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摄影学习计划实用13篇

摄影学习计划
摄影学习计划篇1

一、高职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开设摄影专业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起步较晚,在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师资队伍还相对薄弱。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双师型”教师等无法与本科院校相比。二是教学设备及实训场馆建设规模、数量有限,学生实习用的摄影器材从质量到数量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三是教材内容不精,知识点过于序列化。比如《摄影》课程用的《摄影技术教程》是普通高校摄影专业的专用教材,理论原理深,专业概念多,涉及数理化知识,许多同学望课本而生畏,传统摄影的内容占有大量的篇幅。进入了数字时代,数码摄影技术将是未来摄影技术发展的主流,摄影教材内容应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四是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理论讲授多,操作实习少。五是摄影专业的校企合作摄影实习基地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二、高职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

1、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摄影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摄影各类器材,掌握其性能、结构及使用、维护方法,具备摄影的独立工作能力,能在摄影艺术机构、摄影公司、企业、文化传播公司、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广告宣传和影视制作等部门从事摄影和影视摄影相关的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有技术精湛的高级摄影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2、摄影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面向及职业岗位。摄影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面向主要是摄影艺术机构、摄影公司、摄影股份制企业、民营照相馆、广告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报社、新闻媒体单位、摄影培训学校、企事业宣传部门、自主创业等。职业岗位是摄影行业的摄影师、策划员、业务主管、经理;新闻媒体单位摄影通讯员、摄影记者;摄影教师、摄影培训师、自由摄影师。

3、摄影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工作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方面:具有掌握摄影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现代数码摄影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熟悉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接受美术、设计、摄影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和操作能力。具有工作需要的公关、礼仪、策划、管理知识和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党和国家在新闻出版、文化艺术领域有关政策、法规。工作能力要求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对外业务能力。职业素质要求方面: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工作积极、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严谨务实、诚实守信、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和完成好各项任务的能力。

三、高职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要根据高职的“2+1”办学模式和摄影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面向,构建高职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一学年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主要课程有摄影史、美学、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计算机应用、数字摄影原理、摄影用光、摄影用光、摄影构图、景物摄影和人像摄影等。第二学年为必修专业课,主要课程有摄影美学、风俗摄影、广告静物摄影、室内外环境摄影、时装摄影、工业摄影、商业摄影、新闻报道摄影、广告策划与设计、计算机图形处理技巧、数码摄录像与多媒体应用等。第三学年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与论文。?

四、高职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力保证,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培养、引进或聘用一批德艺双馨的专业教师和“双师型” 教师,使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双师素质符合人才培养评估的要求。

2、加强教学设备及实训场馆建设,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充实设备设施,创造良好实训条件。要依据实践教学需要建立摄影实训室(或摄影棚),购置中、高档次的摄影器材,并从数量上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3、根据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高职摄影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摄影技术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因此,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加强教材建设,并对课程设置作适当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的内容方面,要精选适合时展和实用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首先选取适合高职教育的高校规划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注意教学内容应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摄影》课程教学,传统摄影应仅作介绍,数字摄影技术是重点的教学内容。

4、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学校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调整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用、够用,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课程实训、模拟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方式,并要体现实用性、适应性、可操作性,使学生通过实训,熟练照相机的使用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摄影曝光控制、景深控制、色彩控制,熟练掌握摄影用光及布光方法、构图方法,掌握人像、风光、花卉、新闻、体育、广告等各类摄影的拍摄技能及拍摄技巧。在教学中,用启发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法、课堂辅导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要强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理论讲授100%应多媒体课件,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要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影展、摄影名家讲座、艺术欣赏、摄影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摄影水平。

5、开展顶岗实习,强化职业能力。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习训练向校外的延伸,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摄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置身于现代企业之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迅速提高自身的素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要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学校要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校外实习基地,如摄影企业、文化传播公司、出版、新闻媒体单位、广告宣传等部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让更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亲自动手拍摄、亲历一线管理,以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并在顶岗实习中实现预就业。要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使摄影专业技能人才有就业的出路,使更多毕业生在职业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6、强化高职摄影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

高职摄影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概要解决入口问题,也要解决出口问题。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高职院校要强化摄影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

(1)加强领导,完善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一是成立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加强学校层面与各系的联系与沟通。二是各系也应成立就业工作专门小组,成员由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落实措施。三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制定阶段性的就业率工作目标,未能完成工作目标的,要进行问责,寻差距、找原因。四是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业绩与评优挂钩、激励先进。

(2)注重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工作中,如通过公平竞争选举班干部、学生会、团委干部或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等,营造一种竞争的环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二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高职生踏入社会之初要想获得社会认可,关键是要遵守职业道德,学校要把职业道德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3)加强高职生的就业指导。一是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教改,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巧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觉、主动地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和创业,到中小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去就业。二是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多拿职业资格证书,如摄影师等级资格证书,艺术设计师等级资格证书、营销师等级资格证书等,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四是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国家的毕业生就业政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4)收集就业信息,做好搭桥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以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具有摄影专业技能人才的毕业生。学校也可通过联系用人单位到校举行“双选会”,或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举行的人才招聘会,加大毕业生就业机会。要发动教职员工,参与学生的就业工作。通过亲戚、朋友,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就业搭桥。学校还可通过网络开拓就业无型市场,介绍摄影专业毕业生概况,为用人单位提供学生信息。也可通过网络收集用人单位提供招聘信息,核实单位信息后组织毕业生进行投档求职,通过搭桥工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摄影学习计划篇2

3、以老带新,帮助新社员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采写部培训计划

1、写稿培训。由组长印发材料,讲解新闻稿的基本常识;与老社员交流,开展一系列的讲座。

2、比对已发稿件和社员所写稿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提高。

3、模拟新闻事件,练习社员的采访能力。

4、与摄影的同学交流,做到一个新闻事件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拍照与写稿工作。与摄像的同学交流,可以配合摄像做采访,并学会写视频的广播稿。

5、培养善于撰写视频文案与策划视频专题的人员。

摄制部培训计划

1、初期培训。从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3个方面对新社员进行详细的入门培训。

2、例会交流。每2周左右将新社员的作业进行分析,交流各种不同情况的摄影与摄像技术;每期《新闻在线》及各个视频制作结束后要开交流会进行分析。

3、不定期外拍计划。不定期组织新社员进行一定主题的外拍创作活动。

4、以老带新。在初期的任务,都让老社员带2-3名新社员去完成,回来后分析作业情况。

播音部培训计划

1、播音基础技巧培训。组长印发材料,讲解,练习,下次开会检查练习结果;老社员讲解播音技巧和出镜记者知识。

摄影学习计划篇3

摄影教育如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摄影职业教育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摄影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摄影教育改革找准方向,是摄影教育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

一、中职摄影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开设摄影专业,只有一部分中职学校在相关专业的教学进程中安排了摄影课程。此类专业开设摄影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及摄影器材使用和常用的摄影技巧,将摄影技术融入到行业岗位能力的提高上。但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学还不能实现该目标,甚至存在较多的问题。

1.教学条件限制

摄影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但目前中职学校都存在摄影教学设备数量及相关实训场地建设规模有限的问题,工位及设备不足尤为突出。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开设了摄影课程后,并没有配备足够的摄影设备和场所开展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摄影技巧和开展实训时,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专业课程师资缺乏

中职学校在摄影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师资缺乏的问题,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并没有专业的摄影教师,他们一般采取计算机平面设计类教师转型或兼顾摄影教学的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往往会出现教师不了解企业需求,不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及行业规范等问题,以至于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完全脱轨。

3.教学安排受限,教学理念陈旧

课时分配上,多数中职学校摄影类课程的课时都较少。摄影类课程教学中不但需要处理大量的教学信息,同时还要面对学生基础差异大且普遍较差的现状,因此课时不足会造成教学内容深度不足,理论培养与实践操作无法同时兼顾,忽视摄影技术训练及艺术性培养等问题。

教学理念上,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创新思维培养欠缺。一是知识点的学习对专业技能的提高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学生不会将自己拍摄的成果应用到作品设计中;二是大多数中职学校摄影专业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

二、中职摄影课程实施的建议

笔者学校2009年开始对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课程进行微调,加入了摄影类课程。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与实践,逐步扩大了摄影课程辐射的专业岗位群。结合学校在摄影类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几个典型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规划实训场所,灵活调整教学组织形式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用理实一体的实训场地,采用“双轨并行岗位轮转”的形式组织教学。为满足学校2011级、2012级的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及所有涉及营销策划类专业班级的教学需要,学校对原有实训场所进行了重新布局、改造,将实训场所规划成两大块功能区域,即摄影实训区、筹划与教学区。摄影实训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实训工位,每个实训工位包含背景、灯光、静物拍摄台等设备。筹划与教学区域则含8台以上计算机及一台投影或大尺寸显示屏,采用分组教学式布局。该实训场所布局在分组和双轨制结合的组织形式下能满足50人以内的班级教学实训需求。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使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法把实训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个是拍摄操作,另一个是图文策划,见下表。在传统分组教学的基础上再划分为两个批次,每个批次可安排20人左右,进行交替循环,即所谓的“双轨”。在同一个实训内容,不同的实训项目间采取“岗位轮换”制,如下图所示。

状态A中,“轨道一”的各组学生在摄影实训区域进行摄影操作实训;“轨道二”的各组学生在图文筹划区进行图文筹划实训。进入状态B后,“轨道一”与“轨道二”互换。每个典型工作任务中都要进行一次A、B状态的切换,同时不同典型工作项目间进行岗位轮转,即所谓的“轮转”。

如在《钦州坭兴陶产品广告摄影》项目中,将电子商务专业2011级1班40名学生共分成8个小组,采用“双轨并行岗位轮转”实施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1~4组进行产品拍摄操作的同时,5~8组进行创意策划、美工及资料收集整理,每完成一个产品子项目实训内容进行一次轮岗交替。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参与项目的团队成员都能系统地掌握项目相关的知识、流程及操作技巧。“双轨并行岗位轮转”教学模式实施以来,解决了单独分组教学中遇到的设备不足、场地不足等问题,是当前摄影类课程教学实施中较成功的一种教学新模式。

2.校企合作,师资培养

学校先后与南宁金富摄影公司、广州M3摄影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引入企业实际操作商业项目,根据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对学生团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企业的具体项目里,体验企业商业摄影的工作流程,让教学与企业工作内容实现无缝对接。由企业对摄影课程教师进行培训并认证,以企业工作流程及标准考核教师。教师采取脱产下企业的形式接受培训,全程参与企业项目。

校企合作,聘请专家。学界、业界有一些优秀的摄影师,虽然不一定能成为中职学校的专职教师,但他们可以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客座教授或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样可以把优势资源引进学校,学生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摄影理念。

3.课程整合,定制校本教材

目前关于摄影教学的教材种类繁多,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标准。学校因此进行了校本教材自主开发,结合自身条件、学生基本素质、企业用人需求、行业技能鉴定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了课程教学标准,将摄影技术、图片后期处理、数码产品制作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筛选、整合成一本《摄影及后期制作》理实一体校本教材。该教材基于企业典型工作项目,同时建立了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将该课程的评价标准分解为一系列成阶梯的子标准并分配到各教学阶段中,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贯彻执行。

在摄影类专业课教改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对专业群的辐射。结合相关专业群的特点,我们编写了《商业摄影基础》与《商业摄影后期处理》等项目类校本教材,与企业商业项目结合,通过项目教学引导学生走入真实的企业项目中,让学生毕业后短期内就能融入企业项目团队中。企业参与开发的校本实训教材具有四项特点:一是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开发课程内容,突出工作过程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图文并茂,循序渐进,易懂易学。三是内容以模块化组织,有可裁剪性和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四是教材参照现代企业管理灌输“5S”理念,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教材经笔者学校2009-2011级电子商务、计算机等专业学生使用,教师和学生反映效果较好。

4.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考核学生从业所具备的技术、能力、职业操守等职业必备素质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也结合了技能鉴定考核指标,围绕摄影师初级、中级证考核要求中包含的证件照、纪念照、多人合影照、艺术照、翻拍、婚纱照,设计典型工作项目。目前学校相关专业已规划在第二学年对部分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中职摄影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摄影职业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开动脑筋,总结经验,提高效率,积极摸索合理的新模式,为社会输送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凤.中等职业教育摄影专业市场调研[J].职业技术,2012(1).

[2]张泉刚.对当前高校摄影教育的几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4).

[3]于圣蛟.当代摄影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6).

摄影学习计划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2-02

摄影基础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随着数字化发展的加速,传统的摄影基础教育己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知识需求,面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发展变迁,需要对摄影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整体目标,在摄影课教学中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摄影基础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与其他专业课程衔接作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形成科学完整的摄影基础课程体系,提高摄影课教学质量。

1.注重专业的综合性特征,明确教学目标。摄影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摄影艺术并掌握摄影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专业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创新,丰富所学专业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专业的表现力。

2.依据专业特点,修订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在修订大纲时结合不同专业与摄影课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共同法则,设定基础理论讲授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

3.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调整摄影课教学内容。数字化对摄影从硬件器材到制作手段、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学内容也应随之而变,增加数字存储和后期处理技术、影像输出技术、数字暗房技术、数字色彩管理等数字摄影知识。

4.丰富教学内容,加强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摄影在艺术学科中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学习摄影,需要了解视觉艺术的基本规律掌握影像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还要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如:摄影美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传统思维模式发出挑战,用创新的理念去探索未知世界。

二、摄影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

摄影基础课教学方法,受着传统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中应用了美术类课程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摄影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将艺术设计中的三大构成的表现方法讲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构成原理来理解摄影的构图。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但是社会在发展,时代所需的人才也会有所变化,而教学的要求也要随之改变,这些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现代摄影教育的需要,对艺术设计类摄影教学方法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1.新媒体技术在摄影教学中的使用。在摄影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摄影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直观、生动、易学。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场拍摄,并对摄影作品进行各种后期处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

2.摄影课程中引入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教师将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基础在网络上开设教学平台,用平成学生的作业递交、批改、并且和学生及时交流,将课件放在WEB 网络教学平台,给学习者提供一个随时可学的空间。将摄影学习相关的文章、图片下载建立一个学习专栏,并把一些国内外优秀的网站连接放在上面供学生参阅,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创作实践与作品赏析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摄影创作,支持学生参加摄影展览和摄影比赛。通过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学生进行优秀作品赏析。在教学中,作品赏析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作品赏析可以通过学生在研究分析摄影家的作品艺术表现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

4.改革摄影课程考核办法。摄影课程考核考查了学生对摄影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通过作品体现出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例如期末考试要求学生进行专题创作,题目自拟,可以包含纪实、广告、人像、风景、新闻、时尚、观念等领域,要求以组照的形式反映主题,并对创作进行文字阐释,通过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手法,可以发挥他们的独到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

三、摄影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和摄影实验室建设

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摄影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开设的时间很短,现有的摄影教师中有很多都是非本专业毕业,缺乏系统摄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摄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从业背景,才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又没有教学经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摄影实验室的配套也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摄影课堂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高校摄影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验室的建设势在必行。

1.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以学科的发展和培养人才为指导方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制定培养目标、中期规划和近期培养计划。通过提高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学习等途径进行专业教师的培养。如鼓励教师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申报教学改革项目。支持教师参加摄影比赛或举办摄影展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申请教学研究项目,在专业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教研论文。在国内外访学项目上多考虑青年教师。

2.制定摄影专业教师的激励机制和教学评价体系。留住人才就必须尊重人才,在学校里面很多摄影专业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工作还无偿成为学校的专职摄影师,不管什么活动都会被安排到场,把这种额外的工作作为摄影教师的应尽的义务。这种摊派的工作不仅影响了平时的教学工作而且使摄影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尊重,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议从尊重人才,平等对待为出发点,尊重教师的劳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将教学外的工作折算成分值,作为年终评定的依据。鼓励教师积极创作,参加各类摄影大赛和举办个人展览,对大赛中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并进行表扬和宣传,在职称评定中作为加分项。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让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肯定。

3.加强数字摄影实验室建设和完善。数字相机和拍照手机的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摄影门槛越来越低,摄影技术更加简单,影像传输更加容易,这些也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而数字摄影实验室必须有配套的设施,保障数字影像的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新时代数字技术对摄影教学提供了很好地支持,在数字化环境下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完善影像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项目, 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凤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学探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5

[2]程平,严晶.浅谈摄影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6.6

[3]宋春颖,李红钧.摄影课实践教学改革与效果评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10.6

[4]钱华欣.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科技文汇.2011.1

摄影学习计划篇5

1 摄影测量专业介绍

1.1 专业简介

摄影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影像信息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并建立地形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土地信息系统(LIS)提供基础数据,提取客观世界中各种目标对象的几何与物理特征信息,以便应用计算机进行国土整治、环境保护与检测、灾害预报与防治、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等工作,从而为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为国家和部门的重大决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保障。

1.2 专业特色

摄影测量专业基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具有扎实的成像几何与影像信息的基本理论基础,具备航空和卫星影像数据处理、分析和解译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诸多领域(包括土木工程勘察、国土资源调查、自然灾害与环境监测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

2 职业院校摄影测量专业发展现状

摄影测量学专业性很强,其中用到的飞机和航摄仪等昂贵仪器,学生毕业时都无法接触,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这也与现在提倡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相冲突,加之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对实际操作的记忆优于对教材的记忆、机械记忆优于逻辑思维记忆。要想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全面地接触摄影测量技术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职业院校摄影测量专业的教学现状,建立一个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即在室内完全模拟摄影测量技术的全部作业过程,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3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简介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是一套可以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处理,完成数字摄影测量室内作业的所有软、硬件构成的系统。(1)硬件组成。仿真摄影测量系统的硬件主要由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硬件、沙盘模型及相机等组成。其中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包含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①模拟测绘航空摄影沙盘模型;②模拟测绘航空摄影轨道及配件;③测绘相机及配件;④计算机:工作站计算机配备双显示器;⑤立体观测装置:配备闪闭式液晶眼镜和振光眼镜;⑥操作控制设备:手轮、脚盘和鼠标等。(2)软件组成及主要功能。仿真摄影测量系统的软件由四维航空影像预处理软件、四维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系统软件、JX4G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软件以及超真自然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组成。①四维航空影像预处理软件主要包括航线设计、畸变差校正、质量检查、匀光匀色;②四维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影像处理、内定向、选点、构建自由网、平差及检测;③JX4G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软件包括航空影像、单模行、矢量测图、DEM制作、正射影像;④超真自然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包括三维全景图、三维侧视图。

4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在航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4.1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在航空摄影教学中的应用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模拟真实的航空摄影。我国的航空摄影单位常用的是中国的运-5运输机和德国的徕卡ADS80相机,成本极高,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接触真实的生产过程,导致学生工作时没有任何实操经验,无法胜任具体工作。针对这种现象,在设计中我将实验室的地面设置成具有多地形要素的沙盘;在天花板上安装交错的滑道,模拟真实航空摄影的航线;将单反相机佳能5DⅡ的曝光系统改装为自动曝光系统并安装在模型飞机上,模拟真实的飞机和航摄仪;将模型飞机挂在天花板的滑道上模拟真实的航空摄影。这套设备的成本和真实航空摄影相比低很多,但是完全模拟了真实的航空摄影流程,学生在实验室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航空摄影,还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毕业后的工作环境。

4.2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在摄影测量外业教学中的应用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主要包括像片控制测量和像片调绘两大项内容。它是为了保证航空摄影测量内业加密或测图的需要,在野外实地进行的摄影测量工作。航空摄影模块获取航空影像之后,就要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工作,因为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多,年龄小,在校外进行航测外业实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设计中,地面沙盘完全仿造中国的地物地貌,在实验室中可以模拟进行野外控制测量选点,并进行数据采集。在像片调绘方面,沙盘上的地物可以进行随意的安装和拆卸。

4.3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在“4D”产品获取教学中的应用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根据用图的需要,生产出各种测绘产品,如我们常见的“4D”产品,即:DEM(数字高程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LG(数字线划图)、DRG(数字栅格地图)。另外还有立体景观图、立体透视图、各种工程设计所需的三维信息以及各种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所需的空间信息等测绘产品。

在航空摄影测量内业模块设计中,仿真摄影测量系统拥有全套的解析摄影测量软件和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如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系统TG_AT、像片纠正软件ERDAS以及立体测图软件JX-4G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最终生成4D产品,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进行正射影像纠正和镶嵌、影像修补、任意影像的无缝镶嵌,此外将数字正射影像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叠加,可生成沙盘的三维景观。

5 信息技术趋势下仿真摄影测量系统的重要性

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转变之际,我们模拟真实的生产流程,建立仿真摄影测量系统,以更好地配合新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多媒体教程与课件,学生能在相对缩短的在校学习期间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并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生产,能最大程度扩大就业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调研、收集资料和授课经验基础上,计划通过已有的仪器设备,设计制作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力求使课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并且对于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传授解决方法,最终使学生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生产流程熟悉精通。

6 结语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职业院校继续坚持靠人才办校、靠特色强校、靠能力兴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完善院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和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提高办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促进科学发展。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专家李德仁院士曾经说过,要想让学生做出成绩,必须带领学生到科技的前沿去钻研。建立仿真z影测量系统,将摄影测量技术搬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对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摄影学习计划篇6

“兴趣导向法”是高职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已逐步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乃至职业规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种教改理念诸如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等形式层出不穷,其核心目的均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而本文认为,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应建立在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愿意参与其中的良性互动基础之上,所以课堂兴趣的产生和培养是其先决条件。那么如何将“兴趣导向法”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高职院校影视类专业基础课《摄像技术》为案例,以课堂各阶段为基点,详细探讨“兴趣导向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兴趣导向法”的教学背景分析

1.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高考分数未达到本科批次录取的考生,基础知识差、自律性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是该群体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不到课堂”,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其原因是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相对于高中较宽松和自由,加之学生自控能力差,导致出勤率低;二是“抬不起头”,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已成为普遍现象。长期的“学渣”的自我认定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三是“听不进去”,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模糊,加之有部分学生是二志愿调剂录取,所以对专业概况感觉茫然、无助。然而,高职学生也拥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所以,高职教师一定要在综合评价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法。

2.影视专业《摄像技术》教学中的问题

与其他专业相比,影视等艺术类专业学生又有自身的特征:标榜个性、追求另类、崇尚自由。这些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优势、规避劣势地设计教学。《摄像技术》课程是影视专业的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摄像技术、能够为影视制作拍摄前期素材,并能更好地为后期制作服务。在教学中,该课程的技术性强、动手性强、创造空间大等特征受到一部分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难以避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由于该课程涉及曝光控制、白平衡调节等知识点,讲解起来较枯燥晦涩,很容易变成“拦路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二是对摄像机操控能力差。大部分同学尤其是女生不能使用摄像机获得有效的素材,将拍摄变为负担,甚至直接放弃。三是缺乏学习动力,应付作业。在小组完成作业时,有些同学蒙混过关。分析上述问题可以发现,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皆是因为学生对课程和知识点没有建立起浓厚的兴趣,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这是高职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共性问题。

三、“兴趣导向法”课堂教学的实施

基于上述特点和问题的提出,我们进一步发现“兴趣”的重要价值。因此要想改变枯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及教学效率,就必须从“兴趣”入手,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导向法”即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结合课程知识点和职业技能进行讲授,在教学中实施基于兴趣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引发学生课堂兴趣的方法并设定合理的工作任务,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职业兴趣,提高技能水平。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的五个阶段即“授课计划、引入、讲授、实践、评价”中详细探究如何将“兴趣导向法”应用于课堂。

1.授课计划――寻找兴趣

授课计划是保证一门课程可以有序展开、重点突出、安排合理的重要保障。在“兴趣导向法”课堂教学中,授课计划的制订是教学的起点。教师在制订授课计划时,一定要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找准三个“兴趣对接点”。一是要寻找课程内容和职业技能的对接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兴趣是学习兴趣的出发点。大部分同学都是依据职业兴趣选择专业,如果将授课内容与职业技能紧密相连,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则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重要作用。二是要寻找学生兴趣和课程内容的对接点,将基础知识、重点、难点以项目的方式贯穿在学生感兴趣的载体中。以《摄像技术》课程为例,学生对其中的微电影拍摄、婚礼摄像等内容兴趣浓厚,那么在授课计划中,应加大该部分比重,并且将摄像机操作中的难点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三是要寻找理论和实践和对接点。上文中提到,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勤于动手,不喜欢理论教学。那么则需要在课时分配中侧重实践教学,并设计与理论相对应的实践项目。总之,抓住这三个“对接点”,则形式成了以兴趣为导向的授课计划,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职业兴趣、爱好兴趣和实践兴趣,从而展开积极有效的教学。

2.引入――激发兴趣

课堂引入是“兴趣导向法”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堂课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关键在于课堂开始前的几分钟时间。在“兴趣导向法”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分为两部分。一是“课程引入”,即该课程的第一堂课。教师需要改变死板的“概述”式的讲解,以就业方向和前景为线索进行专业概述的展示。例如在《摄像技术》的第一堂课,教师把“摄像概述”的内容转化成“学好摄像能够干什么”,在听到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影摄影、电视摄像、宣传片拍摄、婚礼拍摄等行业后,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且对课程的展开充满期待。二是“课堂引入”即每堂课的知识点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问题解决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方法引入知识点,避免生硬的讲解概念。可多采取播放视频、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3.讲授――发展兴趣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基础的形式,是占课堂比重最大的部分。虽然近年来多种课堂改革的方法在颠覆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形式,但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能被。在获得了良好的课堂“引入”之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进入了主体知识的讲授阶段,则更需要教师利用语言技巧紧紧抓住学生兴趣,从而发展对知识的兴趣。在“兴趣导向法”课堂教学中的讲授环节,则需要教师善于通过举例讲解知识点。通过观察高职学校听课状态,学生对三件事情极其感兴趣,分别是:新闻及周边、老师、自己。例如在讲授拍摄角度时,引用了《舌尖上的中国》案例,把学生兴趣又引入到拍摄技巧上来。同时,多引用教师自身的经历作为知识点的载体,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中,发现有些同学有走神现象时,可将该同学放入案例情景中,适当调侃,可使兴趣回归课堂。以上的方法仅是探讨在“讲授”这一课堂环节如何引发学生兴趣的语言技巧,其他卓有成效的授课形式和方法在此不做论述。

4.实践――深化兴趣

上文中提到,实践性强的课堂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实践环节是深化兴趣的关键。在安排实践任务时,一定要以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导向,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为题材。例如在《摄像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中,把所有的技术要点都结合在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微电影拍摄”中,即每次实践每小组要完成一部微短片,并将该天课上所讲的知识点应用其中。在题材上,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暴走漫画》、《潘磕惺俊返茸魑剧本来源,轻松搞笑,并加以创新。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高,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克服了技术难题。在讲授“婚礼摄像”时,实践任务是每组模拟婚礼现场拍摄,由同学扮演新郎新娘等角色,学生热情高涨,在实践中学会了轴线、跟拍等知识点。总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增强课堂动手性、创造性、参与度是深化其兴趣度的关键,通过与任务导向型的教学设计结合,提高实践效率。

5.评价――兴趣迁移

评价是将课堂兴趣转化为职业兴趣最为关键的迁移阶段。好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助于最终把对知识的兴趣迁移到专业技能和就业领域上。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鼓励原则。大部分高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很难获得教师的认可,所以他们一旦受到鼓励和赞美,便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从而获得了对学习的自信和渴望。二是竞争原则。高职学生喜欢挑战性、你追我赶的游戏性体验。根据这一特征,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团队,对同一任务设置时间、效率、质量上的竞争机制。这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且在遇到瓶颈是能够坚定克服苦难的勇气,同时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三是协助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后必然会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而评价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趁热打铁,针对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协助,尤其是当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时,说明其已形成了对知识、技能的兴趣,则需要教师加倍付出时间和精力帮助其解决问题。除了注意以上三原则之外,教师还应该对评价的形式加以思考。在《摄像技术》课程中,每次完成实践任务后,都会安排评价的环节,即每小组展示自己拍摄的作品并派代表进行讲解和答疑。在期末考核时,采用电影节颁奖的形式评出最佳摄影、最佳美术等奖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征,结合行业标准,制定多种评价模式,达到兴趣迁移的目的。

四、总结

“兴趣导向法”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教学方式,结合课堂流程,形成了“激发兴趣―发展兴趣―深化兴趣―兴趣迁移”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求知欲,提倡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真正把学生兴趣升华成职业兴趣和就业技能。让兴趣引领学习,让兴趣改造学习,最终让学习成为兴趣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黄浏展.论兴趣导向法在电子政务专业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2(20).

[2]唐文晶.兴趣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03).

摄影学习计划篇7

2.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就教学方法而言,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素养实践类课程通常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采用讲授灌输的方式,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共艺术素养教学上的教师机械教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以致大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被大大减弱。以摄影课程为例,教师往往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与技法要点,然后布置相应作业,随后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拍摄实践。这种传授式教学基本上是你讲我听,你问我答,教师教一学生做一,教师教二学生做二,就作业而作业,为拍照而拍照,而缺乏启发式的对话研讨与审美上的探索思考。4.缺少课外活动环节公共艺术素养教育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光说不练很难收效。但是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时量少的情况下,光靠小小的课堂和短短的几十课时的课内教学,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最终目标。对于公共艺术素养教学而言,课外艺术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素质型、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摄影为例,目前的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缺少课外活动环节。虽然很多院校有各自的摄影社团,也不定期会有一些摄影活动,但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和摄影课程无关,往往是热一阵冷一阵,有一阵无一阵,有任务时才突击。

二、“2+4”立体教学法应用性研究

在公共艺术素养课程当中,摄影课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设置摄影课程的目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及人格,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2+4”立体教学法。“2”指的是摄影教学的开展形式,即“摄影选修课”“摄影社团与校园摄影活动”,课内课外两个平台并重。“4”指的是摄影教学具体的实施内容与措施,即围绕课题理论学习实践技巧和佳作鉴赏相结合、适时引导拍摄实践、作品评议总结分析、策划展览汇报成果等四个步骤,从而有效提高公共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与质量。

1.两个平台

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公共艺术素养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在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社团在公共艺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重视相应的校园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定期的摄影大赛、摄影作品展等,让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习空间从课堂扩大到校园,力图将艺术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涯。其实在当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摄影选修课,在课外也成立了大学生摄影社团并举办相关摄影艺术活动,但这两种形式是互相独立的,没有统一起来,这不利于摄影教学的开展。笔者将摄影社团、摄影艺术活动作为摄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摄影课和摄影社团、摄影活动结合起来,共同组成摄影教学的开展形式。其中,作为第一课堂,摄影选修课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通过教学激发普通大学生学习摄影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判断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此外,将摄影社团和摄影活动纳入摄影教学,作为第二课堂,通过形式灵活的各种艺术活动协同开展摄影教学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扩大艺术教育的空间和实践的舞台,增强艺术教育效果。

2.四步教学法

在具体的摄影教学中,笔者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改“课程”教学为“课题”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围绕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题进行探讨与实践,在教师指导下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相应的摄影实践活动。为了更行之有效地开展教学,笔者就摄影课题教学的具体实施内容与措施归纳为如下的“四步骤”。

(1)围绕课题,理论学习、实践技巧和佳作鉴赏相结合

首先,依据课程大纲把摄影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设计实际的、有典型意义的摄影课题。围绕课题,教师结合自己或他人的拍摄技巧和经验进行理论讲授,通过作品欣赏、技术讲解、创作理念介绍,让学生获得感知,以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2)适时引导、拍摄实践

其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分析作品,并根据课题任务要求进行创意构思和遐想,编写拍摄脚本、策划拍摄方案。随后,依照已确立的拍摄方案与执行程序工作,完成方案的具体实施与制作。通过摄影创作实践,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实践成果,激发学生发现美、捕捉美、探索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教师对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观察和督导,注意有的放矢地启发与引导学生,发掘潜能、发展个性、大胆创新,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并适时地提供必要的技术上的帮助与指导。

(3)作品评议、总结分析

任务实施完成后对作品进行分析与评议是摄影课程的重要内容。“作品评议、总结分析”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教师讲评。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锻炼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评价能力,同时通过互相交流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摄影学习计划篇8

图像处理商业摄影是以传播商业信息为目的,以摄影艺术为表现手段的一门专业摄影,它包括商业静物、商业人像、商业风光摄影,是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摄影技术为艺术设计创作图像素材的能力,它是连接摄影与设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商业摄影的综合训练,可为今后继续学习设计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商业摄影教学一般只安排四周共64―80课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的教学,笔者认为必须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自身教学资源与学生的特点,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摄影技能训练,并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从基础摄影训练入手

不管学生有没有上过基础摄影课程,都应该在商业摄影教学之前进行不少于1周的基础摄影训练。对于有摄影基础的学生,基础摄影训练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器材的操作,加深对摄影理论的理解。对于初学摄影的学生,基础摄影训练的重点是专业摄影器材的使用,光圈、快门、焦距、感光度等摄影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摄影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使用专业器材进行拍摄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初学摄影的学生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学习专业性很强的商业摄影布光、测光、曝光、对焦、构图等专业知识,学生缺乏对专业器材足够的认识,往往会手足无措,拍出来的片子也非常的糟糕。这样不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耽误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感觉商业摄影课太难,产生一种畏惧和消极的情绪,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基础摄影训练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少讲相机结构、光学成像原理,把专业相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测光与曝光控制方法、景深控制方法教会即可,重点放在学生的摄影体验上,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人像、风光摄影训练。通过一些轻松的拍摄实践既锻炼了学生操作相机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表现力,有利于接下来的专摄影的学习。

二、通过分组教学合理安排棚拍实训

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商业摄影的教学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全班学生一起进入摄影棚进行拍摄实训。根据摄影棚的大小、摄影器材的数量,教师要合理安排各小组进棚的顺序和时间。笔者在教学中一般安排4组学生同时进棚实训,每次实训时间为2课时。并安排没进棚的小组做好拍摄计划,寻找模特,完成商业摄影的创作草图、光位图、道具准备。这样,实训与准备实训交替进行,既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教学资源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组实训教学可以使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发挥作用,学生在讨论磨合中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明确各自的分工,比如摄影、灯光布置、道具制作、化妆等等。这样学生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普通教学针对个体时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三、有针对性的教学示范

教学示范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对几种经典商业摄影技法的演示,进行专业相机操作、灯光布置、道具使用、模特姿势设计、曝光控制、后期处理等的示范教学,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掌握到各种商业摄影的技能与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鼓励学生模仿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与学生一起研究优秀作品的拍摄技巧与方法,并帮助学生运用分析来的拍摄技巧成功模仿出高质量的商业摄影照片,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信与学习的热情,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进行商业摄影创新打下必要的经验基础。

四、强化数码后期技术教学,紧跟行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日趋成熟,在商业摄影领域里,数码摄影已经全面的取代了传统摄影的地位。相对于传统摄影,数码摄影在工作效率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一边拍摄一边通过液晶屏查看拍摄效果,可以及时的监控到照片的质量,而不需要等到洗出照片。从而使拍摄的时间和成本大大减少。通过数码后期技术,摄影师只要拍摄一些原始素材,便可以依靠Photoshop等专业图像处理软件来完善和再创造。

摄影学习计划篇9

二、海外婚纱摄影和蜜月旅行支出增长迅速

据香港婚礼管理协会调查发现,99%的受访新人会拍摄结婚照,当中10%会选择拍摄3辑或以上,个别新人更拍摄7辑,反映新人乐于以婚照留下美好回忆。近年新人到外地拍摄婚照情况,也有上升趋势,热门拍摄婚照地点包括日本、关岛及欧洲等地。调查也显示,选择留港拍摄婚照的受访新人比例创新低,只有67%,较去年下跌5个百分点。负责调查的婚嫁专家林寄韵称,香港经济情况向好,新人普遍乐意花更多钱筹备婚礼。她指出,新人在蜜月旅行方面的消费不断提高,有个别收入不高的新人,竟愿意在蜜月旅行中入住每晚收费8000元的温泉酒店,足见新人对婚礼的重视。另外,印度尼西亚Q里岛及马尔代夫,也属近年冒起的蜜月旅行热点。

三、香港婚庆培训模式

(一)香港婚庆教育培训机构情况

香港增长迅速的婚礼市场需要大量专业人员,香港培训婚庆专业人才的最早和最大的机构是香港婚礼管理学院(The Wedding Management Academy),简称WMA,于2007年成立,是香港首间培训婚礼行业专业人员的学院。WMA为香港婚礼管理协会 Hong Kong Wedding Management Association (HKWMA) 直辖学院,HKWMA是香港法定的专业婚庆管理团体。学院在促进国际婚庆业培训发展及工作支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为香港迅速发展的婚庆行业注入专业人员。HKWMA更籍着与全球具权威的行业协会合作或联盟、签署协议、设立相互认可机制,进一步与国际间紧密合作,使婚庆业更专业。

香港婚礼管理学院2006年首创“国际认可婚礼统筹师文凭CWP”及”国际认可活动策划师CEP”等课程,为香港市场创造出“婚礼行业”这个新兴行业,让市场对婚礼专业人士有认同并且有需求。

(二)香港婚庆教育培训模式

婚庆行业的专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有透过高学历、高资历的导师,以及高质素的课程内容、专业化的教材、高标准的准则才能培育出婚礼行业的专业人士,香港WMA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大学教育,更加突出实务能力。

1、学员对象及资格: 香港对婚礼策划师培训的学院资格没有严格限制,任何有兴趣或有志成为认可婚礼统筹师或活动统筹师的人员都可以参加,无须工作经验,采取走读式培训方式,一般在3 个月内完成培训,但由于婚礼策划涉及到营销、法律、活动筹划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因此参加培训的学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

2、专业学习。学员学习包括各种婚礼常识、婚礼预算表、婚礼计划书、顾客服务技巧、婚礼服务文件、销售技巧、合同及协议书、婚礼筹备表、见证过程、酒店、酒楼宴会流程、中西礼仪、大今姐、婚纱摄影、Wedding Day 婚礼摄影、新娘造型、发型及化妆、新娘形象及礼仪、婚礼司仪、婚宴饮食配合、危机处理及应变、婚展销售技巧、广告及宣传渠道、求职及面试技巧。学习模式采取课堂教授、个案研讨、小组讨论、婚礼策划实习、 参观交流、模拟婚礼活动策划。

3、师资情况。WMA香港婚礼管理学院作为培训婚礼行业专业人员的婚礼统筹专业学院,要求导师不但在学术上拥有高学历及专业资格,更更有广泛的业界经验。而专家顾问团亦集合了行业专家及知名的婚礼协会、公司等社会各界的代表。

4、实务及考察。婚礼策划是事务性很强的职业,香港婚礼策划培训在抓好学员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员实务能力的培养,加强婚礼统筹管理及实务操作,婚礼宴会统筹实践,婚礼场地考察,中式婚礼见证实习,婚礼进场仪式实习,新人证婚仪式实习,接送迎娶仪式实习,晚宴音乐衽攀迪埃香港婚纱摄影实习,海外婚礼实习。

摄影学习计划篇10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时刻把服从组织安排放在第一位,迅速转换角色,克服自己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全力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我始终把学习作为修身、做人的头等大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旅游局组织的所有主题党日学习活动,对接精准扶贫帮扶对象,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思想素养,坚定政治方向,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政,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从大局出发,凡事以大局为重。

(二)工作回顾

1、负责组织xx文化节xx旅游招商推介会。根据市政府领导意见,三年一届的xx文化节今年在xx主办,市旅游局由我负责节会中的xx旅游招商推介会的组织工作,我带领市场科及相关人员,认真筹划、反复研究会议方案,并与市文化局、招商局、海南澹州、四川眉州等地旅游局积极协调沟通,最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2、组织了“千年黄州——我眼中的xx”摄影大展。根据xx文化节组委会安排,由我负责“千年黄州——我眼中的xx”摄影大展,我组织各县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召开专题组稿会议,动员全市摄影家投入其中,通过近一年的组织,收到了1995幅(组)xx大别山风光摄影作品,然后我们又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评出了100幅(组)优秀作品,制作了精美的展板,在遗爱湖芸香阁前和遗爱清风广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市委刘雪荣书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继平多次带领外地客人观看,给予了高度评价。先后参观的市民达近十万人次。极大地宣传了xx旅游资源。

3、成功举办“两山两湖”摄影展。由我负责组织完成了市旅游局、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五月份成功在十堰市人民广场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柳长青、市文联主席陈训金、市旅游局局长郑光文及十堰市政府和文联相关领导出席了影展启动仪式。

4、成功组织上海市场xx旅游资源推介会。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通过制定计划、报批计划、对外招标等程序,确定上海市xx旅游资源推介会的承办商,最后于11月12日组织xx相关县市旅游局和旅游景区负责人赴上海参加推介会,上海市15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和旅行社老总参加了会议,上海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亲自参加会议并致辞,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推介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5、积极服务招商项目。旅游局与富金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招商协议,局党组决定由我在郑局长的领导下负责对接企业服务,我多次深入企业现场组织路口镇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和村组负责人召开协调会,介绍中南财大教授邓爱民来帮助企业进行旅游规划设计,外出考察自驾车营地建设经验,促进了项目的建设进度。

6、开办了《镜景》微信宣传平台。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办了《镜景》微信平台,先后编发了300多条宣传xx旅游资源的摄影作品信息,全面推出了刘雪荣论xx旅游系列文章,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最高单条信息点击率达到十万人次以上。

7、成功组织了xx防洪抢险摄影展。今年xx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在6月份我就通过《镜景》平台和xx摄影网向全市摄影家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拿起手中相机,深入防洪抢险第一线,记录战斗在防洪抢险最前沿的军民与洪魔战斗的精彩瞬间。此举引起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领导的高度重视,后又引起了市委书记刘雪荣的重视,他亲自安排在全市抗洪抢险表彰大会期间组织“2016防洪抢险摄影展”,并且刘书记亲自组织市四大家及县市部队领导观看展览,给予了充分肯定。

摄影学习计划篇11

1 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目的

项目式教学是指将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导入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相关信息、拟定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制作并最终评价制作效果及个人表现,学生通过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的亲力亲为,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1]

影视后期合成是我校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影像合成的技术原理,在前期和中期制作的基础上,合成最终的影片及润色画面表现。对应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理论,影视后期合成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是达成高层次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制作掌握综合技能,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图1)。[2]

2 项目式教学的工作方法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专业都通过设置连续性、渐进性的实践环节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将项目制作融入课堂则是能兼顾理论与实践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的项目通常有企业实战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和教师自命题项目。[1]其中,前两者由第三方提出具体制作要求,而后者则通常是由教师综合教学难点和设计的需求设置的虚拟设计项目。笔者在本文中探讨的影视后期合成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属于企业实战项目,是针对甲方的具体要求去完成制作,属于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完整实践工作的项目教学模式。[1]

2.1 课堂教学设计

影视后期合成课程重点强调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的技能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扎实的理论学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保证。为了保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该课程采用“先理论,后实践;先虚拟项目,后实战项目;先机房教学,后实地拍摄与制作”的教学方式。[3]

我校影视后期合成课程总计64学时,共8周。其中,前6周的教学设计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根据影视合成的关键技术将课程分成若干个子课题,如“Alpha通道与遮罩”“轨道蒙版”“混合模式”“动画控制”“抠像”“调色”“稳定与追踪”等。在每个子课题的教学中,以讲练结合的方式着重练习2~3个重要知识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点评。

2.2 实践任务制定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笔者尝试导入了与中山市公诚咨询有限公司联合设定的商业计划项目“微电影《蜕变》的拍摄与制作”,在课程后2周的时间集中带领学生完成微电影拍摄与制作的实战项目。微电影的主题是:反映公司深化改革的情况,传递正能量。中心思想是:以微电影的形式侧面反映分公司深化改革的举措、基层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状态及深化改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整体风格:诙谐幽默、积极向上、振奋人心。制作技术要求是:a.结合公司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定制微电影剧本,展现设计的原创性;b.微电影要求时长8~10分钟,画面高清,画幅统一为16:9。在整个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均有机会与企业的项目负责人面对面地探讨项目制作的各项细节问题,并就制作中的技术问题与指导教师们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影片最终完成之后再综合教师和企业意见,从微电影的剧本创意、视听效果、拍摄与后期处理技巧来对影片的效果进行综合判定。[4]

由于此次项目完成的时间紧迫(实际制作周期为23天),故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在与企业签订项目合同后的第一时间,就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微电影创作的一般方法,列出三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并逐一实施:第一阶段是项目前期制作(计划10天内完成)――教师带领学生根据甲方提出的剧本初步设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供剧本方案,根据甲方反馈的情况修改并确定最终剧本;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到甲方公司实地考察,落实拍摄场地取景安排,并制定出详细的拍摄计划。第二阶段是项目中期制作(计划2~3天完成)――学生分组按照第一阶段设定好的拍摄计划及分镜头到实地拍摄画面素材,同时采集影视同期声以备后期剪辑合成使用。第三阶段是项目后期制作,即微电影的剪辑合成阶段(计划10天内完成)――每个小组根据剧本设定对采集到的素材进行粗剪,集合各小组的粗剪段落,加上片头片尾及影片配乐,形成完整的影片,经教师和学生共同统一修改后,提交粗剪影片给甲方,待甲方反馈修改意见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精剪过程,将最终完成的微电影成片提交给甲方。至此实践项目圆满完成。

2.3 实践团队构架

在微电影拍摄与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全体学生构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制作团队。指导教师按照微电影拍摄制作的需要分出4个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加入不同的小组,并由学生自定小组负责人,每组人数根据实践任务工作量不同而有差异。小组各成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完成微电影相应场景的剧本修改、分镜头设定、实地拍摄、剪辑合成的全过程。小组负责人一边负责各自小组的工作进展和各项拍摄与制作的具体事务,一边直接与指导教师沟通。这样的团队构架保证了整个制作过程中高效率的沟通与制作,是项目最终按时保质完成的关键保障。

2.4 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课堂表现、影片效果评价、小组自评和组内互评,它们分别占总评分的20%、30%、20%和30%。其中,课堂表现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考勤及课堂学习情况给出评分;短片效果评价主要由教师结合企业意见以及最终成片的展示效果为每组评分;小组自评主要由组长根据每组工作量的多少和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对自己小组的表现给出自评分;而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则是每个组员参考工作量、对小组的贡献程度以及责任心为组内其他成员打分。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兼顾考评学生课内学习和实践表现,还能发挥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初期培育。[4]

3 项目式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教学成果

微电影《蜕变》的拍摄与制作项目从签约到提交成片,总共经过23天的制作时间,参与学生共计27人。除了按时保质地提交项目成果获得了甲方的好评外,此次项目式实践在教学研究中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3.1 项目教学驱动穿越课程的边界

微电影制作项目涵盖从前期剧本创意到后期剪辑合成的整个制作过程,将这种实战型、综合性项目引入课堂,彻底打破了专业课程各自为阵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多门课程的知识融汇起来,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制作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技术水平,还能将僵化的知识传递转变为灵活的运用从而促进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转化为对创意思维的引导和启发。

(1)项目前期制作。这一阶段的制作重点是确定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以及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以确定拍摄与制作的详细计划。期间不仅需要动画剧作、动画台本、视听语言等多门课程的理论支撑,还能培养学生的剧本创作能力与项目策划及实践操作能力。

(2)项目中期制作。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遵循“多角度、多景别”的指导原则,完成影像及声音素材的现场采集工作,需要利用专业课摄影与摄像、影视广告等课程中学习到的影像拍摄技巧,在视听语言、影视后期合成、剪辑技巧、音乐制作等课程的理论指导下,采集到丰富多变的画面素材。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主要需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画面的呈现方式,即如何组合多角度拍摄的影像素材使得同一场戏的画面表现更加丰富,避免刻板单一的画面效果;二是画面组接技巧,即每一个镜头、每一场戏之间如何无缝衔接、过渡自然,最终能够一气呵成地表达出既定的影片主题;三是拍摄技巧,即通过现场测光、监控等方法尽可能地保证拍摄到的素材可用,另外尽量使用同品牌、同型号的设备拍摄,以减少不同设备采集到的素材存在较大色差的问题,增加后期处理的难度和工作量。

(3)项目后期制作。在采集到大量画面和声音素材的基础上,参考前期剧本和分镜头的设定,依靠影视后期合成、剪辑技巧、片头设计与特效、声音制作等专业课程的方法支撑,完成微电影的初剪,并根据企业项目负责人的意见反馈完成影片的精剪、合成与特效制作、片头片尾制作、全片调色以及影片配乐的全部工作。

3.2 项目教学促进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项目实践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由之前的孤立学习转变为工作小组的模式,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小组中担任起导演、编剧、摄影、监制、剪辑、配音、合成、特效制作等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任务,并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通过完善自己和协助他人来发挥自己能量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增强,个人与集体得以共同成长。特别是学生在与企业负责人、与指导教师一对一的不断探讨中,掌握了综合性项目的整个制作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5]

3.3 项目教学促进师生专业能力的共同提升

在整个微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环节决定了影片质量的高低,即剧本的创意与写作、素材的拍摄与采集以及后期的剪辑与合成。特别是影片后期合成与剪辑工作,是项目实现的重要阶段,包含技术含量最高和难度最大的知识点,是决定最终影片效果的核心部分。师生共同努力,经过不断的实验和尝试,最终通过影片节奏的把握、片头片尾的制作和影片配乐的出色制作达成了影片理想的视听效果,而师生影视后期制作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直接的锻炼和显著的提升(如图2)。

4 结语

首先,在影视后期合成课程的课堂讲授与实践的基础之上,引入微电影制作实战项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使师生在积极主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最大的提升与成长。其次,这种教学方法更强调知识的多元性、跨学科性、教学体系的完整性,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后,在项目实践教学中,教学模式由单向传授式转变为互动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都被有机地联系起来,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也丰富了教师的实战经验。

总而言之,在后期合成课程教学中使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初步打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障碍,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蔡玉硕.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装饰,2014(09):129-130.

[2] 李文嘉,张毓云.协同教学模式下的家具设计课程实践研究――以校园家具设计专题为例[J].装饰,2014(06):107-109.

[3] 刘瑞兵.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高专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07):150-151+160.

[4] 单文霞.服装专业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化形态的探索与研究[J].装饰,2015(08):113-115.

[5] 路明.解析平面设计教学实训项目《又见》[J].装饰,2016(01):92-93.

摄影学习计划篇12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步步为营。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年轻时的他未能上高中就插队当了农民和工人。很多人像他一样没有选择,但能像他一样坚持自己梦想的却不多。终于,在1978年,已经27岁的他去学习了自己钟爱的摄影,为自己未来的转型进行积累。重新进入课堂学习后,他老老实实的做起了摄影,虽然他的志向仍是导演,但他显然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个时候的他仍在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实践中学习。

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师。1984年作为摄影师拍摄了影片《黄土地》,崭露头角。两年后,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广受赞誉,获得了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也正是这部电影,让他成功地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并以一个成功导演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奠定了他成功导演的地位。

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经过一段艺术片的成功后,他又转向了商业大片,《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部部商业大片的红火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最终带他走到了中国电影旗帜的位置。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又以其独特的大手笔,面向全世界展示了一部展现中国之美的"大片",也使得他站上了人生的巅峰。

他就是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而他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清晰的规划是成功的保障。

有的人,永远不知道人生需要自己去规划。他们生存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按别人安排好的路走完一生。有的人,永远是规划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现实面前畏首畏脚,缺乏开拓的勇气,最终一事无成。没有规划的人生便如同脱水的种子,失去希望;如同断线的风筝,偏离轨迹。

在我们学生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不明了学习的意义,更不清楚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只有在很多年之后,他们蓦然回首之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人生学习的黄金时光。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万物重新焕发生机的时候。而青春如同初春,如同朝日,如同百卉之萌动,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只有趁早规划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好的让我们在起点眺望终点,收获成功。

摄影学习计划篇13

重新确定协会干部,根据平时表现和工作能力确定个人位置。宣布本学期的工作安排并做讨论,确定工作计划。

2、外拍

借燕山镇给我们提供的平台,可以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桂林的美丽景色和人物风情,我们会不定期组织课程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同学进行外拍。

3、摄影比赛

我们会不定期的举办摄影比赛,为同学们提供平台的同时,也给同学们的水平作一个肯定。每次评奖我们都会请专业老师做评委,并且会在食堂展览让同学们进行大众投票。

4摄影展

我们将配合比赛,不定期的展览我们的优秀照片。

5、讲座

我们会继续请老师指导我们专业的摄影知识。

6、每个月第一周的周5晚上6:00进行协会干部将例行举办例会,研究协会一个月来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