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细胞病理学论文实用13篇

细胞病理学论文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1

干细胞(Stem Cell)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按照干细胞功能可以将它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1]。按照其分化潜能和来源不同,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2]。

干细胞研究被称为二十一世纪七大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它在近年来取得的突破,为罹患重病和不治之症的病人带来了希望。目前,除某些种类的干细胞治疗,如骨髓干细胞在治疗白血病患者时已作为临床常规应用外,大多数干细胞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3]

成体干细胞主要通过细胞移植的方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和构建人工组织或器官。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该手段可以治疗组织、器官损伤和许多疾病。[2]

1 干细胞治疗疾病举例

1.1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4]

1981年,Evans等[5]首次成功从延缓着床的小鼠胚泡建立了多能干细胞系,这些细胞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并且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被称为胚胎干细胞。

在临床上,Piccini等[6]将人类胎儿脑组织移植到帕金森病患者,有效地改善了临床症状,国内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胚胎干细胞的应用价值。[7]

胚胎干细胞的优势在于其具备无限增殖与分化的能力,但是存在着伦理学、来源缺乏等问题。

1.2 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是基于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的发现及其在其他领域所取得的成功。但由于胚胎干细胞从伦理上和细胞的分化变异上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进入临床仍困难重重。现在研究重心已转移到成体干细胞尤其是自体干细胞的治疗。[8]

2 干细胞治疗相关伦理问题

从以上疾病小例中可以看出,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抛开其科学上的优劣不谈,伦理上存在的巨大争议确实也成为了干细胞应用上的一大难题。

2.1 不同国家对不同来源干细胞的政策 见表1。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人们对干细胞治疗疾病是持一个乐观的态度的,但是由于干细胞的特殊性,及其受到伦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干细胞治疗疾病的问题在伦理学上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

应该说,持有一个乐观的态度,是存在伦理学争论的主要原因。因为乐观的态度必然抱有一个应用于实践之中的想法。但是支撑这个实践应用的因素又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发展本身。一个合格的产品必然还具有其社会效应,社会效应就必然伴随着人类的各种不同的因素来影响作用它,如伦理、利益等等。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干细胞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伦理的发展不应该成为干细胞科学研究以及社会应用的障碍,而是应帮助我们更合理地、更文明地使用这一手段,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

我们也希望,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人类的文明的发展,干细胞应用于治疗疾病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周锋,毛新志,郭继海.干细胞来源引起的伦理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4,(8):89-90.

[2] 杨建英,雷万军,赵玲.成体干细胞在医学领域应用现状.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1):1534-1536.

[3] 朱伟,田一飞(译),胡庆澧(校).干细胞临床转化的指导原则.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1,1(1):98-115.

[4] 李海斌,石炳毅.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173-177.

[5] Lee SA,Lumelsky N,Studer L,et al.Efficient generation of midbrain and hindbrain neurons from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Nat Biotechnol.2000,18(6):675-679.

[6] 田增民,刘爽,李士月,等.人神经干细胞临床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9):957-959.

[7] Reynolds BA,Weiss S.Generation of neurons and astrocytes from isolated cells of the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Science,1992,255(5052):1707-1710.

[8] 曲伸.2型糖尿病现代治疗进展.上海医学,2010,33(8):731-736.

[9] 许志伟.人类干细胞之伦理原则与监管政策(上).医学与哲学,2006,27(2):1-5.

[10] 李才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与对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4:19-23.

[11] 朱希山,赵春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之争.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57-59.

[12] 沈铭贤,林志新.胚胎干细胞研究能否得到伦理辩护.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6):5-10.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2

1 临床病例

病例1,女,25岁,因“反复四肢关节肿痛三年余,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肾功能损害3个月”于2008年9月28日来诊,曾在外院诊断为“①慢性肾功能不全;②系统性红斑狼疮?”来诊时疲倦乏力明显,四肢关节轻度肿胀,疼痛有热感,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明显,血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血常规示为WBC 6.39×109/L,HGB 65 g/L,PLT 194×109/L,并可见一定数量幼稚细胞。入院后即行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术,作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并以血常规管抽取静脉血3 ml作流式细胞术分析。当日骨髓细胞形态学报告提示:淋巴瘤白血病。2 d后流式细胞检查结果回复:幼稚细胞占61.8%,其表型为CD34+,CD117-,TDT+,CD79a+,CD33+,CD13+,HLA-DR+,CD19+,CD56-,CD38-,CD10-, CD14-,CD64-, CD2-,CD3-,CD5-,CD7-,结果符合前驱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回顾临床资料,该患者起病以来血小板计数一直正常,并主要以淋巴结肿大、四肢关节肿胀疼痛为表现,符合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外周血和骨髓的受累很少导致血小板减少,以及该病主要以淋巴结和骨及骨关节易受侵的特点。以相应方案化疗后,患者病情较快缓解。骨髓病理检查结果于送标本后第10日回复,亦证实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病例2,男,40岁。因“肢倦乏力、牙龈出血肿痛伴发热1个月”于2008年10月29日来诊,曾在外院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M5b”。来我院后即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并同时作骨髓活检及抽取3 ml骨髓液作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骨髓片发现其原始细胞虽然核型似M5,但胞浆颗粒相对增粗增多,不符合幼稚单核细胞特征,综合考虑M2可能性较大。2 d后流式免疫分型结果回复:其髓母细胞占总细胞的36%,表型为CD34+,CD117+,CD13+,HLA-DR+,CD19+,CD56+,CD38+,CD64+,CD4+,CD2-,CD3-,CD5-,CD7-,结果符合急性髓性白血病-M2。数天后病理结果回复:符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理改变。以相应方案化疗后,第20天复查骨髓示CR。

病例3,男,22岁。因“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年”于2008年12月24日来诊。患者1年前因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在外院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后在该院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先后化疗8次,均未缓解,转诊我院拟行第9次化疗。翻阅其病历所记载化疗方案,均为正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且用药正确得当,那么患者化疗效果差的原因为何?是否白血病分型诊断有误?入院后即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仍考虑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同时取标本作流式细胞术分析,2 d后结果回复示:CD34+,CD117-,CD79a+,cMPO+,TDT+,HLA-DR+,CD19+,CD10-,CD33+,CD13+,CD2-,CD7-, CD20-, CD56-,CD38+, CD14-, CD64-,CD3-,CD5-,CD7-, CD15-,CD16-,结果符合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即予NA方案(米托蒽醌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对双表型有效)化疗,化疗后半个月复查骨髓示原始细胞比例小于5%。

2 讨论

白血病的诊断贵在快速、准确,以便临床上能及时以相应方案对患者进行正确救治。从以上三个病例可以看出,流式细胞术在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多参数分析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或细胞核的免疫表型,从而深入地了解白血病的异质性,准确判断细胞的来源和所处的分化阶段[3]。由于它借鉴了荧光显微技术与血细胞计数原理,同时利用了荧光染料、激光技术、单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故其检测结果具备了精确、客观以及快速的优点[4],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骨髓细胞形态学带有较大主观性和骨髓病理学检查费时相对较长的缺点,从而为白血病的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检测手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晓军,刘开彦.白血病内科临床常见疑难问题及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7.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9(a)―071―02

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三部分。临床细胞学主要从细胞形态和细胞形态变化来判断病理变化。人们常常将细胞诊断学、临床细胞学或细胞病理学简称为细胞学。这门科学属于诊断病理学范畴,当今最为提倡称为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是以组织学为基础,研究组织碎片、细胞群团、单个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细胞间比邻关系,并探讨组织来源的一门科学。

对疾病的正确治疗,首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病理学诊断是治疗的最主要依据,而细胞病理学诊断正顺应了从有创到微创,甚至无创的这一趋势,加之其具有成本低、可重复性强、易于被患者接受和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由此提高细胞病理学诊断水平的问题就更加迫在眉睫。

临床细胞学诊断的质量,取决于下列四个因素:第一,临床资料的全面可靠,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细胞学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达到准确的诊断,必须要求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可靠的病史;第二,临床医生的水平,包括其对细胞学的认识,对细胞学细胞学检查适应证的了解及留取标本的技术:第三,细胞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标本留取、涂片、染色、查找、鉴别等技术;第四,临床医生和细胞学工作者的合作情况,如对细胞学报告的正确评价等。

在细胞学诊断中,根据显微镜下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及排列关系等,来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性质是第一位的。但在许多情况下,不能孤立地因某一特征和某一细胞而轻易下结论。而应看多个细胞或细胞群体,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作出正确结论。但有时也因细胞变化不典型,难以肯定或否定癌瘤,细胞学诊断应与下列因素结合起来。

1 临床观察

临床工作是疾病防治的第一线,是临床诊断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细胞学诊断工作的基础,如某些恶性程度较低的甲状腺转移癌,其细胞学特征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癌几乎无法区别,但如结合物理检查等诊断亦不难解决,因此,作为一个细胞学工作者,不但要有细胞工作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而且要求一定的临床知识,并能在工作中将两者结合运用。在细胞学诊断工作中,应注意的临床资料有:①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疾病近期发展情况及有无肿瘤家族史。②患者一般病情及重要体征。③淋巴结或肿块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硬度、表面皮肤颜色、活动度、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及其生长速度等。④临床其他特殊检查及其他实验检查结果。⑤治疗情况及其疗效。

2 整体观念

正常人体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疾病过程中,系统损害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来说,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局部检查,因此在诊断过程别要加强整体观念。在多数情况下,要把局部的病理改变作为整体病变的一种表现来认识。否则往往会导致一种错误的诊断,如淋巴结穿刺的病例,细胞学图像中组织细胞增加,形态结构有轻度异常改变,考虑为炎症反应还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甚难结论,但是结合临床来看,病例有不规则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提示恶性组织细胞病可能性大。通过血或骨髓的进一步检查,诊断会得到证实。经验告诉我们,整体观念是细胞学诊断中必备的观点,舍此就很难得到正确诊断。在细胞学工作中,除了要重视局部情况外,还必须注意到病人的全身改变,力求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考虑,以不断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整体观察中的重点为:①全身症状、体征、实验检查。②常见疾病易于发生的部位、器官及组织有关病史的追询和重点检查。如淋巴结或肿块穿刺发现核异质细胞时,应仔细检查胃、肝、肺、前列腺、乳腺及子宫颈等部位。③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胞学检查,如血液、骨髓、脾脏和肝脏等。④临床资料与实验检查的比较分析,细胞学检查与其他实验结果的互相验证对照等。

3 动态观念

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素矛盾斗争的复杂过程,当疾病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时,诊断常具有很大的困难性。有些诊断已经明确的疾病,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也会发生质的改变(如良性肿瘤恶性变等),因此在细胞学诊断工作中,决不能满足一次诊断,特别是在一些疑难病例,更应利用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可重复的优点,坚持动态观察的原则反复进行检查,通过前后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在细胞学诊断工作中,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的有必要进行重复检查,以便动态观察。①涂片中发现可疑细胞,但尚难于结论者。②细胞学标本中,坏死成分太多或细胞太少,有可能遗漏重要细胞成分者,应重新取材。③细胞学诊断结论与临床或病理明显不符者,一方面要重新检查,另外还要考虑病理取材的片面性。④按细胞学诊断正规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反趋恶化者。⑤诊断已明确,但近期病情发生显著变化者。

4 细胞学诊断的误诊原因

在细胞学诊断的全部过程中。手续繁多,任何一个步骤处理不当均可影响诊断而发生误诊。引起误诊的原因如下:①标本取材不当。取得的标本是退化变性的表面坏死物,而非病变部位的具有活力、新鲜完整的细胞成分。②标号错误。细胞学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以及样本玻片都有可能发生编号错误。③制片不佳,包括取材、制片以及染色的技术不佳。④标本不新鲜,如痰液、尿液的样本放置时间过长,孳生了大量的细菌。⑤细胞污染。在样本的染色过程中,如各染色缸的染液被污染。⑥镜检时不仔细或方法不正确而发生漏误。如镜检时速度太快、太粗。⑦细胞病理学工作者的经验不足。如将分化好的恶性肿瘤细胞误认为是良性细胞。⑧经放疗或化疗后,正常上皮细胞受射线作用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易误诊为癌细胞。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4

1 材料与办法

1.1 普通材料 选取2008年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20~65岁妇女自愿参与免费宫颈防癌筛查5 087例,采用普通宫颈刮片法,依照宫颈病变三阶梯诊断技术,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取活检行病理检查。另外临床检查可疑,即便细胞学检查正常也要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图像异常者取活检行病理检查,必要时行颈管诊刮。

1.2 办法

1.2.1 宫颈细胞学检查采用TBS诊断系统 宫颈细胞分为:(1)正常;(2)炎症性或萎缩性细胞改动;(3)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其又分为意义不能明白的(ASC-US)和不能除外高度病变的(ASC-H);(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鳞状细胞癌(SCC);(7)不典型腺细胞(AGC)等腺细胞病变。细胞学阳性结果包括ASC-US及以上病变。

1.2.2 阴道镜检查 对细胞学结果有鳞状上皮病变和腺上皮病变的行阴道镜下活检,另外临床可疑但细胞学正常的也停止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图像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对ASC-H或HSIL准绳上行诊断性锥切。阴道镜阳性结果包括拟诊为:(1)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2)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3)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4)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

1.2.3 组织病理学诊断 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分为:(1)正常或炎症;(2)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4)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5)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

1.2.4 剖析办法 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规范,将细胞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TBS分类系统LSIL相当于CINⅠ,HSIL包括CINⅡ和CINⅢ及原位癌,SCC即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

2 结果

2.1 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本文筛查普通人群育龄妇女5 087例中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阳性病例440例,占8.65%,其中ASC-US 384例,占87.27%;LSIL 27例,占6.14%;HSIL 11例,占2.5%;ASC-H 16例,占3.6%;AGC-US 1例,占0.2%;SCC 1例,占0.2%;其中≥35岁318例,占72.27%,

2.2 阴道镜检查结果 对440例宫颈细胞学阳性的患者全部行阴道镜检查,对临床可疑但宫颈细胞学阴性的68例也行阴道镜检查,结果共检出阴道镜阳性病例483例,占9.49%,检出率稍高于单纯宫颈刮片检查。

2.3 病理学检查结果 对440例宫颈细胞学阳性结果的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现正常或炎症286例,占65%;CINⅠ 88例,占20%;CINⅡ 34例,占7.73%;CINⅢ30例,占6.82%;浸润癌2例,占0.45%。

2.4 病理学结果对宫颈刮片结果的综合评价 宫颈刮片结果为LSIL者与病理检查结果契合率为48.15%(13/27),宫颈刮片结果为HSIL者与病理检查结果契合率为81.82%(9/11),宫颈刮片结果为浸润癌者与病理检查结果契合率为100%(1/1)。宫颈刮片TBS分级与病理学结果在浸润癌、HSIL组中呈正相关。

3 讨论

3.1 发病率 经过应用宫颈刮片对普通人群的筛查,本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约为8.65%。这与取材及阅片认真、精确有关,对无效片重新取材。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5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微创的病理学诊断技术,现结合我院及歙县医院2004~2009年120例针吸细胞学结果进行分析,其中85例在同部位取淋巴结活检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结果,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原因。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所选120例我院与歙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2009年12月接收的针吸细胞学的合格标本。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10~75岁,85例随后进行淋巴结原部位活检。

1.2 方法10 ml注射器(7号针头),具体操作步骤:局部消毒后,左手固定肿块,用右手将针头刺入肿块,在肿物内不同方向进退2~3次,然后降低负压,迅速拔出针头,压迫止血,将组织于载玻片上涂片、固定,HE染色。

2结果

2.1 细胞学检查结果1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中,炎性疾病82例,淋巴结肿瘤38例。炎性疾病包括反应性增生48例,特异性炎34例,其中结核23例,结节病9例,Kikuchi病2例。淋巴结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16例,继发性肿瘤22例。

2.2细胞学形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见各期增生的淋巴细胞,急性炎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结结核:干酪样坏死背景中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结节病:增生的淋巴细胞为背景,可见多量类上皮细胞,无坏死。Kikuchi病:片状的细胞坏死碎片灶混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稀少或缺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弥漫分布的核大,体积大小一致的肿瘤性淋巴细胞。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细胞背景中,可见成团分布的癌细胞。

2.3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120例淋巴结肿大的病例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病理检查,针吸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见表1。

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有7例误诊,原因如下:1例转移肿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泡状核,异型明显,误诊为鼻咽癌。1例转移性肿瘤组织细胞体积小,大小一致,异型明显,误诊为转移性小细胞癌;1例反应性增生穿刺时仅抽到少许细胞,核染色深,有一定的异型性误诊为淋巴瘤;1例增生型结核和1例结节病仅抽到少许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误诊为反应性增生;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凝固性坏死被认为干酪样坏死,而误诊为结核。

2.4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的确定22例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转移癌的病例,建议临床作相应部位的影像学等检查,其中16例经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确定了原发灶,包括鼻咽癌11例、鼻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舌癌1例、肺癌2例。

3讨论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能反映淋巴结自身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多种病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常用的体表肿块诊断技术。我们分析了120例针吸细胞学检查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作组织学对照,诊断总准确率为91.1%,文献报道淋巴结疾病针吸细胞学诊断总准确率82%~96%[1],反应性增生、结核、结节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转移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6%、93.3%、88.9%、87.5%、90%,文献报道淋巴结转移癌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90%~96%[2]。我们通过分析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总结针吸细胞学误诊的原因,认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触诊、穿刺、涂片、诊断最好有同一医师“一体化”操作。(2)触诊时注意淋巴结的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粘连等。(3)穿刺时仔细体会针感。(4)正确取材是关键[3]。(5)熟悉掌握各种病变的细胞学特点。

通过对16例淋巴瘤的诊断经验,我们认为对可疑病变及原发肿瘤的分型,针吸细胞学仅可给予提示性初步诊断,必要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辅助诊断分型。

参考文献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6

结论:累及人体胃肠道的ALCL疾病在临床分析中,呈现出独有的病理学特点。

关键词: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48-01

ALCL为NHL(非霍奇金的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之一[1],其组成细胞为有丰富的胞浆及多形状的细胞核的大型细胞,且其肿瘤细胞对于CD30的阳性表达极强,可累及患者的骨骼、软组织、淋巴结、结外皮肤与胃肠道[2]。临床研究者对ALCL最初的认识以恒表达CD30及形态学特征为基础[3],当前的报道大幅度拓宽,但对累及胃肠道的报道依旧相对较少。我院为掌握ALCL累及胃肠道的状况加以掌握,对3例ALCL病患展开了病理分析,下文为病理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3例标本为我院病理科在2002年1月~2013年1月之间收集,由病理分析人员根据形态学表现、分子检测、免疫组织指标选出,男2例,各于42岁、29岁时发病,女1例,发病于27岁时。累及小肠以及胃窦的患者分别为2例、1例,3例患者由便黑、发热、腹痛、腹泻、肺内结节等收治入院,均确诊为ALCL累及胃肠道病症,接受手术治疗,但均因为肿瘤而死亡。

1.2方法。病理分析人员对3例病患标实施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性征以及TCR基因重排三项检验,并接受了EBER病毒原位地杂交检测。①病理学检验均由10%的中性甲醛溶液进行固定,且进行了石蜡包埋、常规脱水与切片处理,切片厚度为4μm,对代表性切片实施免疫组织的化学标记,在HE染色镜下对其进行观察,并以美国Arizona研制的Ventana Benchmark XT的全自动染色仪为CD标号为3、5、20、30、56、79a及CD8、AE1/AE3、ALK抗体染色。②EBER检测试剂盒为泰普生物科学公司生产,检测在石蜡切片中按照检测盒要求实施,设置阳性与阴性的对照检测盒。③TCR基因重排的DNA提取盒为天根生化科技公司生产,检测3盒6管标本,以试剂盒的说明书为依据,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若结果不明确,则进一步实施检测,一直到得到明确的结果为止。

2结果

2.13例患者均取下长度约为130cm的组织作为标本送交检验,初步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例患者小肠内出现溃疡型的肿瘤物质,数量约为20个,肿瘤直径为1.1cm~2.5cm,1例患者出现隆起性的肿物,尺寸为2.5cm×2.4cm×1.0cm。其中,1例患者的小肠系膜上出现多个淋巴结(直径为1.6cm~3.0cm)。

2.2镜下观察结果显示,3例病患肿瘤细胞均为多形状、大体积的大细胞,这些细胞处于浸润性生长的环境,多为镶嵌成片或散在地存在,对黏膜与浆膜层均有所侵犯。其胞浆透明、丰富、嗜酸,细胞核呈叶状、马蹄形或花环状,大多不规则,有类圆形的淡染区域出现在核旁,多见核分裂现象,核仁明显。肿瘤组织的成分较为单一,仅少数出现嗜酸性或浆细胞、反应性的淋巴细胞。

2.33例病患的CD30表达非常强烈且呈弥漫状,核旁的淡染区与典型胞膜为阳性部位;CD5、CD8、CD20、CD79a、AE1/AE3均表达为阴性;阳性与阴性的ALK各2例。

2.4为3例患者实施基因重排,没有EBER的阳性细胞出现,DNA均符合质量检测标准,但PCR的反应体系检测中,3例患者细胞液体检测结果呈现阳性的管数均为≥1。

3讨论

ALCL最早由病理学专家Stein(德国)进行描述,时间为1985年,他将其定位成T细胞淋巴瘤的新种类,并为其病理特征进行了初步界定,指出ALCL由大型细胞组成,具备多形性核及丰富胞浆,几乎全部的肿瘤细胞呈现强烈的CD30阳性表达。他之后的病理研究人员进一步为ALCL进行了临床病理研究,并探讨了该肿瘤对于人体内系统与器官的累及影响,丰富了人们关于ALCL的认知。但是,ALCL累及胃肠道的临床病理分析则较少,我院病理科为了增加该方面的研究资料,对3例ALCL病患实施了累及胃肠道的病理分析,得出了其结内状况与组织学形态均与其他ALCL相差不大的结论,但其T细胞淋巴瘤则有多种,且各种淋巴瘤的病理特点显著。综上所述,在对ALCL累及胃肠道的病患进行诊治时,临床医师需要依据该病症的独特病理特点进行诊断,将该病症与其他淋巴瘤与黑色素恶性瘤区分开来,以避免造成误诊。

参考文献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7

1 前言

胃印戒细胞癌属于原发性胃癌,是一种高度的恶性肿瘤[1]。胃印戒细胞癌的癌细胞通常极易在患者的胃壁中生长,且细胞的侵袭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由于这种疾病早期的临床特征不明显无特异性,所以患者在患病初期不易被诊断,且预后较差[2]。所以胃印戒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特征的十分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对三家医院所收治的20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

2 患者临床资料

本文所研究的20例胃印戒细胞癌均系三家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患者年龄在23~72岁之间,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在28~72岁之间,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3~60岁之间。20例患者中,实施手术的患者有6例,活检5例,手术并活检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胃胀、胃痛、胃蠕动功能低下等症状。胃镜下特点多样性:溃疡表现、粘膜粗糙、胃壁僵硬等。

3 方法

患者的标本使用10%甲醛进行常规固定,切片厚4μm~5μm,HE染色,石蜡包埋。并进行PAS染色、AB/PAS染色。

4 结果

20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中有17例患者的病发部位为胃小弯胃角部,3例为贲门部。且20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12例。

5 讨论

胃印戒细胞癌也可以称作黏液细胞癌,属于一类弥漫浸润性癌。癌细胞的特征为:呈印戒状,内有黏液,黏液颜色透明,是以细胞内粘液为主。癌细胞的体型越小,其分化也就越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细胞核居中,细胞黏液成泡沫样,并在进行黏液卡红染色或是AB染色时,胞浆内液微弱。反之细胞形体越大,其分化也就成熟,。胃印戒细胞癌的分布呈弥漫状,但也有少部分细胞呈腺泡或是巢状,除此之外,有些细胞还会呈葡萄簇分支样生长。通常极易在患者的胃壁中侵润性生长,胃表面被覆的上皮组织较为完整,间质有显著的增生,腺管极少甚至没有。残余腺管完好无损,且与癌细胞无移行[3]。大多数患者检查不出肠型异型增生或是肠化。因此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

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生主要是来自腺颈部的黏液细胞,在患病初期常见于增殖带。黏液细胞的黏液颗粒较小,且呈中性,PAS染色呈阳性。在患者患病的后期,癌细胞会侵润到胃粘膜上皮的底层,癌细胞的体型增大,且细胞黏液增多,细胞核偏向侧面,所以癌细胞会变成印戒状或空泡状,且AB/PAS染色呈阳性[4]。所以对胃镜活检组织进行多切片,并加作PAS染色、AB/PAS染色有助于胃印戒细胞癌的确诊。

胃肠道印戒样癌细胞主要分为4种类型。(1)糖原型印戒细胞:这一类癌细胞颜色偏红。细胞内含有含PAS阳性糖原。(2)泡沫样印戒细胞:这类癌细胞的黏液较多,且黏液呈小型的滴水状,细胞为泡沫状,细胞核处于一个游离的状态。(3)上皮样印戒细胞:这类细胞的黏液且相对来说较少,但黏液也呈小型的滴水状,细胞核居中,黏液与细胞核的距离较远。(4)经典型印戒样细胞:这类细胞同样存在大量的黏液,黏液呈圆形,会挤压细胞核,使细胞核变成半月状,也就是印戒状[5]。以上这三种细胞同时或者是单独形成时,则具有较为迅速的弥漫浸润能力。胃印戒细胞癌在原发病灶很小时就可以发生淋巴结的转移,癌组织主要产生多少不一的黏液,这其中有细胞内粘液与细胞外粘液。特别应注意的是,在淋巴结中出现大量粘液成分时,应仔细观察有无印戒细胞癌成分,以免漏诊。

总而言之,胃印戒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叶志君,陈剑辉,王天宝, 等.胃黏液腺癌与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分析比较[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0(02):102-107

[2] 周志华,张建东,赵海滨, 等.胃印戒细胞癌的细胞起源及其癌前病变的病理学[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9):2001-2006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校2010级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一班31名学生实施传统实验教学为对照班;二班31名学生,采用 PBL 实验教学法为实验班,随机分班,两个班所用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均相同。

1.2对照班实施传统实验教学方法 上课前段由实验教师讲解本次脱落细胞实验课内容、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注意事项等,复习理论课讲解的各种脱落细胞诊断标准,然后学生进行操作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辨认本次实验课要掌握的脱落细胞涂片,再逐个给学生答疑。

1.3实验班实施PBL教学方法

1.3.1实验课前准备 从临床整理出教学大纲要求的相关病例及患者脱落细胞涂片,病例要求典型,难度适中,临床资料属实主要以住院患者为主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历、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及穿刺涂片、脱落细胞涂片及各种化学染色涂片等)。

1.3.2结合临床病例 将前面整理好的临床病案提前一周给学生,同时提出思考题,例如,学生在学妇产科时学过子宫颈癌,它的好发部位在哪里?大家都会想到,宫颈移行带,大多数学生同时会联想到,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说满意的标本取材一定要在移行带,反映到细胞学涂片上呢?就是在镜下看到移行带的细胞,移行带上都有什么细胞呢?两种细胞,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几个问题下来,学生就自己找到了答案,这样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要点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比如,明确淋巴结肿物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通过临床淋巴结肿物针吸穿刺,依据细胞学类型及形态特征诊断为化脓性炎性反应、结核性、淋巴结恶性肿瘤或淋巴结转移癌,确诊该疾病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同时和哪些疾病鉴别等。

1.3.3实验班分组 将实验班学生分成五组,每个小组一份临床病历,每组自己组织复习理论知识,去图书馆及网上查找相关中外文资料和文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4开放实验室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随时去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通过显微镜阅片,实验室内多媒体电脑内存有大量典型的脱落细胞图片(包括正常脱落细胞形态、炎症增生脱落细胞形态、肿瘤脱落细胞形态)。阴道、痰液、浆膜腔积液、消化道、泌尿系统、溢液等脱落细胞图像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引入,能够生动逼真地演示这些图像,使这些图像变抽象为形象、静态为动态、微观为宏观、复杂为简易,更好的演示区分了各部位的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的特点。

1.3.5讨论 小组自己组织讨论总结分析达成一致结果得出每组的结论。

1.3.6实验课堂总结 每组学生派代表把各自的结论说出来,然后全体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做最后总结,把思路和结果详细讲给学生。

1.4学习效果评价

1.4.1问卷调查 对实验班进行不记名表格形式调查。

1.4.2综合考核 理论考核、实验技能考核、镜下1分钟脱落细胞单个辨认、病例分析成绩。

2结果

2.1问卷调查 对PBL实验班学习的31名学生每人一份调查表,发放31份,回收31份,见表1。

2.2考核成绩 实验班实验报告、单个脱落细胞1分钟辨认成绩、实验考试成绩、病案分析成绩都高于对照班(P

3讨论

PBL教学作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2]。其特点是结合临床病例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塑造学生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为教学目 标[3]。本实验研究实验班问卷调查表1显示,87.1%同学喜欢PBL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认可,教师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主动自学、独立思考、增加了学习乐趣;97%同学认为提高了查阅资料和中外文献的能力;90.3%同学认为培养了团队协作,互帮互学能力;87.1%同学认为提高了病案分析能力;结合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反复小组讨论力求答案更加全面和合理,生动易懂,同组的同学们主动踊跃参与讨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考核结果表2显示,实验报告成绩、单个脱落细胞1 min辨认成绩、实验考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都高于对照班(P

综上所述,脱落细胞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此次PBL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活学活用,培养了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但PBL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随着我们的努力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前景是美好的,PBL教学法是值得推广的,通过不断改善,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脱落细胞PBL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9

1•1血液净化技术文献的分类问题血液净化为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最早用于对肾脏疾病的治疗。目前,由于生物材料、微电子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各专业中,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有关它的文献亦逐渐增多。然而,在第四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却仍只有“R459•5透析疗法”类名归列此类图书。事实上,透析疗法仅是血液净化疗法的一部分,血液净化还包括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脂蛋白分离及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等。

1•2血液净化的文献分类建议由于透析疗法仅是血液净化疗法的一部分,而血液净化疗法亦非肾病之独术,各种创伤、心、脑、肺、肝、胃肠、血液、骨关节、内分泌等诸病均可运用血液净化疗法,可说该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专业中。故此,建议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R459•5透析疗法”类名更改为“R459•5血液净化疗法”。

2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2•1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文献分类问题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清除受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使受体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最早的移植,始于1958年,Mathe等首先对5例南斯拉夫核事故中受照射3GY以上的患者进行了骨髓移植治疗,并取得了对造血恢复的较好的效果,随后得到较大发展,是在法国医师Gluckman教授进行世界上第一个脐带血临床移植治疗Fanconi盆血并获得成功之后,从那时起,生物工程、医疗设备及药物等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使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实践进展就更快了,仅截至于1998年,全世界就有6万~7万患者成功地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应地,有关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出版物也快速增长。目前,现有第四版《中图法》的问题是,它没有明显的类名可归列此类文献,同时也未做注释说明,给人们分类、检索该类文献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经粗略检索,有些馆之间,以及在版编目数据所示的分类号表明,对同类文献的分类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中国版本图书馆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显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韩忠朝主编的《造血干细胞理论与移植技术》,分类号:R331•2;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董陆佳主编的《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学》,分类号R617;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出版、达万明主编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分类号R457•1;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RuthKirschstein主编的《干细胞研究进展与未来》,分类号Q24∑11;……等等,从这些对比,可对该类文献分类标引的不一致略见一斑。

2•2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文献分类建议在第四版《中图法》中,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内涵紧密相连的,当属R457•7的“骨髓移植”类。所谓“骨髓移植”,是指对病人实施免疫抑制预处理后,使机体失去排斥异体组织的能力,通过移植骨髓来重建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由于骨髓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故它与外周血、脐带血一起,是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骨髓移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之一,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来源之一是骨髓,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宜将: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10

1制订个体化培养方案

住院医师规培从实质上来讲,其实是属于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广泛认可的一个培训合格临床医师的模式,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临床规培生有部分是刚毕业的医学生,有部分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有的是临床病理专业的规培生,有的是临床各专业轮转到病理科的规培生。大家的水平不同,学习的时间不同,学习的要求不一致,因此,对于每个人的培训内容及时间的安排及带教教师的配备都应有所不同,我们根据每个人的知识基础、规培时间及教学大纲要求等,制订了个体化的培养方案。

1.1问卷调查,量体裁衣

在规培生刚入科时,制订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历、专业、规培时间、是否从事过临床工作、是否从事过细胞病理检查工作、从事该专业年限或年阅片量,等等。通过调查问卷可以详细了解规培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据此制订个体化的培养方案。例如,对于其他专业轮转的规培生,其规培时间只有短短2周,制订的规培方案以能够熟练掌握标本的收集、制片及常用的染色方法,熟悉细胞病理报告的工作流程、报告模式及报告的解读为标准。而对于临床病理专业的规培生,根据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其规培方案则在其他专业轮转规培生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细胞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如染色的原理、液基细胞学的原理及操作等专业技能;完成细胞学检查初筛工作至少2000例;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国内外进展,具备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而对于从事过临床工作,对细胞学有一定阅片基础的规培生,重在讲授最新的脱落细胞学理念、诊断分级系统及专业新进展,以更新其陈旧理念;加强鉴别诊断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脱落细胞学诊断水平。通过制订个体化培养方案,可使规培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知识,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2实行导师制,因人施教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欧洲,最早在英国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开始实行,其强调要依据学生个体化的差异,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并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3]。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这种密切的师生关系,能让教师足够了解其带教规培生的情况,能针对每个规培生的不足及特点给予及时解惑或肯定,规培生也能足够了解教师、信任教师,可以及时请教教师,这样的师生关系可有效提高规培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4]。我科在选拔细胞病理导师时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及时准确解答规培生的问题,并有良好的带教技巧,有足够的精力参与教学,中级以上职称且至少从事细胞病理学诊断工作3年以上。

2知识传授阶段化

细胞病理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形态学学科,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肿瘤的初筛、确诊及普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细胞形态学观察,见微知著,对从事细胞学诊断的医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需要密切联系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使规培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5]。细胞病理学教学一直都是难点和重点,所涉及的系统及细胞种类繁多,形态变化大,教师认为难教,规培生也感觉难学。为指导规培生在临床培训的短时间内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尽快掌握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对一些临床常见的疾病做出诊断,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对规培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教学,由简及难、循序渐进,夯实基本技能,提高诊断水平。

2.1细胞病理技术的学习

每个规培生在进行细胞病理学规培时,首先要掌握细胞病理技术,包括标本的收集、制备、固定及染色等,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要掌握瑞氏染色及巴氏染色的原理、操作技能及染色效果的评价。带教教师在规培生入科学习的第一天,应详细讲解细胞病理技术的各项工作,规范讲解技术要领,然后在“放手不放眼”的原则下,让规培生大胆动手操作,直至他们能够独立、规范地处理各种临床标本,并能制备出优良的细胞涂片,此项培训时间为一周。

2.2细胞的阅片诊断

细胞的形态从正常到非典型增生再到恶性病变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变化大,给识别增加了难度。初学者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应给规培生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使其对细胞的认识先从正常的细胞形态着手,认识了正常的细胞形态,再到非典型增生细胞形态,再到恶性肿瘤细胞形态,采用逐级递进的对比学习方式,这不仅让规培生学得轻松,还让规培生对自己更有自信,学习起来更得心应手。学习内容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及时间长短进行了调整,如让规培生先从相对简单也是临床最常用的女性生殖系统脱落细胞学及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开始学习,再学习相对较难的针吸细胞学。

3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带教方式

3.1手把手标准示范

细胞病理技术大部分内容是标本的接收、标本的制备及标本的染色等。临床脱落细胞标本多样,各类标本送检的要求,如送检的量、送检时间、送检时的注意事项等都有所不同,再加上标本的处理方式不同,标本的染色方法不同等,使这部分内容较难学。因此,对于新入科的规培生,带教教师会一边耐心讲解(包括一些操作的原理、技巧及注意事项等),一边手把手标准示范,直至规培生能掌握技术要领,才让规培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边“离手不离眼”地监督规培生的操作。这样的带教方式,规培生感觉心里踏实,自信大胆,学习效果更佳。

3.2一对一镜下讲解

对于大部分规培生而言,细胞形态学是枯燥抽象的,即使“熟读万遍书”还是对细胞的形态没有清晰的认识,有雾里看花的感觉。因此,针对细胞的特点,教师运用理论知识及自身经验体会对细胞的形态进行镜下讲解,使这部分内容更生动、具体,也更形象化,帮助规培生对细胞形态的掌握。

3.3多镜头下的病例讨论

运用多镜头显微镜下病例讨论的学习方式,灵活引入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在学习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学的特点时,课前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病例标本,师生一起多镜头显微镜下共同阅片,让规培生边阅片边说出自己的镜下所见以及诊断意见、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思路及要点等,同时向带教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对规培生正确的地方给予肯定,同时也及时指出错漏或不足之处,并再一次讲解本次内容的相关知识,让规培生加深对本次内容的掌握。通过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规培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规培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益于培养规培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多媒体理论小讲课

教师每周至少给规培生进行一次多媒体理论小讲课。小讲课的内容可以是规培生此学习阶段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最新研究进展,抑或是某个典型病例或是有争议的疑难病例的学习。通过针对性的理论小讲课,加强了规培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阔了规培生的诊断视野及诊断思路,激发了规培生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的求知欲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阅片能力独立化

具备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是细胞病理学规培生的培养目标,为达到这个培养目标,由带教教师指导规培生掌握阅片的流程、如何书写规范的报告术语及清晰图像采集后,给规培生足够的时间独立完成显微镜下标本的初步判读,每天要求完成20~30个标本的初步诊断,然后带教教师对全部标本复片,对规培生诊断结果进行评价打分,着重指出规培生的进步和不足,并重复学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这样的培训,不仅能让规培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增强规培生的阅片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更让规培生积累了很多临床诊断经验,是规培生树立信心必不可少的锻炼,为今后独立完成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报告方式规范化

能识别各类细胞的形态并不是细胞病理学规培的最终目标,能识别细胞并能准确出具细胞诊断报告才是。病理诊断报告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决定治疗方案,预测患者预后,甚至是保险赔付的依据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笔者认为,病理诊断报告是一种很严肃的医疗文书,应当具有相对统一的报告格式和严格的用词规范。因此,在带教过程中,不仅要教会规培生学会阅片,更要让其学会如何规范书写诊断报告。

6考核体系多元化

根据细胞病理学学科特点,构建了一套多元化的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阅片考核3个部分。理论考核设置10份考卷(考卷每年更新一次),规培生学习结束之后,由规培生随机抽取一套理论试卷进行考核,总分100分。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规培生的标本制备能力:由规培生从接收标本开始,独立完成所有的技能操作(标本的接收登记、编号、离心、制片、染色等),操作完成后,监考教师综合规培生的操作过程(操作规范性、熟练性及流畅性等)及其制备出来的细胞涂片效果(细胞涂片要求:细胞分布均匀无重叠无杂质,细胞着色鲜艳,核浆着色分明)打分,总分100分。阅片考核:准备一套考核专用细胞涂片,有妇科宫颈涂片10张,其他各类临床脱落细胞等10张,这20张涂片中,有正常的阴性涂片,也有各类阳性涂片,要求规培生在2个小时内阅片完毕并出具完整的诊断报告,教师从规培生的诊断结果及其诊断是否规范化进行打分,总分100分。经过多元化的考核体系,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规培生的学习效果。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推行,反过来也促使规培生更加注重平时学习,能提高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6]。综上所述,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病理医师队伍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细胞病理学整个临床带教过程中,通过制订个体化的培养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传授、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带教方式和考核方法等,能提高规培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规培生的操作技能及阅片技能,具备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达到细胞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芳.细胞病理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张策,房慧莹,焦明丽.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9(6):54-56.

[3]张东阳,陈涛,姚晓慧.本科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分析与探讨[J].科教导刊,2020(11):75-76.

[4]徐倩,姜玉琴,余童,等.“全程导师制”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15):2149-2152.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11

Key words:Yin-yang;pro-inflammatory;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epsis;immune balance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总纲,它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用来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医药学家研究认为,免疫系统受阴阳平衡规律的调节和支配,也是人体阴阳平衡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免疫功能失调或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脓毒症免疫平衡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与其发展及预后有很大关联[2]。脓毒症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TNF),抗炎性细胞因子主要为白介素-10(IL-10)。本文试就促、抗炎性细胞因子在重型脓毒症免疫平衡中的作用与阴阳理论的联系加以探讨。

1 阴阳对立制约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即矛盾),互相排斥、斗争,最终达到制约的功能,使宇宙万象或生物体(包括人体),体内相互协调。阴阳对立是阴阳免疫的基础,阴阳之间是对立统一的。阴阳的相互制约过程,也就是相互消长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任何事物互相对立着的一方面,总是通过消长对另一方面起着制约的作用。免疫学中也无处不体现着这一观点,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抗原和吞噬细胞之间、抗原与淋巴细胞之间、Th1与Th2之间、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等等。比如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就是免疫学中最重要的一对阴阳矛盾对立统一体。免疫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性异物识别和排除的过程,任何免疫反应都必须针对特定的抗原,没有抗原就没有免疫,抗原可以是外来的致病微生物,也可以是体内突变和衰老死亡的细胞。如果是外来的致病微生物,就与中医学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相吻合。“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促/抗炎细胞因子免疫平衡在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作用与阴阳对立制约极其相似。在免疫或是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常可根据其具体作用不同分为促进和抑制两大对立组分[3]:促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和抗炎性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促炎性细胞因子通过释放“攻击性”炎症介质,启动或促进机体的炎症和损伤。而抗炎性细胞因子通过释放抗炎症因子,参与机体的自身防御,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修复。“攻击”和“防御”的平衡决定炎性疾病的转归,两类细胞因子之间平衡失调往往又是外科感染后进一步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知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一1(IL-1)、IL-6、IL-8等,抗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有IL-4、IL-10、IL-13等。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而抗炎性细胞因子能抑制炎症反应,并且它们之间的这种作用会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这也体现着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对立。

转贴于

2 阴阳的互根互用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既对立又互相依存,阴阳任何一方不能单独存在。任何一方必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如上为阳,下为阴,若无下阴存在,即无所谓上阳;阴阳互相滋生,我们以阴阳互根性来分析抗原与抗体的关系,抗原为阴,抗体为阳,没有抗原,就没有抗体,抗体的产生是以抗原为前提的,只有当体内出现抗原,抗原刺激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信号后活化、增殖、转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因子不是独立存在和单独作用的。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调控、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细胞因子的效应网络。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在感染以后的产生,以及在病情中的变化也是相互调节、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也完全符合阴阳的互根互用理论。

3 阴阳的消长平衡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在相互对立、依存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变化过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以转化。阴阳的消长与转化在免疫学中更是多见。如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抗原与抗体有互相对立和依存的特性;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关系。免疫初期,抗原量多,但当免疫应答反应开始发生,抗体即逐渐增多。当抗体大量产生后,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不断地清除抗原,抗原量就会不断下降。抗体与免疫应答反应之间也具有消长关系,抗体是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对免疫应答又有反馈调节作用,抗体产生之后又可以抑制其后的抗体产生。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变化过程中也同样存在消长平衡。脓毒症也是机体在刺激因素作用后,效应细胞在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同时,也会合成分泌大量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两者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效应网络,而在致病因素持续存在,机体易感性变化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使促炎性细胞因子处于优势地位,导致机体炎性反应加剧,自身调节和抗炎能力下降,其最终结果必然将向脓毒症方向发展。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中的消长平衡与中医阴阳理论的消长平衡一样都存在于其全部过程之中。

4 阴阳的相互转化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的抑制与兴奋的互相转化也是如此。其转化极其常见[4],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症的变化,即属于由阳证转化为阴证。这与脓毒症引起的休克相同,脓毒症患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作用于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诱发炎症反应;TNF大量进入血流时可做为内源性致热原引起发热,甚至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发生脓毒症休克这也正体现着中医阴阳转化理论。

总之,各种免疫细胞及其亚型,有的起辅助作用,有的起抑制作用。抗体等体液免疫因素、多种细胞因子,它们既能促进免疫作用,有时又起着反馈的抑制作用,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其间保持平衡则健,失去平衡则病,脓毒症中的促、抗炎细胞因子也要保持平衡,否则疾病则趋向恶化,其中关系与中医的阴阳学说恰恰相符合,阴阳保持平衡则健,失去平衡则病。这些对指导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尤其是重型脓毒症的治疗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育正,吕乃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于泳浩,崔乃强等.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反应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变化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7:470-473.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12

关键词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早期;误诊;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c)-0092-02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 nodal NK/T cell lymphoma,nasal and nasal type)是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的一种独立类型,通常发生在结外,其发生率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2%~10%,与EB病毒感染有一定相关性[1]。由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显现为坏死性病变组织,侵袭性较高,病情进展迅速,所以临床很容易发生误诊。由此可见,临床详细准确的分析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早期误诊原因,引起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以提高该疾病临床确诊率,增强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中将对该院2008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27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早期误诊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该疾病患者临床早期确诊和治疗提供科学指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4年4月间该院诊治的27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早期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后患者病情均经病理组织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确诊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该组患者男女比例19:8,年龄22~65岁之间,平均年龄(46.23±1.7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 d~4 m,平均时间(1.65±0.57)m;淋巴瘤分期:Ⅰ期3例占11.11%,Ⅱ期11例占40.74%,Ⅲ期7例占25.93%,Ⅳ期6例占22.22%;临床表现:鼻阻、鼻衄,鼻甲和鼻中隔瘤细胞组织肉芽性增生,继发性溃疡坏死,声嘶、咽痛、鼻塞,流涕伴血等;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占18.52%,高中10例占37.04%,大专至本科7例占25.93%,本科以上5例占18.52%。该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临床表现及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未对该研究实验结果构成任何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鼻出血或涕中带血等临床表现;后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者病情不符合本研究实验基本要求;严重精神障碍及言语表达功能缺陷患者;资料不完整患者[2]。

1.3检查方法

该组患者均在入院后详细询问其病史,然后进行一些列相关检查,包括CT检查:采用 GE Light Speed64层螺旋CT,参数设置为:管电流300 mA,管电压120 kV,球馆旋转速度0.5 s/r,螺距1.375:1,矩阵512 mm×512 mm,准直64 mm×0.6 mm,探测器宽度40 mm,视野36 cm,层厚及层距均为5 mm。专科检查:首先行常规头颈部专科检查,然后再行鼻内镜检查,观察病变位置、范围,详细了解鼻腔病变的部位、范围,并对其性质进行有效评估。

1.4判定标准

患者病情后均经活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的检查金标准判定,从而准确判定患者的疾病性质[3]。

2结果

2.1该组患者误诊情况

该组患者早期误诊主要表现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多个方面,见表1;患者误诊时间均在3周~4个月之间。

2.2该组患者确诊情况

该组患者中有17例初诊时在外院耳鼻喉科,10例在口腔科,后均经本院活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确诊27例患者均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首次病理活检确诊患者13(48.15%)例,2次病理活检确诊患者8(29.63%)例,3次病理活检确诊患者6(22.22%)例。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组患者CD3 ε/CD45RO和颗粒蛋白酶B均为阳性,24(88.89%)例表达CD56,CD20阴性;患者确诊后均送至该院血液科进行合理治疗。

3讨论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通常发生于鼻腔鼻窦的结外,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一种侵袭性淋巴瘤,其典型病理表现以血管中心肿瘤细胞组织浸润及血管损坏为主,因此可作为鼻腔血管掌心淋巴瘤[4]。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通常会表现鼻黏膜肿胀、出血、分泌物增多,继而发展为坏死性溃疡,部分晚期患者会侵袭鼻面部、眼眶等,会导致其眼球自由活动障碍,视力降低以及鼻面部肿胀等。因此在该研究实验中的27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早期误诊患者临床表现为鼻阻、鼻衄,鼻甲和鼻中隔瘤细胞组织肉芽性增生,继发性溃疡坏死等,符合上述病变发展理论;从而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限制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该研究中将针对该院诊治的27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早期误诊原因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得出:该组患者早期误诊主要表现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诸多方面,患者误诊时间均在3周~4个月之间。分析误诊原因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症早期无临床特异性表现等多种因素有关,从而突出活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技术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可有效提高患者病情确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循证参考。因此,专科医师需要提高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症的诊断意识,对肉芽增生、鼻部新生物、鼻腔炎性改变患者经相应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是病情加重者,应该高度怀疑为该病患者。凡是临床疑似该病病例,需及时准确取其病变组织,配合免疫组化分析等技术,部分特殊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活检,最大限度提高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准确性。

导致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早期误诊的原因有多种,进一步分析主要原因如下:①该病症临床发病率较低,无临床特异性表现,使相关医师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缺乏充分认识。②因为导致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肿瘤细胞变异较大,能见到小、中、大各种细胞,加之部分病变组织会并发感染,从而提高病理诊断难度,较易与坏死组织合并炎性进入混淆。③病理取材不恰当,由于临床病理组织活检取材较表浅,在显微镜下通常显示为炎性肉芽或坏死形态情况,不易明确鉴别炎症,从而造成部分疑难病例较难得到及时确诊和治疗。这一问题表明实施病理活检时需要在患者坏死病灶和病变组织交界位置取材,针对部分特殊患者应采取反复多次取材检验,组织块要够大,采用“咬切”避免因挤压而导致细胞变形,尽可能提高病理组织活检的正确率[5]。在该研究实验确诊结果中显示有8(29.63%)例患者经2次病理活检,6(22.22%)例患者经3次病理活检方确诊,这一结果有效验证病理活检的临床理论。

不同部位发生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变细胞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基本类似,在组织学方面,瘤细胞主要呈弥漫性浸润,通常围绕并侵袭、损坏周围血管壁,形成类似洋葱皮形状的改变,导致组织大面积坏死[6]。另外肿瘤细胞组织大小形态不一,常会出现数量不等的大细胞,在背景中含有大量混合性的炎性细胞。虽然大细胞表现数量不一,但这不能代表肿瘤恶性程度不尽相同。免疫表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主要表达为CD2、CD56,胞质CD3 ε为阳性,胞膜细胞为CD3阴性,绝大多数表达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例如:GranzymeB、Perforin及TIA-1)[7]。另外肿瘤也常会表达CD43、CD45 RO,偶尔会出现CD30阳性,其中原位杂交大多数为EBER阳性。上述理论恰好符合本研究实验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即本组患者CD3 ε/CD45 RO和颗粒蛋白酶B均为阳性,24(88.89%)例表达CD56,CD20阴性。同时该研究结果与姜璐、赵维莅、陈赛娟临床相关实验成果相类似,进而有效证实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依靠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技术以确诊的有效性、可行性[8]。

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炎症性病变:炎细胞大量浸润,局部形成溃疡,未发现异形淋巴细胞组织增生以及血管损坏现象。Wegener肉芽肿:主要特征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及真性血管炎,血管壁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破坏弹力纤维,血管壁阻塞。鼻腔低分化癌: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排列,显示出明显的细胞异形状态等多种病变类型区别开[9]。结合如免疫表型以CD56等NK细胞相关抗原,TIA-1及Perforin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临床表现以中线部位进行破坏性病变,原位杂交多数呈EBER阳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10]。另外医师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细致检查其体格特征并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早期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确诊率。该研究实验中将该组27例患者确诊后均送至该院血液科进行合理治疗,但关于其后续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该研究因时间、样本量较少等诸多因素限制,尚未对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还有待进一步大量临床相关实验探索给予验证。

综上所述,临床分析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早期误诊原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分析其误诊原因,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同时便于总结检查经验,提高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确诊率,增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润叶,李晔雄,王维虎,等.原发韦氏环弥漫性大B细胞与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比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3):231-233.

[2]罗加林,刘鲁迎,吴润叶,等.130例鼻腔和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放化疗预后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3):180-181.

[3]刘景旺,郭庆乐,周瑞臣,等.CT和MRI在鼻腔NK/T细胞型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32-34.

[4]施祝良,黄洁.鼻腔NK/T细胞型淋巴瘤活检病理诊断19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412-413.

[5]陈瑞娟,芮庆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一例报道[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2):232-233.

[6]徐进,罗晓红.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误诊为韦格纳肉芽肿1例[J].疑难病杂志,2013,12(12):968-969.

[7]魏立强,王景文.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14(7):438-440.

[8]姜璐,赵维莅,陈赛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12,42(2):191-194.

细胞病理学论文篇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yt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keratinocytes (KC) from les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patients in vitro. 【Methods】 KC from lesions of SLE patients and healthy people (control group)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identified by detecting Pan cytokeratin with immunofluorescence. Features of the keratinocytes were analyzed with invert microscope. Two-step digestion when passaging was used to purify cell line. CCK-8 was used to assay growth kinetics of the keratinocytes and come up with a growing curve after continuous analysis for two weeks. Cell circle and apoptosis were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KC was cultured in vitro successfully. Concerning passage 2, over 95% of the cells from primary culture were positive for cytokeratin. Comparing with KC from healthy people, KC from SLE lesions needed more time (7 d vs. 4 d) to reach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 (EGP), but grew faster in EGP. Both cell count at S phase and apoptosis rate of KC from SLE lesions elevated, when comparing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Keratinocytes from lesions of SLE patients are abnormal cytologically. It might be a vital cause of skin lesion of SLE, and a priming of SLE.英语

皮肤损害具有特征性而常见。据统计,55% ~ 85% SLE患者出现皮肤损害[1],这种损害出现得早[2],往往在系统损害发生之前就出现,故为狼疮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SLE可出现多种皮损,主要为红斑,包括常见的碟形红斑、播散性红斑,肢端红斑等,发病机制尚未明朗,相关研究少。对狼疮皮损发病机制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解析狼疮的发病机理,为狼疮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本课题组之前通过蛋白组研究发现[3]: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表达多种异常蛋白,推测与狼疮的发病相关。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究竟是继发症状还是始发、独立的致病因素,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本实验通过原代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观察其细胞学特性,发现SLE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存在异常,可能为狼疮皮疹发生的重要原因,也可能与狼疮的发病密切相关。英语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1.1.1 标 本

10例SLE皮损标本取自我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均为确诊SLE的女性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1982年诊断标准),且具有皮肤损害(红斑),平均年龄28.3(S = 5.1)岁,标本均取自背部,狼疮带试验(lupus band test,LBT)阳性;10例正常表皮标本取自我院门诊手术室,为接受手术治疗的脂肪瘤或粉瘤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7.4(S = 5.5)岁,标本也均取自背部,表皮健康。患者知情并同意。英语

1.1.2 主要设备

美国Shellab CO2培养箱;日本Nikon 荧光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FACScan,BD Biosciences); Labsystems Dragon酶标仪(Wellscan MK 3)。

1.1.3 试 剂

Dispase(分散酶)、K-SFM(serum-free keratinocyte medium)购自美国GIBCO公司;鼠抗人角蛋白一抗(mouse anti-Pan cytokeratin)及荧光二抗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CCK-8(cell counting kit-8)购自日本同仁公司;凋亡检测试剂盒购自奥地利Bender Medsystems公司。英语

1.2 方 法

1.2.1 角质形成细胞的原代培养

标本去除皮下组织后剪成8 mm × 3 mm大小,稀释5倍的双抗PBS(含青霉素/链霉素,500 U/mL)浸泡1 h后,PBS清洗3次。加入1.6 U/mL dispase中4 ℃消化过夜。第2天剥离表皮置于2.5 g/L胰蛋白酶 + 0.2 g/L EDTA(1:1)中消化10 min,含100 mL/L FBS(fetal bovine serum,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反复吹打后过筛,得角质形成细胞悬液,低速离心(1 000 × g, 5 min),K-SFM重悬后,按1 × 105/mL浓度接种6孔板,置于37 ℃、5% 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英语

1.2.2 细胞传代及纯化

细胞培养至 > 70%融合时予传代,先用2.5 g/L胰蛋白酶预消化6 min,在成纤维细胞、老化的角质形成细胞(贴壁能力差)被消化而浮起,具活力的角质形成细胞(贴壁能力强)收缩、变圆,但尚未浮起时,吸走消化液,以去除成纤维细胞及老化的角质形成细胞;然后再用2.5 g/L胰蛋白酶 + 0.2 g/L EDTA(1 ∶ 1) 混合液消化3 min, > 90% 角质形成细胞浮起时,含血清(FBS 100 mL/L)完全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经PBS洗涤后,K-SFM重悬,调整细胞悬液浓度,接种、传代。英语

1.2.3 角质形成细胞的鉴定及纯度计算

胰酶消化第一代原代细胞接种于48孔板,于指数生长期进行免疫荧光检测:40 g/L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细胞后,10 mL/L的triton处理5 min,30 mL/L BSA(bovine serum 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 37 ℃封闭半小时后加抗人角蛋白一抗(mouse anti-Pan cytokeratin),4 ℃过夜,PBS洗3次,二抗孵育1 h,DAPI染色5 min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纯度评价:随机取5个互不重叠的高倍视野(200 ×),分别于绿色和蓝色荧光下,计算(胞浆)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数和总的细胞数(细胞核数),并根据结果计算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

1.2.4 生长曲线

第二代角质形成细胞以5 × 103/孔接种于96 孔板,每孔加CCK-8 10 μL,37 ℃孵育3 h后,酶标仪检测D (450 nm)。每48 h检测一次,连续14 d于同一时间点进行观察,每组设4个复孔。英语

1.2.5 细胞周期及凋亡

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第二代指数生长期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首先按2.5 × 104/cm2密度接种6孔板,培养至第7天时(70%融合)消化细胞,制备成浓度为1 × 106/mL单细胞悬液,70%冻乙醇 -20 ℃过夜,第2天PI(碘化丙啶)染色后,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含量测定,细胞周期分析。凋亡检测则用binding buffer制成2 × 105/mL浓度细胞悬液,采用FITC标记的AnnexinV(钙磷脂结合蛋白Ⅴ)和PI双染后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每组平衡实验3次。

1.2.6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x ± s表示,使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英语

2 结 果

2.1 角质形成细胞的原代培养

原代培养约第24小时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角质形成细胞贴壁,同时可见少量蜘蛛状或树根状细胞(图1)。48 h小集落形成。集落逐渐增大,向外扩增、延伸,并互相融合,最终可连接成片,呈典型的“铺路石”状(图2)。达70%融合时,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后,细胞生长加快。英语

2.2 角质形成细胞的鉴定和纯度计算

角质形成细胞胞浆显示亮绿色荧光(图 3)。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并进行纯度计算,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6.8 ± 1.9)% vs.(97.5 ± 1.27)%(t = -1.04,P > 0.05)。

2.3 生长曲线

对比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和正常对照组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曲线(图 4),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慢(7 d vs. 4 d),但进入指数增长期后,其增殖能力较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强,生长迅速(曲线斜率大)。英语

2.4 细胞周期及凋亡分析

与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相比,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 S 期细胞比例为:(40.68 ± 1.81)% vs. (34.43 ± 1.24)% (t = 9.005,P < 0.01)(图5A,B);同时,指数生长期凋亡率为:(6.08 ± 0.72)% vs.(4.32 ± 0.44)%(t = 6.606,P < 0.01)(图6A,B)。英语

3 讨 论

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损害之一,皮肤损害因出现早,且与病情密切相关[4],在狼疮的诊断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皮损的状况可以直接反映狼疮的活动情况,为判断病情,也为疗效的观察提供了重要的临床线索。在狼疮皮损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过去集中在免疫复合物的沉积[5-6],及其继发的血管病变。本科室先前研究发现:皮损内沉积的DNA抗原与循环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并不完全相同[7],提示皮肤组织的异常可能为引发红斑狼疮的独立因素,是狼疮引起皮肤损害,还是皮肤改变诱发了狼疮?值得深入研究。我们利用蛋白组技术对系统性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蛋白质进行全面分析发现[3]:与正常相比较,红斑狼疮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存在多种异常蛋白,提示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存在异常,可能为狼疮皮损乃至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情况,掌握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部位的角质形成细胞,观察其细胞学特性,并与正常皮肤来源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比较。英语

因为标本量少(一般从病理取材的过程中取得),且本身处于病态(基底细胞液化),所以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原代培养难度大,适当增加标本量,取低年龄段患者( < 30岁)及尽量缩短胰酶的消化时间有助于提高成功率。使用dispase可以很好地分离真表皮(推荐4 ℃消化过夜),得到纯度较高的角质形成细胞,传代过程中,通过不含EDTA的胰酶预消化,去除树根状细胞和老化的角质形成细胞,实现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人工纯化,并且可以减少消化对细胞的损伤,提高传代后的贴壁率。实验通过对角蛋白的荧光染色、计数,证实第二代角质形成细胞纯度 > 95%,SLE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英语

通过CCK-8观察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我们发现:相同条件下,SLE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较正常角质形成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慢(7 d vs. 4 d),但一旦进入指数生长期,其增殖速度较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快。细胞周期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检测指数生长期中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现: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处于S期细胞比例高,提示增长、分裂较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快。凋亡分析发现,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相比,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率高,这可能与快速增殖有关[8]。结合先前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假设: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后,处于异常的高增长与高凋亡状态,其凋亡所产生的细胞碎片、成分(含有多种异常蛋白)成为自身抗原,经过抗原提呈系统的处理、提呈,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自身免疫的发生。进入指数生长期缓慢可能与继发的炎症攻击和损伤有关。因此,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生物学行为可能是SLE发病(或SLE皮损发病)的原发、始动因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英语

本实验从细胞学的角度研究了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狼疮皮损乃至狼疮的发病提供一些基础的信息,为下一步研究作铺垫。英语

【参考文献】

   曾凡钦,许德清. 红斑狼疮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53.

Vilar MJ, Bezerra EL, Sato EI. Skin is the most frequently damaged system in recent-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a tropical region [J]. Clin Rheumatol, 2005, 24(4): 377-380.

Fang S, Zeng F, Guo Q. Comparative proteomics analysis of cytokeratin and involucrin expression in lesions from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Shanghai), 2008, 40(12): 989-995.

Zecevic RD, Vojvodic D, Ristic B, et al. Skin lesions: an indicator of disease activit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Lupus, 2001, 10(5): 364-367.

Nishimura H, Strominger JL. Involvement of a tissue-specific autoantibody in skin disorders of murin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 [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6, 103(9): 3292-3297.

Alahlafi AM, Wordsworth P, Lakasing L, et al. The basement membrane zon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mmunofluorescence studies in the skin, kidney and amniochorion [J]. Lupus, 2004, 13(8): 594-600.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