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趣味化学论文实用13篇

趣味化学论文
趣味化学论文篇1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化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一样都是中学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可以和别的学科一样,首先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注重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尚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如此,要使其克服自身的学习惰性,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去抓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焕发出学习的激情。

1.优化新课导入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开始每一堂新课时我们都会设计一个新课的导入,导入的设计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连接旧知识,自然引出新知识。但是,如果在这承上启下的过程之中,如果能够使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还会更加深入地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2.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持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学习新课的开端具备了一定的好奇心,这也就使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也就使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趣味性。为了保持学生的这份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就必须注重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空有高深理论的学习而不联系实际,只能够使所学知识日益变成空中楼阁,时间稍长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联系生活的实际,却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途,能够亲身去体念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的兴趣。

3.教学中注重提问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有时听到别的老师埋怨,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维,那么我想——学生为什么要积极主动地去思维呢?你的课堂表达能力有没有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在教学之中多恰如其分地提些问题,多提高这些问题的趣味性,难道还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化学是基础的自然学科之一,学习过程之中对问题的抽象思维运用较多,时常要进行积极地推理、运算和判断等,这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开动脑筋,因为脑是思维的器官。要使学生开动脑筋,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提问就是刺激学生开动脑筋的一个十分有效手段。一个十分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十分有启发性的提问,一个十分有趣的提问,时常都能够十分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生学习情绪,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面对挑战,去解决问题,去体会问题解决后的成功,这份成功又进而推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一个十分平淡的提问,一个十分无聊的提问,一个过于简单的提问往往总会使学生厌倦思维,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不值得去思考。

4.积极运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手段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尤其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之中的运用表现最为突出。如果我们积极地去运用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而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去探索运用这些方法,积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讨论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各同学之间的探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课堂中来,感觉课堂学习的轻松和自由。边讲边实验法,教师适当地讲解提示,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去验证课堂教学的结论,探索和发现其中的问题,独自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增进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有兴趣的课堂就是一堂有趣的课。

二、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注重实验设计的趣味性。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直观、新鲜、神奇,这也离不开优化的设计。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碱可以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定会兴趣十足,如果在后面补充一点——在加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色。加了如此一个反复的实验内容,就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学习的兴趣也更加十足。

其次,注重实验操作的趣味性。化学药品中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药品很多,因此化学实验的操作就有其一定的规范性,如果实验中有违规的、错误的操作,轻则影响实验的现象和结果,重则会发生实验事故。所以在化学教学之中,应该十分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当然我们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的同时注重一定的趣味性,使学习不至于枯燥。

三、注重化学史中的趣味性发现

趣味化学论文篇2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趣味化学论文篇3

在古代中国,“味”最早运用于音乐欣赏上,这才使趣味一词脱离了纯感官层面,而与人的精神感觉相联系起来。阮籍在《乐论》中说道:“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移俗易而同于是乐。”{4}阮籍很明确地把“无味”与音乐的美感相联系起来。陆机大概是第一个用“味”论诗的人,他以一句“缺大羹之余味”来品评诗歌。此后钟嵘的“滋味说”,更是把“味”这个概念运用得更加广泛化和系统化。在《文心雕龙》中多处出现了“趣”字,在这里主要意思是指“意”或“旨”。如《练字》中:“扬马之作,趣幽旨深。”{5}到了宋代,形成了诗趣说。袁宏道曰“诗以趣为主”,这个时候“诗趣”主要指情趣、理趣等。到李贽这里,“趣”被认为是童心和真性情的显现。而“趣味”,发展到梁启超这里,它的含义被使用得更加系统化。可见,“趣”和“味”是中国美学历来的传统。

二、梁氏“趣味”美学观的本质

关于趣味本质和内涵问题,梁启超并没有明确讲出来。首先,梁启超对于什么是无趣的生活进行了界定。他用“干瘪”和“萧索”两个词来形容无趣的生活。他认为这种生活毫无味道,而是一种枷锁和禁锢,没有任何生气、自由以及创造力。在此基础上,他达成了“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界定。第一,趣味是生命的活力;第二趣味是创造的自由。“‘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本体论范畴,也是梁启超美学思想逻辑勾连的基石。”“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

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6}“趣味”不仅仅是

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命题,也是连接梁启超人生观和美学观的桥梁。他独创地使用趣味理论,提出了趣味是人生动力,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观点,并且梁启超的一生都在信仰并践履趣味主义人生观。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梁启超看来,趣味不单单是局限于一种具体的外在表象,而是广泛地涉及艺术、教育、学问、工作、学习等各个社会人生实践活动,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也只有这种态度才是自然的人生态度,没有趣味,便没有了生活,即趣味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趣味之上的一种自由生命化境界。这也引出了趣味的首要内质。趣味并不是简单的欣赏,而是要成为指导生活的航向和目标,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通过趣味来引导、改善、逐步提升个体生活。从这个意义层面,个体生活才能超越自身狭隘的视域,以此通向无限的自由之境,并且在追寻趣味的过程中寻找生活的价值;趣味既在于主体,也在于客体,是主客体相互融合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客体的关系是和谐自由的。

对于趣味的发生条件,梁启超认为是主客体相互交融产生的结果,具体有三条途径。第一,“对境之赏会与复现”。他阐释到,每个个体,无论他有多繁忙或者操何种职业,他总是有机会看到自然中的景物,这一点是针对大自然中一景一物趣味的引发。第二,“心态之抽出与印契”。以上是阐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与人交好,渴望被人理解或认可。生活中的苦与乐都希望有人可以分享,这对于每一代人都是弥足珍贵的,这种状态使人开怀,是人生一大乐趣。第三,“他界之冥构与蓦进”。这一点他试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梁启超特别推崇精神活动,因为个体物质活动很多情况下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精神活动则是绝对自由的,而精神活动的绝对自由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物质活动。个体面对物质生活的困顿之时,运用诗意想象和联想理想世界,回归本真,可使个体超越现实的桎梏,从而使个体能品味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以此产生巨大的乐趣。这也体现了趣味哲学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三、梁氏“趣味”美学观的理论价值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时代。

梁启超的趣味理论也并不单单从纯理论的角度提出来的,同时也是那个特定时代和民族的共同遗产。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之不为国,人民任人宰割的状况,迫使晚清以来的许多仁人志士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探索。本着改造社会的目标,梁启超首推文艺和审美。趣味理论不仅体现了改造社会的理想,更体现了对个人自由解放的终极问题的关怀。第一,救国救民的时代意义。在梁氏看来,救国救民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趣味性的文艺,在此基础上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世界革命”的口号产生,改良文艺界是

梁启超找到的新途径。如马尔库塞所说:“文艺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他能够致力于变革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而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7}梁氏试图通过趣味文艺来开通民智、新民改造,以此开掘民族自立自强的道路。梁启超还通过趣味性文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和维新思想。他特别推崇政治小说,认为政治小说的社会功用最大。第二,对其教育事业的影响。欧洲游历之后,他退出政界,专门从事教育事业。梁启超谈论当时颇为流行的美育问题时,使用的名词是“情感教育”。之所以把情感作为趣味教育的基石,是因为无论从性质还是目地上看,趣味教育就是对“情”的教育,对“情”的立趣。趣味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趣味之方式,在开心愉悦中达成情感教育,在此过程中,审美本身成为其目的的教育。审美,本身与寻常百姓似乎离得很远,而梁启超通过趣味把审美送到大众的身边,把高雅的艺术殿堂搬到日常生活领域,使审美不再“高冷”。也是在“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文艺开始在普通大众中兴起。

然而,趣味不能统领全部的生活,如果用趣味来支撑无物质基础的生活是万万不能的,趣味顶多也算是生活的一部分。把趣味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完全赞成。也只有物质文明达到相当的程度之时,我们才有闲情逸致来经营我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基本的物质条件才是沐浴精神之境的先决条件,没有物质基础的审美至境也只能是一个美轮美奂的空中楼阁。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2}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3} [美]卡罗林?考斯梅尔:《味觉》,吴琼、叶勤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8页。

{4}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0年版,第190页。

趣味化学论文篇4

在崇尚个性、独尊自由的西方二元对立文化语境中,趣味无可争辩的论调才得以产生。在西方,探讨趣味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主观、客观和主客观统一三种。由于强调“对象化”这种主客二分、主体建构的认识论前提[1],因此西方美学与文化常常是旁若无人的冷静,却缺少“情往似赠,兴来如答”[2]的亲切感与融入感。而在审美活动中,绝对的主观与客观论调难以成立。因为审美活动就是物我交融、主客互动的意象建构活动,意象的产生就是主客互融、物我对话的杰作。[3]其中,在各种因素一定的前提下,生存体验是趣味产生的关键因素。

一般人的趣味生成是如此复杂,文人趣味更甚。据考证,“文人”现象主要产生于东汉中后期[4],“文人趣味”大大区别于贵族趣味和士大夫趣味,孔子介于贵族趣味和士大夫趣味之间,成为文人趣味的发轫者。尽管趣味建构受到阶级观念、人生处境等方面制约,又常常以个人面目呈现,但还是可以争辩并且具有高下与雅俗之分。在现代社会,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会有“区分”的存在。中国古代注重礼乐文化,其中的“礼”就是用于“区分”差异的,所谓“礼别异”;“乐”是用来强化并巩固这种差异与区分的,它以柔美、和缓的方式让你心悦诚服地自觉接受并强化这种区分,所谓“乐和同”[5]。文人趣味尤其与文人的生存体验、审美体验密切相关。

大凡趣味皆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诗》的时代有大小雅之分,“风”“雅”“颂”并列为三。这三种内容的区分其实也是“雅”(包括大小雅、颂)与俗(风,十五国风)的区分,孔子的“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就是最好的声明。战国时期,宋玉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并提出“曲高和寡”的结论。“文人趣味”就体现出趣味的社会性与群体性。

趣味可分为生活、文化、文学和审美等类型。趣味受到自然、生物与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趣味虽有时代、流派、阶层、地域之别,但主要以个人面目出现,而个人趣味又主要受个人的生存体验制约。生存体验包含着生理、物理、地理与心理等方面的结合点,是趣味产生的原始因。趣味通过言、行等表现出来,言论即谈论,要通过舆论来表现。东汉末年,士大夫之间的“清议”“月旦”等言论就是“文人趣味”的直接表现,既有干政、议政与参政的欲望,也是借助这一时空发表自己趣味的表达方式。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365―427)生于东晋后半叶和南朝宋初年间。此时的晋王朝皇室昏庸、大权旁落,军事强人觊觎之心昭然若揭。他虽为东晋名臣陶侃之后,但家世衰微,又加上陶侃出身卑微并有少数族裔之嫌,在后来的权力倾轧中备受政敌的打击与压抑。到陶渊明这一辈可谓人微言轻,家族曾经的荣耀已不足为外人道。陶公轻视章句之学,淡薄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博览杂书,趣味的养成除了崇尚自然的秉性之外,也与他的生存处境密切相关。虽有一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人微言轻的生存处境,使他高不成低难就,生性倔强和任情率性的气质,使他难以容忍屈膝事人、俯仰鼻息的处境。“归园田居”既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顺其自然的定夺。如果陶氏家族如日中天,他的官宦生涯将会是另一种结局,其文人趣味恐怕也将改写。又如鲁迅(1881―1936)先生如果没有小康之家坠为困顿、留日幻灯片事件等生存体验,我们也很难设想他后来会有“为人生”的文学价值观以及“铁屋子呐喊”的“民族魂”浇铸工程。由此可见,人生处境与生存体验直接决定着文人趣味的走向与定型。

文人趣味不只是个人的闲情逸致,背后还掩藏着深刻的文化用意,即使以闲情逸致的面目出现,也蕴含着或隐或显的文化建构目的。杰姆逊认为,一切社会话语叙述都是象征行为,一切象征行为无不具有政治无意识特征。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处于社会政治文化场域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在各个方面,文人知识分子也难于幸免。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既然“政治”等表意与形象系统作为知识分子的无意识状态在默默发挥作用,那么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构自然就是文人知识分子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建构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研究证明,先秦知识分子的《诗》学趣味既是意识形态的建构,也是文化建构的主要言说依据与场域。[6]不仅如此,先秦儒家奉为经典的“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无不被打上意识形态建构的烙印。这是因为诸子之学面对西周的礼乐文化制度,继承与超越贵族趣味,建立异质的、具有危机意识的、体现士大夫趣味、指向未来的、属于乌托邦性质的意识形态。即使是西汉以来的士人知识分子也无不在为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尽心尽力,或者在遭遇挫折与打击之后建立文人趣味与乌托邦性质的意识形态。[7]可以说,迥异于贵族趣味和士大夫趣味的文人趣味主要着眼于个人性情与品位的追求,使自己处于身心和谐与健康状态的意识形态建构,虽不能立即实现,但无碍于其孜孜以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文人趣味与士大夫趣味的最直接表现,属于乌托邦式的建构。

建安文人集团趣味的形成既源于时代风云变幻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也源于对东汉国家意识形态极端儒学化和神学化的背叛与矫正。“党锢之祸”的强压与“党人”轰轰烈烈的担当精神激励着文人士大夫前赴后继,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使命意识得以强化。文人朝向个性化、生命化和情趣化方向发展,成为魏晋风度的风向标。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就是魏晋文人趣味的审美表现与实践记录,既是春秋战国时期“游士”精神的回光返照,也是对西汉初期和东汉末年士大夫气质与文人理想的发扬光大,激起后世文人的无限遐想,成为中古文艺精神的航标。

不论是魏晋风度还是魏晋艺术精神,其文化建构无不指向生命自由、热爱自然,以凸显“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的“贵生”“全生”理想[8]。鲁迅、茅盾、叶圣陶等人为主的“文学研究会”和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为首的“创造社”,分别树立“为人生”和“重个性”的文学旗帜,虽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争,但现实文化旨趣都是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与否定,以期盼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的实现。二者趣味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是直面还是回避现实人生。另外,“京派”与“海派”之间的聚讼不已,也充分说明了文人趣味的文化建构与意识形态诉求。虽不能像鲁迅那样一概而论为“帮闲”与“帮忙”之别,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建构与意识形态期许相当明显。

如前所述,文人趣味的成因复杂多样,文化建构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最终又必将立足于人生,直指审美追求。指向现实的人生,无外乎对现实处境进行审视、质疑与批判,指出其中所存在的缺陷、不足与弊端,期待现实社会朝向理想状态迈进。这种美好愿望的诉求,取决于文人知识分子与现实统治阶级关系的紧张程度。如果一方过于强大,最终可能会付诸武力和革命的形式来解决;如果二者势均力敌,往往会以协商与改良的方式推进。

朱光潜认为,趣味虽然无可争论,但是可以培养,趣味自有雅俗之分。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因此要想培养高雅的审美趣味,就必须向经典和一流的文艺作品学习;只有培养出纯正和高雅的审美趣味,才能成为未来理想共和国的建设者与规划者。他有个形象的比喻:高雅趣味的养成就像喝酒一样,必须起点高,一开始就要喝最好的酒,建立纯正的趣味;时间久了,品位提高了,自然就能分出酒的好劣。阅读文学艺术作品――培养高雅纯正趣味的不二法门――也一样,必须从最好的文艺作品和经典作品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审美追求。

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与天地四种,其中天地境界最为高远。朱光潜认为人生的境界取决于对事物的三种态度,比如对一棵古松你可以采取商人的、专家的和诗人的态度。只有超越功利、逻辑的态度,实现审美主体的自由观照,才能建构起自由美丽的审美意象世界。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生存、安全、尊重与归属、爱、认知、审美与自我实现七个层次。其中生存与安全属于基本的物质需求,剩下的属于精神需求,审美需求与自我实现比邻而居。

事实上,审美境界的实现也是自我实现。一个人超越功利欲望的束缚和低级趣味的扰攘,沉浸于审美境界的愉悦之中,就会忘记烦恼,向着既定的美好目标艰难地迈进,最终成就人生大业。朱光潜曾经说,大政治家、大哲学家、大宗教家和大诗人都是真善美的实践者,都是道的秉持者。形而下的“器”的层面有具体的学科界限,形成局限与隔阂,而形而上的“道”的层面则超越隔阂与区间,使人翱翔于自由的精神王国,此乃庄子的“至乐”和大美之乐。

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价值多元的现代语境之下,大力弘扬高雅趣味,创作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双赢的文艺作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非常及时与必要的,而这也正是提倡文人趣味的深层目的。

注释

[1]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2]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54页。

[3]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8页。

[4]李春青:《“名士”与文人趣味之关联――对两汉文学观念演变的一种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38―54页;李春青:《“文人”身份的历史生成及其对文论观念之影响》,《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第200―208页。

[5]张少康、卢永:《先秦两汉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4页。

[6]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趣味化学论文篇5

 一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趣味主义构成了梁启超哲学观与美学观的互释,也成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1)对于趣味和人生的关系,梁启超主要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本体意义。即趣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趣味。他说,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2)无趣“便不成生活”。(3)其二,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4)“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5)在梁启超看来,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从本体与价值、动力与功能两个方面着眼,梁启超把趣味放置在对人生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兼价值论视阈上。那么,在人生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趣味其具体内质又是什么?对于趣味的内质,梁启超通过对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的阐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梁启超对无趣的生活作了界定。他认为趣味的反面就是“干瘪”与“萧索”。因此,他界定的无趣的生活有两种。一是“石缝的生活”。其特点是“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的余地”。(6)一是“沙漠的生活”。其特点是“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7)梁启超否定了这种无趣的生活,认为这不能叫“生活”,而是人生的禁锢与退化。在这里,梁启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无趣特点的否定,而达成了对于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厘定:(一)、与无趣之缺乏生气生命相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二)、与无趣之泥滞禁锢相较,趣味是创造的自由。其次,梁启超通过对趣味发生条件的探讨,进一步厘定了自身对趣味内质的界定。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8)。因此,趣味既在主体,也在客体,是主客的会通与交融。就主体言,趣味是与情感相联系的。情感作为主体心理基础,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9)趣味构成了生活的动力源,情感构成了趣味的动力源,这一思想链条是梁启超趣味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趣味的萌生;没有趣味的实现,也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情感与生命活力、创造自由一起,构成了趣味内质的三大要素;其中,情感又是生命活力与创造自由的前提。情感激扬、生命活力、创造自由在趣味的发生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成为趣味实现的共同前提和条件。其中,情感具有最基础最内在的意义。因此,在梁启超这里,趣味(生活)的内质表现为这样三个层次:底层——情感的激扬;中层——生命的活力;顶层——创造的自由。这三个层次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通向趣味之境的理想之路。简而言之,梁启超的趣味就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融和所呈现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之境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也是主客之间的完美契合与主体生命的最佳创化。

    把趣味提到生命本体的高度、放置到人生实践的具体境界中来认识,是梁启超趣味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其趣味与美融通的关键。在梁启超这里,谈趣味就是谈生活,就是谈生命,也就是谈美。梁启超说: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趣味、实现趣味。梁启超强调:“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无所为而为’”。(10)“无所为而为”是“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的统一。“知不可而为”主义,是“做事情时候,把成功与失败的念头都撇开一边,一味埋头埋脑地去做”,甚至“明白知道他不能得着预料的效果,甚至于一无效果,但认为应该做的便热心做去”。“为而不有”主义,是“不以所有观念作标准,不因为所有观念始劳动”,是“为劳动而劳动。”梁启超指出:这两种主义“都是要把人类无聊的计较一扫而空,喜欢做便做,不必瞻前顾后。”(11)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的“无所为而为”不是“不为”,也非“不有”,而是一种“不有”之“为”。所谓“不有”是超越个体“小有”而达成纯粹之“为”的“大有”。即个体的人在投身具体生活、从事感性实践时,应将外在的功利追求与得失计较转化为内在的情感要求与生命需求,从而实现“为”与“不有”的矛盾统一。梁启超提出进入这一境界的两个前提:一是要“破妄”,即破除成败之执;二是要“去妄”,即去除得失之计。他认为,从个体感性生命而言,人生是充满缺憾充满烦恼的。因为相对于永无穷尽的宇宙而言,个体感性实践永远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个断片,都是有局限,不完美的。因此,人生实践从个体感性生命角度看,只需言失败,无须言成功。但是,“宇宙绝不是另外一件东西,乃是人生的活动”。(12)作为“宇宙的小断片”,(13)对个人而言,一方面,每一次感性生命实践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级级阶梯;另一方面,个体感性生命实践又推动了历史进步与宇宙运化,从而使自身融入到历史进化与宇宙运化的整体生命之中。因此,个体生命创化与宇宙整体运化的矛盾既是永恒的存在,又是本质的统一。从“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原则出发,梁启超通向的不是纯粹的个体感性趣味,而是有责任的趣味。他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兴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14)有责任的趣味既是责任与趣味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体与众生的融通。这一美境以情感为基质,呈现了认真执着的生命追求与自由创化的人生境界的统一。其实质就是生命主体在感性个体实践中,将自身完全融入到宇宙创化的整体性旅程中,从而超越与对象的直接功利对置,超越狭隘的感性个体存在,从而体验到“和众生”、“和宇宙迸合为一”的无限“春意”。梁启超强调要“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实现“劳动的艺术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这样的生活才算“最高尚最圆满的人生”,才算“有味的生活”。(15)

    梁启超曾说:“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 ,“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他又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16)梁启超把趣味主义推广到了整个人生的领域。他的审美观具有鲜明的人生指向;他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审美的。由趣味出发,梁启超构筑了一个以趣味为根基、以人生为指向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创化从有责任的“趣味”出发到人生“春意”之体味,是对积极入世与自由畅神、理性追求与生命激扬融合为一的人生胜境的个性化追寻。

                                                三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与鲍姆加登的美学认识论不同,康德则从哲学本体论、从美与人自身关系的意义上开拓了美学新视野。康德把人的心理要素区分为知、情与意,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他认为,人的知只能认识现象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在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因而是不可知的。但人要安身立命,又渴望把握物自体,从而使生活具有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实践上去信仰就是跨越知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就为美的信仰预留了领地。康德指出,从纯粹理性的知到实践理性的意,中间还需要一个贯通的媒介,即审美判断力。它不涉及利害,却有类似实践的快感;不涉及概念,却需要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合作;没有目的,但有合目的性;既是个别的,又可以普遍传达。康德强调审美判断在本质上是与情感相联系的价值判断,要“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与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17)从康德始,美开始走向情感、走向个性、走向人的完善与人自身的价值。梁启超把康德誉为“近世第一大哲”,受康德影响较深。他对趣味之美的本体构想,主要就是在康德意义上的哲学美学范畴中来观照的。梁启超把情感视为趣味的内质,强调情感是趣味之美实现的基质。这种关于美的思考的情感视角与价值立场,也明显地折射着康德美学的身影。

    另一位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创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是20世纪生命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亨利•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质,是最真实的存在。但生命不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意识现象,是一种意识或超意识的精神创造之需要。生命只有在生命冲动中,在向上喷发的自然运动中,也即创造中才产生生命形式,才显现自己。但生命冲动要受到生命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的物质的阻碍。生命必须洞穿这些物质的碎片,奋力为自己打开一条道路。因此,作为宇宙本质的生命冲动,虽受制于物质,但终究能战而胜之,保持其不向物质臣服、自由自在的品性,开辟出新境界。在柏格森这里,生命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物质、与惰性、与机械相抗衡的东西,它总是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不断追求精神与意志的自由。因此,生命也就是无间断的绵延。绵延瞬息万变,每一瞬间都是新质的出现。绵延不能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度量与认识,而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对于直觉,他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18)可见,直觉是一种置身于对象内部的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比理智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它通过置身于“实在之内”,来真正体察“实在的那种不断变化的方向”,从而来接近绵延即生命冲动的本质。柏格森强调惟有不惜一切代价征服物质的阻碍与引诱,生命才能向上发展,才能绵延。而绵延就是美。柏格森将美与人的本体生命相联系,宏扬精神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强调美与审美在人生实践中的本体意义,重视审美中的生命体验,对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3年,《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发表了钱智修所撰写的《现今两大哲学家概略》,柏格森首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19)并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梁启超对柏格森心仪已久,称其为“新派哲学巨子”。旅法期间,他特意彻夜精心准备资料,造访了这位“十年来梦寐愿见之人”。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对柏格森的“直觉创化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柏格森的学说在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打下了鲜明的烙印。他的趣味之美对情感、对生命、对创造的宏扬,对审美胜境的体认都飘忽着柏格森绵延之美的身影。当然,梁启超与柏格森又有重要的区别。在柏格森那里,生命的直觉冲动是对西方工业社会理性扩张的反抗。美在柏格森那里是医治机械理性的一剂良方。而对于梁启超来说,他既需要生命的感性冲动来激发生活的热情,又需要理性与良知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因此,他以个体生命激扬为标的的趣味追寻又是以宇宙运化的责任为前提的,呈现出试图将生命本质的肯定和生活意义的实现相统一的个性化美学思考。                                                                       

                                                 四              

    中国文化中的“趣味”,主要是一个艺术学范畴,具有比较感性的实践性意蕴。它主要是指艺术鉴赏中的美感趣好。中国典籍从先秦始,就将“味”与艺术欣赏的美感特征相联系。如《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里一方面把“味”与欣赏音乐获得的快感相联系,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味”作为口腹之欲的满足不同于艺术欣赏的快感。魏晋时期,出现了“滋味”、“可味”、“余味”、“遗味”、“道味”、“辞味”、“义味”等诸多之味,这些“味”与直接的感官欲望相剥离,用于品评艺术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如阮籍的《乐论》第一个直接以“无味”来品鉴音乐美的一种境界。陆机的《文赋》则将“味”从乐论引入诗论之中。“趣”在魏晋时代,亦进入文论之中,其用法和含义虽比“味”要复杂得多,但以“趣”来指称艺术的美感风格则是一种重要的用法。如《晋书•王献之传》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媚趣”概括了王献之书法阴柔的美感。直接将“趣”与“味”组合在一起,用于品评诗文之美,可能以司空图为最早。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云:“右丞、苏州趣味澄瓊,若清沅之贯达。”“趣味”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创作的一种美感风格,一种情趣指向。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趣味”主要是指艺术鉴赏时的个体取向。它比较多地与具体的艺术鉴赏实践相联系,是对艺术作品美感风格与特征的一种具体感悟。

    在美学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趣味”问题的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康德之前,西方美学主要问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不管是古希腊人追问美的本质,还是鲍姆嘉登讨论感性认识,美学家们最终试图把握的就是客观的美的本来面貌。这一点,实质上在休谟这里也难以例外。休谟的美学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的本质问题,另一个就是审美趣味问题。美的本质是什么,休谟认为它不是对象的一种性质,而是主体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我们所说的五官感觉,而是心里的情感感受,即快感(美)和痛感(丑)。休谟认为要寻找“客观的美”和“客观的丑”完全是徒劳的,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感觉。感觉是一种切实的经验。休谟把自然科学中的经验主义原则运用到审美的领域中。与理性主义美学家相比,休谟强调了审美中的感性状态。但他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美学的认识论立场。因此,他的美学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一点在关于审美趣味的讨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根据休谟的美论,美完全不在客体,而在主体。这样对于同一对象,主体的感觉如果是不同的,那么对象究竟美不美呢?这种关于感觉的趣味判断是真实的吗?由此,休谟自然地由美通向了美的趣味的问题。在休谟这里,趣味首先是一种审美能力,即审美鉴赏力或审美判断力。休谟说:“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20)理智与真相联系,“是冷静的超脱的”;趣味与情感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这种新的创造在休谟看来,就是“用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那么事物本来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休谟认为只能从经验或感觉中去判断。因此,休谟关于美或审美趣味的探讨陷入了这样的内在矛盾之中,一方面他承认美的个体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休谟又并不否定客观的美的存在。只是从他的方法论立场来看,这个客观的美无从把握,所能把握的只有经验层面上的美感。休谟的美学冲击了理性主义的美学,但他并未能够彻底超越理性主义的机械论。正是在休谟的矛盾中,西方传统美学的认识论方法开始受到了怀疑。有学者认为,现代美学确立的重要标志是由“美是什么”转向“审美何以可能”?(21)这是一个由认识论向体验论的转向。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是通向康德的一座桥梁。但是,作为休谟美学的重要范畴的趣味,虽然是一个与情感、创造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却仍然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中的概念。趣味作为审美判断,休谟通过它想揭示的仍然是美的普遍性问题,即把美还原为客观对象。所以,休谟所探讨的并不是趣味在美学中的本体性意义,而是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康德美学也谈到了趣味。康德把审美判断称为反思判断。反思判断不同于一般的规定判断,康德认为作为反思判断的审美判断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这个特殊不是休谟意义上来自外部世界但又无从把握其本源的情感,而是能够通向普遍的情感。康德的反思判断首先是情感判断,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基础的认识判断,也不同于以善为基础的道德判断。康德主张从体验通向反思。因此,康德的反思之“思”不是对象性的,而是要让内在情感直接走出遮蔽状态而显现出来。反思是返回情感的手段。对于康德来说,物体本身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审美对象只能被审美活动创造出来。康德在谈到崇高美时就认为崇高并不是对象的崇高,而是主体自我的崇高,是主体在鉴赏活动中对自我崇高精神与人格的情感体认。情感是康德美学的旗帜,判断力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康德说:“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22)为此,康德美学超越了客观主义认识论。同时,康德美学强调审美不涉利害。审美反思也是先验反思,应该超越个人的偶然的经验,去寻求普遍的自由的声音。为此,康德美学也触及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分水岭,从而把审美判断直接提升到纯粹趣味判断的层面。因此,在康德美学中,趣味既是具体的审美判断,又具有形而上的批判意义。

    客观地看,中国文化中艺术论的趣味论和西方文化中审美论的趣味论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都留下了一定的痕迹。但梁启超又在传承化合中对趣味作出了自己的界定,赋予了趣味以新的理论内涵与理论特质。

                                                 五

    从中西艺术与美学理论史来看,趣味作为一个艺术学或审美学范畴,其最普遍的理论界定就是一个与对象的美感特征、与主体的审美心理、与主体的审美(艺术)鉴赏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范畴,也就是一种美感趣好或审美(艺术)判断力。这种趣味的理论向度主要探讨的是主体与对象间的纯审美关系。但在梁启超这里,趣味不是单纯的艺术品味,也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它既是一个审美的范畴,又不是一个纯审美的范畴。梁启超的趣味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他既将趣味与审美(人生)实践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动态的实践性范畴;也将趣味与审美(生命)的本质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终极的本体性范畴;还将趣味与审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形上的价值性范畴。

    应该承认,把审美当作人的一种生存状况,一种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美学最关注的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于人生有何意义,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审美化的问题。因此,中国美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生美学精神。追求美也就是追求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充满了温暖的人生关怀,表现为审美、艺术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但中国传统美学主要引入善作为美的准则,它所张扬的人生境界首先是人的伦理理性生命的实现。审美的人生视野在西方人本主义美学中亦有自己的理解与阐释。如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23)把美从静止的被观赏的“对象”与“形式”,充盈为满含生机的“主体的一种状态”与富有灵性的一种“生命”姿态,实际上也就是将美推向人生与生命的具体境界。个体生命的完满不仅在于理性、道德的完善与实现,也在于情感的丰沛与润泽。这种对美的人性视角,不仅体现了对人的主体生命完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的关注,也潜隐着对主体生命解放与激扬的期待。而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则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生命的解放与激扬在人生中的本质意义。柏格森把生命的冲动与本能视为生命的本质。感性生命活动即直觉成为了美的表征。可以说,无论是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近现代美学,美与人的生命与生存的关系都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梁启超从当时国凋民蔽的民族现实出发,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生存精神,又吸收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审美完善理念,还吸纳了柏格森美学的审美生命理念,试图将审美的人生指向、人性理想和生命理念在康德审美价值哲学的基本视点上糅合为一。美不仅是审美境界的实现与个体生命的完善,更在于这种实现与完善的本质在于生命活力的张扬。同时,这种生命的活力不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主要以伦理来规范的理性生命,也不是柏格森意义上主要以直觉来范畴的本能生命,而是融理性(责任)与感性(情感)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激情与价值追求的个性生命。

    从美学思想史来看,梁启超关于趣味的美学思考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对于现代美学学科本性的某种审思。这种审思包含了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美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相比)?二,美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提供普遍知识规律还是寻思人生意义人文智慧)?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领悟,不仅是现代美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必经之旅。前一个问题划定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基本外延;后一个问题确立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根本内质。不审思这两个问题,就无法超越传统美学的混沌状态。尽管梁启超的趣味之思并非完全成熟与圆满,但他不仅创造性地承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境,也富有个性地凸现了对西方近现代美学学科启蒙意向与人文走向的敏锐呼应。

    而从现实的文化建设来看,梁启超的趣味美学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特定的政治、民族、文化危机并至的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以人的生命活力之激发和人生趣味之实现的统一,直指腐蔽的社会与浑噩的人生。审美被赋予了鲜明的启蒙特质。当然,相对于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梁启超的趣味之思或许更多地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但他是以一颗炽热之心去思考民族命运寻找变革道路的,趣味美学的理想无疑是其找到的一剂精神强心剂。它鼓舞民众挺起脊梁,热爱生活,积极实践,开拓创造,以炽热的情感投入生活,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命,永远不放弃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热情与责任。从整体言,其积极意义当超过消极影响。而在今天,梁启超趣味美学所包孕的对审美与人生、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思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的实现是以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的。没有生命之趣,就没有审美之求;没有美的存在,就没有人生的意义;没有个体与众生与宇宙的迸合,也就没有感性个体的自由创化。这样的人生意境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其哲理意趣与美学意趣对于今天的人文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启思。

注释:

(1)(4)(5)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0)梁启超:《学问之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6)(7)(16)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8)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9)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1)(13)(15)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2)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7)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36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3-4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参看董德福:《生命哲学在中国》,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著:《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111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趣味化学论文篇6

二、高雅情趣的提升

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又有高等和下等趣味的分别”。[6]所谓高等趣味就是审美趣味。文学艺术的本质作用就在于以审美趣味来恢复人的审美本能,以维持和增进人的生活健康。从艺术表现上看,重视文学的艺术性,文学作品才能给人以高雅的审美情趣。高雅情趣的提升在文学作品中尤其体现在戏剧文学的艺术表现上。在各种艺术里,一部作品由受欢迎以至被遗弃,其变迁之急剧,恐怕也没有甚于戏剧的。戏剧作品凭借着某一时期技术性的发展给观众以递进的时代刺激和,作品主题不够深刻也会经不起时间的淘汰。要使一部戏历久不衰,那就“必须使作品先成为文学”,归根到底,戏剧的文学性是重中之重。看好的剧本在舞台上作有效的表演,那才是最理想的事。“剧本的写作是创造,演员的艺术是再创造”。高雅情趣的不断提升就要在这一创造的过程中完成。要培养高尚的趣味,发挥善的美的情趣,压伏、淘汰和铲除低级的、丑恶的情趣,推动人类的进步,趣味教育最好的工具就是艺术。早期新月派热衷于文艺美的探讨和交流,梁实秋认为“戏剧艺术是最高的艺术”,鉴赏戏剧“需要有极深的想象力”。他对“剧本第一”的坚持,实际上就是对戏剧文学艺术性第一的坚持。深邃的理解人生,通过对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宣扬,表达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剧场的舞台艺术与题材结构的文本艺术,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古希腊戏剧之所以取得成就,原因之一在于观众品位高,歌德戏剧作品排演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观众。一部伟大的作品并不是只供少数人鉴赏,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供大多数人提升高雅趣味的目的。戏剧作为诗化的艺术形式,前途的关键在诗人的掌握里,也在观众的理解里。“我们不必着急、不必心焦,只需静心的等着,好像漫漫的长夜里我们等着天明一般的等着真正戏剧诗人的出现”,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期待观众高雅趣味的提升。高雅情趣并不是和高高在上、奢侈享乐、脱离社会实际等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雅的情趣在左翼文艺中被泛化为贵族化的审美倾向,一直是诟诬的重点,无论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还是建国后的无产阶级文学,由于阶级观念的过分强调,贵族化的审美倾向长期以来成为我们唾弃的对象。而对于高雅审美趣味的积极意义,我们的认识显然不够充分。这种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讲求内容充实、格调清新的艺术化的超越性美学精神,是克服非文学化倾向的关键因素,不仅对左翼文学创作中的简单化、模式化是一种有力的反驳,而且有效地抵制了文学的庸俗化和粗鄙化。文学的贵族化标榜文学艺术的纯正性和艺术性,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贵族化不是一个与平民化相对立的概念,而是是一种自觉的、反映社会的高雅审美趣味的美学追求,是多种文艺美学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中高雅趣味的认同,必然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品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也正是以戏剧文学为例探讨高雅趣味审美倾向的最终目的。

趣味化学论文篇7

当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主旨偏颇的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反思,教学活动正在向参与、体验、探究发展,语文课程正在向人文精神、文化传承、能力提升回归。教师要顺应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改变权威式、霸权式的教学理念,由关注学习成绩到关注教学的过程,打破那些禁锢思想、压抑个性的教学方法,而是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把更多的思考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语文课程本具的趣味因素释放出来。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具有主自学习的愿望,有进行知识探究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营造民主的、自由的课堂,给学生以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平台。这是开展语文趣味教学的基础所在。

二、改进方法

毫无疑问,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最缺乏趣味,相应地,教学效果也最不理想。而趣味性教学方法却不胜枚举,且可贯穿课堂始终,如在课程导入环节,可采用故事导入、幽默导入、游戏导入、视频导入、典故导入、悬念导入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情境营造法、吟诵法等。在教学小结环节,可采用知识延伸法、情感激励法、品味法、再创作法等。有的教师认为高中课堂时间有限,学习任务很重,认为采用这些方法是浪费时间。实际上,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运用,表面看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课堂的活力,学生学习的压力也可以得到释放,其教学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结合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设计,并且加强创新,不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如《雨巷》一诗,其意境清幽、凄美、深长,作品韵律性和画面感极强。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情境营造法来激发兴趣、烘托主题,让学生在情境辅助教学中产生审美情趣,进而深入作者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体味作者要表达的意蕴。再如,《雷雨》是话剧剧本的节选,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反映社会、时代、人性主题。对此,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编排的过程中深入体味时代背景、人物情感、情节发展等要素,深化对主题的把握。

三、主体参与

趣味化学论文篇8

15世纪下半叶,当时佛罗伦斯的建筑师菲拉雷特在1464年写的《论建筑》中说过,他也曾喜欢过现代风格,但是一旦开始品味古代风格,就变得讨厌现代风格了……这里的“品味”正是“趣味”的动词形式。由味觉的术语向审美评价语的转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流传。

17世纪中叶,在法国,趣味与美相联系早在1645年便由法兰西的元老之中的盖士德巴尔扎克使用。在他之后,剧作家莫里哀在《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的批评》里在与美相联系的意义上使用了“趣味”这个术语。17世纪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在《论趣味》中认为趣味变化无常,它依赖于个人的嗜好和所处的环境,但好的趣味确是一种准确评价的本能,这种本能建立在判断之上,和心智、道德、审美对象有联系,而不是依赖于情感。

17世纪末,法国人将趣味和审美相联系以及作为一种判断力的表述,逐渐开始影响欧洲的其他国家。首先将趣味作为艺术批评术语使用的是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他在1688年的《品格论》中写到,在艺术中有一个完善点,就好像大自然中还有着成熟和善良一样,对这个完善点没有感觉到,或者他所喜欢的东西要么超过要么不及这个完善点,那么这个人的趣味就是有缺陷的。

对于“趣味”的界定则是由意大利的埃托里作出的。埃托里在他的《修辞著作中好的趣味》写到,好的趣味这个词实际上是指谁能从不好的食品中把那些美味选择出来。在1648年成立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在查尔士・勒布朗院长的领导下确立了古典主义的权威地位。随后他的主张遭到了艺术理论家德皮勒的挑战,德皮勒在“画家的天平”(即确定构图,素描,色彩和表情为评价画家的标准)理论中,特别强调了色彩和趣味的概念。他把从格拉西安那里继承的“物质味”转换为知性领域的“精神味”。他把趣味分成三种“自然趣味”、“人工趣味”、“民族趣味”,最终逐渐压倒了单一绝对和古典的趣味。

18世纪,英国学者比法国学者更进了一步,他们将对“趣味”的讨论发展成了一种理论,使这个术语变成了美学的中心概念。夏夫兹伯里从非理性主义的角度看待趣味,他把趣味看作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那些被感知的对象,又属于去感知的心灵。他还认为美感的趣味与道德感及常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内在的感觉能力显现出来,有赖于一个民族的性格,不受偶然的影响。同时代的约瑟夫艾迪生在《旁观者》上写道,不是趣味遵循艺术,而是艺术遵循趣味;如果趣味是良好的教育、对古典的敬仰,那么它就是普遍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固有的,假如它能随时出现的话。英国学者将趣味与普遍性联系起来,逐步将它的美学范畴的讨论转向心理学范畴的讨论。

趣味化学论文篇9

一、引言

语言学导论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其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教者乏味、学者无趣。根据我对乐山师范学院2008级英语本科10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6%的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感觉很无聊,12%的学生则感到心情郁闷,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近年考研持续升温,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无论是哪个方向,初试大都要考语言学的内容,而这成了多数考生复习备考的障碍。因此,从学生的视角而言,改变语言学的教学现状,增强语言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强英语语言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趣味性研究的价值

我在万方数据库中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为主题词,对自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的近十年的语言学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者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在探讨语言学的教学,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趣味性的问题,但并非关注的重点。

潘之欣指出英语语言学教学依旧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用处,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2]。熊学亮也指出“语言学总是使人打不起精神来,原因无非是抽象和缺乏诱人的情节”[3]。鞠玉梅认为在语言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语言学课程有趣、有用,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教高[2007]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正是当前语言学这类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趣味性教学缺失的原因

1.学生的困惑与茫然。

立足于语言学教学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状,对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英语语言学这样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挫伤了学生对趣味性活动开展的兴趣。有69%的学生就表示不愿参加有关趣味性教学的任何活动。其次,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较弱,僵化地获取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很好地吸收利用,因此制约了趣味性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目的茫然,大部分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单词、术语和定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最终也没有明白语言学学习目的所在,从而扼杀了趣味性教学的实际价值。学生自身的情感和态度无法得到很好的关注,趣味性教学存在片面性。

2.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但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未真正转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讲座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学教学无疑成了教师死板地给对学生灌输语言学术语的过程,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的机会,其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理论知识是研究人员和学者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关于人类发展的知识、指导课堂组织的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评价理论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等。理论知识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指导。然而,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而忽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往往思考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的问题,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传递语言学知识,却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5]。整个授课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自然在所难免。

语言学是一门思辨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因为是英语专业,教师通常都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兴趣。这就使得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有效地开展。熊学亮也指出,无论其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书用中文写较好,相关的课用中文讲较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或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转码上精力的追加投入,从而扩大读者面和听众面,因为语言学毕竟不是讲故事,初学语言学的人想要弄懂基本概念,必须重复学习和不断思考,此时再把英语当成信息的载体,中国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学习的效果就会减弱[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方法缺乏多样性,也难以激发学习语言学的兴趣。而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不够,语言学教学大都没有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我的调查问卷,5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语言学老师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25%的学生表示很少使用,只有16%的学生说是经常使用多媒体的。而在传统教室上课,教师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如图片、声音、教具,等等。这样,由于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全或运用不到位,导致语言学的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调查中大部分的语言学授课教师都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他们的语言学课堂大多都是照本宣读,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3.教学资源单一。

高校教材更新缓慢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理论课程的教材更是如此。现阶段高校多选择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或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为英语专业语言学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内容详实,知识全面,但是难度较大,不易于理解。袁秀凤曾指出“该书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专著而非教科书,有些章节在难度上也把握不到位”[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50%的学生认为所用的教材枯燥,37%的学生认为该教材一般,只有8%的学生感到这教材是有趣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教材并非令学生满意。此外,当前的教材都是用英文撰写,专业术语过多,有些甚至无法在词典中查到。而且,教材编撰并非是基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很多教师在进行语言学教学时,仅仅立足于语言学的教材本身,往往不厌其烦地把一个个复杂的语言知识点清楚明了地讲解给学生,却很难得到预期的回报,除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会认真的听课做笔记,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听之任之,并未真正理解吸收知识。这就是教师们没有从广义上去把握教学资源。他们把教学资源定位在教材和仅有的、常见的教学媒体上,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忽视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四、趣味性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趣”在新理念的运用。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展所赋予的要求[7]。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落到教学的实处,从人的发展和大纲目标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合作与探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转变理念并非简单地意味着脱离粉笔和课本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不真正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大量的图片文字演示并不会减弱语言学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相反课件频繁点击必然加快课堂节奏,进而模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师生互动的课件只不过是纸制课本的电子版本的演示而已,那又是另一种乏味[8]。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专业知识,丰富百科知识,才能将一个个的语言学术语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从而降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为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可能。例如,对抽象概念的讲解,除了列举事例,教师还可采用类比和对比方法,使之形象具体,饶有趣味,这样教学效果可能更佳。应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以思考,不断总结,提炼出好的方法,加以完善和推广,让语言学充满诱人的香味。此外,转变观念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考试分数上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促进教学趣味性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2.关注学生,“趣”在过程。

实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鼓励合作与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演讲、表演、竞赛、课程设计及现场讲解等诸多形式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过程之中,而非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之上。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65%的学生认同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趣味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为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提升教学趣味的全面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因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将表现欲的满足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多给予学生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深化师生感情,树立学生的信心,加强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扩展利用课外时间。朱瑶瑶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出语言学课外读书目录,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读书、查阅资料和开展科学研究”[9]。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语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比如,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语言学的目的和价值,将语音学与正确掌握发音结合起来,将语义学与词义理解、搭配结合起来;将语用学与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意义。

3.改进教法,“趣”在参与。

《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教法新颖多样,自然具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能化枯燥为有趣。语言学教学也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解,可开展课堂活动,像演讲、报告、讨论、专题研究等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才能积极地学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以设置任务或布置作业的方式,由学生选择并阐述、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书面形式、口头陈述、PPT课件展示或在全班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呈现。在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调查活动、撰写报告及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资源,既锻炼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进行语码转换也是必要的,一味的全英文教学必然加重解码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枯燥性,降低其趣味性[10]。在语言学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教师充分利用英汉语之间,甚至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效果就会慢慢地改善。

4.丰富教材,“趣”在资源。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编写一本注重基础性、适用性、详略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激情的语言学教材尤为重要。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在保持语言学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将教学内容集中在那些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语言学基础知识上,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只有学生看懂了,他们才能参与,才会探索。同时,所编写的教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类别的英语专业学生要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说,高师英语教材的设计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类别,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师范生的特殊需求。此外,教师要多收集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短小精湛的文章、语段、电影对白,以及谚语、警句、广告用语、新闻用语、公示语、路牌等社会用语,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如讨论明喻、暗喻、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时,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广告语来替代书本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例子,它们比书上的例子生动得多,有趣得多。教师如果将这些丰富的“教材”在课堂上加以巧妙地运用,那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结语

趣味性教学不是教学的根本,而是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的手段,探索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就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旨归,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语言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改善学习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和激情。有了兴趣和激情,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也才能逐步增强,真正实现语言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2]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53-54.

[3]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18-19.

[4]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5]张廷.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8-129.

[6]袁秀凤.探索趣味性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2-29:62-65.

[7]沈建民,谢利民.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22:48.

[8]唐艺菲.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7-89.

趣味化学论文篇10

一、教学内容选取的趣味性

大学数学微课程问题的引人及相关理论的背景和应用等教学内容需要选取一些素材和案例,选取的原则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实际,从人们身边常见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生活实际中找案例,另一方面,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向性,例如面向理科、工科、农林和财经类各专业的大学数学,应适当选取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案例加以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充分了解大学数学的抽象理论和方法在本专业学科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觉得如果学不好这些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难提升,从而重视大学数学的学习,如此微课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趣味性

(1)实物教具演示(展示)的趣味性.实物演示是大学数学微课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一个独特手段.在微课的引入阶段,适当的用实物进行演示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通过用实物演示,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重视在大学数学微课的教学中增强实物演示的趣味性。

(2)多媒体引入的趣味性.微课是一种播放形式,学生是主体,知识的传授是被动的.所以有必要对声音的制作形式进行挖掘,大家都知道歌曲是大家都乐于接受的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音乐的旋律与课程的内容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记忆与增强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让微课录人的声音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歌曲旋律;PPT页面的转换可以借用动听的音符;思考题页面也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动画,让学生根据动画情节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等。

(3)讨论式教学的趣味性.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讨论式教学,可以是全班式讨论,也可以是小组式讨论.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效果会好很多.同学们通过讨论能使一些复杂的内容变得更清晰.讨论式教学既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又可以提高同学参与积极性。

(4)适当的引入测试游戏的重要性.闯关题和小游戏的设置可以增强微课的趣味性.在微课内容的最后可以设置闯关练习题或者游戏测试,让学习和测试更像是闯关游戏.这对学生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们在游戏的情境下完成学习的任务,让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另外,进行这种小测试,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自批和互批快速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三、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趣味性

趣味化学论文篇11

语言学导论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其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教者乏味、学者无趣。根据我对乐山师范学院2008级英语本科10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6%的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感觉很无聊,12%的学生则感到心情郁闷,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近年考研持续升温,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无论是哪个方向,初试大都要考语言学的内容,而这成了多数考生复习备考的障碍。因此,从学生的视角而言,改变语言学的教学现状,增强语言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强英语语言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趣味性研究的价值

我在万方数据库中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为主题词,对自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的近十年的语言学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者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在探讨语言学的教学,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趣味性的问题,但并非关注的重点。

潘之欣指出英语语言学教学依旧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用处,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2]。熊学亮也指出“语言学总是使人打不起精神来,原因无非是抽象和缺乏诱人的情节”[3]。鞠玉梅认为在语言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语言学课程有趣、有用,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教高[2007]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正是当前语言学这类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趣味性教学缺失的原因

1.学生的困惑与茫然。

立足于语言学教学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状,对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英语语言学这样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挫伤了学生对趣味性活动开展的兴趣。有69%的学生就表示不愿参加有关趣味性教学的任何活动。其次,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较弱,僵化地获取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很好地吸收利用,因此制约了趣味性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目的茫然,大部分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单词、术语和定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最终也没有明白语言学学习目的所在,从而扼杀了趣味性教学的实际价值。学生自身的情感和态度无法得到很好的关注,趣味性教学存在片面性。

2.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但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未真正转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讲座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学教学无疑成了教师死板地给对学生灌输语言学术语的过程,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的机会,其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理论知识是研究人员和学者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关于人类发展的知识、指导课堂组织的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评价理论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等。理论知识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指导。然而,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而忽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往往思考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的问题,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传递语言学知识,却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5]。整个授课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自然在所难免。

语言学是一门思辨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因为是英语专业,教师通常都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兴趣。这就使得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有效地开展。熊学亮也指出,无论其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书用中文写较好,相关的课用中文讲较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或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转码上精力的追加投入,从而扩大读者面和听众面,因为语言学毕竟不是讲故事,初学语言学的人想要弄懂基本概念,必须重复学习和不断思考,此时再把英语当成信息的载体,中国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学习的效果就会减弱[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方法缺乏多样性,也难以激发学习语言学的兴趣。而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不够,语言学教学大都没有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我的调查问卷,5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语言学老师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25%的学生表示很少使用,只有16%的学生说是经常使用多媒体的。而在传统教室上课,教师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如图片、声音、教具,等等。这样,由于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全或运用不到位,导致语言学的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调查中大部分的语言学授课教师都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他们的语言学课堂大多都是照本宣读,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3.教学资源单一。

高校教材更新缓慢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理论课程的教材更是如此。现阶段高校多选择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或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为英语专业语言学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内容详实,知识全面,但是难度较大,不易于理解。袁秀凤曾指出“该书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专著而非教科书,有些章节在难度上也把握不到位”[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50%的学生认为所用的教材枯燥,37%的学生认为该教材一般,只有8%的学生感到这教材是有趣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教材并非令学生满意。此外,当前的教材都是用英文撰写,专业术语过多,有些甚至无法在词典中查到。而且,教材编撰并非是基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很多教师在进行语言学教学时,仅仅立足于语言学的教材本身,往往不厌其烦地把一个个复杂的语言知识点清楚明了地讲解给学生,却很难得到预期的回报,除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会认真的听课做笔记,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听之任之,并未真正理解吸收知识。这就是教师们没有从广义上去把握教学资源。他们把教学资源定位在教材和仅有的、常见的教学媒体上,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忽视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四、趣味性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趣”在新理念的运用。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展所赋予的要求[7]。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落到教学的实处,从人的发展和大纲目标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合作与探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转变理念并非简单地意味着脱离粉笔和课本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不真正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大量的图片文字演示并不会减弱语言学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相反课件频繁点击必然加快课堂节奏,进而模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师生互动的课件只不过是纸制课本的电子版本的演示而已,那又是另一种乏味[8]。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专业知识,丰富百科知识,才能将一个个的语言学术语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从而降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为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可能。例如,对抽象概念的讲解,除了列举事例,教师还可采用类比和对比方法,使之形象具体,饶有趣味,这样教学效果可能更佳。应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以思考,不断总结,提炼出好的方法,加以完善和推广,让语言学充满诱人的香味。此外,转变观念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考试分数上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促进教学趣味性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2.关注学生,“趣”在过程。

实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鼓励合作与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演讲、表演、竞赛、课程设计及现场讲解等诸多形式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过程之中,而非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之上。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65%的学生认同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趣味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为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提升教学趣味的全面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因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将表现欲的满足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多给予学生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深化师生感情,树立学生的信心,加强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扩展利用课外时间。朱瑶瑶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出语言学课外读书目录,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读书、查阅资料和开展科学研究”[9]。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语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比如,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语言学的目的和价值,将语音学与正确掌握发音结合起来,将语义学与词义理解、搭配结合起来;将语用学与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意义。

3.改进教法,“趣”在参与。

《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教法新颖多样,自然具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能化枯燥为有趣。语言学教学也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解,可开展课堂活动,像演讲、报告、讨论、专题研究等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才能积极地学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以设置任务或布置作业的方式,由学生选择并阐述、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书面形式、口头陈述、PPT课件展示或在全班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呈现。在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调查活动、撰写报告及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资源,既锻炼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进行语码转换也是必要的,一味的全英文教学必然加重解码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枯燥性,降低其趣味性[10]。在语言学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教师充分利用英汉语之间,甚至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效果就会慢慢地改善。

4.丰富教材,“趣”在资源。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编写一本注重基础性、适用性、详略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激情的语言学教材尤为重要。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在保持语言学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将教学内容集中在那些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语言学基础知识上,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只有学生看懂了,他们才能参与,才会探索。同时,所编写的教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类别的英语专业学生要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说,高师英语教材的设计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类别,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师范生的特殊需求。此外,教师要多收集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短小精湛的文章、语段、电影对白,以及谚语、警句、广告用语、新闻用语、公示语、路牌等社会用语,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如讨论明喻、暗喻、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时,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广告语来替代书本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例子,它们比书上的例子生动得多,有趣得多。教师如果将这些丰富的“教材”在课堂上加以巧妙地运用,那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结语

趣味性教学不是教学的根本,而是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的手段,探索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就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旨归,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语言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改善学习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和激情。有了兴趣和激情,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也才能逐步增强,真正实现语言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2]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53-54.

[3]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18-19.

[4]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5]张廷.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8-129.

[6]袁秀凤.探索趣味性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2-29:62-65.

[7]沈建民,谢利民.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22:48.

[8]唐艺菲.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7-89.

趣味化学论文篇12

梁启超说:“趣味教育”这个名词早在欧美通行,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失,生活便无意义。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给学生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这样教育的方式就跟着解决了。我国当代大美学家朱光潜也曾经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对“趣味”作了定义,他说,对于文学艺术佳妙之处的“了解和近好就是所谓‘趣味’。”因此,所谓“趣味”即审美鉴赏力,它具有感性的品格。在西方,“趣味”(德文Ceschmack,英文Taste)在美学家那里,主要指审美鉴赏力。十七世纪西班牙作家和哲学家B.格拉西安就将趣味称为感性的趣味,这也是认为趣味具有感性品格。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讨论趣味的问题,认为趣味具有一种制造的功能,能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在一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康德也提出,趣味就是判断力或鉴赏力。

“趣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审美的偏爱或风尚。”其二则是指鉴赏力,即“对美的辨别力或敏感性。”因此,“趣味”一方面具有感性的品格,它和人的情感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它又决不因此就是一种纯感性和纯个性化的东西,而是包含着文化和精神等普遍性的内容,包含着价值判断,具有精神属性。

二、趣味教育与美育

“趣味教育”首先是一种感性教育。那种患有“不感症”的人,就决不可能是一个有趣的人;那种感觉迟钝或粗俗的人,多半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因此,趣味的引导,也要从它的根基做起,即从感性做起。梁启超有一段话说得好:“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

其次:“趣味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教育。趣味本是一种生理快感,但中国古人谈“味”已超越了饮食的味,可以提升到精神境界。最早的“乐”(音乐),是用“味”来形容听音乐的最高享受。“声亦无味”,将味从生理上的快感转化为精神层面。“君子以听音乐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康德指出,趣味便是感性判断,趣味判断。西方的趣味并不是感觉的,而是精神性的。

再次:趣味教育也是生命活力的教育。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袁宏道说:“趣者,生气也,灵机也。”作为普通教育一部分的美育,其发展创造性的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涌现的创造欲望的动力,高度灵敏和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新意识,并由此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和创造力提供“源头活水”。创造活动的自发性正源于深层心理冲动的自由涌现,它在本质上是非唤起性的,不能靠意识的控制或努力来达到,但在自由的审美表现中,深层的心理获得了自由表现的机会,为生命增加了活力。

最后:趣味与人生有很重要的关联。趣味能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评价,好的趣味能使人对生活产生幸福快乐的评价,反之,则使人对生活做出负面的评价。因此,趣味也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种因素。朱光潜说,趣味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得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和拓展生命的活力。”席勒也感到:“高雅的审美趣味,实际上是构成所有人类行为尊严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可见,在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大思想家那里,趣味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趣味的引导

没有人会愿意自己是一个没趣的人,也没有一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令人乏味的人”,更没有一位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活活泼泼地成长,成为一个不仅品德高尚而且趣味高尚的人。可见,在青少年的美育中,趣味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要去除“世俗化”。所谓“世俗化”是指,大众所欣赏的、感兴趣的都是尘世的、现世的东西,今天人们谈的多是明星的轶闻趣事,娱乐新闻,谈某个商场的开业,谈某种款式的衣服、谈某个品牌……,这种倾向在大众文化中甚至出现不可遏制的势头。大众文化在今天的崛起,虽然包含着进步的内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对价值、理想、传统等的消解几乎是致命性的。此时,人的趣味已经不只是浅薄和肤浅,而呈现出某种病变的征兆。因此,要及时地纠正这种世俗化的倾向性,引导青少年对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所敬畏,有强烈的精神文化审美所追求,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气质的培养、学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上。

2.去掉“感性化”。 “感性化”主要是指,人们的许多趣味明显地停留在生理的层面,它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满足,他们的欣赏水平明显地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层次上,人们需要的是松驰,是消遣,是刺激,是没心没肺的笑,是酒足饭饱式的满足,这种倾向甚至也浸入到精英文化之中。这种低级趣味实属可怕。由此,对青少年的趣味教育不仅要关心自己在尘世的快乐与幸福,更多地要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与理想世界。

趣味化学论文篇13

LEI Guo-liang

(Library of Wuha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s, Wuhan 430079, Hubei)

【Abstract】 As a perceptu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aims 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ceptual ability so as to build an aesthetic mind. In the meantime,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lso the education of aesthetic taste aiming at forming and improving aesthetic taste on the basis of direct perception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taste is both the starting point of it and the basic content and principle of it.

【Key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taste, aesthetics

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审美教育本质上是“感性”的教育,它关涉到对人的各种感性能力(感知力、想象力等等)的培养,同时也关涉到对人的“性情”的重塑。作为“感性”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通过单纯的知识、技术和规则的灌输来实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即感性意义上的审美教育,一个首要的目标和关键的环节并不是审美知识或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基于个体感官感觉的审美趣味的培养。在体育中有许多审美教育的因素在培养人才方面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1审美趣味的内涵和特征

1.1“趣味”一词的本义

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来看,美的意识和观念,最初是与人的五官感觉尤其是所谓“低级感觉”密切相关的。味觉和味觉所带来的生理性或身体性的就是其中之一 。“趣味”是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尤其是17、18世纪西方美学)的基本范畴。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含义。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趣味”这个词组的关键点是“味”(“趣”与“趋”相通,代表“倾向”)。从西方的情况来看,“趣味”一词的语义最初也是指对滋味的感觉。古希腊语中的“趣味”与中国古代语文中的“趣味”或“味”的含义基本相同。在古希腊文中,代表味觉的“趣味”,只是一个和人的感觉器官相联系的词,它的全部含义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有滋味之物的直接感受。

1.2“趣味”一词的美学化

在古希腊时期,“趣味”只是一个被看作与身体欲望密切相关的词,因而与审美活动不存在任何关系。但从17世纪开始,“趣味”逐渐转变为一个与审美判断相联系的术语,它被理解为对事物价值的感性判断(也叫趣味判断)。法国历史学家和美学家杜博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反思性批判》(1719年)中指出了味觉感受与审美欣赏活动之间的相似之处,尽管在对食品的感受和对艺术品的感受中没有纯理性的分析,但其中又包含着超出单纯感觉或与心灵相通的内容,也即包含着对食物和艺术品价值属性的选择与判断。因此,“趣味”在此并不完全是生理性的或简单的感觉。

同样,在中国古代,“趣味”或“味”这个词虽然最初指的是食物的味道,但当这个词用来指称某些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如文艺作品时,它的含义也就发生了变化。唐代以后,文艺评论领域中谈到“趣味”的人很多,如坡、严羽、李开先、袁宏道、徐渭、叶昼等人,都喜欢用“趣”、“味”和与之相关的“天趣”、“真趣”、“滋味”、“意味”、“韵味”等概念来言说文艺作品。它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具有精神的意义。

1.3审美趣味的内涵和特征

审美趣味是用以表示个人审美倾向的概念。所谓审美趣味,简单地说,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价值属性的主观偏爱与倾向(其中也包括对其形式和意义的直观感受)。

因此,审美趣味的一个首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主观性或个体差异性。审美趣味在个体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这种差异在日常审美活动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

与此同时,审美趣味也具有群体性和共通性(在18世纪的西方美学中,这称为“共通感”或“共同感觉”)。同一个时代的人,由于生活背景、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等等的类似,在审美趣味上也可能表现出一致的倾向。所谓“审美标准”或“审美尺度”,所谓“经典的”艺术样式,它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于这种审美趣味上的一致与共通。此外,审美趣味还有高低之分。通常所谓“品味”一词,它所表示的就是高低不同的审美趣味。相对地讲,审美趣味的高低之分,与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有关,即越接近此类理想和标准的趣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抽象地讲,审美趣味的高低之分,与审美活动的超功利性有关,即越接近身体性或生理性感觉的审美趣味越低,而越远离身体性或生理性感觉即越具有文化和精神意义的审美趣味就越高。

1.4 良好的审美趣味的特征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人的感性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即将人的自然的、带有动物性或生理性特点的感觉和本能转变为自由的、审美的心灵。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认为,审美教育实质上就是超越于功利目的的趣味的培养。认为趣味是人生的原动力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且认为,审美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既是情感教育也是趣味教育。

审美趣味有高低之分,审美教育不但要培养审美趣味,而且要培养高级的、“良好的”审美趣味。“良好的”审美趣味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即:

第一,趣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审美趣味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并不是它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优点。在审美教育过程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培养一种审美趣味。试图将所有的兴趣统一到一种兴趣上来,这不可能也没有意义。审美是感性的、个体的活动,而不是理性的活动或群体的“事业”。

第二,趣味的超然性和精神性。所谓“良好的”、高级的趣味,即是一种精神性的、基于精神愉悦并且具有文化内涵的趣味,只有超越了直接的、生理性的味觉才谈得上是审美的感觉和趣味。

第三,趣味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为“时尚”所遮蔽和替代。〔1〕时尚是一种群体性的、模仿的趋向。它虽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趣味,但缺乏个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甚至也缺乏审美的真诚,因此谈不上是一种“良好的”、高级的趣味。作为趣味教育来看的审美教育,它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的人。

2 审美趣味的培养在体育教育中的价值

体育与美育有着内在的关联,同属文化的范畴。不仅如此,体育本身也是美的一个重要源泉,且具有美育的职能。体育教育中的美学教育是通过体育创美、审美实践,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审美趣味作为一种心理趋向,它总是以某种审美价值标准引导着人们去进行审美欣赏等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体育教学与训练所遵循的节奏、比例、均衡、韵律等法则都同美有着直接的关系,美育中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人体美、心灵美、艺术美等内容都与体育交织在一起。他们可以通过互通的途径予以加强和实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则是通过体育创美、审美实践,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来为培养人服务。因此,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和其他审美教育一样,必须是形象的、生动的,必须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而不是抽象的理论讲解和逻辑推理。当代大学生审美具有敏锐性、强烈性、丰富性、易变性、憧憬性。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表现各异,有的想了解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有的是喜欢体育课程的活动方式,有的则纯粹是为了过级达标。但无论如何,这些兴趣表现对于学生来讲都是积极向上的。另外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是广泛的,但归根到底是想通过体育活动,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获得心理满足。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又能促使他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积极热情、认真学习、克服困难,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产生审美情趣。

将审美教育渗透到体育中,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美感能力,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美学理论对体育领域中的审美现象、艺术现象和竞技技术美具有阐释能力。可以指导其按照美的规律推动竞技运动向高技术、高技巧、高艺术迈进,达到诗意的境界。

3 体育教育中的审美趣味的培养

3.1潜在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是培养审美趣味的首要前提

审美趣味的培养,首先必须从审美趣味本身的特性和受教育者个体既成的审美倾向和能力出发。由于年龄、性别、民族、生活经历及受教育程度等等的不同,人们在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上也会存在“自然的”差别。对于一般的受教育者,更应该考虑其自然形成的审美趣味和可能的接受能力。

体育方面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不是人们天生具有的,它只有以体育知识为基础,经过必要的学习和训练方可获得。而学习和训练就是体育美学内化为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内化的结果。那么,体育美学知识如何进行内化呢?体育美学知识内化为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教学活动;二是自我实践。就体育教育阶段而言,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大学生审美情趣特点及心理活动,要注意了解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程度,结合具体体育教学项目将美学理论及时注入到授课当中去。体育教师要系统地介绍美学知识,并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但是一定要把握介绍体育美学知识的度,而不要在介绍体育美学理论知识和进行相关训练的过程中采取多多益善的态度。因为理论的占有量并不与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成正比。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更要引导其形成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意识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许多体育工作者所尝试的“创造性学习”就是一个好方法。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它还留给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目的。体育教学不单纯是为了完成体育知识和锻炼的转移,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美学知识的内化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应以立人为中心,以高水平地运用美学知识和发挥创造性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识记和理解并重、知识和技能并重、知识灌输和情感陶冶并重、求知与做人并重、学习与创新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

3.2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是培养审美趣味的根本途径

审美教育最忌讳的是枯燥的教学内容和刻板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实施审美教育和审美趣味培养的时候,要尽量注意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所谓“丰富”,不是绝对数量的增加,而是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审美对象的全面展现。所谓“多样”,在此指的是运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和通过多种可能的途径。其中,审美实践活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很多时候,一次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要比一百次口头说教起到的效果更好。作为教育者,应把课堂教学与审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受教育者在审美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和领悟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体育教学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元素,运动技术、战术意识、身体素质等都能给人带来美感。通过组织观赛、观看影视等形式让学生从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与表演中欣赏美、理解美,不同的体育项目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审美教育,使美育贯串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体育运动中的力量之壮美,表现出常人难以达到的强度,以突破一切阻碍的粗粝状态,引起学生的惊讶、赞叹与崇敬;柔韧之美,具有婀娜多姿、窈窕柔软的韵味,给人一种柔和、弛缓和轻松的美。运动技术美表现在准确性、协调性、连贯性、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之中。战术美反映运动中的知识、技术、心理、智力因素的综合指标,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体现。观众能从战术的成功中获得精神享受和美的熏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思想方法贯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3浓厚的审美环境和审美氛围是培养审美趣味的必要辅助

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审美趣味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个对艺术缺乏兴趣的人,如果让其经常接触音乐或绘画,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他就可能对音乐或绘画产生兴趣。柏拉图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叹:“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2〕个人审美趣味的培养和完善,必须是在与外界进行审美信息交流和享受审美对象的过程中实现。如果能为受教育者营造好的审美环境和氛围,提供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对象,让其在平时生活中就受到美的影响,则其审美趣味也同样可以得到不断的升华与净化。此外,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教育者也是组成这美好环境和氛围的一部分。体育教育者的仪态、语言、修养等对受教育者也都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教育者不仅要在审美教育中运用好知识和技能,也要通过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和气质来影响、感染受教育者,应坚决摈弃“粗人”形象,举止言谈要高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趣味。

总之将审美趣味教育渗透到体育中,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美感能力,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更在于它能从理论层面上丰富体育的内涵,美学理论对体育领域中的审美现象、艺术现象和竞技技术美具有阐释能力。可以指导其按照美的规律推动竞技运动向高技术、高技巧、高艺术迈进,达到诗意的境界。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