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发展规划实用13篇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1

一、加强政治学习,鉴定政治信念。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在思想上、行动上努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自己,从端正思想认识入手,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关系,为做好临床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二、遵守规章制度,强化作风纪律。平时注重作风纪律,严于律己,坚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持之以恒的把强制性的规定、被动式的服从转变为自觉行为,做到工作之前有请示,完成工作有汇报,做到坚持原则,按规章制度办事。

三、强化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医学是门博大精深的科学,深知自己的不足,为此,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从其他途径了解和学习医学知识,积极参加院内和院外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不断吸取医学的新知识和新进展。在科室主任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本科常见及多发病的诊疗。本年度共收治病人300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00余台。

当然,我在工作中还有不足之处,须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注重细节,加以改正和提高,争取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方面、明年工作规划

一、继续狠抓科室安全质量管理

⑴落实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违规及违章的发现一个,整改一个;

⑵注重病历质量:每周一次抽查,每月一次总结

⒈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⒉住院期间病志书写及时规范

⒊出院时所有内容完善

⒋合理用药

⑶注意对于年轻医生的培养:业务水平;医患沟通能力;

第三方面、个人发展规划

1. 立足根本,对于常规手术要做精做细

2. 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敢于挑战(做好准备的前提下)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2

第一年: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

1.过教材关,将12本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所有题目做一遍。

2.加强学习,阅读4本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

3.探究名师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思想和经验,从吴老师的身上汲取营养。

4.积极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工作,与工作室成员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5.逐步完善自己的博客,经常发表文章,阅读别人作品,养成勤于读写的好习惯。

第二年: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阅读6本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

2.积极主动完成工作室的任务。

3.养成写作的好习惯,使自己的博客在质量上、数量上得到较大的提升。

4.通过读书笔记,教学反思等形式,认真积累素材,争取发表文章。

5.争并认真对待每一次讲公开课的机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6.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学的愉快,教师教的轻松。

1. 严格执行工作室工作计划要求,履行工作室成员的职责,认真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任务。

2. 每天坚持阅读有关教育的文章、刊物或书籍,每周上网观看教学视频,名师讲座等等,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3.积极参加各种形式(讲课活动或理论讲座等)的研讨活动。每次活动完后都要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并在自己的博客上,隔段时间打开看看,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3

1、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妇女儿童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周五下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加大对妇女干部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2、组织女职工积。极参加县妇联举办的各类活动。

3、在“三八节”,“母亲节”等节日前期,组织全局妇女职工开展多样的集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4、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心女教工的身心健康。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缓解女职工的生活压力。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4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城市化的建设逐步得到稳定,发展趋势延续上升,合大小城市都相继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城市人们对城市的规划工作也逐渐变的重视。城市规划档案是城市规划发展记录的一种,它清晰的记录着城市发展中的所有状况,能够为城市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建议,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所以,加强城市规划档案收集和利用的工作,对城市的发展来说,完全有必要,只有做好了城市规划档案收集利用的工作,城市的发展才会更快更稳定。

一、城市规划档案的特征

城市规划档案最大的提点就是具有权威性,受法律的保护。城市规划档案是还原城市过于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对城市发展中的规划调查、发展道路研究等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对城市生活人们,自然环境变幻历程、城市人文素质变化等都有具体的编制,所以,城市规划的标志不能是随意的,一定要参照事实,联系城市的发展情况,符合法律法规并且在编制还要参照人民群众的建议,不能仅仅由政府部门或是群众人员完成,要两者合一,相辅相成的进行编制工作,并且,在标志过后不能随意的进行修改,确保城市规划档案的法律权威性。比如,在对城市规划中,城市规划部门对建设物材料的选取,或是建筑物的设定做出规划后,都不能随意的进行修改,如果想要修改的话,必须要上报有关部门,且在得到有关部门的允许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修改,否则的话,就会承担法律责任。其次,城市规划档案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具有客观性,具有很大的真实性,无论是哪一个时期,但凡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事件,城市规划档案都要对其城市的规模、城市发展状况、城市的发展期望、以及配套设施和各种城市功能等有具体的记录,以确保在以后的发展中,都能查阅到城市发展的历程。其次,就是档案的记录设计情况了,因为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单方面的,需要全体人员包括群众和政法干部的共同努力,所以,城市规划档案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并且档案的数量也比较多,它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记录,从现场调查到空间布局,甚至到宏观和微观等都必须有严格的要求,这无疑就增加了城市规划档案的数量也为后续的城市规划工作带来工作压力,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现代化的城市设施随处可见,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城市规划档案除了要记录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外。还要对城市小区,城市人民生活现状做调查,城市档案数量一直在有增无减。

二、城市规划档案收集和利用工作的实施

(一)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

城市规划档案的构成主要是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结构和城市规划中的分区发展规划结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对城市规划区的范围进行拟订,以及确定城市规划的方向和性质,对城市的用地和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分区规划则是指城市规划对不同地区不同地段做出规划,更进一步的落实规划工作,是规划工作更有层次感和清晰感,主要包括对地区人口安排,对公共基础建设进行规划等。所以,在收集城市规划档案的工作时,必须要注意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区别,两者之间是既存在差别又存在着联系的,在进行规划分区时,要有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资料来提供参考信息,因此,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工作必须是全面的,不能是片面的,要系统的,完整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规划档案的可用性和权威性,城市规划的档案利用价值才能完全被展现出来。比如,做好对城市区域规划时,认真,仔细的进行工作,端正工作态度,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对档案进行合理选择,尽量选取有价值意义的材料,并且加强对档案的管理意识,对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有一个很好的维护意识,同时,还要对档案进行分区管理,对于不同领域的档案进行不同管理方式,以不同的管理手段对待,严格分清城市规划、城市人民生活,城市绿化等不同的资料,确保城市规划档案的合理准确。

(二)城市规划档案的利用工作

城市规划档案的利用工作,应特别注意的是服务机制的设立,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城市规划档案的服务工作做大,做强,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城市规划档案内容与城市规划发展的具体情况符合的准则,档案管理部门积极创新管理方式,为城市规划档案的利用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档案的借阅上,要严格分清是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人员进行的借阅,内部人员在借阅时,必须要进行登记,只有通过等级后才能允许进行借阅,并且在借阅完成后要确保城市规划档案的位置被放回原处,严禁携带规划档案离开,外部人员在进行借阅时,必须在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下才能进行,同样不能允许携带档案离开。此外,在档案的查询利用上,应该及时的利用现代化技术,科技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不但能给我们的工作提高效率,还能有效减少工作压力,所以,要尽快的建立信息化查询规划档案的服务,让城市规划档案的利用率得到更好的提升,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质量,开发信息检索、分类编排的信息服务技术,建立电子档案,为城市规划档案的提供更安全的保障。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城市规划档案的保密工作,档案的利用和保密工作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保密工作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辩证,所以,为保证城市规划档案的安全,城市规划档案的利用工作,还应在保护城市规划档案的安全基准下,最大限度的为人民提供信息服务,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让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增强管理的意识,使管理人员对城市规划档案有个良好的维护思想,能更好的认清自身的本职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城市规划档案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确保城市规划档案的利用率能稳定上升。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工作是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规划档案的涉及面要广泛,内容应更全面,档案的管理人员也应该更专业,更敬业,坚持以惩罚发展的思想为主要工作思想,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为城市规划档案收集和利用的工作发展创造更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5

一、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更加需要知识的武装,以焕发更具活力的气息。知识型市场经济带动了社会的巨大发展。在市场经济前进过程中,它需要建立在知识的形成、传播、运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才的优化配置问题成为企业热心关注的话题。真正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的人,很自然的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经济元素。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更是掌握信息和知识,实现有效交流沟通,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知识和人才的迫切需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企业同样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为顺应并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增多的需求,促进企业员工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实现,在企业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社会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

(二)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当前,电力企业刚刚经过“三集五大”改革,公司业务管理体系经过整合优化,实现了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以高端人才培养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深入推进“六统一”(人力资源规划与设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劳动用工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主线,人才队伍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推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员工职业能力促进职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企业员工抛开个人情感因素,给自己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同时对社会有一个深度的体会和感悟,以便在就业及工作中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提升自身的担当能力。这样,企业员工才能看清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将自身的性格、爱好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兼顾和整合,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为自己寻找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其次,员工找准自己定位后,自然会为自己确立一个客观切实的目标,端正自身的择业观,并增强自身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简捷的方法和措施,突破职业生涯中的困境,克服阻力,变压力为动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最终赢得事业上的进步和成功。

再次,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员工深切感知自身的不足,增强自身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便努力争取自己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人生资源,并将各种人生资源进行高效的融合和应用,发挥它们强大的力量作用,利于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

二、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的岗位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使得企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是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规划管理效果的完整体现。

(一)员工怠于思考未来,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较为淡薄

目前,电力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许多人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参加企业各种活动,而并未对社会发展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将来也不思不想,不闻不问,以至于在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以及企业“三集五大”改革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缺少一种坚实的准备。同时,电力企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不够,员工单方面依靠企业寻求发展的心理也较为普遍。

(二)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实用性难以保障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虽然开展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却并未加以重视,使其对企业发展应有的作用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当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或与同行业的兄弟单位进行互相交流学习时,才意识问题的棘手,结果只能是大力掩饰,反而容易忙中出乱,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无法落到实处。

(三)欠缺科学高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不利于应有作用的发挥

确保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挥良好效应的重要条件是将员工的自我审视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起来。目前,很多企业过分注重对政策的宣讲和理念性的灌输,偶尔只是邀请专家进行几场流于形式的生涯指导讲座,并未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可见,多数企业都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严重影响了规划工作的效果。

(四)测评体系不能适应国情,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质量

测评能够使企业员工对自己的爱好、气质、性格、各方面能力等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审视,使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国内的测评系统脱胎于欧美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外在文化上、习俗上、价值观上均存在差异,致使我国电力企业在引进外国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时缺乏较大的程度上的创新,与我国国情、企情不太适应,严重影响规划质量。

(五)指导人员队伍素质较低,人员不专业不稳定

企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指导工作应当由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以确保规划效果和质量。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为本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规划指导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且,由于指导人员不够专业,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接触非常少,致使实践效果也不明显,产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同时,正因为专业化工作人员的欠缺,员工“转岗”现象频繁发生,也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稳定。

(六)员工工作心态不理智,不利于规划效果的实现

当下,社会各个领域都不乏浮躁气息和不良习气,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健康心理,使他们不能理智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前途等问题。工作过程中思想松散,行动懒散,在工作时眼光过高,不能切合实际地面对工作,致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直接照搬别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忽视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和长处,阻碍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三、电力企业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原则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我们应当清醒的认清经济发展形势,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待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电力企业的命脉,为电力企业的稳步前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推动企业运营一项重要举措,其根本目标就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应当认真对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促使企业散发出应有的魅力,去熏陶员工,使员工心中形成一个客观合理的愿景目标,通过个人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的大力发展也将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完善,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使其更为全面深入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之,二者的内在关系就在于,通过员工职业规划管理,使企业各项工作目标实现受益,使其各个环节都如期实现,巩固企业工作效果。由此可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原则

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引入,必须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全新的方法,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考虑和组织工作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效,要做好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启动初期,应通过各种宣传、学习、培训使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应在思想上充分的转变,把规划职业发展和提升能力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通过职业规划指导人的指导和与组织的有效沟通,使员工认识到:职业生生规划是结合组织需要与个人能力特点,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确立职业能力目标,制定能力提升的途径、方法和措施,促进能力提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能量,通过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达到目标岗位的能力要求,让实现岗位目标工作成为可能。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全面发动,使广大员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成就自身价值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将伴随员工的整个职业生命过程。通过提高认识,促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找出自己能力不足,不断提升能力促进职业发展。

四、解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问题的措施

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是提升员工能力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方法,目前,可借鉴的经验不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应当认真总结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开展,提升员工素质,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一)深入贯彻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促其发挥应有作用

社会的发展、国家电网三集五大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革新原有的生活方法和工作理念,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职业追求和目标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建立同样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得到了多数企业和大部分员工的认同。一方面,各个企业要确保职业生涯规划作用的正常发挥,使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均能有所提高,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发挥好职能作用,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大力宣传,激发员工的积极心态,使他们抛开不必要的影响因素,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对待现有的工作岗位,思量自己的未来,进而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使职业生涯规划在电力企业得到很好的普及。

(二)强化员工在生涯管理中的地位,有效开展规划工作

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二者之间实现良好的协作与互动,才能保证预期效果的实现。

首先,企业应当注重为员工提供融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消除他们懒散的工作作风,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使他们越来越认同企业的行为,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开展。

其次,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为员工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应当形成以服务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树立“以员工为本”管理理念及“三公”意识,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优质平等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特色经营。(下转93页)

(上接83页)

(三)科学合理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保障

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准特色定位,针对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对员工组织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并编写实用可行的规划指导教材,确保生涯规划的前瞻性。这样,企业员工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领悟,缩小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四)研发利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工具,利于规划指导

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科学的测评工具,并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做好测评工具的研发工作。测评工具应当具备强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这样,企业员工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知,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五)全方位提升指导人员素质,进行有效的信息跟踪工作

首先,加强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电力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当务之急。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指导人员的素质,形成一个较为专业的指导队伍。这样,指导人员才能运用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实践经验指导大学生就业,将就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等灌输给员工,使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开展。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前行发展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当对规划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记录和整理,并仔细分析原因,以便积累良好的经验;同时,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动态,对他们的档案信息及时进行整理;此外,企业应当加强与各类院校的友好联系,注意人才的广泛吸纳。

(六)培养员工理性心态,克服从众心理

电力企业员工应当在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前对自己有一个自我审视分析的过程,这种自我审视和分析,能够得出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构成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元素。对员工强调自我审视和分析,可以使他们结合自身的特点、爱好等因素,有侧重点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培养他们的理性心态,避免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盲目心理。

五、结语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员工谋求个人发展,促进企业管理、健康发展及社会责任承担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建设,光靠走形式讲排场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地抓好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只有努力坚持,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得以广泛有效地发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当然,作为新时代的电力企业员工,更应当客观审视自己,树立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积极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为自己的前途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6

(二)进一步“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有效途径。

(三)规划编制工作的原则和工作要求(略)

二、*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

我县在去年底完成“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后,今年初在结合“十一五”中期评估的情况下就开始着手考虑“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3月底,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做好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县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做了总体部署,按照*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把*建设成为*市新兴工业基地、广西特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和文化旅游美食城(‘两基一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认真开展基础调查,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实现我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宏伟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目标,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二)编制原则

1、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要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城乡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结合*市在全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及我县建设“两基一城”发展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2、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既要做到深入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充分吸收成熟理念,承前启后,又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石,进一步深入乡镇、深入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基层情况,并多方面、多渠道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3、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4、宏观规划与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十二五”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在规划内容、政策措施方面又要具体合理,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同时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5、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使规划充分集中全县人民群众的智慧,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为了扎实完成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将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开展规划工作调研。重点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自治区发改委和*市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我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

第二,开展规划前期重大发展问题研究。安排对关系我县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凝聚社会智慧,理清发展思路,加强科学规划,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撑和指导,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环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由县发改局统筹安排。

第三,精心编制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编制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核心。要在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和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认真开展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准确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确定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等,然后以基本思路研究报告为提纲,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各乡镇政府按照《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组织编制各自的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时间安排为: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年10月底进行全县“十二五”规划工作动员,开始组织规划编制。

第二阶段,规划编制阶段。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步骤:20*年11月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思路;2010年1—7月起草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基本框架草案,并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2010年9—10月修改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报县委、政府审核;各乡镇规划纲要编制步骤:20*年11月前规划思路;2010年5月底前将规划纲要初稿交县发改局平衡;2010年7月底前将规划纲要交县发改局衔接;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步骤:2010年5月底提交初稿,在2010年7月底将正稿给县发改局进行衔接。

第三阶段,规划报审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完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修改工作,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2010年底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编制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展专项规划。

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纲领和依据,围绕“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要求,编制全县重点领域(行业)建设发展的专项规划,主要包括21个专项规划:城乡建设规划(2010—2015年)、农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畜牧水产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人才发展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主要由对应领域和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开展编制工作。

专项规划编制的时间要求为:20*年11月底前交基本思路,2010年5月底提交规划初稿,在2010年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获县人大审议通过后,以其为依据进行衔接,修改后于2011年5月前上报“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政府审定。

(四)职责分工及工作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推进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县发改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经贸局、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林业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文化和体育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计局、环保局、广电局、统计局、旅游局、扶贫办、招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协调工作。

2、编写小组。由县发改局负责组建“十二五”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小组,成员从县发改局有关股室以及县经贸局、规划建设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等部门或单位抽调。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县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的要求,要分别成立规划编写小组。

3、给予经费保障。县级“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各乡镇规划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规划经费落实到位。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挂帅,专人(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经费、设备等保障。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7

《城乡规划法》是直接从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角度,针对城乡规划法之中所存在的相应基础性问题所进行的论证性法律,在这部法律之中,实际上上涉及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范畴、特性、内涵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尤其是城乡规划法的实际应用、研究,能够起到对于规划工作的奠基性效果。但也整是由于这方面的因素存在,导致的总体规划工作受到了挑战。下文主要针对城乡规划法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挑战以及对策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城市规划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体系、科学技术、文化层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建设已经越来越多的朝着高综合体的方向进行发展。人力社会本身也逐渐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进行迈进。同时,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城市规划工作是城市发展、布局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城市本身长远发展的蓝图。同时,城市规划也是整个城市管理体系之中所涉及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更是一个城市在进行运行、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前提。

城市规划自身实际上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淤城市规划;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就是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进行适宜的城市整体设计。以协调城市为基本原则,将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纳入统一的管理与部署工作。城市建设,则是根据政府的部署的城市规划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能源、交通、通讯、信息网络、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城市规划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与项目一一实现,是一个将城市规划部署变为现实的一个过程。

城市的规划工作有着自己独立的一套理论和思维模式,并不是用简单的数字模式和几何学思维就能制定一个城市的规划蓝图。因为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因为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诸多原因,我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也说明城市规划工作没用可以套用的公式。城市规划需要科学的。现在是21 世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当今城市规划工作的主题,所以更加需要城市规划者在城市规划工作时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 城市规划法对城市规划的挑战

城市规划法给予城市规划工作所带来的挑战是多个方面的,这其中包含了规划刚性、规划双重性、规划冲突、评估编制、市场灵活性等多个不同的方面。

(1)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协调规划刚性与发展灵活性

城市规划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要由于具备战略性以及刚性。但是城市本身的发展又存在着较大程序的不确定,在这类型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之下,城市规划工作自身也就必须要具备较为良好的灵活性,如此以来才可以和城市持续发展加以适应。因此,绝大部分城市在进行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都是科学合理的分阶段执行,大致可以将多阶段计划分为远、中、近这三个不同的层次,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规划,能够促使城市规划工作最大限度的适应城市未来发展。但是,越是长远的规划工作,实际上所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大,那么如此以来,在城市变化过大之后,就需要在以往的项目基础体系之上来进行相应的更改,那么不可避免的就可能会产生规划冲突。由于考虑到新城乡规划法本身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所产生的调整以及面对未来变化所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城市总体规划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务必要留下一定的余地空间,如此以来才能够避免规划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或者说减少影响。而需要更改规划计划时,可以利用这些空间进行灵活的调度,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发生,减少规划调整和因修编造成的成本增加。

(2)城乡规划工作与市场效益的矛盾

在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必须要遵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城市的规划工作要以市场效益为原则。在市场效益最大化的时候,城市的规划工作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在空间上、结构上使城市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如果城市规划工作不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话,那就意味着市场出现扭曲,市场会因为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损失,城市的发展模式效率低下,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和经济效益。所以,如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规划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能正常的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坚持新城乡规划法和市场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城市的规划工作要以经济原则为中心,将城市福利与城市资源达到最大化。

(3)城市长期规划与新城乡规划法的衔接问题

新城乡规划法要求我国城市每5 年一个周期,而城市的总体规划是以20 年为周期,在这四个周期中,城市规划需要为这四个周期提供足够的城市资源以及发展布局,以保证这四个周期中城市发展。这四个5 年周期当中,至少有三个周期会是未知数,也就是说这三个五年周期中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其中。

3 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1)基于市场机制原则下城市合理规划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模的高度在集中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制定城市规划计划时,一定要遵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市场效益为原则,对以土地为主的城市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在最大限度上支持经济发展。

(2)改革城市的土地供给模式

在市场经济下,城市的人口流动基数越来越大,与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一起影响了城市的土地资源规划。所以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可以利用那些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留下的“空白地”,适当的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就需要土地资源利用上进行合理的灵活的开发。

(3)规划整合

新的城乡规划法要求城市规划要依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规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调整和修编程序,在最大程度上,推进3 个规划期之间的内在协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经济体系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各个城市的规划工作都面临了来自政策、市场的影响,并且影响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在城市规划工作坚持新城乡规划法的过程中,还应当要对于城市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是当前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必须要严加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只有将这方面进行了妥善的解决,才能促使城乡规划得到更好的发展。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时期(*~2010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促进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时期。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对于实现今年初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和全面实施大开放主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

编制规划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编制出一个好的规划的重要基础。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加快发展;要紧紧围绕我省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在以往的规划编制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与安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十一五”期间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编制好“十一五”规划,首先要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观,摒弃走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大力推动以创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点的经济增长,把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与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到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提高上来,使经济发展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是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割体制导致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特别是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充分认识到,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省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就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考虑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在人口管理、市场建设、资金投入、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力争“十一五”期间使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有所缩小。

三是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经济的发展不会自动带来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就业问题难度加大,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援助体系覆盖面小、保障水平比较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也会动摇经济发展的根基。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发挥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变把经济增长当作“硬任务”,把社会发展当作“软指标”的做法,把给人民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增进人民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放到重要位置。

四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省能源相对不足、资源短缺的矛盾将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显现。编制规划要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思维,不能寅吃卯粮、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活条件为代价,不仅要考虑五年、十年的发展,甚至还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不仅要考虑人的需要,更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一定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五是统筹协调地区间的发展。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搞好局部,支持全局,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有的地区对缩小地区差距,缺乏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急于求成。有的地区,把地区协调发展,完全等同于缩小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无论是设区市,还是县、市、区,甚至是乡镇一级,无论是生态脆弱地区,还是其他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地区,都要在本辖区实现翻两番、翻三番,都要实现工业化,实现赶超。这些想法,是片面的;这些做法,强化了不合理的“行政区经济”,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统筹协调地区间的发展,必须全面理解地区协调的内涵。要认识到,地区协调是指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在各地区之间要适当,不仅是经济的分布在各个地区之间要均衡。缩小地区差距,主要不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重点是缩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最终是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要认识到,缩小地区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不是一、两个五年规划或者几个五年规划就可以根本解决问题的。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从经济区出发,统筹规划城镇体系、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对重点开发地区,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改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对城镇密集地区,要加强统筹规划,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生态脆弱地区,要减少开发活动,适度引导人口转移;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避免地下水超采导致环境恶化;对贫困地区,要以人口脱贫为目标,把开发式扶贫与异地扶贫结合起来。

二、明确目标,齐心协力,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编制“十一五”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部门明确目标,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才能圆满完成。全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从现在开始到2004年底。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组织开展专项规划和其它规划的编制;在2004年年底前后形成“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上报省政府。二是从2005年年初开始到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形成前。主要任务是:做好有关规划编制的调研工作;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起草专项规划和其它规划草案。三是2005年“十一五”规划建议形成后。主要任务是: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后,提交*年年初召开的省人大审议;专项规划和其它规划原则上要在*年完成编制工作。

根据这个安排,初步设想,全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强化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也就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是根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突出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突出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重大政策,不搞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突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完善体制、优化发展环境等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内容,减少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领域的内容。初步设想,今后的五年规划不再编制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等涉及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和军队方面的工作。从“十一五”开始,总体规划的名称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各市县和各部门编制的“五年计划”,也改为所属市县或领域的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的规划期以五年为主,展望到2020年。

二是做实做深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并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目前,国家拟编制专项规划的领域主要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具体是:水利、能源、交通、城镇化、科技、教育、卫生、防灾减灾、国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土地、水、石油等重要资源开发和保护。竞争性的领域一般不编制专项规划,而采取产业政策、预测报告等形式。根据国家设想,结合我省实际,“十一五”期间拟编制江西省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规划、江西省水利专项规划、江西省能源专项规划、江西省交通专项规划、江西省城镇化专项规划、江西省科技专项规划、江西省教育专项规划、江西省卫生专项规划、江西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江西省农村(含民族地区)扶贫专项规划、江西省新型工业化专项规划、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江西省信息化专项规划,共14个专项规划(初步设想,有待与国家正式编制的专项规划衔接)。专项规划由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规划期以五年为主,展望到2020年。专项规划的编制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量化发展目标,明确任务措施,提出重大项目。同时,编制高速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改造、电力发展、新能源发展、汽车工业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农民工服务体系等单项规划。单项规划由我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编制。规划期根据工作需要和国家要求灵活确定,滚动编制。其它规划由各地、各部门自行编制,报我委审核和备案。

三是试编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经济区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国家总体规划或省级总体规划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对一些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集地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地区、重点开发地区等跨行政区的经济区进行规划。为了扩大江西在全国乃至在世界的影响,进一步打响江西生态品牌,保护人类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水,充分挖掘鄱阳湖的题材,“十一五”期间,拟试编江西省山江湖规划和江西省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由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完成。

四是改革市县规划。在省和市县规划中,市县规划应该成为最贴近人民、有约束力、可操作的规划。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苏州等六个市县开展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初步设想是:在市县一级只编制一个规划,将辖区内的国民经济、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融为一体。我省“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市县规划体制改革难度较大。对此省里不作统一要求,但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如吉安县先行一步,探索经验。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做到“三个到位”

“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深远、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结合我省实际,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关键是要做到认识到位、队伍到位、工作到位。

第一、认识要到位。认识到位,关键在领导。我委从去年底开始,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就着手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的部分前期研究工作。今年年初,按照省委常委会的要求,提交了本世纪头20年全省经济发展指标的初步设想和主要支撑条件分析。全省计划会议期间,又将《关于江西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步设想》(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了大家,以期引起各地、各部门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视。总的来看,各地、各部门对这项工作认识比较到位,提出了本地、本部门头20年经济发展的初步设想,但也有部分设区市至今没有拿出本地经济发展的长远设想。请已经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的设区市和部门,进一步提高规划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明年年底前形成本地、本行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尚未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的设区市和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迎头赶上。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9

第一、这次会议具有与前几次规划工作会议不一样的特点,这次会议我们了《*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这两项重要的规划,特别是*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已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大家回去要好好认真研究和学习,因为这个规划牵涉到我们每一个地市相应的问题,然后把这些规划的主要精神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不要做出与规划不符合的事情。另外,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是我们省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水资源配置规划。昨天田克军处长谈了水权概念,我们的理解是规划所定的水量配置方案,也就是从政府角度所确定的钱塘江南北两岸所配置的水资源,特别要从杭州湾两岸地区对水资源配置和要求认真地进行相应的研究。

第二、这次会议总结了近几年来水利规划工作的几个经验,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统一了认识。*年以来,我省水利规划工作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治水新思路的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省的河道整治,城镇供水,水资源规划和河口综合规划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在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下做好规划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为什么?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每一个人、每一个地区对水的需求,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好多地方还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都要靠我们自己探索,自己摸索,而且水利规划又是我们一切水利工作的龙头,没有把水利规划工作抓好,后面的工作无从谈起,我们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也出现很多新的问题和困难。比如说,我们原张厅长就要求我们出国要到今后10-20年时间内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要达到的中等发展国家去,看看他们对水到底怎么要求。面对现在国家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新要求,与会同志通过这次会议增强了做好今年规划工作、促进水利改革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了对形势和任务的理解和把握。

前几年我们做了很多规划,做这些规划有好的经验,也有好多教训,这次会议我们把经验和教训都提出来,能够使大家对目前的形势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交流了经验,拓展了思路。会议分成三个小组讨论,并有三个单位大会发言,大家充分交流了情况、沟通了信息,而且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发现了不少新经验、新亮点,探讨了工作新途径和新办法。比如,宁波市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建设,宁波市的规划是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有机的结合体。过两天宁波马上要组织召开一个会议,对规划进行后评估,给我们全省也提供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丽水结合当地特点,提出了四维丽水的概念,刚才我们王东祥副厅级巡视员也高度肯定了这一点,结合自己的特点,介绍了富有特色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我们省水电设计院承担了大量的水利规划任务,他们从规划编制单位角度出发,就如何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和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上,提出想法和思路,也对全省地市水利规划工作提出了建议。通过交流,与会代表反映拓宽了思路,收获很大。在交流过程中,各位代表在规划体系建设,水利规划重点以及规划管理办法制定和完善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多的、很好的建议。比如,整个规划体系比较乱,我个人有这样一种感觉,各位代表也反映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规划的规划,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在这一段时间包括“十一五”期间要有一个明确的体系,我们到底要开展什么样的工作,根据这个规划的规划进行一个相应的计划,这样任务分工就比较明确。另外,两个导则,大家对搞这两项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都是比较统一的,一个是水域调查,占用水域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到底有多少水域被占用?河道情况怎么样?*省的水面率有多少?我们作为水利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我们现在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没有搞清楚。我们一直强调我们要象管理土地一样地管理水域,管理道路一样地管理河道。现在我们自己的家底都不清楚,怎么去管理?这一点大家都认识到了,至于具体怎么做,大家对导则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按照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导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它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另一个是防洪避洪规划,自然灾害中,我省死人死的比较多的地方,往往是在小流域局部区域,所以这项规划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精神开展,我们要保证少死人或不死人,规划要体现一种新的理念,而不能按照常规方法编写,主要解决怎么避洪问题,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这项规划工作。

第四、找出了弱点,提出了问题。褚加福副厅长所做的重要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利规划工作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对水利规划的新要求,提出了新的整改意见。

第五、布置了工作,明确了任务。大家感到,为做好今年的规划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明确,重点突出,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规划,以规划带项目。第二,要切实做好水利“十一五”规划,保证重大水利项目的建设需要。第三,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的要求,继续推进我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第四,要进一步做好全省的水域调查工作,为全省的水域管理、水域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强有力的措施。第五,要切实做好全省有代表性的小流域的防洪避洪规划工作,为全省小流域规划编制提供示范。第六、要加强规划的计划管理,建立规划体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改进作风、服务基层作为一个重点,省水利厅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

二、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把这次会议的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必须要认真学习领会,统一思想,开拓创新。今年的规划任务还是相当繁重的,如何更好地适应各方面所面临的新形势,不断提高规划的能力和水平,应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要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规划作为水利发展的参谋和助手,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各项规划工作,切实增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水利规划工作的自觉性,水利规划要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统筹发展的观念,这是做好今后规划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搞规划工作与搞设计不一样,搞规划是比较难的一个事情,我们规划工作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种结合,规划搞得好不好,就是看你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得好不好,里面有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们搞设计,多大尺寸、有何功用,规范上写着明明白白,你按照规范做就好了,做好了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搞规划的话,许多地方是没有什么可以参考,大多要靠自己去想,怎么能使规划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当地工作,这个方面确实特别难,而且工作量特别大。

第二,要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上下功夫。几年来,我们各级规划部门通过制订规划,在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上迈出了步伐,但与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规划工作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防洪减灾方面,由洪水的控制向洪水的管理转变,这方面的思路大家一定要明确起来,要给洪水以出路,这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问题之一;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强调通过运用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注重要通过水的循环利用,保护、改善和恢复水体的功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切实增强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主动性,以加快水利的改革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做好水利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

第三、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我们所做的规划今后一定要有用,报告编出来,自己都看不懂,行政管理部门更是无法用,要强化水利规划,使规划更有利于依法行政,提高规划工作的行政能力。要在规划水平上下功夫,要站在行政管理的角度编规划。因此,我们从事规划工作的同志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积累、努力创新、综合协调,善于把握全省和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和重大战略举措,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善于沟通和协调,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注重利用政策、制度、行政等手段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社会管理,这就是我们做好规划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加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规划工作是水利工作的基础和龙头,事关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前景,政策性、专业性很强,要善于把握规划工作的规律性,抓住工作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特别是我们现在的规划部门在调查研究方面下的功夫还不是很够,坐在房间里面是搞不出好规划的,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调查,多听听当地老百姓的意见对规划工作会有很多启发和帮助。我们要建立决策的专家咨询评估制度和重大决策的集体研究制度,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及所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这是做好规划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我们要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今年规划工作有很多的特定条件,我们国家继续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投资体制改革措施和配套措施可能要相继出台,特别是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出台,要求更加高了。这点我们要提前给各地市打个招呼,今后我们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对于项目的管理或其他方面的管理会更加严格,希望我们各个地市要做好思想准备。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成为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已经广为人们所认识了。王东祥副厅级巡视员、褚加福副厅长、田克军处长等领导提出的对我省*年水利规划工作的重点和要求,都是基于是对当前形势的把握,对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水利新思路的贯彻和落实,这些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必将对我省水利工作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优势,以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为目的,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把我省改革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本次会议围绕我省各项工作所提出的任务,就是要我们认真研究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思想和行政管理行为,约束我们行政管理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强化规划的社会管理职能,完善水利规划的管理办法,形成一套新的规划制度的框架体系,保证规划工作严格按照规划制度程序进行。

我们*现在在全国还处于领先地位,今后的水利规划工作肯定会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对规划工作来说,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工作,不断总结,把握规律,一定能以机制的创新和完善,统领我们整个规划工作任务的完成。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10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作用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合理的安排。通过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建一个高素质和高效率的企业集团,进而形成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具备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

(二)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对员工个人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中强化自我管理、有效开发与利用员工智能的重要手段,是个人成才的有效办法。对员工个人作用表现如下:(1)帮助新员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分析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观、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获取组织内部有关工作机会的信息。(2)职业生涯规划既能使员工了解自身长处和短处,养成对环境和工作目标进行分析的习惯,又可以使员工合理计划、分配时间和精力完成任务、提高技能。这都有利于增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3)鞭策个人努力工作。职业生涯规划犹如人生之靶,一旦树立就会时刻提醒鞭策员工一步一步向它靠拢。(4)有助于引导个人发挥潜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新员工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优势和能够产生回报率的方面,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

2、对企业的作用。企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保证企业未来人才的需要。企业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通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人力资源开发的鼓励政策以及职业发展机会相关的信息,从而使员工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保障企业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通过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实现人才的自我价值,是留住人才、凝聚人才的根本保证,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组织保证。总之,企业对新员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不但有助于留住企业招聘的新员工,而且保证了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

二、新员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自我分析,不能准确认识、评估自己

自我认识、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个起始环节,认识评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是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在自我分析的环节中,必须清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自己,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什么,自己的技能专长是什么,自身的优势弱点有哪些,能够知己之长、知己之短、知己所能、知己之所不能,这也是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但现在很多情况是,新员工自我认识分析较为缺乏,未能全面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这也就会造成新员工在进行职业目标确定时,产生盲目自信或者失去信心妄自菲薄的心态,这些都不能使他们在主观和客观很好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目标的确定。

(二)实践环节薄弱,职业环境不熟悉

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的确定、实施策略与措施和反馈调整5个环节。其中,职业环境分析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职业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对这些职业信息与环境的了解与把握,是建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当前新员工的社会实践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社会实践环节薄弱,新员工群体整体缺乏对外部职业环境的关注与了解。在新员工中不清楚“自己喜欢的职业的从业要求”,对于职业要求和变化趋势的了解相对多一些。

(三)对职业机会评估不足,确定职业目标盲目

新员工大学毕业后,面对职业目标选择时,抱着一定的投机心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员工没有认清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对职业选择没有坚定的信念,导致对职业目标选择的偏移。尤其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员工职业选择更加盲目。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环境条件和资源,都必然受到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环境的影响作用。正是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员工在对出现的职业机会进行评估过程中,产生投机心理,抱着先“先占位置,再图发展”的思想,不认真根据自身和职业情况进行匹配,给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增添障碍。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新员工对其最初选择的职业决定很快会感到失望,因此跳槽率很高。

三、实施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与员工个人双方的责任,企业与员工个人必须共同参与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

(一)员工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员工个人而言,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己到底希望从职业中得到什么,自己的优势与局限是什么,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以及它们与自己所考虑的备选职业是否匹配。

1、进行自我评估:即要全面了解自己。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自我评估有利于确定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资质以及行为取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转换观念:即员工要转变陈旧的观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走出误区,破除“大锅饭”、“铁饭碗”的观念,并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学习有关知识,增强有效规划职业生涯的积极性,为将来职业转换做好充分的准备。

3、职业定位:即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

4、环境评估:在对自己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了解后,就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机会进行评估,主要是评估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5、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期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期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期目标的组成部分。

6、实施策略:即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要制订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去争取目标的达成。

7、评估与反馈: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在达成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

(二)企业如何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实施成功的职业规划与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增强企业的自我洞察能力,将企业的战略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将企业的发展计划与明确的员工开发项目结合起来。根据企业未来的发展变化,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企业在目前和将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满足,使企业和个人更加清楚企业中潜在的职业方向,使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同步进行。

2、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1)长期性的原则。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即横向:企业的各级组织、管理及决策者、员工本人的积极参与。纵向:贯穿整个企业的工作过程中,贯穿员工的整个人生中。(2)动态性原则。在制订和采取职业生涯管理具体措施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变化与发展的因素。(3)差异性原则。由于环境、员工个人、企业等的不同,每个公司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都各有千秋,每个企业都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讲生存,求发展,就更应该寻找自己的特色。

3、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机制,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和项目。教育培训既要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考虑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将培训学习计划与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建立职业记录与工作公告制度,制定综合性的职业管理及内部晋升计划,另外,还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在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活动中扮演好教练、考评者、顾问以及中介人的角色。

4、支持新员工的职业探索。新员工对自我的认识有个探索的过程,反映在其职业生涯中即表现为必然存在着职业探索时期。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应该创造条件,开展工作调适,帮助员工开展职业探索,全面发展自身能力,丰富工作经验,进而提高其在组织内的满意度,有效地留住组织需要的人才。工作调适可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工作转换与职业丰富化。工作转换包括职务晋升与横向流动,职务丰富化则包括职务扩大与职务丰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个人工作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总之,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员工与企业双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这不仅关系到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定位、利用和培养,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参考文献:

1、徐笑君.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2、梁晓雅.人力资源吸收与选拔[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3、胡君辰,宋源.绩效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4、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郑书慧.规划生涯之路[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杨跃平,梁发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J].有色金属,2003(1).

8、谢铁华.对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7).

9、曾月征,程慧君.浅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J].企业管理,2008(4).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11

一、引言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现代社会中被称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因为企业所有内容包括从基层的工厂生产到高层的资源管理和配置都是在人的操控下进行。但是每个人的能力特长有所不同,而企业拥有的职位分工也丰富多样,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了解员工,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目标,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论对员工自己还是企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习惯了自古以来靠人体劳动维持生计的中国人民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认识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有的,这种认识来源于国外的经验,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逐渐被我国企业重视。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发展相结合,对影响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员工制定符合自己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1]。由此可以看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员工自己个人的工作,更是企业应该引起重视的工作,只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所有员工的存在都是企业的巨大财富,施工企业适当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员工找到目标,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企业员工对自己在企业未来工作发展的计划。每个企业的文化、环境、要求、目标都不一样,所以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具有其特殊性的,所以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企业的共同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对员工工作的生活环境,心理品质,企业文化,社会影响等内外方面因素的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再考虑员工自己的能力,给员工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对员工在企业未来的走向做出大概的计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通过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员工发现自己的优点,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各阶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所有的员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同心协力,才是企业永恒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是员工自我实现的保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生在世有五大需要,并且呈金字塔式排列。在金字塔最下面的是人的基本需求,也就是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等,在金字塔最顶层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精神层次的需求,也就是人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例如幸福等等。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员工未来发展的科学计划。通过学习、培训使员工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2]。

2.是企业挖掘人才的有效措施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存在着误区,或者认识不足,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工作中自然也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企业是一个有科学管理、科学规划、科学执行的组织,对人才的选拔也具有科学性,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企业挖掘人才的有效措施。通过测试、分析、判断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激励工作积极性,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四、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的作用

员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同时企业应该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良好的引导者的作用。一般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进入企业初期就要开始,找准员工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将来要发展到的程度。员工初入企业,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还是懵懂阶段,需要企业内部专业人员根据企业规划和对员工性格、技能等方面的了解帮助员工找准未来发展方向。一旦找错了方向,不仅浪费了人才,对员工自己的自信心也是严重的打击。对于施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还应进行职业规划的相关培训,了解职业规划的意义,同时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树立坚强的信心,不要把未来的发展仅仅局限于施工这一领域。

五、企业实施职业规划的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评估体系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但是员工拥有独特的个性,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要加强对员工个性的评估体系。中医讲究对症下药,这与员工的个性评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评估主要包括对员工日常行为的考察,与人相处的情况,对工作是否有上进心以及人格等方面的考核。通过这些数据,企业对每个员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包括员工的共性和个性[3]。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充分考虑员工的共性和个性,安排相同或不同的课程进行专项培训。

2.进行科学的职位设计

员工成功上岗是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目标,因此对企业的岗位进行分析,了解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针对岗位的职责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员工的职业规划一般是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因此对于岗位的设计也应该形成一种逐级上升的关联,这样既能够提高职业规划的成功率又可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六、结语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体,那么企业员工就是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只有细胞充满了活力,企业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员工的活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和未来的目标,有了目标就知道前进的方向,就会产生动力。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对员工自身修养的提升,更是为企业创造利益。

参考文献:

[1]孙妍.企业发展与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No.21202:24-27.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12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07-02

每一个社会劳动者都是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力量,其个人的发展进步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决定了大部分的社会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划教育,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合理定位,更缺乏正确引导,而各用人单位由于人员众多、资金问题、体制问题等,也不可能为员工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

一部分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有过规划,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影响,没有真正履行对自己的承诺;另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给自己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跟着感觉走,靠惯性生活。这样都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法顺利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更不会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总之,目前中国社会中,在职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国家和社会缺乏支持、用人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个人没有认识到终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

1 国家和社会方面

个人工作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已经不再在教育系统的职责范围之内,更多的是要强调个人的自觉规划和有效实施,以及用人单位发挥教育或者培训的主体职能。但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也是其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美国政府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和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建立了从职业认识到职业选择的完整职业指导体系。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这种经验,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严格要求,规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实现全民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另外,国家人事部门可以组建一批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训机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作为第三方培训机构,为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此举既能节约社会成本,又能弥补学校和用人单位专业指导人员欠缺的不足,还能有效解决大部分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

2 用人单位方面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还没有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工作对于员工来讲只是谋生手段,工作单位对于员工来讲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可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充斥着人们的头脑。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强势一方,应该主动承担起员工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任,坚持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帮助员工取得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提高员工满意度、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同时,实现单位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双赢。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

企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以内部晋升为主线、以能力为主要依据的人员选拔制度,为员工创造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有能力的员工能够完成自我实现。同时,要按照人职匹配的原则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员工各司其职、各展所能,进而爱上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培养与企业同步的价值观。这样才能降低员工的跳槽率,为实现员工的终生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有利条件。

2.2 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

企事业单位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规划导向,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要根据单位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以目标激励为先导、竞争激励为核心、利益激励为后盾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2.3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力度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才能实现个人和单位的更有效结合,每个个体的成功可以叠加为单位的巨大成功,各个单位的成功发展则可以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因此,单位要注重员工个体的成长,帮助员工培养终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创造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条件。

3 个人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归根到底还是对于个人自身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学校期间得到学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没有自身实践,再好的规划都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意义。个人对于自身的规划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变化:有些人开始没有规划,但是工作之后开始规划了;有些人开始规划了,但是工作之后又改变了规划内容;有些人按照自己以前的规划一直有目标地走下去;还有一些人有过规划,但是工作之后开始随波逐流,迷失了自我。

要实现每个人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除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工作单位的努力之外,个人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行。

3.1 提高个人执行力

有没有执行力,或者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一个是亲自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规划;另一个是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规划。只有两个条件同时实现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毅力来执行自己的实施方案,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也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收效甚微的最主要原因。

3.2 健全自身职业规划实施反馈与促进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显著的长远性和独立性。因此,需要每个人自己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评估反馈机制,做到定期总结、实时评估、及时反馈。在评估反馈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不断修正个人规划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对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是需要整个社会齐心协力来做好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当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来培养民众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不能仅仅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局限于大学阶段,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远性和复杂性,将教育的时间拓展到整个人生过程中,将教育的主体拓展到整个社会,将教育的对象拓展到每个社会成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才能教育好年轻一代规划好自己的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个人工作发展规划篇13

1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含义和背景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从参加职业工作开始到结束职业工作为止所经历的工作过程。从目前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研究来看,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制定一个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并通过努力工作不断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内容调查中,企业管理人员对这一管理目标的实施并不能满足员工的要求,在管理中,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造成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企业内部应指导、协助企业员工职业规划目标的完成,促进员工个人的不断成长,提高企业在国际大背景下的竞争力[2]。

2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各企业间将面临更为严重的竞争压力,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应成为竞争的源头,怎样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得到各个企业的重视。但企业在实际的员工职业规划过程中,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从而无法有效的帮助企业员工实现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3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

3.1 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在实际的员工管理过程中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这就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规划发展。大部分企业只注重员工在企业内部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并不能有效地了解员工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没有展开,是因为企业管理人员不知该如何构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个人对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存在误解的问题,仅仅把职业规划管理认为是对个人的要求,造成职业规划管理的完善过程相当缓慢[3]。

3.2 员工职业心理复杂,缺乏制度保障

在企业中,会存在多种类型的员工,第一种是属于稳定型的,这种员工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没有长远的打算,但能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想在公司安稳的待下去;第二种是属于上进型的,这种员工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具有长远的打算,并希望自己能在公司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己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第三种是属于跳槽型的,这种员工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很明确,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并不注重公司的发展,只是将公司当作自己学习、发现的平台,一旦发现机会就辞职,寻求自己的理想目标。同时,由于企业内部缺乏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配套制度,导致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不能及时进行。

4 促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

4.1 提高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

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逐步完善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为员工职业目标的实现奠定发展方向。

由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特点,相应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建设也不能一成不变。各企业应该对企业内部的工作岗位进行详细的划分,针对各岗位的岗位特点制定详细的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方案。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做好对公司即将入职人员的考核工作,实现企业和员工的相互选择,在选择过程中,有效的排除了职业风险,减少了企业的职业发展成本,为企业新入员工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制定做好前期准备[4]。

4.2 健全制度保障,端正员工心态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想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必须要有相应的法规制度作为支撑。这就要求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建立完善的奖罚措施,以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作为企业薪资发放的依据,企业应该注重员工工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工作能力高的员工才能胜任企业工作,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理应获得高薪回报。企业通过采取该种措施,充分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即满足了员工对自身发展目标的要求,又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培养优秀工作团队提供了保障[5]。

5 结语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为在职员工所提供的促进其自身职业发展目标实现的一种方式,企业只有不断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系统,不断促进企业员工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的完成,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才能不断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李业.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7:79.

[2]张雷,晁阳.企业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5:139-14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