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实用13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1

二、教材解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篇幅短小,却博得学生青睐。本单元为小说单元,均是名家作品,艺术技巧精湛,思想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多彩,文笔摇曳多姿,既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享受,也激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的无尽思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鲁迅说:“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小说的教育功能,是以一定的审美感受为前提的。所以,重在激发和启迪。

三、设计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用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以此让学生在梳理情节分析形象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四、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

2.激发爱善憎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梳理情节,分析形象

2.难点:理解小说主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方法与策略

默读法,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1:通过预习课文,请同学们谈一谈这篇小说哪一个地方给你印象最深刻, 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初读文章,结合学生知识积累,情感认知,审美体验,了解本篇小说的情节脉络,主要人物,作者态度取向。

预设:

谈情节的曲折性---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谈人物的复杂性---人物变脸快,前后反差大

谈细节的生动性---

教师: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躯体,人物形象是小说的血肉,那么主题就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的核心。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会分析小说主旨。

(ppt展示教学目标)

概括主题,首先要理清作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命运,然后细心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便可凭此归纳小说主题。

问题2:我们通过哪些途径都可以分析小说的主题呢?(请抢答)

预设:情节,人物,环境,背景,抒情议论句,标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试图让学生理解小说三要素和主题之间的关系。学会知识迁移。

ppt展示

1.人物是小说主题的承载者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够顺利地分析主题。

2.情节是小说主题的表现渠道

情节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展开的过程,也是揭示主题的过程。故事的中心必须以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这些看法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经常运用的方法。

3. 背景环境是打开主题之门的钥匙

阅读小说,必须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才能比较准确、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思想。环境背后的大背景往往能充分体现小说的真实主题。整个故事,作者是要批判或者赞扬某种精神,作者是要揭示某个社会现象的弊端还是讴歌某种文明的行为,有时会选择在行文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揭示或者暗示。

4. 关键语句是小说主题的窗口

小说一般不直接表达主题,但有时一些议论抒情性的语句是分析小说主题最便捷的标志。

(二)小组合作讨论:

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小说主题。

1、2组:人物

3、4组:情节

5、6组:环境

(边讨论边整理,共计5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成果展示

请3位同学,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小说主题。

投屏展示整理要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预设:

1.情节

(1)菲利普一家因于勒挥霍家产陷入困境

(2)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回来解困

(2)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4)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穷弃他而去

在“赶于勒----盼于勒-----骂于勒-----躲于勒”四个主要情节中,金钱是推动情节的核心因素。由此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于勒有无钱财来决定他们之间的亲疏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人物

文中主要塑造“若瑟夫”,“菲利普夫妇”,“于勒”等几个人物形象。

(1)若瑟夫是菲利普夫妇的小儿子,是于勒叔叔的亲侄子,是故事的见证人,是线索人物。天真淳朴,真诚善良,有同情心 。

(2)菲利普夫妇:是于勒的哥哥和嫂子,自私势利,冷酷无情,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吝啬贪婪,爱慕虚荣

(3)于勒是若瑟夫的亲叔叔,爸爸的亲弟弟。在菲利普夫妇眼里,因之前因挥霍家产,被叫做败家子,坏蛋,流氓。听说他在外挣了大钱,要求主动赔偿,变成了全家的希望救世主,正直善良的人。后来又老又穷时,又被称作贼,流氓。在若瑟夫的眼里,是穷困可怜的叔叔。

我们认识了这几个人物,就不难理解以菲利普为代表的社会,只是以金钱为基础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反倒是“我”这样一个涉事未深,天性善良的少年,却能直面事情的本质:船上的于勒是一个十分可怜的穷人,是自己的亲人。这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期盼。

3.环境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表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丑恶的金钱关系。

(四)归纳整理

小说主题的几种类型:

1.人物角度---价值取向---展示人性中的真善美,人文精神

2.环境角度---反映民族心理,生存状态

3.情节角度---针砭时弊,寄寓人生哲理

(五)小结

请学生谈谈对金钱的看法

八、学习评价

1.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能够明晰学习任务。

2.设计思路完整,内容完整,活动安排有可操作性。

3.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4.教学环节完整,衔接自然,教学任务符合学段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2

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主要的人物形象于勒虽然在文中出现的不多,但他却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于勒的惨淡回归,引出了我们对尊严以及人性的沉思。是的,每个人都有尊严的活着以及有尊严的死去的权力。但是,当我们读到莫泊桑的这篇小说时,就像平淡生活中的一点盐,于勒这点盐,将生活这锅汤调出了别样的滋味——尊严这道华丽的风景绝不是如人们想象中那样甜美可口。在这道华丽的风景之下,面对于勒的惨淡回归,面对的瞬间冰冷的亲情,我们也许能品出生活中或浓或淡的伤感、残酷与无奈了。

于勒叔叔被抛弃了,虽然抛弃他的菲利普夫妇撕破了温情的面纱,但是我们能够指责他们吗?抛弃他的人承担着他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于勒叔叔的惨淡回归,却威胁到了菲利普夫妇承担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威胁到了他们努力维护着的最后一点可怜的社会尊严,虽然是以那样懦弱而冰冷的方式。

如何将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小说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这是我在教学中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我希望尽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希望多让学生自我感悟,包括各种形式的读,富有实效的讨论,有体会的表达等。我希望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从人物性格分析到对主题的认识,都力求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找到认识的根据,包括文本中的文字根据和文本以外的理论根据。

鉴于以上这些考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尝试着将我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贯穿于教学之中,即把辩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我将《我的叔叔于勒》的第二课时,理解小说主题思想设计成了一堂辩论课。课前,我先让学生家长配合完成思考题:假如你的父母也有于勒这样一个弟弟,鉴于你们也如菲利普家那样窘迫的生活处境,你的父母会认他吗?并请家长写出自己的意见。上课时以“菲利普夫妇该不该躲避于勒”为辩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为该躲,反方为不该躲,然后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再延伸和拓展。

这堂课上学生发言十分踊跃,一些平时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非常认真地从文本中找有利于自己的论据,以便针锋相对地驳倒对方。正反两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的思想情感,更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辩论结束后,我将家长的意见归纳整理为两类:一是接受于勒。因为他虽有许多不是,但毕竟血浓于水,在他处于困境时,应伸出援助之手,亲情比金钱更重要。二是不接受于勒。原因是:1.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于勒游手好闲、懒惰,这种人从本质上不可能改变,菲利普一家的生活已经很拮据了,于勒回来只能带来更多的困境,姐姐的婚事也会因此泡汤。2.如今人们生活压力太大,不是不想帮他,而是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再接纳他。

辩论结束后,作为小结,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落魄而归的于勒,亲人能接受,这表现了人性中的美好和真诚以及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菲利普夫妇面对以卖牡蛎为生的弟弟于勒时,十多年的亲情瞬间冷却,他们除了痛恨就是逃避。对于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我们是否应加以指责。出于义愤,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予以谴责。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3

小说是叙事性作品中的一种。叙事就是讲故事,它涉及到怎么讲的问题,也就是看故事的人关心的故事是以何种角度叙述出来的问题。在叙事学理论中,就是所谓的视角。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认为“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热奈特将视角称为“聚焦”,叙事视角是指“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即叙述人站在怎么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的。”视角在小说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依据聚焦模式的不同,热奈特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零聚焦”指无固定观察角度的全知叙述,又称全聚焦。其特点是叙事者所掌握的情况不仅涉及到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的现实情况,他还能知道他们的过去和未来,甚至知道人物的内心感受。“内聚焦”是指叙事者在作品中担当角色,他只能叙述他所看到的,描写他所感觉到的,其特点是叙述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叙事者知道多少,读者就知道多少。“外聚焦”,仅从外部客观观察人物的言行,不透视人物的内心。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是零聚焦叙事和内聚焦叙事。

二、教材中课文的举例分析

《孔乙己》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对于《孔乙己》的教学设计,大多数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以此探讨出他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感受病态社会的冷漠;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用词的准确。除了上述教学切入点,还可以考虑从叙述视角的选择上,探究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一文讲述了小伙计回忆二十多年前在咸亨酒店当小伙计时,见证孔乙己到店饮酒,偷窃,被打折腿,欠账,死亡的遭遇。文中的“我”――小伙计,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他被人介绍来咸亨酒店做事,“样子太傻”伺候不了长衫主顾。掌柜让他管羼水的活,老实的他这活做的也不得老板的心,一降再降,最后只得管温酒的工作。当时小伙计年少心善、不谙世事,从他的角度讲述孔乙己的故事,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解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围绕叙事视角设计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章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故事的发展?“我”――咸亨酒店中的一个小伙计。第二,除了小伙计,鲁迅还可以选择谁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讲出的故事是否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展开想象来替换人物视角,让学生思考酒店掌柜、酒客或孔乙己本人叙述故事的差异,在比较中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从而领会小伙计叙事视角的妙处。若选择掌柜或酒客作为叙述者来改写文章,情节大多的是描写掌柜或酒客嘲笑诋毁孔乙己,表现出的是掌柜的势利,酒客的冷默和孔乙己的可悲。

若选择孔乙己本人来当故事的叙述者,可以对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取得功名,被打断腿之后如何生活,面对别人的嘲笑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进行全面而详细地叙述,但这样叙述都是以孔乙己作为描写对象,是以孔乙己一个单一视点的形象出现。鲁迅认为:在中国,不单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吃人”,而且千百年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吃人”的悲剧。后者在鲁迅看来更可怕、更可悲。因此,在作品故事主人公的周围总要安排一些“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构成一种社会环境、社会氛围。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来展现主人公的悲剧,从而形成一种“看/被看”的叙述模式。因此,不能将孔乙己本人作为故事的叙述者。

以小伙计为故事的叙述者,一方面,他作为酒店中人,他可以全面地掌握孔乙己和掌柜、酒客的言行。另一方面,小伙计与“我”、孔乙己、掌柜及酒客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以相对冷静地观察周围发生的事,讲述故事。最初,小伙计看待孔乙己相对客观。随着故事的推进,小伙计也慢慢参与到了折磨孔乙己的过程中。在众人问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取得功名,孔乙己之乎者也的回答中,“我”和众人一样笑起来;当百无聊赖的孔乙己主动和我“攀谈”,想寻找一点心灵安慰时,“我”先是应付,继而“不耐烦,懒懒地答他”,到最后“努着嘴走远”了。可见,小伙计已被周围的人同化,与那些麻木、冷漠的酒客并无区别。年仅十二岁的孩童都沾染了封建社会的不良习气,孔乙己悲剧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不但是封建社会对孔乙己造成了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嘲讽和冷漠也造成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这在无形中深化了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三、课外语段的阅读运用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通^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态度的描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虚荣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和怜悯,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教师在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形象,理清情节,解读主题。

以《孔乙己》为例进行了叙事视角的分析后,利用课外语段《我的叔叔于勒》进行儿童叙事视角的艺术效果探究,可以让学生做到对叙事视角的学以致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由“我”――若瑟夫来讲“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若瑟夫是菲利普夫妇的儿子,是于勒的亲侄子。从若瑟夫的角度出发,存在有以下几种关系:若瑟夫父母眼中的于勒、若瑟夫眼中的父母、若瑟夫眼中的叔叔。若瑟夫父母眼中的于勒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贼、讨饭的、正直、有良心、有办法”的人。“钱”是菲利普夫妇评价于勒的唯一标准。菲利普夫妇的势利、无情,体现了成人世界人与人之间被异化的金钱关系:只追求金钱和利益,亲情根本不值一提。从这点出发,菲利普夫妇的行为让人觉得可恨。但当我们走进菲利普夫妇的家庭,就会发现他们不认于勒也是无奈之举。原本贫穷的家庭,会因为于勒的回来,生活变得更拮据,女儿的婚事也会受到连累。菲利普夫妇看似无情的表现其实包含着生活的情非得已。贫困的生活使菲利普夫妇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作者站在若瑟夫这个视角来展开叙事,可以看出莫泊桑对菲利普夫妇并非只是批判,而是一种理解和悲悯。

若瑟夫在个贫穷的家庭中,知道父母生活的艰辛。他在心里认了叔叔,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体现出他对叔叔的同情。成人那缺少的同情心在孩子的心中存在。这样的对比,不但是对世态人情的嘲讽,还寄予了作者对下一代人的期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爱与温情。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从于勒、菲利普和菲利普的妻子这几个角度叙述故事,体会到于勒对往事的忏悔和有家不能回的辛酸,菲利普夫妇的爱慕虚荣和势利冷漠。通过对不同叙事视角的表达效果对比,学生可以归纳出选择若瑟夫这个儿童视角讲述故事,若瑟夫不仅看得到“我”的叔叔于勒老年时的穷途潦倒,还能看到“我”父母在亲情面前的表现,是最容易进入作者内心世界,把握小说主旨的一条途径。

四、结语

从叙事视角的角度解读小说,并不是完全脱离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要素,而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把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在保证作品完整性的基础上,于无形中带动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深入的赏析。叙事视角的解读是对传统小说教学模式的补充。尽管不是所有入选教材的小说都能运用这种理论展开教学,但这样的尝试可以为小说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4]赵有芳.叙事学理论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张敏.《孔乙己》的教学解读和教学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5.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4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外国小说吗?

甲生:我不太喜欢,因为外国小说中的人名太难记了。

乙生:我喜欢,因为外国小说的语言幽默而滑稽。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你们知道应该怎样去阅读评点这一作品才收获大呢?

生(齐答):不太清楚。

师:同学们,我们在阅读评点分析外国小说时,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阅读时,不宜求快。因为外国小说中由于存在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的隔膜,有的地方要反复读,细细地体味。二是评点分析时着重评点主要人物,评点人物对话,思考这些人物对话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作用?当然,小说中谁是主人公也不都是一下子就能认识出来的,而主人公所生活的社会,又往往是在对话和矛盾中呈现其特点的。我用五分钟时间在“启”的环节中,根据学生存在的薄弱点点拨了阅读外国作品应注意的几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得到了解决,这就是学法指导的成功。

二、针对外国短篇小说的特点进行“关键探索法”的指导

外国小说的意味,作者的意图,往往是含而不露的,只有抓住关键的字、词、句去体会,去分析,同时反复朗读人物的对话,才会品味到含蓄意味的妙处来。

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采用分角色带感情的朗读方式,首先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挖掘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作用。然后,指导学生评点分析作者是怎样利用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刻画心理活动的。

下面是“关键探索法”的具体指导过程:

甲生读: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以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加点的读重音)

师:这一句话道出了克拉丽丝对于远游的亲弟弟什么样的亲情心理?

生:多少年的盼望,赞美变成了怨恨。

师:“可是昨天她还在不停地赞美,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从这前后不同的语言,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呢?

生:自私、冷酷的内心。

师:同学们说得好。

乙生读: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加点的重读)

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们能想象这心里默念的话,包含了哪些内容?

甲生:道出了于勒侄儿对父母做法不满的心理。

乙生:这是一句引人深思,又富有讥讽意味的心里话。

师:这两位同学分析得十分中肯。

此时,我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用“关键探索法”去思考。同学们,“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的顺序能不能颠倒?

生:不能。

师:因此说作者这样写是独具匠心的。为什么要在我的亲叔叔一句上,特别要重读呢?因为从这句话中,我们能领悟到作品中的“我”处于对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的境况。而且更深一层领悟到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酷的、无情的,金钱对人的腐蚀和毒害是大的。作品构思的妙处是:“我”天真单纯,入世未深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让读者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5

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总结了“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与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注重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和教师的循循善诱。17世纪,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反映出的主要教学思想是“教学论是指教学的艺术”。 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其主要目的是“寻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古今中外的这些教学理论其实都体现了探究教学的思想启蒙。探究教学,又称发现教学,问题教学等。是从问题出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以发现新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养成科学的态度与品行的教学。近年来,我国教育新课标理论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探究发现 为特征的探究教学最为典型。可见,探究教学在构建教学课程,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探究教学的师生互动呢?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对文本内容巧妙善诱地设计问题,有效性地提出问题能促进探究教学和学习,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结合《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教学,谈谈巧提问,促探究的尝试与体会。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问得恰到好处

提问要围绕中心有的放矢。要据教学的目的,重点和学生难点提问。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在学生了解基本内容之后,我不失时机地问:“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问题一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我并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借此激发学生再读课文的欲望,探究小说的主题思想,从而既判断了主人公,又学到了主人公判断的方法;同时很顺畅地引出了对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分析,以更好地引导分析菲利普夫妇的个性――这是小说阅读的重点所在。

二、提问要有有序性

提问要随教学过程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由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例如,在解决上一问后,才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的答:“于勒的经济状况决定的”;有的答:“菲利普夫妇虽然对于勒的态度在变,但对金钱的追求欲望始终没改变”。在此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已明白了主人公的个性特征,于是,我趁热打铁,乘胜追击,再问:“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都如此冷酷无情,那么,对陌路人呢?对其他的弱者呢?”通过这样的假设提问和讨论,把学生一步步引向了对小说主题的探究,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裸的金钱关系及作者对纯粹拜金主义人际关系的揭露与批判。这样学生能顿然而悟,无须教师大讲,特讲了。因此,达到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可谓一箭双雕,把学生故事现象引向了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反思( 本质)。从而,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三、提问要有准确性,思维性

这表现在教师的提问内容要表述准确,答案要明确,忌问题太大太空,更不能产生歧义。如,《我的叔叔于勒》如果问:“于勒到底发过财吗?他是个骗子吗?”我认为是不必要的,虽能激发兴趣,却游离于小说主题之外。又如,若问:“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句说明了什么?就容易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如改问:“这句描写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以此让学生认识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且有利于习作时学习运用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层次性

(1)启发性:课本上无现成的答案,须大范围,多章节,大单元的联想和思考,整理知识,或根据提供了资料而没展示结论的问题。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之前,本单元中已经学了《故乡》和《孤独之旅》学生应该有了把握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的一招半式。因此,在学习作者塑造菲利普夫妇形象的手法上,我只是问 :“文中用哪些技法雕塑其嘴脸揭示性格?”学生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不难地归纳出: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和神态等),侧面烘托和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这样设计问题与解答,可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加深了对小说阅读常识的了解,提升了阅读小说的能力。(2)层次性:一个问题的提出,应有思维的价值,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问题有两个以上的思考层面,缺乏逻辑层次的问题是不能触发学生兴趣的。例如,分析“我”给叔叔于勒十个铜子的细节时,设计的问题是:“母亲吓了一跳,大声说:‘你简直是疯了......’这一细节能删去吗?为什么?”借以引导学生学习反衬手法,加深对主旨的探究理解,而绝非是只问:“我怎么对待于勒,为什么?”这么简单。

五、提问巧用“假设”性

根据课文假设一些特定情境提问,让学生受到开放性的训练。例如,我设计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1)于勒认出了我们,会是怎样的“热闹”?(2)游轮上,巧遇的是阔绰的于勒,他会是什么态度?(3)菲利普夫妇成了暴发户会正面对待于勒?(4)你会怎么对待自己身边的穷人?问题一出,就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放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假设回答完毕,教师因势利导,教育学生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观,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这样巧妙地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6

当菲利普一家快到岸边时,一艘船拦住了“圣玛洛”号,船上用高音喇叭呼喊菲利普一家,菲利普一家就来到了这艘船上,一位绅士模样的中年人接见了他们,这位男士说:“我是于勒先生的助理,刚才你们一家在船上看到的水手就是他,他也看见了你们,他现在是航运公司总裁,所有轮船都在他门下,总裁总能别出心裁,比如当个水手什么的,但这赢得了我们的尊重。至于‘特快号’船长的话,那是在演戏。今天我代表总裁来,想知道你们的真实情况。他会依此考虑见不见你们,何时何地见你们?”……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依据课文说明理由)

设计了一个助理出场,有助于缓解菲利普一家人同于勒直接见面的尴尬,按原有的性格继续发展,有再“表演”的余地,也给学生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那么此时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必须回到课文中有针对的阅读,理解人物性格,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依据文中人物分为菲利普组,克拉丽丝组,女儿女婿组,若瑟夫组,于勒组。小组内依据原文进行构思新的情节,但必须说明理由。当然小组内必然有分工,全体讨论,有记录人,有展示发言人,有说明理由人,不能有自由人。这样课堂上不会有死角,在讨论期间“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此时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这时各个小组的学生有了针对性阅读后,就会全情投入,充分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二步各组汇报展示。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或引起思维碰撞,或引出下一个人物,主要发言还是学生。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以载道”避免学生贴标签或不着边际的架空的分析。从学生的发言中一定可以看出菲利普一家是想急于见到于勒的,但对于“若瑟夫”组,有必要点拨一下“为什么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这还要进入文中看若瑟夫面对于勒的一段话,要对此话进行品味,要品味出孩子的纯真善良与慷慨,大人的虚伪势利与刻薄,这里作者表明了一个美好愿望,希望人们如同孩子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更好一些。

至此有一个疑问就会产生,有钱的于勒会见菲利普一家吗?无钱的于勒会见菲利普一家吗?请同学阅读后给出结论和理由。

见与不见不难得出结论。那么于勒和菲利浦夫妇一家谁是文章的主人公?谁给你的震撼力大?学生也不难看出于勒是一个线索人物,于勒有钱无钱的变化决定了菲利普一家对他的态度,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个金钱至上的观念,小人物的辛酸,世态的炎凉。

同时选用了一副对联: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手足就是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如同陌路人。

再看《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根据这一特点在学生预习基础上首先采用视频导入:欣赏精彩情节,在视频中加深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把握,使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的结合起来,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本文的关键在于一个“中”字,教师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设计了两个讨论题。

第一个问题:假设屠户走后,四报来报,前三报报错了,范进是邻庄的范进,这时各色人等会有怎样的言行变化呢?要想回答此问题就得仔细的阅读课文,然后以课文为依据,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回归文本,同时启发学生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认识到这个病态的社会。学生分成范进组,胡屠户组,张乡绅组,乡邻组。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组的人物,要把人物的言行写下来,并要说明这样写的理由,去分析该组人物性格,还要假设自己是该组讨论人物应如何办?

第二个讨论题:

分析众人眼中范进的形象。

你认为范进经过这样冰火两重天,大喜大悲后能大彻大悟吗?

通过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周围各色人等语言、动作的变化,掌握人物性格,触及人物内心世界。本节课中,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还做了另外一个尝试,即用对联的形式总结小说的内容,并用给对联添加横批的形式进一步感悟小说的主旨。

上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7

1 对话概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师生对话的过程不仅仅是展现学生思考的成果,更是在对话中,学生与教师形成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相互争辩,学生探究文本向教师提出问题,激发教师的灵感,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计划,并在对话中,产生新的问题与思考,实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对话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对话中包含着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进行对话的前提是他的观点是进行自主探究后的结果,不是对教师的复合,也不是跟随教师的思维,不是教师的同声复制。笔者将主要以两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为例,分析、探讨学生学习的对话方式。

2 课堂实录简述与对话分析

本文所选的两篇课堂实录同为《我的叔叔于勒》,执教者分别为余映潮、程红兵。两者均为语文教育界教学显著的语文特级教师。他们的教学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是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1 余映潮课堂实录简介与分析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余映潮将板块式、主问题运用其中。本文有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请学生将这篇小说分成两部分,分析每一部分的作用;第二板块是针对文本内容与艺术赏析设计八个小话题;第三板块是总结归纳短篇小说怎样欣赏。

综观余映潮的教学实录,笔者发现余映潮的板块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层层推进,但在这个课堂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生的思维方向全部由每个版块的话题绊住,学生的思考紧紧跟从教师给予的话题,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局限在教师规定的话题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并未及时进行点拨,甚至将学生的思维困在所预设的话题中。在这样教学思路中,教师坚持部分预定的目标或程序,学生虽然发言,但是难以确保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地完成问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实现感。

2.2 程红兵课堂教学简介与分析

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程红兵的教学思路分为三步骤:第一个步骤请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第二个步骤是请同学将这些评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三个步骤是进行第二次分类,找出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整篇课文程红兵老师以“评价于勒”为切入口展开了教学,并围绕“评价”请学生进行两次分类,“评价于勒”与两次分类形成教学整体。他抓住这一评价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不仅让学生梳理情节,了解人物形象,正确把握主题,而且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表达观点,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程红兵的课堂中,师生的对话实现了教学过程、教学问题的生成性。问题的的设计者、提出者甚至解决者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的对话打破了教师权威所制定的教学设计或教学程序,给予自己思想充分思考的机会与空间。

3 学生对话活动的启示

3.1 平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对话中,教师不应该扮演权威角色,而应当扮演引导学生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余映潮与程红兵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独享话语权,课堂不是只见教师的“满堂灌”。教师把话语权让位o学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能够独立、合作地思考,学生充分的参与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计划,让教师成为课堂现场的创新者,加深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平等地位,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不平等,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3.2 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与教师对话,需要学生的智慧,甚至需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出现冲撞、质疑,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有新意的产生。而新意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学生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对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教学中,教师为了控制教学时间就请学生起来回答,而这些已经思考好的同学基本上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思考较慢的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在上述课堂实录中,教师们总是一个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安静等待,学生拥有充分时间与空间对问题进行思考,想出答案的学生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将这种喜悦转换成课堂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而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3 教师学会引导对话而不是“主倒”

对话活动是师生知识与技能共同的活动。教师教的内容不是全部输入给学生,也不是暗示性地进行对话,而是点拨式地引导给学生,学生主动地接收教师的知识。有些教师将教学内容有意地带进提问或者回答学生的某一个问题中,设置了一个明确的范围让学生思考,将思考的内容与方向都抛给学生,这样的主导是“主倒”,依然将知识倒给学生,只是换了方式。教师的引导对话,不是对学生进行自己教学预设的引导,而是根据学生课堂活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来进行引导,引导的话语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程红兵教师的引导就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具体的活动而进行的,而且这种生成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成功地使学生主体地完成教学内容。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8

开端部分:

(1)生活拮据,处处节省;衣冠整齐,盼望于勒。

(2)生活,捉襟见肘;于勒,快来救我。

发展部分:

(1)于勒发财成富翁,父母夸赞大救星。

(2)发财变为大好人,来信成了福音书。

高潮部分:

(1)附庸风雅吃牡蛎,鬼使神差遇于勒。

(2)骂于勒,母亲起怨言;给小费,于勒真可怜。

结局部分:

(1)全家希望成泡影,改乘游船躲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9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10

2・给文中人物写解说词

给课文中的人物写解说词,实际上是对人物的鉴赏性评价,是以明确的标准对人物进行的一种高度自觉的价值判断,牵涉到人的是非观念、情感心态以及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在教学课文时,笔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给课文中的人物写解说词,领悟品评文中人物,来深化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注意运用工整的句式(如四字句、六字句、排比句等)来表达,既要高度概括人物经历,又要点出其思想性格。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指导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性格进行分析体会,拟写解说词。一学生这样写道:

菲利普――海边散步,苦苦等待;请吃牡蛎,故作高雅;面对于勒,说话结巴;恭维船长,套出真情;证实兄弟,惊恐绝望;商量对策,语无伦次;躲避于勒,冷酷自私。

克拉丽丝――购买旧货,计较半天;拦吃牡蛎,冠冕堂皇;证实于勒,暴跳如雷;称弟“流氓”,刻薄泼辣;指挥撤离,精明势利;躲避于勒,冷酷自私。

当然,写作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抒情的句式、比喻的句式,甚至文言文句式。通过解说词的撰写,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猜读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11

整体来说,这节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是流程设计缺少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板块是割裂的,文本解读难以到位。我不由想到了“主问题”这个关键词,应该说,上述板块式教学能简化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只不过,互不相连的问题不能称之为“主问题”。余映潮老师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这是针对课堂上的随意连问,简单追问和习惯性碎问而言的。“主问题”指的是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我们的课堂才精彩纷呈,活力四射。那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呢?

一、深入解读文本,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收获到课堂教学的美丽风景。

主问题设计需要教者精细阅读课文和精心思考教学。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叶圣陶语),于永正老师也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教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解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预想学生阅读文本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扣住课题,因为标题能概括中心,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情感的出发点;找准文眼,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根据文章结构,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学时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能悟出深意;联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如下问题:

1.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做于勒的简历;

2.对叔叔于勒应持什么态度?我们一家对叔叔于勒是什么态度?

3.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句,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律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的不变教法,设计有递进性,由浅入深,问题之间有逻辑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揣摩教学目标,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讲求教学效率,所以,每一堂课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式的教学,只能导致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教学没有重点。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教学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设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分析文章所描写的戴维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其具有优秀才能的根源,从而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的感情及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

1.犹太民族中的优秀青年戴维是怎样的形象呢?请捕捉有价值信息为戴维设计一份全面、别致的小档案,档案中必须包含评语这一项。

2.如此优秀的犹太青年,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对犹太民族的了解,探究其中的原因。

3.有人认为,本文题目“生命与和平相爱”可以换成“个人——家庭——民族”,也有人认为不能换,因为这三者之间相距甚远。你认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理由。

这几个教学问题,目标指向非常明确,第一问解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而设计小档案及评语的形式,比形象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问探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旨在揭示戴维这一形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从而达成“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这一目标;第三问解决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设置对矛盾问题的选择回答,巧妙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这几个问题成了支撑此课的骨架,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到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逐渐达成教学目标。

三、考虑学生学情,优化主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应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学定“问”。

有位老师为《天上的街市》这样设计课堂问题: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人描绘出的“天上的街市”;诗人是通过怎样的写法创造出这样美好的境界的?你能分清哪些是诗人的联想,哪些又是他的想象吗?课堂至此晦涩不畅,气氛沉闷。

究其原因,在于问题设计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状况。初中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概念定义下的内容理解,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意义不大。更何况 “联想”、“想象”的手法是本单元学习目标,直问哪些诗句运用了联想,哪些诗句运用了想象,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于理解。

根据学生的学情,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问法,效果可能就会大大不同。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天上的街市》:

1.诗人描绘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2.诗人描绘出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通过哪些词 语表现出来的?请圈出体会。

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12

臧玉书先生说:“小说的主人公于勒,作者是把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受害者和失败者来写的。”他在叙述了于勒的受害和失败后,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冷冰冰的金钱关系。他的结论是“围绕着于勒这个形象,作者还着力刻画了菲力普夫妇”。他的看法是,于勒是主人公,是“太阳”,菲力普夫妇,是“卫星”,是围绕着“于勒”这个恒星运转的。于勒既然是“主人公”,菲力普夫妇当然是“陪客”,“我”及“姐姐、姐夫”,便是“众星捧月”。

王富仁教授的文章中说:“于勒这个人物的设置,是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够提示出我们成年人内心世界的秘密的关键所在,也是莫泊桑的匠心所在。借助于勒,揭开了覆盖在我们心灵发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变化,使我们看到了物质和金钱对我们心灵的扭曲和腐蚀。”

以上,可以说是主张于勒是小说主人公的理论根据。张志公先生是语文界的权威人物。他只是给于勒戴上了“主人公”的桂冠,下了一个判断,惜乎没有说具体的理由。而王富仁教授虽没有给于勒加冕,却说出了于勒应是“主人公”的理论根据。臧玉书先生可以说既有论点,也有论据和论证。

那么,卢昆先生否定于勒是“主人公”,主张文章的“主人公”是菲力普夫妇,他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

卢昆先生说:“小说题目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虚写和略写的。他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本身许多可写之处,但作家却把这些都置于幕后。轻描淡写,简言略说,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通篇只有要价和道谢的两句话‘两法郎五十生丁’‘上帝保佑你,我的年轻的先生。’对于他的外貌,也只是‘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等一般性描写”。卢昆先生否定于勒是“主人公”的理由,小说有明线、暗线之分,虚写、略写之别。

同时,我们注意到,在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新课程实践与探索丛书”的《语文》(九年级上),也保留着这样的一个题目:

小说以“我的叔叔于勒”为标题,那么主人公是于勒吗?为什么?

该书附录的答案是:“不是。于勒只是小说的线索,小说以于勒的命运轨迹组织材料,推动情节。”教辅只是拾卢昆先生的牙慧。

综上所述,谁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两种互为对立的观点。他们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谁也不能当学术裁判,拟个“红头文件”,定与一尊;谁也不能当“首席法官”,(张志公是语文界的老前辈,权威人物,他也不能当“首席法官”。若能当“首席法官”应以他的判断标准为准,承认于勒的“主人公”地位,)来个“终审判决”。社会科学,只能搞百家争鸣,谈自己的学术意见,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让化学家去测试他们的化学成分,给出分子结构式,让数学家去计算他们所占比例的多少,然后作出定论。这样的问题,答案并不唯一。答案可以商榷,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都可以作为一种学说,一种意见。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也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而是一道多选题,它可以是单选,也可以是多选,还可以是全选,甚至还可增选(比方“我”――约瑟夫,以下论及)。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1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