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发言稿实用13篇

主题党日发言稿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1

我将时刻铭记入党初衷和入党誓言,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和能力,正确看待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更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一名忠诚、干净和担当的共产党员,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切身感悟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自己党性修养的洗礼。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要立场坚定。始终以党的旗帜、以党的意志、以党的使命,在党爱党,在党言党,牢记身份,坚定立场,做虔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坚定信仰,明确党员身份,明确讲党性的目标,明确职责所在;立足岗位,不断提高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2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3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句话自2014年12月考察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提出,他在全国健康大会上重申、强调,明确显示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两大要义:“全”与“民”。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涵盖“全体人民”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如此坚定的表述,透出对健康全覆盖的决心,即任何地区,无论老幼,普及健康生活没得商量,完善健康保障不留死角。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闻讯后对黄群等3名同志壮烈牺牲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继才,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开山岛村党支部原书记。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同志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8岁。王继才同志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自1986年起,毅然担起守卫黄海前哨开山岛的重任。他和妻子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坚持每天升起国旗,每天按时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他舍小家为国家,守岛32年只有5个春节与家人团聚,孩子从小无法照顾,父母去世、女儿结婚,都因坚守执勤没有及时赶回。王继才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爱国奉献的忠诚答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近日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大力表彰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党中央决定,追授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王继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和王继才同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奋斗书写时代篇章的光辉榜样。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学习他们恪尽职守、担当有为的敬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不务虚功、干在实处,主动担责、全力尽责,以实干诠释使命,以实干创造实绩。学习他们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境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住,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清廉自守的道德情操,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一要坚定信念,一心为党。志之所趋不可阻,穷山距海不能限。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舍身忘我,信念如磐,用自己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敢为人先,奋勇向前的高尚品格。唯有初心方能坚韧,唯有使命方能坚强。他们始终把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正如陈毅同志所说的“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让信仰之花时刻绽放。

    二要敢于担当,一心为民。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在风急浪高的海上,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让国家重要财产免受损失,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海洋上空。曾说“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他们就是我们时代经过千锤百炼的真金,就是我们时代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典范。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5

党报理论版是党报新闻版的延伸和深化,是党报的旗帜和导向。它不仅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的声音的重要职责,而且是为群众释疑解难的重要舆论阵地。人常说,言论是报纸的"眼睛",但言论并不能代替理论宣传。因为报纸理论宣传,不仅仅是上级号令的简单传声筒,而且承载着上级号令的诠释和深化,是对报纸舆论的深化和拓展,地市党报的理论宣传更是如此。地市党报的理论宣传不仅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扬主旋律,而且要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确保理论版的理论宣传高扬主旋律,导向正确,报社党委定期研究报纸理论宣传工作,确定不同时期的理论宣传重大命题,重大稿件实行领导把关,从而提高了报纸理论宣传的实效。

二、科学定位,打好地市牌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6

增强舆论引导功能。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由于常值夜班审稿审版,笔者深感这一重要讲话。着重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党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又一重要论述,是党的新闻宣传理论的重大创新。

主题专栏就是版面语言的创新。笔者时常告诉版面编辑,梳理稿件制作专栏时。编辑思想一定要明确: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党报宣传。使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真正深入人心;作为省级党报。还要配合好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听招呼,听指挥。

版面编辑的舆论引导能力高低。主题专栏可作为综合测定指标,主题专栏体现着编辑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新闻意识、统筹意识。主题专栏饱含编辑的编辑思想,是一种强势的版面语言,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

形成社会“议事日程”功能。新闻学者们说,在公众对社会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与媒体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媒体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很快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媒体报道越突出,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度就越高。

制作主题专栏。笔者要求版面编辑要洞悉三方面情况:一是省委省政府关注什么;二是老百姓关心什么;三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什么。一句话。制作主题专栏要吃透“两头”。吃透“两头”才能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提炼专栏主题才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在版面上,主题专栏由于线条包框和分割,甚至色彩的添加与配合,自成格局,显眼醒目,就像版面上的一片“绿地”。专栏的主题以及专栏中的稿件。被强化了突出了,也就最容易被重视。主题专栏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所以主题专栏具有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

版面的美化和“跳跃”功能。版面编辑有两个任务:一是让好新闻在版面上“跳跃”起来。吸引人们阅读。使重要的信息得以有效传播;二是要努力使稿件语言规范起来,使先进的文化得以健康传承。使好新闻在版面上“跳跃”起来,这就是无声的版面语言;使语言规范起来,这是做编辑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如果版面上有主打的重点稿件,主题专栏在版面上就可能营造出新的视觉中心:如果主题专栏以重点稿件为主稿组合而成,重点稿件的视觉效果就会大大加强;如果没有“有分量”的稿件支撑版面。主题专栏就当仁不让要做头题来处理。

现代报纸版面稿件的摆放。从穿插型走向模块化。主题专栏其实就是版面上的一个局部模块。好的主题专栏,就会做到版面局部创新。通过专栏的设置,使版面得到美化,使重点稿件“跳跃”出来,使版面易读、悦读。富有层次感。

主题专栏的四种主要形态

制作主题专栏要力求创新。合理配置新闻资源。把新闻做足做透。版面编辑通过新闻稿件的整合。决定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先报道什么和后报道什么。突出报道什么和一般性报道什么,以什么样的主题来统领专栏。在《河南日报》的版面上。主题性专栏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常见的主题专栏,有以下几种情况:

主旋律主题专栏。这两年我国经历的大事比较多。上级宣传部门布置的宣传任务很多,党报开设了不少弘扬主旋律的专栏,多属于规定动作。比如,《河南日报》相继开设有“坚持科学发展推动中原崛起”、“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党旗飘飘”、“人民英模”等专栏。除此之外,《河南日报》还开设多个自选动作的主题专栏,像“迅速行动抗旱保苗”、“扩内需保增长”、“积极行动应对危机”等专栏。这些主旋律的专栏。多是宣传党委政府某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对于配合中心工作,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合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主旋律新闻报道是各家媒体同台竞技的大舞台。笔者历来主张要以“自选之功”做好“规定动作”。多题材多角度多形式,深入挖掘报道对象的特质。通过主题专栏集纳稿件。对同质新闻用独家的处理方式。高质量完成上级党委布置的报道任务。

显性事件主题专栏。显性新闻事件多是突发性事件,也有重大活动,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较大。类似地震、矿难、灾害天气、食物中毒等事件,这类显性事件发生后,多数会有人员伤亡通报、赈灾活动的开展、事故责任的划定和处理等:类似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新郑拜祖大典等,这类显性事件从筹备,到举办再到结束。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根据显性新闻事件制作的专栏,关注度一般非常高。比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洛阳牡丹花卉、甲型H1N1流感流行、新疆“7・5”烧暴力犯罪事件,等等。这类显性事件发生后,《河南日报》相关新闻版面的编辑。都及时整合新闻稿件,或者集纳相关文字、照片、漫画或图表,或者加配背景链接、评论、短评等,设计出主题专栏,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层次全方位报道和解读。起到了释疑解惑和舆论引导的效果。

用主题专栏可以追踪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全过程,对显性新闻事件做到“不失语、不乱语、不漏报”。有的显性事件发生后,开设相关专栏持续一段时间后,事情的处理进入调查取证阶段。不再继续向外界信息,报社没有了相关稿件,该主题专栏就可以暂时取消。待事情发展有了转机,或者事件处理结果出来了,有了后续的新闻稿件。可以接着做同一主题专栏。

假日节庆主题专栏。每年的传统假日节庆都很多。元旦、农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不胜枚举。如果再加上妇女节、儿童节、教师节、

植树节、红十字日、助残日、爱眼日、爱牙日等,几乎是三天两头都会遇到某种特殊的节庆。有不少节庆受关注程度还特别高。媒体忽视不得。

河南日报向来重视假日节庆活动的报道。假日期间人们外出活动频繁,假日经济已成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假日节庆到来。编辑整合有关服务性强的稿件,集纳几个做成主题专栏。呈现在新闻版面上。这既是对相关人群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党报的社会责任。这类主题专栏可大可小。小的节庆,由跑口记者采写的常规新闻。就可集纳一个主题专栏;遇到大的节庆。则要提前策划约稿,甚至要动员驻站记者来写稿。

临时性主题专栏。新闻的发生不是均匀分布的,有的时候新闻事件非常多,某些时期可能就没有“有价值”新闻。在后一种情况下,版面编辑手头多是鸡零狗碎的小稿。缺乏有分量的稿子来支撑版面。编辑通常会根据现有稿件。临时找几个相近相似主题内容的稿件。组成一个临时性的专栏。这种专栏由于是版面编辑临时起意,由某类稿件随意组成,所以一般也就是刊用一两天。

最初我们认为。这类稿件组成专栏有利有弊,组成专栏可能有“拉郎配”的嫌疑。但是经过实践,发现这类零碎稿件组成专栏刊发出来,效果还不错。版面编辑选稿要掌握平衡原则,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同类同质的稿件是相互排斥的。选用了某类稿件,同类的稿件就很难同时被选用。而借用主题专栏集纳稿件。组成一个专栏,就能使同类同质的稿件,打包推出,相辅相成,起到强势传播的效果。

做好主题专栏应把握的四个要点

版面编辑要炼就一双慧眼。组织主题专栏,该突出的新闻,版面上要给予恰当的位置和充分的规模,浓墨重彩;该弱化和一般处理的稿件,应该字字计较,惜版如金。专栏的开设。也要选择好时机。那么。版面上何时开设主题专栏,何时取消这个专栏,开设什么主题的专栏,这要好好研究一番。

笔者认为。开设主题专栏的时机,可以总结为八个字:紧跟、扣合、适应、找准。这八个字也可以换成一个词,就是“合时宜”。合时宜的主题,是成为好专栏的重要条件。

“紧跟”形势与政策。新闻版专栏的主题。必须紧跟当前的社会形势以及上级党委的思想宣传政策。2009年春季,河南遭受60年一遇的大干旱。全省上下掀起一场抗旱保苗的战役。为了配合抗旱形势。河南日报不失时机地开辟主题为“迅速行动抗旱保苗”的专栏。这个专栏的开设。为全省干群打赢抗击旱魔这一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劲作用。随着抗旱取得阶段性胜利,河南日报又把宣传报道重点转到麦田管理上。专栏的主题及时更新为“加强春季麦田管理”。这个专栏不断刊发农业一线的稿件。以及采访农业专家的服务性稿件,对农民群众切实搞好麦田管理。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专栏要紧跟形势,就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对于重大时政的发生发展,对于重要政策的解读。要紧跟不放。充分利用主题专栏形式,做好权威新闻的独家处理。彰显党报的大报风范。

“扣合”当下工作实际。曾几何时。党报的工作报道,唱成了模式化的“四季歌”;曾几何时,人们又开始挪揄“四季歌”式报道的拙劣。主题专栏切忌做成“四季歌”。

每一年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版面上都可以通过主题专栏体现和反映。这是报纸的服务性和指导性使然。与工作实际步调一致并不难,难就难在每年相同时期工作的相似性;但是每年人们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版面编辑要与时俱进,仔细研读认真提炼。找出今年与往年不同的主题。当下工作实际发生变化,专栏的主题也应该跟着变化。

“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版面编辑要有读者意识。报纸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读者服务的,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内容,才能产生有效的阅读。报纸的采编、出版和发行,是一个系统的报纸营销过程。既然是营销,版面编辑就要树立为报纸消费者(阅读者)服务的思想,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编辑要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稿件,提炼主题并制作专栏,读者需要哪方面的内容,就及时开设该主题的专栏。读者的注意力变了,就要及时调整,不能盲目制作专栏。专栏的开设与取消。要以读者的阅读品位和阅读需求为准。

“找准”自选动作的切入点。优秀的编辑不会只是简单地来料加工,一味地“等米下锅”,而应主动出击“买米煮饭”,把工作向采访环节延伸。优秀编辑根据现有的稿件,通常会打电话与前方记者沟通,是否尚有未交代清楚的背景。是否还有深入做透的可能,是否有遗漏的新闻点,是否还能配上一幅图片,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有这种求真较真的态度,才能做到“戒浮躁出精品”。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7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份《决定》,系统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是历经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考验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自信、坚强的重要标志。

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决定》起草工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台阶-

在先后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的基础上,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

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这一关键阶段,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考验,摆在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面前-

放眼全球: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环顾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愿望日益强烈……

展望未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着庄严的历史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审视自身: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连结点。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课题。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正式提到全党面前。随后,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2004年秋天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讨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作出相应决定。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会议同时决定,成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起草组,负责《决定》起草工作。起草组聚集了来自各地各部门的46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12月18日下午,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从寒冬岁月到春暖花开,从炎炎夏日到九月金秋,起草组成员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起草工作。起草组驻地,经常灯火长明,热烈讨论。

讨论、研究、起草;再讨论、再研究、再修改……近10个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共召开12次全体会议,40多次工作班子会议,连同小组会议在内,各类会议总计100多场,对《决定》稿反复修改,先后正式改稿50多次。

系统的理论学习,是起草好《决定》的基础。起草组认真学习并整理、编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论党的建设等几十万字的学习资料。此外,还深入研究和借鉴了国外执政党建设的许多调研成果。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党中央对《决定》的起草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3次召开会议,中央政治局先后两次召开会议,讨论、审议《决定》稿,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

胡锦涛总书记为《决定》的起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多次对文件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基本框架以及起草工作方式等作出重要指示。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总书记都逐字逐句地认真审阅,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作出重要修改。

党的执政能力现状如何?55年执政有哪些主要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是什么、关键在哪里、重点如何做?……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到河北、陕西、海南、江苏、吉林、上海、四川等地考察工作,围绕党的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企业、社区、城镇、乡村……总书记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坦诚交流,共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计。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也分赴各地,在考察中深入探索和研究这个重要课题。

胡锦涛指出: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他强调: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互相促进。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决定》起草的指导思想。起草组成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决定》稿中较为全面地体现了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一稿、二稿、三稿……《决定》稿在反复修改中不断成熟,起草工作顺利、有序地向前推进。

一次扩大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第一次在文件起草前就全会议题在党内外征求意见,第一次将文件征求意见稿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征求意见。历时近10个月的起草工作,彰显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执政理念

“把四中全会文件的起草过程,作为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这是胡锦涛对《决定》起草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起草工作顺利展开指明方向。

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把《决定》起草同扩大党内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结合起来,成为起草工作自始至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成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起草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2004年1月5日至13日,起草组分成6个调研小组,分赴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期间,起草组共召开各类座谈会55个,参加座谈和接受访谈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员群众达450多人,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100多人。调研小组还深入乡村、企业、社区实地调研,走访了多位老同志,听取了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加深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起草组还委托10多个部委和研究单位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20多份有分量、有见解的调研报告。

海不辞水,始成其大;山不辞石,故成其高。为了集中全党智慧起草好《决定》,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央决定,就四中全会的议题在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

4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向中央和地方党委,重要骨干企业、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军队系统的党委,征求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议题的意见。起草组还采取不同方式征求了48位党内老同志的意见。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统战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征求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

就中央全会的议题,自上而下地征求意见,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主作风和务实精神。大家一致赞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议题,认为这抓住了当前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为更全面、更充分、更直接地了解情况,今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在南京、长春、北京召开3个座谈会,当面听取8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起草组负责人曾庆红、贺国强同志分别在武汉、兰州、上海、郑州、成都召开片会,当面听取23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

发扬民主,凝聚的是智慧;广开言路,收获的是诤言。起草组共收到各地各部门书面意见126份。这些意见和各个片会提出的建议汇总之后,一并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为《决定》的顺利起草发挥了重要作用。

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会议,讨论、审议了《决定》初稿,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7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二次讨论《决定》初稿。8天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决定》初稿进行了审议。

几上几下,反复推敲。起草组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对《决定》初稿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在7月底形成了《决定(征求意见稿)》。

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是党内文件起草工作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7月31日,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向各省区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及党外人士代表发出征求意见稿134份,向63位党内老同志发出征求意见稿。

引人注目的是,这次征求意见的范围扩大到党的十六大代表,在党内产生强烈反响,被认为是“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有益尝试”,是“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收到征求意见稿,许多党代表的心情难以平静。党中央对党代表作用的高度重视,党中央推进党内民主的决心、行动和垂范,让大家由衷地振奋。代表们走进党员群众之中,通过各种方式听民声、问民意,再结合征求意见稿,坦陈直言。

有代表提出,征求意见稿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论述不够,特别是对党的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写得不够充分,应加大这方面的分量。有的代表提出,征求意见稿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概括不够全面,应当增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表述。有的代表提出,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应该加上“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还有代表提出,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中,应增加“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内容……

一条条意见看法,一份份建言建议,如百川入海,源源不断汇集而来,为起草工作打开了新的视野。

8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党外人士各抒己见,胡锦涛认真记录。他诚恳地说,大家讲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进一步修改好文件稿有很大帮助。

虚心征求意见,广纳各方良言,《决定》的起草,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内到党外各方面的支持。至8月18日,起草组共收回征求意见稿179份,收到修改意见2012条。经过汇总分析、慎重研究,起草组对《决定》稿作了286处改动,其中采纳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意见23条。

9月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会议,再一次对《决定》稿进行讨论、审议。5天后,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听取《决定》稿在党内外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进行修改后,将《决定》稿提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

经过又一轮比较大的修改,9月中旬,起草组拿出了《决定(讨论稿)》。

9月16日,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安排3个半天,对《决定(讨论稿)》进行讨论。

530多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对讨论稿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审议,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起草组根据全会讨论的情况,对《决定(讨论稿)》又作了58处修改。

千锤百炼出真金。9月19日下午3时,1.7万余字的《决定(草案)》摆在每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的座席前。代表全党主张和意愿的《决定(草案)》,获得全会一致通过。

一部充满改革精神的历史文献:《决定》通篇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行动纲领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是时代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课题,也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力回答的历史命题。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通篇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满改革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献。

一个不懂得总结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善于吸取经验和教训的政党,不能说是一个成熟的政党。

《决定》浓墨重彩地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的角度,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6条主要经验。这6条主要经验,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条基本经验的坚持和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

这是一份既富理论性、又具实践性的重要文献-

系统地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决定》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指导”“核心”“关键”“重点”“基础”,《决定》紧紧抓住这5个关键词,通过“五个以”,明确指出执政能力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与此相对应,《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党要重点加强5个方面的能力建设: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这是对党整体执政能力的全面阐述,更是《决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5个方面的能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

5个方面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正是建设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这是一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政治宣言-

建设一个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是中华民族百年追寻的梦想。

党的十六大鲜明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决定》坚持和发展十六大提出的这一重要思想,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目标的新要求。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这两句话,曾让多少人激动不已。

这样的激动,人们在《决定》中再一次体会——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8

形势教育的内容,可分为国际形势教育和国内形势教育两个方面。对党员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可以使党员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提高认识国内外形势的能力,开阔视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搞好形势教育,要掌握以下几点:一是教育的内容要新,要有针对性,要回答党员最关心的问题。二是讲大家迫切希望知道的事。这样的形势教育才有好的效果。三是教育要生动形象,语言要生动、形象,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四是形势教育要经常化,要对形势教育作好计划安排。除了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组织好形势教育外,全年应有一个总的计划。五是要收集反映和意见。

2.演讲活动

演讲也是党员教育工作的一种形式,党支部可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组织好各种形式的演讲会。

党支部确定举办演讲后,要组织演讲人员准备好演讲材料。写演讲稿要注意以下几点:(1)主题要明确。主题决定着演讲稿的思想深度。所以,明确主题十分重要。(2)材料要充分。写好演讲稿,关键是要有充足的材料和例证。(3)结构要明晰。要合理地、有机地、巧妙地组织素材,运用素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和阐明观点,这是准备演讲稿的重要一环。(4)概括要有哲理性。这种概括必须用有哲理的语言,这样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给听众的印象比较深刻。

党支部在组织写好演讲稿的同时,要对演讲稿进行审定或让演讲人进行试讲,提出修改意见,要求演讲人熟悉演讲稿。

演讲会的组织也很重要。首先要有演讲会场。虽然并不要求演讲会场布置得很讲究,但要有一定的演讲气氛。如写好演讲会的横额会标,摆好讲台,安装好扩音器等。其次,演讲人要演讲得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要镇定,二要真诚,三要形象,四要幽默,五要大方。

3.录像观摩活动

录像观摩是利用电子化设备进行党支部活动的一个好形式。它的特点是直观、真实,声形并茂,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党支部在搞录像观摩时要做好组织工作,注意收看效果。在观摩前要把组织观摩活动的目的、意义讲清楚,使观看人员把录像观摩活动作为一次党的活动来对待,而不要当成一般的娱乐或看一般的故事录像,不要中途退场。

在播放前,还要扼要地向大家介绍录像的内容,讲清楚观看录像的要求。在播放之后要组织座谈,结合党支部的具体情况,座谈学习什么,如何学,找差距,谈体会,找出改进本单位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4.党员形象讨论活动

党员形象讨论活动,是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明确新形势下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在开展讨论活动中,讨论什么问题,要有一个主题,这要根据党支部多数党员存在的普遍思想问题来确定,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党员形象讨论,解决党员中存在的一两个思想认识问题。

组织 党员形象教育,首先要注意教育活动的广泛性。所谓广泛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参加的人员要有广泛性,除了党支部全体党员外,可以吸收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骨干或行政领导同志参加。这样可以扩大教育面,讨论起来也因人多识广,能够集思广益。二是要注意组织多层次的讨论,党支部首先要组织各党小组讨论,在党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组织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也可以把党小组讨论的精彩内容拿到支部党员大会上作交流。这样,可以更广泛地交流讨论的认识,扩大启发教育面。

党员形象讨论活动结束后,党支部应对讨论情况进行小结。集中大家讨论的意见,提出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明确哪些应该做和哪些不应该做,哪种认识对和哪种认识不对。通过讨论有哪些认识提高了,有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等等。同时也要对讨论的方法、形式进行总结,积累经验。

5.一事一议活动

一事一议活动,是党支部根据党员中发生的重要的或特殊的事,组织党员进行讨论,达到分清是非、统一思想的一种教育方式。

党支部在选择事件的时候要注意坚持以下原则:(1)必须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事件进行讨论。(2)事件最好是出在本支部或本单位、本部门内部。(3)事件已在群众中引起一定反响。(4)对事件看法众说纷纭,或已形成尖锐的两种不同看法。(5)对事件的看法比较一致,但看法是错误的,需要纠正这些看法。

党支部要组织好讨论,首先要做好动员,讲清事件的原委,说明对事件存在的几种观点;其次要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事一议,党支部人数少时,可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议论;第三,党支部要做好议论的引导,如有必要时,可给党员一定的准备时间进行考虑,写好发言提纲;第四,在讨论会上要允许各种不同观点意见和认识的争论,但要讲事实,摆道理,有理有据,就事论事,不能搞人身攻击;第五,要抓好学习。

6.政治生日活动

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政治生日,即入党的日子。党支部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为党员过好政治生日,是一项既新颖又能取得比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的活动。

党支部要将每个党员的名单按入党日期排列好,做到心中有数,不要漏掉。按入党日期,依次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如果支部党员人数较多而又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也可以由党小组主持这种活动。

给党员过政治生日,形式和内容不求统一,最好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以下一种形式:

(1)送生日卡。在党员政治生日这一天,党支部可以赠送党员生日卡。生日卡最好自制,既省钱,又有意义。

(2)送一本有意义的读物。根据过政治生日党员的情况,党支部可以赠送一本有意义的书,在书的扉页上,也可以写上对党员希望和鼓励的话。

(3)召开座谈会。即在党员政治生日这天,组织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党员在一起召开座谈会。由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代表党支部或党小组先发言,对过政治生日的党员讲一些鼓励和希望的话。然后,过政治生日的党员谈谈自己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的成长过程、体会和感受。参加座谈会的党员都可以在会上发言,提希望、谈自己都可以。座谈会的形式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要开得生动活泼,能给过政治生日的党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教育。

7.党员“流动课堂”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9

结合党史知识的第二次学习,围绕我所敬仰的一位党史人物的活动主题,支部党员撰写发言文稿,并作交流发言。

二、活动形式:

本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以茶话会形式举行,会场悬挂党旗、会标,营造庄重、活泼的氛围。

三、活动要求:

1、发言文稿围绕活动主题,题目自拟。行文可结合党史人物的工作方法、思想品德、为人处事等,选取一个视角,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畅谈党史人物对自己的启发、激励和影响,文字篇幅在500-800字左右。

2、会议按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言、交流发言(每人3-5分钟)、支部老党员现场点评三个环节展开。

3、会后,全体党员结合校院组织的学党史、讲党性、跟党走纪念建党XX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将发言文稿进一步修改润色,踊跃投稿。(征文启事附后)

四、工作分工:

1、组织委员朱锋同志主持会议,并组织大家拍摄集体照和活动照。

2、学习委员陆怡清同志负责记录,并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3、各党小组组长协助督促小组成员撰写发言文稿,并于10月前向网站投稿,确保本年度主题征文活动的参与率。

20xx组织生活会方案范文2一、会议要求:

1、学习文件:( 6月12日)学习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

2、征求意见(6月13日~6月25日):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不少于2人次)。

3、向群众公示(6月14日):在校园网上向群众公示专题组织生活会计划(包括专题组织生活会时间)。

4、自我小结(6月25日前):结合专题学习、个人学习、征求意见,回顾总结半年的工作情况(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

二、会议安排:

时间:20XX年6月25日

地点:本校远程教室、教工之家

要求:1、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工作总结:支部汇总党小组交流意见

20xx组织生活会方案范文3一、指导思想和主题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总体部署,突出加强党员思想作风建设这个主题,党员干部要深入查找自己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精心组织好会前、会中、会后各项工作,努力把会议开成征求意见会、分析问题会、沟通思想会、明确方向会,做到对发展现状有准确判断,对突出问题有清醒认识,对问题成因有深入剖析,对推动发展有清晰思路。组织生活会主题:围绕倾听群众声音、强化教师素质、优化办学环境这一主题,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二、抓好学习,认真掌握思想武器

11月23日专题重点学习,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学习徐泽洲同志的讲话精神,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剖析,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奠定基础。

三、做好准备,深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

(一)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要组织党员与教职工群众开展谈心活动,继续广泛征求意见;领导干部要主动与党员多谈心,听取意见,交流思想,对领导干部个人的意见主要通过会前谈心的方式交流沟通,努力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中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等方面形成共识。向教职工通报组织生活会议[资料]时间和主题,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梳理。

切实找准问题,经整理后由主要负责人将意见如实反馈给每位党员,增强组织生活会的针对性。

(二)撰写发言提纲。每个党员要根据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和群众所提意见,认真准备发言提纲,检查存在问题,剖析思想根源;同时,对其他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三)开展交心谈心。结合本职工作开展三谈,谈心得体会,谈问题差距,谈努力方向。书记同每个党员进行交心谈心,互相帮助,增进了解,加强团结。

四、开好会议,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拟于20XX年11月27日组织全体党员召开组织生活会,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紧紧围绕倾听群众声音、强化教师素质、优化办学环境为主题召开组织生活会。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既进行理论学习,又组织对照检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交换意见、找准问题;加强沟通、增进团结;开拓思路、明确方向。

五、搞好整改,切实制定措施落实行动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10

随后的十几天都进行分组讨论,会场分散各处,张重等几名速记员也分赴各组为讨论发言担任速记,张重与章岩(建国后,章曾任辽宁省委统战部部长、辽宁省政协主席)参加陕甘宁边区文艺协会一组的讨论。当年中央办公厅速记室的工作人员,“”后离开速记工作岗位大多出任省市党政一级、国家学术团体等的领导工作。

这样的分组讨论进行了十几天,5月16日又集中开了一整天座谈会,到会场听取大家的发言,没有发表讲话。

5月23日下午座谈会闭幕,先是由讲话,晚饭后听作文艺座谈会的结论,张重等几名速记员仍坐在一边作速记记录。因出席的人较多,闭幕式就在“飞机楼”西边的广场上举行,当时杨家岭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而等领导人已经搬到枣园去了。枣园离杨家岭有十几里地,平时中央领导都在枣园,只有开会时才到杨家岭。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11

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拟订一个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即共同纲领。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的民主联合政府是一个代表中国各阶层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府,因此制定这个共同纲领需要各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协商。这也是体现一个现代民主国家政府的合法性所在。

然而,当时大多数民主人士还在香港、上海、南京等地,而这些地区还没有解放。因此,能否把这些民主人士动员并安全地输送到解放区来,是制定共同纲领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也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着丰富统战经验和组织才能的,亲自指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重大“战役”。

杨尚昆回忆说:“从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党中央最大的工作是两件:一是打仗,一是统战。中心是打倒,建立新中国。”“统战工作,主要是把在香港和国统区的民主人士接到解放区来。”把民主人士接到解放区来的事,“由恩来同志亲自指挥,李克农和钱之光经办,先通过地下党的关系联络,然后组织秘密交通护送,其中不乏传奇性的故事”。

实际上,从1948年7月底起,就开始对接送民主人士进行周密部署了。

他先后致电上海、香港党组织和中共中央华北局,要求准备安全护送上海、香港、北平、天津的民主人士到解放区,并指示钱之光以“解放区救济总署”名义前往香港,会同方方、章汉夫、潘汉年、连贯、夏衍等,接送在香港的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他在给香港分局的钱之光和上海局的刘晓、刘长胜的电报中指出,要绝对保密,保证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9月20日,拟定了邀请从香港、上海和长江以南地区前来解放区商讨召开新政协的各派及无党派人士的名单,包括李济深、蔡廷锴、张澜、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郭沫若、黄炎培、马叙伦、何香凝、史良等共77人。

同日,中共中央把这份名单电告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上海局,指出:各方人士须于今冬明春全部进入解放区方为合适。“北来人士拟先集中哈尔滨招待商谈;华北人士如直进解放区,则集中华北。视战事发展,明春或来华北,或即在哈市召开新政协。”

同一天,还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中共中央华北局并华北城市工作委员会的电报,提出:为筹备召开新政协,除在香港、上海及长江以南邀请各派、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外,拟在北平、天津邀请张东荪、李烛尘、许德珩、张奚若、符定一、李锡九等24人,并要求对这24人名单提出意见。

从1948年9月到1949年3月,在的周密安排下,上海、北平、天津、香港等地的民主人士经秘密交通陆续被接送到西柏坡或哈尔滨。仅从香港一地,就接送了4批民主人士安全到达解放区。

钱之光后来回忆说:“第三批进解放区的民主人士最多,加上我们党内的同志,共有30多人。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先生,就是在这一批北上的。对此,党中央极为关心。同志的电示,更加具体、周密。他事前给在大连的冯铉、刘昂同志的电报说:这一批民主人士北上,要与苏联驻大连的有关部门交涉,租用他们的轮船,而且这次一定要在大连港靠岸;到达后,要安排在大连最好的旅馆,派领导人要住单间,确保安全;要举行欢迎宴会,并请大连市委协助做好接待工作。就连宴会的席位、座次,都有明确指示。还说:北方天气寒冷,要为他们准备好皮大衣、皮帽子、皮靴等等。”

9月底,从香港来的第一批民主人士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等到达哈尔滨。

达成新政治协商协议

10月6日,以中共中央名义电告高岗并东北局:新政协须通过共同纲领,并指示他们向到哈尔滨的民主人士征询对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的意见。

这份文电,也是目前发现的正式使用“共同纲领”一词较早的文献。

与此同时,与到达平山县的民主人士符定一、胡愈之、吴晗、周建人等广泛协商,拟定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这一草案经审阅修改。其中第四条为:“新政协所应讨论和实现的有两项重要问题:一为共同纲领商会问题;一为如何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问题。关于共同纲领,提议由新政协筹备会起草。目前可交换有关纲领的各方意见。中共中央已在准备一个草案。”

10月8日,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电告高岗、李富春并东北局,要他们将这一“书面文件”转交给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告以这是中共中央委托你们与他们商谈的书面意见,正式征求他们的意见”,请他们“过细加以斟酌,以其结果电告”。

高岗、李富春与已到哈尔滨的沈钧儒等6位民主人士当面商谈。这几位民主人士表示“完全同意,并很满意”。他们鉴于许多派人士还在香港,要求中共中央将这一草案“送给在港各有关党派、团体负责人阅看,并征求他们意见”。

10月30日,中共中央将这份草案电告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上海局,指示他们“即抄送民革李济深、何香凝,民盟周新民,民促马叙伦,致公党陈其尤,救国会李章达、沈志远,第三党彭泽民,民主建国会章乃器、孙起孟及无党派郭沫若等十一人,并由潘汉年、连贯分访他们或邀他们一起聚谈,征询他们意见”。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拟定的这份草案,基本得到各派的认可。

11月25日,高岗、李富春代表中共中央与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

完成革命纲领草稿

为了与各派交换意见有一个可供讨论的文本,中共中央至少在1948年10月上旬就开始起草共同纲领草案了。这从上文所说的“中共中央已在准备一个草案”可以看出。这一起草工作在的主持下,由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具体负责。

到10月27日,写出了第一稿,名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这一稿分“总则”、“政治军事”、“”、“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社会政策”、“少数民族”、“华侨”、“外交”,外加一个简短的“序言”,共10部分,46条。将它分送刘少奇、、陆定一、胡乔木、齐燕铭、李等人审阅。

按照原来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口号”时的设想,是由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同年11月3日,在为中央起草的给高岗、李富春的电报中说:“依据目前形势的发展,临时中央人民政府有很大可能不需经全国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经由新政协会议产生。”

这样一种变化及时地反映到共同纲领的起草中。到11月,《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又形成了第二稿。第二稿不仅在结构上较第一稿有变化,而且对成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程序上也有新的规定。在结构上,它分为“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任务”、“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基本纲领”、“战时具体纲领”三大部分。在建立临时中央政府的程序上,它明确规定:由新政协直接选举临时中央政府。在修改第二稿时,写得更明确,把第三十二条“由新的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临时政府”改为“由新的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临时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人民政府委员,组成人民政府委员会,对内主持国家大计”。同时在第三十三条中加了一句:“临时人民政府应任命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及各部总长、各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秘书长及若干不管部国务员组成国务院,处理国家事务。”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以及它的国家构成、政权构成、经济构成、文化教育、外交政策作出了相应规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建国思想。但是,由于当时解放战争还正在激烈进行,中共中央还没能预料到在1949年召开新政协时解放战争就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纲领的重点还是放在“人民民主革命”。用后来的话说是“偏重动员各方力量”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纲领的名称也反映了这种主旨。

1949年2月,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同其他4份关于召开新政协的材料一起汇编成册,命名为《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有关文件》,并批示:“印一百份。存。”

1949年,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结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军队土崩瓦解得如此迅速,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到来如此快捷,固然没料到,共产党也没料到。

显然,根据1948年对形势的预料所起草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共同纲领需要重新起草。

1948年11月,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中说:“共同纲领已在起草中,俟草好后,当不待筹备会召开,先送到哈(尔滨)各单位代表传阅并交换意见。任何单位均可提出自己的纲领草案。”

在各派讨论共同纲领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分歧,主要是要不要以“新民主主义”作为建立新中国的指导原则。

讨论中,大多数人赞成以“新民主主义”作为立国原则,但也有人主张用“革命的三民主义”或“人民民主主义”,个别人士还开出了与共产党讨价还价的“纲领”。

由于对解放区的情况和共产党的具体政策不甚了解,一些民主人士对要不要将革命进行到底、革命胜利后共产党还要不要派等问题也提出了疑问。

为了解除民主人士的疑虑,使他们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新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来,保证共同纲领制定的顺利进行,对民主人士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首先,从政策上,教育各级干部正确对待派和民主人士。认为:必须让派在事实面前认识我党的政策和主张。他在亲笔起草的以中央名义发出的《关于派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宣传只能起原则启示和一般的推动作用,最主要的还靠群众自己的切身经验来证明。如果空谈某某为“君主立宪派”,而不去争取派走向进步,“那么,群众的觉悟不但不会提高,甚至还会反对我们,以为是无的放矢。可以说,这种宣传有不如无”。对“这些派、人民政治团体,应取积极态度,但不要一下子希望过高,期之过急”。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如何对待派人士的指示》,强调:我地方党领导机关对各派、地方组织和民主人士应“以坦白诚恳的态度,向他们解释我党的政策和主张,与之协商一切重大问题,以争取他们同我党一道前进”。

其次,是安排民主人士赴解放区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党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1949年4月,中央统战部遵照的指示,组织了吴羹梅等各界民主人士59人的“民主东北参观团”赴东北参观。参观团在40多天的时间里,走遍了东北所有重要城市和若干农村。他们参观后的感想是:“使我们感到最重要的是:向来被人看作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领导之下,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锻炼,现在已经组织成并教育成钢铁一样的坚强的集体了。政府的民主集中制已经充分发挥了效能――群众有发表意见的绝大自由,而中央的政策又能贯彻到最下层去。这样坚强的集体,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整个社会风气显然起了根本的变化。新生的朝气,冲洗了旧社会的残渣,勤劳朴实的作风,代替了过去的奢侈颓废的病态,在这里,中共干部和党员的优良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利用个别交谈、小型座谈、报告会等各种形式,广泛与民主人士接触,介绍情况,分析形势,答问释疑,阐述党的方针政策,并对他们的思想疑虑作令人信服的解答。

党内其他领导同志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经过艰苦的思想工作,到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正式开幕之前,各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在彻底的反动统治和以新民主主义为原则建立新中国这两个基本问题上,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致。这就为共同纲领的制定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亲草共同纲领

1949年6月15日,由23个单位134人组成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成立。担任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主任,为副主任。筹备会下设6个小组,分别进行新政协的各项筹备工作。筹备会根据新的形势,决定重新起草共同纲领,由第三小组负责。亲自兼任第三小组组长,许德珩任副组长,组员有各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章伯钧、章乃器、许广平、沈志远、黄鼎臣、李烛尘、邓初民等22人。

筹备会推举担任第三小组组长,至少应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共同纲领的第一稿《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就是在的主持下进行的;二是制定共同纲领这一重任的重要性程度。起草共同纲领,是筹备会各小组中最繁重的工作,也是新政协主要的一项工作;三是共同纲领的起草,最能体现出广泛的民主协商,但也需要高度的协调艺术,无疑具备这样的才能和资质。

6月18日,主持召开第三小组成立会议。会上,做了说明。他说:我们小组负责起草共同纲领,任务繁重。这个共同纲领决定联合政府的产生,也是各党派各团体合作的基础。去年在哈尔滨的各党派代表曾委托中共方面拟定一个草案,我们也曾两度起草。可是去年工作重心在动员一切力量参加和支援解放战争,现在重点却在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及肃清反动残余。这是长期性的工作。因此,中共方面第二次的草稿也已不适用。我们的共同纲领是带长期性的,其重要性是不待言的。会议决定,“委托中共方面负责草拟最初稿”。小组成员分工则按照“自由认定”原则,分为“政治法律”、“财政经济”、“国防外交”、“文化教育”、“其他(包括华侨、少数民族、群众团体、宗教等)”五个分组进行讨论,提出意见报组长和副组长。

这一次,作为第三小组组长的,亲自承担了草拟共同纲领初稿的重任。

首先是确定起草的指导方针。对此,在6月22日新政协党组会上说得很明确:“过去偏重在动员各方力量,现在重点在肃清反动势力,着重建设方面。方针是一个,拥护新民主主义,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建设新中国。此为各方同意的。”

如果说起草《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时的指导方针是重在革命,那么这次重新起草共同纲领的指导方针就是重在建设新中国。

事非经过不知难。当时筹备新中国事情千头万绪,解放战争尚未结束,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还要协助处理战事,要静下心来亲自起草共同纲领,实非易事。

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为起草共同纲领,在6月下旬曾把自己关在中南海勤政殿一个星期。

从目前发现的手稿来看,从最初的提纲,到给的送审稿,其间至少八易其稿。纲领标题最早拟为《新民主主义纲领》,后来改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目前发现的几个手稿都未标明时间。从最后送审阅稿的日期来推算,集中起草纲领的时间似不会在6月下旬,而可能在7月下旬或8月上中旬。因为在给的送审稿之前的4个稿子是连贯的,似乎是一气呵成。通常是写几段,秘书帮助抄正,然后再修改,修改后接着再写。

8月22日,将《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送审阅,并附信说明:“主席,只印了50份,各人尚都未送。待你审阅后看可否能做修改的基础,然后再决定需否送政治局及有关各同志审阅。”

《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共一万二千三百多字,在结构上除前面一个简短的序言外,分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两大部分。具体纲领部分,又分“解放全中国”、“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国防”、“外交侨务”6个方面,共列45条。与上文所述《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相比较,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

仔细地阅读了这份共同纲领草案,并对其中的一些段落作了修改。从修改量来看,对这个草案还是比较满意的。它构成了此后不久正式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重要基础。核对后发现,后来正式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60条,其中44条与《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中的思想有联系,有的表述一模一样,有的表述比以前更全面、更丰富、更具体。

共同纲领最后定名定稿

1949年9月,共同纲领的起草工作随着新政协开幕的临近也进入了最后的修改、定稿阶段。也是从9月初起,共同纲领的名称也因新政协名称的变化而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政治协商会议”最早是在重庆和谈判时由王世杰提出来的,后来中国共产党沿用了这一名称,加了一个“新”字,以区别于旧的政治协商会议。

对新政协名称的改变,做过一个说明。他说:原来是叫作“新政治协商会议”,后来经过起草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小组的讨论,总觉得在“新政协”与“旧政协”两个名称的区别上不够明确,也不太真实。后来发现在今天我们的一切组织和规章的名称中都有“人民”二字,而这个产生组织规章的机构,为什么不可以叫“人民”呢?于是便修改了。又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显得太长一些,后来便把它简化了,定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是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的。

从目前发现的文献看,在8月22日给审阅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的前一稿,就已把“新政治协商会议”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称的文献。但这一名称的正式提议并被采纳,是在8月26日、27日举行的新政协筹备会第四次常委会上。在这次会上讨论政协组织法时,提议:在人民民主国家中需要统一战线,即使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要有与党外人士合作的统一战线。如果要形成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名称也要固定,建议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前一天召开的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消息时,正式向外界公布:“即将召开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已经由该会议筹备会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中国人民政协。”

相对于《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结构作了较大的变动,不再分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而是在简短的序言之后,平列“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七章,共60条,7000多字。实际上是把原来的“一般纲领”的主要内容放在“序言”和“总纲”中;在原来的“具体纲领”中去掉了“解放全中国”一节,把“民族政策”单列为一章。这样比原来更为简洁精炼。“原想分成一般纲领与具体纲领两部分去写,但那样写就太长了。后来决定将一般纲领部分放到序言中,纲领中只写具体纲领一部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不是执笔起草的,目前还没有可靠文献予以证明。从8月22日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送审稿,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稿本的形成,期间的过程稿还有待发掘。现在发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早的一个稿本,是9月5日的一个铅印稿,在上面有较多的修改。从目前发现的几个稿本看,可以断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形成阶段,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

从9月5日至9月13日,对共同纲领草案稿至少有过三次大的细心修改。这三次修改分别是对9月5日、11日、13日铅印稿本的修改,改动总计达100余处。当然,这些修改不全是的意见,有些是别人的提议。

共同纲领最后阶段的修改,是广泛的民主与协商。“初稿写出以后,经过七次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即由先后到达北平的政协代表五六百人分组讨论两次,第三组本身讨论了三次,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两次,广泛地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而这些讨论,大多是主持召集的。当年参加新政协的代表葛志成回忆说:“是我在筹备会上见到的最辛苦的一位领导人。他不仅担任大会临时主席,还是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的组长。他领导小组成员反复征求代表们的意见,对共同纲领再三进行修改。”

集体智慧的伟大杰作

共同纲领最后阶段的修改与定稿,可谓中国历史上民主协商的典范。对此,当年的与会代表感慨万千。

九三学社代表许德珩说:共同纲领草案“是经过了筹备会多次的周详讨论的,在大会开幕以前来到北平的六百多位代表也曾经分组多次的研讨,六百多位同仁之中,可以说是很少很少没有发言的,也更很少发言不被重视的;凡是在目前紧要的,能够办得到的建议,都是被采纳的。这种民主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佩慰的”。

民主建国会代表章乃器说:“分组讨论和大会报告轮番地举行,保证了大家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做到了反复讨论,不厌求详;做到了多数起了决定作用,少数心悦诚服。这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民主。”

即使我们今天去翻阅当年的会议记录,也很难统计清楚代表们提出的意见究竟有多少条。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各阶层的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免有许多争论,表现出不同的意见。但经过详细的解释、讨论、反复协商后,大家都能取得统一,真正做到心悦诚服。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12

一、征文内容:紧扣纪念建党__周年主题,反映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的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光辉历程,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丰功伟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昂首阔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学作品。

二、应征作品在突出共产党及共产党人的基础上以自身的视角记事、写人、抒怀,情感真挚动人,内容健康向上,注重文学品位。

三、征文分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文体。小说原则上不超过12000字,报告文学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散文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诗歌原则上不超过60行。

四、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__年5月30日止。来稿须投《青春__》杂志电子稿件一份,并注明“国庆征稿”字样及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五、征文截稿后,由组委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按照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给予奖励。获奖作品及部分优秀应征作品将由《青春__》杂志发表。

六、投稿地址:__

邮政编码4__

电子信箱:__

欢迎广大作家及文学爱好者认真创作,踊跃来稿。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征文委员会

__年1月25日

__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为庆祝建党__周年,弘扬和谐社会新风尚,团结更多的散文作者、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散文新人,全面展示散文力作, 特举办__年和谐杯“中国当代散文创作大赛”,现面向海内外征集作品。

主办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作家协会、云南省文联、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北京散文世界杂志社。

征稿主题:以庆祝建党__周年、颂扬和谐社会新风尚为主题, 作品要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突出艺术性、语言美及个性风格。每人限寄一件作品,字数限制:2500字,多寄无效。发表与否不限,可寄复印件。稿件注明详细地址和真实姓名、电话及二百字左右的简历,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奖项设置:将根据作品质量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以及奖金/奖品。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将邀请参加于__年4月12—4月16日(泼水节期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召开的全国当代散文创作年会,与全国著名散文学者、作家、各大名刊主编一起,研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前景与未来,并参加西双版纳州泼水节系列精彩采风活动。

凡获优秀奖以上的作品,将在北京《散文世界》杂志分期公开发表并结集公开出版,向获奖者专函寄发喜报。欢迎各省市散文作家、散好者踊跃报名投稿。诚邀各省市文学艺术协会联办本次大赛,欢迎相关企业、单位冠名协办,共襄盛举。

截稿日期:__年3月20日(以邮戳日期为准)。

来稿请寄:__

主题党日发言稿篇13

二、征文对象:面向全镇所有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

三、征文时间:年3月29日—4月25日。

四、征文要求

1、作品要求反映真人、真事,严禁杜撰、虚构。

2、作品要求主题鲜明突出、内容详实,文风朴实、语言生动,力戒“假、大、空”,力求通过一个感人的事件,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特定的空间表现主题,在平凡的事迹中挖掘不平凡的闪光点。

3、作品限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体裁,篇幅在2000字左右。

4、各村(社区)党支部要高度重视这次征文活动,把它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内容,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精心组织好党员、群众积极写稿、投稿。各村(社区)须在4月25日之前选送稿件2篇以上,报送到镇政府。

五、征文奖励

1、征文结束后,将组织进行评选,对好的作品将选送到县委组织部,由县委组织部组织评奖,并对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和奖品。

2、县委组织部将从获奖作品中择优推荐到全市参评,并推荐至《日报》、《浔阳晚报》、《党建网》、《组工》等媒体刊发。

六、参与办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