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实用13篇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71-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发起,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在当前“重视学术性人才,忽视工程性人才”的情况下,要充分认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经验,更应该要根据我国各试点高校自身条件不同,在实施该计划中,不能一刀切、不能简单化,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发挥政府主导、高校落实、社会支持三位一体,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

一、欧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应拓新人才培养思路,借鉴国际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不断改革本国的工程教育,以适应现代大工程的要求。国际上工程师培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华盛顿协议》成员模式。按照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工程领域类本科专业评估标准和对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规定可知,美国模式采用“核心课程+主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形式,设置内容体现宽口径、跨领域、重实践的特点,以生产过程的顺序来组织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创新性,即大学生在校期间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把他们培养集管理、人文、经济、生态、伦理、工程、技术于一身的工程人才毛坯;毕业后由社会提供工程师职业方面的教育,并通过专门的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后成为工程师。二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模式,体现企业需求的特点,以若干模块组成为教学系统,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工程师成品,即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时获得一个文凭工程师学位,同时也是职业资格。

欧美两大模式的学生都较早开始工程综合训练,一是通过实践课程或项目开发,将工程实际问题带入课堂,并由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共同带领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成本估算、生产、检验等一系列工作;二是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学习加工方法、加工技术, 进行工程师岗位能力必需的训练等。不论哪种模式,工程师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企业都要接受大学生实习、参与工程师培养。

二、目前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对比欧美等国,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未形成科学、完善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其面临着三大主要问题:

第一,在高校教育层面,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应用实际经历,工科大学教师中,80%到90%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大学里教授的一些知识基本上是用昨天的方法来从事今天的技术教学。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带有浓厚的“理论的应用、应用的理论”色彩,工程应用特点不明显。教学内容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互动,重学术性,轻工程性。专业技术课程远少于德国、美国,专业技术课程在德国占了总课时的43%,美国占了总课时的40%,在我们中国只占15%。教学方式很不灵活,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量偏小,基本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研究型、讨论型、项目型等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以调动和发挥,结果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不适应。

第二,在社会和政府层面,缺乏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对接纳学生实践实训的企业,或企业为学校学生建立的实训基地,现行有些企业为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大多只是留有形式,因为没有政府的主导,没有政府扶植和免税等优惠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第三,在企业层面,企业普遍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不愿意参与工程师培养,这无疑影响了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工程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三、“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策略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2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关键期,他们的思维能力既有低年级的活跃性又有高年级的广泛性,面对三年级的孩子们爱画、好动、思维活跃、自制力较弱的情况,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常规教育,在指导学生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美术素养,激发创造精神,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新颖、设计合理,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的内容。前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想想、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去表现、组合、装饰,体验造型及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欣赏领域的内容则通过观察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行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则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现和展示。总之,本册内容的编排注重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本学期教学目标是在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素养。重难点是借助多样、直观的教学手段在丰富开阔学生视觉感受的同时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传统知识的学习也将是本科的一大难点,如有趣的鞋、团包手工、会响的玩具等内容的学习。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的教学我将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以多样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观看电视片、录像片、精美的画作展示,看画展或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展等方式,努力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尽可能鼓励学生学习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并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针对三年级孩子即将较多的接触手抄报的设计、写绘本等内容,我将逐步穿插一些欣赏及作业中文字和插图构图、布局的简单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7年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篇(二)一、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活泼,想象丰富,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动手能力较强,上课气氛活泼,接受能力特强。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存在问题有:

1、由于人数较多,上课部分学生纪律不够严谨,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做到静、齐、快。

2、部分学生作业习惯较差,男生比较突出,绘画水平差距太大。

3、课前教学中双边教学开展一般,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二、教学要求: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人文观念。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力求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多角度体验和尝试。 注意学科之间的积累和联系,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使学科之间的综合效应更为融合和连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措施: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7、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8、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9、利用宣传窗和美术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17年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篇(三)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共14人,9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工艺制作能力比绘画技能差点。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重点:

1、掌握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能较熟练地运用水彩画方法表现生活美和自然美。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

(二)教材难点:

1、在绘画中要求大胆想象,用色大胆较真实,造型较生动自然。

2、在纸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能力,动手的协调性,在泥塑中培养空间想象力。

3、在绘画、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加强。

三、教学目标:

绘画

1、学习蜡笔水彩画作画方法,了解掌握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水彩画形式表现生活中和自然中的事物,再现生活美和自然美。

2、学会运用各种色彩。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工艺

1、进行纸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进行泥工制作,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

欣赏

1、欣赏世界名画,提高鉴赏能力。

2、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美术兴趣,提高表现力。

四、教学措施:

1、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2、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各种技法渗透,各种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

3、本学期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

4、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5、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6、教学中体现理想课堂。

在教学中积极投入课改当中;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提高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树立符合课改精神的美术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美术教学中要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自己教学行为。

2017年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篇(四)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的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要求

低年级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3.帮助学生认识常用色和平面形。

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表现和简单的工艺制作。

4.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年级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

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

低年级

1.认识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运用多种工具进行简单表现。

2.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常用颜色,学平涂等着色方法。

3.以添画、写生画、记忆画、想像画等形式表现自已熟悉的生活。

4.学习以简便的材料,运用撕、剪、折、染、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

5.学习对称形纹样和不对称形纹样知识,并作练习。

6.用平面材料贴画,从实物上拓印画面。

7.学习运用揉、团、搓、捏、结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中年级

1.欣赏与儿童生活接近的优秀美术作品。

2.用线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

3.学习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

4.通过记忆画和想像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5.制作简单的纸版画。

6.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练习。

四、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

1.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教学内容应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电脑美术、陶艺等内容。

4.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5.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

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

7.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8.在符合人纲规定教学要求和确保大纲规定知识点的前提下,允许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编排组织方式。

五、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人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六、积极改善美术教学条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美术专用教室,逐步增添美术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挂图及幻灯、录像和多媒体,同时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学具。

七、美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教学评价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美术教学的评价要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体现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对美术教师教学的评价要重视其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造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 ,更注重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

1.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

2.小学美术室2017年新学期工作计划

3.2017年新学期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教学计划

4.2017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5.2017年新学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6.年度美术兴趣小组工作计划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3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 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0-02

20世纪末,由美国康奈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8所大学联合发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运动,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回归工程”的潮流,由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方向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1]

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及以上的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数达到了485万,如此大规模的工科在校生无疑是实现工程强国战略目标的宝贵人力资源,并为欧美国家所羡慕和瞩目。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整体质量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教育系统的质量(Q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和“研究和培训服务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services)”分别排名57位和55位,“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也仅排名46位。

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一般在通识教育和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程,并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形式单一且效果有限。另外,教师科研任务普遍繁重,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企业更注重生产效益进而不愿接待学生实习。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工科院校广泛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存在忽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趋势,一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被弱化了。毕业设计引入大量研究型课题,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工程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工科院校具有理论知识学习的优势,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而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通过院校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因此,需要立足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方法,在人才需求分析、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一、校企合作背景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进入新世纪,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袖素质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2]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把实行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3]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展比较成熟,早在1949年MIT就发表了著名的Lewis报告,提出“实事求是的专业人员”概念,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和综合[4];1955年ASEE发表Grinter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式;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NAE)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工程教育实施项目与机制,以及对2020年工程教育的具体建议。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

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

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

学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项目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和生产实际接触的机会,且以上科研成果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可持续的条件。

6.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的工程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受众面毕竟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展校企合作培养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在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校企合作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在校内建设了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管路系统动态特性等10余个创新实验平台。这些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有机地结合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通过企业的合作与资助,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承办了包括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实践竞赛,为全国能源与动力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模式根据学校的培养标准、企业的研发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实行何种合作模式,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形成具体的方案和制度,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过程中受益,并且有继续深入合作的驱动力。

三、结束语

探索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融合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企业对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也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标,这些都给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工程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差距,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2]甘俊英,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84-88.

[3]倪师军,曹俊兴,等.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2-14.

[4]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C].纪念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建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2011JSJG322)、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院级重大课题“以‘项目’教学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JSJM2010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1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变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作为向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高职教育,其社会吸引力、人才质量尚有待提高。麻省理工学院2007年开始实施一项工科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工程领导力计划,在能力培养、学习模式、企业参与、专业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项目式课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目前,这项计划已引起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本科院校的高度关注,但是我国高职教育尚未对此项计划给予充分重视。

一、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的概况

近年来,许多国家非常重视科学和工程教育,作为提高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先后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工程教育,培养本国工程技术人才,这使得美国在工程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美国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远超过其他国家,但美国本地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才却相对短缺。这种现象引起美国政府与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美国政府于2006年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加强科研投资在“基础研究方面领先世界、在人才和创造力方面领先世界”①。这项计划得到美国工程院的积极响应,美国工程院在《2020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的报告中提出:“工程师必须理解领导力的原理,并且能够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不断地实践这些原理……高超的领导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坚持很高的道德标准,并且培养职业主义意识。”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领域纷纷行动起来。其中,作为美国最顶尖的理工类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制定了多项以培养美国工程领导人才为核心目标的措施,工程领导力计划即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工程领导力计划是一项针对本科生的课程改革计划,其目标一是改革教学方法,包括课程设置、学分结构等;二是提高工程和科技教育的质量,主要是充分发挥企业在教学过程种的作用,延聘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三是培养学生的工程领导力,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技术。这项计划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杰出校友伯纳德・戈登资助2000万美元,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院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本科教学改革计划。这个项目受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极大重视,制定了全面而详尽的实施流程和评价标准。由于这项计划取得的突出成绩和示范作用,从2010年开始,美国其他10所大学也陆续推出此项计划。

二、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的特点

作为对美国工程技术人才急切需求的回应,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程领导”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是工程领导力计划的目标。首先,该计划对其核心理念“工程领导”做了界定:在工程概念、设计、实施等方面能够引领技术变革而且较有影响力的组织领导者,其中涉及多个领域比如产品制造、工业流程、项目管理、材料科学、分子科学、软件工程、系统工程等②。其次,该计划将“高效能工程领导”分解为六项能力:一是领导性格,即领导者在工程管理中具有果决、责任感、忠诚、自我意识、奉献的精神;二是理解认同,对下属和团队成员能够倾听不同意见,实现有效沟通和认同,凝聚优秀的企业文化;三是意义建构,即对工程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准确把握工程前沿,具有系统性的思维,对工程方案进行合理评价和甄别;四是目标愿景,了解产品和工程的制造与设计过程,运用创新思维对产品进行规划,提供解决方案,对产品概念进行实物化;五是实现愿景,能够带领员工进行团队组建,进行有效的团队领导,整合有效资源,实施项目运作与监管;六是技术知识与批判性思维。最后,该计划明确了本科阶段的工程领导培养目标。由于该计划的实施周期仅为1~4年,仅从人才养成的全过程来看,如此短的本科学习时间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更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工程领导,但是该计划为工程领导人才的后续或接力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工程领导型人才培养的初始阶段,核心价值或工程领导的理念非常重要,这是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2.注重培养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工程领导力计划注重培养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特点,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对各种能力进行有效整合。该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的项目课程模块。具体而言,第一层次是普及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专业认同感和奉献精神,具体的做法是工程学院所有本科学生(约600人)学习完全相同的工程项目课程模块,培养团队合作。第二个层次是选择不同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工程创新和发明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具体的做法是为部分学生(100~200人)开设选修课程,包括一些学习模块和内容丰富的工程实践,通过考试就可以得到“戈登”工程师证书。第三个是层次最高的精英课程,对通过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模块化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学生(通常为20~30人)进行选拔。旨在通过更加个性化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真正的工程领袖,并颁发“Gordon ELP(工程领导)”证书。至此,三个层次的领导力培养计划课程全部完成。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领导力离不开实践,因为在高效能工程领导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中,很大程度上具有隐性知识的特点,无法通过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进行传授,必须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锤炼而成。因此,该计划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以项目为基础进行的。这些工程实践活动由教师和企业专家指导,让学生亲自领导和管理,自己动手设计和开发产品,而工程领导力实验室则提供与现实项目中相同的设备、资金等生产环境。学生围绕产品生产体验各个层次的领导实践。这些项目既有实验室精心设计,也有来自企业的现实需求。为此,麻省理工学院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宽松的环境和设备,比如学生可以24小时进入实验室,使用仪器、设备和材料,遇到技术问题时会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不同院系的学生也可以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跨学科的大项目研究。③

同时,该计划还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项目的真实性。比如,与企业签署协议,由学生定期完成企业交付的产品订单,从而为学生提供后续研发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是对学生管理和研究的项目提出高于实验的质量和工艺要求。由于企业面临市场销售的压力,对质量要求很高,学生需要领导自己的研发团队,经历完整的工艺流程,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工艺制造、组件供应、生产与质量管理、整机调配、营销与财务管理等。学生完成的作品可以直接提供给企业销售或者作为重要组件使用。

4.专业化的组织管理。工程领导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对所有项目统一管理,从而确保计划顺利进行。负责管理团队的员工具有丰富的管理或研究经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也亲自参与管理。整个计划的管理团队由专家、教授负责项目设计和管理。这种公司化的、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整个计划得到顺利开展。

在三个层次的工程领导力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成绩与实践考核也有详细的要求与标准流程,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考核要求。项目实施前,学生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项目预算,比如资金要求以及对成本、时间和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产品交付给企业以后,学生需要针对自己参与的工程实施进行答辩,从事先规定好的六个方面逐项陈述,最后由工业界领导和校方代表进行联合评判和鉴定,给予相应等级的成绩,并颁发证书。

三、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发展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如何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等。④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是许多院校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计划过于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对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不重视,实践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时数严重不足。二是根据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实践教学过于形式化,操作流程简单,技术含量低。三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缺乏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动力。尽管中美两国在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等诸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作为一项人才培养计划,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先进的组织和实施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1.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使命感。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领导潜质的工程人才,目标非常明确。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但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战略和职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对传统研究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有着某种程度的依赖。一是在教师管理与激励方面,重视理论教学与科研,轻实践技能与操作,在教师年终工作量考核时,除了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还要求必须和承担科研任务;二是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往往通过为期几天的短训拿到所谓的“双师”素质资格,而不愿意去企业深入学习生产技能;三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兼职队伍,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在招聘兼职教师时,要求必须有硕士文凭或高级工程师职称。

2.优化高职生能力的结构,突出岗位垂直迁移能力。目前,尽管国内不少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质课程、岗位能力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个性拓展课程”等。这种课程划分方法极为笼统,职业、岗位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很模糊,更没有层次性和多样性,而且对学生的岗位垂直迁移能力关注不够,造成目前高职生“高就业率”和“高离职率”的奇怪现象。笔者曾对某专业47名毕业生做过一次调查,超过60%的学生在完成实习任务以后会选择离开,其理由是“不甘心做一辈子操作工”。从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意见看,高职生在实习期间的能力表现与企业从人才市场招聘到的人员基本相同,专业素养乏善可陈。由此可见,我国高职教育在校期间即应制定一些像工程领导力计划那样的项目,不仅培养高职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也通过特别训练,提升他们在承担一定时期的操作工作以后往更高职务升迁的能力和机会。

3.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提升项目式课程的质量。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校企合作。企业与院校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许多来自计算机、网络、建筑、医疗仪器、材料、能源等领域的资深工程师和企业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真实项目或产品设计与生产,为学生带来全真的学习经验。⑤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大力推行项目式课程,但由于重视不够,项目式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教学模式更接近于理论教学或简单的技能培训,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严重脱节。这也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流于形式的真正原因。因此,应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力计划,投入充裕的资金,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吸引企业参与,尤其是招聘企业工程师作为项目式教学的兼任教师,使学生获得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项目管理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注释]

①郭森,支希哲.中美高等工程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4.

②雷庆,巩翔.本科阶段工程领导型人才培养方案特点分析――以戈登-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领导计划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9.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5

学校性质:省属高校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校

学校层次:本科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二、学校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江苏省所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资格及相应的学位授予权。坐落在虎踞龙盘、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经过百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校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也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之一和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教师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现有18个教育教学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和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康尼学院。本科专业6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77个。学校拥有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成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群)11门;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5项,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22项。

学校现有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工程中心、实验中心、实验室45个。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工程项目,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多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基金项目101项。目前,学校已建成众创空间1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拥有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学校秉承“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弘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相融、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已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十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一大批毕业生成为行业领域中的中坚和骨干,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一直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3年以来,学校年年被江苏省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荣获“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近年又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越的人文、自然环境,积极为机械、电力、核工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狠抓“突出一个重点,构建两大特色,实现四项提升”的工作重点,以应用型品牌专业和工程技术特色学科建设为抓手,努力深化内涵建设,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全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新局面!

三、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艺术与设计学院前身是原国家核工业部所属的南京工业学校工艺美术系,创建于1995年,2000年并入南京工程学院,成立工艺美术系;2003年工艺美术系与机械系工业设计专业合并成立设计系;2006年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动画等六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99人。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讲师27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6人、博士在读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87.7%。

【科学研究】学院近五年完成立项课题116项,其中3项、省厅级38项,市厅级17项,校级58项。204篇,编写专著及教材27部,申请专利72项。教师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210次,其中获奖6项、获奖39项,省级获奖75项、市级获奖16项。指导学生参赛获奖110项,其中17项,省级37项,市级13项、校级40项。

【优势特色】学院现拥有设计楼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美术馆1.8万平方米,实训中心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家具工作室、模型工作室、视觉与信息设计工作室、产品与交互设计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环境与景观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首饰工作室、玉雕工作室、天印工作室、工具与技术陈列馆等。学院还拥有1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客空间和1000平方米的影视动画活动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构架。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韩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优越的软、硬件办学条件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朝古都,浓郁的文化气息为学院发展特色化的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要素;长三角文化、科技、经济圈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发展开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学院秉承学校"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奋斗目标。依托南京工程学院工科背景为优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元素,嵌入现代设计教学,注重艺术与科学技术及传统文化的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走产学研相融的应用型办学道路。 学院的教学体系,以现代设计知识为主体,以工程技术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为两翼的知识体系,重视学科交叉与融合,构建"大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以设计工作室为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多元合作,进行项目化教学,团队式的指导,协作式的学习方式,形成"学、做、创"为一体的应用型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

四、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与艺术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科学的设计程序与设计表达方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以及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渗透;具有对各类产品形态、材料、工艺、结构等进行综合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胜任工业设计领域内结构开发与系统设计、设计战略规划、设计管理、设计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工程制图、人机工程学、高等教学B、中外设计史、设计综合表达、工程材料、成型模具设计基础、产品材料与工艺、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结构设计、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考察、写生实习、品牌考察、材料考察、生产考察、工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从事工业设计方面的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工作。

2、专业名称:产品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产品设计表达、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渗透与交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胜任在生产制造的企业、设计公司及相关单位从事日用小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及结构改良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工程制图、设计美学、中外美术史、产品设计表达、产品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概念与实验、设计基础一、设计基础二、产品专题设计一、产品专题设计二、产品专题设计三、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版面设计、展示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考察、写生实习、传统元素应用实践、时尚元素应用实践、专业实践、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生产制造的企业、设计公司及相关单位从事日用小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及结构改良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3、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专业知识,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渗透与交融;具有良好的审美取向和较强的设计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够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史、美学概论、平面构成、字体设计、商业插画、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写生实习、装饰雕塑、广告摄影、专业考察、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计、各专业课程的市场调查及方案设计、制作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4、专业名称:环境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历史、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等知识,能够运用科学的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与扎实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从事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胜任环境设计领域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服务、建筑调研、设计管理、设计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建筑制图与CAD、中外建筑史、建筑室内设计初步、设计表达、装饰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景观植物学、外环境设施设计、建筑构造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材料与工艺实习、室内方向课程设计、景观方向课程设计、建筑测绘与调研、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室内装饰公司、景观园林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5、专业名称:工艺美术,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专业通识知识、工艺美术原理与方法及技能,具备整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能力;能围绕陶瓷、珠宝首饰、玉石雕刻等工艺门类的材料、形态及加工制作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较强的应用能力,能胜任陶瓷、玉雕、首饰、红木工艺等工艺美术领域的设计、制作、生产及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图案、形态解析、书法、白描、玉石珠宝设计、金银饰品设计、陶瓷工艺设计、红木工艺形态设计、印染工艺、粘土材料与工艺、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史、美学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市场考察、玉石珠宝、金银首饰、陶艺、红木工艺的材料与工艺考察、设计实践、制作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珠宝首饰、玉石、陶瓷艺术等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

6、专业名称:动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动漫艺术设计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动画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动画创作的理论与方法、动画创作专业知识和动画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设计的表达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胜任以二维动画设计为主,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和新媒体设计、制作、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动漫造型设计、动漫场景设计、动漫剧作与分镜、动画运动规律、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影视后期、影视编导、FLASH动画设计 、三维动画设计、玩具造型、漫画创作、商业插画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写生实习、专业考察、二维短片创作I、二维短片创作II、科技竞赛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动画公司、影视传媒、网络多媒体等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

五、招生计划

学校2017年面向江苏、安徽、湖南、河北、辽宁、江西、山西、福建等省计划招收工艺美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等5个专业学生240名(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学制四年(本科),按艺术类招生。艺术类专业学费6800元/年·生,学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需自备部分学习工具及材料。

六、录取办法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按照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德、智、体全面衡量的要求进行择优录取。

2、非外语专业外语教学为英语。

3、拟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根据所在省的相关规定参加该省美术类专业统考和文化统考,学校不单独组织考试。

4、艺术类专业考生,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均达到省控制线,按照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艺术类专业按照专业志愿级差2分的方式进行专业录取。

5、在同一专业录取中,按照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总和从高到低排序,对总和相同的考生按照文化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文化统考成绩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如仍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两门课程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优先录取高分考生。

6、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根据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进行专业复试和体检复检。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七、招生咨询

联系电话:025-86118008 86118009

传真:025-86118600

联系地址: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邮编:211167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6

毋庸置疑,美国在世界微电子技术领域摇摇领先,与微电子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几乎全部由美国学者提出或发明,如微电子领域的两个诺贝尔奖: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发明者肖克利(W.Schockley)、巴丁(John Bardeen)和布拉担(W.Brattain)都来自美国;2000年集成电路的发明,发明者杰克?基尔比(Jack S. Kilby)也来自美国。在半个世纪的微电子工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以其独具特色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我国教育部于2009年推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国内61所高校被批准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这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培养工科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学生,提出其应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专业要求。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7

3.高匹配效率。在美国信息经济发展过程中,因特网作为一种低成本、覆盖面广而且交流内容丰富的信息传播渠道,正在改善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搜索与匹配过程。越来越多的失业者倾向于数字网络环境下寻找工作,到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26%。因此,劳动力市场正出现一种新的招聘方式:在线招聘。据1999年的调查,39%的美国企业网站中包含了招聘信息,60%以上的美国公司以不同形式开展在线招聘活动。1996年,美国的人才网站仅有400多家,但发展到2000年有近4000家。其中著名招聘网站Monster.Com的在线求职者从2000年的700万增加到2001年的1400万,同期在线招聘职位也从360.000增加到500,000个。同传统的招聘方式相比较,在线招聘网站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在线招聘提供覆盖广阔地理范围的工作机会,对每个工作机会的描述也更为详细;其次,通过网络搜索,招聘网站的内容易于检索,也易于编辑更新,为供求双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再次,在线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之间的双向交流内容,从而使工作匹配的准确程度明显提高;最后,在线招聘方式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向更多的潜在求职者信息,能够浏览在线招聘广告的人数大大超过阅读报纸招聘广告或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数。因而,在数字网络环境中,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能够在广阔的范围内开展内容丰富的信息搜索,高效、高质地完成匹配过程。

4.短缺技术人才。信息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也对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挑战:技术人才日显短缺。美国商务部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预测分析表明,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期间,全美增长最快的5种职业都和核心信息科技有关。这5种职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人员、系统分析师、电脑维修专业人员、电脑工程师以及其他电脑科学家。目前美国这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1998年美国从事高科技工作的人员有200万,预测到了2008年,美国就业市场所需的高科技人才将达到近400万人;再加上约30万人会在这期间换工作、退休等,因此预测在10年间需要增加的高科技人才为200万人。在此期间,所有行业新的就业机会预计将增长14.4%,但与信息科技有关的新的就业岗位在这期间预计将增长78.7%。2000年,美国熟练IT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在美国160万个IT业的新工作机会中,有84.3万个岗位空缺,小公司在招聘新人上最为困难。新岗位中的13%与网络技术有关。

5.拉大工资差距。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高技能工人需求不断增加和工资水平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员发现熟练运用电脑的工人的工资水平比其他高17%到22%。这种现象在高科技行业更为明显。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00年IT产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是73800美元,是其他行业平均工资(35000美元)的2倍。而其中计算机编程和软件开发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最高,达到80900美元。即使在美国信息经济的萧条阶段,IT产业的平均工资仍然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美国商务部统计表明,尽管IT行业2002的平均工资比2001下降1.3个百分点,但还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3652美元)。工资差距不断拉大的最终结果是美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美国联邦统计局2002年9月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美国的贫困率同比上升了0.4%(从2000年的11.3%上升到2001年的11.7%);中位家庭收入同比减少2.2%:最低的20%家庭所占社会收入的比率从上年的3.6%下降到3.5%。虽然没有高收入阶层收入变化的具体数字,但该报告指出,美国上层收入所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以及收入总量在增加,社会贫富差距在扩大。

二、信息经济时代美国政府调节劳动力市场措施

从上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新特点可以看出,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的不断扩散,美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灵活性和流动性不断加强,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加倾向于高学历和一些专业技术性人才,而对于未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人员的需求将产生一种挤出效应,与之相对应的是前者的薪金水平大大超过后者。美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不均衡发展,数字技术人员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并且正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阻碍信息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美国数字技术协会主席哈里斯・米勒认为,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不但有可能损害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能力,而且还会伤害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信息经济具有技术歧视性质的革新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原有劳动力市场人才培养机制相对技术革新滞后的表现。为了解决技术人员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美国政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加快本国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步伐。

1.政府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面对信息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美国政府通过两种形式直接参与人才培养。一种方式是美国政府直接投资,独立实施。例如,美国商务部技术管理局在全美投资建立并维护着200多个有关信息技术培训计划的一个

可查询数据库网站。人们可以通过该网站获取信息技术的技术资料和培训计划资料;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政府提供资金,教育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培养。例如,在1998年7月,马里兰州州政府提供资金,马里兰州的高校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中心。

2.美国的企业纷纷出台了信息技术人才培训计划。随着劳动力市场上信息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企业使用信息技术人员的成本也在上升。一些大的企业为了降低其劳动力成本,纷纷出台了自己的数字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另外,一些大企业特别是一些与计算机有关的大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网络形象,也出台了自己的网络学院计划。例如,Cisco系统公司等一些大企业正在实施网络学院计划。

3.积极地引进并利用外国的信息技术人才。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上,信息技术人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条件下,虽然美国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联手出台了一些信息技术人才培训计划,但是在短期内其国内培养出的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还很难满足其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采取积极地引进并利用外国的信息技术人才的措施:一是增加了信息技术人才的签证数量。1990年,美国开始实施专门吸纳国外人才的《H-IB签证计划》,有效期为6年。该计划吸纳的国外人才逐年增加,1999和2000年的H-IB名额分别为6.5万和11.5万,到2003年已经增加到20万。目前美国计算机产业领域半数以上的博士是外国人,在“硅谷”工作的外籍高级工程师和科技人员的比例达1/3以上;二是美国的企业还纷纷通过外派工作来进入全球劳动力市场,这种工作的重新分配可以简单到把具体工作外包出去,利用国外技术人员在美国之外建立一个固定工作场所,也可以复杂到建立一支虚拟设计队伍,在保持真实远程距离的同时,通过网络进行合作。

三、几点启示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信息技术人才供给缺口较大,无法满足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和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借鉴美国劳动力市场,应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1.政府积极出台培育信息人才的政策支持。积极建立信息技术人才国家储备与开发利用制度,实行信息技术资格考试人员定期登记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后备计划,为信息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的后备人才。同时,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考核标准,发挥为教育部门和培训机构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提供导向的作用。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8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我校曾被评为全国先进院校、花园式学校。

二、艺术类招生专业简介

(一)、美术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通过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接受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美术创作、教学、研究、管理、经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方面的潜能,能在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艺、综合材料、风景写生、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设计基础、美术创作、社会实践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二)、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习视觉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能在专业设计机构、IT行业、视传媒体等企事业部门从事广告、包装、企业形象、书籍装帧、媒体设计等内容的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设计基础、创意基础、编排设计、设计原理、书籍设计、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环境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科研部门、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区域环境景观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设计学、建筑设计方法学、造型基础、构成、人机工程学、制图、各类型室内空间设计、设计表达、模型制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景观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产品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调研方法、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数字化产品设计及产品设计相关软件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方法、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关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工业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五)、动画(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美术史、动画概论、动画造型基础、影视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摄影基础、动画策划、动画剧本写作、动画软件基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动画后期合成、动画项目推广、动画周边产品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六)、音乐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具备音乐表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音乐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音乐史、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形体与舞蹈(基础)、钢琴演奏(基础)、声乐演唱(基础)、乐器演奏(中外乐器选一种)、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歌曲写作、计算机音乐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八)、戏曲影视文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戏剧、戏曲剧本写作、影视写作、戏剧概论、艺术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中国戏曲史、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舞台美术基础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招生专业、学制、分省计划

黄山学院艺术类招生专业、学制及学费(2014年)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科类类别

层次

学制

学费标准

130401

美术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3

环境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4

产品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10

动画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202

音乐学

艺术文理兼招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9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担任二、四、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周课时每班两节课。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的传统教学和画画的技法、方法、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勤练、寻找自身的不足,要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2、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于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于对知识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3、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的评价观念,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兴趣、投入、积极、对探讨问题的贡献、对问题反应的敏感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主动探究,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汲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效果和对自己观点的自圆其说,以及的体验和对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用语也要改变。过去教师习惯的“选出谁画得”、“那张最差”之类的语言,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强调个性审美取向;“你能改进他的创造吗?-----启发创造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语言。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一年级可以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

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

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本学期的科研小课题------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2为了贯彻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情况分析:

1、高中年级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艺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

这也是对他们个人艺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

2、由于课程的定位属于美术欣赏,所以扩展性很强,如果单纯的教学课本上的理论和资料图片往往不能够提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

那可以把网络信息技术给合理的应用起来,让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网络这个强大信息平台,去搜集一些书本上所没有涉及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者是画家的一些轶事,然后回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这也是提高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二、教材分析: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后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美术鉴赏”,学生能够:

1、了解中外美术的风格、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积极参与中外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运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交流;

3、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是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实用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难点是:对教材中现代主义系列作品的欣赏,尤其是抽象主义美术作品,它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六、具体实施计划:

1、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也可以经常的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很好的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课堂教学延伸

为了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是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趣的有特点的美术知识。使他们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上一些内容单一、枯燥的东西,让学生自我选择想了解的有趣的,丰富的艺术世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自然。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工作重点,通过美术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课程标准改革为中心,着力抓好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实验和推广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组内教师探索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本学期继续将课程改革作为美术学科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深入领会课程理念,通过多种教研方式唤起美术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形成的经验,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搞好美术阵地建设,全面提高我校美术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艺术教育和当今的艺术文化教育。

2、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手段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即能引起学生广泛兴趣的,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3、要与学校密切合作与班级教师紧密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创作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凸现美术教育的特殊审美教育功能。

4、从理论上把握好美术课教学的专业教学特点,特别是要注意:文化教育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问题,在教学改革中既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但又不要丧失美术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凸现的重要问题。

5、同时要把握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法,既要关注个别学困生,加强辅导,又要在不断提高发展学生的艺术方法提高上狠下功夫,以点带面。

6、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以艺术节、科技节等节日为契合点,构建学生课外活动小组龙头,开展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活动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情感,以及正确对待失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对学生作业、作品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术学术的价值观取向和培养学生积极间上的.进取精神。

三、主要措施:

1、紧紧抓住美术课堂教学,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实践探究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教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努力研讨、认真实践、突出教学效果。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积极配合班主任、各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形成正常良好的教学秩序。

3、认真备课,上课,进行认真的反思,随时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星期进行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贯彻新课程改革方案,保证美术课的质量。

4、结合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运用美术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5、努力探索和完善美术课学习,进行探索学习实践,进行校内艺术资源的开发,积极配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注意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经验进行美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美术教育,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和效果。

6、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大力开展以班为基础的美术创作活动,活跃我校艺术教育的气氛,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的儿童绘画比赛活动,为培养学校的艺术人才,为上一级学校输选艺术人才而努力工作。

7、教研组内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理论学习,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要注意自己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加强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使自己在美术教学和专业能力方面,都有大量的进步,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和要求。

8、认真开展学生日常成绩的检查与评价,积极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收集与整理,作好期中期末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考核,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对他人进行评价的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美术成绩评价体系,认真做好对学生的成长评价工作,把握好评价中的鼓励与激励作用。

9、每位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并能对自己教育实践进行总结与提炼,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认真撰写论文、教学随笔等经验文章,为学科教研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

10、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进行认真的总结,确立研究主题,结合学校的培训,撰写课题报告。

11、结合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库应有的效应,不断提高教师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拓宽教育渠道。

12、搞好组内的互帮互学,团结合作,使我们组内教师业务不断发展,努力学习,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虚心学习,向前发展。

13、积极争取参加校内外的学习与培训,参加校内外的教学课研究活动。

14、注意加强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的建设使用,特别是注意对教研组组内信息和教师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上传,强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资源共享。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各学段每周增设一节书法课,中低年级主要以硬笔为主,高年级以软笔为主。

2、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兴趣小组。

3、举办全校的关于“国庆”、科技节的绘画比赛,从中选拔各年段各班级中绘画较好的同学参与美化校园的绘画制作,同时把同学们较好的作品表框放在班级中促进同学之间的美术绘画交流。

4、利用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自行设计、创作美术作品。

5、认真落实美术课,及时批改美术作业。

6、学期末,认真做好美术工作考评和总结。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4一、学科发展总体纲要

建立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培养优学生的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年内初步形成义和庄小学美术学科的特色。

二、第一年要完成的工作

1、完成新课程改革试验,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教。

三年内使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一门美术实践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2、建立小学美术学科资源建设工作;

建立小学美术学科电子信息交流平台;完善学科发展机制;健全调义和庄小学美术学科的信息资料;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成果信息资料。为学科发展、学生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做到及时记录、及时修改、及时培养、及时发现人才,推荐人才。

3、使义和庄小学美术学科呈多元化发展,将有能力的学生组织成一支高美术素质队伍。

聘请外校有经验的知名艺术专家精心指导,并根据个人的特长有计划的分组进行教学、提高技能,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

三、第二年要完成的工作

1、筹备举办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研讨会,举行学校美术作品展览。

2、学校方面:

有计划有步骤创设一批具有美术教学特色学校。如:布贴画色学校、陶艺特色学校、想象画特色学校、米粒画特色学校等。

3、学生培训学习方面:

有目标的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特色的学生。培训学习的方式:由内向外,由部分向整体。

①组织部分学生参加课堂实践活动。

②组织部分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③阶段性进行整体培训。(可采取互动交流、听课、评课、网上交流、示范课交流、展才艺等培训方式)

④收集资料,形成完整统一的教学特色。

四、第三年要完成的工作

1、校内外学生的学习和培训方面:

有目的、有计划的以艺术发展为宗旨,以培训美术学科特长和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为前提条件,为培养学科的优秀学生和参赛人才,创设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特色教育。

1)课堂:创造多种形式,列出适合年龄特征的基础技能与思维相结合的训练内容。采用传统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互动,合作学习方式。

2)课后: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平衡个性为目标延伸性的学习方式:

①组织学生参加喜闻乐见的、愉快的、有意义的美术户外写生活动,通过具体细致的活动强化美术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理念。

②利用周三最后两节课的时间开设小学美术第二课堂,发展学生特长,培养美术优秀人才。

2、评价方面:以发展性的评价为主体,开展综合性的互动评价模式。

3、有计划有目的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汇报工作。

4、做好三年来的教学总结.(实践课的评比、各级各类成果展示与汇报等。

)

5、做好三年来的学科各项活动的阶梯性的总结与汇报工作,展示三年来我市美术实践教育的成果,使调兵山的美术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5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行、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在绘画方面,已经掌握了绘画中的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水平有所提高。制作课中学习了简单的立体物的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的课型。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在原有的美术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解美术内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学习色彩的各部分的内容,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等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的对绘画中透视现象的认识,提高学生绘画中的空间感。

四、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绘画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不同特性,认识美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发展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绘画中,使学生了解绘画的不同内容,掌握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压印画,刮蜡画,彩笔画等。

在制作中,学习简单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自己制作课程表,会用剪刀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形成初步的人像写生能力,为以后的主题创作打好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美术,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学会正确的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

六、完成教学目标的措施

1、课堂上应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在教师方面应该做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作品。

3、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6、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10

1.2组建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改革团队

一项改革的实施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团队的执行力与创造力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学校比较重视美术设计专业改革,组成了以系部领导为精神核心,以美术设计专业教师为主导力量的改革团队。该团队积极投身于教改,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打造精品教学团队,聘请广告公司、设计工作室的美术设计人员做外聘教师,提高学生业务能力。

1.3构建院校美术人才素质培养方案

在“两塑两成”新思想指引下,改革团队认真分析设计企业的业务运作,分析美术设计专业当前的教学模式,大胆改革。(1)了解企业:了解设计企业动态,发展规模、设计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准则,把握设计企业需要的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2)教学领域:改革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境等。(3)学生方面:研究学生心理,端正美术学生学习态度,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两塑两成”在美术设计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体现

2.1深入调研企业实际,将成人成才教育与企业相契合

“两塑两成”思想,立足企业实际,以企业为重心,培养的人必须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教学内容要完全以企业工作内容为基础。本着这样的思想,美术设计团队每年都去不同类型的设计企业(如:北京雅昌印刷有限公司设计部、北京东方宝隆印刷有限公司制版部、石家庄博雅快印广告公司等)调研学习,熟悉设计岗位需求及工作标准,把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此外,学校利用假期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了解企业工作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参观、考察、调研,要真正去做,真实去体验,才能把真实的实践经验带到教学中来。

2.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美术课程体系开发

在新的整个课程方案中,中职美术设计四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可分为“一基础三模块”。“一基础”指学生要掌握现代设计概论、计算机基础、造型基础训练、图形创意等知识,这些知识分在不同学期相继学习“。三模块”是指美术专业课程按照岗位技能为三个模块教学,分别为图像处理员(photoshop,CorelDraw,lllustrator,AutoCAD),制版员(拼晒版打样实训、印刷色彩、印前工艺),设计师(广告设计实训、平面广告综合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CIS策划)。

2.3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两塑两成”思想,团队重新确定行动导向法的教学目标,并强调,必须在学生了解理论、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而这种职业能力则成为界定新的教学培养目标的实质。这里的职业能力,在纵向的性质结构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在横向的内容结构层面则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4教学计划的改革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由学科本位向行动导向本位转变,势必引发教学过程向工作过程的转变,课堂教学向实训教学的转变。多学科综合的美术设计按照设计工作重新排序,实训教学、课时安排、教学时间、教学场所和实训设备都会遇到新的要求。因此,相应的教学计划制定就更加困难,也需要更加严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明确体现出除去正常的德育课程,专业课程每周进行一次德育教育,以“两塑两成”德育方针为指导,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综合能力养成。

2.5学习成绩评定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后,美术学生的成绩分为几大部分: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表现、出勤、德育),业务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40%。新的学习成绩评定标准,将“两素两成”教育很好的融入到课程考核中去,学生的德育水平也被纳为专业课考核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本文来自于《学术论坛》杂志。《学术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11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12

【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本科、专科学生20000余人。学校共有19个教学院、60余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留学生教育、专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博士后导师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6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等50人;江西省模范教师3人;江西省高校名师3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等10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3个。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

【卓越人才培养】目前,我校有“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4个,校级卓越计划试点项目5个,每个项目都相应地成立了“卓越班”,开展卓越医生、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广告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卓越英语教师培养。

【“双学位”人才培养】本科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在学校开设的双学位招生专业中,修读不同学科门类中的专业作为第二专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双学士学位。本、专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修读其它专业作为第二专业,成绩合格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国际合作办学】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就学分互认、交换生项目、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学校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奖助措施】学校面向所有专业在校学生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面达20%;有国家及社会各界出资设立的各类奖学助学金,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大北农助学金等,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设立扶困助学基金、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扶助。

【学生就业】学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考研、就业和创业指导服务,学生考研率、就业率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和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2010—2012年度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再次获得“优秀单位”称号。

二、各艺术类专业介绍

1、播音与主持艺术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科优势,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功底,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知识,并具有采、写、编、播能力,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和语言文字工作等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科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

2、广播电视编导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文学、新闻传播学及广播电视艺术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专业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广告及文化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制作及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音乐学(师范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4、舞蹈学(师范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舞蹈教育工作者。

5、美术学(师范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美术创作、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和美术创作人才。

6、视觉传达设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品牌策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7、环境设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8、动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9、书法学(师范类)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书法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书法教学、创作、研究和鉴赏能力的书法教师与出版、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0、表演(体育表演)

培养方向:主要专业方向有体育舞蹈与健美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系统地掌握表演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社会健身指导的基木理论与基木技能,具有从事表演、创编与组织能力,可承担学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各类体育组织以及全民健身指导等相关工作的体育艺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以体育表演为基础,流行舞蹈为方向,休闲娱乐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健美操、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能面向时尚机构、专业表演团体、大中学校、社区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及企业公司等从事创编、表演、教学、管理、科研的大众艺术推广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报考须知

(一)报考条件

1、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考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70cm、女生身高160cm以上,发音器官无缺陷,无色盲、夜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要求考生无表达障碍,无色盲、夜盲。

3、表演(体育表演)专业要求男生168cm以上,女生158cm以上。

4、美术类以及书法学专业考生必须无色盲、色弱。

(二)报名

1、考生持当地招生部门核发的艺术专业报考证(无报考证者带本人学生证或学校、工作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无身份证者需携带户口原件或派出所开具的带有学生本人照片的身份证明,否则不能报考)到我校设立的考点报名,不允许代报。

2、考生不允许跨省报名及考试,只能参加我校在考生所在省份组织的考试。

3、报名时间一般在考试的前两天。各地具体的报名及考试的地点、时间,请考生以当地招生主管部门或考点承办单位公布的信息为准。

(三)考试

1、考生须持报考证、身份证及我校专业准考证参加我校在当地组织的专业测试。

2、我校将在宜春学院招生就业网(yczsw.com)上公布专业考试成绩和专业合格名单,或通过电话查询,联系电话:0795-3201926、3201962、3201169、3201081。

3、有关艺术类专业联考事宜,参照考生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录取

1、我校艺术类专业文理兼收,考生需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专业分省分科类(文/理)招生计划在专业成绩公布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前予以公布。

2、专业成绩合格且达到当地省(区、市)规定的相应层次文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以上者,不分文理科类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书法学专业除外);校考专业成绩相同情况下,文化优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按折算后的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综合分=专业分+文化分40%。

3、书法学专业录取原则:专业成绩合格且达到当地省(区、市)规定的相应层次文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以上者,不分文理科类按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4、考试中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报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严肃处理。

四、宜春学院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专业考试科目

招生专业

学  制

科  类

考试科目

拟招生计划

音乐学(师范类)

四年

文理兼招

视唱练耳、声乐或器乐

150

舞蹈学(师范类)

四年

文理兼招

基本功、自选舞蹈

80

美术学(师范类)

四年

文理兼招

素描、色彩

80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文理兼招

素描、色彩

85

环境设计

四年

文理兼招

素描、色彩

85

动画

四年

文理兼招

素描、色彩

30

书法学(师范类)

四年

文理兼招

临帖、创作

20

播音与主持艺术

四年

文理兼招

面试包括①自我介绍;②自备稿件朗诵;

③指定稿件朗诵;④即兴语言表达。

80

广播电视编导

四年

文理兼招

面试:①自我介绍;②回答评委老师提问。

笔试:①命题小故事写作;②影视评论写作。

80

表演(体育表演)

四年

文理兼招

高中美术培养工作计划篇13

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工艺和造型上的不断更迭、创新。因为唯有创新,方可传承,并且能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当前高校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工艺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紧缺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是当前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关键需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

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简述为:应用与创造并行,智商、情商并重,培养专业基础好、设计实践能力强、职业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要师资,二需设施,三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所以,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从多方面展开。

首先,明确师资队伍的需求。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市场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工艺美术院校很少设置项目实践的课程,教师也较少从事此类的设计活动。一些真正的工艺美术高手在民间,他们熟悉工艺的设计与制作,但却因为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未能从事教学工作,造成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匮乏。此外,一些工艺美术院校还未建立起自己的教学队伍,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情况时有出现,造成了师资的浪费。校企合作的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将校外的企业资源(工艺美术大师)引进校内,补充了校内师资在实训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帮助了校内教师的成长,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外界的资源保障。

其次,共享设施平台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与传统的“书本式”教学是分不开的,设计活动本应是贴近生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服务形式,所以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还需加强其实践教学,使其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设计活动服务社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工艺美术的设计及其制作需要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工艺、师资、资源等,这些不是一个学校的实验室所能解决的。校企合作的优势便在于可以在互惠的基础上,将校外企业的设施变成校内学生的实训基地,使学生早一步进入生产车间,零距离接触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此外,校内师生的资源可帮助校外企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校企“互利双赢”。

再次,创新理念教学的要求。每一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有所侧重,因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院校在教学模式上理当是有所区分的。目前,我国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停留于纯艺术范围的研究,而较少延伸至工艺制作、商品市场等范畴,这不仅局限了工艺美术专业自身的发展,更是偏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工艺美术的发展既需要培养人才的审美创新能力,又要培养其设计实践能力、市场营销的把控能力,这就需要在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有所改变、创新。

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迫使我们要加强学生就业生存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有创新思维。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落后和不健全,教学内容与现代设计创意产业、实际应用脱节。[2]因而,院校要依据自身条件,制定出合乎自身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出工艺美术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工艺美术专业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设置上,应采用创新形式的教学理念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在工艺美术的培养教育中,也应有机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手段以及工艺美术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方法、技术以及敏锐的市场意识。[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建

(一)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稳固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师是培养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主导,因而,建设一支教学能力突出、组织结构合理、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学院教师的组织结构应调整为:1.学科带头人牵头,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制定前瞻性课程体系;2.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培养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并支持与鼓励其参与国内外学术调研与交流;3.鼓励其他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培养其实践能力,以此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建设。

此外,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实现,院校还应注重“双师”制度模式的建立,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1.邀请一些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来校演说,借此弥补学生在工艺美术实践运用设计方面的不足;2.对外聘请知名设计师来校兼职讲课,可将一些市场营销背景等信息引进工艺美术的教育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的工艺及其制作技能,借此掌握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学习方向;3.在搭建兼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校内自身的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不应放松,专业实践的教师还应以提高自身实训能力,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二)致力校企合作的搭建,丰富实践教学的范围

由于学院很难建立起独立、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实验实训室,而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对行业信息及发展的了解,加强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市场及工艺美术相关的工艺技术的掌握。采取校企合作的互利模式,是教育变革的一个主要趋势与途径。而要保证学院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就必须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首先,企业为学校提高实训基地,为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设施基础,有利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次,学校师生的资源是企业的人才库,为企业提供了新鲜血液,帮助其增加市场盈利。因此,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是以企业的实训基地为平台,亦可以是院校的优势学科或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合作。可以采用“1+1+1+1”的模式(1个校企合作的项目带动1门学科课程,培养1个学生队伍,完成1个项目成果),建立起与企业一同培养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机制。

(三)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应以工艺美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在保证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对学生加强技能实践、设计策划与管理能力的训练,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框架,形成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突出重点,抓住几门实用性专业课进行强化训练,使课程安排既有联系性又有针对性,从而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突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

1.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度对专业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依照工艺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及认知规律,把课程划分为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三部分,从而形成循序渐进、首尾相连、完善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在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的课程设置上,采用“2+1”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为培养目标,使他们从观念上完成从艺术到设计的转变;而大三的学生已经划分专业方向,主要安排学习专业课程,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专业设计的理念和技能,为大四的实践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的课程安排上,以理论结合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以分析品牌成功案例为主,聘请校外成功企业家演说为辅,为学生将设计与营销的理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最后在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的课程应用上,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假期课堂教学等多样化的模式,同时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承担重要设计任务的形式,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项目策划管理能力,让学生既具有了扎实的造型及理论基本功,又具备了实际动手能力。[4]

2.创新应用型人才课堂的教学模式

工艺美术的教学应是在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中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不再仅局限于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引导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桥梁,是为学生与知识建立联系的纽带,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自主建立审美、形成思想的关键一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已不适合现今的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依照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可采用高科技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移动应用平台等。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W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求知,在教学上要发扬学生自我的艺术思想。教师对学生要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自我复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气氛保持良好的灵活性与互动性。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可采用诸如小组教学、案例展示、实训培养、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三、结语

人才培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5]而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发展亦需依靠多方面的努力。所以,在建设和发展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下,院校应依据自身特点树立目标、制定计划、落实任务、克服困难、严格执行,逐步形成适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把组建师资队伍、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的课程、注重创新的办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以期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造性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若鸿.浅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5(1)

[2]周峰,刘莎.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J].研究论丛,2010(2).

[3]刘永福.广西民族工艺美术人才的现状与培养[J].艺术与设计,2010(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