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农村发展现状实用13篇

新农村发展现状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1

一、东小河村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

东小河村位于德州市武城县中东部,属黄河冲击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地面积500亩,人口约500人。近年来,武城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紧紧围绕“工作高标准,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工作要求,以“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和谐”为目标,农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作为以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为主的东小河村来说,靠地吃饭的模式仍然制约着东小河村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

作为传统的农村代表,农业一直以来都在东小河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耕地分散,再加上农民对大型耕地机器购买力不足,粗放式的农业生产仍然制约着本村农业生产。农业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这类农业作物的种植相对经济作物而言节省劳力,但近几年由于种子、化肥价格上升,小麦和玉米生产量过度依赖于化肥量的使用,导致农民生产成本过大。长期以来,这类作物在东小河村作物产量中仅占一小部分,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近几年由于棉花价格的上涨,给村民带了了收益,其种植呈扩大趋势,逐步代替了以往果园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模式,十年前村庄里百亩果园现已被砍伐殆尽,仅存数十亩果园。目前一户一地的生产单位加之土地不集中,大型机械无法代替人工劳作,尤其是经济作物强调精耕细作,棉花的种植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目前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很多家庭不得不在棉花收获期雇佣外村劳动力,从而加大了棉花生产的成本,农民收入实际上提升不大。

2、养殖业

要谈到东小河村目前经济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东小河村养殖业的发展,全村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为回族。在很长的时间内,回族人主要依靠养殖牛和羊来争创收入,养殖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家庭养殖模式,每家每户平均圈养两头牛、四只羊,在牛和羊成熟期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屠宰,然后到附近村庄售卖。这也成为东小河村的特色,村庄上靠近路边有很多回族特色的饭馆,牛羊都是现宰现卖,周边的村庄乃至附近县市的很多顾客不远千里跑过来尝鲜。目前街道两边兴起了大大小小的饭馆酒店,政府对少数民族税收政策的倾斜也给东小河村饭庄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3、工业生产

如前所讲,东小河村作为传统农村的代表,仍处于传统经济发展的固化模式阶段,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2年,村里出现了假发加工、电子加工、服装加工等小型的家庭作坊,人数在20到30人之间,之所以不能称作企业,是因为这些家庭作坊存在季节性强、人员流动大、生产不固定等因素。即便如此,这种小型的家庭作坊仍然解决了小部分闲置农村妇女的收入问题。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虽然在这种家庭作坊工作,工资和安全没有保障,很多留守的老人和妇女仍然希望在农闲季节到作坊工作,很多本村及周边的村民也前来报名。他们认为一个小时4元的工资虽然低,一天下来就能保证一周的消费,补贴家用,而且不耽误种地。这可以反映出东小河村及周边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只是招商引资的空白导致很多留守的妇女闲置在家。

二、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东小河村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了以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还需要完善

2005年12月德州市武城县被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2010年8月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省级试点县。目前小河庄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上,90%已参保,对于五保老人、特困户实行村集体帮助交纳参合基金,由于村集体经济较差,缴纳费用仍然采取每户每年自费缴纳80元,主要特点是大病统筹,对于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参合患者政府会给予70%的报销政策,非定点单位且入院有转院或急诊手续的参合患者,政府给予40%的报销政策,没有任何手续的参合患者给予10%报销政策。总体来说,大病统筹、住院补偿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据本村居民表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大实惠,以往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得以缓解。

东小河村卫生室承担周边几个村的医疗任务,位置比较重要。但截至目前,卫生室仅有超声检测设备、常规化检测仪等比较简单的医疗器械,缺乏完整的消毒器材和其他检验化验设备,更别说手术室的各种配套设施了。笔者采访时,病房的被褥早已泛黄,破旧不堪,定期消毒更是很难做到。另外,在人员配置方面,从医人员的学历大部分都是中专,甚至有个别的医生没有学历,只是靠着多年的经验行医,尽管如此,因为这里可以报销,到这里看病的村民依旧络绎不绝。由于属于“新农合”报销范畴的药品目前仅有200多种,而且有的药品并不是所有镇卫生院、一体化卫生所都有,农民在购买药品时选择的余地较少。一般的“小病”比如发烧感冒开的药报销幅度极为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延误村民病情。

2、社会保障事业有了发展,但教育和文化建设需要加强

与周边的村庄相比,东小河村村民在2006年就喝上了自来水,结束了每天推车排队去井边打水的时代。目前村庄修建了水塔,方便了村民用水。为方便村民通讯,村里修建了一座移动通信塔。在政府的补助下全村街道基本实现了硬化。除此之外,对于村里60岁及以上的老人,村集体每月补助60元养老金。为鼓励本村学生求学,村委会给每名考入大学的家庭500元奖励。

目前急需解决的公益建设应该是教育问题,村内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处于空白阶段,这也是周边村落共同存在的问题,本村的适龄儿童需要乘坐距离较远的外村班车上学,由于缺少对于校车的监管,校车接送人员是否具有承载资质,校车是否安全都有待考证,这也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东小河村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村容村貌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样子,村民的文化生活比较匮乏,文艺汇演很少到村子。

3、政府的惠民政策帮助了农民创收,但一些问题仍需解决

农业方面,因为农民种植小麦成本的扩大,山东省财政部补贴农民种植小麦的惠民政策也切实使东小河村民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据了解,农民领取的粮食补贴资金主要包括小麦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两部分,其中小麦直补标准为14元/亩,农资综合补贴则根据当年农资价格增幅来确定,2013年农资综合补贴标准为111元/亩,合计补贴资金为125元/亩。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东小河农民种粮热情会愈发高涨。

目前需要解决的就是耕地不集中的问题,东小河村人均耕地面积1亩,而且分布散乱,在收割季节里,大部分土地不能借助于大型收割机,仍然需要人力操作。由于目前小河庄青壮年大多数在城里务工,每年秋收季节都要请假回家帮忙,耽误了在城里赚钱的时间,人力资源的紧缺,也增加了农民种地的负担。

三、促进东小河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东小河村村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距离建设小康村还有很长的奋斗路程。根据目前东小河的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了对策建议。

1、积极招商引资,兴建厂房,充分利用本村及周边富余的劳动力

要想达到小康村,实现共同富余,集体经济必须搞好,把集体经济做好了,集体经济组织才有财力为村民做好公益事业,才能拥有运转的自由资金。笔者认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最好途径就是积极地招商引资,帮助并鼓励城市工厂、企业来本村办分厂,充分利用好本村及周边富余的劳动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是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随着党的十精神的逐步渗透,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的时机也将成熟,东小河村需要把握时机,全力推进村集体的工业发展。另外,东小河村身处洼地,地势平坦,临近东临105国道,南靠青银高速,应该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和交通资源吸引商家来投资,加大力度动员武城县投资兴业的老板来此办厂,积极营造出诚信健康的招商环境。

2、进一步鼓励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共同致富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针对东小河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且分散不集中的现状,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有利于耕地的集中管理,借助于大型农业机械减轻村民的秋收负担。据了解,东小河村村民并不十分了解专业合作社,很多人担心加入合作社后,自己的农具和运输工具没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村委会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给农民讲解加入农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帮助农民注册加入专业合作社,同时对于农民关心的农具器材问题出台相应的弥补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

3、引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人才,进行管理创新

东小河村民风淳厚,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着以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式的农业生产,过着温饱有余的生活,造成思想上过于保守,实践上缺乏开拓精神。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推进管理队伍的优化和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农村管理人才的优化创造了条件,村委会的组织人选应该招贤纳士,适当放开村干部的当选条件,对于有志于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在农村服务一定年限后可以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让他们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之中。此外,政府还可以给予适当奖励,鼓励高学历人才、退休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回家乡参与村集体的改革建设,或当顾问,或参与管理,从而为东小河村的发展拓宽路子。

4、完善村委会职能,让村民更加民主地管理村集体活动

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应该倾听村民的心声,保证村民的利益,带领大家干事创业,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村委会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注重制定符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管理规章制度,指导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同时要注意强化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民主制定、民主决策,对于涉及村集体发展的各项发展任务提前召开会议,充分酝酿,集思广益。财务方面要做到公开化,使村民了解财务收支情况,提高财务收支的透明度。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探索”(SDYC13030)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十八次代表大会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Z].2012.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2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3日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具体的表现在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分布较少、金融服务相对落后、支农力度薄弱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对金融机构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不断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农村金融服务匮乏,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体系,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制度的逐步规范以及服务质量的优化。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以及各种村镇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已经逐步形成了商业性和合作性于一体的金融体系。但目前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金融供给不均衡、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农村金融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本文致力于分析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讨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劣势,并借鉴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得出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效益不显著。众所周知,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实力远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上。前两者的主要服务范围在城市,后三者的主要服务范围在农村地区,这是导致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一个原因。而且,随着农信社相继转变为农商行,由于经营成本等原因,为了谋求更多的盈利,也逐步撤离农村地区,开始在城市谋求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协调。

虽然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中银监会提出3年里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2011年末全国仅组建78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2年末达到845家,数量上并没有达到规划,质量上与规划也有一定差距。下面以村镇银行为例,通过剖析新型金融机构在网点分布、支农状况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具体表现。

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多为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国有银行发起设立28家村镇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发起设立145家村镇银行。这些发起人在金融市场上主要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在发起建设村镇银行时多会考虑到村镇银行所在地经济状况对村镇银行盈利的影响,这使得多数村镇银行发起人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即在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虽然银监会在有关银行发起人问题上做出了相关规定,并实施“东西挂钩、城乡挂钩”政策,要求主发起人在大中城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后,按照规定比例在规定贫困县或中西部地区设立村镇银行,但该政策并没有改变原有金融格局,发起人大多将村镇银行设立在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较好、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如包商银行,截至目前共发起设立27家村镇银行且均位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天津津南村镇银行位于天津津南,该地区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称。据津南政务网报道:2014年津南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20,419元。安徽马鞍山农商行截至目前共设立4家村镇银行,其中广州番禺村镇银行位于广州番禺,2012年番禺区生产总值1,369.4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919元;天津静海村镇银行位于天津静海,天津市静海县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县之一,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387.35亿元。

这样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必然导致支农力度薄弱问题。以天津5家村镇银行贷款投向分布为例,涉农贷款中的较大部分流向了制造业、批发和零售等行业,贷款投向余额占比分别为25.68%、28.84%;农林牧渔行业和农户贷款占比较小,仅为4.57%。

(二)贷款利率差异。长期的利率管制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得以享受存贷利差带来的巨大收益,银行业的利润结构中一半以上来源于净利息收入。2013年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多在10%左右,较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出60%,贷款成本高。如2014年郎溪农商行和郎溪新华村镇银行对家庭农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8.64%和9.03%;天津武清村镇银行住房贷款年利率为7.83%。

小微银行较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小微银行贷款以小微企业、农业为主,而小微企业整体信用状况较差、贷款风险较大,农业由于其生产上的特殊性使得金融服务捉摸不定,同时农业生产者容易由于生产上的剧烈波动对金融服务产生依赖。加上小微银行具有逐利性,为了保证银行的发展及利润,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另外,小微银行以传统业务为主,由于规模较小、发展时间短、技术弱、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相较于拥有良好的人才储备和信息技术基础的大型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如结算、、担保、信托、信息咨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利息收入更加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银行利润的增加将放慢。因为利率的市场化会使得银行为了吸收存款而提升存款利率,为了取得更多的客户,贷款利率势必会下降,这对新型金融机构的影响更加明显。因为发展时间短,信用状况低,存款量少,客户少,存款利率的提升及贷款利率的下降缩小了其盈利空间。其次,信用风险增加。在存贷款利差缩小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利润,商业银行将倾向于把资金投放到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中,这对于基础薄弱的新型金融机构来说极为不利。

(三)互联网的发展与新型金融机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理财模式逐步兴盛,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络小贷公司、P2P融资、众筹融资等互联网理财公司依托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开放了理财资源、集约了理财成本,增强了市场化选择,拓宽了自主化渠道。由于这种理财模式有着自身固有的优势,在互联网理财、股市分流、资本输出和金融脱媒的影响下,各存款类金融机构都面临着 “保存款”的巨大压力。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自2014年1月份出现环比大幅下降之后,9月末较上半年又出现大幅下降,而12月末仅同比增长9.08%,较上年增速下降4.68个百分点。

目前,互联网理财(不包括银行和基金发行的网上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已接近8,000亿元,阿里巴巴 “余额宝”一款产品的总规模就已达5,789亿元,用户数达1.5亿。2013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首个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仅一周后,银行间市场爆发了“钱荒”事件,隔夜Shibor从7.6%飙升至13.4%,余额宝收益率顺势突破6%。(表1)

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门槛较高、流动性差等缺陷,很多产品宣传无风险的固定预期收益率,使银行面临 “刚性兑付”的风险,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倾向于直接融资模式,且互联网融资模式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信息量大、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人们利用“云计算”等原理,克服数据分散庞杂、难以处理的缺陷,由此突破区域的局限,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查阅交易对手的交易记录,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对手的信息以及市场的动态变化;第二,交易成本低、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家和客户之间的支付由第三方来完成,如今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汇聚了众多理财产品。以淘宝为例,淘宝拥有包括保险、基金在内多种不同性质的理财产品。同时,第三方交易平台都加大了移动金融产品的开发,主要是以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两种方式为主,客户只需通过手边的网络即可获得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交易方便快捷。由此,互联网理财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于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新型金融机构而言,冲击更加的猛烈。

三、印度经验

同中国相似,印度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农村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政治独立以来,印度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已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金融模式,对其他的发展中大国具有借鉴意义。在农村金融体系组织上,印度的农村金融机构层次分明,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是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对农村金融进行统一领导,并指导和监督下属的农村金融机构。具体而言,制定有关国家产业政策和农业金融政策的业务制度和管理办法,协调、指导、监督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活动,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发放再贷款和培训管理人员。同时,在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统一领导下,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按照行政区划进行严格的分级管理。

同样,在立法上,印度金融立法比较完善,如《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法》、《银行国有化法案》、《印度储备银行法》、《地区农村银行法案》等法律法规有利于保证金融行业发展的规范化、秩序化。

在贷款具体操作上,采取自助小组的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的是“组团贷款”形式,即背景相似且有贷款需求的农民自愿组成一个小组(要求人数在10~20左右),申请贷款通过后,银行通过小微型金融机构贷款。该模式依靠小组成员的相互监督降低贷款风险,效果显著。同时,这种形式有利于政府、金融机构、农民形成一个整体,在解决了农村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在贷款过程中,金融机构为了增加还款率,还注重对自助小组的培训,帮助他们利用贷款获得收益。因此,印度农村微型金融资金回笼快,不良贷款少。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村镇银行网点布局说明农村金融机构社会效益不显著。这样的网点设置可能进一步加剧农村地区内部的不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能会由于金融机制更加完善,融资渠道更加畅通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会由于信贷短缺,供需不均衡,融资难而导致经济进一步滞后。在利率方面,过高的利率影响贷款人从小微银行贷款的热情,进而影响到小微金融银行的盈利状况。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带来新一轮的冲击。为此,笔者在此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网点分布上,借鉴印度完善相关立法。银监会虽然对主发起人发起建立村镇银行的地点做出了相关的政策规定,但约束性不强。在印度则以法律的形式对有关银行发起建设的相关问题做出了有力的规定。例如,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的比例以及投放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信贷资金比例。而“优先发展行业贷款”制度则规定了对优先发展行业的信贷比,及商业银行必须将全部信贷的40%投向包括农业、中小企业等国家优先发展行业。这样的硬性规定可以有效地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第二,在支农力度上,借鉴印度发展符合本地区的借贷模式。成立贷款小组,负责贷款信息、信用信息的搜集、现金的管理、贷款的发放及跟踪回收。在提高支农力度的基础上保证贷款的质量。

第三,面对贷款利率差异的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应该利用自己的地区优势,利用自己在经营地的人缘、血缘、地缘关系,经过充分的沟通,获取企业主或农户的个人信用状况以及市场特点,并设计合理的抵押物,为其提供贷款。同时,合理优化贷款手续以适应农户及小企业短频快的贷款特点,争取更多的客户;加强贷款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内部监管体系,合理控制贷款额度,提供多样贷款担保方式。

第四,在与互联网金融进行竞争的过程中,对于新型金融机构而言,注重人才团队建设,保持投资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手机银行业务,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提供网络销售平台,积极拓展有利于扩展传统金融产品的互联网销售通道,为用户提供便捷且灵活多样的自助服务模式;开展产品创新,开发差异化强、市场契合度高的产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新各项信贷产品,开发新型金融工具,简化各项流程,制定更加适应行业发展的机制。通过跨界同业合作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由大型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新型金融机构发挥自己在人缘、地缘上的优势,充分发挥不同业务专长,丰富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共赢;注重提升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能力,注重线下服务,研究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为“草根”客户提供包容性强、具有个性化、便捷的理财金融服务;要利用互联网做好资产管理业务的信息披露,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理合法的合作,通过规范的理财信息披露流程,赢得用户信任,避免信誉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修华,刘志远,杨刚.村镇银行运行格局、发展偏差及应对策略.湖南大学学报,2013.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3

1、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中变化最大的表现:

2、改革开放30年来,村民家中最大的表现:

3、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

4、对国家政策的改进情况:

5、对现状的满意程度如何:

6、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

7、对自己家庭的发展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8、认为本村落实不好的方面:

9、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国家政策:

以上便是我采访本村父老乡亲后做出的的统计。从统计结果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我村村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1、新房一排排,宽敞又明亮。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往前几十年数,家家户户的小木屋在夏天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有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坚固性。单从门窗的换代上看:从纸糊的木窗户到安有玻璃的门窗,但现在铝合金的门窗,变化之大可见。

2、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来“赶会”。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3、摒弃大鱼大肉传统吃法,讲求吃得健康绿色。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45%的被采访村民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4、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年会上个个时髦、时尚。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

5、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中70%——80%的家中安有彩电,很多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

6、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XX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总体说来,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鲁西北平原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2、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村中至今为安上自来水。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像我们村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水源问题更是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村庄所处地理位置远离河流,农田灌溉要通过好几级调水,村民吃够了浇地的苦,75%以上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水源,但对此却无可奈何。另外,村民吃水也很困难,所引用的水要到很远的井上打,尤其是冬天因天气缘故吃水更是难上加难,绝大多数村民强烈要求村中安上自来水,解决吃水不便。

3、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4、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5、文化生活很单调,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94.33%,而通过报刊、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只占有2.48%、3.19%。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顶牛”等,这些具有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欢迎”。

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补贴,生猪养殖补贴,农村医疗保险,新宅基法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有些村民表示: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这短短40天的调查访谈中,我发现了很多在这次调查活动中的不足,存在较多欠缺:

1、准备工作不充足。在所要求的调查形式中有发放调查问卷,要照相、录音、录像、访谈等,我没有准备一套相应的设备,从而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调查结果。

2、调查问卷设计不足。在我个人看来,在此次自己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像是一张试题,从第一问到第十四个问项,整张就像14道选择题,形式太单板了。

3、调查问卷题目问答模糊。像问村民了解的国家政策多少时,选项为“了解很多,了解部分,不了解”,其问题具有模糊性,不利于调查结果的统计,有些题目问答时所用的措词也是不当的。

4、没有如数完成调查任务。在村中100多户人家中,只走访了67户,占全村总人口的63%,在反映村中问题上有其狭窄性、差异性。

在这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我的感受、感悟很多,这次的这个学习任务让我成长不少:

我深切期望村庄可以很好的发展,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够解决困扰乡亲们的水源问题,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希望村庄可以形成某种农特产品的生产,蔬菜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改变当前农业生产单一情况,实现多种经营;村民科学种田的知识不断增长,实现稳产、高产;丰富乡村生活,村民过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

农村的发展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实现。像上面我所发表的关于本村如何致富、如何发展仅了了几句,但真要实施,实现起来就会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了。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4

甘肃处于中国的西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发展方面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榆中县是甘肃省省会兰州所辖的三县之一,全县共有8镇15乡268个行政村,总人口约42.4万人。2006年底,榆中县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县,以甘肃省农牧厅“甘肃农业信息网”为依托,建成省县村三级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2008年8月由甘肃省农牧厅与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共同合作的“农信通”正式上线,覆盖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而榆中县也在受惠的县区之中。综合来看榆中县的农村信息化步伐走在甘肃省前列,受新媒体影响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2010年12月底,笔者随调查小组深入榆中县农村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在榆中县下辖的乡镇中随机抽取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共发放问卷366份,回收366份,其中有效问卷347份。同时调查人员还对一些乡镇的主要领导、工作人员就新媒体在本地的信息传播现状进行非结构性访谈。

一、手机媒体在甘肃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现状

从整体上看,手机在甘肃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很高,在受访人员中,有74.6%的农村居民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其中中青年群体的手机普及率最高,主要集中在15-59岁的人群中。这之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村民拥有手机的比例就越高,家庭年收入越高,拥有手机的比例越高。但数据也表明,在甘肃农村地区手机上网的普及率很低,在这些手机用户中,只有16.2%人开通了手机上网功能。这些人群上网的主要活动是聊天(用QQ、飞信等)、查阅讯息(浏览新闻、查看天气等)、娱乐(听歌、玩游戏)。

“农信通”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信息化服务,通过短信、彩信、语音、手机上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市场供求、农事气象等信息,用以及时满足农民的农业信息化需求。在农村手机用户中,知道“农信通”的只占19.4%,在这之中只有12.2%的人对“农信通”业务非常了解。

在知道“农信通”的农村手机用户当中,仅有14%的人现在仍在订阅“农信通”,76%的人从未订阅过。对于“农信通”的评价,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农信通”提供的信息非常及时,33.3%的人认为比较及时;41.7%的人认为“农信通”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比较有用的占33.3%。认为“农信通”所提供的信息非常丰富和比较丰富的超过60%。认为“农信通”获取信息非常方便的占25%,比较方便的占58.3%。认为“农信通”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的占50%,比较简单的占25%。对于“农信通”的收费标准的评价,有72.7%的人认为费用合理适中,9.1%的人认为很便宜,18.2%的人认为费用较高。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信通在订阅者中的整体评价还是比较高的,此项业务对农民的信息需求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对于“农信通”对农村居民生产经营中遇到问题的实质性帮助调查显示,订阅“农信通”的手机用户中,有91.7%的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过问题,其中有41.7%的人在遇到问题后咨询过“农信通”信息中心,并都收到了“农信通”信息中心的回复,回复率100%,用户对信息中心给出的回复都比较满意。另一部分没有向信息中心咨询的用户问及原因,主要集中在不知道怎么咨询,或者说是不知道还可以主动地进行咨询。

二、互联网在甘肃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现状

调查显示,仅仅只有16.4%的受访者接触过网络,83.6%的受访者从未接触过网络。接触网络的情况受到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影响,15—25岁之间的农村居民,使用网络的比例达到58%,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网络的比例逐渐降低,60岁以上的人群使用网络的比例为0。其次,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于网络的使用比例随之提高,调查显示,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对于网络的使用比例仅占1.1%,这一比例随着教育程度的增长而增长,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对于网络的使用程度达到83.3%。

通过对日常接触网络的人群进行调查,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农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购买电脑的家庭很少,仅有24.6%的农民有条件在自己家中上网。农村网民平时上网主要做的事情中,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活动占较大比例。

对于网络对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帮助程度,认为网络对日常生产生活帮助很大的网民只占14%,21.1%的网民认为帮助比较大,42.1%的农村网民认为帮助一般。对于网络的使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上网不方便是主要原因,其次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上网,还有小部分的网民认为网络设施不良,网速过慢。

自2007年开始,榆中县政府针对当地农民生产生活,设立了榆中县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以及榆中县农村公共信息导报。在所有被采访对象中,近87.3%的受访者根本不知道榆中县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对于榆中县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延伸出来的榆中县农村公共信息导报,只有5.5%的受访者表示收到过榆中县农村公共信息导报,94.2%的受访者从未收到过榆中县农村公共信息导报。在农民获取社会信息渠道的访问中,通过榆中县农村公共信息导报获取社会信息的只占0.9%,比例很小。

三、当地农民信息需求及获取现状

在初步调查农民的基本信息需求情况后,可以看出农民对各类信息的需求都比较平均,其中较突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农用工具的供应与价格,占46.5%,社会新闻、国内外大事占45.9%。对于农业政策法规、农时气候、农产品供求价格、务工信息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较为均衡,但都占到一定的比重。在对信息需求的调查中,一些农民也表示,会有一些想要了解的信息却无从了解的状况出现。

调查显示,农民获取社会信息的渠道主要集中在传统大众媒介,占87.9%,与他人聊天获取信息的占35.4%,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占10.7%,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占6.9% 。在对农业生产信息的获取调查中,大多数农民通过向农资产品的销售人员获取需要的农业信息,如新品种、化肥、农药以及新的生产技术,占到总人数的60.9%,另外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向熟人了解,占到52.4%。利用传统媒介了解的占24.1%,通过网络了解的只占2.9%,通过手机农信通的仅占0.3%。

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获取渠道访谈中,有67.2%的农民通过农产品贩子了解农产品卖出价格,有48.7%的人采取随行就市的办法,有36.7%的向周围人打听,利用传统大众媒介的占6.9%,而采用手机农信通的只占0.6%,网络占0.3%。

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家庭中都有外出务工人员,这样的家庭占64.3%。调查显示,对于外出务工信息的获取,有将近70%的人是通过其他打工者的介绍获取相关信息的,通过乡镇政府提供的信息获取务工咨询的只占3.7%, 利用传统媒介占3.2%,通过网络搜寻只占到1.8%。

四、结论与分析

经过对手机媒体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效果、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效果、农民信息需求和获取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手机在西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高,日益成为农村地区居民日常必备的通讯工具。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开通手机上网的功能,即便是拥有上网功能,通过手机使用网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依托于手机的“农信通”业务甘肃省农村地区的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在农村地区的知名度和实际使用程度都不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使用过农信通的农民用户对农信通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信息及时、获取方便、操作简单等。一部分农信通用户还尝试过将日常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向农信通信息中心咨询,及时的得到了相关回复和帮助。就此看出,农信通在甘肃农村地区实际使用用户中口碑较好,品质也不错,推测造成农信通普及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其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很多农民并不知道或了解此项服务。

2、目前甘肃省农村地区网络普及程度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农民中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较小。而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村网民中,日常上网的主要活动均是以娱乐为目的,对农业讯息的需求程度较低。经济因素的限制、互联网普及力度以及农民自身接受能力的限制都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而通过调查榆中县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的普及程度,我们看到,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并不知道网络工程和信息导报的存在,可以直观判断出榆中县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信息需求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在农业信息传播的供和求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3、在农民信息需求和获取方面,总体上讲,农民对各种信息都有一定的需求,并对日常生活中各类信息需求量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断丰富。虽然相关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农民信息需求和供给还是存在不平衡的状态,即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也发现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对于务工信息的需求量较大,但此类信息的供给依然呈不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①王锡苓、段京肃、李惠民,《互联网在西北农村的应用研究:以“黄羊川模式”为个案》[J].《新闻大学》,2006(1)

②芦世玲,《农村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青年记者》,2009(14)

③李红艳,《新农村、新媒体与农民日常生活的变迁》[J].《新闻界》,2008(1)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5

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际,启动陈村、田庄、大纸坊、郭屯、闫庄等村的改造建设,推进新区村庄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管理社区化,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2012年年底前完成田庄村拆迁安置房建设,完成陈村、郭屯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制定拆迁改造实施方案。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修武县在云台山旅游度假村方面开动了脑筋,主要有云台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宾馆院可提供吃、住、行、玩一条龙服务。安排最适合的旅游行程,制定详细周全的行程安排。修武县已经建成了据旅游与休闲一体的城市新农村。目前除了278个大型宾馆以外还有200多家农家乐。为此云台山的旅游业已经把焦作市和修武县基本上连为一体了。

武陟县北郭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依托蔬菜、“四大怀药”和小杂果种植已经形成的良好产业,规划建设余会社区和蔡庄社区。可整合5个村、安置4851人的余会社区依托西余会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日光温室,目前已经发展日光温室110座,蔬菜种植近1000亩。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6

一、新农村体育设施现状

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全民健身计划不断深入,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农村村民健身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能够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选择其喜爱的体育项目,运动健身为村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随着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农村生活的一部分,农村村民的体育消费也有所增加,但是从我国整体发展看,农村体育建设还不够完善,也无法满足村民日渐增加的体育需求,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体育设施缺乏,器材不够,无专业体育指导员,经费短缺等都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 八十五万多个,标准体育场地有五十四万多个,非标准场地三十多万个,其中学校体育场地五十四万个占全国总量的近百分之七十,向社会开放的不到百分之三十,而分布在农村的只有百分之八,这些数据体现出体育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的总量严重缺乏[2]。目前,农村体育资源短缺,体育设施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增加,而拥有体育设施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也未完全的向农村民开放,由于场地设施缺乏,体育器材少,经费短缺等因素,很多农村村民主要在公共空地或街道进行体育活动。农村体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以自筹资金的方式,个人交纳为主,体育的形式窘迫。经济发展较好的沿海地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比较好,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活动组织都相对发达,而经济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也比较落后,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程度直接受农村经济实力的制约,村民的体育需要和体育设施现状的不平衡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二、 新农村体育设施发展

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村村民的健身活动提供优良的设施和场所,也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基础。我国目前以行政村为实施对象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尽量不搞统一模式,场地建设方便农民健身活动,重点建设村级公共体育场,将体育服务机制渗透到全村,并将农村周边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与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相结合,方便农民使用,避免资源浪费,灵活管理。随着农村健身工程的开展,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发展,从相关文件和实际建设的情况来看,中央和地方进行扶持拨款按照四比六的投入,建设费用基本三万元左右,由村行政规划一片公共用地,建造两张乒乓球台,一块硬化的篮球场,一副篮球架,一些配套的户外健身器材,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模式比较相似。在体育设施利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占用,破坏,维护不当等现象,造成设施陈旧及安全问题,还有部分体育设施集中在中小学校里,并未向外开放,减少了村民能够利用体育设施活动的机会。我国现有八十五万多个体育场地,而农村只占用百分之八的比例,城市与农村体育资源相差甚大[3],农村人口量大,增强农民身体素质,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健康水平,科学文明的建设新农村,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必须加大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促进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预计,想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目标,面临两万亿元的资金需求,大部分资金需要政府的投入,政府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目标就有庞大的资金将用于新农村的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农村体育设施建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新农村体育设施建会快速推进,同时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为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4]。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发展推动着新农村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明的风气,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生产劳动的源头,农村村民体育意识的提高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及参与热情,科学进行的体育锻炼,同时村民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以及等观念不断增强,推动了农村体育与文化事业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发展为完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工程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助力,国家应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加速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四、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发展加深新农村建设发展

我国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机械化水平提高,但生产效率的提高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那么村民的健康和劳作能力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力量[5]。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村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体育人口增加,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更深的认识,形成了良好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农民逐渐远离不良的生活行为,促进社会安全稳定,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质量。未来,新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体育人口大量增加,体育活动的开展频次和规模不断增大,农村体育经济和体育市场会逐渐形成,农村体育产业也将逐渐庞大,农村体育需求也将成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新的亮点,从而加速了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是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和全民建设工程提供的保障,促进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强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村民收入,树立村民健康生活的理念,在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使用与监管及体育专业指导等各方面应加强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村民体质,和谐生活,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1.11

[2]胡庆山.论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 12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7

一、诸暨农家乐的发展现状

诸暨是西施的故乡。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前来,一睹“芳容”。近些年以来,诸暨市结合本土资源,大力发展以休闲旅游为主的农家乐,基本构成了赵家、东及其十里坪、山下湖的榧(茶)乡淘宝游、安华湖同山水果采摘休闲游及其东白湖休闲观光游等三条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线路,将景区与园区密切串联,休闲与旅游有机结合,有效地增进了农家乐的发展。

(一)特色基地建设,市场反响良好

诸暨市与基地相结合的农家乐相对较多,比例占48%,基地总面积达3.5万亩。其中千亩以上基地型农家乐有5家。如同山锦林原野山庄、赵家镇樱花山庄依托樱桃基地,在樱桃成熟季节开设“采时鲜水果、看田野风光、吃农家菜饭”等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旺季游客每日在1 000人以上;白塔湖鱼庄利用规模渔场开拓农家乐项目,游客在享受到湖面风光、垂钓乐趣的同时也可以品尝美味的鱼宴,客流源源接连不断。2014年五一小长假,晴好天气很给力,诸暨市各大景区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据市旅游部门统计,小长假三天,全市共接待游客56.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亿元,与去年同比分别增16.89%和17.38%,“好美诸暨”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

游客对诸暨农家乐的消费水平的合理性评价普遍较好,认为合理的比例占62.83%,偏低与无法接受的均占3.54%。游客选择喜欢品尝当地农家菜的占70.8%,摘水果的占64.6%,钓鱼的占46.9%,爬山的占45.13%,开发得较好的基地与农家乐结合的摘水果活动较受人喜爱。

(二)客源群体有经济实力,省内城镇居民居多

诸暨交通便利,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贯穿全境,境内山川秀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周边游客慕名而来。

1.年龄结构。20-30岁占20.35%,30-40岁的占25.66%,40岁以上占36.28%,中青年为主流消费对象。这部分人群身体素质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并且在城市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压力下有着强烈的对乡村宁静、柔缓生活方式的向往,因此这部分人是诸暨农家乐休闲旅游参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2.收入层次。比重最大的月收入分布段是3 000-5 000元,占36.28%,其次是5 000元以上,占28.32%,再次是1 000元以下和1 000-3 000元的,分别占20.35%和15.04%。这表明,诸暨目前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对中低收入的游客的吸引力比较大,而缺少吸引高收入游客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

3.职业分布。来诸暨农家乐的游客中,企事业人员与学生各占24.78%,公务员占19.47%,教育工作者占17.7%。说明随着国家公费旅游的控制,自费游成了主流。农家乐的经营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否则只能关门。

4.地域结构。本地游客占30.09%,省内游客占64.6%,省外游客只占5.31%。省内知名度高,对外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强。来自城市的占47.79%,来自城镇的占37.17%,来自乡村的占15.04%。农村居民出游率很低,比城市居民的出游率明显低很多。这说明了农村居民出游流量很小,农家乐休闲旅游资源对农民缺乏吸引。

5.消费结构。每次平均用于旅游消费1 500-3 000元的占26.55%,3 000元以上的占19.47%,500元以下与500-1 500元分别为25.66%、28.32%。农家乐定位为低层消费,从侧面反映出诸暨农家乐的总体价格比较低廉,高端、个性化的农家乐消费项目投资不足。在旅游支出中农家乐的花费一般占整个旅游消费的10%-20%的占42.48%、20%-30%的占40.71%,40%-50%的为0.88%,50%以上的占2.65%。调查数据表明,诸暨的农家乐消费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存在“能吃饱,还没有吃好”的现象。这表明大众菜肴多,特色、精品的菜肴有待研发。

二、诸暨农家乐存在问题与分析

目前诸暨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户)已达201个,其中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8个、绍兴市级27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经营点71个,农家乐经营档次和经营业绩不断提升。诸暨市农家乐已经发展成为“农游合一”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业态,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诸暨农家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游客认为旅游景区周边基础设施种类多、设施先进安全的占24.78%,种类多、设施陈旧的占19.47%,种类一般、设施一般的占53.1%。主要表现在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比较简陋,农家乐中的客房、餐厅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也有待提高。同时,许多乡村通往农家乐的道路比较狭窄、路面不平,自驾车行走比较艰难。游客认为目前诸暨市农家乐发展状况满意的占37.17%,一般的占54.87%,很满意只占4.42%,不满意占3.54%。

游客希望农家乐在未来发展中能结合自然风光特色的占64.6%,结合特色饮食的占56.64%,结合文化历史的占42.48%,结合观光购物的占29.2%。这表明,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与特色饮食是吸引客源的最主要原因。旅游饮食是旅游者精神文化享受的一种载体,现已上升为一种旅游项目。为此,诸暨农家乐必须深入挖掘当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沉淀下来的饮食习俗和传统,开发、利用、形成有相对独立性的特色饮食文化。

游客觉得在农家乐发展中特色菜肴尚待改进的占40.71%,餐饮住宿尚待改进的占37.17%,交通问题占10.62%,安全只占8.85%。表明随着农家乐的发展,游客对吃住最关心。如果农家乐经营户能开发出宾馆式标房,供游客选择居住,这样就能带动玩、吃、住、购物等产业一条龙服务,增加游客游玩时间的同时,增加了农家乐经营户的收入。

三、诸暨农家乐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诸暨农家乐需要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市场营销,实现诸暨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着力打造“生态诸暨、养生福地”农家乐品牌,力图把诸暨农家乐建设成杭州湾城市群的后花园。开拓高增长客源市场,开拓农家乐新产品,以求满足不同客源群体的需要、消费能力和喜好,提升诸暨农家乐品牌的知名度。

(一)加强产品宣传,完善营销体系

网络宣传是推广农家乐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的重要手段。这一推广策略中除了使用传统的电视、电台、报纸推广外,主要还是运用新媒体推广。微博、微信操作简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好,拉近了农家乐与顾客的距离,为旅游品牌推广营销提供了新途径。农家乐行业协会首先要组建一支过硬的微博营销团队,建立完善旅游企业微博的资料、标签,并及时更新粉丝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微博间互动、微博认证的作用,对旅游品牌实施舆论加强监测。

进行品牌推广首先要深入剖析农家乐文化内涵,产品的特征和优势,特别是独有的专项优势,必须做重点宣传推广。只有长期连续不断的宣传推广,才有可能实现“有口皆碑”的最高目标。首先要做好产品科学定位,取得优势。在信息传递中把自己的突出特色宣扬给广大消费者,并能牢牢抓住消费者,让自己的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其次要做好同区域的联合营销,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农家乐产品的广告宣传推广上,既强调区域整体品牌的打造,又突出各自独到的资源魅力。变互相拆台为共同搭台以“合力效应”来达到凭个体力量不能达到的营销效果。

(二)挖掘当地特色,注重品牌效应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8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农村、农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我国是人口大国,经第六次人口普查,截止2010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3.7亿,这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亿,占总人口的50.32%;农田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9%。

三农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助推农业发展。2005年10月,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此后的历年政府工作计划中,新农村工作都作为重点工作,得到了大力支持。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开展,根据万方数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期刊论文4.6万余篇,学位论文5500余篇,会议论文5100余篇,年均9000余篇。

二、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概况

山西省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38.76万亩,总人口3374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00多万,占总人口的71.1%。自2005年以来,山西省新农村建设得到蓬勃开展,成立了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通过多方调研、征求意见,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1年,山西新农村网开通,推广农业信息,普及农牧科技,宣传优秀人物,并与临汾、大同、忻州等市的新农村网站建立了网络互联。

三、长治市新农村建设概况

长治市区域总面积为138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2万公顷。长治总人口3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万人,非农业人口70万人。2006年4月,长治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长治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途径和工作重点,并在此后先后出台了《推动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施意见的通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每年向社会公布长治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名单,并对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支书主任进行专题培训。开展了百村竞赛、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宣传了长治市新农村建设。2010年,长治市屯留县荣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先进县”称号。2012年,长治市成为建设新农村开发性金融试点市。

四、推进长治市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队伍建设工作

要完善新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队伍,一方面要加大对人才的引入力度,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这一先进制度,吸引大学毕业生深入农村基层,利用大学所学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带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对干部队伍、执法队伍、监管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使其成为一支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农村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一支排头军。

2.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农民的进步,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取通俗易懂的内容,以标语、传单、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长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充分调动起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送科技下乡、建立乡村图书室等形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到农村基层。实践证明,今年来,我市开展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在基层受到了广泛好评,广大农民利用这个机会向科技人员咨询相关农业知识。因此,要将这种活动范围推广、力度加大、时间加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3.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工作

建设新农村,必须发展生产力,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开展经济工作。一方面要根据地方特点,强化区域特色,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贯彻落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政策,实现地区产业化,为农民增收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针对长治范围内的一些贫困地区,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技术人员要走出实验室,经常性走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4.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工作

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优秀文化的保护工作,农村优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开展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同时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为新时代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对一些落后思想和封建迷信予以摈弃,对于一些不良习俗和不良风气要坚决改正,打击社会丑恶现象,改变精神面貌,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是2004 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中国有近9 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3 %, 虽然农民体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但农民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同社会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在农村经济建设全面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体育更要加快发展步伐,发挥其独有的魅力,在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民经济建设、传播先进文化理念、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一、农村社区体育及发展现状

“农村社区体育”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对“农村社区体育”的界定是:居民以自然行政村落为主要体育健身范围的区域社会,是村落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自发的或偶有组织进行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与民间色彩。农村乡镇体育作为农村生活的基础内容和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群众体育意识和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提高农民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全民健身工程倡导的今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项工程还没有完全深入地开展开来。通过调查,部分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普遍存在以下几大特点:(1)农村居民休闲时间、生活状况、健身观念行为。闲暇时间是体育锻炼形成的必要条件。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和文化发展有较大差距,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闲暇时间、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他们为生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神生活的享受。但居民健身锻炼的需求意识较高,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居民认为有必要开展体育活动。(2)农村乡镇社区体育的组织。部分乡镇领导在群众体育锻炼的发展中没有起主导作用,没有把全民健身工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对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跟不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少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仍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真正采取积极措施的不多或甚少。体育设施的配套工程还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还有的乡镇或社区没有商业性的体育健身或休闲活动场所。(3)农村学校体育需要关怀。农村学校体育本可以承担起推动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增加体育人口的功能,但是,各种原因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也削弱了学校在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方面的功能。体育经费、体育场地、体育师资严重不足是农村学校目前面临的窘境。村级小学几乎没有像样的体育场地,乡镇级中学体育器材严重不足,体育师范生毕业不愿去农村,众多民办学校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更不要说保证场地器材了。另外,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活动中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体育健身指导员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村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社区体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既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并推广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对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村生活作为安邦定国的大事来抓。中国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指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娱乐、享受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农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升高,农村卫生、文化设施比较完备,农民享有较好的卫生保健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村居民真正过上食必常美、衣必常丽、居必常乐、身心常健的太平生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三、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生活。农村人是中国居民中的中流砥柱,其身心健美快乐幸福的生活与健康长寿,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稳定和繁荣昌盛,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国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提高包括健康素质在内的国民整体素质。没有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化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做好群众体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体魄强健的高素质劳动者及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首先,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是居民喜闻乐见、休闲为主的社会活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健康文化;体育活动中讲求平等、互助、公正等行为规范,具有高尚的文化品位,丰富健康的体育活动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另外,体育活动作为生活活动内容的一个部分,使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对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积极的促进。

3.社区体育为居民提供了社交机会和场合,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络,建立了友谊,增进了团结,改善了社区人际关系,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轻松愉快、平等自由、团结友爱的局面。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需要通过某些活动来加以解除,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对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消除紧张跑,转换心情,带来无情乐趣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现代独门、独户、独子的生活方式,使邻里关系变得淡薄,而社区体育为居民提供了社交机会和场合,同时体育活动轻松愉快,平等自由,尤其适合社交活动。通过社区体育活动,加深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社区体育活动形成团结友爱的局面,对改善社区人际关心有积极的作用。

4.综上所述,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正在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基地,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对农村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会产生良好的效应,无疑对促进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作为农村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乡镇体育,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农村社区体育,促进乡镇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是推动中国全民健身计划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员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对于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徐午,等.社会性别分析:贫困与农村发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邓壁娟.论新形势下中国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2,(3).

[4]顾渊彦,等.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10

1.1农民的体育意识。

意识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作出主观判断的能力,是具有主动性的。当前,农民对体育的意识还处于初浅的阶段,主要是对体育的功能、作用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柳若松的调查表明: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有32.7%的人认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

1.2缺乏体育专业指导人员。

体育专业指导人员可分为从事农村体育研究的理论人员和从事农村体育指导的实践人员。中国期刊网上对农村体育进行研究的论文在1996年以前几乎没有。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国家对农村的关注的程度逐渐加大,研究农村体育的专题论文逐渐增多,但总体上都是以一种宏观的状态来研究农村体育。

1.3体育场地。

自农村体育研究以来,体育场地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体育发展的“拦路虎”。2004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现有的85万多个体育场地中,分布在乡(镇)的仅占8.81%。就体育场馆来说,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要达到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体育始终是关注的首要问题。但一组组的数据告诉我们:农村体育开展的基础设施在哪里?

1.4体育消费。

宏观地说,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国家农业税免收政策的施行,农村的体育消费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农民对体育的消费是以子女为中心,并且消费大都是以具体的体育服装和器材等实物为主,而潜在的花钱买健康、参加有组织的健身的却很少。据调查,学生体育消费占家庭体育消费总额的80%,年均10元以下的占37.74%,100―300元的占19.10%,至今有38.66%的学生无体育消费。由此可见,在当前,农民的体育消费还是以子女为主体,且大多以低廉的产品为消费对象,没有从根源上理解体育的消费观、价值观。消费水平如此之低,农村体育何以发展?

1.5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化。

宏观地说,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顾全大局,落实到全国8.4亿农民的身边。但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严重不平衡化的发展状态。表现为:(1)城乡之间落差过大,我国农民总量约8.4亿,农业人口65%以上,从国民收入看,2002年上半年,城乡市民可支配收入为3924元,而同期农民收入1123元,仅为市民收入的28.6%,2004年我国城乡整体的基尼系数为0.465,2005年逼近0.47。(2)东部与西部之间差异也很显著,1990―2001年,东部沿海12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投资比重由56.8%上升为62.2%,而中西部固定资产比重则由42.3%下降为37.8%,当东部地区城乡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小康时,中西部尚有以农民为主的贫困人员2820万人。经济的不发达必然导致体育的发展缓慢。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如此的不平衡化,为我们设计农村体育的蓝图又增加了空白的画卷。

1.6体育投入。

投入少、投入单一,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因病致贫已经成为农村贫困的首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人口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难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人口众多,投入的钱分配到每个农民身上寥寥无几。据统计,截止到1992年,全国有近一半的县级体委每年体育事业的经费人均0.1元。如此可怜的投入,让农村体育怎么发展?

2.农村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农业增效、农村进步、农民富裕主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开展农村体育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以人为本”无疑是一切政策的前提,即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2开展农村体育对“生活宽裕”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一年四季,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一天到晚忙于农业生产。上世纪80年代全国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世纪末基本上过上了小康生活,在新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宽裕,不仅仅指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满意度较高,还包括实实在在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2.3开展农村体育对“乡风文明”的促进作用。

乡风文明是指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的需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均较低,加上、封建迷信等问题,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农村体育可有效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袭。可见,农村广泛开展体育活动,能激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从而创建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4开展农村体育对“村容整洁”的促进作用。

村容整洁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农民应该居住在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环境中,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村容整洁是乡风文明的载体,环境好了,文明程度才能提高。“环境能够塑造人,人能够改造环境”,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日前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修建健身设施或举办农民运动会等”。开展农村体育可以让农民逐步形成健康的观念,认识不卫生、不整洁的生活环境对健康的损害作用。农村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娱乐性,农民参加他们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会改变对自我主体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对自身所参与项目的环境状况的认识水平,进而优化健身环境,满足自身需要。可见,开展农村体育可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综合整治,达到“村容整洁”的建设目标。

2.5开展农村体育对“管理民主”的促进作用。

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真正尊重农民群众的权利,切实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是农民群众衡量民主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乡村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转变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法制型政府”是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对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要求。农村体育的广泛开展对“管理民主”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3.1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差异性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求下的农村体育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求一个进度。因此,我们应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符合实际的运动项目,按农民的意愿去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根据一些地区的风俗、节俗,我们可开展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如:龙舟、秧歌舞、踩高跷等。平时的锻炼,可根据年龄层次的不同而开展,如:、乒乓球、太极拳等一些对抗性低的体育活动。其过程要注意文、体的结合性,突出健身娱乐是关键。

3.2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在农村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场地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首要问题,已成为瓶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是现实中我们可以借助的力量。我国现在体育场地资源的70%左右在学校,社会约占30%左右,而且目前全国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小学3.8个,中学1.3个。这给农村体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农村体育场地匮乏的情况下,利用农村学校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3.3建设农村体育资金的多渠道化。

具体包括:(1)各级政府在财政计划中,应把农村体育事业费用和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建立资金专项管理,集中资金优势,办好每个建设项目,做好长远规划。(2)利用社会体育,把农村体育的发展规划放在首位,使其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充分改善农村体育的基础设施。(3)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规划具体的场地,要有明确具体的体育场地设施的达标条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并可减免投资人的税收。

3.4加快培养发展农村体育的专业指导人才。

农村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有力指导。当前,深入到农村的体育专业指导人员寥寥无几,这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因此,加快培养农村体育专业指导人员已迫在眉睫,在现有基础上加速培养农村体育专业指导人员既是推进农村、农民体育服务于“三农”的需要,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3.5加强政府对农村体育建设的调控。

2004年2月,在全国体育总局局长会议上,袁伟民局长明确指出今后中国体育工作重点将向农村倾斜。《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重要文献中都明确指出:“国家发展体育事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下享有的基本体育服务”。可见,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发展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体育系统建设的状况,取决于领导者的工作水平与能力。在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时,领导者应讲究实效,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重视表彰先进典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践行对农村体育建设中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水平;做到勤政廉洁、执政为民,时刻关注农民所想、农民所需,扎扎实实为农民工作。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程,孙庆祝.农村体育不能承受之轻――基于和谐社会需求下的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06.

[3]田雨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6.09.

[4]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05.

[5]郁大海.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06.

[6]胡逢绪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解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6.08,(4).

[7]曲宗湖等.从群众体育发展看农村学校体与教育目标定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2.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11

(一)在银监会框架下,独立新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这些金融组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银监会给予其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经营范围是乡镇或村。如2007年3月28日成立的青海乐都县雨润镇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36万元,由雨润镇深沟村周边的10名农民和农村小企业主自愿入股组建,这也是我国第一家乡镇级资金互助社。

(二)在银监会框架下,在原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如2008年3月25日成立的山东沂水县姚店子镇聚福源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53.7万元,是在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础上组建,由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的社区互银行业金融机构,互助社共有股东48户,可以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

(三)在银监会框架下,在原有农户自发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基础上,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获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

2007年3月9日开业的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由吉林梨树县闫家村32位农民发起成立,注册资本为10.18万元,其前身是闫家村农户自发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依据现有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现行的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按照现代正规金融机构运作的,其过高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组建成本和操作成本,阻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快速发展。

二、准正规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合作资金互助社、贫困村村级资金互助社

准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在银监会颁布的管理办法框架之外产生和运作,但同时得到来自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指导。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这是我国合作社事业发展中的又一重要举措和重大突破,为专业社内部发展合作金融提供了政策保障。2006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为在贫困地区农村探索合作金融开辟了新路径。准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存在形式:有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的,也有依托社区集体组织建立,还有独立存在的。

(一)依托专业合作社建立的资金互助社

为缓解专业合作社成员贷款难,在政府部门支持、指导下专业合作社成员自愿入股而建立起来的合作金融组织,简称为合作社资金互助。在政府的推动和专业合作社成员对金融合作需求迫切的共同作用下,合作社资金互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区别于民间借贷和非法融资组织: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有内部规章和明晰的运行机制,进行民主管理;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合作社成员,信用度高;入股成员不得利息,只按股额获得红利或弥补亏损。

区别于银监会框架下的资金互助社: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是在合作社内部发育起来的,其服务对象不仅有互助会成员,也有非互助会成员的合作社成员;没有过高的准入成本;而且在发展初期,一般得到了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对其进行财政、培训等多方的扶持。

如天津市宝坻区民盛养鸡专业合作社,因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一些成员有扩大养鸡规模的意愿,但是受限于资金短缺及向商业银行贷款难等问题,产业发展陷入被动。专业合作社结合其区域内农户养鸡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针对部分养殖户扩大再生产资金短缺的情况,在合作社的制度框架内,借鉴其它地方的经验,在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局的支持下,于2009年上半年依托天津市宝坻区民盛养鸡专业合作社发起成立资金互助会。目前该资金互助会在专业合作社成员中吸纳入股成员50名,股金合计110万元,累计向成员借贷55人次,贷款额达到170多万元。互助会主要在专业合作社成员间调解资金余缺,缓解合作社成员从事肉鸡养殖资金紧张的问题,这一运转方式采用“会员集资再服务会员”的办法,真正为合作社内部社员生产资金的需求提供了帮助。资金互助会没有取得“银监会”的金融业务经营许可,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但是吸收存款。

(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推动的贫困村村级资金互助组织

为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新模式和新机制,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农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提高贫困村、贫困户的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2006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了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内的14个省区试点。每个省(区、市)在国家确定的1—2个重点县中,选择10个贫困村,作为试点村。“互助资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平均每个试点村15万元的额度;二是鼓励贫困村村内农户以自有资金入股或采取赠股等其他方式,补充扩大“互助资金”的规模。互助资金采用“民用、民管、民借、民还,持续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建立利益共管机制。目前,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以自然村和行政村为单元组建,也有少数地方在探索依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组建。

截至2008年底,全国28个省(区、市)已经有4165个村开展了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有60多万农户加入了互助组织,互助资金总额达到8.18亿元。

2006年初,安徽省投入财政发展资金530万元,选择霍山、太湖、金寨3个县开始进行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同年底,按照“固点扩面、积极推进”的原则,在30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推广试点。经过三年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安徽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省已在30个县1121个村建立了1340个互助资金组织,加入互助资金组织的农户达47684户,互助资金总额达9200.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80万元,省资金6875万元、市县资金429.6万元,村民自愿配套资金750.54万元,其他资金65.06万元),共有24867人次累计借用资金6004.95万元,累计收回资金3806.29万元,资金到期还款率100%。具体操作办法:农户参加互助资金组织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配套资金;农户借用资金要提供财产担保或者有其他农户联户担保(一般是2户或5户),且有数量限制(全省户均借款为0.386万元,最少的只借0.05万元,最多的可借3万元)和一定期限(全省各地借款期限从1个月到12个月不等);借款农户必须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一定数量的占用费(一般年占用费率为6—8%),主要用于补充本金、村组织公益事业建设以及管理人员补助、管理费用等,截至目前全省共收取占用费181.33万元;借款到期农户必须还款,还款方式主要有按月或季还款、一次性还款两种,特殊情况下到期确实无法还款的,可以顺延借用。

通过3年的时间,互助资金深受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效果十分明显。一是创新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模式。二是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试点县通过互助资金户均年增收872元。三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丰富和发展了农村基层建设。四是弥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和缺陷。

三、非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所谓非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就是在政府支持和统一的运作规范和管理、监督办法框架之外产生和运作的农村资金互助社。非正规资金互助社是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由农户、小企业等市场主体自愿出资入股,独立、自发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这类合作金融组织情况比较复杂:有独立存在的,也有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生的(在原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再建资金互助社);有的不吸收储蓄、有的变相吸收储蓄,但均没有取得“银监会”的金融业务许可证;有的没有任何登记注册,有的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个别情况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一般其业务范围在村内,也有跨村经营,或业务范围更大。其发展数量难以估计,但非正规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无疑是我国合作金融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河南兰考贺村资金互助小组、河南兰考南马庄资金互助小组、安徽明光潘村镇兴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山东陵县资金互助合作社、吉林梨树夏家资金互助合作社、河南濮阳贷款互助合作社、江苏阜宁县硕集富民合作社等属于此类组织。江苏阜宁县硕集镇居民7人自发成立了开展农户资金互助业务的硕集富民合作社(以下简称富民社)。该社于2006年3月2日被阜宁县农业化办公室认定、备案,2006年3月17日从工商部门领取合伙企业营业执照(但经营范围不包括资金互助)。该社内设物资服务部、资金互助部。物资服务集农业生产技术、病虫防治、农业生产资料等于一体,资金互助的方式是:社区内社员自愿入股(股金50元),会员间资金余缺通过资金互助部进行调剂,计付利息。

四、结论

(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路径不同,呈现计划准入、政府推动和自发组织并存格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不同,形成多种组织类型

总体上,社员规模及覆盖面不断扩大发展;正规、准正规合作金融组织具有合作经济的基本组织特征;但农村资金互助社数量不多,发展速度缓慢。

(二)未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走向,既取决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内在结构,也取决于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

就前者而言,可以肯定的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各类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必然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包括银监会框架下的正规合作金融组织——资金互助社、在银监会框架以外的准正规合作金融组织——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和以政府扶贫资金为主体的贫困村村级资金互助,以及非正规合作金融(它是正规合作金融和准正规合作金融发展的组织基础)。就后者而言,随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制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有关支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备,以创新思维不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合作金融自身的发展壮大是可能的。

(三)针对不同类型合作金融组织,引导其规范发展

——正规合作金融组织——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载体,应确保其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对正规资金互助社既要从准入上指导,也要跟踪其运营状况,明确监管部门,加强外部监管和自律力度,及时发现经营风险,避免发生异化现象。

——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 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基础上,积极探索将其发展成为正规资金互助社的途径和方法。比如优先选择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开展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一体二社”进行试点工作,由农业经管部门推荐,将其纳入银监会对资金互助社审批程序和工作范围,适当简化审批过程,降低准入门槛,统一推进。

——自发组织的非正规合作金融组织。引导自发组织的非正规合作金融组织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方向发展;或引导其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实现两位一体的深度融合。

(四)金融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行业,审慎性经营还需要强调和坚持

随着大量合作金融组织的涌现,需要针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建立起行业内的自律机制,以规范其发展,防止走合作基金会的老路。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12

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党的十六大已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学校体育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增强农村人体魄、提高农村人的身体素质的功能,还能发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在农村然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用农村学校的条件开展体育活动可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其丰富农村文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摸清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探求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领导部门规划学校体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乡级和乡级以下)的普通初中和小学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部分地市的农村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

1.2.2 访谈法对地方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本课题共发放《体育教师调查问卷》135份,回收到135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问卷1263份,有效问卷1203份,有效回收率为89%。

1.2.4 数理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2.1.1 体育课的开课情况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直接承担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而3-6年级,每周为3学时,中学为每周3学时。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学校中,全部都开设了体育课,每个地市的开课率都是100%。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课率都是100%说明山东省农村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教育都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但100%的中学每周只有2学时的体育课;小学情况同样并不乐观,45.5%的小学是每周3课时,没有一所学校在1~2年级保证4学时的体育课程,3~6年级一般只有2课时的体育课程,达到每周3课时的学校仅占调查学校的32.6%。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按照政策规定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时间。

2.1.2 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在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中,小学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仅为46.95%,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3.0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小学学生,其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非常不丰富的百分比竟达到50%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村中小学的开课率较高,能较好地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质量较差。

2.1.3 影响体育课开设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是制约学校体育课开课率的关键因素。此外,重视其它学科教学而忽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观念也是其原因之一。有些地区政府和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师资不足,也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质量。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学校休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省体育教学现状,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向规范性、科学性方向发展,形成一流的体育教学体系。

2.2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情况

2.2.1 体育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为1:210,即合计210名学生有一位体育教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为1:213,合计213名学生有一位教师。这种师生数比例失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具有重要影响,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为控制教师编制、减少财政开支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村中小学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向城镇学校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2.2 体育教师教师学历结构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按照农村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的要求,山东省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上能够达标,但中专学历的教师仍占较大比例。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远低于达标要求。调查中也发现,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活环境差,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二是地方农村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减少事业编制,进而控制中小学教师编制,使一些有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体育专业毕业大学生不能如愿。

2.3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现状

2.3.1 体育设施现状我国教育部规定,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8m2,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在本次调查中,山东省农村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9.64m2,高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8m2标准;农村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8.93 m2,也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的标准。

但由于体育场地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农村经济又较为落后,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多为土质,建设不标准。

体育器材也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一个指标。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器材达标率须在80%以上。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合格的学校仅占23%,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在50%以下,属于不合格范围。

2.3.2 经费现状体育教师是体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对体育经费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具有发言权。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64%认为没有体育经费,36%的人认为有经费但得不到保证。另外,从调查的生均体育经费来看,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生均体育经费仅为0.76元。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也与全社会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有关,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现象。

3结论

3.1 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被调查学校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单调、项目少;班额过大,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2 相当大一部分学校体育场地的质量差、标准场地比例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少、质量差。部分学校配置的某些体育器材根本不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和维护、影响了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3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偏低、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放任体育工作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师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4 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这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4建议

4.1 有步骤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给予一定的优越政策。

4.2 加强农村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工程。鼓励学校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开发场地设施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4.3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校学生的达标标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农村教育综合办公室.农村教育改革思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5(4):26-28.

[3]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22-324.

[4]林文同,李习友.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0,11(6):19-22.

新农村发展现状篇13

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党的十六大已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学校体育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增强农村人体魄、提高农村人的身体素质的功能,还能发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在农村然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用农村学校的条件开展体育活动可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其丰富农村文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摸清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探求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领导部门规划学校体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乡级和乡级以下)的普通初中和小学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部分地市的农村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

1.2.2 访谈法对地方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本课题共发放《体育教师调查问卷》135份,回收到135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问卷1263份,有效问卷1203份,有效回收率为89%。

1.2.4 数理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2.1.1 体育课的开课情况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直接承担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而3-6年级,每周为3学时,中学为每周3学时。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学校中,全部都开设了体育课,每个地市的开课率都是100%。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课率都是100%说明山东省农村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教育都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但100%的中学每周只有2学时的体育课;小学情况同样并不乐观,45.5%的小学是每周3课时,没有一所学校在1~2年级保证4学时的体育课程,3~6年级一般只有2课时的体育课程,达到每周3课时的学校仅占调查学校的32.6%。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按照政策规定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时间。

2.1.2 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在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中,小学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仅为46.95%,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3.0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小学学生,其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非常不丰富的百分比竟达到50%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村中小学的开课率较高,能较好地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质量较差。

2.1.3 影响体育课开设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是制约学校体育课开课率的关键因素。此外,重视其它学科教学而忽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观念也是其原因之一。有些地区政府和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师资不足,也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质量。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学校休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省体育教学现状,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向规范性、科学性方向发展,形成一流的体育教学体系。

2.2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情况

2.2.1 体育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为1:210,即合计210名学生有一位体育教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为1:213,合计213名学生有一位教师。这种师生数比例失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具有重要影响,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为控制教师编制、减少财政开支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村中小学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向城镇学校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2.2 体育教师教师学历结构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按照农村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的要求,山东省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上能够达标,但中专学历的教师仍占较大比例。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远低于达标要求。调查中也发现,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活环境差,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二是地方农村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减少事业编制,进而控制中小学教师编制,使一些有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体育专业毕业大学生不能如愿。

2.3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现状

2.3.1 体育设施现状我国教育部规定,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8m2,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在本次调查中,山东省农村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9.64m2,高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8m2标准;农村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8.93 m2,也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的标准。

但由于体育场地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农村经济又较为落后,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多为土质,建设不标准。

体育器材也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一个指标。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器材达标率须在80%以上。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合格的学校仅占23%,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在50%以下,属于不合格范围。

2.3.2 经费现状体育教师是体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对体育经费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具有发言权。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64%认为没有体育经费,36%的人认为有经费但得不到保证。另外,从调查的生均体育经费来看,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生均体育经费仅为0.76元。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也与全社会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有关,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现象。

3结论

3.1 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被调查学校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单调、项目少;班额过大,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2 相当大一部分学校体育场地的质量差、标准场地比例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少、质量差。部分学校配置的某些体育器材根本不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和维护、影响了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3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偏低、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放任体育工作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师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4 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这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4建议

4.1 有步骤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给予一定的优越政策。

4.2 加强农村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工程。鼓励学校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开发场地设施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4.3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校学生的达标标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农村教育综合办公室.农村教育改革思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5(4):26-28.

[3]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22-324.

[4]林文同,李习友.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0,11(6):19-22.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