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结构专业论文实用13篇

结构专业论文
结构专业论文篇1

(三)参考资料缺乏,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能力有限由于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题目是近几年新增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相对较少。目前,学校图书馆及网络资源中关于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毕业设计的相关资料较多,而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参考资料匮乏。学院图书馆的规范及标准图更新速度太慢,尽管学院加大了对图书和资料的投入力度,但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总觉得可利用的设计规范及设计手册较少,尤其是最近两三年刚颁布的规范和规程。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不能局限于有限的教科书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查阅各种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及其他工具书等。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首先想到询问指导教师某个系数的取值,而不是系统地查阅相关规范条例的具体内容,也不深究其使用条件、使用范围是否满足设计题目的要求。在标准构件的选型上更是不问出处,拿来就用。大跨空间钢结构的构造节点较多,其节点形式要和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相一致,学生在这方面的结合能力也较差。

(四)学生软件应用能力欠缺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学院提倡学生在手算基础上利用计算软件进行电算,鼓励学生利用C语言或FORTRAN语言对部分计算进行编程,在计算中采用表格Excel进行重复计算以简化计算过程。但从了解的情况看,学生平时虽有接触常用的办公软件MicrosoftOffice、绘图软件AutoCAD、工程设计软件3D3S等,但是没有经过实际锻炼,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把Office简单认为就是打字,而Word中的排版、长文档处理、公式符号输入等都不熟悉,对Office中其他几个软件的了解更少。工程设计软件采用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与手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但学生对此理解并不深刻。

(五)指导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指导学生结构选型、屋盖(网架或网壳)构件设计、焊接空心球节点或螺栓球节点设计、支座节点设计等工作。由于大跨空间构的屋盖结构形态呈三维状态,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三维受力特性,且构件呈空间工作状态,在屋盖结构计算部分需应用工程设计软件(如3D3S软件)。因此,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还要求指导教师具有熟练应用工程设计软件的能力。但是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并扩大教师队伍,许多硕士、博士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了一线教学岗位,没有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和系统的岗前培训,许多青年教师因缺少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在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题目设置、难度及工作量的控制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六)研究生复试、找工作等占用毕业设计时间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受到研究生复试或找工作的影响较为严重。部分优秀学生虽然重视,但精力有限,尤其是达到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学生,整日忙于面试、调剂等事情。部分学习认真成绩良好的学生,到5月份才开始应付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毫无思路,且不熟悉办公软件、绘图软件、工程设计软件,严重影响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期间,有些学生为了参加求职面试、公务员考试等,频繁往返与学校、家和各用人单位。因此,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就不得不罗列的大量数据,绘制不算规范的设计图纸,计算书表达也不够完全和规范,毕业设计的质量无法保证。

二、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

(一)大跨空间结构理论教学方面为提高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质量,学院现已开设《空间结构》等相关课程,但课时有限,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熟悉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边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还要安排学生参观典型的大跨空间结构,实地讲解钢屋架(网架或网壳)、钢柱、钢梁、钢支撑以及节点、柱脚、预埋件的连接构造形式,使学生对大跨空间结构的结构体系、构件类型、受力特征、截面形式、尺寸、材料等有进一步理解,对钢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大跨空间结构的教学质量。

(二)合理设置题目的难度及工作量为了保证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设置的题目应该是内容新颖、知识结构全面、工作任务圆满、系统综合性强、实践应用广、实用价值高。实践证明,所有学生从接触此类题目的任务书开始便目的明确、兴趣浓厚、主动积极,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经过不懈探索,实践出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大跨空间结构毕业设计题目,此类毕业设计的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跨度钢屋盖的设计,结构形式为网架或网壳,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网架或网壳结构选型、构件设计、焊接空心球节点或螺栓球节点设计、支座节点设计。此部分设计工作主要应用工程设计软件完成,并辅以相应的手算校核,包括钢构件强度及稳定验算、螺栓球节点和支座节点设计复核。(2)钢刚架的设计,此部分设计以手算为主,包括钢柱、钢梁、柱脚、梁柱节点设计。(3)混凝土框架设计。实际大跨空间结构下部多设置两、三层的框架结构作为办公区域,框架顶部设置钢柱支撑上部网架、网壳结构,既能满足建筑功能,又能节省建筑成本。此部分设计以手算为主,包括框架梁、框架柱、楼板、楼梯、基础、雨篷、预埋件设计。

(三)加强毕业设计资料库的建设高校普遍存在设计资料陈旧和数量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大跨空间结构方面的设计资料更少。学校应增加投入力度,尽快更新规范和规程及标准图集。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普及,资料库的建设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可以尝试在校园内建立一个毕业设计网站,收录各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实例,建筑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结构计算手册和构造图集等。此毕业设计网站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信息更新速度快,查阅方式比传统方式便捷。

(四)完善指导教师分组制度根据专业方向、新老教师搭配、自愿组合等原则,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小组,每组推荐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成员对年轻教师进行岗位培训,拓宽年轻教师的思路,提高其指导水平,适时地邀请一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专家举行讲座。定期考核年轻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处理机制。

(五)强化过程管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效果、质量与指导教师采取的管理、指导密切相关。指导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特别要做好开题报告、中期进度检查和答辩前的检查工作。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路,采取讨论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当学生面对问题时,提倡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多种结构方案的比较,建立优化设计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构专业论文篇2

针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内容和要求特点,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为必修课,为此笔者编写了教材《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教材编写及其教学实践不再停留于结构的内力图绘制和强度、刚度的计算校核上,而力求达到力学分析服务于对结构特性的认知,挖掘结构的组合和演变规律,以结构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为宗旨。建筑力学课程着重于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与杆件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以定性认识为目的,定量计算为手段。强调结构源于工程而服务于工程,遵循感性—理性—高层次的感性认知规律,每一种结构形式的引入都从实际工程入手,并尽量以工程意义明确、形象易懂的方式介绍力学基本概念,避免生硬的数学力学概念和繁琐的演算。自始至终贯穿力的传递这一认知线索,使力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动态化,使不同结构的传力特性直观明确。如图3所示,从荷载在结构整体(典型如梁柱结构体系)的传递路径入手,建立对力的传递的感性认识,再由定量分析揭示杆件截面内力与应力分布特性(如梁的内力和截面应力分布),逐步深入地认识结构的传力本质,最终通过力流的概念把握不同结构的力学特性。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定量分析可将模糊的感性认识导向理性,是不可或缺的台阶和拐杖。但若缺乏对量化分析结果的总结、对比和反馈,又将使分析陷入盲目并流于数字游戏。图4比较了桁架、索和拱的传力机制,形象地展示了桁架、拱和索的各自特点,使学生克服了对结构与力学的恐惧心理,使力变得可以触摸,力的传递变得有迹可循,使后续课程中结构的演化有规律可依。

此外,还将材料特性、结构几何特性、支撑方式与结点联结方式等也融入结构传力机制中,综合全面认识结构的传力特性。在建筑力学课程把握杆件结构力学性能与形态功能特性的基础上,结构选型课程从结构体系的几何特点、构成方式、力学特性及其空间特性等多方面定性认识结构的综合性能,将建筑力学部分通过量化分析得到的简单构件的力学概念在典型规则的结构体系中得到定性应用与拓展,使学生了解构筑结构体系的合理传力路径的规则与方法。该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遵循从结构体系的整体传力基本要求、规则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分体系的几何特点、构成方式、传力特性乃至基本构件的力学性能在分体系中的应用这一由整体而局部的认知途径,使学生对结构体系的力学及空间形态特性的认识有迹可循,并得以了解典型结构体系的组成规则、特点和传力特性。本阶段教学强调结构的演变性,即以直杆的力学特性为出发点,定性阐述各类基本结构(墙、板、拱、索以及曲面和空间网架结构等)与直杆的关联,从而建立定性把握复杂结构力学特性的认知途径。如图5所示,从柱的密排认识墙体的性质、梁的重叠认识板的性质、墙体—柱—筒体的相互转化认识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传力机制,并初步认识曲面和空间网格结构等的演变规律和特性。从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等角度分别选取现当代经典建筑案例,探讨结构体系的构筑与应用、结构空间形态与建筑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构选型综合学生课堂讨论参与情况、PPT讲述与综合作业情况进行考核,综合作业包括课程开始时浅述结构形式的演变与建筑材料应用的结合、课程结束后任选具体建筑案例分析其结构形式、材料运用与建筑功能的结合,课程进行中分组针对建筑案例进行PPT演讲。学生所表现出的活跃思路、生动多样的PPT讲述手法、对结构的浓厚兴趣以及被激发出的结构直觉令人惊喜(图6)。

建筑中的结构艺术作为该教学体系的最后环节,为任选课,共32学时,采用针对主题的分组课后准备、课堂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建筑结构曾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建筑结构所固有的空间形态美之所在。考核成绩以课堂参与、讲述情况以及书面讨论作业等进行综合评价。该课程教学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结构的传力特性和构件的空间形态,讨论主题包括优美的结构、杆件的变形、组合与运动、结构体系的均衡与延性、平衡或反平衡等,学生分组选取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在结构的合理性、整体均衡性以及平衡稳定性的认识基础之上,总结表现结构固有逻辑所决定的形态美的方法,并认识某些当代建筑结构在形式上虽然反常规、反稳定与反平衡,而在构筑传力路径时仍严格遵循结构固有逻辑的特性。第二阶段的主题相对宏观、综合,侧重于结构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关系,艺术、文化、经济与科学技术等对结构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目前颇受热议和关注的仿生、绿色、可持续等观点和建筑案例探究建筑结构仿生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挖掘结构整体与局部、规则与不规则的关系。该课程同时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探讨式开放式的过程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讲台的占有者和宣讲者的姿态出现,而是扮演了引导者、参与者、旁观者和听众的角色,学生对于各种主题的积极参与、活跃开放的思维达成了教学的互相激发,教与学的双方真正实现了自我发现与互相发现。以上构建的新的建筑结构教学体系以结构固有的特性及其本质为出发点、以量化分析为手段、以对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构演化的规律性与创造的可能性的认识为目的,避免了流于对现代建筑结构形式感的肤浅的讨好。已历5届的教学实践表明,新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保障了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弥补了传统建筑力学中三大力学划分造成的内容和教学安排的隔离、间断与冗长。所编教材,力求使力学理论与结构认知密切衔接。学生克服了对结构力学知识及分析技巧的畏惧和抵触,认识到力之于结构的形象特性———力流,把握了基本构件和典型杆件体系的力学性能。对结构传力特性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结构的表面形式,而深入其力学本质。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建筑形式的自由源于内在结构骨架和材料的突破,而后者以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为支撑,对结构形态及其功能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建筑造型设计上的创新(图8)。正如学生的体会:“每一种结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它同时会深深影响着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甚至会给予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或许也是结构最吸引人的地方。”(建筑学本科生———于思)。“建筑师提升自己的结构素养,寻求和结构师的更紧密合作,看来是未来更震撼人心的建构美学作品的必然前提。”

结构专业论文篇3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一直处于或大或小的明显变动之中。有的表现在专业课、方向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核心课、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基础课、选修课及其关系上。这里要探讨的是,基于语言学类课程、文学类课程及其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

要想系统思考这一问题,离不开这样三个出发点。一是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是课程结构问题中的关键概念。二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选修课等课型均属于语言学类课程。三是语言学类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深层的内部结构关系。

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应该提出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关系的意见,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时既应当注意内部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又应当注意外部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的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探讨课程结构问题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在汉语言文学范围里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具有具体、现实的意义。可以看出,课程、大学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语言学类课程,它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等关键项目集中表现在课程类型上;课程结构即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会对课程类型有所限制。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会提出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关系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

(一)是什么问题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的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些具体问题,如设哪些课、设多少课、设多少课时、设在哪些学期等。实际上研究发现,表象背后存在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

1.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

2.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结构;

3.与文学类课程相对。

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这两对关系是一般专业课程结构的出发点,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的出发点。设哪些课、设多少课、设多少课时、设在哪些学期等问题,都要从这一出发点出发进行系统考虑。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问题中的关键概念。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专业选修课均属于语言学类课程,它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它们之间具有深刻的结构关系。

与文学类课程相对这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别强调语言学类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宏观地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这两类课程为结构主体,凸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个观念,为课程搭设框架,为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二)为什么研究

探讨课程结构问题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在汉语言文学范围里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具有具体、现实的意义。研究表明,关于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起到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结构问题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优选课程类型;

2.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3.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优选课程类型。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既独立成型又互相关联。独立成型往往容易做到,互相关联则有难度。不同类型课程的优选主要考验对三者关系的把握程度。一般情况是在独立成型上区别,在互相关联上一致。具体到语言学类课程,一致而不同质是十分关键的。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优化不同类型语言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为关键问题,一致而不同质只是第一步。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独立成型,关系密切,需要优化。知识课如现代汉语基础,研究课如现代汉语专题,能力课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训练,属不同课型;它们具有诸如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一般与具体之类的关系;已经设置和准备设置的语言学类课程的内部关系可以据此加以优化。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协调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等语言学类课程得以优化的内部关系有利于对外探讨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通常,内部关系探讨得多,对外关系探讨得少。优化的语言学类课程有利于进一步利用这个角度向文学类课程发问,以达到调整关系、形成合力的目的。

(三)怎么样研究

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作为结构体,内部有自己的结构成分,对外则属于别人的结构成分。因此,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相应地,研究方法体现为“三抓”:

1.抓分相: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

2.抓内部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

3.抓外部关系: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所谓“抓分相”,是强调对结构体进行科学的成分分析,试图在语言学类课程中规定合理的课型,在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的区别上下功夫。有了固定的课型,课程设置就可以因型设课,避免因人设课、因学科设课、因条件设课等不利的设课做法。

所谓“抓内部关系”,是强调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具体到语言学类课程时的三者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性,对多种课程设置都有效;落实到具体课程――语言学类课程时,对三者关系的把握会产生具体问题。

所谓“抓外部关系”,是强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按一定标准,语言学类课程有普通语言学与具体语言学之分,文学类课程有文学史与文学学亦即文学理论之分。大类与大类、小类与小类、大类与小类分别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关系下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它们能不能在课型模块中得到统一?这些都是外部关系需要考虑的问题。

课程类型源于特定的标准或角度。根据一定原则,可以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知识课具有基础性,研究课具有专业性,能力课具有实践性。落实到语言学类课程,我们至少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语言学类课程内部的项目取舍与关系安排,一是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应该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必然的、深刻的、复杂的。文学类课程是语言学类课程的升华。

(一)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源于特定的标准或角度。在一定的标准或角度之下,专业课程可以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核心课、边缘课之分,基础课、高级课之分,知识课、能力课之分,理论课、实践课之分,等等。这里列举的课程类型源自两分法,对于帮助我们认识课程类型具有根本意义。由于出自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纳入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具体课程就具有多重身份。例如,现代汉语基础课可以是必修课、核心课、基础课、知识课,现代汉语专题课可以是选修课、高级课、理论课、能力课,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训练课可以是能力课、实践课,等等。可见,课程类型受制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等诸多因素,需要根据诸多因素加以汇总、整理、提炼、定型、实践、反馈,最终形成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

讨论课程结构体系中的课程类型,我们可以参考莱维(2011)的看法。莱维指出:“课程开发产生了一系列关于目标、学习者个性特征、教学内容和策略、学习评估、学习资源的结论。但这些结论一定要置于一个有效的规划或结构之中。因为课程本身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的人为产物,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设计的计划。”莱维强调:“在这个计划中可以表明,有关课程的不同决定和要素是如何在一起组织及调整的。这个设计将课程的内容实质与现实的物质环境联系起来。例如,课程结构的结论应能指明课程中的哪一部分由哪个年级或学年去学习。每个年级的内容、学习活动、目标应当结合起来加以确定。”[1](P50)可以看出,课程类型决定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规定课程类型;两分法是认识课程类型的基础手段,根据诸多因素加以搜集、整理、提炼、定型、实践、反馈,是综合形成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的具体步骤。

根据上述讨论,从两分法出发、以综合法为抓手,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类型要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可以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每大类型可以包含若干门具体课程,具体课程在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下可以拥有多重身份。大类型中的具体课程在独立成型上区别,在互相关联上一致,为学习者提供三个不一样的课程模块。模块中的具体课程可以是必修课、选修课,知识课、能力课,理论课、实践课,等等,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类型。

(二)三者关系

根据一定原则,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大类型包含若干门具体课程,具体课程在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下拥有多重身份。在语言学类课程中,举例来说,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一般属于知识课,词汇研究、文化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等一般属于研究课,汉字应用、普通话训练、现代汉语写作等一般属于能力课。在同一课型中,包含不同程度的具体课程,如汉字学、音韵学、现代语音学等一般属于知识课,但要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为先修课程。知识课是研究课的重要基础,知识课、研究课是能力课的学科基础,能力课是知识课、研究课的基本目标。

徐辉、季诚钧(2004)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应正确处理专业与通识、共性与个性、实践与理论、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学生、学科、社会三者之间追求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整体价值的融合,努力把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之中,让学生在一个“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中受益。[2](P216)他们还明确指出,大学课程设置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专业与通识的关系――回答各类课程所占比重问题;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回答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回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问题;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回答教学总课时的问题。[3](P207-P215)

可见,知识课具有基础性,研究课具有专业性,能力课具有实践性。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课实现“厚基础”,通过研究课实现“宽专业”,通过能力课实现“重实践”,进而使三者形成合力,以达到实现“强个性”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知识课的基础性、研究课的专业性、能力课的实践性为课程分型提供了关系依据。换个角度看,三者关系可以按下述方式概括描述:

1.知识课――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以过程为侧重点的课程理论用“多级循环”这种说法来表述不同课型所建构的体系。莱维指出,“过程倾向的理论将课程作为一个反映式的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加以概念化。作为过程的课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多级循环,一个渐进与合作式进步的支撑。一项新的课程文本自身无法确保实施的成功,即使它是富有洞察力的见解。”[7](P133)以结构为侧重点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具体课程的筛选、分布、推进、落实等方面的问题。莱维指出,结构主义课程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如何选择和证明有价值的教育性知识,如何在课程中组织这些教育性知识。[8](P134)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落实到语言学类课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体系建构至少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项目。第一,课程内容的范畴,如语言学的本体、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的应用。[9]第二,课程内容的构成,如知识板块、研究板块、能力板块。第三,课程内容的选择,如本体知识的取舍、研究项目的取舍、能力环节的取舍。第四,课程内容的组织,如教学标准、教学讲稿、教学材料等。

按照上述思路,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应该具有四类结构成分。一是范畴,包括语言、话语、语用;二是层级,包括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三是课型,包括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四是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四类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任何一类成分都可以用其他三类成分分别解释。例如范畴中的语言,可以是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可以是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可以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另一方面,范畴与层级关系更直接,课型与方法关系更直接,具有四类成分、两个范畴的格局。这一格局中的语言、话语、语用范畴意味着“语言学类”,层级、课型、方法意味着“课程系统”。格局具有闭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建设的基本指标。

(三)相邻

课程系统与课程系统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应该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尽管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内部格局具有闭合性,但与相邻的课程系统应该有“友好”的界面,具有开放性。这个相邻的课程系统就是文学类课程。同样,文学类课程也具有范畴、层级、课型、方法这四类成分,语言学类课程对文学类课程的关系既有迹可循,又提升了复杂程度。例如从课型看,语言学类知识课与文学类课程可以具有平行关系、支持关系、互动关系,研究课、能力课与文学类课程也具有这三种关系。从范畴看,语言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工具性上,话语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文本性上,语用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创作性上。加上层级、方法等方面的关系,我们考虑诸如现代汉语课程与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关系、古代汉语课程与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关系、语言学概论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的关系时,既要面对客观存在的关系规律,又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存在的规律办事。

上述关系一般表现在两个方向上。大的方向是由层级、课型、方法三个成分构成的,小的方向是由范畴这个成分构成的。大方向上,要有课程目标,对课程目标进行定位概述,体系设计,并加以分项表述;要有课程计划,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优化整合,对课程功能加以试验论证;要有课程设计,为课程设计选定合理理念,规定系统思路,安排技术程序;要有课程教材,明确课程教材的概念定位,了解课程教材的一般原理,规划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要有课程方式,注意课型的选择,课时的分配,细节的安排。小方向上,要规定“语言” 的含义,对“语言”与“话语”“语言”与“语用”进行区别;要规定“文学”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进行区别;要规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对“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只有把握好两个方向上的各种关系,才能处理好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

不难看出,课程系统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是相邻关系。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古代汉语课是文言文课吗?古代汉语课是古代汉语言学课吗?古代汉语课是古代汉语言学课加文言文课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去落实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以现代文学课为例,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历史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和历史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的历史课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落实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再问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了,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的文学的意思吗?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和文学的意思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真正落实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

实际情况是,关于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产生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与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结构问题,在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

总体来说,语言学类课程是一套系统结构,既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又具有独立的分相意义,课程系统含有四类结构成分。一是范畴,包括语言、话语、语用;二是层级,包括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三是课型,包括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四是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操作过程中,要规定“语言”的含义,对“语言”与“话语”进行区别,对“语言”与“语用”进行区别;要规定“文学”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进行区别,对“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进行区别;要规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对“语言和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对“语言的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 只有把握好这些基本关系,才能处理好语言学类课程本身及其与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关系。

参考文献:

[1][4][7][8][以]莱维主编,丛立新等译.课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结构专业论文篇4

3.该文参考的文献资料充分且符合论题的需要。该文以xxx为例,重点探讨xxx。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格式规范,能较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运用来分析现实中的行政管理实践问题。但个别观点论证还不充分。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4.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观点表述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

5.本文以xxx为题,重点探讨xxx。选题符合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与专业特色,而且选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写作时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与主题联系紧密,而且参考的资料较新,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能较好地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来来分析行政xxx,在论证过程中,主要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但文章不足之处在与部分语句表达不清晰,论证还不够深刻充分,创新点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6.全文以xxx为题,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全文结构科学合理,逻辑性强,思路清晰,查阅的参考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要求。论证方法较合理。论证内容较有说服力。对问题的分析比较透彻。该生在论证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原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无论从选题上还是观点论证上都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但创新点不够。

7.本文以xxx为题,首先对xxx-的论述,然后在重点分析xxx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该文在选题上紧扣专业要求,文章结构科学合理,文章观点表达准确,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思路清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事例论证与案例论证。查阅的资料充分合理。不足之处解决问题的对策还缺少可操作性。

8.该文以xxx为主题,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和现实的社会价值。全文分xxx个大部分。首先对xxx进行了论述,然后重点分析xxx-。全文基本上都是紧扣主题来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该生较好的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xxx问题。语言较流畅,但观点不够精炼。在论证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理论论证方法与实践论证方法。观点表达准确,思路清晰,文章整体性较强。整体上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9.本文以xxx为主题,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且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该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全文共分xxx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xxx-,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xxx。在论证过程中,该生的参考文献资料与所要论证的观点及内容结合紧密,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与事例研究法。用词基本准确。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论据不够充分,还缺乏说服力,个别引用内容没有标明出处。

10.论文主题明确,语句基本通顺,层次基本清晰,观点表达基本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邓小平关于行政改革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格式基本规范,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但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部分论证内容与主题结合不紧密,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1.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2.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基本原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解决前面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13.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14.本文选题较合理,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内容论证也较科学合理,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15.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格式还不是非常的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16.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不深刻和全面。

17.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化解困境的有效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观点与主题的需要,实践论证还不够,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18.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9.全文结构基本合理科学,逻辑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合理,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从主题到内容符合专业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引文没有标著出来,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个别概念比较模糊,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0.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1.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较多。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2.研究xxx为题,充分的体现时代特色性。能为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价值。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显。在论证过程中能教好的将论证与案例论证结合起来。不足之处是部分论点的论据还缺乏说服力。

23.以xxx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xxx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要调整基本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 xxx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4.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识。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论文内容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结构较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25.本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又充分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需要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要分析论证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不仅充分而且与主题结合紧密。但格式欠规范,案例论证不够。(面试网mian4.net)

26.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xxx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xxx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27.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xxx的进一步发展。全文首先xxx的问题,然后分析xxx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分析出相关的xxx。全文结构恰当,思路清晰,观点基本正确。

28.论文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能很好的调查xxx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于论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思路清晰,层次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观点表达准确。研究原理采用恰当。在论证过程中能有效的将专业原理与要研究的主题结合起来。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9.本文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潜在障碍,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交际效果的建议(说具体一点)。作者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作出了思考。全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语言表达比较流畅。但是研究不够深入,分析比较抽象,实证和实例不够充分。但总来说,该生毕业论文已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毕业标准,同意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结构专业论文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与理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相比,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独特性。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理工科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显性的“硬”能力,如操控机床的能力、计算机水平等,而文科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隐性的“软”能力,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正因为文科类学生能力的隐性化和模糊化,研究起来颇有难度,很少有人对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进行探索。但是,廓清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利于有针对性地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方式、选择合适的实训制度、建立科学的高职文科学生能力评鉴体系,从而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职文科毕业生,使高职教育在文、理、工、医等各领域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全面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为此,对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实属必要。现尝试基于能力结构的心理学理论,依据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确立的相关因素,提出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模型。

1 能力结构的心理学阐释

从心理学理论来看,能力就是智力,而结构, 意指客观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所以,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结构一直是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各派心理学家致力解决的问题。不少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结构假设,比较有影响的有因素构成理论、三维结构模型、层次结构理论、三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其中,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因素构成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分析高职文科类学生的能力结构提供了比较有效的理论依据。

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两个因素组成的(1904),即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G因素是每一种活动都需要的,是人人都有的,但每个人的G的量值有所不同;所谓一个人“聪明”或“愚笨”,正是由G的量的大小决定的。由此,斯皮尔曼认为,一般因素G在智力结构中是第一位的和重要的因素。特殊因素S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不同种类的S,它们与各种特殊能力如言语能力、空间认知能力等相对应,每一个具体的s只参加一个特定的能力活动。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由一般能力因素G和某种特殊的能力因素S共同承担。斯皮尔曼用一般因素G来解释不同测验间的相关。他指出,不同测验测的总是一般因素G和某种特殊因素S,既然各测验都含有G因素,那么它们就必然有一定相关。

在二因素理论上,赛斯顿提出了群因素说。塞斯顿反对斯皮尔曼的强调一般能力的二因素说,而是认为:任何能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不相关的许多能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可以把能力分解为诸种原始的能力。塞斯顿对56种测验的结果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确定了7种原始的能力,即词的理解、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和推理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能力主要由以下7种因素构成:语言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逻辑数理智力,包括数字运算与思维思考的能力;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内省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2 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确立依据分析

心理学上的纯智力结构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人类的普遍智力问题,并没有考虑社会、教育目标、政策法规、专业方向、职业岗位要求等因素对某类特殊人群的智力能力影响,不能完全解决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问题,只能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指向。我们现在所探讨的问题是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智力结构问题,属于对特殊群体的智力结构探讨,因此,必须考虑上述因素对能力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培养要求,因此,在心理学能力结构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要确立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还必须寻找其现实依据。

我们认为,高职文科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确立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教育层次定位,岗位特征和相关政策等。如果说,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结构理论为我们确立高职文科学生能力结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么,教育层次定位,岗位特征和相关政策则为其提供了现实依据。

结构专业论文篇6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发表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将经济学的局部均衡分析法引入财务领域。至20世纪70年代,金融经济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不完美资本市场的新模型,但这些理论都建立在资产同质、债务同质的前提条件之下,并没有特别关注资产异质带来的专用性问题,以及股权与债务资金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这个假设与实际并不相符,不同类型的资产与不同期限的债务结构会对企业的财务、运营,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不同影响。所以,进一步研究公司的资产专用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关系应该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自然延伸和拓展。

遗憾的是,目前而言,探讨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关系的文章为数不多,且大多是从交易成本理的角度指出两者的关系,并没有再对两者的关系继续深入,所以对资产专用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的研究则鲜有。加之我国企业所处的融资环境及股权融资中遭遇的软约束,使得对债权融资的研究在我国更具有实际意义。企业的负债期限结构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资产专用性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会产生显著影响吗?而这种影响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启示呢?

因此,本文试图将资产专用性作为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1998年~2007年8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后,选择合适的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普遍性检验,从而得出最后结论。

二、文献综述

由于没有关于资产专用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相关文献,本文将首先对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文献回顾。考察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的历史演进,具有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然后再对债务期限结构进行文献回顾。

1.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

资产专用性最早由对特殊雇员间题的讨论的埃尔弗雷德.马歇尔所提出,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作为一种理论体系首先由Williamson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提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都试图把各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资产专用性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研究中,这样就形成了基于不同角度的专用性资产对资本结构理论流派。

国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两种理论流派:资源的战略管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的战略管理理论将专用性的资产看作公司的一种独特的资源,可以帮助公司在其产品市场上建立起竞争优势。这会影响到公司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选择。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司融资理论指出,对债务与权益的具体选择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资产专用性。

国外实证研究大多支持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的结论,其中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有:Srinivasan Balakrishnan和Isaac Fox就公司专用性资产和其他特点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企业专用性资产对财务杠杆差异的影响最大。国内研究则主要集中在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2.债务期限结构

债务的期限结构是指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之间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其主要理论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

国外实证方面的标志性研究有Guedes和Opler利用1982年~1993年美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影响公司负债期限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国内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研究其实不多。

三、实证检验

理论上不同流派基本赞成资产专用性与公司的负债期限结构负相关(见后文研究假设)。以下将运用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资产专用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关系进行普遍性和敏感性检验。而后,将实证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研究假设

承袭资产专业性于资本结构研究的方法论,本文将从资源的战略管理和交易成本两个角度对资产专用性与企业负债期限结构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从资源的战略管理角度而言,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企业正逐渐从依靠低成本或者垄断资源赢得竞争优势转向依靠创新展开核心竞争力较量的“超级竞争”阶段。专用性的资源是公司组织所拥有的有价值资源,也是公司维持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公司越易投资于专用性较高的资产,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率。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可避免的存在,当企业拥有较高的专用性资产时,债权人不会对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提高报酬率或追加限制性条款,因此企业向外界融资时,为了规避长期债务带来的交易费用的提高和债务到期时的现金压力,加之短期负债可以约束资产替代行为和防止定价偏差,就会多进行短期债务融资。

其次,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资产的不同程度的专用性水平会导致不同的交易成本,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对其资产保持一定的专用性是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和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产生差异,但这会使得该资产很难再用于其他方面。此时,债权融资的契约条款就会被逆向调整,债权人会索取较高的利息或者追加限制性条款作为高风险的补偿。如果贷方在此时坚持使用负债融资,那么这种交易的成本将会更高。就企业本身而言,长期债务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和更大的债权融资交易成本,可能抑制对高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但是对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又可以降低生产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并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所以债务治理将抑制公司对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换句话说,当公司想要投资于专用性资产时,通过短期债务筹集资金将更方便。

由此提出假设:资产专用性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

2.实证模型及变量界定

(1)被解释变量负债期限结构的计量

对于负债期限结构的计量,本文采用Ozkan等人的方法,用一年以上的债务占全部债务的比例,并用符号Y表示。

(2)解释变量资产专用性的计量

考虑微观基础的企业资产所涉及的内容将资产分为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本文主要是对非人力资产的专用性问题进行研究。采用Titmna和Wesses的做法,将销售费用与销售额之比作为资产专用性的替代指标。

(3)控制变量的计量

本文选取控制变量的基本依据是表1中各种债务期限结构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重点参考了国内学者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结果而得以最终确定,各变量定义表如表2所示。

3.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样本遵循以下原则:(1)选取1998年到2007年持续经营的沪深两市仅发行A股的制造业上市公司;(2)剔除ST、*ST、SST、S*ST和PT类处于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3)剔除1998年至2007年中任一年未被划分为制造业的公司,若不剔除这些个体,将使得所得样本为分平衡面板数据而影响回归结果的准确性;(4)为了保证所选个体的边际税率取值范围为0到1,保证税盾作用的存在构造检验税收理的前提条件,剔除1998年~2007年中任一年所得税不为正或者税前利润为负,以及少数边际税率大于1的公司。经过这样的筛选,最终选取沪深两市84家上市公司1998年~2007年的数据,共840个观测样本。研究中所用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模型的合理性检验

(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对各变量原值采用不同的面板单位根方法进行检验,所有变量或多或少的有几个指标显示存在单位根,因此这些变量可以看做都是不稳定的。一阶差分值的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除了SIZE和PE的Breitung指标之外,所有变量在远远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稳定的。然而Breitung指标的检验是基于面板同质,其所得的检验结果相对与面板异质而言,可信程度较低。所以,从不同方法对差分值进行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基本可以确定,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值都是稳定的,即所有变量都是一阶求积即序列,也就是说本文模型所用变量是非平稳变量。因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以判断是否可能属于伪回归。

(2)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Pedroni. Shiller & Perron , Perron ,Pierse and Snell 检验对时间维度非常敏感。同时如果使用Johansen进行多参数协整检验,滞后差分选择是敏感的。因此,在短的时间序列,Johansen 协整检验是不可靠的。因此本文采用Pedroni以回归残差为基础构造出7个统计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

资产专用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面板协整检验结果表明,Pedroni以回归残差为基础构造出7个统计量都在远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原假设:不存在面板协整关系)。因此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2.回归结果分析

(1)资产专用性和债务期限结构描述性统计比较

通过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知道: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以短期债务为主,长期债务和资产专用性的平均比例为17.37%和5.58%,中位数为12.06%和3.58%,表明长期融资比例较高的公司和资产专用性比例较高的公司均占少数。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对短期融资有着如此明显的偏好呢?首先从债务的成本角度而言,短期债务由于能够约束企业的资产替代行为及降低定价偏差的相对优势而使得自身的成本较低,作为理性的债权人,会将此反映到债务资金的价格中,即长期债务的成本较高,短期债务成本较低。其次,长期债务较之短期债务更高的利率也可以看成是其高成本的补偿。企业从降低负债融资成本的角度出发,自然会选择利率较低的短期负债。

(2)回归结果

采用HAUSMAN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从HAUSMAN检验的结果可以确定:本文的面板数据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最后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回归结果可知,资产专用性和债务期限结构关系的随机效应回归方程支持了负债期限结构中的成本假说、期限匹配假说和税收假设理论,信号传递假说的结论则没有在本模型中得到支持。回归方程中资产专用性的符号为负,且在远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说明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的负债期限结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其长期负债的比例越小,与前文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

资产负债率的符号为正,支持了Myers(1977,1984)关于债务期限与杠杆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的论断。其它的内部因素:资产期限、杠杆水平、企业规模和税盾作用这些前人研究较成熟的企业内部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方向与预期方向一致。企业资产期限、杠杆和规模与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说明企业的资产期限越长、资产负债率越高或规模越大,其将会倾向于发行越多的长期负债。公司的债务税盾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说明边际税率更低的企业倾向于选择长期负债,此结果支持了税收理论。

公司质量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不显著,没有支持信号传递理论,但是其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方向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这并不能说明信号传递理论的错误,而只能说明公司质量优劣的信号对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决策的影响并不重大。从对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的表4可以看出,市盈率的平均值为58.583,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市盈率相差较大;中位数为32.672,市盈率较均值更高的公司占了大多数,这也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其所传递的信息的可靠程度本身就值得质疑。

3.敏感性分析

上文的回归检验中,被解释变量中的长期负债直接采用了企业的“长期负债合计”科目所列示数值,但是从企业债务政策及其实际选择看,流动负债项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只是因为债务的自然到期而被归到流动负债项目之下,在性质上仍然属于长期债务,这样分类才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债务的真正性质,以及企业对不同期限债务的实际决策。因此,用(长期负债合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总负债表示债务期限结构应该更合理。在进行了这样的变换之后,所得回归结果与上文基本是一致的。

五、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企业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关系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借鉴其研究的方法论,采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专用性资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在控制其他众多因素的条件下,得出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论:资产专用性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即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企业应该使用更多的短期负债来融资。

资产专用性是影响我国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因素,其次才会考虑负债期限结构与资产期限匹配、权衡长短期债务成本、税收税盾作用和成本。需要指出的是:从研究结果中发现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与其资产期限是呈显著正向关系的,且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普遍偏高,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普遍较少,也意味着上市公司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的倾向。因此,从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角度来讲,当前应积极发展长期债务市场努力降低上市公司进行长期债务融资的成本,从而诱使其借入更多的长期债务,以便有更多的长期资金用于其长期资产的投资,从而切实提高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限制,本文只选取了一个指标来衡量资产专用性,这就无法保证本文所选取的资产专用性的替代指标可以完全反应公司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因此,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便是完善测度企业资产专用性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青原 王永海: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来自中国制造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6(7),66~72

结构专业论文篇7

摘要: 过去一年中,结构总体组承担了包括结构总体、壳体结构设计、分离仿真、地面设备、燃气发生器、管路设计、火工品等在内的七个专业,在工作大幅增加、专业迅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个人思考,进行及时总结,探讨班组建设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Abstract: In the past year, the overall structure group consists of seven specialties including overall structure, shell structure design, separation simulation, ground equipment, gas generator, pipeline design and pyrotechnics. In the process of work increasing and rapid expansion of specialtie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opin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team management measures.

关键词 : 结构设计;班组管理;得与失

Key words: structure design;team management;gain and loss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40-03

0 引言

班组是科研生产工作最基本的单位和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班组管理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发挥组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科研积极性,合理组织人力,高效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预研工作、专业能力建设等任务,全面提升核心能力,支撑研究室乃至中心的快速发展。

过去的一年中结构总体组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由于工作量大幅增加、专业迅速扩张,忽略了结构总体专业建设和人员培养,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会制约班组长远发展。班组长既是管理链条承上启下的组织者,也是梦想成为现实的执行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推动班组建设和专业发展有着“1+1>2”的作用。

1 班组构成及特点

1.1 班组构成

结构总体设计工程组,现有7个专业。共有10名员工,7男3女,博士3人、硕士7人,平均年龄30.4岁,有8名员工是近2年调入的,1名员工是2012年新入职,是一支男女比例均衡、专业背景多元、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科研性团队。

1.2 特点分析

工作承担方面由于和总体专业关联度较大,需要和各分系统进行协调,具备配合快速论证、快速响应的能力;同时从产品研制、样机生产到布局设计、总装出图,接口协调量大、工作内容繁琐。其次,属于下游专业,在项目论证不充分、没有足够的输入条件时,难以开展设计工作。人员专业方面总的来说具备机械类相关设计经验及工具使用能力,但缺乏结构总体专业基础、质量意识不够、专业接口及流程不清晰、工程经验欠缺。这些都是结构专业建设的硬伤。

2 取得的突破与收获

过去一年,结构总体组承担了包括结构总体、弹体结构设计、分离仿真、地面设备、燃气发生器、管路设计、火工品等在内的七个专业,其中分离仿真和电缆总装两个专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收获,对于推动项目进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首次完成基于弹性压缩的长行程多约束分离仿真与协同设计,较之前仿真增加了弹性压缩、约束条件增多为148个,给出了出筒速度和姿态及适配器安装位置的优化建议。首次完成部段对接强度计算,对部段对接形式及数量提出修改建议。首次完成电缆布局,给出了电缆分支长度,为电缆生产提供条件。这些专业的建立与发展对项目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锻炼了人员专业能力,符合当前做演示验证工作的要求。

3 存在的问题与制约

一个仅有10人的班组在2年之内,增加了包括结构总体、弹体结构设计、分离仿真、地面设备、燃气发生器、管路设计、火工品等在内的七个专业,大多数人没有设计经验,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研制流程,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培训,很多专业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这种快速“催肥”、一口吃个胖子的做法也会产生很多后遗症。

3.1 结构总体专业成为制约项目顺利研制的短板 对于结构总体专业的定位可以概括为结构布局、接口协调、仪器电缆总装。这些工作大多不直接面对产品,没有量化的衡量标准,看上去有些宏观,但实际上这些工作却是产品研制、加工生产的基础。结构总体专业做的好,可以节省研制时间、降低方案反复风险,从而间接降低研制成本。

但目前结构总体专业做的有差距,成为制约项目顺利研制的短板。某项目论证初期,结构总体布局时没有留出足够的余量、没有对象限做出明确标识,便让弹体结构开展设计,设计完成后各舱段象限无法对准、结构空间不满足总装要求,又将工作重头来过,耽误了研制周期,也浪费了人力物力。

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思想上没有认识结构总体工作的重要性,总认为见到产品的工作才是重点工作。没有按照型号研制流程开展工作,在结构总体工作尚未完成时便开展弹体设计。专业能力欠缺,对于结构总体具体工作内容不了解。

3.2 专业方向过于发散使得深入论证无法实现 10个人7个专业,很多专业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分离仿真和弹体结构设计当属做的较深的专业,但是目前只能完成冷分离计算,对于热分离、封闭式级间分离、柔性体分离弹性变形等尚未掌握。弹体结构设计目前只能完成金属壳体静强度计算。火工品专业只能编写一些简单的方案;结构总体布局缺乏经验,时常出现方案反复。

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专业分工不合适,使现有专业人员优势不能完全发挥。(例如,燃气发生器属于动力专业的范畴,现有机械设计出身的人员对其性能不了解导致任务书无法提的准确、到位。)专业太多,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精力分散、专业无法深入论证。项目总体论证工作太浅,使得结构这类下游专业缺少输入条件。

3.3 专业积累与传承不够使得成果申报更加困难 过去一年,结构组申报改进奖2项、专利受理2项、6篇。在其他各组中排名偏后,在班组成员职称评审时比较吃亏。同时,各专业间交流较少,分离仿真有2人负责、电缆设计及总装由1人负责,当有多个项目开展论证时,人员无法调配。

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成果申报缺少规划,没有积极提炼、主动申报。专业积累与传承不够,没有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 “鱼”与“熊掌”兼得与否

七大专业的工作和人员培养的落实,快速论证的要求和专业深入的矛盾,“鱼”与“熊掌”究竟能否兼得?

任何组织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围绕组织的发展目标,来发挥大家所长!从目前结构总体组的现状来看,无法实现两者兼而有之,当务之急是梳理出核心专业,重新优化专业分工,加强结构总体专业建设,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出合格的结构总体人员,掌握结构总体设计方法,确保在后续的研制中不再出现设计质量问题,这才对得起结构总体组的称号。在此基础上,拓展专业,逐步实现一专多能人员的培养。

5 班组管理后续改进措施

第一层次:要落实PDCA过程,即在策划、执行、检查、落实每个环节上根据现有规范开展工作,并落实到人;第二层次[1]:规范、严格、创新、团结、执行有机结合的过程落实PDCA管理,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保证即使班组长更迭也不会影响班组建设成效。

5.1 重新进行专业分工,强化结构总体专业建设

取消燃气发生器和管路设计专业,成立结构总体与分离仿真专业化小组,设立负责人,针对三室重点项目梳理结构总体、分离仿真专业工作内容,按研制阶段梳理输入输出文件。结构布局全部采用坐标系安装方式,各项目结构总体建立骨架模型下发分系统开展设计使用。

邀请专家进行分离与结构总体设计培训,并针对项目论证中的仿真结果和三维模型进行现场指导,避免培训的表面化与空泛化。邀请软件公司进行三维电缆总装培训,并针对特定项目完成三维电缆布局设计。

5.2 建立模型库与知识卡片,支撑项目快速论证

将单机三维模型按照项目及系统进行归类,形成模型库,编制归档目录,在项目论证初期,可参考同类完成快速结构布局。编写知识卡片,每周两期,由组员进行搜集整理,及时,供大家进行学习参考。建立新人入门指南,使新员工快速上岗、快速成长,避免传统“传帮带”模式造成的知识流失。后续将组织编写总装/靶场工作日志,将发射场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固化下来;编写设计要素,提炼出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注重从实践中总结。

5.3 与工程接轨,增强型号研制经验

针对工程经验欠缺的问题,确定了“与工程接轨、向工程学习”的目标,组织开展样机/模装加工厂实地培训、到总装车间参观学习总装流程、选派员工代表赴先进单位进行培训、选派员工参观某发动机试车试验等,这些实践锻炼机会使员工专业技能实现了从纸面论证到产品研制的跨越。与先进班组建立联谊小组,开展系列培训和交流,拟开展专业知识交流、班组文化交流、班组联谊活动等内容。培训与交流只是提升专业能力的辅助手段,真正要提升专业能力还是一句话“好设计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为此结构组结合演示验证产品研制、产品生产严格按照研制流程开展工作,从输入输出文件到总装图纸绘制积累宝贵经验。

5.4 发挥专家作用,加强质量控制

重要项目关键节点复核复算,并召开评审会,例如复合材料舱、头体分离仿真分别进行了复核复算。发挥专家作用,形成总体报告出组讨论、重点报告出室讨论的制度。产品总装及验收过程不仅采用表格化控制、还形成跟产日志,时时反馈进度及问题。后期将增加质量考核权重,提升员工质量意识。

5.5 以策划促落实,加强成果申报力度

年初时进行专利、奖项、论文等成果申报统筹策划,每一项成果指定专门的申报人,在项目论证过程中积累素材,提炼创新点。将论文编写要求作为考核指标下发到每个人的责任令中。

5.6 文化引领,打造团结和谐的班组文化

结构总体组新制定了组徽、为每名员工定制组衫;开展了快乐基金活动,为每一名成员庆祝生日,确保每月组织一次活动;开展亮点员工评选活动,每月树立典型并在月度考核中进行体现。后续还将通过组织技术交流,建立横向项目组等方式加强与其它班组的沟通和合作;通过组织组内建家及家属交流,增强家属对员工工作的理解,使班组融合凝聚,形成合力。

6 结束语

结构总体组在取得收获的同时,在结构总体专业建设、复杂翼面结构设计、分离仿真计算等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些都是我们亟待努力的目标,随着项目开展演示样机研制、飞行演示、湖态航行试验的开展与深入论证,结构组专业能力会取得更大的提高,定能成为院内具备影响力、专业扎实、骁勇善战的结构总体设计团队。

参考文献:

结构专业论文篇8

本研究在访谈的过程中,从专业教师的言谈和配合访谈的态度我们得出结论:旅游专业地位与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存在关联。旅游专业是即将被砍掉的专业、边缘专业和一般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师更容易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重组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师心目中专业发展是生命力,如今专业即将没有了也就等于没有了方向,原先的知识结构需要重组才能成功转型,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有的院校在进行专业群的建设中,旅游专业被砍掉或者萎缩势在必行,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只有转行发展其他专业才是出路,所以知识结构必须要重组。

而旅游专业是重点专业的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重组并不是很关心。有30%的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重组表示不理解,有70%的教师认为知识结构重组非常必要,但是多数人对怎样进行知识结构重组却并不是很了解。调查中我们发现,旅游专业是重点专业的院校,教师因为没有生存危机,所以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是否需要调整不是很关心。很多教师的想法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重组自身知识结构不是很热心。因为,重组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大多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因而一线教师缺乏动力。

二、专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需求探讨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湖南省开设旅游专业的28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和相关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形式采取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形式,探讨不同专业地位下的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需求。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调研人员及时做好访谈记录,然后借助于文本挖掘软件ROST CM6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得到全面的师资结构重组需求分析,包括师资是指结构重组意愿、需求影响因素以及需求差异对比三个方面。

文本挖掘软件ROST CM6是由武汉大学博士沈阳研究团队所发明的一款文本处理软件,研究者利用此软件可以对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检索、归纳、标量和引用,同时可以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包括词频分析、频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鉴于ROST CM6文本挖掘软件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近年来对受访者态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已经得以运用。

(二)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访谈人数和访谈内容的有效性共得到185篇访谈记录,将访谈记录整理做成文本文档,然后应用文本挖掘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处理分析。

1.词频分析

通过ROST CM 软件的中文词频分析对185篇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分析,得到50多个高词频特征的词,本文选取了前16个高词频特征的词,如表1所示。

通过词频分析,我们得出旅游专业教师在访谈中比较关心知识、掌握、重组、实践、教师、培训等的相关问题,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重组问题有些一致的看法,侧重于高词频词的各个方面。

2.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

通过对样本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得出关于主要高词频词的网络矩阵(如图1所示)。通过此网络矩阵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教师知识结构重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学校、社会和管理部门;专业教师对知识的关注主要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教学知识和潜藏知识,对知识的把握主要局限在掌握和上好课的层面。很多教师理论知识熟练,知识面较广,而旅游实践知识仅局限于应付上课;教师培训不多,很多教师建议学校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另外,教师的学历水平对教师的知识结构重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并且专业地位对教师知识结构重组方式问题影响不大。

3.情感分析

本文对样本进行情感分析,得到教师对知识结构重组的情绪分析。(如表2、表3、表4所示)其中积极情绪57.14%、中性情绪35.71%、消极情绪7.14%,发言总数为34.

分析发现,湖南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重组的积极性较高,尤其对“加强专业实践知识学习”和“参加培训”情感分值很高;知识结构重组的影响因素也有共识,主要是学校、教师、管理部门等因素;负面情感主要集中在“上好课”和“应付上课”。

4.总结

通过数据挖掘软件ROST CM6对文本进行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旅游专业教师普遍有知识结构重组的需求,但对如何重组确没有什么具体想法。(2)影响知识结构重组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学校和管理部门。(3)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已经比较全面,实践知识匮乏,却忽略了知识的与时俱进。(4)专业教师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很多学校出于费用的考虑,不太注重旅游专业教师的培训,很多教师很难有机会出去培训。

三、专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对策

(一)提升旅游专业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实施者,教师的自我成长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如果教师不注意自我提升,那么专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应清醒的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制定终身学习计划。专业教师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关心专业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提高旅游专业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如鼓励科技创新,奖励相关科研成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旅游专业教师自我提升有章程可依。

(二)加强旅游专业师资培训

学校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应把师资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来做,纳入常规教学工作中,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并且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从原先的几个人扩展到一批人。如学校定期组织师资培训,频度要像每周开例会一样,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要参加。培养一种学习的氛围,让专业教师觉得不学习就人人自危;管理部门可以组织范围广规模大的全省性质的师资培训,如国内外访问学者、骨干教师培训、各种研修班等,开阔旅游专业教师的视野,并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结构专业论文篇9

1.1教学内容与专业应用脱节笔者对上述8所学校的地科专业的基础信息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见表1),发现8所学校的地科专业成立时间比较晚,集中在2002年至2006年,而且依托学科多为地质学、勘察技术、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计算机学科方面有经验的教师。目前大部分从事数据结构教学的教师来自于计算机学科,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计算机学科的专业知识,但缺乏的是如何把数据结构同其本专业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误认为学习数据结构仅仅是为了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而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没有直接联系。

1.2学生的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数据结构就教科书的内容而言,主要介绍一些算法,理论性强,大部分算法只给出主体的部分,通常采用伪代码、C语言或者类C语言描述,如果没有很好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在上机实践中编写完整程序去检验算法[2]。目前,地科专业学生不重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导致其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影响其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实践。

2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2.1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由表1可知,8所学校地科专业的专业特色各不相同。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把地球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与数据结构理论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明白数据结构课程在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2.2注意前导课程的复习针对学生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在数据结构正式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复习一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知识,如数组、指针、函数(特别是指针做函数参数)、结构体等[3]。然后,对刚进入本课程学习的前几个算法给出完整的程序并加以详细讲解,使学生理解算法和源程序之间的关系。

2.3协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关系为避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程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不一致而导致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差的情况发生,需要保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一致、编译平台一致。在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编译平台环境中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完整程序去检验算法的能力。

3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3.1加强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力度首先需要加强地科专业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力度。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不是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为数据结构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扎实的应用基础。根据这种情况,在这一模块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微调,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几章“数据结构”的基础内容,在数据结构课程正式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复习一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使两门课程内容顺利过渡和衔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也使两门课程融会贯通。

3.2培养学生算法验证能力在第一模块的基础之上,学生还必须理解数据结构基础理论,具有算法验证的能力。简单地说,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对于学习数据结构的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理解数据结构中的各类定义,抓住研究数据结构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在研究一种数据结构时,要掌握它的逻辑和物理关系,逻辑关系在其定义中阐述,物理关系在它的存储结构中说明。另外,数据结构学习一定要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代码实现,虽然有时候学生理解算法内容了,但是实现上面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解决这些困难会帮助学生提高算法验证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结构专业论文篇10

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首先,高职整体学科专业结构尚缺乏科学、有力的规划和协调。一方面学校之间的学科专业发展很不均衡。另一方面整体学科专业体系的质量、内涵和层次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与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和数量相比,还很不相称。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也未能充分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批专业。学校内部有利于这些学科专业发展的微观运行机制不够成熟和完善,所以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及时适应产业发展趋势。

其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机制不完善。政府对校企合作组织模式的引导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准则和规范,推动校企合作的政策、经费不到位,促进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和服务机构不健全,因而不能从根本上促进产业发展导向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导向之间的互动。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的职业需求不断涌现,一些传统职业逐渐走向衰退或消失,需要优质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产生制度效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训设施具有某种刚性特征,无法在专业之间灵活地加以转换,新设备的投入和旧设备的废弃必然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企业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当未能实现赢利或保本,其合作的积极性就下降。另外,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企业需要在一定时间看到成果,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企业短期内经济效益的矛盾,也直接降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已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仅是学生实习、聘请兼职教师和员工培训的浅合作,迫于外部压力,如政府的规定、主管部门评估、社会舆论、学生就业需要以及人才需求等因素,而采取“应景”式做法。企业没有把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的价值链中,大部分院校更关注自身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促进职业教育专业与地方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考

由于社会需求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体系,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长效性、教育的超前性以及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并结合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大规模、经常地对社会所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一方面有利于职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协调,另一方面职校可以根据预测结果,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减少专业设置的被动性和盲目性,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市场紧密对接的有效经验,进一步下放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权和调整权。促使职业教育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创新的专业发展新模式。引导职业学校结合本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根据本地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专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改造和整合,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加大对传统专业改造力度,以不断适应地区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需求,增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竞争力,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的有机对接。

2、立足地方经济,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要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就必须建立政企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由政府搭台,财政出资,整合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民间资源和境内外资源,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将校企合作通过公共政策转化为近期和长远的现实利益,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在横向实现职业院校与支柱产业联合办学。在纵向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体化,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3、科学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专业与产业的结合度。以产业结构对应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应与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才能有特色,选择设置既有自身学科优势、又有旺盛市场需求的新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实用型的创业人才,服务产业行业,促进学生就业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应把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结构提升、市场机制完善和政策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统筹起来,通过学校、市场、政府、体制的系统作用和相互完善,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当地经济结构对接的合理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

[2]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

结构专业论文篇11

一、按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研究型大学课程结构体系、应用型大学课程结构体系和职业技术型学校课程结构体系

1.研究型大学课程结构体系的主要特征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主要特征:人格健全,知识习得,思维训练相协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顾;理论、技术和应用相照应;学术研究和社会责任相协调。设置的原则:在课程体系中体现情感教育和人格培养;课程体系中要体现真、善、美的原则;突出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课程内容和形式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建立民族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两栖课程。

2.应用型大学课程结构体系的主要特征和课程设置的原则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环节;以知识的应用性为导向,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学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区别于高等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根本点。

3.职业技术型学校课程结构体系的主要特征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主要特征:凸显多样性,打造立体化的精品教材;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课程组织以实践为中心;课程的实施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体现示范性,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设置原则:以相关职业标准为范围组织教学内容,以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要求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以项目、任务或过程来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课程的构建只有强调“职业岗位”的特色,突出“能力培养”的重点,才能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按课程的结构体系分为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

1.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也称必修课是某一专业计划规定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必修课是保证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基础教育课程是指对学生普遍开设,在开发心智,着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育的一种非专业课程,重点包括人格培育课程和基本技能课程,主要有军训、计算机、外语、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锻炼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两类构成,主要是专业原理性知识构成的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形成迁移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基础。

3.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是指同专业基础课有直接联系的专业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及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每个专业方向都有不同的选修课程模块。充分吸收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结合学校优势和地方特色,把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形成一定结构。鼓励学生选修本人感兴趣领域的课程,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4.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专业实践课程贯穿教学全过程。它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与认识和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

5.选修课程体系

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受教育的程度,有选择的学习专业计划中规定的选修课程,但这种选择是有限的。属于个人倾向课程,是在保持主干课程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灵活地选择课程。学校可以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择、可以职业规划进行跨专业选择、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兴趣选择设置课程。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为拓宽专业领域,获取就业机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按照课程模式分为模块式课程体系,平台式课程体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和项目化课程体系

1.模块式课程体系

“模块式课程”就是按照学科的内在有机联系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优化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的一个个课程模块。模块式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若干完整的模块组成。模块与模块间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作用,横向联系,从而组合成具有更高目标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模块中既有学科知识体系又有专业能力体系,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4]。

2.平台式课程体系

是一种按专业大类设计的课程体系。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主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即“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平台式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构成,三者既相互联系又逐层递进。

3.“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是二者合一的课程结构体系,由三个层次不同,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由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任意选修课程模块构成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通常情况下,平台结构课程体系适用于口径较宽、统一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而模块结构课程体系是将传统的专业课按性质及社会功用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若干专业方向模块,适用于口径较窄、灵活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4.项目化课程体系

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化课程体系并不仅仅指项目课程,而是指以项目课程为基本思想所开发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广义地可以把普通文化课程也纳入其中。

高等学校课程结构设置的依据和原则,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难免出现一些矛盾,还需要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通过实践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蒋永梅.研究型大学本科体系构建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结构专业论文篇12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也是培养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使用面宽、创新意识浓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将企业需求和学校需求统一起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其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根据生源个体差异来设置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

专业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应该遵循:(1)课程设置多维性。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又包含职业教育元素,侧重技术、技能及知识的应用性。(2)课程开发多元性。培养目标、市场需求、行业规范、学生特点,构成课程开发多元性。(3)课程目标定向性。遵循“鸟型不离卵”原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课程目标的应用性始终不变。(4)课程形态的自组织性。在知识体系中,基础理论处于稳定层,专业理论处于亚稳定层,技术知识处于不稳定层。因此具有职业性、技术性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其课程形态须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5)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由模仿性实践向开发型、智力型、创新型实践转换。(6)课程体系模块化。主要解决人才培养周期长和市场需求变化快之间的矛盾;解决知识适应性与职业岗位针对性矛盾;解决学生个性与课程计划相适应矛盾。(7)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于体现人的自我实现,课程设置多类型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要以能力为中心。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在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实现“以能力为本位”是构建其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要求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而综合性更加注重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它要求学生将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不同的学科提倡追求彼此之间的关联,相互补充,从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改变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对于选择性,主要是针对地方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言,它要求课程的多元性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来突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从而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均衡性保证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平衡,综合性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宽口径,选择性突出了课程结构的差异化。三者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充分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色。

基于以上考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应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着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以高级职业资格认证为载体,强化职业技能和现代应用能力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结构设计不能一劳永逸,应适时调整课程,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现实性、现代性、可操作性。

三、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探索

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专业纵深“I”型结构,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某个专业服务;专业分支“丫”型结构,理论基础是为同一类多个专业方向服务;基础宽厚“A”型结构以基础面广、根基扎实为特点;纵条“M”型结构,以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依据决定课程内容与课程排序,针对性强;倒“T”字形结构,用于专业方向单一、专业面较窄专业;“山”字形结构,适用于专业方向较多的专业。

根据以上课程结构多种类型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构建的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见示意图),既体现了“A”形、“Y”形结构的特征,又包含了“M”形、“山”字形结构元素。同时破除了学科之间的壁垒,突出了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个性发挥、重在素质教育、技能培养、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

1.基础理论素质模块。理论素质模块的构建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也兼顾了生源基础理论知识差异化现实。三个子模块中分别设置若干基础理论课,虽然部分课程名称相同,但学分不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标准不同,供学生自选。

2.人文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人的政治修养、敬业精神、诚信、责任心、行为规范、法规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道德。同时提供了文理科学生互补的学科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示意图所示,人文素质模块是支撑“人”字立稳的支柱,该支柱缺失,“人”字就会立不起来,自然倒下,因此任何类型层次的教育,必须重视先树人后成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3.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模块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它紧扣培养目标分解成为四个子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知识范围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桥梁与纽带作用。专业技能培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技能在求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语水平等正是学生进入职场的教育资本。面对这一现实,通识能力培训专门对学生设置了外语、计算机能力提升相关课程和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加以选择,全方位拓展个人就业能力,为学生尽快就业提供一条快捷通道。实践实训课是专业素质模块的关键环节,它让学生亲自顶岗操作,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实训课进行匹配,使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应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提升实践。

从示意图看出,基础理论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好比人的左腿和右腿,专业素质模块好比人的整个上身。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其中,人文素质模块是做人的基础,理论素质模块是知识的铺垫与承接,专业素质模块是培养目标的核心。

四、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的特点

1.正视学生的差异。应用型本科教育生源质量整体参差不齐。因地域因素、政策因素,许多学生入学起点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充分考虑了这点,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设置,依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在每个子模块里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采用分层教育的教学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例如,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差异制定不低于最低学分数要求的教学标准,由老师指导在三个模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给学生搭建了较宽的课程选择平台,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大模块中,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课程构成,使“人”字形课程结构的组成有骨有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基础情况以及个人的志向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课程设置配套弹性选课制度及学分制度,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及修读方式。

3.注重人文教育培养。由于社会功利主义现实的侵蚀,伴随着人成长过程的各阶段教育过分强调分数的价值,教育的客体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漠视了学生人格的塑造,扭曲教育的本质,从而造成学生竞争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失衡。因此将人文素质模块视为“人”字形的支柱,缺少这一支柱人就会自然倒下。该模块重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独立思考,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看出,“人”字形课程结构十分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将其视为整个人才培养的根基。

结构专业论文篇13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是关键。高校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七大要素,其中,培养途径的选择与实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及其体系,它合理与否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高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构建原则,科学设计出适应自身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课程体系概述

目前,关于高校课程体系概念的主要观点有“要素系统说”、“内容实施说”、“关联整体说”。这些观点只反映了高校课程体系的部分特点。整体上说,高校课程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模块化,课程体系是结构化了的课程,必然是由具有若干特定功能的课程模块组成;(3)系统性,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要素构成应体现系统性,确保系统最优;(4)开放性,课程体系一经构建它就会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但是它不是静止的、孤立的;(5)层次性,课程体系由不同层次的课程单位构成,对应地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鉴于上述,高校课程体系是一个高等学校为了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构建的由若干课程元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开放系统。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课程元。在微观的单门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它是指课程章节内容,在中观的学科专业、大类专业和学校课程体系中它是指单门课程,在宏观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它是指具体学科专业。与之相对应,高校课程体系就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本文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指中观层次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采纳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提升计划、创新实验班等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经验,充分吸收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双语课程、精品开放课程、核心课程等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优化课程体系,全方位更新课程内容。与之同时,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也要有适当的前瞻性。例如,要实现某种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就要在原有课程体系和现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构建凸显培养新型人才类型的课程体系。再如,若要构建某些专业核心竞争力,就要依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发展性地构建课程体系。

2.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过多的专业教育造成知识范围过小、岗位适应面较窄的问题,又要考虑过多的基础教育造成专业方向不易明确、在学制之内难以完成合格人才培养的问题。对于口径宽的专业,一进校就定专业,在一定阶段之后再分方向;对于口径窄的专业实行大类培养,先模糊专业身份,在一定阶段之后再进行分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允许本、硕专业打通设置课程,为复合型人才和贯通性人才培养提供机会。此外,在教育时间的分配上以专业素质的训练为主,在教育内容和途径上则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与普通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包含多重内容,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之外,还包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体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身心素质的养成和完善。这些目标的实现要重视理论课程的设置,使学生用较多的时间把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学好,切实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也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加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被分散在各门理论课内,处于从属地位的现象。这些目标的实现还要逐步加大本科生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4.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注重学生“公平”和“个性”发展落实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就是要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设的课程,所有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程的设置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设的课程。它把不同专业方向及侧重的课程内容提供给不同的学生,允许学生选择课程,以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适应学科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这两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公平的、个性化的发展。

三、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将若干课程元组成的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课程单元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整合。下面笔者就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谈谈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是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它在横向上构建了理论、集中实践、B学分5等“三个系列”,纵向上构建了基础、专门、综合等“三个层次”,总体上形成了“横向三系列,纵向三层次”,包含公共基础模块、学科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及方向模块,认识性实践模块、专门性实践模块、综合性实践模块,B学分基础模块、行知与发展模块、提升模块等九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还要优化结构学分比例。一是减少结构总学分。二是调整“横向三系列”课程体系结构学分,使其比例大体上为10∶3.3∶1。三是在结构学分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理论课中选修课的比重,使得选修课的比重不低于25%;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使得实践课占课内教学比重不低于25%;增加B学分中创新学分的比重,使得创新学分的比重不低于25%。此外,纵向上,均衡设计课程进程,使得课内教学(即理论课和集中实践课的教学)每学期不超过25学分。

2.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1)理论系列课程体系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分为必设课程和选设课程两个类型。必设课程由全校统一要求的普通教育课程和院系教研部设置的专业教育课程组成。前者包含大学英语课程、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后者包含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选设课程主要由全校统筹的普通教育选设课程和院系教研部设置的专业方向课程组成。前者包含数学类课程、物理类课程、电子电路类课程、信息类课程等,后者主要是指专业方向课程。(2)集中实践课程系列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由院系教研部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类型,其内容涵盖集中实践课程体系三个系列,具体包含了认识实习、企业调查、集中上机、专业实习、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类型。(3)B学分课程系列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课程由学校统筹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类型,其内容涵盖B学分课程体系三个系列,具体包含了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工作与公益劳动、认识实习与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卫生教育、科技创新、文体活动、技能认证等课程类型。

3.课程体系内容的整合。一是校管课程体系的整合。(1)校管基础课程的整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采用“8+4+x”模式,其中,8、4、x分别是指必修学分、限选学分、任选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践课程学分的比重不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总学分30%。整合人文素质类课程,在保持人文学分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将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成小型课(1学分、16学时的课程),增加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将学校统筹的选设课程分类设置课程模块并设定基本标准,供开课单位选设。此外,还整合了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内容。(2)校管B学分课程的整合。B学分课程主要对应着实践育人中的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在将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文体活动,课外技能认证。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科研研究训练、学术论文或研究成果撰写与发表等纳入课外科技创新课程体系。进一步将课外文体活动课程体系细化为文化、艺术、体育三大类活动,其中文化类活动主要包括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各种主题演讲赛、辩论赛、读书活动、征文、讲座或学术报告等;艺术类活动主要包括参加校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各种艺术竞赛和展演或汇报演出等;体育类活动包括除运动会之外的其他体育比赛活动。此外,还将各种专业资格认证证书的获取纳入创新学分。二是院(系)管课程体系的整合。(1)大类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整合。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学院,应在校管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大类所涵盖的专业的差异,尤其是在专业优势特色的差异、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差异、就业率高低的差异等,科学统筹院(系)内外教学资源,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形成经济适用的大类培养课程体系。(2)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整合。专业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整合课程资源,设置能反映专业核心内容的大型课、巨型课(大型课是指学分大于等于4但小于6,学时大于等于64小于96或教学周大于等于4周小于6的课程;巨型课是指学分大于等于6,学时大于等于96或教学周大于等于6周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真正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设置新生研讨课或微型课(即学分为0.5,学时为8的课程),该类课程是由学科专业领域知名专家以学术讲座、专题方式开设的,以反映学科前沿最新发展内容为核心的课程。此外,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和量力设置创新实践课程;对于宽口径的专业,还可合理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形成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3]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巩建闽,肖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