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实用13篇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1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翟志刚、王亚平等人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天宫课堂》观后感600字左右

  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这是时隔8年后, 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此次“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延续。和8年前一样,今天这堂课的讲授者依然有王亚平老师。但不同的是,这堂课的讲台更大了——在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未来还将拥有“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课程表的内容更丰富了——增添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等新环节。

  航天员老师们也热情地给同学们送来太空祝福。翟志刚:“太空科技,奥秘无穷,未来属于你们!”叶光富:“天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希望同学们张开梦想的风帆,向无尽的宇宙远航。”王亚平:“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此次“天宫课堂”第一课,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迈出了一大步。体现了空间站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力,激发了同学们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伟大的航天精神、科学精神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天宫课堂》观后感600字左右

  “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2

载人航天器内的失重环境不仅使航天员的生活变得十分奇妙,对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那里,液体中密度不同的成分不会发生沉淀和对流;水和蜡烛燃烧都会呈球状;许多成语也要修改了,比如:脚踏实地、飞流直下、空中楼阁、危如累卵、摇摆不定等成语在失重环境中都不适用了,在那里水不再往低处流,甚至用竹篮也可以打水。真可谓“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感受”。

为了引起学生们和老师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激发他们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方面研究的兴趣和灵感,吸引更多的学生今后加入到这些领域和航天事业的队伍中来,美国航空航天局已将太空教育确定为自己的三大使命之一。其三大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 美国航空航天局要求在其各项任务中都要加入太空教育的内容,并每年为此投入1亿~1.5亿美元经费。

现在,载人航天的空间应用项目主要包括医学与生物学研究、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材料科学、教育活动、地球物理学及对地观测等7个方面的科技研究性应用。由此可见,太空教育已成为载人航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连接青少年学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最好桥梁,因而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世界最高课堂

太空教育有多种形式,其中在太空授课是最典型的一种方式,那里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课堂,可对培养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兴趣产生积极影响。

此前,全球只有美国女航天员巴巴拉・摩根曾于2007年在“国际空间站”上对地面青少年进行过一次授课。在摩根的太空授课活动中,一个学生想了解航天员是如何在太空中锻炼身体的,摩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身旁2个身材魁梧的航天员举了起来,一手一个,并装出一副很吃力的样子。另一个学生想知道如何在太空喝水,摩根便从一个特制的饮水袋中挤出几个水珠,然后她和同事们用嘴接住四处飘动的水珠并吞下去。学生问摩根,航天员在太空中如何保持个人卫生,摩根马上往自己的脸上喷射肥皂水,演示她是怎么洗脸的。另一个航天员还演示了如何刷牙:漱口水需要吐到专用毛巾上,因为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水不会往低处流。

我国原定由神舟9号航天员在太空为青少年授课,但后来因任务紧张而取消了。神舟10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内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我国第一次、世界第二次太空授课,向地面的中小学生展示失重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从而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的太空授课与美国的太空授课有明显的差异,美国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我国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我国太空授课的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

2013年6月13日,世界第一位太空女教师摩根致信即将在“天宫”上授课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亲爱的王亚平:在你环绕地球而行并准备从太空授课之际,我代表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向你致以荣耀和爱的问候。我们为你骄傲。我们希望你和你的乘员组同事平安和成功。你在那里一定非常忙碌,但请记得花些时间望向窗外,因为中国和这个世界美丽迷人。您真诚的芭芭拉・摩根。”

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在结束太空授课后,立即从天宫1号通过电子邮件给摩根发了回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芭芭拉・摩根女士:在遥远的太空收到您的来信,我和我的同事感到很高兴,谢谢您对我们的关心和祝愿,对您为世界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敬意。今天,我们顺利完成了太空授课活动,与亿万中国学生一起分享了太空的神奇和美妙,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希望您和世界各地的教师、学生看到后能够喜欢。飞行期间,我经常会通过舷窗遥望我们美丽的家园。太空寄托着人类美好的向往,知识是走向太空的阶梯。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开启全世界青少年朋友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梦想共同努力。”

太空实验有多种

至今,国外已利用载人航天器中得天独厚的失重环境进行许多有趣的太空实验,其中不少是青少年参与实施的。太空实验的入选条件是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质量小、体积小、功耗小、对航天员健康无影响、不会污染座舱环境等。当然,也要满足创意新颖、简单可行、不需要花费航天员很多时间等要求。

在美国航天飞机服役期间,专门在航天飞机的大货舱内安装了用于太空实验的“搭载箱”,想在航天飞机上进行实验的学生可租用它。“搭载箱”可放置用于实验的“零星搭机实验”专用容器,根据大小和质量的不同分3种型号,收费的标准分别为10000美元、5000美元和 3000美元。有些国家为了培养青少年对太空科学的兴趣,为其学生租下“搭载箱”进行太空实验。

目前,在“国际空间站”的各国实验舱内,也有进行植物发育实验的“太空温室”、 对植物生长的环境参数进行精确控制的先进航天培养皿、观察外太空对材料影响的“手提箱”、可完成各种生理实验的“实验架”、能进行各种实验的“手套箱”等各种太空实验设备。除用于航天员进行预定的科学实验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验的需要申请现有的实验设备。如果需要特殊的实验设备,学生可以或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助下研制。

其实,早在“国际空间站”建造初期,驻守其间的航天员就意识到了太空生活、失重环境下的种种奇妙现象对于学生的巨大吸引力。所以,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学生交流,甚至亲自做一些实验演示。至今,一批又一批航天员用自己的经历和行动,鼓舞和启迪着全世界数百万计的学生。“国际空间站”现已完成了几十项学校与学生的科研项目,在太空开展了教学实验活动,设置虚拟课堂和虚拟演示验证课。例如,把蝴蝶、蜘蛛等送到“国际空间站”,以作为一项教育实验的一部分。2012年,美国“龙”飞船把全美多所高校学生参与的23项研究运送到太空,后又带回地面。这些学生的研究项目是“学生航天飞行实验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给学生提供机会,设计微重力下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项目。

失重科学较直观

在失重科学实验方面,国外已进行了不少有关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太空实验,例如,在“国际空间站”上,美国航天员佩蒂特做过的液体实验十分有趣:他先从饮水袋出水口慢慢挤出一些水来,由于水在失重环境中不受重力的影响,液体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所以水能飘浮在空中,且不呈水滴状,而呈球状;接着,他用注射器向水球中间注入了一些气体,形成了水气球;之后他又借助于针头小心翼翼地将水注入边缘,结果里面的泡泡发生旋转;然后他将有色饮料注入水球,制作出彩色水气球;最后他用激光照射水球,展示了彩色水气球,它有许多小泡泡发生弹跳并反射光线。

众所周知,水烧开时会出现沸腾现象,这是因为水在被加热时,底部的水先变成蒸汽,使容器底部产生小气泡,并被重力引起的对流带到容器上部,当容器中的水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整个水就沸腾了。但在失重状态下,由于没有对流和浮力,加热产生的气泡会一直附着在容器底部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形成一个大气泡,漂浮在水中。研究失重环境中的沸腾现象对太空或地面工程中的散热设计很有用,可防止出现“空气锁”。

燃烧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其过程与重力有很大关系,可能是一般人没想过的,常见的泪珠状火焰就是因为重力引起的对流产生的。蜡烛在地面燃烧时,由于加热后的周围气体密度低而上升、较冷的气体从下面补充进来形成的对流作用,将蜡烛的火焰拉长呈泪珠状,并且由于炭黑来不及充分燃烧就被带走,使火焰呈红黄色。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没有了对流现象,蜡烛不仅燃烧速度比地面慢得多,且其火焰呈球状,炭黑也能够充分燃烧,使火焰呈蓝色。

失重环境还会改变动物的行为。例如,在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前的16天中,航天员每天多次地观察和拍摄蚂蚁的行为和筑巢进程,共进行了80多次实验,并将实验的情况及时地传送到地面,学生们每日从互联网链接中下载数据,其中包括蚂蚁行为的录像和静态照片。原先猜想在失重环境中,蚂蚁会分不清上下,行动迟缓,筑巢的速度也会减慢,但通过发回的照片和录像发现,太空蚂蚁更活跃,会疯狂地挖隧道,但挖隧道的方式与地面蚂蚁不同。地面蚂蚁是沿着蚂蚁工坊的四周挖隧道,而太空蚂蚁挖隧道的方向没有规律,更随意。

演示视频最常用

由于太空授课的次数和时间十分有限,而太空实验对青少年又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所以上述太空实验除了可采用太空授课的方式进行演示外,目前还常采用视频传输的方式进行演示,即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内录制学生感兴趣的太空实验,然后在通信信道不忙时把教育演示视频用中继卫星传输到地面,被广泛用于全世界的教育者进行科学演示,学生们也可通过网络直接下载航天员演示视频。

现在,有的航天员在空闲时常录制进行太空实验的教育演示视频,在“国际空间站”已录制了数以百计的教育演示视频,其中不少是演示物理定义和规律,如演示失重环境中物体的质心、旋转、共鸣、波动、水滴、牛顿定律、质量和重量、线性动量、角动量守恒、液体表面张力、速度与能量和做功、伯努利定律、向心力与加速度等。

这些演示视频丰富多彩,除了拍摄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睡眠、工作、科研活动外,更多的是借助“国际空间站”奇妙的失重环境和现有器材,进行基本定律的演示。为了更加形象地演示这些规律,同时也为了使航天员更加有兴趣参与,每次演示都需要用到一些教具,为此,陀螺、跳绳、足球、回旋镖、溜溜球、纸飞机、曲棍球等很多地面的运动、游戏和玩具都被搬到了空间站上。

制作这些视频虽然不需要耗费额外的能源或者特别的硬件设备,但需要至少2名航天员配合,他们一个负责摄像设备,一个负责演示。教育演示视频已成为“国际空间站”一项成功的太空教育活动,它只需要简单的教具和利用失重环境,就可把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等在地球上不容易理解的概念讲得生动有趣,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太空任务和实验当中来,接触前沿航天设备,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中国行动早开始

在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之前,我国已展开过多项太空教育活动。例如,我国多次进行了“中国青少年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方案”的征集活动,并积极参加航天飞机和我国卫星的搭载实验;专门为我国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发射希望1号小卫星,并启动了希望1号卫星搭载方案征集活动;多次举办航天夏令营和体验营,对中小学生进行航天知识教育;多所高等学校的学生参加航天硬件设计(如月球车)和太空实验;组织学生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通话等活动。

我国曾从全国各地征集的上万份提案中评选出5项由中、小学生提出的上天方案,它们是:用胶粘法控制航天飞机舱内垃圾;液态混合物的凝固;微重力环境对草履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失重环境中固?液表面间的相互作用;蚕吐丝织茧实验。这5项实验先后登上美国的航天飞机,但最后结局不完全相同。前4项实验中除了草履虫实验由于电池工作寿命限制未获得成功外,其余3个方案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最不幸的是第5项蚕宝宝实验,由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过程中解体,中国的蚕宝宝也随着7名航天员“为国捐躯”了。为了实现学生们的心愿,我国航天部门让蚕宝宝登上了中国的第22颗人造卫星。太空蚕回到地面后,学生们与科学家一起分析太空飞行对蚕宝宝和它们后代的影响。这是首次中国航天器搭载由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实验,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3

……

现场听课同学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课,让孩子们如此兴奋和喜欢呢?

原来,这是一场精彩的“太空课堂”授课。2015年11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8所《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联合青岛市黄岛区教育体育局发起的全国中小学生“太空课堂”山东站活动走进山东省青岛市。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张晓光亲临“太空课堂”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生动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受到了授课现场同学的热烈欢迎。

当张晓光身着出征服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富有浓郁航天科技教育特色的青岛市黄岛区太行山路小学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阵阵欢呼声,能与心目中的航天英雄面对面交流使同学们无比兴奋,早准备了一肚子的问题要向张晓光叔叔请教呢。

在“太空课堂”上,张晓光从自己成为一名航天员的亲身经历讲起,结合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以航天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并为获得“雏鹰争章”的少先队员们颁发了太空奖章,寄语同学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后加入中国航天队伍,牢记国家的尊严与使命,热爱科学、勤于实践,勇攀科学高峰,为伟大祖国屹立世界强国之林贡献一份力量。

授课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被英雄航天员张晓光叔叔的精神所感染,在互动环节大家踊跃提问。张晓光耐心地为这些对太空、对航天充满好奇心的同学们一一作答,精彩的阐述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整个授课过程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既加深了青少年对航天知识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神秘太空的向往,受到在场学生的热烈欢迎。

2013年6月20日,张晓光曾作为摄像师于中国最高的讲台―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在失重环境下,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再用手持摄像机保持长时间稳定拍摄,把图像传回地面课堂,与王亚平、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共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本次全国中小学生“太空课堂”山东站活动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主办,二院208所《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教育体育局承办,得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基金会的指导与大力支持。

全国中小学生“太空课堂”于2014年5月7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少将亲授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太空课堂”启动一年多来,通过在《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开辟“航天员与小读者面对面”互动栏目、举办“太空课堂院士名家进校园”“太空课堂走进中西部地区”“全国中小学生太空课堂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间掀起了关注航天、热爱航天、探索航天的热潮,全国中小学生“太空课堂”成为传承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技术、放飞航天梦想、凝聚中国航天事业创立近60年来,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 成就。《军事文摘・科学少年》作为面向青少年进行航天科普教育的权威刊物,将始终以“为孩子插上梦想飞天的翅膀”为己任,继续推 进全国中小 学生“太空课堂”活动在全国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激发他们认识航天、关注航天、投身航天、筑梦航天的理想与情怀,让中国航天事业薪火相传、永续辉煌,以航天梦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4

6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科技馆新馆,在一号报告厅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科普大讲堂”活动,航天英雄杨利伟,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和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罗旭对谈,为现场来自和平里小学、八一中学等8所学校的师生带来了生动的航天科普第一课。而这次活动也作为BTV青年频道《军情解码》的特别节目于6月22日晚播出。

“神十”发射,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航天热”,引发了广大青少年探索太空的热情。在2013四季沐歌“航天科普大讲堂”的第一课上,杨利伟和戚发轫从“神十”任务和航天员太空工作生活新亮点、载人航天工程历程和航天员选拔、太空授课内容原理和航天技术应用案例、人类未来的太空生活展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授课,科普专家金声针对6月20日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内容进行了解读,极大地激发了现场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纷纷举手提问。有人问“如果在飞船上掉了一支笔,会不会破坏仪表仪器”,有人问“如果遇到意外干扰,宇航员能不能自主驾驶飞船返回地面”,还有一位小同学问杨利伟:“听说到了太空会长高几厘米,是真的吗?”而杨利伟风趣地回答:“是真的,不过回到地面身高还会恢复。”一个半小时的科普课让现场的每个人都意犹未尽。下课后。同学们还舍不得离开,围着主持人罗旭交流听课心得。被聘为“航天科普大讲堂讲师团”首批成员的杨利伟表示,每一次的航天发射都是一次普及航天知识的绝佳时机,此次全国范围的科普活动会让青少年对太空、对科技有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记者采访了《军情解码》制片人张苏,他告诉记者,此次特别节目的录制是栏目走出去的一次很好实践,“经过和活动主办方中国航天报社的沟通,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向青少年普及航天知识的好活动,符合我们频道和栏目的定位。为了做好这次特别节目,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还第一次使用了转播车。今后我们会多尝试这种形式,给观众带来更丰富、更生动的节目。”而第一次采访杨利伟的罗旭则被他的亲和力所感染,“能采访戚院士、杨利伟是很难得的机会,和他们聊天也加深了我对航天知识的了解。杨利伟非常有亲和力,很开朗。录节目前我向他介绍《军情解码》并邀请他参加,他说看过我们节目,并答应有机会一定合作。”罗旭还向记者透露了一点小遗憾,“我认识一位航天员,一家三代都献身我国的航天国防事业。他为航天人写了一首歌词,我本来想在今天的科普课上念给大家听,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念。歌词的第—段是:航天人是特殊的兵,奉献不图名,为国强大攀高峰,独立自主精益求精,精兵强将作风好,让青春和幸福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我觉得写出了航天人的心声。”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5

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6

朋友们你观看了王老师的太空授课吗?如果没有真实可惜,那么今天我也来当当小老师,给你讲讲太空知识吧!

在太空中,有许多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而在太空中却能做到。比如人在天空中可以漂浮起来,这是因为引力失重的关系。在太空中,人是没有方向感的,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也分不清楚,因为人在太空中,是可以自由翻转的,所以方向也随着人体的转动方向而改变了。在太空中如何测量自己的体重是胖是瘦呢?在太空中是不可以用地球的测量方法的,必须用“质量测量仪”,才可得知自己的体重。

王老师在太空授课中还给我们示范了一个单摆运动的实验。把一个小球吊在支架上,用手拉小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果在地球上,一松手,小球定会左右摇滚。可是在太空中小球竟然浮起来了!浮起来了。再把支架抬高一点,小球又会如何运行呢?王老师一松手,小球以360°的方向翻滚起来,真是太神奇了。随后王老师在太空中用水做成了一个水膜,水膜非常结实,王老师在水膜上不停的加水,水膜逐渐变大,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水球,在水球中注入红色液体,原本亮晶晶的水球,变成了一个红色的水球。后来王老师还演示陀螺在太空中的运动,做的每一个实验,真的是又有趣又神奇。

探索太空,永无止境。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为祖国多做贡献,献出一份力量,让世界更美好!此时不由的令我想起李白写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自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胸怀祖国,终有那么一天下一个进入太空的就是你。

最后我也想借用三位航天员的话送给同学们,希望我们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前进。

聂海胜: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7

二、授课人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三、开讲时间

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

四、授课项目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8

一、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教师的语言应追求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统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声情并茂的语言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简明、准确、层次清楚、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引人入胜,机智风趣的妙语能使大家有会心的欢笑和领悟。下面我们来看看“太空授课”的语言艺术和魅力。

1.清亮、明晰、舒缓、流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整节课,主讲人女航天员王亚平精力充沛,面带微笑,声音清脆而又甜美,舒缓而又流畅,和学生交流极具亲和力,例如:“怎么样,很厉害吧?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我们个个都像是身轻如燕的武林高手。”“嗯,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样吧,让我首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杂技。”“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可爱的、漂亮的小水滴,有没有想到晶莹剔透这个词呢?我真想多做几个,把它们穿成一串水晶项链,送给你们。”“你们看,这个水球像不像是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 还有网络热门语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等。王亚平富有情感的语言感染了学生和观众,激励和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简明、准确,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某学生提问:“请问您看到的窗外景色和地面上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吗?能看到UFO吗?星星还会闪烁吗?”王亚平答:“透过舷窗,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地球,还看到日月星辰,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UFO。由于我们处于大气层之外,没有了大气的阻挡和干扰,所以我们看到的星星格外明亮,但是看到的星星就不会闪烁了。同样,由于没有了大气对光的散射作用,我们看到的天空不是蓝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另外呢,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就是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16次日出,因为我们每90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 回答的语言简明、准确,还科学地回答了星星不会闪烁、天空不是蓝色、可以看到16次日出的原理。王亚平用富有思想性的语言描述在太空中看到的新奇景象,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太空的兴趣,点燃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热情。

3.形象、直观、生动幽默,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处引用成语,例如:“悬空打坐”“大力神功”“身轻如燕”“晶莹剔透”等,通过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直观,这样可以使物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使大家迅速获得感知。她还引用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使大家立刻想起在地面上在重力作用下水流的场景。

夸张的语言与实际的反差形成了幽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王亚平说:“哎,我还有‘大力神功’呢。”她用一根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飞了出去。(鼓掌)“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我们个个都像是‘身轻如燕’的武林高手。”“水的表面张力就会大显神威。”这些幽默夸张的语言也揭示了王亚平拥有“大力神功”和变成“武林高手”的秘诀,也隐约说明水的表面张力为何失去威力,语言具有启发性。

最后她用了一句对偶“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既点明了上课的主题失重、张力,又寓意双关勉励大家。

亚平老师虽然不是蜜蜂,但是她的语言却像蜜糖一样黏住了学生,滋养着学生,给人以甜美的享受。

二、实验设计独具匠心

1.利用实验情景引入―生动有趣

“太空授课”一开始宇航员以自己为道具做了两个演示实验 :指令长聂海胜给大家表演一个中国功夫片影迷所熟悉的双叉打坐姿势“悬空打坐”,王亚平表演了“大力神功”―用一根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飞了出去。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大家都成了功夫大师。从学生和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可以看出,生动诙谐的实验,一下就把大家带进太空失重环境中,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空中微型实验―新奇有趣

“太空授课”的实验大多选用了微型实验,如弹簧称物重、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实验仪器简单易操作,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但是在太空环境中,大家所熟悉的实验现象不见了,出现了新奇有趣的现象。例如:太空中的单摆不摆了,给小球一个很小的初速度,它也能绕摆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又如:小水滴成球状在空中飘浮,王亚平张嘴把飘浮在空中的水滴吃了进去,这个奇妙的画面引起地面课堂上学生的一阵惊叹。这些意料之外的神奇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建构。

3.对比实验―在视觉冲突中激疑,在激发思维后释疑

空中课堂中的实验大多以对比的方式呈现,有天地对比,如弹簧称物重、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单摆运动,而且把天地的视频放在一起直接对比播放,现象一目了然。在强烈的视觉冲突中激疑生惑,再对比这些微型实验,实验的仪器一样,操作一样,出现差别的原因就是太空是一个失重的环境。根据差异法可以解释失重是产生这些不同现象的原因。又如陀螺有很好的定轴性,大多数学生对此比较陌生也难以理解。巧妙运用转与不转的陀螺进行对比实验,直观清晰地说明了这一难点。

4.一物多用的系列实验―节约高效

利用现有的器材,进行尽可能多的实验,显示更多的实验现象,充分提高器材的利用效率,挖掘实验潜力,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了时间。比如:利用弹簧和重物做了两个实验,弹簧称物重,弹簧和重物构成了弹簧振子,由振动的频率可以测物体的质量。又如:利用水做了一组实验,从失重的小水滴到水膜的表面张力,再到水球中液体的扩散,在最简单朴素的水中,流淌出不一样的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5.小实验中的高科技―由科学到科技,学以致用

陀螺是大家熟悉的玩具,这种普通使它好像与高科技是绝缘的。然而有很多高科技设备都是用陀螺组合来定向,在宇宙飞船上,也安装了不少利用陀螺的定轴性原理制作的仪器,用来测量航天器的姿态。看似简单的玩具却蕴含了高科技的原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大家体会到物理学的强大生命力,更好地体现物理学的巨大价值,激发出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

6.高科技中的大智慧―简单巧妙

在太空中用质量测量仪这一高科技仪器来测质量,其原理却是大家都知道的牛顿第二定律,用普通的、基本的原理设计测量仪器,简单可靠又很巧妙,让学生体会到高科技中的智慧其实是简单朴素的,科技含量很高,却很亲近。

三、互动交流

1.师生互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1)距离近:虽然航天员在太空中授课,通过同步通讯技术,进行视频通话,传播实时画面,他们仿佛就在我们身边,高科技拉近了空间的距离。

(2)情感近:虽然是陌生的教师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上课,但是教师亲切的语言,微笑的面容,真诚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们不是在听一个老学究做科学讲座,好像是在和学长请教谈心。

2.课堂交流―实验碰撞思维,提问深化思维

课堂上,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单纯的说教是苍白的。“太空授课”是用大量的实验展示直观现象,构建情景,起疑生惑,再用精心的问题设计激发思维,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巧妙地利用实验和问题设计启动思维、激发思维、拓展思维。比如:在太空如何测量质量的教学设计中,首先以“悬空打坐”“大力神功”演示实验创设失重的情景,用“在太空中失重了,是不是也失去了质量”自然转到如何测量质量。接着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们都是怎样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学生提出的方案,在太空中行不行呢?用弹簧测物重的比较实验回答了这个问题,演示了在太空测质量的实验,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心。最后通过比较实验演示两个弹簧振子振动频率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设计出一种测质量的方法呢?为学生的进一步思维打开了一个窗口。

3.网络平台―多方位多角度的互动交流

(1)课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面向全国青少年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大型问题征集活动。学校也在学生中征集了想向航天员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前交流抓住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使得“太空授课”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课后,可以在网络上下载重复观看视频,看不同媒体多角度的报道,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让大家有多重视角来品味空中课堂。

四、感悟教育理念

1.STS教育

STS 教育理念是(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的缩写,是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复杂而系统的学科,其核心是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去教授和学习知识。

新一轮的物理课程改革中,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将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目标。

人教版课本把“航天事业改变着人类生活”作为典型的STS案例写进必修2,本身“神十”上天,“太空授课”同步转播就是科学技术的成功应用,而且影

(下转页)

(上接页)

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航天器是一个高科技的微重力实验室,航天员给我们展现了微重力环境下的各种神奇现象。在课堂上王亚平重点介绍了利用普通玩具陀螺的定轴性设计定向系统的原理,又简要介绍了如何利用太空资源做科学研究,比如在失重环境下,我们可以获取结构更加均匀、完整,尺寸更大的半导体晶体,开展材料的基础研究,通过对比天地的差异,来优化和改进地面的生产工艺。再比如,在失重环境下,冷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会大大地提高,可以用于未来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适度的拓展链接,加强应用科学的教育,让学生认识科学的价值,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增加知识的实际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为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提供原动力。

2.从地球走向太空的人文思考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9

今天今天上午在我们学校的会议室里四、五、六年级的全体师生观看了由神州十号飞船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给所有中小学生上的一堂课。

此次太空授课意义非凡,不仅体现出了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关爱和我国在航天事业进步很大,证明了中国学生好学、好问,求知欲望强。

这次太空授课王亚平任主讲,聂海胜任助教,张晓光任摄像员。三位宇航员配合十分默契。王亚平老师面带微笑,讲的绘声绘色,十分动人。有时还会说几个小笑话,让我们更能理解其中的奥秘。有时又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让们亲眼见证了地球上与太空失重环境奇妙的差别,各种各样奇妙的实验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太空授课的成功,是宇航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精心准备,密切合作的结果,是以进的航天技术为保障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将来肩负着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的重任,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好好学习,积累知识。去探索发现宇宙的奥秘、地球的奥秘造服人民群众。让全世界都能倾听到中国的好声音,让中国梦伟递到更遥远的地方。把中国变强大起来,不再被别的国家所欺负。

通过这次的太空授课,我不仅认识空中奇特的物理奥秘,还让我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自信。谢谢王亚平老师的精彩授课。

六年级:万志凡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10

1980年1月27日,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离城十公里处的张格庄村。她从小体育就非常好,时常梦想长达以后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王军霞就是她最崇拜的偶像之一。为此,她努力锻炼,后来考上了烟台市第23中,成为学校运动队的一份子。

1994年9月,王亚平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福山一中(山东省重点高中)。这时,她的心里特别清楚,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不上体校、不进专业队,就不可能吃上体育这碗饭。于是,她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做了调整,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之后,王亚平把努力的重点放在了文化课学习上,与高考无关的活动,她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操场上,少见了她奔跑的英姿;图书馆、阅览室里,却多了她苦读的背影。

1996年9月,新学年开学不久,就在高三这个节骨眼上,中国空军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的工作全面启动,王亚平班里的姐妹们个个踊跃报名。令师生们惊诧的是,平常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王亚平这次却没有递交申请书。班主任赵家海有些坐不住了,找她谈心。面对老师的提问,王亚平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怕为此分心,耽误了功课、影响到高考,岂不是鸡飞蛋打?

赵老师觉得她的这些顾虑不无道理,但出于老师的责任感,他还是好言相劝:“亚平啊,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机会很难得,你怎么就轻易放弃呢?退一万步说,即使选不上飞行员,你不花父母一分钱,免费做一次全面体检,不也挺好吗?”

王亚平想了想,紧咬嘴唇点点头。

由于王亚平生性好强,不愿临阵做逃兵。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参加各级体检、选拔。同时,她起早贪黑,连吃饭时面前都要摊开一本书,想方设法把耽误的学习补回来。

命运真的眷顾这个肯吃苦的乡村女孩。1997年8月,王亚平顺利通过了体检关、政治审查关和高考关,成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名为空军航空大学)的一名女学员。

教师梦破灭了,王亚平仰望蓝天白云,又做起了浪漫的飞天梦……

在空校中蜕变

一跨进长春飞行学院的门槛,王亚平等女学员们就迎头遭遇了“下马威”。新生队干部板着脸宣布:按照《内务条令》要求,女学员必须剪去长发留短发。

然而,这仅仅是紧张的军旅生活的一个“见面礼”,更加严格、艰苦的磨炼,正一波接一波排队等着她们。

首先是预科阶段,通过政治教育、队列训练和体育运动,培养女学员的军人气质,帮助她们清除身上的“骄”、“娇”二气,实现由民到军的大转变。3个月的训练结业,经过身体复查和阶段小结,王亚平有几个姐妹被淘汰出局。

接着,是文化基础学习。一年半的时间里,学校开设了30多门课程。结业时,又有几个女学员被淘汰出局。空军航空大学至今还保存着王亚平的成绩单,包括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大学英语等在内的16门功课,各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平均成绩为88.5分。

1999年4月,王亚平与29名同学一起,转入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开始学习飞行。由于是运动员出身,又加上她胆大心细爱琢磨,最终,王亚平以总分第二的好成绩,拿到了毕业证书,被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副连级军衔,分配到空军运输机部队驻武汉某团,成为运输机飞行员,实现了自己的蓝天梦。

“二选一”的较量中败北

第一次选拔女性预备航天员的工作拉开了帷幕时,王亚平与14名飞行学院的同学,进入候选之列。

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是世界惯例。相对行员的选拔,般天员的选拔标准更高、更严、更苛刻。这次择优选拔要从15名中先选中3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考核,还要刷掉一名,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王亚平,已今非昔比。她的飞行之路走得很顺,她飞过4个机种,安全飞行达16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并被提拔为飞行大队副大队长。

经过半年的精挑细选,2010年3月,王亚平、刘洋等3人金榜题名。实际上,王亚平与刘洋还是一个飞行团的。之后,她俩一起前往北京,到航天员大队报到,并摘下飞行徽标,换上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成为女预备航天员。

3名女预备航天员是同学、同事,又是“同航”。平时,大家亲如手足,但在训练时,却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因为谁都心知肚明,3个人只能有两个人“晋级”。不久,“三选二”揭晓。当听到自己的名字,刘洋和王亚平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可是,当她俩发现还有一个姐妹仍旧标准地坐在座位上,低头不语时,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向她张开双臂,3个姐妹紧紧地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到了2012年6月,同样残酷的情形,落在了王亚平的身上。当时,“神九”已经进入发射准备阶段,乘组3名航天员中有一位是女航天员。当选的女航天员,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嫦娥”、世界第57位女航天员,这一荣耀将无法估量。

刘洋和王亚平都是候选人,“二选一”,没商量。面对千载难逢的机会,两个“同航”谁都愿意当第一,不想做第二。但是,在巨大的考验面前,刘洋和王亚平早已超越了对个人得失的考虑,而是从国家利益的高度,精心准备,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在“神九”出征的最后时刻,幸运的天平向刘洋倾斜。接到命令后,王亚平心静如水,她坦诚地对刘洋说:“刘姐,祝贺你!我希望你能带着我们俩的梦想一起飞,我会在地面支持你,为你祈福。”

关键时刻,王亚平自然流露的大局意识,更加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敬重。

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2013年6月3日,“神十”与运载火箭的组合体如期竖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架上,蓄势待发。这次发射,仍旧像“神九”一样,飞行乘组航天员还是二男一女。与“神九”不同的是,女航天员这次没有备份,王亚平是唯一的候选人。

发射前夕,王亚平实话实说:“航天员的生活是浪漫的,也是单调的,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我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不停地训练、考核、再训练、再考核,每天过得很紧张,也很充实。3年多来,我没有陪丈夫逛过一次街,也没有带孩子进过一次公园。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付出值!因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最大的梦想。”

“神十”发射成功,在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后,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15天,并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组合体内工作生活12天,进行多项科学实验。作为乘组一员,王亚平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也是意外的惊喜: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一次太空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圆一回自己的教师梦,而且是站在世界“最高讲台”上讲课。

6月20日上午10时许,太空授课正式开始。在指令长聂海胜、太空兼职摄像师张晓光的积极配合下,王亚平举止从容,侃侃而谈:“同学们都知道,失重是太空环境中最独特的现象……在太空环境中,我们个个都像身轻如燕的武林高手。那么,失重了,我们的身体质量是不是也没有了?要是能测量一下就好了……”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11

有史以来内容最神奇、教室最高远、观众最庞大的一课,开始了。

“神仙”聂海胜“悬空打坐”,轻盈地在半空中盘腿如佛,“嫦娥”王亚平使出“大力神功”,用手指轻轻一推,“神仙”摇摇晃晃地飘出很远,形象地展示了太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的奇妙特性。

“在太空中,我们个个都是武林高手。”王亚平的话引发了地面课堂同学们的欢笑和掌声。“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为,失重环境下水不可能飞流直下。”“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妙语连珠后,王亚平从饮水包里挤出一个水珠,水珠悬浮在空中,然后被她一口吃掉,“刚好润润嗓子。”

轻松拉开大幕之后,王亚平变起了一出出戏法,圆周运动的单摆、不变轴向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膜、红扑扑的水球,中国第一堂太空授课在趣味与惊奇中完美展现。

她用生动趣味的语言和娴熟的操作手法,让中国的太空第一课笑声不断,惊喜连连。

据了解,2007年8月14日,美国人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

和芭芭拉摩根进行的太空授课相比,中国航天员的这堂太空授课不仅科技含量更高,难度也更高,“摩根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王亚平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后者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

在王亚平和“神舟十号”环绕地球近半圈后,教室里的学生就像和她一起感受了船舱环境——润喉时漂浮的水珠,手里制作的水晶球,还有吸附在薄膜上的中国结——这节距离地表350多公里,时长40分钟的课程注定将被载入历史。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12

1980年,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的王亚平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一直担任班长,初中时担任过语文课代表,而且对人很有礼貌,可谓知书达理。

王亚平小时候梦想当医生、当律师,从没想过当飞行员。1997年8月,王亚平17岁那年,正当她还在为高考做复习准备时,突然听说学校来招女飞行员。由于王亚平是校队的,体育成绩好,大家都鼓动她参加。王亚平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第一次体检,谁料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层层体检。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她顺利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与蓝天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刻,乡亲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咱们乡里出了个飞行员!”

长春飞行学院的生活是艰苦的,入校的第一天,她就和大家一样,被迫剪去了心爱的长发留起了男孩式头发。在一年零八个月中,她们除了学学课程以外,每天都得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还进行了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训练。由于王亚平从小到大体育都比较好,初中、高中一直都是校队的,所以这些苦对她来说都没有觉得很苦。

1999年4月,在淘汰了七名同学以后,她们剩下的30名学员顺利地转入了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当第一次在教员的带飞下飞上蓝天,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王亚平心里感到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那一刻她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女飞行员的骄傲。尽管失去了同龄人拥有的一些东西,可是作为飞行员得到的东西,是她们永远、永远也体会不到的,热爱飞行、热爱蓝天,从那一刻开始结下了深厚的蓝天之情。

经过了两年零四个月的学习,王亚平以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从一飞院毕业分配到航空兵某师某团。在飞行学院,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招飞中心原主任程学哲回忆说,王亚平“聪明,非常聪明,而且活泼,要强。王亚平在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出特别的聪慧和灵气”。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型飞行员,王亚平是空军女飞行员中第二批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的。

从1998年王亚平获得试飞机会开始,这9年间王亚平驾驶着各类机型一共在蓝天上安全飞行了1600小时。这1600个小时中,包括完成无数次的战备演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消云减雨、汶川抗震救灾、山东抗旱、重庆人工降雨等重要任务,实战飞行经验可谓十分丰富,是一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优秀女飞行员。

太空授课的中国第一人

和许多人一样,王亚平的太空梦源自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天的那一刻。2003年,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加入空军飞行部队才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当她在看神五飞天直播时,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没想到在10年后,王亚平会成为自己问题的答案之一。

由行技术“百里挑一”,王亚平曾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首次向女性开启大门。经层层严格选拔,王亚平成为首批女航天员之一,另一位就是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去年神九任务的选拔中,王亚平是备份乘组的一员。

今年6月,神舟十号发射上天,航天员班组仍由三人组成。王亚平成为了参与神十任务的航天员的唯一女性。三名航天员中,王亚平年龄最小、资历最浅,但另外两名航天员提到她,都是赞不绝口。入选航天员队伍3年时间,两年不到她的各项技术水平已经和老航天员相当了,“这说明背后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聂海胜说。张晓光说她,“真诚善良,心思也细密,是一个特别让人放心的伙伴。”

作为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此次王亚平还承担着另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天宫一号”里向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太空物理课”。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女教师芭芭拉·摩根在2007年做过太空授课。这意味着王亚平成为在太空进行授课的中国第一人和世界第二人。

6月20日上午,在神十上作为主讲人的王亚平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地面课堂活动,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通过电视直播同步收看。在40分钟的授课时间里,航天员们在失重状态下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5个基础物理实验,令许多听课的孩子大呼过瘾。

此次太空授课刷新了科普教育及物理教学的固有模式,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启发性。这种基于太空探索实践之上的远程教学,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直播、教育部网站回放,或是以课件形式供反复教学,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举国学生共享,亦是民生改善的一种形式。事实上,探索太空给予人类的回报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用的GPS定位系统、太阳能屋顶,吃的方便面、蔬菜包,穿的运动鞋等,都是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实践中发明或研制出来的。因为孜孜不倦的太空探索,人类研发出救灾和气象监测卫星技术,获得了更加优质的作物品种,发明燃料电池获得了清洁高效的能源,通过卫星传输进行移动通话告别了“通讯基本靠吼”的闭塞……太空探索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每一次太空探索的实现,都会拓宽、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拓展人类的思维与活动半径,为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提供更多可能。

在天愿作比翼鸟

王亚平和爱人赵鹏都是飞行员,却分隔在相距数百公里的不同单位。2006年,王亚平和赵鹏商定在10月1日回老家举办婚礼,但王亚平的部队有飞行任务,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9月30日,王亚平执行任务归来,急赴民航机场,不料却赶上了堵车。到机场时离起飞时间只有10分钟。凑巧的是,飞机因天气原因延误了半个小时。赵鹏还经常调侃说,“还得感谢天气不好,否则,那天你还当不成新娘了。”

婚后,赵鹏与妻子王亚平有一个约定:那就是每次飞行降落后,都要在第一时间发条短信互报平安,这个约定一直坚持至今,只有一次赵鹏没有做到,为此,妻子整整担心了一个晚上。2008年5月16日9时05分,赵鹏接到任务通知,紧急空运救灾物资至双流机场。飞机降落后,由于机场没有卸货人员,又接到紧急飞赴长沙送药品的任务,容不得赵鹏多想,他挽起袖子第一个冲进飞机动手干了起来,在他的带动下,机组成员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将10余吨货物全部卸完。满头大汗的他,没顾上喝一口水,便驾机向长沙飞去。22时07分,赵鹏机组及时将10吨疫苗及5名医务人员运送到灾区。23时47分,他驾机起飞赴武汉某机场待命,飞机着陆退场时已是次日3时30分。此时,妻子王亚平也在该机场待命,但夫妻俩没有一个主动提出见面。让王亚平想不到的是,执行此次空运任务,丈夫驾驶的飞机自动驾驶仪出现故障,在手操纵的情况下连续飞行12个多小时,运送物资20余吨。

5月17日6时,夫妻俩经过短信联系,赵鹏准备利用进场间隙去看望妻子。谁知,王亚平却接到紧急空运救灾物资的通知。王亚平登机前收到赵鹏发来的一条短信:“老婆,专心飞行,我为你加油!”

16时10分赵鹏驾驶的飞机在成都双流机场降落,他再一次投入到卸货工作当中。16时50分,王亚平驾驶安-26型飞机降落双流机场。17时,是赵鹏与王亚平最为激动的时刻。王亚平终于见到了丈夫,激动拉住丈夫左看右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老公,辛苦了,抗灾任务还很艰巨,任务多、强度大,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着发信息给我,不要再让我担心!”30分钟是那样短暂,赵鹏与妻子因任务偶遇到一起,又因新的任务匆匆辞别。30分钟,夫妻俩说得最多的话是:“好好飞行,注意安全!”在依依不舍和相互鼓励中,两人驾机再次消失在云海中。

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篇13

这堂太空授课看起来不过短短40分钟,但在地面上,却由一个团队整整筹备了一年多。而这次授课的费用同样价值不菲。

飞船中的“教具”总重量2.9公斤,但每1千克物质从地面发射到近地轨道的空间站约需2万美元。以此计算,这些“教具”飞天成本达到5.8万美元,即35万元人民币左右。

要想完成授课,中国需要通过对地外航天器进行至少40分钟的实时监控。与普通通信卫星相比,数据中继卫星需要克服的第一个技术难题是对航天器的捕获和跟踪。

有多难?

美国在1960年代即成功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但在约20年后才拥有数据中继卫星。而中国,则直至去年才建立自己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可以说,这堂太空授课,如果你去了解,就会发现,这是一堂经过数十年努力,才完成的课堂。

即使如此,站在太空中,向地面上的人物实体展示太空物理实景变换的道具,依然简单又简单,不过是陀螺、单摆和水滴。

也许过去很多年,那场景依然变得诡异多姿:在那个遥远的上午,气温升高,冰块融化,王亚平手中的水,简单的一划之下,从一滴瞬间变成一张水膜,然后逐渐变大,成为一颗火红的水球。

这一奇妙的场景不由让人想起刘慈欣在《三体》中所描述的致命武器,那消灭了数千艘太空战舰的恰恰也是一粒——水滴。他在书中铺陈出宏伟的想象:

水滴以第三宇宙速度的两倍向“无限边疆”号冲去,它此时的航向延长线与舰队矩形阵列的第一列重合。水滴撞击了“无限边疆”号后三分之一处,并穿过了它,就像毫无阻力地穿过一个影子。

由于撞击的速度极快,舰体在水滴撞进和穿出的位置只出现了两个十分规则的圆洞,其直径与水滴最粗处相当。

“无限边疆”号的部分核燃料被引发核聚变反应,热核爆炸的火球在被撞击处出现,迅速扩张,整个舰队都被强光照亮,在黑天鹅绒般的太空背景上凸现出来,银河系的星海黯然失色。

水滴毁灭第二三队列用了两分钟三十五秒。

谁知道这在未来会不会变成真的?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