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结业论文实用13篇

博士生结业论文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1

英国学者菲利普斯(Estelle M,Phillios)将博士学位定义为:教学许可证。意即获得博士学位可以在大学里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该定义虽然起源于大学教师应该成为学术领域某一方面的权威,精通某一学科及其前沿理论。并有可能为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概念;但是。博士学位还应体现学位拥有者应精通某一研究领域。并能在该领域中作出一定贡献。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培养就是在研究领域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哪,而不只是培养大学教师。杰・D・怀特(Jav D.White)教授将博士学位水平定位在根据科学的标准进行研究,展示出他们具有广泛的研究能力,而不仅仅为本专业领域发展作贡献。

国内通常把博士学位定义为:标志学位拥有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本专业规定标准的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学者们的定义虽然存在一定差别。但是博士生教育代表一个国家最高水平的教育确是毫无异议的。

一、培养模式

中国全日制博士生修业年限通常为3年,在职培养的为4年。博士生课程学习时间通常为1年,一般在第一学年末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有些学校会设置中期检查,主要通过开题报告和学位考试的形式进行。后两年或三年的时间通常用来进行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在毕业前两个月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生可以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课程学习,课程学习与研究同步进行,同时以科研为重,更加关注学生的科研及学术能力,学位授予与科研成果挂钩。

美国博士生修业年限通常为4年,由于个人能力、学习和科研条件的差异。有人可以通过3年的学习获得学位,有人则需7年,甚至更长。第一年通常用来进行课程学习,定期检查课程内容与研究需要之间的相关性,并可根据学生学习兴趣组织课程。美国博士生课程以多样化、庞大化、竞争性、非中心化为特色;第二年进行资格考试,淘汰率也很高,未通过资格考试和平时学习课程困难是学生辍学的最普遍原因;第三年进行研究和论文设计,人文科学的研究具有很太的综合性,如果段有导师适当的指导。仅仅进行文献综述。学生就可能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第四年完成论文并进行答辩。美国的博士生必须进行实习培训,注重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只有通过培训才能进入正规的学习和研究阶段。美国很早就开始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注重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提高专业博士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美国博士生教育重视综合和交叉课程以及基础理论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辅修其他专业课程,为其今后研究和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坚持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二者同步进行,彼此促进。

英国博士生修业年限通常为3年。但对于已获硕士学位的博士生可缩短为2年。学生可以半工半读。也可以中途去工作。之后再回来完成学业。博士生课程分两类:一类是高度专业化的课程:一类是基础综合课程。英国的博士生培养主要以科研为主,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以小组形式展开,而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则以个人的形式为主。博士生一入学就要选择其感兴趣的领域展开研究,并且制订研究计划。根据计划进行实验、调研和数据采集等,通过分析和归纳,写成研究论文。-博士生培养不但强调学术研究。而且日益强调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资格的获得,重视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教育博士、工程博士、工商管理博士等专业博士生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

法国自从2005年起实行全国统一的“LMD”学制(“358”学制),此学制涵盖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即获得学士学位学制3年,获得硕士学位学制5年(包括学士阶段的3年),获得博士学位8年(包括学士和硕士阶段的5年)。法国在实行“LIVID”新学制后,也实现了研究型文凭与职业型文凭的同步发展。法国博士生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博士生只有在研究学习阶段合格后方可申请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第一阶段期限通常为1年,在职和个别专业博士生经校长批准后可延长至2年。此阶段要经过公共基础课程。研究课程、实验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同时,课程难度很大,淘汰率也相当高,平均约为40%,某些专业的淘汰率甚至高达80%。第一阶段合格后即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撰写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核心部分,通常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期限一般为2~3年,也可延长至4~5年。

二、指导方式

中国的博士生由单一导师负责,也有个别接受导师组联合培养。中国的博士生培养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导师从全方位对学生负责,包括课程教授与辅导、科研、培养方案、研究及学习计划、论文、实习等,导师均会提出建议和指导。导师对学位论文严格把关,认真指导和严格审查所指导的学位论文。同时,导师具有提出不授予学位或暂缓授予学位的建议权。导师可以参与毕业论文答辩,但不能参与表决。学院(系)学位评定分委会成员基本上由院系内导师组成,他们具有是否授予学位的表决权。

美国的博士生由导师组联合培养。每名博士生人学后由一名主要导师联合其他2-3名不同专长和特色的教授组成特定的导师组负责。通过不同学术专长的相互补充,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领域。

英国的博士生只有单一的导师,通常是学院安排,或者由导师挑选,学生没有自。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论文选题到培养方案、实习与实验、学习及科研计划等,导师均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导师每天都要和学生见面,甚至在同一工作室或实验室进行研究,随时指导学生,并及时了解学生的科研及学习状况:与此同时,学生每周还要和导师至少进行一次讨论,以便学生能够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和找到不足。不断提高自己。

法国的博士生培养实行培养组负责制。培养组负责人一名,成员若干。负责人应具有教授职称。由校长根据校学术委员会提议名单进行挑选。培养组采取教学组和研究组联合培养的方式,目的在于促进培养组内部的交流、合作与共享,保证学科培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避免将博士生培养变成狭隘的专业培训,以做到“博士要博”。为了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法国十分重视对学位论文的指导。导师

制订周密、详细的指导计划,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及论文撰写计划;学生与导师定期见面,及时接受导师指导和帮助。博士生在导师和培养小组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完成博士论文。

三、学位论文

(一)开题报告

相比欧美各国,中国的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会是最正规和严格的。在中国,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都有专门的开题报告会,学生通常从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可行性分析,研究进度安排,预期成果和目前的工作进展等方面等进行详细汇报。虽然美国一些大学也有论文开题审查,但是是由博士学位委员会审查,对学位申请人最终是否获得学位不起关键性作用。学生通常要向教授委员会作一次开题报告,以获得委员会对博士论文选题的认可。英国也没有专门的论文开题报告会,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往往是学生和导师在长期共同研究中,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的课题双方共同商定。法国博士生只有在学习研究合格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深入研究学习文凭是学生开始学位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拥有欧洲硕士或同等学历文凭也是其申请博士论文的重要条件。

(二)对学位论文的要求

在中国,衡量博士研究生教育成功与否,核心通常是学位论文的质量。由此可见我国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博士学位论文注重创新和对社会的价值体现。美国对于研究型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很高,要求对专业领域理论、实践、技术方面有重大和创造性贡献,通过研究和论文,培养其全面学术能力和素质。美国政府在这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例如,美国的富布莱特博士论文海外研究奖学金就是专门为在海外做关于现代外国语及外国区域研究的研究生设置的。同时,还有专门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准备的奖学金,等等。英国博士论文要求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学术成果,对内容、格式、字数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核心要求是论文的独创性和学术价值,鼓励学生创新。论文正式提交前主要由导师负责把关,多数学生逐章地将论文交给导师。导师会认真审阅每个章节,提出具体指导和修改建议。学生根据导师的建议认真修改,一般要反复修改多次才能通过导师的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提交论文。在法国,审查论文以其质量和价值为主要评估指标。同时要具有鲜明的特色。法国的博士生入学前要和培养单位签订论文协议,以确定学生研究的主题和条件,论文以专业培养计划和个人研究计划为依托,确立明晰的目标和实现方式,以确保论文的质量。论文至少包括如下3方面内容:一是简要回顾研究课题,对课题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二是介绍该课题研究实验的基本情况,包括实验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三是客观阐述实验结果,并从理论上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三)评审与答辩

在中国,学位论文评阅过程通常为1个月左右。论文要在答辩前1个月由答辩秘书送达评阅人。评阅人姓名和对论文的评审意见对申请人保密,博士论文实行匿名送审。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应聘请校外博士生指导教师和专家。指导教师不可以做自己指导的学位论文的评阅人。评阅人一般为5~7人,其中校外专家至少有2人。评阅人负责对学位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和具体的修改建议,并对是否同意学生进行论文答辩明确表态。学生必须根据评阅人提出的修改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合格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答辩。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委员会对学位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审查后,组织学位申请者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学位论文、主持答辩,并对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需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委员会通常聘请外单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

美国的论文评审和答辩由论文委员会负责,每名博士生均由一个论文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通常由3名导师组成,这3名导师对该博士生学位论文进行评审,只有3名导师一致同意,论文方可通过。论文评阅通过后。很多院校要求学生对其论文的价值、创新性、观点、依据等进行公开答辩,答辩通过后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英国的博士生必须提前3个月提出提交学位论文的申请,同时要提交一份300~500字的论文摘要。提交论文期间,学生可以同时提交反映自己学术水平的发明创造、技术成果、已等,以此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学术功底。英国学生可以获知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员名单,论文评阅委员会通常由3人构成,除了导师以外,包括1名校内专家和1名校外专家。论文初审通过后,学生方可进行答辩。评委将针对论文的内容和观点与学生展开辩论。若论文答辩未通过,学生可在2年内重新答辩。

法国博士生需在答辩前3个月以上将学位论文提交给导师聘请的2名以上的教授或专家进行审阅,其中至少1人为校外或国外的教授或专家。校长根据书面的评审报告,批准是否进行答辩。同时还要向教育部提交答辩申请,教育部通常在1个月左右批复。被批准答辩的论文需装订成册,提交答辩委员会各位成员提前审阅。答辩通常公开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校长指定。论文摘要在答辩前在校内张榜公布。答辩时,首先由学生进行简要陈述,然后开始正式答辩。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进行讨论,针对论文提出意见并进行评定。答辩委员会通过论文及学生的陈述与答辩情况,判断论文是否具有特色和创新的价值。讨论后’,答辩委员会主席会撰写评议报告,并由全体成员签字。经过评议,当即宣布授予合格者博士学位,并在该文凭上注明评语和等级。评议结果除了通知博士生外,还要在颁发同一专业博士学位的其他院校公布。

四、学位授予及监管体系

‘在中国,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监督全国学位授予工作。学位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人。国务院对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进行任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授予学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及其可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然后由国务院批准公布。学位申请者的资格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委员会进行审查。学位申请者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委员会负责对报请授予学位的建议进行审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学位委员会会议应有全体成员的2/3以上出席,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全体成员过半数同意即通过。决定授予博士学位的名单,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美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学位质量评估源于20世纪初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高等教育认证以院校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价为基础。美国高校拥有很大自治权,博士生教育只有通过本校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办学宗旨,才能实现质量的不断提升。最终获得教育的成功。高校的学位授予权由州政府审核,联邦政府不予干涉,州立大学等公立院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利。美国的博士生培养机构由民间组织组成的机构进行认定。美国联邦教育部批准了6大

区域的认证机构和近百个专业认证机构来监管和保障各高校的办学质量。联邦教育部和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负责协调和审核认证机构。保证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确保评估结果客观、真实、有效。联邦政府通过认证机构实现对高校学位的间接监督与管理。

英国的大学除了高校自身拥有学位授予权以外,学生还可以向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提出申请,这一规定扩大了学生在校外攻读学位的机会,是英国学位制度的一大特色。英国大学评估机构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它对英国境内所有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公布于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对英国学位质量监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英国还有区域性质量保障机构及专业质量认证机构,共同保障学生培养及学位授予质量。

法国每所大学都设有行政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既可以颁发教育部的国家文凭,也可以颁发自己大学的文凭。在法国,只有公立高等院校才能颁发国家文凭。为了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法国博士生培养单位除了接受全国科学、文化和专门职业公共高等学校国家评估委员会、总督学和校内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外,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也定期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估。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是民间组织,成员由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评估周期为每5年一次,经评估的全国大学排名在网上公布。其结果直接影响对各大学的投资经费。通过社会评估,用将评估结果向大众公布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法国博士生培养质量。

五、讨论及启示

综上,各国博士生培养及学位授予制度各有特色(见表1)。我国可以借鉴美、英、法3国的做法,在以下几方面完善博士生培养及学位授予制度。

(一)学位质量保障

我国应该在坚持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适度放权,形成中央与省级政府分级管理、责权明晰的学位授权审核管理机制。伴随博士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逐步将部分博士生培养质量高的地区的博士学位授权审核权限有条件地下放到省级政府,由省级政府在国家给定的权限内,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学位授权学科点进行自主统筹,从而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提高各学位授予单位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有效地促进博士生培养更好地为本地区服务。

同时,应该引导社会行业组织或者第三方中介评估机构介入高等教育评估审核工作,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实现多种评估方式的有效结合,提高学位审核的实效性。实施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不断完善各项评估制度和程序,打破学位授权点的终身制。首先,通过在学位授予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自评系统,加强对自身的评估和督导,通过自我约束和提高。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年度自评,并将评估结果通过网络和媒体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无任何人对公示结果有任何异议,则可将自评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大众公布教育年度报告。其次,将定期评估与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相结合,加强日常的评估和检查。对评估后不达标的培养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则取消其继续招生的资格。最后。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专业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估指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现代评价方法和模式,提高评价的客观性。通过完善学位授权和评估机制,实现行政监督、社会评估和培养单位自评的有效结合,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鼓励特色发展

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从而通过实彳亍特色办学,逐步满足社会对各类特殊人才的需求,有效遏制各类专业性强的高校跟风向综合院校发展。对于那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在政策、资金、就业、人员分配等方面给与更多的倾斜,以利于其不断发展提高。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2

美国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伊始就是为了适应愿意从事实践性职业,而不愿从事研究和教学的那部分人的要求。它以培养实践高层次应用人才为目标而区别于以培养学术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性博士。所以对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大体上总结为: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平,使之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并要求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培养目标与PHD有显著差别,所以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招生、课程设置、培养经费、实践要求、导师、论文要求等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招生

博士生招生是博士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的状况直接影响培养质量,所以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博士的招生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与分化的速度急剧增长,社会对不同层次与规格的人才的渴求,导致了博士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美国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首先就体现在招生方面。总的说来,“美国式”招生制度的特点在于: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重视学习能力;招生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基于以上两点,其专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招生对象的实践能力就成为考察重点。例如,工程博士的招生对象虽然有一些来自学士或硕士,但是更多的来自工业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中下层管理岗位。这些人从事过工程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全方位的工程能力。

另外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置也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在相对“饱和”的专业领域,招生较平稳,发展较缓慢;而那些“兴旺”的学科,如工商管理、工程、教育、医疗卫生领域专业博士的生源则较多,发展也较快。这与美国高校一向所奉行的“服务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

课程设置

博士生入学后首先进行课程学习,这是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特点。对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博士生的培养,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它注重专业知识及相应的实务教学。选修课要求侧重职业或专业的需要,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专业博士的培养方式主要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和企业、科研部门联合培养,在实施课程培养计划过程中,大学和企业各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讲授课程,强调在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科研。

在外国语的要求上也比哲学博士PHD要低。专业博士学位一般要求精通一门外语或者以其他学科如数学或统计学代替而PHD则通常要求精通两门外语。对于这方面的差别,作者认为可能起源于二战后的认识问题。那时美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学术中心,美国学术界那时也忙着“国际化”,外语学习对掌握国际学术新动向,发展新知识,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培养面向实践的专业人员来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且外语学习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对于培养实践人才的专业博士降低外语学习要求,而把有限的学习时间用于专业学习,则被认为是最恰当的。所以二战后许多专业博士学位并无外语要求或不十分苛求,只是随着发展一些专业博士学位才提高了对外语学习的要求,但仍低于PHD的要求。这只是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一致性的结果。专业博士学位既然树立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面向实践,注重应用性,它就应该建立适应目标的课程体系和要求。

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要求

美国的专业博士生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往往要求专业博士生有若干时间(一般为1~2年)的相关专业的实际经验。例如,医学博士研究生有“住院见习期”。工程博士研究生则要求至少一年的“工业见习期”。在此期间,学生往往需要常常往返于大学和资助博士论文的公司企业,接受大学导师和专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从事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创造性工作。

经费来源

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政府拨款在整个经费中占的比例下降,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比例上升。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国家拨款经费的紧张,而学校与企业横向合作的经费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企业确实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加入,所以许多企业愿意对专业博士选定的有实践背景的论文和实际应用性的科研项目给予资助,这部分资金成为专业博士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之一。例如,学生进入见习和论文写作阶段后,可以作为公司、企业的“见习生”,由见习单位支持博士生的选题,并为他们提供薪水和设备仪器及研究经费等。对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来说,由于接近实践容易为企业带来现实效益,因此就更易于吸引企业投资,这种筹资方式所得资金占的比例较之于PHD大一些。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3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而设置的,是将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专业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对提升学校专业学位办学层次、完善学位授权体系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对这种新型的专业学位类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试图探索行之有效的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加强培养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培养单位来说,规范管理主要是在工程博士教育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学院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针对工程博士教育的特殊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有效保证了工程博士的教育质量。

(一)从学术方面到实际应用能力,明确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

知识方面:应该具备机械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能力方面:要具有科技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对新技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引领企业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中不断前进,持续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素质方面:具有相对专业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团结并能领导企业的研发团队,实现企业的组织创新;具有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改革能力。

成果方面: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二)从硬件到软件,注重导师团队的建设

目前,学院拥有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等5个部级研究平台;拥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个部级基础教学平台;拥有2个部级教学团队和拥有机械基础课程实验中心、机械学科专业课程实验中心、先进制造与装备技术综合实验中心等3个教学科研实验平台。

除此之外,学院教师队伍中有20多人次分别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重点项目负责人、重大专项负责人。学院专门从这些专业教师中选聘承担过国家重大专项的教授、博导担任工程博士的导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环境,学院都为工程博士的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二、探索建立适应工程博士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

博士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担负着夯实基础、拓宽视野的重要作用,是博士生进行后续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学院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设计了个性化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学院为此特开设了以下学位要求课程:先进制造工程学、现代设计学、现代优化方法及应用、计算制造工程学、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学生在其课程学习期间, 除校级公共必修课程与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外,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从学院设置的学科课程中选修2~3门专业课程进行学习。

依托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等国家重大专项招收的先进制造工程领域工程博士生,必须实质性地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是为了服务国家重大专项需求。学院专门为工程博士开设了《先进制造工程学》课程,该课程强调信息学科与传统机械制造学科的融合,要求教师以精密技术和自动化为核心,以制造学科为基础,以数字化装备、汽车工业及信息产业为支撑, 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在信息产业、生命科学、环境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及教学, 并要求逐步加大应用性案例教学的比重。典型科研案例讲座关键在于注重学科交叉,着眼于科研方法的创新、研究思路的拓展, 这种案例教学法近年来在国外的一些博士课程中广泛采用, 并已证明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从而提高工程博士生的综合科研素质。特色课程《先进制造工程学》不仅涵盖了学院的优势与特色专业领域,而且依托学院在机械制造学科发展上的经验和探索,凝炼了众多学科专业博士生导师多年科研成果和学科经验,使得该课程成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习逐步向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转化的桥梁。

工程博士各专题课程的设置是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变化的,具体内容由各授课教师策划。近年来,数字制造及微纳制造技术已成为先进制造领域的热门,这在授课教师开设的专题讲座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学院在《先进制造工程学》博士生专业课程中设置的专题讲座有:数字化制造与智能控制类专题讲座、微纳制造类专题讲座、其它先进制造类专题讲座。这些学术专题讲座主要突出一个“新”字,包括本学科最新科研动态、学科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或前沿性问题的新发现、新学说,以及教师本人的最新科研进展。该课程对学生专业领域创新思维培养是具有一定效果的。

由于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引领企业技术创新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因此与学历博士生相比,工程博士的课程体系还专门增加了15个学分的实践环节,其中,专业课程实习实践4个学分、专业设计3个学分、工业实习8个学分。为工程博士量身定置的实践环节学习年限要求不少于3年,单从时间上看,这在工程博士培养年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更凸显出工程博士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拔高。

三、严把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关

工程博士的培养实行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由双方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工程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与学历博士相比,工程博士更注重实际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工程博士学位论文是这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并且最能反映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学院拟从以下3个方面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在课程学习阶段后期或结束时启动。校、企导师组根据学员的自身条件、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学生在对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书面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导师及来自企业的专家进行审议,重点考察学员拟进行的学位论文研究是否有可能达到机械工程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准。

(二)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论文中期考核安排在开题报告后约一年左右进行。学员根据论文研究进展完成如下内容的考核报告:论文研究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分析、拟作调整的内容及方案、工作计划调整等等。在研究过程中允许对论文研究范畴作适当调整或补充,凡对开题报告内容不存在颠覆性的改变,则可继续论文研究工作,否则应重新开题。

(三)学位论文的评审

为了保证和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从1999年开始就在院系一级试行博士学位论文双盲预审制度。博士学位论文双盲预审指的是评阅人、论文作者及与作者相关的一些信息均予以匿名,然后在博士学位论文正式提交审核之前,所在学院的研究生主管部门对论文所做的最后一次把关。多年的探索充分证明了推行双盲预审制度确实对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起到了非常有效和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学院决定沿用博士学位论文双盲预审制度来控制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

四、结语

与学历博士相比,工程博士的答辩增加了论文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博士最后答辩管理的监控力度。总之,学院从工程博士的招生到培养以及最后的学位授予,都建立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质量保障管理条例。尽管如此,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亟待提高与完善,以便工程博士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宜.《先进制造工程学》博士生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9,(5).

[2]范巍.中国博士发展质量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4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考核三大要素。

1.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决定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是整个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博士研究生教育内容确定、模式选择与构成和培养质量及评价,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直到现在博士点大都设在师范院校或综合院校的教育学院,所进行的研究大都偏重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方面,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定也强调其教育学属性。如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熟悉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前沿理论和最新成果,了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毕业后能独立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能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与决策咨询工作。”这个培养目标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教育学属性,忽略了它还应该包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特点,从而造成现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大都是移植、参照或借鉴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而缺乏能够真正反映职业教育本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的创新型理论。

2.培养过程(1)招生选拔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定位在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大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进行初试的专业科目都是教育学的相关课程(如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政策与管理、职业教育学等)。这种考核方式使理工科学生在入学考试中的竞争力不强,考试对理工科学生的吸引力不大。笔者统计了近三年(2010~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招收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学科背景(如表3),发现所招收的博士生大都是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等文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这会造成职业技术教育学“将教育与技术相结合,研究技能型人才特征与培养规律”的要求难以实现,博士生培养只能采取纯学术理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重点只能从教育学和文科角度展开而缺乏技术背景支持。这种招生选拔方式忽略了职业技术教育学自身的特点,比较侧重职业技术教育学在教育学原理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它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培养出的博士研究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8]。(2)课程设置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博士点大部分设在师范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的教育学院,因此所开设的博士生课程大都具有鲜明的教育学特色,比较注重对教育学基本原理的掌握。课程设置中除了学位公共课(政治、外语)由学校统一组织授课外,其它必修课及选修课基本都是与教育学原理及理论密切相关的传统专业课程,方法论课程不多,很少涉及职业教育中具体的专业和教学内容,对仅有文科背景的博士研究生也没有规定必需选修其它院系的技术性专业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异,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容易使学生的研究领域长期局限在教育学的狭小范围内,无法拓宽视野,很难在研究过程中将教育学原理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做出创新性贡献。(3)教学方式目前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对博士生的教学方式偏重采取课堂学习———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一学年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授课,偏重于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也有老师采用给出研讨题目,学生选择主题课下准备、课上阐述的教学方式,还有的老师鼓励学生参加学术前沿探讨、专题讲座、各种学术会议等,鼓励他们在不同规模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并与同行的前辈及同辈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方式都能有效锻炼博士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敏锐好学的素质。但由于缺乏技术性背景知识使他们很少有机会进行职业教育实践,他们研究的问题通常只停留在教育学理论层面,而无法兼顾职业教育本身的职业性、技术性特征,无法真正接触、全面了解职业教育。第二学年开始多数学生只埋头于自身研究的问题而很少关注他人,缺乏共同研究讨论的机会。因此造成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培养方式单一僵化,所研究的课题也大部分集中在理论层面,很少与教学实际相结合。(4)导师指导在我国的博士生入学考试中报考者会事先指定报考的导师姓名和研究方向,博士生考核成绩合格被录取后会由导师负责指导和监督他在校期间的学习,导师承担着“评审员”和“引导者”的双重角色(Murphy,2007),包括制定培养计划、组织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指导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等。在这种培养方式中,博士生从开始学习直到毕业始终都由同一个导师指导,由于导师的精力有限,经验有限,精通的研究领域有限,因此容易造成指导过程中指导形式单一、指导频次少。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教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生导师大都是教育学学科的教授和专家,比较擅长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因而对学生的指导偏重教育学方向,这种导师指导方式一方面使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可以在教育学原理方面做得很深入,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博士生由于缺乏了解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机会难以博采众家之长,最终所培养出的博士往往“专”而不“博”,完成的学位论文也往往无法突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与教学实践相脱节。

3.培养考核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考核方式主要是学位论文,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要求至少用两年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选题要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要能够解决职业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鼓励理论研究与实例验证相结合。论文内容应能够反映作者对理论基础的掌握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大多数博士点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在读期间要有一定数量(通常为2篇以上)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这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博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容易造成论文数量多但创新性不高的结果。

三、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培养的几点建议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某领域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学自出现之日起就与教育学和技术学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它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所培养的博士首先应该满足教育学博士的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学术功底和开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野,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能够对现代教育科学学术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灵活运用,并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由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还应该具备职业性、技术性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某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学是一种开放程度较高的学科,在博士生培养目标上除了强调对一级学科———教育学的“专”以外,还须兼顾其专业特色而加大对“博”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熟悉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前沿理论和最新成果。能够结合技术领域的专业特点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及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创造性成果。”因此,在培养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博士之外增加有技术背景的跨学科博士的培养是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

2.采取灵活的招生制度生源的选拔过程直接决定着博士生的质量和特征,它是博士培养过程的起点。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是必要的,但同时它也是一门包含丰富内容的综合类学科,在创设之初就表现出鲜明的多学科性,每个学科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与思维方式,因此需要以多种学术视角对职业技术教育学进行研究,不仅需要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文科类视角,也需要专业技术等理工科研究视角。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对教育学科目的侧重比较容易造成录取的学生专业来源比较固定、掌握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掌握知识过于理论化。为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视角我们应该增加招收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招生选拔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理念,探索多种招生录取途径,扩大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导师在招生的过程中把好面试关。适当地增加有理工科背景的博士生录取比例,鼓励理工科硕士或具有同等学力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源专业背景多样化,使跨学科博士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发挥理工科专业背景优势,从教育与技术等多个视角对职业技术教育学进行深入综合研究,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学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3.合理的个性化课程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学兼有教育和技术的双重特点,需要加强对跨学科博士的培养,而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方案都是基于本科———硕士———博士连续性的假设制定的,没有考虑跨学科博士培养问题,这使跨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培养遇到重大挑战。比如从理工类跨学科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博士,教育学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他们进入新的领域面临思维习惯转换、科研能力调整等诸多问题。所以首先导师应该接受不同学科学生由于各种学科背景所带来的隔行如隔山的客观现实,提高对跨学科博士个体差异的关注度,针对每个跨学科博士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指定补修的教育类专业课程,提高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综合性,教导学生将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整合的方法,使跨学科博士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进展。对于没有跨学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也应该选修一定数目的技术类专业课程以加深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扩充自身的学术视野,最大限度地扩展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4.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大量使用项目式教学和行动教学方法,这就使跨学科博士有机会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背景优势,亲自参与职业技能教学实践,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探索不同类型的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从中深刻领会职业教育是一门“做中学”的学问。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首先对跨学科博士生进行常规的教育学科的学术训练,包括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理论和学科发展动态以及对教育学科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和学术表达方式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让跨学科博士学习改变曾经的单一、静态、线性思维方法,学习利用多元思维方式拓展自身的学术视野,学会利用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这种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将会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快速发展,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和有价值、创造性研究成果的出现,最终形成学习———实践———研究探讨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培养方式。同样对于没有跨学科的博士生来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方面的研究时,为了增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也应该尽量争取到生产一线或教学一线进行实地调研的机会,比如可以对某种特定专业的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市场调查,也可以安排博士生在职业教育院校或研究所做助教或助研。

5.导师组或导师团队联合指导方式职业技术教育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对象具有教育学和专业技术双重特点,传统一对一的导师指导模式已很难适应学科发展要求。为满足其跨学科的研究特点,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学科和其它学科导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鼓励导师参加交叉学科中心、项目和研究工作,带领博士多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让博士多与学科带头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其他导师交流合作;另一方面要增加校企合作,完善对校外专业人士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以形成由多名具有不同专长和不同学术观点的导师组成的导师组或导师团队,使博士生可以在不同领域获得更多的调研及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博采众长,增加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参与科研———获得指导———提高能力”的培养链条,保证学科培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要避免将博士生培养变成狭隘的专业培训,以做到“博士要博”。导师与博士生在合作期间为实现特定的学术目标会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形成师生相长关系。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博士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但由于导师在学术领域内丰富的经验与学识,必要时也应该对学生加入一定程度的强势指导,当然这也是以沟通为前提的,导师也应该一定程度考虑和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导师指导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并适当增加与博士生见面交流的机会,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合作过程中导师应以培养学科继承人的情怀培养博士生,避免雇佣关系,建立正确的科研规范,在学科集体中形成一种公正、团结和奋斗的氛围。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2-0050-09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定位及其培养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DYY13091。

收稿日期:2014-09-19

作者简介:韩延伦(1966-),男,教育学博士,鲁东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烟台,264025。

为解决教育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与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的趋同,回应人们对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诸多反对、批评和质疑,使教育博士成为真正意义上特色鲜明的专业博士学位,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发起了旨在“重塑”教育博士的系列改革行动:一是由美国部分大学率先实施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开启了美国重塑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帷幕;二是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联合25 所大学共同发起的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The 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以重新评估为手段,通过项目联盟、协作设计实验等举措,共同探索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三是由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等研究型大学启动实施的创设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的改革行动,丰富了美国博士学位结构,创建出美国新的教育博士类型,进一步拓展出教育博士教育发展的空间。本文主要简述和论析上述系列改革行动的举措、特色及其成效,以期对我国教育博士改革创新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美国部分大学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及特色

面对人们对教育博士教育的诸多批评、质疑以及日益高涨的改革教育博士教育的呼声,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部分大学,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等,基于凸显教育博士培养特色、解决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的趋同等问题,开始反思和重新审视教育博士教育的不足,并着手重新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从这些大学启动实施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改革行动的实践来看,既呈现出具有共性的改革行动的核心问题,又有改革行动举措上的不同、差异和特色。

从改革行动的实践来看,共性改革行动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趋同与特色问题。率先启动实施改革行动的这些大学,都面临着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两种学位的趋同以及教育博士教育缺乏自身特色、难以适应教育实践领域的变化等共性问题。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舒尔曼(Lee Shulman)就严厉指出,“我们现在已陷入尴尬境地,我们既没有培养教育博士的那种令人赏识赞美的模式,也没有培养哲学博士的优秀模式,因为我们基本上是在用相同的模式来培养两者”[1]8。正是这两种学位培养模式的趋同,不仅导致教育博士教育失去了自身特色,同时也影响了两种学位教育的发展。为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并凸显教育博士的培养特色,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路易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分别于2001年、2002年和2004年各自推出了新的教育博士项目。可以说,重新设计有别于哲学博士、且能充分彰显教育博士学位特色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是这些大学改革行动的共同目标和改革策略。

其二,实践性与学术化问题。“实践性”是教育博士与“学术性”培养的哲学博士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和学位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博士的培养却偏离“实践性”而滑向追求“学术性”的误区,受到人们的诸多批评。正如考帕兰德(M.Copland)所言,“在美国,人们对教育博士的批评不是没有根据的,教育博士确实没有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与教育实践领域的‘真问题’建立起有机联系”[2]。面向实践,思考和解决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学位特色。因此,率先启动实施改革行动的大学都强调要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和凸显教育博士的学位特色,必须坚持实践性导向,把教育博士的培养根植于教育实践中。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圣路易斯大学等在启动实施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时,都对教育博士和哲学博士两种学位做出了较明确的定位和区分,即哲学博士是一种学术研究型学位,以学术为导向,为学生未来从事学术职业做准备,而教育博士则是一种专业学位,以实践为导向,为学生从事教育管理事业做准备。由此可见,这些率先启动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大学,为纠教育博士培养的“学术化”之偏,都在积极寻求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

其三,课程设置与教育实践的方式、路径和策略问题。率先启动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大学都认识到,如果教育博士的课程设置依然照搬或套用以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哲学博士的课程设置,不仅难以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问题,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更难以凸显。因此,面向实践加大实践性课程的份量,从课程设置的层面上真正凸显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成为这些大学都采用的改革策略。另外,率先启动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这些大学也都认识到,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导向,不仅要求面向实践,同时还必须走进实践,让学生真正体验教育实践领域真实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发现教育实践领域中的真问题并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等。因此,以何种方式、途径和策略把教育博士的培养引入教育实践领域,既是架构大学与教育实践领域相连接的关键“管道”和充分体现教育博士培养实践性特色的有效举措,其实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问题。所以,这些大学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多种方式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点和特色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及多种特色化的教育实践的方式、路径和策略。

其四,学位论文与研究报告问题。教育博士是否仍然像教育哲学博士那样,需要撰写高水平的学位论文,这是率先启动改革行动的大学重新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圣路易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施行的是撤除博士学位论文代之以研究报告。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麦菲(Joseph Murthy)等人就明确提出,教育博士教育的学生不需要撰写学术研究论文,可以用实证性的、案例性的研究报告来代替它,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保证教育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等都与教育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3]。虽然能否以研究报告取代博士学位论文的问题仍存有一定的争议性,但这种做法确实明显地区别于教育哲学博士,构建了一种新的教育博士学位制度。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仍坚持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但已与传统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有了质的区别。由此可见,这些大学都已关注从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作出改革,是区分两种学位、彰显教育博士培养特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从改革行动举措上的不同和差异上来看,不同大学的特色化、个案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存在不同和差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推出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旨在培养能够领导高效教育组织、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学者型教育实践者。[4]107-122主要招收已经拥有硕士学位,至少有3年相关教育领域实践经验、希望成为城市教育领导的教育工作者;范德比尔特大学推出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则是计划每年选拔18-21个在教育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实践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养,培养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两种类型的教育管理人才[5]。由此可见,虽然这些大学都强调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导向,但不同的大学在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上确实存在不同和差异。这也表明,不同大学重新设计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都在依据教育实践领域的现实需要、大学自身所具有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教育博士项目的未来发展等因素来思考和确定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使教育博士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未来发展性。

其二,教育博士培养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同和差异。虽然这些不同的大学都重视教育博士培养的课程设置,但不同的大学却各有特点和模式。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是依据“责任、多样性、领导和学习”四个学术主题设置核心课程,每个学术主题都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能够理解并应用于教育实践领域的宽广的知识基础和技能;二是按专业方向开设主修课程。[4]107-122在第二学年,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开始主修课程的学习。主修课程主要提供与学生具体工作背景相关的深度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能让学生接触到具体背景下的最佳实践案例和前沿研究,强调理论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圣路易斯大学则以模块化(Module)课程设置为特色,每个学期都开设固定的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组织学和领导学的知识、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的知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领导能力,圣路易斯大学还开设了金融、学校—社会关系、政治、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课程,并将关于应对学校发展和教育变革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教育博士培养各阶段的课程当中。除了这些正式课程之外,还组织很多研讨会和讲座,以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从上述两所大学的课程设置来看,都体现出在教育博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上的不同和差异。由此可见,教育博士的课程设置,必须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分离,培养目标难以有效达成。

其三,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方式、途径和策略等方面存在不同和差异。虽然这些大学都在积极探寻能够体现特色且凸显实践导向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但在采取的方式、途径和策略等方面,又各具特色和不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做法是:第一,把教育实践领域的真实案例纳入主修课程中,使课程的讲授建基于实践领域的真实案例之上,架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通道”;第二,创建“专题论文模式”(The Thematic Dissertation)项目[6]69-85,把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与其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等相结合。这一项目主要安排在第三年,由学生和导师、实践领域专家合作组建某个专题的学位论文小组。小组成员在同一专题下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这种专题学位论文模式,强调在教育实践的真实场景中对教育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重视论文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与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过程与方法、导师指导以及论文评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分。圣路易斯大学的做法则是:第一,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把当前教育问题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参与到对当前教育问题的调查中,并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二,强调小组学习、团队合作。把学生被分为3-4人一组,围绕感兴趣的教育问题收集资料,进而形成一系列研究课题,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各项学习和研究任务[1]8。范德比尔特大学则通过创设“顶峰体验”(Capstone Experience)项目来强化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7]48-60。其做法是:第一,组织安排学生参与“顶峰体验”项目。项目主管负责联络需要咨询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需要解决的实际教育管理问题设置成“顶峰体验”项目。学生在参与“顶峰体验”项目过程中和这些学校或教育机构之间形成真实的客户咨询关系。第二,设置“顶峰体验”讨论课程。依据教育博士在职学习的特点,在周末安排贯穿整个“顶峰体验”项目过程的习明纳式讨论课程。团队成员和项目主管共同讨论选题、设计研究思路、制订计划、分派任务、定期交流进展等。上述三所大学的做法可以看出,凸显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其方式、途径和策略是多样的,其关键是能否以创新的思维视野来思考和决策。

其四,教育博士评价方式和要求存在明显的不同和差异。从这些大学对教育博士的评价和要求来看,其关键都集中到对教育博士论文的评价和要求上。圣路易斯大学是用小组毕业设计(Group Projects)来取代毕业论文,其特点在于学生的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实践,并在同伴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其目的在于突出教育博士论文的“实践性”特色[1]8。这一举措,确实明显地彰显出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的区别。范德比尔特大学虽也施行了以研究报告代替博士论文的评价方式,但要求学生提交的报告必须包括问题的界定、问题背景的分析、研究发现、对研究发现的讨论、建议、实施战略、结论、附录以及参考文献等部分,而且学生提交的报告必须达到主管和客户满意,学生才能获得博士学位[7]48-60。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虽仍坚持以学位论文评价教育博士,并以学位论文评价的结果决定是否授予博士学位,但其创建的“专题论文”模式已明显地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化追求的博士论文要求。可以说,这些大学对教育博士评价方式以及要求的变革和创新,是美国早期重塑教育博士改革行动最为“特色”的亮点,特别是“以研究报告取代博士论文”的做法,是在教育博士学位制度上做出了大胆的创新。

由上简要介绍和论析可见,以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圣路易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等为代表的部分大学率先启动实施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改革行动,其成效显著、特色鲜明。2006年舒尔曼在《教育研究者》(Educational Researcher)杂志上指出罗西耶教育学院(Rossier School of Education)的新教育博士项目是把教育学博士和教育博士做出正确区分的少有的好例子[8]。虽然这仅仅是对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启动实施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改革行动的肯定,但也说明,这些大学率先启动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其实践成效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一定的赞誉。当然,这些改革行动,还主要立足于各个大学自身对教育博士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发展定位、教育博士核心特征的认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对能否以研究报告代替学位论文等一些举措还存有争议,但毕竟在解决两种学位趋同、彰显教育博士学位特色等方面,这些大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有实践先导性和一定的引领性,为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塑教育博士的改革行动提供了可参考借鉴、可评价讨论的宝贵经验和参照。

二、美国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及特色

虽然美国部分大学率先启动实施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改革行动,能否在教育博士教育的本体意义上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并彰显出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本质特色等问题,依然需要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层面上做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美国各界对两种学位的区分、教育博士学位核心特征的界定以及教育博士培养体系的重建等系列问题仍在持续论辩,对教育博士教育改革的呼吁仍在持续加大。有批评者主张取消教育博士,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师学院前院长莱文(Arthur Levine)在《教育学校的领导人》(Educating School Leaders)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博士的危害巨大,不仅伤及教育学院,也伤害了教育领域。他认为教育博士存在的必要性值得怀疑[9];也有研究者主张重塑教育博士。如舒尔曼等人在《重建教育的博士学位:一个批判和建议》(Reclaiming Education’s Doctorates:A Critique and a Proposal)则提出,解决教育博士问题之道是反思与重塑教育领域的博士学位,呼吁与实践建立强有力的联系,建设一个新的完全独立的专业实践博士(Professional Practice Doctorate,P.P.D)[10]。现实地讲,用取消一种学位而保留另一种学位这种过于偏激的观点,不是解决两种学位趋同问题的有效方法。重塑教育博士,则是可行的路径和策略。2007年,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了25 所大学共同发起了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旨在重塑教育博士教育,探索出一套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使教育博士成为真正意义上特色鲜明的专业博士学位,并使其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发展前景。

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在其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研究性的“设计实验”,以机构合作开展重新评估为手段,通过项目联盟、协作设计实验等举措,共同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由专门成立的指导委员会来策划,要求自愿申请加入项目联盟的成员单位,需提交本校教育博士改革项目和计划,并承担设计、试用、审议、推广传播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开设网上工作平台、定期召开交流会议等举措汇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报告、整理成共同决议、形成共同的主题、提供评价教育博士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讨论策略以及未来教育博士的发展方向等,形成了校际间及时交流对话的机制。[11]

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思路和建议。其一,要求成员单位,在设计自身教育博士项目时,要描述出本校设计实施的教育博士项目的计划、目标、愿景、要求、原则、模式以及核心特征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以便在不同大学中展开交流讨论;其二,要求成员单位,应围绕四个变革主题来思考和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12]:发展教与学的学术(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构建实践实验室(Laboratories of Practice)、开发特色化教学模式(Signature Pedagogy)和创新顶峰体验。发展“教与学的学术”,要求成员单位对教与学进行批判性反思,并通过教与学形式的改革提升教育博士项目的质量。强调发展“教与学的学术”,其实是在认识的层面把实践性和学术性融合一体,避免在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时因强调实践性而弱化对教育博士学术意识和学术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观点;构建“实践实验室”,旨在架构经验,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实践情境,使学生与专业实践人员一道从事研究和学习,并使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推动知识的生成与转换;开发“特色化教学模式”。按舒尔曼的观点,“特色化教学模式”是指能够培养胜任未来职业发展要求的工作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反映了什么是领域内最有价值的知识及如何获得这些知识[13]。开发“特色化教学模式”,旨在发展和开发应用性实践知识,培养教育实践工作者有能力确认和解决教育中的复杂问题,成为有思想的反思型的实践者;“创新顶峰体验”,意在强调学生持续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以小组学习、合作研究、集体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享经验的品性,帮助学生在项目培养过程中及项目结束之后在专业实践中表现出众。概言之,四个变革主题,体现出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的理念、观点、思路等方面的整体思考和把握,有效地发挥了项目联盟引领和指导各成员单位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探索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改革行动。

基于上述观点、思路和建议,项目联盟的成员单位全面开展了探索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改革行动。经过三年的讨论和实验,改革行动取得了如下方面共识和成果:第一,总结出一个关于教育博士项目的描述性概念:新的教育博士项目培养能够解决教育部门实际问题的教育领导者。教育博士项目的目的是聚焦于学术在新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中能为专业人员做什么,以及教育博士项目在城市教育中的使命。教育博士项目想把独立的概念和临床知识的最好运用与最好的实践联系起来,以培养教育的有效领导者。教育博士项目将整合所有学科的知识,以集中为学生作为专业人员之需要[6]69-85。这一描述性概念,清晰了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本质内涵及特性,凸显了教育博士的实践应用属性和学位特色。第二,形成了教育博士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特色。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不仅为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专家型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也为高等教育领域培养研究型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同时还应为社会各界如非营利性机构、政府部门、慈善机构等培养高级专业行政人员等。这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既有利于扩大教育博士的生源,拓宽教育博士的就业空间,同时还能够赢得社会其他领域对教育博士的认可和接受。第三,总结描述了教育博士应具备的六个维度的能力:探究的能力、维护公平的能力、社区参与及社会反应能力、领导能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的能力、持续改进的能力[14]。这些维度的能力要求,也彰显出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在能力培养上的差异。第四,推动了学位论文的多样化。基于各成员机构对教育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同,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提倡教育博士学位论文,既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调查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典型诊断报告或问题咨询报告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形式,但要求紧密联系实际,从实践领域的实际问题中确定论文选题。第五,总结出以实践应用为取向,以临床实践、小组合作学习、集体指导、多样化学位论文等为特色的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培养模式趋同问题。

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25 所大学共同发起的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规模大、影响力强,形成了体系化的观念、举措,构建出有别于哲学博士、彰显教育博士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对美国教育博士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采取的机构合作、项目联盟、设计实验、交流审议、传播推广等方式和手段,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特别是对教育博士质量评价的重视、教育博士应具有的能力要求以及四个中心议题的提出,使成员单位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具有了基本的内容框架、理念指导和思路。但也不可否认,改革行动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如,虽然称之为全国性的改革行动,但总结出的经验、理论观点、实践模式等,其实主要限于25个成员单位,并未扩展到对其他非成员单位实施的教育博士项目改革的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这也局限了改革行动的广泛性以及培养模式的推广性;另外,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总结出的一些理念、思路、模式等,主要是基于行动研究的方法而获得,缺乏严谨的重复实践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其理论体系的权威性、可信性等,仍需要在认识和实践的层面上验证和完善。

三、美国创设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的改革行动及特色

随着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系统中绩效责任制的推行,中小学校长和学区教育局长等教育领导越来越被要求对教育的结果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就负责。这就使得“谁最适合做教育领导”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另外,人们在对批评和反思基础教育改革问题时也发现,许多学校领导对什么是真正的“高质量教学”不甚了解,他们在分配教育经费、引导制定政策以及管理学校方面缺乏经验和准备。学校管理者和校长们缺乏必要的专业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学校决策能力等都需要提高和改进。但传统的针对教育领导者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领导人才墨守成规者多,而开拓创新者少,已经不能适应今天学校变革的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教育领导者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向来以培养教育领导者为己任的哈佛大学于2009年率先设置了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Education Leadership)。该学位项目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商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 F.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共同实施。该学位项目学制3年,全日制培养。对于该学位的定位,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麦卡特尼(Kathleen McCartney)明确指出[15]: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适应现存体制的领导者,而是培养能够实现教育体制成功变革的新一代新型领导者,希望他们改变教育改革被动低效的局面,培育公立与私立机构之间强大的伙伴关系,最终恢复人们对美国学校系统的信任。

为培养能实现和引领教育体制变革的开拓型领导者,哈佛大学通过开设定制式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组织开展“顶峰体验”等举措,从教育、管理、领导以及政治、政策各个方面对教育领导博士进行综合培养。该项目实施的基本做法是:第一,第一学年主要开设定制式核心课程。其特点是围绕高度综合的“学与教、领导与管理、认识和改造教育部门”三大领域设置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主要采用案例讨论、情境模拟、实地工作、在线学习等多种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形成发展和实践作为系统领导者所需的开拓性思维方式和多视角分析问题的习惯。第二,第二学年主要开设研讨课和选修课。研讨课主要是深化对核心课程的理解;选修课则是跨学科性的综合,主要是从教育研究生院、商学院和肯尼迪学院各推荐的3门课程中至少选择6门课程。在这一学年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生与导师密切合作制定一个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凸显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专业方向发展。第三,在第三学年,进入“顶峰体验”阶段,安排教育博士进行实质意义上一年时间的临床式领导实践。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投入到学校组织的领导工作之中去,尤其要在实习的学校中对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和成效。在临床实践期间,导师和教育研究生院随时给学生提供专业指导需要的关系网络服务,学生也与哈佛大学保持联系,并定期返回哈佛大学参加强化工作室。[16]

哈佛大学创设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明显地彰显出如下特色和特点:第一,学位目标的高端性。哈佛大学创设的教育领导博士,其使命是为学校系统、国务院教育部、教育行政机构、国家政策组织、基金会、非营利性组织和私营部门等组织系统中的不同层次培养高级领导者。教育领导博士毕业生将会任职于部门主管、首席学术指导、首席执行官、参谋、理事、执行董事、顾问、项目主任等岗位[17]。这一学位目标,已体现出创设这一学位的战略远见和对美国教育发展的未来把握。单就基础教育来讲,教育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可以说,学生的智力是一个国家整体智慧的关键构成、学生的人格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形象的塑造,因此,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讲,他要意识到,他肩负的是国家的未来,他必须具有国家的大视野来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他的职责不应是事务性的,也不是维持现状,而是以开拓的勇气引领教育体制变化、以高度的责任和智慧以及专门化的知识来组织领导基础教育。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创设,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中小学校长。仅从这一层面上讲,哈佛大学创设的这一学位,目标远大,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气魄、大胸襟,也彰显出哈佛大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领袖地位。这一学位所呈现出的战略远见和教育责任,确实值得思考和借鉴。第二,培养对象的高起点。哈佛大学的教育领导博士项目主要招收教育行政与管理人员。从2010年录取的第一届25名教育博士的工作经历来看,基本都有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曾担任过校长、教师、咨询顾问、董事、管理者等。这种培养对象的高起点,并不是在招生对象上有意缩小招生范围,而是基于培养目标、学位使命等因素做出的规定。这一学位培养的人才,要成为未来领导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不是培养从事一般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因此,必须对申请者的经历、学历、能力以及品行等方面做出高要求[18]。所以,培养对象的高起点,是这一学位的内在要求。第三,课程的定制性和能力培养的岗位定向性。教育领导博士项目的课程设置是为未来领导者专门提供承担领导责任以积极转变教育体制所需要的概念工具、跨学科知识、实践技能、专业经验、管理和领导技能等。这种定制式的、跨学科专业综合性的课程设置,其实质是指向教育领导这一特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第四,通过实地领导变革的方式结束学业。哈佛大学要求教育领导博士实地领导一所学校来进行有效的教育变革,以检验学生充分利用他们从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水平,测试他们表现出来的领导才能。

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这一学位的创设,首先是教育博士学位理念的创新。虽然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对教育领导的高要求,但哈佛大学并不仅限于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而是把基础教育的需要与美国教育体系的发展、美国教育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以战略远见的视野和对美国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把握来思考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设置问题,彰显出这一学位对美国未来教育的引领性和指导性。其次,是教育博士学位类型和结构上的创新。从美国教育博士的类型和结构上讲,美国教育博士项目中还没有专门的教育领导博士这一专业学位,哈佛大学这一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设置,丰富了美国教育博士学位的类型和结构学位。再次,是教育博士学位制度上的创新。教育领导博士,旨在培养开拓型的教育领导者,要成为未来领导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领军人物,因此,无论是在学位使命、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学位要求等方面,都制定出了不同于一般教育博士的要求和规定,如定制式的课程、要求具体领导一个学校的变革等,都是创新性的要求。哈佛大学创设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对于我国培养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领导以及其他教育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具有极强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四、美国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的启示与借鉴

(一)以改革行动解释和定义教育博士概念内涵,合理定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从美国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可见,对教育博士的认识和定义,并不是从理论的层面给定一个学术化的概念,而是以改革行动来解释和定义教育博士的概念内涵和属性特征。如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是在总结三年改革行动经验的基础上而给出的一个关于教育博士项目的描述性概念;哈佛大学创设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行动,也是以改革行动的实践发展丰富了教育博士的概念内涵,解释了教育领导博士培养目标的高端性和招生对象的高起点等方面的特征,加深了人们对教育领导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认识和理解。这就在概念定义和学位定位的层面回应了人们对教育博士是“缩版的教育学博士”、“二流的博士学位”等观点和偏见。我国教育博士的改革发展,在认识上尚缺乏对教育博士这一概念的给定性或政策化规定的突破,按照文件规定来解释教育博士的概念内涵,因而在实践中缺乏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学位定位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改变认识的思维线路,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以改革行动重释重建教育博士概念,合理定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博士培养,满足和适应社会对教育博士的需求,充分发挥教育博士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二)创新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从美国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的实践来看,无论是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还是探寻彰显教育博士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是关键因素。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课程体系,其特点是以核心课程和主修课程为两大体系,在各自体系中形成“聚点分布式”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结构,能够聚焦于对教育博士不同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培养,针对性、实效性强,有利于教育博士培养目标的达成。再如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核心课程、讨论探究课程、选修课程和顶峰体验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定制式的、体系化的,有利于对教育领导博士特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而我国教育博士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方向课,在其类型上又分为学位必修课、选修课等,几乎与教育学博士的课程体系和结构相差无几。所以,两种学位的趋同问题,在课程体系的层面上难以解决,更谈不上通过课程体系来彰显教育博士的培养特色。因此,创新我国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如何创新,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另外,实践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强调实践性,是美国教育博士培养的突出特点和特色。为凸显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导向和特色,美国大学采用了多种方式、途径和策略,反观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虽也强调实践性,但多流于形式,仍属于“大学中心化”的培养。要提升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质量,凸显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实践性特色,需要借鉴美国大学寻求彰显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导向的做法,以探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

(三)倡导教育博士培养多样化,构建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联盟

倡导教育博士培养的多样化是美国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的特点和特色。这种教育博士培养的多样化,既有利于扩大教育博士招生对象的范围以及生源的多样化,也有利于教育博士培养向广泛社会领域的拓展,提升和扩大教育博士的社会影响力,赢得社会的认可、接受和支持。教育博士培养的多样化,需要确立学位自主的学位制度,也需要一种能够提供校际间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了解同类院校或其他类型院校实施教育博士项目改革的做法、进度、经验、特色以及遇到的问题等信息,为设计本校教育博士项目提供广泛的参考。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25所大学发起的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其实是建构了基于教育博士项目改革创新的全国性大学联盟,为其成员单位创新本校教育博士项目和培养模式提供了可比较借鉴的现实经验和范型。从这一层面上讲,形成全国性或区域化大学联盟,是推进教育博士培养多样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划一性较突出、缺乏多样化和差异性,这就现实地要求在学位管理的层面,既要放权,赋予大学“学位自主”的权力,同时借鉴美国的做法,构建全国性或区域化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大学联盟,加强大学间的沟通、对话和交流,为我国大学自主决策和设计体现本校特色的教育博士项目提供信息平台,促进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的多样化和学位定位的差异性。

(四)发挥大学在教育博士改革行动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大学为学位制度创新主体的制度模式

在美国“分权化”学位管理体制下,拥有授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权力的大学已形成了“大学自治、学位自主”的大学内部学位制度,享有学位制度创新的主体资格和权力。所以,像哈佛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圣路易斯大学等,可以自主规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学制年限、招生对象、入学要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论文以及学位授予的标准等,而且有权力自主创构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结构、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创建“顶峰体验”的教育真实情景、重构导师团队结构、创新学位论文要求及学位授予的标准等,特别是专题论文模式、以研究报告替代博士论文等创新举措,凸显出美国大学在教育博士学位制度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外,也正是因为美国大学享有学位制度自主创新的主体资格,才能够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领域的需求设置特色鲜明的教育博士项目,使教育博士的培养全面服务于教育实践领域的各种需求。这也是教育博士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重要举措。虽然我国学位管理体制不同于美国,但大学是学位制度创新的主体这一制度理念和制度模式,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可以说,推进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的整体质量和效能,构建有别于教育学博士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彰显教育博士培养特色,必须强化我国学位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大学创新学位制度的主体资格和权力,真正发挥大学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创新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Archer,J. Some Ed.D Programs Adopting Practical Approach[J].Education Week,2005(15).

[2]邓涛.国外教育专业博士教育的成效与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72-77.

[3]邓涛,孔凡琴.美国教育博士(Ed.D)专业学位教育的问题及改革的争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9(4):28-32.

[4]顾建民,王霁云.创建新型毕业环节——美国教育博士学位论文革新的个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

[5]Anon.Program Philosophy[EB/OL].Admissions & Programs.Vanderbilt Peabody College.(s.d.)[2011-08-14].

http://Peabody. Vanderbilt.edu/leadership?policy and organizations/ graduate?and?professional?programs/edd.xml.

[6]Marsh, D.& M. Dembo. Rethinking School Leadership Programs:The USC Ed.D.Program in Perspective. [J].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2009(1).

[7]Smrekar, C.& K. Mcgraer. From Curricular Alignment to the Culminating Project:the Peabody College Ed.D. Capstone[J].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9 (1).

[8]Shulman,L. Developing a New Ed.D. Program in the Rossier School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EB/OL].Doctors as Leaders.Cpedinitiative.(s.d)[2011-05-01].

http://cpedinitiative.org/files/Final%20Version_Developing%20New%20Ed%20D%20%20

Program.pdf.

[9]李云鹏. 国外对教育博士(Ed.D)教育的研究、争论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42-47.

[10]Shulman. L.,et al. Reclaiming Education’s Doctorates:a Critique and a Proposal.[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6(3):25-32.

[11]李艳辉,等. 美国卡内基教育博士项目的内容、特点及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8-131.

[12]Perry,J.& D.Imig. Final Report The 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 2007-2010. Prepared for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EB/OL].Library.Cpedinitiative. (2010-12-18)[2013-11-06].http://cpedinitiative.org/resource?library.

[13]Shulman,L. Signature Pedagogies in the Professions [J].Daedalus,2005(3):52-59.

[14]Imig,D.,et al.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 Creating Rubrics for the Assessment of Ed.D. Candidates[EB/OL].Emerging.Cpedinitiative.(s.d.)[2011-06-29].http://cpedinitiative. org/emerging? literature.

[15]李云鹏.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创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5):41-45.

[16]Anon.Curriculum[EB/OL].Doctorate.Harvard.(s.d.)[2011-08-28]. http://gse.harvard.edu/academics/

doctorate/wild/curriculum/.

[17]包水梅.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创设及其培养方案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8):64-70.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6

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上官文峰教授,研究从选题立题、实验设计到具体实验、结果分析直至文章撰写和论文的修改都凝结了导师的心血和智慧结晶。上官文峰教授是一位良师益友,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高尚的人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使我受益终身。

感谢中科院地化所王世杰研究员给予到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论文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地化所教育处王宁研究员、帅世文副处长、夏红梅老师、张肖华老师给予的协助、关心和支持;感谢贵州大学化生学院的领导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我硕士导师曾祥钦教授、陶文亮副教授给予的一贯关切和关怀。

感谢上海交通大学燃烧与环境技术中心的袁坚副教授在论文工作中给予的大量帮助和有益讨论。感谢施建伟高级工程师,陈铭夏老师。感谢课题组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是:胡海博士生、肖文浚博士生、许士洪博士生、刘恢博士生、王仲鹏博士生、蒋丽博士生、曹玲霖博士生、张海蓉博士生、张志翔博士生,马晓东博士生、李东红硕士生、林彦硕士生、冯清鹏硕士生、凌基薇硕士生,祝福他们科研有果,早日完成学业。

感谢我的室友齐守良博士生,三年同室的和谐和友好!感谢在上海工作的东哥(杨东),肥哥(杨露海)给以我兄长般的关爱和照顾。感谢所有关注我、关心我的朋友。

感谢我的奶奶、父亲、继母、姐姐、弟,是亲情给予了我最大的感情支撑,感谢关心我,关怀我的所有亲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诚惶诚恐之际,聊以自编此联自勉!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13-02

现代的博士生教育起源于德国。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在改建柏林大学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德国培养出了西方第一批现代型博士。德国早期的大学教育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合并进行的,没有专门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学教育一般也不使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概念。但在当前国际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为了同国际接轨,德国大学教育也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德国已基本实现了学位结构和学制的转变,放弃了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标志性的本硕一体结构,转向学士、硕士二级学制。[1]

研究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是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等要素内容。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博士生的科研训练,着重培养其在工程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它是以“导师制”为核心,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它既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亦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研究所为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单位,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体制。

笔者最近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进行了半年的学术访问,在科研与学术活动之余,对其理工科博士生培养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做了一番考察。在此作一简介,以期对正在探索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之路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有所启示。

一、培养目标

作为世界上现代博士生培养与教育主要模式之一的德国模式,强调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突出科研训练。德国大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许多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观念和实践,比如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大学教学和学业组织方面的个性化取向。创新能力培养只有在成为日常文化而被明晰意识所遗忘时,才算是真正告别了“谈论”的层面,成为现实。[3]

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博士生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强调基础理论与科学技术创造性,突出学术研究,并且学习时间有限制。因此,博士生常在学科领域内某一较小的研究突破点深入下去,以求短期内有所创新与领先。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生在某一研究方向钻得较深,但研究面较窄,科研训练不够广。

二、培养过程

1.课程学习

按照德国的传统,博士生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科研、撰写博士论文。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没有必修课,也没有学分要求。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具有丰富多样的研究生研讨会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这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路,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德国学者认为博士的科学研究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如果说博士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那么开设一定的专业课程,倒是局限了他们的知识面,不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博览群书,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造诣。[4,5]

在我国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要求博士生在本学科领域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因此学位课程的学习,对我国的博士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而且对总学分有一定量的要求。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这些课程的学约需要1-2个学期。相对而言,德国博士生的独立科研和实验动手能力较我国博士生强,而我国培养的博士生则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2.科研训练

在德国,博士生的招生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想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须大学毕业成绩比较优秀,提供相关的学历证明和教授的推荐信,在征得导师的同意后,就算是入学,这是一个师生双向选择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会着重考察一个申请者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因此能够得到教授认可的博士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承担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用较多的时间从事课题研究,来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博士生也承担一定量的教学辅助工作,如指导大学实验课程等。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在博士生进入课题组时基本上就已明确,所以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很专一,与教授的接触很多,也很直接。在培养过程中,鼓励博士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比较频繁。

德国的科研小组一般都由十多人组成,包括1-2名教授,1-2名博士后,3-6名博士生和几位研究生及客座研究人员等。课题组每周组织2-3小时的学术研讨(Seminar),由小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做学术报告。通过学术报告,使课题组其他成员扩大视野,及时了解同事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这种活动也可临时变动,如由某一个外国访问学者介绍其研究成果,或由刚参加完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员介绍会议情况等,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此外,德国学生短期出国留学的比例相当高,许多德国学生曾在国外高校学习一到两个学期,或有国外实习的经历。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得以从开放的环境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我们的博士生招生设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录取考生主要依据入学考试成绩,博士生导师只有在最后面试阶段才能考查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博士生的科学研究也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博士生入学之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参加学术活动,确定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然后由研究方向相近的几位专家把关。目前大部分博士生的研究课题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的一些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横向项目等。博士生在完成科研项目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形成有创新性的方法或结论,由此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当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和交叉的专业知识,单一的教授负责制容易造成学术视野狭隘和落后。近年来倡导的来自不同领域的指导教授共同组成指导小组,可以凝聚不同专业领域的指导教授,实现院系之间跨学科的联合,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师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没有可能将教学和科学研究完全统一于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而导致他们在精力和时间投入上的偏颇,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实际上,德国大学教授对于研究的偏好比起中国教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3.经济资助

德国教授要安排和解决其所招收博士生的经济资助(工资)。通常有如下几种资助方式:助教、研究生院奖学金、工业奖学金等。对于外国博士生,还可申请政府学术交流、私人、教会等基金会的奖学金。[6,7]大部分博士生同时兼任导师的助教,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资助。

我国的博士生较多地依靠国家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博士研究生一旦被录取,就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助学金,或带薪上学。由于助学金的金额相对较少,仅依靠助学金,博士生的生活较为艰苦。此外,导师根据博士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以科研项目劳务费的方式适当地给予经济补助。博士生亦可通过大学的助管、助教等形式取得报酬,但是由于分散了博士生的科研时间,许多博士生导师并不提倡。总体来看,我国博士生的每月收入只是其同期毕业硕士同学收入的1/6左右,而德国博士生的收入约是其硕士同学的60-80%。因此需要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待遇,使其能够专注于学术研究中。

三、一些思考

传统的教育理念长期支配着德国的高等教育,由此造就了德国高等教育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辉煌时期。[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冲击,德国的高等教育和博士生培养理念也出现了一些危机。在科学研究方面,传统的以研究所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大科学发展的需要。因为在这种模式中,教授在研究所中具有绝对的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个人兴趣和意志。这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以及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展。此外,德国的教授过于注重科学研究,忽视了针对大学生的教书育人基本职责。大学选拔和聘任教授的依据几乎完全是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和水平几乎不被考虑。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显然也有失偏颇。

2008年2月德国政府推出了《加强德国在全球知识社会的地位:联邦政府关于科学与研究国际化的战略》,以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承担国际责任,应对气候、资源和安全健康等全球性挑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和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加强高校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等是其发展的主题。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博士生培养的优良体制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提高我国博士生的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10,(2):67-71.

[2]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53-57.

[3]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21-24.

[4]俞可.第三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9):106-109.

[5]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14-17.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8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9

二、报考条件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主要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考生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3.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主持承担过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并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三、招生领域

(一)电子与信息领域;(二)先进制造

三、申请考核办法

1.申请人于2013年9月25日—12月15日登录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zb.sjtu.edu.cn)进行在线报名(按照归属招生领域的研究方向在线报名),下载打印报名表,备齐如下全部申请材料后,寄送至研究生院;

申请材料包括(务必真实、准确,责任自负):ⅰ.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从网上报名系统用A4纸下载打印);ⅱ.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ⅲ.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原件;ⅳ. 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ⅴ. 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CET4或CET6、TOEFL、IELTS成绩);ⅵ.两封推荐信(单位推荐信、业界专家推荐信);ⅶ.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ⅷ.拟攻读工程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含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支撑开展研究的重点工程技术项目)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考博英语新编考试参考书:wangwangw.com/product-92.html

2.研究生院组织学科专家组对申请人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并将结果通知相关学院。

3.各学院组织专家组考核,采用 “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综合形式。并将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4.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网上公示拟录取博士生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培养与学位授予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为委托培养,录取学校、学生及工作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三方),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关系等。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等均由工程博士生所在单位承担。工程博士研究生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学位论文工作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能反映学位申请者的贡献及创造性成果。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申请在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的论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其他有关要求,并经过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五、招收规模与学费标准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考博英语新编考试参考书:wangwangw.com/product-92.html

2014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10名。学费按照上海市物价局批准标准收取。

六、咨询和联系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陈瑞球楼339室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10

 

就徐景颜厅长读“论文博士”这一事情而言,在民意的高度焦虑之下,有关方面目前亟须彻查与公开的有五大方面。首先,清华大学及其他大学、科研院所等招生单位的“论文博士”,是否获得教育部的授权、备案与认可;其次,这些招生单位的“论文博士”,目前一共招多少生了,毕业了多少,现在就读的有多少以及这些人在被录取时的职业与工作单位分别是什么;再次,这些“论文博士”的招生录取,是否占用了当年全日制博士与在职博士的招生录取名额;复次,“论文博士”的招生标准和毕业标准,是否严格得到了执行;最后,为何绝大多数人(包括高等教育、科研领域的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论文博士”这么一种博士教育的制度?这些问题,正是困扰公众的几大待解的谜团。

 

“论文博士”,是欧美等国比较通行的一种成熟的博士教育制度,其学术要求与全日制博士与在职博士相同,甚至更高。按理说,我国也完全可以有这种博士教育的制度。事实上,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的国家法律《学位条例》不但没有禁止“论文博士”,而且还为“论文博士”的发展预留了很大的空间。虽然现在我国到底有没有公开的“论文博士”这一博士教育的制度,由于相关信息有限,且已有的信息相互矛盾,我们目前尚难以断定,但是,这并不影响“论文博士”应该是目前全日制博士和在职博士之外的另一种可行的博士教育制度。当然,这一制度若要实行得好,就必须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以及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否则,就会沦为“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的工具,成为不学无术之人登入学术殿堂的绿色通道。

 

学者张鸣认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多年来招收“论文博士”,无论官方核查结果如何,都是学术向官僚和权力献媚,有违清华百年学术传统。他指出,长期以来,清华相当重视与官方的联系。清华的文科院系起步较晚,为强化其毕业生在党政系统的数量优势,很多年前清华大学就开始面向副厅级以上干部招收文科“论文博士”。在张鸣看来,清华的“论文博士”,一般都是面向副厅级以上干部的,而且都是不需要参加统考的免试入学,不怎么需要上课,投入极少,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非常不公平,“无异于向官员送文凭”。毫无疑问,如此的“论文博士”,一方面势必造成了权力对优质公共高等教育资源的侵蚀,严重危害博士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也会危害博士教育的整体质量。

 

近年来,官员读博蔚然成风,与高校滥发文凭的现象合流。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就曾感叹道:“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据《重庆晚报》2009年报道,西南大学研究生部相关人士曾透露,重庆区县党政一把手中,大约有一半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而财新网最近的报道《新任各省常委博士学位一览》说,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本轮中共省级党委换届的有19个省份'一共产生省级党委常委250人,但由于换届后中央调整河南、安徽、江西、西藏等省区部分省委常委,导致上述19省份现任省级党委常委实有24队,其中简历公开明确有博士头衔者6031,占24.19%。这意味着近4个省级常委中就有1个博士。60位省级博士常委中,包括6名正省级高官,其余54位为副省级高官。其中,山西省纪委书记李兆前既是工学博士,又是管理学博士。

 

官员读博,按理说,只要目的纯正,程序公正合理,学术水平达标,公开透明,当然是可以的——官员作为公民,有接受博士教育的合法权利。但是,众所周知,在目前的国情下,官员读博,混学历和文凭的恐怕是不在少数,因为他们往往公务缠身,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繁重的博士课业学习和博士论文写作。这就催生了种种走形式与系统造假。这种乱象,是双方造成的。对于博士招生单位而言,为了谋取部门或领导个人的利益,把学位拿来换取资源的利益驱动非常常见,有些高校甚至主动拉官员来读博。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身为副市长的全国政协委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曾有几所高校邀请他读博,有的学校甚至告诉他连考试都不用考。另一方面,官员为了在激烈的干部晋升中获得有利的竞争优势,也迫切地需要高学历,特别是光鲜耀人的博士头衔。互相需求,在一拍即合之下,“论文博士”就悄然诞生了。

 

一些高等教育的外行认为,要遏制高校滥发文凭、防止学历腐败,就必须堵塞通道——取消“论文博士”,因为它的存在,为权力寻租、权学交易、钱学交易,提供了便利,危害甚大。但高等教育的业内人士却认为,“论文博士”不能因噎废食。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已经步入终身教育的时代,今后的教育形式一定会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论文博士作为博士教育的一种培养方式,本身无可厚非。而要防止“论文博士”成为学历腐败的通道,显然就应该在公开与透明上做文章。官员读博的信息一定要公开、透明,包括原有学历是什么,有哪些学术成果,申请学位时提交了哪些资料,学校的评审结果是什么,招生录取时都应该向社会公示。录取后,学费从哪里支出,选了哪些课程,毕业论文的题目是什么,凡不涉密的,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只有全面公开,才能遏制学历腐败。

 

有良心的高等教育专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2009年在其《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呼吁对高等教育进行一次彻底整顿。他指出,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对官员和老板考博更是一路绿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指出,“必须考虑社会需求、科研投入、导师力量、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要加强对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宏观调控。同时要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为中心,促进博士生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而对官员混文凭早已深恶痛绝的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春时,2010年就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国家整治这一现象,清理官员读博,维护高等教育的纯洁性及公平公正。据他所知,国内有不少高校招收“论文博士”,如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1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面临双重任务,一是就整个中国来说,现代化、工业化过程远远没有结束,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个伟大且艰巨的事业;二是全世界知识经济的浪潮与挑战,这也是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后 劲”的大问题,不作更多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不去占领一些新兴学科的前沿,将来就会受制于人。因此,在我国创办一流大学不是为创办而创办,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在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情况下更快地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更多的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新产品。这两条战线,对我国来说必须同时出击,使之相辅相成,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负有的历史责任。工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硬、软多方面,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上述的基点,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脱离我国的具体情况,以国外的学校作为Model去建设一流大学,盲目“克隆”Model,而不去以最大的努力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广义的,有近期、中期、远期),只会带来很片面的结果。高等学校首要的任务是,必须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去占领一些重要学科的前沿。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美国的几所名校如MIT、Harvard、 Stanford、Princeton……,它们的使命也是首先为美国服务,由于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为美国发展做出了十分出色的贡献,又经过多年努力,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模式,至今才经久不衰,有了今天的声誉。

作为我国著名的大学,如北大,清华等,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出突出的贡献,拿出对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素质(精神、道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防力量的增强,某些世界学科前沿的占领……有大影响的成果。面对我国工业化过程的阶段和大型企业的现状,尤其对工科院校来说,著名高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得到一些专利,完成基础研究,写出SCI、EI收录文章,而是要向下游延伸,完成小试、中试到示范工程,甚至还要进入产业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负担”,但也是一个大有出息的、历史赋予的“负担”。

十分明确,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未来世界上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人才,使学生在学知识、搞科研的过程中,建立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概念和意识,建立愿意为中国现代化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最最重要的。绝不是说我们不要十分认真、十分虚心地向国外著名大学学习,但是如果脱离我国实际而奢谈世界一流,只能有害而无益。

既看投入又看产出,以培养国家有用的一流人才为己任

对于著名高校,有一个倾向应当引起我们十分的注意,就是毕业生的去向中,有相当一部分出国发展,或去独资外企与合资企业,有些经常“跳槽”,往往以工资待遇为第一选择,而不愿意真正静下心来,在中国的重要行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清华大学看,长期以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人才,在中央、地方和大企业集团的领导岗位上,在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中都有大量的清华毕业生。作为清华的一名教师,我们为此而高兴和自豪。但是下一步呢?我们必须源源不断地保证为国家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清华办学的支持的力度,如“211工程”,“985工程”等,清华又有可能选择最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如果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算总帐,我们必须考虑在人才培养方面用什么向国家交帐?投入--产出(指人才)的效益究竟如何?怎么来面对纳税人?这是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际更应该有的危机感和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前,著名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更好地满足国家需求,办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还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了本科生教育、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对二流大学来说,博士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流大学必须能培养出一流的博士。当前,博士生除了直接从应届硕士生统一招生外,还应根据各个部门发展的需求,加强、扩大定向的人才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如在研究生培养中增加论文硕士和论文博士的名额。由于被培养对象来自有关的工业部门和企业,他们已经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比较了解中国的国情,具有较明确的为国家需求服务的意识,再经过学校较系统的培养,提高了水平,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能力,毕业后肯定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培养投入--产出的效益是最大的。

对学校来说,有了这么一批来自工业界和企业界的优秀的人才后,会加强学校和工业、企业界以及与地方的联系。他们在学习期间和毕业后可以起到一般普通硕士生和博士生起不到的作用,成为学校、院(系)、研究所和工业、企业密切合作的促进者和桥梁,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还会结合中国的国情开辟一些教学和科研的新方向、新领域。譬如,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的论文博士徐大懋、于文虎,他们在1997年、1999年相继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行业中有很大影响,通过他们,加强了系与大型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和电力行业的联系,多年来有了不少合作的课题项目。又如目前在该系就读的论文博士郑松和陈华清,前者是大型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年轻专家,已独挑一担,对大型发电厂开发了有自主产权的DCS系统;后者是海军舰用燃气轮机应用和论证的佼佼者。他们虽然还在读,但已对我校有关研究所的科研提出了新的想法,为在读的普通博士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现场运行详细数据,提高了普博生的论文质量。这些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我们每一个导师应用“爱才如命”的感情去主动发掘,细心呵护,为他们的培养排除障碍,做好服务。应在各方面改革论文硕士、博士的培养,打破一些旧的要求和培养模式,因人而异,体现多样性培养模式。我们的培养方法应去适应他们,而不是以“规范化”为名来要求他们,把他们纳入到一些框框之中。

扫除不必要的障碍,突破论文博士培养模式

目前,论文硕、博士的培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入学英语考试主要应测试英语的实用能力,而不是像一些考试那样,测试过多的词汇、文法,或是一些与直接应用无关的内容;入学基础课考试的内容和论文博士的知识结构不匹配,需要考生用大量时间重新学习一门课程;学科综合考试的内容与方式也与论文博士的知识结构不匹配,打分标准也不合理,在考试中有时虽有“自由发挥”题,但常常批卷老师并不熟悉和了解考生所回答的内容,打分随意性较大,影响分数的公正性。总之,入学的外文基础部分和基础课考试以及综合考试使论文博士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并不太值得的地方,思想紧张并影响真正的论文工作。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12

博士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他们的政治倾向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加强和改进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提供有力保障。国家教育部为博士生开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博士生进行现代科学技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他们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处理社会现实问题。本文就当前高校博士生思想状况所呈现的新变化,结合国家对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积极探讨了高校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任课教师授课与专家学者讲座的统一

尽管博士生思政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不同专业的博士生也各有其学科特点,但是作为一门公共学位课程基本内容是相通的,比如科研方法、科学思想、科技伦理、科技与社会以及当前国际环境、国内形式、重大方针政策解读等。这部分内容由课程教师讲授,也就是说,课程教师主要围绕这门课的教学要点系统地进行讲解。这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众所周知,我国博士生的培养,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师徒制培养模式,一旦选定导师,就主要接受导师的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的熏陶,制约了博士生的学术视野与研究领域。而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能够使博士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时展的前沿问题,这不仅拓展了视野,而且可以与时俱进,体现了时代性。

基于此,我们在每学期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四次专家学者讲座,聘请学科专家、部门领导或专业教师,主要就学科新动态、新突破和新观点,或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学术方法和新成果进行讲授。例如,当得知我校教师获得“973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时,很多学生的科研热情得以激发,我们便及时安排专家开展了相关讲座。专家围绕着如何选择恰当的科研课题、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获取国家科研基金的资助展开了论述,还特别对当前我国重大的自然科学基金种类以及申请中应注意的重要事项做了介绍。由于专家现身说法,引用具体的案例阐述科学基金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而不是纯理论的说教,这次讲座深受学生欢迎,最后延时安排了学生与专家的对话交流。

通过聘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可以引导博士生关注科技发展中的前沿问题,提高知识水平,拓展学术视野,还可以从不同专家学者的言传身教中,领略不同的研究风格、治学态度和做人品德,有助于培养思想健康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课程教师授课和专家学者讲座这两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统一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讲授法。这种方法传授政治理论确实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缺少了师生互动,违背了知行统一。有关部门也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在2010年,教育部发文明确提出:“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正是基于教育部的指示精神,我们结合我校博士生的学科特点、学生状况和业务关系,分别在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重庆戒毒康复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教学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流于形式,最终劳而无获。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践教学要求。比如,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实践教学时,我们会安排学生瞻仰革命先烈,倾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组织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要求每位学生回去后写心得体会,并纳入到期末考评当中。从历届博士生写的心得中,都能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对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在去制药厂进行实践教学时,我们会首先安排学生参观医药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等整个流程环节,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然后在邀请负责人讲解,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现场对话交流。这样的实践教学,博士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具有针对性。

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博士生深化对国情和社会的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还能提升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三、知识传授与思想育人的统一

我国博士生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就高层次人才的重大使命,高校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博士生教育的成败。同志曾指出:“我国高校办得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毋庸置疑,高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其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际上,不少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而是认为博士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没有必要,博士生教育的任务就是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其实,博士生培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不单单是提高博士生的科研水平,现实中不少博士生之所以出现问题,很多就是由于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素质造成的。

因此,作为向博士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职老师,基本任务就是向博士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培养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强抵御现实社会中各种错误思想、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这是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放弃这个原则。

但是与本科生相比,博士生群体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从年龄构成看,博士生年龄跨度往往很大,从20多岁到40多岁都有;从家庭背景看,既有未婚的、已婚的,还有离异的;从学习工作经历看,既有一直在学校学习的,也有工作经验丰富的,有的博士生在入学前已是单位领导和本专业的专家;从政治面貌看,既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还有派人士,个别学生还有。博士生群体内的这些内在差异,无疑给当前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即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研究生各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对博士生进行思政教育不能像对本科生那样偏重讲授知识,博士生作为知识水平较高、社会阅历较为丰富的群体,与他们的沟通应通过实事求是的说理方式进行,要尊重每个博士生的个性。

因此,作为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不断吸收时代内容,洞察国内外局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既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做到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统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过专门教育训练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博士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由于博士生接受过多年的教育训练,文化水平高,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思辨能力,民主参与意识突出。因此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互动式讨论教学模式。无论是专职教师讲授,还是专家讲座、实践教学,我们都安排了与博士生进行互动的环节,特别是每学期我们还安排了两次集中专题讨论教学活动。

我们根据学生特点,结合社会热点,拟定问题,如科研道德问题、科研伦理问题,然后布置任务,预留一周的时间给学生准备。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的准备思考,参与到讨论中来,我们不事先确定主讲人。从以往的实际教学过程看,在每次讨论课上,博士生会对拟定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样往往很快就会形成不同派别,引发更为激烈的辩论。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要轻易地否定每个学生观点,而要以平等的心态倾听不同的声音,然后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地客观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的优劣所在,最后还要做一个引导性的总结。

在博士生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彰显博士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创造性,不仅能增强博士生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博士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前我国博士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部分高校对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博士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和改进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教师,更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贴近博士生思想和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博士生结业论文篇13

(一)申请程序

若有意申请就读佐治亚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博士课程,先要完成以下几个程序:首先申请博士学位者必须在佐治亚大学研究生院的网站上提出申请。申请者在递交申请的同时,要附有一些相关的材料,包括两份官方的成绩单,五年内的GRE考试成绩以及三个推荐人(包括推荐信);其次,所有的申请者都需要将相关资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发送,包括阐述自己申请博士学位的原因、近期和在博士课程阶段的研究计划、选择佐治亚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缘由以及自我介绍;此外,对于国际申请者还需要提交托福或雅思(两年之内)考试成绩。

而对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其申请的程序略有不同。申请者需要先在其研究生院网站上报名、注册、填写信息、下载表格;其次,要将相关资料进行寄送。这些材料包括网络报名时系统打印的《报名登记表》二份、两份专家的推荐信、体检表、身份证复印件、应届毕业生还提交学生证复印件;硕士学位正式复印件、1寸彩色证件照、写有本人收信地址的信封两只。

与佐治亚大学不同,华东师范大学在申请的形式上是首先要参加全国的统一考试,考试通过这一门槛之后才能够进行申请,同时华东师范大学还要求身份证复印件以及近期的证件照片。

(二)申请标准

佐治亚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对于申请条件有以下几点要求:(1)获得由一所被认证的机构所授予的学士学位,并且GPA最低为3.0;(2)获得由一所被认证的机构授予的硕士学位,且GPA最低为3.5;(3)GRE总分1000分,口试和笔试成绩每项均不得低于450分;(4)拥有至少三年的幼儿教学经验。

而对于华东师范大学则首先要求初试者的英语成绩不得低于45分、专业成绩不得低于60分;其次,实行在专业内按照导师对拟录取的考生进行排序,即对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科研能力、论文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定后给出排序,排序工作由院系所组织进行。

(三)比较分析

从申请华东师范大学和佐治亚大学的学前教育博士的情况来看,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首先需要参与全国统一考试,这一点是不同于美国的申请制度的。虽然对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说也同样具有申请的步骤,但这也是以初试通过为前提的;并且在申请之后,学生需要参加复试。对于博士课程的学习,首先需要申请者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知识储备,因而对于申请者而言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以及获得学位时的GPA则是作为衡量其能力和知识的标准。

另外一点较大的差异是佐治亚大学的学前教育博士申请者需要有三年或以上的幼儿教育经验。可见他们更加希望来攻读博士的学生是拥有相关方面的经验,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疑问和经验来进行研究;而相比之下,华东师范大学就相对忽视了经验的作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偏向应用的专业,实践经验的作用尤为重要,因而幼儿教学的经验能够在博士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从实际问题出发,更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人才培养

(一)培养目标

佐治亚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博士学位课程是为教育工作者拓展他们的知识,教学实践以及对于复杂的、动态的儿童、家庭成员、教师以及外部的教育机构的了解。该计划的重点是对于理论的研究以及对早期儿童教与学的研究。早期儿童教育博士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能力,提升对于早期儿童教育和相关领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培养聪慧的领导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略显中国特色,“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理论素养高,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专门人才。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深入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系统掌握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前沿,并在其中一个方向上研究深入,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学前教育改革探索性实践,能胜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佐治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虽然是不同国家的两所学校,同样的博士培养课程设置不同,但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却是相同的,概括说来,是希望能够培养教育、科研、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

佐治亚大学的学前教育博士课程设置,主要有研究方法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论文和其他研究时间这几项课程。研究方法论一共要修满至少六门课程,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基础课程可以从院系内部或者全校中其他学院提供的课程中进行选择,基础课程需选择至少三门;课程的内容可从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妇女研究,非裔美国人研究和社会学课程等当中任意选择。至于专业课程,需修满六门课程,并且这六门课程须得从本院系内部进行选择;论文和其他科研时间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研讨会三小时、写作研讨会三小时以及研究实习三小时。

在华东师范大学则是以学分来规定课程的安排。其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践和科研训练三大类,一共20个学分。在必修课程中,学位公共课共7个学分,包括政治理论和第一外国语两门课程;学位专业课共6个学分,包括学前教育理论的新发展、科学哲学与儿童哲学以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选修课程一共有6个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分,共有3门课可供选择;另外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也必须修的2个学分。而实践和科研训练一共占一个学分,要求完成相关的学术演讲、学术报告以及科研、教育时间即可。

两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来说差别不大,而华东师范大学则多出了政治理论和第一外国语的课程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在攻读博士课程期间要有一定的实践训练,然而这一实践训练并非与学前教育相关,而只是担任助教的工作即可。

(三)比较分析

虽然华东师范大学和佐治亚大学官方的学前教育博士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概括来说就是要培养三种人才:学前教育教学人才、学前教育研究人才以及学前教育管理人才。而由招生时佐治亚大学强调需要有三年的幼儿教学经验来看,可以推测他们则更加偏向于培养学前教育的教学人才。然而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而对于现行的课程设置,与个别华师大的博士们交谈中,发现他们更加愿意从事科研活动而不去从事一线教学活动,所以认为“修行靠个人”,所以对现行的课程设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满或是改革的建议。

三、博士论文的研究热点

(一)博士论文研究热点

对于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中将其归类为实践研究、理论政策两大类。在对佐治亚大学的图书馆的资源中得到了2002~2009年10篇博士论文[8]归类后以发现,实验研究的论文有7篇,而剩下的3篇则是研究学前教育相关理论的。可见他们更加关注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在一线的教育中使得教育的效果达到更好,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例如,博士中有部分韩裔的学生,他们就很关注韩裔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幼儿园中的教育情况。

相应的对于华师大学前教育的博士论文也选取了2002~2009年答辩的论文,共计19篇。在对其关键词以及摘要的阅读之后,同样对其进行分类,涉及教学的论文有7篇,理论研究的有8篇,其他是关于一些政策等的研究。

(二)比较分析

同样是优秀的学前教育博士培养的机构,培养目标也基本相似,然而博士生对于实际研究的关注点却相差较多。佐治亚大学的学前教育博士生更加关注从实践出发,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而华师大的博士生们则是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探讨较为均衡,这或许是由于佐治亚大学在招收博士时要求教师拥有3年以上的幼儿教育的经验。

四、结论与启示

中、美两国的博士课程在申请程序上总体要求差异较大,在细节上的规定两国都有着各自的本国特色。美国习惯于使用参考GPA等的申请模式,而在中国各大高校之间GPA的计算方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统一的全国考试正如高考一般,虽颇受争议但确实是目前最为公正公平的选拔方式。

对于人才的培养,两国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都较为接近,而我国则要求博士生们在完成理论、方法论课程的学习的同时,还需要有所实践。而这里的实践并不是相关专业的实际操练,而是完成一定的助教工作;美国则是在一开始就设定了门槛,要求学生有三年以上的教育经验。两国同样是有关于实践的要求,只是一为入门门槛、一为出门栅栏,同时两个“实践”的内容却也相差较远,可见两国对博士生的培养目的略有不同:美国更加偏向于将博士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线教师或者是结合相关理论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学者;而中国则更加偏向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虽说在科研中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也是颇为重要的,然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9]。若能够用更加严谨的手段、结合理论,则能够在育人的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心性还未完全成熟,若能够合理利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了解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四两拨千斤也未尝不可。

两国在招生以及课程设置上的差异虽然不是非常显著,但或多或少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表现则是在博士生们所完成的论文上。虽然论文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博士生们的心中所想,且本文中用来分析的博士论文数量有限,但毕竟论文是其所感兴趣之所在,由此或多或少窥知一二。由这两所学校的博士研究方向来看,美国的博士生们也更加的关注于“实践”,而中国则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局面。这也正与两国在招生以及课程设置上的差异相吻合。诚然在一个学科中,研究方法是重要的,而对于教育这类学科而言,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而,对于我国高校中的教育类的专业来说,应该更加关注实践的重要性,从实际经验中发现问题,并结合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解决问题,理论和实践两面兼顾,既发展学科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