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实用13篇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1

一、引言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煤矿的面貌也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促使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这个历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出现。如何为煤矿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服务周全、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环境,对于实现煤矿现代化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煤矿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其基本内容既涉及到硬环境建设,也涉及到软环境建设。在这些环境建设之中,要包含煤矿社区文化建设、教育建设、服务建设和道德建设等诸多方面。

1、煤矿社区教育建设。煤矿依靠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对煤矿社区居民需要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这也是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的今天,煤矿社区教育也日益成为社区居民最迫切、最基本、最广泛的需求。

2、煤矿社区文化建设。煤矿社区文化则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它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地位、行为规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包含了街道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等内容。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社区文化建设也要更高层次的跟进。

3、煤矿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服务是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目的在于通过广泛开展社区福利和公益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以优化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调解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在社区上下形成祥和便利、文明健康和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4、煤矿社区道德建设。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社区卫生道德建设等方面。

三、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形成进步、高尚、和谐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包括人格的培养、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生价值的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文精神的传承等。它的体现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和谐社会所形成的。

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包括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力的发挥。所以,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人。为人全面发展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机制和环境等。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发展方向。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细胞工程,是煤矿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为煤矿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最终不断提高构建煤矿和谐的能力。3)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需要为基础。煤矿社区作为一个共生系统,共同的生活天地、共同的消费场所、共同的社会秩序和共同的社区服务项目,决定了社区居民需要趋同的增加。所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积极开展社区居民生活共同体的建设,并以此来推动煤矿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4)以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为内在动力。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对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直接影响煤矿社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社区居民的积极、自觉和共同参与,就不可能形成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热潮,煤矿发展、地区社会发展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

1、复杂性。煤矿社区居民成份复杂,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这就要求在开展工作时,一要充分注意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一致性,二要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各种不同人群特点的形式和方法。

2、综合性。煤矿社区作为地区社会的缩影,其工作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从内容上看,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包括了理想、信念、道德、民主等;文化教育包括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

3、多样性。煤矿社区文明涉及诸多方面。从创建形式上看,既包括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又包括军民共建、警民共建、辖区共建等。多种多样的创建形式,为营造文明社区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4、群众性。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仅要有辖区的居民群众,还要有驻辖区其他单位的群众。只有依靠群众的共同、广泛参与,煤矿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五、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社区党建能凝聚人,通过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在组织上得到保证。针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努力创建党建工作机制,实现由单纯抓社区党组织建设向抓驻区单位所有党员教育管理延伸,由重点抓党务工作向解决社区建设的实际问题延伸,拓展党建内容,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向心力。把加强党员教育,把广大社区居民紧紧地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导向作用、决策作用、组织保证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

1、以社区服务温暖人心。随着煤矿办社会、单位办社会的逐步消退,居民生活需求市场化;随着离退休、下岗、待业、失业人员及流动人口组成的社会群体的不断涌现,大批“单位人”变为“社区人”、社会管理社区化;随着煤矿改革不断深入,职工下岗、待岗、离岗的问题从隐性变为显性,失业待岗显性化。这些变化,都需要社区管理和提供服务,保证这些人的基本生活、加强教育管理、帮助就业成为社区的一项现实任务。通过建立健全分门别类、功能齐全的家政服务、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等,大力实施民心工程。

2、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煤矿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四有”公民,应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以先进文化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知识等的传播为主要内容,积极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时空的育人格局。大力加强社区教育载体建设,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努力实现社区教育力量社会化,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推进煤矿社区教育的经常化和“全天候”,做到“学校学生放假、社区教育开学”、“单位职工下班、社区教育上课”,通过社区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3、丰富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坚持用先进文化引导居民群众,正确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关系;加强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把社区内各类文化场馆、广场、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文明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凝聚人心、融洽感情、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园地,成为社区居民的感情驿站;通过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结合煤矿社区的特点和实际,大力推进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楼栋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化品位和趣味;通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载体、创新内容,营造良好的煤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氛围,使煤矿社区居民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和熏陶,提高其精神境界与文明素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2

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既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空间和载体,又是一定地域范围中居住的人群基于认同感而自发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以社区为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有效载体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要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着眼点,以政府和城市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手段,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逐步把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生活质量优良、居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就其本质而言,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需要为基础,以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为内在动力,以人、社区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重要尺度。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全面推广的历史并不长。1986 年,民政部首次将 “社区”概念引入城市管理体系,倡导在城市中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一词由美国社会学家 F法林顿 于1915 年首次使用,之后,在社会政策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在社会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在1951 年通过了“390D 号议案”,正式倡导“社区发展运动”。此后,这一运动在联合国的努力推动下,由农村推广到都市,并积极向纵深发展。目前,社区发展基本上在全球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但就我国而言,社区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而且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是由城市开始,由城市向农村推进的。我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主要是由城市社区精神文明逐步向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推进。

一、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

(一)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需要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单位制”逐渐解体,个人由依附性的“单位人”转变为自由的“市场人”或社会人,改变了整个国家管理的微观基础。政府已无法通过“单位”将社会成员整合在国家的组织和管理体系之内并将其社会结构化。政府只有通过培育社区来整合并调动各种分散的社会资源,并将分散的居民个体重新组织起来。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逐渐成为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实现政治参与的基层平台。因此,占领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对于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发展经济,保持稳定,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城市化进程的要求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当前也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率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8% 提高到现在的 40% 左右。就城市化的内涵而言,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不断集聚。二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加。三是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不断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化。所以,城市化既要求城市人口、城市数量的增长,又要求城市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城市化本身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城市化推进进程中,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城市化的能动作用,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是当前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二、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建设,它既要以服务和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中心来开展建设,也要以培养和提高居民的互助意识、自主意识,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参与度,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中心开展。因此,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关爱互助”、“主动自主”。

“以人为本”是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即以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首先,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人本”理念要以洞察人的需求为基点。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了解本社区的社情民意,了解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其次,要以关心人的福祉为重心。要通过改善社区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就业环境、安全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等等,把方便、舒适、关爱和温暖带给居民群众,让居民群众切实产生一种体验,即只有搞好了社区建设,大家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再次,要以抓好居民自身的文明建设为根本。要确立居民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与尊重人的权利、实现人的价值的要求结合起来,使居民在参加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关爱互助”是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准则。“关爱互助”倡导社区群体把实现社会公平、社会互助和社会和谐作为主导型价值取向,促进社区内不同群体相互之间的合作、扶持与人文关怀,使社区内群体都能够有所依托,实现困有所求、难有所帮、闲有所乐的和谐共处局面,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家庭、邻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其次,倡导社区群众自觉确立一种“互惠”意识或“共荣”意识。在社区中生活的群体或个人,不是绝对孤立的群体或个人,是能够与其他人产生共同的生活体验和发生互惠关系的社会人、主体人。

“主动自主”指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参与者特别是社区居民所应持的基本态度。“自主”是人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体而存在的一种自我态度。城市精神文建设坚持自主理念就是努力创造条件,培养、支持和鼓励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个体以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各项民利为依据,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把是否利于个体独立性、责任感、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的养成,作为衡量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价值的重要标准。

培养人们的“主动自主” 意识是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人们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作为“社会人”的合法权益和自主地位很快得到了确认,但人们作为“社区人”而应具备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自主精神却仍需要引导和推动。因此,引导回归社区的“单位人”转变观念,摆脱长期形成的依附人格,形成对自己负责、对社区负责的“社区人”意识,依法行使民利,自主参与社区生活,应该是当前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在强化“以人为本”目标、“关爱互助”准则、“主动自主”基本态度这些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理念的情况下,我们应着力推进以社区文化、教育、服务、道德、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的或具有个性的群体意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文化现象总和。通过包括街道文化、家庭文化、企业、商业文化等内容的建设,以转变社会风气、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居民归属感。

(二)社区教育建设

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把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改造人的工作与尊重人的权利、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文明素养、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要求结合起来。包括社区居民主体意识的提升,也应在教育内容之列。要通过教育,使居民将被动参与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主动行为,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推动社区事业的全面进步。

(三)社区服务建设

通过开展社区福利和公益服务,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优化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和谐、稳定的风尚。

(四)社区道德建设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宣传,推进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建设。包括职业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社区卫生道德建设等方面。

(五)社区环境建设

社区环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包括人工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是社区居民生活、工作、休闲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抓住环境建设,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向心力,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社会行动方案,需要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服务网络来进行。

(一)强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精神文明建设是个方向性、导向性的建设,所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如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扩大党在社区的影响,发挥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障作用、行为表率作用,以社区党建凝聚人。

(二)整合政府部门的各种资源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在物质结果上往往表现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创建过程中,往往需要整合政府部门的各种资源,促进各政府部门齐抓共建,以对创建成果进行维护、养护并促使其成果持续发展。

(三)整合社区的各项资源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3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我们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要求从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党的中央全会两次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决议,中央领导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年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越繁荣,精神文明建设越重要;改革开放越深入,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越艰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这既是两个文明相互联系的规律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我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从2002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在全国领先。全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还差一些,离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从总体上看,我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都比较滞后,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还满足不了群众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农村牧区的情况更差一些,农牧民文化生活仍很贫乏,基本文化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一些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仍然存在。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精神文明的提高。如果我们不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社会中不协调、不和谐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最终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也走不远。这些年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现在我们有能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从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力度,更好地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实践给我们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需要研究和面对的问题很多。与过去相比,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丰富多样,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渗透,思想文化建设面临复杂的形势。如何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弘扬主旋律,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与传统媒体发挥主导作用的时期相比,现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新兴媒体对他们的影响更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如何运用好新兴媒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社会生活的丰富和社会群体的分化,使这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这样的课题还有很多,我们必须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切实回答好这些问题,扎实有效地做好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明确的,中央文明委每年都要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来讲,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是抓落实,关键是要见到实效。精神文明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抓实了并不容易。要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也不能只有软的要求,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落实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硬措施上。要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实。从我区的实际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特别重视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条主线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真正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是进入人民生活、为人民所实践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内容,来源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最终也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在全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学习实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先锋模范。要推进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普及工作,下大力推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牧区,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大众化,使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尤其要抓好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学习教育,推动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把新闻媒体推广主流价值观念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出来,各类宣传报道都要符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要适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努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搭建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平台。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要重视先进典型的发现和宣传工作,在树立先进典型的过程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抓好公民素质的提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上,也只有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公民素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可以从公民素质教育入手,把提高公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实施,着力在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上下功夫。我区地域广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受教育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地方还过着比较传统的农牧生活,提高公民素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结合实际,加强教育,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公民素质的提升见到实效。

要大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公民素质的提升首先建立在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上。我区的人口相对较少,要在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重点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力争使我区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尽快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加强重点就业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从多方面提高我区各类人群的受教育水平。要全面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基本知识,在全社会形成讲礼貌、重礼仪的氛围;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在全区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科学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加强普法宣传,不断增强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公民培养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公民素质的提升最终要落实到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一些偏远地区生活方式比较落后,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文明素质并没有相应地提升,必须逐步改变这种状况。要把文明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城镇,可以从文明驾车、文明乘车、文明排队、文明观演、文明装修、文明娱乐、文明游园、文明停放等具体行为抓起;在农村牧区,要重点开展好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整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等实践活动。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抓住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载体,在全社会倡导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群众性。要采取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让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树立文明风气。要采取措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推动全社会讲文明、树新风,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使和谐文化、文明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抓住群众性,着眼树立文明新风,运用好创建的手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设计并抓好创建活动的载体。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使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要结合实际,把创建活动具体化。比如,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在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中开展结对互助活动;围绕移风易俗,可以从以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具体问题抓起。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要继续抓好,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通过创建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把创建活动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改变一些创建活动上热下冷、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取得人民群众对活动的拥护和支持。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找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其他工作、与社会关注问题的结合点,形成调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局面。各种城乡共建、结对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要继续深化。同时要积极探索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群体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探索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的文明创建新载体,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渗透到各个方面,覆盖到各种人群,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文化,精神文明创建更是要紧紧抓住文化这个载体,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发挥好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也要落到实处。要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生产,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办实事、办好事。

要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我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比较缺乏,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大投入力度,使我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要建立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全区财政性社会文化事业经费支出要尽快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要加大对农村牧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倾斜,实施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着力解决好农村牧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不足的问题。要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善于挖掘和利用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征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品牌,寓教于乐、以文化人。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要创造和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制定完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规划,继续落实好“九个一批”任务,鼓励各类艺术院团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产品,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内蒙古特色的文艺精品。要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继续搞好卫生、科技、文化、法律等下乡进社区活动,鼓励各类专业文艺团体面向基层拓展演出市场,利用好各类传播媒介和阵地,为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区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内蒙古人民能歌善舞,草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加强文化建设中要重视抓好民族文化建设,巩固民族大团结局面,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要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要加强文化交流,吸收优秀文明成果的营养,发扬光大内蒙古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加强领导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抓好这项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能否把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是对各级党政领导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考验。各级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谋划组织,注重抓好落实,不断提高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各级领导抓经济建设的能力水平和工作积极性都是很高的,抓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努力达到这样的能力水平和工作积极性。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高度,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把握大局,积极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负起领导责任,解决好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加强规划,像抓经济规划一样抓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抓住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一个一个具体活动中,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

要大力创新,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最应该体现创造性;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赢得群众才能发挥作用,必须增强吸引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互适应、渗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大胆采用新手段新形式。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在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上做文章。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创造,维护群众的权益,注重人文关怀,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的过程,让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唱主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办实事、办好事,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把解决具体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实实在在、具体可行的工作。

要明确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精神文明建设涉及面广,贯穿经济社会全部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担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要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各个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切实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主管部门的责任,党委宣传部门、文明办要发挥好协调各方、整合资源、推动工作的职责。各级各部门在研究部署年度工作和阶段性工作中,都尽可能加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督促检查、成效测评、表彰评比机制,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奖惩力度。会后,自治区文明委要牵头制定我区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对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具体安排。今后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要重点检查自治区规划或意见的落实情况,观摩各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交流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经验,促进各地更加务实、更富于创造性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同志们,新形势下加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区目标而不懈努力!

昨天上午,春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赤峰市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讲话紧密结合自治区实际,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近年来,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在全力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同时,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新成效,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取得新成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突破,形成了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这其中,赤峰市通过以创促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崭新局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区正处于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推进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放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上,放在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上,全面提升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下面,围绕这些方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区工作大局,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一系列冲击,使我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充分显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紧迫性凸显。加快推进经济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必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导作用,着力把认识成果和精神动力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创新科学发展理念。在清醒认识我区欠发达区情的基础上,要因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一切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标准,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积极探索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我区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二是创新体制机制。要完善考核体系、调整评价标准,加快形成引导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规范和政策体系,把抓发展的着力点从单纯追求速度转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上来,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增加、民生改善的基础上。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倡导求真务实、尊重规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着力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求实效,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以统筹兼顾的理念指导和推动工作。要着眼大局,兼顾各方,推动经济社会、城乡、区域等协调发展。这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城乡之间的差距,既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也表现在社会事业、精神文化、生产生活条件上。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近些年,各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鄂尔多斯市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布局调整、转移人口、产业建设、改革创新等手段,推动了城乡统筹步伐。特别是在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上实施的“四个一”工程,为转移进城的农牧民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解除了进城农牧民的后顾之忧,激活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全局。准格尔旗在科学确定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推动“大集中、小集聚”,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鄂尔多斯市的经验,但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借鉴先进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解决最现实的问题着手,探寻符合本地发展的路子。同时,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一定要坚持科学规划,在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基础上,从接受城市辐射、实现功能对接、便利生产生活等因素出发,对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到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和谐内蒙古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当前,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愈发凸显。在这样的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要立足于为和谐内蒙古建设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舆论环境、提供精神动力,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非只有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动文化发展,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塑造文化品牌和提升文化品位,反过来拉动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享有文化权益、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需求,认真做好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切实发挥指导作用,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法规制度和文化产业政策,建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与群众广泛参与相结合,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正确导向,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民族文化建设的始终,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点、区域特色和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提升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注重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的文化协调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要抓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牧区延伸。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公共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发挥好公共服务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建设人才,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引导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政策,创造就业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做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扩大城乡覆盖网络,提高社会人口健康素质。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社会救助能力,逐步提高低保标准,缩小城乡差距。高度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问题,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无法保障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专项行动,目的就是要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整体工作已进入“事要解决”的攻坚阶段。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对需要自治区层面重点解决的8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盟市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解民忧、促稳定的高度,加快解决排查出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要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解决老问题,预防新矛盾,真正把各种矛盾和问题消除在源头、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坚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上实现新的突破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要紧密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加强常态管理与健全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涵,创新创建形式,注重创建效果。

着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并自觉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导不同社会群体和各个阶层的人们团结向上、共同前进。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围绕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切实推进各种实践活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树立明确的价值导向。

扎实推进城市精神文明的创建,注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把精神文明创建与城市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文化内涵寓于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塑造高品位的城市文化。通过建筑风格、艺术雕塑、色彩控制等突出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体现历史文化魅力;通过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加强历史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搞好文博会展等活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精髓;通过积极探索和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群众参与程度,提高市民现代文明素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4

一、创建“农村文明一条街”的主要做法

“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是“美丽乡村·幸福农家”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次探索尝试,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等部门严格抓好活动策划、启动、实施、推进、检查、考核等环节,推动“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有序进行。

1、立足区情,精心策划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联系长安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区情实际,在反复论证并借鉴其他省市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6月,长安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区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农家”文明创建活动的通知》,将创建“农村文明一条街”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议程,从而正式拉开了创建序幕。

2、明确条件,严格标准

为落实好“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明确创建条件和标准,要求参与创建的单位要具备路面硬化、街道净化、路旁绿化、街道亮化等基础条件。具体创建中,街道立面要有村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道德评议栏、乡规民约栏;有集中连片的乡风文明文化墙,文化墙的绘制突出美丽乡村、幸福农家主题,画面要图文并茂、布局合理、生动形象,既要体现时代特征,也要符合政策要求。

3、落实责任,精心指导

在活动启动阶段,组织召开了启动会,对“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保各街道有专人负责。在农村文化墙内容和绘制人员选择上慎之又慎,反复考察研究,先后组织人员赴户县、宝鸡等地借鉴吸收农民画精髓,积极与上海、北京等地文明办联系,借鉴先进经验,精心设计出200余幅反映乡风文明、生产发展、政策宣传、道德教育等内容的宣传画,作为文化墙绘制的基本素材。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深入基层,逐村进行指导,确保了文化墙内容安排科学合理,使每幅画面不仅能准确反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更成为妆点村容村貌的艺术景观。

4、培育典型,示范带动

为推动“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全面开展,在全区精心选取打造一批如兴隆街道钵鱼寨村、滦镇街道乔良寨村、灵沼街道下南丰村等“农村文明一条街”先进典型,对村内主干道进行改造提升,按照每1000人100平方米标准绘制内容涵盖乡风文明、产业发展、文化科技、法制教育、政策解读、传统美德的文化墙,并设立村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道德评议栏和乡规民约栏。及时组织召开“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推进会,全区各街道、有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和创建村干部,现场观摩先进村“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学习先进做法和经验,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5、多方协调,强化保障

充裕的资金是建成“农村文明一条街”的最大保障,长安区一方面把“农村文明一条街”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工作相结合,拿出一定奖励资金帮助各村建设,一方面联系协调国家和省市区级文明单位对各村进行帮扶,同时鼓励驻村企业、乡贤出资出力,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鼓励动员有美术特长的大学生村官为创建村绘制农村文化墙。同时,联系西安美术学院将长安“农村文明一条街”文化墙绘制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推动了“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6、强化考核,统筹推进

年底对“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情况作为文明单位推荐评选的重要依据。将“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作为“五位一体”(农村文明一条街、农村文体广场、示范农家书屋、特色文化活动、培育基层文化能人)“农村文化建设示范村”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共同落实。坚持把“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内容,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农村重点工作相结合,并通过“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台阶。

二、“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取得的成效

“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一致好评,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12年长安区以“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幸福农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被评为西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2013年西安市以长安经验为基础,在全市推广“希望田野·美丽乡村·幸福农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截至目前,长安区累计投资310万元,在全区22个街道建成“农村文明一条街”60余条,如今长安区“农村文明一条街”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1、美化了农村环境面貌

“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将街道路面硬化、环境卫生、美化亮化作为硬性条件,要求各创建单位不仅要改善基础条件、搞好环境卫生,更要在绿化和亮化方面进行改造提升,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极大提升了村容村貌,美化了农村环境。

2、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农村文明一条街”醒目的道德评议栏、乡规民约栏,时刻提醒农民群众恪守道德,遵守共同约定,有效纠正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一幅幅色泽艳丽、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农村文化墙,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传统教育知识,提升了农村文明素质,有效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3、巩固了政策宣传阵地

政策宣传栏的设立,改变了以往 “政策宣传栏几年不换”的尴尬处境,在活动中,长安区明确了村党支部书记为政策宣传栏的直接管理人,各村要保证最少每月更新内容。活动开展以来,从党的十精神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从良种补贴到合疗收缴,农村政策宣传栏紧贴时代、时政,成为群众关心时政、了解时政的新阵地。

4、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工作标准与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要求相吻合。随着“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的逐渐推广,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益补充,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目的。

三、关于“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的思考

“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积极的评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创建资金缺乏、长效机制不完善、多部门管理交叉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克服和解决。对以“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为载体,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结合实际,找准适合本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

长安区是农业大区,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的发展、稳定、文明、和谐也是长安区委、区政府关注所在。新形势下,农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要求日益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追求更加迫切,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必须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充分考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等关键因素。长安区以“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为突破口,是结合区情实际,适应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生动体现。

2、以人为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综合考虑人本服务

长安区在“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中,从硬化道路,整治环境卫生、绿化亮化环境起步,不断提高创建标准,充实实践内容,考虑到了广大农民群众所思所盼。同时,建立完善道德评议、乡规民约等都是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达成共识、共同遵守,形成的一种自我约束,不违背农民群众自身意愿。农村文化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引导性的教育,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农民群众更愿意参与和接受。正是因为考虑到人的因素,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点面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化虚为实

在“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中,资金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安区综合运用联系专项资金、文明单位结对帮扶、调动乡村能人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等方法,使资金难题得到缓解。抓好示范引导,选择扶持培育“农村文明一条街”先进典型,取得经验后,通过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新闻宣传等方式推广试点经验,宣传先进典型,让不同条件和地区的单位从实际出发,对照典型学,最大限度的把群众吸引到创建活动中来。同时把“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与“五位一体”示范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切实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建立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做到经常化和持续化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5

    社区是现代城市的组成细胞,社区文化建设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落脚点。社区文化可能影响着社区中每一位居民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等。因此,我们要在社区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在社区内应经常开展群众性的公德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内居民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和社区成员道德水平,进而推动和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从目前一些社区的道德状况来看,教育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即使是最简单的公德规范,有些人也不能遵守。例如,在社区环境的保护上,硬环境上不讲卫生、毁坏绿化、破坏公物屡屡发生。软环境上语言垃圾、邻里纠纷时有所闻。如果这种道德状况不改善,社区内又怎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呢?当然,我们不仅要制定规范,进行教育,同时还需要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使那些不道德的行为无机可乘,失去生存土壤。要扭转这种局面,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从多方面做工作,发挥社区文化在社会沟通、心理凝聚、价值导向、文化感染、行为规范等功能作用。但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从提高人们的公共道德水平入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阵地,进一步搞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们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也就有利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

    2 依托群众文化事业,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进步的基础,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投入,给群众文化活动创造环境,提供硬件设施;要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最重要的是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本街道辖区社区文化活动,把扶持社区文化活动室与创建社区文明大院结合起来。其次,培养群众文化专、兼职干部队伍。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必须有一大批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高的专、兼职文化工作队伍。要把群文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基础建设结合起来,抓好群众文化的软件建设,使其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文学艺术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群众文化要始终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群文事业发展的总任务和目标,在继承文学艺术创作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先进文化,反映社会风貌和群众的喜怒哀乐,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更多的既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又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以培训、展览、文艺演出及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表现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要求,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鼓舞人民奋发向上和建设祖国的斗志和决心。

    3 开展各种形式活动,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积极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拼搏奉献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提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精品。针对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闲暇性,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特点,我们要将群众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对群众审美观念的引导,通过组织读书演讲、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活动,不断培养群众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吸引群众积极参加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陶冶情性,娱乐身心,强健体魄。在举办观赏、阅读、健身等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防止不健康的、消极文化的侵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  问题日益突出。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间交往日益频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举止所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人们呼唤道德,迫切要求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切实做好群众文化的基础工作,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开创公民道德建

    设崭新的局面。

    4 发挥文化社会功能,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所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社会功能。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归纳起来,主要有:精神调剂作用、宣传教育作用、普及知识作用、团结凝聚作用。鉴于群众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同属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二者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因此,积极发挥好这四个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影响众思想的重要方式方法;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视野、知识视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就是力量;有利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

    5 结语

    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实践主体,只有建设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文化,才有可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我们的文化来自大众、服务大众、与大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就感染性而言,这是最自然、最生动的文化。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增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渗透力,把健康向上的文化意识变成社会性的文化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群体性的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当以群众文化活动反映精神文明、道德风尚时,应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地创新,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

    参考文献

    [1]梁伟玲.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2008(7)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6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年以来,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实现了新的提升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特色和亮点,获得了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全国公益明星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呈现新气象。重视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全市先后命名了四批51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表彰了两批百名“*市公民道德标兵”和“*市文明小公民标兵”、近百个“十佳”学习型单位和“十佳”学习型家庭,举办了三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加大市民教育力度。成立文明市民学校,制订《市民文明公约》,编印《市民道德建设》、《*市文明村民》等读本,对广大群众进行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教育。组织开展以扶贫济困为重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全市先后成立爱心捐助站91个,接受社会捐款捐物120多万元,市红十字会共接收救灾款物460多万元;捐建爱心屋30个,“希望工程”共获得捐赠430多万元,新建5所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3200多名,“春蕾助学”活动得到社会资助194万元,帮助2520名春蕾女童圆了求学梦;全市参加无偿献血4.8万人次,被省卫生厅授予“无偿献血进步奖”;新确定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167个,创建市级以上巾帼文明岗256个,注册青年志愿者达5000多人、巾帼志愿者3300多人。市里先后12次表彰了见义勇为先进群体27个83人,先进分子(勇士)182人。重点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专题片评选展播,开展建设“绿色网吧”等活动,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把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服务创业竞赛作为机关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通过机关效能建设,开展创业竞赛活动,推动机关文明创建迈上新台阶。把“打造诚信行业,服务闽北发展”作为“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按照“窗口就是环境,服务重在落实”的要求,加强行业的规范化建设,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围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发展战略,广泛征求驻延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引导36个行业在文明行业创建中积极有效地服务企业,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各行业制定服务企业的具体措施达90多条,进一步凝聚了各方力量,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努力为闽北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农村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以“互动联动、共建带创”活动为载体,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发动各级文明单位与国道沿线重点村以及市委确定的下派村支书挂点村,开展共建带创活动。20*年以来,全市共有1244个文明单位与568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投入资金543万元,帮助农村建立各类宣传文化阵地1024个。以破解农村文化“四难”为主题,在全市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注重总结推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先后推广邵武市的“文化中心户”、延平区的“三堂改书堂”、顺昌县的“立四榜、树样板”和在互动联动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的做法,以及武夷山市的“一分钱读书社”,松溪县的“道德堂”建设等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三堂改书堂”的经验做法在20*年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四是城市建设管理跃上新台阶。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长效管理,制定了《*市城市市容卫生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城市管理规章,初步实现从突击型管理向常态化管理转变。实施“畅通工程”,新建、扩建各类停车场所47个,升级改造交通监控指挥中心,市区显见性违章明显减少,主干道达到一级管理水平。实施食品准入制,实行净菜、半净菜上市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实现市场管理方式由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向市场业主日常管理为主转变。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推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开展“扫黄打非”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各项整治活动,市容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观,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五是创建工作迈出新步伐。从规范管理入手,落实服务项目,加强指导督促,推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为重点,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文明村镇创建以整治村镇卫生、建设文化活动阵地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文明行业创建以“共铸诚信”为重点,规范行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一条街等活动,推动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坚持项目带动,开展精神文明办实事活动。三年来,共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72项,举办了四届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推出公益文化项目1422项,签约项目720项,合作资金达4800多万元。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建立文明单位动态记分管理制度,改变了以往文明单位创建重命名表彰、轻日常创建管理的现象。三年来,我市有6个单位,4个乡镇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表彰,三市一区(*市、邵武市、武夷山市、延平区),133个单位,25个村镇,26所学校,9个社区,7个军民共建对子受到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表彰。

回顾和总结我市三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中心和服务建设和谐*这个大局;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必须坚持“三贴近”,立足实际,示范带动,培育典型,不断增强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这些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贯彻始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得还不平衡;创建活动在主动服务发展大局方面还不够到位,在贴近实际、不断增强实效方面有待于深入探索;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长效管理措施有待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有待增强,文明素质的养成差距还比较大。这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舞台,也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必然要求;是为实现我市“*”奋斗目标、构建和谐*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的现实需要;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做好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营造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绿色腹地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主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发展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以迎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为主线,抓重点、攻难点、求突破,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闽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社会氛围。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我们要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一定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将其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作为各级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不断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实际,寓于各项具体工作,虚实结合,在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上着力,在凝心聚力,促进和谐上着力,在推动发展,为民惠民上着力。

2、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践行,贵在坚持。要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各级党政机关要组织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为全社会做出表率;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爱国爱乡爱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各窗口行业要以“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共铸诚信”、“百城万店无假贷”、“重合同、守信用”、“诚信一条街”活动,在广大员工中开展诚实守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为本、以德兴业的现代职业操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市社区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节约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无毒社区、“六进社区”、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拓展慈善爱心超市的覆盖面,引导居民在日常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互谅互让、真诚相待、热情相助,促进社区融洽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城区要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如丧葬送行车队、鼓乐等应有效管理,提升市民公共道德意识。农村要开展移风易俗、告别愚昧、走向文明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勤劳致富、和谐生活。各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根据自身的工作对象和特点,围绕“知荣辱树新风”主题,开展特色鲜明、形式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和法制意识。要把服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互动联动、共建带创。坚持以工促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将城市资源导入农村,切实为农民做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好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政策,了解信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主创业的本领和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法制信息、法制文艺、法律服务“四进农家”活动,提高农村干部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的能力,有效引导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各地农村要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深化“整治村镇卫生,优化人居环境”活动,扎实推进创建文明户、信用户、文明村镇等活动,倡导文明风尚,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合力。

4、服务突破工业发展战略,推动闽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强化工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是闽北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努力为“一点一线一重心”的发展、为做强做大工业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服务。各级机关要通过效能建设、创业竞赛活动,增强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意识,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在精神文明的提升中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市本级,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县(市),在新一轮创建过程中,市直各单位要自加压力,勇于争先,积极投身创业竞赛活动,吸引更多的项目落地闽北经济开发区、江南工业园区和大横绿色园区,用发展的实绩来检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窗口行业要以持续竞赛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优质服务,提高队伍素质,引导广大员工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道德风尚,为*发展助力。社区单位要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温馨家园,优化人居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投资兴业。

5、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现阶段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把和谐理念寓于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创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的形成。要积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望和需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加快文化强市步伐,促进文化振兴,引导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要、倡导社会和谐的优秀文化产品。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这次评选表彰活动,是对过去几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检查,也是继续前进的新起点。我们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按照省委“四个重在”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注重工作有效性,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要持续完善机制,保障工作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坚持一以贯之,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到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目标管理考核之中,推进思路的持续、举措的持续、氛围的持续,克服时冷时热、时紧时松、时断时续的现象。要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责任、监督、约束、激励等机制,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不断增加投入,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文化经济的政策,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保证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增加,同时,要积极探索多渠道投资、多元化投入的有效机制和途径,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体系。对先进的表彰有利于激励进取,有利于推动工作。但先进总是动态的,也是相对而言的。表彰本身不应成为工作的目的。表彰的目的是为了今后的工作提升。因此希望受表彰单位要戒骄戒躁,继续奋发进取。同时我们也要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激发部门单位、社会成员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地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持续推进的良好态势。

二要持续创新发展,提升工作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破解难题、增强活力、提升水平。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我们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了具有闽北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对实践证明可行、社会广泛认同、群众普遍接受的措施和办法,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内涵、加以推广。要坚持“三贴近”,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使我们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更符合客观规律,不断体现时代要求。要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掌握和运用人民群众欢迎的新手段和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不断开辟新领域,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从看似些小的事情做起,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活、生产的问题入手。化虚为实,重在累积。每个城市,每个乡村,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要解决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怎样有效地加以破解,这是对我们工作部门和领导的实实在在的要求。也正是工作切入点。

三要持续形成合力,巩固发展态势。精神文明建设涵盖广、任务重、战线长,需要全社会共同作为、合力推进。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突出全民参与和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和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工作更加主动,协调更加有力,服务更加到位。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建设,做好教育、管理和培养,努力在解决突出问题、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工作进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7

Keywords: city spirit, the social economy, embodiment, urban social morality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精神的培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城市精神培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现代城市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传统以及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市民素质、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精神气质等因素的综合展示,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的一种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高度的对外开放、高速的经济发展、巨变的城市化进程,要求有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作为支撑点和加速器,来为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常熟的城市精神,应该是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对自己肩负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果说高楼大厦强健了城市的“筋”与“骨”,那么城市精神则提升了城市的“气”与“神”。一座经得起历史评判的名城,不仅要有外在之形,更要有内蕴之美,只有形神兼备,城市才能熠熠生辉。城市精神具有历史性,更具有时代性。今天的常熟城市精神,既要传承历史的积极因素,摒弃消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着眼未来,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培育和塑造,使之成为常熟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其内涵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兼容并蓄的崇文精神、文明诚信的良好形象、与时价目进的创新品格、奋勇争先的超越气魄。根据这一内涵的界定,我们要采取扎实的措施,从四个层面上来培育常熟城市精神,争创文明城市。一是要培育城市公德精神,包括基本的道德规范,加强个人、家庭和职业道德建设。二是要培育城市公平精神,在市民中确立公平、平等、法制、民主、诚信、维权意识,营造城市现代精神氛围。三是要培育城市时代精神,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融合优秀的文化和经验,使常熟成为一座“四方来归”的城市。四是要培育城市人文精神,这是常熟城市之“魂”,是常熟城市的个性精神。

培育城市精神,既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又要融入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全过程,要采取扎实措施,培育常熟现代城市精神,为争创文明城市夯实基础,首先培育和实践城市精神,要以媒体来引领。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和巨变,引导市民关注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感受城市不断改变的环境氛围,使全体市民自觉投身“实现第二个率先”发展热潮,都以城市精神作为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作为市民素质提升的不息理念和强大支撑。新闻媒体在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要做到三点:

1、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强势。作为新闻媒体要加强策划,把握舆论,抽调骨干力量,组织强势报道。报道工作要做到人员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组织好记者、编辑,及时、准确、生动、详实地进行宣传报道。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改进宣传报道形式,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努力提高宣传的组织化程度,形成持续的、有声势、高力度的舆论推动力量,及时报道宣传文明新风典型等。

2、丰富宣传报道形式、形成实效。要制定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专栏、专题,制作相关的城市形象片和公益广告,运用多种形式搞好面上引导,对节目要进行精心的剪裁、选择独特的视角,采取新颖的结构、注重挖掘思想内涵,搞好深度报道。通过系列报道、新闻调查、专题采访、公益广告、图片画刊、大特写等,发挥新闻舆论政策导、典型引导、经验引导、形象引导的作用,推动城市精神塑造成形。

3、讲究宣传报道艺术、注重效果。新闻报道要讲究宣传艺术、引导艺术,要把握好新闻宣传的速度、角度、力度和深度,把握好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的关系。节目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形式,增强可听性、可看性,做到既生动活泼,又富有特色,扩大有效覆盖面。通过集中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把城市精神渗透到全市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市民当中,做到家喻户晓,人所共知,使之人心、入脑,见诸行动。

其次,文明创建活动是培育城市精神的有效载体,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推进,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l、加强文明工业园区建设、创新文明创建的载体。作为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结合点,园区具有一流的生产技术、一流的现代流程,一流的管理机制、正改造着广大农村,改造着广大农民,形成了以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群体。加强文明工业园区建设,是对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双重促进。要以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文明素质和园区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在园区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活动中提倡文明服务、文明管理、文明经商,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市工业投入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城市精神培育的推进器。

2、加强文明民营企业建设、明确文明创建主体。我市民营经济目前在全省一马当先,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企业信用好、社会贡献大的先进民营企业和一批勤奋创业、善于管理、诚信守法、真诚服务社会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经济上的主体地位也使民营企业成为城市精神塑造的主阵地。

3、加强文明社区建设、深化文明创建内涵。文明社区的创建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民意识的培养则是培育城市精神的核心。文明社区的创建,将紧扣公民意识,培育城市精神这一内容。贯彻“建立良好的社区秩序、美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形成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提高社区公民素质”这一总体目标,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最后,引导市民广泛参与、结合学习型城市创建提升城市精神。只有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才能把握主动权,才以使城市精神的培育产生最大的影响力,取得最为显著的效果。

1、把培育城市精神的活动融入到市民生活中去。通过新闻媒体和文明村民(市民)学校,利用大型户外广告、黑板报、橱窗等各种阵地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张贴一批文明知识宣传图片,举办“公民道德大家谈”等。同时开设“市民热线”、“市民论坛”,吸引市民参与,为塑造城市精神献计献策。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8

(二)大力倡导“文明赢得尊重”的理念。以“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整治活动。根据全区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洁净环境靓岛城,携手同迎奥帆赛”、“文明交通我有责,文明单位在行动”、文明养犬等宣传整治活动,引导市民干部职工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着力营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

(三)开展各具特色的人文活动。组织好机关干部“奉献社会、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团员青年“志愿、相约”迎奥践行活动;在窗口服务行业实施微笑服务行动,争创“迎文明示范窗口”。

(四)参与环境氛围营造工程的实施。以“人文、和谐、共享、特色”为主题,突出“中国风格、特色”理念,围绕道路、国旗景观、鲜花景观等重点,突出特色、强化亮点,营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迎奥氛围。

二、不断深化和谐文化建设

(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市民“八不”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引动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培育宣传一批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工作典型、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典型、体现和谐精神的和谐典型。

(二)大力实施“四德建设工程”。在社会公德方面,以履行社会责任为重点,开展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着力解决不良行为习惯,力争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区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的进步;在职业道德方面,以培育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为重点,开展“铸造诚信”活动,突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在个人品德方面,以增强公民法定义务和道德素养为重点,把个人品德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等经常性教育之中,努力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三)广泛开展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参与、快乐”主题,结合打造城区新环境活动,拓展义工服务形式和内容,完善义工管理机制。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

(一)完善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突出抓好重点指标、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的督查整改,全力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夯实文明城市建设的工作基础。

(二)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活动。认真总结创服务名牌经验,不断拓展创建领域,重点向基层组织延伸。引导系统各单位创建切合实际的服务品牌,为完成奥帆保障任务、开创建管事业新局面提供思想基础。

(三)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开展“文明交通我有责、文明单位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做好第二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评选推荐工作;组织开展“同迎奥帆赛、共建奥帆情”系列活动,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研究,探索创建规律,提升创建水平,扩大创建成果。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5-0115-06

社区是城市居民聚居生活的社会单位,是生活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社区内居民之间、邻里之间由于长期聚居在一起,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或冲突,居民之间在行为上和情感上的相互排斥和对抗,仅靠社区管理人员和社区政策制度的刚性管理是很难奏效的,社区文化和人文关怀等柔性管理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要保持社区内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有序管理,维系邻里之间友好相处、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社区人际关系,培育和发扬宽容精神,形成一种彼此宽容、相互包容的社区文化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

文化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生命物的根本性标志,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本质体现,是人的类本质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人类文化发展史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发展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所在。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居民聚居地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特定社会区域当中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社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基础,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客观需要。“社区文化成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最直接的和最具体的表现形式,社区文化的发展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因而,社区文化成了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社区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文明水平、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向城市社区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改善社区内的文化环境,培养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促进社区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和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社区居民在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上有所冲突,在价值观念上会产生差异,因而引起居民之间在行为认同上的不一致或冲突,甚至导致居民之间在行为选择上和情感表现上的相互排斥和对抗,造成社区居民之间的隔阂与矛盾,给社区的和谐生活带来直接的威胁,也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消除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矛盾与摩擦,实现和保持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引领社区关系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沟通社区管理者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缓解或消除各种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形成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把居民和社区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到社区经济、管理和发展上来,实现区域的整体和谐发展。”这就要让社区居民之间彼此宽容、相互理解,从而使社会矛盾纠纷能够得到顺利及时解决、社区邻里关系日趋友好和睦、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感受不断提升。

二、宽容的属性和宽容精神

社区和谐需要的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居民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彼此宽容、相互包容的良序状态,因此,培育居民的宽容精神和包容心态是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宽容精神呢?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对它有多种理解和解释。《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宽容作了如下界定:“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宽容是个人、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属性。所谓不赞成既可以是道义上的,也可以是与道义无关的(即不喜欢)。当某一行为或习惯在道义上不被赞成时,对它的宽容则常常被认为是特别成问题的或者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宽容似乎要求承认错误的东西是对的……宽容常常是一个事关程度的问题,它要求做出正确的给不同意见留有余地的判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迈克尔·沃尔泽在《论宽容》中论述了群体之间的宽容,即“那种当有争议的差异性表现为文化、宗教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性时的宽容”。在沃尔泽看来,这种对群体的宽容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描述了某些潜在价值的态度或心境。我国学者胡适(1891-1962年)在20世纪30年表的《容忍与自由》一文中,把tolerance一词译为“容忍”。胡适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难得、最稀有的态度……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胡适认为,容忍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容忍是自由的根源,同时也是民主政治的精神。胡适还在《自由主义》一文中指出:“无论是东风压了西方,还是西风压了东风,都是不容忍,都是摧残自由。多数人若不能容忍少数人的思想信仰,少数人当然不会有思想信仰的自由,反过来说,少数人也得容忍多数人的思想信仰。”因此,宽容就是人性善的结果,它是客观的人性特质而不是主观的属性,严格地讲它是人类的符合人性善和自然规律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宽容与自由、人权等概念是紧密相连的,一般地说自由和人权都是在宽容的指导下展开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宽容是自由和人权的前提或必要条件。

其实,在充斥着差异性和多元性的生活境域中,宽容才成为一种必需,其丰富的内涵与意义也才获得了真正而充分的展现。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生活架构内,宽容才成为维系、统摄不同利益取向的人们的价值纽带,成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一种精神品质、一种权利文化观和权利价值观,才是确保社会各领域保持张力、促进社会和谐运行的道德基础。因此,“宽容就包含了三重意义:其一,个体与个体之间彼此的宽容。此时的宽容不再是美德意义上的私德,而是具有独立法权的个体之间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彼此权利的尊重与彼此自由的维护;其二,制度对个体的宽容,表现为社会制度对个体自由、权利的尊重与维护。这既是现代社会制度应然的职能,也是审视、判断该制度是否宽容的最终尺度;其三,政治(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宽容,表现为政治不再将经济、文化精神和社会生活等诸领域视为自身的派生与简单的延伸,政治权力对它们的介入方式不再是简单的替代,而必须是规范的、合法的。”宽容是一种包容他人的自由心态,容忍与自己不同意见者或容忍与自己价值观念有差别的人和事的存在的包涵心态,文明社会的宽容原则源自平等自由的基本理念。不宽容他人实际上是要将自己的选择和意愿强加给他人,是对他人自由选择的干涉。“宽容是包容他者的个人心态,是多元共存的社会状态,是法治下的自由秩序”。在利益和价值分歧的前提下,以平等对话、和平竞争、理性审议为主要活动方式,尊重和容忍利益和价值分歧的不同主体,懂得对他人的让步和妥协;以宽容的精神和包容的心态体谅和谦让他人,化解日常生活中的权利纠纷和利益冲突,以便培养充满友善温情和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允许在同一社群里有着不同价值观念、践行不同生活方式的个人与群体和平相处;允许在不同地区、行业、职业和部门内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兴趣,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和组织,以便更好地维护彼此的共同利益,追求和实现共同体目标;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协商和妥协的调节机制和意志表达机制,以增进彼此的相互信任,培育温和的社会土壤,培养宽容的文化精神;从更高的社会层面来看,为个人自由得以生成、展开与发展以及自由选择的充分实现提供宽容的社会秩序;确保公共权力的使用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以及公共权力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得到法制的约束和规范,公共权力的活动就有稳定的预期,个人的价值和行为的选择就能根据这种预期调整自己的选择方向与行为方式,以找到个体自由选择的空间,实现个体自由的价值目标;在健全的法制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为个体行为方式的自由选择与宽容他人的实现,提供现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制保障。以上属性才是我们理解的宽容本质和宽容精神的真正内涵。

当然,从哲学的视野看,宽容作为解决社会关系矛盾的一种方式,主要是解决事物处在量变阶段的矛盾。倡导矛盾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引导,相互理解,相互谦让,使矛盾双方能够在矛盾统一体中和谐共存,在双方分歧中妥协让步,各自都能得到发展。否则就不能用宽容的方式来解决了。一旦矛盾双方发展到了质变阶段就不可能是宽容精神能解决的了。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成果享受不均匀、社会资源占有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日益凸显,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靠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综合实力,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夯实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必须采取扩大人文关怀、贯彻宽容精神的包容式解决方式,“花大力气协调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使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引导、相互理解、相互谦让,以形成和谐统一的社会局面,加强凝聚力,推进各种问题的尽早解决。”

三、宽容精神在社区建设中的文化价值

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社区居民对社会资源和价值资源的公平合理的持有是社区和谐和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从政府层面看,要求政府通过有效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和纠纷,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这是社区和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从社区层面看,社区居民要认识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发展,社区内部居民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居民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些矛盾和冲突,换句话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还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政治文化特质,说透彻一点就必须培育和培养社区居民的宽容精神和谦让文化,以宽容文化的软管理来加强和推进和谐社区的硬管理。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宽容中包含着人生真谛和大智慧,没有宽容的生活就如在刀锋上行走可怕;如果美德可以选择,我首选宽容,因为宽容比其他品德更重要。宽容是人的一种修养,一种美德,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一种优秀的品德,一种人类个性的最高境界,又是感化教育他人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实践中,宽容精神的道德张力应该得到积极的体现。因为宽容的作用不仅表现为理顺人际关系、协调社会矛盾,更重要的在于它能促进多元文化的互动和不同价值观念的包容,体现民主和平等,增进人的自由选择,它与文明社会先进理念的内涵是一致的。所以,宽容精神应成为和谐社区建设中起支撑作用的社区文化内涵,应当成为现代社区文化的一种基本理念。因为,宽容精神有助于社区个体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每个个人行为温和,讲话和气,对他人的利益有一种设身处置的包容心态,对他人有一颗宽容慈悲的情怀,就没有处理不好的矛盾和冲突。儒家认为这是崇高修养的表现,是谦谦君子必备的品德。《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说的和就是宽和之意,是指人的情感纯粹无私,各种欲望和情绪处于和谐平衡状态。有了这种精神素质,一个人对待世事和他人关系就会心态宽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胸宽广,淡泊名利。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除了对社会公共原则遵守之外,还取决于社会个体自身道德品性的修养程度。在社区的现实生活中,社区关系的有序性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前提,除了制度层面的保证之外,社区文化、居民心理、居民价值情感等文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在一个没有宽容精神、充满猜疑敌意的氛围中生活就有如行走在刀锋上恐惧,个体对社区和社群的认同往往存在心理情感方面的隔阂和障碍,人与人之间不仅缺乏真情和友好,不仅难以实现心理的沟通和情感的接近,而且还充满着猜疑和敌意,这样就没有生活的幸福感可言。

另外,宽容精神有助于建设和谐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是无数个社区组成的,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和谐离不开社区的和谐,因为只有保证每个“细胞”都真正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宽容精神还能促进多元文化的互动和不同价值观念的包容,真正实现社区文化和社区文明的健康发展。在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共存的社会里,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各种文明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是不同文化和文明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发展方式。从社区文化与社区建设的实践看,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和内力,社区建设体现着社区的文化内涵和文明程度。社区文化内部的对话目的就是缓解文化和价值的差异和冲突,缩小不同文化居民之间的各种分歧与心灵距离,放大社区居民利益的共同点和价值观念上的同质性,以实现求同存异和谐发展。

还有更重要的是包含宽容精神的社区制度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宽容首先指的是精神上的宽怀和包容以及对异己的容纳与海涵,并且宽容总是发生在或应该发生在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或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之中,没有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就不存在宽容和包含,因此它反对封闭的、排他的信仰、偏见、偏爱、理想。社区管理和建设的制度是社区居民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文化载体和政治载体,对社区的建设与管理起着导向和约束的作用,包含宽容精神和谦让文化的社区制度是社区宽容的必要保障。具有宽容精神的社区制度无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确保社区居民之间平等的利益表达机制、处理社区居民之间利益纠纷的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的权利救济机制。从包含宽容精神的制度设计角度看,与利益协调最相关的制度形式是根本制度,这是一切制度和文化的本源。事实上,社区居民长期聚居在一定的地域之内,现实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是极为复杂的,现行的社区建设根本制度对于协调社会利益的冲突与合理配置权利事实上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利益表达机制就是指现代民主社会使多元、多变的利益获得充分表达的社会制度,它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中重心在于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动态过程和程序规则。社区居民都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或利用这个规则追求自己的利益和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在实践过程中各种利益都获得了平等的尊重和各得其所的保障;因此,饱含宽容精神的利益表达机制就会适应社区建设中复杂利益关系导致的冲突和矛盾,对社区居民之间和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作出适当的调整,否则,没有宽容精神的利益表达机制就不可能为各种现实的利益群体提供平等的利益表达机会,无法表达利益的群体就会转而寻求其他的渠道,有可能采取政治的抑或违法的渠道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谐的法治的社区管理秩序由此将被破坏。

四、在社区文化中积极培育宽容精神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开放与多元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多元社会需要宽容,多元社会人的生活也必然呼唤宽容。在纷繁复杂的社区生活中,居民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难免的,如果每个个人行为温和,讲话和气,对他人的利益有一种设身处置的包容心态,对他人有一颗宽容慈悲的情怀就没有处理不好的矛盾和冲突。但宽容精神不是天生的本能,不是一种感觉经验,它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个体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在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教化居民养成宽容精神和谦让品格是必要的。

第一,在社区居民中深入开展唤醒宽容意识的理念教育。宽容必须以人们的人格平等和自由为基础,尊重异己的人格尊严是宽容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宽容是理性沉思的结果,带有强烈的理性选择色彩,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个体对世界的多元与差异、对人的本性以及人与群体关系的本质的自觉反思和体验”。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理性选择”的色彩,“宽容的维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宽容意识,甚至可以说宽容与宽容意识就是一回事。而教育,则义不容辞地担任着唤醒人们宽容意识的重任”。宽容意识不仅是人们直面多元与差异性的一种基本价值态度和理性品质,实际上也是个体、社群和制度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态。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与普及都离不开教育,宽容也不例外。要改变社区居民和社区文化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没有宣传教化作为基础是难以实现的。社区居民个体只有通过宣传教化具备宽容精神和谦让品格的文化知识,才能使得社群居民和社区文化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得到改变。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化可以教授个体有关宽容的基本知识,通过培养居民个体养成宽容意识和谦让品格,继而通过社区居民个体的相互影响,发挥其智慧才能的社区文化实践活动,使得整个社区居民和社区文化充满宽容意识。

宽容意识对于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宽容意识还远不够,离自觉地内化为伦理规范、法律制度和行为选择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原则和规范只是秩序的条件和根据,而不是秩序本身。只有当伦理规范和法律制度内在精神得以有效内化,与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相耦合,才能使之由原则和规范走向理性自觉。”而教育则可以通过对人们意识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使人们觉悟到自己应当具备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不再需要外在的强制性,从而达到理性自觉的境界,继而形成宽容意识。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10

本着“巩固、充实、提高”的原则,加强社区干部学习。紧密结合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学理论、学政策、学科学、学技能,着力增强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拓展党员教育的多样化。提高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工作

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榜头形象,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文艺形式,广泛开展市民公约、人口与计生、平安建设、普法、科普知识、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的宣传工作。以社区宣传文化活动室为依托,积极开展面向不同群众层面居民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要统筹整合各类社会宣传资源,发挥好横幅标语、固定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作用。继续加强先进典型的再宣传、再塑造、再提升,应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效果。加大文艺宣传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

继续加强社区宣传文化活动室建设。在社区辖区范围内安装健身器材,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社区宣传文化领头羊作用,调动全社区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文化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不断深化参加社区文体活动对象普及面,大力结合读书日、学生寒暑假校外实践的机会,积极引导和提倡全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活动。

四、突出核心价值,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1、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围绕中心工作,通过理论宣讲、党课报告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各领域,转化为全社会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重点做好各类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2、着力创建主题活动,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拓宽活动领域,经常组织开展高品味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为重点内容的文娱活动。经常开展强身健体、寓教于乐、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民俗活动,引导群众认知继承传统文化。以“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加强典型宣传,重点挖掘和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开展向身边道德模范学习,引导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3、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开展精神文明工作。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11

本着“巩固、充实、提高”的原则,加强社区干部学习。紧密结合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学理论、学政策、学科学、学技能,着力增强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拓展党员教育的多样化。提高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工作

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榜头形象,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文艺形式,广泛开展市民公约、人口与计生、平安建设、普法、科普知识、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的宣传工作。以社区宣传文化活动室为依托,积极开展面向不同群众层面居民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要统筹整合各类社会宣传资源,发挥好横幅标语、固定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作用。继续加强先进典型的再宣传、再塑造、再提升,应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效果。加大文艺宣传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

继续加强社区宣传文化活动室建设。在社区辖区范围内安装健身器材,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社区宣传文化领头羊作用,调动全社区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文化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不断深化参加社区文体活动对象普及面,大力结合读书日、学生寒暑假校外实践的机会,积极引导和提倡全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活动。

四、突出核心价值,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1、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围绕中心工作,通过理论宣讲、党课报告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各领域,转化为全社会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重点做好各类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2、着力创建主题活动,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拓宽活动领域,经常组织开展高品味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为重点内容的文娱活动。经常开展强身健体、寓教于乐、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民俗活动,引导群众认知继承传统文化。以“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加强典型宣传,重点挖掘和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开展向身边道德模范学习,引导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3、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开展精神文明工作。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12

Key words: innovative ideas;spiritual civilization;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47-01

1创新思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概述

1.1 内容上,应着眼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既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它是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必须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此前提下,如何准确表达怀化人民的精神特质,如何提高中心城区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功能,如何进一步发挥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都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创新。

1.2 层次上,要立足于服务思想单位,更加广泛地开展农村村镇和城市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其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开展创建小康、生态文明村镇活动,把农村文明创建与新农村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其二,加大文明社区建设力度,特别要深入推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努力建设一批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尤其要在中心城区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活动。其三,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活动。继续突出“共铸诚信、打造诚信怀化”这个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行职业操守,培育行业文明。

1.3 对象上,要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中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紧紧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个主题,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广泛交流,深入教育,在全社会叫响“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主阵地在学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大中小学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之中,充实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习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荣辱观教育的具体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力感染力,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荣誉感和道德羞耻心。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2创新思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着手点

创新思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水平在特色。必须与时俱进,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2.1 思想上认识到位,组织领导有力度。首先,要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识深刻,达成共识,着力教育和引导好全体人员从讲政治高度来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其次,认真履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同时把服务质量、管理机制、工作实质、纳税人的评议作为竞赛的具体考核指标,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

2.2 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抓好精神文明创建的关键。着力倡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争先创优意识,把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融洽渗透在各项工作中。

2.3 求真务实,增强文明创建活力。抓教育,强化舆论导向上的保障力。着重抓好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突出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五大”教育主题,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勤政廉政;优质服务教育;创新发展、建功立业教育。通过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深人思想、深人群众之中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和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等活动。

2.4 拓宽渠道,服务经济促发展。落实措施,为经济发展铺路。积极地推进全民创业。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从严落实帮助群众增加收入的各项税收优惠保障措施。加大对区域经济环境的调查研究力度,对申请新办企业的人员一律开辟“绿色通道”,大力鼓励,积极扶持。出台相关政策壮大区域经济。重视主动地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筹划,为民营经济的生产销售延伸服务“触角”。

2.5 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精神文明建设是全党的大事,是全社会的大事,我们要认真领会和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这个领导机制进一步坚持好,落实好,从纵向来讲要深入到城乡、村镇,从横向来讲要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部门。

2.6 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近年来怀化在各个领域涌现了很多的典型,但如何进一步挖掘典型、宣传典型、运用典型,从而发挥典型的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文章可作。怀化出了洪战辉这个典型,在全社会起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只有通过典型的引导、典型的示范才能彰显出怀化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和特点,起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和成效。

2.7 要把握规律、探索创新。要不断研究社会的新变化和社会成员的新需求,特别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是没有力量的民族,但光有传统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强劲生命力的民族。我们应该树立两面旗帜,一面是爱国主义的旗帜,一面是改革创新的旗帜。要把握好规律,服务大局,服务群众。

2.8 要提高能力,依靠群众。要掌握文明创建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能力。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升华道德情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同时创建工作既要做到教育引导又要切实解决好扶贫、扶弱、解困的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好,并突出解决好实际问题。

总之,创新思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大议题,不能浮于表面,要狠抓落实,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构想,这既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又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在全社会开展创新思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创新思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的各项发展都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卜功富.创新基层精神文明建设[J].求是论坛,2007.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篇13

为贯彻落实全县宣传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服务社会主义新社区建设,根据县委2019年全县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结合本社区实际,特制定北城社区宣传文化工作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培训力度,筑牢思想基础

把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以x精神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分步骤、有计划的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

1、坚持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立足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突出理论学习重点,坚持每月初组织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次学习半天。开展民主生活会,理论研讨会、述职述廉报告会,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促进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2、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积极开展 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每月10日为全区党员干部学习活动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做到常学常新,学以致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推进文明创建,优化发展环境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唱响主旋律,弘扬正气,惩治邪气,消除一切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发展的噪音、邪音和杂音。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1、倡导移风易俗。制定居民公约、文明公约,创建一定数量的文明居民户和宾馆、饭店、景点、商店等文明窗口活动,培育先进典型,推进文明户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纠正不文明行为,营造出人人讲文明、个个憎陋习的良好社会氛围。

2、强化文明创建力度。进一步发挥文明单位的榜样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总结创建经验,促进文明小区、文明单位的创建水平的提高,争取有更多的单位进入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行列。

3、强势做好对外宣传。加强对我区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宣传力度,积极做好全区范围内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的宣传报道工作,积极对外推介,努力扩大我区的社会影响,提高我区的知名度。

三、巩固文化阵地,丰富居民生活

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开展,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丰富群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为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1、加强文化载体建设。继续巩固完善文化站建设,重点做好文化大院建设力度。

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结合本区实际和特点,利用重要节庆日有计划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大型文体活动、广场文化活动。继续组织开展送电影、送戏进社区活动。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

1、积极探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文明言行教育活动,从娃娃抓起,让文明礼仪教育进学校、入课堂。倡导五个做起,即从我做起、从家庭 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今天做起,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形成人人争当文明使者的浓厚氛围,努力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落实到生活的各个环 节,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从党政机关、服务行业、科教文化等重要领域入手,广泛开展诚实守信为内容的文明教育,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2、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实施学校、团队、家庭、活动、基地、环境六大育人工程,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评选表彰活动。

社区宣传工作计划(二)

2019年,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本社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高举x理论伟大旗帜,用x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大、x届X中全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各级会议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牢牢把握正确x向,高扬时代主旋律,不断提高宣传 质量,努力促进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思想x境。重点抓 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学习宣传x大、x届X中全会精神,增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重点抓好以党员、干部 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工作,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x大、x届X中全会中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精神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健全各种学习制 度,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教育,分期举办各类座谈会、学习班,如妇女、青年民兵、党员干部等学习班,开展x教育,用先进文化武装人,从而提高 人们的思想素质,使人们能与时俱进,使村民从洗脚上田转变成洗脑进城,克服过去四不做现象,促进居民继续创业、劳动致富,推动我社区两个文明建设 发展。

二、围绕社区中心工作,营造良好宣传x环境

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宣传工作。突出 宣传农村稳定、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新举措出台等方面内容;突出宣传中央、省、市、区各级重要会议、重要庆典活动。同时,严 格宣传工作纪律,确保宣传过程不出政治性、导向性、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三、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贯彻落实x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文化 名城的战略要求,精心组织策划和积极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建设相关活动,广泛调动群众进行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文化建设步伐。通过举办讲 座,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提升群众文化需求档次和精神境界,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要深入抓好文化体育阵地的建设,继续办好如电影院、墙报、篮球场等,并要大力加强村庄环境绿化建设,确保举办文体活动时有阵地有场所,配合开展三现代主题教育,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大创建力度, 提高群众文明意识。

四、继续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

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立志、立德、立规、立业活动,重点抓好诚信体系建设和爱国主义、热爱家乡教育,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五、抓好典型促进发展

抓好本社区勤劳致富先进典型,介绍勤劳致富先进经验,对先进典型进行奖励,用先进典型教育村民,消除小富则安思想,帮助社区群众树立勤劳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促进整体发展。

今年的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宣传办将紧跟发展大局,深入调查研究,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探索新时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形成新思路,创造新方法,开辟新途径,不断把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做深做实,从而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

社区宣传工作计划(三)

为了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等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促进社区宣传工作的健康发展,及时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随时将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真实地反映出来。特制定20x年宣传工作计划:

一、调整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宣传网络。社区宣传有专人负责,并成立完善的社区宣传领导小组,扩大社区宣传队伍,把社区有这方面爱好和特长的同志纳入到宣传队伍中来。

二、居委会各条线(计生、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健康、团工委、民政残协、党建、综治、妇联)工作,每月上报条线活动信息。稿件一式二份,一份送地区办、一份自留存档,各居委会的信息上报数与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年底考核内容。

三、社区以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活动,如:黑板报(每半月一期)、宣传橱窗(每月更换一次)、散发宣传资料、召开居民会议、进行各类咨询,广泛开展社区宣传工作,使社区工作得到社区共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支持、参与、认同。

四、寒暑假期间,向中小学生宣传国防教育、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把未成年人教育列入社区的重点工作进行宣传,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社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和青少年维权岗,组织各类活动,引导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五、组织居民学习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把“公民道德建设”、“意识形态领域与反分裂斗争教育”、“四.五”普法等内容在社区宣传。社区成立文明公民学校,以建设“实力马陆、平安马陆、和谐马陆”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明程度。

六、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向社区居民发放各类宣传单及答卷等形式,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爱耳日》、《聋耳日》、《护眼日》、《如何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等知识,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

七、组织社区志愿者、义务联防员、协管员,对“流动人口”,“两劳帮教人员”,定期进行走访,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计生条例,签订治安责任书。

八、在“建设新马陆,做可爱的马陆人”、“打造平安马陆”、全民健身、全民读书等活动中,把社区内的典型事例及时宣传出去。加大民文稿件的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都能更好的了解社区发生的事。

九、开展敬老月宣传活动,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大老年法规的宣传力度,在社区形成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特长。

十、宣传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不断壮大队伍建设。

十一、利用电教设备,开展各类活动,定期组织党员,社区干部、居民群众、观看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反对邪教等电教片,提高群众的识别能力,增强法制观念,做到警钟长鸣。

十二、充分发挥社区文艺社这支队伍的作用,以围绕政府重点工作,抓住社区内居民的喜闻乐事,挖掘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社区内一些社会好风尚,编排成节目,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广场文艺。

社区宣传工作计划(四)

20x年,是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新的一 年,本社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高举x论伟大旗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 x大、x届X中全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各级会议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牢牢把握正确x向,高扬时代主旋律,不断提高宣传 质量,努力促进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思想x境。重点抓 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学习宣传x大、x届X中全会精神,增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点抓好以党员、干部 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工作,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x大、x届X中全会中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精神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健全各种学习制 度,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教育,分期举办各类座谈会、学习班,如妇女、青年民兵、党员干部等学习班,开展“三个代表”教育,用先进文化武装人,从而提高 人们的思想素质,使人们能与时俱进,使村民从洗脚上田转变成“洗脑进城”,克服过去“四不做”现象,促进居民继续创业、劳动致富,推动我社区两个文明建设 发展。

二、围绕社区中心工作,营造良好宣传x境。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宣传工作。突出 宣传农村稳定、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新举措出台等方面内容;突出宣传中央、省、市、区各级重要会议、重要庆典活动。同时,严 格宣传工作纪律,确保宣传过程不出政治性、导向性、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三、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贯彻落实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文化 名城的战略要求,精心组织策划和积极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建设相关活动,广泛调动群众进行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文化建设步伐。通过举办讲 座,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提升群众文化需求档次和精神境界,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要深入抓好文化体育阵地的建设,继续办好如电影院、墙报、篮球场等,并要大力加强村庄环境绿化建设,确保举办文体活动时有阵地有场所,配合开展“三现代”主题教育,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大创建力度, 提高群众文明意识。

四、继续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立志、立德、立规、立业”活动,重点抓好诚信体系建设和爱国主义、热爱家乡教育,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五、抓好典型促进发展。抓好本社区勤劳致富先进典型,介绍勤劳致富先进经验,对先进典型进行奖励,用先进典型教育村民,消除“小富则安”思想,帮助社区群众树立勤劳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促进××整体发展。

今年的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宣传办将紧跟发展大局,深入调查研究,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探索新时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形成新思路,创造新方法,开辟新途径,不断把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做深做实,从而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

社区宣传工作计划(五)

为了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等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促进社区宣传工作的健康发展,及时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随时将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真实地反映出来。特制定2019年宣传工作计划:

一、调整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宣传网络。社区宣传有专人负责,并成立完善的社区宣传领导小组,扩大社区宣传队伍,把社区有这方面爱好和特长的同志纳入到宣传队伍中来。

二、居委会各条线(计生、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健康、团工委、民政残协、党建、综治、妇联)工作,每月上报条线活动信息。稿件一式二份,一份送地区办、一份自留存档,各居委会的信息上报数与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年底考核内容。(具体考核办法见考核细则)

三、社区以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活动,如:黑板报(每半月一期)、宣传橱窗(每月更换一次)、散发宣传资料、召开居民会议、进行各类咨询,广泛开展社区宣传工作,使社区工作得到社区共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支持、参与、认同。

四、寒暑假期间,向中小学生宣传国防教育、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把未成年人教育列入社区的重点工作进行宣传,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社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和青少年维权岗,组织各类活动,引导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五、组织居民学习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把公民道德建设、意识形态领域与反分裂斗争教育、四.五普法等内容在社区宣传。社区成立文明公民学校,以建设实力马陆、平安马陆、和谐马陆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明程度。

六、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向社区居民发放各类宣传单及答卷等形式,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爱耳日》、《聋耳日》、《护眼日》、《如何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等知识,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

七、组织社区志愿者、义务联防员、协管员,对流动人口,两劳帮教人员,定期进行走访,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计生条例,签订治安责任书。

八、在建设新马陆,做可爱的马陆人、打造平安马陆、全民健身、全民读书等活动中,把社区内的典型事例及时宣传出去。加大民文稿件的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都能更好的了解社区发生的事。

九、开展敬老月宣传活动,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大老年法规的宣传力度,在社区形成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特长。

十、宣传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不断壮大队伍建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