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组织与管理实用13篇

组织与管理
组织与管理篇1

组织是克服个人体能与智能局限,实现目标的载体。组织的构成不仅包括人,而且包括价值目标、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其他要素。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要求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健全与完善。这有必要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两种组织网络的功能:一是原生网络,即共产党的组织网络,尤其是基层组织网络;二是新生网络,即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成长起来的社会自组织网络,即民间组织网络。两种网络的长期共存与协调发展,对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一、政党组织网络与社会管理

政党是一种根在社会、志在国家的政治组织。不过,政党需要通过其组织网络和组织工作赢得社会,并最终赢得政权。“作为执政党,总是想方设法减少社会矛盾,协调各阶级(除了该消灭的阶级之外)、阶层、集团的利益,以便造成一个和谐的局面,求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1]可以说,执政党的重要功能就是通过组织网络协调社会矛盾、开展社会管理、获得社会认同、实现社会整合。当然,不同政党制度规定了政党的不同生存策略,其组织意义也不尽相同。比较而言,以竞争选举为活动轴心的政党,组织作用要相对弱些,而以组织体系为活动轴心的政党,组织意义要强些。

中国共产党是在对中国社会进行组织化改造的基础上领导社会革命,开展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根据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为此,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通过在各领域大力发展党员,积极拓展党组织,几乎覆盖了国家各个领域与社会每个角落,迅速建立了党的组织网络。共产党通过庞大的组织网络及其相应的组织工作,不仅确立了对国家与社会纵向与横向的领导,而且建立起了社会管理的组织体系,构造了全国范围内化解矛盾、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组织力量,从根本上将近乎一盘散沙的社会整合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在社会管理和建设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功能。

但必须清楚的是,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管理,从根本上挤占了非政府组织的生存空间,很多民间组织或自行解体,或被取缔;即便是留存下来的也出现了严重空洞化,或被改造成高度政治化、科层化的组织,或功能严重萎缩,成为政党和政府的依附组织。因此,政党组织了社会,社会也被政党化了,成了一个结构平铺、泛政治化的社会。从这个意义看,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管理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政党主导的组织化管理,本质是统制型管理。以政党组织网络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有条件的,包括社会的低分化和低流动,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利益的均质性和一体性等。如果这些条件发生变化,这种管理模式就必然会受到挑战和冲击而发生变迁或调整。

如果说共产党赢得革命胜利的基础在社会,那么其执政的基础同样也在社会,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在于能否赢得社会、能否管理好、服务好社会。有学者概括了基层党组织的意义:是党整合社会的组织机制;是党协调与社会关系的组织纽带;是社会协商体系发展的组织力量。[2]可以说,无论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主要工作空间都在基层,工作平台就是党的基层组织网络。或者说,基层组织网络既是党执掌政权的组织基础,也是党领导和管理社会的组织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推动了政党组织网络管理社会的阶级基础、政治环境、责任使命的深刻变化。美国学者沈大伟认为,在剧变后乃至更早的时间以来,中国政党组织的演变是一种“萎缩”和“适应”的共时性过程。[3]确实,为适应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党不断开展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目的就是要推动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和生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通过抓基层、打基础,坚持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积极开展组织制度、组织工作、组织队伍和组织文化等方面建设。基层组织凝聚社会、服务社会和管理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突发事件、战胜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了化解矛盾、应对危机、服务群众等社会管理作用。如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基层党组织组建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1.82万多个,参与党员达118.3万余人,在救灾一线和灾民安置点组建临时党组织720多个,形成了一个个坚强战斗堡垒,为抗震救灾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民间组织网络与社会管理

不同于政府与政党组织,散布于现代社会的志愿组织、基层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共同构成了民间组织网络。该网络的存在意味着在国家与社会结构逐步分化的条件下,社会机体能够使各种矛盾和冲突在社会领域得到缓释、修复或化解,实现社会自管理、自控制、自协调。因此,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培育民间组织网络、提高社会自组织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组;以权力转移为主题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撼动了党和国家对资源的垄断和控制,促进了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空间的成长;单位制、身份制、户籍制等逐步解体或松动,促使单位人开始转向社会人,成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个体和社会单元;为了实现利益和保障权利而组织起来的大量民间组织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有学者将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和全球“结社革命”结合起来,称之为“社团革命”。[4]在法律上,这些组织具有非赢利、非政府等特性,一道构成了民间组织网络。

虽然,中国各类民间组织成长的政治与行政色彩还比较浓厚,依附性还很明显。除了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政治性社团外,基层自治组织的政治化也非常突出,其他不少社会组织也具有官方或半官方属性。相反,那些“去政治化”的社会组织的生存状况则令人担忧。国外有研究认为,在中国不可能出现纯粹的国家——社会的分离,正在出现的民间社会是一个“不成熟的民间社会”,或是一个“国家引导的民间社会”。[5]尽管如此,西方学者还是将民间组织的发展,视为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从代表社会下层表达意见、支持个人权利和利益以及支持扩大公民对公共事物的参与等方面来看,这些新的社会组织回避政治,是一种去政治化的民间社会。[6]从社会管理看,民间组织成长及其网络的形成,意味着严重萎缩的社会自主空间开始拓展,严重受损的社会自治能力开始发育,社会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增强。

与传统统治型社会管理不同,现代社会的高效管理必然是一种多元治理,是一种服务型管理,不仅包括政府与政党组织,而且离不开各种类型的民间组织。中国民间组织网络的成长已经并将持续发挥其社会管理功能。这可概括为:

其一,拓展社会资本。社会管理与人们之间共识的达成、人际信任与合作密切相关,与社会资本投资和蓄积相辅相成。社会资本研究的共识是:各民间组织是社会成员行为规范和互相交往的组织平台,是促进社会合作和信任的最佳土壤。因为,民间组织是社会成员横向互动的组织网络,能够建立起人们之间相对稳定的组织联系,创造并扩大交往范围,增进互惠、合作规范,形成信任文化。民间组织创造信任、促进合作的机能有助于解决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信任式微现象,促进沟通、形成共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其二,开展社会帮扶。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公平正义缺失是影响社会管理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依靠政府力量。但实践表明,民间组织在慈善救济、扶贫开发、教育帮扶、权益保障等领域发挥了缓解社会分化、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民间组织的慈善救助行为是一种有别于政府和市场的分配行为,是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第三次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解因贫富分化悬殊带来的社会怨恨,缓解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冲突,拓展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其三,实现良性互动。中国社会结构从一元走向多元,形成了不同利益要求和意见表达,对组织化和制度化参与渠道形成了需求。民间组织的成长有助于将社会成员的一些问题在基层社会直接解决,或通过民间组织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聚合起来,综合遴选,向政府传递,使不同的社会需求有序地、制度化地进入政治体系。这样可以减少党和政府在整合社会利益时面临的矛盾与压力。如浙江东阳市白云街道杨家村,成立了租住地农民工协会,既帮助农民工保障权益,形成了“社区认同”和归属感,又实现了对农民工精英的“组织吸纳”,避免了体制外力量的非制度化集结,还有效降低了“老乡会”、“同乡会”等组织向“黑社会组织”蜕化的风险,大大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7]

三、两种组织网络的“紧张”关系

在民间组织网络中,如果说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成长的,那么对待其他民间组织的发展,党与政府的态度和行动则经历了一个前后变化的过程:最初的反应是控制;然后是规范,要求各类社会团体重新登记,将社会组织纳入政府统一管理的范围;随后是通过党的组织力量加强对各社团的领导和引导,保证在政治上的影响作用;最后的是整合社会团体,开发其功能,纳入社会建设的战略。特别是,党的十报告提出了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说明,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理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已将民间组织纳入了国家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发挥其社会管理功能。

民间组织网络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管理组织体系的拓展,形成了政党组织网络与民间组织网络共存的格局。有学者研究指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社会的结构经历两次大的转换,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建构体系:一次来自政治的力量,其主体是政党,发生于1949年后的中国,以政党为主体,形成了组织化社会的社会建构体系;一次来自经济的力量,其主体来自市场,发生于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以独立的法人为主体,形成了社会组织化的社会建构体系。”[8]无论是组织化社会还是社会组织化,其基础都是组织网络,分别为政党组织和民间组织。在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步分化和自主化的条件下,两种组织网络对中国社会管理都是必要的,且将持续共存。如果说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更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管控过程,那么社会治理的权力向度则是多元的,主要通过协商合作、伙伴关系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由此看,有效社会管理既需要政党组织,也需要民间组织,需要两种组织网络相互借力,并发挥各自优势。

不过,两种组织虽然都是通过组织载体实现社会管理的,但它们的性质和意义有根本差异,属于不同组织形态。其中,政党组织力强,以纪律和规章为保障,具有一定封闭性;民间组织以独立个人和自由社会为基础,意味着空间的拓展,虽仍处于党领导下,但以社会为中心,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正因此,两种组织网络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可能是一种合作关系,也可能是一种竞争关系,甚至还可能出现关系紧张。

总体而言,中国民间组织力量的发展是处于规范之中的,是可控的,与政党组织的关系是和谐的。但必须承认,各种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所形成的组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党组织的社会管理结构和功能构成了挑战。这体现为:多样化的民间组织渗透在社会各领域,打破了以往政党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和对资源的绝对控制,并凭借其在服务社会中的公益性、灵活性,凝聚了相当社会力量,赢得了社会支持;民间组织虽无法掌控政权,但在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的党组织空白点上,通过服务社会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取代了以往属于政党的功能;基于传统思维和体制惯性,执政党对一些民间组织的发展有所控制和限制,导致一些社会组织与政党组织之间产生了不信任和纠葛;政党无法进入民间组织,相反一些民间组织为维护或谋求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对基层党组织权力进行侵蚀、渗透和影响。特别是,由于管理无序、监管缺位,少数民间组织通过非制度化方式攻击党和政府组织,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表达不满与愤懑;一些民间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极端宗教组织等勾结,对党组织进行胁迫和渗透,甚至开展反政府、反人类、反科学的活动;还有一些在中国活动的外国民间组织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插手和炒作社会矛盾特别是热点和敏感问题。显然,这既不利于政党组织,也无益于民间组织发展,直接影响了社会管理成效。

四、两种组织网络的关系调适

通过比较现代化研究,亨廷顿指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其稳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9]如果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那么管理好中国社会,关键仍在党。调适政党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关系,需要充分展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优势,即通过工作机制、活动方式等的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程序创新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与社会自治之间的平衡,通过党内民主的拓展与创新实现政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框架和行动中的有机对接,构造基层社会管理合力。

至关重要的是,要加强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共产党大体沿用了传统的组织建制模式,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实现社会空间全覆盖,在民间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从实际看,这需要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科学定位民间组织中的党建功能。对此,基本共识是:引导和监督民间组织的政治方向;服务和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传输和反馈社情民意;教育和管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二是积极探索适合民间组织的工作方式。应当承认,基层党组织的传统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与新生民间组织的特点存在很大差异,无法完全相适应,因此在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有必要实现工作全覆盖。这意味着党组织必须尊重民间组织独立开展工作,而不能照搬“一元化”领导方式凌驾于民间组织之上;必须按照民间组织的发展规律加强党组织建设,而不能将民间组织政治化和行政化;必须通过组织和党员的行为和人格魅力等非权力、影响力开展工作,获得信任、支持和尊重,而不能凭借权力“强势”,或依靠强制力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

从民间组织看,处理好与党组织的关系是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首先需要优化民间组织的发展环境。应当承认,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环境是有助于民间组织成长的,民间组织因此得以迅速兴起。但有学者研究指出,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制度环境对公民社会以鼓励为主的话,那么其微观制度环境则以约束为主。这主要表现为:[11]相关法规大多是管制性而非鼓励性的;登记和成立门槛过高;实行双重管理;活动经费、范围和内容实行严格限制;政府还根据政治形势实行宏观调控。但客观事实是,在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任何执政党,无论其组织规模多么大,都不可能单独管理好社会、服务好民众,即使管起来了,也管不了、管不好,而且可能效率低下、浪费资源。正因此,有必要从观念上,抛弃“保姆政府”的观念,积极引导和培育民间组织自主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支持民间组织依法独立运作;建立健全协商对话机制,促进政党与民间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特别是,两种性质的组织应当相互借力,借鉴和吸纳对方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因素,提高自身的社会管理水平。

同时,调适两种组织的关系,需要改革现行的民间组织管理体制,规范其行为。这需要改革登记许可制度,可根据民间组织的性质、规模等采取不同的准入方式,承认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各种民间组织。这样,可使那些没有登记的数量庞大的民间组织具有合法身份,得到政府与社会认可,并更好地表达社情民意,发挥在社会管理中“帮手”的作用。当然,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也应是一个高度建制化的社会。虽然民间组织具有社会管理正功能,但同样可能释放负能量,可能挑战党组织和政府权威、扰乱社会秩序。因此,需要通过立法建制对民间组织的社会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使其活动处于制度化轨道,减少它们走向“黑帮化”、成为党和政府“敌手”的风险与隐患。

参考文献:

[1]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76-177.

[2]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J].理论前沿,2006(9).

[3] David Shambaugh. China’s Communist Party:Atrophy and Adaptation[M].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2008.9.

[4]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浙江学刊,2004(6).

[5] Clemens Stubbe Ostergaard,Citizens,Groups and a Nascent Civil Society in China: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1989 Student Demonstrations[J].China Information,Vol.4,No.2,Autumn 1989.28-41.

[6]Jude Howell ed.,Governance in China[C].Oxford:Rowman & Littlefield, 2004.144-150.

[7]陈玉华.社会整合、组织生长与和谐社区的建构[J]. 湖北社会科学,2010(3).

[8]林尚立.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北京: 三联书店,1989.377.

组织与管理篇2

一、组织日益增长的复杂性

1.组织环境的动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变得日益复杂,而组织的复杂性主要源于环境的日益动荡。当今人类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可以说,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就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当前的环境正变得更加动荡和不确定。一个基本事实是:“对人类的一个封闭的、片段的和简化的理论的丧钟敲响了,而一个开放的、多方面的和复杂的理论时代开始了。”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现代社会中不断增长的动乱,“在我们的时代里,加速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基本力量。这一加速的推进具有个人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后果。未来的冲击是个时代的现象,是社会急骤加速的变化率的产物。它是由于新旧文化的重叠而产生的。

环境的动荡给组织带来内外两个方面的复杂性因素。第一,组织外部复杂性。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产品生命周期上的缩短。企业必须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加强组织的创新性以跟上产品的更新速度。其次,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随着消费者获取信息能力的增加,市场逐渐趋向于买方市场,企业以前那种大生产模式下的产品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消费者。企业只有充分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满足消费者特性要求的产品才能赢利。最后,企业竞争环境的恶化。从竞争者数量有限到现在的全球竞争,同时还面临着众多的潜在竞争者和替代行业竞争者。企业在这种环境下要生存,必然要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组织管理形态。第二,组织内部复杂性。首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冲突。由于个人需求的多样化,组织的每个人各自追求各自效用的最大化,但个人的最优选择的汇总与组织的最优化目标有很大差距。其次,个人选择的限制。人的决策虽然理性,但受到信息量的限制。传统控制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组织中信息交流不畅,加剧了组织管理的复杂程度。来自组织上层的高度控制使下级倾向于掩饰不好的信息,纵然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再丰富,决策能力再强,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无所适从。最后,个体的社会性增强。组织员工日益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医疗等机构的高组织化和情感、价值等要素的渗透都使得组织管理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非理性。

2.复杂性带来的管理问题

环境的变动对管理的对象、载体、工具与思维方式都有很大影响。组织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两大方面。

首先,对组织结构调整的压力。工业社会最为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组织,官僚制组织形式以及管理体系中的权力分化、领域分离和专业化等,都是适应一种科学性和技术化的要求而作出的安排。而对管理体系及其管理方式的科学性要求可以归结为确定性。虽然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对象,可能会使用诸如明确性、稳定性、持续性等不同概念,但所有这些称谓都是确定性的不同表现,都属于用管理体系及其管理方式的确定性来解决社会问题以满足公共需求。复杂性是与社会运行速度相对应的,在复杂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就只能对社会管理体系及其管理方式作出确定性的要求。后工业社会是高度复杂性的社会,它对管理体系及其组织结构的要求就不再突出确定性的问题,反而需要突出的是弹性、灵活性和灵敏性。目前正处在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用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去迎接后工业社会,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组织建构原则的问题。

其次,对管理方式变革的压力。各种组织总是力图从各方面降低或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比如使它的投人与产出常规化,获得更精确的信息等。在平静的环境里,这个过程并不困难,组织只需对一定限量的投人作出反应,在一定时间内就能相对静止。这种情况下,组织可以制定具体的政策、规章、条例来处理日常事务,可以在固定的结构、明确规定的等级和给每个参与者规定出具体任务的情况下进行业务活动。但是,在动乱的环境中,这种形式是行不通的。组织必须建立一个更有适应性的反应系统,“复杂的适应系统是开放系统,它与以千变万化和具有限制性为特征的环境进行密切交换。为封闭的物理系统提出的平衡观念对于这样的动态形势是不适宜的而且常常是不能用的。”这种动乱环境中产生的管理不适应性与不连续性要求管理必须采取更灵活的方式。

二、复杂性与组织结构调整

复杂性环境与其引起的管理复杂性问题要求改变传统的稳定、机械式的组织结构,建立一种能够与环境动态适应的有机型组织。趋于动态的灵活的结构和脱离刻板的官僚形式的动向,已经成为现代组固定的职位之上,而是具有较少的机构性与更经常的职位变化,以及具有动态性的职能之间的交互作用,它需要在不同活动的一体化方面投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有机型组织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其组织设计能够接受环境影响和对付不确定性;其权力的来源不是基于职位,而是知识与专长;在任务与职能方面,一般也没有严格的界限规定。

有机型组织首先是一种扁平化的结构。组织扁平化是与组织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管理层次是指组织内部纵向管理系统所划分的等级数,而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扁平式组织实际上就是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层次较少,而管理幅度较大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扁平化组织在复杂性的环境中具有重大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节省管理费用,降低管理成本是组织扁平化最为直接的优势。扁平式的组织减少了中间管理层,明显有助于节省管理开支。其次,加快信息流通,提高决策效率是组织扁平化最为显著的优势。扁平式的组织由于层次少,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失真少,上下之间沟通方便,因而可以使上级更快地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可行的决策。同时,由于层次少,组织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可以更直接地面对市场,发现问题,从而减少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差,也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使组织能力变得更为柔性化,反应更加灵敏。最后,扁平化组织易于实行参与管理,增长下属士气。参与式管理使下属具有更多的参与决策权与自我表达权,下属对自己的行为直接负责,有利于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解决了人的需要问题。而从根本意义上讲,解决了人的需要问题和人的士气问题,组织所面临的其他一切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有机型组织还是一种网络型组织。网络型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人们目前探讨的网络型组织、群体型组织、自设计组织、基于信息组织和后工业化组织的一个统称。因此,在既非市场又非等级制度的组织模式中,网络型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组织模式。它代表的不只是一种将源于更传统模式的因素结合起来的杂交或不完全形式,而且带来了比市场联系更持久而分散、比等级制度更互惠平等的组织绩效。从运行机理上看,网络型组织结构不是依靠合同、授权、资本运作等方式形成的,它所依靠的是设计规则的吸引力,并且,这种设计规则在广义层面上包括技术标准、文化认同等。网络型组织在复杂性环境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网络型组织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其复杂程度也大大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特定的领域,以获取专业化带来的利益。网络型组织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员工群和企业群。在网络型组织内部,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人和企业各有其特定的分工。网络利用其特有的价值整合功能,使网络成员能够专心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不断改进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率。其次,网络型组织降低了交易成本。利用网络型组织形式,可以将经常易对象组织起来,建立长期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换关系进行管理,有助于降低契约谈判费用,简化冲突的协调过程,增加关系性专用资产投资,最终降低总体交易成本。最后,网络型组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和智力等无形资产取代了资金、设备和土地等有形资产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生产要素将直接决定经济效率的高低。

三、复杂性与管理方式变革

1.权变管理

由于现代组织所处环境超系统及组织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动态特征,从而不可能存在某种适用于一切情况和一切组织的普遍管理原则和方法,只能依据各种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做到随机应变。在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中,不存在固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一切都应随着情景的变化,选择与具体的情景相适应的恰当的管理模式。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以及组织内各分系统之间的一致性。权变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系统的观念,从事物的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将企业看做一个统一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因为权变管理是以系统观点来考察组织的,与系统管理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理论核心就是将组织视做“开放系统”。权变管理理论通过分析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权变管理的关键是决策行动的权变。决策行动的权变观,是改进管理和使组织获得更高的效益和效率的一种适应的、实用的理论方法。权变观不仅探索了解组织与组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它的最终目标是提出最适用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实际上,管理现代组织所包含的复杂性决定了没有任何一种办法是最好的,所以只能运用现有的全部知识来将环境与组织决策设计联系起来并相适应。管理决策的成功应该取决于在对或然的客观环境进行科学的判断后,所采取的行动合理的成功率。决策的权变方法需要决策者的关系思维,“运用决策观念的人必须认识其组织有更多和不同的目标与需要;必须研究与决策有关的更多要素;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制定和执行决策的方法,必须不是逐个地而是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评价决策。”

2.柔性管理

组织与管理篇3

一、组织成本:内部化交易成本

组织成本的概念始于1937年科斯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科斯认为市场运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是有成本的,即交易费用,而企业通过命令方式配置资源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因此,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对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替代,或者说企业是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存在的。但企业内部也存在组织成本,这种组织成本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企业的边界就取决于增加的边际组织成本与节约的边际交易费用的均衡。虽然,科斯并没有专门分析组织成本,但从其理论可以推断出,组织成本是与市场交易费用相对存在的,是企业内部化的“市场交易”成本,它与市场交易费用的区别在于,其发生的动因不一样,交易费用是市场中搜寻、谈判、签约等原因而发生,组织成本是由内部的领导、命令、协调而发生的。总的来说,科斯认为,企业是通过节约交易费用而达到对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替代,这种替代程度取决于边际内部组织成本与边际市场交易费用均衡,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它内部存在组织成本,这种组织成本是企业组织对市场替代而形成的内部化市场交易成本。

但企业的内部组织成本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合理配置的,因此,从经济学意义来看,管理成本是企业为有效管理、合理配置管理这一特有稀缺资源而付出的相应成本。一些学者对组织成本的内容做了有益的研究,如李元旭提出企业组织的管理成本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内部组织成本、委托成本、外部交易成本、管理者时间的机会成本。具体内容包括:(1)内部组织管理成本,是指现代企业利用企业内部行政力量来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从而带来的订立内部“契约”活动的成本。具体包括企业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发生的构建企业组织框架所发生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机制的运行成本。(2)委托成本,即由委托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费用。即使是企业的内部契约,也不能消除契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委托人需要对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监督,以尽量减少利益偏差。因此,委托成本具体包括激励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3)外部交易成本,即企业和外部市场主体进行交易时发生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4)管理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因管理决策、管理时间等面临不同的选择,应考虑所放弃的管理方法的机会收益。

但组织成本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正如交易成本如何准确定义与合理估计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也因其中委托成本中的剩余损失和管理的机会成本很难具体量化,使得组织成本对企业来讲只是一个模糊,不能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因此,为了更切合企业实际,管理成本的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二、管理成本:概念、内涵与特点

“管理成本”是企业组织从事各项管理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它不同于“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所进行的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正如企业采购活动会发生采购成本、生产活动中会发生生产成本、销售活动中会发生销售成本一样,管理活动也会发生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管理成本。并且随着企业不断走向成熟、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成本已经取代了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成本,逐渐成为组织关注的目标,所以对管理成本的研究将会逐步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管理成本不同于组织成本,组织成本是市场交易费用在企业内部的表现,组织成本是企业运用行政命令组织协调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根据张五常的解释,应该是除生产活动以外所有其他活动的成本,因此,组织成本的定义比较宽泛,没有明确的承担对象。而管理成本是管理活动的施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从经济学方面看,是“管理”资源运用的成本,从会计学角度看,管理成本是管理活动本身所发生的成本,应该以管理活动作为管理成本的核算对象。

管理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而通过别人或与别人一起进行的组织活动,根据管理的职能,管理活动包括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协调等,根据管理者所处的角色,管理者要进行人际关系的处理、信息的传递、决策的制定等,因此,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的成本都应该是管理成本。即管理成本具体应包括四个方面:

1.构建组织结构成本。组织结构就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企业在构建组织结构时,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研究和设计、部门的划分、职位的分派、人员的安排等,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属于构建组织结构成本。

2.组织运行成本。组织结构搭建好以后,需要正常运行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企业需要建立组织各部分的规章制度,并进行组织关系的协调、人际关系的沟通、管理决策的制定等活动,由此发生的支出构成组织运行成本。

3.监督与激励成本。管理活动的大部分是围绕着人进行的,而人是有能动性的,是否能激发其潜力和才能是成功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组织需要通过约束和激励两方面来保证其员工充分发挥才能,由此发生监督和激励成本。

4.其他管理成本。除以上成本以外,管理成本还包括其他与管理有关的成本,比如形成和塑造企业文化、与外部市场主体的协调等相关活动的成本。根据管理成本的定义,管理成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管理成本应该是企业负担的实际支出。这是从实际支出的承担主体方面界定管理成本。比如企业所负担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会议费等,就应该记入管理成本。如果不由企业负担,则不形成企业的管理成本,比如所有者为实现对企业的监督而派出的委派会计、监事或由所有者承担的审计费用等,就不形成管理成本。

(2)管理成本是管理活动所发生的代价。这是从企业内部的职能模块方面界定管理成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很多方面,企业应明确区分管理活动和非管理活动,管理活动发生的成本属于管理成本,非管理活动发生成本不应属于管理成本。约尔认为企业存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六项职能,其中管理活动的成本属于管理成本,企业的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职能活动属于非管理活动,其成本应属于不同职能的业务成本。

(3)管理成本是可以计量的。管理成本的可计量性是管理成本的重要方面,是管理成本优越性的体现。由于管理成本是管理活动中实际发生的支出,那么这些支出一般可以用货币量化。

三、管理成本的内容及特点

管理成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合理配置“管理”这一稀缺资源。企业在价值形成和财富积聚过程中,知识、管理、科技以及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管理方面的投入,但如果忽视管理成本,必会导致管理资源的盲目投入,最终使企业低效运作。所以,就像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资金的成本一样,管理作为企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本也需要明确界定,以合理配置管理资源。

2.为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决策提供依据。企业的管理活动受来自于企业内部、外部甚至全球环境的影响,同样,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经常面临管理方法的改变与调整,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方法也会随着企业发展而不断演进,在企业初创时期,事务相对简单、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也还没有十分宽泛,因此可以采取直接管理的方法,但当企业发展壮大以后,管理方法就需要随之创新和优化,否则,落后的管理方法就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然后,在面临管理方法的决策时,由于不清楚管理方法的引进需要的代价,无法对新的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很多企业不敢妄加引用,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诸如精益化管理、目标管理、创新管理等,被束之高阁,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究其原因,就在于管理方法的成本与效益比较模糊。因此,明确管理成本,有利于企业对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选择,有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3.科学评价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提高管理要素参与企业分配的可行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对管理要素参与企业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管理活动的绩效难以衡量,管理要素应该如何参与企业分配则一直是困扰实务界的难题,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不仅会导致剩余损失加大,还会降低对管理者激励,使其管理才能不能有效发挥。明确管理成本,并对其进行核算,有助于对管理活动的效益及管理者的业绩进行合理估计。

四、管理成本研究的难点

1.如何区分管理活动与非管理活动。既然管理成本是管理活动所发生的代价,非管理活动发生的支出不属于管理成本,那么管理活动与非管理活动的区分就非常重要。但是技工做中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并不是完全隔离,比如财务部门的经理在很大程度上行事的是管理职能,但他也会从事一些会计方面的业务,业务活动与管理活动完全分离。一般来讲,部门内部中低层管理人员,其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成本构成管理成本的一部分,可以假定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管理活动的工作量与其在组织结构中的层次成正比, 管理者的层次越高,其行为所包含的管理活动就越多、业务活动越少,反之,低层次管理者的行为大部分是业务活动,管理活动的量较少。

2.管理成本的计量。虽然,从管理成本定义上看,管理成本是管理活动的代价,但并不是所有的代价都可以计量,比如管理者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就无法合理估计其成本。但从管理决策的角度来看,只有对管理成本量化,才有可能使其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因此,可以考虑把管理成本区分为管理的财务成本和非财务成本,管理的财务成本是指管理成本中可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非财务成本一般是指管理活动耗费的时间等难以以货币计量的代价。

总之,从企业组织的实际出发,管理成本比组织成本更有意义。管理成本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为响应十七大号召,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供了可行的思考思路。但管理成本在国内研究还很少,也存在一些研究难点,本文的目的在于引起各位专家对管理成本研究的关注与重视,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阙四清:企业成本的经济学分析.企业经济,2005.03

组织与管理篇4

一、 人性理论与幸福

纵观管理实践的发展,可以看出组织的管理策略背后,都是基于某种关于人性的假设,也即是组织管理往往是以人性假设为价值前提。而每一种人性假设在对人的本质进行推定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满足人的需求并激发和约束人的行为。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天生懒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应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既要满足其物质需求又要严加约束。“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是社会人,相较于物质利益,人际关系对个体更为重要,因此管理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求。“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只有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相应的管理要着眼于个体潜能的激发,满足个体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等高层次的需求。“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人的需求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故而应该采取权变管理的方式,满足人们的多样多变的需求。“文化人”假设强调人是具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主体,管理要重视人的问题,对个体要信任、亲密以及一致的组织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才能使组织获得成功。

关于人性的假设从“经济人”到“文化人”的发展都反映了对于人性的不同认识,它们各自从人性的不同侧面说明了人类的某种或某些共性的具体需求,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去满足人相应的需求,以达到一种相对满足的状态。然而这种满足的状态并非管理的最终目的,因为人类的首要本性是趋乐避苦,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幸福具有终极性——管理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改善人的生活,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讲,上述五种人性假设的背后其实都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各自当时所处时代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首要因素。

基于此,考虑到人们的工作及生活的目的是未来获得幸福,各种表层次的追求都是获得幸福的方式、手段和过程,本文认为幸福感是影响人们工作动力和职业行为的根本因素,组织管理要从提高员工幸福感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满足员工的需求,培养幸福、高效的员工,推动组织绩效的提升。

二、 幸福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 基于时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幸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政导向,在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生活等各个领域备受关注,从此种角度而言,可以说幸福管理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具体体现在:(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富足,个体的心理预期不断拔高,而财富的增加所带来的满足感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管理需要在物质刺激手段之外寻找促使个体心理满足的手段。另外,伴随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激烈竞争,组织中的个体饱受工作压力增加、职业倦怠、心理枯竭等问题的困扰,导致员工的幸福感并没有随GDP的增长而明显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也同样折射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探索提升员工幸福感的必要性。(2)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知识型员工已逐渐成为组织的生力军,而对于知识型员工,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约束加激励管理策略的局限日渐凸显,知识型员工的多元价值追求和较强的主体性意识给传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3)随着传统管理方式的受限,人本管理、心本管理的理念正逐渐发展,被广泛采纳并付诸实践,相较于传统的刚性制度管理,人本和心本管理的理念更强调柔性的人性管理,突出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此种管理理念的最终落脚点应该也必然是幸福管理。(4)随着国家将幸福指数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组织对幸福的关注和管理也将成为必然。所有这些都使得幸福管理成为新时期组织管理实践的重要课题,促使组织从幸福的视角审视管理的终极性以及自身的管理资源,以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持续性。

2. 基于组织发展的考量。毫无疑问,人才资源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且组织管理实践的事实证明,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是组织的最大财富。大量研究表明,幸福和高效呈正相关。幸福感有助于个体在生理、智力以及社交资源上获得更多的支持,这些要素都是帮助个体提高工作绩效、突破困境、提升对组织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幸福员工通常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正向情感,激发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并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创造性。另外,研究还发现员工幸福也会使得组织更加和谐、更具向心力和凝聚力。可见,员工的幸福必然带来组织的幸福,而幸福组织又必然能达成组织的高效。

组织与管理篇5

班级管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离开了班级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教书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班级管理是为学生成长成材服务的,班级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人的管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良好的班级氛围又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的,而教育教学活动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因此,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否,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

作为组织的班级要生存和发展,当然离不开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称为组织传播)。如何运用组织传播原理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本文结合实际,简要剖析了高校班级管理中班级(组织)传播的两种基本形态:班级内的传播和班级外的传播。

一、班级内的信息传播

1.班级内信息传播的正式渠道

班级(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是指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如班主任、班干部和普通学生)在班级(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可分两种类型: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而根据信息的流向,纵向传播又可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下行传播:即有关班级目标、任务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落实的过程,是一种以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具有强制性。主要包括:关于教学管理任务和内容的指示或说明(如安全教育);班级内的重要信息(如每周班级、卫生等项目的考评通报);学生权利和义务的信息(如办理人身保险、申请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关于部门和岗位(如班委和团支部)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的信息(如明确规定班干部不是学生贵族,在班内不得享有特权,必须对同学、班主任负责):班主任(或其它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奖惩)信息。下行传播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树立权威,尤其要很抓主题班会,做到有的放矢。比如:适时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端正他们对学校的看法,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的改进,适应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克服心理失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处理崇尚个性和维护集体荣誉的关系等。

上行传播:是指学生或班干部向班主任(或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反映班级同学的呼声和愿望,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在高职院校,班主任一般不会天天到学生寝室或教室和学生见面,师生之间经常需要通过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如反映科任老师粗暴处罚学生,学生干部滥花班费以及学生上课讲话、逃课、上网等现象),班主任要及时解决。上行传播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是中枢管理部门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班主任乃至校系有关领导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目标或任务在第一线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据此对既定决策(如班规或校规)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第二,学生干部是班级的窗口,对班级内部情况的变化感受更直接,有丰富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能够成为班级进行新的应变决策(如班干部改选)的依据,班主任必需随时对他们进行监控。第三,上行传播是把握学生心理和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上行传播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把他们的情绪和士气调整到理想状态。

在现实中,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总是相伴而行,很难截然分开。

横向传播:是指同学(一个班的或班与班)之间互相来往,相互了解,交流和沟通情况,形成和谐的关系。这是一种最经常和最大量存在的传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传播双方不具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平等的协商与联络是传播的主要形式。如果横向传播不顺畅,轻则造成学生之间(包括班干部)相互猜忌,互不合作,互相推委,严重影响班级的办事效率;重则带来矛盾重重,自由散漫,甚至形成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使班级(组织)限于瘫痪状态。因此,在一个班级内,横向传播必须得到制度保证。比如:一个学期定期或不定期搞一些集体活动,使班集体的个性因素与集体因素相结合,为发展学生个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班级内信息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非正式传播渠道是一种摆脱了班级或班级以上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的传播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班级内的人际传播(如班集体正式活动以外的各种私人交往):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各类自发的兴趣小组活动)。非正式渠道的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交流的信息广泛,内容不仅涉及班级或学生工作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包括个人私事、兴趣等,可以谈天说地。二是交流的双向平等性。师生都作为普通一员参加传播活动.没有身份贵贱和地位高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大多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如学生生病入院,班主任主动到病房探望:学生受了委屈,班主任耐心开导等),许多在正式渠道不便明说的观点和态度,都可能在非正式传播渠道中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是师生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手段。

对于班级来说,能否充分发挥非正式传播渠道的作用,畅通言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只关注班级内部分工、职责划分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学生往往被异化为班级这部机器上的一个个零部件。而现代教育管理学则强调,人的积极性是制约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条件(如感情、情绪)的影响,而非正式传播渠道恰好能弥补正式传播渠道的缺陷和不足。加强和疏通非正式传播渠道,如:班主任多下班、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切实为他们解决问题,就能够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拥戴,能够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使班级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增强学生的团结和向心力,使他们在班级中的行为更多地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而每个学生的良好精神状态和积极性的发挥,也必将对班级的目标实现(如建立优秀的班集体)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班级外的信息传播

按照组织传播原理,班级(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班级(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1.班级的信息输入活动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有效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积极投身班级间的竞争,班级〔组织〕需要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如: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吸取他人的治班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完善本班的管理制度,使其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班级(组织)的信息输入渠道是多方面的,凡是与外部保持联系的学生,可以说都是班级(组织)伸出的触角,担负着一定的信息收集义务。此外,班主任及时跟踪了解学生、任课教师、家庭乃至社会的信息反馈,以及校系相关部门对班级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

2.班级的信息输出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班级(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如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质,但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信息输出活动(宣传活动)主要有三种:

(1)塑造和维护班级形象

重点是加强班级理念的教育(如本班提出的“团结和谐,自强不息”),正确引导班级舆论,大张旗鼓地表扬先进.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如:教室、卫生区的打扫和宿舍卫生、早操等,都要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进行:上课不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积极配合教师,活跃课堂气氛,考试不弄虚作假;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等等。这些既需要一定制度的制约,更需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导。此外,班级形象并不都是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创立和维护的,外部环境的人们会根据大量各方面的信息形成对班级(组织)的认识,所以班级(组织)还得注意在外面的表现,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竭力对环境施加影响,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2)开展公关活动,展示班级形象

公关宣传是班级(组织)对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意义在于让外界充分了解班级自我形象,提高班级的知名度,协调班级与周围环境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广泛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宣传联络小组,由专人负责与学生会等部门保持经常联系,争取一些展示自我的大型活动机会(如参加大型的文艺演出和演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协会组织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行动、捐助贫困生等公益活动、迎新生送老生活动等),参加对外服务性活动(如开学接待新生,为相关各种讲座或会议提供服务),献出一份份爱心。另外,还可通过校广播台、校报、网站等新闻报道扩大自身影响。

(3)协调班级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之间、同学之间,定期不定期地联合开展一些活动(如联欢或各种竞赛活动),或利用合班上课的机会,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别的班级建立和睦共处的友好关系,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组织与管理篇6

1 道家的管理之道

道家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从中可发掘出的管理思想涉及管理原则、管理策略、管理方法、管理环境、管理者素质等多方面,而其所涉的各方面,虽然各有表述,最终却可以极其简约的文字来表达:“无为而治”、“上善若水”。

1.1 “无为而治”——管理的至高境界

“无为”是道家学说中最为核心的思想。司马迁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可以看出,道家的无为绝非无所为,消极应对只是其表象,以无为而治达成无不为的至高境界,才是其真正的内核。仔细研究无为思想,可从中发现颇具现代管理色彩的理念雏形。

(1)循规律而不止于规律。

《老子》42章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进而又在其著述中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其阴阳之说旨在说明万物都有产生发展的普遍规律。既然有规律存在,那么我们在处事时就必须遵循规律,“无为”乃是“辅万物之自然”,实质在于顺应规律。而遵循规律并不等于抱着现成规律停步不前,因为规律本身也不是一种常态,要明白“无成势,无常形”才能“究万物之情”。

道家的这一思想恰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管理理念:管理存在普遍规律,组织的管理应该重视运用规律,只有更多掌握和运用规律,才能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但管理又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方法,组织只有结合自身情况,追求管理的突破和创新,才能更接近真正的管理规律。

(2)“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在老子那里更多的是“不谋而谋”,他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清楚地表明他欲以看似消极的无为谋积极的“无不为”思想。这一点揭示了组织管理的至高境界:最好的管理不是纪律森严,迫使人人敬畏遵从、毫不逾矩;最好的管理者也绝非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处处严厉苛责,管理之道在于谋求“万物自化,天下自正”的局面。因此,高明的管理是不见管理,高明的管理者必不见其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正是此意。

1.2 “上善若水”——管理的理想模式

道家对水有极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在《老子》中的许多论述,可以看出道家将水视为接近万物之奥——道的缘由,也正是这些论述,包含着管理的理想模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弱胜刚强”——管理虽然凭借一定的权力,但权力的重点绝对不是“力”,管理的重心在“理”而不在“管”上,管理者及组织靠强制力是很难达臻管理的至高境界的。相反,以柔弱似水的模式进行组织的管理,即以水的柔软性适应一切环境,以水的平静谦和对待组织成员,以水的宽广包容组织成员,以水的稳定性面对一切危机干扰,又象水一般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始终推动组织向上发展,这样的管理则“几近于道也”。

2 无为而治的必备条件

如前所述,无为而治、水式管理属于管理的理想境界和模式,既为理想,就非轻易可达成,无论对组织还是管理者而言,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

(1)素质要求。无为而治首先对管理者提出了极高的素质要求,它不仅需要管理者深谙管理之道,能把握组织发展的大局,还必须有宽广的气度,可为他人营造一片广阔的天空。在人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于事是“不为物先,不为物后”。这实在是挑战人类自身的尺度,地位如管理者,要不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表扬、自认为了不起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要把握好不为物先,不为物后的尺度,实在是难之又难。但也惟有如此,才能保证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境界。

无为而治对组织成员同样有极高的要求。若管理者以“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指导思想推行无为而治,而组织成员却因此而无所适从,或是因“不见管理”而自我放纵、失之以责,必将导致无为而治的失败,并使组织遭受巨大损失。

(2)环境要求。《老子》中有言:“清净为天下正”,纷乱浮躁的组织环境不可能孕育出无为而治的境界,也不可能让柔弱似水的管理模式在组织中展开。故而无为而治对于组织的要求很明确:一个安全而足够大的创造空间,这样的组织,既不会因为“无为”而使组织瘫痪,也不会因为“柔弱”而使管理者甚至组织陷于险境。

基于上述要求,无为而治实际上只能在组织的高层(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环境相对适宜)或高层次组织中方能推行。

3 无为而治的推行

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是广义上的组织管理职能,在组织高层或高层次组织中推行无为而治,其目标追求与广义的组织管理职能并无二致,但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的重心更趋向于组织内部,以战胜自己而使自己成为强者。

(1)教育而至自化。

将硬性的制度以水的柔性浸润每一位组织成员,使组织的需要、目标内化成为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和追求,使组织的管理成为成员的自觉行为,使组织的发展成为成员发展的舞台。这就是教育而至自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对组织成员的人格、人性、人生关怀基础上,以管理者的知人之智和自知之明为依托,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完成。每一个组织成员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会顺应组织发展规律,以最符合要求的态度对待任务,更受到直指内心的文化熏陶,对组织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自化”层次的组织成员是无为而治的人力资源。

(2)调节而至和谐。

在道家看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方面构成的,大至天地自然,小至生活个体,无不如此。对管理者而言,调整组织中的各种关系,减少负面文化对组织的影响;调节组织成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各成员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组织“在相生相克中相辅相成”直至组织的和谐统一,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与管理篇7

一、选择匹配运营现状最有效的架构模式

不要盲目跟风,不能为了变革而变革。变革要匹配运营现状,要考虑员工和领导层的接受程度。重大改革要充分征求各个层面的意见,小的变革则应该实时持续进行,应该着重考虑技能变革,不造成地震性的破坏。如果呼叫中心规模很小,扁平式的管理架构非常合适,一人多岗实属正常;如果呼叫中心规模超大,垂直式的管理更加高效。无论如何变革,一定要清楚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优势从而带来更多企业利润,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调和内部权利,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并创造客户需求。

二、模式转变需要同步

与组织架构变革同步匹配的是其他运营模块的变革,需要思考新的组织架构能否让员工效能得到提升。例如呼叫中心流程的变革、招聘模式的变革、培训体系的变革、绩效薪酬激励体系的变革、排班和现场管理模式的变革,尤其是技术平台的工单流转体系的变革,必须与呼叫中心组织架构变革模式同步匹配。如果没准备好,宁可推迟进度。

三、组织架构变革的1度C管理

组织架构变革的1度C管理理论强调变革的同时能否有更多增值收益。例如设立虚拟组织架构,可以呼叫中心各个项目为导向,最大化员工价值;又例如让一线员工去参与招聘,他们最知道谁适合在这里工作。透过1度C的组织架构管理增值,员工可同时兼任很多“特别身份”,在员工价值提升的同时,其稳定性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我们需要思考新的组织架构调整能否激励员工成长?能否使员工由单一技能人才向多技能人才方向转变?

总之,呼叫中心创新型组织的变革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只有进一步强化呼叫中心的组织管理,才能让呼叫中心拥有更大价值。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销售模式变革

李军:呼叫中心职业讲师

呼叫中心企业创新改革是当前一个十分热议的话题。在“互联网+”这一国家经济发展新政的带动下,每个行业都开始思考和行动,通过互联网联通一切来整合企业内、外部客户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这个大的变革浪潮中,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服体系应首先作出战略调整。对于销售型客服中心而言,变革的核心应该是提升企业的在线销售水平。具体可以通过整合企业现有的销售模式、改变考核方向、完善内部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来使战略落地。

一、整合现有销售模式,整合电话、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同步整合销售端在线的信息获取方式,例如将电话、网络、微信平台做成独立又统一的交互平台,对不同渠道的客户群进行目标定位,在线销售过程中,系统可将不同渠道的信息整合后直接转化为服务能力。

二、改变考核方向,重点是优化质量管理考核流程。呼叫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都是相对固定且繁琐的,当下的变革要更多从提升服务水平的视角来考核。随着呼叫中心销售模式的快速更新,提升在线销售水平将成为改革重点,服务质量将更多通过后续的增值服务来体现,所谓专业人做专业事,通过将在线销售与服务质量的考核分开,简化流程,增强实操性。

以上基础革新必然涉及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当一个呼叫中心的销售方式及考核方向发生变化时,也须同步内部资源整合,这将涉及到技术层面的系统改造、产品合并、服务增值等一系列环节,这决定了企业基础革新是否以可顺利执行。

变革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高咏姿:呼叫中心资深顾问、讲师

如何判断企业当前的组织架构是否需要变革?从客服中心的角度我们需要先回答几个问题:客户为什么会跟我们接触,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大部分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一定是需要通过人工服务才能解决吗?客户最方便的沟通方式是什么?

客户来电需要进行具体分析,看看这些问题的共性是什么?是长年存在还是近期出现?这个分析的过程决定是否应将数据分析团队设置在客服中心内部。而问题的改进则涉及是否需建立优化推动团队。

至于是否采用哪个服务渠道、何种服务方式与客户进行交互,一方面需要看客户的喜好与习惯,另一面则要采取平衡服务成本与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而后者又将决定是否建立相应的团队。

互联网环境下,组织的改革除了团队架构外,还需考虑对客户需求的快速满足。如何推动组织内部整体协作,快速响应,在基于客户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决策,快速迭代解决问题,实现基本问题解决的去中心化,将是考验企业的大问题。这涉及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环境与活力机制,也是很多企业在互联网改制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鸿沟。

未来的服务,业务是基于客户的需求而设定的,研究好你的客户,了解他们,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帮助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变革时代,组织架构亦需随之改变

杨萍:呼叫中心职业讲师

传统企业转型是近两年的热门话题,在企业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制的过程中,以客户为核心是战略迁移的核心。在传统的组织架构中,能够和客户发生直接接触的只是基层岗位,而决策管理层则离客户非常遥远。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造成质量评价标准和客户真正感受之间差异的原因分为五个层级:管理层对于客户需求理解的差距、评价标准制定的差距、服务传递的差距、服务沟通的差距、感知服务质量的差距。在以客户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中,需要缩短决策层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让管理层更快、更精准地听到客户声音。这首先要求组织架构扁平化,减少层级。而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员工起到了很大作用。管理层没有时间和精力直接和客户打交道,那么倾听基层员工的反映就是一个捷径。对于服务业而言,有员工的满意才会有客户的满意,随着客户感知更受重视,员工的感受也应更受关注。因此,在组织架构的变革中,首先应该拉近基层员工和管理层的距离。

再者,在竞争激烈、社会变革频密的时代,组织若保持原有的运作模式凡事层层上报、层层审批必然会反应不灵敏,行动滞后。故此,变革时代呼唤着更加扁平化、更加灵活和灵动的组织架构,且组织架构中需要以客户的感知为指挥棒。

员工在组织中的成就感与存在感

组织与管理篇8

二、完善环节

1、试题命制。试题是面试三要素中的重要要素,关系选拔公务员的素质。根据实际需要,面试试题可以分非专业试题(公共试题)和专业试题。非专业的面试试题的命制一般由设区的市以上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拟制。命题人员一般由考录工作部门的具体负责人、既有理论又懂业务的骨干、命题专家共同组成。面试题应具有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鉴别性、灵活性、延伸性、可行性、确定性。试题要能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如果是结构化面试,其试题的拟制要包括:问题(即题干)、出题思路(命题缘由)、主测要素、参考答案或评判标准等内容(以供考官评分时参考)。

2、试卷组合。在试题组合上,无论新拟制或从题库中生成的面试题,都要注意做到:面试与笔试的分工协作,思想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趣味性与启迪性不可分割,针对性与可测性相互配合,难易程度与考生实际水平以及职位需要力求适应。根据不同层次的考生组卷,一般可按不同对象的考生分为:有工作经历的考生和无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考生两类。前一种考生以测试特殊素质为主,后一种考生以测试智力发展潜力为主。组卷要针对测评要素,一套试卷中,大概有4至5道题,一般包括测试考生的理论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与应变能力、公关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依法行政意识和适应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等,同一内容的题目不重复,如测评公关能力的试题,一套面试题中只能有1道题,不能有2道题以上。

3、考生排序。考生是面试的三要素之一。组织全省性的统一考试,参加面试考生是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的。为了保证质量,笔试成绩合格线应由省人事厅统一划定。参加面试的考生,要从笔试成绩上省定合格线的考生中,按照每个招考职位数的3倍,从高分到低分严格依次确定。如果个别职位考生成绩上笔试合格线的人数达不到录用职位数3倍的,按照上线考生的实际人数参加面试。如果个别职位只有一名考生进入面试,没有对手与其竞争,为把好人员素质,对该位考生则要求其面试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如70分)以上才能进入下一个(考核、体检、录用)环节,但这一要求须在面试前告知参加面试的考生及面试评委(考官)。

4、考官管理。面试考官是面试三要素的关键要素。加强考官管理,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能对考生进行准确、客观、公正地评判的高素质面试考官队伍,对于把好公务员“进口”,巩固考试录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选好考官对象。拟担任考官的人选主要应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干

部(人事)处、各类业务职能处(室)、各机关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中选拔,在组合上应注意性别、年龄、职务、职称结构,在具体要求上考官人选必须是政治、业务、身体、心理素质好的,并通过培训、考核等程序确定。

(2)明确考官资格。对面试考官的资格可以进行分级。比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三级、二级、一级(或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必要时也可以设四级、特级,并规定面试考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各个级别应具备的相应的资格条件。

(3)强化考官培训。对新任考官,进行任职培训;对老考官,进行知识、技术更新培训以及晋升级别的培训,以及当年有关面试工作具体要求的培训。

(4)把好资格授予关。可以成立全省面试考官资格评审委员会(临时),对面试考官的资格进行严格评审把关。其成员一般由:省人事厅分管领导、公务员管理处负责人、著名考录专家等若干人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全省各级面试考官资格的评审、授予、晋升、取消。

(5)加强业绩考核。建立面试考官业绩考核制度,包括建立工作业绩档案,记载参加面试工作的主要情况。每年或两年考核一次,并填写面试考官业绩考核表。考核结果作为面试考官资格审核和晋升的依据之一。不合格者随时淘汰。

5、评委组织。面试考官可实行分层分级组织、选派。考官的选派及其组合的形式有:一是部门组、统一组、专业组、划片组、1+X组。二是面试评委由人事部门选派的考官与用人单位选派的考官组成,考官人数一般以7名或9名为宜。在考官选派中,实行考官队伍电脑化管理。

6、面试方法。录用国家公务员面试方法有许多种。例如:面谈法、情景模拟法、实际操作法、小组讨论法、心理测试法、背景调查评价法、文件筐测评法、人机对话测评法、脑像图测评法等。为了使面试更加客观、公正,广大考生更能接受,现阶段,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式的面试方法比较多见。

7、成绩计算。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研究,目前公务员考试总成绩中,多数人认为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的权重比例均为5:5(即1:1)比较科学、合理。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严格依次确定参加体检、考核人员的名单,并予以公布。

8、考场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面试考场设置;考场布置;席位设置;候考室设置;以及制定评委守则、主考主持词、考生须知、旁听人员须知、评分表、评分参考标准等。

三、组织领导

1、健全机构。省市委组织部和省市人事厅局是全省市录用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和分工,负责全省市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市、县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面试工作必须在综合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组织、指导、监督下实施。省、市级综合管理部门应按照《录用国家公务员面试考官资格管理暂行办法》,组织面试考官培训,建立面试考官库,以及评委工作业绩档案,将评委在每次面试中所承担的工作、面试的人数以及面试的绩效等纪录在案,并定期进行面试考官工作考核。

2、加强领导。为保证面试的客观、公正,面试工作中,必须加强对面试工作的领导。

四、监督检查

现阶段可以成立非常设监督机构(监督委员会),其成员包括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人。也可以聘请社会监督员。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监督,允许他们对不公正面试进行曝光;以及群众监督,允许推荐群众代表到场旁听面试。甚至让已面试过的考生旁听后面的考试。为规范监督必须制定各类监督、旁听人员守则。

1、加大监督力度。面试工作监督的重点是,严格把握好易发或多发违纪违法的主要环节:一是面试试题的拟制、押运、保管、领取、启封、签收等,监督人员要按照有关保密规定认真实施监督,并验证签名,以示负责;二是监督面试考官临场随机抽签上岗,最大限度地遏制考生与考官在考前的接触机会,责成有条件的地方或单位实行考官入闱或异地交流上岗,发现需要回避或其他不适宜担任考官的人员,有权建议立即撤考试#大&收集换;三是监督考生的分组和出场顺序必须采取临时抽签的办法确定;四是监督检查面试考场的设置是否规范,没有监督人员在场的,不能进行面试,面试成绩须经监督人员确认无误后予以签名,否则不予办理录用手续。

2、提高监督人员素质。为避免和防止监督形同虚设,应对监督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要求学习和掌握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的有关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熟悉相关业务。做到持证上岗,依法办事,忠实履行公务员录用面试监督人员守则。

组织与管理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9-0142-06

1 概述

近年来,知识管理这一名词和概念经常出现在各公司的战略管理课堂上。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59年由Penrose在企业资源延伸的课堂上提出,随后逐渐被各企业所接纳和采用。根据Penrose当时对知识管理这一概念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体系并不是一种有形的资源,而是为企业创造一种无形的竞争优势,而且这一优势要明显优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源。然而,当时的另外一些不同观点则认为:工业条件、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才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无形的知识管理体系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1991年,学者巴尼提出要想提高企业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好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整个企业竞争体系中最具价值的资源,它具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性,这里的不可替代指的是复杂的社会关系、企业的外交关系以及企业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1996年,学者米勒和Shamsie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基本资源,是一种受法律控制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特殊的企业资源,它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随时更新。另外,由于知识资产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极易被竞争对手所窃取,所以为了防止企业知识资产被非法盗用,企业将对其施行极其严密的保全措施。

将知识由一种无形的产物转化为一种有形的资源,是一个成功公司的管理诀窍。这些知识作为企业文化被企业上下贯彻,包括有组织文化、身份地位、工作程序、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处理,以及员工的福利待遇等内容。由于知识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所以非常难以被模仿,在现今这个关系复杂的社会里,很多公司企业都认为知识资源的扩展应用是一个企业产生长期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础。然而,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并没有对知识本身进行运用的能力(例如操纵、存储和分发功能),不能根据现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将其转化为知识资产,进而形成新的企业竞争优势。因此,信息技术逐步走入了各大企业高层人员的视野,并扮演起了转化知识资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角色。现代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内部网、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和软件人等)可以根据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体系,系统化地加快知识管理的速度,增大由知识管理带来的效益和产出。

2 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

多数企业都把知识作为发展的基础,认为一家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从事知识创造、贮存、转让和应用的知识体系。这一观点与知识组织管理的定义是一致的,都是一种组织认知的获取、存储、转换和利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定义中,认知是从物理系统和生物系统当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对认知的分析及其与知识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发生在知识管理体系的同一层次当中的。

2.1 什么是知识

对知识进行定义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占据着各个哲学家的脑海,在古希腊时期,甚至针对这一问题出现了很多认识上的争论。当然,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展开一场针对知识定义这一问题的争论,也不是想要修订某些专业术语,而是想在古代和现代众多哲学思想中找到一点被大家所接受的“普遍真理”。因为这一点即便不是能够建立一个知识型企业的决定性因素,也同样能够引起企业领导层对知识管理的兴趣,而这一观点则是从信息技术、战略管理、

组织管理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考虑的。

这里我们假设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以知识组织为基础,贯彻知识管理体系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给知识一个定义。有部分学者将知识和信息、数据分开来定义,认为知识不同于数据或信息,所以知识管理与信息以及数据是无关的。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知识的基本就是信息资源,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则是知识和信息,这里所说的知识指的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其实这两种定义都是正确的,产生理解差异的原因是选取了不同的需求分析和不同的知识管理系统来解析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意义,缺少一种能够明确判断信息是否能够称之为知识的判别标准。什么才是有效区分知识和信息的关键呢?如一条信息中包括有明确的内容、结构、准确性以及

实用性,那么这条信息就可称作知识。

1998年,Fahey和Prusak认为知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是人类需求体系下的产物,知识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由于新的刺激而产生的结果,它可以通过文本、图形、文字或其他符号形式表达出来。

组织与管理篇10

对于基层单位的信息统计管理部门,要加快和普及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工作,即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因为只有在信息数字化后,才能使信息的网络传输、计算机统计整理、分析等工作成为可能,信息的数字化是信息成为共享信息和全球信息的基础,只有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才能实现信息的网络化。

在信息的采集、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的惟一性。因为有些信息可能通过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渠道进行采集收集,而往往采集过程中,由于采集时间、采集手段、采集方法和和环境的不同,得到的数据可能有所差别,这时需要对数据真实可靠性进行分析,确定出正确的数据。

组建社会信息资源网增强信息的流动性

信息资源如同其它能源一样,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能量,信息资源的使用频率越高、使用面越广,信息资源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量就越大。通过政府机构组织协调,组建信息资源网络,可以大大加快信息资源的流动性,从而增加了信息资源的动能,并丰富了整个社会的信息总量。通常来说,社会信息资源网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网络,它通常由以下几部分资源网络构成:

政府网

政府网涵盖了政府各部门、各委专业网,主要提供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用户可以方便地从政府网中获得各种宏观的经济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政务公开信息、城市规划信息、财税经贸信息等。作为政府机关,应该把构建完善的政府资源网络,组织城市资源信息网的重点来支持。

金融网

金融网提供的是地区、城市金融方面的信息,如银行存、贷政策信息、外汇汇率、股票行情、期货行情、债券市场信息等。由于金融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上起步较早,不同金融机构的内部网络系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有些金融机构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网络系统,实现了金融机构内部在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共享。而组织城市金融网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银行、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的金融机构的内部网络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建立与金融网和个人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和实现电子签名机制,使得金融网的信息能与其它网络信息进行安全交换,从而逐步实现网上支付、电子汇总、信用消费等交易方式,并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和可靠的市场金融信息。

商务网

商务网是整个社会资源网络中最为庞大的网络,它包含了企业、市场、投资等方面的信息。例如各个企业的资信情况、经营状况信息、市场价格信息、供需情况、房地产信息等。商务网的建设尤其需要政府和企业两者的密切配合。一方面,企业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是市场信息的主要获得者与反馈者,其提供的信息应尽量充分、切实;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的调控者,要负责对企业反馈上来的信息迅速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和综合统计,然后制作成为可以使用的信息在网络上进行流通。

科教网

科教网不仅包括科学、教育、高校、专利、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而且还包括地区的人力资源信息、本地区的教育水平、目前的教育状况、远程教育、网上大学等内容。随着技术更新周期的加快、人员素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教网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科教网作为产、学、研三者联系的纽带,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进程,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其它资源网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信息网络、地区公共安全信息网络、人才网、广播电视传输网等与人民4群众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由特定职能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的资源网络。

通过建立基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可以使每一个基层单位内部的信息资源得以有序的管理。为了使信息资源进一步得到有序管理,必须在此基础上建设各行业资源数据库,形成相对集中的信息供应源,这样,在组织信息时才能在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中寻找出需要的信息数据,丰富网站的信息内容。

建立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对社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和整合

组织与管理篇11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是建立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更高级的管理,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它强调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通过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企业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实现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最终达提高企业业绩的目的。

二、知识管理的分类

知识管理分为组织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是把知识(信息)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创新、知识交换,以及企业内部知识的共享和共享的结构、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行管理,发挥员工和集体的智慧,在知识创新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个人知识管理是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为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

三、组织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的关系

组织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组织知识管理可以对个人知识管理提供帮助,而个人知识管理也可以对组织知识管理有所裨益。

组织知识管理有如下特点及要求:(1)成本高。进行知识管理的企业其内部必须要有先进完善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用于知识的收集、传输和处理,而且还要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去开发和利用知识。因此,知识管理必须要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为前提。(2)高度市场化。知识管理强调应用性和实用化,针对市场所需而构建知识管理内容。知识的所有者希望有效利用知识,使知识的使用者了解其应用价值,并将知识运用于价值创造中,从而使其市场价值最大化。(3)企业员工间的需要相互信任。进行知识管理的企业要求在企业内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需要企业员工必须积极协作、充分信任,营造良好的环境,在保守企业秘密的前提下促进企业内部知识互动。(4)需要人员和技术的高度藕合。知识管理在拥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开发、创新,才能产出最大效益。因为企业员工的灵感随时随地产生,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使他们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而不局限于办公室,因而企业的系统知识平台应全天候地开放。企业必须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实施组织知识管理。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具备以上要求,而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则不能完全达到这些要求。所以根据国内企业的形势,可以将个人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实施组织知识管理的一个突破口。因为个人知识管理靠的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产生的强烈推动力,涉及的东西比较少,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如果大部分人了解、理解、实施了个人知识管理,那么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就可以摆上日程。

组织与管理篇12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90年代起,作者罗琳就开始了《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书籍的撰写,凭借着幻想冒险的故事情节,书籍与电影作品均在全球畅销书榜和票房榜上创造了历史奇迹。面对罗琳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许每个人都会对此羡慕万分,但我们是否曾考虑过: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哈利波特》是否因为与众不同的品牌营销方式而一举成名呢?这些新颖的营销方式是否又会对我国的艺术产业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呢?

面对《哈利波特》现象,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它的成功给中国艺术产业带来的启示。

一、决策的重大意义

决策是我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与方式所作的选择及调整过程。决策对于结果至关重要,在决策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两个重要的变数:一个是重要和紧急的问题;另一个是效果和效率的问题。对于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在决策的过程中这两大问题是最先需要考虑的。

1.分清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并且行动。

紧急是需要立刻处理,重要是影响深远。在艺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需要作很多决策,但是分清孰轻孰重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并且面面俱到。《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的成功开始于她决定撰写这本书,这个决策对她来说是重要的,因为写作是她的爱好和梦想,同时也是紧急的,因为只有完成这本书她才有可能获得支撑生活的稿费,并体现其个人价值。

2.提高效率,追求效果。

所谓效率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效果是达成的预期目标。在我们作决策的时候是要提高效率追求效果的,人们所做的事,所付出的努力,都是要得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所以一个重大的决策影响会非常深远,一个错误的决策一百个行动也无法挽救。决策前一定要站到围墙上面先鸟瞰市场,认真研究市场,仔细思考消费者在想什么,通过《哈利波特》成功决策的例子,我们也应该思考中国的艺术产业面对的最紧急最重要的决策是什么,如何让这个决策成为有效率、有效果的决策。

二、独特的运作模式

如今“包装”这个词越来越为我们熟悉,当《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不服气,《舒克和贝塔》的故事完全可以和其相提并论,甚至情节上略胜一筹,但为什么前者这么成功而后者相对沉默呢?这并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商业运作。一个令世人瞩目和尊敬的组织,通常具有某种超常的价值体系,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运行模式,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历练。

《哈利波特》的运作方式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未定的文学分类。

该书在美国出版之前,出版商将该书的文学分类定位为泛儿童文学,利用美国的传媒业,组织一大批,从不同角度评价《哈利波特》,给这本书悄悄地重新进行了娱乐定位,最后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既是一本讽刺文学作品,又是一部以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社会的文学作品;既是一部带有神秘主义的作品,又是一部历险记。总而言之,美国畅销书的常见类型《哈利波特》都具有,所以在该书还没发行之前就具有所有畅销书的特点,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它具有一个新兴的词汇比较适合的定义,那就是超类别。所谓超类别,就是作品并不完全符合任何文学形式的定义。相信正是因为这种独具特色的运作方式,《哈利波特》系列才有今天的成功。

三、多样的营销方式

1.口碑营销

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任何作品都需要树立好的口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效应。那么口碑从何而来,用什么方法确立?《哈利波特》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首先,《哈利波特》帮助青少年重拾自己童年时的想象力和朴素的正义感。即使是成年人,也迫切需要这种回归童年的感受。其次,进行重复推广,《哈利波特》这个品牌,通过电影院、超级市场、玩具店、报纸、甜品店、音像商店等信息和销售渠道,取得了其他常规产品难以企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后,讲述品牌成功的故事,通过作者罗琳对《哈利波特》作品成功故事的讲述,很好地驾驭了口碑的效应。

2.动态创新营销

营销方式是需要动态创新、不断增加附加值的。产品应随着客户年龄、知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学校到公司,从活泼好动到理智处事,从无忧无虑到身兼生活和事业双重责任,产品应被持续赋予新的功能,不断随客户的需要而变化。《哈利波特》的营销方式始终瞄准具有共同特点的某个顾客群打造品牌,随着顾客的成长,品牌也随着一起成长。在小说《哈利波特》中,哈利波特一年一年地长大,小说的读者也在一年年地长大,多数读者不仅没有疏远主人公,而且影响着周围的人,使得哈利波特迷越来越多。

3.保密营销

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产业使用这种营销方式,当这种方式出现时,我们通常认为是在炒作,但是不论你认为它是什么,它都吊足了你的胃口,勾起了你的好奇心,赚足了你的眼球。《哈利波特》的成功也在于它自始至终使用了这种保密营销方式:从书名的确定到图书的发行,从与哪位导演的合作到后期附带商品的出现,总会出现“保密”一词,这种营销方法给它制造了无数个话题,让人们在任何阶段都在关注它。

《哈利波特》成功了,我们中国的艺术产业成功还远吗?中国艺术产业的成功之路在哪里?我们都知道小说和电影中的魔幻世界并不存在,但是创造《哈利波特》商业神话的所谓魔法,也许真的能为我们文化产业的成功提供一个思路。

参考文献:

组织与管理篇13

在民间组织网络中,如果说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成长的,那么对待其他民间组织的发展,党与政府的态度和行动则经历了一个前后变化的过程:最初的反应是控制;然后是规范,要求各类社会团体重新登记,将社会组织纳入政府统一管理的范围;随后是通过党的组织力量加强对各社团的领导和引导,保证在政治上的影响作用;最后的是整合社会团体,开发其功能,纳入社会建设的战略。特别是,党的十报告提出了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说明,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理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已将民间组织纳入了国家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发挥其社会管理功能。民间组织网络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管理组织体系的拓展,形成了政党组织网络与民间组织网络共存的格局。有学者研究指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社会的结构经历两次大的转换,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建构体系:一次来自政治的力量,其主体是政党,发生于1949年后的中国,以政党为主体,形成了组织化社会的社会建构体系;一次来自经济的力量,其主体来自市场,发生于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以独立的法人为主体,形成了社会组织化的社会建构体系。”[8]无论是组织化社会还是社会组织化,其基础都是组织网络,分别为政党组织和民间组织。在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步分化和自主化的条件下,两种组织网络对中国社会管理都是必要的,且将持续共存。如果说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更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管控过程,那么社会治理的权力向度则是多元的,主要通过协商合作、伙伴关系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由此看,有效社会管理既需要政党组织,也需要民间组织,需要两种组织网络相互借力,并发挥各自优势。不过,两种组织虽然都是通过组织载体实现社会管理的,但它们的性质和意义有根本差异,属于不同组织形态。其中,政党组织力强,以纪律和规章为保障,具有一定封闭性;民间组织以独立个人和自由社会为基础,意味着空间的拓展,虽仍处于党领导下,但以社会为中心,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正因此,两种组织网络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可能是一种合作关系,也可能是一种竞争关系,甚至还可能出现关系紧张。总体而言,中国民间组织力量的发展是处于规范之中的,是可控的,与政党组织的关系是和谐的。但必须承认,各种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所形成的组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党组织的社会管理结构和功能构成了挑战。这体现为:多样化的民间组织渗透在社会各领域,打破了以往政党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和对资源的绝对控制,并凭借其在服务社会中的公益性、灵活性,凝聚了相当社会力量,赢得了社会支持;民间组织虽无法掌控政权,但在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的党组织空白点上,通过服务社会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取代了以往属于政党的功能;基于传统思维和体制惯性,执政党对一些民间组织的发展有所控制和限制,导致一些社会组织与政党组织之间产生了不信任和纠葛;政党无法进入民间组织,相反一些民间组织为维护或谋求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对基层党组织权力进行侵蚀、渗透和影响。特别是,由于管理无序、监管缺位,少数民间组织通过非制度化方式攻击党和政府组织,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表达不满与愤懑;一些民间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极端宗教组织等勾结,对党组织进行胁迫和渗透,甚至开展反政府、反人类、反科学的活动;还有一些在中国活动的外国民间组织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插手和炒作社会矛盾特别是热点和敏感问题。显然,这既不利于政党组织,也无益于民间组织发展,直接影响了社会管理成效。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