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实用13篇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也是我校培育“三用”即“好用、顶用、耐用”人才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为培育“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把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培育社会责任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目标,围绕“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力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关注“新”问题。时刻关注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中国的新发展,积极探讨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探讨在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二是切准“真”问题。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腐败、贫富差距以及就业等社会现实问题,教师们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关系中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在实际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许多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后,增强了对党的认识,普遍表达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高地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它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高地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使命。它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无法比以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大学生实际和课程特点,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他们国家意识和政治责任心、历史使命感;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改革与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先进思想;引导他们要以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褒奖“八荣”,贬斥“八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竞争与合作,贡献与索取等关系,成为祖国未来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转贴于

(三)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理课教学改革,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质课程。

1、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从教材、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的现有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实际三个维度重新梳理、组织和确定教学内容,选取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案例,分析、阐述基本理论,做到既遵循教材,又不拘泥教材,使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相结合,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

2、重点强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我校社科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常规性考试与日常考查相结合,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有的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专题式、启发式、参与式、问题式、辩论式、演讲式、案例式等。这些尝试,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积极探索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从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中划出一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这个平台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行动,着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探索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把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性、形象,是枯燥的内容不得生动性有趣,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充分利用QQ、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思想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疑难解答等,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采用多样化考试形式

“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方法,尝试新的考试方式,各门课程的考试和考核统一试题、统一成绩评定标准,采用开卷、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注意加强平时考核,把考试与课堂综合考查结合起来,把期末的一次性的静态考试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考核为:平时10%,实践教学40%(课内20%,课外20%),理论考试5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和考核为:考勤10%,表现20%,实践、作业30%,理论考试40%。力求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重视诚信教育,强调知行统一。只要任何一门课程有作弊行为,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平时成绩即记为“0分”。

通过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理论宣传水平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2

1.2对师范生进行的调查25%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对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技能作用较大;12%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与教学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63%的师范生认为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不是很好;54%的师范生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设置不够合理有效;42%的师范生认为教学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渗透不够.可见,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困境

2.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进入新世纪,随着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蓬勃兴起,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性学科,淡化“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界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界于语文与教育学的边缘性学科,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有些院校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进行整合,归属于教育学专业;有些院校将其挂靠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处于不被重视的边缘地位.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忽视其他教育类课程,一般在学科专业课程之外,另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三门课程,并将其当作点缀课程.教育课程门类单一、教学时间偏少,忽视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专业课程受到公共课程挤压,课时一再减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合理,选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立体发展模式.

2.2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薄弱“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由于设立该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比较晚,大多数教师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知识结构不完整.一般情况下,该学科教师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担任,其汉语言文学知识扎实,但对“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二是由教育院系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担任,对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分析得深入而透彻,但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教学中缺少鲜活的课例,理论教学脱离教学实际;三是由来自中小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担任,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但习惯于用实践代替理论,缺乏理论层面的提升.[3]因此,缺少具有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又具备学科专业背景的优良师资.3.3教学内容脱离教学实际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应使师范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把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形成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但教学中,缺少具体、可操作、可量化的课程培养目标.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对于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则不够重视;重视知识的获得与经验的积累,忽视广博知识的掌握与个体的整体发展;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忽视教学实践能力与教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课堂教学缺乏师生双边活动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新课改教学理念涉及较少,侧重讲授课程论部分,而淡化教学论部分,所授理论知识空洞,缺乏针对性,缺乏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联系.师范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活动很少,备课、试讲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活动也很少.没有充分拓宽教学视野和课程空间,很少结合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合作探究等,深化师范生对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4教学实践措施不够扎实有效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实践.很少结合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长期扎实的教学技能训练.很少结合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活动,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即使训练,也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与讨论交流,缺乏相应的检查督促手段,教学技能训练、教案设计、模拟试讲等也只是走形式,致使教学技能训练不到位,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语言表达能力差,缺少逻辑性,缺少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不了解小学语文的知识结构,搞不清教材中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不会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不会分析教材,照抄教参与教案“.三字一话”基本从教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仅仅限于理论上的感知,谈不上熟练掌握,有关课件制作更是大多数师范生的知识盲点,难以满足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教育实习时间短、方式单一,师范生难以培养起相应的教学素养.

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实践上缺乏重视.

3.1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对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的关系认识不恰当.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忽视对广博的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忽视其他课程以及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教育理论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教学设计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导致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位下降.没有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征和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化水平.误区二:对掌握知识、获得经验与提高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恰当.当前很多师范院校,追求综合化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办学理念,削弱专业课程,弱化专业基础,师范教育边缘化倾向日趋严重.师范性决定了实践性,师范生既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而经验的获得与理论知识的指导密切相关,需要实践中的锻炼与积累.然而,师范院校注重师范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于教学技能训练则重视不够,缺乏实践中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突出实践环节,体现教育实践以及教学技能的培养.误区三:对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关系认识不恰当“.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应结合基础教育的需要,为基础教育服务.理论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学中应精讲基本的、适用的理论,结合教学实例,降低师范生接受理论的难度,增补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师范生内化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对师范院校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处理不当,盲目的向综合性院校看齐,没有将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师资的任务落到实处,没有充分体现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3.2实践上缺乏重视从实践过程来看,缺乏扎实有效的训练体系,主要表现为:(1)教学实践目标不明确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应夯实师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语文课程的现状,关注语文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学习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经验,掌握从事语文教学所需的基本技能,了解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独立进行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式,能够选择恰当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然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没有体现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2)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课程论部分,应通过分析教学论中呈现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教学论重在培养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强化教学能力的理论支撑与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学中,应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论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教学案例进行点评分析,以帮助师范生掌握、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链接,基础理论与实用知识的联系,使本课程能够有效的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架构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然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没有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学技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增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3

一、实现四个结合 充实教学内容

充实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将民政社工理念融入到思政课程中,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敬业心、诚信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四个结合。

一是思政教育和民政文化相结合。我校是一所以民政文化为背景和特色的高等院校,秉承爱众亲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和传统。在教学内容上,民政文化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民政文化中蕴含的乐善好施、邻里互助、孝亲敬老、拥军爱国等情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有之义。我们要按照思政教育和民政文化相结合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解构,找到思政教育和民政文化的结合点,深化思政教育与民政文化的切合度。

二是思政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思政教育的方法和原理只有体现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行动中才能引起心灵的触动和实际的教育效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知行统一的实践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我校民政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广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深切体会爱众亲仁博学笃行的校训,能够领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含义。这是一个生动的思政教育的过程。今后,我们要大力探索思政教育和志愿服务的结合问题,形成体制机制,总结提炼经验。

三是思政教育和党团活动相结合。党团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环节。党团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原理的应用和实践。学生通过参加党团活动夯实了思政教育的教育效果。学生通过参加党团活动扩大了视野,提升了觉悟。思政教育和党团活动的结合不仅使学生成为校园活动的骨干,而且为党和国家贮备了栋梁之才。

四是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本为一体,发挥合力融会贯通才能造就人才。但传统的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往往各唱各的曲,各练各的调。传统的思政教育偏重课堂讲授,较少结合专业实际,导致教育效果无的放矢。传统的专业教育也偏重就专业讲专业,较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果学生学会了知识和技能,却不知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至多是有用的工具。为此,要把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连为一体,而不是两层皮。各院部要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拿出措施和方案,尽快改变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各自为政的状况。

二、激发教学活力 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助化。同时,使课程内容的体系性和开放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社会责任。在常规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使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等常规教学方法外,还应该有所突破:

第一,进一步推广ISAS教学方法。ISAS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引导者,采用具体的任务来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总结-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塑造独特的个性。由思政部制定推行ISAS教学方法的实施细则,在2013级的思政课堂教学中全面推广,并举行思政课程ISAS竞赛,遴选出10个优秀团队,在学校影剧院进行公开展示。

第二,努力探索调研教学方法。该法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思想状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相结合,列出一定数量的社会调研选题,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研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和更准确的理解。

第三,演讲式教学方法。演讲主题由思政部根据时事需求和现实问题,凝练一个或两个题目,进行主题演讲,通过演讲方式,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

第四,辩论式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社会实践进展,选择若干有争议的观点,在教师和学生的综合选择后定下1-2个可辩论的主题,在班级或学院进行1-2场辩论赛。

三、依托网络平台 更新教学手段

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强化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开设了湖南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世界大学城。作为一个网络虚拟学习平台,世界大学城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同时,世界大学城又是以个人空间为基础,基于实名制进行的网络教学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真实性的特点。思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进行思政教育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依托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思政理论课课程体系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必修课和围绕提升拓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开设的公共任选课(如院长讲坛、党课讲坛、教育与人生等)。两者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是主体,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有效补充。思政部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专业设置的特点,对思政理论课程进行科学规划,以两门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核心,建设若干门配套的公共任选课,最终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主辅结合的课程体系既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又大大延伸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第二,制作嵌入式表格化教案,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打碎、简约、泛在、集成的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解构重构,制作表格化教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而且每学期根据学生反映和教学要求,对表格化教案和资源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不断更新和升级,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利用空间开展多渠道的交流,打造师生互动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依托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和团队空间平台,通过留言、评论、私信、群组跟帖等形式,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热点探讨、心灵对话等,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

第四,建设空间特色栏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依托世界大学城个人和团队空间,建设特色栏目,展示教师、学生的作品,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展示、交流平台。

四、加强过程考核 全面评价学生

为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实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更加突出学生的平时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不仅要把学生课堂内的常规表现纳入进来,更要把学生的课外表现纳入进来。学生在课外受到校级以上奖励(如见义勇为、爱心助人、道德模范、感动人物等),视其情况,适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等级,学生因多次旷课、考试作弊、打架斗殴、偷窃等受到校级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的,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等级,直至重修。

第二,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相对于理论,我们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既包括课堂实践环节的考查,又包括课外实践环节的考查。在课堂中引入实践环节,如通过引入ISAS教学法、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等环节,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实践包括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义工活动、社会调查等等,通过课外实践,拓展平时考核的范围,达到全方位、真实地考核学生。

第三,实现对学生的过程考核。利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空间,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过程的考核。利用云平台空间的无限性、即时性、方便性等特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把握和动态调整,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保证思政教育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

五、夯实实践教学 实现知行统一

要把实践教学环节做实,通过实践教学检验学生是否“有爱心、有行动、有体现”,是否在实践中践行了“爱众亲仁、博学笃行”的民政社工理念。

第一,实行校内素质锻炼实践。思政部和学工处、团委及各个学院互相配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的不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与思政主题相关的活动,如依托演讲与辩论协会开展我的中国梦演讲活动、辩论活动;依托读书协会开展延伸阅读活动;依托学工处邀请知名专家、草根英雄、道德模范等开展专家讲座,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境和挑战。校内素质锻炼实践期限为两年,学分为1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在两年的大学生涯中必须参加至少16个学时的校内素质锻炼实践活动,并将校内素质锻炼实践活动纳入到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中。

第二,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寒暑假必须开展社会调查,在三年的大学时间内递交不少于4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为16个学时,1个学分。由思政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调查进行评选,纳入到实践考核体系中,对特别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金。

第三,实行校外爱心体验实践。遵循“走出去”的原则,把学生带出课堂,依托学生工作处、团委及各个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爱心活动、三下乡、参观红色根据地等,引导学生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感受祖国的变化,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贡献社会、锤炼品格,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达到知行合一。校外爱心体验实践为1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在三年的大学生涯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爱心行动和志愿活动,且将学生做义工、参与志愿活动纳入到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中。

第四,着手建立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如民政文化研究与实践中心、职业道德研修中心、近现代史研修室、校园廉洁文化研修与实践中心、党团建设研训室、青年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科学发展观研习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绩效评估中心。

六、打造优质团队 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一支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高水平、能协作、能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第一,提升现有思政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现有的思政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在现有博士数的基础上,培养和引进两到三名博士。

第二,提升现有思政教师的职称水平。培养和引进一到两名教授,两到三名副教授,使现有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水平达到理想状态。

第三,培养思政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

第四,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访学背景的思政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学校推行国际化、标准化、模块化和信息化的契机,争取将思政教师派到国内外访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模式,创新的科研思维、开拓的国际视野。

第五,进一步落实“五个一”工程,即每个思政教师联系一个学院,参加一次学生工作例会,举办一次讲座,上一次党课,联系一个寝室。通过“五个一”工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思政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七、整合教学资源 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总称,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条件。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总体上是非常丰富的,并进行了集体备课、思政教师联系院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参与思政课讲授等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思政教学部需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整合资源。

第一,整合网络资源,建设空间资源课程墙。目前,大学城空间已经成为我校师生学习、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思政教学部已建设空间资源课程近70门。为整合网络课程资源,思政教学部应充分利用大学城空间信息平台,建设空间资源课程墙,展示所建资源课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整合人力资源,强化全员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民政社工理念、职业道德等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育人职责。全体教职员工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觉做到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第三,整合社会实践资源,志愿服务学分化。为鼓励我校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和寒暑假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思政部要积极探索将志愿服务、三下乡、义工工作和寒暑假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管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人才培养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为48学时、2个学分。

八、提供保障条件 护航思政教学

第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思政部、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负责人为组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形成学校党政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配合抓,思政部具体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技术保障。充分利用我校长期从事资源开发、数据库建设、信息管理工作的技术队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空间平台建设、多媒体制作、素材库建设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第三,资金保障。学校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网络空间平台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4

一、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主要理论基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理论,1980年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特(Jean Piaget)发表题为《结构主义教学》一文后,人们开始重视他的主张。他认为:“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其基本观点:(1)结构主义学习论认为,获得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或构建)过程;(2)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原有的认知结构,新概念进入头脑之后,要同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点发生联系,经过同化、顺应、转变、构建等过程,新知识进入原有认知结构组织之中,使原有知识得到扩展、更新,并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概念。

按照最新教育观念,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初中课程目标体系。这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近年的教学尝试过程中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领会实验课程标准,要按教材去教,实施课程标准,而不是完全教条地去教教材。同时,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把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中去。

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思考的层面

一般来说,语文课堂结构的优化,往往只是针对一节课而言,这种理解简单浅显,似乎就应如此。实际上,对单个课堂的理解不仅限于片面,而且还限于静态,对事物的探究缺少联系、发展的观点。因为探讨语文课堂结构不仅要探讨某一节课,更重要的是将整个语文课堂联系起来,这才符合辩证法。对任何理论、实践问题都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加以考量,这才不至于从出发点就犯错。下面从微观方面阐述课堂教学结构的主要内容。

所谓课堂教学的结构,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顺序。它体现教学的整个过程,反映教学的组织形式。所谓优化教学结构,则指的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最恰当地解决教学过程中要素的组合和程序的编排,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微观课堂教学结构要考虑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开放动态的双向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而语文教学过程,也同样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感知、理解、应用和巩固的心理流向过程。因此,注意学生的心理规律,树立心理学原则也非常重要。比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学科特点,我们可以分“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来确定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心理轨迹和理论框架。赫尔巴特说:“教育者的首要科学,虽然不是全部科学,是心理学。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括,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26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所以,我们在实施课堂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习心理、接受心理等影响因素,按照心理学规律和教育学规律办事。

其次,考虑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即师生的双向刺激――反馈系统。从学生的活动层次看,又是群体的多边活动,即学生群体内的多向刺激――反馈系统。设计教学活动,要兼顾两个系统的活动质量,特别要追求学生群体多边活动的质量。学生群体接受教师每一个“刺激”,都不可能形成相同层面相同质量的反映,必然出现差异。特别是在讨论某个问题,完成某项操作的时候,差异表现得就更加明显。这种差异,是课堂上形成“交流――相互影响――推进认知活动”的情景的基础和根据。可以这样归纳: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应当与教学内容固有的特点相协调,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协调,教学活动设计追求的正是科学而艺术地创设能推进学生认知活动的课堂情境。

上面谈了微观课堂教学结构,我们再谈谈宏观课堂教学结构。首先,要明确的是,宏观分析课堂教学,也不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结构都包括进去。这样做表面看是科学,实际上并无必要,而且会犯错,因为没有老师会从小学教到大学。所以,从宏观上分析也可能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像高中教师,时间最多也是3年。教师应从这较长的时间对自己的教学的对象、内容、方法等作个整体的规划,这就要教师把握整个教学结构。

把握整个教学结构,第一,是力求科学分析学生特征,落实学生主体。一方面,分析学生的群体特征。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主动性和能力,对问题独立的认知和判断等,从而采用相应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全面了解学生需求,并关注其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策略分析学生,不仅了解知识状态,还有学习过程、心理等,改变了主要凭经验了解其知识状态的现状。

第二,是把握定位拓展课程,落实教材载体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教材作为载体,要准确把握其承载的课程定位和学科特点。另一方面,教材是载体,教学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调整内容和呈现方式。可见,原来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学科系统,现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实际和学科系统的统一。以上探索是对这一课程理念的落实。

第三,是把握特定时机和方式,落实教师作用。从教师发挥作用的时机来看,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小组合作。合作不能解决的,教师点拨精讲。从教师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看,课前表现为诊断指导,对学生学习现状及教学的诊断、对自学计划、学案的指导;课中表现为参与指导,导学法、导知识结构、导总结;课后表现为评价反思,以测试、训练、作业等各种方式的评价反馈教学。

参考文献: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5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6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弊端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学历式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为了与下面有关内容区分,我们称之为“老三段式”结构),表现在:

1.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注重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及结构。

2.以理论知识和认识过程为高职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在必要时辅以实践过程检验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或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3.在课程内容上,多数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花费的课时比例较大,强调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系统理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实践知识不具有核心意义,仅仅被用于验证理论,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的记忆与理解,是附属于理论知识并服务于理论知识的。

(二)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来的施行,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给我们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学带来了许多弊端。

1.理论比例偏重,实践环节分量不足,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不适当地加大专业理论课的深度。有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偏难偏深,与本专业或工种的生产实际联系却并不紧密。

第二,从教学的课时安排上看,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专业理论教学的课时。

第三,从教材选用看,大多数课程仍然借用中专、大专教材乃至本科教材。

第四,从教师心态看,许多教师注重增加学生后劲,授课中偏重纯理论的推导、过深的理论阐述、过细的结构分析。

2.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根据知识组织系统性的需要而不是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知识,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是一种学科中心模式的课程体系,即以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以单科分段为特征,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以利于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正三角形的课程排列顺序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普遍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正三角形模式安排课程顺序,即把本专业所有课程由抽象到具体、由基础到应用、由宽到窄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封闭的正三角形。以普通高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为例,如图1所示:位于正三角形底部的是(通用课)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位于顶部的是专业课。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顺序也是由三角形的底层开始,然后逐层递进,学生学习完最后的专业课就可以毕业。这种正三角形模式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分而治之,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训练设置偏后,学生对专业目标不了解,专业意识淡薄,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目的性不强,前学后忘,不仅使知行脱节,而且缺乏情感因素的有力促进,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易调动,效果不理想,难度较大的专业课过分集中,不易理解,且梯度较大,造成知识的流失率过大。

二、以完成任职任务为培训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得构建和优化现有高职课程体系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我认为,为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突出实践性教学,必须打破“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因为“老三段式”的课程体系对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研究奠定宽厚基础的学历式教育是适合的,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严重影响了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养成,因此,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必须有所改变。我借鉴“老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经验,在构建和优化高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一)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岗位任务”三位一体的循序渐进的“新三段式”课程体系框架。

分解人才培养目标模型是构建课程体系前的准备工作,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型进行分析,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目标进行分解,在“老三段式”课程体系基础上产生了“新三段式”的课程体系的框架,即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和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图2),这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

“新三段式”课程体系不同于“老三段式”的体系框架,它不是依据课程分类来划分教学阶段,课程不再是简单的单科目教学,而是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后有机的体系框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针对培养目标主要学习相关职业的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等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专业技能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基本技能。本阶段主要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岗位任职需要开设必要的基本技能培训课程进行技能实训。在该阶段需要同时完成部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应对相关学科进行综合化,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教学内容应体现宽泛和扎实,切实实现以“技能培养”为主,“专业理论教学”为辅,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技能培养”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本技能;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或专家,能够完成一项或几项岗位任务。主要以学生将要面临的岗位任务为实训内容,以任务为中心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在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训。这一阶段是在对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分化出若干专门方向,以加强任职岗位针对性,进行专门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专门技术和技能。教学主要突出“专”和“新”,技术和知识突出“先进性”。根据教学大纲,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和岗位任务强化训练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渐进的岗位技能养成线,依次展开,这一岗位技能养成主线将各学习阶段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养成十分有利,更适用于岗位任职教育的需要。

(二)按照各阶段培养目标指向选择适宜的课程模式。

在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不可能处于同等地位,必然有所侧重,这正是教育多样性与差异性的体现。这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与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学问导向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目标是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与理论思维能力,目标是“知”;实践导向模式以实践为主线,目标是使学习者形成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它的目标是“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那么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课程模式呢?我认为应该针对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阶段的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

1.基础理论学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图3),每门课程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又细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以理论知识与认识过程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文字等符号层面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考核。这些都决定了在这一阶段应采取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式”的课程模式,它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认识能力与理解能力。

2.专业技能培养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以技能模块的形式进行(图4),不同的技能模块包括了不同的学习单元,这一阶段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基本技能的养成为主线,采用实践导向式课程模式是必然的选择。遵循实践导向式课程模式的特点,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构建这一阶段课程体系的主体工作。按照不同技能的不同性质、功能及内容和专业理论知识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要尊重各类知识、技能间的内在联系,并按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确定各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技能熟练程度,按其知识、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安排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完成模块建设。这项工作实际是将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目标模型以模块教学的形式具体化,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具体做法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学生的技能需求。根据每个技能要求的实际需要,穿行理论教学,使理论教学真正为技能培养服务。

3.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

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在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各种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不再按照本身的逻辑进行编排,而是按照“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组织(图5)。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由“老三段式”课程体系中的并列关系彻底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专业理论知识服务于专业技能,二者又共同服务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图6)。学生最终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强化有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我们称这种课程模式为“以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结构合理、实用高效、深浅适度的“工作任务”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效果,影响人才的发展方向。因此,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的内容编排应进一步突出实用性与定向性。应突出层次,加强针对性、方向性训练内容,教学训练内容安排以强化岗位技能为准则,以岗位任务训练为重点。

适应高职教育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是新形式下教育改革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只有结合实际,踏实研究,真正做到实处,真正有所突破,才能培养出真正服务于岗位任职需要,受企业欢迎的人才队伍,高职院校才有新的契机争取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7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涌现了大量发现,无论是韦伯和费希纳关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发现,还是赫尔姆霍茨关于青蛙神经传导速度的发现[1],都促进了心理学研究从思辨转向实证的进程。1879年,冯特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拉开了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序幕。从学科性质看,心理学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从近三十年的发展及趋势看,无论是探讨心理本质的理论研究,还是强调社会现实需要的应用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近:借助一定的仪器或工具,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并收集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获得对人类心理活动的认识。方法论问题是任何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运用相关的统计技术、实验技术实现研究目标,是国内外心理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能力特点。在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2],心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有11项,其中与研究方法有关的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占三分之一强。这种重视充分说明了掌握专业研究方法与技术,在心理学科的专业能力及培养中所占的地位。但是,虽然这些方法类课程是心理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其学习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对于那些高中学习文科的学生来说,心理上的惧怕及学不好的自我暗示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因此,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是心理学科本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当前心理学方法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方法类课程往往存在一种矛盾的心理:认识上高度认可研究方法类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都应当学好;行为上又因为感到高难度而惧怕和逃避。这在任何类型的心理学院、系、专业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除了受课程本身的内容与性质的限制外,也与当前方法类课程在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断裂

国内心理学专业发展的早期,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介绍为主,随着教学条件的提升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现在普遍增设了诸如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实验设计与编程、认知神经技术的应用等课程,但在教学安排上理论课程与这些应用课程之间并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1.2 技能性课程与实际研究之间存在断裂

方法类课程如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及其技能性课程往往都开设在前两个学年,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心理学的专业素养还比较低,接触的专业研究比较少,大部分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往往局限在教材提供的例题上,颇有隔靴搔痒之嫌。学生即使掌握了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特点,掌握了工具与仪器的基本操作,但遇到具体的研究时,仍然不知道如何实现。

1.3 技能应用类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有关统计软件、实验软件应用的教材或书籍,在内容上更多偏向于介绍工具的菜单应用,强调的是操作指导[3],缺少与完整的心理学研究相对应的方法介绍,如实验研究如何统计分析、调查研究如何统计分析等,导致学生在面对自己的研究时,无从下手。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实现个人研究的能力,因此特别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类教材。

2 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的优化改革

结合当前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上述心理学科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师资力量配置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若要改善和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设教学团队,加强教学研究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的基本前提[4-5]。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递进性关系,比如在学习实验心理学之前需要掌握心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但这些课程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学习心理统计的时候,如果对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各类研究不了解的话,则统计的学习就变得形而上。其实这也是方法课程学习让学生感到难且枯燥的原因,也是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割裂的原因。因此,将教授方法课程的教师组建成为一个教学团队,开展教学讨论与研究,处理好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与相互渗透,在讲授内容、讲解深度、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等方面,对各课程教学进行明确的界定,避免不同课程重复讲授的浪费或出现知识点缺漏,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2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心理学方法类课程一般由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构成,如实验心理学与实验课、实验设计与编程、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心理测量与问卷编制与应用等都构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这些实操课程的开设是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而慢慢开出的,每一门课程的开出都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由自学式的零散、模糊、杂乱,变得系统、清晰、准确而高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在总学分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统筹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根据学生培养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师资力量条件,多开设高水平实用性的实操课程,才能将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整合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与实操的平衡。由于实操课程可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在课程设置时易出现“重实操、轻理论”的现象,认为理论课学不学没关系,掌握了研究工具的使用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理论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以理论为指导,工具的应用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统计学习中过于强调SPSS统计软件的掌握,忽视统计思想的指导作用,就会出现用错统计方法、无法解释结果、甚至提取错误的统计结果的现象。

(2)理论与实操的联系。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往往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同一范畴的理论与实操课程在内容上往往有重复的地方,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就会使教学出现冗余或缺漏。例如,实验心理学学习中,理论课布置了实验设计的作业,而实验操作、实验设计课也布置了类似的作业。如果把这些科目的作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完成从理论构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到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实实在在地将作业变成一个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研究的成就感。实践中已经有学生将实验课、测量课的作业进一步优化,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内容,并公开发表[6]。

2.3 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任何学科开设方法类课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如果不以此根本目的为指导,都会沦为“为了教而教”,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就是枯燥的技术操作,让学生无法领会课程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了文献阅读、问题分析(提出假设)、研究设计、工具选择(实验编程)、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技术模块,这些内容渗透于所有方法类课程的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寓理论于应用,则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将文献阅读与问题分析融合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主题论文阅读,在专业研究论文中找到理论学习内容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研究思路与流程,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理论的理解,促进思考。笔者在《心理统计》的授课过程中就尝试了这种办法。经过两届学生、每届2-3轮阅读的试验,发现通过论文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研究的认识,深化了对心理统计专业地位的认可,一些学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2)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将专业研究融合于技能课程的学习中。无论是统计软件的学习,还是实验编程与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完最基本的操作之后,以完成研究任务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 [7],掌握工具与仪器的使用。例如,SPSS教学可以从一个具体研究的数据分析为线索来介绍软件功能;实验编程软件的学习以完成不同的实验设计为目的进行教学和学习,尤其是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其他理论或实操课程中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不是去完成教材上的例题,而是去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组建学生学习小组,合理利用竞争与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在科学研究中也非常注重科学团队的建设。方法类课程的学习中组建稳定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培养了科研品质。

总之,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数据分析技术与实验技术不断涌现,在不断提升心理学研究水平的同时,也为心理学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将心理研究的新技术新发展及时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是心理学科方法论教学的重要任务,其实现有赖于不断的教学改革与优化。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张奇. 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75-78.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8

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1998年专业调整后新增设的课程,集中体现了该专业的核心与本质。其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共同构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基础平台。由于建筑环境学包含了国内外的大量最新研究成果,针对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愿意学并且学好该门课程,为紧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努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环境学要在32个课时内完成7个单元的教学,其课程内容量大,内容琐碎,课程任务重。且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了地理学、城市气象学、劳动卫生学、建筑学、物理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其内容丰富,而各个章节又自成体系,这将造成初学者难以入门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主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体系。

1. “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思路

“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三结合”指的是教学讲解与习题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习相结合,理论认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根据该教学思路,在教学中主要采用“项目法”进行教学,其内涵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重点是把握课程主线和章节主线,同时采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实践研究法。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1理论教学

由于建筑环境学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建筑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建筑环境的综合评价等[1],翻阅教材后学生反映该门课如同一门科普课[2-3],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教学中通过把握课程主线和章节主线使课程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该课程的学科基础地位。

2.1.1课程主线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一条主线,围绕一个主题,即“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绪论课的讲解中,首先要通过主线串联将全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建筑环境研究的是围绕建筑物的空间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内环境又包括建筑物的空气质量环境、热湿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其中热湿环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2.1.2章节主线

在把握课程主线的前提下,在每个单元的讲解中,安排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首先,通过本章的知识框架图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认识本章的整体内容。例如,在讲第三章,建筑环境的空气环境这一章时,首先,让学生看如下的知识框架图。

然后是核心部分的讲授训练,最后通过单元小结,要求学生能够使所学内容在该知识框架图中对号入座,从而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知识框架体系。

2.2实践教学

建筑环境学的教学内容特点为:前沿性、广泛性、实际性。该课程内容琐碎,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和生动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验进行。

2.2.1课题研究

借鉴清华大学的教学经验,布置文献综述的小论文题目,让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动手进行试验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论述。首先向学生介绍小论文的写作格式及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的时间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撰写。小论文的题目是任何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建筑环境的话题,学生可自拟题目,为扩大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题目供学生参考,例如:挂窗帘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和辐射在建筑热环境中的作用;不同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效果;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的差别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其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学生课题研究的结果将以小论文的形式展示,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作口头汇报,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并将撰写优秀的至相关期刊,作为学生的研究成果。

2.2.2开设实验

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并能激发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建筑环境学缺乏相应的实验教材,大多数高校未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目前只有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少数几个学校增加了实验教学环节[4]。清华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项目研究中;上海理工大学的实验教学环节主要是测试实验室内各个环境参数;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验教学较为全面,涵盖了建筑环境学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内容。根据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并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实验将采用分组的形式,主要内容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CO2、甲醛、噪声等相关室内环境参数的测试,最后结合主客观情况,对室内环境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教学的环节,将达到如下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其对建筑环境学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空调工程、通风工程、供热工程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学生要对室内环境作出综合评价,需查询最新的室内环境标准、测试室内的各环境参数、掌握室内的环境评价方法等,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并能够对整个课程乃至整个专业有系统的把握。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将采取期末一张卷加课题研究及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加出勤考核加课堂参与度考核四部分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能综合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水平。

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建筑环境学的构成要素有基本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最终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晨.建筑环境学(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路与目标,应该以树立和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密结合艺术专业特点和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改革与创新,构建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1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挑战

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已呈现了多样化。社会正在经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激烈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传统的“解构”,道德的冲撞,心理的震荡,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巨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面临着新与旧、继承与发展、批判与借鉴等复杂而深刻的矛盾。

加之互联网在高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同文化的激荡,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使高校思想文化领域的形势复杂和激烈,变化的形势、变动的环境、变更的观点、变样的舆论这些都给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学生的思想和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以及选择性明显增强,突出的新情况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和人们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量的思想认识问题,使一些人在价值取向和思想上产生困惑。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充满矛盾、极其复杂的渐进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可能控制的,又有难以预测的。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国内经济政治、国际风云都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

1.2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及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难题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热情,那他手中的画笔、乐器仅仅是演奏的工具,不是用心灵去创作作品,不能激发人们的激情,启迪人们的智慧,不可能成为不朽的作品。高等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精神性和智慧性,因为艺术人才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魅力。林语堂对此讲得十分生动:“人格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伟大的艺术,人格渺小的艺术家产生渺小的艺术,感伤的艺术家产生感伤的艺术,多情的艺术家产生多情的艺术,色情的艺术家产生色情的艺术,巧妙的艺术家产生巧妙的艺术。一言以蔽之,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便是如此。”①可见优秀的艺术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行与卓越的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在文化基础理论、思维方式、思想政治状况、学习生活轨迹等方面与其他高校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差别。这使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趋向于复杂化,任务更艰巨。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注重形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文化、重技巧轻理论的倾向,学习纯理论内容兴趣不高,向往艺术专业的学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太强,条条框框太多,枯燥乏味,与专业教学中形象生动的琴、棋、书、画格格不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艺术专业课的内容反差太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积极性,认为枯燥难学,加之文化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差,有的同学更本就听不懂,对抽象理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进程、教学组织、教学规律的差异较大。由于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专业课一般都是小班教学,有些专业甚至是一对一的教学,教学时间,教学形式随意性较大,学生的纪律性较差。艺术类学生往往用专业课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两课”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形式与专业课不同,但他们对政治课的期望依然停留在专业课的层次,应该是诗情画意的。

就如美国学者三将好夫所说:“课堂就如一出谈话节目,是为了娱乐而非讨论,实际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对课堂的典型期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来看,有一定的严肃性,理论课的阐释形式不可能做到向专业课那样具有娱乐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对“两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的存在,反过来又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往往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艺术学院原有的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对“两课”教学设备的投入十分有限,相关的教学图书资料匮乏,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重视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于适应与艺术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形象生动要求。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有难度,因此改革实践要走我们艺术院校自己特色的道路。

2 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

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形式创新,主动探索和采用新的手段与方法,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活动空间,更广泛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主动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培养艺术人才中的作用。要改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被动局面,必须针对艺术院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大胆创新。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教学的首位。利用互联网来调试“两课”与艺术类大学生对课堂需求的反差,使“两课”加入现代化的科技元素和艺术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实现“两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展示形式的生动化和形象化。近年来,结合云南艺术学院自身的教学条件,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1)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大力推进社会正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三进”工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素质课相结合,有秩序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设置和安排的,教材也是统编的,这对于保证教学的规范性是十分必要的,但并不限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活化。教学体系的重建,必须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艺术院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改革,首先要更好地平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共性要求和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在遵循高校思想中理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时,不可忽略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差的客观现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其他普通高校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内容应降低难度,消除学生对政治课太难怕学的畏惧心理。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切、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宣讲式的教学方式,采取互动式的、情感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普遍关注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课程本身怎样扎实上好,如何使课程更生动,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把文艺潮流、文艺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受争议的主旋律作品等内容如何融入课程,改变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只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发言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结合讨论情况进行引导、总结、归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理解。

积极探索授课形式的改革,构建以课堂为中心的全方位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启发性。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提高教学实效性出发,我们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学习体系,这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自主性学习环节:拓展、深化课程内容;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课堂讨论;参观、社会调查、看电视录像资料、读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实践性学习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进行教学机制创新,探索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实践教学新方法。

探讨适合艺术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阐释理论,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制作图文并茂,声影交汇的电子课件,充分利用学生的艺术特长,让学生参与电子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的专业特长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学生的艺术技能在电子课件的制作中得到完美的展示,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得到传播,又使学生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寓教于乐,改变思想政治课与艺术专业课格格不如,被学生视为艺术院校课程中“异类”的局面。可以用他们平时喜爱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而美术、设计、动画、雕塑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用他们制作的美术、动画作品作为装点背景的材料,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形式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激励、引导和调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并且利用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从而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

(3)资源整合、载体多元,开创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以学生的社会调查为主线,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在该门课中占有一定学分,并且是课程成绩考核诸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形成了一个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探索中,我们都重视实践环节,在总结通过看录象、外出参观、社会调查等多层次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统一加强和规范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将课堂教学与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取得很好的成效。有效引导同学们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和理性思考,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课程教学及课程建设不仅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同时注重将理论教学向课堂外延伸、向第二课堂拓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大学生素质教育密切联系,形成与本课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机制,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调研题目由教师拟定范围,学生按时按质完成调研报告,然后由教师批阅,最后纳入考核成绩。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社会调查、实践,学生上交的社会实践作业质量整体提高,许多学生在调查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联系实际有较高的认识。做调查报告,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我们的教学经验。做调查报告,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历史课题,需要得到学院党委领导的关心到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才能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0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及内涵

翻转课堂来源于美国,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师上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了以“学生作业”为主的课下学习的教学模式,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也被称为颠倒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占用课堂的全部时间来单纯传授知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主要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初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有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开始探索实施。但是直到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因为给耽误课程的学生补课,才真正创建了这种教学模式,后来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应用。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1.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支配地位转变成了参与者和设计者。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是管理者,是权威,是知识的灌输者,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和视频等,指导学生在上课之前事先学习和准备课堂内容,教师扮演的是设计者角色。在课堂上,教师要控制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2.学生的角色从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辅助,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设计,从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学习者,并且在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3.集体学习和团队合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前学生自己预习,课堂上自己听讲,课后自己复习,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典型的个体化学习模式,缺点就是对于学生认知的发展非常不利。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集体学习,强调团队合作,课前预习要求是小组学习,课堂学习要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体现的是竞争和分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个体化学习模式。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所有学生可以共同思考和讨论,角度和思考深度不同,答案也会更多样化,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文学理论课是高校一门重要的传统学科,尤其是对于文学系的学生来讲。在高校文学理论课中应用翻转课堂不但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范式,而且也给文学理论课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是新时代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文学理论课的教育方式也面临新的挑战。对很多名著名篇的解读和诠释,不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网络上的资料也非常丰富。在高校文学理论课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可结合自身基础和兴趣灵活安排个人的学习活动;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重复利用有效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让高校文学理论课也变得不再枯燥,赋予其更有趣和更有生命力的特色。

(二)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思维深度的必然要求

高校文学理论课相比其他文学类课程,更注重对学生文学理论的掌握,但是此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广泛,但是课时量又非常有限。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做笔记,教师和学生没有沟通环节,这样的课堂根本无法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素养。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发和自觉学习的热情。教师课前布置了问题,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需要通过阅读,查找资料,从而实现了学思结合,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和提高了学生思维深度。

三、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思路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学理论课堂,主要有四个环节组成,教师提前备课,教师课堂授课,课后学生完成作业,考核评价。翻转课堂同样也有这几个重要环节组成,但是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翻转课堂侧重的是课前和课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颠倒性的,评价方式也从从结果性评价转换成了形成性评价。

(一)课前环节

首先,从教师层面来讲,教师要开发利用好教学视频,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是将书本作为教学载体的理念,要试探性将书本内容同网络媒体上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在整合课前视频资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将“史”和“论”结合进行教学设计。作为文学理论课教师,必须要通读中西文学史,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史”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史”和“论”结合。比如讲解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境”和“含蓄”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作为分析素材;二是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对具体作品的解析中,从而将文学理论概念同具体作品感知进行结合。教师要切记文学理论课不能“就论讲论”,这样的授课过于形式化,太抽象,学生不会喜欢。教师在讲解某些文学理论概念的时候,要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具体的作品中,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知。比如讲西方现象美学家因加登的文本层次论概念的时候,就可以从四个层次着手讲解,让学生结合作品来体会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做到准确性和清晰性的同时尽力体现趣味性。文学理论课要求对知识的描述要准确,对学术的态度要严谨,对于一些没有确定性定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比如讲解《聊斋志异》的文体为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时候,要明确告诉学生在文体辨析上是存在分歧的。另外,对知识的讲解一定要清晰透彻,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做到点面结合。再就是,文学理论课是有一定审美趣味的,所以教师开发课堂视频教学一定要注意趣味性,比如从学生的年龄实际特点出发,设置穿插一些小故事等。其次,从学生自主学习的层面讲。高校文学理论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一定革新原有的教学思路,要确实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比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合作学习,通过将学生分为3-5人为一组共同学习,这样不但可以交流思想,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从而既可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二是探索性学习,比如学习“花间词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引导学习小组分类研究该流派的风格或者影响,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难点,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展开集体讨论,从而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中环节

因为课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新课程都有了了解和思考,所以教师的重点就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高校文学理论翻转课堂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铺设的教学法,利用十分钟的时间通过情景引导出授课的内容,进而可以让学生很快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教师还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和小组竞赛的教学方法来检测学习的效果。通过铺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引导出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课前布置的几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讨论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而对于知识点多,难于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再比如教师在讲到具体的文学理论时,就将某些知名影视作品、或者频短片引用进来,如可以结合影视作品介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关系,以《红楼梦》为例,学生都知道林黛玉给人的印象是“多愁善感”和敏感多疑,同时林黛玉又是一个才思敏捷的才女女性形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林黛玉的形象,可以播放影视剧《红楼梦》中有关林黛玉的精彩典型片段。然后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通过这种启发引导和视频教学,同时又与课堂实际授课内容进行结合,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

(三)考核评价环节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2-GH-18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43-02

高职院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开设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人文素质;使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信仰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实效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特性分析

1.教育类型的实践性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涵养为核心的教育类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围绕教育目的,高职院校应注重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注重实践教育模式,注重校企合作,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目的来设计教学方案,选取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途径。在“概论”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兼顾国家的培养要求和高职生个体成长的要求。在“概论”课教育教学途径选择方面要兼顾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高职院校“概论”课的实践性要求很明确,这是由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性特征和“概论”课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要求决定的。

2.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强调高职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包括性格、素质、能力、成长经历、思想实际等方面。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造就或者说是塑造高职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实然层面达到国家、社会应然层面的要求。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社会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等不断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差异性凸显,独立性增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只有适应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社会市场实际,才能提高“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3.教育效果的整体性要求。教育效果是检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整体性要求强调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我们经常说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合格和可靠就是对学生的整体性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可能只有某一方面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如果是这样,这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合格和可靠是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理念思考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性、主体性、整体性的要求,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笔者提出“概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该体系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的组织安排三个方面着手,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材的十五章内容整合为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同时将四个模块分解为九个具体教学专题,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须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设定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对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概论”课的性质、作用和地位,学习的方法和原则;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精髓;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其次是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最后是素质目标。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学生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学生要有“国”、有“家”的观念,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等。只有将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经得起社会和市场的检验和考验。

2.教学内容的选取。“概论”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的。为了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的,我们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理论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重点,共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即第一次课,主要讲述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主要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个模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理论精髓,整合了书上第一、二章的内容,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模块是思想,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理论,整合了书上第三、四章内容,中心是思想。第四个模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项目五――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与改革开放 ;项目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战略;项目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项目八――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和外交政策;项目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为了保证理论教学的效果,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来设计。例如讲第一次课即绪论专题时,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概论”课的目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围绕为什么学习“概论”课这一主题,以3~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发言人将本组的讨论意见进行反馈、梳理、总结。整个过程一方面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凸显;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校内校外的德育实训基地实习,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德育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理论+实践”这种教学内容的选取使单纯的理论教学走向学生生活、走向社会实际,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学的组织安排。在教学组织安排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讲授互动交流实践体验”五步来进行。在“任务驱动”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详尽的课时授课计划和学期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明确规定每节课的基本内容、课时安排、重点难点等,学期授课计划是针对每一学期授课内容的详细规划。“项目导向”环节是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认真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理论周数的不同,合理调整讲授内容的详略。“课堂讲授”环节是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根据讲授内容不同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演讲法、讨论法等。“互动交流”环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交流,采取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师生座谈等,教师总结提升。我们不仅注重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课下从周一到周六系部会安排专门教师、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辅导,答疑解惑。“实践体验”环节是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到知行统一。

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

方法问题对于增强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的方法不同,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上,应注重“两个结合”“三个贴近”。

1.“两个结合”。“两个结合”首先是指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统一的要求,即要求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达到统治阶级所要求的目标,这就是先进性的标准。但实际情况是,不可能每一个受教育者思想都达到先进性标准的要求,毕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生活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人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这就是广泛性标准。因此,“概论”课在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要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相结合,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为坚持先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因为坚持广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共性。

“两个结合”其次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对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家庭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所受的教育、性格、能力等都是对孩子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等产生重要作用的核心素材。如果父母的这些素材不具备优势或者处在劣势,就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采用有组织、有纪律的育方式,保证了教育目的的实现。但是这种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果主体性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反而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人生活的环境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符合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背离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消极的。我们要积极创造具备正能量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灵魂。职业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水平的提高。

2.“三个贴近”。“三个贴近”强调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增强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个贴近”首先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围绕高职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材内容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高职院校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因此教材设计也应该突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个贴近”其次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避免空讲理论。比如,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问题时,一方面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实事求是的内涵等;另一方面将这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基本原则,注重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教育学生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实际,不能生搬硬套理论,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自我认识,不能盲目、盲从。“概论”课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学生关心的问题上提供原则性的指导。“三个贴近”最后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比如,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以及中国梦等问题在“概论”课教育教学中都不容回避,为学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提供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在“两个结合”“三个贴近”的要求上做得很不够,并且家庭、学校和社会并没有实现有机联系,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涉及个人、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贲国栋.科学认识网络媒体在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6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地方高校在生源数量、生源结构、育人环境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影响当今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导致地方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政治取向、价值观念上出现多元化、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较大困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如何提高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理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社会分析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况

地方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当中。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 2005 年课程方案,地方高校本科段开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地方高校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制度,落实相关经费保障,加强教师培训和督导检查,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承担授课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部)设置相应的教研室,并配备专业教师队伍,保证思政课教学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地方高校努力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院校基本上都是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由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与重点大学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基础条件、生源素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等方面与重点大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1.部分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功利性的倾向。地方院校的办学目标一般定位在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学生应用型知识的培育。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多集中于掌握将来工作中的应用型技能和为顺利就业做准备。地方院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科类院校的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功利性倾向,认为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技能的提高和就业帮助不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作为获取学分的工具,通过就行,课堂上课精力不集中,考前仅靠突击背书应付考试。

2.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材,对当前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度不够。多数教师拘泥于教材,只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所采用的案例和观点陈旧,理论与现实相脱节,没有根据地方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另外,由于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部教材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衔接性,追求形成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材内容的重复交叉,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3.教学方法缺乏实效性。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较多而课时相对较少,所以地方高校更多地采用多个教学班合班上课的形式,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注入式教学成为多数教师的首选。虽然多数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仅限于文字、图片的呈现,没有将所授的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没有深入分析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就时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没有被充分调动。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少与学生交流互动,忽视了教学相长。

4.教学评价形式单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评价通常依靠传统的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考核往往强调对理论体系和理论知识要点的记忆和掌握,弱化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及其能力表现。对教师的评价如师生填表、打分,或召开座谈会,或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家提意见等,则往往很难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貌,评价的偶然性、主观性较大,不能深入、客观、准确地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增强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注重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地方院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的制度,派遣教师参加脱产进修、攻读学位、社会考察、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活动,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让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的方式,经常进行新老教师双向听课。年轻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讲课,特别是教学名师的讲课,学到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老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传帮带,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还可以经常备课及“同课异构”活动,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经常组织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以赛带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2.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地方院校的领导在重视学生应用性专业技能和学科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种场合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分析问题,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结合实际,加强学生自我学习教育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教师提供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自我学习教育,提高他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以主动学习和批判扬弃的态度来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及独立行动的能力。要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内容更加贴近本校学生的实际,力图在学生关注度高的生活、就业、职业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

4.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青年大学生好动、善疑、思维活跃,教学中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特点,结合当今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改变一言堂式的讲授法,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1)高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录像、广播、电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精心挑选的与讲课内容有关的电影、电视、录像等,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地反映授课内容,促进学生理论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2)积极采用合作教学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3~6人的小组为单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教学内容细化为不同的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小组成员采用自学、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究,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3)坚持进行反思式教学。反思式教学可以采用听课观摩、教学过程录像回放、多名任课教师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找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善于组织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深刻性等特点,通过具体、规范、系统的社会实践,达到对思政课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内化,推动认识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逐步树立独立敏锐的思维品质。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规划,明确考核方法及考核标准,采取辩论赛、调查研究、社会服务、参观考察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纪念建国、建党、纪念辛亥革命等重大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新生入学教育、军训、“比学习、比文明、比奉献”主题教育活动等,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5.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域文化优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要素的不断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生动地反映着地方社会的乡村和城市发展、地方社会历史与思想文化的变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充分浓缩这些资源中的精华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拓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而达到深化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

6.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环节之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影响其实效性的重要因素。随着思政课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要逐步确立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评价与社会实践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同时,要将学生平时的思想行为表现,包括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等纳入到考核评价范围之内,力图从多种角度考核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合理确定相关考核评价指标所占的分值比例及权重,构建指标科学、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贾建鹏.浅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及其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2]骆郁廷.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之深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7(11).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3

为此,作者尝试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交互进行,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下面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 为例,加以具体介绍。

1 课堂理论教学采用专题式教学

专题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吃透教材和熟悉大纲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梳理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把教材内容整合为若干个专题,以专题形式渗透到相关教学内容之中。“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共有十二章,涵盖了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到内政、外交、国防、党建、祖国统一,以及革命、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宝库。为此,我校思政部以教育部组编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为依托,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特点为重点,将教材的十二章教学内容归纳为十五个专题。

这十五个专题分别是:(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2)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精髓;(5)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4)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这十五个专题基本上能够涵盖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既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也反映了国家统编教材的初衷,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灵活性,又给授课教师留有余地,极大增强了该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专题讲座题目确立后,教师的使命就是讲授好每一专题的理论。专题讲座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作者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专题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中国化?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运用录像、讨论、案例等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抬头率。

2 组织好每一专题后的课内实践教学

课内实践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

课内实践教学要结合专题理论教学来进行。作者尝试了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交互进行的教学模式,效果较好。该教学模式如下:每次课有2个课时,其中1个课时讲授理论,1个课时留给学生用上一节课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即进行课内实践教学。

首先是要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设置所要进行讨论的题目。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精心挑选课堂讨论的主题。十五个专题所对应的讨论题目分别是:(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今天还有价值吗?如果有价值,有哪些价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如何评价和思想;(3)科学发展观对你个人有何的启示;(4)实事求是思想对你个人学习和工作有何启示;(5)发展是硬道理对于我们国家和个人有何的启示?……

其次是课内实践教学过程。

课堂讨论主题一般提前1-2周布置,根据班级人数分成若干组,每个组要求自主选出组长、记录员和指定发言人。由于学生提前一周对所要讨论题目有所思考,每次讨论时再给学生一定时间讨论,根据教师上节课所讲的理论进行小组讨论,推出一个发言代表小组发言,然后小组成员有1-2次补充说明。

在讨论中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形的控制和引导。各组发言后,由学生评出2-3组优胜组,最后教师进行及时点评总结,同时根据学生一学期在课堂实践中参与表现的程度给出平时分数。这样完成了一次课内实践教学任务。

通过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的理论及时得到运用,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增强分辨是非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使“思政课”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3 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的关系

任何单纯的理论课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都要辅以一定课时的课内实践教学。因为组织课外实践教学受到各种局限,不可能全体学生都参加。而课内实践教学则能让学生广泛参与,具有效率高以及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优点。课内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二者必须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相得益彰。

课内实践教学还能弥补思政课校外实践的不足,将社会实践搬回课堂、搬回学校,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从2013年秋季开始,作者在讲授概论课时尝试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交互进行,不仅使所学的理论及时与实际相结合,不但打消了学生认为“理论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学了没有用”的思想,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是:讲授理论―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证明理论准确性。这种模式不但让理论得以系统的、完整的阐释,而且让学生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