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实用13篇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1

    从朱镕基总理要求在大学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以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曾经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只是在最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遇冷,笔者针对这种情况调研了多家企业,一些企业指出了多数地方院校培养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如下:难以胜任企业工作且职业发展无后劲。面临企业的具体工作,一些学生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能够发现企业问题并提出管理方案毕业生更是寥寥无几。招聘进来的学生要么由企业重新培训改造,要么被企业束之高阁。就业困难受冷落。近些年来,用人单位反映地方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就业竞争力弱,牌子不及重点大学硬,动手能力不及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生,在目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滑趋势,企业更愿意招聘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期望值适中的学生。

    缺乏工作信心。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感觉自己专业性不强,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会计、策划方面的知识泛泛掌握而不深入,似乎哪个部门的工作都能做,但都缺乏深入的专业能力,于是面试时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自信,工作中出现畏惧情绪。企业更喜欢从内部提拔管理人员,能够提供给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管理岗位特别有限。原因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相比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这些本科毕业生与企业磨合期会很长,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择上,往往倾向将管理岗位留给从具体工作岗位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一线人员。由以上四点,我们能够看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出口不畅,进口不旺”的现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挑战,而欧美、日本人才市场对工商管理毕业生的需求呈现总体规模逐年扩大的趋势,以此观之,改变培养模式,加强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这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激烈的院校竞争中实现“惊人一跳”提供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新建地方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2

(二)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对上述五届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就业岗位较为分散,主要有外贸业务员、市场销售、数据录入等,少数学生从事事业单位行政、企业会计、企业文秘等工作。

就业对口率方面:近15%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26%从事与专业相近工作,42%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

工资方面:以毕业两年内月收入作为统计:40%2000-2500元,32%2500-3000元,28%工资为3000-4500元。

工作稳定性方面:23%没有换过工作,51%换了1-3次,8%换了3次以上。

调换工作原因:36%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34%为了寻找更好的待遇,26%因为专业对口问题,1%因为人际关系不融洽。

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43%的同学归结在缺乏实战经验,20%归结在日语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25%认为是所学专业课程没有实用价值,4%认为企业对商务日语专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准不认同,8%原因未明确化。

(三)问题点总结。相对来说,取得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这样的外贸类证书不难,而日语方面想取得较高等级的证书却有难度。总体对口就业率不高,30%左右的学生就业前未能取得日语三级证书,而近90%的学生都强调要加强日语听说能力的实战能力培养。

此外,目前外贸类工作多要求的是英语能力。即便是有日语对应的业务岗位,具体工作时使用的外语还是以英语为主,从邮件来往到具体工作都存在这种现象。外贸类就业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二、服务贸易类就业市场分析

(一)商务日语专业就业岗位群。近年来,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定位在日资企业或与日企有业务往来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就业岗位群以日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商务贸易领域下的外贸业务及基层管理岗位为目标。由于交流语言偏英语语种,以及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在进出口业务方面的工作岗位变得不稳定。另外,由于之前工业性日资企业进驻中国正在减缓,以对日项目为业务核心的BPO服务贸易类就业岗位群正在逐渐扩大。

据日本企业信用调查机构“帝国数据库”的调查显示:目前到中国开拓市场的日本企业数量已突破2万多家。从行业种类来看,制造业最多,之后是批发业,服务业居第三位。

(二)服务贸易类就业岗位群分析。服务贸易是指作为企业将服务流程(如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各类资源管理、仓储运输物资管理、企业运营流程管理、服务管理等)以商业形式发包给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经济活动,也叫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黄金产业。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服务外包业务比重不断增大,众多企业相继在中国以设立办事处、子公司、合资企业等形式扩展业务。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处于起步期,发展潜力较大。

近年来,上海浦东软件园、南京蒲口软件园、昆山高新区软件园、无锡新区软件园、南通软件园等日益成为国内外软件外包发包商频频下单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见,服务外包在我国具有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日软件服务贸易岗位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

三、策略探索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3

本次主要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需求调研。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在某一职业上的胜任度。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三个部分,具体构成如表1。

表1职业能力构成

职业素质包括责任心,职业道德,学习态度等,是对人内在的一种要求。不同的职业对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某一职业对计算机要求很高,但可能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不高。但很多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同的职业在对职业素质要求上有一定的共性。笔者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通过《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从对本专业的需求、胜任度、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五个方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按照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基本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六个维度进行调查。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在本次调研中,被调查的人员为56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企业的部门主管。共发放56份问卷,回收56份,剔除7份无效问卷(答题不全),有效问卷49份,其中国家机关6份,事业单位21份,企业22份,包括:国有企业6份,民营企业7份,外资企业4份,其他类型企业5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信任度分析

数据表明:在49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对工商管理需求状况是:非常需求者有4个,占8%;较多需求者有2个,占4%;一般需求者有27个,占56%;较少需求者有11,占22%;无需求者5个,占10%。

调查者所在企业过去三年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趋势为:呈上升趋势的有16家,占33%;呈基本持平的有25家,占51%;呈下降趋势的8家,占16%。

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只有少数企业不需要,可以得出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就业面是很广的,市场的相容性很高。就需求变动来说,少数企业处于下降趋势,其余大多处于上升趋势或持平。

从每一种企业性质单独分析需求变动,在国家机关中:呈上升趋势的有67%;事业企业中呈上升趋势的有38%,呈基本持平趋势的有48%;其。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这类企业中有较大的需求。

总之,调查结果表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近几年的市场需求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和就业总量都是比较乐观的。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度分析

数据表明:4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工商管理毕业生非常胜任的有4份,占8%;认为比较胜任的有32份,占66%;认为勉强胜任的有9份,占18;认为不太胜任的有2份,占4%;认为极不胜任的有2份,占4%。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还是不错的,基本得到企业的肯定。

实际工作中,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会由于专业特性,自身对知识的应用在工作中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在分析胜任度的同时我们还调查了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情况,统计数据如下:认为能够胜任高级工作,表现出专业水平的有3份,占6%;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19份,占39%;认为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的有9份,占18%;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的有5份占10%;认为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的有13份,占27%。从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这便涉及到该专业毕业生对知识的一种迁移能力,即一种转化知识的能力。针对较宽的知识面,表现出的不精通,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一个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在用人中相对于知识储备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高等教育的现状多少有些出入。

3.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适应度要求

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一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等。针对被调查企业对毕业生英语的要求,数据处理如下:要求英语四级的有27份,占55%;要求英语六级的有14份,占29%;要求达到商务英语水平的有一份,占2%;要求到托福,雅思的有一份,占2%;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的有5份,占10%。由此可得,90%的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英语水平有了要求,主要要求集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水平。针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统计数据如下:要求基本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6份,占12%;要求熟练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40份,占82%;要求有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水平的有2份,占4%;其他要求的有1份,占2%,从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基本以熟练office为主。

对于文字表达能力,在49份问卷中,有23份显示应该具有,这个比例将近一半,同样显示了语言表达能力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4.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适应度要求

通过对企业更希望工商管理专业学的二级学科,频数分布图如下:

图1更希望工商管理人员所学专业

从上图可以看出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一般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的频数比较大,目前市场的需求也会更大一下。其他专业会由于有些已经饱和或是国内发展不成熟等原因频数较低。

同时,我们也调查了解了企业对毕业生考取并获得相关证书的看法。调查结果为在49份有效问卷中有5份认为不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10%;其余44份认为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90%。由此看来考取相关的证书是有必要的,这是对自己有专业知识的一种说明。对于有必要考取证书的44份,如下图:

图2有必要考取的证书

这里的证书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一种资格证,是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的证明,图2表明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人力资源和会计类证书的需求。

针对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除去所必需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外,法律知识,贸易知识在现代企业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抢夺市场的速度。法律知识是保证企业受到非法打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期望是与社会背景,国际背景相吻合的,是在不断发展的。

5.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适应度要求

我们选取了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工作效率、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强、学习新知识的态度进行选择排序,从中选则四项重要的职业素质,再按主次排序。处于首位的职业素质的频数、比率为:职业道德,27份,56%;专业素养6份。12%;身体素质0份;心理素质4份8%;工作效率1份,2%;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6份,12%;责任心强5份,10%;学习新知识的态度0份。这组数据可以分析出职业道德是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最为重要的职业素质要求。其次是专业素养、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等。这些素质会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个人的价值观有关,是人内心深处更深一层的体现,是不易被改变的一项,相比较而言,知识则更容易掌握,而好的道德情操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也是在校期间大家会忽略的一项,对于我们的就业却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需要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6.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

通过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企业工作者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的建议有:(1)、加强口语;(2)、加强社交礼仪;(3)、加强商务英语;(4)、公共关系;(5)、心理教育课程;(6)、法律知识课程;(7)、社会政策研究;(8)、实践课;(9)、人文类课程;(10)、艺术鉴赏类课程;(11)、文学课程;(12)、公司财务管理;(13)、演讲与沟通能力;(14)office高级操作培训;

三、调研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关于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生的需求也因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在企事业单位达到基本满意。该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之处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塑造自己。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时候也可以参照企业需求,社会需求来进行。具体的结论建议如下:

1.突出核心课程,完善教学环节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过了30多年了,目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经济业务的交易运行事项也变得愈加复杂难解。现阶段应该对这30多年里所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加以分类、整理和归纳,特别是当前中国大多数工商企业面临极其复杂、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实战能力、应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采用最符合、最适应我国国情的,贴近工商管理实际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中国的企业市场实情下接受专业知识教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如社交口才、商务英语、文艺类课程、中外公司企业文化、职场商务礼仪、职场心理学、办公软件高级课程、社会政策研究课、企业实践调研课等;

同时突出以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所需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管理和技术人员,增强学生对企业实践和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同时改革评价方式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结合试卷或结课论文(期末)、模拟实习公司、章节案例演讲、项目策划书等全方位的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养进行考核。

2.学生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划

工商管理专业的在校生应该关注近几年工商管理类下二级学科的人才需求与兴趣方向,选择一个细分的专业方向,改变宽而不精的知识结构,加强责任心、培养职业道德同时熟练的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并根据自身就业方向,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培养方案

现代企业不仅考察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更加看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会做什么会做多少。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在体现本校本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应该合理划分专业知识结构和职场能力结构,强化管理类基础理论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工商管理的管理教育要使得将来的管理者形成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本理论基础。

4.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加强与企业合作

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趋于多元化,学校与企业间应加强合作,定期组织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邀请企业家、专业人士进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让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工商管理类学生对现代企业的了解,从而培养企业所需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同时不定期的开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纪律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培养专业素养高、沟通能力强、责任心强且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

(指导老师:赵红梅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侠石盛林: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调研[J].商业现代化,2009(17)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4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按照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基本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六个维度进行调查。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在本次调研中,被调查的人员为56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企业的部门主管。共发放56份问卷,回收56份,剔除7份无效问卷(答题不全),有效问卷49份,其中国家机关6份,事业单位21份,企业22份,包括:国有企业6份,民营企业7份,外资企业4份,其他类型企业5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信任度分析数据表明:在49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对工商管理需求状况是:非常需求者有4个,占8%;较多需求者有2个,占4%;一般需求者有27个,占56%;较少需求者有11,占22%;无需求者5个,占10%。调查者所在企业过去三年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趋势为:呈上升趋势的有16家,占33%;呈基本持平的有25家,占51%;呈下降趋势的8家,占16%。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只有少数企业不需要,可以得出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就业面是很广的,市场的相容性很高。就需求变动来说,少数企业处于下降趋势,其余大多处于上升趋势或持平。从每一种企业性质单独分析需求变动,在国家机关中:呈上升趋势的有67%;事业企业中呈上升趋势的有38%,呈基本持平趋势的有48%;其。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这类企业中有较大的需求。总之,调查结果表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近几年的市场需求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和就业总量都是比较乐观的。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度分析数据表明:4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工商管理毕业生非常胜任的有4份,占8%;认为比较胜任的有32份,占66%;认为勉强胜任的有9份,占18;认为不太胜任的有2份,占4%;认为极不胜任的有2份,占4%。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还是不错的,基本得到企业的肯定。实际工作中,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会由于专业特性,自身对知识的应用在工作中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在分析胜任度的同时我们还调查了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情况,统计数据如下:认为能够胜任高级工作,表现出专业水平的有3份,占6%;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19份,占39%;认为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的有9份,占18%;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的有5份占10%;认为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的有13份,占27%。从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这便涉及到该专业毕业生对知识的一种迁移能力,即一种转化知识的能力。针对较宽的知识面,表现出的不精通,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一个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在用人中相对于知识储备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高等教育的现状多少有些出入。

3.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适应度要求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一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等。针对被调查企业对毕业生英语的要求,数据处理如下:要求英语四级的有27份,占55%;要求英语六级的有14份,占29%;要求达到商务英语水平的有一份,占2%;要求到托福,雅思的有一份,占2%;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的有5份,占10%。由此可得,90%的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英语水平有了要求,主要要求集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水平。针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统计数据如下:要求基本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6份,占12%;要求熟练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40份,占82%;要求有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水平的有2份,占4%;其他要求的有1份,占2%,从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基本以熟练office为主。对于文字表达能力,在49份问卷中,有23份显示应该具有,这个比例将近一半,同样显示了语言表达能力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4.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适应度要求从上图可以看出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一般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的频数比较大,目前市场的需求也会更大一下。其他专业会由于有些已经饱和或是国内发展不成熟等原因频数较低。同时,我们也调查了解了企业对毕业生考取并获得相关证书的看法。调查结果为在49份有效问卷中有5份认为不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10%;其余44份认为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90%。由此看来考取相关的证书是有必要的,这是对自己有专业知识的一种说明。对于有必要考取证书的44份,如下图:这里的证书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一种资格证,是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的证明,图2表明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人力资源和会计类证书的需求。针对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除去所必需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外,法律知识,贸易知识在现代企业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抢夺市场的速度。法律知识是保证企业受到非法打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期望是与社会背景,国际背景相吻合的,是在不断发展的。

5.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适应度要求我们选取了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工作效率、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强、学习新知识的态度进行选择排序,从中选则四项重要的职业素质,再按主次排序。处于首位的职业素质的频数、比率为:职业道德,27份,56%;专业素养6份。12%;身体素质0份;心理素质4份8%;工作效率1份,2%;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6份,12%;责任心强5份,10%;学习新知识的态度0份。这组数据可以分析出职业道德是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最为重要的职业素质要求。其次是专业素养、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等。这些素质会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个人的价值观有关,是人内心深处更深一层的体现,是不易被改变的一项,相比较而言,知识则更容易掌握,而好的道德情操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也是在校期间大家会忽略的一项,对于我们的就业却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需要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6.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通过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企业工作者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的建议有:(1)、加强口语;(2)、加强社交礼仪;(3)、加强商务英语;(4)、公共关系;(5)、心理教育课程;(6)、法律知识课程;(7)、社会政策研究;(8)、实践课;(9)、人文类课程;(10)、艺术鉴赏类课程;(11)、文学课程;(12)、公司财务管理;(13)、演讲与沟通能力;(14)office高级操作培训;

三、调研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关于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生的需求也因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在企事业单位达到基本满意。该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之处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塑造自己。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时候也可以参照企业需求,社会需求来进行。具体的结论建议如下:

1.突出核心课程,完善教学环节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过了30多年了,目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经济业务的交易运行事项也变得愈加复杂难解。现阶段应该对这30多年里所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加以分类、整理和归纳,特别是当前中国大多数工商企业面临极其复杂、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实战能力、应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采用最符合、最适应我国国情的,贴近工商管理实际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中国的企业市场实情下接受专业知识教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如社交口才、商务英语、文艺类课程、中外公司企业文化、职场商务礼仪、职场心理学、办公软件高级课程、社会政策研究课、企业实践调研课等;同时突出以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所需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管理和技术人员,增强学生对企业实践和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同时改革评价方式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结合试卷或结课论文(期末)、模拟实习公司、章节案例演讲、项目策划书等全方位的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养进行考核。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5

1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简介

1.1ERP实训平台简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通过ERP软件及平台的操作,可使人们对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更加熟悉,并对企业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流动更加清楚。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于2011年12月与上海鼎捷公司签署了“现代企业ERP管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规定,上海鼎捷公司提供我院经济与管理学部“易飞7.0(企业版)”ERP管理软件用于教学使用。工商管理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就是基于该ERP实训平台展开。

1.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具体内容

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共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ERP基础应用课程、ERP主流程介绍、ERP基础操作;第二阶段是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主流程、ERP销售管理、ERP采购管理、ERP存货管理以及供应链主流程体验;第三阶段是生产管理,包括生产制造主流程、ERP产品结构管理、ERP物料供应管理、ERP工单与委外管理、ERP工艺管理和生产主流程体验;第四阶段是财务管理,包括ERP应付账款管理、ERP应收账款管理、ERP自动分录管理和ERP会计总账管理。具体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难点可见以下表1~表4。

用课程1第1章ERP原理概论

《供应链管理》

《生产制造管理》

ERP发展历程

企业经营理念及主业务流程等相关1(1)了解ERP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

(2)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业务流程1教学重点:ERP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企业主流程

教学难点:ERP的基本理论ERP

主流程1第2章ERP系统主流程体验

2.1订单与批次需求计划

2.2采购与应付管理

2.3生产管理

2.4销售与应收管理

2.5期末结账1(1)熟悉ERP系统中主业务流程及各模K子系统之间联系

(2)掌握易飞ERP主流程体验基本操作1教学重点:ERP在企业应用中的主流程、各子系统基本业务流程和单据设置

教学难点:各子系统基本业务流程和单据设置ERP

基础

操作1第3章ERP系统初始化(基础操作)

3.1公司账套建立及用户管理

3.2易飞ERP系统公共参数设置1(1)理解ERP系统初始化的作用和目的

(2)掌握ERP系统初始化的方法

(3)能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数字化企业公共参数搭建1教学重点:公司数据的建立、ERP系统用户管理及公共参数设置

教学难点:ERP用户管理及权限

表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供应链管理1第1章供应链主流程

1.1供应链整体流程概述

1.2企业供应链与易飞进销存模块对应表11第2章ERP销售管理

2.1基础信息的设置

2.2客户及客户价格管理

2.3日常业务流程

2.4销售预测与客户订单管理

2.5客户信用管理

2.6销售管理报表1(1)掌握ERP销售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销售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销售管理1教学重点:销售管理主业务流程及操作、销售相关单据的生成及审核

教学难点:销售相关单据的生成及审核第3章ERP采购管理

3.1供应商及供应商价格管理

3.2询价与请购管理

3.3采购及采购变更管理

3.4进货/进货验收管理

3.5进退货管理

3.6常用报表1(1)掌握ERP采购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采购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采购管理1教学重点:采购询价核价和请购管理、采购单据及其变更、进退货管理

教学难点:采购单据及其变更、进退货管理第4章ERP存货管理

4.1基础信息设置

4.2品号信息管理

4.3日常交易流程

4.4库存盘点管理

4.5库存管理报表1(1)掌握ERP存货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存货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存货管理1教学重点:品号信息管理;库存交易及库存盘点

教学难点:品号信息设置、录入及管理供应链主流程体验

表3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1生产管理1第1章生产制造主流程

1.1一般企业生产制造整体流程概述

1.2一般企业生产制造业务与生产制造模块对应关系11第2章ERP产品结构管理

2.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2.2录入BOM

2.3录入BOM变更单

2.4组合与拆解管理

2.5常用报表简介1(1)熟悉ERP系统录入BOM作业

(2)熟悉ERP系统录入BOM变更作业1教学重点:ERP系统录入BOM作业

教学难点:ERP系统录入BOM变更作业(续表3)11第3章ERP物料供应管理

3.1批次需求计划特色

3.2批次需求计划基础设置

3.3批次需求计划计算逻辑

3.4批次需求计划的发放

3.5常用报表简介1掌握LRP(批次需求计划)1教学重点:LRP(批次需求计划来源及计算逻辑)

教学难点:LRP(批次需求计划计算逻辑)第4章ERP工单与委外管理

4.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4.2录入工单及工单变更单

4.3厂内生产流程

4.4委外生产流程

4.5常用报表简介1(1)熟悉工单及变更单的录入

(2)掌握领料单及退料单的录入

(3)能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生产入库单和委外进货单1教学重点:工单及变更单的录入;领料单及退料单的录入

教学难点: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生产入库单和委外进货单第4章ERP工艺管理

4.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4.2产生工单工艺方式

4.3工单工艺管理流程

4.4报工单的使用

4.5常用报表简介1(1)掌握ERP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基础信息设置

(2)熟悉ERP工单工艺

(3)熟悉投产单、转移单、入库单等工单工艺流程1教学重点:ERP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基础信息设置

教学难点:熟悉投产单、转移单、入库单等工单工艺流程生产主流程体验表4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1财

理1第1章ERP应付账款管理

1.1ERP应付业务概述

1.2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1.3应付账款开票管理

1.4付款核销管理1(1)了解ERP的ERP应付业务、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2)了解应付账款开票管理、付款核销管理1教学重点:ERP应付业务,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教学难点:付款核销管理第2章ERP应收账款管理

2.1应收业务概述

2.2应收账款开票管理

2.3收款核销管理

2.4应收应付对冲管理

2.5坏账处理管理

2.6应收账款月结管理1(1)熟悉ERP应收业务、应收账款开票管理、收款核销管理

(2)掌握应收应付对冲管理、坏账处理管理1教学重点:ERP应收业务、应收账款开票管理、收款核销管理

教学难点:应收应付对冲管理、坏账处理管理第3章ERP自动分录管理

3.1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

3.2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

3.3凭证还原管理

3.4自动分录管理报表1(1)理解ERP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

(2)掌握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

(3)凭证还原管理1教学重点:ERP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教学难点:凭证还原管理第4章ERP会计总账管理

4.1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设置

4.2预算管理

4.3总账结账管理

4.4会计总账管理报表1(1)掌握ERP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O置

(2)熟悉ERP预算管理

(3)总账结账管理1教学重点:ERP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设置、ERP预算管理

教学难点:总账结账管理为更好地指导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工商管理教研室与上海鼎捷公司签署联合著作协议,出版教材《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实训教程》。该教材针对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目的和要求,从ERP的发展史、实施方法、案例分析到ERP系统的实务操作,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以最通俗、最贴近企业应用实务的思考模式来引导学生,使其对ERP在企业中的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并掌握其应用。本教材编写者都是有经验的工商管理教研室专职任课老师,参编教师均曾赴上海培训,全部获得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认证。

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价值分析

2.1仿真企业环境,使学生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6

一、市场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有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展,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说“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原来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管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认识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概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越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个专业最主要的课程“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了。或许对这种发展的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的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特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为专业,也应该具体化,实用化。这种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

那么市场是否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质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结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如班组、工段、车间、各职能部门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不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具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企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远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远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那么这种数量优势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经济发展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阶段。8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恢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国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放引进投资,形成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发展。当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资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主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员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式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场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已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发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的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由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怀疑。其实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的掌握,还取决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疑,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着手。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7

但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市场上的说辞较多。认为如果是搞具体工作他们不像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搞管理又嫌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鉴于此,人们(包括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咋一听,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适应市场需求”。仔细一想,或许还可商榷。如果用人单位只强调会计或营销的一技之长,这些学生何不原来就报考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难道就业市场就不需要“工商管理人才”?或许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就业市场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一个本科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就在于能培养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工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

一、市场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有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展,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说“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原来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管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认识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概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越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个专业最主要的课程“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了。或许对这种发展的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的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特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为专业,也应该具体化,实用化。这种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

那么市场是否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质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结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如班组、工段、车间、各职能部门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不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具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企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远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远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那么这种数量优势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经济发展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阶段。8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恢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国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放引进投资,形成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发展。当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资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主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员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式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场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已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发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的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由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怀疑。其实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的掌握,还取决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疑,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着手。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8

2.1青岛地区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数量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多年来的热门专业,几乎所有综合类高校都设立了该专业。在青岛地区23所驻青高校中,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本科层次10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全部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大。2.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及模式情况从各高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来看,重点本科院校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着重培养的是工商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注重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继续就读研究生及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各民办高校,偏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要求速度快、可塑性强。目前两个层次的人才供给情况大致相当。2.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本次调查中,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满意度评价显示为:“比较满意”占比重最大,为43.9%;其次为“一般”,为41.0%;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3.3%;另外仅有1.8%表示“不太满意”、“非常不满”的为0。由此可见,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差强人意的现象也较普遍,应该引起重视。2.4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在本次对工商管理专业不足之处的调查中,需求单位反映最多的为“心浮气躁、不扎实”,占51.3%;其次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占47.8%;第三位为“动手能力不强”,占45.1%;另外,“缺乏责任意识”(37.2%)、“抗压能力较弱”(35.4%)、“团队观念较差”(26.5%)也是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与案头调研中得到的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总体呈现出的不足较为接近(实际操作能力弱、知识匮乏、安于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良好工作态度)。在需求单位提出的对本专业学生培养建议方面,很多单位提出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可见,该方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迫切程度。

3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3.1招生年限及毕业生人数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自2005年建校伊始开始招生,目前已有5届共996名毕业生。目前招生数量较为平稳,每年均稳定在250人左右。3.2就业率及就业去向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就业率始终较高:2013年总体就业率75.56%(其中正式就业率46.67%);2012年总体就业率82.27%(其中正式就业率68.64%);2011年总体就业率95.74%(其中正式就业率75.53%)。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方面,根据2013年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性质方面,64.5%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工作,23.4%的毕业生在国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另有10.4%的毕业生在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工作;在用人单位规模方面,50%毕业生在50人以下和50~100人的小型企业工作,在100~1000人规模企业工作的占24%,另有7%的毕业生工作单位规模超过1000人;而用人单位所属行业方面,则是和问卷调查结果相近,毕业生就业行业不固定,遍布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3.3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从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来看,主要还是对前述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反映较大;另外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够扎实、不能安于现状也是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还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践的能力不强等。当然,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吃苦、团队协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有一定创新意识、社会经验较丰富等方面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及肯定。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9

上海某高校2008、2009、2010届(截至2010年7月1日)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共计155名。

2.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记名式普查,辅以电话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的方式。

3.调查内容

本研究主要针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求职方式、职业分布、薪金状况、择业心态、择业困惑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回收情况

面向该校08、09、10届的155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采用电话调查方式,获得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接近97%。

(二)从调研中得出的基本结果

1、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该校生源以上海生源为主,上海生源占91%,其余主要为江西、浙江、甘肃、广西等地生源。男女比例为:67/83。

2、被调查学生分届就业率对比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7月1日,三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3%,08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6%,09届工商管理毕业生就业率为97%,10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75%,总体状况和1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均较差。见图一:

3、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基本情况

①参加面试的次数

调查结果显示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参加面试的情况分别为,1次面试成功占13%,2-4次面试成功占21%,5-9次面试成功占37%,10次以上面试成功的占29%,表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并不高。

②初次就业的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途径分布如下表一所示,亲友推荐占24%,校友推荐占0.7%,招聘网站占27%,招聘会占15%,学校推荐占31%,街道推荐在内的其他占3%,三大主渠道依次为学校推荐、招聘网站、亲友推荐。

③初次就业的流向

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流向分布比例如表二所示,升学占14%,出国占10%,公务员占4%,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占27.33%,外资公司占25.33%,私营民营企业占17.33%,自主创业占2%,自由职业者的比例为零,三大主要流向依次为国企事业单位、外资公司、私营民营企业。

4、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变动情况

①毕业生工作变动次数

调查结果显示150名工商管理毕业生中工作变动次数情况如图三所示,超过半数的87人未发生工作变动,21人变动工作1次,15人变动工作2-4次,1人变动工作5-9次,0人变动工作10次以上,但考虑到调查样本中有三分之一多的应届毕业生,工作变动程度仍较高。

②毕业生更换工作的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37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发生工作变动的原因分布如图四所示,48%为追求职业发展,27%为了工作环境的改善,14%为了薪资状况的改善,11%为了其它原因,表明大部分毕业生在职业调整时,将职业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

③毕业生目前工作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150名毕业生的工作范围分布较初次就业发生微调,国企事业单位、外资公司、公务员所占比例均有所增加,其中国企事业单位所占比例由27.33%上升到30%,相应的自主创业人员与私营民营企业人员所占比例则有所降低。

5、毕业生对就业困难原因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专业技术不高是导致他们面临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15%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其面临的主要就业困难,14%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需求不旺是面临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另外11%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职业规划、求职技巧不够、就业预期过高及其它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因。

6、被调查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应该做好

调查结果显示,43%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应着重积累工作经验,33%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应着重锻炼社交能力,11%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大学期间最应做好的一件事情是培养写作演讲能力,仅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期间最应做好的事情是专业课程学习,认为在校期间培养良好品德为首要任务的仅占1%,这一调查结果颇为意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当社会更多的要求毕业生具有工作经验时,毕业生在心理上也不得不无奈的做出回应。

7、被调查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

调查结果显示,46%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行政类管理岗位,19%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市场营销类管理岗,16%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类管理岗,7%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财务管理类岗位,还有12%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物流类、公务员及其它岗位。

8、被调查者希望学校应为促进学生就业所采取的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被调查毕业生中32.67%希望学校改变课程设置,24.67%希望学校提供用人单位信息,21.33%希望学校能够建立实习基地,15.33%希望学校直接推荐用人单位,10.67%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实习信息,8%希望学校增加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4.67%希望学校改善教学方法,具体见表四。

四、对策探讨

通过此次调查,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1.设立厚基础、重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市场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形成适合的课程体系是普通高校立足的保证。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人才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时不能体现专业的优势,因此便出现了前述调查中毕业生普遍认为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专业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建议采取厚基础、重特色的培养原则。厚基础主要借助课程中公共必修课模块和专业必修课模块完成,形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必备的通识性知识和基本的专业知识,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能够体现符合国家经济特点的专业课。如设置一定量的外语(不局限于英语)基础课与专业双语课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二是在课程设置上,要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将实践教学课程化,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要配比一定量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设计、调研等)的内容,以形成办学特色。通过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得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既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性,在保证本科教育厚基础的同时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性,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就业能力提升[1]

(1)暑期学院项目。考虑到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管理理论,但是缺少必要的基本商业技能,因此可以效仿国外的暑期学院项目。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举办的为期四周的综合管理暑期学院。内容包括:基本的管理理论培训;适合就业的技能和资源训练,如面试练习、职业咨询等。

(2)合作研究。合作研究是国外商学院课外实践环节的一大特色。它主要是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承担一项研究课题。如麻省理工学院提倡“研究是实践的核心”,这一思想贯穿于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斯隆商学院一直鼓励学生参加“本科生研究机会项目”。

(3)学术报告会。美国一流商学院非常重视为学生开设学术报告会。如哈佛商学院2005年开设了150多场学术报告会,斯隆商学院2005年开设了250多场学术报告会。演讲人也来自各种不同的领域,多以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领袖级人物为主。

3.多途径获取就业信息,促进就业

实现成功就业的三大主渠道依次为学校推荐、招聘网站、亲友推荐这一调查结论使我们获得重要启示,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面对着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为减少经济学中提到的摩擦性失业现象,需充分重视学校推荐、招聘网站、亲友推荐这三大渠道,同时不放弃其它渠道,从而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实现就业。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10

1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简介

1.1ERP实训平台简介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通过ERP软件及平台的操作,可使人们对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更加熟悉,并对企业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流动更加清楚。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于2011年12月与上海鼎捷公司签署了“现代企业ERP管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规定,上海鼎捷公司提供我院经济与管理学部“易飞7.0(企业版)”ERP管理软件用于教学使用。工商管理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就是基于该ERP实训平台展开。

1.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具体内容

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共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ERP基础应用课程、ERP主流程介绍、ERP基础操作;第二阶段是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主流程、ERP销售管理、ERP采购管理、ERP存货管理以及供应链主流程体验;第三阶段是生产管理,包括生产制造主流程、ERP产品结构管理、ERP物料供应管理、ERP工单与委外管理、ERP工艺管理和生产主流程体验;第四阶段是财务管理,包括ERP应付账款管理、ERP应收账款管理、ERP自动分录管理和ERP会计总账管理。具体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难点可见以下表1~表4。

用课程1第1章ERP原理概论

《供应链管理》

《生产制造管理》

ERP发展历程

企业经营理念及主业务流程等相关1(1)了解ERP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

(2)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业务流程1教学重点:ERP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企业主流程

教学难点:ERP的基本理论ERP

主流程1第2章ERP系统主流程体验

2.1订单与批次需求计划

2.2采购与应付管理

2.3生产管理

2.4销售与应收管理

2.5期末结账1(1)熟悉ERP系统中主业务流程及各模塊子系统之间联系

(2)掌握易飞ERP主流程体验基本操作1教学重点:ERP在企业应用中的主流程、各子系统基本业务流程和单据设置

教学难点:各子系统基本业务流程和单据设置ERP

基础

操作1第3章ERP系统初始化(基础操作)

3.1公司账套建立及用户管理

3.2易飞ERP系统公共参数设置1(1)理解ERP系统初始化的作用和目的

(2)掌握ERP系统初始化的方法

(3)能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数字化企业公共参数搭建1教学重点:公司数据的建立、ERP系统用户管理及公共参数设置

教学难点:ERP用户管理及权限

表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供应链管理1第1章供应链主流程

1.1供应链整体流程概述

1.2企业供应链与易飞进销存模块对应表11第2章ERP销售管理

2.1基础信息的设置

2.2客户及客户价格管理

2.3日常业务流程

2.4销售预测与客户订单管理

2.5客户信用管理

2.6销售管理报表1(1)掌握ERP销售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销售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销售管理1教学重点:销售管理主业务流程及操作、销售相关单据的生成及审核

教学难点:销售相关单据的生成及审核第3章ERP采购管理

3.1供应商及供应商价格管理

3.2询价与请购管理

3.3采购及采购变更管理

3.4进货/进货验收管理

3.5进退货管理

3.6常用报表1(1)掌握ERP采购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采购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采购管理1教学重点:采购询价核价和请购管理、采购单据及其变更、进退货管理

教学难点:采购单据及其变更、进退货管理第4章ERP存货管理

4.1基础信息设置

4.2品号信息管理

4.3日常交易流程

4.4库存盘点管理

4.5库存管理报表1(1)掌握ERP存货管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ERP存货管理的主业务流程

(3)能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存货管理1教学重点:品号信息管理;库存交易及库存盘点

教学难点:品号信息设置、录入及管理供应链主流程体验

表3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1生产管理1第1章生产制造主流程

1.1一般企业生产制造整体流程概述

1.2一般企业生产制造业务与生产制造模块对应关系11第2章ERP产品结构管理

2.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2.2录入BOM

2.3录入BOM变更单

2.4组合与拆解管理

2.5常用报表简介1(1)熟悉ERP系统录入BOM作业

(2)熟悉ERP系统录入BOM变更作业1教学重点:ERP系统录入BOM作业

教学难点:ERP系统录入BOM变更作业(续表3)11第3章ERP物料供应管理

3.1批次需求计划特色

3.2批次需求计划基础设置

3.3批次需求计划计算逻辑

3.4批次需求计划的发放

3.5常用报表简介1掌握LRP(批次需求计划)1教学重点:LRP(批次需求计划来源及计算逻辑)

教学难点:LRP(批次需求计划计算逻辑)第4章ERP工单与委外管理

4.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4.2录入工单及工单变更单

4.3厂内生产流程

4.4委外生产流程

4.5常用报表简介1(1)熟悉工单及变更单的录入

(2)掌握领料单及退料单的录入

(3)能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生产入库单和委外进货单1教学重点:工单及变更单的录入;领料单及退料单的录入

教学难点:在易飞ERP系统中完成生产入库单和委外进货单第4章ERP工艺管理

4.1系统简介&基础设置

4.2产生工单工艺方式

4.3工单工艺管理流程

4.4报工单的使用

4.5常用报表简介1(1)掌握ERP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基础信息设置

(2)熟悉ERP工单工艺

(3)熟悉投产单、转移单、入库单等工单工艺流程1教学重点:ERP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基础信息设置

教学难点:熟悉投产单、转移单、入库单等工单工艺流程生产主流程体验表4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1财

理1第1章ERP应付账款管理

1.1ERP应付业务概述

1.2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1.3应付账款开票管理

1.4付款核销管理1(1)了解ERP的ERP应付业务、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2)了解应付账款开票管理、付款核销管理1教学重点:ERP应付业务,应付管理子系统基础设置

教学难点:付款核销管理第2章ERP应收账款管理

2.1应收业务概述

2.2应收账款开票管理

2.3收款核销管理

2.4应收应付对冲管理

2.5坏账处理管理

2.6应收账款月结管理1(1)熟悉ERP应收业务、应收账款开票管理、收款核销管理

(2)掌握应收应付对冲管理、坏账处理管理1教学重点:ERP应收业务、应收账款开票管理、收款核销管理

教学难点:应收应付对冲管理、坏账处理管理第3章ERP自动分录管理

3.1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

3.2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

3.3凭证还原管理

3.4自动分录管理报表1(1)理解ERP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

(2)掌握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

(3)凭证还原管理1教学重点:ERP自动分录子系统基础设置、自动分录生成及抛转管理教学难点:凭证还原管理第4章ERP会计总账管理

4.1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设置

4.2预算管理

4.3总账结账管理

4.4会计总账管理报表1(1)掌握ERP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設置

(2)熟悉ERP预算管理

(3)总账结账管理1教学重点:ERP会计总账子系统基础设置、ERP预算管理

教学难点:总账结账管理为更好地指导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工商管理教研室与上海鼎捷公司签署联合著作协议,出版教材《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实训教程》。该教材针对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目的和要求,从ERP的发展史、实施方法、案例分析到ERP系统的实务操作,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以最通俗、最贴近企业应用实务的思考模式来引导学生,使其对ERP在企业中的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并掌握其应用。本教材编写者都是有经验的工商管理教研室专职任课老师,参编教师均曾赴上海培训,全部获得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认证。

2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价值分析

2.1仿真企业环境,使学生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

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训,实训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有效融合管理学、财务管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的知识。毕业综合实训通过对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进行仿真,使学生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利用现代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理念对实物模拟的现代制造业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模拟,实现产品从订单形成、车间制造、成品入库、销售出厂到用户的整个过程清晰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实物认知仿真环境。同时,也为今后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

2.2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岗位应用能力,提高就业率

通过毕业实习综合实训,使学生在仿真企业环境中,可以获得现代企业真实的生产与运作信息化管理流程的操作管理经验,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初步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自实施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平台以来,共计培养了400多名初具现代企业ERP管理岗位能力的学生,其中近50人取得了工信部初级信息化工程师认证,多名毕业生直接被上海鼎捷公司招聘,初步实现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毕业即就业”的培养目标。

2.3有利于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的教学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财务、信息化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另外,随着ERP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管理理论的不断更新,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也要求学校必需选送相关教师参与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培训,从而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通过各项企业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做好教师理论与实务能力培训工作。

2015年,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成立了“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综合实训教学团队”。本团队以“易飞7.0”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负责本系“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教研及科研工作。此外,我院目前已经输送多名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并全部获得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认证。今后,还希望通过相关企业平台,派遣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加ERP实施项目实践,使原来的师资培养型合作转变为师资实践型合作。

3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改进方向与建议

3.1完善毕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料的建设

实训教学大纲是执行实践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规范实训教学要求、提高实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大纲应对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实训方式、实训课时安排、成绩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等进行明确界定。

此外,教研室要不断丰富管理信息化实验教学知识,对现有教学实验资料等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并将教学实验数据、案例等资源不断充实到知识库系统,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毕业实习综合实训。

3.2为学生提供就业推荐及指导

《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湖北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127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要占70%。尤其是市场需求精通信息化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通过采用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可更加有利于毕业生拓展就业方向与途径,并进一步巩固四年所学管理学知识在实践当中的运用。此外,教师也应对毕业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就业率。

3.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综合实训新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确立“自主、自助、自立”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自主”要求在实训过程中,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导,成为课堂的主角。“自助”要求学生在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下,能一定程度地自学,比如易飞7.0提供24小时在线学习平台E-Learning,这是一种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学生通过PC连接到互联网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配合ERP实训教学教材,鼎捷知识学院提供体系完整的E-Learning易学网课程,通过E-Learning课件协助老师用于教学,并协助学生的深入学习。“自立”要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管理能力。

此外,实训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教师要更多深入学生当中,近距离观察学生,指导学生,用更加多样性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在实训课程中进行分组,通过分组来完成小组任务、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或完成单元测试等,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4ERP指导教材和模拟软件建设

为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综合实训,我院于2016年批准教材《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综合实训教程》立项,并与上海鼎捷签署联合著作协议,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署教材出版协议,教材将于2017年出版。此外,我院教师目前已完成企业生态圈模拟经营综合实训平台项目研发,实现专业实训教学项目自主研发零的突破。

3.5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以“兩创”(创新与创业)人才与“应用型”(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其中,进一步加强我院“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并将实验室软件设施实现升级;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引导与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培育成功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的人才培养实现常态化、订单化。

今后,还将进一步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力争实现实验室“课后全天开放”(除夜晚休息时间)。

4我院工商管理实验实训课程开展取得的喜人成绩

近年来,我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对新型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了不断建设,借助鼎捷ERP实训软件易飞7.0,将企业真正“搬进”了课堂,并因此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效果。我院学生多次在省级、部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及企业ERP模拟经营大赛上屡获佳绩。学生参加“用友杯”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三等奖、省亚军、季军等奖项;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网络虚拟经营模拟竞赛,获得省亚军;学生参加“ITMC杯”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竞赛,获得省亚军等好成绩。此外,“十二五”期间,工商管理专业指导教师及学生共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省一等奖四项,省二等奖八项,三等奖十余项。

作者:何舒卉等

参考文献 

[1]胡忠任.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77179. 

[2]唐时俊,舒畅.新型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0):162163.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11

(一)毕业生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据笔者调查,目前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大致可分为两大模块:国际贸易类课程和日语类课程。学生毕业前,与两大课程体系相对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有:新日本语能力考试(JLPT)三级或二级,实用日本语鉴定考试(J.TEST)D级或C级,商务日语能力考试(BJT)中级,CET4,CET6,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等。

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10届至14届五届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作为调研对象,将其毕业前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进行汇总,结果如下:总体看来:约70%的学生取得了三级及以上日语等级证书,55%的学生取得了外贸方面技能证书。

(二)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对上述五届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就业岗位较为分散,主要有外贸业务员、市场销售、数据录入等,少数学生从事事业单位行政、企业会计、企业文秘等工作。

就业对口率方面:近15%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26%从事与专业相近工作,42%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

工资方面:以毕业两年内月收入作为统计:40%2000-2500元,32%2500-3000元,28%工资为3000-4500元。

工作稳定性方面:23%没有换过工作,51%换了1-3次,8%换了3次以上。

调换工作原因:36%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34%为了寻找更好的待遇,26%因为专业对口问题,1%因为人际关系不融洽。

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43%的同学归结在缺乏实战经验,20%归结在日语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25%认为是所学专业课程没有实用价值,4%认为企业对商务日语专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准不认同,8%原因未明确化。

(三)问题点总结。相对来说,取得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这样的外贸类证书不难,而日语方面想取得较高等级的证书却有难度。总体对口就业率不高,30%左右的学生就业前未能取得日语三级证书,而近90%的学生都强调要加强日语听说能力的实战能力培养。

此外,目前外贸类工作多要求的是英语能力。即便是有日语对应的业务岗位,具体工作时使用的外语还是以英语为主,从邮件来往到具体工作都存在这种现象。外贸类就业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二、服务贸易类就业市场分析

(一)商务日语专业就业岗位群。近年来,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定位在日资企业或与日企有业务往来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就业岗位群以日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商务贸易领域下的外贸业务及基层管理岗位为目标。由于交流语言偏英语语种,以及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在进出口业务方面的工作岗位变得不稳定。另外,由于之前工业性日资企业进驻中国正在减缓,以对日项目为业务核心的BPO服务贸易类就业岗位群正在逐渐扩大。

据日本企业信用调查机构“帝国数据库”的调查显示:目前到中国开拓市场的日本企业数量已突破2万多家。从行业种类来看,制造业最多,之后是批发业,服务业居第三位。

(二)服务贸易类就业岗位群分析。服务贸易是指作为企业将服务流程(如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各类资源管理、仓储运输物资管理、企业运营流程管理、服务管理等)以商业形式发包给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经济活动,也叫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黄金产业。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服务外包业务比重不断增大,众多企业相继在中国以设立办事处、子公司、合资企业等形式扩展业务。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处于起步期,发展潜力较大。

近年来,上海浦东软件园、南京蒲口软件园、昆山高新区软件园、无锡新区软件园、南通软件园等日益成为国内外软件外包发包商频频下单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见,服务外包在我国具有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日软件服务贸易岗位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

三、策略探索

(一)调整课程设置,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通常外语技能不过关,尤其以日语等小语种情况更为突出。软件企业老总对人才质量和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如日本富士通软件公司、PFU上海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贝思特软件有限公司等软件企业老总都表示急需招聘“外语过关、知识够用、上岗能用、懂得国际软件服务规范”的实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但在应届高(职)校计算机及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中却很难找到符合需求的人才。

针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在培养商务日语专业人才时,可针对软件服务贸易人才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顺应服务外包领域所需的人才趋势。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其次,贯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途径。商务日语专业也应该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与相关产业经济的接轨,努力实现“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无缝对接新模式。在长三角区域面临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历史机遇之际,努力顺应市场新需求,加快培养符合在华对日软件测试服务外包企业一线测试、研发、管理等岗位群需求的新型复合式商务日语专业人才。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12

目前,知识经济的全面到来,使我国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专业教育对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首要任务。由于受到了经济社会、学科专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等外界因素影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逐渐成为了人才竞争中的重要因素,而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使毕业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各种岗位变换以及职业需求,在专业知识具备的条件下,各方面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技能的应用可以使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共同协助企业的发展。 

(二)可适应未来职业的变化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许多企业对“一专多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因此,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变化。管理应用型人才不同于管理类基础性人才,与之相比,管理应用型人才更注重对自己探索成果进行应用的人才。所以,管理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更多实践经验以适应未来职业的变化,这也可以使毕业生在面临职业竞争时取得首发优势。 

(三)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 

专业方向的设置和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等原因,使得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需要更多的去考虑职业实践的要求。在学校期间,如果可以更好的对学生的实践工作以及专业知识的储备等进行培养,这对毕业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中的适应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是目前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目标。 

(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在企业发展中,员工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其中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是企业检验员工的标准之一。学生在专业教育中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可以做好深入职业、扎根地方的思想准备,这些因素会使毕业生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在就业以后也会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 

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发展缓慢、定位模糊 

在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覆盖面狭窄,与我国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背道而驰,对于教育专业的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弹性、结构单一等多方面因素,都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科基础的不广泛,一些相关专业涉及的不够全面,基础课程偏高,许多有关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未成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等,都成为了当今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流失以及毕业生无法适应职业多样化的重要因素。 

(二)实践教育缺乏,职业需求无法满足 

工商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由于我国目前的专业教育缺乏实践教育,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快速适应岗位要求,从而导致一些毕业生出现了对工作的抵触心理。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经济变革等因素对工商管理专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企业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使目前的专业教育无法满足职业需求,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产生了阻碍作用。然而,在专业教育中逐渐改革,增加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可以有效改善毕业生实践教育的缺乏以及职业需求无法满足的现状。 

三、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的专业教育也逐渐的面临改革等问题。因此,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发展特色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专属的特色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发展方向使得我们应按照不同的学生实行多元化发展,提供多元化个性发展方向,保持课程弹性的同时满足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也大大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未来的就业中,毕业生也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二)课程总体系的优化 

在不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对课程总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实践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加大课程设计、保持课程弹性,使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课程中,从而增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大选修课的比重,让学生可以更多的学习到专业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三)专业课程的完善 

对以往课程的优化完善,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整理总结,删除重复以及存在缺点的课程,打破思想牢笼,实现新课程的重组整合,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课程并乐于融入课程的目的。认真总结以往课程和思想的弊端,结合现代化的思想及技术,完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是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这使得我国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是我国许多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人才。本文提出了一些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重要意义。因此,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构建,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篇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浙江省独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编号:ZZB09014)、2013年度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及效果分析”(项目批准号:绍市教高[2013]115号)和2012年度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天目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TMZD1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30-02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及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为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如何培养出新形势下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管理人才,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先进行相应的社会需求分析。课题组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为77%,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深入访谈,揭示出了各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些需求特点。

1.总体需求意愿较强,需求规模仍然较大。调查显示,90%的单位在未来几年都会有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招聘计划。其中,招聘人数需求量较大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类:经营管理类岗位、营销管理类岗位、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等。

2.强调基本专业技能,注重实践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更愿意招聘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相应专业技能的人才,对于应届毕业生也更倾向于聘用有实习经历者。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目前用人单位在接收了工商管理应届毕业生后,首先会安排毕业生在基础领域内的相关岗位进行锻炼,经过1~3年的培训,毕业生们大多已具备了实施该领域实践的基本经验,才会被委以管理职位。因此,若学生在学校就能具备实践应用能力,会极大地缩短其职业发展时间,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

3.注重综合管理能力,强化综合素质提升。用人单位表示,他们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期望是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性,能将理论联系实际。用人单位一般会先安排毕业生从事一些较为基本的工作,等积累了一定工作和管理经验后,才会安排其到管理岗位上工作。这就意味着,更高层次的诸如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及创新能力可通过日后的工作来培养和发展,因此,用人单位关注的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综合素质提升的潜力。

4.关注职业操守,强调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前景,用人单位基于员工稳定性及员工素质提升等角度,在招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时,必然非常注重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被调查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影响员工个人发展的因素除了专业技能外,是否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是否具备抗压、抗打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较差,上岗后缺乏吃苦精神、心理素质较低、承压能力较弱。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实践教学比例仍然偏低。在现行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偏多,实践与实训课程偏少的问题。就目前我院的情况来说,除了一些专业课程的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上机学习、实验课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外,专门的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只有为期2周的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和为期6周的毕业综合实习,致使毕业生难以获得日后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2.专业课程内容更新不够。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旨在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做到专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与时俱进,符合当前的时代特征。然而,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大多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仍然采用多年前的版本或直接沿用本部的做法,较少涉及本学科的前沿性内容,也缺乏对新方法、新工具的应用。再加上教师自身缺乏实际管理经验,不能及时更新专业前沿知识和运用当前热点案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独立学院也需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

3.实践教学资源仍显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独立学院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资金来源有限,大大制约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工商管理专业实习课程在实习场所的选择上,往往是由实习指导老师通过私人关系联系或者到校本部借用。因此,实习的规范要求、期望目标、后期考核等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出实习的真正作用。而且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缺乏一定的校企合作、校企互动机制,没有做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学生的实践机会十分有限。

4.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偏弱。据课题组对学生的访问调查,我院仍有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主动性,过多依赖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没有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意识,缺乏应有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显然,如何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从应试学习模式转换到自主学习模式是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嵌入式”人才培养的界定

“嵌入式”人才培养理念来源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路。由于这种新型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专门性、集成性、系统性及嵌入性的特征,后被教育学学者引入到人才培养中。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就是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可用的资源,将更多的实践应用嵌入到传统的理论教学里。这使得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得以密切结合,并将现实中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连续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按照“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理念,我们设计了“细分模块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四年连续嵌入”的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新思路,以期进一步满足地方经济对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增强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细分模块教学。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面向的是基层经营管理岗位,学生多在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就业,因此“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细分不同的模块,实施分模块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要分别构建生产运营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这八个模块的教学计划,并将每一个模块的具体课程融入学生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同时,给不同的模块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特长及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

2.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的最终检验者是用人单位,因此,“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用人单位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现需要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学生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能为企业储备未来所需要的合适的人才。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应贯穿始终。

3.搭建实践平台。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否得到提升是评价“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实践平台,因此,我院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来搭建实践平台。我们可在现有的经管类综合实验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组建一些专业实验室,并通过局域网将这些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一个完善而实用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过程。

4.四年连续嵌入。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分阶段、分过程地将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嵌入到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去。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大一:引导。主要让学生了解专业情况,合理选择知识模块。第一学年,由于学生刚入大学,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教学以参观企业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及流程。各个模块的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合理选择知识模块。

大二:参与。主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参与各种学科竞赛。第二学年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辅以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利用第二、三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模拟实验室训练,并参加一定的学科竞赛;另一方面,借助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为主体解决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问题。

大三:提升。主要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进行生产实践学习。第三学年是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学生不仅要按层次、按模块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利用校外实践平台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另外,鼓励学生积极获取所选模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大四:深化。主要让学生深化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第四学年通过实习综合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转化。学生可以一学期在校内学习,另一学期在企业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把在企业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回学校进行理论上的解读,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可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总之,“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对脱节的现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又星.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9).

[2]高向丽.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知识经济,2011(22).

[3]蒋翠珍,杨斌清.“嵌入式”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1(6).

[4]罗华,何建洪.基于需求的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