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化学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用的化学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实用的化学知识

篇1

高职院校的教学总体要求是“实用为原则,够用为度”,实用本位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想来源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实用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从实用、够用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医用化学》教、学两难之矛盾。

一、高职《医用化学》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

1.学生特点

当前医学高职院校实行的大都是文理兼收,文理科学生的思维逻辑本就不同,再加上高中时期学生的化学基础也存在差异,而在医学高职院校还存在对口招生的情况,对口生的文化课基础更是堪忧,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入学成绩大多集中在三百分左右,即使是理科生,对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周期律、基本化学反应等都掌握不牢固,接触到《医用化学》感觉很难。再加上学生没有认识到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对医学基础课的基础的《医用化学》存在轻视,不愿花大力气去学习。

2.教师特点

目前,由于《医用化学》教师对医、药方面知识了解不多,往往在授课过程中只强调化学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专业的需要,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广度而忽略与专业的联系。因此,《医用化学》教学存在的“纯化学”教学的问题依然明显。虽然医学化学教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始终未能实现医学、药学与化学的有机融合[1]

3.课程和课时特点

《医用化学》虽然主要分有机和无机两大类,但所涵盖的内容却涉及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相关内容,内容繁杂、知识点比较分散。而不同编写者的认识不一,导致编写的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也各不相同。

从课时来看,现在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课时普遍偏少,一般都在一个学期内上完,还包括实验课在内。课时少,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课时进度必然快,而对化学基础不好的高职医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新的知识是困难的。

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简介

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沿革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来源于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创立并发展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通过杜威的同事和他的追随者的阐述和传播,在上世纪20~30年代,从美国开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后来由于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取消而影响减弱,到60~70年代又有所复苏,在我国,1919年后,由于杜威在我国多个城市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曾流行一时,影响较大。

2.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特点

①注重儿童个性特点,强调儿童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

②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是对经验的不断改造;

③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倡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④倡导做中学,重视儿童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儿童为主体的教学实践。

⑤认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强调合作,主张师生平等。

三、实用主义关照下《医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1.学生层面

实用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经验,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克服有些学生对《医用化学》的畏难情绪,教师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将化学知识与医学应用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医学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化学的热情。

2.教师层面

虽然实用主义强调学生为中心,但是也倡导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实,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

①总结适合学生的知识体系

《医用化学》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总不断总结适合高职医学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区学习实用的医学化学知识。《医用化学》的知识零碎且涉及面大,即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取分散中的有效知识点,就要对即将讲授的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整合化、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2]

例如,在讲解烃类化合物时,可以再最后把烷烃、烯烃、炔烃合到一起进行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也可以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增强直观教学能力

《医用化学》知识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文科生和对口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增加课堂信息量,以加强直观教学,也便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学生也能更好理解重难点知识[3]。尤其现在运用多媒体硬件设施都较完善,用多媒体进行《医用化学》教学,借助电脑、投影仪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便微观为宏观,使静态变动态,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加强临床联系

虽然在高职院校中,讲授《医用化学》的教师大多不是在医院工作的,有很多都是工科毕业的,但是《医用化学》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保证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要加强同临床医学应用的联系和渗透 。例如,医学生常用的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的浓度和渗透压的关系。通过将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医用化学》有用性的认识,提高重视度,增加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周丽平. 提高《医用化学》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与实践[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 19( 2) 223 -224.

[2] 王亚玲. 情境教学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7) 76 -77.

篇2

一、什么是化学

很多学生学了很多年的化学确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到到底什么是化学,他们一谈到化学无非就是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等。其实化学从深沉一点思考无非就是变化二字,化学就是用地球上已有的且数量较多的物质通过各种化学变化产生出地球上数量较少的或者是暂时还没有发现但是能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物质。我们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就是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所要满足的条件和一些守恒的原理。我们在拥有了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实现这些知识所具有的价值。

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多如牛毛,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化学的世界。当我们学过酸类物质可以和碳酸化合物发生反应时,我们就不会再为热水壶或者热水器低下的那一层白色的垢物而感到烦恼了,用日常生活中用的醋酸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当我们学过化学之后就不要再为蒸馒头时加入小苏打粉而感到奇怪了,因为小苏打的成分就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时候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馒头膨胀,所以蒸出的馒头又软又甜。还有我们如果散步最好选择是在傍晚的林荫道下而不是在清晨的林荫道下,虽然这被归纳为生物学科的范畴,但是生物学科只有应用化学的知识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这体现了化学为其他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发展。上面所举用的例子只是生活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很多学生有时感叹化学中有时候出题太怪,其实这些所谓的“怪题”都是来源于生活中,在生活中很好的应用化学也是一种去学习化学知识很好的方法。

三、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提到化学就不得不提它在医学上所起到的贡献。在化学不发达的年代,很多疾病对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灾害。在近代,有机化学迅速的发展为这些珍贵的药物进行批量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有机化学首先是对这些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这些药物所具有的所有的成分,再通过实验来分析这些成分的有效部分和这些有效部分的化学结构。当知道了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后就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生产出具有同等效果的药物,从而大大降低了这些药物的价格使平常的人们也能够用得起这些药品。更重要的是近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疾病通过预测的结果来分析出治疗疾病的药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化学反应来制造出这一些医疗领域从不具有的新的药品。这不得不说是医学领域里面的惊天变化。化学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的疾病。化学为医疗领域做出的这些重大的贡献保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再害怕一般的疾病。

四、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毫不夸张的可以说化学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想想过去没有化肥和农药的时代,农民只有通过人畜的粪便和焚烧树木枯草作为肥料,这种耕种方式的收成当然是及其低下的,可以假象一下这种耕种方式如何来养活如今地球上这个数量及其庞大的人类。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药的使用保障了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可是现在的人们却对这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产品产生了抵触的心理,他们都向往着那些不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农产品。他们认为化肥的使用改变了土地原有的成分,这些观点是正确又可以理解的。但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为了增加农场品的产量过度的使用这些化学产品,过度的依赖这些化学产品。这些生产化学产品的厂家也不愿意花费钱财提高和更新这些农场品。因为害虫对一种药物产生抗体时农民就使用更多的药物,害虫的抗性就越强从而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些化学产品时应该正确有度的使用,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发展眼观。即使这样,化学产品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依旧不可磨灭,只是我们在使用这些化学产品时一定要进行深深的思考。

五、憧憬将来化学为人类带来的变化

人类现在最担心的是能源能的问题,如果将来的石油、天然气等等这些能源都用完了的时候人类又应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化学来生产出大量的新能源。我们都憧憬着将来这一天的到来。化学是否能够合成新的材料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合成出一些现在还不能够治疗的疾病的药物。化学是否能够解决现在一些化学产品对现在自然造成的这些问题。这一切我们都积极的憧憬着,我们都应该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扎扎实实的去学习化学已有的知识和大胆的去运用和创新。我们相信我们现在所想象的这一切都会变成现实。

篇3

一、因材施教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因材施教是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对大多数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初中学生来说,受到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还是更愿意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上职业学校是许多学生不得已的无奈选择。因此,造成了中职学校学生能力素质不高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源条件下,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每个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化学基础、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获得发展。

(二)因材施教是中职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

对职业学校来说,学生的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课程教学要以就业为中心,要面向市场来办学,根据社会需要来培养学生,要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注重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与主动性,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开展因材施教还体现在:进行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按照自身学习能力与专业需求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能力。

(三)因材施教是中职卫校化学教学的需要

由于许多中职学生的化学基础比较差,虽然在初中时接触过化学课,但由于学生认知能力不高、学习不努力,不少学生连基本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都不会写。而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又显得偏多、偏难,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课时相对不足,每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造成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掌握,使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感到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化学教学必须实施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因此,在中职卫校进行化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因材施教在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课程教学目标上体现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施教的总要求,它是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的体现,进行化学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合理教学目标指引下才能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化学基础差别较大,少数学习好的学生,对化学教学内容不满足,而多数化学基础差的学生感觉化学学习比较吃力。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是顾此失彼,此时运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就显得非常重要。(1)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化学教学中要进行因材施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基础、学习兴趣、专业需求方面差异等进行分层,把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对优等生要以化学知识拓展学习为主,对中等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适当拓展,对学困生要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对学生进行分层,就能使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教学方法。(2)教学目标分层。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化学基础进行分层后,需要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完成相应层次的练习题。制订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例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时,对中等以上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使用电子转移或化合价升降的原理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而且要能理解其反应的本质,会用“双线桥”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会进行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对学困生来说,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反应的本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进行了这样的目标分层后,就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能够因人而异开展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体现因材施教

化学作为中职卫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学习内容与后面的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课有着重要的联系。然而由于化学教材的内容较多,教学课时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对教材内容合理选择与取舍,从教学内容上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重点突出医用化学知识这个重点,使学生重点学好相关的化学知识。(1)突出医用化学这个重点。卫校的化学学习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在每门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把与医学相关的化学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节省教学时间,还能降低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此外,还可以联系具体的临床实用的化学内容进行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化学教学的兴趣,又能更好体现中职卫校“实用、够用”的教学理念。(2)对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因材施教。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中职卫校的学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对不同层次、难度不同的实验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注重教师课堂的演示实验,又要注重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在课程教学组织上体现因材施教

进行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除了运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形式外,还应积极运用多种组织形式进行辅助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相互补充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因材施教效果,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1)加强班级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班级教学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能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组织纪律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化学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化学学习效率。(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效率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应对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基础、学习兴趣、合作意愿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每组四至六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每个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以此来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进行帮助,拓展自己的化学思维,以增强学习能力。(3)重视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增强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程教学评价上体现因材施教

在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开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改变传统的仅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评价方式,创新对学生的化学考核评价方式,采用综合全面的方式来考核评价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考评体系。要在学生的化学学习考核评价体系中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就要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思想,通过考评体系的引导、激励来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建立化学考核评价体系,既要注重学生当前的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除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考评外,也要注重对化学学习过程与方法、对化学学习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考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2)建立多元考评机制。为了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考评机制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建立多种考评机制、多元考评主体,加大对学习过程、平时学习成绩和操作技能在考评中的所占比重。例如,可以把学生平时的作业及其完成质量、阶段性测验、课堂提问、综合作业、实验操作技能、实训课的考核、出勤率、课堂纪律等作为综合考评的内容。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等。以使考评更加全面客观,更有利于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就要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开展化学教学,并把因材施教的思想理念与方法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从而有效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4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效地使用演示实验、板书、板画等一些直观教具;一方面可以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生理机能产生的负效应,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注意的分配规律,将知识通过多种载体分散成细小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的迅速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调动起多种感官以增加信息的来源渠道。

    其次,要注意使用直观教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它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的感觉刺激,影响“第一印象”的方面有很多,例如,直观教具外观是否醒目,摆放是否整齐有序,以及摆放位置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观看等等。解决外观摆放方面的问题要求教师应想到它的使用是面向全体学生,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直观教具放在幻灯下演示放大,如采用有机玻璃或玻璃粘合成的各种拓应槽在幻灯下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很多实验,如物质的制备(包括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大部分的试管试验、通电条件下的电解试验以及像温度计微小变化等一类的变化试验等等。

    实验证明,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下运动的刺激物易于被知觉感受,因此使用些动态的直观教具或将一些直观教具设计成运动的教具而呈现在学生面前。也能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可将物质的分解化合、电子的转移流向、物质的溶解扩散等制成活动的模型或幻灯。

    再次,还要注意使用直观教具时应尽量形成优势兴奋刺激中心,因为它可以带动多种神经的联系,深化对信息的处理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因此在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注意形成氛围,避免平平淡淡地使用,为此,教师可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配合使用直观教具,以使学生的感觉达到这一目的。

    (三)克服错觉的异向

篇5

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到底有哪些好处?这是我们必须正面回答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一、运用化学史实,可培养学生怀疑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知心理研究表明,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化学史对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入了下列事例,近代科学家的奠基者、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便不可能促成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化学家雷利、法国青年化学家巴拉尔如果没有对研究中的异常现象产生怀疑,就不可能分别发现氩、溴元素;这些真实生动的事例,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怀疑精神”在科学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也使他们自觉养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同时,还为学生如何质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二、运用化学史实,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充分抓住这些心理特点,注意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校生虽然表面上讨厌学习,但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接受一些新鲜事物。而化学史上关于化学家的趣闻轶事、重大发现、著名实验等都能创设愉快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三、运用化学史实,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整个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化学先驱们创造、发明的历史,创造推动了化学知识完善的进程。没有化学家的不断创造,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学的辉煌成就。化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如有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有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让学生明白必须保护环境。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化学史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由上可知,在课堂中穿插化学史的教学,确实大有好处。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化学史,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的静态结论,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使学生受到教益。

1.模拟化学家的实验

并不是所有化学家的实验都能被简单地模拟,也不是所有的化学原理都能被学生完全理解。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原理和操作方法较为简单的实验,组织学生按化学家的方法重新演示;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高的,可以只做其中一部分,或利用多媒体进行原理模拟。

2.运用多媒体,再现历史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影视素材的运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用电影的片断再现当时的历史背景。

3.组织自由多元的讨论,融合科学与人文

当化学家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被深深打动时,课堂的讨论才会活跃而深入。但是,要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他们自由而开放的空间,教师更需要精心地准备,敏锐地捕捉讨论的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让化学史走进职教化学课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被化学家在发现和发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态度、高尚情怀,以及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所感染。这种感染又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结果、思想品质乃至他的整个人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试问,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篇6

一、引言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初三才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对化学充满着好奇心,并有一定要学好化学的决心,但化学本身具有知识高度抽象,反应机理错综复杂,化学用语枯燥、难记、易忘的特点,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和增多,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减弱了。据许多调查统计的材料表明,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掌握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中学生是学习化学的起始,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这是由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所决定的。不同基础,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兴趣较高[1]。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弄清楚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促进化学教学的进行,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学习化学时不在感觉神秘

中学化学教材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学科,就在于它更贴近生活实际。化学科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在生活世界中,人类通过对周围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了关于周围世界的感性知识,这些知识经过进一步概念化、系统化就形成了化学科学理论。因此德国的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是生活世界的理性产物[2]。但科学理论如果仅仅是作为观念上的产物,而不回到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就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也就无法经过实践的检验使自身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化学科学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世界。

生活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因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因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没有人的生活便没有教育。所以在生活中学习化学,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化学不再是神秘的,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有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怎样使学生保持并拓开这份兴趣是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驾驭课堂教学的关键。大量资料都表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是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可以使他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认真听完本节课的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醋酸时可以告诉学生几种醋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小用途:在鱼类不新鲜的情况下,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醋可以作为预防痢疾的良药;醋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漫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杀鸡鸭前20min,给鸡鸭灌一些醋,拔毛就轻易了;衣服上沾染了水果汁,用醋一泡,一搓就掉;用醋浸泡热水瓶中的水垢,可以达到除垢的目的;夏天毛巾易发生霉变而出异味,用少量的醋洗毛巾就可以消除异味。

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目标,脱离了生活,忽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可帮助学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化学知识,以致多数学生学了化学用不上,不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等的密切联系,读到高中毕业,竟解释不了身边的简单生活现象。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课本知识鲜活起来,把学校小课堂与生活大课堂联系起来,把大自然社会生活搬到课堂里来,也可让学生进行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有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在这样的内外交流过程中,课堂变大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促使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发展性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

化学是一门根植于生活之中,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人体自身的生化反应、大自然的化学变迁、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无不闪耀着化学知识的火花。而且随着新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经过较长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都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明白生活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重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注意在做、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注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现象、直接观察和操作演练,将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运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感知和理解新的化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解决一系列的新问题,允许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自己,显露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感,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淑,应桃开.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真实背景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7,(4):38-51.

[2]刘克文.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J].化学教育,2007,(05):8-10.

篇7

21世纪已经到来,全国212953名(97年统计数字)化学教师都在思考如何进行21世纪的化学教育。核心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化学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事实上,化学是一门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学科,就人类生活生产而言,吃、穿、住、用、农、工各部门或行业,均离不开化学。化学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实验性应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应引起学生的喜爱。但据扬州大学理学院于2000年3月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江苏省部分中学的401名初三到高三年级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得到了如下的兴趣水平分布图—1:

在对我们自己学生的调查过程中亦发现,既使选择兴趣小组,选化学的学生也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1) 毒:认为化学药品有毒,会影响健康或致癌;

2) 污:认为化学会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3) 险:认为化学实验有危险,会发生爆炸;

4) 繁、乱、难:认为化学知识杂乱无章,难学难记。

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归结为世界上的多次由于化学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家庭中部分家长的片面介绍。而在学校里,教师的教学方法则是造成学生不爱学化学的主要原因,这真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二、 长期记忆扭曲的启发

三十多年前,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长期记忆扭曲的问题。该实验是采用接力转述故事的方式进行,先让第一个受试者详细看过片上的情景:该情境是在地下火车的车厢中,车厢内的人物各异,而其主题是对面而立的两人,其中黑人衣履整齐,而白人手中握一把刀子。第一人看完图后,要他凭自己记忆,将所见之一切,以口头转述给第二人;第二人听完后,再将其所听到的一切,以口头转述给第三人;如此辗转进行的结果,研究者发现,不出几次转述,图画中的主题即被扭曲:原来在白人手中的刀子,居然被后来传话者说成是在黑人手里。这一现象就叫长期记忆扭曲。

长期记忆的扭曲是常见的现象。记忆扭曲的方式不外乎两种情况:一为量变,或将事实简化,或将情节减少;一为质变,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现在我们进行这样的假设,上述故事中的主题是教材如把第一人当成教师,那么第二人就应该是学生了。从上述故事可以看出通过一次转述后,主题就将发生部分的扭曲;而扭曲的幅度将受到主题的意义、教师的水平及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影响。今天我们将主要讨论学生的知识结构因素。

三、 知识结构

1、定义:知识结构是各种知识在人类大脑中的组织形式,它包括各种学科知识的配置比例,相关程度和协同关系。知识结构的关键是结构,而知识本身仅仅是组成这种结构形式的材料。正如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质料形式说,认为事物的本质和灵魂不在事物的质料,而在事物的形式。这就容易理解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倒错现象:知识比较渊博的人一事无成,而知识比较单薄的人却能脱颖而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能力和智力的提高,总是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而同步发展,它们之间是协同关系。可是在社会中存在着知识比较少的人反而会比知识较多的人更有能力,这往往是由知识的组合方式不同所致,也就是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正像一个资源丰富,由于没有组织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就不能变成财富,往往会出现捧着金碗去要饭的现象。而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却可以充分利用进口的原料进行多次加工,造成高增值的精细产品,不但国内人民可以过着富裕的生活,而且还能去占领国际市场。这样的国家往往是产业结构比较合理,比如,非洲一些国家和日本就分别属于这两种极端的情况。

2、形成与作用:知识在人类头脑中的积累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实践中产生的每一认识结果,作为一种知识都要纳入到原有知识群的网络结构中,安插到一定的位置。如果是关于熟悉的认识对象的知识,那么,就会使原有的知识系列向纵深发展,丰富了系列知识。如果是陌生的认识对象的知识,但同时能提供较多的联系,给它以较多的刺激、强化,那么就能同化新知识,建立起新的知识系列,往横广方向扩展,从而建立起高效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心理学知识及长期的实践可知,结构化了的知识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也能被长期记忆而不至于发生扭曲现象。

四、 知识结构的构建

既然知识结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此重要,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更是必不可 少,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高效、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呢?

1、 所教内容结构化:在整个中学范围内,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甚至部分化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它们本身具有结构性。如教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先串成线,然后再由线织成网,并且告诉学生探究事物因果关系的思维模式:

再告诉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知道结构决定性质,牢牢抓住典型代表物的相关知识,然后举一反三,使之融会贯通。图2卤素的知识结构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化的典型实例。

其它元素可按以下二条途径建成线,再根据相关内容织成网

非金属知识主线:所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

金属主线: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盐.

2、 结构内容丰富化:知识顺序的最优呈现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结构化了的知识能够与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碰撞,并能及时地同化在学生的新的知识结构中,同时也容易形成长期记忆。这种展示模式的特点:

(1)表达十分简练,而中学所需掌握的重要无机物,几乎尽收其中,

(2)揭示了这些元素的主线具有相似性,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发挥迁移力,预测未知元素及相应物质的性质及用途等。

(3)给出了研究或学习知识的系统,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若教师在这一展示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以深化,这样不但能使所呈现的知识结构发挥作用,更能使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得知识结构既有骨架、又有丰富的血和肉。下面以学习卤素这一章为例,配以相关的思考题,用于让学生把学的知识活起来。

卤素思考题(一)

1、这一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何?

2、卤素包括:

3、卤素的性质相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卤素的性质差异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5、Cl2、Br2的制法各有何特点,试从反应物、仪器、条件、收集等进行比较。

6、试比较Cl2、HCl制法的异同点,并说明理由。

7、氯水的成分:(1)分子:

(2 )离子:

8、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颜色、成分及性质有何不同,列表比较。

(二)

1、氯气的化学性质

2、氯气的用途主要是指:

3、氟气、氟化氢、碘各有何特性,举例说明。

4、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的检验有何共同点,写出离子方程式。

5、什么是萃取?作为萃取剂应有何条件?举例说明。

6、氯气、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均可作为漂白剂,它们的作用过程与炭的作用过程有何不同?

7、碘化银为什么可以作为人工降雨剂?

8、卤素互化物、拟卤素是怎么一回事,试举例说明。

9、HCl、HBr、HI三种气体的制备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10、 造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气体也能发生这一现象?你能否让二氧化碳气体也发生喷泉,说明理由并归纳之。

(三)

1、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插入氯气中,熄灭,从中可得出哪些结论(至少二个)?

2、若要使碘水褪色,可采用哪些方法(至少6种)?

3、关于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若没有浓HCl,能否用浓硫酸和氯化钠代替,为什么?

(2):若没有MnO2,能否用KMnO4或者KClO3代替,为什么?

(3):为了节约药品,能否用实验室制氧气的残渣来制取氯气,为什么?

4、2mol碘与3mol碘酸酐(I2O5)的混合物在浓硫酸中反应生成(IO)2SO4,若在发烟硫酸中(化学式为H2SO4· SO3)反应得I2(SO4)3,后者和水反应得碘和四氧化二碘,请写出生成I2(SO4)3及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篇8

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识概述

应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反应,是与人们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紧密联系的物质世界的反应,是整个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化学知识本身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它的应用主要包括化学内部的应用和化学外部的应用,其中化学内部的应用是指运用化学理论解决本理论体系或者其他化学领域内的专业问题,而化学外部的应用是指应用化学理论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许其他学科的问题,这也是人们所熟知的化学知识的应用,本文论述的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识也是从化学应用的外部进行论述的。

二、如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立足于教材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教学是任何学科进行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目前为止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所以立足于中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课堂授课之前认真做好备课准备,授课过程联系教学目标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教材,深刻剖析中职化学教学的应用性,通过一些材料展示或者视频展示,向学生呈现培养其化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认同化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这就有利于通过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

2.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也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这也正是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的广泛应用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的问题是越来越复杂的,也并不是单独一门学科或者技术就能完全解决的,所以要强调解决问题时候的联系性,这也需要有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能力。比如在中职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将化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运用几个学科分析问题的解决办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过主题讨论的活动,将学生自由分为两组,围绕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一组的立场是不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另一组是需要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各自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增强学生自身对化学应用性的重视程度,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性意识。

3.开展化学知识应用比赛

在班级内开展化学知识的应用比赛,比赛的形式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化学知识应用意识。通过化学知识应用比赛,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化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最终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之间的比赛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化学知识的切磋,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4.深入调查,用事实证明化学知识应用性的重要程度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工厂和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化学相关的问题,比如三废的治理问题、河流污染与防治、土壤酸碱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是与我们化学专业息息相关的问题。在中职化学应用性意识进行渗透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或者企业去实地调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调查之前让学生做好调查提纲,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回到学校之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尽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化学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增强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

5.尽量为学生提供化学应用性的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是一种有效且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所以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聘请一些专家或者学者到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介绍化学知识的应用,强调化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

三、结束语

立足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现状,也借助于我国中职教育的良好发展时期,笔者认为有义务为我国中职教学做一点贡献。本文在中职化学教学的目标和特点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围绕中职化学教学的应用意识进行了系统论述,主要指出从五个方面对中职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同行提供一点帮助,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文献

篇9

如,在“氮气”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提出问题:

(1)闪电打雷常发生的地区为什么树木生长得特别茂盛?

(2)在铜的还原实验中,将还原出来的铜用氮气使之冷却到常温;假如是镁,也可以用氮气来冷却吗?

这样让学生感到了学习化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从而把学海无涯苦作舟变成学海无涯乐作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公演教学的全过程。

二、充分应用赞赏与鼓励

德国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清代的颜元先生便深谙“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他留下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至理名言显然值得现代的教师好好去思考、回味与体会。教师的赞赏与鼓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唤起成功的希望。反之,批评、惩罚过多容易导致学生情感的饥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赞赏与鼓励的手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正面强化。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的“闪光点”,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首先给予肯定,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予不同的表扬方式,尤其要注意多为学困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得到体会成功的滋味。例如,在课堂上对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哪怕这些答案近乎可笑,甚至脱离实际的,但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要呵护学生的发言热情,及时鼓励。并对回答好的学生,我们给予最真诚、最热情的赞赏与鼓励。赞赏与鼓励的方式有三种:

1.运用特别的语气、音调、速度和节奏,进行语言赞赏。如“哎!非常好!”“太棒听!”“真了不起了”“很有创意”“你的答案正是我所需要的。”等等。

2.运用教师的表情、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进行肯定。如点头、真诚的微笑、赞许、鼓励的眼神,甚至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背。

3.运用班组体的力量,如热烈的鼓掌等。即使回答错了,教师也诚恳地说:“没关系,下次还有机会,我相信你一定能行!”整节课贯穿着“激励、唤醒、鼓舞”的教法,这对学生心理有积极的暗示、抚慰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激情。

三、课中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学中体会成功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的高层次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既领悟课中的难题,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积累了化学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合物”中碳酸氢钠时,我安排了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对比学习,且补充做了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的实验,然后在这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盐酸,学生都知道会放出二氧化碳,但反应的速率(即放出二氧化碳的快慢)相差较大。通过学生实验总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气氧化碳的速率快得多。这时我就引导学生从溶液中存在离子的成分进行分析,从反应的原理给予解释。接着我提出一个问题,把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和把同样的碳酸钠溶液滴入同样的盐酸中现象有没有相同?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现象不一样”。然后根据实验事实讲明了原理,书写了离子方程式。创设一个好的实验情景,学生能很好掌握知识,而且运用知识,发挥想象,运用类比方法,变抽象为形象。

篇10

一、对立统一规律与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也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根本原则。对立统一规律转化为方法论,就是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它的精髓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化学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物质(内部、外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矛盾斗争也就趋于统一,这便是化学对立统一规律。溶解过程的溶解与结晶,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和逆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得电子与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与降低,原电池中的正极与负极,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与中和,这些内容既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辩证原理,引导学生从对立和统一两个角度理解、把握和记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讲授中就要在分析其实质、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律,当学生理解这两条规律后,让学生把矛盾的一方浓缩成四个字:“失升氧还”,并加以记忆,则矛盾的另一方“得降还氧”就无需记忆。这样学生记得少,记得牢,不易混淆,应用时只要按“失升氧还”分析矛盾的一方,其对立的另一方也就自然明了。实践证明,这样教学生认识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出错的可能性极小,大大降低了教和学的难度。

二、理解普遍性,牢记特殊性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许多概念和许多物质的性质、制法等都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如卤素最外层都为7个电子,因此F、Cl、Br、I在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F2及其化合物表现出某些特殊性,如:AgCl难溶于水,但AgF易溶,卤素Cl2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但F与H2O却发生反应:2F2+2H2O=4HF+O2。

我们再来看一下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情况:绝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矛盾的普遍性),只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却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矛盾的特殊性),如熟石灰[Ca(OH)2]的溶解度。类似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普遍规律,又要帮助学生寻找特殊性的方面,按照“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原则和方法,分析、归纳并掌握、运用。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两个对立面,才能形成矛盾。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即同一性。有同一性就一定有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否定。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不仅是矛盾相互转化的典型范例,而且是矛盾同一性的最好例证,因为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斗争性,即反应若有利于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的话,就必然不利于向反应物方向进行,反之亦然。当反应进行到正、逆方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就达到了平衡(矛盾相持)。显然,这种平衡并不意味着斗争双方矛盾的结束,而是达到“动态平衡”。按辩证法的普遍原则及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来看,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当然,化学平衡也不例外,当改变化学平衡的任何一个条件(浓度、温度或压强等)时,平衡就会向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也就是平衡移动原理所阐述的主要事实。像这样的内容的教学,教师要上升到哲学高度让学生感知、领会、理解、认识这一哲学规律,然后运用这一规律指导学生学习。

四、抓住主要矛盾,理顺知识要点

在复杂的事物发展中,同时有许多矛盾存在时,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且起着主导的、支配或决定其他矛盾的地位,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使问题迎刃而解。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中学化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就要在引导学生弄清楚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氧化还原反应内部探讨和挖掘氧化还原反应最主要、最本质的特性,即被氧化的元素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被还原元素得到的电子总数,其表现的特征为元素化合价的升高总数等于元素化合价的降低总数。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不仅能较好地解决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问题,而且能解决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诸如推断、计算等问题。

五、世界永恒发展,量变引起质变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的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质变规律是物质世界发展客观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已被现代中学生所认识和理解,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量变质变规律的知识讲授有关化学知识,如: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教学,我们紧扣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从左到右依次递增,发生量的变化,这种量的变化使得每周期元素都是从“典型的金属元素两性元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引起了元素性质的质变,同样,同主族元素,如ⅣA、VA、ⅥA、ⅦA等,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却依次递增,这种量的变化,使元素从“非金属元素两性元素金属元素”,同样引起了元素的质变,这样教学会使学生很容易记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元素周期表所揭示的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它在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有中心位置,马列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最高概括,而自然辩证法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因此充分运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学化学教学问题,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和化学教学在人类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化学学习、化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通过网络搜索及资料库查询发现对生物和化学两科目的知识联系研究集中在应试备考领域,而在教学领域,对生物、化学知识联系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得出新的化学备课新模式。

一、初中生物学与化学的课程编排联系

调研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采用“五四制”教学模式。“五四制”与 “六三制”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可以将大量知识点分散到四年教学时间中去,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优化学生知识基础,对于化学教师而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初中生物课程按照要求利用初一到初三三个学年的时间进行授课,在初三下学期进行总复习,准备结业考试。而初中化学课程则要求在初三初四两年授课,在初四下学期进行总复习,准备中考。

众所周知,化学与生物、物理、地理这三门学科之间的知识都有互相关联的地方。仔细分析,生物和地理同时在初一开设;化学与物理同时在初三开设,想要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化学有很大难度,例如:化学第一单元学习天平的使用,物理却要到初三下学期才学习质量及物体的称量;化学第二单元学习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却要到初四才学习热学知识。初中地理与化学联系最为紧密的只有水循环和环境保护,而且地理课在化学开设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结业考试。所以在生物、物理、地理三门课中,对初中化学最具有铺垫作用、可以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去的只有生物学科。

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教材与课改前相比,知识的系统性降低、而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不论是生物教材还是化学教材,知识体系编排都脱离传统编排逻辑,趋向于社会中心的课程观。

需要做出说明的是:在开设化学课之前生物科已经学完了第五章,即生物前五章内容均可直接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去,生物第六章的教学与化学第一、二单元的教学同步进行,部分生物知识也可以应用于化学教学。

二、初中生物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的应用

毫无疑问,在理化生这三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生们最先进入的是生物实验室,也是在生物实验室最早接触到实验室注意事项。自从我国引入西方的科目划分体系以来,“生化不分家”的提法一直延续至今,生物通过显微镜探究生物的亚微观结构,化学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实验室是生物和化学两个学科不断发展的基础。初中生物知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进实验室,认识实验室的布局,了解实验室学生安全守则等;

(2)进行实验前的准备、试验后的仪器及材料处置;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步骤;

(4)生物第二章第一节所涉及的显微镜的使用在化学初三第二章水的人工净化部分的应用……

2.在化学理论教学方面的应用

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顺序,化学方面: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生物方面:物质组成细胞器,细胞器组成细胞,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生物圈。两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生物学中,构成细胞的物质,种子的组成等均涉及化学物质的分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涉及到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内容;人体消化系统部分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分。诸如以上的例证不胜枚举,为便于阅读将研究结果列入下表。

表格以鲁教版初中化学(54制)目录为底本,在章节后列出了联系到的初中生物学章节编号。与生物知识练习较少的化学章节未显示在下表,为便于数据分析:按“章号.节号”编号,例如第四章第二节编号为(4.2)。

初中三年级化学教学中可以应用的生物学知识

初中四年级化学教学中可以应用的生物学知识

三、初中生物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是化学学科第一次涉及到计算,将该节课与生物学知识点“质壁分离”相结合,导入案例如下: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复习一点生物学的知识。(“化学课上复习生物?真的么?”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板书:植物细胞)谁可以告诉我植物细胞的结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回答的非常好。我们还学过质壁分离,谁又能告诉我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什么?

生:浓度差(引导学生回顾浓度的概念,将生物学知识成功前移到化学课堂上来)

师:很好,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如果100g水溶解10g食盐所得的溶液刚好可以使一个细胞处于发生质壁分离的边缘。同学们考虑一下:细胞质的浓度是多少?(仍然是生物学内容,但已经引出了课题“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鲁教版初中化学(54制)教材和鲁科版初中生物教材(54制)教材的对比研究,从课堂编排和学科知识结构出发论证了将生物学知识引入化学课堂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无论是从新课的导入方面还是知识点过渡方面都可以引用生物学相关知识,弥补单纯使用化学教学法的不足。另外,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引用化学知识,如上文案例: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求知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展示出教师博学的一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增强教师自信,从而提高教师的授课热情。

另外通过对两部教材的分析,两门学科知识虽联系紧密,但相互之间缺乏照应,在进一步的课程改革、学科融合方面需要加以调整。通过对化学教材的分析还可以看出,前后只是逻辑性不强,从知识中心到社会中心的过渡略显形式化,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应加以改进。

要将生物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化学学科教学中去,需要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储备,在教学之余,多与生物教师交流,互通有无,阅读基础生物教材,提高授课水平,遵循并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贡炳臣.化学教学中和生物学联系的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6):61.

篇12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01

当今世界,人们处于被视觉信息包围的时空中。现代视觉环境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原先由文字承载的人们的感知和经验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用图像、图形、图表、视频、动画等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和传播。2006年,美国学者米歇尔(Mitchell,W.J.T)说:人类历史中正在发生一个重要转向――图像的转向(W.J.T米歇尔,2006)。[1]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知识可视化研究,并迅速对教学产生了影响。

一、知识可视化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1. 知识可视化的定义

知识可视化的定义最早出现于2004年。瑞士卢加诺大学的马丁・爱普(Eppler,M. J.)和雷莫・布克哈德(Burkard,R. A.)在他们共同编写的《知识可视化:一个新的学科及其应用领域》中首次定义知识可视化的概念,他们认为:“一般来说,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知识创造和传递中的应用。这样一来,知识可视化是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图解手段(Eppler & Burkhard,2004)”。[2]他们将“视觉表征”概括为6种类型:启发式草图,在小组间产生新的见解;概念图,结构化信息并展示其关系;视觉隐喻,映射抽象数据使其易于理解;知识动画,动态的、交互的可视化技术;知识地图,结构化专家知识并提供导航;科学图标,可视化知识域(Eppler & Burkhard,2004)。[3]任悦(2007)认为“视觉表征”,是指“将抽象化、概念化的东西以视觉化的方式再现和表述。”[4]常用的视觉表征形式有:图像、图形、图表、视频、动画等。

2009年,赵国庆在对马丁・爱普等2004定义进行深入分析后,给出了知识可视化定义的新表述:知识可视化是研究如何应用视觉表征改进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复杂知识创造与传递的学科。[5]强调了知识可视化是一门学科和研究领域、知识可视化主要应用于复杂知识创造与传递,认为简单知识仅仅依靠语言文字就能传达,没有借助知识可视化技术的必要。

2013年,马丁・爱普在接受赵慧臣和王淑艳专访时,对知识可视化做出了更简洁明确的说明:知识可视化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赵慧臣,王淑艳,2014)。[6]

从教学应用的角度看,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及过程以图解的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视觉表征,从而促进学习的发生、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2.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双重编码理论。双重编码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加记忆和识别。该理论于1986年由佩维奥(Paivio,A.)提出,该理论设想有两个认知子系统,一个专门用于表征和处理非语言对象如表象,另一个则专门用于处理语言对象。佩维奥指出:人类的认知是独特的,它在同时处理语言和非语言对象时非常特别。语言系统直接处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同时充当非语言对象、事件和行为的符号功能,任何的表征理论都必须符合这一二重性(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2005)[7]。

佩维奥做过的一个试验发现,如果给被试以很快的速度呈现一系列的图画或字词,那么被试回忆出来的图画的数目远多于字词的数目,这个试验说明,表象的信息加工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就是说,大脑对于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和记忆速度要好于语义记忆的效果和速度。佩维奥还假定有两个不同类型的表征单元:imagens和logogens,imagens用于表征心理图像,logogens用于表征语言实体。imagens是以关联和层次的形式组织的,而logogens是以部分整体关系组织的。双重编码理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加工:⑴表征性的,语言和非语言表征的直接激活;⑵调用性的,通过非语言系统激活语言系统或反过来通过语言系统激活非语言系统;⑶联合加工,在语言系统内部或非语言系统内部的表征的激活。一个任务可能需要三种加工中的一种或全部。从双重编码理论可以看出,知识可视化将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来,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了思维的发生(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2005)。”[8]

马丁・爱普还指出:视觉空间推理、适应性结构化等也是知识可视化研究的理论支持(赵慧臣,王淑艳,2014)。[9]

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知识可视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视觉表征、知识传播与创新,涉及人际间知识的传递和建构,因此,已有的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脑科学理论等在探讨知识可视化理论基础时也可资借鉴。

二、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1. 知识可视化教学应用的普适性

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群体间知识创造和传递中的应用。知识可视化的目标在于传播知识,并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由此可见,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具有普适性,并不只限于特殊的学科或领域。

知识可视化几乎可以应用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王淑芬(2014)认为:传统课堂中师生对世界感知和经验的积累以文字为主的时代一去不返,而以视觉图像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势不可挡,单通道的文化传播正在被多通道的信息交互所替代。知识可视化将促进课堂教学范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并体现在教学内容视觉化呈现、教学方式视觉化表达、教学情境视觉化创设和解决问题视觉化建构等方面。[19]

2014年马丁・爱普谈到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时说:“知识可视化的优势可体现在社会、情感和认知三方面。在社会方面,它有助于推动知识在生产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传播;在情感方面,它有助于从文化情感层面促进知识创新和迁移;在认知方面,它有助于促进学习者记忆、应用新知识。对教学而言,借助可视化手段的帮助,教师和学生可更轻松、更快捷地传播、共享知识(赵慧臣,王淑艳,2014)。”[11]

Gianquinto和Rodd则认为,可视化是“认知和情感”。Gianquinto指出,视觉体验和想象可以生发性情,形成可视化的意念并构成知识。Rodd指出,性情并不局限于认知的本质,它包含情感的因素(或情感和知觉的关系)。因此,性情是受情感影响的,它基于图形的可视化(王淑芬,2014)。[12]

这样看来,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的普适性就十分明显了,在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知识传播时,可以借助视觉表征作为语言文本的补充,深化对语言文本的认识;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视觉表征形式,促进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共享,还可以从文化和情感层面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2. 知识可视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已有研究

知识可视化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则刚刚起步。介于此,笔者以知识可视化的核心概念“视觉表征”和“初中化学”为题名或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进行精确匹配搜索,剔除其中不是涉及初中化学教学的论文,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对所得论文进行梳理,可以发现:

思维导图的研究相对最多。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论证了思维导图既是一种好的教学策略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主要是:设计导学案,提高预习效率;整合知识,简化板书;建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用于化学探究,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等。但张丽(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到,思维导图“对不同层次学生影响不同,对不同化学知识内容的教学影响效果不同。”[13]孙婷(2014)也提到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要与其他策略相结合。”

概念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概念教学和化学知识的复习。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使用概念图,概念图只适合用于概念较为集中的知识领域。

动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两大方面: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反应的微观实质,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微观世界;演示可能发生意外的错误操作,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操作。

图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在于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和学生实验前的实验装置图教学。

图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于浓缩课本知识,便于学生对比、辨析和记忆。

这些研究表明,化学教学中的视觉表征主要有思维导图、概念图、动画、图像、图表等形式,许多教师会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图像、图形、图表、视频、动画等辅助教学,基于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实验、实物模型等也在化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对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但通常缺乏从知识可视化角度对以上教学策略的深入剖析和认识。知识可视化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笔者的尝试

在对知识可视化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应用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后,笔者开展了知识可视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教学实践。

开学第一节课,笔者对所教班级进行了“大脑半球优势”和“学习感觉偏好”的问卷调查,并将数据用excel进行处理,得出对应的饼图和柱形图。发现学生中大脑双侧平衡和右半球优势的占绝大多数,视觉偏好和触觉偏好的学生人数也是最多的。针对这样的学生现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刚开学时,讲的知识较少,课后没有作业,笔者将思维导图介绍给学生,说明用途、教给画法。课堂上或讨论、或实验,课后学生用思维导图整理笔记并上交,教师利用课间逐个点评,为学生熟练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打下基础。笔者曾在课堂上尝试手绘思维导图作为板书,学生热情不高,访谈中学生说:还是课后画好,课堂上要画要写,还要换不同颜色的笔,比较麻烦,而且在笔记本上画容易受原本格子的限制,不利于画面的布局。因而在使用了一节课后停止。之后的教学中主要用于单元复习。每一章讲完后,在周五的课上讨论决定本章思维导图的框架,学生利用周末完成,周一的课上简单点评,并评出最佳的3~4幅作品给予奖励,然后随堂检测复习效果。这样的处理,学生反映良好,说:复习课再也不那么枯燥了;自己也知道化学该怎么去复习了;复习的时候也不那么容易分心了,竟然能连续三个小时集中精力完成思维导图,觉得很不可思议;内容集中到一张纸上,查找和记忆都方便多了。但也有学生一直不习惯使用,他们认为自己没有画画的天赋,画得不好看,而且至少要换三种颜色的笔来写很烦,还有个别学生认为再画一遍跟重抄笔记没有区别,因而不愿意使用。

概念图的使用主要是在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第六章“溶解现象”中,这两章概念比较集中,概念图能很好地向学生展示概念的来龙去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新授课时使用是在学生概念形成后,用小概念图帮助学生将概念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复习时再引导学生将小概念图组合成大概念图,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对于自己画概念图,学生更喜欢填空,他们认为,自己画的不如老师利用软件设计的美观,填空的概念图使用很方便。

动画、图片、漫画、实物模型在微观知识的讲授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动画可以揭示电子的得失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漫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氯化钠的形成,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想象的漫画记忆元素化合价;实物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O2和CO2 结构的不同,从而知道虽然都有“O2”,但是意义大不相同。

化学实验,尤其是对比实验在“身边的物质”的教学过程中功不可没,通过实验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如用石蕊浸泡的纸花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引导学生得出“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的结论,比教师费力地去强调效果好得多。

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表格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①对比数据,利于概念的形成。如讲授元素的定义时,可用表格列举三种氢原子和两种碳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根据数据学生容易得出“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结论,便于概念的理解。②纵横对比,辨析概念。如元素和原子,通过列表能清楚地向学生展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③浓缩要点,简化笔记。如讲授“常见的碱”的内容时,对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研究都是从俗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几个角度去进行的,教学中笔者对课本上的表格进行了改进、丰富,将相关的知识全部浓缩于一张表格中,便于学生比较和记忆。④复习时归纳相近知识,便于发现规律。如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要区分的特别之处,可将其归纳在一张表格中,便于学生发现其中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规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三、对基于知识可视化的教学策略的思考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种族的成功可以部分归因于脑对新鲜刺激的持续不断的兴趣和好奇,当新鲜刺激出现时,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暂停所有不必要的活动,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以便及时采取行动;反之,相同的或可预期的刺激反复出现,脑对环境刺激的兴趣就会降低,随即转向其他新颖刺激,这就是常说的注意力分散。

2011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发展。

笔者认为,知识可视化的提出,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对知识传播和创造方式改变的需求。视觉表征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精细化分析为丰富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教学范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深入研究:(1)根据知识的不同类别,研究相应的视觉表征。(2)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研究相应的视觉表征。(3)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研究相应的视觉表征。同时,在以上研究中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实验,尽可能多的获得质性的或量化的证据,用证据来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 (美)米歇尔著.陈永国,等译.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2] Eppler,M. J. & Burkard,R.A.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ICA Working Paper #2/2004[R]. University of Lugano,Lugano,2004

[3] 任悦.数字时代视觉表征的变化[J].国际新闻界,2007,(2)

[4] 赵国庆. 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

[5] 赵慧臣,王淑艳.知识可视化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观点――访瑞士知识可视化研究开拓者马丁・爱普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2)

[6]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

篇13

一、“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框架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进行建构性学习,必须创设一种合作的氛围。在这一氛围中围绕一个真实的任务,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再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来完成这一任务。整个过程具体步骤是:(1)教师提出课题任务;(2)学习者产生疑问,提出问题;(3)学习者协作、探索、争议、收集与分析资料;(4)学习者共同尝试解决、得出结论。

在真实的任务学习中,要激发学生产生一系列问题,教师首先要选择好一个驱动性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的要求是:第一,要精心组织,措辞严谨、适当,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准备状态,又要略高于现有水平;第二,问题的包容性要广,对学生来说是意义丰富的,涉及多方面重要的科学内容(概念、原理、实验方法等);第三,问题要足够大,大到这一问题跟学生自发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相关;第四,问题要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有密切联系。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以课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例加以说明。

1.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思想

(1)设计一个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拓展性教学过程;(2)以“支架式教学”形式进行探索和研究;(3)随时考查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情况。

这项任务的实施过程被以下三个重要活动划分为几个阶段:(1)提出驱动性问题:怎样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一问题用于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活动;(2)由每一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结构,讨论有关驱动性问题,最终选出本组的研究议题;(3)教师布置完成任务的要求及期限,以利于他们设计出自己的方案,发表自己的见解。

2.“支架式教学”活动设计过程

教师提出真实性任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怎样的性质?

教师展示:出示石碱和小苏打样品,介绍蒸馒头的面粉中加少许小苏打的作用和洗涤有油污的碗筷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怎样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小组合作:围绕教师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方案,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课堂上可以观察到学生是那样的投入,配合默契,各个小组不仅就自己的问题给予了探索和解释,而且还相互补充,他们得到的体验是多方面的。下面通过几个小组的公开呈现来看一下各小组的探索活动。

第四小组:提出探究问题: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溶解性比较。

问题背景:除碱金属碳酸盐及碳酸铵易溶于水外,其他碳酸盐均仅微溶于水,而碳酸氢盐却是可溶性的。把碳酸钠转化为难溶碳酸盐即可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实验设计与实施:在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碳酸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衍生的问题:滴加氢氧化钡试剂能否用于区别?

这样,本课时遵循运用支架式教学,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学习要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要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技能,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三、几点认识

1.“支架式教学”设立支架的前提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设立的支架才更有效,也体现了任务分析的重要性。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任务,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合适的教学支架(如学生已有的知识、课件、影视素材、实验步骤的调整与修改等),鼓励学生利用支架主动探究与学习。

2.设计中教师的立足点是学生的学法,按学生的探究规律去教,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挖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潜力,把未知从各方面转化为已知,突破了传统的教法,实现了几个转变:从教法研究转为学法研究;从单纯知识传授转为能力培养;从应试学习转为素质学习。在学生大胆设想中,让学生逐步了解自然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

3.“支架式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随时指导各个小组活动,成为每一个共同体中的一位合作者。

4.用“支架式教学”方式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课堂中处于激发状态,新的创造会不断涌现。这种探索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通过挖掘知识内涵,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支架,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活动与讨论,合理运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依靠学生的学习经验,相信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不断地缩短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如何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支架,值得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福建师大学报,2005(1).

[2]肖川.教育的真义: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教师之友,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