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习计划实用13篇

博士学习计划
博士学习计划篇1

一、学习内容

1.加强党员理论的学习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跟随时代的发展,做好表率作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2)加强《党章》的学习。以《党章》的要求对照自己,督促自己,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学习之余更要在平时做到关心国家大事,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国家以及全球的时事政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3)加强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我们要把与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结合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改进个人作风,真抓实干,创先争优。

2.加强科研业务水平的锻炼和提升

学术科研是一名博士研究生的本职工作。作为博士一年级的学生,对基础学科理论和科研方法的掌握还有所不足。所以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不断强化自己,坚持每日读书,积极参加科研学术活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除了阅读之外还要多动笔,勤思考,勤总结。

3.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保持党员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注意表率示范作用的发挥,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时刻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把塑造良好的党员形象与自觉地维护集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组织荣誉感。同时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反省自身,努力向他们看齐。

二、学习方式

1.参与学习培训

通过上党课、听例行报告会、党小组组织专题研讨、观看电教片以及开展专题教育等形式参加集中学习。

2. 自学

按照党支部下发的学习通知,通过“学习强国”等红色学习平台自学党的基本方针、路线等知识,撰写学习笔记。立足本职工作,努力践行《党员承诺》,帮助他人,团结同学、加强自身党性。

3. 向典型学习

博士学习计划篇2

2017考博英语通用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为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16〕8号)的要求,我校2017年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含博士、硕士,以下简称“骨干计划”)。

一、招生计划

“骨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就业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2017年我校拟招收“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64名。

二、招生政策

“骨干计划”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招生录取的具体办法由我校另行公布。

被录取的 “骨干计划”考生均须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培养协议书。协议先由考生与我校签订,再与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单位签订。学生毕业后,必须按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不得违约。“骨干计划”应届硕士毕业生如报考博士研究生,须经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在职学生还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且只能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同时须签订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协议书。

三、报考资格确认与报考条件

1.报考“骨干计划”的资格确认由各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负责,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负责。

2.报考“骨干计划”的考生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我校招生章程规定的报考条件,具体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中山大学2017年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中山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3.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

(1)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7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上述地区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

(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学校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

四、招生专业

1.《中山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所有专业均可招收“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

2.《中山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所有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专业均可招收“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

3.“骨干计划”的招生专业和学位类型将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且招生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0%。

4.招收汉族在职考生比例不超过10%;录取的博士考生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原则上将不低于80%。

五、其他事宜

1.硕士研究生考生须于2016年11月5日前,将《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份寄至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邮编:510275,电话:020-84111686);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在我校博士网上报名结束后7天内(具体网上报名时间将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告),将《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份寄至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被录取的“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达到我校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的,可直接进入我校学习;未达到我校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的,需在“骨干计划”基础培训基地进行一年基础强化培训,合格后方能进入我校学习。被录取的“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直接进入我校学习。

3.被录取的“骨干计划”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我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按国家及我校相关规定缴纳(基础培训费由基础培训基地按国家规定收取),我校将按国家规定的奖励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奖励资助。

博士学习计划篇3

博士生教育变革项目的形成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被视为博士生教育最为成功的模式之一。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修正、变革与演化,大部分人都认可和同意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并且与整个学术体系形成了良好的融合,许多国家将其视为典范。[1]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质量不言而喻,但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就业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美国,博士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量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美国博士生数量的扩张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达到顶峰,每年有超过4.6万名博士毕业生走出校园。20世纪80年代,按照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将自身定位为培养博士和研究型机构(Doct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的院校不足100所,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量超过200所。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调查,美国有超过30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但只有25%~30%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2]。第二,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之下,许多大学调整了终身教授职位(Tenured Faculty)。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AAUP)和哈佛大学的高等教育学术职业委员会(Collaborative on Academic Careers in Higher Education)的几篇报告中指出,无论是从主观层面上来看,还是从现实层面来看,当前大学雇佣教师的类型中,只有大约30%的教师是终身教授职位。所有的这些都表明,当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机构不同与以往了[3]。许多大学趋向于和博士毕业生签订临时性雇佣合同,这和传统上博士毕业生会在高等教育机构中谋得一份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相比,存在明显变化。第三,市场经济要求博士毕业生除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的优势外,还要具备使他们自身能够有效参与经济发展活动的其他特殊技能,当前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类型更加趋向多样化[4]。博士生就业市场是变化和不确定的,受当今经济、政治、人口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博士生就业可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困难过,如今新博士生就业市场显得缺少保障性,而且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的工作类型也有了重大变化[5]。美国大多数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博士以及1/3以上的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不再像过去那样受聘于四年制高等院校。尽管他们愿意去高等院校工作,但一项关于工作岗位的调查显示,其中一半人将无法到高等院校工作[6]。工业领域的雇主和许多学生抱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无法使其对迅速变化的工作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博士生课程和研究型博士学位教育主要由教授掌握,而他们一般都是与劳动力市场脱节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多的抱怨是没有给予博士毕业生良好的教学方面的训练和培养。[7]

同时,美国的博士生教育面临着以下主要危机:一是博士生的教育和培养过于窄化;二是博士生缺乏关键的专业技能,如有效合作和在团队中工作,缺乏组织和管理技能;三是没有为教学做好准备;四是花费太长时间来完成博士学位培养方案的要求,而且在某些领域中,一些学生最终也没能获得博士学位;五是博士生不了解在学术领域之外求职的情况;六是从完成博士学位到获得稳定的工作之间,博士生需要很长的转换时间[8]。当然,面对博士生教育的危机,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博士生教育不断重塑(Re-envisioning)、重新思考(Re-thinking)、重新评估(Re-examining),并一直延续至今。美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经费投入和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举措。

进入21世纪,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项目和举措来变革博士生教育,以使博士生能够适应变化的就业市场的需要,缓解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危机。在这些项目中,主要的国家层面的项目有重构博士项目(The Re-envisioning the Ph.D. Project,1998-2000),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Integr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 Program),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The Responsive Ph.D. Program,2000- 2006),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The Carnegie Initiative on the Doctorate,2001-2005),从2010年开始的复合型博士计划(The Versatile Ph.D.)。最近开展的项目是美国历史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AHA)从2014年开始的为期三年的职业多样性与历史学博士生行动计划(Career Diversity and the History Ph.D. Initiative)。美国历史协会投入了160万美元来推进该项目的实施,旨在为历史学博士生的专业发展建立新的“规范”(New Norm)。[9]

二、美国国家层面

博士生教育变革项目的实施和成效

(一)重构博士项目

1.简介

重构博士项目开始于1998年,由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Pew Charitable Trusts)资助实施,考察博士生培养机构和博士及雇佣博士的单位对博士生教育的看法。项目开始不久,研究小组便发现,即使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国际学生竞相进入,但考虑到美国博士生教育的未来,包括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人文学院和社区学院、博士生、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基金会、政府部门、学科和教育委员会、K-12教育和认证机构在内的群体均表达了其看法(见图1)。[10]

2.目标

重构博士项目期望获得的成果主要由三部分:大量有前景的实践、文献资料汇编、不同利益群体对博士生教育的关注和反馈。项目旨在通过这三项成果来回答怎样重构博士项目以满足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项目组希望通过此举来加强博士生教育,使作为学位塔尖的完成者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3.实施与成效

(1)预期之外的结果

研究小组承认已经发生的一个事实,即为学术职位准备的博士生供过于求,这是对社会需求做出反应的一个意外后果。第一,在一段时间之内本科生的大量入学导致需要大量的研究生进行教学或辅助教学,这反过来为产出超过学术职位所需的博士贡献了力量。第二,社会对科技进步的渴求,包括对实验室的大规模投入,创造了更多的对研究助理的需求,并在某些领域导致了对科学家的过度供应。第三,对高等教育改进的承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卡内基分类系统(Carnegie Classification System)和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排名的基础之上,而两者都极其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并且驱动了声誉效应的发展,这就带来了全国范围内博士生项目的增加。以上这些方面的努力带来了科研的稳定,其结果就是在很多领域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是依赖于研究的质量而不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许多领域,那些没有学术职位的博士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这个“危机”最开始产生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是现在其他学科也同样经历着这样的危机,这为重新思考博士生教育的资格标准、目的和训练提供了激励和契机。[11]

(2)相悖的观点

博士生教育为博士生开展有质量的科学研究做了成功的准备,但对于培养博士生来说大量的科研训练是否就足够了?在学术领域之内和之外的人士都声称科研训练不足以为学生承担其他方面的职责和工作做充足的准备[12]。这些不同的观点包括众多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组(见图1)。

(3)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减少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决定因素是“实质”;第二,发展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多样性;第三,增加博士生对科技的接触;第四,为博士生进行更广泛的职业选择做准备;第五,增强博士生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理解;第六,将跨学科作为完善博士生教育的一部分。[14]

(二) 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

1.简介

美国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开始于1998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旗帜性项目,在促进新的研究生教育范式形成方面扮演着先锋性的角色。

2.目标

美国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通过跨学科培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来培养科学、工程学方面的博士,使他们能够在研究和教育领域中寻求职业,凭借其跨学科背景和在所选择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为其所在机构带来改变。[15]

3.实施与成效

美国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已经产生了278项奖励,为大约6500名研究生提供了资金。该项目已经在改变研究生学习体验、支持教学人员参与跨学科的教育和研究、促进所在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16]

随着项目的实施、推进和完成,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报告,如《IGERT项目中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竞争力》《跨越科学:发展跨学科的STEM劳动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IGERT项目评价:对IGERT项目研究生的随访研究》《对初始影响的评价》。

(三) 积极响应的博士生计划

1.简介

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由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奖学金基金会在2000年开始实施,2005年了报告《积极响应的博士:美国博士生教育创新》(The Responsive Ph.D.: Innovation in U.S. Doctoral Education, 2005)[17]。该基金会在这项政策文本的前言中写道:“在博士生教育方面,有太多的言辞,太少的行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乐意承担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的双重任务:第一,对过去十几年中关于博士生教育的报告和由皮尤慈善信托基金资助的博士生计划的报告进行综合;第二,鼓励大学合作者参加能够影响学生和教师真实生活的创新活动,并将持续性的活动转换为这种创新活动。”[18]

2.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迟到了很久,稳定的学术工作已经从劳动力市场上消失近30年了。毕业生、雇主和教师工会已经对这一趋势责难很长时间了。但是他们的反对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因为大学管理者继续用非终身的和兼职的雇佣方式来代替终身职位。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就是要直接与这一问题正面接触,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19]。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表明,博士生教育必须改变并且正在以创新的和有效的方式发生着改变。[20]

3.实施与成效

2005年,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确定了四项行动计划。第一,强调重视与关注中小学教育(K-12 Education),以增加研究生教育和教授职位的多样性。第二,寻找新的方式将学术知识运用到社会变革之中,提高公费奖学金额度。第三,强调博士生教育的全球化。第四,增强博士生的专业发展,以使他们能够更广泛地选择职业。[21]

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的圆桌会议产生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果,并且有几个院校已经践行了这一思想,产生了较好的效果[22]。参与该项目的大学提出了一些关于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建议。第一,研究生院的核心观念应该加强,使研究生院成为一种关键性的力量来打破项目之间的障碍和资助更有能力的博士生。第二,在所有学科领域中,博士生的最后毕业标准应该从教授博士生的教员、学生本身和雇佣博士生的不同部门的代表的综合分析中得来。第三,院系和研究生院应该使博士校友更广泛地参与到博士生的培养之中。第四,博士生既需要院系也需要超越院系层面的强有力的和有效的关注,以培养研究生的领导力,并将其作为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发展的一部分。第五,为考虑读博士生的学生提供关于博士生教育、项目预期和事业发展前途等方面的信息。第六,博士生项目迫切地需要丰富指导方法,如通过小组指导等方式,并保持学生的多样性。[23]

(四)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

1.简介

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是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和行动计划,旨在改进美国大学的博士生教育,在化学、教育、英语和数学学科中选择院系作为合作院系。合作院系对博士生项目的所有方面以及与博士生培养相联系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合作院系对此的分析从厘清所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开始。[24]

2.目标

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的最初目标是面向研究生项目,使研究生项目中的要素更加有力、更加清晰地与其不断发展演进的目的相连。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顶尖的研究生项目来支持博士生教育的实践。记录和分析这些措施的特征,可以帮助学科群创建模式和树立成功的典范,并让所在领域的其他人知道。[25]

3.实施与成效

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从2001年开始实施,由参与院系做绝大部分的工作。参与该计划的院系需回答以下问题。首先,“博士生项目想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博士生项目对于使学生发展成为学科的管家(Stewards of the Discipline)意味着什么?”对院系来说,回答这一问题的策略是描述典型的毕业生,界定最基本的教育经验,并确定他们可能的职业路径。其次,“当前的实践能够最好地服务于博士生项目目标的实现吗?博士生项目中每个元素的教育目的是什么?项目中的哪些元素需要保留和得到肯定?项目中的哪些元素需要被改变或消除?辅助你回答这些问题的论据是什么?收集上来的证据是什么,改变是否能够服务于想要的结果?[26]”发生在院系层面的改变可能是有意而为之的不断渐进的改变,而不是激进的改革。许多院系做出了课程方面的改变,有几个聚焦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其他的一些聚焦学生成为教师或研究者的准备上。

随着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措施的展开和推进,产生了两个核心思想。第一,重新思考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如学徒制(Apprenticeship)。第二,健康的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知识界(Intellectual Community),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最好的和最有效的环境,而且有意地创造和形成这样一个共同体也是可能的。这些并不是新的理念,但是这些思想是根据21世纪的现实经过认真考虑得出的。虽然二者是不同的思想,可以单独地存在,但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项目组认为当这两者共存时,博士生项目的实施效果会变得更显著。[27]

三、总结与启示

纵观美国国家层面的博士生教育变革项目,存在着以下共同特点,值得我国博士生教育学习和借鉴。

第一,直面美国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使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博士生在就读期间和毕业后提供机会和多途径的就业选择与就业路径。

第二,强调对博士生教育的创新。对传统的博士生教育的目的、学徒制的培养方式、狭窄的就业范围等提出挑战,开发并鼓励创新的博士生培养路径并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

第三,强调博士生教育的跨学科培养。在不同的国家层面的博士生教育变革项目调查中对雇主的调查发现,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够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素养无论是对博士生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满足雇主需要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第四,强调合作及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教育部门同政府部门、商业或企业部门,以及基金会或国际组织等机构的合作能够丰富博士生教育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博士生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密切博士生教育同全社会的联系。

第五,强调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博士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体验也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实施的博士生教育变革国家项目极其强调这一点。

第六,博士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已形成共识,不同学科间的差异也得到普遍认可。稳定的大学教学岗位的就业路径竞争激烈,不同的学科由于其不同的特点在人才培养和就业路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第七,强调STEM劳动力的培养。STEM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最直接的联系,如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就直接指向美国科学、工程学方面的博士生培养,重构博士项目计划在STEM劳动力培养方面的优先举措和投入等都可见一斑。

第八,重视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发生、发展和保持。美国对博士生教育的关注、重视和投入由来已久,但在不断的变革中一些革新措施会随着项目资金或项目的结束而终结,存在着难以持续的问题,因此在上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组积极调动院校、教学人员和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利于良好措施的持续发展和推进。

参考文献:

[1][7]Philip G. Altbach. Doctoral Education: Pres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Tren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M]. 65-81.

[2][3]David M. Callejo Perez, Stephen M. Fain, Judith J. Slater. Higher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Rethinking the Doctorate in America[M]. Sense Publishers.,2011: 8.

[4][8]Maresi Nerad & Mimi Heggelund. 博士教育全球化:动力与模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10.

[5][6][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罗伯特・O・波达尔,帕崔凯・J・甘波特. 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88-123.

[8]Maresi Nerad. The Ph.D. in the US: Criticism, Facts and Remedies[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04(17):187.

[9]Denise Cuthbert, Tebeje Molla. Ph.D. Crisis Discourse: ACritical Approach to the Framing of the Problem and Some Australian ‘Solutions’[J]. Higher Education, 2015, 69:38.

[10][11][12][13][14]Jody D. Nyquist, Bettina J. Woodford. Re-envisioning the Ph.D.: What Concerns do we have? 2000,pp,3. Funded by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R/OL]. https://depts.washington.edu/envision/resources/ConcernsBrief.pdf,2016-1-15.

[15]Susan Brown, Judith Giordan. IGERT: Integr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R].2006-2007 Annual Report,pp2. NSF:08-40.

[16]IGERT: Mission, History & Impact[EB/OL]. http:///public/about/history-and-mission, 2016-01-01.

[17][18][19][22]The Woodrow Wilson. National Fellowship Foundation. The Responsive Ph.D. : Innovations in U.S. Doctoral Education. September, 2005.[R/OL] http:///wp/wp-content/uploads/2013/06/ResponsivePhD_overview.pdf,2016-01-07.

[20][21]Executive Summary: The Responsive Ph.D.: Innovation in U.S. Doctoral Education, P1[EB/OL]. http:///wp/wp-content/uploads/2013/06/WW_RespPhD_execsum_w_caselist.pdf,2016-01-07.

博士学习计划篇4

2017考博英语通用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1903年建校至今,已有113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和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部“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研究中心”等部委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

学校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所拥有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涵盖了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我校2017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380人左右(具体以复试录取前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此招生规模包含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及“高校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计划”等所有专项计划和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含提前攻博)等所有招考类型。

2017年我校博士研究生从学习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全日制博士生须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博士生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各培养单位录取的非脱产学习博士研究生(各类专项计划除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20%(实际录取人数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情况确定)。

热忱欢迎广大符合条件的优秀学子报考!

第一章 招考类型

第一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考类型包含以下几类:

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主要程序包括:网上报名、提交材料、初试选拔、资格审查、复试录取等。

“申请—考核”制:面向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考核选拔具有优秀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培养潜质的硕士研究生,选拔程序由个人申请、资格审查、综合考核、审批录取四个环节组成。2017年我校在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物质科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所有专业和其他单位部分专业(招生导师须具备“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中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具体实施办法见《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试行)》(华师行字〔2015〕288号)及相关招生单位实施细则。

硕博连读(含提前攻博):指招生单位从本单位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拟进行硕博连读的学生需根据招生单位规定提出申请,并通过招生单位组织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或考核,被录取后才能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我校2017年招收的硕博连读生中含2015年度已招收的“华博计划”研究生。

第二章 报 名

第二条 报名参加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即2017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三)获得境外教育科研机构学位、学历的人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书)。

其中报考教育博士必须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暂不招收上述人员范围以外的考生。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五)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六)2017年我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博士研究生。

第三条 所有报考攻读我校2017年博士学位的考生(含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及“高校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计划”等所有专项计划和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含提前攻博)等所有招考类型)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否则不予准考或不予录取。

第四条 报名时间及网址

(一)网上报名时间:

2017年2月18日——2017年2月28日。

(二)报名网址:

yjs.ccnu.edu.cn/yjs/jump/bsbm(建议使用IE8以上版本浏览器)

第五条 报名注意事项

1、网上报名时必须同时按要求上传本人近期免冠证件照的电子照片(照片要求:150*200像素,大小9—10k,jpg格式,蓝底)。

2、考生必须认真核对本人的报名信息,确认准确无误后再提交;在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后,打印系统自动生成的《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的登记表为*.pdf格式,请先安装PDF阅读器)。若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则视为报名不成功。

3、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含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征得定向就业单位的同意,需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加盖原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公章。考生与所在单位因博士报考产生的纠纷由考生与所在单位自行协商,若由此造成考生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责任由考生承担。

第六条 报名须提交的材料

1、《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报成功后通过报名系统打印并亲笔签名);

2、专家推荐书两份。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书,推荐专家须手写签名,并加盖其所在单位公章;

3、学位学历/学籍证明复印件:

①往届生提交本科及硕士阶段的硕士学位证书、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各一份。对考生学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机构出具的学位认证证明(登录学信网进行“学历在线验证”,下载打印《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否则不能参加初试;

②应届生提交硕士学生证复印件一份(复印件上须有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校类别及毕业时间证明,并盖章)。对考生的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的学籍证明(登录学信网进行“学籍查询”,下载打印《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否则不能参加初试;

③获得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书(留学回国人员可上中国留学网cscse.edu.cn/publish/portal0/tab82/default.htm查询学位认证相关事宜,联系电话010-62677800),否则不能参加初试;

4、本人二代身份证件复印件

军人考生未办理二代身份证的,需出示《未办理身份证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证明》;

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绩单

须加盖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往届生也可从人事档案中提取复印,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6、《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7、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须提供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

8、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以上所有材料请于2017年3月1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送)至报考学院(中心、所),逾期未寄(送)报名材料的,则报名无效(邮寄封面请注明“2017年博士报名材料”)。

通讯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华中师范大学 XXX 学院(中心/研究所)

收件人:研究生秘书 老师(收)

邮政编码:430079

(各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老师联系方式:gs.ccnu.edu.cn/info/1016/1204.htm)

第七条 报名费用

(一)费用标准

2017年报考攻读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名费用为180元。

(二)缴费方式

为了方便考生,2017年博士生入学考试报名费的缴纳实行网上自主交费,请考生登录华中师范大学财务处网上自主缴费平台(218.199.196.90/),凭报名号(用户名和密码均为报名号)登录缴费。

(三)缴费时间

2017年3月3日上午8:00---2017年3月10日下午5:00止(每天晚上11点至12点之间暂停交费),逾期不再接收,请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网上缴费流程。

(四)特别提醒

报名费一旦缴费成功概不退还,请考生在缴费确认前慎重做好决定。

第八条 只有满足网报信息已提交、报名费用已缴纳、全部材料已寄送、合格照片已上传的考生才能视为本年度报名成功,才能被准予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以上四项任何一项不满足者,均视为本年度报名不成功,不能下载《准考证》,不能参加考试。请考生随时登陆我校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关注博士生报名手续办理的审核进程(截止时间为2017年3月15日)。如有疑问,请考生及时和相关部门联系。

第九条 所有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在复试录取阶段进行。因报考资格审查不合格导致无法录取,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即取消其报名或申请资格、考试或考核资格、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并将相关行为及处理结果通知其所在单位,与推荐人一并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诚信档案。在当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情节严重的提交司法机关量刑处理。

第三章 考 试

第十条 初试

(一)下载准考证的时间

2017年4月3上午9:00---4月9日上午12:00,请考生登录“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初试时间

2017年4月8日---4月9日。

具体安排如下:

4月8日上午8:30---11:30考试外国语

4月8日下午2:00---5:00 考试业务课一

4月9日上午8:30---11:30考试业务课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三)初试地点:华中师范大学(具体考场见准考证)。

(四)初试科目: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满分100分。

第十一条 复试

复试与初试分开进行。请考生在初试成绩公布后登录研究生院和招生学院网站查看关于复试工作安排的相关通知。

第四章 录 取

第十二条 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进行录取工作。

第十三条 博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和定向两种。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非定向、定向)即为录取后的录取类别,原则上不得更改,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

录取为非定向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录取时须将全部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可享受学业奖学金生活补助费,参加优秀奖学金及其他奖励性项目的评定,毕业时按照“市场引导、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落实就业单位。

录取为定向的博士研究生和通过专项计划(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及“高校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计划”等专项计划)招收的博士研究生,须在被拟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协议),其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无需转入我校,毕业后按定向合同(协议)就业。

博士学习计划篇5

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招生专业

福州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的所有专业均可招生。

四、招生计划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我校 2014 年计划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 3 人,招生计划全部用于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其中录取的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并且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

五、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承诺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3.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学术型硕士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 2014 年 9 月 1 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至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具体应具备条件请查阅《福州大学 2014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4.身体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家的推荐。

六、报名

1.报考资格确认

应届硕士毕业生持学生证、身份证、本校研究生行政管理部门证明(证明其能否正常毕业及户口所在地等情况),在职和往届考生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户口簿,并填写《报考 201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式三份),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教处进行报考资格确认。

2.报名时间:2013年11月18日-11月29日。

3.报名要求

(1)报名分两个步骤进行:一、网上报名;二、寄(送)相关报名材料及邮寄报名费。以上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2)网上报名时间: 2013年11月18日—11月29日,网址: yjsy.fzu.edu.cn。具体报名要求、流程请届时查阅我校研究生院网页的相关通知。

4.寄(送)报考材料

网上报名确定完成后,考生应在2013年11月29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寄(送)报考材料。报考材料包括: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须考生本人签名,经档案所在人事部门签字盖章,并须注明报考类别:定向培养;学习方式:脱产学习或不脱产学习)。

(2)《报考 201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份)

(3)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学术型硕士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须在入学前补交)。

(4)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2寸近期正面免冠同底彩照1张(与《报名登记表》上的彩照同底,用于制作准考证)。

(6)两名与所报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家的推荐书(空白表格可以从网上下载)。

(7)论文、科研成果和获奖证书等资料的复印件。

(8)加盖档案所在单位公章的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这两项材料可推迟至复试时交,并由本人于复试前一天直接交报考学院)。

(9)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的复印件。

此外,考生还应按规定认真如实完整地填写博士报名信息库,并及时传送研招办。

5.报名费。报名费每人160元。所有考生的报名费请于2013年11月29日前(以邮戳为准)通过邮局寄至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邮编350116)(汇款单留言栏需填写考生姓名和博士报名费)。

6.体检在复试时进行(注意:体检时请备好一张与《报名登记表》上同底的2寸照片)

注意: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法

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英语(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具体考试科目请查阅“福州大学 2013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同等学力和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在复试阶段须加试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八、考试时间

初试日期为2014年3月22日-23日(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各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试地点:福州大学。复试工作和体检工作一般安排在我校确定初试成绩基本合格线后进行,时间拟定在5月上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九、录取

1.根据初试、复试成绩,并充分考虑考生所在的省份、民族、专业和招生规定等情况,单独划线,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本招生计划与其它招生计划之间不得相互调剂录取。

3.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须在招生单位拟录取后,由招生单位牵头并先行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再与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单位签订协议书。

十、学费标准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我校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向所有纳入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博士研究生收取学费。2014级博士研究生不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还是定向就业,学费标准均暂定为10000元/生.学年(收费标准若有调整,以福建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

十一、奖助体系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我校博士生的生活待遇,鼓励博士生开展科研工作:

1.对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除享受博士研究生助学金外,省和学校还另增加专项生活补贴,使每位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各类生活津贴达到1300元/月。

2.学校设立“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遴选优秀的博士生列入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对象,每月给予2000元的奖励和生活津贴。

3.学校设立“福州大学博士生专项助研(教)奖学金”,给予符合条件的博士生500元/月的奖学金。

4.学校专门设立博士助教岗位,由符合要求的博士生承担助教工作,给予1000元/月的助教岗位津贴。

5.学校从2014级博士研究生起,还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多元奖助政策体系,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奖助政策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我校正在研究制定中,敬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页上的相关信息。

十二、其他

博士学习计划篇6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学校有 3 个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 个省级重点学科;有 1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 11 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博士、硕士导师 1200 多人;全日制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13000 余人。

一、培养目标通过在校学习与科研(时间一般 3 至 4 年,最长不超过 6 年),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

二、招生规模 2017 年,通过硕博连读遴选、统一招考、申请-审核三种方式,我校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合计 200 名(含定向为北方民族大学培养计划 15 个、辅导员专项计划 3 个)。实际招生计划数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三、报考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身体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二)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能够取得硕士学位); 3.本科毕业,自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 6 年或 6 年以上(时间截止为 2017 年 9 月 1 日),且已取得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或在专业岗位上取得较好业绩并发表了一定数量高水平论文的人员。(三)有与报考学科有关的两名具有副教授(或相当的专业技术职称)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四)除管理学科外,我校其他各博士点只招收全脱产(非定向)博士。在职报考管理学科的考生,需要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方能报考。

四、报名、考试时间报名时间:2016 年 10 月 01 日至 19 日考试时间:2016 年 10 月 29 日至 30 日

五、报名程序(一)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陆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jszs.hfut.edu.cn,进入“博士报名查询系统”填写注册报名信息并在线缴费(报考费:250 元/人),否则视为报名无效。(二)考生应在报名截止日期前下载有关报名表格,填写完整,并在 2016 年 10 月 21 日前将加盖单位人事部门(或研究生主管部门)公章的报名表及附件材料寄(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报名材料须有以下内容:

博士学习计划篇7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勤奋学习,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专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推荐;

4.往届毕业生须具有硕士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的能如期毕业的研究生学籍证明;

5.不接收同等学力者报考。

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二、招生方式

(一)申请-审核:我校部分博士生指导教师通过“申请-考核”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主要由本人提出申请、报考导师同意、培养单位考核、学校审定录取等环节组成,不需参加学校组织的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公告。

(二)普通招考:我校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入学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含各类专项计划)。

三、招生政策

学校各博士生导师招收的博士研究生,至少应有1名全脱产学习(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除外);每名博士生导师限招1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

四、普通招考报名程序

2014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两个环节,二者缺一不可。

(一)网上报名

1.时间:2014年1月15日-2014年2月18日。2月18日24点网上报名系统关闭。

2.流程:阅读报考须知完整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电子照片网上缴费打印报名信息卡。

3.缴费:初试报名费200元/人,请务必在网报时间内按照网报系统要求进行网上缴费,恕不接待其他方式缴费。

特别提醒:请报考者在规定时间内登陆网报系统(stu.znufe.yanzhao.edu.cn),按照网报说明及步骤完整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电子照片。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请务必牢记网上报名编号并打印《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

(二)资格审查

1.时间:资格审查和交送报考材料在考试前领取准考证时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考试资格。

2.资格审查需提交的材料包括:

⑴《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网报系统打印)1份;

⑵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信2份(均须专家本人签字,且提供其职称复印件各1份);

⑶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1份;

⑷体格检查表(市级三甲以上医院的体检结果)1份;

⑸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能如期毕业的研究生学籍证明,获得国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⑹硕士阶段成绩单1份(须加盖硕士培养部门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人事部门公章);

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限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1份。

五、准考证领取

考生凭本人有效身份证、相关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携带学生证;往届硕士生须携带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和报考材料等,到学校接受资格审查且通过后领取准考证。资格审查未通过者,准考证不予发放。

博士研究生准考证不另邮寄。

六、初试安排及成绩公布

初试科目包括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均为笔试。

初试时间为:2014年3月15日上午,外国语;3月15日下午,业务课一;3月16日上午,业务课二。初试地点为南湖校区。

考生可于4月底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上查询初试成绩,学校不另向考生邮寄初试成绩书面通知单。

七、复试及录取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复试方案及结果将在学校研究生网上另行公布。学校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成绩,综合考察考生的整体素质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八、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脱产学习者,基本学制为3年;博士研究生在职学习者,基本学制为4年。

九、其他说明

1.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学校招收33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学生毕业后,按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考生在现场确认时,须提交《报考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考生报考资格认定工作由考生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负责。

2.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不能被录取的,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3.学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专业课试题,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4.学校另行2014年港澳台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十、联系方式

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网址:yzb.znufe.edu.cn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430073,电话:(027)88386706,传真:(027)88386216。

博士学习计划篇8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4、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生必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否则按同等学力对待。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6年或6年以上(2010年9月1日前毕业),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2)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3)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二篇以上的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4)达到招生院系对同等学力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5、国外留学人员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书。

6、博士报考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7、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上述第1、2、6、7条规定外,考生应是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良,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在学硕士生。具体选拔条件按照《郑州大学硕博连读实施办法》执行。

(三)“申请-考核”制:

2016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将在历史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科学院继续试行对普通招考考生采取“申请—考核”制方式选拔优秀生源,探索博士生导师自主考核选拔博士生的新途径,具体选拔办法参见相关学院实施细则。请考生关注相关链接:历史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6年博士申请考核细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科学院。

二、报名及考试方式

1、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申请硕博连读的考生和普通方式报考的考生一样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报名网址为yz.chsi.com.cn/。

2、申请硕博连读考生遵照《郑州大学硕博连读实施办法》研发[2015]12号文件精神执行。

三、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2016年1月25日至2月25日;

现场确认时间:2016年3月2日;

领取准考证时间:2016年3月4日下午15:00-17:00

现场确认及领取准考证地点:郑州大学研究生院(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综合管理中心633)。

四、体检

体检于3月4日在新校区校医院(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进行,时间见研究生院网站通知。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初试和复试

(一)除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外,普通方式报考的考生必须凭《准考证》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二)初试时间及科目:(考试时间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2016年3月5日上午 8:30—9:00听力

2016年3月5日上午 9:00—11:30笔试

2016年3月5日下午 口语、外语水平认定考试

2016年3月5日晚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政治

2016年3月6日上午:业务课一

2016年3月6日下午:业务课二

(三)考试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

(四)外语考试

博士生入学外语考试(英、俄、日、德、法语任选)分为听力、笔试和口语。其中,听力40分;笔试110分(词汇10分,阅读理解30分,完型填空10分,翻译30分,写作30分);口语50分。满分200分。

小语种试题题型除不含听力(在复试中进行)外,其他题型和分值与英语相同。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申请免于参加英语听力和笔试,但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认定考试即口语测试(小语种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1、TOEFL成绩85分以上(2年内有效);

2、GRE成绩1200分(旧GRE)以上;260分(新GRE)以上(5年内有效);

3、GMAT成绩650分以上(2年内有效);

4、IELTS成绩6.0分以上(2年内有效);

5、WSK或PETS5考试合格(3年内有效);

6、在英语语言国家获得过硕士以上学位;

7、硕士(全日制)阶段为英语专业,并取得专业外语八级证书,现攻读非英语专业的博士学位。

(五)复试

复试日程由招生院系安排,所有考生均需按照招生院系的安排参加复试,具体时间由招生院系另行通知。

同等学力考生除初试时须加试政治外,复试时加试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两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具体科目请咨询报考院系)。

六、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1、专家推荐书2份;

2、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或证明书1份;

3、硕士生阶段的成绩单1份;

4、硕士论文(附评议书)1份;

5、复试时向复试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学术现状的概述、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所具备的条件基础等)1份;或职业实践业绩报告(专业学位考生提供);

6、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提交修读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及公开发表的所报考专业学术论文2篇;

7、根据教育部教学[2003]17号文件精神,取消报考博士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的规定,但现为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培养的考生以及原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现为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考生,须征得委托、定向单位或所在单位的同意,并加盖该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我校教职工报考须加盖校人事处公章)。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委托、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影响录取等问题,学校不承担责任。

8、符合参加外语水平认定考试条件的考生须提交相关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现场确认时交研究生院审核。

以上材料1-6项须于3月3日前交本人所报考院系,院系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考生方可参加考试。第六条中的第7项“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现场确认时上交。

七、 奖励政策

(一)优秀考生奖励

我校及其他高水平大学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含硕博连读生),录取为我校博士研究生,入学报到后,可获得优秀考生奖金5000元,经学校认定为特别优秀的可获得优秀考生奖金20000元。

(二)奖助体系及有关政策

1、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博士研究生奖助类别和标准

(1)国家奖学金:博士生可按照国家及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参评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

(2)学业奖学金:标准为全额学费(10000元),发放比例100%。(国家奖励比例为70%)

(3)国家助学金: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即工资关系和档案转入学校者)助学金发放比例为100%,第一学年21600元/生/年,分为12个月发放,1800元/生/月。第二至四学年30000元/生/年,分为12个月发放,2500元/生/月。(国家发放标准为每生每月1200元,每年发放10个月,共计12000元。)

(4)学校提供“三助一辅”岗位,博士生可通过承担助教、助研(助医))、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由设岗单位或导师支付劳务费。

2、单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设立单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奖励在学校各类“创先评优”和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研究生。

(1)“十佳研究生”奖(1万元/人);

(2)研究生“优秀科研奖”(5000元/人);

(3)优秀毕业研究生奖(1000元/人);

(4)研究生“学术论坛”奖;

(5)为学校赢得重大荣誉的特别贡献奖等。

3、其他奖助

(1)“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优秀学位论文表彰计划、研究生国内外访学计划、名师名家讲坛、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奖励计划和研究生创先评优活动。

(2)“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面向所有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实行研究生项目申请制。具备科研潜质、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向学校申请并获得资助。

(3)“研究生暑期创新实践服务项目”,研究生通过申报获得资助。

(4)助学货款:落实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及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5)特困生补助: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大资助力度。

八、其他说明

1、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报考前,请考生务必认真核对是否符合我校公布的报考条件要求,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并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3、招生类型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在校期间按照学校实行的奖学金制度,享受不同等级的学业奖学金及助学金。招生类型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博士生按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按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4、招生简章及目录中公布的招生计划是学校或招生专业根据培养条件所拟定的意向计划,所有专业招生计划以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因受国家下达招生计划所限,我校有些博士授权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导师2016年暂不招生或只招收硕博连读生,请考生务必经确认后再选定报考专业方向和导师;有些招生专业将在所有方向报考生源中优中选优,在实际招生计划的数额内确定当年的招生方向及导师。请考生务必认真查阅简章,对上述情况有必要的思想准备。

5、我校自然科学类(理科、工科、医科)各专业原则上招收全日制(全脱产学习)考生。人文社科类专业全日制(全脱产学习)考生应占75%。

6、高校辅导员招生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

7、报考导师全额资助制博士生考生应是应届硕士毕业生。

博士学习计划篇9

2017考博英语通用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及“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院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

我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均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并有45个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地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文件精神,2017年起研究生招生将明确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类型,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考生可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我校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相关学科前沿应用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相关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

二、培养类型

1.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型学位;

2.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医学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

三、招生规模

2017年我校预计招收博士研究生200名(其中包含本科直博计划、硕博连读计划、联合培养计划、“申请-审核制”招生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计划”和“对口支援计划”),其中全校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不超过5名。

四、招生类别、修业年限和学费

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为10000元/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为12000元/年。

五、报考的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2年9月1日以后出生),非全日制除外。

5.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TOEFL 成绩90 分及以上;

(2)GRE 成绩1200 分及以上(旧),或成绩305 分及以上(新);

(3)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合格(六级成绩达到425分或提供六级合格证书);

(4)国家日语四级考试合格;

(5)雅思成绩(A 类)6 分及以上;

(6)在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国外高等学校获得过学士以上学位。

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英语水平应达到:

(1)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合格(四级成绩达到425分或提供四级合格证书);

(2)国家日语四级考试合格;

6.考生必须具有硕士学位;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我校不接收以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单证,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否则报名无效(留学服务中心网址为:renzheng.cscse.edu.cn/Login.aspx,请登录网站进行申请和办理,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供该中心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7.我校临床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类型,鼓励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我校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凡报考中医博士专业学位(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博士研究生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

(2)统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届毕业生(由培养单位提供培养类型证明,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3)已获得医学硕士科学学位人员或医学专业统招科学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

8.以同等学力方式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具备以上报考条件,还须提交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的影响因子0.3以上的学术论文(当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核心版;增刊、综述除外)。

9.拟报考原委托培养类的考生,只能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若无法进行全脱产学习,则学习形式需报考非全日制博士,要求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及医学相关领域从事基础或临床研究,近两年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与拟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影响因子大于0.3,当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核心版;增刊、综述除外)2篇以上。

10.我校在职人员报考本校原委托培养类博士研究生,须持校人事处批准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表》,同时将该表复印件提交研招办后方可报考,否则报名无效。

11.按教育部要求,以下三类考生:①原委托培养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②拟报考原委托培养类或定向培养类别的考生③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按合同履行服务义务的在职人员考生,均须征得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如考生与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双方纠纷而影响报名考试和录取报到的,责任自负。

六、选拔方式

1.申请审核:请参看“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年“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拟录取考生将不再参加我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入学考试:报考“申请-审核制”以外的其他考生需参加我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七、报名方法及时间

见《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指南》(附件1)

八、考试时间

现场确认及准考证盖章:2017年3月10日

初试时间:2017年3月11-12日

九、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

1.初试

采用笔试形式,包括外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体考试科目详见《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校参加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

2.复试安排将在2017年4月在网上公布。

3.跨学科门类考生需参加跨学科门类加试考核,考试由各招生学院在复试期间组织。

十、重要说明

(一)我校2017年“申请审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本科直博生的接收工作拟于12月15日前完成,该部分考生确定的博士生导师名单拟于12月20日前分批分次标注于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请各位考生实时关注招生目录的更新。由于我校每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原则上只有一个招生计划,备注中已接收上述类别考生的导师不再招收统招考生。

(二)我校不提供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考试科目不指定参考书目。

(三)2017年我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收博士研究生,实施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凡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可参照我校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报考。

(四)有关报名、资格审查、初试、复试及录取的相关事项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我校不再向考生寄发书面通知,请考生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五)拟录取为非定向博士研究生需将人事档案在开学报到前调入我校,否则取消录取或报到资格。其中外埠学生可自愿将户口在规定时间内迁移至我校集体户口。毕业后根据国家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就业;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不转人事档案和户口,毕业后一律回定向培养单位就业。我校与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及定向单位在录取前签订相关协议,协议书须于领取录取通知前交回,未按要求签订协议者,不予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我校将根据学生的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七)考生与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及工作单位之间的各类责任关系,由考生本人与之协商处理,与招生单位无关。录取考生于2017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和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届时应届硕士研究生考取我校博士研究生若未能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八)我校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每年选拔优秀在读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联合培养,欢迎广大考生积极参与这一项目。详情请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中查询相关信息。

(九)我校研究生奖助政策请参见附件4。

(十)如遇国家相关政策调整,一律按新政策执行。

十一、招生咨询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页:yanjiusheng.bucm.edu.cn/index.htm

咨询电话:010-64287519/6502;

电子邮件:bucmbs@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11 号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34、236房间

博士学习计划篇10

(三)本校2012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20人左右,其中约有60名为在校优秀硕士生硕博连读,并且一般为计划内录取。提前录取的硕博连读考生名单会在博士报名前公布,硕博连读考生已占满招生指标的导师不再接受公开报考;

(四)临床各专业导师招收的博士生中可有1名为计划内录取(包括硕博连读考生),其他一律为计划外录取;非临床专业导师招收的博士生中可有2名为计划内录取(包括硕博连读考生),其他一律为计划外录取。通过公开招考录取的博士生,以录取成绩为依据确定计划内或计划外录取名单;

(五)我校招收的博士生可录取为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四种类别,其中同等学力考生一律以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形式录取(填写报考类别时请慎重)。

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四种录取类别的具体含义:

1、非定向:计划内录取,人事档案转入学校,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毕业后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2、定向:计划内录取,在学期间不转工资关系、不调人事档案,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3、委托培养:计划外录取,在学期间不转工资关系、不调人事档案,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

4、自筹经费:计划外录取,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毕业后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五、培养费收费标准

执行江苏省物价局核定的当年研究生学费标准,报名前见南京医科大学网上通告。

六、学习年限

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采取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3-8年(自入学到获得学位的年限)。

七、其他事宜

(一)有关我校导师情况、学科建设及科研情况或其他事宜请访问我校研究生处主页:yjsc.njmu.edu.cn及研招网yjszs.njmu.edu.cn/

(二)招生目录中,“”为国家重点学科;“”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我校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

(三)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处

邮政编码:210029

博士学习计划篇11

“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说明

为了进一步创新博士生优秀人才选拔办法,我校2018年在哲学院、法学院、商学院、新闻学院、信息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劳动人事学院的劳动经济学专业、统计学院、数学科学研究院、理学院物理系、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开展博士生招考制度的“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的改革工作。

报考上述学院和专业的所有博士生考生(含硕博连读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均采取“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的模式进行选拔。考生通过网上报名,按照学院要求提交材料,由学院对申请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可进入复试(综合考试)阶段,复试内容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

报考上述学院的考生均须按《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完成报名、复试、体检、录取等相关工作程序。详情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及附件中各学院的工作方案,各学院“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由相应学院负责解释。

特此说明。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建于2001年6月,目前下设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现任院长为国家“”专家杨开峰教授,院党委书记为李家福研究员。在教育部2012年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

在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国务院批准下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中国人民大学入选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共14个一级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29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00人。公共管理学院下设8个博士点:房地产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50人(含硕博连读)。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招考制度“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改革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重点工作》,公共管理学院自2017年起,博士生招考试行“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选拔模式。2018年继续实行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按照学校规定,2018年,除经国家下达和学校设立的个别专项计划外,各专业原则上不再招收以不脱产方式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即要求学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全日制在校学习。

一、工作原则

招生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和科学选拔的原则,招生过程中任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即取消录取资格。如发现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作弊及其他违纪行为,将根据学校规定严肃处理(包括取消录取资格直至学籍等)。

二、选拔模式

所有报考我院的考生均采取“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的模式进行选拔,即考生申请并报名后,由学院对申请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可进入复试阶段,复试阶段将进行综合考试,内容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水平、综合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

三、组织管理

学院成立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院长牵头,各专业负责人参加,旨在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总体负责学院博士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工作,在学院 “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博士生招生工作中负责管理办法的制定及相关工作。

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学院研究生教务部门和各系所分专业方向成立的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分工组织。各专业的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由本专业全体博导组成,成员至少5人(博导数量少于5名的专业可以补充本专业具有副教授职称的硕士生导师或者院内外其他相关专业的博导加入)。

四、工作程序

1、网上报名

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生须网上报名,报考“申请审核制”学院的考生不须参加网上确认。网上报名后,请考生于2018年3月1日-3月15日把申请纸质材料交到我院。我院按专业招生,考生在报名系统中不填报报考导师。

网上报名时间:

①2017年12月1日10:00-12月30日17:00

②2018年 1月9日10:00- 2月19日17:00。

网上报名网址:yz.chsi.com.cn

网上报名程序:

(1)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注册用户。

(2)在网上填报报考信息、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的电子照片。

(3)在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

对于网上报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请考生在我校研招网查看《报考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生网上报名前必读》相关材料(网址pgs.ruc.edu.cn),按照要求填报。

报名成功后,网上报名系统自动进行学历(学籍)校验。对于硕士学位获得时间过早,或国外学历的考生,系统可能会显示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请这部分考生网上如实填写信息,并于复试报到时,携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到报考学院审核。

网上支付报名费的说明:

(1)请在安全场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环节,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账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2)我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

(3)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报考类别说明:

(1)非定向(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自主就业;

(2)定向(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考生须提供由定向单位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四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3)定向(非全日制):非全日制学习,按学校要求应能脱产学习一年,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仅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以及经学校审核批准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在编在岗教职工报考。

2、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报名后须将申请材料纸质版于2018年3月15日前快递至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109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材料包括:

(1)个人信息表(见附件一);

(2)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3)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

(4)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证明外语能力的成绩单(如英语六级、托福、雅思等)、以及各种证书复印件。

(6)个人陈述:5,000字左右,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

(7)两名相关学科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信(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请于网上报名并网上交费后,从网报系统中下载由专家在信封密封处签字);

(8)研究计划:10,000字左右,内容包括研究选题、理论基础、研究设计、方法运用、创新点等;

(9)《科研情况一览表》(附件二);

(10)学术代表作(学位论文、、专著、研究报告、未均可);

(11)其他《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需要提交的材料。

3、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包括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能力评价。

学院研究生教务部门负责审查申请材料,具体对申请者基本素质、外语水平、研究成果进行审查;各专业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负责评价科研能力,具体对申请者的个人陈述与推荐信、科研能力(研究计划书和研究经历)进行综合考核。该考核结论是申请者进入复试的最重要依据。

资格审查须如实记录,认真填写统一格式的审查记录,由学院研究生教务部门妥善保存备查。

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者名单,经由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最终确定参加复试考生名单(硕博连读生复试名单须报培养办复核),由学院统一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4、复试考核

(1)复试比例:参照报名申请情况,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

(2)复试名单将于每年4月初在我院网站上公布。

(3)复试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

(4)复试内容与形式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成绩加总为考生总成绩,各占50%。

笔试为闭卷考核,由学院组织,总分150分,其中专业知识100分(含专业知识70分,各专业命题;研究方法30分,学院题库命题)、外语50分(学院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3.5小时,通过笔试的考生进入面试。

面试由各专业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负责,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部分(含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100分。

(5)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

跨一级学科(含专业学位)报考原则上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及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

5、确定录取

学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管理办法》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招生办,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的名单在中国人民大学研招网予以公示。

五、监督机制

1、全部工作在学校及教育部的指导、监督、检查下完成。

2、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监督检查招生全过程,确保招生过程科学有序、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3、如在招生过程中存在任何疑义可向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投诉或举报, 由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复议。

六、其他事项

1、毕业、就业、学费、奖助学金、学生住宿等相关事项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2、本工作方案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负责解释。

七、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楼109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邮编:100872

联系人:林老师

电话:010-62513641

博士学习计划篇12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选拔方式

选拔方式有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

采用申请考核选拔方式的学院(部)有:历史文化学院(含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和世界中古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部、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环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具体考核细则请见《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细则》。以上单位不再采取普通招考方式招生。

硕博连读的生源对象为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方式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的“关于做好201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注:在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须通过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4.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非学历教育,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 报名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5.心理健康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6.现役军人考生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7.非应届在读硕士研究生一律不准报考,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和录取资格。

8.部分招生学院(部)对跨学科考生有特殊要求,具体请见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注: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名、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报名流程

1.所有考生(含硕博连读)须在2018年2月4日—2月28日登录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yzb.nenu.edu.cn/)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能补报,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实名制注册,证件号码注册后无法修改。

(2)学历和学位证书上如有多个编号,须填写位数较长的编号,国外学历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编号”(含汉字部分)。

(3)须上传近期免冠彩色蓝底JPG格式电子照片,尺寸为:宽150像素,高200像素,图片大小不超过100KB。

(4)报名费(200元)须在线支付,不接受现场缴费,报名费支付后一律不退。

2.所有考生(含申请考核)须在2018年2月28日前将《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登记表》(报名成功后下载,使用A4纸打印,确认无误后本人签字)寄送至我校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科,否则网上报名信息无效,不予准考。因网报信息与登记表信息不一致导致的一切后果由考生个人承担。

寄送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综合办公楼322室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科,邮编:130024,联系人:朱嘉熹,电话:0431-85099608。

为确保材料的及时送达,建议使用顺丰速递或邮政EMS。

五、初试(仅限普通招考)

1.初试时间:2018年3月24日—25日。

2.初试地点:东北师范大学(具体地点详见准考证)。

3.初试科目:外国语及两门业务课。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4.准考证由考生自行在网上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打印时间为:2018年3月21日—25日。

六、复试(仅限普通招考)

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试情况划定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的单科复试分数线,不划定总分分数线,外国语成绩不计入总分。具体复试时间、地点、内容及要求由各招生学院(部)另行通知。

跨学科考生复试前还应加试(笔试)所报学科专业一至两门硕士主干课程。若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中未注明加试科目,则不需要加试。

招生学院(部)成立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科需要成立一般不少于五人、由本学科副教授职称(含)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家组成的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学术水平考查。

复试资格审查时考生须交验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应届毕业硕士生学生证(应能够明确在校类别及学制)原件及复印件,或在读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应届硕士证明原件;往届生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硕士课程成绩单(须加盖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或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

(4)报考学科或相近学科的两名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信,推荐信应对申请人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科学作风、治学态度、外语水平、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工作成果、培养潜力及综合素质作出简要评价。

(5)往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已完成部分的论文文稿。

(6)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专著等)复印件。

注:资格审查材料须全部使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按材料序号装订,复试时交至报考学院(部)。

七、录取

各招生学院(部)在综合评定考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初试和复试成绩及报考材料的基础上,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本单位网站公布。招生办公室对全校拟录取名单统一进行公示。最终录取结果以教育部录取审核通过并在报名系统中公布的为准。

八、学习方式、报考类别、修业年限、学费与奖助办法

1.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须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可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根据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达到国家及我校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注:2018年我校招生专业中,仅教育学部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其他专业的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

2.报考类别

报考类别分为以下两种,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录取后自动转为录取类别,不能更改。

(1)非定向就业。入学前将全部个人档案、工资关系(有过工作经历的非应届考生须提供)转入我校,且在读期间不再转出的考生须选择“非定向就业”,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2)定向就业。各类专项计划、非全日制及我校教职工须选择“定向就业”,无需将个人档案、工资关系转入我校。入学前须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培养合同,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在职考生(除各类专项计划、非全日制及我校教职工)均须将全部个人档案、工资关系转入我校,报考类别选择“非定向就业”。

3.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或4年。

4.学费与奖助办法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校2018年博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学费标准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学年10000元,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学年12000元。

我校将加大资助力度,确保优秀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具体奖助办法参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改革方案。

九、专业学位博士及各类专项计划相关说明

(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生单位:教育学部)

1.招生领域:

(1)学校课程与教学。

(2)教育领导与管理。

2.报考条件:

满足本简章第三条报考条件后(第2点应届硕士毕业生除外),仍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

(2)“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招收具有相当成就和较强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不招收高校专任教师及上述人员范围以外的人员。

(3)“教育领导与管理”领域招收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暂不招收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报考类别均为“定向就业”。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

1.须满足本简章第三条报考条件。

2.原则上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3.我校所有全日制招生专业均可接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少民计划)考生报考,非全日制专业不招收少民计划硕士研究生。

4.报考资格的确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负责,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教处负责。

5.须在2018年2月28日前将加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高教处)公章的《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送至我校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科,否则不予准考。

注:少民计划登记表上填写的信息须与网报信息一致。

6.报考类别均为“定向就业”。入学前须与省教育厅签订定向协议书,毕业后回定向省市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部)

1.报考条件:

满足本简章第三条报考条件后(第2点应届硕士毕业生除外),仍须符合以下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必须与原单位签订协议书,毕业后保证回到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5年。

2.须在2018年3月5日前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寄送至马克思主义学部。

3.其他要求参见马克思主义学部2018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四)“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1.报考条件:

满足本简章第三条报考条件后(第2点应届硕士毕业生除外),仍须符合以下条件:

(1)高校院(系)一线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在编在岗的专职辅导员和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优秀骨干。需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

(2)截至报名之日应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3年,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2名具有相关学科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2.须在2018年3月5日前将《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寄送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3.其他要求参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博士学习计划篇13

2017医学考博英语统考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一、培养目标我所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我所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 6 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所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 6 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 2 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四)我所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实行“与普通招考生统一考试、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政策,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考生原籍在西部 12 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4 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自治州等地区,或者是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等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3.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审核同意报考。 4.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5. 我所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但在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可以在毕业时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重新签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

(五)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按我所的具体要求报考。

(六)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外推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具体录取条件由我所确定。已被确定录取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3.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八)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全部为国家计划内全日制脱产学习博士生。有特殊原因不能保证全脱产学习的考生,应在报考和复试时向报考单位和导师说明。

(九)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考生在报考前可与我所招生部门或导师取得联系。所有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春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6 年 9 月 26 日-10 月 7 日。本次只有硕博连读转博考核,没有普通招考。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6 年 12 月 12 日-2016 年 12 月 31 日。本次网报包括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网上报名方式: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admission.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两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应届生应按“普通招考”类别报考。网上报名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中的“网报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我所招生部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2 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资料下载”区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寄至我所招生部门,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

(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4)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境外留学人员学位认证复印件;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族教育处(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审核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空表可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资料下载”区下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按本简章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及报考单位的要求提交其它有关材料。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所在单位招生部门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以及所在单位要求提交的其它材料。直博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接收单位提交其要求的其它材料。

4.报考单位招生部门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后,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 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和报考类别等重要信息。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所里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也不再受理修改信息的申请。

四、普通招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1.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英语(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和两门业务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为 100 分。政治理论课、英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业务课由我所自行命题。 3.初试时间秋季入学招生考试: 2017 年 3 月 10 日-11 日,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信息为准。 4.复试的时间、内容和方式按我所的规定进行。 5.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为 100 分。加试的科目名称和测试范围以及具体时间、地点等,由我所事先通知相关考生。

五、体格检查体检由我所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 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要求进行,我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六、录取和入学注册 1.我所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含面试成绩,以及对考生硕士或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或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专家推荐书等材料的综合考评结果)、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2017 年计划录取普通招考博士生 8 名,初试成绩达不到规定的分数线或复试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也不予录取。 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取类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全部属于定向培养。 3.被录取的考生应在我所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任何考生均不得以保留入学资格等方式延期入学。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录取单位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4.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5. 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直博生的,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者,或者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七、收费及待遇我所 2017 年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学费及住宿费在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范围内收取: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0000 元/年•生,按学年收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入学时,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直博生入学时即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相关待遇。同时,我所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中科院、研究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目前,我所招收的国家计划学历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设置为六个类别,包括国家助学金(覆盖所有学生)、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高额的国科大学业奖学金(覆盖所有学生)、研究所奖学金(覆盖所有学生)、助研岗位津贴(覆盖所有学生)。

八、学习年限中国科学院大学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1.博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 3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6 年; 2.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 5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8 年; 3.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 5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8 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