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实用13篇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1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过硬的农村党支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在农村得到具体落实,就不能把农村党员团结在自己周围,从而就谈不上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向贫困和落后作战。”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做好扶贫工作,最需要走群众路线,最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一是加强动态管理。广大农村基层,是扶贫工作的基础,扶贫档案的管理,科学的统计,精准的识别。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管理的具体体现。因此,有一个好的统计管理体系,是我们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强扶贫工作队员的管理。现目前,扶贫工作开展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驻村工作队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农村缺少的是发展的意识和路径,农村不是没有好的东西,但是因为缺少对外沟通的桥梁,导致越来越落后,因此,只有加强对扶贫工作队员的动态管理,让他们发挥出桥梁作用,那么扶贫才能更成功。

三是加强督促贫困户动起来。经过近几年的扶贫,各项优惠政策涌入基层农村,农户受益颇丰,但也产生了负面性,贫困户越来越懒了,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只有加强排查,加强督促,让贫困户动起来,真正做到贫困户有事可干,“逼”着他们干,最后实现自己也能干,这样我们才能把扶贫做好,做成功。

四是让主体贫困对象动起来,做得再好的工作,如果贫困户不参与,不行动,都只能成为表面现象,只有让贫困户参与进来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关于扶贫我们是牵线人,主体是贫困主体,让他们真的参与了,动起来了,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2

当下,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关键的决胜阶段,明确当下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让很多帮扶联系人遇到的“疑难杂症”,号准脉,下对药,成为了重中之重。的扶贫论述,上级部门的有关扶贫工作的文件、资料以及相关培训,就是我们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的指路灯,因为这会为我国脱贫提供保障,也让我们在扶贫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多年来的扶贫工作,让我觉得,我们要做好扶贫工作,就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实现责任融合,突出党建引领

一个组织的发展,关键还是看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要求落实村书记责任机制,做好党建+扶贫的宣传员,积极支持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并且务必落实到实处;村书记的选人标准中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严格把关,把作风端正、品行良好、作风扎实,愿意为农村和老百姓服务的人员中择优挑选。

二、精准选人机制,提高带动能力

精准化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化选人。现在有些地方是因为选人不正确,下派到贫困地区后没有认真分析当地贫困原因,没有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下派干部存在应付思想。而对于某些有至于帮扶脱贫的干部因没有将其优势特长发挥出来而空有抱负,比如要将党性强、熟悉党务的干部选派到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地方,把熟悉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选派到发展滞后的地方,把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选派到矛盾纠纷多,热点难点问题多的地方,让下派干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当地贫困症结。此外,对于下派干部要实施实绩考核,细化考核内容,考核优秀的干部进行重用提拔,不合格的重新选派或延长选派时期。

三、深入联系群众,突出精准帮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当然,扶贫工作更是要求全党全社会能够从根本上做到精准,帮助贫困群众。在开展工作中,要深入群众,多跑腿,多入户,多思考,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着想。此外,还可以适时开展各项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接受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工作技能;对于有意向外出就业人员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帮忙联系对方单位已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增加收入。

为实现2020年全国人民共同达到小康,现各个地方高度重视党建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贯穿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作用,为脱贫攻坚添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活力。

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3

通过学习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以及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将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体。作为乡镇级政府的扶贫机关的工作者,对此既感到是工作动力又是工作 的压力。一方面,扶贫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工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贫工作成效更加突显,给扶贫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谋发展,就必须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是一个扶贫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二、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4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这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任务,扶贫工作首当其冲。

一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领会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用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指导扶贫工作的实践。

二是强化业务能力与素质的锻炼,不断深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决策者提供可靠信息,为确实贫困者提供最合理的扶持。

三是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扶贫工作者的作风尤其要踏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走村串户,把好事做好、做实。扶贫工作面对的是最困难、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清政廉洁,克己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从政之德,常知贪腐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贫不易志。从平时抓起,从点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5

说:我们对脱贫攻坚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要带着感情做这项工作,要真正做到内心向往贫困群众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向往贫困群众发家致富,奔上小康,让扶贫攻坚成为党员干部的心中事,心中石。强调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好。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是走访困难户方面 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况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况。

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示的电话,希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要在走访时一 一进行了解记录。

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 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 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都积极配合,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 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一定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是制定帮扶措施方面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调整。

1. 持之以恒开展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应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扶贫对象长期、持续跟踪的帮助。

2. 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应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脱贫能力,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2

一,如何认识精准扶贫: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3

一是把握一个精字。所谓精,一要精确理解中央的重要精神。大家知道,2017年4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二要精确理解省委的统一部署。4月28日至29日,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强调统一思想认识、把握目标任务、明确思路举措,动员全省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务必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三是要精确理解咱们农办在扶贫工作中的职责要求。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申主任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精准发力求实效,充分发挥农办的参谋助手作用,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的新特点和要求,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农办新的更大的贡献2017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心得体会2017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心得体会。我作为农办一分子,一定要认真学-深刻领会中央、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申主任的要求,深化认识,扎实行动,积极参与的,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是把握一个实字。所谓实,首先是扶贫对象要实。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要的是打好基础,要逐县调研,逐乡调查,逐村摸底,逐户走访,逐人核对,澄清底子,建档立卡,做实台账,应扶尽扶。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该扶持的人口请进来,把不该扶持的人口甄别出去,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建立健全县、乡、村、户脱贫档案和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加强检测督查,严格审核把关,认定一个、扶持一个、脱贫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返贫的要重新录入,做到扶贫到人,脱贫到人,有进有出,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假扶贫、被脱贫、数字扶贫、宣布脱贫现象的发生。其次是扶贫措施要实。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最近中央、省里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贫政策措施,相关配套措施也会跟上,我们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同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底层突破,坚持走好转、扶、搬、保、救五条路径,转,就是转移就业一批。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五化,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农业先导区,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实现稳定就业;扶持生产发展一批,通过发展种、养、加、休闲观光等乡村产业集群,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扶贫搬迁安置一批,科学选择安置区和安置地点,让农民尽量搬迁到县城和交通便利的小城镇,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让农民变市民,享受公共服务;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加大农村低保省级统筹力度,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急救助一批,对因病、因灾、因祸、因难致贫的人口,建立扶危济困机制,给予临时救急和社会救济帮助他们共度难关。同时,还要打好扶贫攻坚组合拳,强力实施完善脱贫攻坚举措,实施知识技能扶贫、合作带动扶贫、财政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安居扶贫五措并举,创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环境,建立脱贫攻坚的支撑体系,使扶贫脱贫更加有效、更加持续。其三是工作作风要实2017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要解决好谁来扶和扶好怎么奖、扶不好怎么罚的问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要强化脱贫攻坚保障,落实党委政府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行业部门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完善考核机制,对扶贫工作做的好的、要提拔重用,对扶贫工作做的差的、要责任倒查,严肃责任追究,确保现行国家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三山一滩地区整体贫困,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作为咱们农办,要积极作为,率先垂范,加强沟通协调,深入基层调研,抓好督查落实。在新农村建设优化村庄布局上,对贫困村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对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庄亮化绿化美化。

作为我本人,我决心结合工作实际,下基层、访贫困,投身扶贫开发一线,在我们确定的28个三农调查点和11个三农联系点中的选择贫困户实施帮扶行动,搞好调查研究,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一手材料和依据。

各位主任,各位处长,扶贫攻坚、脱贫济困,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相信,有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有省委的坚强领导,有咱们农办的合力奋进、精准发力,我们一定能够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作出新的、突出的、更大贡献!

国家扶贫日心得体会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很多低收入群体。作为乡镇级政府的扶贫机关的工作者,对此既感到是工作动力又是工作的压力。一方面,扶贫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工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贫工作成效更加突显,给扶贫工作供给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谋发展,就必须开拓创新,进取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是一个扶贫工作不可推卸的职责。

一、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职责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职责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职责,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活力、充满爱心进取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二、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进取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进取性。满正能量去应对此刻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仅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国家扶贫日心得体会3--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国家扶贫日心得体会4质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剩下的大多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言必信,行必果。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迎难而上,确保如期完成。

推进脱贫攻坚,必须牢牢把握工作务实,进程扎实,结果真实的要求,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扶贫拖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坚决防止形式主义,时间表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对数字脱贫,弄虚作假等行为要严肃问责。要深刻认识扶贫脱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把防止返贫放到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位置,继续巩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农村,硬骨头也在农村。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很大程度缘于农业生产落后,质量效益不高导致农民增收无门,致富无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即是兴农强农惠农的治本之策,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质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供给侧。只有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农业供给质量,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才能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惠农的农业旺起来,让致富的门路多起来,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拿出滴水穿石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扶贫日心得体会5------所作的党的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个部分,专门列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论述脱贫攻坚,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确保到二O二O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最根本的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省市县对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把脱贫攻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瞄准靶心、补好短板,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以必胜的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而发起和领导的规模与力度空前的有具体期限和刚性任务的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战,是必胜之战。此战虽是硬仗中的硬仗,还在进行时,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但经过党的十八以来的五年持续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胜脱贫的有效战法已经练熟,决定性胜利的态势已经形成,全面胜利的进程正在加速,如期完胜已经没有什么悬念。相信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乘党的的强劲东风,继续猛冲快打,必定可以一鼓而下,在二O二O年毕其功于一役,使全国各族人民同步走进全面小康的崭新时代。

二、以坚定的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

如何用坚定的理念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比如精准扶贫的思想、有效脱贫的思想,把扶贫放在重中之重的思想,用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思想,都是脱贫攻坚的新理念。精准扶贫就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对象,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对贫困区域和贫困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一种扶贫方式;就是对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资源进行精准配置,对社会扶贫和市场资源进行有效引导,对扶贫对象进行全过程监测,实现建档立卡对象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形成“县级统筹、镇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工作机制。按照党的作出的伟大部署,实干苦干加油干,我们一定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以扎实的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为一名扶贫局的纪检干部,一是要紧盯盯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对贯彻中央脱贫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二是要严肃执纪问责,形成高压态势。切实找准在脱贫攻坚中的定位,真正把监督责任记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解剖麻雀”的精神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做细做实,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精准发力,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中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三是要加大问责力度,对扶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发现问题不整改的,严肃追究主体责任,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对扶贫领域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早处理;坚持问题导向,做深做细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4

顾名思义,精准扶贫的概念是相对于盲目扶贫而产生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关键环节、保障条件,因而从定义上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具体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在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形势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分析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有利于确保精准扶贫的方向不走偏、目标不背离、行为不出格。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来分析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首先必须理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第一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二个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三个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部分内容的划分,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扶贫的目标与对象要精准,如目标要立足于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局部扶贫与全局发展的关系,在扶贫对象上要注重从多维度去考虑,如民主思想、精神文明等;第二,扶贫的措施与方式要精准,既要能精确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又要注重扶贫与被扶贫的平等地位,扶贫要做到要合理、合法、合情,不能打著扶贫的幌子做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违反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不良行为;第三,扶贫的管理要精确,并以法律为准绳,如不能利用扶贫攻坚谋求私利,要真正的尽全力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脱困,最终走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划分,可以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实际上也是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价值扶贫进行逻辑剖析,具体如下。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内涵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

1.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视角分析,贫困地区既要富起来,也要强起来,落实到精准扶贫上就是说:精准扶贫工作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富”指要及时给贫困地区“输血”,给予一些物质上的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富起来,“强”指要给予知识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帮助,强化贫困地区及人员的致富能力,强化其“造血”功能。

2.精准扶贫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仅是要帮助贫困地区改变其落后的经济面貌,而且还应该进一步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着手,帮助贫困地区加速推进基础民主体系建设、精神文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真正使得贫困地区及人民不仅物质生活富裕起来,而且精神生活也得到有益充实。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精准规划”也要“两情两愿”,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既要“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

1.精准扶贫既要“精准规划”也要“两情两愿”。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准规划”,做到真正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实现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贫困地区的风俗民情,即只要不违背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贫困地区有权利选择他们偏好的发展道路与方式,这是“自由”内涵的体现。如在许多民族地区与边境革命老区,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其民俗文化,尽力做到因地制宜。

2.精准扶贫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平等对话”是指精准扶贫的扶贫方并不是造世主,尤其是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资本不应该忽略贫困地区的各种需求,双方的谈判与市场交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交易上是公正的;“互利共赢”是指精准扶贫必须要使得扶贫方与被扶贫方都有好的结果,尤其是随着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的时候,必须要处理好社会资本与扶贫地区的利益关系,不能因为贫困地区缺乏资本、技术及人才,就签订一些不能体现公平、不能实现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与方案。

3.精准扶贫既要“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视角分析,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既要有“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这就是说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与必然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获得极大的政策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帮助,但是也必须明确:精准扶贫的一切举措都必须依法合规,要做到“依法扶贫”,不以精准扶贫的借口行非扶贫的事情,不以精准扶贫的借口践踏法律的尊严,要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发展局部”也要“顾全大局”,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自力更生”,既要“勇于前行”也要“诚实守信”。

1.精准扶贫既要“发展局部”也要“顾全大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视角分析,精准扶贫虽然是帮助贫困地区及其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但也必须考虑全局的发展,这说明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在对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爱国教育中,必须使其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只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只是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个人的利益要适当考量地区的发展需要,地区的利益要适当考量国家的发展区域,如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个人与集体应该积极配合,而不应该为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阻挠项目推进。

2.精准扶贫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自力更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视角分析,精准扶贫是政府及其他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及人民群众的一种发展红利,是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贫困地区及人民必须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但是要特别指出来的是,这种外部支持只是一种“发展机遇”,贫困地区及其人民不能形成路径依赖,不积极的自力更生去谋求发展。如当前许多贫困县就不愿意脱掉贫困帽子,只是为了获取国家与社会更多的物质支持与优惠政策,这是不合理的。

3.精准扶贫既要“勇于前行”也要“诚实守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工作是艰难的,必须要亚欧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为常人所不敢为的探索与尝试,这是精准扶贫的内在含义,否则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就会不够,精准扶贫的效果就会不明显,但是也必须明确,无论是改革探索还是创新发展,都必须坚持“诚实守信”,打破陈规不等于破坏规则,应该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交易规则,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实现个人、家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5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并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然而,我国的扶贫工作并未结束,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7 017万人,扶贫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一方面,我国的贫困发生了转型,即在分布状况上由原来的普遍式分布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少数连片贫困区、分散各地的“插花贫困”以及社区内的个别贫困为主[1],在贫困人口构成的主体上由原来的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为主,在贫困成因上也更加复杂化[2],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也在弱化;另一方面,以往粗放式扶贫机制的问题逐渐凸显。尽管我国在过去根据贫困人口规模和特点对扶贫的瞄准机制不断地进行调整,但在如何将扶贫资源瞄准并有效传递到穷人身上一直没有突破[3],与此同时,粗放式的扶贫方式也催生了“福利依赖”现象”。基于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即针对不同区域状况、不同的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扶贫方式。

学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部分学者注重从“内涵理论”视角进行分析,认为该项政策是单维瞄准向多维瞄准的转变[4],以及从依赖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向更加注重“靶向性”对贫困人口扶贫的转变[1];有学者运用社会精细化理论得出要将“精、准、细、严”的核心思想内化为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5],也有学者运用多维贫困理论、可行性能力理论分析得出要进行可持续性生计分析[6-7]、考虑农户拥有的经济物质和社会关系基础[8]、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可行性能力[9-10];部分学者注重从“政策效果问题对策”视角进行分析,从精准识别中的排斥、乡村治理现状、精准扶贫政策的缺陷以及贫困户心态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4,11-12],并提出精准扶贫的法制化[13]、完善贫困县退出机制[14]、建立需求响应机制[15]、将精准扶贫与协商相结合[16]、将大数据思维方式应用于精准扶等对策建议,在此过程中他们对村庄的某些主体的心态进行了分析,诸如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和朱晓阳对管理穷人为目标的反贫困战略研究[17]对贫困户的“等、靠、要”心态进行了分析[1],对贫困户在精准扶贫中参与积极性不足的心态、驻村干部的“身在村庄,心在机关”的心态、普通农户的争当贫困户的心态进行了分析[10]。

综上,尽管学界对于精准扶贫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现有研究在分析时忽视了研究区域的类型性。精准扶贫主要针对的是连片贫困区、插花贫困地区插花贫困地区指经济发达区域的相对贫困区域。、社区内的个别贫困,三类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贫困人口分布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那么精准扶贫政策推行时也就有所差异,因此在对其分析之前必须强调研究区域的类型性。第二,现有研究主要从“内涵理论”或“政策效果问题对策”视角对精准扶贫深入分析,缺少了τ诰准扶贫中村庄不同主体心态的系统分析。事实上,精准扶贫是以项目进村和措施到户的村级扶贫规划为核心和亮点的,工作重心已经下降到村庄层面[12],村庄中的不同主体的心态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策的推行及成效,然而现有研究只是简要、零散地分析了贫困户、驻村干部、普通农户的心态,且未分析其他主体的心态。

基于此,本文认为强调研究区域的类型并在该前提下研究村庄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插花贫困地区是贫困县之外的、相对比较发达的县(市、区)内的贫困乡(镇)、村,它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社区内的个别贫困相比较为特殊,因此本文拟分析插花贫困地区村庄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及原因,进而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或实践工作科学引导该类地区农村不同主体共同努力解决贫困户问题、实现脱贫目标。

二、村庄概况及研究进路

课题组于2016年3月选择在武汉市H区Q村展开为期15天的驻村调研,调查主要采用深入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搜集资料。之所以选择Q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是典型的插花贫困地区,原因如下:第一,它是武汉市的一个城郊村,空心化严重,留守在村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第二,它是相对富裕地区的贫困村,以2014的数据为例,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489元,Q村所在的W街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 223元,远远超过平均水平,而Q村是H区W街道识别出的14个贫困村中比较典型的村庄。Q村占地387平方公里,水田面积830亩,旱地面积1 039亩,山林面积103亩,水面100余亩,蔬菜基地500亩,土地大都抛荒。现有5个自然村湾和11个村民小组,人口1 250人,户数322户,劳动力587人,是一个以打工经济为主的村庄。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高―低―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为64户(以2013年国家扶贫标准人均收入2 736元为识别标准),贫困人口为136人,致贫原因主要为病残。2015年10月25日市G局的驻村扶贫工作队进入Q村,按照2015年武汉市的扶贫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 500元)以及自己“四看”(有无轿车、有无商品房、有无公职人员、有无产业),经过相关程序识别出贫困户53户、贫困人口108人。Q村的脱贫计划主要包括村脱贫和贫困户脱贫,具体来讲:2016年着力于解决村民增产和增收问题,2017年着力于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着力于巩固脱贫成果。

本次调研共访问60人,其中贫困户43户、普通农户8户、富人1人、村民小组长或党员4人、村干部3人、驻村干部1人为便于分析,文章对60个个案进行了编码,个案编码用“个案”的英文单词“case”首字母大写“C”加个案顺序以及被访者姓名首字母,如“C1-XSQ”为排序第一、姓名为XSQ的个案(对于未记录名字的农户,本文一律用“XXX”代替)。。

三、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分析

村庄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可能会影响精准扶贫的推行及成效,鉴于此,文章对该类地区村庄中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贫困户的心态

贫困户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帮扶对象,其心态可以分为被评为贫困户的心态、脱贫的心态两种。被评为贫困户的心态包括“感谢国家型”和“理所当然型”,脱贫的心态包括“家庭有可用劳动力认为要靠国家型” “家庭无可用劳动力认为要靠国家型”“家庭有可用劳动力认为要靠自己型”“家庭无可用劳动力认为要靠自己型”。由于两种心态是相互交叉的,因此贫困户的心态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见表1)。

第Ⅰ类贫困户的心态为:被评为贫困户要感谢国家,但由于因为家庭无子女或者有多位病残者,劳动力少,认为脱贫只能靠国家。这类贫困户通常为社会救助对象,即“五保户”“低保户”。如C18-WXZ,73岁,该家庭为村里的“低保户”,其大女儿智障、儿子患精神病、妻子瘫痪,已接受到国家较多帮扶,问及脱贫需求时,他谈到“我们家经济确实是最困难的,我主要是没得来源了,但不能再向国家提要求了,不能不知足,国家本来就把你放在心里面,你还要蛮多不好,不好意思再向国家开口,如果国家还“巴”(注:给的意思)着我,我就接着,我很感谢,如果不巴我,我也不会要多少”。可见,该类农户要想脱贫主要还得靠政策托底。

第Ⅱ类贫困户的心态为:被评为贫困户要感谢国家,尽管自己有子女或自身有劳动能力,但认为脱贫还是要靠国家。如C39-WXB,50岁,一般贫困户,有劳动能力,谈到“对于脱贫的需求没有什么具体的,就是希望政府可以多发些钱,要多给点生活费”,村民用“做一点,吃一点,花光了,再去做”对其进行评价。可见,该类农户的“等、靠、要”思想较浓,因此,在帮扶时要重点扶其“志”,帮助其自主脱贫。

第Ⅲ类贫困户的心态为:被评为贫困户要感谢国家,尽管家庭面临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大多有可用劳动力且自尊心较强,因此认为脱贫还是要靠自己。该类农户通常为一般贫困户。如C34-FXG,70岁,一般贫困户,有慢性病,老伴去世,一个女儿,平时主要靠女儿照顾,他讲到“村子有条件好的还在吃低保,但我觉得能做就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不做事还找国家,国家给就给,不给也不争”。该类对象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帮扶对象,他们大多有劳动能力且有脱贫的意愿,适当的帮扶就可脱贫。

第Ⅳ类贫困户的心态为:认为被评为贫困户理所当然,但由于家庭无可用劳动力脱贫只能靠国家。这类农户在条件上符合精准识别的标准,但是其被评为贫困户的心态值得我们关注。如C19-ZSZ,84岁,丧偶,低保户,三儿两女,其中两儿一女均为听力一级残疾,我们问及贫困户评选的公正性时,他却讲到“他不公正我要抽他桌子,我不跟他讲鬼”。该类农户在精准扶贫时主要靠政策兜底,但是在帮扶时也要对其进行适当教育,使其转变观念。

第Ⅴ类贫困户的心态为:认为被评为贫困户理所当然,尽管家庭还有劳动力,但依然认为脱贫还是要靠国家。C17-WYH,59岁,“低保户”,有低血压、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丈夫去年因肝癌去世,尽管生活得不算好,但由于自己还能适当劳动、小儿子较孝顺,生活还算过得去,但她却讲到“像我这样的,应该帮扶下,扶贫扶不到我头上,我肯定有意见”,该类农户是否应该被识别为贫困户是值得商榷的。

综上可见,精准扶贫要根据不同类型贫困户的心态进行精准帮扶,第Ⅰ类和第Ⅳ类贫困户脱贫主要依靠政策兜底,第Ⅱ类和第Ⅲ类贫困户要根据致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重点帮扶,第Ⅴ类贫困户是否应该被帮扶值得商榷。与此同时,要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即对第Ⅱ和第Ⅴ类贫困户要“扶志”、对第Ⅳ类贫困户要转变其对国家惠民政策的态度。

(二)普通农户的心态

“精准扶贫这个政策是好的”,这是普通农户对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评价,基于的理由为精准扶贫是一项专门针对贫困户的惠民政策。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农户说“精准扶贫到下面就坏了”。一方面,从精准扶贫在村庄实践的效果来看,精准扶贫尽管代表国家的意志,但在实施时依然无法避免以村干部为中心的微观权力的干扰,确实出现村干部权力寻租、扶贫资源被精英俘获现象[12,18],在Q村调查发现,不少农户反映要想当贫困户必须要有“路子”(即关系)。如C50-YDL讲到的“有些人就是狗眼看人低的家伙,有的人就巴,没得人就不巴,得捧干部才给你,不捧就不给你,我没钱捧人啊,有房子、有车子的人都是(贫困户)”,这样就使得普通农户认为“好经”被“念歪”。另一方面,从普通农户对贫困的理解来看,他们对于谁应该被帮有自己判断的准则或尺度,即对于“什么是穷人,什么是值得救助的穷人”有着自己的理解。当前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是相对贫困人口,插花贫困地区尤其如此,村民主要基于劳动力、家庭负担、家庭发生重大事件等因素对贫困进行综合鉴定,这样就使得不同农户对最贫困的农户的认定基本一致,但是对于相对贫困户的认定则存在着较大争议。如有农户提到有儿有女、老伴儿也在的家庭不应该被帮扶(C46-XGW)、也有农户提到“五保户”和“低保户”已经享受了国家帮扶不应该再被识别为精准扶贫对象(C47-FWB)。因此,部分普通农户认为精准扶贫这个政策是好的,但是下面实施的时候就变坏了,有些甚至得出“扶贫就是扶富”的结论。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少数普通农户有“争当贫困户”的心态,如C50-YDL的女儿讲到的“我小时候爸爸就死了,妈妈一个人带大我和哥哥,我们家从以前到现在一直都不好过,我妈妈又没有工作,怎么就能把低保取消了?有的比我妈妈好一些的人都领上了,我妈妈都没有”。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扶贫作橐恢窒∪弊试矗被评上本身就代表一笔“收益”,农户对贫困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会根据该标准对识别的结果进行评判,当看到比自己条件好的或者差不多的农户被评为贫困户而自己却没有时,会产生社会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进而催生其“争当贫困户”的心态。

(三)村民代表和党员的心态

村民代表和党员理应对村里决定的重大事项有发言权,但是在Q村发现他们大多并没有真正的权力,大多持“为不得罪人走形式”的心态。一方面,村民代表或党员受村干部的控制较强,并没有真正的权力,如C54-ZZS讲到的“你说了他(村干部)还不是按照他说的办,你提意见还不是白提。代表的人选是变动的,我们这个湾子就换了很多次代表,就是你提议多了就不叫你去了,他自己又指定一人”;另一方面,村民争当贫困户的心态导致村干部为不得罪任何一村民选择不作声,如C53-XGS讲到的“贫困户我说了不算数,我就是当了个代表,老百姓对我说埋怨话,说你当了代表不给我提下名字当贫困户,他就说我是有什么心思,可是我说谁不说谁,不可能各个人都满意”。因此,为了不得罪村干部和村民,村民代表和党员在精准扶贫中呈现出“叫自己开会自己就去,会上为了不得罪人,大多不作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态,使得精准扶贫在程序合法的情况下出现不公正现象。

表面上来讲,村民代表和党员在精准扶贫中“为不得罪人走形式”的心态表面上是受村干部和其他普通农户的影响。深层次的原因是插花贫困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引发村庄空心化、乡村治理精英流失,使得各种讨论和监督会议的代表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村民代表或党员与村委间的权力不平衡,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扶贫资源分配不合理也就成为必然。

(四)富人的心态

村庄中的经济能人在资源禀赋方面优于村庄的其他村民,如果能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发现,Q村的村民外出打工大多以做泥瓦匠、建筑工人为主,其中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发家致富成为富人,即村民口中的“老板”。近年来,这些富人通过修路、修池塘、修水塔、装路灯等为村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驻村干部在动员他们参与精准扶贫方面进行了尝试,但发现这些老板们参与一些小项目可以,对大项目则不太愿意。如他们计划通过建厂房来吸引Q村最大的老板XKX回乡办企业,但最终被其以其他理由推脱。这些富人之所以愿意参与小项目主要是基于道义上的考虑而非经济上的回报,Q村由四大宗族组成,但他们参与的小项目主要是针对自己家族所在的自然村湾并不是整个村。而这些富人对大项目不太愿意是其在评估风险后的理性选择,如老板C56-XXX讲到的“回来开发想是想过,前景也是蛮好的,但是问题是没有技术和资金来源,尽管村子有这样想法的老板有四五个,可以合作,但我们现在在外面发展的还可以,收入也是蛮高的,不需要以此来增加收入,所以暂时还没有想过实施这个想法”。

由此可见,富人作为村庄以及本宗族的一员出于道义会参与一些小项目的建设,但作为一个资本所有者基于理性不会盲目的参与大项目的建设,因此如何通过政策的引导真正调动他们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五)村干部的心态

村干部既是国家的人,又是村民自治的管理者,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下达国家政策和上传贫困户需求双重作用[19-20],是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筑路人。Q村村干部的心态分为两类:

一类为“按照扶贫政策开展工作型”。该类村干部首先关注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脱贫任务,如按照政策要求给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制定不同的脱贫手段,其次才关注贫困户能否真正脱贫。比如村干部C58-WXC、C59-FXM讲到“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只能依赖于政策兜底。五保、低保人员包括老人钱一涨他们就脱贫了。而那些老年贫困户来讲,本身有养老金,再让他们在村里基地打几天工就可以达到3 500元,就算脱贫了”。但他又补充到“真正要解决农村贫困老年人的问题,一个市或片区需要建一个养老院,政府投资一部分,老人钱(新农保)也好、低保钱也好都交到里面,如果不够子女再交一部分”。

另一类为“反思扶贫政策关注长远脱贫型”,该类村干部区别于前者,他们更加关注在现有政策背景下贫困户是否能够真正脱贫。村干部C60-XB认为精准扶贫这个政策是好的,但是下来之前要仔细分析,现在精准帮扶的大多为老弱病残者,能扶起来的人并不多,他认为扶贫要扶有劳动能力的人才能有效果。基于Q村的情况他提出应将精准扶贫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召集村湾愿意种田的人建立农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一方面将闲置的土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可以让有劳动能力的人脱贫,同时可以让没有劳动能力种田的贫困户有一笔稳定的收入。

通过分析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心态可以发现,在Q村这样的插花贫困地区,受到市场经济、城市化等影响,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严重,贫困人口大多为老弱病残以及留守儿童这类特殊群体,帮助其脱贫本身就是一件艰巨且长期的任务,然而Q村的精准帮扶期限为3年,政府为了监督其工作并考虑到考核的便利性较侧重于对经济效益的考核,这样就使得他们的重心不得不放在易产生成效的功能性指标而非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性能力[10],出现了短期扶贫与可行性能力改善之间的矛盾,进而催生了村干部两种不同的心态。

(六)驻村干部的心态

选派干部驻村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长期坚持的做法。基于分配的任务和现有的考核机制,他们必须积极开展一系列工作,如Q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已经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并拿出10万元左右的资金参与扶贫项目,如:修建食堂,扩建村卫生室,为村委会购买办公设备,安装健身器材等。但其临时扶贫的身份性质加之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等因素,导致他们难免存在一定的“过客心理”,C57-WH讲到“做什么事情没有他们(村干部)根本做不了,他们是基础,毕竟我们也是搞几年就不搞了”(按照Q村的规划,驻村工作队可能要驻村3年,但驻村队员呆满1年后会轮换),然而扶贫本身是一个长期性工作,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又有时间限制,因此v村干部尽管会从长远规划,仍不可避免地偏向一些短期项目,如他们采取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在短期内可迅速获取经济收益,但是由于这种流转方式存在一些风险,因此该做法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脱贫措施,也遭到一些村民的反对。

四、对策建议

通过对Q村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及原因分析,可以发现政策本身的一些瑕疵以及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政策的完善以及实践工作的推进来科学合理地引导该类地区不同主体共同努力实现脱贫目标。

(一)明晰精准扶贫的政策定位

1.要厘清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体系的关系。精准扶贫的主要帮扶对象为有劳动力的人,希望通过提升其可行性能力来实现脱贫向内生转型[10],但插花贫困地区贫困者的致贫原因多为年老病残,这些主要依靠社会救助体系来脱贫,而只有少数缺发展资金的农户需要帮扶来脱贫。因此精准扶贫的同时,必须完善当前社会的救助体系,尤其是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开展精准社会救助。

2.要理清精准扶贫与孝道责任缺失的关系。现有精准识别对象中一部分老年贫困家庭是由于子女不孝而非子女赡养能力有限导致的,如果将其盲目纳入,不仅会造成扶贫资源的滥用,还会助长不孝的社会风气。

(二)改革和完善精准扶贫的识别和考核机制

与之前的粗放式扶贫相比,精准扶贫的理论假设是要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性能力,那么收入就只能成为判断贫困的基础,而非判断贫困的终点[9]。

在精准识别方面,国家统计局主要以收入作为识别贫困人口的标准,然而插花贫困地区为相对富裕地区的贫困区域,贫困以支出型贫困为主,而且贫困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文化等方面,这样就使得统计的贫困人口数与实际的有所偏差[1,21];而且由于收入本身难以精确核算、农民的藏富心理等原因,基层在精准识别时通常会在收入标准基础上加入其他考核标准(如Q村加入了“四看”),自由裁量权的拥有增加了权力寻租和精英俘获的可能性,可能出现“恶意排斥”[1,22]。因此,政府应探索改革精准识别的标准,既要考虑收入、消费、健康、教育等多维度要素,又要考虑插花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多尺度和多维度的识别方法[10]。

在精准考核方面,现有政策对每个地区规定了脱贫的年限,而且对于每一个阶段有定向的考核指标,基于考核的方便性,考核体系较注重对经济效益的考核。该背景下可能会使得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不得不追求短期效益,进而催生贫困户“被脱贫”或统计意义显著的“数字脱贫”[12,23]。因此政府下一步的工作中必须完善现有的考核机制,适当放松对插花贫困地区的经济效益考核,侧重于对有助于长期脱贫的考核指标,与此同时,要健全对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提升他们在精准帮扶中积极性。

(三)多举措健全精准扶贫的监督机制

插花贫困地区相对贫困化现象更为凸显,增加了精准识别的难度。因此,政府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对精准扶贫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并完善精准识别过程中的民主机制,畅通需求表达机制,让农民了解精准扶贫相关知识并拥有利益表达的权利,增强对基层政府的监督;同时,要建立健全贫困户和脱贫户的抽查核实机制、精准识别和帮扶的过失责任机制,其评估的主体不仅要包括基层政府本身,还要加入非贫困群体、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精准扶贫识别和精准脱贫的真实性以及扶贫资金和资源能够瞄准穷人。

(四)多方面完善精准帮扶机制

插花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体的特殊性要求精准帮扶机制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要通过贫困家庭其他成员的间接帮扶来帮助其彻底脱贫;另一方面,在坚持和完善“输血式”扶贫机制的同时注重对插花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精神扶贫。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值得关注,只有解决精神贫困的问题,贫困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因此,政府要加大对贫困户的宣传教育、树立典范,摒弃“等、靠、要”“争当贫困户”的不良风气,还要运用经济手段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因教育、缺资金、缺技术等致贫的贫困户采取积极的帮扶措施,如建立“有责任的帮扶机制”“减贫脱贫奖励机制”[11],即改变“脱贫即断奶”的反向激励,建立“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正向激励,以确保精准帮扶效果。

(五)发挥“能人效应”,助力精准扶贫

村庄的能人相比于村庄其他人具有更高的资源禀赋条件,主要表现在人脉资源、经济实力等方面,有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而且熟知家乡实际情况,可以更为有效地开展脱贫致富项目,因此要采取措施,调动乡村能人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发挥“能人效应”,助力精准扶贫。一方面,要健全激励机制,出台优惠政策,从制度、经济和社会激励等角度给农村能人主动承担组织成本的动机和理由[24],调动其积极性,达到吸引乡村能人回乡办企业或融资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乡村能人优势,激励其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乡村招商引资助力精准扶贫。当然,在充分发挥“能人效应”的同时也要健全对其考核和监督机制,避免扶贫资源被乡村能人俘获现象的出现。

五、结 语

困人口分布区域的差异性以及精准扶贫以项目进村和措施到户为核心和亮点,决定了对精准扶贫研究时必须强调研究区域的类型性以及注重对村庄不同主体心态的分析。鉴于插花贫困地区空心化较为严重并且是相对发达地区的贫困,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插花贫困地区村庄的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研究发现:贫困户多数认为能够被帮扶要感谢国家,脱贫还是要靠国家;部分普通农户认为精准扶贫这个政策是好的,但是在基层实施却出现了问题;村民代表和党员地位尴尬,为不得罪人走形式;富人参与小项目可以,但参与大项目则积极性有待提高;村干部的心态包括“按照政策开展工作型”和“反思政策关注长远脱贫型”两种心态;驻村干部依靠村干部积极开展工作,但难免存在一定的“过客心理”。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政策完善或实践工作来科学引导插花贫困地区村庄不同主体共同努力来共同实现脱贫目标。

参考文献:

[1]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56-162.

[2] 邢成举,赵晓峰.论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及其对精准扶贫的挑战[J].学习与实践,2016(7):116-123.

[3] 李小云,唐丽霞,许汉泽.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90-98.

[4] 吴雄周,丁建军.精准扶贫:单维瞄准向多维瞄准的嬗――兼析湘西州十八洞村扶贫调查[J].湖南社会科学,2015(6):162-166.

[5] 王宇,李博,左停.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6(5):156-161.

[6] 赵峰,朱一非,许媛媛.甘肃城郊、山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比较分析[J].西北人口,2015(3):100-105.

[7] 李雪萍,王蒙.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视角下的生计分析――基于武陵山区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9,

[8] 王志敏,曲玮.贫困地区农化家庭风险抵御能力实证分析――以甘肃省陇南市、定西市为例[J].西北人口,2016(1):123-128.

[9] 虞崇胜,余扬.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6(1):22-25.

[10] 钟晓华.可行性能力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理论预设、实现困境与完善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6(8):69-76

[11] 陈晓兰,沙万强,贺立龙.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来自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的调查报告[J].农村经济,2016(1):26-31.

[12] 李群峰.权力结构视阈下村庄层面精准扶贫瞄准机制偏离机制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3-76.

[13] 杨秀丽.精准扶贫的困境及法制化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6(1):108-110.

[14] 李瑞华,潘斌,韩庆龄.完善精准扶贫必须完善贫困县退出机制[J].宏观经济管理,2016(2):26-28.

[15] 郑宝华,蒋京梅.建立需求响应机制 提高扶贫精准度[J].云南社会科学,2015(6):90-96.

[16] 吴小燕.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协商:内容与机制――基于四川省南部县A村的观察[J].社会主义研究,2015(6):102-110.

[17] 朱晓阳.反贫困的新战略: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到“管理穷人”[J].社会学研究,2014(2):98-102.

[18] 邢成举.乡村扶贫资源分配中的精英俘获――制度、权力与社会结构的视角[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160-176.

[19] 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人与当家人[J].二十一世纪,1997(8):151-158.

[20] 唐蕴.村干部的“角色冲突”――乡村社会的需求倾向与利益矛盾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4):61-67.

[21] 路锦非,曹艳春.支出型贫困家庭致贫因素的微观视角和救助机制研究[J].财贸研究,2011(2):86-91.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6

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优秀范例二

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开展几年,几年来,就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水泥路通村通组,便民路走村串户,风貌打造后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脱贫攻坚的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还存在着差距。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要求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同心同德,互相配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共同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奔小康脱贫致富。而部分群众缺是被动接受党和国家政策,不是主动配合乡村干部的引导,创业致富。

二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发生畸形变化。不以贫穷为耻反以为荣,竞相争当贫困户和低保户,甚至个别国家公职人员也是这种想法,认为评为贫困户低保户是一种荣耀,显示自己的社会关系好和社会地位高。

三是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耐心等待国家政策扶持,等着天上掉下馅饼,靠国家救济过日子,甚至恬不知耻到政策部门要求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只向政府索取,自己却不愿意付出,稍不如意怨气冲天,这种人不知感恩,更不满意。

因此脱贫攻坚政策应加大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教育,转变群众脱贫致富的观念,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这条正道上来。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党员发挥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帮扶责任人,我们在开展帮扶工作时,就应该时刻本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态度去帮扶,而不是为了仅仅为了每月的填表签字按手印,作为党员,要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不浮躁,不虚假,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自己的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建设好的村“两委”班子。就是要加强支部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村一把手队伍。要优化结构,坚持在“能人”中选“好人”,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吸纳进村“两委”班子,让得力的村“两委”班子配合好政府,带动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优秀范例三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然而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个人认为需要做到“用心扶贫”和“用新扶贫”最基本的两个方面。

一、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二、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优秀范例四

“战疫”,形势若船至中流,一篙松劲会前功尽弃;“战贫”,任务如离弦之箭,飞向靶心是唯一选择。“非常”之年同时打两场硬仗,十分考验党员干部的应变能力和工作本领。

虽然各地各部门都积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但结合基层实际来看,特别是在疫情较严重乡镇,双线作战、首尾难顾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不去”与“进不来”,贫困群众收入突减。务工就业和农产品外销“出不去”,贫困群众工资性、经营性收入下降;帮扶活动开展难,帮扶政策“进不来”,兜底保障收入受影响。二是“春耕不能误”和“危改不能等”,疫情防控压力陡增。农业必须遵循时令,该购种子、农具就得去挑选、去搬运,唯有大胆去抓;雨季将来,危房改造建修必须未雨绸缪,干工程就得集中人力物力,只能放手去做。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要做到两手都硬、双战双赢,必须善用辩证思维,制宜应变谋战机、巩战线、强战力,在防控中发展、在发展中防控。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7

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核心指导,是开展脱贫攻坚等工作的有效抓手。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就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组织作为基层工作中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抓好党建促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基层党组织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加强党组织书记领导,充分发挥政治担当作用。党组织书记作为带头人,必须亲自抓脱贫攻坚工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做。也要强化日常监督,严肃查处脱贫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把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攻坚的成效真正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任务中的主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实地调研、征求民意等方式,将脱贫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实,梳理出扶贫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精准扶贫对象识别,贯彻落实扶贫政策,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扶贫工作方法,变“输血”为“造血”,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心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作用,促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飞跃广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2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也是所有人都向往的社会。从电影里看到,中国人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饱受侵略者、反动派的欺压,过着吃不饱,穿不暖,没处安身的贫穷生活。是共产党领导广大穷苦人民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起新中国。从那时起,广大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辛勤劳动,终于一步步地走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丰衣足食”是以前穷苦人民梦想的生活,但决不是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二十年前,中国人开始了改革开放,尽可能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向小康社会发展。看今天,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林立的大厦,高耸入云;现代化的企业,蒸蒸日上,反映出一派大都市的繁荣景象。商店变成了商场,琳琅满目;平房换成了楼房,宽敞明亮;煤油灯消失了,各式各样的电灯,乃至一系列的家用电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再说学生上学。听爷爷说,很早的时候上学是有钱人家的事,到他上学的时候,教室是简陋的老宅子;爸爸说他上课的教室是砖瓦房,没有楼房,校院内有一个不大的操场;而现在我的校院内楼房林立,绿树成荫,宽阔的操场,崭新的塑胶跑道,这是以前人所无法想象的。难道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小康吗?不是,这只是初步解决和提高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以科技服务于生活,使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教育也要迅速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医学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有中医,西医,中西结合,以前治不好的病,现在都能治。但现在又出现很多新的毛病,暂时不能根治,这就需要医学尽快地发展,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说到健康,就不得不说到“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绝不能以环境的毁坏来换取工业的发展。现在南极和北极的臭氧层已出现了空洞,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已造成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这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代价啊!

最后还要说到法制。听爸爸说军队、公安是国家机器,是对外抵制侵略,维护和平,对内惩治犯罪,使人民生活长治久安的有力武器,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康社会才有保障,我们大家的生活才能真正幸福美满!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去建设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

飞跃广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3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深刻认识到今后要全面贯彻好党的精神,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书记的报告,以党的精神和书记的报告为引领,争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自己的力量让病人少受病痛的折磨——这是我的初心,是我的中国梦,现在我正在努力实现这个梦想,无论我走多远,始终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偏离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起点上,这样的提法可谓拨云见日,提纲契领,让我们更加明确和坚定了未来奋斗的方向和目标。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支持分不开,无论在什么时代,全党同志要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报告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拼搏、努力实现的目标任务,描绘出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仅让全国各族人民有满满的获得感、成就感、自豪感,而且激发了大家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让大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有信心、有方向、有干劲。

我们要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用于解决医学难题。

书记在报告中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需要依靠每个人踏实努力的奋斗,这个过程中,党员理所应当要站在前列,为群众谋福祉。

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党面对的风险和挑战,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严”字长期坚持下去,作为医学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党员,我一定会响应书记的号召,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飞跃广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4蓝图变为现实、把任务落到实处,要通过加快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环境持续改善、增进民生福祉、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小康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以更强的决心加快经济发展。坚持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市场活力迸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让群众感受到“重庆力量”;要着力培育发展中小微企业,吸引和鼓励更多群众投入到重庆大发展潮流中,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要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以更高的标准提升环境改善。加快美丽山水城市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坚决保护好长江和嘉陵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积极推广使用清洁高效能源,让群众享受到绿色高效能源;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开展环保“五大行动”,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深化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治理噪声扰民问题,全面提升环境质量,让群众满意度明显增强。

以更实的举措落实民生福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认真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努力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要坚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让更多群众能就业、就好业;要更加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让更多的群众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养得起房,让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以更严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决胜全面小康,关键在班子、核心在干部。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肃责任不含糊,严守信念不动摇,严抓纪律不放松,严管队伍不懈怠,严惩腐败不手软,严格制度不留情,以严管严治促进标本兼治,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要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赢得群众的好评,更好地带领群众共同奔小康,让群众信任感明显增强。

飞跃广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做出部署,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___扶贫开发思想,坚持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会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8

扶贫工作作为我国不遗余力执行的政策已历经30余载,媒体作为宣传的必要工具,在党建工作中紧紧结合扶贫工作,发挥各新闻媒体的特点,联动相关部门,精心策划活动,几级助力扶贫工作的开展。随着扶贫目标2020年小康社会的临近,新闻扶贫活动积极为贫困群体提供足够的扶贫意见和建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民主原则,坚持将贫困群体作为重点报道对象,强化了媒体行业与贫困群众的密切联系,定义了新闻扶贫的具体内涵,营造了较为适合当代扶贫工作发展的环境,赢得了社会贫困人口及扶贫机构的广泛关注。同时传播媒介的迅速更新迭代与传统媒体格局形成相互竞争局面,也使得新闻扶贫不断以新面貌发挥作用。新媒体下的新闻扶贫一方面赋予了普通民众参与扶贫的渠道,另一方面使贫困群体得到了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机会。现阶段,贫困地区相较于非贫困地区在新闻媒体有关于扶贫信息的传播略落后,传播形式较单一,对新闻扶贫的顺利开展形成一定的阻碍,规范新闻扶贫工作,加强媒体信息化交流,提升扶贫相关知识覆盖率有助于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新闻扶贫的深化顺利开展。

二.新闻扶贫的影响

1.营造扶贫氛围。新闻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工作传播重要力量,兼顾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扶贫,营造足够的扶贫氛围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提高贫困人口对扶贫任务的信心和耐心,深化社会扶贫力量的扶贫效应。营造适合扶贫的舆论环境要持之以恒。全民族脱贫致富既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又要细化到每一个贫困户、贫困村镇、贫困地区;既要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指标;既正在不断取得实质性进步,也会产生新的问题。经过这样的新闻扶贫“渲染”,使社会上的扶贫舆论氛围保持持续热度,鼓舞国家机关单位、社会各界政企人士、普通大众对扶贫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使贫困人口坚信扶贫政策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将扶贫攻坚工作融入全民族社会中,形成真正的新闻扶贫所营造的氛围。

2.传播有力信息及经验。脱贫致富的根本在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生质的变化。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和已经脱贫致富的原贫困地区都经过了逐渐脱离贫困的阶段,这个阶段中会有较相适应的政策、扶贫讯息、扶贫经验等一系列重要信息,新闻扶贫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将这些先进信息和经验引入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形成理论和实践双重指导。贫困地区一般自然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无法正常维持,而目前已有的光伏扶贫、构树扶贫、水利扶贫等基础性扶贫经验的推广就借助新闻扶贫的力量传达到贫困村镇中;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扶贫技术的涌入为地区脱贫针对年年贫困、越扶越贫等现象提供意见和建议,有力的信息经验可以减少过多的行政手段,将政府的扶贫行为逐渐向群众自身脱贫的市场经济活动转变,有利于贫困地区脱贫且不易返贫。

3.宣传精神扶贫。新闻扶贫的精神扶贫是通过宣传精神文明实现的。主要以围绕如何使贫困地区群众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展开报道,围绕贫困地区如何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价值观展开报道;围绕贫困地区如何开展移风易俗教育、加强推广科普工作以及帮助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展开报道来实现对贫困地区脱贫价值观扶持,从群众内部根治贫困惰性、返贫心态等。

4.对扶贫工作进行新闻监督。新闻媒体在扶贫领域的最大影响应属于其本身的媒体职能:新闻监督。新闻扶贫既完成了对扶贫项目的细节报道,又宣传了国家对待贫困的坚定决心,同时还对目前执行的扶贫政策行使监督的权利,监督扶贫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和政策实际效果并且对执行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起到了督促与惩罚并行的义务。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9

6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

一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要分类施策,对没有疫情的地区要加大务工人员送接工作力度。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要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上半年都要完成。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二要要多措并举巩固成果。一是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二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继续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三是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四是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三要强化扶贫作风督查。一是严格把好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二是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三是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

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感悟范文二

近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政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应时刻谨记总书记的教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我镇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已取得很大成果。但是尽管数量同过去相比减少了许多,却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没有劳动能力,脱贫难以长久;还有的家庭全家患病,劳动力少,开销大;有的身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的同时还需要他人照顾....不过只要肯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在2020年剩下的10个月中,我们全体机关干部会凝心聚力,分析当前形势,因地制宜帮助剩余贫困人口解决相关问题,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全面解除的当下,我们要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这无疑加大了工作的难度。现在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了一些影响,我镇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动员,为大家统一安排车辆,并做好消毒防控工作,帮助大家有效复工复产,力求将脱贫攻坚的成果稳定住、巩固好,绝不返贫。对于扶贫产品销售困难的企业,给与适当帮扶,组织好产销对接,帮助企业宣传并通过电商扶贫等手段使企业渡过难关。对于个别特殊家庭,以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形式,时刻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在脱贫攻坚即将进入尾声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脱贫攻坚作用,协调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将资金、项目、物资集中投向贫困村、贫困户。在扶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党的监督,对脱贫成效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奖优劣罚,督促到位,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亦是我们基层党组、政府的职责。承诺了就要兑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感悟范文三

“‘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多措并举巩固成果”“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巩固”,强调了“巩固”。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尽快脱贫志在必得,也表明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时刻巩固已有成果的重要性。巩固,是守的需要,更是进的基础。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成就举世瞩目。但脱贫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越是到最后攻坚拔寨的关键期,越是到较真碰硬的困难期,越是在不利因素的干扰下,就越要守好防止返贫的底线,越要盯紧和守住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果得到贫困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巩固,是为了积蓄力量冲刺,也是在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但巩固,难度不容小觑。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这些群众自身“造血”功能还不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较弱,当遇到经济下行、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突发灾难和重大疾病等情况时,往往难以招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这部分群体的影响也最大,他们的生产生活刚有点起色,稍有不慎就可能返贫致贫。而已脱贫的群众一旦返贫,势必会挫伤脱贫积极性,要想再次开展帮扶工作,难度和阻力必然会更大更多。

要巩固,就要对刚刚跨出“穷门”的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那种以为贫困的帽子一摘,就可以“到站停车”“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可以“撤摊子”“歇歇脚”“松口气”的懈怠思想万万要不得。面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有继续把帮扶责任扛在肩上的自觉,有保持攻坚靶心不变、频道不换、力度不减、队伍不散的恒心,扎扎实实巩固好脱贫成果。

要巩固脱贫成果,就要多措并举。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的稳定,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哪些具体的影响,精准把脉,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要针对已脱贫人口全面排查中查找出的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到位。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保证帮扶工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就当前来讲,尤其要注意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种养业发展的培育和支持。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不管困难多大、任务多巨,也不管时间多紧、压力多重,我们脱贫攻坚的航船一定是目标不变、航线不偏、重心不散。我们唯有守住已有成果,夯实现有基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前行、高效率的冲刺,也才能向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高分答卷,赢得人民心底的认可。

这是巩固的价值,也是巩固的本义。

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感悟范文四

2020年作为全面脱贫的得到攻坚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要夺取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就要以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组书记政治担当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核心指导,是开展脱贫攻坚等工作的有效抓手。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就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组织作为基层工作中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抓好党建促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基层党组织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加强党组织书记领导,充分发挥政治担当作用。党组织书记作为带头人,必须亲自抓脱贫攻坚工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做。也要强化日常监督,严肃查处脱贫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把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攻坚的成效真正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任务中的主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实地调研、征求民意等方式,将脱贫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实,梳理出扶贫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精准扶贫对象识别,贯彻落实扶贫政策,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扶贫工作方法,变“输血”为“造血”,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心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10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认真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有句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打造强有力的村两委。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本村稳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脑洞开、点子多、有原则、有责任、会致富”的党员群众纳入到两委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才能为脱贫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乡镇干部必须要下乡驻村,不要走马观花看风景,要“沉下身子”实实在在的进村到户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是要加强扶贫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的扶贫业务培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研究讨论符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对致富门路;另一方面要对贫困户的进行思想引导,集中学习和个别座谈结合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激发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发展。

我们广大工作人员要实实在在接地气,少喊口号,多办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帮扶脱贫工作的助力。

国家扶贫日心得体会2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各项工作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扶贫攻坚中也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响应,不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湖南省宜章县坦山村是一个贫困村,在全村1700多口人中,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贫困人口还有217人。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村支部书记肖圣云请来了当地养鹅能人黄建军,向他请教村里正在建设的养鹅合作社场地建设问题。村干部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召开动员会、上门劝说,并带着村民们到委托帮扶的企业去参观,终于打消了村里69户贫困户的疑虑,办理了小额贷款,一共70多万元的扶贫资金注入到了坦山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养鹅。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乎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的执政根基,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组织建成一支具有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队伍。因此,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扶贫开发中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一是要发挥表率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农村党员干部要在发展种养项目上下功夫,学用科技上做文章,成为致富带头人。通过先富的实践,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愿望,增强他们加快发展的信心;通过项目带动、生产帮助、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和支持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二是要发挥引导作用,寻找发展门路。当前,一些农村地方,千条路,万条路,苦于没有致富新路。基层党组织要集中党员干部的智慧和资源优势,利用“致富带头人”的影响力积极向群众宣传其致富经验,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引导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三是要发挥协调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现阶段是改革的深水区,也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期,但在基层依然面临各种问题和矛盾,比如有的群众目光短浅、斤斤计较,在集体占用自己的土地时不顾大局,漫天要价;有的群众有“红眼病”,见不得别人好,工作不配合,等等。基层党组织要敢于直面问题,及时协调和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来推动发展。

四是要发挥阵地作用,树立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好党组织活动场所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思想和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等,传授技术知识,宣讲致富能手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大家受益。同时,要把农村中创业致富、积极扶持贫困户的党员作为带富典型进行宣传,使之成为党员学习的榜样;也要把积极转变观念、依靠一技之长增加收入的贫困户作为致富典型进行宣传,使之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

国家扶贫日心得体会3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贫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长期原因。除了历史的、区域的等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主观上的原因。如经济薄弱村主要的还是村支两委的软弱涣散,贫困家庭主要还是没有勤劳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借助外力的帮扶是必须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很多地方戴上扶贫的帽子就不想脱,扶贫的项目上了不少,但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老百姓不满意。归根到底,还是脱贫致富主体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内因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所以精准扶贫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确划分扶贫对象的类型,采取按户分策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主要通过帮助其安排就业或新上农业生产项目等产业扶贫办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主要还是要通过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解决。

开展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们挂钩帮扶的薄弱村来说,要解决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两大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集体有钱了,村干部才能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村民的就业,才能解决村民的困难。

所以我们在制定挂村帮扶工作方案时,一定要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要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所以在帮扶方案的制定、项目的选择、方案的实施等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必须紧紧团结和依靠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坚持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

在考虑村体经济发展时,还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凡事都要在镇村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的框架下实施。发展项目选择注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三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由于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限性,我们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收益时间。除了上一些打基础、长远发展的项目外,还要注重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稳的短频快项目,确保能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国家扶贫日心得体会4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地处黄河滩区,全县有 贫困村129个,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 下大量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当地群众一直有从事发制品、条柳编、纺线等手工业加工的传统。前几年,有些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将一些对技 能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村里,搭起“小窝棚”招揽群众务工。2015年起,菏泽市因 势利导,对这种“小窝棚”进行改造提升,将其 建成“扶贫车间”。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建成 “扶贫车间”1803个,有383家企业入驻,直 接安置和带动191341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使 57685名群众脱贫,其中妇女49724人、残疾人519人、60岁以上老人8653人(含80岁以上 的69人)。

鄄城县“扶贫车间”的主要做法。一是领导 力推,多方援建。鄄城县通过县财政扶持、第一 书记和县直部门援建、重点企业捐建等方式,利用闲置民房、小学旧址、村级活动场所旧址等, 在每个行政村都新建或改建了 1个300平方米左 右的“扶贫车间”。二是明确四项要求。即:“扶贫车间”内贫困人口用工占比不低于30% ;车间 离村公路不超过200米;靠近村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等公共场所;实行弹性工作制,务工贫困群众送完孩子、伺候完老人、干完农活后,再去 车间打工挣钱。三是对经营“扶贫车间”吸纳安 置贫困人口较多的企业,给予用电、租金等方面的优惠,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并由 金融机构对其量身定做贷款支持方案。

鄄城发展“扶贫车间”,群众在村里接单搞 加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小,还缓解了企 业“招工难、用工贵”困难,探索出一条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的新路子。一是消除了贫困 群众“等靠要”依赖心理,增强了靠勤劳双手创 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志气。二是留守妇女有了工作,专心生产、增加收入的多了,串门聊天、玩 扑克打麻将的少了。三是“扶贫车间”成为村民 交流重要场所,拓宽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四是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节约了建设成本,降低了 用工成本,实现了群众就业增收和企业持续发展 的双赢。

下一步,国务院扶贫办将发挥东西扶贫协 作制度优势,引导一批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 企业转移到西部贫困地区,在交通便利、有独特资源禀赋的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 建设分布式扶贫就业车间,更多地带动贫困人 口增收脱贫。

国家扶贫日心得体会5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通过了将10月17日设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决议,旨在促进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减贫意识。郑文凯表示,我国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据了解,今年“扶贫日”期间的活动包括召开社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和社会扶贫座谈会、举办“10·17”减贫论坛等,国务院扶贫办等有部门将积极发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和武警部队、大中小学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动员能源、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有关行业投身社会扶贫,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11

然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是在面临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财力日益强大、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扶贫基础日益牢固等空前的机遇下,也同时面临诸多的困难: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多,发展差距依然大;二是贫困人口多处于山区或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项目建设及生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三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产业化发展滞后,带动能力差,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化项目不易;四是返贫问题突出,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大;五是地方扶贫机构有弱化趋势,部门及社会参与扶贫意识淡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群困难局面难以改善,有自然生产、生存环境条件因素,人本身自然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他们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较少,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心较少。因此,脱贫工作任重道远,加快脱贫致富必须找准切入点。

二、可借鉴的扶贫开发成功典范

市的扶贫集团〔2〕---社会大扶贫的方式开展扶贫工作可以借鉴。市是中央的直辖市,渝中是经济发达区,渝东南、渝东北为集中连地贫困地区,面积占全市2/3,人口占全市的44%,全市有个贫困村处于500-米海拔地区。市的扶贫开发以扶贫集团方式进行,所有市直单位和实力雄厚的企业组成18个扶贫集团对口帮扶18个贫困县,集团领导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具体的做法是: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有关扶贫工作文件,成立领导机构,组建扶贫集团;二是每个市直成员单位下派干部指导工作,集团每年开两次工作会议;三是每个扶贫集团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帮扶内容,定点到村、到户、到人。

市人大扶贫集团,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有市水利厅、西南大学及民营企业等19个成员单位,对口帮扶忠10县。扶贫集团下设办公室,每年召开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开展各种慰问活动和检查督促活动等。扶贫集团主要是从发挥资金优势、物能优势、科技优势、智力优势等,采用九种模式,开展扶贫。九种模式:一是教育扶贫,建立助学金,送书、送电脑、培训师资等;二是医疗扶贫,帮助乡镇、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院条件,组织市医院医生义务诊疗;三是文化扶贫,送戏、送图书、送致富脱贫典型进村入户;四是科技扶贫,发挥大学优势传授技术;五是水利扶贫,水利建设项目安排上倾斜,优先人饮、灌溉;六是产业扶贫,引导发展生产,增强造血功能;七是交通扶贫,改善贫 困地区的交通设施;八是劳务扶贫,对贫困户进行建卡,组织劳务输出创收,每个贫困家庭有1人以上转移就业;九是旅游扶贫,引导农民挖掘优势发展农家乐,市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市民、干部到农家乐旅游促贫困农民增收。

同时,市还建立了单位、企业、个人对口贫困村帮扶制度开展扶贫工作。市人大创建了人大代表帮扶活动,市、县、乡三级6万名人大代表联系了6万个贫困户。市委组织部号召每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每个党员每年拿出一个月工资资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市人大扶贫集团工作成效十分显著,最近的5年共为忠县争取到位扶贫资金4.39亿元,年均近亿元,是财政项目扶贫资金的近12倍,还引进15个项目。

市的扶贫集团只是一个具有社会性质,是行善,只做帮扶工作,助推扶贫工作的社会组织。其所从事的只是履行一个扶贫责任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集团”有效运行,使社会上的每个单位、每个公民很好履行了一个扶贫济困责任,人们的良知以此为平台得到尽情展现。

重庆扶贫集团模式,能将政府部门的组织和管理优势、发达地区的优势、科研院校的科技信息优势、工商企业的市场优势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优势,同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推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人才培训等等,整体发挥了集团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资金资源筹集、项目实施方面,充分体现了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

三、以社会大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

(一)社会扶贫工作具有坚实的基础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提出了以项目扶贫、部门扶贫、社会扶贫及国际合作等扶贫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下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4号)指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总书记总书记倡导:“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可见,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组成部分,是扶贫开发的一支力量,同时更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坚力量,开展社会大扶贫有坚实的政策基础。

2.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开展社会扶贫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中华民族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如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社会扶贫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

(二)转移观念,建立社会大扶贫的思想意识

1.扶贫的本质。扶贫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通过帮扶等各种形式发挥需要帮扶地区(对象)主观能动性,将需要帮扶地区(对象)自身的资源和帮扶的优势结合,强强联合使需要帮扶地区(对象)真真正正脱贫致富,使帮扶事业由输血型转变成造血式扶贫,形成良性循环。

2.扶贫方式〔3〕。在扶贫分类上,把政府专职机构扶贫称为政府扶贫,把政府非专职机构的扶贫行为划入社会扶贫范畴,把政府非专职机构的扶贫称为社会扶贫。由此,社会扶贫也就包括政府非专职机构扶贫和非政府组织扶贫(如工厂、企业、社会群团、爱心人士扶贫)。社会扶贫和政府扶贫行为上,分别是前者做份外之事,后者做份内之事。

3.扶贫资金的来源。政府专职机构扶贫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社会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来自社会捐赠,如企业、社团和个人捐赠,具有显著的社会扶贫特征;二是间接来自社会捐赠,即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把管辖区纳税人创造的财政收入捐赠给管辖区外的贫困农民;三是资源使用权的转移,也就是政府部门将他们使用的专项财政资金配置到扶贫点上。

可见,政府扶贫资金来源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而社会扶贫资金来源及其广泛。

4.新的扶贫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各式各样的慈善、爱心捐助都已成为时尚,特别是以社会公益事业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发展。非政府组织动员社会资源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力量。在社会扶贫事业成为我们一种责任的情况下,充分引导和利用好这一力量,将有力助推扶贫工作。因此建立起社会大扶贫的理念,就是建立一种扶贫创新理念,建立一种扶贫新模式。

(三)营造良好的扶贫环境,广泛开展社会扶贫

1.强化宣传,切实提高全社会做好扶贫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扶贫范围。行动源于认识,有什么样的认识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动力。因此,充分发挥我党宣传工作的优势,广泛宣传扶贫工作重要性,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全社会将扶贫作为自己份内的事,人人参与、人人出力,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扶贫氛围。曾说共产党人最怕就是怕“认真”两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证明,共产党人认定的事,下定决心的要干的事情,没有干不成功的。因此,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优势。

2.强化领导,人人参与,从领导做起,从干部做起,从党员做起,从上到下,从领导到广大干部群众,心怀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的疾苦,为贫困人口,为扶贫工作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扶贫工作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3.创新扶贫组织机构和扶贫方式方法,扶出真实效。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工作,最终就是通过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非专职扶贫部门的行动有效衔接,实现政府扶贫济困的功能。因此,必须创新扶贫组织机构和扶贫方式。一是探索建立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群众认可的扶贫对点识别方法,确保把最需要扶持的贫困对象纳入扶贫扶助范围,并建档立卡。当前全区正在开展的农村贫困对象的识别及建档立卡,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迅速推进,按时完成。二是创新各种扶贫机构,如构建扶贫实体,组建扶贫集团,培育非政府扶贫组织,培育非营利性扶贫企业等等,以此为扶贫载体,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三是创新扶贫方法,如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定点扶贫制度。采取结对子帮扶、非公有组织帮扶、扶贫志愿者扶贫等方式帮扶。同时可以探索推行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党员、团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号召派人士,社会公民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等。四是广泛筹集扶贫资金,扶出真实效。当尽可能加大农村扶贫资金预算,加强政府扶贫工作的同时,尽可能采取有效的办法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到社会扶贫工作当中。如对政府非专 职扶贫部门,通过政府强制性政策措施,调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之中。通过各种社会扶贫组织机构筹集筹集社会扶贫资金,以多种方式如爱心人士捐赠、社会公益演出等等方式,筹集社会扶贫资金。

总而言之,坚持“能力有大小,爱心无贵贱,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通过全社会动员,全民行动,有效开展社会大扶贫工作,最终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参考资料: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12

下面,我就代表局领导班子和个人作分析检查。

首先,我对局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与全国、全省各市一样,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市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扶贫工作县(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有了较大改善,贫困县(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整体经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个别贫困县甚至跨入了全省十强县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扶贫部门和市直兄弟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扶贫县(区)干部职工,尤其是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当然,也倾注了我们扶贫系统历届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31年扶贫开发的历史值得认真总结;××31年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取得的成效值得认真总结;××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创造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在××扶贫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值得总结和表彰。但是,我们在看到扶贫开发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迄今扶贫开发工作中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市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致贫因素虽然有所改善,但迄今尚未根本改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干旱”、“光秃”、“沟壑”、“闭塞”和“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资源流失”、“资金流失”、“劳动力流失”和“人才流失”等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和艰苦奋斗。

二是我市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旱涝霜雹自然灾害频发而避灾能力很弱,因灾、因病、因学和因市场波动等因素造成大面积致贫返贫的压力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

三是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情况同时存在,并且后者更为严重。至今,文水、汾阳、孝义三个县(市)尚未被列入国家和省扶贫工作县(市)范围,这三个县(市)2008年底还有10.8万低收入人口没有机会享受扶贫政策的扶持。

四是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五是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六是到2020年,全国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方针、要求、机制、战略等已经制定,政策体系正在完善,下一个10年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工作已经启动,而我市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刚刚形成,尚待进一步修定完善和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

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这些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是:

第一、××的“五大”贫困特征和“五个”致贫因素,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取得效果。因此,××的扶贫开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而不是靠三两个阶段性的攻坚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突击战”。长期以来,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扶贫部门的同志,在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上,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急于求成的情况。“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时期十年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都明显带有这一特征,各级都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实施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就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但扶贫工作的实际结果是,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贫困人口并未减少,有时候还会增加。以××市为例,其贫困人口一直保持在100万人左右。这本身说明,在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彻底解决和消除之前,贫困问题就不会消除。由于××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市的贫困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除此而外,贫困概念还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前,贫、富的概念不会消失,贫困与富裕的矛盾会一直存在,扶贫济困问题一直会是社会领导者与组织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到2010年底以前,我们即使圆满完成了扶贫开发的阶段性任务,也只是基本解决了我市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讲,就是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群众的“饭能吃饱,衣能穿暖,居能蔽风雨”的绝对贫困问题;到2020年,我们即使胜利实现了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也只是解决了我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这就是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绝对贫困现象虽然基本消除了,但相对贫困现象还会依然存在,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不会结束,扶贫开发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从事扶贫开发的同志,尤其是领导同志,一定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协助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战略,克服急于求成思想,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当然,到2021年以后的贫困程度,肯定与现在的贫困现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我们也要科学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如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意见》(2011—2020)、“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扶贫开发计划等,以使扶贫开发工作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地取得成效,以使绝对贫困现象能够在2020年年底之前逐步加以消除,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二,××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返贫压力不断增加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由于我市的区位劣势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短时间内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造成的,但从主观方面讲,过去直至现在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和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扶贫开发考核体系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使得贫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倾斜“基数”不倾斜“绩效”,使得一些县的贫困人口迟迟得不到减少,并且出现了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竞相争取挤入国定、省定、插花贫困县的不正常现象。从我个人主导思想上也认为:××市扶贫局和各县扶贫办在2008年底保住了山西省扶贫开发最大市的头衔,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政绩”,因为贫困人口少了、贫困村少了,省级以上给的扶贫资金就少了(临县、兴县沾了一个很大的光,石楼、中阳受了一个很大的害)。由于利益驱使和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这种不科学的扶贫政策和考核体系不改变,即使区位劣势和自然条件逐步改善了,但贫困人口基数问题与返贫人口数量过大的问题也不会解决,而且会在越扶越“贫”的怪圈中越陷越深。

第三,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目标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问题,从客观上讲,我市地处内陆山区,区位劣、条件差、灾害多、抗灾能力弱,再加上改革开放起步迟、发展慢、观念旧、技能低,综合素质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造成了较大的贫困人口基数和较多的基础设施欠账。尽管近年来,中央和省政府每年财政以5000万元的增幅投入我市的扶贫开发事业,从2007年度不足1亿元到2009年会突破2亿元,但其与我市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以及需要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比,仍是“小补丁补大窟窿”,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市、县两级规定的扶贫开发配套资金跟不上,各级扶贫部门的经费捉襟见肘,使得一些该做的前期工作,如规划、设计和论证,扶持贫困对象认定与扶持项目确定,以及项目实施后的检查、验收与跟踪绩效评估等跟不上,从而造成了瞄准机制不准和扶贫政策脱靶与外溢的问题。

从主观上讲,县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特殊的扶贫资金与普通的支农资金两者之间的政策界限区别的不是很清晰,把针对贫困人口的特殊的扶贫开发资金视同于普通的支农资金捆绑整合使用(其在移民扶贫项目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而县级扶贫部门不据理力争,省、市扶贫部门也避事宽容,是造成这一问题较长期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原因。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各级树立起了正确的政绩观后,这一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第四,关于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问题,其客观原因是在新世纪初我们做扶贫开发规划时扶贫系统人员少、时间紧、经费缺,只是套着国务院和省政府《纲要》、《规划》作出了我市的十年扶贫开发《意见》,在之前未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规划本身不甚符合××各县(区)实际;另外,《意见》实施的主动权在省级以上而不在市县两级,我们只能被动适应,不能创造性地主动开展工作,如因完成“三个确保”任务而使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市、县两级甚至省扶贫办也无能为力。当然,从主观上分析,也有我们争取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除此而外,扶贫开发的一些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如扶贫开发规划应当怎样制定?扶贫项目应当怎样管理?扶贫开发效果应当怎样进行评估?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极差的相关责任人应如何追究等,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和制度,也就是说扶贫开发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这些弊病只有在扶贫开发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之后和扶贫开发工作完成立法以后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第五,关于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机制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的问题,需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结束后,从上到下来进行理顺。

第六、关于××市2011—2020年新的扶贫开发十年《意见》与“十二五”规划制定问题,我们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的安排,积极开展制定前的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上述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主客观原因分析,我们在学习、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对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具体工作内容已经拿出了一个初步意见,征求了各县(市、区)扶贫办的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这个思路我们初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其具体内容为:

咬住“一个目标”:全市到2020年底以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抓好“两轮驱动”: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农村低保为主的救济式扶贫;另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民政部门负责的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扶贫部门负责的开发式扶贫要做到应扶尽扶,并且两个部门要搞好衔接,特别注意交叉部分贫困群众的救助和扶持工作。

坚持“三条方针”:第一条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变“输血”为“造血”,以扶持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缩小发展差距为目的;第二条是坚持开放式扶贫方针,形成以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为主体,社会扶贫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第三条是坚持立体式扶贫方针,变一次性经济扶持为主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

围绕“四个着力点”:一是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四是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实施“五大扶贫开发工程”:一是要实施好“整村推进工程”;二是要实施好“移民扶贫工程”;三是要实施好“雨露计划工程”;四是要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程”;五是要搞好“产业化扶贫工程”。

做实

“六项”工作:一是要科学确定我市贫困人口标准,并与省定、国定标准有机对接;二是要准确划定贫困区域类型,实行按主导产业分区域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三是要在专家指导下制定扶持特殊类型贫困区域扶贫开发的整体规划;四是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整合各类社会扶贫资源,以保证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五是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注重扶贫开发效果,积极开展小额信贷贴息、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并创造条件启动中国扶贫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联手开展的金融扶贫试点工作;六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健全扶贫开发机构,强化扶贫开发队伍,进一步完善巩固扶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开展对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一是沿黄(河)红枣改良扶贫开发区;二是优种核桃规模栽植扶贫开发区;三是杏树、沙棘覆盖扶贫开发区;四是以脱毒种薯推广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化扶贫开发区;五是谷子、莜麦、胡麻、葵花等优质小杂粮与油料作物规模种植扶贫开发区;六是设施棚菜(瓜、果、菌类)扶贫开发区;七是牛羊猪鸡兔标准化舍饲规模养殖扶贫开发区。在这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内,都要扶持发展与扶贫主导产业相配套的扶贫龙头企业,贮藏、加工、运销、服务体系以及扶贫开发行业协会。

由这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分项目规划,组成××市

“黄土高原沟壑区特殊类型贫困区”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并结合即将出台的全国、全省第二个农村扶贫开发10年《纲要》、《规划》(2011—2020)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出我市相应的扶贫开发《意见》与《规划》。

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八项机制”:一是以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制定、论证、评估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逐年总结、修订、完善等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二是以扶贫对象的识别、瞄准、进入和退出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动态监测机制;三是以贫困人口减少和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绩效考核机制;四是以各级政府扶贫开发投入逐年增加与各类扶贫资源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扶持机制;五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扶贫中引入市场机制;六是以管办分离、项目报帐、审计评估、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项目监管机制;七是以各级扶贫领导组牵头抓总,各级扶贫部门承办,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为主体,社会扶贫为补充的扶贫开发协调机制;八是以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实施、企业捐助、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动员机制。

上述扶贫开发思路和工作内容,我们仍在修订和完善过程中,预计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结束时能够最后确定。对于这些思路和工作,局机关自己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不等不靠,立即着手开展工作;对于县(区)一级党委、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督促各县(区)尽快加以解决;对于需要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向市扶贫领导组打出请示报告,请求市委、市政府领导帮助解决;对于需要经过上级扶贫部门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给省扶贫办乃至国务院扶贫办写出意见或建议,在上级制定方针政策时能够给予考虑。

以上就是我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检查。

其次,我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安排,局党组在集中精力分析检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中班子和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找。通过学习、调研、走访、座谈、书面征求意见和与班子成员以及科级干部相互交流谈心,总体来说,大家对十六大以来,尤其是2006年底市扶贫局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以来的工作是肯定的。大家认为新班子组成以后,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理顺了局机关多数干部的情绪,统一、稳定并且扩展了各县(区)扶贫工作机构,争取到了较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特别是在去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来××调研时,××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受到了省扶贫领导组和国务院扶贫办主要领导的好评,给市委、市政府争了光,给全省扶贫系统争了光,因而2008年度被省扶贫办列在10个扶贫工作市之首进行了表彰。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问题和不足。其中比较集中的反映,还是在今年3月下旬市委、市政府2008年度责任制考核组经过与局机关的每位干部职工谈话后,对局党组提出的三条反馈意见的内容:第一是班子成员沟通不够;第二是有的班子成员定位不准;第三是2008年度责任制分解不科学。其中第一条意见是这三条意见和建议的核心,切中了我局的症结和要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抱着边学、边整、边改的态度,从责任制考核结束到现在,我利用“五一”假期和星期六、日的时间,主动与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科室中心负责人普遍进行了1—2次的谈心沟通。在谈心中,我与每个同志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沟通思想,并力求形成共识。通过这些谈心活动,弥合了隔阂,增进了团结,达到了相互不纠缠历史旧账,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的,为进一步建设和谐型机关奠定了基础。

扶贫个人心得体会篇13

下面,我就代表局领导班子和个人作分析检查。

首先,我对局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与全国、全省各市一样,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市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扶贫工作县(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有了较大改善,贫困县(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整体经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个别贫困县甚至跨入了全省十强县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扶贫部门和市直兄弟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扶贫县(区)干部职工,尤其是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当然,也倾注了我们扶贫系统历届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31年扶贫开发的历史值得认真总结;××31年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取得的成效值得认真总结;××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创造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在××扶贫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值得总结和表彰。但是,我们在看到扶贫开发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迄今扶贫开发工作中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市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致贫因素虽然有所改善,但迄今尚未根本改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干旱”、“光秃”、“沟壑”、“闭塞”和“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资源流失”、“资金流失”、“劳动力流失”和“人才流失”等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和艰苦奋斗。

二是我市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旱涝霜雹自然灾害频发而避灾能力很弱,因灾、因病、因学和因市场波动等因素造成大面积致贫返贫的压力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

三是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情况同时存在,并且后者更为严重。至今,文水、汾阳、孝义三个县(市)尚未被列入国家和省扶贫工作县(市)范围,这三个县(市)2008年底还有10.8万低收入人口没有机会享受扶贫政策的扶持。

四是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五是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六是到2020年,全国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方针、要求、机制、战略等已经制定,政策体系正在完善,下一个10年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工作已经启动,而我市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刚刚形成,尚待进一步修定完善和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

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这些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是:

第一、××的“五大”贫困特征和“五个”致贫因素,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取得效果。因此,××的扶贫开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而不是靠三两个阶段性的攻坚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突击战”。长期以来,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扶贫部门的同志,在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上,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急于求成的情况。“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时期十年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都明显带有这一特征,各级都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实施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就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但扶贫工作的实际结果是,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贫困人口并未减少,有时候还会增加。以××市为例,其贫困人口一直保持在100万人左右。这本身说明,在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彻底解决和消除之前,贫困问题就不会消除。由于××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市的贫困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除此而外,贫困概念还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前,贫、富的概念不会消失,贫困与富裕的矛盾会一直存在,扶贫济困问题一直会是社会领导者与组织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到2010年底以前,我们即使圆满完成了扶贫开发的阶段性任务,也只是基本解决了我市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讲,就是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群众的“饭能吃饱,衣能穿暖,居能蔽风雨”的绝对贫困问题;到2020年,我们即使胜利实现了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也只是解决了我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这就是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绝对贫困现象虽然基本消除了,但相对贫困现象还会依然存在,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不会结束,扶贫开发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从事扶贫开发的同志,尤其是领导同志,一定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协助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战略,克服急于求成思想,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当然,到2021年以后的贫困程度,肯定与现在的贫困现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我们也要科学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如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意见》(2011—2020)、“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扶贫开发计划等,以使扶贫开发工作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地取得成效,以使绝对贫困现象能够在2020年年底之前逐步加以消除,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二,××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返贫压力不断增加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由于我市的区位劣势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短时间内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造成的,但从主观方面讲,过去直至现在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和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扶贫开发考核体系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使得贫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倾斜“基数”不倾斜“绩效”,使得一些县的贫困人口迟迟得不到减少,并且出现了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竞相争取挤入国定、省定、插花贫困县的不正常现象。从我个人主导思想上也认为:××市扶贫局和各县扶贫办在2008年底保住了山西省扶贫开发最大市的头衔,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政绩”,因为贫困人口少了、贫困村少了,省级以上给的扶贫资金就少了(临县、兴县沾了一个很大的光,石楼、中阳受了一个很大的害)。由于利益驱使和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这种不科学的扶贫政策和考核体系不改变,即使区位劣势和自然条件逐步改善了,但贫困人口基数问题与返贫人口数量过大的问题也不会解决,而且会在越扶越“贫”的怪圈中越陷越深。

第三,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目标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问题,从客观上讲,我市地处内陆山区,区位劣、条件差、灾害多、抗灾能力弱,再加上改革开放起步迟、发展慢、观念旧、技能低,综合素质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造成了较大的贫困人口基数和较多的基础设施欠账。尽管近年来,中央和省政府每年财政以5000万元的增幅投入我市的扶贫开发事业,从2007年度不足1亿元到2009年会突破2亿元,但其与我市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以及需要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比,仍是“小补丁补大窟窿”,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市、县两级规定的扶贫开发配套资金跟不上,各级扶贫部门的经费捉襟见肘,使得一些该做的前期工作,如规划、设计和论证,扶持贫困对象认定与扶持项目确定,以及项目实施后的检查、验收与跟踪绩效评估等跟不上,从而造成了瞄准机制不准和扶贫政策脱靶与外溢的问题。

从主观上讲,县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特殊的扶贫资金与普通的支农资金两者之间的政策界限区别的不是很清晰,把针对贫困人口的特殊的扶贫开发资金视同于普通的支农资金捆绑整合使用(其在移民扶贫项目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而县级扶贫部门不据理力争,省、市扶贫部门也避事宽容,是造成这一问题较长期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原因。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各级树立起了正确的政绩观后,这一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第四,关于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问题,其客观原因是在新世纪初我们做扶贫开发规划时扶贫系统人员少、时间紧、经费缺,只是套着国务院和省政府《纲要》、《规划》作出了我市的十年扶贫开发《意见》,在之前未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规划本身不甚符合××各县(区)实际;另外,《意见》实施的主动权在省级以上而不在市县两级,我们只能被动适应,不能创造性地主动开展工作,如因完成“三个确保”任务而使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市、县两级甚至省扶贫办也无能为力。当然,从主观上分析,也有我们争取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除此而外,扶贫开发的一些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如扶贫开发规划应当怎样制定?扶贫项目应当怎样管理?扶贫开发效果应当怎样进行评估?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极差的相关责任人应如何追究等,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和制度,也就是说扶贫开发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这些弊病只有在扶贫开发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之后和扶贫开发工作完成立法以后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第五,关于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机制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的问题,需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结束后,从上到下来进行理顺。

第六、关于××市2011—2020年新的扶贫开发十年《意见》与“十二五”规划制定问题,我们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的安排,积极开展制定前的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上述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主客观原因分析,我们在学习、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对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具体工作内容已经拿出了一个初步意见,征求了各县(市、区)扶贫办的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这个思路我们初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其具体内容为:

咬住“一个目标”:全市到2020年底以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抓好“两轮驱动”: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农村低保为主的救济式扶贫;另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民政部门负责的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扶贫部门负责的开发式扶贫要做到应扶尽扶,并且两个部门要搞好衔接,特别注意交叉部分贫困群众的救助和扶持工作。

坚持“三条方针”:第一条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变“输血”为“造血”,以扶持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缩小发展差距为目的;第二条是坚持开放式扶贫方针,形成以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为主体,社会扶贫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第三条是坚持立体式扶贫方针,变一次性经济扶持为主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

围绕“四个着力点”:一是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四是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实施“五大扶贫开发工程”:一是要实施好“整村推进工程”;二是要实施好“移民扶贫工程”;三是要实施好“雨露计划工程”;四是要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程”;五是要搞好“产业化扶贫工程”。

做实

“六项”工作:一是要科学确定我市贫困人口标准,并与省定、国定标准有机对接;二是要准确划定贫困区域类型,实行按主导产业分区域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三是要在专家指导下制定扶持特殊类型贫困区域扶贫开发的整体规划;四是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整合各类社会扶贫资源,以保证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五是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注重扶贫开发效果,积极开展小额信贷贴息、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并创造条件启动中国扶贫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联手开展的金融扶贫试点工作;六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健全扶贫开发机构,强化扶贫开发队伍,进一步完善巩固扶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开展对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一是沿黄(河)红枣改良扶贫开发区;二是优种核桃规模栽植扶贫开发区;三是杏树、沙棘覆盖扶贫开发区;四是以脱毒种薯推广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化扶贫开发区;五是谷子、莜麦、胡麻、葵花等优质小杂粮与油料作物规模种植扶贫开发区;六是设施棚菜(瓜、果、菌类)扶贫开发区;七是牛羊猪鸡兔标准化舍饲规模养殖扶贫开发区。在这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内,都要扶持发展与扶贫主导产业相配套的扶贫龙头企业,贮藏、加工、运销、服务体系以及扶贫开发行业协会。

由这七个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分项目规划,组成××市

“黄土高原沟壑区特殊类型贫困区”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并结合即将出台的全国、全省第二个农村扶贫开发10年《纲要》、《规划》(2011—2020)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出我市相应的扶贫开发《意见》与《规划》。

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八项机制”:一是以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制定、论证、评估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逐年总结、修订、完善等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二是以扶贫对象的识别、瞄准、进入和退出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动态监测机制;三是以贫困人口减少和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绩效考核机制;四是以各级政府扶贫开发投入逐年增加与各类扶贫资源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扶持机制;五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扶贫中引入市场机制;六是以管办分离、项目报帐、审计评估、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项目监管机制;七是以各级扶贫领导组牵头抓总,各级扶贫部门承办,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为主体,社会扶贫为补充的扶贫开发协调机制;八是以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实施、企业捐助、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动员机制。

上述扶贫开发思路和工作内容,我们仍在修订和完善过程中,预计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结束时能够最后确定。对于这些思路和工作,局机关自己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不等不靠,立即着手开展工作;对于县(区)一级党委、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督促各县(区)尽快加以解决;对于需要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向市扶贫领导组打出请示报告,请求市委、市政府领导帮助解决;对于需要经过上级扶贫部门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给省扶贫办乃至国务院扶贫办写出意见或建议,在上级制定方针政策时能够给予考虑。

以上就是我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检查。

其次,我代表领导班子和个人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安排,局党组在集中精力分析检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中班子和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找。通过学习、调研、走访、座谈、书面征求意见和与班子成员以及科级干部相互交流谈心,总体来说,大家对十六大以来,尤其是2006年底市扶贫局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以来的工作是肯定的。大家认为新班子组成以后,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理顺了局机关多数干部的情绪,统一、稳定并且扩展了各县(区)扶贫工作机构,争取到了较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特别是在去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来××调研时,××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受到了省扶贫领导组和国务院扶贫办主要领导的好评,给市委、市政府争了光,给全省扶贫系统争了光,因而2008年度被省扶贫办列在10个扶贫工作市之首进行了表彰。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问题和不足。其中比较集中的反映,还是在今年3月下旬市委、市政府2008年度责任制考核组经过与局机关的每位干部职工谈话后,对局党组提出的三条反馈意见的内容:第一是班子成员沟通不够;第二是有的班子成员定位不准;第三是2008年度责任制分解不科学。其中第一条意见是这三条意见和建议的核心,切中了我局的症结和要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抱着边学、边整、边改的态度,从责任制考核结束到现在,我利用“五一”假期和星期六、日的时间,主动与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科室中心负责人普遍进行了1—2次的谈心沟通。在谈心中,我与每个同志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沟通思想,并力求形成共识。通过这些谈心活动,弥合了隔阂,增进了团结,达到了相互不纠缠历史旧账,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的,为进一步建设和谐型机关奠定了基础。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