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实用13篇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1

从金融大省走向金融强省,这是广东提升其金融战略的路径,也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突破口。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2007年广东已经完成了适度重工业化,产业优化升级的压力已经凸显,需要发展以金融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系统性金融风险基本处置完毕

《财经国家周刊》:广东是金融大省,但历史上也出现一些金融风险事件。这些遗留的金融风险目前处置结果如何?

黄华华:我们将历史遗留金融风险做了妥善处置,1998年停业整顿的175家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目前已经全部进入退出市场程序。地方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

截至2010年末,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已经降到1.5%以下,比“十五”期末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征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金融债权司法保护有所提升。

《财经国家周刊》:在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金融所起作用如何?

黄华华:为应对金融危机,广东总投资2.37万亿元建设了“新十项工程”,以保持经济增长。省、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签署了总计为3.06万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了与有关银行的定期沟通机制,落实信贷投放,全年实际授信额度2.17万亿元,实际投放贷款逾0.9万亿元。

2009年,广东信贷增长位居全国第一,新增信贷10755亿元,全年通过国内股票(A股)筹资602.8亿元,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分别发行249.3亿元和424亿元。在金融的有力支持下,2009年广东企业融资总量是2008年的2.5倍,达到12069.7亿元,通过投资拉动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5%。

《财经国家周刊》:广东如何实现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的快速转变?

黄华华:广东是金融大省,但面临很多发展瓶颈。200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的发展战略。

首先,我们转变了金融工作指导思想。实现由注重发展规模、速度向追求规模、速度与效率相协调的转变、由注重防范风险向防范风险与科学发展并重的转变,以及实现由注重融资行为向发展金融产业的转变。

相应的,我们建立健全了地方金融工作新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要“一把手亲自抓金融”。省成立了广东金融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省有关部门和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具体领导广东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经中编办批准,广东率先成立省金融办,各级政府金融办的地位又在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得以提升,职能也被强化。

在实践上,广东试行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2007年佛山市南海区建设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这是为转向金融强省而搭建的重要基础性平台,也是辐射亚太的现代金融后援服务产业基地雏形,如今已有36个重大项目进驻,总投资达120亿元。广东还在深圳市前海地区开展与香港金融合作,打造粤港澳金融合作核心区。

我们遵循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为”的促进经济发展模式。

《财经国家周刊》:在未来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如何增强金融的支持促进作用?

黄华华:广东在“十二五”时期将通过创新创业投资引导机制、退出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发展创业投资,实现金融、科技与产业结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发展融资租赁业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凭借银行业信贷资本雄厚的优势,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建立融资租赁公司,引进国内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到广东设立分公司,扶持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融资租赁公司。建立政企合作机制,开展机械设备、船舶、飞机、汽车等融资租赁业务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引领带动现代服务业发 展。有针对性地发展航运金融、房地产金融、物流金融等产业金融创新,推动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给力制度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广东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黄华华: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将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结合“双转移”等重要战略,推动建立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效机制。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开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和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并探索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下的利益激励机制。

在有条件的市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提升金融服务,支持“扩内需”战略实施。鼓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创新,促进理财产品多样化。提高理财市场透明化程度和理财业务管理规范化水平。支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金融创新,提高居民保障水平。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金融第一大省,广东金融体系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黄华华:具有广东特色的地方金融体系也在完善发展中。一方面加快构建城市金融产业体系。广发银行、广州市商业银行、湛江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工作已基本完成。

金融控股公司、支持科技发展的专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新型养老保险公司等一批新型地方金融机构也在建设中,其中广东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广汽汇理汽车金融公司、众诚汽车保险公司先后成立。

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广州、东莞、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规模均为全国同类农村商业银行第一;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筹建工作不断加快。

自2008年12月我省首家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成立以来,广东已拥有8家村镇银行。2009年,我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底,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达139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工作迈出新步伐。2010年6月底,我省全部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镇”,实现农村基础性金融服务全覆盖。

通过五年来的努力,广东金融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截至2010年12月,在银行信贷市场方面,全省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2019亿元,同比增长17.6%;各项贷款余额51799亿元,增长16.4%。在资本市场方面,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11家,占全国总数的16%,当年新增61家,占全国新增总数的37%。

在保险市场方面,广东是目前全国唯一保费收入过千亿元的省份,去年实现保费收入1600亿元,同比增长30.5%,是近年来增速最高的一年。金融产业增加值从“十五”期末的661.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493.5亿元,全省金融机构总资产从“十五”期末的5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末的11万亿元,翻了一番多。

双赢之策

《财经国家周刊》:广东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如何有效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用,实现金融发展的双赢?

黄华华:粤港金融合作是近年来重点推进的项目。2008年,国家赋予广东在CEPA框架下与香港金融业合作先行先试的政策。2009年1月,粤港政府共同成立“粤港金融合作专责小组”,开始紧密有效的粤港金融协调合作工作。

如2009年5月,我们在CEPA补充协议六中争取到允许港澳资银行在广东设立“异地同城”支行、允许港澳证券公司在广东设立合资证券咨询公司和研究引进港股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合作事项。现已有汇丰、恒生、东亚和永亨等4家港资银行利用先行先试政策申请设立13家异地支行,其中8家已获批开业,1家获批筹建,港资银行在珠三角各城市的覆盖面迅速提升至89%。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已被珠三角《规划纲要》明确为辐射亚太地区的金融后援服务基地,其定位得到港方的认可和接受,汇丰银行、东亚银行、香港新鸿基金融服务集团等香港金融机构已经在金融高新区落户。广东开始承接香港金融后台服务业务转移。

粤港金融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在银行信贷市场合作方面,截至2010年底港资银行已在广东的营业机构有95家,占全省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比例从2003年末的48%上升至62%,总资产约1500亿元。

在资本市场合作方面,共有121家广东企业在香港上市,总市值达1.1万亿港元,总融资额超过2700亿港元。广东的广发证券等13家证券、基金和期货经营机构先后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或子公司。此外,我省有4家基金管理公司、6家证券公司、3家期货公司获准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相关业务。在保险市场合作方面,广东有8家具有港资背景的保险公司进驻,市场份额达18.7%。

《财经国家周刊》:广东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国内第一批试点,试点面也在国内最大。广东将如何深化这一试点?

黄华华: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在广东四市开展广东与港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截至2010年底结算金额达到2000亿元。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2

Key words: bond financing;medium-term notes;AHP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207-05

0 引言

研究背景: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债券市场迎来跨越式发展历程。2004年末,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为2431亿元,排世界第21位,在亚洲甚至远低于经济规模比我国小得多的韩国、马来西亚等,处于中游水平。但到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已达到8673亿美元,超过日本的7332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企业债务融资已经成为仅次于人民币贷款的实体企业第二大融资来源。我国企业的融资途径终于摆脱过度依赖贷款的单一方式,转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的“两条腿走路”模式。

随着各种融资渠道的拓展,资金来源不再成为困扰企业的首要问题,各种融资方式所带来的收益、成本和风险反而成为企业更关心的问题,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的情况下,面对日益丰富、种类繁多的融资品种,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及融资产品特点选择适合的融资品种,诸多企业融资管理人员关心的问题。

研究目的:本文在企业融资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指导下,根据A公司实际情况,基于AHP分析开展A公司融资决策模型构建和融资方案研究,在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构建A公司的债务融资决策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主要债务融资品种,选择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作为A公司最优的债务融资方式。

1 A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A公司是我省的一家上市公司,后经过两次重组,最终形成以煤炭、化工产品和农兽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截止目前A公司拥有年产50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一座,年产60万吨甲醇及年产20万吨二甲醚生产线各一条。A公司下设两个分公司、四个全资子公司、三个控股或全资三级子公司、一家联营公司。

截至2013年末,A公司经审计的合并资产总额85.76亿元,负债总额43.90亿元,所有者权益41.86亿元;201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7.08亿元,利润总额9.61亿元,净利润7.89亿元。

2 A公司债务融资现状分析

2.1 A公司财务情况分析

2.1.1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A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相对较低,形成原因是A公司属煤炭、煤化工行业,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较高、摊销期限长,直接导致总资产周转率较低,因此总资产周转率较低,符合A公司主要行业特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合理,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基本保持稳定,资金营运能力稳定较强,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2.1.2 偿债能力分析

2011-2013年末A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60%、60.32%和51.19%,说明A公司的正在对资产结构进行优化,其中2013年较2012年下降了9.13%,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减少5亿元的长期借款。2014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为46.26%,较2013年末进一步有所下降,主要为减少流贷和长期借款共计3.27亿元所致。

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看,2011-2013年A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0.84、0.89和0.99;速动比率分别为0.70、0.74和0.84,A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14年6月,A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1.11和0.98,继续保持稳定增长,A公司现金类资产较为充裕,总体上,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从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看,2011-2013年A公司的EBITDA分别为12.39亿元、13.98亿元和13.25亿元,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5.66、5.76和5.37,A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2.1.3 盈利能力分析

2011-2013年公司营业毛利率分别为30.43%、34.39%和34.16%,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2.53%、22.83%和18.84%,2013净资产收益率较2012年下降3.99%,主要原因为2013年发行股份配套融资增加股本增加所有者权益所致。总体来看两年A公司销售毛利率及净资产收益率保持较高的水平,表明A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其所属行业逐渐好转。2014年1-6月公司营业毛利率32.61%,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

2.2 A公司融资渠道

2.2.1 A公司主要股权融资渠道

公司作为煤炭及化工生产企业,经过资产重组后,在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市场渠道、盈利能力等方面所具备的综合竞争优势。同时作为A股上市公司,A公司在股权融资方面拥有一定优势。

①股权融资。

作为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来A公司先后3次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累计募集资金79亿元,主要用于购买控股股东煤矿资产,实收资本从2011年末的3.12亿元,增加到2014年6月末的9.86亿元。另一方面,近年来未分配利润的大幅增长,从2011年的5.87亿元增长到2014年6月末的22.67亿元,成为公司重要的内源性资金来源。由此可见,股权融资已成为A公司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

②未分配利润融资。

2011-2013年末及2014年6月末,A公司未分配利润分别为5.87亿元、12.55亿元、18.66亿元和22.67亿元,占各期末所有者权益之比分别为23.07%、38.14%、44.59%和48.64%近三年金额及占比呈逐年增加态势,通过A公司通过增加为分配利润、减少向股东分红的方式进行内部融资。但若未来A公司进行金额较大的利润分配,将导致公司未分配利润明显下降,影响A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

2.2.2 A公司主要债务融资渠道

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股权融资是无法满足A公司发展需求的。通过债务融资补充营运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成为A公司的必然选择。目前A公司债务融资品种较为单一,仅采用过银行借款一种形式。

①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是目前A公司唯一采用的债务融资品种,2011-2013年末及2014年6月末,借款总额分别为37.91亿元、34.36亿元、31.59亿元和28.43亿元。A公司高度重视自己的信誉,从未出现逾期未偿还银行贷款及延迟付息的情况,全部未还贷款五级分类均为正常。由于A公司经营稳定、信誉良好,各主要商业银行均对A公司进行了授信,截至2014年6月末,共有13家银行给予A公司及子公司的授信总额为43.15亿元,已使用28.41亿元,剩余授信为14.74亿元。

从银行借款的期限结构看,截至2014年6月末,A公司短期借款为8.72亿元,占比30.67%,长期借款为19.71亿元占比69.33%,长期负债占比较高,与A公司主营煤炭及煤化工资本密集,回收期相对较长的行业结构较为匹配,短期偿债压力较小,负债的期限结构较为合理。

从银行借款的方式看,A公司借款主要以保证借款、抵押借款和质押借款为主,信用借款相对较少。其中短期借款以保证为主,长期借款全部为抵押及质押借款。各商业银行给予A公司的长期借款条件说明A公司自由取得银行借款仍有一定困难。

从银行借款的成本看,A公司短期借款利率平均上浮水平在10%左右,长期借款以基准利率为主。A公司对财务成本的控制较好,近三年财务费用为1.73亿元、2.25亿元及1.77亿元,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均在5以上。

②其他融资方式。

根据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情况,除银行借款外,A公司还可采用的融资方式包括:债券融资、融资租赁、信托贷款等。

3 基于AHP的A公司债务融资量化决策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3.1 公司融资决策模型的构建

3.1.1 降低融资成本原则 融资成本是企业决定融资方式的主要因素,融资成本不仅包括资金的利息成本,还包括债券发行等的发行费用。对企业债券而言,其融资成本主要包括付给投资者的资金利息和与发行有关的承销费用、评级费、审计费、律师费、债券托管费等费用;对银行贷款而言,其筹资成本主要是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及借贷手续费。通过选择其他的债务融资方式,偿还部分高成本银行借款,降低整体融资成本是A公司本次债务融资的重要目标。具体指标包括利息成本、发行费用和总融资成本。

3.1.2 期限结构合理的原则 债务期限结构是企业财务融资策略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企业融资的期限结构与所处行业的资产负债特点密切相关,A公司所处煤化工行业特点来看,总投资较大,回报周期较长,从资产负债匹配的角度考虑,需要尽量延长融资期限。另一方面近年来A公司2013年以来A公司短期借款增长较快,面临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风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短期偿债指标尽管随逐年增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从这两方面考虑,本次债务融资A公司希望选择融资期限最长的债务融资品种。

3.1.3 融资限制条件最小原则 在融资实务中企业在比较债务融资方式时,还需要衡量不同的融资方式相应的限制条件,主要指标包括审批效率、最大可融资额度、资金使用灵活性以及提款条件。例如各项间接融资均需要金融中介对融资企业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在国内发行债券亦需要相关部门的注册或审批,各类债务融资产品从尽职调查启动到资金到位所需的时间区别很大;融资额度方面,按照《公司法》要求,企业公开发行债券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0%,其他债务融资方式无此方面限制。

A公司在债务融资决策中,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利用AHP模型,可以帮助A公司综合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形成科学合理的债务融资决策体系。

3.2 A公司基于AHP的量化融资决策模型分析

3.2.1 A公司债务融资决策层次结构的建立

根据对A公司可行融资方式及融资决策指标,根据AHP模型,A公司债务融资决策层次结构图如图1。

3.2.2 建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A公司债务融资决策层次模型,目标层为最有债务融资方案A,准则层B1为融资成本,B2为期限结构,B3为融资限制;指标层中C1为利息成本、C2为发行费用、C3为总融资成本,C4为融资期限,C5为审批效率、C6为融资额度、C7为资金使用灵活性、C8为提款条件。

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使决策判断量化,形成数值判断矩阵,以确定各层次中元素的权重,笔者就决策准则及指标,运用9级标度法设计了调查问卷。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的特点,做出科学的决策,九份问卷分别发送企业专家、资深商业银行公司信贷及投资银行人员。根据九位专家的评判结果,将各专家的打分算术平均后输入到MCE软件中建立判断矩阵。

①目标层最优债务融资方案A 与准则层B 的判断矩阵(A-B)。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733

②准则层B 与指标层C 的判断矩阵(B-C)。

1)融资成本判断矩阵。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841

2)期限结构判断矩阵。

准则B2期限结构中仅有融资期限一个指标,无法构成矩阵。

3)融资限制判断矩阵。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483

③各指标层次单排序。

1)利息成本。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281

2)发行费用。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078

3)总融资成本。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028

4)融资期限。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244

5)审批效率。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315

6)融资额度。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528

7)资金使用灵活性。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932

8)提款条件。

该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465

从各矩阵随机一致性指标CR均低于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从层次单排序的结果看,各融资方案的指标排序基本符合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情况。

3.2.3 层次总排序

根据上述各判断矩阵,A公司债务融资决策总判断矩阵如表15。

根据表15的数据,可以计算出A公司最优债务融资决策的最终总排序,具体结果如表16。

3.3 方案选择――发行债券

由此可见,基于A公司扩宽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调整债务结构的内在要求,结合A公司所处行业及公司基本情况,根据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情况,其四种可行的债务融资方式的排序为:发行债券>银行贷款>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发行债券总排序权重最高,为0.4272,在排序优于银行贷款,是适合A公司财务目标的债务融资品种,而信托贷款及融资租赁两种债务融资方式,尽管有独特的优势,但总排序低于发行债券及银行贷款,不符合A公司目前的融资需求。根据上述模型,最符合A公司目前债务融资需求的融资方式是发行债券,A公司应尽快启动债券的发行工作。

总之,将AHP应用于企业债务融资决策,不仅能够以数字反映融资方式的优劣,还能够提高决策效率,增加企业融资决策的准确性。

4 结论

从我国公司债务融资的来源看,银行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银行贷款成为其主要融资方式。在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主导的格局下,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且贷款期限结构设置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很多企业希望尝试其他的债务融资渠道、以达到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融资结构,改变债务结构的目的。本文以A公司为例,根据A公司所处行业特点、财务情况及具体融资需求,结合目前国内主要债务融资产品,运用AHP建立了债务融资决策量化分析模型,得出了发行中期票据是A公司最优债务融资决策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楠.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视角探析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途径[J].时代金融,2012(10):124-126.

[2]舒芜.银行融资产品创新及企业融资工具选择[J].公司财务,2013(03):86-87.

[3]彭艳艳,庄雯.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AHP模型及其应用[J].价值工程,2005(03):103-105.

[4]杜文毅,周莉莉.企业债务融资策略与实践――以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为例[J].金融市场研究,2014(01):85-92.

[5]解晓霞,高云.企业融资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

[6]吴云虹.探讨新形势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管理[J].企业研究,2013,04.

[7]魏瑞兴.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s2.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3

资金是指公司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总称,它是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则是对公司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工作的总称,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筹集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日常营运资金管理和资金安全管理等内容。如果将资金比喻成是支撑公司运行的“血液”,那么资金管理就是确保企业“血液健康循环”的必备措施。

2.油品销售公司资金管理工作特点分析

Z油品销售公司做为专门重点经营成品油批发的合资企业,在业务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公司购销业务链条清晰,上游面对的供应商主要是中石油在全国各省、地、市级销售公司,下游面对的终端用户主要是中交下属各施工单位或施工项目部。公司业务采购环节主要是以“先款后货”方式,向上游中石油方各销售公司采购成品油、沥青等石化产品;销售环节是以“先货后款”(即赊销)方式,向下游中交各用油单位进行销售。

这种业务购销模式下,油品销售公司的资金管理面临两个较大难题:一是上游供应商中石油各销售公司只接受直接现金购货,不接受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在内的其他任何采购支付方式,这使公司对外采购支付方式变得单一,货币资金需求量加大。二是下游终端用户中交各施工用油单位或项目部存在项目施工时间长、项目分散、结算周期长、回款速度慢等特点,这使公司大量资金被占用,严重影响资金周转速度与使用效率。

这种购销模式,直接导致资金流入和流出的不匹配。表现在一定时期内,采购环节上资金流出速度快、流出量大;销售环节上资金流入速度慢、流入量小。极易出现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的情况,资金短缺的情况也随时可能发生。在此情况下,确保公司的良性发展与正常运行必须依靠资金的有力支持与保障。这就需要公司首先应有大量充足的自有资金;其次需要有多种融资渠道取得外补资金;第三,需要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保障资金周转顺畅;第四,需要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第五,需要防控资金风险。

鉴于以上情况,油品销售公司的资金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应以日常资金使用管理为基础;以提升融资决策水平为助力;以资金风险防范管理为保障;实现满足企业经营需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3.加强日常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日常资金使用管理是指对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进行统一归集、收支结算、分配使用等过程和内容的管理。加强公司的日常资金使用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公司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及收益率。防止资金闲置与流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有效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在公司现有业务购销模式下,经营性现金流出量往往大于流入量,可用现金额度有限。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支持公司运行,创造最佳收益,是日常资金使用管理的重点。

3.1强调资金计划性

公司全面实施资金计划管理,由资金管理部门按月统一汇总资金收支计划,清晰掌握资金时点库存金额以及固定期限内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资金管理负责人组织定期召开资金平衡会,根据资金计划,结合公司当期实际情况,整体平衡资金使用,做到全面计划、统筹安排、均衡支付、保证重点。

3.2实施资金动态管理模式

推行计划在先,平衡在中,总结在后的动态管理。资金管理部门根据月度资金收支计划,按周分解落实,滚动执行。做到计划有落实,出入有跟踪,变化有防控。

3.3强化资金收支时间性管理

对于计划内流入资金加紧回收力度,尽可能缩短回收时间。对于计划内流出资金,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延缓现金支出时间,保持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持有量。

3.4加强资金占用成本分析

公司实施内部资金占用成本预算及考核管理,目的在于合理保证资金向高效益、低风险项目流动,实现公司整体经营效益最大化,资金成本最小化。

4.加强融资决策管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4

一、营运资金的投资策略

营运资金投资策略主要是指对流动资产的管理。营运资金的投资策略按照资产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适中的、保守的和激进的投资策略。衡量营运资金投资策略的指标主要有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和经营流动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一)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是反映企业资产结构的重要内容,企业非流动资产比重过高,会造成非流动资产的闲置和浪费,而企业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又可能造成流动资产闲置,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在企业经营规模一定的条件下,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高,企业资金的报酬率就越低,流动性风险越小;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低,企业资金的报酬率越高,流动性风险会越高,企业采用的就是激进的投资策略。由表1可知,中青旅近5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从62.38%逐渐降低至39.72%,说明公司营运资金从稳健的投资策略转为激进的投资策略,提高了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等资产的投资比重。

由图1可以看出,中青旅存货周转速度的加快带动了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上升,存货周转效率的上升会使公司总资产周转效率加快。但是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下降导致流动资产周转上升速度不及存货周转速度。由图2可知,2013年及2014年应收项目的周转速度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公司营业收入的质量在下降。公司在加快营运资金周转的同时,应该合理降低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

(二)经营性流动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经营性流动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可以作为营运资本投资策略的衡量指标,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宽松。中青旅流动资产中不包含金融资产,因此以流动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计算分别是77.9%、57.75%、36.75%、38.57%和33.24%,说明营运资本的投资策略从宽松逐渐转为激进,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比重在逐渐减少,公司提高了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管理效率。

二、营运资金的融资策略

营运资金融资策略主要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匹配关系,即选择何种融资方式为企业的永久性流动资产和临时性流动资产融资。根据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企业营运资金的融资策略可以分为稳定型、激进型和适中型的融资结构。

(一)营运资金的融资结构。企业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短期资金来源,一部分为长期资金来源。易变现率可以作为企业营运资金融资结构的标准指标。易变现率是指经营流动资产中长期筹资来源的比重。易变现率越高,说明企业融资环境越宽松。易变现率=[(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经营性流动资产。中青旅易变现率如表2所示。

中青旅的易变现率较高,说明公司采用稳健的融资策略,利用长期资金为长期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提供资金来源,采用稳健融资策略可以减少公司未来偿付利息成本的不确定性,规避利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较低,可以降低短期借款偿还的再融资风险。中青旅稳健的融资结构也说明中青旅资金比较宽裕,这可以进一步从中青旅下降的资产负债率(表3)中体现,根据新浪财经的资料,中青旅的资产负债率在2014年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下降的资产负债率降低了公司的负债成本,减少了公司破产偿债的风险,股权资金作为资金来源途径所占比重逐渐升高。

(二)营运资金的融资来源。中青旅的应付项目一直大于应收项目,预收项目显著高于预付项目,说明应付项目可以较好地弥补应收项目的资金占用,中青旅采用预收账款的方式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提高了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计算中青旅融资来源比重发现,商业信用占负债的比重在80%以上,说明公司运用成本较低甚至可能没有成本的商业信用,会极大地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同时长期负债的比重较低,说明公司的资金成本压力较小,整体资本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地改善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进一步衡量中青旅营运资金风险,计算公司是否存在短期借款长期占用的现象很有必要,如果公司短期借款本年累积量远远大于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余额,说明公司在不停地还款与借款,存在短期借款长期占用的现象。

短期借款本年累积量=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长期借款增加量

长期借款增加量=期末长期借款额-期初长期借款额

从表5可知,除2010年公司存在明显的短期借款长期占用的问题外,中青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短期借款长期占用的问题已经得到显著改善,公司短期偿债风险明显降低,还款能力逐渐增强,财务结构越来越稳健。

三、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

在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加快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有所改善呢?中青旅近五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2 001万元、50 492万元、52 781万元、47 852万元和50 747万元。而2013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降为2.59时,当年净利润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因此,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改善营运资金的管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提升企业价值。

中青旅首先要提高营运资金周转率,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由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下降影响了公司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因此公司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事前、事后和事中管理,尤其明确事前责任制,严格考评公司客户的信用条件。尽量从应收账款改为预收账款,使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存货的竞争能力,加快开发类似于乌镇、古北水镇等的经典旅游项目,提高公司资金的整体流动速度。

在资金来源安排上,由于股东权益资金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渐下降,易变现率等指标逐渐上升,公司营运资金融资结构更加稳健,但是资金要在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寻找平衡,中青旅应该加速资金的投资和行业的扩张,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5

笔者结合公司实际,在认真分析公司业务购销模式以及资金收支特点的基础上,从资金使用管理、融资管理、风险管控等几方面对油品销售公司如何加强资金管理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以期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带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而确立财务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公司全面健康发展。

1.对公司资金管理含义的理解

资金是指公司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总称,它是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则是对公司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工作的总称,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筹集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日常营运资金管理和资金安全管理等内容。如果将资金比喻成是支撑公司运行的“血液”,那么资金管理就是确保企业“血液健康循环”的必备措施。

2.油品销售公司资金管理工作特点分析

Z油品销售公司做为专门重点经营成品油批发的合资企业,在业务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公司购销业务链条清晰,上游面对的供应商主要是中石油在全国各省、地、市级销售公司,下游面对的终端用户主要是中交下属各施工单位或施工项目部。公司业务采购环节主要是以“先款后货”方式,向上游中石油方各销售公司采购成品油、沥青等石化产品;销售环节是以“先货后款”(即赊销)方式,向下游中交各用油单位进行销售。

这种业务购销模式下,油品销售公司的资金管理面临两个较大难题:一是上游供应商中石油各销售公司只接受直接现金购货,不接受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在内的其他任何采购支付方式,这使公司对外采购支付方式变得单一,货币资金需求量加大。二是下游终端用户中交各施工用油单位或项目部存在项目施工时间长、项目分散、结算周期长、回款速度慢等特点,这使公司大量资金被占用,严重影响资金周转速度与使用效率。

这种购销模式,直接导致资金流入和流出的不匹配。表现在一定时期内,采购环节上资金流出速度快、流出量大;销售环节上资金流入速度慢、流入量小。极易出现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的情况,资金短缺的情况也随时可能发生。在此情况下,确保公司的良性发展与正常运行必须依靠资金的有力支持与保障。这就需要公司首先应有大量充足的自有资金;其次需要有多种融资渠道取得外补资金;第三,需要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保障资金周转顺畅;第四,需要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第五,需要防控资金风险。

鉴于以上情况,油品销售公司的资金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应以日常资金使用管理为基础;以提升融资决策水平为助力;以资金风险防范管理为保障;实现满足企业经营需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3.加强日常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日常资金使用管理是指对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进行统一归集、收支结算、分配使用等过程和内容的管理。加强公司的日常资金使用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公司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及收益率。防止资金闲置与流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有效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在公司现有业务购销模式下,经营性现金流出量往往大于流入量,可用现金额度有限。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支持公司运行,创造最佳收益,是日常资金使用管理的重点。

3.1强调资金计划性

公司全面实施资金计划管理,由资金管理部门按月统一汇总资金收支计划,清晰掌握资金时点库存金额以及固定期限内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资金管理负责人组织定期召开资金平衡会,根据资金计划,结合公司当期实际情况,整体平衡资金使用,做到全面计划、统筹安排、均衡支付、保证重点。

3.2实施资金动态管理模式

推行计划在先,平衡在中,总结在后的动态管理。资金管理部门根据月度资金收支计划,按周分解落实,滚动执行。做到计划有落实,出入有跟踪,变化有防控。

3.3强化资金收支时间性管理

对于计划内流入资金加紧回收力度,尽可能缩短回收时间。对于计划内流出资金,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延缓现金支出时间,保持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持有量。

3.4加强资金占用成本分析

公司实施内部资金占用成本预算及考核管理,目的在于合理保证资金向高效益、低风险项目流动,实现公司整体经营效益最大化,资金成本最小化。

4.加强融资决策管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

融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经济组织行为,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向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融资管理工作通常围绕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规模、融资成本等内容展开。

4.1拓展融资渠道,尝试多种融资方式

油品公司现处于成长阶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开发,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有效保障资金的充足供给,公司宜采用积极的财务融资策略。考虑公司在短时间内尚不具备股票发行、债券发行等条件下,在融资渠道及方式上首先选择向银行、集团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融资;其次选择在购销环节上引进具有资金优势的第三方合作者(非金融机构),合作互利,在不占用公司自有资金的情况下实现创收获利;第三,在债权融资规模达到一定比例时,公司将适时选择股权融资,向股东双方申请增资扩股;第四,公司可充分利用内部融资渠道,加强内部经营产生的留存收益的积累与使用,发挥内部融资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4.2控制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

企业融资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资金使用者在获得资金使用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并且必须支付的相应费用,比如股票融资方式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借用资产支付的租金等等。这些都是财务融资成本。以银行借款作为主要融资方式的情况下,影响融资成本的直接因素有两个:一是融资规模,二是贷款利率。对于企业来讲,合理控制融资规模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最直接的手段。融资规模的合理性依赖科学的预测,它是指要充分考虑公司业务特点以及影响资金需求的各个变量因素,建立融资规模测算模型,根据公司增长预期来预测公司未来外部融资需要量。融资规模的测算是融资规划的核心,准确的测算可以避免因融资过多导致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也可以避免因融资不足影响公司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发生。

5.强化资金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通常是指资金在一系列流入流出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以及管理中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营运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分配风险等方面。油品公司作为商品流通企业,同样面临这些资金风险,以下分别从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对如何有效降低并防范各项资金风险给予论述。

5.1树立全面资金风险防范意识

“全面资金风险防范”包括全员风险防范和全过程风险防范。全员防范是指公司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全员对资金的敏感度、关注度、责任心,将资金的重要性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员工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改变“资金只需财务人员关注”的观点。全过程防范是指将资金风险防范意识贯穿到每个业务流程,把控每个重要环节及关键点。

5.2建立资金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

风险防范机制主要以资金活动内容为主线,按公司资金营运、资金筹集、对外投资等内容分类,逐一识别各项资金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找出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措施。风险预警机制重点监控资金周转效率、债务风险水平等内容,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率、带息负债比率、盈余现金倍数等指标变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5.3以资金预算管理为抓手,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按资金预算管理的内容和过程将其分为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横向管理是以现金流量表内容为主,对经营性现金、筹资性现金、投资类现金分别进行预算管理。纵向管理是以预算管理过程为主,按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三个过程进行管理。强调预算编制有依据,执行有监控,结果有考核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涵盖公司资金管理的所有内容和过程,对全面降低资金风险起着重要作用。

5.4加强内部控制措施,严格各项资金审批程序,规范操作流程

涉及重大资金支出、投融资等事项必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则,做到审批、经办、记录、保管、稽核等岗位之间互相监督、相互制约,减少错误和舞弊行为发生。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6

一、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的违约常常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一方面,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具有长期风险投资的特征,在这段时间内有可能出现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甚至进行单方面解约的情况。另一方面,承租人在进行设备租赁时,应该负起设备维护的责任,保证交易完成后设备的完璧归赵。但是由于一些承租人的行为道德问题,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设备的损坏,造成出租人损失的同时,也给租赁公司带来了信用风险。总之,在交易的工程中,交易双方的任何一方一旦出现信用问题,都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信用风险。

(二)财务风险。

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客户需求常常是不同的。如果出现客户需要大量资金又或者租赁设备比较昂贵的情况,那么由于这两种情况对融资的要求比较高,就很容易造成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一方面,万一出现了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融资租赁公司就需要承担巨大的财务周转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昂贵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也会给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的考验。总之,由于融资租赁公司在交易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资金周转问题,所以将不得不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市场风险。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达成的交易的双方可能对已有的交易结果产生疑惑,进而要求重新交易,将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变化,客户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拖欠资金。如果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则会造成公司的巨大损失。由于这些损失都是由市场造成的,所以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总之,市场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之一。

(四)操作风险。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往往存在于融资租赁公司内部,是由于人员操作、内部程序和外部事件的故障而造成企业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与融资租赁企业的操作系统和业务以外欺诈交易等方面都有关系。另外内部管理制度漏洞造成的人员操作问题,也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一大原因。所以,操作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不容小觑的风险问题。

二、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措施的提出

(一)降低信用风险的措施。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可以在交易达成前对双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一方面要对客户的行业背景进行调查,了解客户是否曾经有过毁约行为,获取客户在行业里的信用情况。一旦客户曾经有过不合理的解约行为,则要考虑是否进行交易。另一方面,要核实客户提供的资料信息,通过判断资料的真伪评估客户的信用度。如果资料的真实度较低,则要和客户做好沟通,确认是否继续合作。但是为了公司的收益,在客户信用评估较差的情况下,一些交易仍需要继续进行,那么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制约条件防止客户解约。具体措施是:根据客户需要的融资金额的多少,要求客户进行等价值资产的抵押。这样就算出现违约情况,公司也可以用拍卖抵押品的方式补偿损失。

(二)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想要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需要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与客户达成交易前,要对客户的资金状况有所调查,避免出现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二是将融资资金和设备租金的回收分成几个阶段。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收不回所有资金的情况发生,从而防止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三是预存一定数量的准备金。在公司暂时收不回客户欠款的情况下,使用准备金来进行资金周转,避免公司遭受财务风险。

(三)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

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有两种,分别是风险补偿措施和风险分散措施。首先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的交易失败,可以通过风险补偿措施来避免。风险补偿措施就是在长期交易中,无论是设备的租赁价格还是融资资金利率,都可以根据市场和汇率的变化,进行价格上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客户利益,防止交易的失败。其次,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的情况,可以通过风险分散措施来避免。风险分散措施指的是在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将租赁投资分散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降低因某个行业或地区的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市场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四)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

融资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的降低只能通过完善操作系统、完善交易制度和员工培训来进行。完善的操作系统可以对人员的操作进行管控,避免人员进行违规操作。交易制度的完善,可以在员工遵照制度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避免员工遭受客户欺诈的现象发生。而对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可以降低员工违规操作或错误操作的几率。所以,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还要从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来实行。

结论:总而言之,掌握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着哪些风险,制定风险的防控措施,是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当前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只有不断的学习借鉴,才能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制度,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融资租赁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仅能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与防控措施的探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7

针对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困境,部分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始探索以一些新模式解决这一问题,以差异化的竞争产品争取市场优势。

富登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9000万美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外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之一,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融资担保服务。

富登担保总经理程耀辉对《小康・财智》记者解释说:“银行之所以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很重要的原因是无法在成本和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传统银行主要将业务分为客户导向、精细风险管理的公司业务,以及产品导向、批量风险管理的个人业务,中小企业处在二者交叉区域,需要结合两种模式的特点。”程耀辉曾经在花旗银行供职,具有非常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

“富登担保客户目标锁定针对年销售额500万到7000万的中小企业。富登带入中国的‘信贷工厂’模式,想对中国的金融服务有所促进。大企业直接走进银行,而中小企业由富登来服务,中国有那么多的优质的需要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富登专心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就够了’我非常看好这一市场。”富登担保总经理程耀辉对记者说。

“信贷工厂”以客户导向的批量作业

在过去,一些银行的个人业务部操作中小企业贷款时,会采取类似扩展信用卡业务的方法,通过迅速扩张客户数量占领市场份额,但结果却是产生高的不良贷款率。如果由银行公司业务部来做,则正好相反,不良率控制得很好,但客户数量上不去,成本无法覆盖,银行没有利润。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急、短、频的特点,如果沿用原有的模式已难以满足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这迫切需要建立适合小企业大批量处理的信贷业务流程。

“客户导向的批量风险管理说来简单,但是需要打破原来公、私两条业务线的思路。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来讲,应在业务流程上实行客户经理负责和信贷工厂流水线作业结合的方式,每一个部门都负责专业分工的环节,从而加强对整个流程的风险及品质控制。”程耀辉说。

记者在参观了富登担保的“信贷工厂”对“信贷工厂”的理念和操作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该模式是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共性与个性进行结合的一种批处理、流程化处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流水线”的形式处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和风险控制,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划分为营销、销售、业务申报、审批、支用、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等环节,就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每一个“生产”流程都有专人负责,批量发放,批量“生产”,有人每天每月每季对“准次品”进行预警,对“次品”进行“软回收”再组合或通过法院渠道“硬回收”。

记者从建设银行中小企业中心了解到,在“信贷工厂”模式下,金融机构的工作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步,标准化。金融机构将授信行业和公司材料进行简化,对授信调查、审批、贷后监督等相关内容尽可能标准化管理;第二步,流程化作业。客户经理、审批人员和贷后监督人员专业化分工。第三步,为了控制这一过程中的风险,在“流水线”作业中从多角度、多渠道收集企业“软信息”,向知情人士、行业协会、上下游客户等进行调查,对产业链条上企业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交叉印证。

程耀辉表示,“淡马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客户导向的批量风险管理,结台公司金融业务对客户关系的注重,我们主动上门了解客户需求及提供方案,同时以发展出信贷工厂概念,批量处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申请、审批、放贷、及风险控制。客户经理、审批人员,保后管理人员专业分工,每一个人专注做好自己的环节,高效管理、明确定位,把它做到位,做到精,自然又快又好。”

改变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富登担保的第一批客户,南京新得力食品有限公司对这种新的融资模式深有感触,也受益颇多。新得力是南京市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原料采购有明显的季节性,资金需求比较大、比较急。

“在2007年之前,产品以外贸为主80%以上出口。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出口受创,转内销,而国内的销售需要的资金链比较长,需要的流动资金量大。而且使用资金密集就在农产品收获季节。原来融资是个大问题。”南京新得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桂平对《小康・财智》记者说。

据周桂平介绍,当初抱着试试的心态与富登担保接触,后来富登派人上门服务,经双方选择,决定合作。原来贷款模式是银行要对企业进行全面审查,而现在与富登担保的合作以来富登担保把企业的状况进行事先调查,然后给与担保,流程快事先运作压缩贷款周期,担保公司与银行无缝对接,在早期共同去拜访客户,同时运作,缩短了贷款流程时间。

周桂平说,他原先从银行贷款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贷款金额有限,只能拿到抵押资产一半的金额,富登担保在考察他的财务状况之后,看好企业的发展预期,而且整个过程只用了10天。

“作为富登担保的合作伙伴,我们也得到了富登担保的财务管理的指导,可降低财务成本。因为有了富登的支持现在我们在出口萎缩的前提下转向内销。我们已经与三百多家超市和大卖场签订合同。企业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还增长10%。”周桂平说。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8

2.1资金投入周期长,风险大

房地产的利润丰厚但投入资金和风险性大,从土地开发到工程竣工周期较长,资金投入量大,投入面广,潜在的风险因素多。而房屋销售的金额较大,房款大多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资金回笼慢,加重了房地产公司的资金压力,一些用于商业的还需增加装修费用和物业的联系费用,更加重房地产公司的资金周转运行。而在长期工程周期中,会引发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房地产公司的调整能力差,工程项目一旦开始就很难抽回资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2.2不够重视成本和费用管理

在房地产公司中所指的成本和费用管理是指对经营费用和产品成本的预算、控制、分析和计划的管理活动。主要作用是挖掘出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潜力,实施节约目标,有效控制各项费用的用途和支出,保证公司的竞争力。但实际的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中,没有做到全过程的费用控制管理,甚至有些擅自增减调整预算,导致各部门的最初预算和最终决算出现差异,打乱整个财务计划性的管理。

2.3财务管理体系复杂

房地产公司的财务体系比一般的物业管理公司或小企业涉及面更广,物业公司财务管理主体对象是业主,很少有对各方投资成本的管理,而房地产公司包含了土地征用费、安抚费、工程费用和后期的基础设施费、物业费及安装费用,这些费用的主体对象不同,财务关系表现也不同,例如前期与土地拥有者的关系,工程建设中与设计方、承包方、施工方、材料方及监理方的关系,后期与工商部门及买房者的关系,财务体系庞大关系复杂。而房地产公司又因投入过大,常常出现边建设边销售的情况,增加了财务的债权管理。

3房地产公司中财务管理的解决对策

3.1降低资金成本

房地产公司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常常采用融资进行资金的周转,融资能使公司的资金周转方便,但是通过借债进行,债务风险较大,而贷款会产生利息增加财务的风险。所以在进行工程的成本预算方面,应经过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针对不同的承包商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方案,有效的减少工程成本支出。作为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核算和结算的信息,管理、控制和监督资金成本,降低债务风险,合理配置公司资本。

3.2创立财务制度

我国的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明确,为使公司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财务人员必须做到对项目资金的分析和研究,对风险不仅能预测,还能做到有效的降低;建立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全面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对筹集资金和降低资本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完善公司财务部的制度,使全部人员参与监督并严格执行。

3.3优化融资,重视信用

房地产公司优化融资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借助信托,房地产公司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募集大量的资金,减少了贷款的利息和风险。第二,统一管理资金,财务管理中应注重公司总部和分部的资金均匀情况,对闲置资金要充分利用,实现资金的最大化效益。在公司方面应注重企业信誉,以便取得低利息的融资和贷款资金,方便企业运营和资金运转。

3.4协调关系,加强财务检查

财务预算工作是依靠公司全员进行的,所以财务管理部门应处理好与各部门的关系,使其积极配合,顺利完成财务预算工作。房地产公司的领导层也需重视和支持财务预算工作,可单独设置预算执行和审计部门,协助财务预算的顺利开展。财务管理中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对阶段性的资金投入进行重点管理,对有问题的资金应立即汇报领导,加强回收资金的衔接使用,分析研究新项目的投资风险,做好资金的项目运行方案,提升资金循环使用率,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9

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了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部分,对于成立时间并不长的中小企业来说,想要通过储蓄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来满足企业由于成长而不断增加的资金需求是不现实的。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外源融资中权益性融资的使用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主要是因为企业不愿意受到过多资本市场的牵制。所以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选择债务性投资是融合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分析上,对于中小企业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资本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下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的选择分析相对较少。本文从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入手,根据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阶段,以及融资工具的特点跟适用情况来研究其相应的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以及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可能采取的融资策略。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一般是指中小企业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lchak adizcs(1989)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主要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析企业成长与老化的本质及特征,他认为中小企业的成长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阶段: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go—go)、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和贵族期、官僚化早期(recrimination)、官僚期(bureaucracy)、死亡期,每个阶段的特点都非常鲜明。

早期的金融生命周期模型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本结构、销售额和利润等显性特征来说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资源获得性问题,较少考虑企业信息等隐性特征的影响。在后期的研究中,信息问题作为解释企业融资来源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被纳入解释变量之中,berger和udell(1982)修正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认为伴随着企业成长周期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的变化,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根据weston 和brigham(1970)的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随后进一步扩展为6个阶段:创立期、成长阶段1、成长阶段2、成长阶段3、成熟期、衰退期。本文结合中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分析了当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将中小企业的成长金融生命周期划分为了:孕育期、求存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五个阶段。

(二)中小企业与债务融资

早期关于中小企融资的研究立足于债务融资的重要性上,

sullivanctal(1988)对美国中小企业破产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融资问题成为仅次于经济衰退等外部经济环境的第二大破产原因。学者开始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bcrger(1994)等人根据美国“全国中小企业金融抽样调查”(nssbf)的基本数据,按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业主出资约占全部中小企业股权融2/3,占全部资产的31.33%,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来源。股权融资中的其他项主要指业主的亲友和不拥有决策权的企业其他创建人的出资,这部分占企业总资产12.86%,再加上业主对本企业的借贷占4.1%,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占了其融资来源的近一半。而且中小企业的小型企业比中型企业更加依赖内源融资,前者的业主出资加业主借贷占总资产的50.12%,后者的该比率为30.85%,小型企业的内源融资比率高出中型企业1/5。

三、中小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及其债务融资特征

(一)中小企业的金融特征

1.被投资风险大。与成熟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最大优势是经营机制灵活,即具有所谓的经济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不确定因素和市场变化的迅速

反应及调整能力上,包括迅速转换和开发新产品及新业务的能力,捕捉新的市场机会的能力,开拓基于个性化的“利基”市场的能力,迅速撤出需求衰减行业的能力,在经济衰退期迅速收缩业务和在经济繁荣时期迅速扩张业务的能力等。因为灵活性同时意味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显然使外部出资者特别是厌恶风险的和发放贷款的外部出资者面临较大的风险,使其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这就成为中小企业的劣势。如产品和市场的频繁转换,缺乏自己的品牌和稳定的主营业务等,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这些灵活特征只能意味着其投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加上资产少,底子薄,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弱,与大企业相比,各国的中小企业普遍有着较高的不确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经营的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中小企业成长发展中的经营绩效一定比大企业差,它所反映的是中小企业成长中的经营稳定性差,投资风险更大这一特征。

2.金融灵活性程度高。中小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满足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融资模式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即经济灵活性必须建立在金融灵活性的基础上。金融灵活性要求企业的资金能够快速周转,较少的投入固定资产,更多地使用流动资产和短期负债。中小企业低固定资产投入的资本弱化模式,以及对流动资产和短期债务的高依赖度等财务特征。其根源均出于经济灵活性和金融灵活性的要求。但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灵活性和金融灵活性并非完全出自成长性中小企业的主观选择,它同时也是客观环境制约下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迫不得己的选择。在客观环境的制约中,外部金融资源的约束是一种主要的制约因素。 (二)中小企业不同金融成长时期债务融资的特征

1.孕育期债务融资的特点。在企业的孕育阶段,融资量大、融资渠道窄、融资困难大、非正规渠道和自有资金占主要比重是孕育期企业融资最主要的特征。因为公司的创立人员在这个阶段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正规的融资途径和渠道,虽然风险投资所谓社会性资本最好的集团,也不被孕育期的中小企业所吸引。风险投资机构较高的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和控制成本,以及风险投资追求高回报的特性,使风险投资的投资项目主要以高科技项目为主。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投向主要是科技产业和房地产行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不可能依靠风险投资缓解外源性资本。在公司的孕育和创立过程中,自由资金所占的比例较高。

2.求存期债务融资的特点。企业求存期债务融资的特点主要有:融资量大,融资期限长,自有资金和内源资金获得困难等特点。此时的公司在经历了期初的创始阶段后,原始资金使用殆尽,刚刚运营的企业不能够带来足够的留存收益,内源融资无望,同时由于公司的固定资产规模不够庞大,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融资的难度也很大,加上向银行申请贷款往往手续烦琐,耗费的时间长,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特别是对季节性,应急性资金的需求,这就迫使中小企业更多地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所以导致公司的融资主要以商业信誉为主。

3.发展期债务融资的特点。处在发展期的企业其资金需求量较大,同时需求很紧迫,需要有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由于经历了前期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固定资产的数量也足够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此时的公司较为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融资渠道大大增加,发行公司债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总之,处在发展期的公司债务融资的难度大大降低,但是由于该阶段的公司融资主要是为抓住市场机遇,扩大公司的规模,所以融资需求急切,向银行贷款时具有一定优势,银行的信贷约束较小。

4.成熟期债务融资的特点。处在成熟期的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大大减少,因为公司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规模,投资资金需求量减少,更多的是营运资金的需求。同时,这个阶段的公司,知名度高,信誉度好,资产实力强,是各种融资手段共同青睐的对象,但是也存在各种债务性融资手段中抉择的困难。

5.衰退期债务融资的特点。经过了成熟期,企业开始进入衰退期,进入衰退期的企业人才开始外流,决策的效率开始降低,企业此时的经营目标是在尽可能保障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收回企业的期初投资,同时不再向企业融入新的资金。企业此时要充分利用前期的经营影响力,通过商业信誉融入新的资金。同时要及时撤出企业的金融性资产。

四、不同金融

成长时期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

(一)孕育期的债务融资工具选择

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中小企业从成立之初的孕育期到发展期再到最后的衰退期,都不断需要资金的支持。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初,其组建团队规模较小,资金积累较少,往往没有足够的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正规渠道的狭窄和金融机构的贷款过于划一地要求抵押和担保,因此通过银行和正规渠道的债务融资难度很大,虽然这些年有了一些针对创业项目的小额优惠贷款,贷款门槛低,条件宽松,但是其贷款额度也非常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小企业成立之初的资金需求,这一点迫使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创立人员选择了民间借贷,也有部分的自己来自于创业者的自由资金。

(二)求存期的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

当中小企业通过创立人员的民间借贷和私人资金成立起来后,接下来要重点考虑的就是生存问题,在这个阶段,公司由于创立不久,留存利润很少或不足够维持公司继续运转和发展下去,此时公司需要另寻资金来源,刚刚成立起来的公司并不是社会风险投资所亲睐的对象,因为它的运营基础非常薄弱,发展前景不明朗,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小。此时,非正规债务融资渠道仍然是企业所能选择的主要资金来源,即此时的资金主要依靠商业信誉,公司通过与一些长期合作商之间建立商业信誉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同时,企业在一些设备的使用上面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并以自己已经有产权的部分固定资产作为抵押。

(三)成长期的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

当公司经历了孕育期求存期到达成长期后,公司正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上,这时候,公司急需扩张资本,也有了一定的留存收益,公司的设备等固定资产也初具规模,可以作为公司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融资的抵押资产,并且有了初步的信贷业务记录,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于是企业开始较多地依赖来自于金融中介的正规债务融资。当然此时的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特点必然是向银行的长期借款,因为处于发展期的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借款时间长,一般会通过与银行签订长期借款协议来进行融资。

(四)成熟期的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

成熟期的企业资金需求量明显减少,同时公司的留存收益大大的增加,在融资的方式选择上,空间很大,往往都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配合使用。此时,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大,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数量明显增加,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正规债务融资的便利性得到了提高,但是,此时公司的融资需求也大大降低了,在成熟度的运营过程中,如果没有扩张的需求,公司的内源融资可以满足其正常的资金需求,这时的需求以经常性的小额短期银行贷款为主,灵活性较高,单笔融资的频率也较高。当然公司此时的规模也允许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作为其融资手段之一。

(五)衰退期期的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规模也不断扩大,导致公司的很多管理问题也逐步的暴露出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公司的经营走上下坡路。公司此时不应该再大量倾注资金,也不应该再通过公司债券和银行贷款来融入资金,此时企业要考虑的就是收回期初的投资,在融资时,应该选择商业信誉作为小额资金的来源,因为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行业内和地区内都有了一定数量的合作伙伴,此时选择商业信誉作为融资手段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同时也可以采用留存利润、折旧资金作为融资途径和手段。

参 考 文 献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10

争取"青年示范岗"活动是以弘扬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市政投资集团金融性财务运营团队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市政投资集团金融性财务运营团队创建"青年示范岗"管理办法》,从抓思想教育和整章建制入手,突出业务工作和风貌建设,引导员工树立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踏实、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部门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不断提高服务的规范化,加强业务的精细化;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会计队伍,推动公司财务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高效运行。

二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把好业务风险控制,创新融资理财模式。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11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137-03

从国家工商总局网站上获悉,截至2015年年初,全国各类企业总数突破7000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6666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不论是在促进就业方面还是增强国民经济活力方面,小微型企业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由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生产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70%的新增和再就业人口得到解决,且65%的发明专利和80%的新产品开发均出自小微企业。(数据来源:巴曙松:2013年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

小微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力量并未受到社会各界很多的关注。许多新兴企业从小微逐步做起,逐渐发展起来,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纲领性文件,也提升了社会对于中小企业成长重要性的认知,明确了政府、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

一、融资理论分析

大量学者通过研究负债水平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早期,Masulis(1983)在比较计算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之后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公司的负债水平正相关,即在一定的范围内,负债水平越低,公司的财务绩效越低,反之亦然;并且公司负债水平与股价正相关。李义超、蒋振声(2001)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早期,Diamond(1991)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通过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公司绩效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指出质量较好的公司具有较好的绩效,能够到期还本付息,因此以短期贷款为主要的融资方式;质量较差的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好,资金匮乏,短期内偿还大额本息存在困难,因此以长期贷款为主要的融资方式。学者杨兴全(2007)选取在我国沪深股市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了类似的结论:低成长公司通过增加短期负债可以降低债务融资率,也就是说短期负债与债务融资率呈负相关关系。

二、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近年来,通过大力度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资本市场、银行体系、投资创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多领域融资渠道。其中,许多中型企业甚至已经成为中小型银行的目标客户,其融资需求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仍有许多微型企业处于矛盾的边缘,接受着金融支持体系的浪潮,却在实质上未能有效解决融资难的困境。也因此有大量的小微企业从政府援助转向了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这为他们带来了高额的融资成本,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融资风险。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我国将自有资金作为发展资本的中小企业占到总体的65%。有约25%的小型企业发展资本来源于银行贷款,有大约60%的小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感受到了融资困难带来的发展制约。另一方面,从资金提供方角度,我国商业银行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拒贷率超过五成。这也直接导致了超过80%的小微企业意愿选择民间借贷完成融资,以快速便捷地满足自身融资需求。

三、融资困难的根源

(一)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小微企业常常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然而小微企业经营权、所有权高度统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企业管理模式会出现大量问题。例如决策者高度集权,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方式,会导致内控漏洞、越权办事、监管不力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效果,增大了企业经营风险,不利于小微企业长远发展。同时,集权式的管理制度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制约了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无多人参与的决策会造成经营者不能科学客观地辨明投资方向,融资风险较高,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二)企业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

财务制度不健全现象普遍存在于小微企业中。面对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经营者通常选择隐瞒相当一部分的不良财务信息,直接造成了资金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增加了银行方面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查力度。银行在面对较大风险时选择惜贷行为也就不足为奇。

(三)企业信用等级偏低,贷款担保物匮乏

小微企业因为自身生产规模小、风险承担能力弱,使得其资信等级低。而我国主板市场门槛过高,且创业板市场作用有限,也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商业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银行选取优质的抵押物作担保并发放抵押贷款偏多,因此也更倾向于经营情况稳定的中型企业,而将小微型企业拒之门外。

(四)资金提供方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1.民间借贷。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了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渠道的产生不应仅将原因归为小微企业自身缺陷,同时也是源于我国金融制度的缺陷。双重缺陷导致了资金的供求失衡,因而在改变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方面,民间借贷的存在尤其合理性。2003年,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通过广泛的数据调研测算出我国民间借贷的绝对规模在7405亿至8164亿元。民间借贷虽然有其高昂的贷款成本,但是其依靠人际社会建立起来的贷款信用体系为小微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如果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充当资金供给双方信息传递的媒介,这样既能遏制非法集资现象的发生,又能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效用。

2.金融机构。根据2015年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在信贷增长率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5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1.2%,比上年末高0.8%。全年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11万亿元,同比少增146亿元,增量比同期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增量占比分别高3.7%和10.6%。由此可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实际新增的贷款数同比减少。这与银行对小微企业惜贷有密切的关系。

四、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小微企业融资,但是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反映在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上。对一家企业的综合绩效考量要达到客观公正的要求,不仅需要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因素、还需要考虑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因素。由于非财务指标因素受到行业、地域、时间等不可量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考虑的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对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的影响,以及其达到的盈利效果是否能够覆盖融资成本。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指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适度的资产负债率状况能够保证企业通过合理举债拓展生产经营,也能保障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融资过程中资本结构的优化程度。处于成熟期的大中型企业,资本累计较多,资产负债率一般偏低,说明其资本结构优化程度高,更容易获得外源融资,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融资。而小微企业债务偿还能力较弱,财务运行的稳定度低,很难获得大量的外源融资。

(二)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ROE)指的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用来衡量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投入资金所获得的利润回报越多,不仅满足了股东需求而且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指的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的营运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初总资产余额+年末总资产余额)/2]

企业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一个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能力也能够为外源融资打下基础。一般来说企业融资效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呈正相关关系,即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则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越强,相应的经营效率越高,企业融资效率越高。

五、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见表1)

(二)净资产收益率(见表2)

(三)总资产周转率(见表3)

六、研究结论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持续关注的重要问题。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弱、资信水平较低的现状会长期存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小微企业自身的财务绩效状况成为影响其融资的关键因素。选择何种的融资方式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效率与融资成本,最终会反映到企业财务报表上。本文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中符合小微企业划型条件的公司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指标,选取了制造业、农业、建筑业、信息服务业等多行业的2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了数据缺失或异常的公司),利用其2009年-2015年上市公司国泰安数据库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会影响其融资效率和融资成本,这会最直接地反映到财务指标上来。因此小微企业要重视完善自身财务制度,这有利于呈现真实全面的公司资产状况与经营水平,有利于小微企业发现自身短板,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其次,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为指标,分析各行业20家小微企业2009年-2015年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上市后的小微企业在短时间内能够降低其债务偿还的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股权融资较高的融资成本,导致其偿债能力不升反降。与此同时其资本利用率和资本的周转速度也明显下降,这不利于小微企业未来发展。我国的上市小微企业不能片面地追求规模最大化,应该意识到股权融资的风险和资金利用的低效。我国小微企业应优化股权融资结构,把风险意识放在首位;同时,经营者应充分利用股东提供的资金积极创造财富,将管理水平与股东利益联系起来,避免资金浪费。

第三,小微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管理、财务方面的弱点,同时,企业自身应考虑自身资本结构,提升债权融资能力。

本文通过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我国小微企业的自身特征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客观存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也会持续存在。小微企业注意提升自身财务绩效水平,加之以政策引导,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将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11)

[2] 赵d.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事前防范[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9(7)

[3] 苑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14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12

金融业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

《中华儿女》:曾经,贵州省因为经济欠发达,金融总体发展比较滞后,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流向省外,加重了贵州的资金短缺状况。这两年,贵州省把金融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您2010年挂职任贵阳市常委副市长,2011年任职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金融办主任,您感受到金融业在贵州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周道许: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在贵州“一行三局”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贵州金融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金融业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2011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97亿元,同比增长17%,占同期GDP的比重为5.2%,占同期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7%;2012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58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同期GDP的比重为5.3%,占同期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均实现了增速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和西部金融平均增长水平的预期目标。当前,金融业已经进入贵州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区间,处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华儿女》:贵州是一个民族众多、资源富集、相对落后但又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此前一直受到贫困问题和资金瓶颈问题制约。但是这两年主要金融指标增速跃居全国前列,这是如何做到的?

周道许:201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540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位列全国第3;贷款余额达到8275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位列全国第6。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9%,增速位列全国第4。2013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5.6%,增速首次跃居全国第1;贷款同比增长21.1%,增速连续6个月稳居全国第5。全省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44%,增速位列全国第4。现在的贵州直接融资发展迅速,融资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贵州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券规模达到294亿元,同比增长394%,其中企业债发行额225亿元,位列全国第8;上市公司直接融资30.8亿元,同比增长33%。贵阳朗玛科技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实现了贵州企业在创业板市场零的突破。

《中华儿女》:从统计数据来看,金融业发展质量和风险防控能力稳步提升,金融业在助推贵州跨越发展成效显著,能给我们说说这两方面的内容吗?

周道许:2012年末,贵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66%,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55%,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45.27亿元,同比下降2.69亿元。贵州上市公司实现了“三个没有”:没有ST公司,没有投资发生重大损失的公司,没有出现重大信息失真的公司;上市公司三项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均位列全国第1。2012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幅在全国排位由2010年第18位上升到第2位。全年金融业贡献税收77.12亿元,成为国税和地税收入贡献第3大行业。2013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增速全国第1。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中华儿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支持力度的强弱决定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当前,贵州省正处于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当下,贵州省金融业发展的根本是什么?

周道许:从我省金融业发展目的、本质属性等方面来看,贵州金融业发展的根本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将金融发展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相互结合,坚持全面动员、多措并举,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力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切实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713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6.7%,有力地支持了“四个一体化”、“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交通水利能源采矿等领域的建设、发展、转型和调整。全省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23亿元,较年初增长12.8%;全省涉农贷款余额3438.6亿元,较年初增长14.9%;全省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到52.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从去年的2种增加到今年的10种,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

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的基础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将以“三个打造”为目标,即将金融业打造成为贵州省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将贵阳市打造成为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务西部的区域金融中心,将贵州省打造成为全国金融生态最优省,确保实现“三个高于”,即确保贵州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西部平均水平、高于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水平,加快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中华儿女》:2012年年末,贵州省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2013年前4个月,全省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列全国第一和第四,贵州经济在这一季度实现增速全国第一。贵州金融业的这种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周道许:得益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中央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贵州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贵州金融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高于GDP增速1.4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税收27.6亿元,同比增长26%。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和21.4%,增速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五位。金融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确立。贵州金融业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充分运用政府力量、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和用好用足政策力量。

《中华儿女》:能详细分析一下这三方面的力量吗?

周道许:2010年,贵州省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今年3月,又继京津沪之后成立了全国第4家省级金融工委,加大了党委政府对地方金融工作的领导力度。2010年以来,贵州金融实现5个“第一次”:第一次以1号文件形式下发《关于做好金融工作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印发了贵州历史上第一个金融业发展五年规划;第一次举办贵州金融博览会;第一次在京举办支持贵州又好又快发展金融座谈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各金融机构总部签署合作协议金额达3600多亿元。

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就是实施“引金入黔”工程,先后引进国内14家金融机构在黔设立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贵州银行、贵州农村商业银行、兴义银行挂牌开业,30家村镇银行开业运营,茅台集团财务公司、盘江集团财务公司获批筹建,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达到500多家。中信银行贵阳分行行长杨洪说:“贵州金融业发展潜力大。有眼光的金融机构像买绩优股、期货一样,积极投资贵州的现在和未来。”

最后用好用足政策力量。在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的支持下,中央对贵州采取了一系列差异化、特殊化金融帮扶政策,大大促进了贵州金融的发展。贵州省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大力推荐驻黔金融机构负责人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年度金融机构发展贡献奖”评选活动,积极为金融机构排忧解难,充分调动起驻黔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的积极性。

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

《中华儿女》: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贵州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发展金融”,把金融业打造成先导性产业,如何理解这个先导性产业?

周道许:在我看来,一种先导性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先行发展,对其他产业形成强大的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贵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在5万亿元以上,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按照常规的经济发展积累不可能做到,按照金融业常规的发展也不可能做到,只有将金融业打造成为先导性产业,按照“金融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适度超前于产业发展”的思路,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放大投资能力,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贵州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才能引领和牵动实体经济实现后发赶超。

《中华儿女》: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是不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周道许:的确如此,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是历史经验的充分反映。13世纪,威尼斯凭借票据结算、汇兑业务,以及政府债券发行和买卖等创新型金融业务,为其发展成为当时西方最为重要的贸易与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17世纪初期,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以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在荷兰相继成立,帮助荷兰一跃成为雄霸一时的世界强国。18、19世纪的百余年间,工业革命、现代金融、海上贸易与殖民主义等等,相互交织、共同促进,成就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这些历史辉煌的背后,都有着超前发展金融业的身影。

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启示。根据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所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相关理论,欠发达地区要摆脱贫困、促进经济发展,金融深化是其应有的选择。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贵州,只有依靠不断区域金融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积累、吸纳与产出能力的提升,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

金融作为先导性产业发展,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金融产生于经济,依赖于经济,服务于经济。金融适度超前发展,可以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全社会实体经济总量,促进资本循环。同时,借助各种金融工具,金融业发展能够有效缓解资金需求,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效力,分散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额外的更强大动力。

改善金融生态,营造良好环境

《中华儿女》:贵州金融业现阶段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周道许:总的来说,我省正迎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所面临的困难与瓶颈可以用两重矛盾来表述:一是融资规模小和资金需求量大的矛盾;二是融资结构单一与资金需求多样的矛盾。

《中华儿女》:近两年,贵州金融业虽然获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金融总量小、融资渠道单一、与经济跨越发展融资需求不适应等问题。是不是在融资规模和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要加强?

周道许:我们要着力扩大融资规模。通过向上争取、向外引进和内部盘活,着力巩固和扩大融资规模,保障全省发展融资需求。通过继续积极向上争取规模、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和引导保险资金参与贵州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培育优质后备上市资源,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募集资金;当然,也要着力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实力强的银行、证券、期货、信托、保险、基金等在黔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组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积极稳妥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加快省信用再担保机构组建步伐,支持各商业银行向县域延伸网点。深入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中华儿女》:外界议论贵州这几年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子,这是怎么做到的?

金融公司周工作总结篇13

201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5%,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4.8%,地产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同比增速更是达到55.5%,销售均价的中位数也较上年提高了14.5%。

但在经历了2016年的繁荣后,整个地产行业的低谷抗冲击能力非但没有上升,还进一步被削弱,上市公司平均能够承受的最大降价幅度从2015年的24.7%下降到21.7%,显然,扩表的背后是一个“繁荣的陷阱”。

而进入2017年以后,整个金融行业开始大规模“缩表”,融资成本重新上升,销售速度则有所放缓,在地价上涨、无杠杆化核心利润率降低的背景下,利息支出的增加将进一步侵蚀地产行业的利润率。

在金融机构“缩表”背景下,行业低谷中将有80%以上的企业面临再融资风险,而那些效率优势明显、规模较大、具有行业整合潜能的企业将成为未来行业的并购整合王者。

上 榜单王者

万科A、碧桂园、华夏幸福位居综合实力榜前三,排名靠前的地产企业,不仅效率表现优于平均水平,其财务安全性也要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行业的并购整合奠定了金融基础。

实力50强

由北京贝塔咨询中心与《证券市场周刊》合推出的2017年度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综合考虑了地产上市公司的静态财务安全性、动态财务安全性、运营效率、成长潜力、规模效应五个方面的因素后,对127家主要的A+H地产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实力排名。

其中,静态财务安全性和动态财务安全性两项指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反映了地产企业的财务安全状况。

评分结果显示,在2016年全年销售额大于100亿元(下同)的65家地产上市公司中,中国海外(0688.HK)、滨江集团(002244.SZ)、金地集团(600383.SH)、仁恒置地(Z25.SI)、建业地产(0832.HK)在静态财务安全性指标上排名前列;万科A(000002.SZ)、朗诗地产(0106.HK)、碧桂园(2007.HK)、金地集团、旭辉控股(0884.HK)在动态财务安全性指标上排名前列。

而运营效率和成长潜力两项指标则反映了地产企业利用多元金融工具和轻资产模式为投资人创造超额回报的空间,以及在行业转型期的并购整合能力。

运营效率指标排行中,旭辉控股、朗诗地产、新城发展(1030.HK)、华夏幸福(600340.SH)、华侨城A(000069.SZ)排名前列;成长潜力指标排行中,华夏幸福、旭辉控股、碧桂园、万科A、荣盛发展(002146.SZ)等公司排名前列。

最后,规模效应既反映了企业跨区域复制商业模式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该项指标排行中,中国恒大(3333.HK)、万科A、绿地集团(600606.SH)、碧桂园以及保利地产(600048.SH)等排名靠前。

上述五项指标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正常情况下我们对五项指标进行综合加权,分别赋予20%的权重,以计算综合实力评分。

但在行业转折期,财务安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当地产行业的未来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时,动态财务安全性成为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并购整合的能力基础。为此,当企业的动态财务安全性评分低于5分时,该项指标的权重将被提高到40%,其他四项指标的权重则相应降低至15%。

2017年地产上市公司50强排行榜显示,万科A、碧桂园、华夏幸福、中国海外、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旭辉控股、龙湖地产(0960.HK)、招商蛇口(001979.SZ)、新城发展排名前十。

与上年度50强榜单相比,万科A由第三重返榜首,碧桂园也由第六位跻身前三,中国海外则跌出前三,金地集团、旭辉控股、新城发展则取代了万达商业(3699.HK)、融创中国(1918.HK)、华润置地(1109.HK)进入前十。

TOP 20:未来并购整合者

除了十强之外,进入TOP20的还有华润置地(1109.HK)、仁恒置地、滨江集团、荣盛发展、龙光地产(3380.HK)、禹洲地产(1628.HK)、华侨城A、时代地产(1233.HK)、中骏置业(1966.HK)、中国金茂(0817.HK)。

与其他地产上市公司相比,TOP 20公司拥有更高的投资回报和更低的融资成本,为行业的并购整合奠定了效率基础。

2016年,TOP20公司平均的营业利润率达到17.5%,较地产上市公司总体的平均水平(12.1%)高出5.4个百分点,较中位数水平(13.7%)高出3.9个百分点;2016年,TOP20公司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年化)达到0.62倍,较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平均水平(0.41倍)高出51%。

结果,TOP20公司2016年中期平均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年化)为12.8%,较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平均水平(8.5%)高出4.3个百分点,而平均的可持续内生增长率为16.5%,是地产上市公司总平均水平(6.5%)的2.5倍;与之相对,TOP20公司2016年平均的债务融资成本为6.5%,较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平均水平(7.6%)低1.1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相较于地产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TOP20公司具有更低的负债率和更小的资金缺口。

截至2016年12月31日,TOP20公司平均的净负债率为60%,较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平均水平(97%)低了37个百分点;此外,TOP20公司平均有24%的短期资金富余,但上市公司总体平均只有10%的短期资金富余;TOP20公司平均的中期资金缺口约相当于总资产的4.0%,而上市公司总体平均的中期资金缺口高达17.5%。

结果,TOP20公司在不扩张情况下平均的最低续借率要求仅为16%,而上市公司总体平均的最低续借率要求为50%;相应的,TOP20公司平均的利息支出与同期销售额之比仅为4.2%,而上市公司总体平均的利息支出占比则达到11.4%。

显然,排名靠前的地产企业,不仅效率表现优于平均水平,其财务安全性也要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就为行业内的并购整合奠定了金融基础。

下 排名启示

当地产企业的“扩表”遭遇金融机构的“缩表”时,繁荣的背后是一个危险的“陷阱”――在金融机构“缩表”背景下,行业低谷中将有80%以上的企业面临再融资风险。

地产企业“扩表”遭遇金融机构“缩表”

在货币政策的刺激下,2015年以来,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经超越了降息释放的刚需购买力空间,北上深的刚需购买压力较大,一线城市房价平均较刚需可承受力高出28%。二线城市则冷热不均,华东和华中的部分城市价格涨幅较大,部分城市的溢价已达到30%以上,而西部和东北部城市则复苏乏力,平均来看,多数二线城市的当前房价仍在刚需可承受范围内,但随着房贷利率的回升和贷款额度的降低,实际购房压力增大。

除了降息释放的刚需购买力空间,宽松的货币政策还通过对投资性需求的刺激推动了本轮地产市场的复苏。

2016年,全社会新增房地产贷款5.67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大部分是个人购房贷款;在存量贷款余额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占比从2014年年底的14.1%上升到2016年年底的18.0%。

但是,2016年四季度以来,货币供应开始收缩,截至2017年4月底,货币供应M1的同比增速已从2016年高峰时的25.4%回落到18.5%,新增社会融资总额的同比增速则从2016年全年的15.6%回落到2017年4月的5.4%,1-4月累计新增房地产贷款的同比增速从2016年全年的57.9%回落到13.3%,而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增速也从2016年全年的86.2%下降到24.6%,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则从2016年年底的44.9%下降到2017年4月的35.8%,尤其是二套房贷款的比例被大幅压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产市场的销售增速开始放缓,2017年前四个月的销售增速已从2016年全年的36.2%下降到16.1%。未来,预期货币供应将进一步收紧,在金融机构的缩表过程中,投资性需求的杠杆化空间被压缩,地产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

2016年,美国开始“缩表”以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在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下,中国央行也面临被动“缩表”的压力。摩根士丹利预计,受美联储“缩表”的影响,2017-2018年,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每月将收缩850亿元。

与央行的温和“缩表”相比,中国式“缩表”更主要体现为金融机构的“影子缩表”和金融产品的“杠杆缩表”。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估算,2016年上半年,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58万亿元,主要来自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基金子公司、证券公司的通道业务嵌套的杠杆。

2017年以来,为防范金融系统的表外风险,“一行三会”协同发起一场监管风暴,各种政策层出不穷。

金融机构“缩表”下,流动性再次趋紧,资金成本开始上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纷纷回升。随着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开始回升。

2014年以来,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从7.20%一路降至2016年三季度的5.22%,但2017年一季度反弹至5.53%;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自2017年3月起反弹至6.51%,部分产品的收益率重回10%以上,2017年4月,新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进一步回升至6.60%,其中,预期收益率在8%以上的产品增加到19个,占比从上月的0.49%提升至9%。

金融机构的“缩表”也冲击了债券市场,不仅债券融资成本显著上升了近两个百分点,发行规模也出现大幅萎缩。

2017年一季度,企业债券的净融资额为-148亿元,债券在全社会新增融资总额中占比从2016年全年的16.8%下降到2017年一季度的-2.1%;而全社会新增融资总额的增长也大幅放缓,从2016年全年15.6%减缓到2017年一季度的5.4%;由于新增人民币贷款也出现同比负增长,所以,信托贷款的占比从2016年全年的4.8%回升到10.6%。

鉴于信托贷款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银行J款和债券,所以,融资结构的改变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

“缩表”之下,地产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2016年,在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5%,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4.8%,其中,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4%,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6.2%;但2017年1-4月,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不断升级的限购、限贷政策影响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同比增速减缓到15.7%,销售金额的同比增速也减缓到20.1%,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更减慢到13.0%,销售金额的同比增速减慢到16.1%。

2017年1-4月,一线城市整体的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23.8%,销售金额则同比下降了17.7%。其中,北京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22.0%,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9.1%;上海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40.9%,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32.5%;深圳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35.6%,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37.2%。

与之相对,二线城市的销售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同比微增了1.4%,销售金额则同比上升了10.6%,其中,太原、昆明、西安、青岛、南宁的同比增幅在50%以上,而石家庄、苏州、南京则出现20%以上的销售降幅。

至于三四线城市,则在2017年出现补涨势头,1-4月,商品住宅的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23.1%,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35.8%,其中,北海、三亚均出现100%以上的销售增幅。

结果,2016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中一线城市的占比从2014年的14.9%上升到2015年的18.1%,2016年又降低到16.9%,2017年1-4月,在限购限贷政策作用下回落到13.9%;而二线城市在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中的占比则从2014年的36.1%上升到2016年的37.1%,2017年1-4月回落到35.6%;相应的,三四线城市在全国销售额中的占比从2014年的49.1%下降到2016年的46.0%,2017年1-4月反弹到50.8%。

虽然市场的销售结构出现波动,但多数地产企业仍在持续加大对一二线城市配置的比例。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性布局的地产上市公司,其存量土地储备中,一线城市平均占到17.9%,二线城市占49.7%,三四线城市占32.4%,海外项目占0.4%;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合计占到土地储备总面积的67.6%,占比较2015年年底又提升了4.2个百分点,而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占比则下降了4.5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和限购限贷政策的加码,地产行业整体的销售增速放缓,其中一线城市出现明显的负增长,二线城市维持温和增长,三四线城市出现补涨,但市场普遍认为三四线城市的大幅上涨难以持续。

高成本土地削弱企业低谷抗冲击能力

庆幸的是,销售的复苏使得地产行业整体的库存压力得以释放。此前,全国商品住宅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已从2009年年底的2.91倍上升到2014年年底的4.90倍,但2015年年底降低到4.55倍,到2016年年底,全国商品住宅的累计施工面积达到52.13亿平米,较上年同期微增1.9%,而2016的销售面积为13.75亿平米,同比增长22.4%,年底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降低到3.79倍,从而恢复到过去10年的平均存货水平。

而40城市商品住宅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也从2014年年底的5.21倍降至2015年年底的4.71倍,到2016年年底进一步降低到3.90倍;但其中,呼和浩特、太原、三亚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仍在7倍以上,厦门、北海、北京、西安、银川、大连、长春、昆明、海口的存货比例则在5倍以上;与之相对,天津、合肥、武汉、长沙的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则不到3倍。

总体上,一线城市累计的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已从2014年年底的5.40倍降低到2015年年底的4.52倍,2016年年底进一步降低到4.06倍;而二线城市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则是从2014年底的5.09倍降低到2015年年底的4.68倍,2016年年底进一步降低到3.84倍;三四线城市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从2014年底的4.76倍降低到2015年年底的4.49倍,2016年年底进一步降低到3.74倍;整体的住宅库存有所缓解,但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仍较大。

在去库存的同时,地产行业的投资也开始复苏,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额的同比增长率从2015年的1.0%回升到2016年的6.9%,2017年1-4月的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上升到9.3%,其中,住宅市场的投资增速更是从2015年的0.4%回升到2017年1-4月的10.6%;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速则从2015年的-14.0%恢复到2016年的8.1%,2017年1-4月进一步提升到11.1%,其中,商品住宅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更是达到17.5%。

而土地购置面积的同比增速也终于在2017年1-4月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速达到8.1%,土地成交价款的同比增速更是从2015年的-23.94%恢复到2016年的19.8%,2017年1-4月达到34.2%;40城市土地成交价款的增速更高,2016年全年的同比增速达到28.6%,2017年1-4月的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到39.3%。

结果,新增项目的单位土地成本平均已经占到同期销售均价的50%左右,而即使以2016年的销售速度计算,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量平均也已相当于6-7年的销售量。这意味着,一旦销售减缓,库存压力将重新上升,而去库存的同时,新增的高成本土地项目削弱了企业未来的低谷抗冲击能力。

此外,货币政策刺激了销售复苏,但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却日益升级,而销售的复苏可能让这些被掩藏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激化。

结构问题之一:商业地产施工面积10倍于年销售面积

复苏的不仅是住宅市场,2016年,全国办公物业的销售面积达到3826万平米,同比大增了31.4%,销售金额达到5484亿元,同比增长了45.8%;2016年,零售物业的销售面积达到1.08万亿平米,同比增长了16.9%,销售金额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6%。2017年1-4月,在住宅市场的限购限贷政策下,投资性需求进一步转向商业物业市场,推动办公物业和零售物业的销售继续维持高增长,1-4月办公物业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50.4%,零售物业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41.4%,但随着各地对商住物业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的落地,预期商业物业的销售也将被抑制;而“缩表”下,投资性需求的整体萎缩将对商业物业产生更大冲击。

另一方面,虽然销售在增L,但库存压力依然高企。2016年,全国办公物业的施工面积同比又增长了6.01%达到3.5亿平米,相当于同期销售面积的9.16倍,而零售物业的施工面积同比也增长了4.46%达到10.46亿平米,相当于同期销售面积的9.67倍。虽然库存比例较2015年年底有所降低,但近10年的存货仍然预示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和招租压力。

在存货压力下,2016年,商业地产市场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首次低于住宅市场,2016年全国办公物业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了2.3%,零售物业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了0.9%,均低于同期住宅市场8.7%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但2016年全年仍有6415万平米的办公物业和2.23亿平米的零售物业开工,2017年1-4月又新开工了1709万平米的办公物业和5673万平米的零售物业。

全国在建商品房中,商业地产(含办公物业和零售物业)的面积占比从2008年的13.9%上升到2016年年底的18.4%,而投资额占比则从2008年的14.1%上升到2016年的21.8%。

部分城市的存货压力更大,除北上广外,成都、郑州、南宁2016年新开工的办公物业面积都在200万平米以上,而海口、南宁、昆明、长沙、沈阳等城市2016年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幅在100%以上;在零售物业方面,重庆2016年一年的新开工面积就达到900万平米,成都和郑州的新开工面积也都在500万平米以上,西安、长沙也超过了300万平米,而济南、海口、三亚等城市零售物业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幅都在100%以上。

存量方面,截至2016年12月底,北京在建办公物业面积为2447万平米,上海2181万平米,杭州1467万平米,广州1076万平米;二线城市中,成都、重庆的在建办公楼面积也超过了1000万平米,而银川、沈阳、天津、海口等城市的在建办公楼面积则超过了这些城市年销售面积的20倍,未来,一旦销售有所下滑,这些城市的写字楼市场将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

零售物业方面,截至2016年12月底,北京的在建商业营业用房面积达到1355万平米,上海1991万平米,杭州1424万平米,广州1226万平米;二线城市中,重庆、成都、西安、苏州、合肥、郑州、昆明、长沙、沈阳、武汉、天津、青岛、长春等城市的在建商业营业用房面积均在1000万平米以上,其中,重庆在建的商业营业用房面积高达4194万平米,成都也超过2500万平米,而太原、深圳、西安、大连、沈阳、济南、海口等城市在建商业营业用房面积也都超过了年销售面积的20倍以上,未来这些城市销售和招商的压力都将大幅上升。

结构问题之二:土地成本升高挤压利润空间

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105城市居住用地的地价同比上升了7.9%,商业用地的地价同比上升3.1%,工业用地的地价同比上升2.9%;2017年一季度,居住用地的地价同比又上升了2.1%,2016年以来的累计涨幅达到10.1%。

其中,一线城市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累计上涨了23.5%,达到22624元/平米,二线城市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累计上涨了9.2%,达到5802元/平米,三线城市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累计上涨了6.6%,达到2552元/平米。

具体到各城市,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北京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同比上升19.8%,达到61072元/平米,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了25.3%;上海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同比上升24.7%、达到47701元/平米,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了33.4%;深圳同比上升8.7%、达到47798元/平米,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了13.1%;广州同比上升38.7%、达到40545元/平米,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了43.8%。

而二线城市平均的地价涨幅要显著低于一线城市,平均只有9.2%,但其中,苏州、厦门、南京、太原、合肥、济南等城市的同比地价涨幅都在20%以上,厦门的平均地价更是达到29407元/平米,直追一线城市;与之相对,哈尔滨、昆明、西宁、长春、银川等城市的平均地价涨幅不到3%;三线城市方面,平均的地价涨幅更小,为6.6%。

在此背景下,地产上市公司2016年新增土地储备的平均单位成本则达到7900元/平米(中位数为6850元/平米),新增土地储备的单位成本平均相当于当期销售均价的54%(中位数为44%);其中,销售额在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2016年新增土地储备的平均单位成本约为8200元/平米,新增土地储备的单位成本平均相当于当期销售均价的55%;而2016年地产上市公司的新增购地支出平均也已相当于同期合同销售金额的55%,这不仅占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还导致行业整体的利润率呈下降趋势,未来,一旦房价停止上涨,甚至掉头向下,许多企业将面临亏损压力。

结构问题之三:低谷中八成地产上市公司面临再融资风险

土地成本的大幅上升和商业地产的过量供给还导致了地产行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投资回收周期的延长。

2016年,销售的复苏也让地产上市公司投资回收周期的中位数缩短到27个月,但低谷中仍将延长到54个月,而全国地产企业当前的投资回收周期平均达到39个月,低谷中将超过5年。

与之相对,地产企业平均的债务资金期限仍维持在2年左右――截至2016年年末,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有20%的资金来自预收款,23.5%来自各项应付款,10%来自短期借款,15%来自长期借款,9%来自长期债券,1.5%来自永续资本证券,22%来自权益资本。

虽然,债券的占比有所提升,但由于大部分境内债券都附有存续期内的投资人回售条款,所以这些债券真实的期限平均只有2-3年;而永续资本证券由于票面利率较高,且随着持有期的延长票面利率还面临大幅上升的压力,所以,真实的存续期一般也不超过3年。

结果,剔除预收款后,上述债务的平均期限约为24月,并在2018-2019年面临境内债券的集中到期或回售压力,仅上市地产公司层面,2018年就有近4000亿元的债券到期或可回售,2019年又有总额3500多亿元的债券面临到期或回售压力。

由于债务期限普遍短于当前的投资回收周期,更短于低谷中的投资回收周期,这就意味着,当债务到期时,项目资金还没能回笼,从而使地产企业面临再融资缺口。

根据我们的测算,即使在2016年的周转速度下,也有48%的地产上市公司面临短债长投的期限缺口问题,26%的企业面临1年以上的资金缺口;而在低谷中,面临期限缺口的企业比例将上升到84%,其中71%的企业将面临1年以上的资金缺口,51%的企业将面临两年以上的资金缺口,再融资压力仍很大。

截至2016年年底,127家地产上市公司(A+H)平均的现金持有比例(算术平均)为16.2%,高于2015年年底13.7%的现金持有比例,更高于2014年年底12%的现金持有比例;但127家公司平均的净负债率(算术平均)已从2013年年底的85%上升到2015年年底的98%,2016年末只是略降低到97%;净负债率的中位数则从2013年年底的65%上升到2015年年底的75%,2016年年底略降低至74%。因此,虽然地产企业手中的现金有所增长,但负债率却并没有降低。

负债结构方面,短期借款在总带息负债中的占比从2014年年底的35%降到2016年年底的28%,结果,127家地产上市公司未来1年平均有相当于总资产10%的短期资金富余。但由于多数债务仍将在未来2-3年内到期,所以企业的中期资金缺口(未来2-3年的资金缺口)仍占到总资产的17.5%。

其中,有21家公司面临相当于总资产10%以上的短期资金缺口;有60家公司面临相当于总资产20%以上的中期资金缺口,占比47%;还有35家公司面临相当于总资产30%以上的中期资金缺口,占比28%。

上述资金缺口意味着地产企业在不扩张的情况下,现有债务也必须通过再融资才能维持资金链平衡,平均的再融资比例至少要达到50%以上才能维持现金流平衡。长期资金匮乏、期限结构错配已成为制约地产行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部分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和信用成本上升加速

地产行业最重要的几项成本,土地成本、税收成本和融资成本,土地成本的占比持续上升,融资成本虽然在2015年、2016年有所降低,但在货币政策收紧、金融机构“缩表”的背景下,已开始反弹;而地产企业的“扩表”与金融机构的“缩表”更加速了部分企业信用风险的暴露。

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5795亿元,较2016年年底又增加了67亿元,虽然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74%的水平,但表外业务风险正在积聚,银行理财产品的纠纷日渐增多,而频繁爆发的债券违约事件也增加了银行理财的潜在风险。

债券违约方面,2014年只有6只债券违约,2015年23只,2016年上升到79只、涉及34家企业,违约总规模达到403亿元,2016年还发生了首单资产支持证券的违约事件;2017年1-4月又有12只债券违约,预期随着2017-2018年债券的集中到期,信用风险的暴露概率将进一步增大――2017年共有12223只债券到期,到期规模超过10万亿元,1%的违约概率就意味着千亿元违约规模。

而在信托市场上,2016年共发生了14起兑付危机,其中,湖州港城置业、北京星城置业等多起违约事件都涉及到不动产的信托纠纷。

随着信用风险的暴露,信用利差也在扩大。在同业拆借市场上,1年期AA-债券与AAA+债券的信用利差虽然从2016年年初的2.30个百分点缩小到2016年11月时最低0.70个百分点,但到2017年5月底又扩大到1.29个百分点,AA-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从2016年11月时最低的3.65%反弹至2017年5月底的5.71%。

3年期债券的信用利差更大,3年期AA-债券与AAA+债券的信用利差从2016年年初的2.65个百分点缩小到11月时最低1.68个百分点,但到2017年5月底又扩大到1.84个百分点,而AA-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从2016年11月时最低的4.66%反弹至2017年5月底的6.58%。

未来,如果信用风险进一步暴露,信用利差可能进一步扩大,地产企业的信用成本也将随之上升。

无杠杆化利润率的降低和权益占比的降低削弱了潜在的低谷抗冲击能力

2016年的销售复苏,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和周转率都出现短暂回升。

其中,地产上市公司毛利润率维持在21.0%左右,但由于费用率,尤其是财务费用的显著降低,使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率的中位数从2015年的12.9%上升到13.7%,平均的营业利润率则从2015年的9.2%上升到12.1%。

但在土地成本和信用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地产企业的利润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上市地产公司营业利润率的中位数已经从2010年的23.5%降至2016年的13.7%,平均的营业利润率则从2010年的24.5%下降到2016年的12.1%。而销售额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的平均营业利润率则从2015年的14.2%下降到13.1%,相较于2012年平均24%的营业利润率已经降低了11个百分点。

如果再加回资本化利息支出部分,则上市地产公司无杠杆化营业利润率的中位数将从2015年的22.3%进一步降低到2016年的18.5%,平均的无杠杆化营业利润率也从2015年的19.8%下降到17.9%;这意味着未来如果融资成本上升,杠杆化的营业利润率将进一步降低,即,除非售价持续上升,否则新增项目的高成本土地将削弱企业潜在的低谷抗冲击能力。

周转率方面,2016年的销售增长使周转速度得到明显提升,地产上市公司存量资产周转率的中位数从2015年的0.29倍提高到0.37倍,平均值也从2015年的0.31倍提高到0.41倍,销售额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存量资产周转率的平均值则从0.41倍提高到0.53倍。

但逐步升高的地价侵蚀的不仅是利润率,还使地产企业的前期投资压力增大,潜在的投资回收周期延长、周转速度减缓,尤其是当房价滞涨甚至出现下跌的情况下,土地成本在销售均价中的占比过高,企业将被迫推迟开盘,使投资回收周期进一步拉长。

此外,投资物业占比的上升也减慢了地产行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当前上市地产公司投资物业的总值已达到1万多亿元,再加上2000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物业及固定资产总值已相当于上市地产公司资产总额的12%(剔除万达商业)。

结果,地产上市公司存量资产周转率的中位数从2009年的0.44倍降至2015年的0.28倍,虽然在2016年恢复到0.37倍,但我们预期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未来的市场低谷中行业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可能降低至0.18倍,较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0.26倍)还低;而销售额在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虽然也在2016年暂时恢复到0.53倍,但预期低谷中仍将降低至0.29倍,行业整体不改周转速度的下降趋势。

半数以上地产公司投资回报率不敌债务融资成本

2016年行业平均的利润率和周转率有所恢复,相应的市场平均的投资回报率也有所上升,上市地产公司2015年平均的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已降至8.3%,2016年(年化)略升高至8.5%;在财务杠杆的放大作用下,期末摊薄的净资产回报率(ROE)则从2015年的6.4%上升到8.9%,但较几年前14%以上的ROE已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虽然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综合债务融资成本已从2015年全年的9.1%降低到2016年的7.8%,但上市地产公司中仍有43%的企业2016年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低于债务融资成本,从而使股东回报低于了债权人回报。

2017年,随着销售增速的减缓,地产企业的周转率和利润率将再度面临下降的压力,而融资成本的上升将使更多地产企业面临投资回报不足以覆盖债务融资成本的问题――预期行业低谷中,半数以上的地产企业其投资回报率都不足以覆盖债务融资成本。

结论:地产企业的“繁荣陷阱”

2016年,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22.5%,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34.8%;但繁荣的背后,除了“馅饼”,还有“陷阱”,在销售增长的刺激下,地产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增长了33%,带息负债增长了32%,权益资本却只增长了17%,扩表的背后主要是负债的推动。相应的,虽然2016年的销量有所增长,但地产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总量仍相当于6-7年的销售量。

地产企业的“扩表”也拉动了地价的上涨,新增项目的单位土地成本平均占到同期销售均价的50%左右,结果,虽然一线城市的销售均价平均上涨了27.3%,二线城市的销售均价平均也上涨了13.4%,且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综合债务融资成本(含汇兑损益)从上年的9.1%下降到7.8%;但上市地产公司平均的毛利润率(扣税后)仍维持在21%左右,无杠杆化核心利润率的中位数还从上年的22.3%下降到18.5%,只是由于融资成本和费用率的降低才使得营业利润率从上年的12.9%上升到13.7%。

但是,M入2017年以后,整个金融行业开始大规模“缩表”,融资成本重新上升,销售速度则有所放缓,这意味着,预收款的占比将有所下降,而此前扩张的资产负债表将主要依靠债务来支撑,净资产占比持续降低;而在地价上涨、无杠杆化核心利润率下降、信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利息支出的增加将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