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实用13篇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1

1.2神经外科循证医学教育的应用及问题

1992年David Sackett教授首先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模式,其后欧美等国开展的循证医学教育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循证医学以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性评价或Meta分析,特别是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双盲RCT的客观证据为基础,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和可信性,使众多临床治疗决策发生了根本的观念性改变。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上述循证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其优缺点有所扬弃,在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论,尤其是注重实证,以临床证据为行动依据,注重依靠证据评价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但目前神经外科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中的循证医学教学内容相对缺乏,神经外科学特别是近年来涉及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和肿瘤学的理论与技术日新月异,许多治疗方法、方案大量出现,所以出现文献报道结果不一甚至相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依靠教师个人临床经验积累、观点缺乏共识甚至矛盾等,较易令学生重主观,重师承,轻客观,轻实证,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在神经外科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计划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通过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并综合分析,最后获得合理的循证医学结论,可有效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结论,据此指导神经外科临床实践,对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大有裨益。

2结合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的循证医学培训体系的内容和评价

2.1培训体系的建立及具体授课内容

循证医学相关课程培训:①循证医学课程理论授课。介绍文献检索、证据获得及评价方法;②循证医学专题讲座。Meta分析在神经外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实例;③神经外科案例分析。重点选取脑肿瘤目前诊疗进展及治疗方案荟萃分析评价。举办循证医学杂志沙龙(Journal club):①选择相关的新发表的论著作为Journal club交流文献。文献质量由主讲教员把关,以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和讨论热情。②组织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背景材料,准备多媒体资料、幻灯片、手术录像等,提出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并汇报文献。③组织提问和讨论,讨论内容多集中在文中研究方法、统计方法是否得当,文中对研究数据的解释是否合理,文中的研究结果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问题为基础教学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具体授课内容:由1名主讲教员和3名见习课、讨论课授课教员组成教学团队,主要由7个学时完成。具体授课内容:①选取神经肿瘤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疾病诊断、治疗等需要解决的问题;②组织学生根据所需解决的问题通过EBM网站及其他文献检索途径,查寻最新、最佳证据;③根据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对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严格评价,并结合病例具体情况,阐述自己的诊断和治疗;④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最后提出临床处理方案;⑤密切观察和随访,总结临床经验,对已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后效评价;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教学的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循证医学教学是否能够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有利于临床技能的掌握、扩大视野、开拓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是否赞成该教学方式等问题。

2.2教学效果的评价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2

2深厚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并顺利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使德、智、体各个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是“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3]。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面对生命的特殊科学技术,以服务于人为目的。因此它比其它任何学科都更强调人文关怀,对医学工作者所具备人文精神的要求更为全面和迫切。祖国传统医学一贯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部件受损的机器,其医疗过程自始至终以病人为中心,贯穿着对病人的尊重、关怀,充分体现了“医乃仁术”的基本原则。西方医学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有具体而实际的要求,概括起来可以描述为: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其次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以及通晓医学知识的科学家。笔者认为,神经外科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文修养:尊重生命、富有爱心的慈悲之心,热爱生命、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诚信正直、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治学态度,以及团队合作、宽容大度的气质涵养,才能以身作则,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应该怎样提高人文素养呢?首先,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救死扶伤”的职业观和“实事求是”的道德观,用人类共识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在医疗过程中不守医德,在学术上弄虚作假。其次,教师要注重对个人人格魅力的培养。人格是个人的品格、格调、境界、道德水准以及自尊等内在素质的总和。人格魅力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间进行沟通的桥梁,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上有着重大的影响。此外,神经外科教师在掌握神经外科这一复杂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应注重本学科以外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兴趣,例如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兴趣。关心时事,了解国家及世界的发展动向,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魅力。

3沟通与表达能力

近年来我国神经外科发展突飞猛进,医疗仪器越来越先进,医生技术不断提高,但是医患矛盾却日益突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有体制问题,有舆论问题,其中原因之一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够。神经外科知识非常专业,是人类大脑的秘密,其他专业的医学生对此都不甚了解就遑论普通患者了。因此在知识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如何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治疗方法,消除患者困惑与疑虑,通过沟通建立信任感就非常重要。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是医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必然要面临与病人沟通的问题。由于医学生刚刚进入临床,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在与病人沟通的实践中,他们倍感困惑,常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少经验,面对病人时常常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带教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神经外科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坚强的心理素质,在处理医疗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准确的分辨力和洞察力,因此教师更应该把自身实践中或者周围比较成功或理想的医疗处置方法以及医患关系沟通技巧传授给医学生们,使他们比较早的接触到临床专业知识以外的宝贵知识,建立健康、稳定、积极的心理适应能力,并树立时刻为患者服务的人生目标。具体地讲,神经外科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与患者沟通时避免用模糊、笼统或过于专业的语言。含混、不明确的语言信息会误导患者,过于专业的术语会让患者感到不知所云,拉大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夸大病情、诱导性的语言信息甚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医学高校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工作在临床一线,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比其他大学教师多,包括课堂讲授、带见习实习、出门诊和急诊工作以及手术指导等。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某些教师确实在临床工作中忽略了对自己语言能力的培训与锻炼。另外,有些临床带教老师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广博的知识,但不会写文章,特别是不会写学术研究论文。他们的知识虽多,但不会运用,就象茶壶煮汤圆,倒不出来。这样的人缺少表达能力,很难成为优秀教师。实际上,医学知识的传授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身体力行,首先都需要教师用准确、专业、明白的语言讲述清楚。此外,作为医学教师要注重对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把临床工作经验和课题研究结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传播开来。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重要的学术交流方式。

4高、深、广、博的业务素质

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学教育是一项集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高深艺术。医学教师应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善于把握学科的最新进展,为适应教学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4]。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中走在第一线的角色,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各类知识的储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教师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其包括基础知识、教育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内容,同时还囊括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等附加知识。②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是教师在医、教、研工作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知识,它包括在医疗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知和通过操作产生的实践知识。医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和技术学科,只有对于专业内和邻近专业的临床经验和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够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讲解透彻,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神经外科是临床医学外科学的三级学科,它包括不同的学组和研究方向,对它的研究越深入其分支便越细。神经外科学涵盖有关颅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和部分周围神经等各种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神经外科的诊疗技术日趋先进,包括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和放射外科技术、介入放射治疗技术[5]。随着我国神经外科的不断发展,神经干细胞、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神经外科教师应掌握神经外科领域的全部知识,并且不断的更新知识,了解神经外科的新进展。关键是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专长和特色,把某项疾病或治疗方法深入研究,操作熟练。

5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

神经外科教师同时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工作,有些教师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承担着繁重的行政任务,他们面临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的确很大。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能静下心搞科研做课题的教师越来越少。作为一名培养神经外科人才的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临床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首都医科大学导师遴选标准中提出:临床学科博士生导师必须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在研的部级纵向课题,硕士生导师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在研的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纵向课题,并且对科研经费额度加以规定。在科研成果方面要求博士生导师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至少发表2篇SCI/EI收录的原著论文,累计影响因子不低于6.0。硕士生导师至少发表2篇SCI/EI收录的原著论文。而且每年要求导师进行一次年报,监督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的情况。这都说明医学院校对临床教师科研素质的重视。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3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也稳步提高,各大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在教师队伍中,也不断涌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新生力量,面对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普遍重视,各高校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学理念中,教师素质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它几乎涵盖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的各个方面。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育水平的影响上,尤其对于各大医学院校来说,作为特殊的学科,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神经外科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又较为迅速,新的临床诊疗技术不断更新,神经外科医师队伍的壮大也需要各大医学院校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神经外科教学者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医疗科技的开展都有着深远影响。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总结相关经验,就神经外科教学者素质提升浅谈部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沟通表达能力素质

神经外科学涵盖有关颅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和部分周围神经等各种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伴随着各项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医生更加需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矛盾。这也就要求了神经外科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在知识层面不对等的条件下,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让患者家属清楚的了解治疗方案,消除患者极其家属的困惑,通过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建立和维护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还未进入临床科室工作,也欠缺相关工作经验,对医患关系没有充分的认识,也不了解沟通表达能力素质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神经外科教师自身要具备这种素质,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培养。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教学者,其本身就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处理临床发生的各类事件。同时,也要不断的将各种实践经验及医疗处置方法言传身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在表达能力方面,教学者应当更好的把握,不论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之中还是在临床带教时,与患者的交流上,都应当注重语言的规范刘畅,避免含混不清或者诱导性语言引发医患矛盾。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掌握着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表达能力欠佳,不能将自身所学很好的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医学知识的传授,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临床带教,都要求教师用精准,专业,生动的语言表达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

2 创新能力素质

神经外科教学者从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中都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往往固化于对传统知识以及临床技能的讲授,而没有时间顾及科学研究课题。作为一名培养神经外科医生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之外,也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努力开展新研究,新技术,挖掘神经外科诊疗空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创新研究。

3 教育研究素质

教育研究素质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的探索研究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教学的需要,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总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更加生动的向学生讲授知识,培养学生对神经外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神经外科作为一门相对复杂而又抽象的学科,教学者应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更好的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项知识技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渗透新知识,新观点,启发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4 强健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神经外科教学者各项素质的基础,也是其它素质培养的先决条件。没有强健的身体素质,教学者也难以胜任临床带教及科研工作,更难以保证其它素质的继续提高。此外,神经外科手术时间强度也较大,且术式十分精细,在伽马刀放射治疗时,也会接触到电离辐射,产生相应的放射损伤,这均要求神经外科教学者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作为后盾。因此,神经外科教学者应当做好日常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健康强劲的身体素质,才能以充沛的体力投入到各项教学工作中来。

5 熟练的业务素质

医学学科教育具有着科学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等特点,医学专业教学者更应当通晓本学科的各项基本理论,以及各类临床技能,并实时关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这样方能进行教学及科研,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神经外科教学者直接面向的是本专业学生,其自身的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了临床教学质量。

神经外科也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诊疗技术日趋先进,包括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和放射外科技术、介入放射治疗技术。这也要求神经外科教学者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把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生动化的传授给学生,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知识殿堂,教学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学者素质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我国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尚需要各大医学院校提供助力,发展和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神经外科人才,为神经外科的临床诊疗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而作为神经外科教学者,更加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言传身教的同时不忘加速自身成长,以更好的胜任教学任务,提高神经外科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水平,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 傅树京.高等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0-101.

[2] 文彬.21世纪医学教师素质浅议[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2009(2):152-153.

[3] 任涛,李红.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途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3):12-13.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4

[关键词] 名医经验;针灸师;传记;中医精神疾病;@薛崇成

Contributions of professor XUE Chong-cheng in acupuncture and neuropsychiatry

YANG Qiu-li, LIU Wan-ting, XU Rui (Institute of Clinical Basic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professor XUE Chong-cheng devotes himself in clinical and research of integrative works of TCM, acupuncture, neuropsychiatry, neurosurgery andmedicopsychology formore than 70 years.He firstly confirmed acupoints are identical with nerve andmotor points, found propagatingmeridian sensation on phantom limbs of acquired and congenital amputates.The sensation can pass over fresh incision wound and it exits and disappears with the cortical sensation.He proposed a central theory that ameridiansmodel is present in the brain.He suggested examination of general afferent system, cortical sensation and deep pain of syringomyelia with acupuncture as they are absent in routinemethods but still present during needling.He firstly reportedmeridian type of sensory epilepsy and it was recognized by the Epilepsy Center of the USA.He treated psychosis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convulsive therapy, the dosage of current used was less than 4% of the conventionalmethod.The Journal of Psychiatry of USA recognized it is a dramatic progress formore than 40 years.He compiled first integrativemedical questionnaire for assessment of pain.According to TCM theories andmodernmethod of standardization he established inventories and national norms of personality and constitution for the corresponding examinations.They fulfill the gap of China.He firstly proposed themodel of TCM is temporo-spatio-socio-psycho-biological.Now he is nearly ninety years old but is still struggling on the first line.

KEY WORDS: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Acupuncturists;Biography;Mental Disorders (TCM);@XUE Chong-cheng

在《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的记载里,有这样一位跨世纪的老人,他精通针灸,在多年的临床与科研中提出了数个空前理论,享誉国内外;他坚持中西医汇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

针灸与神经内外科结合的典范,把中西医结合做到了极致;他发展了中医学心理学,把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发扬光大,研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人格、体质量

表,打破了中国以前只应用国外心理量表的局面;根据《内经》记载首先提出中医的医学模式为“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优越于现代医学模式。他曾为中央首长诊治疾病,从不因为自己的特殊身分而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他曾多次出国访问,多个国家都以优厚的条件和待遇邀请他在该国定居、工作,他都一一谢绝,毅然选择为自己的国家、为医学事业付出毕生的精力。他――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薛崇成(1919-)教授。岁月的脚步永不停歇,然而它的脚印却深深记下了这位世纪老人响亮的名字,也记下了他一生的沧桑与辉煌。

薛崇成教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特聘专家及学术顾问,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等职。国际上曾任加拿大国际中医学会会长、瑞士国际截瘫学会会员、加拿大中国医学中心和印度科学针灸研究院顾问、美国自然医学研究院荣誉院士等。1990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奖奖状,2006年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突出贡献及终身学术奖,199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的终身特殊津贴。

1 工作学习经历,奠定学术思想

薛崇成教授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自幼熟读传统古书,自《三字经》至四书五经。他的伯父和长兄都精于医道,很有名望。因为家人遵从“父子之间不责善”和张仲景的“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的明训,1935年拜名医蒲辅周为师,学习中医。由于当时已有医师证书和学历文凭的要求,1937年考入四川国医学院本科学习,1939年毕业。四川国医学院教师李斯炽、邓绍先(解放后均为成都中医学院教授)等虽是中医,但对新医学多有研究,学院也开设西医课,加上唐容川、张锡纯、陆渊 雷等著作的影响,薛老开始倾向于中西医汇通。在蒲师、长兄及家人的支持下,薛老在1941年又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习西医,学程7年,1948年按期毕业,获华西协合大学医学学士、博士和美国纽约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那时学校要求非常严格,一同入学的70多个学生,毕业时包括薛老在内仅有7人。这期间薛老也常利用业余时间到蒲师与其长兄崇名处求教,并协助诊务。

薛老是在掌握中医学的基础上又学习西医,所以他经常在各方面进行中、西医的比较和对照,融会贯通,发扬中医。1943年在华西学习解剖和生理,对经脉的“决死生,处百病,联系表里内外,濡养四肢百骸,十二经皆有动脉,刺之血出而射,针刺得气”等功能和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经”即神经,“脉”即血管,络为两者的小支,他注意到很多针灸穴位的位置就在神经出骨孔处,因而认为针灸经络与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关系密切。华西协合大学神经精神病学程玉教授在上临床课时,常提及针灸的疗效,程教授曾在法国学习过针灸,而薛老在四川国医学院就学过针灸,并有临床经验,也就注意到针灸穴位、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精神病学对其病理、病机的论证方法与中医相似。这些促使薛老毕业后选择了神经精神科专业以便中西医汇通。他自定的工作方针是:汇通神经精神学科与中医针灸学的相关学理,从神经学理解针灸,从中医学与针灸学丰富神经精神学科。

华西毕业后,薛老留校在神经精神科工作,其后转至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1950年,抗美援朝的枪声打响,薛老担任南京市志愿医疗团第五队副队长,主管医疗业务,9个月中,2次立功。其后卫生部调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任教研组副组长,并担任保健任务。当天津医学院新成立需要人力时,于是他去该院附属临床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当时国内仅此医院有神经外科。以前在华西时,程玉教授常因为没有从事神经外科而感遗憾,国外在神经学科有重大贡献者如Penfield 即为神经内科、外科结合者。薛老受其影响,认为针灸研究与神经外科关系也很密切,感到机会难得,就请求学习神经外科,师从赵以成教授,于是薛老在神经内科任主治医师,而在神经外科则任助理住院医师。由于当时脑系科中神经内外科人员紧缺,手术麻醉都要亲自进行,同时还负责教学以及天津市各医院脑系科的会诊等,工作相当紧张。但在那段时间,他仍没有忽略针灸与中医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医阴阳学说”“祖国医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中医气质学说”等几篇重要文章。之后薛老又调去河北、广西等地,一直从事针灸、神经内外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1980年第4次调回北京,才停止神经外科手术,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继续针灸经络的临床研究工作,此后基于学术积淀又转入医学心理学的研究。

薛老在国内外书刊上分别以中、英文100余篇,不少被转载、引用。还主持修订了著名针灸学家朱琏的遗著《新针灸学》,作为第3版出版,目前正在进行该书的英译工作。在学习神经解剖学时,根据中医常用的歌诀帮助记忆的方法,以传统文学诗歌形式,编写成神经解剖的歌诀,以后又改编写成《临床周围神经功能解剖学》出版,书中包括针灸穴位及所对应的神经、肌肉等,对神经科、骨伤科、针灸科等临床应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以这种体裁编写现代科学技术书籍,在现代医学中薛老为首创者。

2 循经感传,见解独到

1939年薛老在实施针灸时,发现循经络径路传导的感觉(他称之为经络感觉,现称为循经感传)出现于幻肢上。20世纪60、70年代,他观察了数十例后天缺肢者出现幻肢循经感传。先天缺肢者如何验证?为了找到先天缺肢者,他在广西得到朱琏同志(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和南宁市与南宁地委的支持,自500多万人中寻找到2例,并验证先天缺肢者也有幻肢循经感传出现。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循经感传源于种系发生,更有力地支持了有争议的幻肢先天论学说。2000年12月苏黎世大学神经科来函征求引用薛老资料的意见,他们已用功能性核磁共振证明了先天缺肢者幻肢的神经学基础,循经感传是大脑的功能得到验证。2006年伦敦大学出版的有关脑科学的书籍,也登载了薛老这方面的工作。

薛老在临床中发现,颅内疾病出现的自发循经感传有癫痫性质,用抗癫痫药可以制止,于是认为这类病人的循经感觉本质上是属于癫痫,但其扩延形式是沿经络径路进行的,用压迫等物理方法可以终止发作,是在大脑上产生了另一个兴奋点,压抑了原来的扩散的冲动。薛老认为它是一种癫痫的特殊类型,命名为“经络型感觉性癫痫发作”,并做了报道,这是国际上从未报告过的癫痫发作型,被美国癫痫研究中心收纳入癫痫分类,以后美国也有神经外科医生报道过这种癫痫类型。

有了以上两项发现后,薛老又做了循经感传与皮层感觉的动态对比观察,以进一步确认循经感传与大脑皮层的关系,加以针刺一侧出现双侧循经感传的发现,从而建立了6个有关经络感传的论点,成为其循经感传的中枢模式扩延论。结合其对周围神经和脊髓的研究工作,表明针灸的作用与经络联系脏腑、四肢百骸的过程,与高、低级神经中枢都有关,但主要在大脑。病证治疗的远距离取穴,是经过大脑的整合协调而取得效果。

薛老发现人的体表有痛觉敏感线,其径路与循经感传相近,敏感线上电阻低于两侧,线的宽度因健康情况不同而有改变,可以反映内脏情况。薛老认为不是周围有什么特殊结构与内脏有直接联系,而是神经系统功能在体表的轨迹投射反应,由种系发生而来,但可以受后天因素影响而改变。

3 穴位、得气、针刺与神经系统

前已提到薛老在读解剖学和神经病学时即注意到针灸穴位与周围神经的关系,1952年在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工作,除了直接针灸神经出骨腔各穴做观察比较外,还用电检查法证明了运动点、神经点与穴位的一致性。他注意到穴位明显地在神经出骨腔处,如攒竹穴与眶上神经,四白穴与眶下神经,八穴在骶骨的8个后孔上,为骶神经后支所在,膀胱经两列穴位都在脊神经出脊柱处,他对比了穴位与神经的运动点、神经点和Head氏带等的关系、数目相近,并用解剖和电检查法证明两者的一致性。为了明确经穴与神经的关系,薛老除了直接针灸神经出骨腔各穴做比较外,还以电检查找出运动点或神经点,在其位置上针刺,与不找出相关穴位仅按常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加以对比,发现前者得气容易、强度大、扩散远,表明其关系密切。继而对包括周围神经损伤、神经阻滞麻醉(包括腰麻)与神经瘤等组别的患者做了针刺得气的观察,结果表明得气是周围神经将针刺的信息传入所产生,没有周围神经就没有得气的感觉。针灸在低级中枢中也有作用,对神经系统疾病与其他原因致膀胱机能障碍所出现的尿闭或失禁的针刺疗效观察,表明针刺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薛老从事针灸临床与科研工作70余年间,非常重视针刺手法与疗效的关系。他认为针灸的补泻作用应从给予的方式、强度、性质、时间等方面综合考虑,补法是一种操作多、强度大、时间长的刺激法,泻法则与之相反。就神经学而论,前一种刺激通常引起抑制,抑制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这与“补为补正以泻邪”的意义是相同的。强度适当的短暂刺激,通常脱抑制而引起兴奋,是“泻邪之有余”,出现一种强化现象。从以上的一些理解,他认为对兴奋占优势的疾病应给予强刺激,对抑制过程占优势的疾病则给予轻刺激。

4 发明小电量电针抽搐治疗,开创国内外疗法之先河

1942年以来,精神病学者在研究如何降低治疗精神病的电休克疗法的刺激电量方面,一直无进展。薛老从1950年开始,曾先后研制成3种治疗仪,进行临床应用,但电量没有降低。后来他结合督脉理论和电流参数,正负极放置,研究用“百会”与“水沟”两穴引起抽搐的电量,与四川绵阳精神病院合作,对传统电休克(两颞极)治疗做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仅用传统治疗电量的4%即产生同样效果,而对病人的记忆、脊椎骨折等副作用则大幅度下降。薛老综合督脉理论与神经理论提出该治疗作用机制的“调整大脑中线结构功能论”。《美国精神科杂志》编辑部来函向薛老表示祝贺,认为是40余年没有的戏剧性进步,对精神病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抽搐治疗杂志》全文发表文章后,还发表社论,认定是西方没有的成果。两刊都认为薛老的“中线理论”对精神病学的病因学与定向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1986年薛老去瑞士伯尔尼精神病院访问,该院的医生就提到了中国的电针休克疗法,当得知此研究成果的发明人就是眼前的薛老,大家都很惊喜,高度赞赏了电针休克疗法的先进,对薛老深表钦佩。

在对电针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的脑电图观察中,薛老发现,强电流能使脑电波短暂缺失,这在客观上证明了强刺激可以造成大脑抑制,对中医的“阳极成阴”和保护抑制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1989年薛老与助手杨秋莉做了“电针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的调查”,完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不但证明了薛老过去主持研究的电针休克治疗刺激电量之小,在国内也居领先地位,而且调查本身就是一项填补国家空白的工作,在国际间是继英、美等国之后第5个同类性质的工作。

根据上述两项工作,薛老设计制成了“薛-杨整中联合电抽搐治疗仪”,可以做电针与传统两种电抽搐治疗,由原航空航天工业部501所生产,国内精神病院采用,还销往境外。

5 制定中国第一个人格、体质量表,积极发展中医学心理学

1952年薛老在针灸治疗中,注意到患者在针刺时得气感觉的强弱与其人格类型有关,表明《内经》所说“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有其至理。1956年,薛老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上发表中医气质学说与西方相关学说对比的文章,表明中医学理论的先进性及其学术与实用价值。这是我国有关中医学心理学最早的学术论文,引起了我国精神病学界与心理学界学者的注意。1964年薛老在广西南宁市针灸门诊部任职期间,制定了测验表,进行观察针刺反应和个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肯定。1983年对该测验表进行修订并应用,其研究生进行了针刺麻醉临床效果的观察,结果明确。在此基础上,根据《灵枢・通天》的“五态人”的分类再修订,1985年获卫生部立项资助,经与全国63个单位协作,测试近1.5万人的样本,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现心理学院)按国际同类测验要求完成了标准化工作,建立了我国的全国总体、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与地区总体等各维度的常模,通过资深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界专家的鉴定,编写《五态性格测验手册》,制定 “五态性格测验表”。

该测验是根据我国传统文化、基于中医理论、结合我国社会背景自建的第一个人格测验,填补了一个有数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大国作为现代文明国家必有自建测验的空白, 结束我国多年来只用修订国外测验方法的局面,提出了“人格特征阴阳(抑制-兴奋)含量比例组成论”是有关个性特征的新论点,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表现。这项工作是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等多学科的结合,已为我国心理学界接受, 是我国通用人格测验法之一,全国使用者发表的论文证明了测验的高效度与信度。该测验已写入多种中、西医学心理学书籍。2003我国心理学界出版的《心理学大辞典》也称之为填补国家空白的工作,并承认其为人格测验。

薛老一直积极倡议和努力争取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中医学心理学工作,填补空白。经过多年争取,2000年得到王永炎院长和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彭春龙所长的支持,中医学心理学研究室在该所正式建立,由杨秋莉负责工作,相关工作得以开展,这是我国第一个中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部门。薛老参与具体工作,不但不要报酬,当时还提供必需的办公用品。目前正在进行科技部的课题,修订原《五态性格测验》的常模,更名为《五态人格测验》,并建立我国人群的体质标准。2006年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上,授予薛老“学术特殊贡献奖”。

6 剑胆琴心侠义事,救死扶伤记心间

薛老幼年时阅读小说,其父母仅限于《三国演义》和少数剑侠传记。所以从小就对诸葛亮平生谨慎的印象很深,而侠义之事,对他也具影响。从医后,他把“剑胆琴心”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身体力行,在医疗中谨慎、细致而大胆。他认为治病如用兵,未曾行军,应先看败着,事先采取措施,以免事出仓促。他说:“一个好医生,应是将材,要有远见,运筹在先,指挥若定。”为了病人,他不怕承担风险,大胆细致,医疗中从未发生过事故。1972年,广西中医学院下乡巡回医疗,薛老来往于各分队间,7月到广西横县陶墟时,遇到一位56岁的妇女罗桂香,患三叉神经痛8年,因无钱医治,痛苦难忍,曾几度自杀未遂。见此情况,薛老决定为其手术。当地卫生所的条件很差,又正值盛暑,在当地公社领导保证手术中途不停电的支持下,薛老在公社卫生所成功完成了经颞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术后患者疼痛解除,轰动了邻近村镇,各类疼痛患者纷纷前往求治,应接不暇。1990年随访,患者健在,全家感激不已。这次开颅手术应是在农村基层医疗单位施行的同类手术中最早的。后来为了抢救病人,薛老相继在广西的百色、钦州、玉林和南宁等地区、县、公社等医疗机构多次进行颅脑手术,取出的最大脑肿瘤重达280 g,在设备人员都不配套的情况下,薛老不计个人安危得失,本着相信党和群众的信念,为解除患者病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进行手术。

薛老擅长治疗神经精神科疾病与慢性疼痛。1991年薛老与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协作,在该院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中西医与神经内外科多学科结合的疼痛医疗与研究机构“中华疼痛治疗研究中心”。在疼痛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结合针灸穴位与神经解剖位置,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依据中、西医学理论,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疼痛测定问卷《中华薛-杨疼痛测验问卷》,并在临床中应用,创建了“强度×时间”的疼痛计量法,取代单纯的强度等级计量法,使疼痛的计量更加准确。

在医疗上,薛老认为凡有利于病人,无论中医西医,合宜则用,以除病痛,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全面。他认为治病救人的事业绝不能存门户之见,可以视专业进行。临床上重视“对立统一”观念的运用,认真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注意区别上下、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盛衰、功能、器质、中枢、周围等,分析病、证、候、症。视病之所在,患之所成,定其标本、缓急,从而采取措施,或中或西,或两者相兼,或内服药物,或外施针砭,或进行手术。

2003年我国非典型性肺炎肆虐流行,薛老根据历代医家治疗疫证用石膏的文献记述,考虑到中药石膏有效,但通常认为石膏太寒,有所顾虑,薛老以身试药,服到每日200 g煎水后日服 3次,没有发现副作用,于是他向卫生部提出重用该药治疗“非典”的建议。

薛老热爱祖国,多次辞去国外优厚的工作与定居条件回国工作,1989年促其长子在美国学成后回国工作。薛老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2001年11月将与台湾领导人就两岸统一问题的近1年的往返信函,加入两岸领导人等谈话摘录,集成《为国家统一 尽匹夫之责》一册自费付印。“国台办”对薛老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为国家统一的这种举动,深表赞赏。平日他工作认真严谨,待人和蔼可亲,廉洁自好,组织上为他办理离休,他以“不能以当年之义换今日之利”而谢辞。

薛老已退休16年,时至今日,年近90岁高龄的他,仍每天骑车去办公室工作,不接收返聘费、课题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常说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所做的工作能为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至今薛老还期盼着对循经感传、体表痛觉敏感线预测疾病、“五态个性”和“五五体质”的基因组学和神经心理、生物学进行深入研究,中医学心理学名词的规范和英译工作也挂记心上,还有一些保健方法的验证,等等,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完成。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5

【Abstract】Objective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China's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knowled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specific management imperfec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uch as new ideas, to enhance the clinician's attention to continuing education; improve the system, clinicians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Key words】psychiatric hospital clinicians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院校教育毕业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社会教育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研究临床医生继续教育使其理论化,搞好在职临床医生知识更新,以适应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

精神科医疗质量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精神科医师业务技术水平的高低。而精神科医师的业务技术水平,不仅取决于其在高校受教育的质量,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在职业务教育的质量,现代精神医学不断向精神科医师提出新的挑战,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观念的不断涌现,为精神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现代的医学理论与先进技术,又要不断发扬精神领域医学理论,突出专科特色,因此对他们的继续医学教育就要区别于综合医院。目前我们国家精神专科医院的继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人仍然认为医学教育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在这种观念的长期影响下,使部分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这点无论是专科医院还是综合医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重工作,轻培养;二是重深造拿文凭,轻实践;三是重经济效益轻技术效益,重近期效益忽视远期效益。所以,继续医学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容易被医院的业务工作所干扰。

1.2具体管理不完善。具体来说,轮转制度是精神专科临床住院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对精神科临床住院医师轮转的管理只是在简单的接收、安排等低层次上转圈,而不能在临床发展需求、科研等高层次上进行探索,管理方式也比较松散,学科管理也无专管人员;另外,临床科室支持不足。有许多科室接收轮转医师不能很好地从培养角度出发,也有一些科室对新分配来的住院医师以科室人员缺乏等理由不让他们轮转。这给临床住院医师轮转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1.3 没有采取精神专科与综合结合的继续教育方式。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它的临床医生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运用现代医学的手段解决一些医学问题,同时还要熟悉精通精神医学,所以精神专科医院的临床医生有必要采取专业针对性强的方式,而我们目前很多的精神专科医院的临床医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继续医学教育以满足这一点。

1.4 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全:目前不管是中医医院、西医医院、精神专科医院都没有把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同继续医学教育挂钩;没有建立健全各层次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制度;没有把继续医学教育与职称晋升、工资级别挂钩。由于受晋升条件的影响,加上近几年来,在梯队建设、人才选拔上,也较注重学历层次与科研业绩,而较少从临床能力上来评估,这些客观因素,使得越来越多年轻医生一味追求高学位、重论文、读外语而轻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

1.5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太单一:现在很多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方式太单一,大都是让临床医生参加一些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班,获得一些继续教育学分而已,这样的继续教育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精神专科医院的发展需要。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对策:

2继续教育的实施 精神科医师在职继续教育面临着业务技术水平的不同对象,这些不同层次的对象均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性,在实施继续教育时,要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工作需要,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2.1 低年资精神科医师教育 这是毕业后教育的基础,一般需要三年左右时间。主要培养目标是: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并实行有计划的轮转培训和理论学习,要求他们集中精力钻研精神科知识,牢固掌握精神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精神科较密切的相关知识,学会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部分担任实习医学生、进修生的临床指导,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系统学习精神科有关论著和书刊,完成上级医师指定阅读的文献,建立系统、分类的读书笔记和卡片。能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并做部分笔译。在这三年期间,还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熟悉精神科有关常规制度,能及时、完整、准确、清晰地书写病历,能胜任和做好本职工作。

2.2高年资精神科医师教育 一般指第四、五年的住院医师,可进入定向培养阶段。我院精神科实行了二级分科,包括老年精神病专业、儿童精神病专业、神经症专业、戒毒治疗专业及医学心理学专业等。该阶段主要培养目标是:巩固基础培养,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进一步熟悉精神科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大量实践中提高和发挥专业特长。同时,我们还有计划地让医师去上一级医院进修培养,通过专业定向培养,使其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本专业的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完成本专业医疗工作,能指导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独立开展临床科研工作,进行资料分析,撰写论文和文献综述,能基本运用一种外语阅读和笔译专业书刊。经过这一阶段培训,要注意发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成为医院技术骨干的后备力量。

2.3 高层次教育 这是毕业后教育中最重要、时间最长的一千阶段,它持续到一个精神科医师退休为止。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教育内容应伴随时间的变迁而不同。总之,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学习和掌握精神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成为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并开展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专著,在精神医学发展中有所成就。

3 继续教育的形式

3.1 个人自学和老师制相结合 自学是继续教育培训的基础。自学者必须刻苦钻研,持之心恒,要按不同层次医师要求制订自学计划,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科室领导要帮助建立导师制,指派上级医师给下级医师以必要的指导,对于有培养前途的人才苗子,指定导师专门培养,实行传、帮、带。

3.2 实践中学习与带职脱产学习相结合 有计划地组织有经验的上级医师进行实际技术操作全过程示教,或结合查房、会诊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查房及病例分析,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讲授有关知识,实施技术示范和床边教学.也可以通过参加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临床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以及参观考察、轮转进修、参加学术活动等不同方式进行培训,在具体方法上要从实际出发,因人施教,灵活多样。脱产学习包括临床进修、精神医学讲习班及在职研究生教育,要根据培训重点,结合专业定向选派精神科医师。这类教育一般都聘请本学科的专家任教,特别注重新知识教学及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是当前精神科在职业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4 考核的形式和方法

根据精神科医师不同层次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每年度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的原则不仅要评定被考核者的知识水平,而且要评定被考核者如何应用医学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操作和检查程序的能力,以及学术论文、外语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考核方法是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经过民主评议、科室鉴定、医院评审,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合格四个等级。定量考核采用百分制,包括书面考试、专业技术操作考核,论文、译文数量及刊登刊物质量,科研成果等级及名次进行量化,成绩分别记入技术档案。

5 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后的体会

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5.1 与晋职、晋升挂钩,是落实在职教育的有力措施。以往继续医学教育与晋升、晋职不挂钩,对这类不具学历效用的培训方式,无任何吸引力,往往流于形式。要使继续医学教育顺利开展起来并持久下去,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有政策做保障,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继续医学教育中,使临床专业技术人员清楚地体验到考核成绩高低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与调动起精神科医师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出现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气氛。

5.2 全员提高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我们在研究精神科及其二级、三级分科临床特点、精神医学人才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出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紧密围绕医疗实际和知识更新的需要,激励不同层次精神科医师脚踏实地在临床实践中努力进取,提高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从制度上克服目前精神科医师不愿多管病人、不愿管重病人,重理论轻实践,重医疗仪器轻基本功,重临床轻论文或仅停留在一般临床工作水平上的不良倾向,使临床医师全面均衡发展,培养德、能、勤、绩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5.3 方案标准化、规范化是实施继续医学教育计划的关键环节。过去,这种培训由于缺乏计划性,目标不明确,层次不分明,因而效果不好。我们按不同层次、不同年资制订出规范的专业教育内容,不仅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而且还要严格考核制度,有相应的措施保证,从而保证了继续教育计划的落实,并达到预期效果。

5.4 转变观念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基础。近年来,我们认真宣传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把继续医学教育当成加强精神科医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去抓,不断更新“一次教育”观念,在全体精神科医师中树立起终身教育的思想,使全体精神科医师认识到:面对精神医学飞速发展,每位医师无论处于何种地位,都必须不断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就是对已经受过培训的人,在达到新的技术高度后,同样还要在新的标准下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跟上精神医学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辉,张玫,李桂娇等.重继续医学教育以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医学教育探索,2009,3,8(3):323―324.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6

1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通过对神经解剖学、病理生理、免疫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和掌握。也经常发现,解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神经病学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间隔过久,很多学生在学习神经免疫性疾病时,基础课程的知识有所淡忘,感到授课内容非常生涩,难以掌握。这就要求临床教师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通过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免疫及免疫病理知识的联想和综合复习,自然地过渡到相关疾病,进而讲授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原则,加强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而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以满足多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1]。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往往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单一学科教学目标与整体医学教育的统一性[2]。临床教师如果没有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对一些与临床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的重要进展知之甚少,必然会造成基础与临床教学相脱离的状况。而且,理解是掌握和记忆的保证,在学习一种临床疾病的时候,只有理解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解剖学基础以及发病机制,才能掌握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因此,在临床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将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这样才能达到新世纪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又有精深的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

“跨学科”是指跨出学科界限,在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由于其是应用2门及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故亦称“交叉学科”[3]。国家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型人才要具有独立获取国际前沿知识、分析专业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2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阶段。实验教学是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单一科目的实验学习无法体现跨学科、交叉渗透、观念创新及技术创新等综合实验内容,往往缺乏实验整体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目前综合性实验项目常常将各个部分的实验优化组合,是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补充的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用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技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方面可以改善单一科目实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综合实验技能,为之后的跨学科创新实验打下实验技能基础。加强交叉学科的培养方法包括: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的申报;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跨学科创新学术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根据学科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提出研讨专题及方向,促进各学科专家之间及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构建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鼓励并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

3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循证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深入,对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疾病诊疗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临床科研创新、分析、处理、应用、实践能力。现如今,如何在学习期间,依托学校强大的理论及实验支撑、临床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导师的学术及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其培养成具备一流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师,值得探讨。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培养发现在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重视:(1)重视加强研究生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2)重视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只有在宽厚知识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在专业上有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充分了解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知道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等等。(3)重视动手训练,提高临床/科研业务水平: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研究生通过临床和实验的培训。使其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其科研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重视文献综述能力培养:提高文献综述能力,首先需使其学会如何实时准确获取高质量的科研信息,围绕本专业广泛查阅文献,追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是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思维的重要途径。(5)重视培养多种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这些能力不仅包括临床能力、实验能力,还包括观察、选题、设计、讨论、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信息获取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科研素质得以提高[4]。

此外,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是从事医学科学领域创造性研究的最佳时期。因此,导师要善于适时鼓励研究生对科学问题大胆设问,深入探索;帮助研究生与成功研究者接触,培养科研精神,分享成功经验,为学生创造条件,多途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5]。

4 结语

在21世纪医学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医学院校都已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家针对五年制本科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优秀的临床工作者,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神经病学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临床工作者,除了在教学中注重与临床的结合外,我们加大了对专业外语的要求,重视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专业型医学人才;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是研究型医学人才,在神经病学的教学中无疑将加大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现在,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也在逐步试行[6],更重视基本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意在为国家提供高层拔尖创新人才。因此,神经病学教学如何适应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是神经科临床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探索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7

1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通过对神经解剖学、病理生理、免疫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和掌握。也经常发现,解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神经病学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间隔过久,很多学生在学习神经免疫性疾病时,基础课程的知识有所淡忘,感到授课内容非常生涩,难以掌握。这就要求临床教师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通过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免疫及免疫病理知识的联想和综合复习,自然地过渡到相关疾病,进而讲授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原则,加强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而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以满足多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1]。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往往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单一学科教学目标与整体医学教育的统一性[2]。临床教师如果没有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对一些与临床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的重要进展知之甚少,必然会造成基础与临床教学相脱离的状况。而且,理解是掌握和记忆的保证,在学习一种临床疾病的时候,只有理解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解剖学基础以及发病机制,才能掌握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因此,在临床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将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这样才能达到新世纪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又有精深的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

“跨学科”是指跨出学科界限,在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由于其是应用2门及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故亦称“交叉学科”[3]。国家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型人才要具有独立获取国际前沿知识、分析专业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2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阶段。实验教学是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单一科目的实验学习无法体现跨学科、交叉渗透、观念创新及技术创新等综合实验内容,往往缺乏实验整体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目前综合性实验项目常常将各个部分的实验优化组合,是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补充的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用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技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方面可以改善单一科目实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综合实验技能,为之后的跨学科创新实验打下实验技能基础。加强交叉学科的培养方法包括: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的申报;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跨学科创新学术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根据学科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提出研讨专题及方向,促进各学科专家之间及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构建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鼓励并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

3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循证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深入,对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疾病诊疗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临床科研创新、分析、处理、应用、实践能力。现如今,如何在学习期间,依托学校强大的理论及实验支撑、临床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导师的学术及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其培养成具备一流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师,值得探讨。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培养发现在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重视:(1)重视加强研究生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2)重视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只有在宽厚知识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在专业上有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充分了解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知道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等等。(3)重视动手训练,提高临床/科研业务水平: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研究生通过临床和实验的培训。使其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其科研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重视文献综述能力培养:提高文献综述能力,首先需使其学会如何实时准确获取高质量的科研信息,围绕本专业广泛查阅文献,追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是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思维的重要途径。(5)重视培养多种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这些能力不仅包括临床能力、实验能力,还包括观察、选题、设计、讨论、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信息获取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科研素质得以提高[4]。

此外,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是从事医学科学领域创造性研究的最佳时期。因此,导师要善于适时鼓励研究生对科学问题大胆设问,深入探索;帮助研究生与成功研究者接触,培养科研精神,分享成功经验,为学生创造条件,多途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5]。

4 结语

在21世纪医学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医学院校都已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家针对五年制本科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优秀的临床工作者,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神经病学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临床工作者,除了在教学中注重与临床的结合外,我们加大了对专业外语的要求,重视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专业型医学人才;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是研究型医学人才,在神经病学的教学中无疑将加大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现在,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也在逐步试行[6],更重视基本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意在为国家提供高层拔尖创新人才。因此,神经病学教学如何适应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是神经科临床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探索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8

临床见习与实习是临床医生成长过程中介于医学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和临床工作阶段的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实现临床技能提升及自我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神经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但因其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临床知识高度的专业型、实践性,加之课堂时间有限,课堂上很难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完全理解。而临床见习及实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对象是直观的具体的患者,使得课本上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更灵活的掌握和运用理论内容。因此,这也对带教教师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重点的选择及教学质量的把握提出了高要求。

一、从根本上重视神经外科教学工作

由于临床教学工作都由临床医生兼任,临床医生日常工作十分忙碌,所以极有可能出现无法将太多的时间花费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情况,这使得教学工作欠规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为了更加规范完善的完成临床教学工作,教学单位应根据神经外科学的理论知识、临床工作重点及临床教学经验拟定较为完善具体的教学大纲,大纲内容应同时兼顾较为全面及使用等特点,以指导学生自学相关内容、指导代教教师规划教学进度,并指导学习过程中的定期考核及最终考核工作。

神经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使所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需要一个分工明确,由科主任总负责,教学秘书处理日常工作,临床带教医师配合的教学督导小组。学生进入神经外科后教学秘书制订学生在科室期间的学习计划,包括学生的排班、讲座安排、科室的规章制度介绍以及出科考核办法等,使学生进入科室后就对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清楚的了解,同时对带教教师的带教工作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可用调查表的方式体现,且该评估内容作为带教教师的年终评优参考。

二、做好临床教学中的准备工作

与其他临床学科比较,神经外科学有其突出的特点:①专科性强、概念抽象,学生不易理解。②内容广、名词术语多、知识点散,学生难以记忆。③涉及的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病理等内容广泛,临床病例复杂多样。④神经外科学在外科教学中是非主干课程,课时安排少,而教学份量重,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将课本上的知识明白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及实习阶段时仍不能很好地掌握神经外科基础知识,这就要求见习实习人员做好理论知识的复习,带教人员对存在的理论知识方面的疑问做出充分的解答。这其中需要重点准备的理论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很少涉及的,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使用且作用重大的神经外科解剖学、神经外科影像学、神经外科问诊重点、神经外科查体等内容。这些准备工作看似基础且烦琐,但却是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是有这些铺垫,才使得教与学双方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使得接下来的教学方法得以施展,临床知识得以教授。

三、使用先进的临床教学方法

基于神经外科学的学科特点及临床教学工作的较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使用较为先进且效果更好的教育方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的适用于神经外科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

1.PBL教学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核心是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从而改变PBL的单向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CAI教学法。CAI教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亦称多媒体教学,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配合活跃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声音、图像、文字、模拟动画等多种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大脑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段。

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工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计算机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神经外科的日常教学工作。我们可以使用图片编辑、视频剪辑及PowerPoint等软件利用临床中的影像资料、解剖图谱、手术视频等素材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增加课上效率及课程质量。

3.病例讨论教学法。近年来,教学方法已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临床思维开发转变。病案讨论是培养合格医师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认真收集神经外科专业的各类病案,包括典型或疑难病患者资料的收集与归纳分析、集中讨论、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进一步检查、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手术适应证、手术风险、难点、评估预后以及医疗活动的部分或全部过程。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病案讨论,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鉴别等多方面,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临床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病案讨论教学法有助于克服神经外科教学中的某些困难。首先能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活跃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临床理论知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学方法一般都相互结合的运用在日常的神经外科的教学过程中,如利用CAI技术阐述一个病例,又在病例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思考与讨论,在讨论中完成课程的学习。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临床知识密切的结合到一起,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知识灵活全面地掌握,更有助于完成其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

四、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临床教学阶段不仅要求临床技能教学,同时也要引导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在临床学习的最初阶段,医学生往往仍处于学生的角色,但随着与病人的直接接触,易唤起学生对病人的同情心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着角色的转变。此时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带教教师与患者家属交流的内容与技巧、临床医生与护士合作的流程、对病人及家属的负责与关怀。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医患沟通是门艺术,要求医者要有高超的医患沟通技巧。神经外科疾病,由于其特殊性,诊断治疗上应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多途径交流,对患方进行科学的引导,进行合理的检查治疗。由于学生对神经外科知识的不足,对基本操作能力的欠缺,在面对患者时信心不足,沟通不到位。所以,我们代教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事前先给学生演练沟通一番,再由学生与患方沟通,教师进行补充。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对医学生医德的培养,这就要求代教教师要以身作则,一些小的细节如带教时为病人盖好被子,询问病人时的耐心、体贴,检查病人时细致、轻柔,认真解答病人及其家属的问题,等等,处处表现出一个神经外科医师的良好职业素养和品行,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五、临床基本技术技能培训

目前多数是应届本科生或从事临床工作时间很短的住院医师,实际工作经验有限,对神经外科专业几乎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如何培养好他们,就像在“每张空白长卷上浓墨重彩”,使他们日后成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生力军,是我们每位带教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实际问题,甚至是一项重大课题与挑战。在当前的实际带教工作中,许多带教老师把研究生当作“勤杂工”,让他们在多数时间里忙于写病历、记病程,带病人做检查、换药拆线,而疏于亲力亲为,对他们言传身教;另一种教师,虽然事必躬亲,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却仍然局限于“作坊式的师傅教徒弟”的模式,教师用“金箍棒”画个圈,徒弟永远不许跳出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首先需要从基本操作培养入手,加强病历书写的训练、基本无菌观念训练、基础临床操作的训练及手术基本技能的训练,细心讲解、耐心解答,同时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决不能姑息迁就,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培养好的习惯,为今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新的诊疗技术与器械设备不断涌现,例如:“功能磁共振”、“神经内镜与导航”、“脑磁图”、“神经电生理监测”等,许多知识与技能是教师和学生在同时接触与学习,因此,带教教师更应该鼓励研究生“多学多问”、“举一反三”,而教师应该“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切忌对新知识、新设备采用抵触的“鸵鸟战术”,甚至限制学生的求知与学习欲望。

总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作为青年医生培养的重要阶段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做到“以病例为先导,以临床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规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形式、多手段、多途径教学,从临床技能及自我角色定位等方面完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石全红.神经外科临床见习课的教学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

[2]曲友直,高国栋.神经外科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6).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9

医疗是近年来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医患矛盾也是近年来医生及医科生讨论最多的问题。这些突出的矛盾,造成了近年来医科生生源减少、质量下降及选择做医生的人员减少,进一步导致了优质医疗资源减少,加剧了看病难的问题。在医疗体制问题之外,作为医科生、医生,反思自身,人文关怀的不受重视或缺失也是一种缺憾。

在当前环境下,医院尚不能摆脱盈利性指标的影响,对医生的评价亦以盈利指标衡量。这种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临床上“只看病不看人”的心态和医疗行业中“人文衰微”的现象。而在纷乱的医疗环境中,很多医生小心翼翼、甚至心怀戒备,唯恐惹来麻烦、纠纷。这种态度,越发加重了当前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作为未来的医生,医科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医疗体制改革和诸多医院冲突现象中,如何坚守自身的“医生精神”,做好医生,贯彻医科生宣言,是困扰很多医科生的问题。同时,建设素质高、技术硬的医疗服务队伍,也急需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的人文教育研究。笔者尝试配合动物外科教学,开展第二课堂进行人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动物外科教学中设立人文教育的建设理论体系

人文,《辞海》中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理解为文化现象的总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伦理观,是重视人的本身价值,关心、尊重他人,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主张人人平等、自由的伦理观。周国平指出:“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最根本的,把人放在中心,这样的一种思想,就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义”。[1]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2]

动物外科是本科生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最接近临床工作的课程。结合学生初次接触病患(实验犬)、进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很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应用于其实践中。可以在其接触实际工作初期,建立良好的人文精神意识,并落实到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去。

二、人文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确定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人文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人文精神理论、医疗法规教育、医学伦理学、时事讨论、社会实践等5大部分内容。第二课堂形式包括讲座、社会实践、时事讨论及辩论赛等,共10课时,并辅助以学生的课外调研。评价方法为随堂表现、社会实践报告及人文论文,3部分分别打分,总分乘以10%计入动物外科成绩。

2.人文第二课堂的具体实施

讲座外请综合性大学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及本校相关专业教授实施,指定内容、题目自定。

三、开设人文第二课堂的优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疗之魂。医疗的人文性有着与技术性同等的地位,甚至应高于技术性、指导于技术性。实际上,医学的技术性和人文性从来就是医学内在的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医学绝非一门完完全全的技术科学。[3]阎光才也指出:“当代技术社会的困境表明,正是传统的人文主义(唯人主义)塑造了现代科学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的工具理性。进而引发了对现代性的合法性认同危机。因此,在现代性危机四伏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觉——一种人文关怀的反省意识,是时代精神要求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4]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正式基于这一认识,各方都在积极探讨和发展人文教育,以加强医科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更为全面的优秀医学人才。[5]

笔者通过在动物外科中设立人文第二课堂,将人文教育与学生初次接触病患(实验犬)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如缺乏爱伤观念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对临床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初步教育;并将青年学生关注的时事问题带入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广泛讨论,并加以诱导、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生讨论、辩论及论文可以看出,学生对医疗人文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人文教育活动,使得学生树立“医生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医疗工作中的一些负面事件,打消了他们今后从事医生工作的“恐惧感”。第二课堂开展期间学生参与热情高、反应积极,同时灵活的组织形式受到了领导和学生的一致肯定,并吸引了很多研究生甚至临床医师前来旁听。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结合动物外科开展人文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由于课程组织形式较多,授课和组织教员的工作量很大,在今后工作中,应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以便长期的工作开展。此外,单纯结合动物外科教学开展人文教育,时间及作用都有限。如何将人文教育结合医学理论知识教育同步开展,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与通识教育有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医学与人文[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5(1).

[2]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1).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10

操作临床实习是每个学生学习中重要一环,在医院的实习过程中,可以将书本上抽象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操作。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比较特殊,神经外科监护室大多是病情危急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要求非常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掌握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神经外科监护室实习带教工作难度也相当大,需要制订严密的带教方案[1]。

1、神经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复杂多样,比如[2]:颅脑外伤、颅内血管瘤、脑出血等。在监护室中,需要对患者生命体征作出全方位的监测。②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不能自理,很多昏迷病人都需要气管切开,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在患者进行CT、MRA等常规检查与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抢救困难的情况。③神经外科监护室中涉及的仪器繁多、手术内容复杂多样,比如需要掌握:血压监测、呼吸机以及各种注射泵使用等[3]。⑤在神经外科的治疗中,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颅内手术后患者有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等严重后果、神经部位的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损伤症状、颅脑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症状。在留置气囊导尿管过程中,主要医生工作人员稍不注意,患者容易出现尿道损伤、漏尿、尿路感染、拔管困、拔管后尿潴留等不良症状等。

2、神经外科监护室实习带教对策

2.1制订合理的实习计划

根据医生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实习的安排上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把握重点。比如:中专生比较侧重于基础操作,要求大专生掌握一些复杂仪器的使用。将实习的总目标分解为周目标,比如:第一周,了解病房环境,熟悉神经外科监护室常见仪器及基本技能操作。第二周,了解神经外科监护室设备操作常识,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技巧。第三周,收集与整合典型病例,对个体案例进行分析。第四周,针对医学理论和操作的达标成绩,进行集体考核、总结等。

2.2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带教老师可以及时将各项教学计划落实到带与教中去,针对每项教学内容、技能操作,进行认真讲解、示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进行基础操作知识训练的过程中,带教组长每周授课两次以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等。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模具,进行神经外科结构的精细解剖、神经外科患者手术操作。结合模具教学,使教学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学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指导老师与学生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师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主观能动性、变通能力等,弥补了临床实践机会的不足,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2.3采取《神经外科实习思路图》,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神经外科带教的实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基本理论,比如[4]:《外科学》、《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师再作全面的补充,展开具体的阐述。相对而言,神经外科的理论比较强,专有名词与专业术语比较多,解剖知识比较抽象化,所以在讲解基础知识的时候,需要反复巩固实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术语将知识重点串联起来,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装订成本发放给学生,使其更好地领悟专业知识。神经外科监护室病人涉及设备操作多种多样,很多操作流程与其他科室都不同,比如:气管切开操作、脑室引流管道操作、静脉留置针操作等。所以带教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可以尽早适应工作。医院可以定期举行一次业务学习、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等,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尽量减少因为医疗技术问题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2.4加强实习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在实习学生未取得执业证书之前,临床老师应该加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可以定期组织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规范医学行为,强化依法行医观念。同时组织学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不断强化其法律意识,在平时的手术操作中,妥善收集有效证据,与患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诉讼风险的发生率。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各级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

3、体会

采用临床教学路径表带教,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及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在带教过程中,可以督促带教老师不断学习科室知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快速掌握基础的医学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带教老师指导作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提高科室整体带教水平。

临床路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带教中介绍各种病种、治疗技巧等,使学生对神经外科病情观察了如指掌,提高自身的医学技巧。通过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的考核,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保证教学质量。定制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掌握神经外科监护室的设备操作技巧,帮助学生逾越各方面的障碍问题。当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合理性的意见,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或集体讨论,成为学生学习与工作方面的指导者。总而言之,在神经外科监护室临床实习带教中采取临床教学路径,使临床老师与学生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裘天仑,金国良,王晓明.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9(13):2553-2555.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96-02

神经外科教学因其特殊性使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既往传统教学方法尽管较为系统,但存在很大弊端。想要找到充分发挥医学生理论与临床巧妙结合的教育方法,就要充分了解神经外科学的课程特点。该学科涉及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学等神经系统的多个基础学科。由于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神经传导通路繁多复杂,使得医学内容抽象、复杂、难懂。且该学科临床实践要求高,需要严谨的临床思维方法,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目前以团队学习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1]及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2]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且被大多数教师认可。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及设备在学校中的普及,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广泛应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给医学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及挑战,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神经外科学教学中,联合TBL、PBL教学法可为培养医学人才提供更高效的途径。本文结合神经外科学的教学实践,探讨多模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并进行理论反思。

一、多媒体教学,提高知识的传授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的内容有限,难以解释清楚,神经系统的病理及生理机制,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并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通过使用者操作计算机,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借助多媒体信息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多维概念,同时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理论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记忆。

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课为主导,无法直观并全面地展现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表现,学生缺乏感官认识与体验,当遇到真正的临床病例时无法与理论相结合,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模拟创造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建立起对复杂疾病的深刻认识,以生动的影像、音频及动画等形式展现疾病的解剖学部位、病理生理学机制及临床表现等,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临床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3]。例如,我们在讲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时,可通过图像、动画、影像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并进行阐述。在完成学习后,学生还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完成所学知识的回顾和习题练习。

二、TBL教学,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学习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教学是指由不同的学习者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承担学习任务,既相互合作又积极发挥每个成员的独立性、自主性、积极性的学习模式[1]。在神经外科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将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成多个问题,例如:“颅内压指什么?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有哪些?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有哪些?颅内压增高的后果有哪些?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颅内压增高是如何处理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文献,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并讨论,最终得出问题答案。同时,在此期间教师可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并对其中的一些难点做详细讲解。最后,各小组指派代表在课堂上作讨论发言,并进行组间讨论,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与评价。这样,教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与其他学生共同协作学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深刻了解神经外科学中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PBL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及临床思维能力

PBL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1969年首先提出,是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PBL教学法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患者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围绕某一疾病专题进行研究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目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已成功地在医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以周为单位,周一至周五各开展1次PBL课程,课程为10~15人的小班授课,每次90min,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结合具体临床病例提出问题,再根据一周所学知识讨论和解决问题[6]。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教学中,例如:针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学生提出问题:可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做出某种诊断的理由,如何进行治疗,由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主动思考、分类记忆后再深入对各疾病展开学习。该教学方法的优势是:该方法通过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查阅资料并分析讨论的过程,明显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方法;与传统模式相比,PBL模式强调以内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大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组内讨论,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成就感和增强自信心,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对神经外科学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熟练掌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的讨论组织能力。但其弊端是大部分学生医学基础知识没有融会贯通,接受问题会相对吃力,复杂庞大的知识分类理解较为困难,短时间内难以接受。

总之,TBL教学及PBL教学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神经外科学的教学中,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团队学习模式(TBL)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等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到教学活动中,适合神经外科学的学科特点,充分体现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少非.西方的合作学习模式与要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9):87.

[2]Tayyeb R.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s an instructional tool for acquisition of content knowledge and promo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medical students[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3,23(1):42-46.

[3]伍一鸣.多媒体技术在内分泌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0-21.

[4]Sánchez-González P,Oropesa I,García-Novoa J,et al.AMELIE:Authoring Multimedia-Enhanced Learning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for medical contents[J].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2013,(190):68-70.

[5]Rui Z,Rong-Zheng Y,Hong-Yu Q,et al.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diagnostics[J].Adv Med Educ Pract.2015,(6):223-229.

[6]Gwee MC.Problem-based learning:a strategic learning system design for the education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 the 21st century[J].Kaohsiung J Med Sci.2009,25(5):231-239.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12

1培养目标与人才定位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医学人才绝对数量的不足,同时还面临着医学教育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提升。更新教育理念以核心能力为导向,循证医学为载体,终身学习为目的培养模式将根植于当前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也是长学制医学教育改革的精髓所在[5]。

由于神经外科具有难度高,风险大,突发事件发生率高等特点,因此在神经外科的理论及实践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应融入人文精神元素,即要求带教老师谨记“一切以学生为根本”教育精神,要求学生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关怀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神经外科的实习过程。八年制的实习生,由于刚刚接触神经外科的临床学习,对本科室高风险的特点及医患关系的认识还不全面,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神经外科的带教老师,要让学生从进入科室的那一刻起就牢记:做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医术,超强的应急能力,更应具备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

2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神经外科的教学内容及要点复杂而抽象,且与影像学、神经生物学、解剖学、眼科学及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等学科存在交叉。由于神经外科学时数较少,为了达到满意度实习效果,带教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理论及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更高效的接受重要知识点。在八年制实习生的教学过程中,我科通常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在带教老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进行教学。带教老师会根据病房患者和手术安排的实际情况,准备典型病例,与实习生一起参与讨论,包括症状、体征、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手术治疗原则等单元,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融入临床实践,更有效的学习神经外科知识[6]。

对于八年制的实习生而言,其接受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更强,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将具体病例及手术操作视频结合讲解,从而培养其整体临床思维的能力。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平日的查房及查房后的术前讨论为基础并将重点二次归纳总结,实践课的操作主要在手术室和我科的显微操作教室M行,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神经外科的知识及临床路径。

3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

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不应该拘泥于书本,应该把具体病例及临床处理与理论知识结合,具体说来,可以加入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病例,如:利用“脑外伤”来具体说明颅内压升高的病理生理过程,利用“脑外伤”不同的损伤部位(即: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来讲解各亚型在影像学上的特点,以及所采取的手术方法,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记忆,此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神经外科知识的同时还回顾了解剖学及神经内科学的知识。

由于我科手术已全面实现显微操作,所以在实习生真正进入手术室前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我科专门针对实习生、研究生及进修生设立了神经外科显微操作训练室,通过结合我科手术特点及优势,有针对性的对培训者进行系统训练。对于八年制实习生的显微操作入门学习,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从熟悉显微镜及显微器械到显微操作的入门训练,到动物手术操作练习,以营造真实的手术场景,同时进一步培养八年制学生对于神经外科显微操作的实践水平。

在完成基本显微操作的入门训练后,实习生方可进入手术室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由于八年制实习生已系统的学习过手术学,其已具备无菌观念以及手术学基本操作能力,所以在神经外科的实践操作计划中,在继续强调无菌原则的同时,主要以手术的观摩以及神经外科简单手术的基本操作为主。结合我科特点,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显微镜通常具有同步视频的功能,所以学生在观摩的同时,带教老师能更清晰的讲解,并可以反复播放,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手术讲解而言更具优势。对于部分简单的手术操作,八年制实习生可在上级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实践,并且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4教学监督与互动评价

为了保证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外科实习的教学质量,除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形式之外,建立严格的教学监督体系,设立客观公允的考核评价规则也很重要。由科室教学副主任直接负责八年制实习生的教学工作,另设科室教学秘书负责协调,教学监督体系由外科教研室与神经外科共同建立,对八年制实习生进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检查。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需对所有八年制实习同学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评价,以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于带教老师的监督同样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就必须有一支理论深厚、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带教老师,并善于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让进入神经外科实习的学生收获更大。我科针对八年制实习生专门配备了临床指导老师,通常为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主治以上职称者。在实习过程中,各组实习生的带教老师相对固定,在实习结束后,科室统一组织学生对各带教老师进行评估,对优秀带教老师予以表彰。

综上所述,结合神经外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势,在规定的实习期内,最大程度的激发八年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充分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临床特点,了解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入门实践。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们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在有效的实习期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学工,李亚平,胡卫锋,等.我国八年制与美国4+4医学博士招生与培养的比较[J].复旦教育论坛,2011,9(3):93-96.

[2]Corrigan M,Reardon M,Shields C,et al."SURGENT"-student learning for reality: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visual images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under graduate surgery[J].J Surg Educ,2008,65(2): 120-125.

[3]肖湘,贺加,刘毅敏.PBL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80-82.

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篇13

【Abstract】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neurology doctor. Since the time of China's experience of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is not long,many aspects are gradually improving.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we formulate the reasonable training and strict appraisal system,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help students establish the ability of neurology disease diagnosis and methods of clinical research,and establish the correct ethics. 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 the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work in our depart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departments.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 Resident standardized train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70-02

目前,国家卫计委已正式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且将专业性临床医学硕士的培养在临床部分的培训内容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培养合格的高水平医学事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医师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阶段,有助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虽然经过大学期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医学生大学毕业后尚不具备独立开展医疗工作的相关能力?此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招,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学习热情和求知欲逐渐减低,迫于就业找工作?考研等压力,实习质量下滑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临床思维?理论及操作能力薄弱[1]?因而,与国际接轨,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一条有效途径,有助于本科本科教育与具体临床工作间的“脱节”问题?规范化培训期间的临床理论与技能培训是否扎实,关系到今后的独立工作能力,甚至终生的职业水平?高质量的规培生教育不仅有利于医学生自身的水平提高,还能拉动整个医疗教育体系的提升[2]?

既往,不同的医疗机构均有各自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加之各地医疗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导致规培医师培养缺乏统一标准,教学质量难以把控?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国家卫计委批准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十分重视教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本文中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就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进行探讨?

1. 神经病学规范化培训现状

神经病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较难,突出表现在神经解剖知识的缺乏,包括脑?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解剖不熟悉,相同症状可能有多个部位病变导致,比如单个肢体的瘫痪可能由于支配肢体的周围神经或者大脑皮层的病变引起?刚刚进入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存在专科基础差,不能准确而全面地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也不具备系统的神经病学临床诊断思维[3]?我国传统医学的教学模式是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部分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4]?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运用神经病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需要进过科学而严格的培训,多看病人,多实践,才能掌握神经科疾病的诊治?

2. 培训目标

根据《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使的规培学员在完成培训计划后,能够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疾病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操作,建立正确的神经科疾病诊断思路,了解疾病的国内过新进展,能够独立诊治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教学能力,能够查阅国内外临床文献,初步设计简单临床课题,成为高素质?有发展潜力的医师?

3. 培训内容

3.1 神经科专科临床能力培训:通过分管住院床位,提供足够病种和工作量,首先让规培医师系统掌握专科疾病的病史采集?神经病学专科体格检查?病历文书书写等基本临床技能?强化基础知识,如神经解剖?神经生理及神经药理学知识?在具备以上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癫痫?颅内感染?帕金森?多发性硬化?老年性痴呆?脊髓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熟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熟练掌握腰椎穿刺这一专科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知其适应症?禁忌症,能够阅读头颅及脊髓CT?MRI影像学资料及报告,能够阅读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报告?经过培训后,能够全面准确地采集病史,正确地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神经科专科的腰椎穿刺及前庭微量冰水实验,规范地书写神经科专科病历,有针对性地选择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辅助检查,正确阅读和分析检查结果,从而掌握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同时,还需要培养危重?疑难病的诊疗就治,培养临床水平,让学员掌握神经科危急重症,如重症肌无力危象?高颅压等的处理,初步掌握呼吸机的使用?

3.2 临床科研能力培训:许多规培学员只是忙于病历等医疗文书的书写,没有得到临床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规培学员无法进行发病机制相关的基础实验,但是仍然需要结合临床实际培养科研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态度,学会文献检索方法以查阅国内外医学文献,学会临床综述的写作,熟悉专科的常见专业英文词汇,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3 教学能力培训:学习一定的教学方法,能协助本院医师完成实习医师的带教活动?

3.4 医患沟通及人文素质培养:当今大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有效?及时?全面的医患沟通对于防范和化解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科多种疾病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及预后不佳的特点,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必不可少?

4. 培训方法

4.1通过入科教育,规范神经系统查体?虽然规培学员在本科教学阶段接收过神经系统查体的培训,但是当他们结束课程学习后,大多已经遗忘?由于神经科查体的专科性和复杂性,有必要对学员再次进行查体培训?每一轮规培学员进入科室后,由总住院医师负责集中进行入科教育,其中包括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给每位学员分发体格检查提纲,内容包括意识障碍?语言障碍?颅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系统?脑膜刺激征的检查,以规范化的手法进行演示,同时讲述各种异常特征的意义?

a) 实行学员固定专人指导?采用类似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度,指定专门的本院医师担任一

名或数名规培学院的指导老师,在整个病房轮转期间,负责学员的培训工作?学员不必频繁的更换医疗小组,跟随指导老师的医疗组?指导老师多提供学习?操作机会,规范查体和操作手法,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MRI?CT?脑电图?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的阅读,指导学员进行定位与定性诊断,及时审阅和修改病例?

b) 科学进行轮转安排?除了在普通医疗组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外,还需要安排急诊?门诊实践?规培学员没有独立进行门急诊资格,需要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与?同时安排ICU病房轮转,让学员通过主管危重症患者,识别颅内压增高?脑疝?重症肌无力危象?意识障碍?癫痫持续状态等神内科急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安排影像科?电生理轮转,初步掌握颅脑和脊髓MRI?CT,脑电图?肌电图的阅片和报告解读?

c) 开展多种多样的临床教学活动?科室固定时间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规培生专题讲座,每一次授课安排一个专题内容,涵盖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定位诊断?腰椎穿刺?中枢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TCD?脑血管病?痴呆?癫痫?帕金森病?眩晕?意识障碍?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疾病?重症肌无力?肌病?重症评估?神经康复等内容,每周安排一次教学查房,每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力求给学员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5. 考核方法

严格考核制度,在劳动纪律方面严格出勤考勤,工作日每日上下班进行考勤,引入指纹考勤的方式可以客观?准确地进行考勤?规培学员如实填写培训登记手册,指导老师逐项签字,科主任审核?轮转结束前,由科室和医院教务处组织考核?科室考核包括操作考核(神经系统查体?腰穿等),病历质量考核,业务水平和医德医风评价(分别由带教老师?规培学员之间?护士评价);教务处考核主要是理论知识闭卷考试?

6. 结语

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对于培养合格神经内科医师具有重要意义?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加强规培学员的“三基”培训,让学员有更多机会参与临床实践,包括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处理病人的能力?同时必须严格遵循轮转时间的规定,避免随意性?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带教老师积极性?在我国,神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诞生的时间不长,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神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持续改进,培养既有扎实临床功底,又有高尚医德医风的医学人才,最终将有利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 陈君. 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41-43.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