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实用13篇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1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转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2

首先,知识与信息具有时效性。知识与信息是不断更新的,今日之拥有并不保证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因此,知识与信息的拥有是一千不断进取的过程。

其次,知识与信息具有共享性,是可以分享和再生产的资源。知识与信息的能量只有在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来。因此,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是在信息社会中拥有发展的机会和优势的关键所在,而社会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标准。现代信息技术已将“地球村”的假说变为现实。在许多领域中,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已不再是影响获取产品与服务的因素。遥距医疗、遥距教育、遥距购物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遥距模式代表着全球化的遥距经济的诞生。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革命。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更新。

其次,信息社会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再次,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3

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实施了分层教学.在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之前,我曾经思索过,分层教学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机本操作的把握程度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三个层次,既熟练、相对熟练、不熟练三个组。熟练组为优生,即对计算机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能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分一小组。相对熟练组为中等生,对计算机只有简单操作水平,不能熟练操作,分一大组。不熟练组为差生,对计算机很不了解,不能进行任何基础操作,分一小组。因为信息技术课是在计算机机房进行上课的,排位置时首先让不熟练组坐在中间位置,方便老师经常对这些同学进行指导。相对熟练组同学挨着不熟练组同学,坐在靠中间的位置。熟练组同学坐在两边的位置。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把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信息技术教学的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把握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力培养的程度都不径相同,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制定不同程度的目标。

1.对于信息技术操作熟练的学生,除了通过教学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更拓展教学思路,从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出发,利用网络等现实有效的手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引入护士工作站管理系统的应用、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

2.大多数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处于相对熟练的状态,针对这部分学生,在确保可以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的同时,必须在使把握课标规定得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喜好,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习题练习等环节的深度,从而最大程度的促使其向上一层次迈进。

3.教学中处于底层的学生人群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基础薄弱,甚至有的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另一种是学习态度和习惯存在一定新问题。对于前一类学生,再按照教材教法、进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讲解、实践等环节需要再加工,适当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一则培养喜好,二则增强信心。对于后一类学生,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过程,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把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多种手段和设施,如各种媒体、网络等。

三、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是摘要:教学要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让学生全员参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预备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喜好,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功能。如摘要:在“创建图表”这一课中,在讲解完柱形图的创建后,对不熟练类的学生要求能模拟完成柱形图的创建;相对熟练的学生要求能完成饼图的创建;操作熟练类学生要求充分发挥所学。制作的图表能更精确具体的反应表格数据,更符合美学。又如在文件属性的教学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理解只读和隐藏的含义。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要求探索将隐藏的文件找出来的方法和要修改只读文件的做法,触类旁通,探索逆向操作。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心得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业的分层

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可以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比如,在学完Word后,可以针对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摘要:

操作技能不熟练的组摘要: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及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拟着做出样张的内容。

操作技能一般的组摘要: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再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喜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张,完成自己的作品。

操作技能熟练组摘要: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份班级学习园地的彩报,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要有分栏、艺术字、插图、三种及以上的字形、字体等,并让学生根据任务独立收集素材,编辑出版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

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在把握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尽量完成高一层次的作业,从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五、教学评价的分层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4

(二)重计算机教育,轻信息素养的培养

当前,各职业院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比较普遍的对策是简单对待,统一处理。很多时候,在一个职业技术学院的好几个专业里面,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是一样的,一般在初中、高中就应该掌握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Word重新被开设,随之就是Internet的应用。这种简单的信息技术教育并没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没有让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生的本能,而恰恰是这种本能,会使他们主动地在Internet的信息海洋中不断吸取信息,不断交流经验。这应该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应该掌握的一种信息社会下的必备技能,也应该是他们传授给学生的技能。

(三)重简单教育,轻深入引导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大都极为喜欢,但是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普遍消极。于是,往往形成教师在上面讲授课程,学生在下面聊QQ、看视频的局面。很多学生对专业和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但都很迷惘,不知从什么地方入手而缺乏行动。归咎原因,我们不能仅仅责怪学生,很多时候他们缺乏的是一种引导,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缺乏对学生的这种引导。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逐步成为现代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日后还会被智能移动设备大量替代,这是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移动着办公,移动着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这种较为先进的应用方式已经在高知识层群体逐渐普及,而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新兴信息媒体工具方面比较迟缓。相反,学生使用这些工具的热情从来不变,移动智能设备伴随着漫天的广告快速普及,微信、QQ等信息传递和交流工具很大程度上被他们用于娱乐和游戏。但是,在娱乐和游戏之外,这些设备还可以用于搜集学习资料、交流学习心得等。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早先一步认识,早先一步进行引导教育。

(四)重传统式教育,轻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除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学之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能被忽视。很多著名的网络应用,如QQ、Facebook等,最初都是由于一个简单的设想,但最终形成的却几乎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高职院校,学生并不缺乏创新能力,学校教育除了要教会他们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进行创造发明。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课程设计要符合高职课改的新理念,要面向应用,有所创新,在应用设计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其次,学生的课程作业设计和成绩评价也要体现这一思路。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养和开发,进而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活力。

二、新形势下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应对策略

面对社会和技术发展的新形势,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不是单一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本身指的是有关信息的搜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计算机和网络只是现代信息搜集、加工、存储、检索和传递的强有力的工具而已。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只是简单地对这一工具的使用进行教育,而没有先从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观念培养教育入手。信息技术教育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信息意识和观念的培养教育,二是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搜集和处理工具使用的教育。对于前者,早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就已经提出了“InformationLiteracy”这一概念,翻译成中文即为“信息素养”。此后,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给出了它的简单定义: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现在,信息素养已经被认为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显然,我们的教育大多时候注重了后者,却没有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正确理解和观念,从而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动力。

(二)在旧专业与信息技术结合点上下功夫改造旧专业

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对学习者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首先是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专业态度,告诉他们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才能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就要努力学习这个专业的相关知识。这不是单一信息技术课程解决的问题,是应该在每一个专业设置之初就要解决的问题。激发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保持对专业的积极态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基础。信息技术课还应该向学生传达宏观的信息技术观念,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计算机和网络,它还包括电视和广播以及新兴的智能移动通讯设备。只有这样,才解决了学生“为什么我们需要信息,我们需要哪些信息,我们怎样获取信息”的问题。因而,信息技术教育不单纯是信息媒体的简单操作和应用技能,更是结合每一个专业的系统的方法教育。最后,在对本专业的业务应用进行深入的了解之后,那些宜于使用信息技术去改造的环节便会很快被发现,进而专业本身的信息化改造才能得以开展。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寻求专业发展新模式

信息技术不仅仅可以与某一个专业进行融合,有时往往会随着这种融合的深入,而改变某一行业的运行模式。这在电子零售业表现比较突出,由最初的简单财务进销存软件局部应用,进一步形成了火热的网络宏观零售业,彻底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经营模式。这是信息技术从两个不同角度介入传统零售业所致,一个角度是针对固定实体店面、企业日常财物账单业务流程进行了信息化改造,而另一个角度则是直接在新兴网络平台从事商业零售和交易,不仅仅针对日常财务账单,而是一个更进一步的宏观改造。与之相近,对于传统的医疗卫生行业和旅游行业,利用这一思路去思考,信息技术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随着信息技术介入的角度和深度不断变化,新的就医形式和旅游服务形式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四)关注新技术、新应用,提早引导教育学生

在实际教学当中,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注意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早一步认识,早一步介绍。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极快,能够很明显地感到早几年前介绍的新应用现在已经变成现实。在缩小改进版的Linux操作系统支持下,智能手机在普通大众的大多数应用领域几乎代替了电脑,同样的多核处理器,同样的高分辨率触控屏幕和几乎同样的应用软件。这使得微软的Windows也深受影响,也使得AMD和Intel两大处理器厂商的发展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其实除了一些办公室应用和家庭娱乐用之外,这种智能移动设备在实际生活当中已经迅速地替代了桌面电脑和有线网络。对于高职学生,很难分辨这种发展趋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去用好这些科技发展的产物。举例说明,在没有教师提前引导的情况下,用智能手机聊QQ、开微信和在线听音乐的学生居多,而使用安卓下WPSoffice编辑文档表格的则很少,虽然主要是由于其屏幕较小,操作还不是太方便造成的,但关键的是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种应用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高职教师的授课内容应该灵活变化,加强对新技术、新应用的导向性。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5

结果显示:近70%的儿童上网是为获取信息,64%的儿童是玩游戏,50%的儿童是在聊天或用BBS,有48.2%的儿童在利用因特网做研究和实践性活动,有46%的儿童在下载资源.我国的一项调查数据如下显示:60%的网民在玩游戏,34%的网民在聊天,29%的网民在关注娱乐信息动态,24%的网民在收发邮件,18%的网民下载软件.相比较,考虑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的教育实践及教育理念的差异,美国儿童通过网络的娱乐、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网络是他们生活的基本工具,不管是通过网络学习还是娱乐,都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及期望相对符合.在我国,疏于引导的中小学生,他们将网络作为传统游戏厅的升级产品,并不能感悟互联网络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正面意义.该情况是我国学生对信息文化内化不够完整,信息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甚至控制着青少年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第一,青少年在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之前,信息亚文化更容易推动其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多数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不能全面自觉地应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3]在网络环境中往往习惯性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此外,由于互联网上的言行不容易留下明显个人信息,不容易被人知晓,所以他们认为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也就纵容了他们放纵自我、无拘无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的道德规范意识逐渐淡薄,颓废的网络亚文化将逐步占锯他们的心灵,殊不知,该时期正是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青少年多渠道、灵活的信息传播途径,为信息亚文化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大多数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大多数喜欢群体性活动,信息传播途径既多又广,解决问题群策群力.相反,不愿意接受父母亲的的正面教育,甚至愿意与父母亲的指导背道而驰,在加上青少年对网络传播负面影响免疫力弱的特点,使腐蚀青少年成长的信息亚文化在该群体中能够生根发芽.第三,青少年对自由、民主的无限度追求,促使青少年成为网络亚文化传播的一个新的载体.网络文化的自由开放、互动特性衍生出得天独厚的一种平等性和无权威性.各种信息可以自由地相互渗透,正是这种开放、平等、交互及无政府性恰好迎合了青少年崇尚民主目由和平等的价值观,现实世界中没有得到的东西可以从虚拟世界中得到满足.在网络这个信息海量而展现个性相对宽松的环境里,青少年不知道什么是“创造”,不懂得还有“知识产权”,认为“拿来主义”天经地义,因此而滋生了青年一代“个人主义”价值观.[4]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界限,消解了他们的意识品质,而造成社会责任感的淡薄和人格道德的缺失.他们往往会把现实生活社会中的一些压抑及不满通过互联网络发泄出来,有些负面情绪还可能一呼百应地引起社会网民的共鸣,一方面助长了在互联网络散布负面道德观的风气,另一方面也促使一些负面观点形成舆论,进而被潜移默化地根植于青少年的道德观中,反主流的信息亚文化的隐匿性还会给青少年带来诚信危机从而再衍生信任危机.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6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又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理想环境,通过巧妙的课程整合,学生不仅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和信息方面等的技巧,特别是信息素养的能力的提高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和其他课程的整合中,信息的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而且,高中学生思维敏锐、热情,但容易偏激、冲动。他们往往在行为举止上对社会、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通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也可能导致使课堂无法调控,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拓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具有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更强的协作交流能力等。

三、重视学生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学会高效率地学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而不是“灌输”知识,即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答案传递给学生,应该去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们自始至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地位,利用所学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把技能要点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信息。教师手把手的教导,最终会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增强,而这样的学生将来会被信息社会淘汰。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把计算机运用到实际学科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或信息开发工具来帮助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7

(一)教师个人信息调查

教师个人信息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教师个人所在学校层次几个方面,具体情况(见表1)。

(二)对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获得来源的调查

首先是对教师是否接受过教育技术培训进行调查,有66.1%的青年教师接受过教育技术的培训,32.4%的教师未参加过培训。接着对学习渠道进行调查发现,自学和参加自费培训的教师占总样本数的63%,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教师占样本总数的37%;上学期间(入职前)自学和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占样本总数的53%,入职后才接受过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培训的占样本总数的47%。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范围不够普及。教师接受免费培训的机会较少,且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教师从未接受过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在接受培训的形式上,自学和参加自费培训的教师比例偏高,而入职前接受过系统培训和入职后接受过免费培训的教师比例偏低。

(三)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需求的调查

1.对本系列教师专业发展调查中教师“接受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最有效的内容”的调查结果对比显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率和有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如表2所示。2.在本系列教师专业发展调查中,关于“最需要接受的教师教育培训的内容”的调查共设置9个选项,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设计、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的需要程度排在第四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率只有40.7%,而39%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是有效的,大学青年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需要程度排在调查选项的第四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且需要加强培训力度。

(四)对教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素质的调查

1.对教师是否运用课件辅助教学的调查发现,96.1%的教师选择了“是”,只有3.8%的教师选择了“否”。运用课件辅助教学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2.如表4所示,问题选项设置1,2,3,4分别代表了态度倾向性,1为水平最优状态,以此类推,4为水平最差状态。均值代表了倾向性所处的平均位置,教师在备课、科研、课下师生交流时信息技术运用情况的均值<2.5,说明大学青年教师在备课、科研以及师生交流方面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情况较优。另外,对教师科研时搜集专业资料的水平与教师学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有显著相关性,卡方检验p=0.00,并得出结论:教师科研时搜集资料的水平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而提高。3.对教师运用各种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资源开况,调查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用选项1-4代表掌握熟练程度,1为最好,4为最差,按照掌握熟练程度的平均值排序发现,掌握较为熟练的前五位分别为: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PPT课件制作、专业文献检索、Excel表格制作,而其他技术操作使用熟练程度的均值都超过了2,代表了掌握程度相对较差。标准差显示,掌握熟练程度排名前五位的教师差异性比较小,而排名较靠后的几个能力因素差异较大。特别指出的是,对于SPSS软件的使用,标准差为0.829,差异性最强,调查显示,经济学最好,管理学、农学、医学次之,而历史学、文学、哲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对SPSS软件掌握程度较差。4.以掌握熟练程度前五位因素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均值差异比较来看,男性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略优于女性;以职称和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均值差异比较来看,随着职称的升高,教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也在逐步加强(越来越接近数值1,1代表非常熟练)(见表6、7)。5.对于教师学术道德和责任意识的调查,问卷问题是“遇到网站上的电子资源(这里指的是非公开发行的纸质期刊、报纸、论文集、文件、杂志等资源)可以作为论文或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时,您的处理是”,结果表明有24.9%的教师会选择只使用权威网站的电子资源并标注来源,有65%的教师选择标注来源,有7.8%的教师选择直接使用不标注来源,有2.3%的教师选择放弃引用网络资源。对教师引用参考资料的态度和教师性别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二者有一定相关性,卡方检验p值为0.035(p<0.05),并得出以下结论:男性直接使用不标注来源人数的多于女性,女性只使用权威网站资源并标注的多于男性,女性教师的学术道德和责任意识略优于男性。6.对教师是否与同行共享教学资源的态度调查,共设置4个维度的选项,均值分析为1.63,均值结果表明教师是倾向于乐意和同行共享教学资源的。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情况较好。大学青年教师能够正确对待课件辅助教学,目的主要为增加信息量、代替板书提高教学速度、解决重难点;大学青年教师在备课、科研及师生交流方面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情况较好。第二,不同的性别、学历、教龄、学科层次的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素质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主要表现在:随着学历的提高,教师上网查阅专业资料的频度也在增加;男性教师上网查阅专业资料频度高于女性。第三,不同的教师对于不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软件使用情况,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基本的操作系统软件、office系列软件和专业检索掌握情况均较好;对于一些专业的多媒体软件,如“图像、声音的采集与处理”,“Flash、Authorware课件制作”,“网络课程设计、教学网页设计”,“SPSS软件使用”等的运用能力与基本的办公软件相比,均显示掌握程度较差;教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力随着职称的升高而提升;男性教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略优于女性。第四,大学青年教师学术道德责任意识有待提升。表现在:仅有24.9%的教师选择引用权威网站的参考资料,7.8%的大学青年教师引用教学资源却不选择明确标注来源;男性教师的学术道德责任意识略微低于女性。如今很多非权威网站的资料来源不明,数据和文献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不负责任地引用可能会误导学生,而使用权威官方网站的数据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学生的误导。

三、提高大学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质的建议

(一)高校要拓宽对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范围

根据调查结果,教师通过自学和自费的方式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比例较高,而高校进行系统培训的比例偏低,这正说明了高校在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方面是存在一定缺位的。因此,在培训广度上,对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应常规和常态化,每个高校为保障教师教育效果,都应在教师正式上岗前和入职后的特定阶段进行教育信息技术的系统培训;在培训的实际效果上,应注重对教师接受到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并根据不断地反馈来调整培训的内容和模式。

(二)高校要确保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内容的实效性

现代科技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先进的丰富的教学媒体,但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追求媒体的先进性,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1]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一些细节问题,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首先,在培训人员的选择上,应严格选拔,尽量选取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教育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教授和专家作为培训人员。第二,在培训内容上,应注意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即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训练。第三,在培训中要注意与教学系统设计的联系,注意培养信息技术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的能力,能结合多媒体实现教学的逻辑性,层次性;要把握重点,突出重点,清晰简洁,杜绝对教材的照搬,杜绝将内容的展示停留在花哨的表面上。第四,教师要紧密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科的性质,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三)高校要根据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薄弱点进行重点培训

高校要根据不同教师面临的不同的信息技术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第一,根据调查,学历越高,搜集专业资料的能力越强,因此可邀请博士学历且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对在此方面较弱的教师进行指导;第二,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程度的差异,可根据教师最缺乏的技能开展培训,如加强对多媒体技术中声音图像的采集与处理、SPSS软件运用、Flash与Authorware课件制作、教学网页设计与、网络课程设计等技能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局限于简单的office软件,而采用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方式组织课堂,展开多种互动交流;第三,针对性别差异,可对于女性青年教师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专题培训;第四,针对职称高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运用情况较好,可邀请职称高的教师对于年轻的新教师开展经验交流指导活动。

(四)高校要加强对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素质的考核

在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的同时,应结合国家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目标,注重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素质的考核。在考核频度上,为避免重复培训和考核,不加重教师负担,对于已参加过教育信息技术各项培训的教师,经核实可以免修相应的培训内容,避免资源浪费和培训重复。在考核效果上,将技能考核成效与绩效奖励挂钩,将有利于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在考核内容上,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的要求对考核项目有所侧重。在考核形式上,应注意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进行上机考试,多媒体课件展示比赛,讲课大赛,优质公开课展示比赛等。

(五)教师自身要提高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素质

首先,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选择运用多种多媒体平台与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与师生交流,不断提升教学资源开发整合素质。[2]例如,通过培训掌握了网页制作与技能后,可将专业中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精品课程电子资源放在网络平台与学生共享;掌握了Flas制作技能后,可将一些程序性、操作性的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掌握了网络平台交流技能后,可在课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另外,在学术道德上,应重点加强对于男性教师学术道德的培训指导,在引用教学资源时,应注重多引用权威的资源和数据,并准确标注资源来源。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8

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枯燥的课堂说教变成直观生动的演示,将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尤其是使完成教学难点更省力、更有效,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体育教学相比,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已经比较广泛的采用信息化辅助教学,但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教学的灵丹妙药,认为一堂好的讲课关系在于课件,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弊端。体育教学因其学科的特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还不够广泛,但在其他学科中使用时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有时甚至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一、运用及分析

现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和追求教学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同意和协调发展。就这些而言,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培养不够: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这使得培养的学生思维上属再现型,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出问题并应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大信息量,打破因信息狭窄而形成的思维瓶颈。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在承载和传递信息数量和质量方面,比起多媒体技术,已明显不足。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讲授效率高,课堂信息量大。据观察,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大约能提高25%的效率。传统教学在课堂上能做的演示实验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只能口头讲述一些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力极强,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于一身,具有只能力、数字化的功能,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甚至可以显示一些不易看清楚的技术动作。很多重要的信息和精彩的图片及音像资料都可以及时编入电子教案,引进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堂气氛更活跃。

例如:本人在《足球规则简介》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曾做过比较。有两个班采用常规口授加板书的形式,另外的班级则采用幻灯片结合视频剪辑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结果采用常规教学的班级各种图示、规则只需要鼠标轻轻一点,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胡动讨论。在期末进行的《足球规则简介》笔试中发现两种不同方法教学的班级成绩差别并不大,然而在临场比赛担任小裁判方面则显示出明显的差距。究其原因本人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班级课堂上就有通过观看比赛录象担任裁判的练习,而且老师还通过慢镜头讲解分析,与规则联系密切,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传统教学法仅仅依靠老师在讲台上比划,学生获得的直观感受较少,虽然效果要差许多,以至于临场使用顾此失彼。

3、多媒体教学虽然和传统教学相比有着不少优势,但是,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还需要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来决定取舍。

例如:本人在“篮球训练之跳投”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也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一种采用常规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然后集中讲评等方法,另一种采用多媒体教学,先观看精彩的“篮球训练之跳投”片段,然后慢镜头讲解投篮动作,师生共同分析技术特点等。学生兴趣倒是很高,动作要领基本都能表述,然而练习效果却不怎么样,给人以“纸上谈兵”的感觉,教学时间还多了一个课时。反之常规教学的效果要好许多,不仅能讲,还能做。究其原因本人认为该内容宜边讲、边练、边体会,脱离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

二、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只有明确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时代。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多媒体,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不要一味地追赶时髦,应该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教学手段有机配合,“和平共处”,像辅相成,这样才能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正如人们所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听得明白,看得清楚,做时才理解。因此无论多媒体的演示多精彩,蚕毕竟只是看和听,学生没有动手去做,就谈不上理解得有多深了。所以,利用了多媒体演示,还更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⒉多媒体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如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在教学中模拟一些不易观察的、快速的、比较抽象的知识或技术动作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并不等于教学最优化,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学共组,教书才是驾驭媒体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何种媒体手段,以及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量,该用则用,不需要用就坚决不用。针对体育教学而言,一般情况是,多媒体技术应着重运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如各种规则介绍、健廉知识、体育欣赏以及部分技术动作复杂不易看清或师范讲解困难的教学内容,而对那些比较感性,难度不大的内容,边师范边讲解更能主观体现的教学内容,比如大多数的技术练习、素质练习等,更适宜让学生通过观察师范、协同配合、组织练习来领会,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只有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时代。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9

1.3交流互动从古至今,交流互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教学中自然也需要信息技术为促进师生交流更好的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交流方式多样化,交流更加快捷有效。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大都局限于课堂中的面对面交流,课后的交流互动基本为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中除了课堂中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外,师生还可以在课后通过QQ聊天工具,电子邮箱等工具进行交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自己选择媒体和资源、自己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和博客等工具与自己喜欢的同学、教师交流,通过论坛积极讨论等。职业教育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课相对薄弱,但是学生机灵好动,喜欢交流也是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在课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生积极互动与交流,为今后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1.4评价工具在传统教学中,职业教育教师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为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电子档案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及作业,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设计的电子板报、课件作品等可以为学生存档,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表现清晰认识,进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教师也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记录对学生清楚地评价,不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教师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不仅是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综观我国普通教育以及重点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待提高。我国开展信息技术学科起步较晚,对于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确实较难。有些老教师接受新技术的速度较慢,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另外一些教师思想和观念还比较落后,他们认为中国教育离开信息技术一样可以进行,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理论基础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如课件制作,开发网络课程等,这些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所以广大教师一定要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尽快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教出优秀的学生。

2.2学生信息素养低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因为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情境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偏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强,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学习方向。职业教育学生的基础薄弱,在搜集资料,查找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如教师让学生搜集相关事物的发展历程时,学生容易被网络中各种信息淹没,很难准确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资料,并且也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搜集资料和信息。另外,学生的自制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信息技术在为我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信息,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没有完全形成,所以需要教师、家长及学生共同努力,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环境下成长。

2.3硬件设备与软件建设不匹配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建设数字化校园,各个学校包括中小学、高校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力度建设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也参与其中,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建设完成后还要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其维护,然而数字化校园建设收到的效果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硬件设备和软件建设不匹配,也就是说数字化校园的躯干已经成型,却没有血肉,没有灵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相应的设备比较齐全,如职业教育各个学校都备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条件好的学校已经有虚拟实验室了,但是这些硬件设施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软件。各个班级都有大屏幕投影仪,但是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学课件却很少;网络技术很发达,但是教师开发的关于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公开资源却很少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尽快解决。

3解决问题的策略

3.1教师定期培训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除了需要教师秉承终生学习的精神外,也离不开定期培训的支持。定期对职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可以使教师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不足。在培训时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促进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在进行信息技术定期培训时可以根据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水平的高低来分层次培训。

3.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高低。职业教育的学生信息素养提高需要学生持之以恒,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信息素养的养成与积累。职业教育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如鼠标、键盘等这写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及掌握一些处理文本、图像等软件的能力。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加工和创造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输出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如教师在上课时通常会要求学生要先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找到有用的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搜索引擎工具。搜集到信息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搜集的信息加工,辨别冗余信息,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及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极大的帮助。

3.3软硬件建设双管齐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硬件支持,同样离不开软件建设。现在职业教育学校中硬件设备齐全,软件建设却相对落后,所以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软件建设的进度提上去。除了教师制作课件,开发教学资源外,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中。因为学生最了解自己想学到什么知识,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开发教学资源能够贴近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热爱学习。一言以蔽之,就是强调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10

传统的认知理论与认知科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构成了知识。通过这一理论,一些学者认为教学就是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够获取这样的现实现象。这种朴素的观点将我们的感官比喻成了照相机。然而实际上,这一理论有着很大的缺陷,它碰到了许多的概念问题。之所以会碰到许多概念问题,是因为这一观点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而建构主意的观点则认为建构是以服务其自身为首要目的的。主体都希望自己能够对所感觉到的事物进行控制,因为这样能够方便主体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对那些与之相背离的或者是会产生干扰的事物进行排除,并能够控制自身所真实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而该模式则只可以包括与主题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体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会对怎么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进行关心,并在此基础上去逐渐的适应环境。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3)注重协作学习;(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然而农村小学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建构主义的要求。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然而因为地区性差异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农村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有着较为巨大的差别,农村小学微机室现状是:计算机的数量不多,很多学校仅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网络计算机的机房,上机时只能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故障率很高,维修困难,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从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素养来看,城乡之间差别更大,一般情况下城镇学校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都能很熟练地使用电脑,然而农村的孩子不用说使用,有很多甚至都没有摸过电脑,更甚至有的孩子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在上课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例,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在第一次上机时,打开电脑后,很多孩子都呆坐在板凳上,动也不动,全部都看着笔者,笔者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学习使用啊?”他们的回答简直令笔者哭笑不得——“老师,我们不敢摸”“老师,我怕弄坏了”……

(一)相关领导认识不足、观念滞后

到现在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成为高考、中考科目,因此,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大多数的教师则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使得他们没有对信息技术教育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长期受狭隘思想的束缚,往往也会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抵触。还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则因为怕花钱、怕麻烦、怕政绩难以凸现等,在有意无意之间削弱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力度。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始终处于一种没有高水平的思想认识做保障的状态。也正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资金匮乏、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硬件设施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建设模式与农村小学不适配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这是一个另人揪心的现实状况。“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通过他们的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中的人机比平均为22:1,而且学习与学下之间的差距也十分的巨大,好的学校为5:1,最差的却为84:1。有很多的学校在上课时都是两名学生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上课,这样很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农村信息化硬件资源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建设不到位,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太差,硬件设备的扩充和升级较为困难;校园网的建设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此外,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不仅仅需要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配套措施的跟进。基本现在的学校都是自行承担电费,如果学校承担不了这部分费用,那么久不能够保证计算机运行,或者是只能够在上课时才能够使用。同时学校联通互联网的费用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很多学校处于经济上的原因,都会采用较小的带宽,当学生上网时会经常造成堵塞。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以及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严重的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师资紧张、管理松散

因为各种原因,现有的许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基本都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近几年新一代的从计算机教育专业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却又基本没有几个愿意回乡的,同时他们还不愿意到那些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去进行支教。这些现象直接造成了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师资紧张。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应急”培训,也很难满足如今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求。

此外,很多农村的学校都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考核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直接导致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降低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后直接导致使信息技术教育效果的低下。

(四)教研不到位,后劲不足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研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效益。在进行教学研究时,基本都只是在探讨课程的内容选择,而不是对教材教法、考试评估等环节进行研究。很多时候都只是注重知识点的孤立学习上,很少去考虑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都只是注重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很少对计算机的具体过程与具体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只是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去对学生自主创新和师生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进行思考。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仅堵塞了教学研究的渠道,而且也不利于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前进的后劲。

三、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提高相关领导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许多禁锢教育发展的陈旧观念与传统的思想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农村的信息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领导都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须要树立起牢固的信息化教育思想,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让教育改革有一个真正的质变。想要落实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不仅仅要统一思想,从而形成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同时还需要认清信息时代的特点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对学校内信息课程内容需要进行的改革、教学方式需要进行的转变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来作为支撑,但是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构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作为支撑。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又该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呢?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开源节流,还应该广辟渠道:(1)积极的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到政府的投资,并要积极的争创信息网络示范性学校;(2)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对学校结构进行调整,对学校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充分的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3)要积极的吸纳社会资金,要积极的争取致富能人的捐助;(4)必须要能够综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例如发动师生勤工助学创造资金;自我维护设备,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金;通过学校校园网与因特网、宽带网联通,下载资料,有效利用免费资源;组织师生制作课件,建设资源库;借用、刻录上级电教部门和周边学校软件资源,巧妙利用他人资金。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11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当前工作重点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同时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问题,二者同时前进。

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开设信息技术必须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根据全国的总体规划,为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设定了各个层次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从而分层次、分步骤地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在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法,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中小学能够上网,教师学生能够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环境、空间和氛围,促进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事业。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

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将带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必将得到一个跨越式发展,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等设备必将走入教室,硬件设备的提高必将产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需求,从而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意识准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硬件设备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面对大量的信息技术媒体,如何应用就成为关键,这样广大教师必将学习教育技术理论,探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学习情景,从而有利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内动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硬件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紧迫感,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内动力,促使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迎接时代挑战,转变观念,真正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努力,从而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发展。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必将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各种条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必将有利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即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正在影响着教育的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显示它的巨大生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将促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真正地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目标。

1、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的作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必须体现这个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景,如何建构这样的学习情景,这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则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认知主体即学习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自主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学习的设计。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建构有效的学习环境,现代教学媒体都有其独特之处,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建构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现代教育技术对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作用

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的重要层面,必须考虑在其他课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革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与素质。但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在当前形式下,课程整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是若想真正实现课程整合,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因为课程整合不是机械地把信息技术强加在课程内容上,而是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考虑学生特点和媒体特性,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实施为最大目的,这些内容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与范畴,因此必须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来指导我们的课程整合,那样我们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真正让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12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13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