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实用13篇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1

20__年以来,城关镇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理清发展思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城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分别获得了“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信息化建设示范镇”三个部级荣誉,镇党委是“省五好乡镇党委”。

理清发展思路,实现生产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20__年以来,我们从城关实际出发,在深入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强镇、三产富民”的总体经济发展思路。按照这一思路,通过大举招商引资,强力发展服务业,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农村城市化。使全镇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三产为主体、现代城郊型农业为增收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城关实际、具有城关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20__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540万元,同比增长25%,比20__年净增150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79元,同比增长23%,比20__年增加2200元;8个村集体收入完成1300万元,同比增长10%,比20__年净增500万元。全镇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位居郑州市30强乡镇第一位、省百强镇前列。

健全保障体系,实现生活宽裕

在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提高群众福利水平的同时,我们更加注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切实促进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投入40万元设立了城关镇大病医疗基金,建立了大病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看大病难的问题。投入30万元设立了老年人生活补助基金,在全镇营造了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投入40万元设立了农民就业和素质教育培训基金,对部分群众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群众就业能力、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投入30万元,设立教育抚助基金,对贫困学生和考入本科以上学生进行救助或补助。投入20万元,为8个村和机关各办配备了电脑,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成立了镇信息服务中心,利用网络、以《信息快报》的形式,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建立了从就医、到养老、教育、就业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发展有方向、生活有保障、就业有渠道的良性互动。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作为享受各项保障体系的条件,进一步加强了社会管理,促进了乡风文明。

创新活动载体,促进乡风文明

20__年以来,镇党委以“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为契机,在全镇开展了以“一村一条文明街、一街一个文明户、一户一件模范事、一家一个形象人”为内容的“四个一”精神文明上台阶活动。并抓住形象人这一核心,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四期形象人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形象人的整体素质。同时,广泛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夸媳妇、贺娘家”活动,在3月8日进行了统一表彰;20__年以来,陆续投入500万元在8个村高标准建设了农民文化大院和多个街头娱乐场所,每天群众进行表演;在元宵节组织全镇农民文化艺术队上街演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每年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全镇开展“十佳文明户、十形象人、十件模范事、十佳经纪人、十佳纳税大户、十佳基层干部”评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十佳先进,利用年初经济工作会时间进行统一表彰,并进行及时宣传报道,使全镇形成了争当形象人、争做模范事的良好氛围。目前,全镇8个行政村有5个是市级文明村、城关镇是“全国文明镇”。

加强基础建设,实现村容整洁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2

(二)因地制宜,科学确立建设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xxx的际,我镇新农村建设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十年出成果”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把xxx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镇、化纤纺织工业新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6年)为打基础阶段;第二阶段(2007年-2008年)为突出重点、试点示范阶段,重点抓好xxx、方家畈、龙泉堂、杨山、袁码头等12个村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三阶段(2009年-2010年)为全面推进阶段,并在2010年全镇60%的村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安康、设施配套、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第四阶段(2011年-2015年)为深入提高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二、周密部署,细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今年3月份,我们按照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了xxx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目前,全镇23个村也拿出了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方案,经镇委、镇政府研究审批后正式实施。

(二)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兴镇、项目强镇、农业稳镇”战略不松手,着力构建农民增收入、财政增税收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全面落实粮食种植计划。今年,我镇粮食播种面积计划为11.3万亩、总产7.1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1%和5.2%,目前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1万亩、中稻7.5万亩。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确保粮食丰产增收。今年,我们在全镇广泛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5月初分村免费发放配方施肥单12000份,及时指导农民春耕施肥。仅此一项,xxx可年增粮食3400多吨,农民增收550余万元。大力开展科技入户工程,今年开展春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3场次、参训人员6000余人;全面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全镇插秧机已达到11台,落实机插面积6000亩,为xxx市之首,无塑盘旱育抛栽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0多亩;深入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全镇已安装频振式杀虫灯500盏,可确保2.5-3万亩农田不受虫害,为农民减少农药成本60余万元,亩平节约成本20元以上;广泛使用bt、井岗霉素等生物杀虫(菌)药剂,万水桥优质稻生产基地被省授予无公害生产基地;全镇农作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在方家畈项目区内建立了病虫害测报点,为农民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病虫害信息,指导农民科学防治。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培育壮大关庙山米业、施杨工贸、永隆米厂、福星油脂、清明湖珍珠养殖等龙头企业,力争今年有一家跨入xxx市龙头企业行列。3、大力发展板块经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助农增收。着力建设6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6万亩“双低”油料生产基地、6万头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3万亩优质水产基地、10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1万亩绿色林果基地,着力提高优势板块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4、搞活二、三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助农增收。大力发展以化纤纺织、机电建材为主的的特色工业,建设好关庙山化纤纺织工业园,力争五年内全镇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2家,年提供税收达到1000万元以上,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今年,围绕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一个、过1000万元的项目两个的目标,采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长期跟踪的深圳伟安皮草制造有限公司皮草制造、中石化金属包装、浙江南浔华昌覆铜板、苏州益来得气动元件、上海岭兰医用卫材、浙江三洋无纺布和天河公司3万锭环流纺等项目加强联系,密切关注鄂西水泥与广东客商投资5000万元,拟上3万锭的纺业项目,力争上述项目早日落户xxx。目前,上海梅兰日兰电器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电器工业园项目在3月份正式签订合同,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亿元、产值达5亿元、上缴税收5000万元,是xxx市由乡镇引进的最大的一个项目,有望在6月底进行征地拆迁、9月份开工建设、明年5月份建成投产。5、引导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打工经济助农增收。今年,力争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到4000人,打工收入达到4000万元。

(三)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1、培养科技型农民。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力争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每户培养一名学用科技明白人。2、培养法制型农民。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3、培养文明型农民。在全镇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培养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仅今年就培养市级科技文化中户23户,从而在全镇树立了一种学科技、懂法制、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改善农村面貌。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顺利实施了方家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国投资金万元,共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硬化主灌渠公里、支渠公里,修整田间道路12公里。二是投资200余成元的问石路全面建成通车,使我镇通村公路硬化达到了25公里,今年还将完成二覃路等通村公路硬化公里。三是积极做好xxx等四个大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xxx、xxx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达5354万元,已经国家、省正式批准,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将在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省投万店高产农田示范项目预计投资3500万元,有望在下半年开工建设。投资804万元的花庙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详规已上报到省农发办,即将审批。通过这四个项目的建设,使项目区内19个村的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成为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样板。2、逐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着力引导农民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使农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村级组织阵地建设。xxx、袁码头等村村级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已经完成,完全达到了“基本场所适用、基本设施完备、基本制度规范、基本功能健全”的标准,力争经过五年努力,使全镇各村组织活动阵地建筑面积均不低于200平方米。2、全面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3、深入开展了争创“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力争再创全省“五好乡镇党委”。4、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深入开展了“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抓好了村务公开工作,保障了群众的民主监督权。

三、精心组织,狠抓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领导落实。我们成立了由镇委、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了一名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集中时间和精力具体抓好全镇新农村建设。各村也分别成立了由村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本村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镇党委还选派了5名3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到xxx等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担任第一副书记,进一点加强了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

(二)宣传落实。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来的积极性和热情,我们采取专题会议、标语、专栏、资料、组建23个工作队进村入户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要求、措施等,共召开镇村干部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层次的新农村建设专题会30余次,拉横幅20余条,张贴标语60余条,办宣传专栏23个,印发宣传资料1.2万份,从而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全面掀起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3

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好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广泛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组织外出参观,认真借鉴外地经验,为做好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中,我们立足高标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年实施。在《__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十二图二书”的基础上,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__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镇28个行政村村庄布点规划全面完成,并对关山示范村总体规划及__工业项目区、莲花路等重点路段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力求体现“因地制宜,各富特色”。同时,对于重点发展而又无力建设的地段暂辟为街头绿地,坚决防止低标准重复建设,确保建设品位,着力塑造特色。

二、提速前进,大力发展新经济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实现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抓手,做到特色农业强基础,工业经济谋腾飞。20__年,实现财政收入9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我们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根据__的优势,在南部山区建起以岐山、下山为代表的经济林果基地,中部丘岗地区形成以关山、团山为代表的木材加工、煤炭中转及园竹生产基地,在北部畈区发展以迎岗、双圩为代表的生态养殖基地。一年来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涌现出迎岗村中寨生猪养殖、岐山方茂贵板栗园等规模较大的基地13个,年效益在7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精米加工等龙头企业,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益。牢固树立工业兴镇富民的理念,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建立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努力营造亲商、惠商、安商氛围。加快__工业项目区建设,搭建加快发展新平台,取得良好成效。几年来,先后吸引上海柏运箱包、安徽钱楼铸业、腾达金属材料、金利羊毛衫等12家企业投资__。去年全镇引资额达4140万元,仅钱楼铸业就实现产值1.2亿元,上缴利税700多万元,不仅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增加了就业,带富了群众。

三、夯实基础,着力培育新优势

一是实施“村村通”工程。抓住政策机遇,宣传发动群众,规范筹资筹劳,完成龙头、莲花等6个村16.5公里的水泥路修建工程。二是加快城镇建设。坚持新街开发与老街改造并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加大投入,硬化莲花中路,开发光华西路,打通新老105国道,推动平行道建设。在全镇主干道安装路灯,实施亮化工程。目前,配套齐全的光华路、莲花路,功能齐全的农贸大市场、小商品市场,不但成为展示__崭新形象的亮点,而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规范经营管理。为加大投入,我们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建设,在成功进行8次国有土地出让竞拍基础上,又将莲花北路建设权整体拍卖,所得资金全部反哺城镇建设。为强化管理,镇成立市容分局,配备车辆等设施,开展环卫、城管等工作,签订“垃圾袋装”和“门前三包”协议,镇区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明显。

四、多措并举,努力创造新生活

新农村建设贵在一个新字。农村旧貌换新颜,农民兄弟笑开颜。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以“三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努力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尤其是对农村“六小工程”之一的沼气工程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抓好涉及15个村的“一池三改”示范工程,其中九棵村南官楼村民组还改造了卫生间,20户居民用上了太阳能。截至目前全镇沼气工程共完成800口,受惠群众达3200人。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广电、科技等事业。把文化当作产业来发展,经济上大力支持,创新上大力扶持,目前全镇文化资产达300万元,年创收30万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漫流河》文学杂志定期出刊,文艺演出队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电影队每年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20多场,科普小组经常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全镇30个村(街)都能收看到中央及各地方台近40套电视节目,确保党的声音在全镇6万多人中间传颂。20__年元月,全省“电视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在__举行,极大地鼓舞了全镇人民,增强了构建和谐乡村的动力。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4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合力

为了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我镇成立了由镇、村、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办)、农村工业化(企业办)、住房新型化(建设办)、社会和谐化(综治办)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到村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镇干和村干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镇里印发了专门的宣传材料,拉起过了过街横幅,各村开辟了新农村建设宣传专栏,各自然村庄张贴了标语。三是各村党总支利用“”和各种会议,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为提高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镇域经济发展

为拉动镇域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镇政府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交通要道和县商品粮基地等优势,组建了驼王农用车厂、阳和大米加工厂、XX仔猪繁殖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和新安苗木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各专业部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为龙头企业生产订单粮食、生猪交易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象驼王农用车厂利用良好信誉与浙江新昌汽车配件公司进行合作,加工半成品汽车零配件,阳和大米加工厂生产经营部门通过向六安大米加工企业直接提供商品粮,由对方深加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7500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以XX村是全县新农村建设“一镇十六村”示范村为契机,抓紧制定村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在全镇其它六个村进行村庄布点规划工作.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阳和大米加工厂企业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企业务工,既解决了农民粮食的销路,又解决了农闲时农民的出路.仅阳和大米加工企业每年就吸引80多个农民进企业务工,有序组织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今年来全镇增加集体收入40万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新安花卉苗木、其林仔猪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1.23亿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在永安功能区投资75万元,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永安新区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XX康居一期工程建设,制定了XX镇集镇建设规划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在XX镇康居二期工程中,重点解决校网布局调整、石婆、梅花两所初中学合并到新区后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4个农民科技书屋,组建了宣传、科技、法制三支队伍,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镇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目前,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我镇还创新工作方式,进行“乡村夜话”思想感化活动,通过这一新形式活动的开展,20*年共化解矛盾纠纷116起。

5、“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我镇“村村通”省GPS认定里程为50.3公里,两年来全镇共完成水泥路面25.48公里。20*年度已招投标11.5公里,目前已完工4.6公里,正施工1.9公里,拟施工11.5公里,争取完成21公里。

6、改水改厕工作稳步推进。积极争取沼气国债项目,大力开展沼气池建设,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全镇计划新建沼气池150座,目前已完工70余座。

7、重点项目有效实施,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多方筹集资金对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除险加固。连续7年全县水利兴修现场会在我镇召开,连续7年我镇获得县农田基本建设一等奖。人畜饮用水工程已覆盖全镇4个村,受益人口3万多人;投资2300万元对梅花团结圩进行土地整理复垦,投资800万元对阳和大畈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体会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级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六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问题

通过二年的实践,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刚起步,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今后打算

1、结合“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思想解放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5

汊河镇地处洪湖岸边,四湖流域下游,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洪湖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全镇国土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其中水田7万余亩),水产养殖面积2.1万亩,产业以粮食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全镇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境内生产线在22.8—26.5米,素有“水袋子”之称,是典型的农业型乡镇。镇辖38个村,252个村民小组,1个集镇街道,1.34万户,总人口5.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万人)。共有基层党组织70个,党员1389名,共有村干部138人。20__年,全镇粮食总产量49284吨,水产品总量1423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203元。

省道仙洪公路在汊河镇境内全长15公里,沿公路有10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2562户,11270人,耕地面积15974亩(其中水田15338亩),水产养殖面积5452亩。农民大多居住在仙洪线两旁,农田主要分布在仙洪线以北。

二、我镇推进新农村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构想

按照省、地、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4月份以来,我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洪湖市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订了我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镇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共涉及建设项目8类130项,资金总投入预算5.94亿元,其中上级投入5.54亿元,自筹资金3425万元,其它投入582万元。20__年拟建设项目48项,预算投资12211.65万元。

围绕以上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我们的主要构想是。

(一)以建设“三大板块,六大基地”为支撑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三大板块”,即:以红三、槎头、赛武、黄台、白杨等村为中心的五合院万亩优质稻板块、以双河、龙坑、龙甲、五爱、港洪等村为中心的南港河万亩水产标准化养殖板块、以西池、双河、沿湖、沙嘴等村为中心的白涉垸万亩杂交高产油菜板块;“六大基地”,即按照“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思路,发展以洪城鱼场、麻田渔场、小港村为主的 5000亩生态养蟹基地、以十八家渔场为主的千亩蟹苗培育基地、以黄台、赛武等村为主的千亩稻虾连作基地、以红三、槎头等村为主的万头畜禽养殖基地、五丰万头牲猪养殖基地、以农科、汊河、坛子、西池等村为主的20__亩设施蔬菜及藜蒿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些板块和基地建设,我们将立足实际,突出“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用现代科技来改造,用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用现代经营形式来推进,用现展理念来引领,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现代农业建设共涉及38个项目,投资预算8732.5万元,其中20__年建设项目15项,投资预算3176.5万元。

(二)以实施“十大工程”为突破点,切实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

1、沟渠治理工程。全镇计划疏洗排灌沟渠25条,162.48千米,完成土方208.98万方,其中20__年完成仙崇公路沿线10个村8.5公里灌渠、6.4公里村庄河等16条91.33千米沟渠的治理。

2、公路改造升级工程。一是16公里主干公路改造。汊大公路和南港河公路,两线全长16公里,其中汊大线汊河段长10公里,南港河公路长6公里,全面按县道标准改造建设。概算资金为960万元。二是兴建118公里的通村连组公路。全镇共有64处118公里的农村公路需要新建,其中通村公路24.5公里,通自然村公路93.5公里。概算资金2360万元。其中部分通自然村公路除国家政策补助资金外,其余部分村级按政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及社会资助,市级财政按每公里4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解决缺口问题。三是公路桥梁新建与维修加固。主要是仙洪公路上的汊河桥、沙咀河桥、红三桥、红卫河桥,共有4座公路桥梁维修加固。概算资金200万元。四是汊河五级客运站和10个渡口达标建设。为红三、洪城、小港、黄台、金湾、石杨、赛伍、西池、太洪、十八家等10个渡口添置渡船,建设码头和渡口公路。概算资金144万元。

3、“一建三改”工程。全镇三年计划建设1.1万户,其中20__年以红三、黄台、西池、双河等村为重点,完成1200户。

4、安全饮水工程。全镇在三年内计划新建、改建日产5000吨的自来水厂4座(新建双河、集镇两座中心水厂,改建五丰、红三两座水厂),全面覆盖39个村(场)、居委会,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其中20__年主要建设覆盖11个村1.3万人口的双河中心水厂。

5、农村电网设施改造工程。以建设“三大板块,六大基地”为重点,主要解决农业生产用电设施严重不配套的问题。

以上五项投资预算22126.91万元,其中20__年投资预算4509.82万元。

6、集镇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工程。在集镇,主要建设商业步行街、天燃气门站、集镇下水管道、垃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在农村,按照先净化,再美化,然后制度化的思路,发展中心村,建设垃圾填埋场,设置垃圾桶,配备保洁员,配套清扫清运工具,制订长效卫生保洁制度等。

7、“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 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新建便民超市8个,恢复修建集镇中心农贸市场1个。

以上两项投资预算2135万元,其中20__年投资预算1034万元。

8、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用两年时间将“五小二中”(一小、二小、三小、五丰小学、晏坊小学、前进中学、汊河中学)七所寄读制学校建设达到教育部颁发的标准。重点内容是:教学楼改造、学生食堂建设、学生宿舍建设、学生厕所建设、教学电脑配置等。

9、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一是新建中心卫生院综合医疗楼一栋、改扩建25个村卫生室和医疗设备添置等置。概算资金380万元。二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三个方面。概算资金40万元。三是血防灭螺。概算资金230万元。四是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概算资金8万元。

10、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工程,包括新建镇文化宫、村中心文化服务站、宽带入户工程、有线电视入户(安装4000户农村有线电视)等。

以上三项投资预算3026.5万元,其中20__年投资预算970.4万元。

(三)以大力开展“双强双创”主题活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各类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推进新农村试验区建设步伐。

以“强基固本、强村富民,创建‘五好’村党支部、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双强双创”主题活动,主要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构建“支部+基地+协会+农户”联接链,创新组织设置,探求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新路子。二是实行“三培养”(把致富带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和致富能手培养成后备干部)、“三诺两评”(年初承诺、年中践诺、年底述诺,党委考评、群众测评)和星级化管理,创新村干部选培管用新模式。三是建立“三先一挂五带头”制度(方针政策党员先知道、村级债务党员先讨论、决定决议党员先执行;对党员实行挂牌服务和管理;带头推广农业科技、促进生产发展,带头遵守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带头增收致富、谋求生活富裕,带头扶贫帮困、实现共奔小康,带头参与环境整治、维护村容整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新途径。四是积极开展村级组织“三化”(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机制。五是实施新农村建设“桥头堡工程”,全力打造农村党员群众的精神家园。六是大力实施“三大计划”,即“牵手计划”、“项目兴村计划”、“新型农民培育计划”,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全面推进我镇新农村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三、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启动以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了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开局。截止目前,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宣传发动,二抓规划编制,三抓项目启动。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洪湖市汊河镇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镇共启动了六个建设项目。一是村镇环境整治项目,已在仙崇公路沿线10个村和集镇展开,制订了卫生保洁制度,配备了保洁人员和清运车辆,建了填埋场、垃圾池(桶)等,第二批14个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也在陆续展开;二是公路建设,已完成建设里程22公里;三是沟渠治理工程,已疏挖沟渠3.8公里,护坡0.8公里;四是晒场建设,仙崇公路沿线村已建晒场8个,7600平方米;五是“一建三改”已完成仙崇公路沿线4个村的规划、拆障、挖沟、修路等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完工的有53户;六是双河中心水厂建设已全面启动,管网埋设已完成工程量的55%。

以上工程已投入资金385.6万元,其中上级政府预拨66万元,占已投入资金的17.1%。

四、下段工作打算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完善卫生保洁制度,启动第二批14个村的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按照总体规划,完成在建项目20__年的年度计划。

三是依据总体规划,结合秋冬农业开发,落实产业发展中板块、基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与部门的协调问题。比如,产业发展建设需要电力部门增加扩容计划和线路改造计划,公路建设中需要电力、电信、广电等部门配合进行杆线迁移等。

2、“一建三改”需要增加投入。从目前的情况看,按标准建设,每户需投入6000余元,地方政府还需配套资金用于修路、挖沟,而国家政策性投入每户1000元(仅限建沼气池),建设过程中的除障拆旧和新建有一定的工作难度。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6

xx市人民政府

xx,古称xx,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有积淀深厚的优秀文化,更有筑路架桥、导河设渡的传统美德。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把交通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导型基础工程,党委高度重视,政府具体实施,各行各业支援,群众踊跃参战,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在全省一路领先,创造了10项全省第一。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881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新增里程15626公里,干线公路1125公里,高速公里程达到217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63.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占公路总里程86.6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总里程15.78%;公路晴雨通车里程占公路总里程96.7%;公路绿化里程占总里程86.7%。全市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干线公路为支撑,地方公路为网络的交通大格局。

在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在交通部和省厅领导的关怀支持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养管,结合xx实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将做法和体会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确立全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路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基本通油路。进入新世纪,在省交通厅特别是xxx厅长的关怀支持和精心策划下,xx市提出争先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公路发展上实施四大理念创新:

一是提出“三网并重”,率先在全省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的新目标。具体目标体系为“出省赴并高速化,市县之间二级化,农村公路网络化,公路管理智能化,市区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同时对公路网密度、高等级公路比重、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公路管理信息化程度提出具体要求。经几年努力,交通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基本达到计划,各项建设指标在建设中略有调高。应该说,率先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为xx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xx经济在全省争先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交通保障。

二是提出“人性化建设小康社会交通”的新思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市委、市政府迅速调整公路发展指导思想,适时提出“人性化建设小康社会交通”的发展理念。具体就是在拟定规划、组织实施中,根据GDP每上升1个百分点,交通客运量就要上升0.7个百分点,货运量就要上升0.4到0.5个百分点。动态化的设计规划公路交通发展。将公路交通发展纳入小康社会建设总体目标,经济发展和公路发展两个指标一起定,两个任务一起下,并将公路交通发展,列入各级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三是确立建设是发展,养管也是发展的新观念。我们明确提出,修路,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养管,是巩固和提高生产力。摒弃重建设轻养管的旧观念,倡导建、养、管并重的新思维。养管不仅出政绩,养管更重要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属于节约型建设。认识是行为的先导,通过对养管新观念的认同,养管工作真正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市、县纷纷出台规范性文件,各级领导以公路养管为己任,将公路养护管理放在心上,拿在了手上。

四是提出“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的新概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市委、市政府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公路建设力度,强化了现有公路的养管工作,两年鏖战,在全省第一家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通客运班车。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公路的效应也进一步得到释放,正如国家交通部李盛霖部长讲的那样,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我们说,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动员群众和人、财、物的管理,又极大地促进农村“管理民主”。

二、坚持管理创新,用科学管理全面助推和谐交通

在管理上,我们主要抓了建前、建中、建后三个管理环节,为建设和谐交通、和谐公路保驾护航。

1、建前创造良好、宽松的建设环境,确保公路建设一路绿灯,水到渠成

公路开工建设前,我们提出管理提前的观点,管理提前了,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用低成本或零成本换取较大的养管效益。工程未动,管理先到。在xx高速xx段建设中,在国道xx线、xx线改建中,在县际油路建设中,在地方公路xx公路建设中,我们都采用开工前路政、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首先进入的办法,沿线张贴布告,标定建设红线,清除障碍建筑等。同时,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交通、公路部门和地方政府签订建设协议书,公路路基路面建设归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公路施工环境、红线内土地使用手续、附着物清理、地方材料定价以及建设后的环保等,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十五”期间是xx公路建设的最佳发展时期,没有因施工环境不良而影响施工的。

2、建设中强调制度管理,确保工程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建设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还对此后的养管工作产生极大影响,抓建设质量,也是我们管理工作提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建设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与此同时,建设中我们还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标准,提高施工质量,以建促养、以建保养搞工程。我们把系统论、控制论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从而使侯运高速,建成了全路最佳路段;干线公路改造的237公里县际油路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实现了“三年不小修,五年不中修,八年不大修”的预期目标;全市农村公路,也基本上达到“近期高起点,中期不落后,长期好改造”的建设标准。科学的质量管理,将明显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设后政府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确保养管工作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公路养管,业务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政府不能过多的指手划脚,但我们认为,需要政府出面的,政府不仅要管,而且要进一步管好。近年来,我们连续出台了10余个规范性文件,对公路养管做出明确的规定要求,这些文件明确了管理权限、职责、环境和资金筹措。如明文规定,高速公路施工营业税返还地方,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中央财政返还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提取一部分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县(市、区)政府每年从一般财政预算中列入不少于1%的资金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市政府专门下发《农村公路养管办法》,使农村公路真正实现有人养、有钱养、养得好;下发《整治公路沿线环境日常性工作管理办法》,发动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和沿线群众共同治理脏乱差现象,使全市干线公路面貌焕然一新。

三、创新完善养护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养管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养护机制健全与否,是公路养管实现规范化、长效化的根本。几年来,我们坚持养管机制创新,在公路养管上大力实施“643”工程,使公路养管工作步入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

“643”工程,就是高速公路养管“六化”,干线公路养管“四创新”和农村公路养管“三种模式”。

在高速公路养管中,坚持以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安全畅通、快捷方便、环境优美、舒适悦目为目标,基本实现“六化”:日常维修保养和专项大修工程实行管养分离,逐步推行市场化;坚持用数据指导生产,实现养护科学化;加强养护基础管理和预防性养护,划分为责任路段,实现日常养护制度化;依托管理处建立维修保养作业队伍,实现维修保养专业化;从施工现场管理入手,严格专项工程管理,实现运作规范化;实施精品养护战略,实现养护工作标准化。

在干线公路养管中,推行“四创新”:一是养护机制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体现人性化要求,不断加大对薄弱路段的治理力度,大力推进传统养护向大养护的转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把部门行为和政府行为、行业行为、社会行为结合起来;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养护,创建安全公路、文明公路、绿色公路、科技公路。二是养护手段创新。组建了养护中心,变指令性管理为合同管理,大力推行路面养护专业化,探索养护招投标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养护管理活力。还建起了13个机械化养护中心,装备了一大批先进养护机具,养护作业半径覆盖全分局,机械化养护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养护管理创新。遵循养护规律,总结和推行了路基养护、路面养护、全面养护和冬季养护“四阶段”模式,全面实现了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的完美结合。在每一个阶段又按照调查落实——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考核——表彰奖励“六程序”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养护招投标制和路面跨区域性养护,实行了“养护成本浮动制”,每阶段先期下达30%费用,其余70%与完成情况挂钩,加强了投资预控和资金监管,调动了养路员工的积极性。养护工程管理狠抓“双目标控制”,不仅工程质量要达到优良标准,还必须杜绝亏损。在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方面,开发出“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软件,形成了纵横结合、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的立体型综合管理系统。四是养护科技创新。在土工合同材料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TST弹塑体处理桥梁伸缩缝的应用和路面管理系统和桥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更新方面取得了成果,并加快了沥青路面冬季补坑槽新技术、沥青混凝土掺入聚脂纤维材料等多项新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了路基培植自然草皮,变革传统的路基养护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草种群,对保护路基稳定具有理想作用。发动养路工积极进行技术攻关,先后研制出综合养护车、红外线沥青路面修补仪、扫路机等一大批养护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使过去又脏又累的养路工形象得以改观。五是创新服务理念。路面养护在治理薄弱路段上下功夫,提高路面平整度,及时处理暗坑和桥头跳车,体现公路的舒适性;建设和养护相结合,建设辐射全市的“8”字小循环、“8”字大循环,“P”字型绿色通道,体现公路愉悦性;在工程设计理念上寻突破,体现公路的安全性;在行车服务区的构建、服务点的规划上做文章,体现公路的人性化。

在农村公路养管中,根据各县(市、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特殊性、财政收入的不平衡性、路况好坏的不一致性等因素,提出多种养管机制共存模式。即以xx县为代表“三位一体”模式。“县上统揽,乡镇全管,部门指导”,按照“行政领导统一,标准质量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查评比统一,资金等级筹措”的办法,实现了“县、乡、村道路一体区域化、养管队伍专业经常化、养护质量规范标准化、路政管理法制化”。以xx为代表的“分级管理”模式,实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通过政府领导、部门指导,采取“以人员定路段,以路段定标准,以标准定报酬,以考核定奖惩”的办法,确保了有路必修和有人养、有钱养。还有以夏县为代表的专业养护和家庭养护相结合的模式,即县乡村公路路基日常养护通过招标承包给沿途家庭,交通部门采取月初下任务,月底抓检查,一季一评比,年初末位淘汰;路面工程维修成立了养护中心进行专业养护,实行项目预算审批,验收评定检查,基本形成了市场化养管。这三种模式,是从农村公路的养护的实际中探索形成的,为保证农村公路的畅通运行,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良好的养管打造出xx公路的品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产生多重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路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了,而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在基本完成全市各级公路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公路养管工作,产生出各种“环境效应”,从而进一步推进了xx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发挥出公路对农业、旅游业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带动作用。

高速路的养管,以时代进步的要求和顾客的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并形成了一支科学、高效、精干的养管队伍,具有誓创精细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管理观,依法行政的形象观,以车为本的服务观。这种管护,使路网作用能充分发挥,顾客满意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和谐交通的建设,使xx市的投资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7

值得一提:今年是种植香菇的第一年,在技术、资金、营销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无形中也使成本增加了。特别是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竞争力的有效发挥,致使总体经济效益打了折扣。如果剔除这些因素,效益会更好。为了巩固这个产业,我们吁请各位领导在政策、技术、资金及营销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围绕村庄美,我们注重在抓好村庄规划的同时,着力推广了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我们从抓好道路硬化和中心村庄建设入手,完善了水利设施建设,较好地改善了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组组通了水泥路,总里程达××公里。基本实现了出门不走泥巴路的愿望。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8

一.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高执政能力。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执行。为此,支部始终把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新一届领导班子、全体党员,深刻领会支部是一面旗,党员是一盏灯的道理,以学习促发展。为了提高觉悟增强素质,组织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参观学习。全体党员、两委干部为集体的公益事业纷纷捐款,王书记带头捐款一万元,并参加义务劳动,每月定时召开党员大会,总结报告支部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研究文湖景区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每年“七.一”前夕,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选优秀党员活动,优秀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不合格的给予批评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村委组织的义务劳动大家都积极参加,外出不在的党员,妻替子代,老党员不能出勤的,自愿出钱用财力来尽自己的义务。这样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高,党的领导核心得到巩固。大家称在新一届两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党员身份亮起来了,先锋形象树起来了,服务百姓干起来了。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随着村委的积极扶持和国家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负担减轻,生产热情高涨,全村经济运行健康向上,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387余万元,人均纯收入5488元。在农民生活富裕的前提下,村委十分重视农民的精神需求。在2005年9月29日举办了首届旅游文化节,每年召开“元旦”茶话会、“三八”庆祝会、“七一”表彰会、“九.十”座谈会等。2006年底策划了“五好家庭”、“模范村民”评选活动,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每户一块挂在最醒目的地方。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建立了**村农村网络文化站,方便村民查阅种植、养殖等资料,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放射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为村民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市图书馆及北京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捐赠下,我村图书室现有藏书一千五百余册并有专人管理,方便了农民的学习、参考。2007年初,在省图书馆的协助下,开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配备电脑、投影仪、支架银幕,接收最切合农民实际的资源,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卫生所医务人员认真负责、药品齐全,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农民的好评。另外,面积3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正在筹建中,为日后农民健身提供了场所。

三.开发旅游事业、构建和谐新村

汾州文湖景区地处**市区东侧,总规划面积1744.05亩,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区域。文湖景区交通便利,即将竣工的**路东段直达**村,进而连接城市各主干道、太汾高速公路,新307国道与景区道路接轨。**村内的**塔,是中华第一砖塔,系部级文物保护单位。

a文湖景区分为两大区域:风景区和景区附属服务开发区。

(一)风景区:以古建筑艺术、古文化、山水风光为主题。

(二)附属开发区:以服务景区、完善景区功能和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开发区。

b.总体规划项目及主要景观

1.**新村: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新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

2.**塔文湖旅游景区:以**塔、文湖为主体的旅游观光,为**市人民提供一所良好的休憩园区,并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3.**王府:**王府现存于**南大街,由于城市的开发,其位置不适保护,迁建到景区内既保护了文物又增加了景区的文化价值。

4.汾州孔庙:汾州孔庙在**历史文化地位很重要,但已经不存在了,只能按制新建。

5.古汾州八景:将卜山书院、汾水行宫、马跑神泉、烟笼贤阁、雨渍仙碑、彪岭樵歌、文湖渔唱、鹤鸣古洞迁建到景区内。

6.历史文化建筑:新建王文素纪念馆、名人馆、再建三贤故里坊和访贤7.水系景观和生态景观:恢复城市水系,进行造景。

8.旅游商店:在景观区和附属开发区之间布置了旅游商店、土特产品店和汾州名吃街完善了景区功能。

9.城市服务工程:兴建**市建材市场、家居市场及文体文化活动中心。

10.环保建材工业园区:生产环保型建材,减少环境污染。

11.生态农业园区:重新整理

规划后的土地,整合资源,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

c.文湖景区具体开况

1.基础设施建设

e:c在**市汾州文湖景区协调领导组的指导下,由**市**农工贸公司自主开发,目前已投资50多万元,硬化道路6.86公里,铺油路1万多平方米,投资46.3万元用于迁坟建陵(迁坟286座),投资28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设施,文湖景区占地1744.05亩,补偿土地费1044万元。迁移国防光缆两千余米,赔偿66208部队材料费15万元。投资10万元在**塔周围安设了四盏射灯,塔内安装了十二生肖,引进城区3号线路两千多米,高标准路灯四十盏。办公楼安上暖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已经普及。这些工作为景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5月12日举行了“汾州文湖景区”奠基仪式。**小学是历史上有名的太极观小学,在“公勇诚朴”的校训下,培育出名扬中外的“冀氏三杰”。近年来村委每年投资3万多元改善办学条件

2.文湖景区建设情况。文湖占地面积为398.6亩,湖水深度为5.1米,需挖土方107万左右立方米,概算投资1339万元。文湖的防渗工程已投资916万元。到目前为止湖体已竣工,假山已经成型。

3.**路东段全长1260米宽60米。所属**村地段的前期工程居民搬迁工作已开始实施,村西旧砖场圪洞内树木已全部移植。目前**路东段基本路面已经全部硬化。

4.景区绿化面积已完成栽植面积75亩,栽植各种风景树5000多棵。总投资82万元,基本按照今年总体目标完成。

5.**塔广场:设计面积为30000平方米。一期拆迁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广场建设:直径为30米的声控喷泉,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第三产业商业开发区正在筹建中,周边绿化紧相随,到年底全部完成。

6.汾州大戏台:目前主体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已投入130万元。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9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执行。为此,支部始终把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新一届领导班子、全体党员,深刻领会支部是一面旗,党员是一盏灯的道理,以学习促发展。为了提高觉悟增强素质,组织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参观学习。全体党员、两委干部为集体的公益事业纷纷捐款,王书记带头捐款一万元,并参加义务劳动,每月定时召开党员大会,总结报告支部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研究文湖景区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每年“七.一”前夕,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选优秀党员活动,优秀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不合格的给予批评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村委组织的义务劳动大家都积极参加,外出不在的党员,妻替子代,老党员不能出勤的,自愿出钱用财力来尽自己的义务。这样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高,党的领导核心得到巩固。大家称在新一届两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党员身份亮起来了,先锋形象树起来了,服务百姓干起来了。

二.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随着村委的积极扶持和国家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负担减轻,生产热情高涨,全村经济运行健康向上,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387余万元,人均纯收入5488元。在农民生活富裕的前提下,村委十分重视农民的精神需求。在20xx年9月29日举办了首届旅游文化节,每年召开“元旦”茶话会、“三八”庆祝会、“七一”表彰会、“九.十”座谈会等。20xx年底策划了“五好家庭”、“模范村民”评选活动,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每户一块挂在最醒目的地方。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建立了**村农村网络文化站,方便村民查阅种植、养殖等资料,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放射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为村民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市图书馆及北京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捐赠下,我村图书室现有藏书一千五百余册并有专人管理,方便了农民的学习、参考。20xx年初,在省图书馆的协助下,开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配备电脑、投影仪、支架银幕,接收最切合农民实际的资源,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卫生所医务人员认真负责、药品齐全,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农民的好评。另外,面积3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正在筹建中,为日后农民健身提供了场所。

三. 开发旅游事业、构建和谐新村

汾州文湖景区地处**市区东侧,总规划面积1744.05亩,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区域。文湖景区交通便利,即将竣工的**路东段直达**村,进而连接城市各主干道、太汾高速公路,新307国道与景区道路接轨。**村内的**塔,是中华第一砖塔,系部级文物保护单位。

a 文湖景区分为两大区域:风景区和景区附属服务开发区。

(一)风景区:以古建筑艺术、古文化、山水风光为主题。

(二)附属开发区:以服务景区、完善景区功能和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开发区。

b. 总体规划项目及主要景观

1.**新村: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新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

2.**塔文湖旅游景区:以**塔、文湖为主体的旅游观光,为**市人民提供一所良好的休憩园区,并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3.**王府:**王府现存于**南大街,由于城市的开发,其位置不适保护,迁建到景区内既保护了文物又增加了景区的文化价值。

4.汾州孔庙:汾州孔庙在**历史文化地位很重要,但已经不存在了,只能按制新建。

5.古汾州八景:将卜山书院、汾水行宫、马跑神泉、烟笼贤阁、雨渍仙碑、彪岭樵歌、文湖渔唱、鹤鸣古洞迁建到景区内。

6.历史文化建筑:新建王文素纪念馆、名人馆、再建三贤故里坊和访贤桥。

7.水系景观和生态景观:恢复城市水系,进行造景。

8.旅游商店:在景观区和附属开发区之 间布置了旅游商店、土特产品店和汾州名吃街完善了景区功能。

9.城市服务工程:兴建**市建材市场、家居市场及文体文化活动中心。

10.环保建材工业园区:生产环保型建材,减少环境污染。

11.生态农业园区:重新整理规划后的土地,整合资源,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

c.文湖景区具体开发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

e: c在**市汾州文湖景区协调领导组的指导下,由**市**农工贸公司自主开发,目前已投资50多万元,硬化道路6.86公里,铺油路1万多平方米,投资46.3万元用于迁坟建陵(迁坟286座),投资28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设施,文湖景区占地1744.05亩,补偿土地费1044万元。迁移国防光缆两千余米,赔偿66208部队材料费15万元。投资10万元在**塔周围安设了四盏射灯,塔内安装了十二生肖,引进城区3号线路两千多米,高标准路灯四十盏。办公楼安上暖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已经普及。这些工作为景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xx年5 月12日举行了 “汾州文湖景区”奠基仪式。**小学是历史上有名的太极观小学,在“公勇诚朴”的校训下,培育出名扬中外的“冀氏三杰”。近年来村委每年投资3万多元改善办学条件

2.文湖景区建设情况。文湖占地面积为398.6亩,湖水深度为5.1米,需挖土方107万左右立方米,概算投资1339万元。文湖的防渗工程已投资916万元。到目前为止湖体已竣工,假山已经成型。

3.**路东段全长1260米宽60米。所属**村地段的前期工程居民搬迁工作已开始实施,村西旧砖场圪洞内树木已全部移植。目前**路东段基本路面已经全部硬化。

4.景区绿化面积已完成栽植面积75亩,栽植各种风景树5000多棵。总投资82万元,基本按照今年总体目标完成。

5.**塔广场:设计面积为30000平方米。一期拆迁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广场建设:直径为30米的声控喷泉,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第三产业商业开发区正在筹建中,周边绿化紧相随,到年底全部完成。

6.汾州大戏台:目前主体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已投入130万元。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10

(三)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包扶工作。3月30日召开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包扶动员大会,组成了12个包扶工作队,共413人,其中省派3人、吉林市派14人,深入全市12个乡镇开展新农村建设包扶工作。主要在政策宣传、项目落实、资金协调、矛盾调处等方面指导和帮助乡镇、村屯开展新农村建设。八道河子工作队(包括省水利厅王彧杲、市水利局下派队员)帮助八道河子镇协调水利建设资金400万元;市农业局工作队积极向上争取沼气建设项目,并得到上级批准,计划为12个试点村屯700户农民建设沼气池,现已开工建设。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也与省包扶单位国资委进行了联系对接,正在落实帮扶措施和支持项目。

(四)落实责任,搞好分工。经过前期积极筹划和准备,2月28日,召开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动员,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近远期工作目标。4月21日,召开了由我市各乡镇党委书记、市直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和十二试点村屯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全市新农村建设第一次工作会议,明确了全市试点村屯、规划村屯、整治村屯及其年度工作建设任务,明确了各乡镇、市直相关部门、试点村屯在新农村建设中任务分工。6月14日在我市红石镇又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调度会,对我市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下步工作,落实了领导小组42个成员单位工作分工和年度工作任务,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五)认真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市电视台专门开设了新农村专栏,通过专栏宣传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创办了《**市新农村建设简报》,通过《简报》宣传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外地成功经验做法和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传递等工作,现已出刊8期。各乡镇也按照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部署,通过会议、板报、标语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初步形成。

(六)组织了参观考察活动。今年4月下旬至5月初,由**市市委书记朱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全仁、副市长李树峰带队,由市农业局等市直有关单位,各乡镇(永吉街道)党委书记及其试点村村书记组成的37人新农村建设考察团,赴江西、河北、山东、辽宁等4省11个县市21个点(包括行政村、自然村、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等),对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地点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有经济发达的也有欠发达的;有城中村、城边村和边远村,有环境整治村也有生态文明村,有旧村改造型,也有整村拆建、拆迁型;有普通民房、独院小楼、农民公寓,也有别墅式楼房;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有基地和园区,也有龙头企业。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走访农户和座谈讨论,收获很大,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信心,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七)制定了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围绕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和《**市20*年农民增收实施方案》,实施了“抓百户、促增收”农业科技入户活动,市财政今年拿出300万元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半年,我市新增农业固定资产投资3.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1%,其中农业产业项目投资2.64亿元,同比增长10.8%。新建宝信稚牛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项目7个。建产业化园区64个,其中优特粮产业11个,中药材产业9个,食用菌产业6个,黄牛产业34个,其他4个。优特粮种植面积达到5079公顷,同比增长57.4%,中药材9001公顷,同比增长8.8%,食用菌1927万袋,同比增长76.3%,黄牛饲养量11.9万头,同比增长15.4%,林蛙放养量29.19亿只,同比增3.7%。五大主导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

二、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进展情况

目前,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围绕“三清、五改、五建”(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青黄贮窖、建无公害示范基地、建现代文明家庭、建生态村)为主要内容已开始启动,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共投入资金3502万元,其中国家投入724万元,本市投入392万元,乡镇投入1007万元,农民自筹1347万元,累计投工6300个;进行了美化、绿化工作,共植树18.6万株;清理垃圾、污泥18373吨,清理路障13520米,改厕56个,建设无公害示范基地200公顷,已建生态村屯2个,文化室2个。

省级新农村试点镇红石镇现已投入资金1150万元,镇内道路拓宽铺彩砖计划投资120万元,现已全部投入,目前正在铺设彩砖;投入资金375.2万元,完成水泥路建设25000延长米,占计划的38%;投资120万元修建旅游配套项目旅游码头一处;投资60万元修建旅游景点停车场一个;计划投资360万元建设广场一处,现已投资120万元;计划投资1200万元,修建白山影壁峰旅游点一处,现已投入资金200万元;建设红石村食用菌基地投入资金118万元;投资1.8万元完植树绿化9000株,投资10万元完成龙王庙村自来水改造;试点屯四两沟现已完成砖砌围墙1200延长米,计划投资30万元,已投入资金25万元。

省级试点村屯,八道河子镇李家村尹家屯完成投资120万元,其中修建水泥路6000延长米,计划建沼气池100个,现已完成10个,完成水泥边沟2600延长米,自来水改造100户;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建新屯完成投资116万元,其中投资20万元,完成水泥路路基建设4000延长米;投资90万元建设圈养育肥牛项目一个;投资6万元建成大棚蔬菜基地21公顷。

三、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资金,由于目前我市广大农村的农民生活还不是很富裕,出工出劳农民毫无怨言,但涉及到筹资搞建设,农民还不是十分认可,绝大部分资金还是依靠市、乡两级政府承担;其次,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偏差。通过广播电视,广大农民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有了一定了解,但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是农民,但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包办一切,“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三是新农村建设在资金来源上过于分散。目前我市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都是通过各个部门向上争取资金,资金没有捆绑使用,发挥作用不明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前一阶段,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广泛宣传,但在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着政策理解不透、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的问题,因此,在下步宣传工作上,着力破除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存在的“等、靠、要”的观望依赖思想、片面追求新村建设的不正确思想和不切实际的急躁冒进思想,把群众干部的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两个一号文件上来,防止把方向引偏,防止把农民胃口调高。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明确宣讲各个阶段的宣传主旨、内容和步骤。重点宣传农民的主体作用,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通过宣传,把中央和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实质贯彻到基层,深入到人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全面完成好规划制订工作。按照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尽快组织制订我市省级试点村镇(红石镇,八道河子镇李家村、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和吉林市市级、本市市级试点乡镇、试点村的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突出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持久性。既要包括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还要把科技文化、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做为一项重要内容。在规划设计上,避免出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没过几年就要拆除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在村容村貌整治上,做到广泛争取农民意见。

(三)认真把握政策原则。首先,重点突出经济发展这个核心,实施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计划,抓农民增收就是为农民抓“增岗”、抓“增智”,为农业抓“增效”,重点抓好我市优特粮、食用菌、中药材、黄牛和林蛙“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媒体、培训、教师“三进村”活动。其次,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那些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入手,尊重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十、百、千”工程,重点治理“脏、乱、差”,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加强农村道路、安全用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广播电视、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从实际出发,因村屯而宜,不搞大拆大建,突出特色,不统一模式,不搞整齐划一,不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劳民伤财、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11

三、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调优、优质、生态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做亮板块,按照项目计划,××*探索节水高效模式,发展藜蒿+瓜菜种植模式,走老板发展带动农户发展,示范种植带动大田种植的路子。今年全镇发展西瓜3000亩,亩平增收250多元。拟定发展藜蒿500亩。继续探索缺水少水抓发展文章。4月中旬,在陆洼村岗朱湾复垦土荒坡地300亩,在孝昌引种种植耐旱经济作物红栀子6万株,投入10万元,三年挂果成林后亩平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恢复××*母猪产业,母猪生产发网展到1070头。壮大仔猪经纪人队伍,拓展销售窗口,上半年仔猪生产销售突破6万头。大力支持以粮食收购加工为主的民办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探索公司化运作模式。上半年个体粮食加工户发展到5家,年可收购加工销售粮食达8000万斤。

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作为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通过阳光工程,扶贫培训等渠道,培训劳务工、农民工,提高劳务工素质和就业质量。镇成立劳务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年初通过联系东北、广州、长沙、北京等相关劳务市场,今年新增劳务输出20xx余人,打工经济全镇人平增收1500元。

五、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为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县、镇两级4个试点村建设的领导,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四名党政成员分别包村负责,镇直有关部门挂点帮扶。对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界牌村发挥316国道路域优势建设中心村。一是优化村庄布局。请县规划局来现场堪测,对沿316国道的界牌中心村布局进行重新整理规划,制定了两个文明小区、一个工业园区、一个公共活动区和一个集贸商业区。在文明小区内新建的房屋必须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放基、统一层高、统一装饰、统一看面。对原来破旧不堪和乱搭滥建进行拆除,整治昔日建筑凌乱,设施不全的村庄旧貌,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文明小区。二是硬化村组公路。全村4公里村组公路通过村民自筹资金,已全面完成路基工程建设。路面铺设等待政策补贴。至此全村实现公路组组通。三是建设村级三室,请县设计院精心 设计,建起了两间三层村办公活动,建筑面积360平方米,造价16万元,集办公活动室、文化中心、医疗卫生于一体。目前已竣工验收。四是农贸市场完成选址和初步设计,占地2亩,设计摊位60个。五是村原大礼堂旧房开发商品房,由村统一开发,购房预交定金,正在筹备,在月底动工建设。六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村农民最关心的三里台渠过铁路渡槽减级工程。已向武襄铁路设计院送过三次申请。建成后可供界牌、塘陈、高铺、三杨的3000亩农田灌溉用水,解决本地历史抗旱死角。三级铁路复线占塘还塘工程,已与工程队达成还塘协议,正在选址施工。七是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通过优惠和补贴,已入户150户,入户率达到60%。此外,沼气已入户30户,在农户中有较好的影响。

六、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认真制定规划,积极组织实施,实行工作进展情况一周一碰头,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快了工作进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当负担,认为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消极等待等拿钱来办事,主动性不强。群众参入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二是通村公路指标有限,影响路面铺设进度。三是青壮劳力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孩家庭增多,有线电视入户率低,影响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下步工作打算是:

1、深入宣传发动,引导农民自觉参入

通过印发相关资料,分组召开村民会,村民代表会座谈会等,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内涵和现实意义,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意图交给村民,认真征求村民意见,引导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和积极配合,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通湾公路筹资让村民选出村民代表,在农户中筹资,并随时上榜公开,让村民自我监督。在村民中开展“美化我家园”活动,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重点整治界牌中心村的村容村貌,着力治理乱搭滥建现象,鼓励农户植树种花,做到街道整齐化一,提升界牌街貌形象。

2、积极整合资源,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必要的资金注入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关键。下步我们要在积极争取扶持资金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千方百计整合资源,自找财路,加快工作进度。界牌新农村试点村一方面积极开发村大礼堂商品房,取得开发资金,一方面采取农资超市与承包经营者入股的形式,减轻建设资金压力,同时还要感谢县直各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三李台渠渡槽建设,涉及到界牌和下游的高铺、三杨、塘陈的20xx多亩耕地灌溉用水,还需要大员上阵,与武襄铁路设计院联系,这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316国道刷黑后,加紧筹措资金,对路两边门面前地面填土平整,清除乱建物和杂木,统一平整和硬化,实行农户自愿出一点,村筹一点,镇政府补一点。下半年在全镇发展沼气300户,其中界牌发展100户。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出发,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做好路边占地调田换地工作,为村级招商占地打造平台,同时主动出击,加紧对外联系,力争下半年至少引进一个项目在界牌落户,发展村级经济,富裕全村农民。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12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三范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村委会主任杨虎同志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日常工作,其他两委成员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推选成立了三范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在村较有威望、群众信任、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老党员杨家仁同志担任理事负责人,制定了规范的理事会章程和议事规则,召开了理事第一次会议。

2、明确规划、加大宣传。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民营工业园(新区)建设,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组会议,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要求和村庄规划、主要做法,严格宅基地审批程序,杜绝违法建设。制作了规范宣传牌,书写了18条宣传标语,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知晓率95%以上。

3、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投入8万元,编制三范新村规划,结合*民营工业园(新区)建设拆迁安置,编制了安置点规划。“四清四改四通”工作全面启动,投入4万元清淤抗旱沟渠2公里,投入4万元对创作主干道进行了平整维修,投入8万元对团结、新建两村民组进行饮用水工程改造,为80户农民免费架通自来水。建设沼气池320余口,改厕120座。

4、多方联系、争取支持。积极向联系我村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单位汇报工作,争取支持;联系单位领导也多次到村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对我村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资金扶池。

5、下步工作安排:一是层层分解,细化任务,把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年度、每一个专项规划、每一个区域规划中,细化任务,确保完成。二是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对重点项目,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重点推进,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重点项目按规划完成。8月份,结合城市东外环路和新区通港大道、经二路的开工建设,做好服务工作;9月份,结合村村通工程,做好李咀小区道路硬化工作;10、11月份继续组织对当家塘和抗旱沟渠的清淤,继续组织开展改厕、沼气建设宣传工作,加大对新区规划的宣传;12月份,组织规划安置点和新村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13

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精神,根据“20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力求特色,精心筹划工作载体,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__年,实现生产总值154.49亿元,财政总收入18.3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40元(增长17.7%),26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为先,全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层面,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第二组长,党委、政府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49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也相应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村级层面,我们抓住村级组织换届的契机,进一步健全村级组织网络,切实加强村干部培训,强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了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工作体系,切实提升村级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水平,从而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村级主体、全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格局。切实整合人力资源,设立了县新农村建设指导中心,核定事业编制6名,并与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效整合,大大充实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力量。

2.出台扶持政策。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为目标,根据我县提出的“三业提升、二级协调、一城突破”的战略举措,制定出台了《__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指导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新农村星级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合作“三位一体”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扶贫“滴灌工程”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关于广泛动员工商企业开展“魅力家园”新农村共建活动的

通知》、《关于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若干意见》、《__县农业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五个配套文件》等系列政策文件,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奠定了基础。

3.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费投入方式。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按照省、市新农村建设支出统计口径(包括农村教育、交通、医疗、文体广播、社会救济等),三年来我县共投入建设资金30来亿,其中20__年投入10.8亿元。20__年,我县预算安排财政资金11.85亿元;未来5年,每年用于“三农”经费支出至少在12亿元以上。二是有效整合资金。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大力整合扶贫、“十百”工程、星级创建、生态建设等各项涉农资金,每年统筹资金2亿余元,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从今年开始我县将新增农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低收入青少年农户创业资金、下山移民宅基地复垦基础设施建设、来料加工等四项专项资金,并投入专项扶贫资金不少于财政年度预算的2%。三是引导社会投入。开展“魅力家园”新农村共建活动,建立工商企业与行政村之间的联系机制,以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为纽带,开展以企带村型、互利协作型、基地带动型、经济顾问型、公益捐助型等不同类型进行结对共建,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三年来,共引导236个强企和全县118个贫困村进行结对,每年落实帮扶资金500多万元,仅20__年就落实捐助资金1282多万元。

4.营造社会氛围。强化主题活动,扎实开展 “深化学习__x,建设和谐新农村”、“__十大和谐新农村”评选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等,为我县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注重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典型经验,与温州广播电视总台经济科教频道合作协办《聚焦三农》栏目,在县广播电视台建立“乡土乡情”电视专栏,在《今日__》开辟了“建设和谐新农村”专栏,在__网建立“新农民、新风尚、新农村”专题。搭建信息平台,建成了__新农村建设网和__农家乐信息网,刊发了《__新农村》简报,切实增强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强基为本,不断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环境。

1.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村庄整治,围绕城乡一体化,坚持以“十百工程”为龙头,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三年共建设资金总投入3.2亿元,编制村庄总体规划284个,完成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建设14个,已完成整治的村236个。加速旧村改造步伐,出台《__县旧村改造试点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用地紧张的实际,鼓励沿江乡镇先启动旧村改造工程,目前__x村已启动前期工作。优化农民建房审批服务,推行“审批一条龙”,简化了程序,实行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审批服务承诺制、登记催办制和限时办结制,大大提高服务审批效能,得到国家建设部高度肯定,20__年以来共核发农民建房审批手续7020件。加强生态建设,__x镇等四个乡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加强绿化示范村建设,通过验收总村数达52个(省级5个、市级7个、县级40个);富民兴林项目总面积达11389亩,1个乡和4个村通过验收;建成生态公益林65.5万亩,建成比达84.63%。加强康庄工程建设,累计完成356个行政村共计1260.6公里路基改造和342个行政村共计完成1136公里路面硬化,农村公路通村率达98%,客运班车通达率达71.6%。开展成片连线整治建设,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共完成了山塘除险加固任务31座,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建设43.83公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84平方公里,改善农民饮用水人数10.63万人,治理规模养殖场26个,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村数35个,建成污水处理工程73个。

2.切实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去年来,新增低保对象1830户3635人,享受低保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59%;提高了低保标准,城镇居民从去年的月人均230元调整到28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去的月人均120、130、140元调整到170、180、19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范围,20__年来已支出救助金803万元,救助大病患者890人,人均达9000多元。全面启动农民健康工程,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共参合61.9万人,参合率为108%,农民健康体检率达80.48%,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85%。改扩、新建中心敬老院10所,累计投入建设经费1076万元,新增床位344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100%。积极扩大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面,参保率达到88.7%。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四项工程”,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基础上,13个省级挂钩的贫困帮扶乡全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入学。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行政村广播电视联网数达77个。全面提升农村体育事业,扶持小康体育村79个。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铺设 电信光电缆皮865公里,建立移动基站124个,实现了通讯“村村通”。

3.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列为为民“办好五件实事”的一大内容,切实强化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监管,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继续紧扣我县产业特点和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实用培训。三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0801名,完成计划的112.5%,其中“专业农民”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6925名,“转业农民”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1913名,“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16542名,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5421名,发放各类培训证书27971本,培训发证率为66.6%。开展在外__劳动力培训,共培训1200多人,切实提高劳动就业技能。做好培训后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多次举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介会,实现7564名“转业农民”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63.5%。

(三)提升为要,锐意创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之举。

1.着力推进产业提升。以产业提升为龙头,全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根据“特色产业强县”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农业特色工程,扶持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化基地面积45万亩,推广农业标准化面积62万亩,标准化稻田沟坑养鱼面积1500亩,超额完成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做大做强畜禽、茶叶、蔬菜、水果、田鱼、中药材六大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5.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二是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7个。认真做好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种子种苗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新增市农业龙头企业7家、上报种子种苗工程项目15个,同时10家企业和12家专业合作社得到市重点扶持。三是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开展“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加快推进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组建__县农信担保公司,为全县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信用担保,办理贷款共48笔计815万元。四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等四个政策文件,编制完成了全县农家乐发展规划(草案),三年来共评定县级农家乐特色村9个,示范点14个,经营户三星级30家、二星级55家,一星级37家;培育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49个,参与农户200多户,年营业收入达50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50万人次。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