消防改造作为“民心工程”,纳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项目,采取政府“以奖代补”和业主自筹共担相结合的方式,政府、街道和业主按比例承担改造费用。业主自筹费用的部分,对无物业管理、无大修基金、无业主委员会的居民小区,以鼓励业主自治自改为主,由业主所占建筑比例分摊整改费用;对在隐患建筑内入驻的单位,由行业主管部门约谈单位负责人,督促全面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由单位自筹整改资金;对在隐患建筑内的商业场所,按照先商业后住宅原则,督促商业部分业主先行筹资整改,以商业带动住宅。通过鼓励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切实改善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环境。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住宅逐渐向着现代化和高端方向建设,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着更为严竣的挑战和要求。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需要居民、物业服务企业及政府部门共同努力,从源头上控制火灾发生的几率,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宝忠.浅析如何强化小区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

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篇13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消防工作中的作用,切实提高社区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总体目标

各地社区消防工作达标率*年为40%;2009年为70%;2010年为100%,社区消防工作组织落实、经费落实、工作落实,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完整好用,消防宣传教育普及,防火检查经常有效,居民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社区抵御火灾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形成“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新格局。

三、组织机构

(一)明确社区消防工作管理职责。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和社区居委会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公安消防机构的指导下,负责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社区消防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街道办事处、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负责同志对管辖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并确定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社区消防安全工作。

(二)建立三级社区消防工作网络。依托各级公安机关、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和社区(居委会)等部门,建立县(市、区)政府设社区消防大队、街道办事处设消防中队、社区(居委会)设消防工作站的三级社区消防工作网络。

县(市、区)政府设社区消防大队,大队长、教导员、副大队长各一名。大队长由县(市、区)公安局副局长兼任,教导员由县(市、区)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副大队长由县(市、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兼任。社区消防大队负责辖区社区消防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社区消防队员的考核、聘用和管理,督导社区消防中队和社区消防工作站定期开展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对社区消防队员进行消防业务知识培训和消防技能训练。

街道办事处设社区消防中队,中队长、指导员各一名。中队长由辖区派出所一名副所长兼任,指导员由街道办事处一名副主任兼任。社区消防中队主要负责指导社区消防工作站开展社区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维护火灾现场秩序,受理群众举报的火灾隐患。

社区建立消防工作站,居委会主任任站长。负责社区的日常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人口少于5000人的社区设1-2名专(兼)职社区消防员,5000人以上的社区设2-3名专(兼)职消防员。

社区消防大队、中队和消防工作站队员由各县(市、区)政府招募,优先考虑社区物业管理人员。无物业管理单位的社区,由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兼任或向社会招聘。

(三)落实社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逐级抓落实,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驻区单位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四、工作内容

(一)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档案完整。建立由县(市、区)、街道、社区构成的三级消防工作网络以及由市、县(市、区)两级公安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形成的三级消防监督网络,切实担负起对社区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职能。建立社区防火安全委员会、消防工作联席会议、社区代表议事会等,定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研究社区消防工作。社区消防工作包括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工作例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防火检查和巡查、消防安全警示措施、居民防火公约、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消防器材维护管理、消防工作考评与奖惩等各项制度健全。社区消防工作档案完整,包括社区基本情况、消防工作组织和社区消防队、消防工作制度、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消防宣传教育情况、防火检查和巡查记录、火灾隐患督促整改记录、消防器材登记册及维护保养记录、火灾事故记录等,内容详实,保存完好。

(二)社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消防安全需要。城市新建居民住宅和小区由建设单位同步设置社区消防设施,与建筑项目同步验收。社区建设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时,对新建居民住宅竣工时应为每单元配置灭火器,为每栋楼或每单元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牌;居民住宅区内设置公共消防宣传栏、消防公益广告牌或消防宣传橱窗。在公共消防设施附近设置社区公共消防器材箱,内配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水枪、消防斧、救生绳、消火栓扳手等器材。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管理单位设有专(兼)用消防工作服务站或消防警务室,设报警电话、专用消防档案柜、消防器材箱,配备灭火器、水带、水枪、消防斧、救生绳、应急照明、消火栓扳手等消防器材。

社区消防水源和室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达到规范要求,并设明显标志,消火栓无埋压、圈占、损坏,消防车通道保证畅通。消防设施器材管理、维护保养制度健全并落实。

(三)定期组织宣传教育培训,居民群众熟知消防安全常识。将消防知识教育纳入社区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加强对未成年人和家政服务人员的消防教育和培训。街道办事处每季度、居委会每月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参加消防教育培训。社区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安全警示牌、消防画廊、居民防火公约等。利用广告、宣传栏、画廊、社区网站、文化活动站等,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家庭防火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在“119”消防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街道办事处每半年、居委会每季度组织居民和驻社区单位进行灭火与逃生演练,适时组织居民参观当地消防教育馆和消防站。社区居民群众熟知掌握消防“应知应会”:知家庭防火常识会预防、知家庭灭火方法会逃生、知火警电话号码会报警。

(四)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社区消防大队、中队和消防工作站定期开展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做到检查情况有记录,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有纠正措施,并督促落实。对经督促仍不能消除的火灾隐患,及时报当地公安派出所或公安消防机构依法查处。

设区市每年、县(市、区)每半年、街道办事处每季度对辖区单位至少进行一次防火安全检查;居委会、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对辖区单位的防火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对居民住宅的楼院、通道的防火安全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对居民家庭随时提示防火;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应建立24小时消防巡逻制度。社区消防工作站负责火灾预防和初起火灾的扑救。

(五)做好社区弱势群体消防安全保障。对社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建立档案,定期走访,设置消防应急呼救器等设施,并指定专人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具体分工任务,建立协调共管模式。建设、民政、财政、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社区消防工作的合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要把社区消防工作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和基层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民政部门要把社区消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财政、公用事业部门在政策、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公安机关及消防部门加强对社区消防工作具体指导;公安派出所充分发挥消防监督工作职能,把社区消防工作作为警务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