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和谐教育论文
和谐教育论文篇1

2.引导学生建立和谐人格,保障和谐教育持续发展

职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期,因此应该对之进行心理辅导,让之认识到个人的价值,有权利去享受被接纳、被教育和被爱护,从而摒弃那种低人一等、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的迷思。职中有良好的硬件设备、优良的实习场所、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会学有所得,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经得起市场的挑选,并完全能凭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中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就业的道路越来越宽。学生只有明确了以上几点,才能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进而树立前进的信心,避免厌学心理和辍学表现。

3.加大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促进和谐的软环境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普高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假如忽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仅仅是做一些表面文章,其实质仍然未从普通教育的意识中转变过来,职业教育又谈何快速发展。因此,政府应当做好职业教育服务者的角色。在舆论引导上,引导社会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合理评判;在管理引导上,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做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在服务引导上,要充分做好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区域与区域的协调,架起各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为职业中学提供快速发展的软环境。

和谐教育论文篇2

高职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支持。因为,和谐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过程中,其行为的发生、态度的表达、沟通方式的选择等,都能从内心表现出真诚、愉悦、积极、向上、阳光的心态,始终能以友善的动机、稳定的情绪、高尚的道德情感来应对纷繁复杂的学习和工作,以显示出个体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所以,和谐校园构建的目标追求也就不能缺少对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因为,这是构成和谐校园并展示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所以,在高职和谐校园构建中必须把对师生及全体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工作也纳入议事日程中来。使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阳光的内心世界、热情饱满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投入到本职工作和学习中去,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奠定健全人格结构的基础。这一策略的实施,就要全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及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作用与专业优势,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学知识等途径,以增强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对出现情绪波动、心理不适及因内心矛盾冲突影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人和事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并对个性化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他们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去。这应是构建高职和谐校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和谐教育论文篇3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和谐教育论文篇4

一、“教育过度”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师教育过度现象的出现,除因为教师教育内部体制的问题,以及在目前教师教育市场还未成熟的情况下,教育宏观调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具体而言:

教师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我国教师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的“行政定向、封闭运行”体制。这种体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虽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只是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当我国的经济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这种教师教育体制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随着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的办学机制也逐步趋向开放化,但这是一种割裂式管理体制:首先,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之间产生了割裂。师范院校只关注师范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却忽视了职后教育的需要;教育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指导。其次,院校各自为阵,其教师教育的标准参差不齐。教育机构之间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上没有一个系统的观念,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专业设置重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各院校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毕业生质量良莠不齐;教师教育的入门条件过于简单,未作一定的人职教育期限和实践期限要求。第三,由于现代教师教育的市场化发展以及综合院校对师范院校的冲击,使得师范院校处境尴尬,能否保持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是走综合化发展道路,重视师范生的学科结构,还是突出教师专业的教育特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对此,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必须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渐进式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

教师教育法制环境不佳。在一些发达国家,关于教师教育的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体系,这对我国的教师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这方面,171前我们还存在一些缺欠:首先,有关教师教育的规定仅是在一些法规中有一些条文性的规定,主要依赖于行业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教师教育没有形成刚性的规范文件,缺乏应有的管理力度和约束机制。其次,对于教师入职要求和考核标准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只是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标准,没有硬性、统一的标准,对教师资格管理不够严肃,随意性较大。第三,教师教育的相关法规、条例仍然不明确、不全面、不系统。_3教师教育法律规章的建立是推进教师教育进程的重要保障,有了法律依据,可以根据目前的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专业建设,制定规范、可行的教师教育标准。

教师教育在教育市场中不能正确定位。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师资市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首先,办学机构的办学层次不断提升,然而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大批师范生的学历提高了,而实际专业水平在下降,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能正确定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其次,对于教师教育的内容选择完全依赖于市场对教师教育的引导,虽然强调了教师教育的实用性,但却忽视了教师教育内容内在的系统性。第三,市场分析缺乏前瞻性。由于教师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依据于教育市场的需要,有时会因为市场的错误导向使得教育专业在设置上产生一定的错觉,教师教育机构不能对教师市场进行有效的教育分析,对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及招生规模不能进行科学调研,致使市场和实际相脱节。

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缺失。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教师评价缺乏力度和导向机制。首先,教师相对过剩。教师数量的过剩与教师质量的下降一直困扰着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因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而退出课堂。其次,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忽视教师的实际状况,过分依赖固定的教材、理念,不仅与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相脱节,还与教师们的丰富的个体实践与个人需要相悖。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小学教师无暇顾及新的教育信息,他们把自己的学习时间、精力主要投放在繁琐的教学工作上,导致教师成了教学的机器,继续教育则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二是教师教育的信息渠道不畅,部分中小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漠不关心,同时,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教育联系机制。

教师教育主体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教师教育的日趋规模化发展的社会因素是由于受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导致的。首先,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的直接动因就是受办学的经济利益驱动。相对于其他的专业设置,教师教育专业投入小,风险低,同样产生高经济效益;扩大招生也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对于院校来说,生源就意味着经济效益,甚至有的学生以赞助的方式给学校提供办学资金来弥补考分的差距,学校从经济上得到了好处,但这样的学生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教育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失。其次,教师教育的个人高收益率导致个人对教师教育的需求过于旺盛,这是教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又一重要原因。对于教育投资,其个人收益率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因教育而发生的所有成本(显性的直接成本和隐性的机会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的贴现值(未来预期收益在与现在支出的成本进行比较时,要进行贴现)的比例。对于目前相当一部分报考教师教育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文化成绩不理想,上师范专业既享受到教师教育的优惠条件,又能够获得到与其他大学学生一样的身份。教师教育中个人投资的高收益而低成本,教师的社会地位、成就感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就构成了个人投资教师教育的社会及心理驱动。

二、预防教师“教育过度”的基本策略

尽管在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存在着教育过度的现象,但并不能因此就得出应该限制教师教育发展规模的结论。因为这种教育过度并不是教师总量上的过度,而是因结构不均衡造成的过度,具体表现在教师教育的投资结构、层次结构、院校布局、区域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因此,只有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出发,建构科学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才是其发展的唯一途径。

创新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体系的创新是针对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提出的相对概念,主要指建立一个面向市场、面向终身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是以师范教育为基础,综合性教育与专业化培训相结合的、适应时代专业化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教育。首先,突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范生来说,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但不可忽视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即专业实践性,必须根据教师教育培养的基本要求,把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到一定的高度,关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其次,终身教育体系应考虑从教者的职业发展要求,建构大教师教育的概念,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行各业的教育培训者纳入到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中来,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培养和培训各方面的专业化师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狭隘的学历化的师范教育领域。第三,鼓励教师教育机构的个性化发展。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教师教育机构所显现出来的办学目标、方向,以及服务对象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在师范院校与综合院校之间,无论在办学的方向上,还是资源上,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横向上要强化同等层次学校办学目标的个性化发展,在纵向上必须强化连续性和递增性,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行联合办学,如实行本、硕连读学制,调整教育硕士的招生考试制度等,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

优化教师教育的资源配置。教师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是推进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有条件的综合性院校等教育机构应参与教师教育工作,以推进开放而规范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因为,综合院校的办学资源在学科建设上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无论在学术研究的深度、广度上,都有自己的优势,这对于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是非常有益的,鼓励这些具备师资培养条件的院校参与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则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其次,学科建设是教师教育资源的关键因素。学科建设必须突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在教师教育模式中,将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有机融为一体,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是学科方面的专家,又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在学科知识的建设上,与综合院校接轨,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精学科的建设模式,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使其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第三,注重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师范院校要把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和师范生的教学工作放在同等的地位,这有利于在师资、设备、图书、场地、科研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统一调度。在工作环境与协调联动上有效融合,扭转目前二者相互脱离、相互封闭、各成体系的状况。第四,加强职业需求预测,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教育投资。自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实行“招生并轨”、学生实现缴费上学以来,尽管教师教育能带来非货币性的满足,但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相比,仍会成为个人选择是否当教师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引导个人正确地进行教育投资,降低个人教育投资的风险。

和谐教育论文篇5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1、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

2、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3、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和谐校园的三大特点

1.不再遗忘学困生

以前社会对好学校的评价,主要看这个学校出了多少优等生,这个学校的升学率有多少,这使得老师把注意力都放在有潜力的优等生身上。曾有这样一个镜头:某教育专家在一所小学听课后发现,整个课堂表面上进行非常顺利,内容充实,效率很高,但每节课与老师交流互动的都是优等生,学困生总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没有机会和老师交流,老师也很少考虑到为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相应调整教学内容。老师教案中抽象的“学生”,多数是指优等生,而不是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无形中形成了教育的不平等。而和谐校园的评价机制能够兼顾学困生的发展能力,关爱弱势学生,实现差异发展,把他们的发展作为一个校园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

2.不再把教育过程当目的

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学生问他的老师:“你教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题目,这些题目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有什么价值呢?”老师答:“起码你中考用得上,高考用得上,以后你有了孩子还可以教给他。”学生把学习本身当作目的,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有点悲哀。而和谐校园的本质是孩子的发展,它可以促进孩子两个方面的最大化:一个是在校发展最大化,另一个是终身发展潜力的最大化。如果说和谐校园是一个金字塔结构,那么最基础层是对学生的关爱、最核心层是教学生做人、最层是知识的学习。

3.不再信奉为师者的绝对尊严

几千年来,师道尊严是不变的理,天地君亲师是永久的格。这就使得旧时的师生关系相当的不平等。演变到现代,师生之间的冲突屡屡见诸于报章。而和谐校园提倡的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核心在于平等。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中国是完全有能力开发出大批人才来的。我想,要开发出人才,关键是我们对青年不能限制太多。七限制、八限制,把人们的积极性都限制没了。还怎么出人才?”母国光院士今年4月在原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演讲的演讲稿《我对大学教育的理解》中提到的“现代社会的师生之间应该既是良师益友,又存在交换关系。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而学生是求学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个人意志的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学相长,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师生关系是良师益友关系。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交费受教育,教师教学获得收入。所以师生关系又是交换关系,教育者有义务为受教育者服务。因此,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积极的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刻苦学习和钻研,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就是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最好注解。

三、建设和谐校园的三大措施

(一)依法治校,建设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

和谐校园首先是法制的校园,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校园管理,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和谐校园。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做好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桥梁作用,完善教代会制度,坚持派参政议政、学生联合会等好的做法。

2.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古语云:“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建立健全的、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

3.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作风建设,要不断提高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突出提高谋求发展的能力、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维护学校稳定的能力。学校要加强班子建设,校长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

4.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以师德建设为载体,突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倡讲团结、讲协作、讲守信、讲友爱、讲宽容的新风。

5.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如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课改方案、奖教奖学方案等。围绕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评优、职称晋升、基建、财务收支等,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教师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以德管理,建设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

以德管理就是要以全校教师为本,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深刻地意识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是服务的主体而不是管理对象;我们应该将教师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因此,我们认为,为了达到和谐,从学校角度来看,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管理工作,力争把最优质的资源用到人才队伍建设上来,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支持力度,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良性竞争、激励、监督保证等机制,建设一种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和谐的校园气氛。

1.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对有学识、高水平、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师,不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同时,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增强责任感,做学校主人”活动,撰写师德论文,让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矛盾,以保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2.教师要注重自我内化的和谐,应从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与心理要素等内在道德环境诸因素探讨内化发展和谐关系,增强专业技能与实践技能的和谐统一,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个和谐的人。弘扬正气,遵章守纪。要做到对人对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提倡执行规章的自觉性和勇于维护规章制度的正气行为。加强学习,完善自我。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各项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优质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开拓创新,优质教学。坚持“学生第一、育人育才”的宗旨,对教育事业做到有心、耐心、细心、热心,努力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顾全大局,爱岗敬业。提倡乐于奉献、顾全大局和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各尽其能,优质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和谐相处,团结友爱。同事之间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诚信友爱;提倡互相谦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积极营造健康、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谐处理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追求以人为本,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本着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的前提,树爱学生之典范。

(三)以生为本,建设文明、向上、创造、竞争的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树立生本思想,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1.创建安全、健康发展的环境。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学校的保安保卫,开展安全自救演练,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建筑及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对“问题学生”耐心帮教,开设心理辅导室和咨询信箱,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同时,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如设计校徽,悬挂国旗、校训、班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教师寄语;建设高标准的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生物园、地理园等;创办文学社、爱心社、英语角、校报、光荣榜、作业展等;举行艺术节、体育节、科学节及各类比赛;开设校本课程和开辟德育基地、德育展室、校园网站等;组织学生进社区、入工厂、下农村、蹲基地等进行社会实践和考察,以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畅通、灵活、自由的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集体。如:学生干部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其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制定学校德育常规,设立学生会和文明监督岗,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校和班级同学的监督下,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通过学校积极有效的培育,学生懂得发掘和欣赏周围美的事物;懂得人与社会的和谐,遵从社会整体价值构成的和谐,包括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内外和谐、上下和谐和长幼和谐等,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是统一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实现;懂得自律与管理的和谐,知道接受管理的过程,不仅是接受来源于学校的管理和规范,也是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而且自己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也具备自主、自决、自择、自律的能力;懂得关注身边生活上有困难、心理上有困惑的同学,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同学服务,情系同学,无私奉献,互助互爱。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长远的征程和永恒的主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参与,不懈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现代教育新追求!

和谐教育论文篇6

1.2成人教育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和谐教育,以此来促进我国各种教育类型与教育形式的协调发展,并将其进行有机的结合共同构建一个相对完备的社会教育体系,是教育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各层次人群学习的需要。这也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目标。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满足公民终身教育的需求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数以千万计的各种在职人员提供了一种形式灵活、便利的学习与再学习的机会,对于保障我国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全国国民素质、转变我国人口负担与人口资源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人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周期短、效率高、针对性强、灵活性高的教育特点,以成人的学习需求与特点为导向来设计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方法策略,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来贴近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生活,为社会不同层次的成人提供学习便利。同时,还可以利用高速发展的现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手段有效地打破学习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尽可能多地为成人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

2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教学管理理念与教学管理需求相悖

教学管理理念的正确与否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多成人教育为了盲目地追求对学生学历学位、各种荣誉证书的获取,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真正目的。有的教学管理者为了迎合一些学生的需要,在思想上树立了错误的教学理念,严重缺乏对问题的理性认识与思考。由于降低了对教学的要求与规范性,使得成人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与培养目标上出现不配套的现象。

2.2教学管理制度与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的需要

很多成人教育在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基本文件方面还不够健全、完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必须建立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3.3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虽然成人教育的办学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使得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不能适应我国时展的要求,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

3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就是指在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因此,作为成人教育的管理者必须时刻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

3.2坚持创新理念确保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作为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服务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并通过对教学管理规律的探究不断创新管理手段、管理体制、监控体系,确保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另外,还必须加强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突出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不断创新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3.3坚持以发展的理念来优化管理队伍素质

和谐教育论文篇7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和谐教育论文篇8

1.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的根本是“人”的管理,“以人文本”是和谐理念的核心,要求在尊重和理解人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氛围。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师生为本。于学校而言,教育教学管理中需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于校长而言,需理解和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和自主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氛围;于教师而言,需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和成长。

2.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相对刚性管理而言的,与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管理的模式不同,柔性管理是以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为前提的,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以激励的方式挖掘人的潜力,焕发人的内在动力,极大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主动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谐理念下的教育管理中渗透的柔性管理,需要校长、教师运用的品格、情感等因素,与学校职工、学生平等地交往,以激励的方式,让他们从内心信赖、认可自己。

3.非理性成分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既有理性的思维能力,还有情感、意志、信仰、本能冲动等非理性的信念和情感。管理中的理性主义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视人为“经济人”,在管理中将人与财物、信息等其他管理要素或对象视为同等的客体,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漠视了非理性因素,忽略了人的因素的管理,易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和谐理念下的教育管理注重人的非理性因素,要求在理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管理,渗透非理性成分,使被管理者充分发挥主动性。

三、和谐理念下小学教育开展的途径

1.精心设计,明确教育目标

管理目标对于管理效率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教育管理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以人为本,提高效率,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根据目标制订计划和制度、标准等,建立以中心班子成员为核心的决策层、以教导处为主的指导层、以各年级学科教研组长为主的具体操作层三个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在执行中对目标发生偏差的情况进行调整,使学校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环节都应当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尽可能地将学校目标与教师目标、学生目标和合趋同,形成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愿景”;同时健全目标评价标准及奖惩机制,以此使教育管理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发挥共同目标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作用,最终实现教育管理的和谐高效。

2.率先垂范,发挥校长个人影响

在学校,校长应以自身的具体行为为学校的其他管理者、教师、学生作表率,树立自己在师生心目中的威信,发挥个人影响力,使学校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和谐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从中汲取养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学校工作,并虚心听取学校职工、学生的意见、建议、反馈等,潜移默化地向师生传达“爱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信息。其次,注意提高管理的艺术。在管理中,向教师讲明管理的思路,对于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指出,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化解矛盾,使教师和职工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再者,还应注重对学校制度的解读,使教师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密切关注管理行为,既要关注教师的管理行为,及时表扬,使教师感受到被关怀,还应关注自身的管理行为,不断调整和改进。最后,应不吝于对教师的表扬鼓励,通过写表扬簿、光荣榜等,激励全体教师。通过垂范,在学校中创造良好的“内部氛围”,生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教师受到熏陶,学会自律,自觉自愿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3.公正民主,正确处理各种事务

公正民主是和谐管理的基石和必由之路,同时公正又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因此,在教育管理实际工作中,不论是校长处理学校事务,还是班主任处理师生关系,都应秉持民主公正的理念。具体到教育管理中,从教师评优、福利分配、晋职到班干评选、三好学生评定等都应采用公正民主的做法。实行校务公开,学校建立规章制度时,让教职员工广泛参与,尊重教职员工发表意见的权利,让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保证民主,充分调动每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教师评优、晋职等各项评比推选工作中,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贡献的多少等进行评定,并在校务公开栏公布,坚持公开、公正原则。由于不同的教师个人差异和能力有所不同,其业绩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强调公正的同时,还应注意尽可能地为每位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对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和肯定。学校事务由教职员工共同商议,接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充分发挥民主精神。班级事务处理中多听取学生意见,保证各项事务处理得公正,以理服人,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

和谐教育论文篇9

(三)培育和谐家庭建设的主导成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家庭中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员越来越多,并成为家庭建设的主导成员。开展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是对和谐家庭建设的主导成员的教育。可以说,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家庭建设的和谐程度。

二、我国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整体情况。相对于发达国家家政素质教育的成熟和各具特色,我国家政素质教育还相当落后。比如,美国的家政素质教育已经形成了规模,3000多所高校中有1/3开设了家政专业,其余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家政教育课程,有的家政专业还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2相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速度,我国家政素质教育正在被越甩越远。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在很多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作为社会发展最小单位的家庭,其成员的家政素质远远无法满足和谐家庭建设的需要,亟需家政素质教育的培养。相对于家政职业教育的缓慢发展,我国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尚在萌芽阶段。家政教育分为家政职业教育和家政素质教育,前者是开设家政专业,为家政服务行业培养专业人才;后者是运用家政学研究的实证和理论成果,通过教育与培训,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活理念,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掌握尽可能多的家庭生活知识与技能,健全家庭昔理,调节人际关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口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使婚姻家庭生活更加和谐幸猫,并以此促进社会的文明进程。3我国已有30多所高职和本科院校开设了家政专业教育,但是其他学校基本没有对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培养。

(二)我国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非常薄弱,在整个教育体系和家庭建设中处于一种基本没有地位的状态。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我国教育体系从小学到高中偏重应试教育,大学阶段偏重理工人文社科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前者是以高考为导向,后者是以就业为导向,缺乏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中小学多少还有家政素质教育的一点课程要求,而高校基本没有对家政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是高等院校不重视。在当前招生和就业形势下,高校普遍不重视家政素质教育,除了开设家政专业的高校外,基本没有高校开设家政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三是家政行业不重视。当前中国家政行业入门门槛很低,家政企业多如牛毛,家政行业乱象丛生,处于行业洗牌前的混乱状态,整个行业以生存为目的,尚未到迫切需要高素质家政人才的阶段。四是大学生自身不重视。在就业压力和学校的引导下,大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英语过级考试、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上面,忽略了家庭生活素质培养的需求。

(三)我国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体系尚未建立。一是缺乏社会认同的适应我国高校教育和家庭生活需求的家政素质教育科目和教材。我国家政素质教育的科目没有明确确定,缺乏认同。目前我国家政职业教育教材数量很少,家政素质教育教材只有针对初中和小学生的单一教材,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教材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二是缺乏从事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教师资源。整个家政教育的教师数量都远远不够,毋宁说家政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到数量微乎其微,专业背景更是少之又少。三是缺乏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发展的教学条件。长期不重视家政素质教育的后果之一是,学校缺乏家政教育的实训场地、实训器材。

三、开展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社会力量推动。需求是最大的动力,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可以说,我国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理念、家庭生活知识和技能、家庭生活艺术等方面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难以满足和谐家庭建设的需求。对于建设和谐家庭来说,如何发展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需求。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把这种需求转变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加快构建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

(二)专家学者论证。教育的发展要有前瞻性,我国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已经落后了,亟待相关专家学者大力探索,积极研究,详细论证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策略。专家学者论证既要有理论分析,也必须要有实证研究,后者在当前尤显重要。要拿出事实和数据,向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整个社会证明,接受过良好的家政素质教育的社会成员更好地组建和构建和谐家庭的可能性更大。

和谐教育论文篇10

一、教育系统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用文化的视角和方法来探索廉政的观念、制度、行为、表现等,并用文学、艺术等鲜活的文化形式去教育、说服、感染、吸引、渗透被教育对象,做到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真教人,把廉政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里,内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廉政文化表现为清正廉洁、昌明有序的政治文化;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职业文化;团结向上、诚实守信的组织文化;崇尚法纪、公正乐善的社会文化。

教育系统是培养人的地方,是知识分子、文化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弘扬廉政文化既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又有我们自身独特的内在品质和优势。教育系统廉政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文化、业务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1、思想文化。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和投入在逐渐增多,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处理人、财、物的权力越来越大;随着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以及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正发生新的变化,廉政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用廉政的思想文化教育广大干部教师,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典型激励人,不断提高干部教师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廉洁从政、廉洁从教成为干部教师共同的信仰、追求和自觉实践。

2、业务文化。不管是机关,还是学校,业务能力是公正与效率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应该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较高的政策法规水平,较强的调研指导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近年来,市教育局一直提倡建设书香机关、书香校园,这既是教育的内在特质,也应该是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3、制度文化。修订和完善一整套符合教育工作实际的的规章制度,对容易出现违规的岗位和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事项都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加大办事公开力度,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学校招生、收费、教师录用、职称申报评审、奖惩、工程招投标、财务支配和物资采购等运行过程都要公开,接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4、物质文化。只谈精神,不谈物质,那是空中楼阁。物质保障是廉政文化存在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弘扬廉政文化的载体和平台,是教育工作长期发展与建设积累起来的。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安工程建设、合格学校建设等,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的成绩,通过这些物质保障文化建设,直观反映教育系统建设的成就和廉政文化品位,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为什么要弘扬廉政文化

1、廉政文化有强大的功能。文化是精神之源,先进、高雅的廉政文化让人知难而进,团结拼搏,向善向美。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舆论导向作用。它赞扬什么,倡导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二是生成教化作用。文化的本义就是教化,文化的本质就是“化”人。《易经》中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就是说要以文德来教化天下。三是行为规范作用。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具有软性控制的作用,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中,会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四是鼓舞激励作用。通过宣传先进典型,通过弘扬和倡导自律,通过抨击和贬斥腐败,使“廉荣贪耻”的价值观为广大群众所认同和接受,成为普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五是凝聚力量作用。干部教师在先进的文化氛围中熏陶、培养,能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使人们联系起来、聚集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六是社会监督作用。廉政文化的传播,能唤起人们的监督意识,激发人们去监督。

2、廉政文化是历史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代经典著述中,可以找寻古人对从政修德的追求与向往,蕴含着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首先,传统文化是德政的雏形。在古代,“廉”在传统伦理中极受褒扬,“廉”既是对为政者的要求,也是一般人应有的品德,无廉不洁,无廉不明,“公生明,廉生威”,法家更是把廉与政治结合起来,把礼义廉耻作为立国的四大纲要加以强调。其次,传统文化体现出公平公正的意识。孔子说:“政者正也”,《吕氏春秋》指出“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古人清楚意识到,只有公正,才能实现社会正义。再次,传统文化彰显以民为本的执政目标。管仲在《管子·霸言》中明确提出了“以民为本”的论点,认为施政者必须顺民所欲,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孟子则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人民才是政权之本。反腐倡廉一直是历代中国百姓最基本的政治诉求之一。传统文化藉此衍生出清官戏剧,包括包公、海瑞等都是群众呼唤的清官的典型形象。应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承载廉政文化的根基,有根才有干,有源才有流,根深干壮、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深深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丢掉了这样好的传统,就丢掉了破解反腐困局的一把刀子。

3、廉政文化是反腐倡廉题中之义。廉政文化是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格局中的重要内容,是将反腐倡廉工作引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惩防体系建设的丰富和发展,是反腐倡廉题中应有之义。要有效遏止腐败现象的发展与蔓延,充分利用廉政文化建设的预防功能无疑是明智之举。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调动群众参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廓清各种错误或模糊认识,为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反腐败工作就可能因为缺乏先进文化的支撑,而失去应有的力量源泉和社会根基。我们要善于从文化的视角来认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按照文化建设的规律办事,以文化的手段建设廉政文化,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载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迫切需要,又是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从我们教育系统来说,只有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干部教师和学生提供包含廉洁理念和廉洁精神的优秀文化意识,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占领教育阵地,培育崇尚廉洁、反对腐败的良好风气,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4、廉政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首先,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廉政文化能够引导党员干部教师用和谐的方式和手段处理工作事务,维护师生利益和教育系统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其次,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廉政文化可以通过确立善恶、是非、美丑、荣辱的标准来调节我们的社会行为,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从而促进和谐因素的增长,抑制消极腐败等不和谐因素。再次,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廉政文化能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弘扬正气、鞭挞腐恶,为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说,廉政文化与和谐文化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歌颂、弘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所形成的战斗精神,通过总结、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展望美好未来,能够有效地消除人们对腐败现象的错误和片面认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腐败作为一种消极社会现象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5、廉政文化是学校育人的内在需要。廉政文化进校园不是舍本求末,也不是“大人生病,小孩吃药”的无效劳动。实践证明,最有成效的教育,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从娃娃抓起,一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廉洁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10月,第58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其中便包含开展“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信仰;二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责任感;三是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实现廉政。廉政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敬廉崇洁的美好品质,弘扬整个社会廉政新风,造就具有正确人生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醇厚学校校风,端正教师教风,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师生树立尊廉崇洁、积极向上的理想情操和养成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品行,从而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三、怎样加强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

当前,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五个坚持”:

1、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吸收借鉴中发展。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既要保持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色、行业特点。我国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政格言警句,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不但包含着古代廉吏的高尚品格和浩然正气,还包含了种种廉政制度规范,一旦根植于心中,将起到法律制度约束等所不可替代的效果。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开展教育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石。与此同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适应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追赶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时代特色。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教育廉政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如我市四中的“明义文化”、常师附小的经典诵读、***实验学校的国学馆等,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创新了内容和形式,值得很好的挖掘和利用。只有消除传统廉政文化与当下社会、人群的隔膜和疏离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实现传统政治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营造反腐败的文化氛围与舆论环境。

2、坚持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在雅俗共赏中推进。一个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的培育,重点在教育引导。经常性教育是基础,层级教育是关键,岗位教育很重要。近二年,局机关开展了同级纪委监督同级党委、重要科室和重要岗位效能监察工作,实际上都包含了上级党委、纪委针对特定人群和岗位的廉政教育。从我们学校来说,既要坚持廉政教育,同时要切合学校实际,尊重特殊群体和教育教学规律。廉政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坚持用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学校阵地,帮助广大干部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同时,廉政文化又要适应教育系统思想活跃、文化需求丰富多彩的特点,不能板着脸说教,尤其是针对师生群体,要以引导为主,开展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大家踊跃参加,以达到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目的。

3、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在不断创新中提高。再好的内容也要靠一定的形式来体现,廉政文化建设也不例外。首先要注重调动干部教师参与廉政文化的积极性,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风尚。例如结合主题教育,大力发掘、宣传廉洁勤政、廉洁从教的好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来现身说廉,增强教育实际效果。其次,发挥各种文化阵地和艺术形式的作用,充分运用会议、简报、知识竞赛、读书等手段,让反腐倡廉观念深入科室、学校、班级,不断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再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廉政信息平台,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解惑释疑,快速传递廉政信息,保持廉政建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强廉政宣传教育的直观性、灵活性、全面性、有效性。从今年市教育局开通手机廉政短信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只有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

和谐教育论文篇11

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社会各种矛盾和纠纷得到有效解决,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法制宣传教育是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学习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依法规范言行,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从而达到依法办事,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的状态。

——法制宣传教育与民主法治的关系。民主法治的意义就在于民主得到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调动,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大幅度降低或减少,矛盾通过法治渠道得到有效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而法制宣传教育是通过宣传法律、普及法律、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公民素质,避免矛盾,减少矛盾,运用法律规则有效解决矛盾,实现民主和法治。二者相互依存。

——法制宣传教育与公平正义的关系。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而法制宣传教育是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提升公民法律素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自觉协调和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整体利益、眼前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使之依法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二者紧密相联。

——法制宣传教育与诚信友爱的关系。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法制宣传教育是通过对法律的宣传和法制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提高公民法律水平,使整个社会的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好的陶冶,使整个社会逐步依法形成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的氛围。二者相互联系。

——法制宣传教育与充满活力的关系。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法制宣传教育是通过宣传法治,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进一步把每个公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到一定程度,达到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和依法参与、依法监督社会事务的意识,以此营造人人鼓励干事业、支持干事业的社会氛围。二者相互作用。

——法制宣传教育与安定有序的关系。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法律知识普及,使每个公民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依法管理各项事务,促进社会稳定。二者相互促进。——法制宣传教育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为发展生产、保护生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人们依法办理生产生活事务,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使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和谐的发展方向。二者相互协调发展。

2.法制宣传教育在促进社会和谐中作用显现

从1986年到2010年,全国已实施了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广大公民接受了一次空前广泛的法制教育,法律知识得到传播与普及。在党中央举办法制讲座表率作用下,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蔚然成风,全民学法广泛深入,宪法和国家法律的普及,提高了全民法律素质,提高了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普法成效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得到充分体现。主要表现在:

——宣传法律知识,推进了依法治国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立法步伐加快,民主政治逐步完善,公民权利义务得到保障,法治政府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社会氛围已基本形成,依法治国方略稳步推进。

——宣传法律知识,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传播法律知识,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促进了社会安定祥和的局面,在效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正在占据主导地位,有效推动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超级秘书网

和谐教育论文篇12

3、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大学生树立相应的人格精神,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精神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科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引入当今社会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以真理来教育学生,将各个学术活动和学科知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大学生正确人格精神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构建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形成具有良好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开发大学生公正、仁爱和追求和谐的倾向,培养大学生的反思精神和同情心,使之是非分明,具有恭敬和善恶之心。教师自身要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言传身教,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4、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校要充分发挥“两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上进行改革,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改变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期末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模式,充分利用“两课”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作用,通过进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通过举办特色各异的学术讲座,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多元化发展,不断拓宽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途径,努力培育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有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和谐教育论文篇13

一、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倾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我国“十五”计划中有关教育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它可以具体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教育机会均等;二是教育资源占有的均衡;三是教育质量的同质;四是教育政策的平等;五是教育体制的公平。其中教育机会均等是其核心内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进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的接受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提高,而且能够培养大量与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和专门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当今世界,教育公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则被视为“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我国《宪法》和《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还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政府也为保障教育公平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某些缺陷,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教育不公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教育法》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不公平现象,其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二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三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

(二)择校生问题依然存在。择校生大约有三种:一是“以分择校”,即以学生升学考试的成绩来选择学校;二是“以钱择校”,即高收费生;三是“以权择校”,即条子生[2]。虽然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明文规定限制择校,并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而采用“就近入学”原则。但是“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学校、家长都有自己的理由,学校认为,由于我国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获得足够的办学经费,如果我们不收择校生,我们的学校就不能办下去,就不能办好、办强。家长认为,孩子进什么样的学校,决定他受什么样的教育,从而决定他争取到什么样的机会。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观点“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因此为了选择一所好学校,很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想尽各种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校受利益驱动,巧立名目设立分校(名校办民校)、校中校、校外校,这使有钱有权者在竞争中就处于优势,无钱无权者就处于劣势,最终导致“钱学交易”、“权学交易”盛行,使学生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受到很大冲击。

(三)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在我国不同省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差异,一般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分数线远远低于其他省区。例如,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河南、山东等地低100多分,比其他地方也低得多,由此造成了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分,在一些地方连重点大学都进不了,而在北京能上其他重点学校的考分,在一些省市则无学可上。这种按户籍划定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导致了“高考移民”现象的大量发生,势必影响教育公平。[3]

(四)高校分布不均。东部和其它发达地区设置的学校较多,中西部和边远地区设置的学校较少,这造成不同地区的学生入学机会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现象短期来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部分学生继续受教育的权利,从长期来看,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重大影响,同时,在深层次上也导致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五)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没有平等的受教育权。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相应的其随行子女也聚集到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家规定,孩子在居住地“就近入学”是他们的权利。然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是很难进入当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即使能进入,也只能“借读”,而且要交纳一定的“借读费”。而大部分家庭往往没有供子女“借读”的经济能力,这客观上造成了城市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教育不公不仅有违社会公平,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加速矛盾激化,谈何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教育不公问题,实现教育公平。

三、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基于上述教育不公现象的存在,教育公平已经不是局部和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教育体制和社会和谐的制度性问题。单靠解决具体问题来实现教育公平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在战略上重视、宏观上部署、微观上落实、体制上搞活,来实现教育的公平。

首先,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不使农村孩子输在起点上,实现起点上的公平。有了起点的公平,才可能有过程的公平,最终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即实质的公平。二是,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间的巨大差距,确保边远地区和偏僻省份的同龄人能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三是,取消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制度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

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来促进教育公平。因为许多不公平问题是政策、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所造成的,解决所有教育不公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加以调整和协调。我国近年出台了许多政策,来缓解教育的不公平,如针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针对教育乱收费的“一费制”政策,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生的“两免一补”政策,针对高考招生舞弊的“阳光工程”等等。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做得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最后,加强教育立法,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法律上的保障。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颁布实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也将陆续修订。此外,《学校法》、《考试法》、《教育投入法》等均在起草制定中。随着教育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和教育决策、执行及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大大改善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覆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全面和谐。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因此,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采取切实措施,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