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财会学习论文实用13篇

财会学习论文
财会学习论文篇1

一、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常见模式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常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多媒体演示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讲解财务管理的操作过程。这种方法一般与平常的课堂教学同步进行,这样能够较好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感性认识。

案例互动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相应的教学案例,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推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案例一般具有综合性的特征,需要学生从多方面收集信息才能很好地提出解决方案,所以学生在完成老师任务的过程中,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阶段练习作为一种常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学习完某一个专题的财务管理知识之后进行。关于练习内容的设计,需要考虑财务管理相应专题的核心知识要点。通过阶段练习的进行,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财务管理相应专题的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校内实验室模拟,是指在学校的实验室内,通过虚拟企业一个月份的财务基本资料,模拟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岗位职责,即进行企业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考核等。由此可见,校内实验室模拟的重要环节就是虚拟企业财务资料的仿真性、虚拟企业财务资料内容的完整性和对学生校内实验室模拟结果的考核。进行校内实验室模拟,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进行财务管理的实战能力。

校外实习主要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两种常见的形式。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进行。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是第四学期进行,而毕业实习主要集中在第七学期或是第八学期。生产实习属于认知实习的范畴,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等有一个直接的认知,为后面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毕业实习属于毕业前的一次重要练兵,是对前面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大检阅,良好的毕业实习环节,能够为学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和找到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撰写主要有专题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形式。通过撰写论文,学生能够培养查找资料的能力、跟踪专业理论前沿的能力和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当然,本科阶段的学术研究属于层次较低的归纳性创新范畴。

社会调查,就是利用学校的各种假期或是校外实习的机会所进行的形式多样的专题调查。社会调查小组根据老师初始提出或是设定的主题,由学生一人,或是几个人联合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撰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

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南昌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水利特色鲜明的二本院校,它设置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主要致力于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财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财务管理与分析的基本训练,具备经济管理类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中非常强调行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动手能力。所以,南昌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和安排。其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实践课时比例在总课时中的比重超过35%,在专业必修课中必须设置相应的课内实验,如《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等。第二,在财务管理专业下面设置三个专业方向模块,即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和机电企业财务管理。学生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模块。在设置的专业方向模块的特色课程中,学院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专题授课,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第三,在大二结束的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末),学生被安排在校内的手工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综合专业实验,这个环节是对学生两年来所学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的一次实战检验,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第四,在大三结束的暑假(第六学期末),学生将进行为期4个星期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生产实习)。第五,在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第八学期),学生将进行6个星期的毕业实习和12个星期的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此外,从第二个学期开始,学院就会给每位同学都配备一名专业课教师担任导师,主要是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如指导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挑战杯比赛、创业计划大赛、研究生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

南昌工程学院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每个实践环节,都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认真撰写和履行相应的任务书。下面以毕业实习为例进行阐述。

1.实习目的

(1)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熟悉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技能。(2)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同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检查学生毕业论文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计划性和完善程度。

2.实习内容

(1)对实习单位目前所处的理财环境的分析,了解实习单位现有资金的来源渠道、方式、资本结构状况;掌握企业筹资决策的基本方法;(2)参与企业投资项目有关情况的预测及投资方案的决策;(3)熟悉企业如何进行各项流动资产的日常管理;(4)参与企业实行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与考核;(5)了解企业利润分配的方案;(6)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分析企业近几年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变化。(7)收集毕业论文资料。

3.成绩评定

(1)在实习中的总体表现,以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检查情况为考核核依据,占20分。(2)实习周记的写作情况。要求真实、全面、详细、讲解清楚、内容、丰富,占40分。(3)实习报告。要求按格式写作、内容全面、字数不少于4000字,占40分。(4)无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的学生,不予评定成绩,视为缺考处理。

参考文献:

[1]张英明,费会娟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财会通讯,2006,(7).

财会学习论文篇2

MBA的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技巧和思维的培养重于理论分析能力,教授的责任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MBA财会专业的学员是一个个自我导向的独立个体,了解自己的学习需要,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明确出一个负责的态度,自我决定、计划自己的学习。MBA财会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来自个体内的力量,依据其社会角色的需要而学习,学习准备与其社会角色的改变密切相关;学习是以生活为中心、任务为中心、问题为中心,学习取向表现为立即应用;学习具有明显的合作性与对话性特征。MBA财会专业的学员大多有工作经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组织能力、综合能力、预测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经验是学习的重要资源。

一、MBA财会教学为何要运用行动学习法

1.行动学习法在MBA的财会教学中运用并培养会计学专业应用性人才的意义。行动学习法的教学模式经过很多次的教育教学各种活动的实践探索检验和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提炼而成,可以提高并促进学生的相关非智力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的全方面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相对系统化、相对稳定性以及相对理论化的对MBA的财会教学的模式结构。行动学习法最初的提出者是英国的雷文斯教授在1971年的相关理论,行动学习法是重视实践训练学生思维习惯和行为控制的一种“行为艺术式”教育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学习过程,具体体现方式为行动分组学习成员相互协调配合、集思广益和一起努力来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是通过各种学习项目来解决问题,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个人和组织共同促进成长的教育教学高效辅助工具。

2.行动学习法主要强调的是MBA财会专业的学生要组织好分组学习团队,具体采取措施为: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付诸实践活动。整个行动学习法的实践教育教学过程都体现在此“四位一体”的循环学习模式上,非常适合引入在MBA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学习中,使MBA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学习日臻完善,趋于完美,使新型教学理念及实际应用模式在MBA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的运用中更能潇洒自如,使MBA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MBA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易学,乐于接受,且深有体悟,感悟更深,更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使所学知识的才华有用武之地。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

3.“学习”的本义是“学”与“习”;孔子曰:“言之吾听,示之吾明,行之吾知之矣”。这都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

行动学习法由英国教授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小组研讨——付诸行动”的学习方式,使MBA学员在“行动”中学习,学习中“行动”。行动学习虽然以学习小组作为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学习的本质基本是基于个人的,学习的结果必然是使MBA财会专业的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提升。行动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参与式学习,突出MBA财会专业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行动学习更注意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建立在有效实践基础上的有意识的学习;是一个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为目的,在MBA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伙伴支持下的持续不断地反思与学习的过程。由于行动学习是以小组形式或团体方式组织学习的,不仅有利于完善MBA学员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种、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沟通能力。

行动学习法在实践性、应用性和合作性上的整合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既能解决问题,还有助于MBA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在MBA的财会教学中运用行动学习法,可以完善MBA的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达成MBA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MBA财会教学如何运用行动学习法

在MBA财会教学中运用行动学习法,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掌握MBA财会专业的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分组作准备;介绍行动学习的基本理论、方法,如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经验学习圈理论、头脑风暴法、鱼骨刺分析法等,并要求MBA财会专业的学生阅读国内外行动学习法的相关参考文献;制定必要的学习、考核规则(考核MBA财会专业的学生的勤奋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实践环节中的业绩等)。

2.以实际财会岗位如出纳、成本、总账等设置项目组,按项目成立行动学习小组,共5~8人;成员选择应综合考虑学员的年龄、性别、职业、学习表现、组织领导才能、工作经历、人脉等因素,并确定主持人、催化师(即促进者,一般可以由教师兼任,起补充、监督、点评和拓展的作用)等;MBA财会专业的学生可以扮演组内的不同角色,并安排不同项目组的MBA财会专业的学生进行轮岗。

3.根据教学内容和MBA财会专业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准备相应的问题等(备课)。

4.根据各行动学习小组的具体情况向学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MBA财会专业的学生运用行动学习法进行讨论并展示、分享讨论的中间成果;各小组不仅要解决一些问题,还要通过讨论发现新的问题。

5.教师(催化师)根据MBA财会专业的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情况,对课程知识、技能进行课堂讲解,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要求学员动手实验及做题(演练)。

6.小组代表汇报问题的解决方案及讨论中新发现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作补充,对其他学员或教师的质疑进行解释;如出现疑难情况,通常由教师(催化师)控制解决。适时进行反思、评估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7.执行行动计划,解决学习问题。

8.教师回顾和点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进行总结、考核。

行动学习法在我国高校教育中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组织模式和系统的正规合理的流程,但是对于行动学习法的实际应用都在进行探索性研究。对于行动学习法的相关概念及内涵和在实际应用中的规则等等我国学者都进行了深入性的总结和研究讨论,并且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全国各地的教育行业、培训机构都在争相采用和欣然接受,行动学习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必然趋势。在MBA财会教学活动中运用行动学习法应注意的事项: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需视具体情况讲授新知识,注意与所提出的问题相联系,与已经学过的学习内容相衔接;对MBA财会专业的学生所提问题应当结合课程的内容,符合学员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及其工作经历,能引起学员的兴趣;分组要考虑不同学员之间的合理搭配,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分享和交流各自思考和行动的学习成果,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鼎昆.行动学习[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财会学习论文篇3

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总策划、北京普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有力教授在新闻会上致辞说,“21世纪中国的你,和美洲早年的他,欧洲当年的她一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是财富世界的一滴水,就应该理智地浇灌投资世界那些属于你的财富成长之树。这是世界的投资森林,我们不能因得到一棵草或丢掉一片叶而迷失,不懂投资理财在当今世界无疑会寸步难行。如今有了一种新说法:开门八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另加理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投资理财的重要性――有钱只能证明你有理财姿源,并不一定代表你会投资理财;如果你不懂投资理财,你将一直过着老鼠赛跑式的平凡且有压力的生活。你只要近期留意媒体,就会发现:吸纳国际投资理财精华,把握投资机会,修正投资理念,是中国财富界与国际接轨的命门。掌握投资理财要领,提高投资理财能力,让金钱为你工作,成为富人并不难,实现财务自由并不难。正确的投资理财理念和有效的投资理财方法,对于当前面临财富机会又身处投资风险中的家庭无疑是一座灯塔。”

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执行主席、北京人间远景文化交流公司董事长刘景斓在新闻会上致辞说,“你想变成名震四邻的家庭理财高手吗?你想实现财富梦想,实现家庭富足吗?请关注首届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这是国内首创的家庭投资理财学习交流大平台,每届论坛邀请30多位理财界权威专家及长期浸润于投资行业的顶尖高手,汇集海内外财经名流、财富精英、理财大师,为企业总裁和各行业成功人士烹饪家庭理财饕餮大餐,帮助百万元中产家庭洞察理财机会和陷阱。股市疯狂,楼市火爆,家庭钱景,理财圆梦。”

财会学习论文篇4

一、《财务案例研究》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通过分享教学经验,解决了课程辅导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财务案例研究属应用型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会有更多新的案例出现。很多辅导老师是现学现教,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在某省级开放大学系统内,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或面授教研活动,精通这门课的教师与其他辅导老师分享其教学方法、电子教案和相关文档,使得辅导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二)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在线讨论功能,消除了学生在远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其优势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也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需要很大毅力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通过网络课程的在线讨论功能,学生和辅导教师互相协作、互相帮助来建立对课程相关主题的理解。通过网络课程在线讨论建立的学习群也可以考察社交场感、认知存在和教学存在的效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和关心学生,形成温暖的网络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对现实世界的有效扩展。

(三)通过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解决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单一、协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与交互环境,特别是结合案例教学的一些特点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来鼓励、保障交互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和讨论的乐趣,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小组讨论、课堂(在线)交流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加工信息,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写作、沟通、协调、演讲等多方面能力。小组学习是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通过学习小组的组建并开展活动,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在线的讨论和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还能获得人际交往技能、创造性思维技能等。

二、《财务案例研究》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一)建设了《财务案例研究》网络课程。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资源,再完备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服务都是徒劳的。本课程教学中建设了《财务案例研究》网络课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优势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也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所以我们将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人网与由资源构成的互连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教与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主动地或被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由责任教师、分校辅导教师和学生组成了一个网状结构,这样任何班级的任何学生都可以向与这门课相关的课程组成员沟通,也可以与别的工作站的学生交流,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多对多的联系,达成师资的分享。

图1.课程人网和资源网―“立体网络”教学资源示意图

(二)构建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机制

本课程教学中运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运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建立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在《财务案例研究》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教学环境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借助网络课程中提供的各种文本、图片、视音频、学习内容、案例库、在线测试,进行结构化展示,并且通过协作学习、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等功能,促使学生同步参与、建构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财务案例研究》课程教学的创新点

(一)建设“立体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是立体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表现形式包括文本、多媒体、视频、在线题库等。内容安排包括教材中的案例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方便的熟悉教材内容。另外,网上课程针对教材中的14个案例均有相应的视频授课,利用网上课程使学生享受到与责任教师面对面上课的感觉。在学习家园板块,根据每个案例均设有政策链接和财务热点,都是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当前经济热点来丰富学习资源,使网络教材一直处于动态更新中。纸质教材与网络课程并行。可以适应当前经济法律不断更新和财务热点不断涌现的环境,使学生不至于因教材更新缓慢而与社会热点案例和当前经济法律法规脱节,同时符合当前学习者的阅读习惯。

(二)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网上讨论的主题根据学生的职业和阅历设计,通过网上互动讨论,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明确任务,最后依靠财务管理理论和国家经济政策去解决任务。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远程自主学习技能,帮助学生适应远程和网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了远程学习者的虚拟学习社区,这里处处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师生也在融洽的交流中增进了友谊和信任。目前该门课程的网络论坛不仅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驿站,更成为他们求助的驿站。 同时通过网络化的师生互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现代网络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合作性、共享性和辐射性。

参考文献:

[1]陈洁、张春明,“三级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商业会计,2011(18)

[2]赖丹.面向本科层次的财务会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 会计之友,2013(1)

[3]王李,案例式互动教学在《内部控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会计之友,2012(16)

[4]梁飞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财会月刊,2011(5)

财会学习论文篇5

毕业设计与论文环节是高校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该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它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了基本理论及专业技术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科研活动,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开始进入设计、研究、管理等领域。通过该环节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业务工作基本技能、调查研究、论证、计算、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与写作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或环节能够达到如此全面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然而,近些年来高校毕业实践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假大空、抄袭现象时有存在。如何改进才能制止这种现象,以保证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质量,目前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其毕业论文的难点

自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以来,财务管理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财务与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掌握财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财政、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成为具有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并能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的财务与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 财务管理属于软科学,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主观世界,研究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财务管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包括到实习单位跟岗(或顶岗)、调研、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对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文字、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这实际是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检验。财务管理的毕业论文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毕业论文资料、素材获得难

毕业论文通常应利用毕业实习来获取相关的实践素材,毕业实习一般应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相对而言会计专业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学生可以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或者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审计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内容常常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如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投资、成本、利润、税金、价格等),学生实习帮企业干活不多,却要给企业增加很多麻烦,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接纳,更不愿意提供有关资料数据。

(二)毕业论文写作主观性强,无一定之规

财务管理的毕业实习论文环节的特点是主观性强,论文写作无一定之规。由于有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事先确定,因此论文题目、论文素材、写作方法及内容的选择都需要通过学生在实习中了解企业情况后自行确定。整个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精通有关专业知识并对实习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场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等,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这常常使得学生在毕业实习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以及论文写作初期均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若要写好很不容易,但若写成假大空,则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完成。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实习安排方面的原因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与院校可以有同一系统的归属关系,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企业比较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前,先由教师去企业了解情况确定题目,再由教师带学生去企业实习,能作到实习内容与论文题目内容相结合,有了问题也可及时解决。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院校与企业无隶属关系,由于财务管理毕业论文环节具有实习调研等上述特点,企业一般不愿接纳学生实习。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只得由学生通过亲朋好友自行联系解决。实习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的前几周,多数学生由于事前对实习单位情况不了解,所以论文题目事前不能确定,只有通过实习一段时间了解情况后才能确定。实习结束后回学校进行论文写作时间大约十周,答辩时间一般为六月底。

上述实习安排在客观上会造成以下弊端:

1. 毕业实习不能针对论文题目内容作到有的放矢。

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会产生以下弊端:一是学生无经验,联系的实习单位不一定合适。有的实习了二、三周才发现实习单位不正规,原始资料、数据不足,再换单位已浪费了很多时间。由于实习收集不到论文所需的资料数据,写论文如同无米下锅,这是论文假大空的重要原因。二是老师没有跟班带队,有的学生在外地实习与教师相距遥远,不便于教师监督指导。

2. 毕业实践论文环节在时间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分配不再由学校分配而是要自主择业,供需双向选择。毕业实践论文环节在时间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有以下原因:

1. 受考研的冲击:考研时间正值毕业论文实习前期,学生无暇顾及实习单位的安排;此外个别院校为了便于学生考研,允许学生缓考,缓考时间正值毕业论文实习期。

2. 受就业的冲击:毕业实践论文写作时间正值学生就业找工作、面试时间。

3. 受最后补考的冲击:给予大学四年中课程不合格学生的最后一次补考机会的时间也与毕业论文实习期重合。

4. 其他原因:有的学生还要打工挣钱,或是为了偿还上学贷款、或是为了旅游。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毕业时期的学生诸事缠身,难以将时间与精力全部投入到毕业实践、论文写作中去。上述市场经济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造成高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客观原因。

(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 有些院校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认识和安排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形式下的毕业实践论文教学工作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仍然沿袭原来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遇到困难和阻碍的情况下更是缺乏对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的院校对毕业实习论文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和评价标准,或者有标准不能认真贯彻执行和具体落实。管理部门人员短缺,管理经验不足,有的学校无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机构(如不设校系两极答辩委员会等)。

2. 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不规范、不完整、不具体,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果无质和量的具体标准,尤其是不合格的下限不明确,采取能放就放的态度。

3. 对青年指导教师缺乏业务培训工作,指导教师的指导资格认证和指导质量控制不严。一些青年教师未经培训就参加指导工作,由于缺乏指导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无法对学生实习调研、论文写作进行有效指导。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有的教师对论文指导不重视,责任心不强,精力没有放到指导上。对学生实习调研不过问,放任自流。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一字不批,一字不改,有的论文题目存在明显问题。

2. 指导教师数量短缺,有的一人指导多名学生。

3. 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有的追根寻源实际是教师的水平问题。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

1. 投入到毕业实习论文写作上的时间与精力不够。其主观原因在于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认为论文写的好坏都可以过关,其客观原因在于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在时间上受到就业、考研、补考等冲击。

2. 写作能力欠缺。有的学生不懂什么是论文体裁,错字漫天飞、词不达义、语言表达能力差,综合分析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平时学校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写作训练。如平时的作业、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更缺乏论文写作训练。有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从来没有接触过论文,到毕业时,一下要写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并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难度确实不小。

三、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从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论文教学环节确实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和制约,但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能否跟上,为此建议采取下列改进措施:

(一)实习安排上的改进

借鉴国外院校经验,平时应增强调研写作实践环节,为毕业实习论文写作提早做一些铺垫。

1. 学生从进入大三专业课的学习后,可利用假期布置一周左右的小调查或小实习,开学提交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以培养学生社会调研实践能力,为毕业实习调研提早做一些铺垫。

2. 平时的作业、考试应有一定比例的主观题,在有的课程中应增加小论文的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及写作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管理上的改进

院校各级领导应提高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做好转轨变型工作,即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在深入细致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特点基础上,制定相应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实习论文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并始终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标准,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措施,严把质量关。

(三)教师方面的改进

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有责任感、敬业精神强、整体素质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毕业实践论文质量的基本保证。

1. 要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严把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关。

2. 对每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应有合理的限制,以讲师为准一般以不多于3人为宜,助教一般不得独立任指导教师,以保证指导质量。

3. 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严把论文质量关,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贯穿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

(1)实习前教师要向学生布置实习、调研和写论文的大体步骤、方法、内容。使学生对实习、调研、论文有个大体了解。要使学生作到三个明确:

第一: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明确毕业论文的总体思路和方式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要求;

第三:明确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及各项规范性要求。待学生实习一段时间确定论文题目后,再下达具体任务书。

(2)实习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指导。

(3)学生论文写作阶段每周至少与学生见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保留修改学生论文的初稿,以便检查。

(4)建立竞争机制,毕业论文应有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

(四)不拘形式,让学生真正从此环节收益

毕业实习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一是建立校外毕业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毕业实习质量及有关资料、数据的获取。二是通过在校期间的模拟实践,以弥补学生难以接触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可以采取案例实践或ERP沙盘仿真实验。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财会学习论文篇6

财务管理;导论课;教学技巧

1引言

《财务管理》作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重要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具有综合性较强,计算公式较多、学习难度较大的特点,却对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职学生对于财务管理课程却望而生畏,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感觉学而无用,这也给讲授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挑战。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财务管理的导论课决定了学生对财务管理的第一印象,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着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财务管理导论课教学的探究显得十分必要。

2财务管理导论课教学现状

2.1教师直接进入教学正题

部分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导论课教学时,直入主题,进入新课讲授,甚至有部分教师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等同于导论,这样使得学生上完第一次课后不知所云,不知道这门课学习后对自己将来有何用处,从而使得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法进入财务管理的殿堂。

2.2教师搭建财务管理完整的理论体系,然后进行讲解

教师先对课程进行完整的介绍后,将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完整地呈现给学生,然后开始逐一讲解,这种讲授方式在高校中非常普遍,其优点在于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理论体系完整。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3财务管理导论课的教学目的

3.1弄清财务管理与会计区别,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相当一部分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认为,《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同学应当学的,对于会计专业的同学来说,考过会计从业资格证即可,没有必要学习财务管理。这是学生中存在的典型的财务管理无用论,由于学生没有弄清楚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导致了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财务管理的学习,因此我们在导论课必须要首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告知学生会计和财务管理是一对孪生姐妹,两者密不可分,对于企业的管理缺一不可。

3.2明确学习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高职学生普遍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告诉我们,成人的学习具有功利性,只有当其感到需要时才来学习,并且他也只想学他认为需要的。因此,在财务管理导论课的教学中要将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目标明确,让其感到通过一学期的财务管理课程学习是有用的,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3.3告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财务管理课程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课程难度大,知识点多,计算复杂,学生容易知难而退,因此,需要在导论课中告知学生科学学习财务管理的方法。

3.4激发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财务管理导论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4财务管理导论课教学方法

4.1问题导向法

问题导向法是通过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后,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比如,可以问同学们,当年你在填报志愿时,为什么要填报很多学校,而不是只填一所学校。通过这一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的问题,为其设置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财务管理课程。

4.2谈话法

通过谈话的形式,问学生一些问题,将学生带入财务管理的殿堂中。比如,在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准备选择什么项目,你最关注的是什么?第二,你需要多少资金?如何获得这些资金?第三,当你赚了钱之后,你准备怎么分钱。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是他将会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在一种很轻松的氛围下掌握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4.3讨论法

设计讨论题目,进行分组讨论,比如你毕业后准备买一套100万元的房,如何付款更划算,比如给定一个公司的股票,你觉得他值得投资吗?假设准备去某地自由行,你们如何做出开支,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4.4游戏法

通过引入SYB创业培训中的供给与需求游戏,可以让学生体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此外,搭建纸楼游戏,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做到成本最低和收益最大。

4.5案例导入法

将音乐、文学作品的片段引入财务管理导论课,例如《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的主人翁葛朗台为什么爱财如命。例如小苹果中有一句歌词“我种下一棵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为什么从一个种子,可以长出果实,引出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种子到果实的过程。将音乐和文学作品的片段引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

作者:李弘知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学习论文篇7

中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高中阶段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高职业素能和文化素养的工作者的紧要任务,这种职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日益重要与必要。所以,对于中职财会专业的教育重点就在于这种职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解决就业的有利优势。随着社会人口竞争压力的增大,就业难一直是社会运作的弊病之一。增大锻炼财会专业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力度与开发其创新思维,成为现今社会刻不容缓的要求。

一、中职财会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和困惑

在注重职业技能培训的培养模式下,目前尚存在诸多难题困扰着中职财会教育的出路。

(一)生源的不稳定性。中职院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虽然同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但是一直以来,学生家长都是想通过普通高中高考的方式,考取大学继续深造,不愿意过早地踏入职业素能培养。另外,众所周知,中职院校不像普通高中招生要通过比较严格的入学考试,它的进入门槛日趋地下甚至免试也可。由于这种门槛的虚无,导致进入中职院校读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未通过普通高中入学考试或者是一些肄业生,这就导致学生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不是太高,基础知识的掌握过于单薄,综合能力整体偏下。同时,一般入读的学生大都十三四岁,还未成年,社会经验几乎为零,更别说接触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由于财会专业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知识基础,还有一些偏专业的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能力欠缺,所以导致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较为通俗的语言来讲解,还有通过一些模拟的实践操作等等,这些较为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与辅导。但是,还是会存在讲解后学生没有学透,实践操作后学生不明白等现实问题。

(二)学生专业学习偏难。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对社会经济知识的欠缺,对于财会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与术语较为陌生,所以入门难也是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同时财会并非只有理论性知识的研习,更多的实践操作方面的学习。这样,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相辅相成,这种共存中应当偏重于实践操作的教学。在教学方面要针对财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财会一般存在着三个层面的学习,第一个层面就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学习,例如简单的处理账目的软件运用、账目原始凭证的填写等等;第二个层面就是集中教学财会的完整的工作流程,例如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来完成流程运作;第三个层面就是根据公司运营及账目情况来做出财务分析等,例如财政预算等等。在中职财会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教授前两者的能力。第一个能力主要是熟能生巧,关键是要学生多复习,多进行电脑操作;至于第二个可以进行模拟教学或者带领学生进入实体公司实践学习。这样的亲身经验更能快速地使学生熟练知识。但是,由于模拟教学依旧缺乏真实性,理论安排与实际情况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教学中并不理想。另外进入实体公司实习也存在公司接待但不真正教学的情况。所以这就从不同程度影响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毕业后存在就业偏差。由于上述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当学生进入社会后,这种“先天残疾”表现地更为明显。自身能力的欠缺,导致学生在激烈地竞争中,不够自信,不堪重负,往往放弃所学专业的工作。

二、中职财会教学的出路与对策

中职财会教学中存在着这些不容忽视的难题困惑,只有慢慢改变此种现状,它才能在如今科技发达的社会不被淘汰。要想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必须建立新的教学思路。

(一)建立新教学理念,构建科学的专业学习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稳定发展,财会人才的需求量依旧显著,那么我们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教学导向,设计科学的教学课程,进行专业培养。第一在设置课程目标时,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首当其冲,学校在组织教学时,应当多联系公司企业,尽最大可能安排学生实地实习。第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纯粹的理论教学缩短,按照就业岗位的要求进行实践培养,理论实践结合,使学生日后进入岗位不至于将学校所学放弃。第三针对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从教师入手,培养教师以实践操作教学为先,且在这种教学中融合理论知识的拓展,这样学生既能是所学应用实践,又能在实践中熟悉理论,一举两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职业信心的树立。

(二)改革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一般说来,财会专业的理论颇多,且较为硬性化,不想语文教学那样可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再加上,目前财会专业还是属于热门专业,就业前景佳。学生在入校时,专业选择上可能出现盲从,并不真正了解专业所学。由于专业学习的枯燥性与选择的未知性,真正进入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也是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置适当地教学程序或者教学环节,考虑学生所需,锻炼学生的钻研能力和吃苦精神。例如,设置一些模拟实践过程,着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在调整教学过程时,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目标。

(三)革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中职财会教学重视实践训练,这也是教学中的核心阶段。目前,像普通高中一样,中职学校进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时,还是倚靠传统的笔试方式,这样使得学生还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对实践操作学习的存在轻视现象。这种不太全面的培养模式,促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进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在调整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势在必行。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实践考评的成分,同时将理论考核的分量降低,使二者能够平衡稳定,也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财会学习论文篇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必须在资金市场上进行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自主地进行利润分配;必须进行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的权衡;必须自主地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等单位中迫切需要重视的一项管理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少有识之士甚至认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如何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管理势必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企业中设置独立的职能部门并配备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从事财务管理成为必然。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其丰富的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内容,给未来财务管理人员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除熟悉和掌握坚实、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软件应用等知识。

总体上说,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竞争观念、风险观念、货币观念、价值观念、信息观念等与市场经济相关的观念;其次要具有战略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适时决策;再次,在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要遵循财务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如环境适应原则、平衡弹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等,并善于运用财务预算、投资决策、风险分折、价值评估等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门“技巧性”相当强的学科,而财务管理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注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模式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后由理财学专业更名而来的。其实,上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就开始试办理财学专业,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代“大会计”观念的影响,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试办理财学专业的高校积累的成熟经验不多,财务管理(或理财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尽合理等都制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一直是莫衷一是,有的也只是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略加修改,区别不大。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有很多模式,下面列举两种:

(一)由实习和实务教学两方面的内容组成

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是学年实习,而且是由实习和实务教学两方面内容组成。其中:

1.实习包括课堂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

(1)课堂实习,是指在主要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感性认识。

(2)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完后,也可称为专业实习。这是一次重要的实习,一般由学校或专业教师安排。它能使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以后的学习兴趣。

(3)毕业实习。这是结合毕业论文的写作和就业去向的选择进行的实习。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联系单位,也可以结合毕业分配,到接收单位进行初步实习,以便收集资料,完成毕业论文。

2.实务教学包括案例分析和实务界专家讲座等

实务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案例,使学生形象地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校经常与实务界保持联系,聘请企业的财务管理专家来校讲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由八个方面内容组成

这八个方面,包括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专业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等。现分述如下:

1.演示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教学使用的案例,要求最好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单元练习。这是一种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篇章)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内容设计上应系统地反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完整、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练习中既要有确定解的问题,也要考虑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并有多个解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充分应用提供的资料全面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多元化解决方法的能力。

4.校内模拟实习。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以及相关资料为基础,模拟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相关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从模拟实习的内容上看,应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回、资金分配等全部财务活动和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整个财务管理的方法循环;从实习手段上看,既要进行一般的模拟实习,又要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校外专业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和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面广,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通过校外实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校外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6.社会调查。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社会调查一般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的内容和形式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和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工作。社会调查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7.项目设计。这是一种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实际或模拟系统(项目)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一个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项目设计可以―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一个项目小组完成;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与企业联合完成。

8.撰写论文。包括中期论文(学年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这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撰写论文实际上是一个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

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构想

嘉兴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为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知工艺、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体系的设计和安排格外重视。其包括的内容主要有:(1)一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规定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时间;(2)本专业主要专业方向与特色课中,每门课程必须安排至少一个综合性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实施案例教学法;(3)第四学期末,相关会计课程安排会计综合专业实验;(4)第七学期末,安排为期两周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验);(5)第八学期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6)从第二学年开始撰写学年论文;(7)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导师的“导师制”;(8)从第五学期开始安排实行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指导制度;(9)暑期社会实践。

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实验”(也称模拟实习)作为实现本专业培养规格的重要途径,是嘉兴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本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理论和实务知识,在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仿真的环境中,独立处理企业单位财务活动,锻炼财务管理专业能力的一项实习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模拟实习,经受一次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做法是:

1.明确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为了优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使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实际、熟悉实务、加强实践,根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在第七学期进行一次为期两周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

(2)通过财务管理模拟实习,要求学生能够把在此前学过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知识串连起来,从感性上理解财务管理中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和财务分析等基本内容的实务做法,更深地了解和学会如何利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2.采取的实习(实验)方式

专业模拟实习(实验)将采取校内实习和校外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实习将统一使用一个在财务方面内含一定潜在问题的上市公司的比较复杂的案例,内容涉及筹资、投资、利润分配、会计、管理、纳税、资产重组等。由学生在阅读案例、准备材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财务分析师比较超脱的角度,将此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详细罗列出来,并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对策,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进行分组研讨,最后由指导老师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案例来源将选用某上市公司公开的2-3年的年报,结合教师对该公司的调研所得资料合成而得。

现场实习将由学生到“双导师”制下的校外实习单位,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实习。

3.科学安排实习进程

实习时间共2周10天时间。

在校内实习前两个星期,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案例,并准备相关材料。校内实习时间共安排7天。5天时间主要用于独立撰写分析、对策报告,2天用于研讨。每个学生的分析和对策报告在研讨前交给各自的指导老师。

校外现场实习由学生提前1个月与校外指导教师定好实习题目,一般选用实习单位具体的筹资、投资或利润分配方面的实际事项,可以是已经完成的项目,也可以是正在进行的项目。让学生凭自己的学识独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间为3天,如时间不够,用业余时间解决。

4.成绩评定

财会学习论文篇9

一、中职财会教学存在的不足

1、生源质量不高

说到中职学校,不得不说的是其生源质量。中职财会也是一样,其百分之90以上的学生都是刚刚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尤其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扩展,更是给中职教育生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在中职财会的这部分生源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较差,有的参加了中考落榜,有的甚至没有参加中考,直接有中职学习免招进校。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初中毕业,大部分还处在青春期,叛逆,难以管束。因此,面对这样特殊的学生群体,不管是给学校的管理还是老师的教学都增加的许多难度。

2、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传统的中职财会教学方法单一,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视理论教育,一本教材一教到底,最后进行统一的实习采用“2+1”的教学模式,2年学校理论学习,一年校外实习。加上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是老师讲授新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中职财会的教学课堂显得格外的枯燥乏味,

3、中理论、轻实践

中职财会教育本是培养社会所需的财会人才的一门重要职业教育,通俗的将就是直接面向社会的就业教育。但是从教学成果来看,中职财会教育效果似乎不是很明显,其中很到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中职财会的教育并未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背离了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原则。职业教育一般是实行3年的教学制度,2年学校学习,一年在岗实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分离,学生不可能扎实掌握相应的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优化中职财会教学方法

1、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核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中职教学就是就业教育,同样的,中职财会教学就是主要从事财会人才的教育,所以中职财会的教学必须考虑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会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是作为会计所必须的一块敲门砖。而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必须通过《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三门课的考试,中职财会教学必须保证学生在学校通过这样的考试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所以开展以《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三门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促使学生能在在校期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理论与实践并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中职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水平较高,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财会人才为主。但是在传统的中职财会教学中,几乎重视理论多于实践,学校采用2年理论1年实践的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较强的财会人才。中职财会教育应该在重视理论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育,中职财会主要是一种就业的教育,直接面对的是社会的岗位,缺乏实践学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找到满意的职位。

改变传统的中职财会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不是说就只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完全放弃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实践的基础,没有理论的支撑实践的来的经验是不能培养出合格的财会人才的。但是说理论重要,相比而言实践更为重要,因为实际的工作中,是实际行动产生了直接价值。然而理论与实践虽说是四个字之差,但要跨越这几个字却要付出诸多的实际行动才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践,再实践。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再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部分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分发一些原始的凭证单据,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单据的整理、绘制等工作,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优化课程设置,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传统的“2+1”模式,偏重理论,且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效果不佳。教学要坚持学以致用,理论知识学习以后,进行严格考核,并进入相应的实践结论,即将传统的最后一年教学――实习,分为几段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利于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

3、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统一的教学方法下教学质量差的问题。作为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学生,而不是一个学生,而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等方面都有着巨大差异,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也要有针对性,不能一成不变,以一盖全。

中职学生,多少刚刚初中毕业,对于还处在青春期的他们,还存在着叛逆的心理,渴望被重视,渴望独立。然而通过一轮中考的筛选,他们似乎是被默认为差等生,学习成绩不好、学习能力较差之类的词语常常运用于他们身上。但是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老师,一定不能对自己的学生存有偏见,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初中的时代可能他们没有好好珍惜机会而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点及学习基础组织合适的课程教学,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这样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蒋晓礼.浅议中职财会教学改革[J].现代阅读,2011,(7)

财会学习论文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79-02

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否定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财富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劳动追求的目标。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都希望富裕而强盛,其拥有财富的多少绝对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

一、财富的概念

财富的概念可表述为具有货币价值、交换价值或经济效用的财产或资源。经济学上,财富是指物品按价值计算的富裕程度;对国家而言,全体居民财富的综合,成为社会或国家的总财富。

从一般意义而言,社会或国家总财富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智慧财富、物质财富、货币财富。物质财富可理解为资源、资产、资料等概念的合成体,比如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房产、工厂、桥梁、机器设备、工具、原材料等,这些财富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货币财富则是指在一个国家内,甚至在国际上流通的币种,例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元、人民币等,货币的多少可用阿拉伯数字表达。一个人、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拥有货币的数字越大,其拥有的货币财富就越多。物质财富也可以通过评价转化为相应的货币数字,这个数字越大,拥有这种物质财富就越多。

智慧财富,也称为学习财富或知识财富,其中的智慧包括政治智慧、经济智慧、军事智慧、文化智慧、生活智慧、科学智慧、思维智慧、交往智慧、处世智慧等。智慧潜藏于人的大脑,人人都有智慧,毫不夸张地说,智慧创造财富。

货币财富属于显性财富,物质财富属于中性财富,而智慧财富属于隐性财富。

把货币财富、物质财富和智慧财富分别用三条线来表示并构成三角形,称为财富三角形。

众所周知,在数学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什么是稳定,就是能保持相对静止。其原理在于:构成体的质点以最少的连接组合在一起可表现出强大作用力时的外在物质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很多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应用。例如埃及金字塔、桥梁、房屋、自行车等。在生活语言中,也有很多成语体现着三角形的原理,如约法三章、三足鼎立、三十而立、三位一体、三思而后行等。这些特点都体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从三角形的稳定性来看,在财富三角形中,由货币财富和物质财富构成夹角(B角)后,智慧财富作为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决定财富三角形稳定性,不可忽视的一个条件是,三条财富边的“质”必须是相等的。假如,AB和BC两边是由“钢筋”构成,而AC边由毛线构成,这样的财富三角形是不具稳定性的。

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看,在夹角B确定以后,决定面积大小的三个数中,是常数,高与低是正比例关系,所以底的长度起决定作用。

我们可以把财富三角形的面积视为社会或国家总财富。社会或国家总财富的增加或减少,智慧财富的质与量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借助1895年4月17日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来说明:其第四款中,日本要求清朝政府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如下图,由于战败,说明清朝政府的智慧不够,从而使本应属于中国的财富流入日本,损失的财富为SABC-SA'BC',即图中的阴影部分。反过来,对日本而言,中国损失的却变成了日本增加的财富。

同理,对于物质财富也会由于智慧财富的质量而使一个国家财富总量发生增加或减少。例如,美国在1867年3月仅用720万美元从俄国手中买下阿拉斯加,从而使美国的土地资源增加了1518800平方公里,这样美国的国家总财富也得到相应增加,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战略智慧。从财富三角形的原理,可以明显地看出,智慧财富的“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财富总量是否相对稳定、是否增加与减少。那么,智慧财富是以何种形式存在的呢?事实上,智慧财富是由智慧创造的,而智慧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进步,其本质是靠人们已经产生的智慧来推动的。毫无疑问,社会要不断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现在和未来人的智慧,如果人的智慧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二、“学习和教育”能够保持创新活力

智慧潜藏于人的大脑,那就存在一个如何开发的问题。可以用倒推的方式来找到人类智慧开发的途径:智慧财富依靠智慧而产生;智慧来源于科学的思维,思维要依靠足够的知识,而知识却来源于学习。可以看出,学习是人脑智慧开发的最主要的途径。离开了学习,人的智慧就得不到开发和启迪。人类的智慧不够,就不能有所创造、有所进步,也就不能产生智慧财富,从而使我们的社会财富总量出现萎缩,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这个结论对个人家庭、企业组织、地方政府和整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效地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初步形成了学习型社会,不断增加了包括智慧财富在内的国家财富总量,从而占据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国家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发展压力更大,社会进步的任务更艰巨。换句话说,为了应对各个方面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增加国家财富的总量,尤其是中华民族智慧财富的进一步开发。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化工程,也是一个永无停歇的人类开发项目。

另外一个事实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基本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导致经济停滞。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在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方面继续增加投入,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国民“学习和教育”上寻找突破口。伟大导师列宁曾强调:“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可见,“学习”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并不难,难的是学什么,谁去学,怎样学和学后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构建新型的学习型社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和科学的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使全民学习行为长久持续,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加智慧财富,使整个国家始终保持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

要使全民学习行为长久持续并获得效益,创建新模式学习和提供可持续的学习动力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新模式学习

当前的社会可称为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重大挑战。目前,在经济、金融、军事、购物消费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是在全民学习和教育的结合上却严重滞后。以“淘宝网”为例,人们在上面什么都能找到,什么都可以买到,过程简单,效率奇高,还能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绝对可称为消费购物领域的一场大的变革。以此为范例,是否可以创建关于全民学习资源的“淘宝网”呢?从目前信息化水平来看,硬件资源和设备条件已能基本满足需要,而在教育和学习资源的软件建设方面尤显不足。只要国家和社会力量加大这方面的研发和投资,实现全民学习和教育的超级“淘宝网”(learnning windows)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个平台上,真正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和处处可学”,为每个人都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共享优质的学习资源。

四、关于可持续学习动力问题

人们学习的真正动力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罗列很多观点。比如,生存的需求、生活和成长需求、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发展和成功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和兴趣的需求、社会交流与沟通的需求等,以上这些观点作为学习的动力,支撑着人类长久的学习活动。但经过长期探索和研究,这种学习动力的可持续性在理论上成立,但在人类学习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动力不足、停滞、中断、厌倦、无趣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抑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人的智慧财富的开发和收益。这说明,我们过去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在理论上不完整,在实践中有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补足。根据三角财富原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追求智慧财富是学习的核心动力,因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获得智慧,智慧可以创造或转化为一切财富。还可以提出一个观点:学习是一种劳动。所谓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那么,对一个人来说,无论在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学习都是一种脑力加体力的综合性劳动。既然学习是一种劳动,就应该“按劳取酬”。只要解决了学习劳动的“取酬”问题,可持续的学习动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关于这一结论的依据,可以回到本文开头的第一句话上:财富是人类各种形式劳动追求的目标。

学习是一种“劳动”。“劳动的对象”是“学习的内容”,“劳动的成果”是“学习产品”的“交易”,“交易”的利润则绝大部分用作“学习劳动”的“报酬”。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比较完整的“学习市场”。

在“超级学习市场”,针对学生群体、社会成人等类群,以标准化、项目化、单元化、微格化等方式设计“学习内容”。学习者选定学习内容后,经过消化、吸收、练习临摹等手段,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提交,经评定后以积分形式累积储存于学习者的专用账号,然后,经特殊设计将积分转化为KAT币(knowledge and thingking知识与思维)。KAT币也可用智慧财富来表达,并以一定比例兑换成流通货币。KAT币兑换流通货币所需资金可由经营公司、国家和个人共同以国民学习基金来筹措。这样,就可完成学习到财富间的跨越,从而有效解决可持续学习动力问题。

五、结语

解决了学习的持续动力问题,不论在校学生,还是社会成人,学习都将变成一种积极、主动而自觉的行为,从而实现追求学习成果与追求财富的科学并轨,财富走多远,学习也将走多远,甚至学习成为财富的引领者。借助信息技术的科学成果,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超级市场”,实现强调建设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这也是我们所谈的“学习新模式”,期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 杨佩琦,屈文凤.试论基本乐理教学新模式.山西青年(文化艺术)

财会学习论文篇11

高校传统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一系列问题,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财务会计岗位需求相脱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高校必须加大对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以职业为导向,不断调整自身教学模式,使财务会计教学具有自身专业的特色。财务会计课岗证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课岗证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接,把会计理论知识、会计岗位基本职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现状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科,传统财务会计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财务会计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逐渐对财务会计缺乏学习信心。即使学生财务会计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是不能否定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因此,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需要。

(二)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多教师也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出现。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较强,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岗位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导致教师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课后要求学生进行考试题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财务会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由于Σ莆窕峒剖笛凳液托D谑笛祷地投入不足,导致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只是纸上谈兵。学校的实训教学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创新。即使模拟真实的企业财务会计岗位运作流程,教师也采用机械的讲解方式。学校的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财务会计课岗证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尤为必要。

二、财务会计课岗证深度融合教学改革

(一)建立问题引导式的理论教学

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主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企业相关财政会计案例,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生动的讲解,让沉闷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教师在进行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教学课程设计时,应该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备课。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同学们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理论知识,使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问题引导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先思考再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教师能够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

财务会计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仅仅通过学习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不能明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流程和工作职责。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将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实践课程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强学生将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财务会计实践活动可以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对财务会计审核、记账、账簿等级、财务报表等进行任务设计,学生进行分组完成任务,加强学生财务会计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把课堂教学由讲授为主变为实践为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证件考试的复习,实现财务会计课岗证相结合。

(三)讲练结合式的会计从业资格培训

财会学习论文篇12

1 中国财政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中国财政史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

随着高校相关专业的不断调整,中国财政史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在教学中日渐被冷落。最初,中国财政史是财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后来,很多财经院校将中国财政史调整为专业必修课。目前,很多财经院校将中国财政史再次调整为专业选修课,甚至部分财经院校将其完全取消。

1.2 教材建设滞后

其一,虽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教材几经改版,但从记叙历史的手法、框架结构上看,几乎没有明显变动,教材体例一直遵循编年体的章节体例。其二,由于中国财政史研究内容的客观性与研究手段的局限性,研究内容中的史料堆砌与铺叙过多,与社会现实密切关联的案例素材相对较少。这使学生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影响了教学效果。

1.3 学生对中国财政史的重视程度不断下降

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中,高校学生的学习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学生通常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就业有明显益处的课程上,比如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与考研相关的课程。一些课程虽然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发展有所裨益,但是对就业所起作用不明显的课程往往予以轻视。中国财政史属于长线研究领域的课程,对就业的即时正向影响不大,于是成了“冷门”课程,学生逃课现象严重,有些学生即使走进课堂,也并未将心思用于该门课程。

1.4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在中国财政史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单向的“填鸭式”、“满堂灌”的知识灌输方式。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交流,教师滔滔不绝地、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听得枯燥乏味。课堂变得毫无吸引力,学习变得十分乏味和冗繁。这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参与性、难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辨别力。

1.5 教学手段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教学手段多种多样,除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之外,还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参观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发现法。目前中国财政史课程的教学手段普遍单一。“一本书、一只粉笔”仍然是某些高校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虽然,有些教师也使用了PPT辅助教学,但只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从书本上转移到了屏幕上,没有运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把丰富的知识生动地再现,造成教学效率不高。

1.6 传统的考核方式无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除了个别教师采用写作论文的方式外,目前很多财经院校的中国财政史考试还停留在应试阶段,期末考试仍然采用闭卷考试的考试方式,记忆性的书本知识仍然是试卷的主要内容。因此,学生往往仅仅关注书本上的记忆性知识、应付期末考试,不关注学习过程,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应试考核方式,基本上无益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史学知识,更谈不上“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2 中国财政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革建议

要解决中国财政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具体包括教育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六方面。

2.1 更新教育理念

一般而言,会讲述知识并不是教师的真正本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才是教师的真正本领。具体而言,“自主”是指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主要体现在通过分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体现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进步。“探究”是指培养学生成为财经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又具有历史科学观的复合型人才。“创新”主要体现在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历史中总结,警示现实。

2.2 加强教材建设

在中国财政史编写体例上,目前主要包括一般的编年体体例(大多数教材采用),以及专题性的编年体体例。但是,无论采用哪种体例,都应增加最新科研成果,增加史料真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历史事实,以提高中国财政史教学水平和质量为目的的精品、规划类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3 改革教学方式,增加讨论式,缩减教授式

增加讨论式教学、缩减讲授式教学,改革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中国财政史学习的积极性与愉悦性。因此,教师应转换角色,从一个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历史趣味活动的建议者,专题讨论的引导者。讨论式教学前,教师所做的工作应该是讨论话题的选择与讨论切入点的把握。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所应做的工作应该是听取各方讨论的意见或观点,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综述各方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起到“学生画龙、老师点睛”的作用。

2.4 运用历史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充分运用历史案例充实教学内容,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讲授得生动有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改变厌学史类课程的习惯。比如,在讲授财政亏空时,可插入“曹操发丘”案例,介绍曹操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的典故。在讲授清代税收征管方式变革时,可插入“自封投柜”案例,介绍清代的透明纳税。

2.5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

其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枯燥乏味的史学内容变成图文并茂、声音、动画、影像资料的组合,对学生的视角、听觉等多种感官同时造成冲击,给其造成身临其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给学生播放《中华文明五千年》、《解读皇粮国税》等电教片让学生了解财政史,以替代教师的口头讲授。其二,给学生布置课外读物,写读后感,讨论、评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位于杭州市的财税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国财政博物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增加学生对中国财政史的学习兴趣。

2.6 转变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查

转变中国财政史的期中、期末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评价体系应该由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重点放在检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的能力上。比如,以写作论文的形式代替闭卷考试,以分组讨论、个人演讲的能力替代背诵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以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后由老师、其他同学同时打分,再进行综合得分替代期末一次成绩确定最终成绩,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财会学习论文篇13

一、引言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会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主要培养学生分析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而对企业进行估值的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

但是,综观目前高校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侧重于对理论的阐述;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听讲、记忆状态。因此,现阶段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学”与“用”脱节, 不利于学生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从“基于内容的教学”转变为“强调过程和能力的培养”成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所亟待进行的改革。本文拟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PBL教学法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PBL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法,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和美国医学教学领域的教学模式,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的教学中,包括护理学、工程学、社会工作、法律、管理学、商业和经济学。在PBL教学模式下,学习者是创造知识的中心,即学生自己构建知识而不是由老师传输知识。PBL就是利用可信的、未组织的真实世界的问题作为学习过程的起点和参照点,它推崇主动学习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PBL不只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更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Tan(2004)认为,PBL的体系是基于三个领域的切换:第一,内容覆盖到问题参与;第二,讲授角色到辅导角色;第三,学生作为被动的学习者到主动解决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既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也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将贯穿课程始终。我们认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为学生创设接近现实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PBL教学法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多采用真实的案例,使学生投入于现实问题中,强调把学生设置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第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展PBL教学,从接受任务开始,小组成员就要密切合作,并可自行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完成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及得出结论等步骤,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及时的反馈学习效果。由于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自主学习者,教师是管理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得到充分的信息反馈,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度,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PBL教学法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的满足本科教学的课程理论框架;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实践教学手段落后,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不够科学,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PBL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目前,我国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材很多,内容编排不尽相同。有的教材侧重于财务报表数据之间的比较和比率分析;有的教材着眼于报表项目质量的分析;有的教材以案例为主。这些设计忽略了财务报表分析是作为商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我们认为,要将财务报表分析置身于商务分析中,它主要包括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两部分。会计分析是指会计信息质量(通常以盈余质量来衡量)的分析,财务析则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分析、信用分析和公司估值。因此,本文设计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表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

(二)创设案例情境、设计教学问题

针对上述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选择案例并设计教学问题。这些案例和“问题”构成主要教学素材,它们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首要条件。因此,“案例”和“问题”设计需要经过教学团队的选择、设计、讨论和审核,并且要不断改进、淘汰和优化,以确保案例和“问题”能体现知识体系,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分组讨论

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一般每个小组不超过6人。每个小组讨论后,由一名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说明。

(四)学生成绩的评定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下通过笔试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不同,PBL教学法下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一定要充分体现参与、资料搜集和吸收能力、自主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并能对每位小组成员的实际贡献做出较为清晰的界定。

四、完善PBL教学法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应用的建议

(一)提升教师素质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中教师从“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更新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深入了解、认识了PBL教学的本质特征,并把它转变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模式才能得以有效实施;第二,强化教学活动组织能力。PBL强调团队式教与学,教师在其中起到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第三,教学评价能力。PBL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资料搜集、参与讨论发言情况、课程学习报告、专业技能考核、沟通能力情况,这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评价能力。

(二)改变学生学习习惯

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是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主动者”,无论是课前准备、课程学习还是课后复习,都要改变以往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姗姗.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8).

[2]程兰春.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要求[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12).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