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专业小组实用13篇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1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在PICC病房的患者9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年龄情况为:3-80岁,平均年龄在(4658±697)岁,男451例,女449例,男女比例为1:1。安排900例PICC置管患者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完成护理工作的进行,选取这900例患者为试验组,年龄范围在4-79岁,平均年龄在(4421±839)岁。其中对照组置管患者所属科室情况为:妇科299例,神经内科43例,血液科358例,其他科室200例;观察组患者妇科311例,神经内科42例,血液科345例,其他科室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所属科室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成立PICC专科护理小组安排专业的PICC专科护理护士,成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小组,包括组长1名,副组长2名,护士5名,小组成员共8名成员。且组长均为PICC专科护理护士长,副组长为从事PICC护理护龄5年以上的专业护士,护士均为PICC专职护士。

122PICC专科护理门诊具体范畴PICC专科护理门诊时间为工作日全天24h,双休日安排4名值班护士,且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网站,开通网上挂号服务,安排值班人员线上解答服务,且网站上公布门诊电话,有专门人员24h接通咨询电话。且门诊包括提供PICC置管服务、维护、并发症减少等一系列服务措施。门诊安排急救绿色通道,为急诊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13观测指标统计分析两组置管患者复诊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PICC置管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x检验,计数资料(%)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22对照组置管患者复诊率为8498%,试验组患者9698%,试验组复诊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82名护士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以科室为单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名护士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0)。对照组42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51岁,平均(35.41±7.62)岁,7名50岁;职称:2名副主任护师,21名主管护师,19名护师;学历:中专14人,大专21人,本科7人。观察组4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52岁,平均(35.39±7.59)岁,6名50岁;职称:1名副主任护师,19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学历:中专15人,大专19人,本科6人。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即三级管理,实施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负责制。观察组接受分组管理,具体涵盖以下几点。①设立组长。由门诊护士长及科护士长兼任组长;若科室内护理人员多于4名,则设立小组长(均为原科秘书或者科室负责人)。小组长的设立:由科护士长提名,且本人愿意承担小组长工作,小组长应服从科护士长的领导。设立小组长后,报护理部进行备案。②成立小组[1,3]。根据门诊科室及分布特点,将护理人员按相近专科、楼层、个人意愿等分成3个小组,每组12~15人不等,小组成员仍承担原护理岗位工作。此外,在每个小组中选拔1~2名反应敏捷、应急能力强、技能扎实的护士组成门诊抢救小组,由科护士长承担抢救小组组长的工作。③分组后明确工作范围[4]。护理组长及小组长职能:每月组长应例行组织1次科会,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紧急会议;组长负责传达科会、院会精神以及临床护理新动态;分析及评价各组工作情况,提出存在问题、整改举措,切实做到严把服务质量关;小组长应进行弹性排班(即应用系统分组管理模式),根据各自科室工作量情况,合理排班,以增进小组协调性,激发护士主观能动性;持续性的质量监督,各小组长应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量表,每周互查,并及时将存在问题及检查结果反馈给科护士长,每月协助科护士长进行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每3个月开展一次三基技能考核,每6个月开展一次三基理论考核,切实做到赏罚分明;此外,小组长还应参与门诊管理工作,协助护士长及科护士长制定绩效考核细则、做好各个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组员的职责: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做到定期巡视、有问必答,认真、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加强与医师的沟通;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分流;如遇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应立即向组长汇报,以保障患者权益及安全;此外,在患者候诊过程中,门诊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沟通,向患者讲解诊疗过程、疾病知识等,以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护士专科考核得分情况、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及家属门诊护理满意度量表,以"不满意"、"基本满意"及"满意"三个维度衡量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接受到的护理服务进行逐项评价,不足60分代表不合格,80~61分代表基本合格,81~100分代表合格。此外,采用技能大比拼、基本知识及专科理论知识考核等方式评价护士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每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护士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更好。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学系统,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

2.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合格率 观察组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P

2.3对比两组护士专科考核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专科技能、基本知识及专科理论考核成绩更高(P

3讨论

3.1分组管理顺应门诊发展需求 现今,随社会及经济不断发展,医疗行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医院的竞争十分激烈,护士应树立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重心、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创新护理服务观念。顺应时代及临床需求,分组管理应运而生,它使原本分散的护理管理结构,重新凝聚成网络式、系统化的管理,它对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形成,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2分组管理可提高门诊工作效率 综合医院门诊具有科室多、人流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管理者不可能面面俱到[5]。分组管理增强了小组职能,强化了监督体系,有利于及时发现门诊护理薄弱环节,对不断优化、不断调整门诊工作流程,促进门诊工作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3.3分组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 实施分组管理后,小组长更佳了解组员的优缺点,可人尽其用,合理排班,最大限度的激发了护士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及责任感,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及凝聚力[6,7]。本文,观察组实施分组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管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专业考核情况更佳(P

综上所述,在综合医院门诊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对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3

1.3培训方法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即由高年资护士带教年轻护士。年轻护士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后,即给予相应班次工作。新培训模式组即采用对急诊专科护士建立科学的分区域、分阶段专业培训体系。根据工作年限及掌握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按急诊病区、急诊监护室、急诊门诊三个区域,分岗前护士培训、急诊病区护士培训、急诊监护室护士培训、急诊门诊护士培训四个阶段。护理部建立系统的专科培训、准入制度,科室成立培训小组,由科护士长任组长,其成员由副护士长、部级急诊专科护士(科室每年选派1~2名护士参加部级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组成。采用集中授课和操作演示,保证培训统一规范。科室制定培训计划、目标,组织实施,对急诊护士进行系统化、有目标、有计划的岗前和在岗培训。特殊护理单元:急诊监护室、急诊门诊还需接受准入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上岗。考核中理论考试成绩80分以上,操作考试成绩90分以上及格,不及格者延迟3个月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离岗(病假、产假、哺乳假等)3个月以上者,需经科室对其从制度、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等方面考核合格后方可返回工作岗位。各阶段的培训、考试考核成绩记入本人护理技术档案。

1.3.1第一阶段:新职工的岗前培训。新职工上岗前由医院人力资源部和护理部对其进行集中岗前培训,经医院考试合格后进入急诊部。到急诊部后,先分至急诊内科、急诊神经内科、急诊外科病区。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由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按照分工进行培训。要求知晓急诊各项核心制度,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急诊患者入院出院流程、护理文书书写、急诊科的感染知识以及掌握基本技能操作。培养良好的医德,强调工作中的“慎独”精神。3个月后进行相关理论、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在急诊病区独立值班。

1.3.2第二阶段:在急诊病区护士的培训。新上岗护士分别在急诊内科病房轮转一年、急诊神经内科病房、急诊外科病房各轮转半年,并通过科室的考试考核,熟练掌握病房常用仪器如:除颤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知识,具备基本急救技能和一定的病情观察能力、常用药物知识。掌握急诊疾病护理知识,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做好急诊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严谨的工作态度。

1.3.3第三阶段:在急诊监护室护士的培训。急诊护士经过在急诊病房2年的轮转,进入急诊监护室,首先进行3个月的岗前培训,根据医院监护室护士准入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学习急诊监护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流程,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培训各种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心电除颤术、监护技术、呼吸机操作技术、血液灌流与滤过技术、各类管道的护理技术,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流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流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置流程等,边培训边实践,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及操作实践训练,并且考核合格,并由科室对其综合能力评价合格,经护理部批准后进入急诊监护室独立值班。

1.3.4第四阶段: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在急诊监护室工作1年后,经过1个月的岗前培训进入急诊门诊工作。根据医院急诊专科护士准入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学习急诊门诊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流程,预检分诊流程、分诊技巧、洗胃技术,急诊绿色通道、急诊重点病种及常见急症的护理与急救配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突发传染病的隔离与处置等。在培训中,结合临床设置模拟病例现场演练,如:猝死、过敏性休克、小儿高热惊厥、群体伤、群体食物中毒等病例的急救流程,使护士更容易接受,也更注重实用性,使其进一步熟悉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技能。同时将理论性知识编成应知应会小册子,人手一册,方便随时学习。经过1个月的培训,经理论、操作考试考核合格,并由科室对其综合能力评价合格后,经护理部批准进入急诊门诊独立值班。

2结果

经过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分区域、分阶段培训,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等方面,新模式与传统模式培训相比较有明显提高。急诊护士适应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相比以前也都有了明显提升,基本具备了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独立的抢救能力,能与医生密切合作,并根据病情分级分区救治,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急诊专科护士

3讨论

急诊专科护士实行分区域、分阶段的培训体系,使护士感到自己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培训的同时,定期和不定期的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和急救技能的考核,激发了护士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了责任感,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加速了急救护理人才的成长,使医院逐步形成一支充满活力、富有经验的护理队伍。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我院设有口腔内科,口腔修复正畸科,口腔颌面外科,牙椅13台,口腔外科住院部有20张床。我院门诊椅数与护理人员配比为1:0.35.

1.2方法 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口腔专科医院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主要针对的是门诊护理。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程序主要如下:

1.2.1开展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 各科室的门诊护理人员分成2~3组,每小组护理人员包含3~6名护理人员,其中设有一名组长。责任护理人员平均包干椅位3张,主要负责分管椅位患者出复诊的全部治疗过程与健康指导。负责包干椅位区域的环境卫生、物品摆放、陪客管理等各项工作。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不间断的巡视椅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1.2.2小组责任排班 各科室门诊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弹性排班模式,在每周计划安排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医生出复诊、每天患者数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护理难易程度,结合责任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科学、灵活的分配责任分管椅位数。

1.2.3全面履行护理责任 责任护理人员应当全面履行护理责任,熟悉口腔诊疗的步骤与方法,充分掌握口腔疾病护理程序、口腔诊疗过程感染控制措施、操作技巧等。根据护理技术规范操作,做好各项专业护理工作,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健康指导等多项服务。在患者诊治的时候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的病情,与医生沟通,配合医生完成诊疗活动。

1.2.4深化护理内涵 在门诊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将专科护理特色凸显出来,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前,责任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诊疗计划向患者介绍治疗口腔疾病的重要意义、步骤、治疗时间、费用、预后等各种情况。指导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不可使用口呼吸,防止误吞冲洗液、细小器械与碎屑等。如果出现不适应当举手示意。在患者治疗之前护理人员还需要检查器械性能与手机头、吸唾系统的各项功能,保证治疗活动可以顺利的进行。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责任护理人员应当按照标准与方的原则做好职业防护与患者防护。在操作的时候应当注意区分侵入性治疗与接触正常黏膜治疗。无论何种诊疗活动,都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适应一次性用品。在患者治疗结束后,责任护理人员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指导,协助预约复诊。如果治疗后出现不适疼痛等情况,应告诉患者随时复诊。使用宣传小册、录像与墙报等形式向患者宣传口腔保健知识。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字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

2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护理投诉事件下降70%,护理质量评分从(80.3±4.7)分提高到(93.7±1.3)分,满意度评分从(84.3±1.3)分提高到(97.3±1.7)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从口腔专科医院就可以了解到,口腔诊室属于检查、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场所。口腔门诊治疗中使用的器械、材料、药物品种非常多,各项操作的独立性非常强,并且部分治疗工艺性强,需要护理人员与医生相互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2]。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就是进行规范的护理配合,这对提高口腔医疗质量,提高口腔医生工作效率非常重要。护理人员技能好、会沟通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必备的专业素养。口腔疾病治疗的时候需要多种充填材料,材料调拌的质量不仅影响充填材料的发挥,还关系治理效果。因此,对护理人员开展口腔专科操作技能培训与考察,护理人员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配置比例,进而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任务。在此期间还需要加强护理服务礼仪训练,这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3]。

综上所述,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卫生部关于“示范工程”的总体部署,在总结20__年优质护理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卫生部《关于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的要求,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大优质护理服务推进力度,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探索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具体计划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院行动

1、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拟通过医院各级各类工作会议反复强调,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一季度开通医院“优质护理工作网”便于全院员工及时了解和关心护理工作的发展。

2、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尤其进一步加大医院支持保障系统对护理的投入,如电子医嘱在年内全面铺开、口服药物单包装发送的逐步推进、供应中心包揽病区所有原代消毒物品的供给等,实现全方位的将护士还给病人,用全院之力共创优质护理服务。

3、护理人员是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主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统一培训,在去年二次全院交流的基础上,年内进一步做好及时总结。继续以全院交流形式发挥护士在推进责任制护理开展中的所想、所为,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稳步推进、扎实落实、重质保量

1、有计划、有步骤稳妥地铺开优质护理病房数,力争20__年底全院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活动向门诊、急诊、手术室等其他科室延伸,只要是护士岗位、只要有患者的需求,我们的理念是“一切为了病人”如:倡导门诊护士的耐心与热情服务;强调手术过程患者安全第一;强化急诊护士过硬的预检、分诊、急救与应急技能等,让优质护理服务遍及全院。

2、在试点病区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将优化的护理模式及成功的经验向全院推广:健全责任制岗位职责、扁平化分病人的排班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为一体的工作流程等。

3、以卫生部“优质护理医院/病区评价标准”为参考依据,制定我院优质护理病房评定标准:除常规质量考核外,应增加合理实施排班、临床服务体现专科特色及突出护士对患者了解的程度、护理措施的落实、护患沟通等实质性护理项目的评估细则。

4、以各护理单元的病人工作量为前提,兼顾并尊重护士意愿,用好、用活、用足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完善护士技术档案管理和分层管理模式。

5、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一季度重新修订完成以不同岗位、不同风险、不同工作量、病家的反馈等综合测评结果为依据的考核方法。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得的合理分配原则,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利用自行设计的住院病人对责任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表和病区医生对责任护士满意度的调查表。加大对患者反馈的力度并尽力缩小内部反馈的水分。如:住院期间的护士长不定期反馈、护理部每月的有计划反馈、护理部每季抽样信访反馈。改变反馈的方法如:护理部人员穿便服反馈、聘请院外第三方(在校大学生等)反馈。建立各护理单元病人满意度档案,用直观的图标形式动态反应满意度的变化曲线,以便细化分析及时整改。

(三)夯实基础、注重专科、齐头并进

1、立足专业发展,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完善、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及标准。在去年已完成3本“优质示范工程”患者健康教育配套系列手册的基础上再完成《特殊检查前后的护理》、《住院病人饮食指导》。

2、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如:智力竞赛、小试卷、晨会提问等来巩固广大护理人员对责任制护理及核心制度、健康教育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3、遵循“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有机结合,通过包干制的基础护理落实过程,广泛接触病员进一步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在年内的分级护理质量督查中充分体现基础、专科、人文护理的内涵即服务、质量、技能的综合评估。

4、将护理安全贯穿于优质护理的始终,关注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重点对象的流程管理,注重质量、注重细节。强化安全意识、运用科学手段持续质量改进、开展循证证据临床应用工作。

5、加强专科护理队伍建设。借助内外合力加大对重症监护、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等专科人才的培养。整合医院的优势,加大辐射力。

6、进一步顺应医院发展,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重视学科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总结和提高。

(四)适时总结、弘扬先进、鼓励创新

1、在我院获得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护理表格式书写”改革成果奖的基础上,在全院范围内鼓励创新,发挥护士潜能改革现有的护理用具和护理工作流程包括与护理工作相关的设施和习惯模式。借助小革新、小发明、小改进,丰富护士工作内涵。提高对患者服务的安全度、舒适度,同时做到护理操作的省时、高效。

2、对护理服务中的先进病房和个人与每二年一次的校、市级“优秀护士”评选相结合,及时的鼓励和表彰。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及时宣传、推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口腔科年度工作计划2

为了进一步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成立医疗质量督察小组: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门诊、医技等小组,负责规范、督察全院临床、门诊、医技等科室任何与医疗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

(一)临床科室

重点抓病案质量(包括现住院病案、归档病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患医疗差错和事故等,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

1、病案质量:严格按《__省病历书写规范》(__年修订版),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

①每月不定期组织督察小组下临床,分项检查现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

②每3个月抽查归档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

2、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据石狮市医院__年9月编写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督察临床医生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参照该书第三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查看

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证。

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3、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

4、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

5、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

3、防患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

①从既往的病历检查中发现电脑打印病历的许多漏洞与隐患,为了真实、及时记载病人的病情变化,规定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及手术记录等记录可由电脑打印,病程记录必须用钢笔书写。

②强调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检查登记》、《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登记》、《抢救危重病人登记》及医师_本等项目记录。

4、科内组织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二)门诊部

1、进一步完善各科门诊功能,做好感染性疾病预检分诊。

2、设置、安排门诊部专家栏,公布各位专家的专业特长与出诊时间,方便病人就诊。

3、组织质控督察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定期(1-3个月)组织督察组依照《__省病历书写规范》(__年修订版)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查评门诊病历及处方。

(三)医技辅助科室

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内容、方法及奖惩制定。

口腔科年度工作计划3

为提升门诊护士的服务意识,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门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尤其是口腔护理基础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1、由于门诊大部分是低年资护士,计划主要从口腔护理基础培训开始,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引导、关爱、支持、帮其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口腔护理各项操作流程标准与考核计划,每月操作培训1周后组织考核,并根据月培训重点出理论考试试卷并组织进行考试,要求讲究实效、实用。

3、制定转正护士考核标准,以便转正后能较快适应临床工作。

4、更新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医生的授课及业务学习。

5、鼓励护士学习口腔理论书籍,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探索进取。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

护士组长、护士长经常深入诊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护士临床操作配合、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规范诊室管理(如诊室清洁整齐、各类物品的放置及保管等),制定临床护士管理规范及消毒室护士工作流程。

从护理业务水平、岗位职责、工作态度方面制定临床护士月绩效考核标准并于次月5号前公布,对表现较好的护士给予公开表扬,不足的人员给予指导与鼓励。

四、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1、操作中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要求护士具有个人防护意识,操作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诊疗中出诊间拿公用设备或物品时应加戴薄膜手套,并将公用设备工作端(如美白仪、根测仪、光固化灯等)包好防污膜。

2、建立针刺伤、停电、火灾等应急方案放消毒室供全体护士学习使用。

五、公用设备定点放置、定人管理

为方便临床工作,门诊公用设备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制定各项使用登记制度,责任到人。

六、注重护士礼仪与沟通的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上班时间注重个人仪容仪表,平日工作中随时督查。计划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礼仪。

七、做好新护士带教工作。

严格要求新护士并制定转正考核标准。临床新护士统一由护士组长进行带教,护士组长需定期向护士长反馈该护士试用情况,由护士长对其进行考核(理论试卷与实操)决定是否录用。

八、培养护士勤俭持家意识

培养护士经营意识,厉行节约,勤俭持家,做好诊室的小管家,避免材料的浪费,每月认真做好医生耗材的核算。

九、客观评定护士绩效

根据临床护士月绩效考核总分数客观评定其奖金点数,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惩劣。

十、和睦相处,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不断加强医护,护患沟通、联系、协作,增进协调,处理好门诊医护导之间人际关系,为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提供有力的契机。每周定期开护士碰头会,反馈并及时解决临床各项问题,持续改进,使护理工作能有计划,按质按量完成。

附:1、临床护士月绩效考核标准

2、护士基础培训项目表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6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以其操作方法简单、创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给肿瘤患者带来了静脉治疗的最佳途径[1]。在无感染情况下,导管最长可留置1年。据报道,目前全球约有1400万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其中PICC约330万[2]。我科自2003年3月至今已成功置管两千余例,导管留置2-12月。随着置管患者的日益增多,治疗间隙期(出院)患者导管的维护和指导已成为很突出的问题。每周有15-20例左右出院患者需要回到原住院病区护管,而人均换药护管时间15mim,增加了病区护理工作量,患者得不到专人护理,也不利于病房管理。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规范的专科护理服务,我院于2009年1月开设了PICC护理专科门诊,不仅方便了患者,也为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指引了方向。经过近2年的门诊实践,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深受患者的欢迎。现将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组织管理 PICC护理专科门诊接受护理部、门诊部双重领导,依托肿瘤科本部。

1.2 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设置与布局 PICC护理专科门诊设立在门诊区域肿瘤专科诊室,为一独立诊室。室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环境整洁,按门诊换药室的要求进行布局设置,合理区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室内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3]。室内有空气消毒设施,定时消毒并做好空气监测工作;墙面公示服务流程、管理制度和PICC相关的宣传材料和图片;设计专用PICC操作车,大小适宜,偏于操作,能满足置管护理要求,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1.3 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管理

1.3.1 人员组成 针对PICC置管患者大多来自肿瘤、血液、放化疗科,反复入出院治疗的患者。由肿瘤科有丰富置管和维护经验的资深副主任护师担任组长,组员2人,由有一定经验、主管护师职称、大专学历、责任心强、有专科操作规范培训并取得PICC操作资格证书者完成。

1.3.2 PICC门诊就诊流程 按我院门诊患者就诊流程要求挂号室挂号到门诊就诊,即:门诊挂号PICC门诊置管或导管维护,在门诊设有明显标识,方便患者就医。

1.3.3 门诊的服务范围 主要为已出院置管患者进行导管维护,提供相关知识点咨询和健康宣教,同时承担院内(外)有关疑难PICC的置管及会诊,协助解决置管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1.3.4 门诊时间 根据带管患者量和坐诊护士的人力酌情安排。结合我科的工作特点,我们将PICC护理专科门诊时间定在每周二08:00~12:00,周四14:30~17:30。

1.3.5 操作规程的制定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及CDC PICC敷料更换操作常规为蓝本[4],我们统一了PICC置管操作及敷料更换操作流程,包括:物品准备、查对制度、消毒制度、无菌操作规范、敷料的选择、固定方法等,导管维护的收费标准。文献报道,穿刺点透明敷料不需要经常更换。对成年人和青少年来说至少每周更换一次敷料,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5]。

1.3.6 置管患者档案的建立 给予每位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发放一本护理手册,出院时交患者妥善保管,到门诊做护管时随身带来。手册由产家赠送,内配有插图、简要的说明和维护注意事项。手册内容需要护士填写:第一部分为医院联系方式、医院名称、联系人、电话、PICC门诊时间。第二部分为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科室、过敏史、血液常规检查、PICC的用途、患者签署PICC置管同意书、穿刺者、是否用麻醉药、时间、具体名称、PICC放置位置、PICC放置血管、导管型号、导管尖端位置、导管插入长度、导管外露长度、是否抽吸到回血、封管有无阻力、输液是否通畅等置管相关信息。第三部分为导管维护情况,已设计好表格,内容见表1。

表1 PICC护理专科门诊记录表

2 结果

我院从2009年1月开设PICC护理专科门诊以来,已接诊导管维护患者834人次,其中肘部静脉导管维护580人次占69.54%;颈外静脉导管维护139人次占16.66%;深静脉导管维护96人次为占11.51%;其它19人次占2.27%。有关PICC的护理会诊50次,完成高难度PICC患者置管30次。PICC护理专科门诊不仅方便了患者,而且满足了置管患者的日常维护,减轻了病房的工作压力,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PICC操作技术日趋成熟,逐步成长了一批专业护士人才队伍,为医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了护理服务品牌,得到患者的肯定和赞扬。在解决静脉穿刺难、保障输液安全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我院的PICC护理专科门诊到目前为止,在本市乃至本省是首先开展也是唯一的一家PICC护理专科门诊,将承担起整个玉溪市区及周边地区患者“生命线”的维护。为那些在外地置管治疗后返回本地休养的患者提供了便利,也为我院及周边医院开展更多更广的专科护理门诊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3 讨论

3.1 开设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必要性 PICC置管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治疗途径,它不仅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还用于老年人输液、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设立专科护理门诊,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娴熟护理技能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专科护士充分发挥其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成就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今后成功开设更多的护理专科门诊奠定基础。

3.2 开设PICC护理专科门诊加快了护理专科发展的步伐 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设立扩展了护理工作的范围,为努力学习新的静脉输液技术(理念)的护理人员搭建了平台,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通过设立PICC护理专科门诊可满足就诊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延伸护理服务[6]。

3.3 示范作用 PICC置管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健康护理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PICC技术以其它穿刺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各地医院临床被广泛开展使用,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的同时,建立一个专业的护理网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方便广大的患者,也可使此项技术突破局限,得到更广泛的开展[7],促进护理专科发展。因为有了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才为我院增设慢性伤口、造口门诊和母婴门诊奠定了基础,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3.4 护士角色的扩展 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进入了一个加快专业化发展的阶段,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兴起了高级护理实践活动,这一世界性的崭新的护理实践活动使护理专业的职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8]。在广度上,护士的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社区;在深度上,护士职能作用走向专业化,护理学科的知识、技术向更加先进、复杂、高级化发展[8]。

4 小结

设立PICC专科护理门诊,是我院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飞跃,在静脉输液治疗方面起到开拓性作用。有序的专科护理门诊服务满足了出院患者需要延续护理服务的要求,而规范科学的护理门诊管理是护理专科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中,只有有极少数患者出现皮肤发红和湿疹,门诊处理后完全可以康复,在处理方法中,绝大多数患者为常规换药和冲管,有少数病人需要拔管和抽血检查。以上结果说明PICC专科护理门诊是安全、有效的,在方便了患者的同时也减轻了住院部的压力,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运用。我院通过设立PICC专科护理门诊,对静脉输液护理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培养专业(专科)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和探索,不断学习和钻研国内外输液领域的先进理念,使静脉输液技术不断完善。

参 考 文 献

[1]李虹,易琼.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J].中国肺癌杂志,2006,9(4):385.

[2]Patel,Bhavesh M,Dauenhauer,et al.Impact of Per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on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2007,3(3):142-148.

[3]沈林玲,金学勤,张雪芳,等.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工作模式[J].临床护理杂志,2006,12(6):65.

[4]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7.

[5]Rasero L,Degl Innocenti M,et al.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time interval protocls for central venous cather dressing in bone marrow transplant patients:results of a randomized,multicenter study.Heamatolgica,2000,85:275-279.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7

开展专科会诊

护理部制定护理会诊工作制度、会诊人员准入条件等,并评定专科能力强的专科护士作为会诊专家。会诊的工作流程为:专科护士接到会诊单或会诊电话后,原则上在24h内到被邀请的科室进行会诊。专科护士先听取责任护士介绍患者的病情,之后到床边查看患者,进行查体,再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或责任护士进行针对性的专科指导,专科护士还要跟踪会诊患者的个案进展状况。

开设专科护理门诊

目前,我院10个专科中有3个专科开设了专科门诊,即糖尿病、造口、PICC专科门诊,另每天还开设护理咨询门诊。如造口专科门诊的工作内容为:为慢性伤口的患者换药,指导患者及家属更换造口袋,对慢性伤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糖尿病专科则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知识及自我监测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对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给予技术操作方面指导和糖尿病足的预防指导等。

承担专科知识培训

各专科护士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培训工作,各专科组定期对本科室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训,部分专科如糖尿病、造口及骨科等专科护士还要不定期地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

制定专科指引及规范专科操作流程

各专科护士在工作中均不断规范及完善各专科的各种操作流程,制定临床实用性强的专科指引。如骨科护士制定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康复护理和膀胱康复护理指引、髋关节置换术防假体脱位护理计划等;手术室专科护士规范手术患者术前安全核对流程、防止术中、术后低体温的指引等;糖尿病专科规范了微量血糖监测的操作流程;老年专科规范了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测试及锻炼的操作流程等。

结果

专科护士赴港接受10个月的专科护士培训,完成300多课时理论学习和临床专科实践,她们的临床思维、工作模式与方法等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工作热情高涨,在各自的专科中开展一系列的专科护理工作。见表1。2011年手术室专科护理培训小组对毕业5年以内的36名护士进行培训前考核及培训后的考核进行了比较,考核内容为日常手术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前考核合格率明显低于培训后考核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1护理部的支援直接影响着专科护士工作的效果

专科护士(clinicalnurse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临床护理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临床能力,能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护士。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护理大学本科教育停滞了近30年,使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专科护士的成长和成熟需要时间和得到支持,经过严格筛选后护士赴港接受10个月的专科培训,完成300多课时理论学习和临床专科实践后,专业能力有了质的变化,经过专科护士不断的努力与实践,完成了大量的专科护理工作。专科护士专长的形成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专业教育。我院护理部高度关注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管理,在与院领导、科主任、进行广泛沟通和协调基础上,立足临床一线,为专科护士搭桥铺路,护理部在配置专科护士所在的科室护士人员编制中,在遵循功能需要、合理结构、动态管理、相对固定原则的基础上放宽编制数要求,让专科护士有时间和空间开展专科护理工作。护理部并与专科护士一起制定专科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建立工作目标。10名专科护士在临床各专科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各自的专科中开展一系列的专科护理工作,开展个案护理432例,专科护理查房409次,护理会诊及术前访示554次、教学培训276次,护理技术改良45项,全院接受专科知识培训的护士人数累计达5000多人次,专科护士共制定专科工作指引及护理流程达200多项,有效规范专科操作,使不同的患者得到相同的护理,有力推动我院专科护理工作的发展。

2护理管理者要重视专科护士管理制度的建立

专科护士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职业,目前还未出台对专科护士使用及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同的医院有各自的做法,对专科护士的管理存在较大差异。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专科护士在医院的定位,其职能应该是利用专科护士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专长和技术为患者和社会人群提供护理服务,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教育,促进康复和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同时对同业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在开展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中,积极参加相应的管理委员会,参与护理质量、护理效果的考核评价和成本效益的测算工作等。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专科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的专科护士,并建立专科护士的准入、选聘、培养、绩效激励等管理制度及规范,建立长效机制,让专科护士看到职业前景,促进护理向专业化发展。

3专科护士可提升医院专科护理水平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8

疼痛门诊的患者与其他科室门诊患者略有不同,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我院对疼痛门诊护士进行培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分析疼痛门诊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1.1.1疼痛患者在饱受长期慢性病痛的折磨下,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抑郁、急躁、多疑、恐惧或是忧虑等精神症状,尤其是面对医院这一陌生的环境,会使上述症状加重,极不利于诊治工作的开展。护士是首先接触患者的,护患关系从病人入院时就建立起来了。好的护患关系不但使护士给患者留下很好的印象,提升科室及医院的整体形象,同时还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就诊压力。同时,护士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可以减轻在操作期间患者的不良感受,从而进一步建立患者的自信心和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对治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训练、培养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1.1.2疼痛门诊设立一名高年资的护士作为管理、培训人员,其余护士均为低年资轮转护士及护生,虽然学历均在护理专业专科以上,但工作经验欠缺,难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护理工作面临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引用,加大了护理风险,扩大了专业的内涵。以上情况提示,加快护士的培养工作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1.2开展全方位规范化培训

涉及多层次、多类型、多角度的培训知识点,使护理人员在培训活动中有共同的关注点。培训中要能够交流切磋,培训后有所受益,在工作中能切实运用,有效地提高护理水平。

1.2.1基本技术训练实施护理操作规范化三级管理制度。

1.2.1.1一级质控由疼痛专科带教老师与手术室护士长按达标项目的内容每天检查疼痛科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情况,及时督导。

1.2.1.2二级质控由教育小组成员与手术室护士长每周1~2次抽查护理护士工作的技术操作质量,对照标准给予评分,对未达标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操作技能规范训练至达标为止。

1.2.1.3三级质控由护理部选派技术过硬的护士长组成的护理操作考核小组进行每月1~2次的抽查,以《护士必读》、《手术室护理技术手册》中的护理技术操作评分为衡量标准,进行抽查。

1.2.2 社交常规礼仪和医务人员专业礼仪培训重视患者的首诊与接待工作。要求护理人员仪表端庄、举止稳重,运用文明语言。善于理解和同情病人,将“换位理念”运用到日常的实际工作中。

1.3业务学习与技能培训

组织护士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指导、训练护士制订适合疼痛门诊患者的专科宣传材料。接触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在科主任、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科研是一个学科在学术界地位的标示。积极参与科研,不但可以促进护士的多学科、全方面、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开拓护士的眼界,拓展护士的思维,而且还可以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形象与社会地位,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成就、自豪感。对减少社会护士岗位严重流失也有一定的作用。护士还应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office系统办公软件的操作等。

2 结果

患者满意度从2005年的83.5%升至2007年的97.7%。护理差错发生率平均0.53%。技能考核通过率100%。协助、确保了临床科研工作顺利进行。门诊管理实现电脑化、制度化、预约化、合理化,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讨论

3.1护士过硬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搞好护患关系的一个方面

每一个患者都把安全感视为重要的一条,这也是病人求医行为的最终目的。患者期待着可信赖的医务人员为其及时、准确地进行治疗和护理。所以护理人员要刻苦钻研技术,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在治疗和护理时,态度要严肃、认真、慎重,动作要迅速、及时、准确、无误。让患者及家属放心、安心。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2重视患者的接待是搞好护患关系的第一个环节

如何消除患者的复杂心情,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是首诊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要求护士热情接待患者,态度和蔼可亲,尊重患者,平等待患,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求护士思想集中,目光注视着患者,让患者在交流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与患者之间建立一种安全及信任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3医护人员应具有严谨持重的行为风度和整洁端庄的体格外貌

医护人员应有饱满的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明干练的作风,给患者信任和安全感。同时还要注意礼貌用语。语言是一门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护士在临床中要善用安慰性语言,避免言语上的直、粗、快、硬,从而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护士的语言修养是时代的要求,是护理科学进步的需要,也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合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3.4根据疼痛门诊患者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

前来疼痛门诊就诊的患者,病情各异,长期忍受疼痛的折磨,易产生许多不良的心理变化,加之个人修养的参差不齐,往往因一丁点儿小事就对护士的工作产生不满情绪。此时就要求护士宽容大度,理解、体谅患者,通过良好的言语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愿望,因人施教,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护患双方在感情上、心理上相互沟通,促进彼此的了解,使患者对护士心悦诚服,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恢复健康之目的。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每日的就诊业务量难以估计,加之疼痛门诊实施的是“当日治疗”的制度,容易造成就诊患者的长时间等待。因此,要求护士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建立患者就诊信息数据库,同时实行电话预约就诊,从而大大缩短患者就诊等候的时间,有效减少各种医患纠纷发生的诱因。由此可见,门诊管理电脑化、制度化、预约化、合理化十分必要。

门诊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案认知程度有限,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指导、训练护士制订适合疼痛门诊患者的专科宣传材料,不但丰富了宣教方式,加强了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锻炼了护士的沟通技巧,而且还使其掌握了门诊健康教育的主动权,减少和克服了原有的被动局面。

4 结论

疼痛门诊护士全方位、规范化培训明显降低了医患矛盾,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为社会培养了具有高度知识素养,掌握现代科学和护理学的护理人才,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9

http://

关键词 优质护理;门诊;实施方法;护理质量;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c)-0154-03

[作者简介] 冯惠贞(1966.5-).女,广西北流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邮箱:537400。

我国卫生部在2010年1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全国卫生系统,各大医院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创建了优质护理示范病区。门诊部门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门诊服务的质量直接体现着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做好门诊的护理服务工作是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院声誉的重要举措。由于门诊病人的流量大、密集度高、病种类型复杂、现场秩序混乱等缘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各大医院应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温馨优质服务为目标满足不同病人的实际需求,努力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为了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门诊中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实施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期间诊治的300例门诊病人实施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门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前后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定为对照组,在2012年8月—2013年4月入院患者定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6~72岁,平均年龄(45.3±10.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以下学历者30例,初中及高中学历者50例,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者70例;疾病情况:消化系统疾病60例,心血管系统疾病50例,呼吸系统疾病40例。对照组患者150例,男79例,女71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44.8±11.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以下学历者35例,初中及高中学历者55例,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者60例。疾病情况:消化系统疾病63例,心血管系统疾病52例,呼吸系统疾病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基本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若患者第一次就诊,往往并不知道选择正确的科室就诊,此时门诊护士应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亲切,言行举止尽量规范,文明用语,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判断疾病程度,为患者指引合适的科室。若患者病情较危重,可开通“绿色通道”。向患者介绍检查流程及地点,辅助检查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进的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1.1 改善就诊环境,营造温馨的人性化服务氛围 营造一个整洁、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可以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病人快速适应陌生环境,稳定情绪。因此在实施门诊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一步应改善门诊病人的就诊环境,医院可适当的对病人候诊室以及就诊室进行改建。就诊室可根据不同的科室设置分诊台(可放置笔、纸、针线等),安装自动排号以及智能呼叫系统,尽量保证“一医一患”的就诊秩序,内部可配置屏风遮挡,充分尊重病人的个人隐私,保护病人的人格尊严,这样可以很好的维护就诊秩序,大大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在病人的候诊室,在墙壁上可以贴一些就诊服务的流程图、专科医生简介、门诊就诊须知指引等图片,同时可装置饮水机、卫生纸、电视、一次性纸杯等。

1.1.2 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1.2.1 规范门诊护士的着装以及服务行为 首先门诊护士应规范自己的仪表,注意着装统一规范,衣帽穿戴整齐,上岗前应化淡妆,发不应长过肩膀,切忌戴耳环、首饰、戒指等装饰物。导医人员应与护理人员和护工分开,统一着装并佩戴明显的导医胸牌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应时刻面带微笑,在态度上应做到热情诚恳,在语气上应做到温和亲切,在行为上应做到举止优雅。病人进门时应做到有迎声,引导病人时应先加“请”字开头,病人询问时应以“您好”为首句,在病人出门时,应有送声,道别语应用“请慢走”来代替“再见”,从而给病人留下文明、良好的印象。

1.1.2.2 加强门诊护士的专业知识 由于门诊病人密集、人流量大、病种较多,为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门诊护士人员不仅仅要求熟悉医院的结构、各科室的位置为病人指路,同时应该为病人提供导诊、预检、分诊以及健康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因此门诊护士应积极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比如应了解一些多发性疾病及常见病的临床症状才能为病人进行正确的分诊,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见病的预防措施,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常用药品的使用方法、剂量、作用、不良反应,疾病的康复指导、生活饮食、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知识才能为病人解答不同的健康咨询。只有门诊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赢得病人的信赖。

1.1.2.3 提高门诊护士的沟通技巧 门诊病人比较多,场面比较混乱,极易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也是矛盾纠纷的主要集中地。因此必须要求门诊护士应具备灵活、冷静、平和的心态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一旦发现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或者出现矛盾时,应耐心倾听病人的要求以及不满的地方,了解具体情况后再灵活的处理这些矛盾,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安抚病人的情绪,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1.1.2.4 注意人性化的细节护理 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中[1],应在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出人性化的细节护理。很多门诊病人是第一次到医院就诊,并不熟悉具体的就诊流程,并不知道看病之前需要挂号,导诊护士应走出服务台主动服务,指导病人及时就诊,帮忙取号,在病人提问时应耐心解答,持有百问不厌的态度。对于老年体弱,且无家属陪同的病人应全程陪同;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应破例优先就诊;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应主动上前搀扶,提供轮椅进行全程陪同检查,并协助患者完成交钱、取药等事宜。

1.2 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该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评价表(满分为10分制),调查病人对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护士形象、耐心解答的态度、主动健康教育、环境的整洁度以及就诊管理秩序的满意情况。每一项评价内容都分有非常满意(10分)、较为满意(8分)、一般(6分)一般(6分)、不满意(4分)、极不满意(2分)等5个等级[2]。

1.3 统计方法

选用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门诊护士的服务态度、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护士形象、耐心解答的态度、主动健康教育、环境的整洁度以及就诊管理秩序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患纠纷、门诊投诉等发生率明显减少。见表1、表2。

3 讨论

3.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实现护理人员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强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3],实行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坚持“以人文本”[4]的护理理念,通过加强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有助于医疗卫生行业在全社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4]。王露莹等[7]研究表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该组通过加强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护理服务工作中,护士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会自觉的走近患者,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并尽量满足,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时间、机会更多,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使护理人员提高了工作热情,有效改善了以前紧张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这是医院及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负责,同时也是对护理人员自我的肯定和尊重。

3.2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护理人员的主动、热情服务,注重每一个护理环节,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以及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医院是面向社会的窗口,而门诊部门是医院的窗口,加强了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良好印象,充分体现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便可做到“病人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医院满意、自我满意”[5]。傅代元等[8]研究报道,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护理服务规章制度、试点先行、教育培训、创新管理以及规范服务等环节,取得较好效果,患者对医院门诊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期提高了8%。该组研究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比常规护理服务提高了10%,实现了门诊部门的“零”投诉和“零”纠纷,进一步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门诊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以及门诊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马晓松在第2次“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中指出,应认真推进各医疗机构的优质护理服务,希望优质护理工作能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面,进而在全国形成一个良好的优质护理服务发展态势。

http://

参考文献

[1] 高明. 践行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学科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 (11):29-30.

[2] 熊建英. 导诊护士应具备的语言修养[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3(21):3287-3288.

[3] 胡菊华.电话追踪访视普外科病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3):87-88.

[4] 霍孝蓉.护理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5] 陈慧,莫晓琼,刘立捷.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0):2006-2007.

[6] 刘平,何少斌. 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3(8):152-153.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10

2、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严防医疗差错和纠纷

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以及重大、特殊手术审批制度,对危重、疑难、复杂、重特大手术患者,业务部都亲自到病区查看病人,并组织全院会诊后再酌情审批,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手术病人的安全。

深入临床一线,解决重点问题。日常工作以及各种业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利用院周会及时反馈给科室;发现有重大问题或者有代表性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共同讨论并查找原因及解决办法。

加强重点科室、重点时段、高风险手术和疑难危重病人的监管,对急诊留观和疑难重危病人,特大及二次手术病人,有医疗纠纷隐患的病人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实行重点管理,业务部安排专人全程处理。

3、积极组织中青年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

为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临床技能和服务水平,业务部对中青年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常抓不懈。2017年业务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和考核对象包括东区所有三年副高以下的医师、护理人员。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都踊跃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临床技能比赛。在本年度全院青年医护人员临床技能比赛中,崂山院区选送的选手都取得优秀成绩。

4、认真做好卫生强基和基层卫生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按照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卫生强基工程”和加强“医联体”建设的要求,真帮实扶、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对口支援城乡医院工作,我们将“派出去”和“接过来”作为对口支援的两项重点,双管齐下,全方位开展支援合作。与崂山王哥庄、沙子口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合作,派出骨干技术力量到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沙子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查房和教学,接收来院进修人员。

5、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医疗保障任务

对于上级下达的每一项医疗保健任务,都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选派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到现场保健,院内成立救治专家小组,院内门诊各窗口科室设立优先窗口,确保了我们的医疗保障工作万无一失。周密部署,严格管理,圆满完成全年青岛市及崂山区承办的各级会议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包括啤酒节、马拉松比赛,受到了各级领导、政府以及参赛、参会人员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6、重视纠纷和投诉的接待和处理工作,业务部对待每一起纠纷或投诉,从不推诿,认真接待,公正处理,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的化解了绝大部分的纠纷,成功控制了几起较大纠纷的进一步升级,使其向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转化,最终将问题妥善解决。

7、重点做好急门诊留观病人的疏散以及重症监护的协调与管理,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接诊、会诊、抢救及时有效。业务部每天巡视急诊留观病人,凡需住院治疗的病人,及时协调病房收住院,确保了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8、定期进行门诊处方、申请单、报告单、日志、门诊和门诊病历的检查及督促。针对门诊工作的细节,从整体管理、文书、门诊秩序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跟班督查,并将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位。

9、进一步完善东区各项应急预案,特别是群体外伤和群体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应急抢救分队的第一、二线专家力量,优化简化了联系方式,重新确认了各位专家的联系电话,确保东区全力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力量。

10、对门诊医技科室临床输血、临床检验、医学影像、临床病理、介入诊疗、传染病及放射防护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相关问题,如预约时间长、等候时间长以及影响诊断治疗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反馈整改,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问题: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11

2 PICC门诊设计方法

2.1组织管理,PICC门诊受护理部、肿瘤科双重管理。

2.2 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设置与布局 PICC门诊设立在肿瘤科专科诊室,光线、通风良好,按门诊换药室布局设置。室内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定期消毒及空气检测、工作流程及宣传栏上墙。有专门的存放无菌物品柜,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材(中心供氧、中心吸痰、心电监护设备)满足置管及维护要求,符合无菌原则,布局合理,设立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2.3 PICC门诊人员组成由肿瘤科有丰富置管和维护经验的资深副主任护师担任组长,组员两名,由取得PICC维护及置管专业证书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

2.4 PICC门诊工作流程及内容 门诊挂号--PICC门诊--置管、维护。服务内容包括:为患者提供置管、维护、并发症的处理,健康教育,院内疑难问题的会诊。PICC操作规范的示教与培训,建立PICC患者档案以及记录。PICC维护及置管操作规程,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操作规范为蓝本)我们使用了统一的PICC置管操作及敷料更换操作流程,包括物品准备,查对制度,消毒制度,既遵循常规每人维护1次/7 d,又遵循个案护理的原则。开展PICC培训及临床带教,对于临床PICC置管患者的评估,置管后的健康教育及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示教与紧急情况的处理进行培训,制定PICC紧急预案演练,开展PICC市级继教1次,被全市及市级以下医院同行宣讲PICC门诊工作,承担全院PICC维护培训教学任务。

2.5个人档案的建立 每个置管患者置管后,有一本PICC维护手册,记录患者的维护情况。手册还附带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及处理方法。手册一般由置管护士填写,前部为基本情况的记录(包括姓名、诊断、置管时间、置管的血管、导管植入长度、导管外露长度、置管侧壁围)。后部为健康教育手册。每个门诊患者维护时都要随声携带维护手册。首次维护患者由首次接诊护士填写门诊维护表,记录基本情况。如消毒剂过敏史、敷料过敏史等导管基本情况,对该患者进行编号,并在患者的维护手册上标注号码,特殊情况特殊标记,见表1。

3 PICC护理门诊设立的效果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12

1 提高护士对优质服务的认识

2011年5月护理部召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专题动员大会,使全体护士充分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主题思想"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实施"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同时要不断吸取新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做到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这样才能使患者满意,只有患者满意才能使满意的患者成为医院忠诚的顾客[2]。

2 科学改善门诊分诊流程门诊具有业务性、管理性、综合性、高效性等特点[3]

门诊具有患者流量大,服务流程环节多,病种复杂,看病时间短,候诊时间长,护理工作时效性强等特点,针对门诊患者的特点,门诊护士长组织召开全体分诊人员会议,探讨就诊患者提出的意见、建议,各专科分诊中存在的优缺点,以及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整改,纠正对分诊护理工作认识上的偏差,不断优化各科分诊流程,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

3.1与患者主动沟通 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有关科室,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门诊就诊程序,遇到不熟悉环境的患者或文化层次低的就医患者,分诊护士应仔细地且不厌其烦向患者讲解,遇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的患者给予一定帮助。用细心、耐心、爱心给予患者体贴入微的优质服务,使患者感到安全、放心、满意。而对就诊患者相对较多时间段,给予合理分流患者,指导患者尽快交费、进行各种检查,保证医师接诊患者时间充裕,避免"三长一短",提高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医院和行业形象。

3.2实施亲情服务 增设便民措施是实现优质服务的有效举措 如:在门诊大厅设有咨询台和免费电话;对危重和行走不便的患者提供全程导诊服务;免费提供饮用水、一次性口杯、轮椅、平车;免费为患者测血压和体重;节假日照常开诊;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对残疾人、70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孕妇优先就诊;为患者代邮检查报告单等人性化服务。

3.3加强分诊工作的健康教育 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把健康教育贯穿于分诊工作的全过程,分诊护士除被动解答患者一些健康知识的咨询外,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如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图片、健康教育小册子、健康教育讲座、电视大影屏等,对患者进行多种宣传教育。这样即增加了患者对疾病和防治常识的了解,同时也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融洽了护患关系。

3.4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医院开展预约挂号是优化门诊服务的一项有效措施,患者有计划的安排就诊行程,节约时间成本。我院开展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挂号服务二种方式供患者选择,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3.5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观察力是做好分诊工作的前提,分诊护士应具备"全科护士"的业务知识,了解各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极参加各专科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掌握各专科疾病特点及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和体征,以提高分诊的正确率,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

4 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出于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进行护理服务中注意礼貌、礼仪、礼节,讲究仪表、言谈、执行操作规范、工作标准[4]。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开展,对分诊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分诊护士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技术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更应注重门诊患者心理社会需求,将人性化护理渗透到门诊护理工作中, 以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真正实现分诊护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劲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初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239-240.

门诊护理专业小组篇13

1综合能力以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为考核目标,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德、智、勤综合素质评价三大部分,具体考核内容理论方面包括:常用抢救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各种管路的护理及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和临床意义。技能考核内容有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和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的术中配合、洗胃术、呼吸机的使用及参数调节、CPR、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电除颤、血液灌流术、气囊滞留物清除术、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呼吸末CO2监测等专科技能。德、智、勤综合素质主要从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团队合作意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应急应变能力、沟通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工作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采取笔试的形式由护士长统一出题。操作技术考核在组内培训及组间轮训结束后,采取实际操作的方式,随机抽取4项我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考试,作为技术考核成绩。德、智、勤综合素质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独立答题、现场交卷、现场核查问卷的方式对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前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四个等级,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由护理部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情况、管理能力、护患沟通等,评价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亚专业组模式前后均随机调查患者或家属100例,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抢救成功率主要以我科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为对象。通过信息科病案首页采集培训前后抢救患者资料各100例,选择标准为50~60岁突发呼吸心跳停止的男性患者,既往无基础病史,参加抢救的医师均为副主任职称及以上。以抢救成功(即呼吸心跳恢复)为统计指标。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亚专业分组前后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比较建立护理亚专业分组后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高于分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亚专业分组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经调查,患者满意度由亚专业分组前的87%提高到分组后的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

3亚专业分组前后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亚专业分组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9%,分组后抢救成功率为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3讨论

急诊护理亚专业组发展现状

急诊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自1979年美国急诊医学正式成为第23个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临床亚专业,急诊护理学已成为护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成为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而与之对应护理亚专业组并未建立。

因急诊医学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急诊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望。在欧美国家,急救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急救专业技能考核才能上岗操作,我国相当多的综合性医院与国外急诊护理发展有较大差距。为培养急诊专科护士,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水平与急诊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正式成立并开班授课,可见中国急诊护理人员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正逐步与国际专科护士的培训、认证相衔接。这也是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水平与急诊治疗技术的发展的可行途径,但实施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各地仍在进行急诊护理模式的探索。

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的优点

1可促进急诊医学亚专业发展,加快急诊护理学科品牌建设急诊医学是一门跨学科临床医学专业,贯穿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急危重症监护过程。急诊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急诊医学模式的变革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院前、院内急救和急危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模式是现代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模式,急诊亚专业建设是新形势下学科建设的重点。临床专科的显著特点是疾病谱、诊断、治疗和护理均有自身的区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现代急诊医学已分化出小儿急诊、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灾难医学、创伤医学、危重病医学、中毒医学等亚专业。不同的亚专业面对的对象也有不同的特点,故诊断、治疗和护理也应该有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因此,为适应急诊亚专业的发展,建立区别于其他专科的一体化模式的急诊护理亚专业队伍可促进急诊亚专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急诊护理学科品牌建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