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际关系论文实用13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

中国人提倡互相帮助,助人为乐。根据人际吸引的互补律,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人进行交往时,当一方所具有的品质和表现出的行为正好可以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要时,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互补只所以容易产生人际吸引,主要是因为交往双方彼此满足心理需要时,会产生愉快肯定的积极情绪,从而形成良好的关系。它对群体内聚力的大小,心理环境的好坏有直接的重要作用,是直接影响个人的微观环境。中国人在人际关系学课程中常常引用的一则寓言是:有一位教士请教上帝,“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于是,上帝先领他来到了地狱。地狱是一个大房间,一口煮着美味佳肴的大锅,周围围着许多面黄肌瘦,痛苦而又失望的人群。原来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长柄的汤匙,食物无法送到嘴里。上帝又带教士来到了天堂,天堂里的情景和地狱里的一样,但天堂里的人却面色红润,非常愉快。原来天堂里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汤匙盛满食物去喂别人。别人吃饱了,自己也吃饱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当你只想着自己的时候,你就处于地狱之中;当每个人都能关心别人的时候,那大家都在天堂之中。因此,中国人特别注意对偶角色之间关系的研究,强调在对偶角色的人际关系中,需求互补能使双方更具有吸引性。如夫妻双方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扮演,上下级支配与服从的默契配合,内外向性格的取长补短,异性之间的性别角色定位,都会使交往双方相得益彰,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注重心理的透明度

相对来说,中国人彼此交往透明度比较高。根据人际吸引的能力吸引规律,人们一般比较喜欢能力较强的人,特别是对那些有才能而又偶而出现过一些小差错的人。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约•哈里窗户”理论认为,对每一个人来说,其心理都存在着4个区域。其一是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或“公知区域”;其二是别人了解而自己却并不了解的“盲目区域”或“他知区域”;其三是仅仅自己了解,而却从不向别人透露的“秘密区域”或“已知区域”;其四是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良好的人际关系,“公知区域”越大越好;“已知区域”越小越好,“他知区域”和“未知区域”没有最好,所谓的“公知区域”即称约•哈里窗户。中国人对隐私理解相对宽松。外国人把年龄、婚恋状况、工作收入等均视为隐私,但是这些在中国人看来,都算不上隐私。所以并不在意与别人谈论这些与自己和对方相关的事情。所以中国人比较喜欢坦率直白的人,不喜欢冷漠、拘谨和封闭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合适的自我坦露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吸引力。“透明度”高的人一般更受欢迎。人都不是完美的,在别人面前呈现自己的本来面貌,尽管这个面貌不是完美无缺的,却更能给人以真实感,使人接受,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交往中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求掩盖起来的人,多是由于缺少一种安全感和自信,对别人缺乏信任,怀有戒心,不敢让自己的真实形象让别人看到,就很难取得别人的好感。

四、注重求大同存小异

从众心理是中国人的典型心理。从众就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根据人际吸引的相似律,人们如果在外貌、年龄、地位、角色、学历、职业、能力、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相似,就会彼此相互吸引。从众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注意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减少群体压力,求得心理安宁,或者为减少心理压力,习惯寻找发现彼此相同处,与他人发生情感共鸣,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的最好例证。个体寻求化解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人们往往把彼此认同作为人际交往的切入点,对于某种原因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人,会主动创造机会与对方接触,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消除心理排斥,如特别重视同乡情、同学情和战友情,为了达到比较好的认同结果,在衣着服饰、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很少标新立异。在交往中,不太愿意涉及太难或太严肃的话题。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同事,为了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对本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社会价值、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的会达成职业认同,假如在工作单位讨论评选某人为先进典型,自己虽然不怎么同意,就跟大伙儿一样表示同意,以免与那位同事和团队关系搞僵,通过职业认同,交往双方能够通过心理接触,消除彼此隔阂,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五、学会赞美和尊重他人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2

“和谐世界”理论是全球化的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理想,是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思考和大胆探索。关于“和谐世界”的研究集聚了大批国际关系、外交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该论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目前,从理论上对和谐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多是关于和谐世界与国际关系和外交、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关系等方面。而关于“和谐世界”理论文化传承性的研究目前有影响的著述还不太多。白露堂的“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一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合”思想、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持开放和包容心态以及“和谐世界”理念将“和合”思想推向世界三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对“和合”思想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也有所提及,为该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研究出发,依据中国外交思想文化和国际战略的发展历程,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谐世界理论的文化传承性。

二、“和谐世界”理论

中国立足全人类利益的高度,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以对话合作化解分歧、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世界”是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世界蓝图,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和谐世界的核心价值,就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回答了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怎样建设这个世界。“和谐世界”理论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并结合国际形势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中国外交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200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如今,和谐社会的建立已经从探讨阶段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其实践也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领域。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国外主流媒体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中国通过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从长远来看,“和谐世界”这一主题的提出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和谐世界”理论的文化传承性

“和谐世界”理论具有文化传承性,因为我们不仅能从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中发掘出文化源泉,还可从中国的外交思想史和国际战略发展中找到线索。

1.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从儒家思想“和为贵”和道家学说“天人合一”,到封建时期“和合”思想渗透于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可以看出,“和谐世界”理论体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文化传承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指一种“配合得适当而匀称”的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谐。《周礼》中说,“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和谐中国”和“和谐世界”事实上都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扬。在儒家思想中,“和”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礼的作用,和睦是最重要的,并深刻阐述了“和”不必一定要“同”,而“同”者也可能“不和”,倡导在存“异”中求“和”。孔子还极力提倡“中庸之道”。另一思想家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也强调“和”是办成任何事情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另一大思想流派道家提倡“天人合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它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并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最高道德标准和最佳人生境界,“和谐世界”理论是对这种“和合”思想的传承与升华。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国家之间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世界,是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

2.中国外交思想史方面。在中国外交思想方面,“和谐”理念的传承不仅可从著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中找到线索,更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外交理念”以及今天的“和谐世界理论”。可以说,“和谐”是我国基本外交思维的延续。

中国历代封建朝代的外交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受到“和合”理念的影响。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被沿途各国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特别在唐代,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当时,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舰队,但舰队远航的目的并不是抢掠土地,索取财物。郑和的船队从东南亚到东非,远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带去的是互利贸易和邦交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中国讲信修睦、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传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情况,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为核心的中国领导集体在坚持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新的中国外交理念,那就是对世界多样性的充分理解与思考。而以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立足全人类高度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本质上就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基础的,从根本上区别于“大同世界”和乌托邦。中国社科院王逸舟教授认为,和谐世界理念是对我国宝贵外交遗产的继承,是中国、印度等国在20世纪50年代倡导的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由此可见,中国外交理论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不断创新过程,“和谐世界”理论不仅体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凸现了中国外交的文化传承性。

3.中国国际战略发展方面。中国的国际战略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汉唐时代世界大和的国际战略思想到清朝大力发展洋务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边倒”到“三个世界”再到“东西南北”的划分,无不体现出中国国际战略从世界和平的考量出发,为谋求最大限度的和平和世界和谐而提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倡议。

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对外关系逐渐发展,特别是汉武帝开疆拓土,张骞出使西域,中外关系空前活跃。在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清代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设立资本主义性质的事业,他们采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策略,实际上就是中西结合的范式,让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体制下和谐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国际战略为“一边倒”,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一边倒”方针的提出,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长远的、大范围的和谐,必先求得局部的稳定。 “三个世界理论”由于1974年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三个部分的理论。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对于“一边倒”的战略,“三个世界理论”将“和”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为世界性的和谐奠定了基础。而邓小平在1985年关于“东西南北”的划分更是直接阐明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南北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为今天“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铺平了道路。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从“一边倒”到“和谐世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国际战略发展的实质和最终目标是“和”。“和谐世界”理论集中显示了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从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世界现实和着眼于世界未来的理论。

四、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解决世界性难题具有指导意义,对缓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和谐世界”理论无论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古今中国外交思想史以及国际战略发展方面都能体现其文化传承性。“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必然,它源自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源自中国文化的精髓,源自中国人的总体价值观,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逸舟:《中国外交十特色―兼论对外交研究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5。

[2]张妍:《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2006.8。

[3]阎学通:《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政策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6.1。

[4]肖、于海洋:“试论和谐世界理念”《理论探索》2006年第三期。

[5]刘介民:《和谐社会的理论构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探索》2005.6。

[6]党明德:《邓小平、对传统和谐文化的继承与超越》,《济南大学学报》,2002.2。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3

规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构想,已经发展成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①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丰富内涵

和谐世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文明独霸天下的世界,和谐世界应该是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开放包容,实现持久和平和生态文明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包含较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 “和谐世界”是政治民主、平等互信的世界

坚持国家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必要前提。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国家和世界安全,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进步,必须要以国家平等为前提,实现和平共处。“和谐世界”理念强调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普遍愿望和理想价值,同时也符合全世界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国家平等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第二,“和谐世界”是普遍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革命的进步,全球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谐世界”理念则将追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视作国际秩序构建的关键。发展必须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这不仅因为“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发展“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此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②

第三,“和谐世界”是多样、包容的世界

“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③。“和谐世界”理念是在尊重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张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推动和实现多种文明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共同发展,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世界。

第四,“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世界

“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难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只有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追求幸福生活,创造灿烂文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追求的和平是持久和平,是稳定安宁。

第五,“和谐世界”是生态文明、环境优化的世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⑤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强调人类要共同保护全球生态环

境,共同呵护人类地球家园。

二、“和谐世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知与评价。当今,以经济为核心的硬实力诚然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力量,但形象因素在综合实力中的地位已经上升。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大国,历来是其他国家关注的对象。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政府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形象。

“和谐世界”思想对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秩序如何发展提出了努力方向,既是中国从国际社会发展的长远理想出发,对人类进步从高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从现实出发,对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国际事务治理的原则的高度概括。“和谐世界”思想将中国自身与世界前途的构想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手段表达出来,对于消除疑虑,遏制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歪曲和诋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必将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和谐世界”所提出的政治民主、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谐相处的目标和展示出的新互利合作观、安全观和文明包容观等新的观念已经使它超越了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三种国际秩序范式,成为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构想和范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西方国际秩序体系和思想观念,表达了一种中国关于全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思路。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发生了方法论上的调整:不仅仅要注重处理国内事物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更要注重处理国际事物的能力,构建“和谐世界”。全面展现了中国日渐成熟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心态,从而为中国的繁荣与进步创造了更有力的国际条件与环境。同时,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了世界性的视野,为谋划中国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共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符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国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为此,中国应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处理国际重大事件中,坚持公正的原则,做负责任的大国。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共建和谐世界进程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⑦

【参考文献】

[1]冯宝晶《试论和谐世界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途径》,理论学习2008.3

[2][3][4]《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4

    那么,从影响我们的“和谐人际关系理念”的角度来看,什么文化思想才是先进的呢?这必须从作历史的分析。所谓文化的先进与否,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是一个价值评判问题,而不是一个功利效用问题。两千多年来,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文化的歧出与偏离,但最终都必然回归主流价值,回归文化的正统。按照中国文化的评判标准,先进文化必须是把追求“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文化,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把善与公正放在第一位的文化。

    “仁爱”是儒家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际关系学说中的首要内容。“仁”强调在相互交往中要体现出仁爱之心,并将其视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孔子认为“仁”即“爱人”,孟子讲“仁者爱人”。由此可以看出“仁”的核心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同情心,要和谐、友爱相处。儒家以“仁”调节人际关系,并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交往几乎都遵循着这一定律。儒家认为仁爱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爱人的根本途径就是推己之仁爱于他人;而要推己首先必须正己,儒家学者所追求的“君子”之方,就成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仁不是偏爱、滥爱,一团和气,姑息养奸,必须爱人以德,这样“礼”与“义”的内涵就成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之上,经几千年的积淀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稳定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当说,儒家文化正是海关人际和谐形成过程中具有指引作用的先进文化之一。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显。通过什么方式、怎样去爱人,就成为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儒家提出的行为模式就是孔子倡导出的“忠恕”之道。南宋朱熹解释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就是说,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同时又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 “忠”是积极一方,即自己所追求的、希望得到的东西,应当使别人也同样得到;“恕”是消极一面,即当你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影响时,必须考虑它的后果是否能为他人接受。在海关的人际关系中,我们看到,是海关事业这一崇高的理想将我们这些原本不相识的个体组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善良友爱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发展提高又是我们向往的共同目标。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既恪守道德理念,又实现自身价值呢?孔子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我为人人”的付出会营造出一个“人人为我”和谐氛围,而集体与个人价值追求都会在其中实现最大化。同时,每个人都不希望在集体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即使扪心无愧,也惧“三人成虎”。在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背后非议是最大的诟病,正如常言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那么又该如何解决呢?孔子有句话是一剂良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当然,儒家思想中也存在诸多消极的东西,但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批判地继承,那么,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就能在当代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中发挥其应有导作用。

    二、诚信友爱──海关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诚信友爱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一个集体要实现和谐发展,仅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诚信友爱就是社会系统和人际关系运行中的纽带和润滑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作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使社会、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海关人际和谐的构建中,如果说海关是一个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润滑剂。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和谐海关就无从谈起。

    海关的人际和谐首先是一种诚信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相互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海关人的普遍认同,自然也就没有海关的人际和谐。和谐海关必须有海关人之间的认同与接纳,其深层基础就是相互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就是信任的缺失。在海关的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关员之间、各部门之间、海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的纽带就是诚信,无信则不立,失去诚信,个人将被孤立,集体将变瘫痪,整个海关也只能成为死水一潭。只有以诚感人,以信当先,我们的事业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海关的人际和谐还应该是一种友爱的人际关系,是全体成员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以温情取代冷漠,对他人存在的顾及,对人友善都是和谐人际的基本表现。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公共道德,主动对他人奉献爱心,关心他人的疾苦,在自己行为中表现出爱人、利他、自尊而又尊人的品德,努力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睦友好和信任的关系。相反,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没有平等、诚信、友爱等观念作支撑,我们就会整日纠缠在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执中,情感上细小的裂痕就会化作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心灵鸿沟。

    三、和谐的海关人──海关人际和谐的前提要素

    海关的和谐总体上应包括三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制度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又是上述两种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为人与制度的和谐主动性在人这边,所以人自身的和谐是人与制度实现和谐的关键;同样,有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成了必然。所以人自身的和谐,即和谐海关人的培养应成为建设和谐海关的重要环节。

   海关人自身的和谐应主要由思想、品质和人格的和谐构成。一是思想和谐。思想和谐的主要表现在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仰不冲突,信念不动摇,能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物质第一性,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对待客观事物产生、存在与发展;能够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能够理解贯彻新时期海关的工作方针,把握好“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在思维方式上,看问题全面,不偏激,能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能理性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做事中允,和为贵,以双赢为目的,而不是采取各种极端的办法,害人又害已。二是品质和谐。品质和谐的核心是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的原则应当是均衡,既要维护集体利益,又要顾及他人利益,还要照顾个人利益。因为大家对利益的追求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与别人一样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固然重要,但必须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应使自己的利益融入其中,并努力推动集体总体利益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注意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得到的并非是自己失去的,应是平等均衡的基本原则。三是人格和谐。所谓人格和谐,就是人自身的灵与肉的和谐,也就是人的肉体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与协调。一方面,肉体是有限的,但对肉体的欲望却常常呈现出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精神是无限的,但对精神的追求境界并非总是表现为无限。这种有限与无限的不对称,其结果往往造成一个人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的失常。合理的选择应当是:用有限性去追求有限性,用无限性去追求无限性。应当看到,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其基本要求都应体现对称原则,即有限的供给必须对应有限的需求,无限的供给应对应无限的追求。对称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更多的人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有许多人的精神却显的越来越空虚与贫乏。即物质的“实”与精神的“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要坚持对称原则。一是应当合理节制人的肉体欲望,应当将肉体欲望限制在有限的界境内;二是应大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应当用无限的精力去追求无限的精神享受。

    四、“和而不同”──海关人际和谐的显著特征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和”指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做事。“不同”是说不盲从苟同,有自己的见解。合而不同就是既能齐心合力做事,又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5

一、监狱警察人际关系构成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但在建狱初期,大都以拓荒的手段和途径对犯罪分子施行刑罚,自主经营、自给自足、自谋发展成了监狱生存发展的主要形式,监狱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局限在看押和发展农业经济上,由于国家对监狱经费投入的有限性,决定了监狱在抓好刑罚执行的同时必然的也要抓好监狱经济的发展,这是监狱警察所面对的一个长期的历史命题。监狱发展的需要及历史原因,形成了警察、工人、罪犯三种不同身份的人共存的集合体,从而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加之,一个单位、一个集体并非以绝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也必然的要与周边社会产生人际关系的交叉交往。概括起来,监狱警察人际关系由监狱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若干对象构成。主要有内部的警察与警察的关系、警察与职工的关系、离退休老同志与在职同志的关系、警察与罪犯的关系及外部的监狱警察与周边群众的关系、监狱警察与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等等。

二、监狱警察人际关系因素分析

(一)监狱自身内部警察人际关系因素分析

1、警察与警察之间。从总体上看,和谐因素远甚于不和谐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讲,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把这支队伍连系在一起,共同的纪律、共同的规范、共同的理论武装把这支队伍统一到一起,共同的追求、共同的领域、共同的命运把这支队伍凝结在一起。从小的方面看,共同的生活时空、共同的生存环境把这支队伍集合到一起。正因为有着这些许的共同,所形成的内趋力促使和谐因素彰显,但是,稍作分析,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并非甚少,在国家公务员、人民警察实行统一规范的工资制度下,由于工作岗位的差异、工作难易程度的不同、工作环境条件的悬殊,不同岗位的警察内心必然会产生比较,比较的结果必然会干扰到内心的平衡,一旦内心失衡,那么,和谐的程度就不易评估,不和谐的因素就有可能增加。

2、警察与职工之间。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基本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别,分工的差异性构成了两种身份在同一个机关、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区域共存的格局,因为共存而和谐,因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处遇派生着不和谐因素。

3、老同志与在职同志之间。由于经历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带来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差异、理解差异、接受差异,衡量事物褒贬、优劣、利害的标准都易存在分歧。老同志思想认识上传统的、保守的一面通常较年轻人明显,年轻人较富活力,创新意识较强一些,差别性的客观存在,重者形成代沟,轻者共同语言较少,观点不易统一,形成构建和谐关系的阻力。

4、警察与罪犯之间。这一对关系本质上就是一对矛盾关系,矛盾的双方一方代表着正义,一方代表着非正义,正义方的行为价值是构建和谐、维护和谐,非正义方的行为往往是扰乱和谐、破坏和谐,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不和谐因素尤为突出。罪犯群体是一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罪行等等存在着诸多差异性并因触犯国家刑律而收押集合到一起的特殊人群。其中,有同案的、另案的,贩毒的、抢劫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等等情形,诸多的不同,诸多的差异性决定了警察与这一特殊群体在和谐关系的构建上难度较大,任重道远。

(二)监狱警察与外部社会人际关系因素分析

1、监狱警察与周边群众。警民共建和谐是监狱警察和周边群众共同努力的目标,但因受传统的那种分割的、排异的惯性思维的制约和影响,国家机关与驻地周边群众的邻里共处难免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磨合期。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关押和改造罪犯的场所,具有与其他国家机关不同的特殊性,具有较明显的独立性和封闭性特点,与周边社会的各种交往具有很严格的法律规定性,因其特殊性的存在,制约着周边群众对监狱认识和了解的不足,敬而远之的心态尤为突出,这种不良的心理暗示阴影难以消除,对监狱警察与周边群众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带来难度。即便发展到了相互接纳、共处共容也仅能算是构建和谐关系的一个基础和平台,因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境界并非只此。

2、监狱警察与驻地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由于监狱属省属驻地方机关,隶属于省监狱管理局,人、财、物都实行垂直管理,因此,驻地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对监狱的关心、支持、帮助的力度很局限。加之,监狱从建立到发展,长期处在较为偏僻、落后、闭塞的偏远地带,监狱的创业历程必然的形成一个与当地社会相对割裂、自行运营的小社会格局,长达几十年的那种自办教育、自办医疗、自办商业、自办农业等等监狱办社会的模式,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封闭性促成了警察思想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禁锢和局限着警察职工的思想,主动融入社 会的观念淡薄,在人际交往领域更为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确立、推进和深入,党和政府对监狱工作的重视日益加强,监狱逐步向职能化轨道迈进和发展,随之兴起了监狱布局调整及监狱体制改革的大潮,监狱逐渐向交通沿线和城市转移,交通、教育、卫生等等更多的事业融入了地方社会,合理利用和整合社会优势资源,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了监狱的职责,强化了监狱的刑罚执行功能。鉴于此,监狱警察较好地融入社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迫切。教育和医疗是牵动每一名警察职工思想的重要因素,妥善解决好这一因素的钥匙和切入点就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但由于受历史的、传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成了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去面对和践行的历史使命。

三、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思考

(一)坚持公平正义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前提

政法机关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监狱是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监狱人民警察是执法主体,公平正义是执法实践的价值追求,是监狱职能的重要体现。坚持公平正义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离开对公平正义的坚持,将严重削减监狱的职能,甚至散失监狱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监狱本质就是正义的化身,职能就是对危害国家、危害人民,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犯罪分子实施刑罚,对其进行教育改造,努力使犯罪分子转化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实,监狱从建立至今,无不是始终在践行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呢?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正因他们的行为严重冲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严重破坏社会公平、严重践踏国家法律制度的正义性和权威性,这一特殊人群是实质典型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国家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打击惩戒的主旨就是减少和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监狱好比就是控制和消化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强力机器。如果监狱警察不能做到公正执法、不能坚持公平正义,必将散失对罪犯的震慑和改造能力。监狱警察和罪犯这一对矛盾关系的和谐发展,坚持依法治监、坚持公平正义是最有力的途径。监狱的中心工作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这一任务就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做到公正文明执法,以公正促和谐,以文明影响、洗涤、警醒和感化罪犯,帮助和引导罪犯由被动改造向主动改造、自觉改造方向发展。执法的公正性一则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二则增强罪犯的平等感,从而激活罪犯正义之念,唤醒罪犯良知,最大限度的消减敌对情绪和敌对思想,进而推动警察与罪犯和谐关系的构建。警察与警察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老同志与在职同志之间、罪犯与罪犯之间等等这些关系的和谐也无一例外的需要公平正义理念作为支撑。这一道理并不难理解,人的本性中不乏趋利性,人的趋利性是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最大障碍,更多的只有通过公平正义来实现平衡。因此说,坚持公平正义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前提。

(二)融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依托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精神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应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祖国繁荣发展团结奉献的社会意识。监狱警察是全国各族人民中的一分子,对祖国事业建设和发展有着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我们理应责无旁贷地认真学习、融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武装我们的思想,培育我们的精神,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共同思想基础的武装和引领下,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才有强劲的精神依托。

(三)固化法治理念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认识支撑

当今社会,法治化程度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增强和树立法治理念是对国民的要求,更是对执法者的要求。治国理正,理念先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一向主张,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依法治国,从监狱层面来讲就是一个依法治监的理解。监狱警察要切实做到依法治监、依法管理,首先就是要解决好固化法治理念的问题,从认识上就要到位,切实从思想上培育和树立法治思想,坚定法治信念,坚决摒弃传统遗留的那种“人治”和“无为而治”的落后思想,切实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施治思想。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很容易形成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理论武装就成了空话、流于形式,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教条主义与构建和谐关系格格不入,空话、教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忌,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更不容。因此说,固化法治理念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认识支撑。

(四)健全法制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保障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执政阶级都非常注重立法,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党始终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古训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制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刚规范,是要求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法制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规范性,中国的法制导向就是始终坚持在中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服从服务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惠及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规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既定目标的共同行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各种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阻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建立健全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对社会各项事业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是加快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的重要保障。在监狱警察人际关系领域,也无一例外的得依托法律制度来保障,无论是领导层和被领导层、实施教育改造方还是接受教育改造方都得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行为,切实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宗旨。因为平等维护了平衡,因为平衡促进了和谐,这将有力地推动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五)深刻领会中国体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x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 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思想统一是构建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首要的就是要抓好思想上的统一,离开统一思想来思考和探索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就会误入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错误路径。

(六)强化德治思想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

党中央早在二〇〇一年就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法治是根本、是基础,德治是有益补充。德治思想的培育和形成,靠的是学习和教育,通过正确的理论引导,使广大监狱警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人权、尊重科学、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坚定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激发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推动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良性发展。

(七)人文关怀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内潜催化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尊重科学、尊重民风习俗,挖掘民族文化,关注文化遗产,建设生态文明,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学说阐述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的论段、观点,加大社会保障机制、体制建设工作力度,拓展就业渠道和平台,以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追求,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生态在很多领域得到关注,倍受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青睐,生活食品领域如此,和谐文化领域更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框架下,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问题上,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是促进和推动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有效催化剂。

(八)树立大家庭的思想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

和谐、和睦的字眼最初只是在描绘一个具有很近血缘关系的自然家庭中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谐的内在要求日趋扩大,如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需要和谐因素来驱动。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关系到中国的稳定快速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共同的使命拉近人心,共同的目标凝聚力量,心齐力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我们每一名中华儿女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理应心系祖国兴衰,理应立志为祖国大家庭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6

因此,本文试图从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出发,尝试分析学生住宿安排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并试图从新生住宿安排这一实践入手,探讨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自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问卷》,研究中我们按照随机分层抽样原则,于暑假期间在学校中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80名,女生120名,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经分析,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数据全部采用MicrosoftExcel处理。

二、数据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和谐度。问卷中采用5级评分选项,由被试者描述自己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状况的主观感受,最低为很不和谐,最高为很和谐。其中具体如表1:

表1 您认为自己目前宿舍人际关系整体和谐的程度怎么样?

由上可见,77.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表示很和谐或基本和谐,14.0%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而有8.5%的大学生表示不和谐或很不和谐。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高于男生,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一般而言,男生更为外向,喜欢体育运动,但与女生相比,没有女生细心,而且男生一般容易冲动,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而女生心更细腻,更善于沟通,容易缓解宿舍人际冲突,所以女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比男生更好一些。

(二)地域对大学生宿舍人际的影响。由于地域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都可能λ奚崛思什生影响,为此,我们对地域文化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调查。

表2 您认为地域文化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有影响吗?

由此可见,45.5%的大学生认为地域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非常大或比较大,35.0%的认为一般,19.5%的认为比较小或根本不影响,同时从表中可看出,认为地域差异对宿舍人际影响较大的人数中,男生多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地域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所以希望和自己有共同特点的同学住在一起,冲突会少一点。

(三)不同家庭状况对大学生宿舍人际的影响

表3 您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如何?

由上表可知,在宿舍家庭经济状况对宿舍人际影响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当然,也有24.0%的大学生觉得影响比较大,还有34.0%的大学生觉得基本没有影响,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说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对宿舍人际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会因此产生一些小的误会,但并不会因此对宿舍人际有很大的影响。

(四)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有本来的性格,也有后天养成的性格,不同性格的宿舍成员聚在一起,可能会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为此,我们对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影响的程度进行了调查。

表4 您认为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如何?

表4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个人的性格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比较大,只有很小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或影响比较小。这说明,个人的性格差异可能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由于宿舍成员的不同性格,会产生不同的冲突,同时宿舍每个成员对冲突的处理方法不一样,以至于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

(五)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的影响。由调查可知,25.5%的学生认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比较大,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一般或比较小。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依赖性较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对宿舍人际关系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六)如何安排独生子女大学生住宿。调查显示: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住宿的安排,觉得应该同住的和应该交叉住的大学生数量比例相差不大,由此也印证了上表得出的分析结果,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七)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个人的性格、个人素质及个人兴趣爱好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大部分男生认为地域的生活习惯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大部分女生认为个人素质和个人性格是影响宿舍人际的最主要的因素。由此可以看出,个人性格和素质对宿舍人际影响较大,同时个人的素质和性格与大学生的地域分布有关,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八)新生住宿安排。调查显示:大部分男生希望按地域分布来安排新生住宿,而大部分女生认为随机安排即可。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女生宿舍的整体和谐度比男生高,男生更希望有共同生活习惯和特点的成员同住。但同时,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个人性格与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的重要原因,而个人性格与素质又与个人所处地域有关,因此,在新生住宿安排方面,对男女新生宿舍安排均可以按地域分布。

通过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总体较好;(2)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显著高于男生;(3)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不大;(4)大学生个人性格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较大;(5)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影响不大;(6)独生子女的住宿安排既可以安排同住,又可以安排交叉住;(7)大学生个人素质、个人性格及个人兴趣爱好是影响宿舍人际比较重要的因素。

三、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从大学新生入学住宿安排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1)在新生住宿安排方面,我们可以按大学生地域分布安排住宿,以缓解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尤其是对男生宿舍,因为男生宿舍的整体和谐度较低,需要通过这样的宿舍安排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而大部分女生虽然认为随机分布宿舍就好,但是个人性格、素质、兴趣爱好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这几大因素又与大学生地域分布有关,所以男生和女生新生的住宿安排均可以按地域分布。(2)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正视人与人,特别是地域之间文化的差异,对宿舍同学的行为以平等的目光对待,对其他地区的同学友好对待,让宿舍中充满正能量,大家一起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路伟.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现实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5).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7

“和谐”理念源远流长。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国语》。《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八年,郑桓公与太史伯谈论“兴衰之故”和“生死之道”时,就首次提出“和”的概念。史伯对郑桓公答问时说:“夫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半长而物生之……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和”就是把性质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因而能够产生新的事物。春秋时期的晏子曾提出“和与同异”的命题。《易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含义是“人物交融,主客浑一,人与自然融合”,强调“人和”、“天和”的和谐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际和谐”理念。

一、“和谐”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儒家文化一直把和谐作为努力追求的最高价值境界。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强调“和为贵”。孔子的弟子有若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和为贵”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指导人们积极追求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孟子也强调“人和”,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和睦、和平、和谐为价值目标,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即通过平等互惠达到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目的,使人际关系真正进入一种和谐、完美的理想状态。

二、儒家关于人际关系的内容与准则

“仁”是儒家人际关系学说的首要内容。“仁”即“爱人”,其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恭敬、谦让、温和与互助。如《弟子规》中的“泛爱众,而亲仁。”在《论语・学而》中,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仁爱、恭敬。

儒家还提出“孝”、“忠”、“恕”、“信”、“义”等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孝”是子女与长辈相处的基本准则。“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忠恕”之道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信”与“义”是“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对于诚信、忠义,孔孟都有很高的要求,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还认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把对人讲不讲信用,提到人生死的高度,可见孔子对其的重视。对此,孟子在《孟子・离娄章句上》提出,“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认为只有讲诚信,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孟子・尽心章句上》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坚持诚信,才能达到最大的快乐。《孟子・尽心章句下》则提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把诚信当作“美”、“圣”的根基[1]。

三、儒家关于“和谐”的其它论述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8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政治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其次,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的一个命题。儒家早期的思想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这种思想。张岱年先生就认为:“孟子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观念,但他的‘性夭同一’的观点是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渊源。”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张载则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认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又在天矣。”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内涵和旨意上远远超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而指向人与世界关系的精神层面,但它本身所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却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构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绝对人类中心论、相对人类中心论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到动物解放一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不断转换。虽然这其中也出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统一关系的论证和认识,但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倾向,总是逃脱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对立认识。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其影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都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与、尽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里所闪现出的哲理与智慧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廓清思维的烛照之光。它不仅有助于消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而且还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践方法。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是具有主体精神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固有的发展规律,应该注意保护和尊重自然,最终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人自身的和谐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9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功利化、淡漠化的巨变。这些都会对我国高等院校和谐校园的构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是国家和社会寄予希望的一代精华。对于他们来说,悉心的培养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更会帮助他们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二、高校人际和谐的理解

人际和谐,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指在实践基础上社会性生成过程的不断产生,不断变化的状态,它既是人际交往过程的静态过程,又是人际交往动态展开。即指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交往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都处于一种协调、有序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高校而言,和谐高等院校校园(以下简称“和谐校园”)是以培养和谐的高水平人才为重点,以师生的发展和学校事业的发展为核心,以校园为基础,各种教育系统及其相关要素之间相互协调运转,总体优化,从而促使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就可以达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全体师生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和谐校园。

三、高校人际和谐的基本原则

1.平等交往原则

平等交往是指在交往过程中达到态度平等、人格平等、礼仪平等、交往平等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格上的平等。作为主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格,做人的尊严。相关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强烈的需要友爱和受人尊重,交友和受人尊重的愿望。

2.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是指为人处事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一个纯洁无私、心底坦诚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任何人心口如一、尊重事实。守信就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们一定要讲信用,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中华民族历来都是强调信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从古至今都把信用看的极其重要,儒家思想直接把信用作为一种美德之一。

3.互惠互利原则

互惠互利就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考虑双方的共同利益和价值,满足共同心里需求,使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能得到“好处”和实惠。大多数人的交往是互相报偿、互惠互利、互相满足,这是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的基本动机,没有需求上的互相补取和互相满足,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交际。

四、目前高校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际交往中过于理想化

在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赋予了大学人际关系以完美、理想的色彩,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值太高,用理想化的尺度来度量现实,他们对校园里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缺少必要的准备,因此,当接触到大学人际交往中的不足,就会感到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很大,会产生不满和抵触的情绪。很多同学以为,大学人际交往中“最缺乏的是友爱和包容”。但细细思想来,在这些同学当中真正接触到复杂人际关系的同学很少,大多数同学都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造成的抵触情绪。人际交往关系的理想化导致许多大学生未能真正了解大学人际交往的关系,把本来应该是正常的矛盾和不足看作是异常,把自己的能力缺乏、处世的简单所导致的人际不适也同样归因到人际关系交往的复杂中去,从而很容易在心理上与现实发生抵触情绪。

2.师生关系疏远

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主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能否对学生的身心施加于符合社会需要的影响。对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而言,师生关系总体上还是比较协调、和谐。但是,鉴于高等教育的特点,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像中小学那么的频繁,在课外时间方面师生的交流也较少。伴随着时间上的无差异化和社会信息来源的多元化,高校大规模扩招人数不断加大,使得高等学校中师生关系交往机会、交流时间越来越少,交往渠道和范围狭隘,师生从交流的内容上看,仅限于课堂的传授,交往的范围相对狭窄,这不利于树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关系倾向于疏远化。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政治上的引导,促使和谐高校保持稳定建设。稳定是和谐的主要内涵,而稳定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和,因此要使高校稳定发展首先要做到人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政治思想方面使全校师生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高校顺利的贯彻落实,从而巩固高校的政治路线和发展方向,确保了高校人际交往关系的融洽,主动解决矛盾,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保证高校发展的稳定性,增加学校的活力,在和而不同、和而有序的思想大环境中保证整个高校可持续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上的教育,为和谐高校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在建立和谐校园的工程中,人是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就是怎样去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思想上的教育就是要使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成为广大师生主动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此思想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精神动力不会自己产生,必须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刺激,从而把构建和谐高校所应具备的信念、观念、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体现出来,促使全校师生和员工构建和谐高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和谐高校的建立提供精神约束力和凝聚力。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促使全校师生在思想精神上形成共识,为和谐高校的构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是加强高校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所以,树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应当成为增强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特点和具有各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鼓励全校师生的爱校情感。通过记校训、唱校歌、戴校徽,加强培养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产生凝聚力,培育大学精神。不断培养和促进良好的学风和校风,通过树立崇尚科学、善于创新、拥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优良学风。增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六、高校人际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奠基功能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际交往关系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是自我人格完整的重要特点,而人际交往关系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疾病的本源。因此,校园生活人际关系是高校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内容,必然也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人际交往关系,对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2.保证功能

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会帮助人们发展良好的个性,促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智慧,成为积极进取、拥有创新的社会主体,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人个性的不断发展,人个性的不断形成除去遗传性影响外,还会受到后天培养以及学习、生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际的交往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人际交往的宽度会直接影响到个性的表达形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建立榜样、说服渗透等各种方式来带领每个人走向理想的道德目标,增强每个人的道德水准,从而创造一个健康的、文明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氛围。

3.协同功能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行为、思想和价值的引导,使人们抛弃错误的观点、立场和想法,紧跟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想法,不断增强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的能力。人际和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际和谐可以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性的循环,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产生更明显的效果。

4.反馈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坚持以人为本,以现代人的发展为核心,着重人的合理性的需求。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未能解决人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思想认识等问题,就不可能达到人际和谐,而反过来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能调节、诊断、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晴雨表。假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同时也会对各项政策的开展和各项工作的实施起到不利的影响。

七、结语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如果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将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失衡,会造成道德的失范,同时经济也可能会面临僵化。高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基底,人际关系复杂,因而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高校管理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校园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先进.高校德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上接第10页)目前,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了很多元数据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有:博物馆信息的计算机交换CIMI;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数字地理空间元数据内容标准;都柏林核心DC元数据元素集;EDUCOM教学管理系统;编码数据库说明EAD;政府信息定位服务GILS;I2AFA模板IAFA/WHOIS+ + ;USMARC格式;文本编码初始TEI头标;可视资源协会VRA核心数据等。中文元数据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元数据生成工具、以DC等位代表的元数据与MARC的映射关系、XML用于元数据表示。

元数据的表现形式:XML(eXtensible Marked Language)语言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语法支持,并便于网络传输。因而成为广泛应用的元数据描述形式。

5 数字化图书馆环境下对馆员提出的要求

5.1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图书情报专业是建立在图书馆学、信息情报学、分类学、目录学等各学科理论基础之上的。图书馆员必须系统掌握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这是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5.2具备娴熟的网络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网络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使图书馆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工作逐步沿着数字化、电子化、虚拟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仅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努力学习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

5.3终生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和技术呈“爆炸”态势增长。要适应这个社会,就必须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珍,胡仿民.数字化图书馆WEB多媒体专题应用研究. 2005,12.

[2]郭洪岩.数字化图书馆与图书馆文化.2006,11.

[3]梁勇.数字化图书馆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网格技术下的异构、分布式存储资源共享.2005,4.

[4]孙伟,冯萍.数字化图书馆的智能数据库建设.2006,8.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实现人自身发展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助于加强依法治国,发展社会民主;有助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高社会稳定性等。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能够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市场营销的基本含义

市场营销主要指销售人员面对市场向顾客开展销售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创造、沟通、传播等行为,能够为顾客、自身、社会带来经济、社会价值。当今社会,市场营销行业发展迅速,逐渐朝着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关系领域、绿色环保领域、文化审美领域等均充满了市场营销的身影,它的存在极大的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市场营销行业还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逐步实现自身观念的进步,不断完善和谐营销理念,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市场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建设的五个层面决定了市场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五点作用。

(一)市场营销对个人自身和谐发展的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社会的创造者和管理者,人的自身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只有人自身发展和谐了,集体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和谐。要想实现个人和谐发展需要做到尊重个人、爱护个人,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开放自由、公平公正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个人能够得到发挥自身潜力,提升自身能力的权利。市场营销行为是个人实现自我和谐发展的途径之一。市场营销理念强调个人或集体自身要求的满足应当以客户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甚至强调个人需求的满足是在满足客户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市场营销是一个残酷而又公平的行业,不是根据一个人的年龄资历而是根据他的能力决定这个人是否可以得到重用,因此不论是谁,在这一个行业中都应该遵循行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自己,学会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努力实现自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脱颖而出,受到客户的青睐,实现自身由外到内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市场营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作用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对等的权利和公平的义务,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而没有复杂的利益冲突。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指社会中处在不同地位的人权利越大义务越大,不能出现权利大义务小或是权利小义务大的现象。人与人之间能够享受包含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全面的平等关系。平等、公平的社会环境的建立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政治经济学理论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只有经济发展和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谐。市场营销是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其中的双方实现了在平等自愿前提下的物品交换行为。市场营销过程需要不断的协调参与双方的利益关系,保证交换双方地位平等、交换的物品价值相当,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另外,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个人或集体要能够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根据与客户关系的亲密度,将两者关系划分为基础型、鼓动型、负责性、能动性、伙伴型五大类,并根据这五大类关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模式,促进关系类型向更高层次发展。市场营销行业中,经济利益驱动企业不断强调人际关系的优化,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市场营销在人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以及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能够让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寻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存在能够让人更加积极地生活,勇敢的面对各种困难。和谐的社会生活能够为单个的人提供追求幸福和成功的空间,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处在和谐社会中的个人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其他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实现个人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在不断的相互影响中,构建更加广泛统一的社会。市场营销包括市场调研、生产与供应、销售等若干环节。这些环节的实现需要企业能够与市场进行充分的交流,对市场进行系统性分析,完成市场定位任务,在对市场进行划分的过程中,人们能够获得对社会更加充分科学的认识,并能够将自身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特点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到一起。另外,在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发展中,市场营销同样能够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社会各群体及子系统可以以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应用市场营销中人与社会关系处理的手段,实现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随着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谐发展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市场营销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几十年内,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大量掠夺环境资源,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被重新重视起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有美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建立补偿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市场营销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绿色营销是以绿色环保主义为企业产品生产价值导向的一种方法,它强调产品生产要迎合消费者绿色消费心理,以绿色文化的宣传为媒介向消费者进行产品推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一切工作的方针,而绿色营销理念恰好符合这一方针政策,在它的指导下,企业在实现自身利润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平衡的保护,实现企业利益、客户利益、环境利益三者的协调。绿色营销实施时,首先要树立绿色营销理念,迎合客户消费习惯;其次要制定科学的营销战略,对企业产品进行升级包装,使用绿色环保材料,采用清洁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设计绿色文化文案宣传企业产品;最后还要根据需要确定绿色营销组合。

(五)市场营销对我国社会和国际环境关系和谐发展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决定了一个国家不可能独立于世界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仅在经济领域,社会、文化、教育等其他领域也存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趋势。因此,要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不能忽视我国社会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这层关系和谐了,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社会与国际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可以从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手段中寻找灵感,我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对话往来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其次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全面的策略,充分发挥本国优势,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共赢。市场营销理念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系统的思考在当前国际大背景下如何向其他国家展开积极的营销活动,根据世界大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产品研发和行业发展,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够处在优势地位,赢得更多的国际信誉和投资,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为国内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如何发挥市场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市场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极大,要想发挥这些作用,将理论价值转发现实价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在西方产生,到今天已经实现了超百年的发展,理论体系相当成熟。但是在我国,由于理论引进时间较短,因此营销行业的发展还赶不上世界发达国家,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积极开发新的营销手段,使市场观念、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更加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同时,国家要为这方面研究投入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只有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才能实现理论向现实的良好过度,真正发挥市场营销手段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二)传播和普及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市场营销就是实现盈利的手段,这种手段一般只有企业这类营利部门使用,但是根据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来看,这种观点存在偏颇,全面的市场营销理念应该还包括公益性的纯支出,这类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样是直接性的。因此,要想发挥市场营销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就要积极传播和普及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将理念的应用范围由企业扩大到政府部门。在政府部门推广市场营销理念并不等同于“政府经营”的做法“,政府经营”只是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政府营销”则注重政府的长期稳定发展,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使政府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在建设政府的同时还要转变人们关于市场营销即是营利组织营销的看法,增大对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扶持,一般来说,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社会团体,他们以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为目的,不进行营利活动。这一类团体的存在为社会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有效的调动了底层群众的积极性,弥补了市场和政府服务的不足之处。

(三)推动市场营销立法进程

市场营销的良性发展需要健全的法治环境。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是法律的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网络营销、直销、绿色营销这些新兴的营销方法缺乏健全的法律约束,行业内部存在巨大缺口,许多不法分子就会利用这些法律的空白为自己牟取利益,损害他人权益,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因此,政府需要尽快完善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市场营销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使企业的各种行为都处在监控之下,建立一个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营销更好的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1

一、和谐世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国际秩序新理念

十七大是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整个世界格局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我们究竟应该推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样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这一历史课题作出的明确回答。

笔者认为,我们党的和谐世界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中。1984年2月22日,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邓小平讲:“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1]随后,他提出了著名的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和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里,这个世界级的政治人物已开始尝试冲破冷战思维的束缚,为解决国际性争端开辟一条新的和平的途径。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萌芽已孕育其中。

2001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推动建立民主、公开、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2002年4月,江泽民同志访问德国期间,以“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为题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作演讲,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新世纪国际关系的新构想。这时,推进国际政治民主化,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等思想,都已经提了出来,“和谐世界”呼之欲出。[3]

2005年4月22日,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的胡锦涛同志在大会演讲时提出“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4]。同年7月,胡锦涛同志访问莫斯科,“和谐世界”被写进《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标志它已被确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识。到了当年的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思想理念。[5]可以说,这时我们党“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已经基本成熟。2007年10月,“和谐世界”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正式的外交政策理念和国际战略思想被公诸于世。

今天,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正逢其时。首先,和谐世界符合和平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时代主题已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尽管世界还很不安宁,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新的时代特点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际秩序理念,“和谐世界”正是对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理性回应。其次,和谐世界理念明示了中国政府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战略构想。冷战结束、两极格局消解后,世界秩序正在重构之中。大多数国家主张建立更加合理的世界政治新秩序,而美国企图建立一超独霸的世界图景。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有责任、也应该提出自己关于世界秩序的战略构想,以积极参与和影响国际秩序的重建和调整。第三,和谐世界理论表达了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后,国家发展利益的新诉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已深深地融入了世界大家庭之中,国家利益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建国初期的生存利益为主让位给了现在的发展利益为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最后,和谐世界理念回答了世界和平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与挑战。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迷信武力、动辄以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现象并不鲜见;不尊重别国人民对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随意干涉他国内政引起诸多局部冲突等等屡见不鲜。和谐世界外交战略宣示了中国政府对待这些挑战所持的原则态度和政治主张,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新思路。

二、和谐世界:内容丰富的思想理论体系

我们说“和谐世界”理念成熟于十七大,是因为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和谐世界”理论的科学内涵。

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这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其中对国际关系已有成果和共识的认可和继承是明显的,并不是完全标新立异,另起炉灶,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发展国际关系的新主张,这就是“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这也可以说是“和谐世界”理论的哲学内涵,它与强权政治、狭隘的国家利益观和冷战思维是完全对立的。

具体内涵为: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是所有主权国家共同营造的。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和强弱,都应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国际事务应由各国民主参与、协商解决,实现世界政治生活民主化。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应当遭到反对,独揽世界政治的话语权,妄图一两个国家说了算的独断专行、单边主义应当放弃。更不能认为我的社会制度最好,舍此都是异类,甚至动不动就把不喜欢的国家说成是“流氓国家”、“邪恶政权”。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的经济全球化,是以西方少数强国为主导的,由他们制定交往规则,左右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南北发展差距鸿沟。和谐世界理念倡导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消除世界性贫穷和两极分化,使经济全球化惠及各个国家。反对损人利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经济制裁。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明上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原生态,它使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文明的多样性与物种的多样性具有同样的价值:消灭了其他物种,人类就不存在了;消灭了其他文明,西方文明也就不存在了。承认、维护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反对文化上的自我中心论,倡导“和而不同”;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倡导超越意识形态的包容精神;反对文化霸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政治信仰和发展模式的平等权利。文化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正确的态度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以往的安全观是一种冷战安全观,相互猜忌、倚重战争、追求自我安全。和谐世界的安全理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它把相互信任作为基础,互不猜忌,互不敌视;主张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互通情报,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对方的安全利益,实现共同安全。反对滥用武力,主张以和平方式、外交途径和多方斡旋解决国际争端。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地球家园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自然基础,应当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利用资源,需要国际社会的联合行动和真诚合作。应当指出的是,环保内容作为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之一,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纳入的。[6]

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十七大报告关于和谐世界内涵的界定,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主张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并不等于放弃国际交往中的自主立场和斗争原则。全球化的发展,冷战格局的结束,中国对国际体系依存度的不断加深,都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以斗争性为主的外交政策,而更加注重矛盾的统一性,在合作中求发展。但倡导和谐世界,并不意味着放弃立场原则。提出“和谐世界”理论本身,就是坚持斗争性:它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否定“西方文明中心论”,抨击依仗武力、动不动就以战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等。近年来,中国外交在践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过程中,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从未动摇自己的原则立场。

其次,和谐社会理念是关于国际秩序的新构想,既有现实可行性,又有较强的超越性。国际无政府,建立一种怎样的秩序,才能使它的运行有利于世界的发展?这一直是西方国际关系研究方面的专家所探讨的问题。他们提出过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以权力为重心的现实主义范式、以机制为重心的自由主义范式和以观念为重心的建构主义范式。[7]和谐世界理念是一种关于国际秩序的全新范式,它也是一种构想、一种倡议,是我们期盼的愿景和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有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它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赞许和认同,并付诸国际交往实践,才能发挥作用。它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经对国际秩序的重建和调整产生影响。和谐世界重在建设,未来世界是今天人类选择和推动的结果。中国是和谐世界理念的首倡者,当然要带头践行,为开拓国际关系的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争取互动共进。笔者认为,在国外上构建新型国际秩序中倡导“和谐世界”,在国内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这是科学发展观中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内和谐和国际和谐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国内和谐是国际和谐的基础,国际和谐是国内和谐的条件。两个大局,以和谐为纲,互为依托。我们的目标是争取互动共进。

三、和谐世界: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大战略。当今世界,国际安全问题呈现综合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各国的安全利益具有很强的依存关系。以冷战的眼光和“零和”博弈理论看待和处理国际安全问题已经过时。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把握新的历史条件制定的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大战略。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不受损害,每个国家都要根据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谋划和制定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先后奉行过“一边倒”、“三个世界”、“一条线”等国际战略,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可以实现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平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同时,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的国际环境。世界和平、和谐,中国国家安全就有一个外部环境保证。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当今世界,不少安全问题,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解决,比如三股势力的存在和发展,就是我们国家安全的一个隐患。由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具有地区性、跨界性,受害国家的单独作为很难收到预期效果。近年来,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多国联合行动,就较好地稳定了我国西部边疆和中亚地区的局势。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主动参与国际体系的改造和调整,从国际战略格局的高度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人类的历史是自己活动的历史,世界秩序是否合理,与各国的参与和努力密不可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更加注重在“有所作为”中“韬光养晦”,积极参与国际体系的改造,这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战略动作。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善战者,求之于势”。有了和谐世界,我们国家内部影响安全的问题也会得到较好地解决。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不只来自国外,有时也来自国内,并且内部因素往往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审视我国的安全环境,可以看出:不论是政治、经济问题,还是外部军事威胁,甚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障碍,大都可以看到霸权主义的影子[8]。改变现有国际秩序,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可以创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安全态势,扩大我们的战略回旋空间。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与提高履行我军新使命的本质是一致的。胡锦涛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就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也可以说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这个国家安全大战略对军队职能任务的新要求。以往,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是军事入侵的威胁,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也主要是通过作战行动来体现。当今世界,国家安全威胁是多元的。因此,军队必须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军队也是大有作为的,并且是在更高层次上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积极开展军事外交,承担和完成好联合国的维和任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和联合军演等等,都有利于推进各国政治、军事交流,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注释:

[1]邓小平军事文集[C].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237.

[2][3]江泽民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58;472-478,522-524.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2

1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研究

1.1有关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现状研究

了解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现状是展开后续分析和研究的基础。张云武(2019)[1]认为,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概况是地缘关系减少、趣缘关系增多以及人际关系的功利性增强,指出传统农村社会的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中介进而形成其他人际关系的特点已经不复存在。张冲(2016)[2]认为,人情关系明显带有“工具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情关系货币化、人情名目烦琐、礼金额恶性攀比,人情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血缘关系,亲族外“弱关系”的力量不断凸显。谢永飞(2013)认为,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趋向是人际交往日趋网络化、扩大化,人际交往趋于物质化、表面化,人际关系开始出现分层现象,亲属关系淡漠化,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李海芳(2012)[3]以场域为基础,把农村人际关系变迁分为生产领域内的互助体系和生活领域的互助体系,认为生产领域内的互助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以利益为驱动力的纵向变迁,生产领域内的互助体系由“相帮制”转换为“工钱制”,生活领域的互助体系则依然保持着“一家有事全寨帮”的传统。顾萍(2010)[4]认为,中国农村出现了“拜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价值主义”等思想,更出现了诚信意识缺失、人际关系疏离和价值判断困惑等现象。秦广强(2006)把人情分为“礼尚往来”型、“欠情—报恩”型、“工具目的”型,认为在人情交往中,理性权衡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2有关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原因研究

明确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原因,才能提出相应的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牛立霞(2018)[5]认为,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可以从传统道德的控制力弱化、市场经济意识凸显、农村政治体制的转变和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与流动4个方面找原因。夏支平(2010)认为,乡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机理是外出务工的长期化,村民社会关联的市场,现代传媒的强力渗入。闫丽娟(2007)认为,负面变迁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农村的冲击、农村政治体制结构变迁、经济与政治社会发展不协调、文化素质低和法律意识淡薄4个方面因素引起的。刘栩(2006)[6]认为,农村人际关系发生的变迁主要是由经济转型和乡村政治结构重建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农村人际关系发生变迁是必然的。

1.3有关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研究

掌握现有的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对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建议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查娜(2015)对生态移民背景下农村邻里关系变迁进行研究,认为倡导和谐的文明乡风、举办各类乡村社区关爱帮扶活动和建立合理有效的纠纷调节机制,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廖丽旋(2012)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文体娱乐活动开展以及道德法律调控是化解负向变迁、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陈冬梅(2008)[7]认为,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和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的文化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途径。胡晓飞(2004)认为,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主要有3个,一是加强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和注重经济协调,三是倡导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交往原则等。宋国恺(2002)[8]认为,可以通过文化道德的内在控制、法律规范的外在控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来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

2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研究述评

2.1实证研究不够深入

关于中国农村人际关系方面的理论层面研究比较深入,已形成了理论体系。例如,费孝通的“差序格局”[9]、梁漱溟的“伦理本位”[10]以及许烺光的“情境中心”等理论都成为从事人际关系本土研究的经典理论。但实证层面研究不够深入且范围狭窄。这些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成果以生活领域居多,对生产领域的研究较少。大多集中在对农村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征方面的分析,对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趋势和影响,尤其是对如何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不够深入。

2.2比较研究相对欠缺

不同地区的农村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特点,城市和农村的人际关系也存在不同特点。因此,需要在研究和分析中进行比较。在比较研究的视角下,进行不同类型的农村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人际关系变迁的现状,也可以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趋势,继而提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现有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一个具体的农村地区,对于不同类型农村人际关系的比较研究较少。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村人际关系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在比较中完善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方式。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需要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和吸收其他地区的有益经验与做法。

2.3定量研究存在不足

在研究中国农村人际关系时,现有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学者往往以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为研究范本,通过田野调查方法,体验和理解被研究者的生活,并进行社会关系的文化分析。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研究现状来看,通过收集大量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统计与计量手段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不足,未能为研究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3对策建议

3.1深化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实证研究

深化和扩展实证研究的范围包括加强对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的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深入对农村人际关系变迁影响因素和农村人际关系变迁趋势的研究,如何遏制农村人际关系的恶性变迁并如何构建和谐的农村人际关系研究等。此外,应研究通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来增进农村居民交流与沟通的情况,实证调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人际关系的调控情况等。

3.2重视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

以往农村人际关系研究的角度较为单一,应重视对于不同类型农村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开展两个村庄之间的比较研究,几个村庄之间的比较研究,南方与北方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农村与城市人际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等。还可以开展国内与国外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借鉴其他地区在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方面的有效经验和方法。

3.3加强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定量研究

进一步加强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定量研究,通过收集大量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统计与计量等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为研究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此外,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开展研讨会,并开展有关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和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

4结束语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村地区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从文献综述的常规视角对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研究现有文献进行了简单梳理,在梳理中发现了现有文献存在实证研究不够深入、比较研究相对欠缺和定量研究不足等问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实证研究,重视比较研究,加强定量研究。这对深化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认识,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在党和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前,通过对农村地区人际关系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调查,结合实际,提出因地制宜的建设对策,为推动农村地区人际关系正向变迁和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是学界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张云武.当代农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实证研究———以结婚礼账的宾客记录为依据[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4):90-101.

[2]张冲.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情关系变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0):174,176.

[3]李海芳.从云南G村的互助体系看农村人际关系变迁[J].青年文学家,2012(13):197-199.

[4]顾萍.当前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合理价值取向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21-24,48.

[5]牛立霞.转型期西北农村的人际关系变迁[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4):140-144.

[6]刘栩.浅论乡村人际关系的变迁———以Z村调查为例[J].沧桑,2006(3):51-52.

[7]陈冬梅.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际关系的变化[J].天府新论,2008(S2):132-134.

[8]宋国恺.转型期中国农村人际关系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1):76-78.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3

一、理论溯源

20p5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在讲话中,提出r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和谐世界理念率先由中国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源于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特质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横摄于各个时代的各务实派思想文化之中,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有生命力的体现形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包容和仁爱的精神以及和为贵的处事哲学等方面。这些内涵无不包含着和谐、和平的理念,在古代就成为国际关系中处理民族及国家间关系的法则。“和合”思想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吸收、融合,也对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全球化加速发展,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在联合国首脑会议_仁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正是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和合”思想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化。中国提出这一理念,旨在依此向世界表明,不断发展的中国,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其次,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脉相承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建国初期,由于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以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把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和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此后,以和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继续坚持独立自卞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推动自身和世界的发展放在维护自身安全与世界和平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E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和i皆世界”新理念,显示r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鲜明特点。既是对我国传统外交政策继承和升华,义充分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的进步性、崇高性和创新性。

再次,是中国对战争灾难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反思

美国总统一肯尼迪曾在1969年评论说:“人类必须避免战争,否则的活战争就会毁灭人类。”肯尼迪的这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战争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开始而出现的,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出现战争的年数远远超过和平的年数二在核武器时代,一旦爆发核战争,战争的死亡人数将会从每年百万飘升至瘫分钟百万,完全有可能毁灭人类。指出:“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无论对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正是源于对人类战争灾难以及战后国际关系演变的深刻反思,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构想,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反映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寻求发展的愿望,契合了时代主题。

第四,是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早在1989年邓小平就曾指出:“中国革命胜利后,一直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并认为:“如果反霸权主义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二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川<}uu“人们都讲南北问题很突出,我看这个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曾多次对一些外国朋友讲,这个问题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一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间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贵任。此后,邓小平运用马克澎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站在全球发展的制高点,纵观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幻,根据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准确预测,提出了战争在相当长时期内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将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

当今世界,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理论,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思想,希望通过构建“和谐世界”,使世界各国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团结与合作,为建设世界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世界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时代背景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孤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阻碍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霸权主义并未随着冷战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文明冲突论”、“单极稳定论”、“人权高于”、“新干涉主义”等一系列论调的出现,仍然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现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冷战后积极鼓吹美国治下和平的霸权理论,欲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实力,企图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对持不同理念的国家经常挥以大棒。从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委内瑞拉到朝鲜、伊朗核间题;从邪恶轴心到对问题的无端指责;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美国霸权的影子。正如乔治·索罗斯所批评的:“开放社会承认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谁也不能掌握最终真理,而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则断言,正是因为我们比其他国家更强大,所以我们更有道理,因此也更有权力。f6l<ca”因此,如何制约霸权主义,构建有利于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秩序,成为国际关系理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其次.和谐世界理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国际延伸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相互关联。如果国内社会失调,对外倡导共建和谐世界就缺乏说服力。因此,内构和谐社会是外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同时,外部环境同样影响内政的建设,和谐的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如果我们面临的外部世界总体趋向和平与发展,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就会顺利的进行;相反,如果外部世界不稳定,甚至爆发大的战争,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干扰。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随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后,建设和谐社会就成为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根据当前国际形势,在总结国内和谐社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构和谐社会、外推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理念。从而把我国自身发展与促进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起来,保证了我国治国理念与外交思维的统一,防止了外部事务与国内建设可能出现矛盾;同时进一步明示了我国的外交理念,减少了因不确定因素而引起的误解的可能。

再次,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望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严重威胁世界的安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早在19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问题,要解决这两大问题,既得要和平,更得谋发展,两者缺一不可。在新世纪、新阶段这一理念仍然适用。近年来,由于某些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造成了新的国家和地区陷人战争漩涡之中。因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与反恐怖而引发的冲突相互交织;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但这些挑战都改变不了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主流的现实。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也总体保持稳定,利益相互交织。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深人发展也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局势仍将保持总体和平、稳定的基本态势。但局部战争、局部紧张、局部动荡仍会持续,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并不和谐。面对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世界少一些战火,多一些安宁;少一些贫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对立,多一些合作。“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别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正是顺应了时展的基本潮流,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诉求。

第四,和平崛起的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要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多亿美元,已经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世界工业生产第一大国、世界最大的国内投资国、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国,拥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0综合国力的巨大发展,是中国政府外交心态变化和外交理念转型的基础。由于中国近代以来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屈辱事实,人民在看待国际事务时经常有一种抗衡的心态,即“历史上的受害者心态”。这种“受害者心态”妨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和政府的自信日益增强。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陈有为指出:和谐外交的基础是实力与自信。没有实力,人家就不会跟你搞“和谐”。·一中国抛出上百亿美元采购欧洲与美国的大批客机,对伊朗和印尼进行上千亿美元的能源长远投资,这种运用经济财力资源来推动政治外交关系的情况,是以往中国外交所不可想象的。川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已成为国际矛盾的积极协调者,也是国际规则制定的参与者。},(s1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步融人国际机制,从现有秩序的批判者转变为有保留的认同者和建设性的融人者。在外交实践中,中国以行动证明自身的努力,通过积极参与制订、修改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制度建设,改变当前国际秩序中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和谐世界理念向世界表明,发展起来的中国,在政治上将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经济上也会对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回馈。中国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体系构建

为在世界推进和谐世界理念,使其效能最大化,有必要做出新的尝试。

首先.平要改革外交思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机制

中国对外交往的目的与美国不同。美国追求的是利益全球化,向世界推销其硬权力主导下的霸权主义外交政策,试图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其霸权体系下,并压制和打击持不同政见的国家;而中国推行的是和平外交,其目标是塑造中国形象和营造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国际环境,追求“和为贵”的境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应将和平外交提升至战略高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体系,使其成为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强大推动力,以此来践行中国和平外交理念。

“和谐世界理念”是一种新的和平外交思维。它凸现了在一个“无序世界”里,“霸权稳定论”不能一统天下,国际体系需要平衡、需要和谐。可以说“和谐世界理念”是对当今世界开出的一剂“良药”,体现了新理想主义的精髓,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必将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上“和谐世界理念”正可以成为构建中国和平外交机制的逻辑起点。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和谐世界理念是国内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延伸。必将有助于改变世界民众对中国发展的一些错误认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有助于我国占据国际道义的至高点,反制美国的民主化战略;有利于遏制“中国”甚嚣尘上的局面;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贯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其次,必须主动出击,利用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吸引力,力促‘,和谐世界理念”在世界流行中国战略文化涵养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心理感情。其主要内核—“和合”与“中庸”的思想更是博大精深。“和合”强调“和而不同”与多元共存,崇尚“和为贵”,反对战争和征伐;“中庸”强调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种“中和”内涵决定了中国战略文化的特质和外交哲学本质必然是“和平主义”、“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的统一,为和谐世界理念在世界的流行提供了哲学依据。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也造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和内向的倾向,体现在外交领域就是缺乏先人一步的主动出击战略。“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外交的基调,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口敛以及谦和的姿态,但是这种外交政策在规避一定风险的同时,也给中国外交造成一定程度的被动。

和谐世界的理念虽好,可以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出路,是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但是,如果你不去主动向r比界表达、宣传、解释,就有可能被别国错误解读。与其可能被别人错误解读,不如自己主动出击,对原有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中国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出并阐述“和谐世界”的理念就体现了某种改变的迹象。‘但笔者认为力度还不够,不仅是高层领导,学者和民间也要动起来,要通过学术与民间交流来加速这一进程,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强化公共外交来推行这一理念。

再次,积极推动并强化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作用,规范国际行为,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谐的基础,但民主并不等于和谐,要强调建立有效的国际法律和制度,尊重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现代国际法的主要准则,体现在《联合国》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国际法文献中。它们是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原则的制度保证。这些准则包括:所有会员国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等。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国际法基本准则凝聚了现代条件下各国公认的世界民主、平等正义的国际道德。实践一再证明,只有切实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才能有效保障各国的独立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之,国际关系就会陷人紧张、动荡之中,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就会受挫。:

因此,我们强调建设和谐世界,就要严格遵守世界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尽管其基本是由西方主导建立的,体现了大国的观念和权力,但是基本可行、相对合理,我国也从中受益。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在维护的基础上改善、创新,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同时,促进自际关系的民主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