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工作要点实用13篇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1

二、坚持关注民生,进一步发挥人大职能

人大基本工作要求是始终牢牢把握民生,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出实效,改善民生上用实招,更好地集聚民智、反映民意、贴近民生。一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人大代表深入乡村一线调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同时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示范引领群众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来,当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人”。二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结合禁毒维稳、扫黑除恶工作的开展,搞好平安建设。开展大走访,对生态环境保护、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进行监督,持续关注疫情防控治理舆情事件,确保大局和谐稳定。三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紧盯农业产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社会民生等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坚持关注社会民生。

三、坚持为民服务,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2

二、强化工作监督,全力促进乡域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__*乡人大主席团要紧紧围绕全乡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增强实效。全年将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4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2次。

(一)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乡政府的工作监督,把监督和支持有效结合起来,寓监督于支持之中。要规范监督方式,延伸监督深度,加强对乡政府项目审批部门行政审批环节的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二)以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主题,开展专题调研,为乡党委、政府工作谏言献策,拟将辖区内的乡人大代表按村务组、村民代表组、公共事务组进行分类,对政府工作进行专门的监督,并就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意见,写出专题的调研文章。

(三)加强对社会治安工作的监督,听取乡相关部门工作汇报和驻村民警“双选”工作的汇报。

(四)加强对政府安全工作的监督,听取关于公共场所整治、食品安全的汇报。

(五)以关注民生为重点,支持政府建设新农村文化示范乡各项工作,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

(六)加强民主监事会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监督村务中的作用。

三、强化法律监督,推进依法治乡进程

乡人大主席团要充分发挥依法治乡中的监查作用,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贯彻实施。20__年乡人大主席团将着重检查《监督法》、《食品卫生监督法》、《食品卫生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四部法律的贯彻落实情况,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对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法律水平、依法履职的能力和责任感,适时召开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

四、 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乡人大主席团将进一步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为人大代表配备闭会期间联系公民手册,加强和规范代表工作,增强代表工作的实效,邀请人大代表列席政府工作会议等形式,拓展人大代表知政、参政、从政渠道,组织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人大代表视察活动,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质量,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使人大代表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

五、加强工作指导,促进各代表小组的工作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3

(一)乡镇人大组织健全,经费保障

全县8个乡镇依法设置了人大主席团,主席团由5—9人组成,普遍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人大主席,乡镇人大主席团设置了办公室,配备兼职人大干事8人。乡镇党委将人大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听取或专题研究乡镇人大工作。人大主席团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涉及有关重大问题时能及时向党委报告,需要党委统筹协调的,也得到了党委的支持,保证了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乡镇政府对乡镇人大行使职权所需的各项经费能予以保障,乡镇将人代会、主席团会议、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乡镇人大工作依法开展

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对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都十分重视,能依法按期召开,人代会的质量也逐年有所提高。乡镇人大主席团按照自治区乡镇人大条例规定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认真组织督办人代会代表所提议案、建议,结合各乡镇工作实际,组织代表视察、检查乡镇政府农、林、牧、工业、计划生育、市场管理、扶贫、民生等方面的工作,有的乡镇还探索开展了站所工作评议,有效地监督和促进了乡镇政府及站所的工作。听取和审议政府分管领导的专项工作,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尽职尽责。

(三)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日趋规范

1、工作制度不断完善。

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的召开已形成制度,每次召开会议能坚持邀请乡镇政府和相关人员列席。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基础工作也逐步规范,主席团都完善了二项职责(乡镇人大主席团职责,人大主席团主席职责);建立了五项制度(人大主席团工作制度,办理代表意见、建议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联系代表制度,代表“五个一”活动制度);建立了“六簿一册”(主席团会议记录簿,代表先进事迹记录簿,各级文件登记簿,代表议案和批评、建议、意见记录簿,代表小组活动记录簿,代表小组组建情况,代表花名册)。另外,乡镇人大主席团每年都有年度计划和工作总结,能按计划开展工作。

2、联系代表、选民工作更加紧密。

主席团成员经常深入基层走访代表,选民倾听代表心声,了解群众愿望,积极办理代表群的建议。有的乡镇人大主席团还在节日期间进行慰问代表活动,帮助代表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鼓励支持代表履职。充分发挥了代表作用,在代表中开展“五个一”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事迹,促进了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发挥了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人大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法制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仍需进一步规范

有的乡镇人大工作随意性大,没有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开展,有的制度不够规范,检查、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没有规范的程序,工作实效不够明显。

(二)有的乡镇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的力度不够

目前,乡镇人大主席在履行职责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监督力度不够,部分人大主席满足现状,或是认为人大监督作用不大,放松监督。二是在行使职权的程序上未严格依法进行。一些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不能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代表议案建议虽提出较多,但真正办理落实的较少。三是目前仍有部分乡镇人大主席直接负责政府的某些具体工作,有的甚至投入了主要精力,使人大工作既无精力开展,更不可能自己监督自己。

(三)乡镇人大主席和人大代表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了解,部分乡镇人大主席对人大工作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对人大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不能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有的代表的素质不高,有的缺乏代表意识,履职的主动性不高,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

(四)组织建设有待改善。

有的人大主席认为人大工作是二线,有的担任人大主席后,一直没有调整,工作没有起色。有的乡镇人大配备了工作人员,但因身兼多职,工作难以应付。有的不热心人大工作,没有投入精力,工作没有成效,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织保障。一是要配齐配强人大专职主席。各镇都要设立人大办公室,并明确一名专兼职人大工作人员。二是要进一步改善乡镇人大工作条件,落实好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三是要关心乡镇人大干部的成长,工作成效突出的,适时交流、提拔使用,使人大成为“一池活水”激发人大工作者的工作活力。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4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设区市和有关县(市、区)安委会普遍加强对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地开展。泉州市在11个县(市、区)各抓一个试点单位(其中省级试点单位3个),各试点单位都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成立“创安”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确保创安活动顺利开展。惠安县螺城镇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监员,并组建五个专项检查组,由各分管领导任组长;全镇各村(居)、各单位均成立了安全生产专项管理机构。晋江市安海镇也成立了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协调机构、三个办公室负责从事具体业务性的丁作,把工作内容细化分解,落实责任人。新罗区中城办事处为了落实“创安”活动,今年用于安全生产经费有10多万元,平时需要经费及时审批,年底还将拨出5万多元经费用于奖励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和集体,并配备了一辆安全监管专用车。连城县北固镇建立了安全生产基金,由三个持证煤矿各出资8000元,镇政府出资8000元,用于奖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积极贡献的管理人员。

(二)认真安排部署 各地围绕创建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这个目标,认真选择试点单位,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对照《福建省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考核细则》(下称细则),进一步量化分解,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泉州市丰泽区政府根据省、市关于创建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的要求,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过问试点情况,督促创建工作开展。区安监局抽出人员,全力以赴,指导、帮助泉秀街道办事处对照创建标准,落实有关制度。新罗区中城街道为确保安全生产合格街道活动有效地开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宣传发动、实施教育、检查督促、总结提高四个步骤,认真抓好落实。连城县北固镇召开了镇村干部、企业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动员大会,深入思想发动,明确工作要求。

(三)抓好基础工作 各地都按照《细则》,普遍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台帐和各种管理制度,促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企业安全生产丁作走上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大部分试点乡镇(街道)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晋江安海镇专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至8人,每人挂钩3-5个村(居)或一个工作点,负责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落实安全生产有关制度、要求。龙岩市新罗区中城办事处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配备了7名工作人员。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党丁委、办事处安全牛产工作做到年初有工作意见,月月有工作情况汇报,季度、半年有安全生产小结,年终有考核总结,保证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全面贯彻落实。二元区政府成立“创安”下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个乡镇(街道)都要配备专职安监干部,目前已到位17人。南平市有5个县(市、区)政府发文要求各乡镇成立安办,邵武市政府要求乡镇(街道)安办至少配备2名工作人员。

(四)广泛宣传发动 各试点单位都认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时机,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科普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并依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惠安螺城镇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了1600多人参加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平和县板仔镇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大会,对全镇的干部职工、镇直机关、企业负责人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在每周的工作例会上,都由镇长主持学习安全知识。晋江安海镇利用每周;星期一晚上镇子部例会前的半小时进行安全知识学习;村主要干部在每月10日工作例会上都安排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开展了以“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为主题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举办安全知识和消防知识培训。

(五)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绝大多数试点单位都建立了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制度、事故及险情应急处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正职领导、分管领导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新罗区中城街道建立健全了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制度、事故及险情应急处理制度,并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平和县板仔镇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工作会议,分析、布置、督促和检查全镇安全生产工作,把事故隐患问题逐一建立档案,并派专人进行跟踪检查,及时上报事故隐患及整改情况。福鼎市山前街道办事处为推动试点活动的开展,建立了14项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和规定。

(六)加强检查监督 各试点单位普遍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监督检查,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定期排查并认真治理事故隐患,对事故隐患实行定计划、定措施、定

责任人的整改制度,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整改到位。惠安县螺城镇今年来共组织检查各类企业2800家(次),查出事故隐患172条,整改168条,整改率达98%,其余6条也正在整改中。晋江安海镇今年来共组织镇机关于部、公安分局、劳务站人员2000人次,开展了5次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查小隐患600多条,发出整改通知210份,现场整改400多条。南靖县山城镇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今年来取缔了7家地下鞭炮作坊、2家小铁厂(地条钢厂)、2家旧锅炉厂、2家游戏机无证照经营户、1家液化气无证照经营户。连城县北固镇认真组织企管、公安、工商、电力、林业、土管等部门,对非法开采的个矿井进行封硐,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隐患。惠安县螺城镇注意加大安全投入,今年来投入资金120万元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全省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试点活动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进展顺利。但试点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试点单位发展不平衡。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的试点单位抓得比较紧,各项工作措施比较有力。但也有一些试点单位工作不落实,创建工作没有新的进展。个别乡镇甚至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试点单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考核标准是什么。二是组织领导不到位。有的设区市只把这项活动当成是一般的活动来号召,思想重视不够;有的市、县安监局在抓这项工作时,也只是一般地过问,没有深入地检查指导;有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镇领导与分管领导没有安全生产责任分工,镇与村没有签订安全责任书。三是检查指导不够有力。有的设区市、县(市、区)对试点单位的工作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平时也很少进行督促检查,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地研究解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镇没有季度防范重、特大事故会议纪要和记录,一些试点单位的各类检查和隐患整治也没有记录。四是教育培训达不到要求。根据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的要求,试点单位辖区内法人代表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率要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职工“三级安全教育”率达100%,但从目前看,普遍达不到要求。

二、充分认识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紧追感和责任感

近几年来,全省各类事故大多数发生在乡镇(街道)以下的基层单位,尤其是乡镇的个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居高不下。在全省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活动,目的就是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促进乡镇(街道)及其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其重大意义:

一是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实到位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省在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做了大量了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乡镇(街道)一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重形式、轻内容,重部署、轻落实的问题较为突出。乡镇(街道)一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全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活动,可以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乡镇(街道)行政正职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可以有效克服目前乡镇(街道)安全生产丁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真正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二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厂作“关门前移、重心下移”的必然要求。中央领导多次指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关键是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逐级衰减,国家和省里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在有些基层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为此,兄弟一些省(市)已在加强乡镇及其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丁作中作了探索和尝试,开展了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也多次强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要立足防范,强化监管,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县乡特别是乡镇(街道),切实解决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十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加强乡镇(街道)一级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的客观要求。随着我省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经济总量的增大,乡镇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的乡镇(街道),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迅猛增加,这些企业在推动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事故隐患较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已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国家有关方面统计,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各类重、特大事故,有80%以上发生在乡镇及以下。目前,我省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只设到县(市、区),乡镇(街道)没有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造成许多乡镇(街道)辖区内大量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处于无人管、不会管的状况。因此,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活动,进一步促进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强化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是一项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十分重要的工作。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全省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的深入开展

从今年开展的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情况看,这项活动意义重大,效果明显,许多人都反映,抓这项工作抓到点子上了。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活动开展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全省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活动目标步骤 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活动,要紧密联系本地区实际,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为此,全省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活动要稳步推进,分类指导,逐步到位。总的要求是要在今年全省27个乡镇(街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明年继续扩大试点,每个设区市的试点面要达到乡镇(街道)总数的20%以上,有条件的设区市要加快步伐,扩大试点,稳步推进;争取尽快推开。

(二)活动主要内容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以及乡镇(街道)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职责,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机构建设、安全生产措施和保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事故隐患治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和“三同

时”工作、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事故统计报告、事故控制目标等八项主要工作,这八项主要工作基本涵盖了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内容。各级安监机构要帮助试点乡镇(街道),切实围绕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按照省政府安委会制订的《实施方案》和《细则》,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计划和各项制度、措施,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试点乡镇(街道)必须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相应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建立与本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现状相适应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关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我们将提请省政府研究。但在目前情况下,各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加以解决。可以学习一些试点单位的做法,由设区市或县(市、区)政府下发文件,明确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由政府下文设立专门的安监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经费由财政列入行政预算;二是由政府下文设立专门的安监机构,人员从乡镇(街道)其它部门抽调,列为安全生产专职人员,经费由乡镇(街道)财政专项安排解决。

(四)加强安全生产措施和保障 试点乡镇(街道)应当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有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总结。要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层层分解落实,并严格进行考核。要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要求,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特、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会议,分析、布置、督促和检查本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防范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对本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对乡镇(街道)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建立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

(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基本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基本制度,形成乡镇(街道)按制度建设的良好氛围,是推进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落实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保证。试点乡镇(街道)要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等七项基本的工作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会议台帐、安全生产检查台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台帐、特种作业人员台帐、特种设备台帐、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台帐、事故管理台帐等安全生产的基本工作台帐,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事故隐患治理 试点乡镇(街道)要对所属村(居、社区)及安全生产重点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问题。要根据上级的部署,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定期排查并认真治理事故隐患,对事故隐患整改,要实行定计划、定措施、定责任人,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整改到位。乡镇(街道)要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范、施救设施;对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要加快整改,弥补安全欠帐。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落实监控措施和责任,防止因隐患失管失控而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七)认真落实奖惩措施 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每年组织一次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档次,凡考核不合格的要责令整改,取消年度各类评比资格。各县(市、区)安监局在实施考核中,要严格按照《福建省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管理达标考核细则》的标准进行考核,对在达标考核中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设区市安监局要对达标考核工作进行验收,省局将对达标考核工作进行督查。对考核合格的乡镇(街道)第一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要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乡镇(街道)第一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要公开批评教育,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省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涉及方方面面,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群策群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要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是抓好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的重要保证。各乡镇(街道)要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抓“创安”工作,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要把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内窑来抓,大力宣传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有计划、有部署地推进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的开展;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5

近年来尽管在地方立法上或多或少地对乡镇人大的职能作了一些规定,但由于现行法律对此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难以形成乡镇人大工作的大环境,导致不少地方的乡镇人大工作举步维艰。

乡镇基层人大工作困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不够统一。对乡镇人大主席团是否可以开展闭会期间的工作,存在不同看法。其根源在于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在不少地方除每年的乡镇人代会外,基本没有人大活动,有的甚至连人代会也没有按规定召开。建立了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在闭会期间的工作也常常受到冷遇和指责,乡镇人大主席被抽调安排搞经济工作,乡镇人大工作名存实亡。二是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呈党政化趋势。在不少地方的乡镇人大主席团构成中,不仅包括了正副书记、组织员,甚至还包括了一些行政职能部门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首长负责制”取代了人大的“合议制”,使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功能受到扭曲,从而难以自主开展工作。三是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乡镇人大主席团不能完全坚持依法办事。由于少数地方乡镇党委的民主法制意识不够强,习惯于个人意志代替集体意[:请记住我站域名/]志,干预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使人代会的召开、大会选举不能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办,把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开成了党委会、人代会开成了党员大会,限制和制约了人大代表应该享有的民利,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法行为。四是乡镇党委对人大主席团的工作重视支持不够。党委干部与人大干部不能同级同待遇;人代会经费不足,“短斤少两”现象比较突出;主席团办公设施较差,有的甚至“有牌子而无桌椅”,与当地党政部门形成强烈的反差;乡镇党委对主席团工作忽冷忽热,一旦有选举任务时,抓得比较紧,选举过后,则抛之脑后,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四是乡镇人大主席团自身建设不足。有不少主席团成员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主动性不够,对如何开展工作,心中无数,习惯于得过且过,损害了乡镇人大权威,导致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五是县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的指导不够,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各自为阵,既缺乏舆论的引导,又缺乏强有力的工作支持,因此,难以形成合力。

做好乡镇人大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处理好“三个关系”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先决条件。一要处理好与党委的关系,做到与党委合拍。要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主动争取党委的领导。工作上,按时完成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行动上,与党委同步、目标同向。对重大问题主动向党委汇报,使人大工作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得到党委的重视和领导。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大的优势,善于把党委的主张通过法律程序变为全乡镇人民的实际行动。二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做到与政府合力。乡镇人大与乡镇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乡镇人大一方面要敢于监督,督促乡镇政府成员学法、守法、执法,支持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又要善于监督,把对政府监督的立足点放在对政府工作的支持、促进上,找准监督与支持的结合点,真心诚意帮助政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三要处理好与人大代表的关系,做到与代表合心。密切与代表的联系,生活上时刻关心代表的冷暖,工作上时刻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及时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等活动,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好代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

二、创新机制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动力源泉。一要激活用人机制。把那些德才兼备、热爱人大工作的同志选拔到乡镇人大主席岗位,对乡镇人大主席届中既要相对稳定,又要合理流动,保证人大主席工作岗位进出口通道畅通,使之工作有劲头,前途有奔头。要优化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结构,增加一定比例的村社干部代表、农民代表。二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乡镇人大工作纳入党委考核内容,制订乡镇人大主席团考核细则,对乡镇人大工作实行量化考核,提出明确目标,常检查、常督促,年底与党委、政府领导同考评、同奖惩。评选出乡镇人大主席团先进集体、先进人大工作者和优秀人大代表,以鼓舞先进,激励后进。对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乡镇人大主席与乡镇优秀党政领导同等对待,在职务晋升、工作调动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激发乡镇人大主席的工作热情。三要创新工作机制。首先要摆正位置,乡镇人大主席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人大工作上,把主要精力用在监督工作上:其次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人大工作服从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不是简单地代替政府工作,更不是大包大揽,而是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发挥人大自身优势,运用法定的各种手段,督促各级干部和部门依法办事、公正办事、为民办事,从而推动党委中心工作的开展。四要创新监督机制。对政府的监督,要克服不好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理直气壮地督促审议意见落到实处。要增强监督的力度,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督,克服监督可有可无,时软时硬的现象。要规范监督程序和行为,通过召开主席团会议,组织视察、调查、执法检查等形式,对政府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越位。要抓住监督的重点,对重大事项要一督到底。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要在人代会、主席团会上听取专题汇报,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作出明确交待。

三、加强领导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乡镇人大行使职权,定期听取乡镇人大工作汇报,认真研究乡镇人大工作,切实解决乡镇人大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县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针对当前乡镇人大主席新手多的特点,及时为他们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采取进党校、召开会议等方式集中培训,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分期分批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等,使其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他们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制定和实行常委会领导分片联系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人大工作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指导主席团依法履行职责,促进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乡镇人大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6

一、职权运作不够规范,思想认识仍有差距。首先,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乡镇人大履行职能的主要途径,但当前乡镇人代会安排时间很短,会期一般只有一到二天,代表没有充裕的时间来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行使管理地方事务的民力仍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其次,法律虽然已赋予了乡镇人大的监督职权,但乡镇人大监督权仍不能真正到位,监督体系除了大会期间能行使监督职能外,闭会期间没有实现监督职权的监督主体;在监督运行机制上,一些监督形式作为运作载体,有的仍缺乏严格的运行程序,时常会出现监督的随意性、非规范性现象,影响监督效能。再次,少数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还存在一些随意性、形式化等现象,审议深度不够,建议质量也不高。这不仅影响了乡镇人大主席团作用的发挥,也降低了乡镇人大作为一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第四,闭会期间组织人大代表的活动不够正常,随意性很大,内容单一,形式不灵活,效果不够好。少数乡镇对闭会期间的人大工作重视不够,即使组织代表开展视察等活动,往往是流于形式,图场面,没有实质性地解决几个本乡镇的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最后,少数领导对人大工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过问不多,没有把乡镇人大的机构建设、物质保障提高到基层政权建设的高度来对待。一些乡镇干部对人大工作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形式,认为人大是乡镇的一个工作部门,只不过是“搞搞形式,履行一下法律程序而已”。乡镇人大干部往往被认为是二线岗位,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把人大岗位当作养老、休息的最后一站;年纪轻的同志不愿从事人大工作岗位,认为人大工作没有奔头,没有地位,对工作缺乏钻研,缺少敬业的精神。有的乡镇根本就不知道乡镇人大工作该干些什么,怎样干好,年初无计划,阶段无检查,年终无总结。这种精神状态和模糊认识,严重影响了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的形象,阻碍了乡镇人大工作的开展。

二、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机构人员专职不“专” 。为了做好乡镇人大闭会期间的工作,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大设主席,并可以设副主席一至二人。目前我县乡镇人大主席均为兼职,既担当党委委员又担当人大主席,工作也是以党委工作为主,结果 “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造成人大工作中存在着被动应付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乡镇人大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没有专职的人大工作人员,一般事务性工作由其他工作部门的人员兼任,缺乏精力承办人大工作的具体事宜,很难适应新形势对乡镇人大工作提出的要求。乡镇人大工作除法定性程序外,主席团工作、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等都要靠制度才能保障,虽然各乡镇目前都建立了代表活动平台,许多规章制度也都上了墙,还坚持乡镇人大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和经验交流会制度等。但是,主席团会议制度、办理代表意见建议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等等,有的表面上看看制度是制定了,而实际上局限在文件发发、墙上挂挂,资料送送,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乡镇财力缺乏,经费保障难于到位。我县大部分乡镇财源基础较为薄弱,由于乡镇财源规模小,收入少,乡镇一级财政预算收入不足,收支矛盾突出,乡镇财力普

遍比较薄弱,少数乡镇保运转、保稳定,保干部福利待遇都很紧张,这样导致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动经费难以得到切实保障。乡镇人大主席团活动经费,尚未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于确保,有的尽管纳入了预算也是流于形式,统支统用,没有专款专用,乡镇人大代表开展工作时所需会议费,文件费、资料费、伙食补助费等都没有固定经费来源。由于代表活动经费没有得到真正保障,也直接影响了代表活动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县开展乡镇人大代表活动主要以召开座谈会形式进行,组织视察、检查和外出考察,学习交流等其它形式较少,这也是囿于活动经费的不足,不利于调动代表议政督政的积极性。四、宣传教育不够深入,代表作用不够充分。目前,我县乡镇人大代表的素质,总体来说是好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履职能力不同程度遂步提高,尤其是一批在群众中有威信,积极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人当选代表后,履职积极、发言踊跃,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为振兴一方经济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乡镇人大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典型、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为基层群众做了许多实事、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也由于缺乏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乡镇人大工作缺乏深入、有效、持久的宣传,还没有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乡镇人大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乡镇人大是如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的,对乡镇人大作为基层群众参与管理地方事务的主渠道作用,仍然没有真正了解,这也使乡镇人大建设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还由于存在少数代表本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不高,议政督政能力不强,在反映选民的利益要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方面,没有能够较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乡镇人大作用的发挥。

五、是工作方法欠妥。有的乡镇人大主席对人大“集体行权、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等基本工作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人大工作“法律性、民主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性质不了解,仍习惯按行政工作的思维模式来思考人大工作。有的把监督当成领导,把本应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使的职权直接代替了;有的既监督又参与,在开展调查、视察、执法检查中,直接去处理具体事项。

六、是工作基础薄弱。部分乡镇人大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随意性大,操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工作质量不高,普遍的乡镇人大的没有工作牌子,即使挂了呀是五花八门,全县上下没有统一的模式,人对人大代表走访关心不够,与代表缺乏有效的沟通,影响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七、是工作支持不够。一些乡镇没有真正把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关心过问不够,一些具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主席团的作用,发挥广大人大代表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赶超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我县乡镇人大建设,着力提高乡镇人大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工作实效。要加强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促使基层群众提高对乡镇人大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要切实增强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持乡镇人大全面履行法定职责,树立起人大的形象和权威,使乡镇人大工作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乡镇人大主席团应当理直气壮地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大工作,努力开创乡镇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乡镇人大主席和副主席要明确职责,进一步增强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责任感,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人大工作上,积极探索如何发挥人大作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提高工作实效,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乡镇人大工作开展得好不好,领导重视是关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逐步设立专职人大主席、副主席,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人大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这样有利于开展经常性的人大工作,更多地联系人大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更好地监督乡镇政府的工作。二是乡镇党委要把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权,对于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要给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乡镇政府要把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活动经费依法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人大经费足额到位,努力创造和改善工作条件,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便利条件。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7

一、组织建设明显加强。20*年乡镇人大换届中,各县区委对乡镇人大领导班子建设高度重视。在配备乡镇人大主席人选时,将一批年富力强、文化程度较高、经验丰富、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同志充实到乡镇人大干部队伍中来,为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多数乡镇党委都能将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人大工作,及时听取人大工作汇报,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权,帮助人大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乡镇人大在举行会议、开展视察等活动以及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涉及重要问题时,都能及时向党委报告,取得了党委的支持。各乡镇基本落实了办公、待遇和经费,这些都为乡镇人大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工作制度逐步完善。规范了乡镇人大的名称,大多数乡镇人大的牌子由原来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更换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多数乡镇人大在保证每年召开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同时,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区各乡镇人大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制度、视察评议制度、联系代表制度、代表建议办理制度、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等十项制度,并将这些制度打印、装框、上墙。绥德县人大常委会依照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指导各乡镇建立了人大主席职责、代表小组活动、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办法等11项规章制度,建立“三薄一册”,即文件登记薄、来信来访登记薄、代表议案建议登记薄和代表花名册,加强文档管理,狠抓业务建设。神木、佳县等县区在健全乡镇人大制度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乡镇人大主席集中学习培训、外出考察学习,乡镇人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履行职责务实有效。大部分乡镇人大通过多种监督形式,围绕法律法规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积极行使监督权。如横山县赵石畔、塔湾等乡镇人大,在广泛听取代表、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后,监督镇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行政务、村务、校务、场务公开制度,实施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了镇村两级政务、财务的管理,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得到了群众的支持。部分乡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了对基层站所的执法和行风情况的评议活动,如*区*等乡镇人大在评议过程中组织代表对被评议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对评议情况较差的单位挂“黄牌”限时整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代表工作凸显亮点。一是去年开展了乡镇人大创建“代表之家”活动。部分乡镇人大在创建“代表之家”工作中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确定了固定活动场所,为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了方便。二是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工作。乡级人大换届以来,大多数乡镇人大对新当选的代表开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和《组织法》、《选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升了代表的自身素质,提高了代表的履职能力。三是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评议等活动。如在银太铁路建设中,横山县魏家楼乡人大积极组织代表到铁路建设工地开展视察,帮助解决了拆迁补偿不到位、维修村级道路等实际问题。四是重视代表建议的办理。在每年乡镇人代会召开之后,各乡镇人大能够认真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整理分类,及时移交乡镇政府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督促办理,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五是充分发挥代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宣传作用和联系群众作用。

五、工作引起重视。乡镇人大普遍比较重视工作,将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联系代表和人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一条重要渠道,作为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人大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各乡镇均配备了专干,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参与,亲自督办,工作机构及时转办群众中的合理意见和正确要求,并跟踪督促有关单位予以落实解决,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肯定乡镇人大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乡镇人大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少数乡镇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意缩短人代会会期或与其他会议并期召开,极个别乡镇甚至不开人代例会。二是履职不到位,把行使监督权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监督,怕监督多了影响同志间的感情。一些乡镇人大干部把精力主要放在兼职工作上,出现了“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三是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年初没有计划、年底没有总结。个别乡镇人大主席业务生疏,甚至不知道所在地各级代表数。四是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些乡镇人大不能按时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少数代表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不到位,知政少、履职差。五是县区人大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解决。

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乡镇人大工作,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责任感

乡镇人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有十三项职权,可以归纳为以下五权:一是保证权(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二是决定权(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要事项),三是选举权,四是监督权(监督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五是罢免权。行使乡镇人大的职权,必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四是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

做好新时期的乡镇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对于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做好乡镇人大工作,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乡镇人大代表组成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基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因此,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乡镇人大工作,使乡镇人大真正担负起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

其次,做好乡镇人大工作,是党对地方国家事务实行有效领导的需要。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党要实现对农村工作的有效领导,就必须充分发挥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通过乡镇人大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并履行监督职责,通过乡镇人大依法选举、使党委推荐的人选成为乡镇负责人,来保障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保证党的组织意图得以实现。

第三,做好乡镇人大工作,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乡镇人大在监督法律实施、宣传普及法律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法律法规在农村基层的贯彻实施,促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四,做好乡镇人大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做好乡镇人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民利,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乡镇人大代表的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乡镇人大的整体工作水平

本届乡镇人大任期以来,正是实现我市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强力推进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城市三大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有序跨越、和谐稳定的关键时期。做好新时期的乡镇人大工作,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中心、关注民生,积极履行职责,才可能实现乡镇人大工作的新发展。

一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开展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人大工作,是各级人大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乡镇人大无论是开展监督工作,还是组织代表活动,都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当前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开展工作,围绕市委“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工作,在工作部署上要始终与党委保持一致,保障和推动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要坚持依法行使各项职权。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各项职权中,在闭会期间主要是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要围绕本乡镇的重大事项行使好决定权,抓好对所作决议决定的监督落实,体现其权威性。要采取多种形式,行使好监督权,一方面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及其干部职工,转变工作作风,依法行政,廉洁勤政,干事创业,另一方面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指导村民委员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保证农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利。

三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要坚持和完善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善于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行使法定职权方面进行实践创新,在保证依法行使职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行使法定职权的形式、措施和途径,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完善工作机制方面进行实践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人代会等会议机制,提高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质量,增强所作决议、决定的针对性。在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方面进行实践创新,进一步完善对有关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监督的办法,实现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的有机结合,增强监督的实际效果。

四要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乡镇人大代表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有联系群众直接、接触群众广范的特点。乡镇人大要把组织代表开展活动摆在重要位置,重视代表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作用的发挥,一是加强代表履职培训。采取各种形式,组织代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人大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法律知识。二是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通过走访代表、召开座谈会、寄送信息资料等形式,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重大决策和举措,及时传达给代表,使代表知情知政。三是提高代表活动质量。每年至少组织代表开展一次视察调研活动,切实提高视察调研质量。四是推广创建“代表之家”活动。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各县区要在乡镇全面推广创建“代表之家”活动,并逐步将此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五是认真督办代表议案建议。鼓励代表不畏难点、关注热点,积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凡是经过努力能办到的,要督促政府认真办理,并且办出成效。六是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组织代表开展向选民述职活动,接受选民监督,使代表真正成为群众的“代言人”,发挥代表作为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粱纽带作用。

三、进一步强化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

根据法律规定,县、乡人大之间存在法律监督、业务指导、工作联系三个方面的关系。县级人大常委会指导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加强乡镇人大工作,这是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是县级人大常委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前形势下,县级人大常委会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指导意识,不断增强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针对性,为指导工作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理念,严格在法律的范围内,做到理解不指责、联系不干预、指导不越位、尊重不放任、参与不包办,推动指导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要围绕制度建设强化指导。一是建立定期召开乡镇人大主席会议制度。通报县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情况,听取各乡镇人大工作汇报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交流工作经验。二是建立县人大常委会会议邀请乡镇人大主席或副主席列席制度。坚持每次召开县人大常委会会议邀请部分乡镇人大主席或副主席列席会议,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人大工作常识。三是建立县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县人大常委会领导要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到乡镇进行人大工作调研,指导乡镇人大开展好工作。四是建立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学习、参观、培训制度。县人大常委会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培训班,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不定期组织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到其他工作做得好的县区、乡镇人大进行参观学习,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

二要围绕履行职权强化指导。县级人大常委会要指导乡镇人大依法开好每年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鼓励和支持乡镇人大大胆行使各项职权,围绕当地实际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确定视察调研题目,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依法作出决议、决定。指导和支持乡镇人大对乡镇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抓住不放,跟踪问效。县级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可以与乡镇人大联合进行,上下联动,相互配合,提高人大执法检查水平和工作实效。

三要围绕自身建设强化指导。县级人大常委会要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争取同级党委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党委组织部门的联系,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将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强的干部充实进人大干部队伍,为乡镇人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要关心乡镇人大干部的成长,积极争取党委重视对乡镇人大干部培养和使用,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乡镇人大工作。要多方争取条件,抓好乡镇人大办公软、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乡镇人大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办公自动化。

四、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的自身建设

随着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人大的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重,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乡镇人大工作的同志要树立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职权,把握大局、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务求实效,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为此,我向在座的各位提出三点希望:

一要加强学习,成为人大工作的“行家”。李金柱书记在市委二届四次全会上指出,要在全市广大干部中开展“周周读书、人人培训”活动,努力营造干部自觉读书、主动培训、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书香*”。对于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来讲,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无论工作忙与闲,都不要放松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和把握,多读几本书,多思考一些问题,使学习变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学而不厌、勤思多谋,增强我们做好人大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8

第一,转变乡镇职能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条件下,单凭农民以一家一户的形式,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实现自我调整和增收,这必然要求乡镇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彻底转变过去粗放的管理方式,发展区域性主导产业、地方性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这就要求乡镇必须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二,转变乡镇职能是巩固农村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农村围绕“三农”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年以来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既调动了农民的种养积极性,又把乡镇干部从催耕催种,催收催缴的繁杂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但是目前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收入增长缓慢的新情况,要求乡镇转变职能,整合现有人力及技术资源,积极寻找为“三农”服务的切入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第三,转变乡镇职能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有一个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农村发展要求相协调,与农民承受能力相符合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作保证。乡镇职能转变就是对束缚农村发展的现行体制进行改革,通过对职能的重新定位,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激发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乡镇党政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乡镇工作更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保证农村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四,转变乡镇职能是解决当前农村工作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们在乡镇工作中形成的传统简单工作方式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普遍存在着职能泛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乡镇在服务工作中缺位,忽视了产后的市场和流通渠道的开拓,农民没有得到实惠;有些乡镇职能错位,没有把主要职责定位到服务“三农”工作中来,部分乡镇站所职能分散,作用发挥不好,责权不清,推诿扯皮的事情经常发生;个别乡镇在经济活动中越位,管了一些应该由市场本身解决的问题,超越了政府职能的权限,管不了,又管不好。当前,全县上下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村各项事业对乡镇工作的依赖程度十分明显,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提升乡镇服务水平,提高乡镇工作效率,对促进全县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为此,各试点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乡镇职能转变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配合,同力协作,保质保量完成全县乡镇职能转变试点工作任务。

二、精心组织,全面落实乡镇职能转变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

乡镇职能转变试点工作,是从更深层次上对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根据市上的统一要求,县上按照“试点先行、综合配套、积极稳妥、渐进有序、分步推进”的办法,在全县中东西三片和川道、山区两个不同区域内,选择了马鹿、恭门、胡川、大阳、马关等五个具有典型代表的乡(镇)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共分五个阶段,从**年9月15日开始至**年12月31日结束,历时3个半月,时间紧,要求严、任务重。各试点乡镇和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全县的统一安排,精心组织,落实工作措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注意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正确把握好这次试点工作的总原则。这次试点工作的总原则是探索转变乡镇职能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在试点乡镇建立一套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乡镇工作的重点转变到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三大块职能上来,进一步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领导,科学设置乡镇机构,理顺各种关系,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使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切实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必须准确定位乡镇工作职能,把握乡镇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乡镇职能转变要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必须对乡镇的工作职能准确进行定位。从当前全县情况看,乡镇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宣传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落实好扶持“三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宣传贯彻生态、环境、土地、规划、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及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三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发展好农村道路、水利、广播电视、教育、卫生、小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四是制定并实施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壮大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带领农民致富;五是维护社会稳定,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各乡镇要围绕这五个方面,紧密结合本乡镇产业特点和主要增收渠道,准确定位本乡镇工作职能,进一步确定乡镇职能转变的工作重点、难点和转变方向。

三是必须合理确定内设机构,准确界定工作职责,正确理顺管理体制。机构是职能的载体,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职能界定是否准确,管理体制是否健全,都将影响到乡镇职能的发挥。因此,各乡镇一定要在政策规定范围内,把构建运转协调、高度灵活、优质服务、办事高效的乡镇内设机构作为乡镇职能转变的主要工作来抓。在机构设置上,各乡镇一定要参照县上对机构设置的总体要求,按“三农”发展的需求设置机构,按不同的服务对象、性质和方式设置机构,紧扣“发展第一要务”设置机构,使乡镇机构形成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的新格局。同时,各乡镇要根据区域经济的不同现状,在新设机构内部,自主设置特色农业、林果、劳务等农村发展服务工作组,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彻底改变过去“安排什么干什么”的工作方式,增强乡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在机构职能界定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划分乡镇工作职能,充分明确各机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要着眼于培育本地特色项目、支柱产业,从服务“三农”的大局出发,靠实责任,保证乡镇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人管,每一项工作都不冲突,每一项任务都能落到实处。在管理体制上,要坚决防止机构管理出现“多头领导”和条块分割,致使机构运行缺乏力度和效率的情况发生。各乡镇、各单位要从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好各自的职能,理顺条块关系,坚决消除政出多门的弊端;要确保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下决心解决“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协调难”的问题,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加快乡镇事业单位从行政依附型向社会自主型转变。

四是必须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合理定岗定人。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过去乡镇干部工作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干部队伍无活力,工作作风不实,效率不高。对此,乡镇要在核定的本乡镇编制范围内,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机制,重新调配人员,整合人力资源。各乡镇党委要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通过竞争上岗,配备乡镇内设办公室和中心负责人,尽可能采取互相兼职和交叉任职的办法,进一步压缩领导职数,严禁私自超编超配人员;对各办公室、中心工作人员,要坚持“小调整、大转变”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小范围、就近调整工作岗位,力争达到工作职能与效率的有效转变。在人员分流中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坚决清退乡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和其他各类临时人员。按照省市要求,今后5年内,乡镇不再增加机构和人员。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财政供养人员,要按编制定人员,按编内实有人员发工资。乡镇党政机构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不含教育)分流人员可通过提前退休、提前离岗休养、学习培训、下派任职、领办参办企业、自谋发展等途径妥善安置。提前退休的享受原职级退休工资待遇,提前离岗休养的与在职人员同等对待;学习培训人员,保留基本工资,安排学习培训,职位出现空缺时,允许参加竞聘,同等条件优先聘用;下派公职人员担任村干部的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领办参办企业人员、自谋职业和其他分流人员,可实行三年内带薪分流,三年后停薪脱钩,确保人员精简到位;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和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突出重点,切实推动乡镇职能的有效转变

乡镇职能转变决不是简单的精减机构和调整人员,而是要综合改革、整体推进,全面建立与农村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是转变乡镇职能的一个根本目标。根据我县目前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村市场经济需求,乡镇职能转变必须坚持在思想观念上由抓大农业向抓大市场转变,在工作思路上由行政推动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在管理方式上由具体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调整转变,在工作重点的调整上由催耕催种、要粮要款、收税罚款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转变。要积极组织乡镇干部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提高乡镇服务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能力,促进乡镇职能转变和农村事业发展的“双赢”。围绕以上职能转变方向,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由领导转变为引导。乡镇党委、政府应从过去的主要抓财政收入和计划生育工作,转移到抓财政收入、计划生育与抓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进村转化以及农村社会稳定的统一协调上来。要注重引导机关、事业单位转变职能,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注重引导农民从狭隘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注重从过去的下指标、忙检查向为农业和农民找市场、找发展方向、找发展道路转变,引导农民向市场化、现代化农业方向迈进。

二是由管理转变为服务。乡镇事业单位要以市场为主体,以乡、村两级组织为渠道,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在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服务职能,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防疫、检疫、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乡镇党委、政府应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局势。

三是由统筹转变为协调。既要在管理上充分发挥乡镇各事业机构的服务作用,为当地社会经济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又要协调处理与企业、金融部门及周边地区的关系,为群众提前、产中及产后服务,把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四是由命令转变为示范。要在充分借鉴本地及外地先进经验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经济、资源、人才、区位优势,领办、创办经济实体以及各类服务、种养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乡、村、组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示范园为载体实现领导方式的转变,用示范成果教会农民认识市场,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想干不敢干、想干不会干的实际问题。通过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和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上面,我讲的只是乡镇职能转变的一些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办法,各地都在进行摸索,形式各异。在实践中,我们鼓励各试点乡镇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创出特色,对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上反映,做到下情上达,相互沟通,协调解决。

四、加强领导,确保乡镇职能转变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搞好乡镇职能转变试点工作,责任在乡镇党委,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试点乡镇和有关部门领导一定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抓乡镇工作的经验,积极探索转变乡镇职能的新路子,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工作职责。乡镇职能转变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为此,县上成立了专门的乡镇职能转变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处理乡镇职能转变试点的日常事务。各试点乡镇也要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集中精力抓好这一项工作,切实加强对本乡镇试点工作的指导。要注意研究和妥善处理职能转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把握好相关政策,严肃组织纪律,防止弄虚作假,影响工作。县直各相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大力支持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既要自觉做好本部门承担的项目和服务工作,不给乡镇分任务,又要对乡镇承担的项目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安置等工作,切实优化乡镇工作环境,减轻乡镇负担。

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新机构及时运转。各试点乡镇要积极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工作环境入手,积极创造条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引导乡镇干部增强宗旨观念,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在实践中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乡镇干部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充分调动乡镇和村组三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偿试实行绩效承诺制,对引进示范的农业科技项目,可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农户签订效益承诺合同,风险由政府承担,收益归属群众,尽力排除群众的后顾之优,确保服务质量,构建诚信政府,优化工作环境,切实推动新机构的及时运转。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9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搞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乡镇党委班子,对于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党委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乡镇换届选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现实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乡镇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其政治思想觉悟的高低和带领农民致富能力的强弱,对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实现县委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能够团结、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振兴一方;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政治素质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高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有力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正风一方;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群众拥护、能够代表民心民意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福一方。因此,各乡镇党委必须把乡镇换届选举作为重点工作,摆上日程,抓实抓好。

第二,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不仅是党委班子成员的更替,也是党内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实现打造和谐××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有效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进行民主政治建设,首先要发扬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整个社会的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没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就不能很好地推动、引导和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召开党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组织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力,是党内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疏通民主渠道、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这次选举,使广大党员更加珍惜而且也更加懂得如何行使自己的民利,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三,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乡镇的必要保证。当前,我县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较多,特别是农村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稳定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乡镇党委在农村处于核心地位,领导各方面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选出一个群众满意的好班子、强班子、硬班子,直接关系到全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做好乡镇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凝聚民心,提升人气,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为××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

二、准确把握乡镇党委换届的特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准确把握乡镇党委换届的特点

这次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与往届相比,具有六大突出特点:一是根据中央部署,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都要换届,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二是与人大、政府的换届不同步,而且在班子组成上有新要求,乡镇人大主席、副乡镇长和武装部长要尽量进入党委班子,我们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谋划;三是与乡镇撤并工作相交叉,除了召开党代会以外,成建制撤并重新成立新乡镇的泼机镇、坡头镇、罗坎镇还要重新进行选民登记和召开乡人代会选举乡人大主席团和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这项工作下午人大分管选联工作的副主任涂向选同志还要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作具体的工作安排布置;四是要进行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以扩大党内民主;五是在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工作,要特别注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六是春耕生产和当前农村各项工作也不容松懈。

(二)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认真总结部署乡镇党委、纪委工作。在此次换届中,各乡镇要实事求是、科学辩证地认真总结上届工作,正确估价成绩,找出存在的差距,科学地制定好符合本乡镇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2、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切实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

注重把那些政治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精神强,能够并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勤政廉洁,民主作风好,能团结同志,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班子中来,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干部格局。要特别注意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深受干部群众拥护,善于带领干部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善抓机遇,勇于开拓,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1)职数设置。

根据省委组织部[2005]67号文件,市委2005[14]号、[22]号文件规定,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乡镇政府要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健康高效的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每个乡镇的领导职数控制在8名以内,规模特别大、经济特别发达的乡镇可以增加1名政府副职,乡镇领导职数主要用于党委正副书记、人大主席、正副乡镇长及纪委书记、武装部长。乡镇领导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实现交叉任职或兼职,一般干部实行1人多岗。县委充分考虑到××干部基数较大的实际,在划分乡镇规模大小时尽量按照有利于××工作的实际来确定,除辖四个村的渔洞乡外,其余27个乡镇均划为大乡镇并按大乡镇的规模来配备干部。按市委文件规定2006年乡镇党委换届党委委员的职数为7至9

人。结合我县实际,县委研究决定,辖5个村及以上的乡镇设党委委员9名,辖4个村及以下的乡镇设党委委员7名。具体职数设置为:乌峰、中屯、泼机、黑树、母享、坡头、花朗、大湾、以勒、林口、塘房、果珠、尖山、赤水源、芒部、雨河、木卓、罗坎、盐源、碗厂、杉树、花山、牛场、五德、坪上、以古、场坝27个乡镇设党委委员9名;鱼洞乡设党委委员7名。

乡镇纪委班子的设置。比照上述分类,辖5个村及以上的乡镇设纪委委员5名,辖4个村及以下的乡镇设纪委委员3名。具体职数设置为:乌峰、中屯、泼机、黑树、母享、坡头、花朗、大湾、以勒、林口、塘房、果珠、尖山、赤水源、芒部、雨河、木卓、罗坎、盐源、碗厂、杉树、花山、牛场、五德、坪上、以古、场坝27个乡镇设纪委委员5名,其中纪委书记1名,专职委员2名,兼职委员2名。鱼洞乡设纪委委员3名,其中纪委书记1名,专职委员2名。

(2)结构要求。

乡镇党委原则上由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1名乡镇长、1名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组成。其中,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由副乡镇长兼任;组织干事、宣传干事由专职纪检委员兼任。研究、推荐乡镇党委的组成人员时,要统筹兼顾,尽量实行兼职和交叉任职。其中,乡镇人大主席、副乡镇长、武装部长应尽量进入党委班子,其他可根据工作需要吸纳派出所长、妇联主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参加。

年龄结构上,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1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和1名女干部(可交叉)。专业结构上,择优考虑熟悉党务、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教育和法律等方面工作的同志,形成优势互补。任职资格上,担任党委书记的,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工龄,在下一职位任职2年以上的经历,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担任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的,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工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进入党委班子可适当放宽任职资格和相应条件。

(3)差额原则。

各乡镇党委在研究、推荐党委、纪委候选人时,要严格执行差额原则。设9名党委委员的乡镇,差额为2名;设7名党委委员的乡镇,差额为1名。各乡镇纪委委员的差额均为1名。这也是省委对昭通采取特殊优惠政策,放宽公推直选的规定,全省已有临沧、红河等几个地州市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实行公推直选。市委也确定由威信县拿出一个乡镇进行公推直选的试点。所谓公推直选就是参照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一样由全乡党员和全体选民来投票进行直接选举,而不是由代表来进行间接选举。这对乡镇干部德能勤绩廉和群众公认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4)交流原则。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10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是在全县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农村牧区多项改革同步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贯彻落实好省、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对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县具有重要的意义。刚才,传达了《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人员分流实施意见》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对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委都作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搞好这次改革的关键,就是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负责人,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抓好乡镇机构改革,是落实中央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确保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在去年6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中央对推进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是乡镇机构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乡镇机关直接面对农村牧区和农牧民,在整个党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系统中处于基础位置。乡镇是否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通过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超编严重、机构庞杂、效率低下等现象,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机关为民服务的本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还是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保证乡镇工作正常运行的现实选择。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单此一项,就减少财政收入万元。收入减少了,如果机构人员得不到相应的精简,财政支出得不到减少,那么乡镇还要想方设法向农民伸手要钱,农民的负担还会出现反掸。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农业税费取消后乡镇面临的新形势,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乡镇管理体制创新,保证乡镇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乡镇基层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二)要充分认识我县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任务。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从月份确定改革方案到组织实施,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且改革内容多、难度大。对我县来说,改革的任务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撤并乡镇。按照省的要求,本次乡镇机构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撤并乡镇,进行区划调整。我县由过去的个乡镇(含胜利农场)减少到个镇,撤并比例为%。二是精简规范乡镇机构,特别是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按照这次改革要求,乡镇党政机构只设置三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事业单位只设置三个中心,即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电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01年,我们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时,虽然也按照省、市的要求进行了改革,但改的并不彻底,在三个中心外,还有其他事业单位,这次我们都要进行精简撤并。三是乡镇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目前,我县共有乡镇行政事业机构个,涉及行政事业人员人。从现编制看,全县乡镇的行政编制超编人,事业单位编制超编人,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超编。按照这次改革要求,对超编人员要进行分流。四是清退非正式人员。全县苏木乡镇聘用、临时雇用人员,在这次改革中,都要一律清退。五是减少领导职数,我县乡镇原有领导职数为个,实际配备人,按规定减少到个,需要分流安置的领导大约人。从上述的五项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县的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二、严格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月初,市委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严格按照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一)要切实转变苏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要按照这次改革要求,把转变乡镇机构职能摆在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位置,使乡镇党委、政府适应农业税费改革取消后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上来,通过职能的调整与重新定位,使乡镇政府从催粮催收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研究制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落实好中央对农村牧区的扶持政策,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法律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高效率地为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要切实规范乡镇机构编制。精简机构和人员,是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职能转变的重要条件。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根据职能需要,对我县乡镇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进行调整、精简和规范,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乡镇党政机构设置,要坚持原定三个机构数额不变;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坚持原核定的数额不变。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总的要减少,原则上按每个乡镇名配备。

(三)要分类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难点。要按照这次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实现由“养人”为主向“养事”为主转变。要合理区分乡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管理性、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管理性职能要收归政府,公益性职能要进行强化,经营性职能要坚决推向市场。

(四)要认真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精兵简政、分流人员是机构改革的难点。各乡镇要坚持“先竞岗、后分流”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所有乡镇无论是否存在超编,都要通过竞争上岗,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重新定编定岗,做到“定编到人、定岗到人、分流到人”。对此,各乡镇必须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方案,在核定的机构、编制、人员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人员定岗,严禁超编制、超职数配备人员。要千方百计拓宽分流渠道,不断探索、创新分流方式,把乡镇分流人员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相结合,把精兵强将派到农村经济建设第一线,鼓励分流人员自主创业,切实做到减事、减人、减财政支出。要吃透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切实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分流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无情分流,有情安置”,维护大局稳定。

(五)要大力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进一步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在乡镇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调整中,要坚持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竞争上岗、实行聘任制等做法,逐步建立一个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同时,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彻底解决部分机关人浮于事、、形式主义严重,法律观念淡薄、作风浮躁、办事拖拉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切实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确保我县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按时完成

乡镇机构改革事关全局,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和纪律性都很强的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估计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不移、有序推进,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总要求,严守“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这两道“底线”,妥善化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进行。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负总责,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将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是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督促、检查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认真搞好组织实施。改革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做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及人员定岗分流等工作。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明确规定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责任制;要制定工作台账,加强工作调度,密切掌握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协调好工作环节的衔接;要加强工作督查,抽调一批懂政策、精业务的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改革工作进行督导,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妥善处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推进有序,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月底前完成。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11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大举措。乡镇是我国最基础的政权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和要求的入口。随着农村工作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乡镇政权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乡镇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因此,只有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才能不断加强和巩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执行力、组织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把基层政权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相继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些强农惠农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能否持续发挥作用,关键在乡镇一级党政机构。因此,只有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提高乡镇党政机构履行职能、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抓生产、搞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中央实施期间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规定以来,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膨胀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因此,只有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领导职数,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压缩乡镇不必要的支出,不断提高乡镇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从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认真做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一)要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新形势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在改革中,各县区要结合各乡镇的实际,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乡镇转变职能的重点,力争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要明确乡镇的职能定位。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乡镇要重点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三农”工作。要结合不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针对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化程度、地处边境和少数民族聚居,以及扶贫工作任务较重等不同类型乡镇的特点,进一步明确转变职能的重点,切忌搞“一刀切”。二是要突出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做好乡村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新型农村服务体系、村镇规划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三是要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要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自治工作的指导,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四是要努力为乡镇职能转变创造条件。各县区要加大对乡镇的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增强乡镇履行职责的能力;要依法赋予乡镇行政管理权和自主决策权;要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不属于乡镇职能的事项,不得列入考核范围。

(二)要进一步理顺责权关系。通过这次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努力实现以责定权和权责对等。一是要进一步理顺县、乡、村的责权关系。今后,凡规定由县级以上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得转嫁给乡镇政府,应该由县级政府部门完成的行政事务,要严格实行以县为主、乡镇协助的体制,确需乡镇协助或委托乡镇完成的工作,要赋予乡镇相应的事权和财权;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村(居)民委员会选举、村务公开、资产财务的指导和监管,确保广大农民群众民力的合法行使。二是要进一步理顺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近年来,随着乡镇事业站所的逐步上收,各级各部门对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反映也较为强烈。在这次改革中,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乡镇事业单位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巩固基层政权、确保乡镇高效运转的高度出发,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乡镇事业机构的下放和整合上,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必须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三是要规范派驻机构人员管理。县级派驻乡镇的机构是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单位和人员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抓好派驻机构的人员管理也是乡镇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上级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要自觉接受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领导干部的任免要事先征求乡镇的意见,党群关系仍实行属地管理。县乡党委、政府和县级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管理办法,切实把这些队伍管好用好,发挥好作用。

(三)要进一步规范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在这次改革中,乡镇党政机构的设置既要注意与县级部门工作的衔接,又要结合乡镇党委、政府的特点和实际,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确保乡镇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一是要规范党政机构的设置和整合职责。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责配置,形成“机构设置统一规范、职责配置科学全面、人员分工合理有序、工作运转便民高效”的运行新方式。各县(区)要对现有机构、职能进行清理和有机整合,把工作职责细化到相应的综合办公室,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整合力量,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在实施过程中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设置过渡机构。二是要规范群团组织的设置。乡镇群团组织作为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有关规定或章程设置乡镇的人大、纪委、人民武装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各综合办公室要积极支持配合群团组织的工作,确保群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三是要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机构的设置。根据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各乡镇要全面建立和完善为民服务工作机制。在这次改革中,乡镇服务平台的架构要统一设置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统一集中到为民服务机构,实行“一站式”服务和“窗口式”办公,推行办事制,方便群众办事。

(四)要进一步规范乡镇事业单位设置。乡镇事业站所是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一是要坚持政事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综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集中力量、降低成本、拓宽服务面。乡镇事业单位设置总数不超过7个。除已明确的农业综合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广播电视、村镇规划建设、社会保障、财政所等6个事业机构外,各县区可根据各乡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增设1个事业机构,但所设置机构不能只是按系统单项职责简单地进行拆分。乡镇农、林、水机构整合的问题,是这次改革调研过程中比较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省委8号文件明确要求综合设置,这是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是全省“一盘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但不论怎么改,服务“三农”的功能只能增强,不能减弱,特别是一定要保证农、林、水等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抓落实。乡镇事业单位综合设置后,不准在规定的限额之外再设置各类事业站所,原来设立的在这次改革中要一律撤并,坚决杜绝“两张皮”的现象。二是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新办法,实现农村公益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五)要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合理设置人员岗位,科学配备人员编制是确保乡镇高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次改革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确保乡镇机构高效运转。一是要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各县区要在市编委核定下达的人员编制总额内,综合考虑人口、国土面积、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重新核定乡镇人员编制,进一步提高编制使用效率。在领导职数上,中小乡镇领导职数控制在9名以内;大乡镇控制在11名以内;人口超过10万的乡镇,符合条件的党委书记可按副县级配备;严禁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干部。二是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各项政策和规定,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的级别,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改革中,各县区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执行确定的机构设置限额,一律不得突破;要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的底线。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由省实行宏观管理及总额控制,市负责分配下达,县区负责具体核定和管理,严禁县区挤占、挪用乡镇的人员编制,严禁县区长期借调、借用乡镇人员。同时,机构编制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加强对人员编制的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严禁超编进人,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各县区要以这次改革为契机,严格实行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定编定岗、以岗定人、竞争上岗等管理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落实。机构编制部门要指导乡镇做好乡镇机构的工作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乡镇机构的服务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乡镇服务“三农”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今后,乡镇补充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干部、安置退役士兵士官等都必须在编制限额内进行,严禁超编进人,乡镇领导干部调整交流也必须在规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内进行。要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落实《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各项规定,坚持凡进必考,严禁企事业单位人员未按公务员考录标准、条件和程序选拔,直接进入公务员队伍。同时,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乡镇工作,充实乡镇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切实解决乡镇人员老化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机制,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的增长,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量。要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对暂时无法安置的人员,要通过自然减员等多种渠道逐步进行消化。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今年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必须在今年11月底前基本完成,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狠抓落实,确保改革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县区、各乡镇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领导,党委书记是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严格按确定的时限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得更充分,把工作措施安排得更周密,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市、县(区)委编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认真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改革不违规、不走样。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1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大举措。乡镇是我国最基础的政权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和要求的入口。随着农村工作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乡镇政权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乡镇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因此,只有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才能不断加强和巩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执行力、组织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把基层政权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相继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些强农惠农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能否持续发挥作用,关键在乡镇一级党政机构。因此,只有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提高乡镇党政机构履行职能、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抓生产、搞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中央实施“十一五”期间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规定以来,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膨胀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因此,只有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领导职数,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压缩乡镇不必要的支出,不断提高乡镇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从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认真做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一)要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新形势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在改革中,各县区要结合各乡镇的实际,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乡镇转变职能的重点,力争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要明确乡镇的职能定位。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乡镇要重点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三农”工作。要结合不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针对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化程度、地处边境和少数民族聚居,以及扶贫工作任务较重等不同类型乡镇的特点,进一步明确转变职能的重点,切忌搞“一刀切”。二是要突出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做好乡村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新型农村服务体系、村镇规划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三是要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要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自治工作的指导,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四是要努力为乡镇职能转变创造条件。各县区要加大对乡镇的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增强乡镇履行职责的能力;要依法赋予乡镇行政管理权和自主决策权;要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不属于乡镇职能的事项,不得列入考核范围。

(二)要进一步理顺责权关系。通过这次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努力实现以责定权和权责对等。一是要进一步理顺县、乡、村的责权关系。今后,凡规定由县级以上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得转嫁给乡镇政府,应该由县级政府部门完成的行政事务,要严格实行以县为主、乡镇协助的体制,确需乡镇协助或委托乡镇完成的工作,要赋予乡镇相应的事权和财权;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村(居)民委员会选举、村务公开、资产财务的指导和监管,确保广大农民群众民力的合法行使。二是要进一步理顺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近年来,随着乡镇事业站所的逐步上收,各级各部门对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反映也较为强烈。在这次改革中,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乡镇事业单位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巩固基层政权、确保乡镇高效运转的高度出发,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乡镇事业机构的下放和整合上,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必须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三是要规范派驻机构人员管理。县级派驻乡镇的机构是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单位和人员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抓好派驻机构的人员管理也是乡镇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上级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要自觉接受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领导干部的任免要事先征求乡镇的意见,党群关系仍实行属地管理。县乡党委、政府和县级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管理办法,切实把这些队伍管好用好,发挥好作用。

(三)要进一步规范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在这次改革中,乡镇党政机构的设置既要注意与县级部门工作的衔接,又要结合乡镇党委、政府的特点和实际,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确保乡镇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一是要规范党政机构的设置和整合职责。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责配置,形成“机构设置统一规范、职责配置科学全面、人员分工合理有序、工作运转便民高效”的运行新方式。各县(区)要对现有机构、职能进行清理和有机整合,把工作职责细化到相应的综合办公室,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整合力量,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在实施过程中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设置过渡机构。二是要规范群团组织的设置。乡镇群团组织作为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有关规定或章程设置乡镇的人大、纪委、人民武装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各综合办公室要积极支持配合群团组织的工作,确保群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三是要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机构的设置。根据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各乡镇要全面建立和完善为民服务工作机制。在这次改革中,乡镇服务平台的架构要统一设置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统一集中到为民服务机构,实行“一站式”服务和“窗口式”办公,推行办事制,方便群众办事。

(四)要进一步规范乡镇事业单位设置。乡镇事业站所是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一是要坚持政事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综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集中力量、降低成本、拓宽服务面。乡镇事业单位设置总数不超过7个。除已明确的农业综合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广播电视、村镇规划建设、社会保障、财政所等6个事业机构外,各县区可根据各乡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增设1个事业机构,但所设置机构不能只是按系统单项职责简单地进行拆分。乡镇农、林、水机构整合的问题,是这次改革调研过程中比较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省委8号文件明确要求综合设置,这是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是全省“一盘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但不论怎么改,服务“三农”的功能只能增强,不能减弱,特别是一定要保证农、林、水等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抓落实。乡镇事业单位综合设置后,不准在规定的限额之外再设置各类事业站所,原来设立的在这次改革中要一律撤并,坚决杜绝“两张皮”的现象。二是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新办法,实现农村公益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五)要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合理设置人员岗位,科学配备人员编制是确保乡镇高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次改革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确保乡镇机构高效运转。一是要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各县区要在市编委核定下达的人员编制总额内,综合考虑人口、国土面积、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重新核定乡镇人员编制,进一步提高编制使用效率。在领导职数上,中小乡镇领导职数控制在9名以内;大乡镇控制在11名以内;人口超过10万的乡镇,符合条件的党委书记可按副县级配备;严禁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干部。二是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各项政策和规定,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的级别,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改革中,各县区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执行确定的机构设置限额,一律不得突破;要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的底线。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由省实行宏观管理及总额控制,市负责分配下达,县区负责具体核定和管理,严禁县区挤占、挪用乡镇的人员编制,严禁县区长期借调、借用乡镇人员。同时,机构编制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加强对人员编制的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严禁超编进人,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各县区要以这次改革为契机,严格实行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定编定岗、以岗定人、竞争上岗等管理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落实。机构编制部门要指导乡镇做好乡镇机构的工作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乡镇机构的服务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乡镇服务“三农”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今后,乡镇补充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干部、安置退役士兵士官等都必须在编制限额内进行,严禁超编进人,乡镇领导干部调整交流也必须在规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内进行。要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落实《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各项规定,坚持凡进必考,严禁企事业单位人员未按公务员考录标准、条件和程序选拔,直接进入公务员队伍。同时,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乡镇工作,充实乡镇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切实解决乡镇人员老化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机制,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的增长,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量。要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对暂时无法安置的人员,要通过自然减员等多种渠道逐步进行消化。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今年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必须在今年11月底前基本完成,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狠抓落实,确保改革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县区、各乡镇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领导,党委书记是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严格按确定的时限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得更充分,把工作措施安排得更周密,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市、县(区)委编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认真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改革不违规、不走样。

乡镇人大工作要点篇13

搞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乡镇党委班子,对于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党委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乡镇换届选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现实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乡镇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其政治思想觉悟的高低和带领农民致富能力的强弱,对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实现县委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能够团结、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振兴一方;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政治素质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高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有力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正风一方;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群众拥护、能够代表民心民意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福一方。因此,各乡镇党委必须把乡镇换届选举作为重点工作,摆上日程,抓实抓好。

第二,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不仅是党委班子成员的更替,也是党内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实现打造和谐××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有效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进行民主政治建设,首先要发扬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整个社会的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没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就不能很好地推动、引导和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召开党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组织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力,是党内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疏通民主渠道、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这次选举,使广大党员更加珍惜而且也更加懂得如何行使自己的民利,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三,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乡镇的必要保证。当前,我县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较多,特别是农村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稳定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乡镇党委在农村处于核心地位,领导各方面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选出一个群众满意的好班子、强班子、硬班子,直接关系到全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做好乡镇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凝聚民心,提升人气,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为××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

二、准确把握乡镇党委换届的特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准确把握乡镇党委换届的特点

这次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与往届相比,具有六大突出特点:一是根据中央部署,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都要换届,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二是与人大、政府的换届不同步,而且在班子组成上有新要求,乡镇人大主席、副乡镇长和武装部长要尽量进入党委班子,我们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谋划;三是与乡镇撤并工作相交叉,除了召开党代会以外,成建制撤并重新成立新乡镇的泼机镇、坡头镇、罗坎镇还要重新进行选民登记和召开乡人代会选举乡人大主席团和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这项工作下午人大分管选联工作的副主任涂向选同志还要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作具体的工作安排布置;四是要进行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以扩大党内民主;五是在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工作,要特别注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六是春耕生产和当前农村各项工作也不容松懈。

(二)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认真总结部署乡镇党委、纪委工作。在此次换届中,各乡镇要实事求是、科学辩证地认真总结上届工作,正确估价成绩,找出存在的差距,科学地制定好符合本乡镇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2、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切实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

注重把那些政治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精神强,能够并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勤政廉洁,民主作风好,能团结同志,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班子中来,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干部格局。要特别注意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深受干部群众拥护,善于带领干部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善抓机遇,勇于开拓,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1)职数设置。

根据省委组织部[2005]67号文件,市委2005[14]号、[22]号文件规定,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乡镇政府要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健康高效的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每个乡镇的领导职数控制在8名以内,规模特别大、经济特别发达的乡镇可以增加1名政府副职,乡镇领导职数主要用于党委正副书记、人大主席、正副乡镇长及纪委书记、武装部长。乡镇领导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实现交叉任职或兼职,一般干部实行1人多岗。县委充分考虑到××干部基数较大的实际,在划分乡镇规模大小时尽量按照有利于××工作的实际来确定,除辖四个村的渔洞乡外,其余27个乡镇均划为大乡镇并按大乡镇的规模来配备干部。按市委文件规定2006年乡镇党委换届党委委员的职数为7至9

人。结合我县实际,县委研究决定,辖5个村及以上的乡镇设党委委员9名,辖4个村及以下的乡镇设党委委员7名。具体职数设置为:乌峰、中屯、泼机、黑树、母享、坡头、花朗、大湾、以勒、林口、塘房、果珠、尖山、赤水源、芒部、雨河、木卓、罗坎、盐源、碗厂、杉树、花山、牛场、五德、坪上、以古、场坝27个乡镇设党委委员9名;鱼洞乡设党委委员7名。

乡镇纪委班子的设置。比照上述分类,辖5个村及以上的乡镇设纪委委员5名,辖4个村及以下的乡镇设纪委委员3名。具体职数设置为:乌峰、中屯、泼机、黑树、母享、坡头、花朗、大湾、以勒、林口、塘房、果珠、尖山、赤水源、芒部、雨河、木卓、罗坎、盐源、碗厂、杉树、花山、牛场、五德、坪上、以古、场坝27个乡镇设纪委委员5名,其中纪委书记1名,专职委员2名,兼职委员2名。鱼洞乡设纪委委员3名,其中纪委书记1名,专职委员2名。

(2)结构要求。

乡镇党委原则上由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1名乡镇长、1名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组成。其中,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由副乡镇长兼任;组织干事、宣传干事由专职纪检委员兼任。研究、推荐乡镇党委的组成人员时,要统筹兼顾,尽量实行兼职和交叉任职。其中,乡镇人大主席、副乡镇长、武装部长应尽量进入党委班子,其他可根据工作需要吸纳派出所长、妇联主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参加。

年龄结构上,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1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和1名女干部(可交叉)。专业结构上,择优考虑熟悉党务、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教育和法律等方面工作的同志,形成优势互补。任职资格上,担任党委书记的,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工龄,在下一职位任职2年以上的经历,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担任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的,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工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进入党委班子可适当放宽任职资格和相应条件。

(3)差额原则。

各乡镇党委在研究、推荐党委、纪委候选人时,要严格执行差额原则。设9名党委委员的乡镇,差额为2名;设7名党委委员的乡镇,差额为1名。各乡镇纪委委员的差额均为1名。这也是省委对昭通采取特殊优惠政策,放宽公推直选的规定,全省已有临沧、红河等几个地州市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实行公推直选。市委也确定由威信县拿出一个乡镇进行公推直选的试点。所谓公推直选就是参照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一样由全乡党员和全体选民来投票进行直接选举,而不是由代表来进行间接选举。这对乡镇干部德能勤绩廉和群众公认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4)交流原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