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控机制论文实用13篇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1

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产权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郭道扬2004.2.会计研究)。在公司制企业中,产权结构多元化,不同产权主体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形成契约关系,以追求其相应经济利益的,而且不同产权主体的财务目标取向并不完全一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在更多的时候会表现为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相互利益冲突,从而对企业财务活动和信息披露产生不利影响,这就决定了要有相应的财务监控机制来保证不同产权主体在企业中的相关利益。从理论上讲,监控方式的确定与产权结构密切相关:股权相对集中的应加强内部监控,我国的公司制企业股权相对集中,就是上市公司也是“一股独大”,所以内部监控更为重要;从实务上看,公司自身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仅成本最低,而且可以弥补外部监控主体事后被动监控的缺陷,能在事中、事前主动监控,以全方位维护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如果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话,是既经济又有效的。然而,我国现行公司内部的财务监控主要由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总会计师和内部审计机构来实施。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在公司内部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使监控的效率最大化,避免“大家都能监控,却又没人监控”的现象发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大胆借用了一个目前在公司治理研究中尚未应用的新理念,即统合管理理念。用科学的统合管理思想对多重财务监控主体的组织体系、业务执行、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有序的规范管理,是提高公司治理能力、财务竞争能力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谓“统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将统合管理理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其模式包括组织系统统合、业务执行统合、信息资源共享统合等。

“统合”一词,来源于计算机行业的统合伺服器。统合伺服器是组织用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以及达成更高可用性、延展性和价值的方法之一。MicrosoftWindows2000Server家族和。NETEnterpriseServers提供了一个经过验证的环境,可以达成伺服器统合作业,提供可靠性、延展性和降低整体成本。2003年9月3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决定将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各自拥有的通信、卫生、补给部队联合起来成立新的“统合部队”,这样做是为了使装备更加合理化、效率化。

将统合作业提供可靠性、延展性和降低整体成本以及使整体更加合理化、效率化的功能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应用于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设计中来,就会形成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的财务监控机制,即对公司内部不同的财务监控主体、权力、责任、职能、制度等资源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在组织系统、业务执行、信息资源等方面若能实现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纵横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就会提高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整体效率。

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基本命题

(一)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概念的界定

监控不是简单的监督,也非一般的控制,而是在监督基础之上的控制。美国的安然、世通,中国的银广夏、蓝田,都是从辉煌走向暗淡,企业内部财务监控不力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会计审计理论界,似乎存在着看重监督而轻视控制、或愿提监督而回避控制这样一种思维倾向”(蔡春2001)。正是这种倾向的存在,使得公司内部实质上的监控活动只停留在监督层面,达不到控制的高度。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指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不同主体对本公司的财务信息、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等内容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活动,其根本目标是建立一种内源性财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要素包括监控主体、监控客体、授权或委托人。监控主体结构所要解决的是谁来进行内部财务监控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确定一个组织机构能否充当内部财务监控主体,主要标准是看该机构是否从事内部财务监控活动;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组织所监控的对象为监控客体,终极授权监控或委托监控的应该是公司相关利益主体。在一个完整的内部财务监控关系中,应该具有监控主体、监控客体、监控委托人三方面关系人,这三方面关系人通过契约关系结合在一起,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体系的目标与功能定位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体系的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监督并控制的手段有效地维护相关利益各方在委托关系中的经济利益,促进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协调和结构稳定。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延伸委托人的监督深度和广度,使自己成为一种独立于委托人权利的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控制机制。不同监控主体可以从多个方位代表相关利益主体对人进行监督控制,这实际上是一种多元的财务监控制衡机制。

内部财务监控主体既要对各种财务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控制,又要对各种受托责任和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监督评价,其监控功能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但是,从本质上讲,内部财务监控的监督控制功能只是维持某种经济形态,而无法直接创造出社会财富,从这种意义上讲,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使公司内部财务系统有序运转的保证机制。

(三)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理论基础

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1.委托理论

财务监控始终处于复杂的委托关系中,是委托关系促成了财务监控机制(最为典型的形式就是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和经济组织的多级化,授权分级管理又使人内部出现了新的委托人和人,多层的委托关系形成了一条委托链。在这种情况下,本属于人范畴的新的委托人也需要财务监控,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其更需要内部财务监控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基础上构建与公司利益相关、各方长期而稳定的责权关系。

2.会计寻租理论

在公司的财务信息处理中和公司经济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财务报告收益;而在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不同的财务报告收益信息,足以改变不同利益关系人的决策结果,从而引起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以及财富在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非生产性转移,即会计寻租行为。这种资源配置结果和财富的转移往往是不公平的,由此需要一种来自公司自身的财务监控机制来防止这种会计寻租行为。同时,对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对现有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借鉴和发展,这又是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的。

三、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设计

将统合管理理念运用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中来,要遵循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的指导,即对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用整体联系、辩证的观点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统合管理的价值所在;要实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统合职能目标,还要考虑相关因素的协同作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互动互进的作用。协同理论认为:某一些要素在一个系统中发挥各自作用时,必须借助于其他条件,假若能得到其他因素的配合,则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反之则可能削弱其效能。

(一)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理念

1.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操作原则

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思想是:目标导向,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模式的操作原则应为:(1)效益性原则。实行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管理改革的效益主要是体现在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各项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监控队伍是否优化、监控质量是否提高等等。(2)互补性原则。在统合过程中,既不是简单地强调一方优势而排斥其他,也不是兼收并蓄,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主体,互相补充,有机结合,使监控质量不断提高。(3)和谐性有序性原则。一个动态过程如不能维持其动态和谐、平衡,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改革功能。在统合管理过程中,公司内部不同财务监控主体各部分要素之间要配合得当、和谐运转,要尊重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围绕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总目标,整合一致、统分结合地有序进行。

2.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中的主导力量

在我国现实的公司治理中,关于财务监控的规范很多,比如,《公司法》规定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1997年开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会计法》规定有总会计师制度,国务院专门颁布了《总会计师条例》;同时还有《审计法》规定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这些规范大多站在监督而非监控的角度行使其职能;其次,这些规范使得我国目前公司治理中存在多重财务监控制度,而且各项财务监控制度都是本着最优制度的原则设计的。但是,系统论认为,局部最优不能保证系统最优。所以,为了保证监控职能的充分发挥,非常有必要探讨公司内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的统合管理问题。因为统合监控主体资源的目的就是要使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相互配合和协调,使之达到整体最优,更好地发挥监控职能。

在公司内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中,监事会的监控与董事会等的监控不同,它是负有特定任务之监控机关,置身于主营业务执行机构之外客观地对其进行监控,能够对业务执行进行客观的判断,能够克服董事会自我监督的“短视”效果,改变董事会“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于一身”的状况。应该说,如果发挥正常的话,监事会的监控效果是董事会内部的自我监控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独立董事与总会计师的监控力量存在着非专职性、非常设性、非独立性、监督成本高等自身难以回避的弱点,只有监事会是一种独立于董事会的、足以与董事会行政权力抗衡的专职监督力量。所以,对公司内部现有财务监控机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统合与突破,建立一套以监事会为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做到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等其他监控主体之间应相互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是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根本之道。

(二)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设计的前提假设

1.独立性假设

所谓独立性假设,就是财务监控主体中的监事会独立于被监控对象,能够排除干扰和个人利害关系,客观公正地实施监控并提出监控报告。监控者的独立性假设要求监督者与被监控对象的活动没有利害关系,因为有利害关系的人显然是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被监控对象的。该项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体现了监事会内部财务监控独立性的特征,并成为内部财务监控主体监控行为的基本依据

2.正当怀疑与可确认假设

正当怀疑是指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的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是全面有效的,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确信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财务会计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就有必要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其表达的信息的可靠性进行监控;可确认是指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其表达的信息的可靠性可以通过收集评价相关证据、验证相关信息而得到确认。该项假设明确了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直接原因,为监控标准的制定和监控程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3.监控有效假设

所谓监控有效假设,是指假设监控主体与被监控的对象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使有时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害内部财务监控行为的有效实施。该假设是实施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的基础。

4.不同监控目标的区别与功能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监事会、独立董事以及总会计师等内部财务监控主体的监控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其行使的财务监控功能也存在差异。独立董事以及总会计师的财务监控职能是寓于经济管理活动之中的监控,而监事会是公司内部专门行使监控职能的组织,比较而言,在所有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主体中,只有监事会最能站在独立的立场上进行监控。从功能上看,独立董事大多具有专业特长和丰富的商业经验,能够为公司带来多样化的思维,有助于实现公司决策的科学化,因而独立董事并不囿于监控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战略功能。比较而言,监事会的功能则限于单一的监控功能。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内部控制机制,其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中,这是一种事前的监控;而监事会则是董事会之外、与董事会并行的公司监督机构,主要是一种事后监控,因为监事虽然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但其对董事会决议没有表决权,不可能事前否定董事会决议。所以,该项假设为监事会应该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主导力量这一论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要素安排

在上述假设前提下,公司内部不同财务监控主体之间需要进行相互促进与制衡的协作与分工。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可以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职能部门,分别行使财务信息监控(财务审计)、经营风险监控(经营审计)、财务决策监控(管理审计)。独立董事的监控是寓于管理之中的监控,其独立性次于监事会,可以考虑在董事会下成立财务监控委员会,取代原来的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应该侧重于公司财务决策监控。CFO(包括内部会计人员)的监控内容主要是财务风险,要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中心。

四、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急需解决的其他问题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表现为缺少相关统计数据来支持结论,相关论点尚未通过实践检验,在实际执行中可能会受到一些未可预知因素的限制。

相对于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其他组成部分而言,目前国内对于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评价指标研究上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尽管国际上一些著名公司如标准普尔、戴米诺、里昂证券等都已推出自身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但均未单独涉及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评价问题。我国国内一些机构在对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过程中,对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评价几乎没有涉及。对于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运行状况评价研究的欠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傅元略。上市公司财务监控机制的困惑[J].审计研究,2004,(2)。

[2]王春平等。强化监事会职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J].山东煤炭科技,2003,(3)。

[3]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3,(1)。

[4]唐跃军,肖国忠。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及其本土化[J].财经研究,2004,(2)。

[5]刘长翠。公司股东委托监督机制:监事审计的广角透视与思考[J].审计研究,2002,(4)。

[6]张兆国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J].会计研究,2004,(2)。

[7]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8)。

[8]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J].会计研究,2004,(2)。

[9]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2

财务控制权是企业控制权的核心内容。李心合(2001)认为,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性质看,无论是企业剩余索取权还是企业控制权,其核心内容都在财务方面,企业剩余的表现形式是财务受益,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同时,李心合也进一步提出财务控制权的定义,他把财务控制初步定义为一种以企业所有权安排为基础的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分享权的有效安排。正因为财务控制权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所以,对于财务控制权的分配也成了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也希望通过财务控制权的有效安排,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经营者,同时又能保护企业所有者即股东的权益,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因此,怎样的财务控制权分配才是最优的安排这一问题成了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最优财务控制权分布问题的探讨,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的。一是从财务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的。主要是讨论在两权分离下的现代企业中,如何通过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实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提出解决方案主要是财务控制权的相机安排。例如李心合(2003)提出在共同治理结构下的公司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张兆国等(2004)提出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应建立起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指出财务控制权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即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收益权来实现其产权收益;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来互相制衡,以保护其权益免遭他人侵害,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

第二个角度是从内部人控制角度来探讨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这部分文献的主要观点是由于两权分离,出资者退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把经营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员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由于占有企业信息上的优势,从而出现侵蚀股东权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现象。主要讨论的焦点是围绕着如何治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例如孙天法(2003)提出,通过重大事项信息披露、财务信息预报制度等方式来治理“内部人控制”现象。孙国峰(2004)提出对于内部人控制的重新设计,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如何保证信息的对称性。这部分文献主要是从信息机制设计的角度来提出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的结论的。

第三个角度是从委托关系出发来分析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张勇、吴传文(2005)提出,简单委托—模型分析得到的利润分享系数偏低。提高利润的分享系数不但会增加经理的工作努力而且能够抑制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契约生效后,所有者还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提高经理的工作努力或者抑制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这部分文献主要是从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角度出发,探讨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布问题。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分析思路是:既然财务控制权是企业所有权安排,即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核心内容,那么我们就构建一个企业剩余产生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财务控制权变量,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得出企业最优财务控制权分布的表达式及其各影响因素。

二、模型的构建

我们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形式,假定企业剩余为:

0≤≤1

其中,K为资本所有者即股东所投入的生产要素;L为劳动者,本文特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

由于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管理者所掌握的企业经营管理权,特别是财务控制权,使得经理人员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侵蚀股东利益。相应的,经理人员所掌握的财务控制权也大,其所能够侵蚀到的股东利益也就越多。因此,对于经理人员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变量,本文用经理人员所获取的机会主义收入在企业剩余中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我们假设经理人员获得的机会收入为G,则有:

其中,γ为经理人员所获取的机会主义收入在企业剩余中的比例,也就是经理所掌握的企业财务控制权的程度。

同时,由于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拥有的信息要优越于企业所有者即股东,使得股东并不能够观察到企业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收入,因此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要小于企业真正创造出的剩余。因此,我们得出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为:

在企业各要素所有者投入要素进行联合生产的条件下,股东所投入的资本的数量K是资本的预期报酬的函数,经理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其预期报酬的函数。

由于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是π,因此,股东的预期报酬为:

对于经理人员来说,其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小也是其预期报酬的函数。经理的预期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理的固定收入,另一部分是经理所分享的企业剩余,即除了股东所占有的企业剩余之外的剩余。由于经理人员在信息上占有的优势,所以经理人员观察到的企业剩余是,那么,经理人员所分享的企业剩余为:。因此,我们得到经理的预期收入为:

由此我们得到,股东的资本投入量K为:

并且从该式我们可以得出:

经理的经营管理能力投入量L为:

并且从该式我们可以得出:

因此,我们得到企业的剩余创造模型:

在这样的一个企业剩余创造模型中,我们关心的是怎样的财务控制权分配能够实现各要素投入者的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即各要素投入者的投入要素最大化,同时也实现企业剩余的最大化。因此,下面我们将对各要素投入者的最大化行为进行分析。

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决策为实现其预期收入的最大化,即:

(1)

相应的,经理的利益最大化决策为:

(2)

同时解(1)和(2),我们得到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比例γ的表达式为:

(3)

三、对模型的讨论

通过上文对企业剩余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最优财务控制权结论,即公式(3)。从公式(3)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优的财务控制权分配与,,,,等因素有关,即与股东占有企业剩余的比例,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程度,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预期收入,股东的资本投入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程度,财务控制权对股东的预期收入的影响程度等变量有关。因此,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变量对于企业财务控制权的影响。

推论1: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重与股东占有剩余的比例呈正相关。

对(3)式进行变形,我们可以得到(4)

根据(4)式,由于,所以越大,则也越大,即股东占有剩余的比例与财务控制权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在股东分享的企业剩余比例越高的情况下,只有让经理人员占有更多的财务控制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励经理人员,实现企业剩余最大化。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该推论,我们也可以得出:在股东占有的企业剩余比例越大的情况下,经理人员通过占有财务控制权来侵蚀股东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也越大。

推论2: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经理占有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大。

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也越大。即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的企业中,经理所占有的财务控制权也越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高科技企业、管理复杂的大型企业集团等,由于在这些企业中,经理人员的劳动质量、劳动积极性等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很大,所以这类企业中的财务控制权由经理人员掌握的比例也较大。

推论3: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γ越小。

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小。即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财务控制权由经理掌握的比例γ越小。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观察到,在一些资本密集型的或者依靠专用设备进行生产的企业中,资本投入者往往控制了企业的主要财务权。也就是说,在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较大的情况下,由股东掌握较大的财务控制权是最优的安排。

推论4: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越高,则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高。

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可以用来衡量,越大,表明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越高。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大。也就是说,当掌握财务控制权能更好的激励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时,应该由经理人员掌握更多的财务权。

推论5:财务控制权对股东投入的影响程度越大时,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小。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3

引言:企业风险是使行为结果偏离初始目标的所有不确定性因素,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威胁,它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恰恰因此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的普遍关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形象的说明了不及时发现风险,不及时控制风险的严重后果。故而,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有效应对,使其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控制企业风险的具体方法细化到管理理论即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一、企业风险控制理论存在的认识误区。

面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任何重大决策都要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但是又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裹足不前。这就需要我们依赖企业风险管理的知识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但是,人们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分开讨论,很少讨论到他们之间的共性。[1] 其实,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风险系统的两大方面,而不应把他们作为独立的两个单独的分支。

二、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研究进程

1.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理论进程。自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内部控制思想受审计的不断影响而逐渐产生,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转变。“内部控制”一词最早以审计术语的形式出现在美国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这一系统,并把它基于某些理论之下进行解释。如最初外国的学者就曾使用全变理论对其做出过解释,国内的杨雄胜、陈志斌、林钟高、刘明辉等也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到20世纪7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受系统论、控制论的深入影响而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概念的三个层面,即环境层面、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到了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具体体现在: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和目标,将强调风险意识摆在了突出的重要位置,并提出了企业成本与效益原则。正是对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才使得内部控制的概念被界定为“它是市场主体满足所有者利益要求和企业自身利益发展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内在的接受监督并引起和保证企业行为规范的制度和机制。”它由“内部牵制”逐渐发展变迁到“风险管理”,并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涵盖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隶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变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它最初的概念界定涵盖了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对于定性这一层面,除了经营失败、无偿还能力外,还包括违约和破产,在这个层面上,国内外的学者几乎“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对于定量这个层面,国内外的学者则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国外的学者认为企业的财务危机的标志为根据破产法的规定提出破产申请;国内的一些学者则根据1998年中国证券监管会颁布的通知中提到的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殊处理的公司来判别企业的财务危机。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多将注意力放在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上,并以某种数学模型来分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单变量破产预警模型到复杂的多变量综合分析模型的过程。但正如我们目前所发现的研究误区一样,所有的学者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时,始终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境况,对二者的研究始终处于独立的状态、隶属于各自的领域,而未将二者放置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没有将二者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两个不同层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三、契约理论框架下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耦合

由于企业面临着不完全的契约而出现风险,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都是为了有效应对企业的风险服务的。这就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等5个要素以及引起企业财务危机的投资、融资、经营、增长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分别把握每个因素对这两大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耦合加以研究。故而,我们需着眼于现有条件下的可控内容来有效防控企业风险:一是通过授权制度防止草率的投资行为、融资行为,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制度来约束企业经营行为;二是合理控制企业的增速,要通过环境控制对企业高层决策者的理念、决策程序、经营风格加以约束。

结语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4

近年来关于国内外上市公司出现内部财务监控失效导致企业破产的事件屡次发生。尤其是在国内,中国处在经济转型期,经济体制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多的漏洞,许多企业在内部财务监控上制度存在漏洞或缺陷,如03年,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外逃,企业出现大量的账面亏空,导致企业正常运转不下去,再如04年四川乐山电力集团事件,这些经济事件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弥补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研究的不足,对包括投资者、市场监管机构和会计制度制定者在内的公司利益相关者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而促进上市公司全面、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文献回顾

上市公司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一直是是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财务监控机制的研究。财务监控可以采用双元控制主体构架,并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阎达五,2000)。将财务监控和公司治理结构联系起来,并将监控体系纳入我国会计规范体系,这是非常必要的(张炎兴,2001);(2)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财务目标不一致,导致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失效(王砚书,2004);(3)基本对策以股票全流通实现各股东财务目标的协同化。以国有股价值的增值幅度为主要依据的管理和经营层考核评价机制,对国有股持股单位和所委派的董事以及董事会聘任的经理进行考核和评价(田志龙,1997)。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学者分别从各个角度对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的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为本文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找出企业内部财务监控失灵的本质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国有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高

受长期以来国有经济的性质影响,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其中,有54%的股权为国家和国有法人所有。股权的高度集中,使得国有控股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导致公司的治理结构的不平衡。

(二)董事会职能弱化,内部人控制严重

董事会是公司实际权利机关,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在现代公司的“两权分离”情况下,董事会独立是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关键。目前,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有绝对控股地位,产生内部人控制。多数情况下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这样身兼两职,自我监督缺乏。

(三)监事会有名无实,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在现代公司中,监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但在国有股占绝对优势情况下,监事会实际上由国有股东指定。这样,董事会成员与监事会成员都成了国有股东指定的人员,都是代表国有股东的股东代表,等于是让自己监督自己,监督标准,监督效率必然搁置一边,监事会“徒有虚名”。

(四)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存在缺陷

在我国双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下,引入独立董事缺乏对董事会所有重大决策的公正性进行地科学性监督,同时也缺乏为公司带来多样化的思维、向董事会提供专门化支持。

(五)内部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审计委员会在内部财务监控方面发挥的作用相对还是很小。主要表现:一是集团领导对财务监控重视不够,监控部门权威性差;二是财务监控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不系统。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现状、原因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在企业的内部治理上存在严重缺陷,只有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让企业人尽其能,才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本人从这个角度考虑,提出了“统合管理”财务监控机制,在这一宏观思路的引导下,进而提出解决内部财务监控失效问题的对策。

(一)宏观思路——设计“统合管理”财务监控机制

为了使我国的上市公司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得到长期健康的发展,我认为可以采取“统合管理”这一新型的财务监控机制。将统合管理理念运用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中去,要遵循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的指导的,用整体联系、辩证的观点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综合管理的价值所在。

1、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操作原则。即,效益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和谐性有序性原则。

2、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中的主导力量。对公司内部现有财务监控机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统合与突破,建立一套以监事会为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做到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等其他监控主体之间应相互沟通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是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根本之道。

3、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要素安排。公司内部不同财务监控主体之间需要进行相互促进与制衡的协作与分工。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可以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职能部门,分别行使财务信息监控(财务审计)、经营风险监控(经营审计)、财务决策监控(管理审计)。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具体措施

1、以流通股全流通实现各股东财务目标协同化

上市公司股东财务目标和利益的差异,主要是由股份的非流通所造成。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股票价格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益不存在直接关联关系,股价高低并不能给其带来现实的利益。如果实行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则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也必然会关注股票的市场价格,其在进行经营管理时,必然会考虑该行为对股价的影响,或者说是对其自身财富的影响。

2、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保证其财务监控作用的发挥

①借鉴和参考双层制董事会模式

为了增强监事会的财务监控职能,可以借鉴以德国模式为代表的双层制董事会模式,即在股东大会下设一级地位高于执行董事会的监事会,该监事会成员全部由非执行董事组成,具有聘任、监督和在必要时解聘执行董事会成员的权力,但监事会成员不能干预董事会的经营决策。

②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考虑引入“外部监事”制度

公司引入外部监事制度,可以解决监事会的监事被大股东操纵而对代表大股东的董事行使职权的监督职能弱化的问题,从而抵制公司大股东操纵公司利益而损害中小股东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利益的行为,使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制衡更加有效。

③赋予监事会内部财务审计的权力

现行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的督导下由内部审计人员具体执行的,这种监控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监事会履行着对董事会、经理层的监督职责,从制度设计上看,监事会有条件履行好内部审计的职能。

④加强对人的监督和激励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对经营者的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以期待企业经营者的努力及其利益产生联动效益,使企业经理人不仅关心自己的薪水,也关心自己的股权收益(田志龙,1999)。同时,还应建立对经营者的硬约束机制。将对企业经营人的解聘标准与手段直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经营者达不到预期绩效时的自动离开机制。

五、结论

内部财务监控是经济市场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即使是在市场监管严格得多的发达国家,公司的财务监控也一直备受关注。对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还有好多工作要做。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失效的原因主要有: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财务目标不一致,存在严重的委托风险,监事会对董事会的财务监督控制机制失效,内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较差。

2、在治理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失效方面,要运用“统合管理”这一新型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并通过这一宏观思路的引导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要以股票全流通来实现各股东财务目标协同化,另一方面要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保证其财务监控作用的发挥,第三,要加强对人的监督和激励。

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是一种涉及面广,隐蔽性强的行为,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治理措施。本文仅从统合管理的创新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在其他领域方面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阎达五,宋健波.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0(3):

2~6.

[2]张炎兴.会计治理结构和会计控制观[J].会计研究,2001(8):10~14.

[3]王砚书.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若干问题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

70~76.

[4]田志龙.我国公司治理内部监控机制有效运作的思路[J].经济体制改革,1997(6):21.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5

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下,股东和债权人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对企业的主要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一系列投资决策。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对经理人的业绩进行评价。由此,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对投资者和债权人都显得异常重要,但是这并没有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一些职业经理人为了满足股东和债权人的期望和实现预算目标,反而利用财务报告的一些的局限,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进行大肆操纵,制造了一起又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财务舞弊事件,这严重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甚至扰乱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为此,我国政府五部委在2008年颁布并实施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求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的方式,遏制财务作假的严重情况,通过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入手,从理论上阐述加强内部控制对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我国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颁布SOX法案后,众多学者并把研究的视线转向了这部法案在促进财务报告质量提高方面的经济作用。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也得出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Beneish等(2006)、Chan(2007)、Doyle等(2007)和Ashbaug-Skaife(2007)等的研究成果,他们均不同程度的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及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企业,其提供的财务报告也就越真实,可信度也就越高,越不容易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我国学者对财务报告质量和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研究起步较晚,但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方春生,王立彦等(2008)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对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是有促进作用的。黎明梅(2008)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从上可以看出,尽管学术界对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质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理论界对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研究,以规范研究居多,并且对于财务报告质量和内部控制量的内涵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试图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以期从新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质量关系研究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1.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财务报告质量的有力保障

(1)内部控制各构成要素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归纳为五个方面:(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2)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3)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其中,第(3)个目标就是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质量是有重大影响的。具体来说,内部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质量提供一种氛围,因此内部环境是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基础;风险评估主要用以识别可能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风险,已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活动则是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而采取一系列的行动,以防止财务舞弊事件的出现;信息与沟通可以保证有关的财务报告资料在企业内部及时有效的沟通;内部监督则可以对整个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纠正内部控制出现的漏洞,保障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因此,内控五要素在保障财务报告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维纳1948年提出的控制论认为控制最为本质的特点是对信息进行控制。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通过对财务信息产出过程的控制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从本质上讲,财务报告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信息产品,它也必须经历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形成最终对人们有用的信息。所以在整个的处理过程中,能否保持有效的监督,是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内部控制则在这一关键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此外,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从2个方面同时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不但可以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不但会受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子系统会计和核算系统的影响,同时还受生产流程和业务活动的影响,而内部控制系统又对生产流程和业务活动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归根结底财务报告的质量受到内部控制系统的影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系统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2.财务报告质量对完善内部控制具有反作用

(1)财务报告质量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运行机制是财务报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的主要机理,因此在论述本部分内容之前,需要简单了解一些运行机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整个运行机制由传递路线、控制环境、控制目标、控制对象、受控客体和控制主体组成,这六大因素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具体的运行机理如图2所示:

信息论认为,财务报告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连接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重要枢纽,并且在内部控制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财务信息是企业管理信息的重组成部分,是管理者做出各种决策和实施控制活动的基础。财务报告信息通过在企业内外部的传递,一方面可以使所有者了解经营者的履职情况,从而加强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尽量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经营者向所有者展示其经营业绩的方式,从而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充分的双向沟通。同时财务报告作为所有者评价和监督经营者的重要信息来源,可以让所有者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由此,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财务报告的有效传递,财务报告的质量对反映和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均有重要影响。

(2)完善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内在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都实行多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不再亲自经营企业而是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由此,导致职业经理人对企业掌握更多的信息,而所有者则只能通过财务报告等外部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和了解。但是,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上存在冲突,因此职业经理人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向企业所有者提供虚假的财务及其他外部信息,以逃避所有者的监督。为了防止职业经理人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所有者只能通过加强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来促使职业经理人报告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一方面,通过在内部设立内部控制制度和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对财务报告形成过程的审计。另一方面,股东大会通过聘请外部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独立审计,并发表独立审计意见,以确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是否有效,从而促使职业经理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内在要求。

三、本文结论与展望

1.本文结论

本文以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阐述了内部控制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财务报告质量的有力保障,财务报告质量对完善内部控制具有反作用的结论。二者相互支持,相辅相成,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一起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

2.本文展望

虽然本文在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论,但由于笔者自身的学识和阅历所限,使这一研究的深度不够,广度也有待扩宽,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1)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水平偏低的生深层次原因是什么?(2)是否可以从成本效益入手对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以为管理层更好进行内部控制决策提供依据?(3)如何构建更为科学合理,更完善的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并将之量化用于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S],2008.

[2]王逊,刘丹.内控鉴证报告的披露与内控质量的关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0(11):102-105.

[3]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6):58-64.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2):45-52.

[5]孙光国,莫冬燕.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之相关性:基于配对案例的比较分析[J].会计师,2012(2):3-5.

[6]孙光国,莫冬燕,杨金凤.基于共同理论视角下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之关系研究[J].财政监督,2012(4):9-12.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6

(一)内部会计控制概念

1958年10月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为了按照公认审计标准来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审计上也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但内部控制的分类往往仅限于理论,在实践操作中严格分清二者是十分困难的。尽管如此,在学术界仍然产生了“内部会计控制”的说法,并就此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二)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主体)。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业务技能,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及时应对客观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政策的精神,切实贯彻相关的制度,把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做好。

2.完善监督机制,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实施。完善监督机制,避免和遏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良行为发生,使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达到良好的有机统一。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内部会计人员控制行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内部会计人员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图2)

随着美国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在内部控制中出现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这一新提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在2002年的33―8138号提案中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解释,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公司设计的控制程序能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的业务活动经过合理的授权;保护公司的资产,避免未经授权或不恰当的使用;业务活动被恰当地记录并报告,从而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编报要求。

SEC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03条款中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保持一致,并且符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公告319条款的规定。根据SEC2003年6月正式的最终规则中的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告编制的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

三、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区别

(一)视角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更多的是基于经营者视角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可以说,内部会计控制更多的是从内部控制价值创造的真实、可靠等方面制定、实施的措施及程序。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单位为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所需信息而编制的符合公认会计原则、为财务报告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可以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更多的是基于所有者(股东)及潜在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而制定的为有效降低控制风险等不利方面所制定、实施的措施及程序。

(二)所属层面不同

内部控制包括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公司层面内部控制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明确的权限划分和职责定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属于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则属于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三)执行主体及客体不同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贯彻执行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和各职能部门,还应该包括企业中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整体而言,系统的贯彻执行者,即系统的客体,也包括系统的设计者在内。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主体与客体存在同一性。

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主体是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利,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明确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基本控制点,使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四)时间跨度不同

由于环境及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

财务报告是反映一定时期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书面文件,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和最后环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为财务报告这个时点文件服务的。

(五)内容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有:货币资金的控制、采购与付款的控制、销售与收款的控制、工程项目的控制、对外投资的控制、成本费用的控制、担保的控制、预算的控制、固定资产的控制和存货的控制。岗位分工控制及授权批准控制包含于上述十项内部会计控制之中。

由于财务的特点是以货币为价值符号,所以其触角势必要延伸到经营环节,突破传统的核算范畴,凡是有经营活动的地方都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应该关注的领域。针对各业务循环设置的控制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发生、传递、记录等进行全面的监控。相对来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比内部会计控制更具体、全面。

(六)范围不同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与其他方面的内部控制共同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七)所保证信息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侧重于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偏重于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既要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又要保证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要求单位财务报告披露非财务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论改进企业报告》一文中提供的一套企业报告,财务报告及附注内容仅占1/3,非财务信息却占2/3。在美国企业中日趋流行的平衡计分卡,就是将企业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指标体系。

(八)主要监督者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的第一监督及评价者是内部审计部门及相关人员,之后才可能是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监督及评价部门则是从外部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权力机构。

四、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联系

(一)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前提或基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指标

内部会计控制好比高层建筑的地基石,只有地基石摆正了,建筑才会结实、美观。同时,如果做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也可以从侧面验证内部会计控制是有效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该程序的有效执行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成功的有力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始终未改变。财务报告由会计人员编制,是会计信息加工后对外公布的结果。它的产生依赖于会计核算系统、日常控制机制的运行。

(二)“人”是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共同的关键控制点

“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风险的制造者和控制者。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自立的经济人,总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特定环境下,人的行为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大家知道内部控制不仅是针对物和事的控制,更是针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因此,较高的内部会计控制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水平和较高的人员素质是保证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点。

(三)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共有的局限性

1.无法控制新增业务。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只适用于目前正常且经常反复出现的业务活动及经营活动,一旦单位调整经营战略、增加分支机构、增加新的生产线等,都有可能导致原设的控制制度的威慑力降低或失控。

2.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的隐患。信息化时代,信息的确认、处理、报告贯穿于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中间的哪一个环节出现沟通问题,都会影响财务报告的公信力。内部控制沟通的有效性要求明确地将相关职责分配给执行控制程序的员工,使相关的员工清楚如何进行控制以及自身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角色和责任。但也同样因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会给一些人留下可乘之机,最后导致财务上各种舞弊的出现。

3.现有的控制体系及方法无法有效地实现控制目标。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实施对企业及相关人员、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公司现今的内部控制仍比较薄弱,处于较低级水平。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内部控制建立初期或比较薄弱的企业,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力及人力的支持,建立及完善内部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内部控制的体系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战略性要求。随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的加大,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及时甄别现存风险及防范未来风险,从而提供可靠准确的财务报告。可见二者均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战略性的要求。

五、总结

总之,要看到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联系和不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降低成本,做到内部会计控制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不断更新,从而保证内部财务报告控制作用更加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潘琰.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2] 李心合.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J].会计研究,2007(4).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7

企业作为一种契约关系的联结,在组织形式上表现为通过对企业契约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应配置而形成的治理结构。同时,企业作为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之间的契约耦合,要受到要素所有者为实现其自身利益的行动驱使,而企业各要素所有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这必然在各要素所有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最后必然表现到企业的财务冲突上。因而对企业契约参与者财产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财务活动的反映和控制便成为企业整体契约机制得以运行与生存的关键所在,这要求企业建立科学和具有效率的财务治理结构安排。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具有普遍性。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阶段,企业面临外部产权制度的不完整、市场的非均衡更显著,同时,大规模企业产权改革使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尖锐的财务冲突。在外部制度不完善甚至缺位的情况下,构建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冲突的协调机制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对财务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旨在协调企业各产权主体的财务冲突,探寻均衡的制度安排的“财务治理”问题成为我国会计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且方兴未艾。但是,目前尚未形成成熟而统一的研究范式,另外,对于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即财权配置的具体方式、途径、方案设计也很少涉及。这种研究不足导致财务冲突与治理在我国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差距,反过来也制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企业财务契约冲突及其协调机制是当前财务理论与实务的迫切需要。

二、 财务治理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外关于财务冲突的形式、原因与治理的一般机理研究较为深入,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并且发生了问题研究的范式转换,从早期的内生性完备契约理论范式演变为目前的不完全契约理论范式。

完备契约理论范式研究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关系或企业冲突是成本的必然逻辑结果;二是认为可以事前通过设计一份体现“激励相容”的完备契约来解决问题,控制成本。该研究范式的理论流派及代表人物主要有:成本理论(Jensen和Mechling,1976)、债务契约理论(Smith和warner,1979;Haugen和Senbet,1979,1981;Townsend,1979;Diamond,1984;Gale和Hellwig,1985)、财务信号理论(Ross,1977,1978;Leland 和 pyle,1977)、融资啄序理论(Myers,1984)等。

现代契约理论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更能反映实际状况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正式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由Grossman和Hart(1986)以及Hart和Moore(1990)建立的。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主要反映在资本结构的控制权流派。早期的控制权理论是从静态配置角度研究企业剩余控制权的争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代表学者有Harris和Raviv(1988,1989,1990)、Stulz(1988)等。但是真正意义上将不完全契约理论应用到资本结构理论探讨中,学界普遍认为是Aghion和Bolton(1992)。Aghion和Bolton构建出一个二期控制权配置模型,认为剩余控制权应当依据事后可验证的信号在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动态转移才是符合效率的,这就是所谓的企业控制权的状态依存(state contingent)。以Aghion和Bolton的控制权转移模型为基础,此后的控制权理论基本转到以“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框架中进行分析。我国学者李心合、杨淑娥和雷新途等深入研究了企业的财务治理问题。

但是,无论是从完备契约范式还是不完全契约范式,研究的共同特征是对“财务契约”的内涵定位在狭义层面,即“债务契约”或“融资契约”,而非联结企业所有产权主体(财务主体)的、完整的财务契约。由于长期研究中将财务契约概念狭义化,财务冲突与治理的主体局限在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对财务治理的机制研究也是局限于规避三者之间机会主义行为的契约安排,而对更为广泛的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契约冲突形式、原因与治理机制研究则相对不足。

三、不完全契约视角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框架的构建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契约都是不完全的,因而企业内部的契约同样是不完全的。企业内部的财务治理也是一种契约安排,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地配置产权未能明确界定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企业内部形成科学的约束机制和制衡机制。从企业契约交易的角度看,企业财务交易的性质是一系列不完全财务契约的缔结和履行过程。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财务治理契约不可能完全事无巨细地规定契约各方全部契约利益和行为方式,具有信息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契约主体可能侵害其他契约主体的利益,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的财务冲突,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是导致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问题的基本逻辑起点。因此,以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问题,能够很好地研究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各个财务主体(产权主体)的博弈和制度安排,并将交易费用、制度、产权、契约等因素正式纳入企业财务理论研究范畴,从而形成新的研究范式。不完全契约的财务治理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规范性分析框架

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重要文献进行综述性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企业财务冲突的一般形式、原因,财务治理的主体、客体,财务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机制与层次;研究财务治理引导下的财务体制、财务行为,财权纵向和横向配置的目标、机理和实现路径等具体内容,以建立起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规范性分析框架。

(二)企业财务冲突的现状与原因研究

分析企业财务契约(股权契约、债权契约、报酬契约、税收契约、商业契约、社会责任契约)缔结环境、缔结主体、缔结客体的特殊性;研究企业财务契约不完全性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研究企业财务冲突的形式、频率、幅度和强度,这可以结合某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

(三)企业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研究

即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状态依存机制原理,研究企业剩余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机制,包括企业股东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债权人相机财务治理机制、经营者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员工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客户相机财务治理机制、社区相机财务治理机制、政府相机财务治理机制。

(四)企业财权横向配置研究

具体研究企业决策机构的财务组织与财权配置,执行机构的财务组织与财权配置,监督机构的财务组织与财权配置,对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财权配置进行结构优化研究。

(五)企业财权纵向配置研究

研究适合企业的财权纵向配置的契约结构(即总分公司间、母子公司间重大财权配置结构),包括企业投资决策权与资产处置权配置、融资决策权、收益分配权与担保管理权配置、成本费用管理权与预算审批权配置、财务绩效考核权与薪酬福利分配权配置、现金调配权和资本运营权配置。

(六)企业外部财务通用契约优化研究

将财务契约缔结和履行的外部环境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通用契约(即财务相关的法规制度、文化、舆论、习惯等)的联结,以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对我国企业财务通用契约进行优化研究,以此提出旨在提高契约效率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企业财务契约不完全类型与政府的干预政策(政府战略模糊性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结构优化(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的重构)、我国企业财务外部关系型治理(文化、舆论、习俗、观念引导与培植)。

四、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财务冲突与治理的理论分析性框架。对我国企业财务治理理论发展和财务治理制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选择“不完全契约理论”为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构建一个“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规范性分析框架”,为我国财务治理建立成熟的研究范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将企业财务的性质概括为“一系列不完全财务契约的缔结和履行过程”,可以拓展财务契约的内涵,以完善我国内生性财务理论体系。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对重大财权从横向与纵向进行具体配置方案的设计,有助于深化我国财权配置的研究。

二是对我国企业财务契约缔结环境、缔结主体、缔结客体以及财务契约冲突的形式、频率、幅度和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揭示我国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现状、问题以及优化治理的方向。

三是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状态依存机制原理,建立起适合我国企业剩余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机制,包括股东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债权人相机财务治理机制、经营者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员工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客户相机财务治理机制、社区相机财务治理机制、政府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将对我国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规范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四是本研究设计出我国企业财权配置的具体方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财权配置进行结构优化,将合理引导我国企业内部具体的财权配置,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雷新途,李世辉. 不完备契约与财务目标的状态依存及边际修正[J].会计研究,2007(4).

[2] 詹森,麦克林. 公司理论:管理行为、成本和所有权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李心合. 财务理论的范式革命与财务学的制度主义思考[J].会计研究,2002(7).

[4] 伍中信. 现代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10).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8

2011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专项审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 174.91亿元,占当年GDP的1/4,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总收入 。2014年,为积极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要求测算债务相关指标,评估地区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预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应“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出台已凸显出当前建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机制的紧迫性,但由于相关数据及信息披露有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量化和预警研究尚未得到深入开展,目前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问题的研究主要有:裴育、欧阳华生(2007)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及其构建;许争、戚新(2013)、倪筱楠等(2014)、朱文蔚、陈勇(2015)则依照债务资金流向,从借、用、还三个环节依次选取风险衡量指标,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评价机制 ;缪小林、伏润民(2012)按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部结构风险和外部负担风险分类,讨论了风险指标的选取,并利用HP滤波分析判断了债务风险的长期波动趋势 ;陈梦秋、宋良荣(2013)尝试为地方财政编制资产负债表,并据此从静态、动态两个维度选取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郭宇、庄亚明(2014)基于系统工程论,通过社会经济、举债程度和偿债能力三个子系统构建了风险系统的多层次预警指标体系和机制。

虽然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尝试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测算和评价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及依据。多数研究对指标的选取设置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注重实践应用而忽视了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导致债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受到影响;其次,所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狭隘。多数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反映与债务风险相关的各项因素,偏重个人主观经验,缺乏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发展历程和特有背景的客观考量。因此,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理论作为基础及依据,结合我国特有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特征与制度背景,构建一套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价机制成为亟需,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二、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特征及内部控制的适用性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存在以下特征:

首先,主体多元,管理权责不清。在目前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体系中,举债主体包括融资平台公司、地方政府部门及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等,债务监管主体包括财政、审计、贷款银行等部门。但在诸多的参与主体中,作为主要监管部门的地方财政只能掌控部分债务,绝大多数存在于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债务由各单位独自管理,其来源渠道复杂,投资方向多样,财政部门难以对该部分债务实施统一有效的直接监管。这种复杂多元的系统使债务的借、用、还被隔绝于不同主体而难以明确权责,在面临债务风险时不能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增加了债务风险向财政风险甚至金融风险转化的可能性。

其次,“重借轻还”,风险意识淡薄。由于债务偿还期限通常大于领导干部换届周期,上界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常常由下届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而当本级政府面临债务偿还危机时,最终会由上级政府“买单”,这种举借权力与偿还责任上的时空分离,导致地方政府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相对淡薄,极易出现过度举债行为。此外,我国的政治文化背景和不尽完善的干部考核机制使得部分地方政府在举借债务时,考虑的不是长远发展战略和财政承债能力,而是短期经济效益及“形象工程”。淡薄的风险意识和“重借轻还”的管理态度无疑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及债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最后,机制缺失,监管乏力。监管机制的缺失,首先表现在债务的计量管理基础薄弱。目前,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尚未形成统一的统计系统和信息反馈路径,信息分散、统计不准确、反馈不及时都增加了债务管理的难度,降低了债务管理的精度,使得大量透明度差的隐性债务游离于地方财政和人大的监管之外。其次在于缺少统一的风险控制机制。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债务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难以对整个债务系统实施全面的风险预警和控制,这是债务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

内部控制理论自18世纪产业革命后,伴随企业实践发展至今,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也由最早的保障财物安全和信息真实,扩展至经营效率以及战略正确性,以风险管理为起点的内部控制,逐步成为现代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前述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管理权责不清、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控制机制缺失等特征及问题,内部控制恰好是一种在多环节系统中分配权责、实施监督的有效管理机制,有利于克服债务管理中的权责不清;同时,作为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机制,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增强地方政府的风险意识,促使其着眼于长期发展,立足战略层面对债务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风险控制方面,内部控制是一种主动的风险应对机制,可以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在事前、事中、事后对组织实施连环不间断的动态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弥补风险控制机制缺失问题。

此外,内部控制在行政管理及国家治理中的实践应用也较为普遍。诸多学者认为内部控制能够保证政府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对于提升单位管理和国家治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也有学者进一步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的应用逻辑、作用机理和面临困境 ,并尝试将内部控制理论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问题相结合,探讨基于内部控制的债务风险防范方法 ,但内部控制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尚未有学者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三、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机制的构建

1. 风险指标的选取设定。COSO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内部控制系统由相互关联的五项要素组成,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它们相互联系,又分别适用于特定目标类别,共同构成能够对环境变化连续反应的一个整体。本文基于该五项要素构建了债务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结合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有限可得的数据资料,共设置了16项风险评价指标,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控制环境。结合COSO内控整体框架,本文将控制环境设定为债务运行的经济基础和财政基础,从经济和财政两大视角出发,为控制环境选取了七项评价指标。经济基础方面,参考黄运(2002);肖红叶等(2007);郭玉清等(2015)的研究成果,选取地方“GDP增长率”和“人均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用“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和“商品出口额GDP占比”反映经济发展结构。财政基础方面,选取“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支出比”衡量地方政府财力及其流动性,用“财政支出贡献率”(财政支出/GDP)反映地区经济对财政支出的依赖度,以反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要素旨在识别和分析系统活动中与实现组织目标相关的风险,以合理确定风险对策。参考黄燕芬、邬拉(2011);缪小林、伏润民(2012)等人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所面临风险的分析及研究,本文将风险评估要素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和运行风险三类,分别设置风险评价指标,以求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

规模风险即债务总量超过地区经济承载能力,导致债务无法按期偿还所带来的风险,本文从当前规模和发展速度两个角度评估,使用“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当年综合财力)和“负债率”(年末债务余额/GDP)两项国际通用指标衡量债务的相对规模,用“债务增速与GDP增速比”衡量债务相对发展速度。结构风险指标参考缪小林、伏润民(2012)的研究成果,选取“担保债务风险”(年末担保债务余额/财政收入)、“逾期债务率”(年末逾期债务额/年末债务余额)两项指标组成对结构风险的评估,其中,“担保债务风险”反映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风险,“逾期债务率”反映地方政府当前积累的信用违约风险状况。运行风险选取“债务依存度”(当年新增债务额/财政支出)衡量,反映财政支出对务资金的依赖性。

(3)控制活动。本文参考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及财政部相关规定,对各地区的政府性债务相关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我们选用各地区在2013年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告中披露的地区债务管理制度数量作为对该要素的评估,设置“债务管理制度”指标,制度数量和涉及内容越全面,债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4)信息与沟通。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评价体系中,地方政府应及时收集与传递有关债务规模、来源、当前使用情况、偿还情况、政府承债能力、可能面临风险等的信息。本文借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团队依据各地信息公开申请、网络、出版物等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制定的“财政透明度指数”来衡量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与沟通指标,完善的信息披露可以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降低债务风险。

(5)监督。本文将监督要素设定为以控制债务风险为目的,对债务资金运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评价活动。本文从审计视角出发,评估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督要素,并借鉴朱荣(2014) 的研究方法,用各地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告中披露的审计查处违规金额数量衡量“审计执行力度”,查处金额越大,表明审计执行力度越大,监督作用越强。

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由于表1所列指标的量纲和数量级存在差异,考虑我国相关数据获取困难,样本量有限等因素,本文选取均值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对负向指标取倒数,得到各指标最终的评价值,将其调整到方向一致可加总的状态,使得债务风险越大,最终评分越大。

对于指标权重的确认,本文采用专家评判法和熵值法分别为主因子和次因子赋权。通过向业内专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主因子指标的重要性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后,确定主因子权重。本文手工整理了2013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专项审计结果,即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的债务审计公告及其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得到了27个地区2012年末次因子指标的相关数据,考虑样本数量能够满足客观赋权法的计算要求,因此采用熵值法计算次因子指标权重。最终得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如表1各指标后括号内数值所示。基于地区i第j项指标的评分和权重分布,测算其政府性债务的总体风险:

由此得到相关地区的政府性债务风险评分,分值越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越大。同时,根据本文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机制得到债务风险最终评分,可以追溯定位关键风险点,找到“五要素”中具体薄弱环节所在,为后续风险管理和相关措施改善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引。

四、 结论

本文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及依据,结合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特征及制度背景,探讨了内部控制理论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本质为其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奠定了较合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同时,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债务风险评价模型普遍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本文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多维度出发,构建了涵盖经济基础、财政基础、规模风险、结构风险、运行风险等方面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机制,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评价与预警、控制及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及参考。

参考文献:

[1] 审计署.第35号公告《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1.

[2] 裴育,欧阳华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3):110-119.

[3] 许争,戚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研究――基于东北地区某市的经验数据[J].科学决策,2013,(8):30-47.

[4] 倪筱楠,王莉,袁若愚.基于模糊综合判断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J].企业经济,2014,(5):156-159.

[5] 朱文蔚,陈勇.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及预警研究[J].亚太经济,2015,(1):31-36.

[6] 缪小林,伏润民.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生成与测度研究――基于西部某省的经验数据[J].财贸经济,2012,(1):17-24.

[7] 陈梦秋,宋良荣.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地方政府负债融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3,(6):21-23.

[8] 郭宇,庄亚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4,(4):151-154.

[9] 小林,伏润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与生成:一个文献综述及权责时空分离下的思考[J],经济学家,2013,(8):90-101.

[10] 孙芳城,李松涛.浅议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商业会计,2010,(16):61-62.

[11] 张少春.抓实抓好内控规范实施工作努力打造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升级版”[J].中国财政,2013,(16):8-10.

[12] 杨兴龙,何国亮,内部控制服务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的逻辑和机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10):63-69.

[13] 药清,董玲.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4,(3):106-108.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9

近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为了私利的最大化对财务报告进行包装,以完美的财务报告来取悦投资者,不仅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保险理论,而且使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的感觉。财务报告信息失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严重缺位和失灵。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投资者开始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情况,并认识到内部控制是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样注意到仅仅披露财务报表不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和具有说服力的信息,从而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满足各方使用者的需要。

任何事物都有某种客观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演进的,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亦是如此小论文。审计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主要的审计动因理论包括信息理论、理论、委托责任理论、保险理论、冲突理论。其中,保险理论认为审计动因是风险的分担;理论认为审计动因在于促进股东利益和企业管理者人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并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信息理论认为审计动因在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决策人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本文从理论假说、保险理论假说、信息理论假说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因。

一.理论假说

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保险理论,这种分离必然形成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和受托这样一种经济责任关系,也就是委托人和人的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人的目标不一致,导致了委托问题。正是由于委托人与人存在着利益冲突,使得委托人往往倾向于通过与人达成的契约来解决因目标差异而产生利益冲突。对行为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报告正是所有者能够用以监督管理人履行契约关系的一种手段或途径,而管理者则有责任和义务是如实地向所有者反映行为责任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小论文。由此可见,信息披露制度是缓解管理者和所有者冲突的有效的制度设计之一,也说明了理论为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言,管理者有责任确保公司内部控制的合理完整有效,保证公司的正常有序高效的运转保险理论,从而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有利于管理者证明其工作并检验其对公司的诚信;所有者不仅仅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更要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了解公司的业务运转情况和财务信息是否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和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合理有效的缓解了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使两者利益最大化。

二.保险理论假说

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信息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一方面各方报表使用者可以理智的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规避风险,对自身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核并做出正确的披露,给信息使用者一个透明的信息。但在一些列虚假财务报表曝光使信息使用者对其上市公司丧失信心的时候,上市公司开始注意到仅仅通过财务报表的披露是远远不够的,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为了重塑披露信息在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各大上市公司开始寻求资深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和披露保险理论,从而降低信息使用者的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分散风险的作用。但目前,有人认为保险理论在我国并不能做到,由于证券体制的不健全和使用者取证难的现实状况,保险理论在我国难以实现。

三.信息理论假说

自愿审计动机与信号假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审计是一项有成本的行为,在有关法律、法规未作强制审计要求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之所以愿意负担审计成本,自愿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其动机很可能是向财务信息使用者发送信号小论文。事实上保险理论,上市公司自愿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信号,意在向外界表明自己提供的财务信息可靠,增加信息的可信性。

1.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相关性需要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由于公司的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寻找并改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进行内控控制鉴证,首先,避免了企业内部审计师作为公司员工的关系,内部审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有所隐瞒,或者碍于内部管理人员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愿按原则披露;其次,内部审计师所接触和了解到的企业内部控制状况不如外部注册会计师了解该行业及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全面保险理论,外部注册会计师更加熟悉和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及有效合理性;最后,注册会计师较企业内部审计师更加注重其在审计市场中自身的声誉,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更加严谨,以便提供给报告使用者以清晰透明的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任何一个企业有序高效的运作都离不开有力的内部控制机制。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就如同水与过滤系统的关系,水在经过各各过滤环节都会有效的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纯净水,如果某一过滤环节出现问题最终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纯净水。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中它设计的是否完整、是否合理、是否有效都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仅仅通过财务报表的披露并不能让信息使用者更加清晰了解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只有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有效披露才可以让使用者了解企业,达到信息披露的目的。

可见,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进行内部控制鉴证保险理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小论文。

2.上市公司的筹融资动机需要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对于有新发行证券再融资的公司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会要求借贷款企业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和最近的中期报告,并对企业年度报告进行审计要求,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并没有要求但我国近几年也要求一些金融企业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其他企业没有相关规定;并且,在筹融资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险理论,一类是签订贷款契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类是签订贷款契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诸如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资金流向监管,而它则需要上市公司有着有效的内部控制做保证,从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势在必行。

3.审计声誉和审计质量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声誉常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则可以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予以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既然审计质量可以理解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要获得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他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比如发现并且报告更多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

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培训和监管并且对一些违规注册会计师进行处罚,说明我国政府为力求塑造一个良好的审计市场不断努力;上市公司也力求四大会计事务所和具有良好声誉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鉴证。相信我国审计市场的良好声誉渐渐形成。对于投资者来说保险理论,会偏重相信那有良好声誉的审计师所做的鉴证报告,这就促使上市公司寻求具有良好声誉和良好审计质量的审计师进行审计,期望通过审计师的审计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内部控制进一步的改善,并提供给投资者透明的信息,从而给上市公司带来融筹资的机会小论文。可见,无论从投资者的角度还是从上市公司的角度都倾向于相信具有良好声誉的注册会计师,从而上市公司会自愿寻求审计声誉良好的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内部控制鉴证。

4.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形象可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大部分上市公司其涉足的领域较多,例如原本以房地产经营为主的上市公司,由于企规模的扩大不断涉足其他行业比如食品加工保险理论,外贸等行业,这就造成投资者和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怀疑该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的运作状况。上市公司渐渐意识到在资本市场上筹融资的重要性,让投资者更加对企业有信心就有必要提供给投资者更加可信和透明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使其相信企业具有良好的运作情况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给投资者以更大的回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便成为信息使用者较为可信的信息来源,这就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最近财务丑闻不断出现,企业信誉也成为考量企业的一把尺子,财务报表的披露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信息使用者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更加重要,更为可靠。上市公司同样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提高企业良好运转的形象,并有助于企业改善内部控制使其健康发展。可见,企业的规模和企业形象可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通过从理论、保险理论、信息理论的研究分析,可见,在国家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的加大及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不断意识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不仅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少华.2008.自愿审计动机与质量研究大连出版社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10

近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为了私利的最大化对财务报告进行包装,以完美的财务报告来取悦投资者,不仅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保险理论,而且使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的感觉。财务报告信息失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严重缺位和失灵。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投资者开始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情况,并认识到内部控制是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样注意到仅仅披露财务报表不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和具有说服力的信息,从而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满足各方使用者的需要。

任何事物都有某种客观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演进的,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亦是如此小论文。审计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主要的审计动因理论包括信息理论、理论、委托责任理论、保险理论、冲突理论。其中,保险理论认为审计动因是风险的分担;理论认为审计动因在于促进股东利益和企业管理者人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并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信息理论认为审计动因在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决策人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本文从理论假说、保险理论假说、信息理论假说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因。

一.理论假说

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保险理论,这种分离必然形成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和受托这样一种经济责任关系,也就是委托人和人的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人的目标不一致,导致了委托问题。正是由于委托人与人存在着利益冲突,使得委托人往往倾向于通过与人达成的契约来解决因目标差异而产生利益冲突。对行为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报告正是所有者能够用以监督管理人履行契约关系的一种手段或途径,而管理者则有责任和义务是如实地向所有者反映行为责任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小论文。由此可见,信息披露制度是缓解管理者和所有者冲突的有效的制度设计之一,也说明了理论为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言,管理者有责任确保公司内部控制的合理完整有效,保证公司的正常有序高效的运转保险理论,从而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有利于管理者证明其工作并检验其对公司的诚信;所有者不仅仅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更要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了解公司的业务运转情况和财务信息是否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和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合理有效的缓解了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使两者利益最大化。

二.保险理论假说

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信息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一方面各方报表使用者可以理智的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规避风险,对自身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核并做出正确的披露,给信息使用者一个透明的信息。但在一些列虚假财务报表曝光使信息使用者对其上市公司丧失信心的时候,上市公司开始注意到仅仅通过财务报表的披露是远远不够的,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为了重塑披露信息在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各大上市公司开始寻求资深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和披露保险理论,从而降低信息使用者的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分散风险的作用。但目前,有人认为保险理论在我国并不能做到,由于证券体制的不健全和使用者取证难的现实状况,保险理论在我国难以实现。

三.信息理论假说

自愿审计动机与信号假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审计是一项有成本的行为,在有关法律、法规未作强制审计要求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之所以愿意负担审计成本,自愿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其动机很可能是向财务信息使用者发送信号小论文。事实上保险理论,上市公司自愿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信号,意在向外界表明自己提供的财务信息可靠,增加信息的可信性。

1.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相关性需要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由于公司的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寻找并改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进行内控控制鉴证,首先,避免了企业内部审计师作为公司员工的关系,内部审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有所隐瞒,或者碍于内部管理人员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愿按原则披露;其次,内部审计师所接触和了解到的企业内部控制状况不如外部注册会计师了解该行业及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全面保险理论,外部注册会计师更加熟悉和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及有效合理性;最后,注册会计师较企业内部审计师更加注重其在审计市场中自身的声誉,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更加严谨,以便提供给报告使用者以清晰透明的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任何一个企业有序高效的运作都离不开有力的内部控制机制。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就如同水与过滤系统的关系,水在经过各各过滤环节都会有效的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纯净水,如果某一过滤环节出现问题最终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纯净水。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中它设计的是否完整、是否合理、是否有效都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仅仅通过财务报表的披露并不能让信息使用者更加清晰了解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只有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有效披露才可以让使用者了解企业,达到信息披露的目的。

可见,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进行内部控制鉴证保险理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小论文。

2.上市公司的筹融资动机需要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对于有新发行证券再融资的公司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会要求借贷款企业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和最近的中期报告,并对企业年度报告进行审计要求,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并没有要求但我国近几年也要求一些金融企业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其他企业没有相关规定;并且,在筹融资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险理论,一类是签订贷款契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类是签订贷款契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诸如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资金流向监管,而它则需要上市公司有着有效的内部控制做保证,从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势在必行。

3.审计声誉和审计质量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声誉常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则可以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予以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既然审计质量可以理解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要获得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他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比如发现并且报告更多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

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培训和监管并且对一些违规注册会计师进行处罚,说明我国政府为力求塑造一个良好的审计市场不断努力;上市公司也力求四大会计事务所和具有良好声誉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鉴证。相信我国审计市场的良好声誉渐渐形成。对于投资者来说保险理论,会偏重相信那有良好声誉的审计师所做的鉴证报告,这就促使上市公司寻求具有良好声誉和良好审计质量的审计师进行审计,期望通过审计师的审计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内部控制进一步的改善,并提供给投资者透明的信息,从而给上市公司带来融筹资的机会小论文。可见,无论从投资者的角度还是从上市公司的角度都倾向于相信具有良好声誉的注册会计师,从而上市公司会自愿寻求审计声誉良好的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内部控制鉴证。

4.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形象可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大部分上市公司其涉足的领域较多,例如原本以房地产经营为主的上市公司,由于企规模的扩大不断涉足其他行业比如食品加工保险理论,外贸等行业,这就造成投资者和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怀疑该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的运作状况。上市公司渐渐意识到在资本市场上筹融资的重要性,让投资者更加对企业有信心就有必要提供给投资者更加可信和透明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使其相信企业具有良好的运作情况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给投资者以更大的回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便成为信息使用者较为可信的信息来源,这就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最近财务丑闻不断出现,企业信誉也成为考量企业的一把尺子,财务报表的披露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信息使用者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更加重要,更为可靠。上市公司同样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提高企业良好运转的形象,并有助于企业改善内部控制使其健康发展。可见,企业的规模和企业形象可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通过从理论、保险理论、信息理论的研究分析,可见,在国家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的加大及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不断意识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不仅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少华.2008.自愿审计动机与质量研究大连出版社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11

放眼世界范围,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关于“稽核”二字的分析与论述,大多出现在我国的文献资料中。主要含义为“财务稽核是指由财务部门内部主体实施的监督活动”,与置身于企业财务系统之外的内部审计相比,财务稽核在作为企业有着其特殊的优势。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财务稽核是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是财务稽核工作的着力点,财务稽核核心是强化财务自律机制,属于财务部门的内部行为,目标在于确保财务工作合法合规,经得起内外部监督检查。

财务稽核职能的定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企业外部监督不断强化,财政、审计、税务、价格等各类检查日趋频繁的现实条件下,公司内部最直接、最紧密、最有效的自我监督、自我诊断、自我规范的手段就是财务稽核,稽核工作是构筑公司内部管理控制的第一道防线;第二,财务稽核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开展财务稽核是公司系统财务部门的自身行为,是保证财务安全的内在需求;第三,稽核工作首要的任务是要对财务工作负责,要站在财务人员自身立场上,来规避财务风险,确保财务工作经得起外部检查。

2 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稽核存在的问题

2.1 稽核整改环节薄弱

在稽核工作的实施过后都会形成相应的稽核结论并产生书面的稽核报告,但对稽核工作而言更重要的是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改进。目前中小企业对财务稽核结果的考核环节比较薄弱,稽核结果和整改措施的实施尚没有和被稽核单位的业绩直接挂钩。

2.2 复合型稽核人员不足

基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专业性较强,对稽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员力量较弱,缺乏对基层运营成本管理的指导和控制。企业财务管理知识在不断更新,公司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高素质、复合型的稽核人员比较缺乏。

2.3 稽核方法单一

目前在各单位财务稽核的实践中,现场稽核,调阅有关账簿、报表、凭证的方法占据着财务稽核方式方法的主导地位,非现场稽核等其他的稽核方法采用的情况都很少,多样化的方法手段还有待进一步推广。

2.4 独立性不够强

财务稽核最薄弱的方面就是独立性不够强,这恰恰是外部监督的最大优势。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审计,由于其独立性较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发现财务部门人员自身不注意、不重视甚至是明知故犯的财务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检查结果或处理决定,稽核岗位要全面了解、总体把握,并充分利用这些外部监督检查资源,实事求是,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完善财务自律机制,确保财务安全。在此基础上,财务稽核工作要在拓展财务管理功能、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财务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探索。

3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稽核流程的建议

3.1 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也称标准化控制。它是对重复出现的操作,按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规定其处理的标准化程序作为其行动的准则。财务稽核流程作为保障企业收入的关键流程,涉及多部门、多层级人员的操作,有必要实行程序控制,在企业内部对流程给予明确的定义,对流程涉及部门的职责给予准确的界定,将各部门各项业务处理过程,用文字说明的方式或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以形成制度,颁发执行。

3.2 组织规划控制

组织规划控制是指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组织机构设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把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分类或分解,以达到各部门各负其责、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和监督,从而有效地达成目标。在对财务稽核流程进行分析与设计时,首先考量财务稽核流程所涉及的各部门机构设置、职务分工是否合理,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主要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这五种职务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业务执行职务相分离,(2)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3)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4)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5)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3.3 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这些人员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可以使每一个过程、环节责任、权利明确,使某些事件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财务稽核流程作为涉及企业收入与资金管理的关键流程,必须考量流程是否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是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使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处理行为负责。

3.4 业务记录控制

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一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财务稽核流程涉及大量对收入数据填报、稽核、汇总等操作,必须考量在流程中是否有健全的业务记录控制。

3.5 财产安全控制

财产安全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财务稽核流程涉及有价通信卡、手机等贵重、易变现营运物资的管理与销售工作,因此必须考量流程中的财产安全控制制度。在财务稽核流程中,为了达到保护资产安全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限制接近。是指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限制接近的对象包括现金、有价卡、手机等其他易变现资产。(2)记录保护。应对财务稽核流程中涉及的各种文件资料(尤其是申领单、出库单、入库单等资料)妥善保管,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的可能性。对某些重要资料应留有后备记录,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当前计算机条件下尤为重要。

3.6 人员素质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保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从而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财务稽核流程的顺利执行有赖于流程涉及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对财务稽核流程进行评价时,必须考量流程中是否对人员素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结语: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财务稽核问题一直都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稽核应有的作用,这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本控制、资产价值形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只有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稽核水平,加强财务自律机制建设,实现从事后审计监督向事中过程控制的转变,努力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12

从理论上来讲,财务控制系统主要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契约不完备性引起的机制的需要而存在,因而契约理论、委托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成为财务控制成本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契约理论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契约理论”(thecontractualtheoryofthefirm)。按照契约理论,企业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的契约所组成的,一般可以将企业契约分为完全契约和非完全契约。前者是指签约各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因而在契约中已经包含了各方在未来预期的事件中所有的权利和义务。后者与完全契约理论相反,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非完全性,企业的各种契约不可能包括未来的各种事件及其概率,因而是不完全的。

一般认为有以下因素制约了完备契约的制定:即有限理性;绩效的组成部分和衡量的标准是准确界定的可能性;信息的完全性。传统经济学的前提就是经济理性,即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各种可能的选择是可以预测的;未来各事件的结果是可以确定的,能够预知各种事件的分布概率;人是经济理性的人,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事实上,这些假设是不存在的,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而人的预见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未来事件的所有事件及这些事件的概率都能够了如指掌,尤其是信息的传递要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人的理解能力的影响,因此,西蒙提出了其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理论认为,实际社会中的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总是介于完全理性和不完全理性之间,管理人的目标是多元的,其知识、能力、经济是有限的,信息的获取和解释能力也是因人而异,因而管理者不可能对未来的事件及其概率都能完全知道,也不可能作出完全理性的经济决策。因此,契约理论下的企业特征主要有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所有权的重要性。

(二)委托理论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有交易费用理论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现代企业一般以投资人与管理者的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相脱节为主要特征,从而形成了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实际上是由一个链所组成的。在这个链中,委托人(投资人)将企业实际控制权交由受托人(企业管理当局),受托人则应按照有关契约的要求完成一定的使命,通常假设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管理者在完成其使命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分解其经济责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企业内部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在所有委托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企业投资人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经营管理者目标与投资人目标并不总是一致,从而导致了财务控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的需要,即投资人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管理者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一方面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监督可能约束管理者积极性或能动性的发挥,或者及时的决策而导致损失的发生。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现代企业的委托和受托关系,企业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企业管理当局往往拥有比投资(外部的、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投资人)多得多的关于企业经营机会与风险方面的信息。良好的决策总是建立在充分的、客观的和相关的信息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经济利益各方所拥有的信息应当相等,即不会出现一方拥有信息,而另一方则不了解这样的信息,从而使得拥有信息的一方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相应的与其具有利益关系的当事人的利益。但是,由于投资人与管理当局事实上的利益冲突,这种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被管理当局所利用,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投资人一般远离企业,处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从而对企业的了解远不如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的透彻,即企业经营管理者拥有比处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更多的关于企业的信息,就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所谓道德风险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例如,虽然企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也没有能够创造正现金流量的投资项目,但企业管理者为了满足自己野心的需要,不是将多余的现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而是进行不创造价值的投资。逆向选择是指在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均匀的传播,最后是劣质产品对优质产品的淘汰。正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最后剩余拥有者不得不运用一定的激励方法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协调管理者与其目标,尽量争取两者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财务控制成本的构成

上述理论揭示了企业财务控制成本最为重要的成本是成本,包括各种机构运行费用、监督费用、激励费用和效率下降费用等;同时,还会发生如财务控制系统设计费用、运行费用等。尤其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财务控制系统已经信息化,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控制系统非常昂贵,而且复杂的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应较高。因此,财务控制成本主要包括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成本,以及公司治理中的与治理成本。

(一)控制经营者成本这方面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监督经营成本。上述理论说明,投资人即委托人处于信息相对不足的劣势小,因而他们一方面需要收集各种信息,从而有利于其作出良好的经济决策,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内部人控制程度及其危害性,还要设置一些如监事会等机构,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这些监督有可能导致如下成本发生:收集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等信息的成本;所有者之间交换信息并作出决定的成本;以其所作出的决定去影响经营者的成本。

(2)经营者机会成本。由于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这就使得经营者可能会运用自己的这种信息优势,从事利于自己的各种活动,从而产生了管理者机会行为对委托人损害的机会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白我交易,损公肥私;瞒天过海,;过度留利;营造大公司等活动对委托人的利益的损害。

(二)集体决策成本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往往强调集体决策,虽然这种选择机制可能有利于加强控制,但也因此产生了额外的成本即:

(1)决策效率低下成本。按照集体决策原理,制定决策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不一定完全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在集体决策中,各方利益的协调最为困难,而且这种困难的形成还会受到参与各方所拥有的文化、对未来的理念及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因而集体决策有可能将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埋没,且有可能形成对投票程序的操纵,导致无效率决策。)另外,集体决策产生决策中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推卸责任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一旦成为现实都会消减企业价值,或说导致另一类成本的发生。

(2)决策程序成本,在现代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机制下,决策包括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而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程序性决策较为科学:但程序性决策要求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本身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体决策有时不能及时协调各方利益和意愿而长期不能作出决策,尤其是在所有者战略性讨价还价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决策时间可能会被拉长,延误决策时机,失去创造价值的市场机会。

(三)及其机制运行成本企业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目标的不——致性和监督、协调的需要必定消耗一定的资源,从而发生一定的成本,这就是成本。成本最直接体现就是治理成本问题。威廉姆森(1985)认为成本主要是指交易成本,包括协议起草谈判成本、履约成本、错误应变成本、争吵成本、治理结构成本和约束成本等。李维安(2001)认为成本主要是维持公司治理有效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组织本身发生的成本和活动组织协调成本。

为厂解决企业运营中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也会产生运行成本,如聘请外部审计和设计内部审计的审计费用;聘请独立董事及其运行成本;信息收集和传递成本。在机制或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小,有一种成本应当值得注意,这就是由于股票市场预期的需要和不恰当的激励机制,使得管理者人为地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其结果是既损害了证券市场,也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如帕玛拉特财务丑闻不仅使本公司的股票连续暴跌,而且使得与其相关的意大利境内多家牛奶供应商的经济损失以亿元为计量单位。

(四)财务控制设计及运行成本除了成本外,还存在其他财务控制成本,包括控制制度设计成本,运行和维持成本。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它需要精心的设计,从而不可避免地发生设计费用。尤其是在当今电子化、网络化的背景下,财务控制系统需要与其他经营管理系统一体化,这样财务控制的设计费用就更加昂贵。财务控制系统的成本另一个大的方面是其运行成本,因为财务控制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其风险的控制也要不断地监督,所以这方面的费用也构成了财务控制成本的重要内容。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篇13

一、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逻辑起点:财务契约的不完备性

企业集团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的特殊契约组合体,它既有要素交易契约的性质和功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作为市场产品交易契约的特征,是要素契约和产品契约的耦合。与单一企业相比,企业集团初始契约具有更大的不完备性,主要原因是:(1)企业集团初始契约缔结信息更不完整。一方面由于企业集团规模大,信息链长,而且集团成员企业地理分布广泛而分散,客观条件限制的信息不完整。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客观原因限制的信息不完整表现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母子公司间以及母子公司股东与经营者间由于目标函数不兼容,而导致的事前的隐藏信息模式(Hidden Information Model)和事后隐藏行动模式(Hidden Action Model)引发的信息不完整。(2)企业集团初始缔约方的有限理性。对于单一企业而言,初始签约人指各种私有要素的所有者,包括股权资本的所有者、债权资本的所有者、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由于企业集团是多级法人联合复合体,要素的所有者不仅包括具体的自然人,也包括母公司或各个子公司的法人所有者。参与缔约的主体越多,非理性成分反而越大。(3)企业集团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以及穷极所有事项的成本限制。企业集团交易事项繁杂,内外环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初始契约更不可能准确描述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各种状态集团成员企业以及集团内部管理机构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即便是有可能,但也因为明晰所有事项以及明晰所有的权责安排要支付高昂的成本使企业集团签约行为得不偿失而毫无意义。

依据Grossman-Hart-Moor控制权模型,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引导出企业剩余控制权如何配置以及配置给谁的重要性,这是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财务契约是企业契约束的子契约,当然具备不完备特征。财务契约不完备性意味企业初始契约存在尚未明晰的剩余财务收益权和剩余财务控制权,如何配置剩余财务收益权和剩余财务控制权以及配置给谁不仅关系到财务契约的履行,也关系到影响企业效率的所有权结构问题,这是与公司治理对应的财务治理的逻辑起点。

企业初始契约的不完备性意味着缔约各方履约过程是一个对初始契约关于剩余控制权的边际修正过程,也是缔约各方冲突一协调一再冲突的动态博弈过程。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主体:母公司剩余财务控制主导性分析

企业初始契约可以约定所有的人拥有剩余控制权,但不能约定没有人拥有剩余控制权。就财务而言,初始财务契约未能约定的财务事项时常发生,因此,明确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主体是财务治理的首要问题。财务剩余控制权的拥有者就是财务治理的主体,因此财务治理主体问题等价于剩余财务控制权配置给谁的问题。

剩余财务控制权配置基本逻辑是其必须与剩余财务收益权对称,否者将出现“廉价投票权”,只当剩余财务收益权拥有者承担剩余风险时,“投票权”才会谨慎而适当的运用。当前公司财务控制主体理论主要有出资者财务控制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共同财务控制理论。但无论是出资者为主导的控制模式还是利益相关者共同财务控制模式,出资者财务控制都是无可争辩的出于企业治理与控制体系的核心地位。

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是第一层次的出资者。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主体定位于母公司是以出资者财务理论为基础的。以母公司为主体的财务控制体系具体是从母公司角度如何通过财务控制手段对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财务关系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实现财务控制目标。这种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1、从产权角度来看,母公司在整个产权链中处于核心地位。母公司具备法人财产权,在集团内部其为第一层次的法人投资者,也是终极出资者。母公司对各个子公司的财权均来源于其作为出资者的地位。各子公司、孙公司也具备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而成为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法人投资者,享有对应的出资者权利,但是子孙公司的出资者权利以及作为出资者的各种行为实际上是母公司这个终极出资者管制下的经营者行为。从这个角度而言,产权管理成为母公司一个重要的职能。

2、从关系来看,企业集团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问题。母子公司的利益协调和冲突实际上构成了企业集团主要财务管理内容。对这种利益矛盾的处理和解决,由于控制权原因,母公司处于主导地位,子公司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母公司充当了整个集团内“关系”管理者的角色。

3、从责任中心来看,母公司是集团的投资中心,肩负着对整个集团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责任,而子公司或孙公司更多的表现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角度,母公司一方面要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如产业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必须着眼于集团范围和集团所处的环境,进行资本经营,这几乎是所有类型的企业集团母公司共有的经营内容。

4、从理论上来看,将财务控制主体界定在母公司,可以兼容出资者财务控制理论和利益相关者财务控制理论各自的优点,具体而言,以出资者财务控制理论为基础,充分兼顾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合理成份。利益相关者财务控制理论在逻辑上相对完美,也反映大量观察到的事实,但其操作的脆弱性显而易见。因此,以出资者为主体,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为约束条件,设计财务控制体系是一个可行的研究思路。

另外,从现实意义来看,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母公司作为控制主体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是针对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由于长期以来产权模糊、出资者缺位而导致效率低下、资产流失、管理失控等现象的现实。同时,也是针对我国企业集团化经营历史短暂,在理论和实务上尚未形成科学、成熟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现实。

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目标:控制成本,获取财务协同效应

母公司与子公司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的契约关系。契约在企业子契约束中最为普遍。由于母子公司的目标函数的非兼容,契约履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契约冲突―协调―再冲突的

过程,这个过程中契约也是在不断修正。母公司与子公司目标的非兼容性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母公司与子公司均作为独立的契约主体(或财务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的财务利益,子公司可能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母公司及整个企业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对整个企业集团而言,这是子公司负的外部性体现。目标非兼容另一方面在于子公司经营者与作为股东的母公司间的利益冲突。母公司参与缔约的目标函数就是期盼获得最大的回报,即实现财富的最大化;子公司收益R取决子公司经营者的工作努力程度e以及一些随机因素e,即R=(e,e),子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为W,则母公司财富Eπ为:

Eπ=E[R(e,ε)-W(R)]=E{R(e,e)-w[R(e,ε)]}

子公司经营者是自身合理效用U最大化的追求者,其缔约的目标函数是:

EU=EU(W,e)=EU{W[R(e,ε),e]}

在子公司初始契约中,母公司是唯一剩余索取者,而子公司经营者是契约固定收入者。对于子公司经营者来说,他们有责任为母公司财富最大化忠实服务,但在很大程度上乃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而不是上述两个目标函数的兼容,这是母子契约冲突的内在原因。契约冲突的外部原因在于母公司与子公司经营者的信息非对称上。信息非对称导致的契约冲突体现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两种层面上。所谓道德风险,是指契约形成后,子公司经营者隐藏行动而使母公司无法知道其是否存在偷懒(shirking)行为。逆向选择是指拥有私人信息的子公司经营者通过隐藏信息而产生的败德行为,它可被视为道德风险中的特殊形式。尽管子公司经营者的逆向选择严重违背了契约,母公司有权追究其行政责任甚至法律责任,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作为企业外部主体的母公司往往很难获取有效证据控告子公司经营者。因此,逆向选择是企业母公司承担来自子公司经营者刻意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其直接结果是侵蚀母公司财富,同时也可能导致忠实、能干的子公司经营者离开企业,而使母公司利益受损。

由于目标非兼容的内因和信息非对称的外因,契约冲突和协调构成企业集团最主要的问题。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缘起于母子公司间契约不完备性所引发的冲突,因此,财务控制首要目标是解决企业集团母子公司间的问题,控制成本。

财务控制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获取企业集团蕴涵的制度优势,即财务协同效应。企业集团财务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性比单体企业表现更为突出,有时财务资源在某个子公司或集团某个产业投放存在严重不足,但在另一个子公司或产业却严重富余而闲置,这种矛盾既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难题,同时也为企业集团追求财务协同效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集团财务协同效应的实现需要借助一个完整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通过发挥财务控制体系蕴涵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财务资源在集团范围内优化配置。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通常是企业集团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有效手段。财务控制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的程度,财权集中,则纵向一体化程度大,企业集团就能更好的节约交易费用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实现更大的财务协同效应。学者Child直接对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程度与集团体制设定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出纵向一体化企业集团与分权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程度角度,单一企业可以看成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极端化的结果,而市场则是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程度为零时产生的异化。

四、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机理:目标均衡的实现过程

财务控制集中或分散与成本大小相关。Jensen和Meckling界定成本为: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在集团制度环境一定的条件下,成本各项构成均是财权集中程度(T)的函数。财权集中程度T越大,表明母公司对财权的运作“事必恭亲”程度就越高,当然这种运作是在子公司治理框架内完成的,即为“用手投票”。财权集中必然带来监督成本(Cm)的增加,并且,监督成本(Cm)随着财权集中程度T增加而快速增加(增函数)。财权集中的一个好处在于减少方(子公司经营者)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带来的剩余损失,当财权高度集中即T很大时,剩余损失(Cr)将很小。业主经营控制的古典企业事实上可以看成T无限大,剩余损失为O的极端情形。严格意义讲,担保成本也是财权集中程度的函数,如高度集权时,人违约机会微乎其微,其有无担保或担保多少也就不重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合理假设担保成本(Ca)与财权集中程度无关。

因此,成本C是关于财权集中程度T的一个凹函数,在不考虑制度收益的条件下,财务控制与总成本C密切相关,存在一个使总成本最低的财权合理集中度。

财务控制不仅影响成本结构,同时也影响企业集团这种组织的制度收益即财务协同效应(Ef)的取得。财务协同效应与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程度大小有关,而后者和财务控制集中程度是一致的,因为财务控制是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科层组织的权威指挥系统最为实质的内容。

由于财务协同效应的源泉在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获取以及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财务协同效应Ef是关于财权集中程度T的凸函数,如图2中的Ef曲线。一个涵盖财权集中程度影响下的成本和财务协同效应的函数关系图如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五、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架构

基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逻辑起点、财务控制的主体、目标以及控制机理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完整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架构,其为三个层面:目标层、治理层和管理层。

1、目标层:在企业集团复杂的关系中,母公司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主体。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终极目标是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而对集团化运作和经营所产生的各种风险和收益所进行的控制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对于企业集团而言,风险和收益的控制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和追求协同财务效应两个方面。因此,通过均衡成本和财务协同效应以实现财务控制的制度安排的净收益最大化,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目标,同时也蕴涵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机理。

2、治理层: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治理层面是为实现财务控制目标所构建的体制平台,其内容包括财务治理结构即财务控制的组织机构和财权的纵横向配置模式。财务控制组织机构是财务控制的硬件保障,而财权配置是财务控制的软件,也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核心问题。对于企业集团财权配置而言,其特殊性在于财权配置不仅包括母公司或子公司层面的横向配置,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还包括母子公司间的财权分割,这是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和控制的关键。财权是相对集中在母公司还是相对分散在子公司(即集权和分权)问题,是设计企业财务控制的治理层面的主要课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