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职业化论文实用13篇

审计职业化论文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1

提升本机关审计业务整体效能是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知道,一个系统的效能最佳,不但依存于要素质,更处决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序组合所产生的系统质。构建审计系统的统筹、协调机制,是审计职业化建设极为重要的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这是中国审计发展史第一次提出。“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未来审计队伍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适应了审计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随着审计事业的加速发展和审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前提是“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一)人员、经费没有充分保障,人少事多的矛盾相当突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审计越来越重要,审计地位得到大的提高、社会各界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大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定编在十多个人,“青黄不接”的局面比较严重。,近些年虽然新进了部分人员,但把关不严,进来的人员不懂审计业务,培养业务精通的审计人员也需要一个过程,造成有些审计机关虽然说起来在岗人员有些人,但业务能手不多。为完成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常常加班加点,所谓的五加二,白加黑,交叉审计;一年大部分时间出差外,不能照顾老人小孩,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身心压力非常大。人员欠缺影响了审计的数量,超负荷工作影响了审计质量。基层审计还存在经费和人员待遇的问题。它们虽然不以部门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但是审计人员的待遇和审计经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难以保证审计队伍的高效、廉洁。

(二)审计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存在审计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不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人员专业技能、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难以适应审计大数据发展新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大学本科毕业的科班生少之又少,目前的学历大多数是参加工作后,通过在职学习取得的。现代审计需要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要审计人员在学习审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学习法学、金融学、写作、计算机技术等知识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要求审计人员要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有审计人员中既懂财务审计,又掌握财政、金融、投资、绩效等现代审计所需专业知识和宏观管理知识,又有良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计算机应用和外语运用能力的审计人员很少。对绩效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含金量较高的审计项目不能很好地开展。

(三)审计技术手段不新难出成果。有的审计人员政策法律理论水平不高。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视野狭窄,眼光短浅,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辩证认识和科学判断,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层次。不能与时俱进地从改革发展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审计成果转化受到局限。审计人员运用常规的检查、查询、监盘等方法较多,运用问卷调查、分析性复核等就较少。运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也较有限,少部分审计人员不能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使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分析、能够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比率就更低了。

(一)多年不进人,就是进人也把关不严。基层审计机关人财物的决定权在当地党委、政府,当地党委、政府在审计机关人员安排上考虑的全局性人员布局,不可能单独给审计一个部门安排过多的人员。一方面受编制限制,审计机关难进人,这也是基层普遍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好几年没有人员进出;近年才部分临时工安排,少量考录公务员,前几年照顾安排的人也大多是有关系的家属子女,进来不能很好胜任工作,没有严格执行审计人员的专业化标准,更谈不上有专业化基础,个别人员在审计部门工作了多年还不能单独工作,也谈不上当主审。

(二)用人手段不活。随着审计业务的不断开拓和细化,审计机关审计资源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审计机关用人手段也比较保守。一方面鞭打快牛,把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压在为数不多的主要骨干力量上,使骨干力量满负荷工作,难有时间总结提高;另一方面,对年轻人、新进人员、学历素质较低的人员,在使用上不大胆、不放心,没有给他们压担子,使部分审计人员成长不快,责任心不强。对内干部轮岗交流不多,大多数审计项目由一两个人自始至终,有些审计人员甚至在某个行业一干多年不能轮岗交流,审计实践经验单一,难以提高综合素质。

(三)岗位培训时间不足。基层审计人员少,任务重,参与业务培训缺乏时间上的保障。业务培训虽有计划和要求,欠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与依法审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也更新迅速,多元化的审计内容需要审计人员不断的学习充电,以适应不同的审计任务。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基层审计人员还是以老办法来审计,接触到新的审计内容时再临时恶补相关行业知识、政策依据等,虽然近些年来基层审计机关在业务培训上已经引起了重视,但参训人员的数量、时间、质量上还远远达不到需求。(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国家审计人员待遇与其他行政机关一样,严格按照公务员工资政策执行。在审计人员考核上,存在吃“大锅饭”的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基层审计人员工资、津贴等待遇与其业务能力高低、职称职级、工作实绩无直接关系。每年的公务员考核留于形势,。如此一来,审计人员思想保守僵化,干劲不足,进取精神不强,能力提高不快。

1、审计职业化建设是法治的需要

审计人员作为国家公务员,承担着保护国家财产、维护人民利益、保障社会公平竟争,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需要独特的职业要求。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是查核问题的能手和分析研究的高手,就无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也就不能快速反应和适应社会对审计监督的需求,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2、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完善中国现代审计制度的要求

审计职业化的推进过程,实质上就是审计人员管理制度现代化的形成过程。审计职业化是审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计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基础。审计监督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成败效果,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稳定的心理素质。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就是要建立与审计监督作用地位相适应的审计职业制度。即符合审计特点的审计职业管理制度、审计职业任职资格制度、审计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审计职业保障制度等,有计划地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化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这些审计职业化制度体系,是完善审计制度内在的本质要求。

四、对策

(一)提高审计准入标准,引进优秀人才。将人才建设关口把严,确保人才质量和素质。对新进人员严格实行“逢进必考”的制度,让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人通过竞争进入,审计职业准入制度,要求国家以法律或部门规章的形式,规定进入国家审计机关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除具备一般公务员的资格,建立审计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考试制度,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审计职业化标准。审计职业化标准可以根据审计业务所涉及的知识结构与实务技能的需要,分门别类设置若干系列的审计职业标准;然后根据不同的职业标准,组织不同的审计职业全国统一考试。这种考试,可以是单项的技术认证考试,也可以是多项或全能的审计职业等级考试。取得由国家通过组织考试考核颁发的审计职业资格证书。

建立审计职业等级制度,要着眼于培养审计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选拔高级审计师和审计专家级别的领军人才。领军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深厚的理论功底,强烈的创新冲动,执著的事业追求,在审计业务、理论研究、审计管理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着眼于审计人才库的建设,分门别类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工作,并通过提高审计的职业待遇和职业福利,确保审计人员过上体面的生活。建立审计职业等级制度,要着眼于建立审计职业绩效评价体系和等级晋升办法。根据考评标准,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单项或全面的记录、考核和测定,确定职业等级的升降。一是建立严格的审计职业考录机制。开展人员编制盘点工作,一旦出现空编及时向省、市招考部门上报招录计划及招录条件,对报考人员的专业、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设定详细的标准。如,招录应、往届毕业生,学历要求必须是本科或本科以上,专业必须是与审计相关的会计、经济管理、计算机、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往届生需从事相关职业的不少于两年的工作经历,面试环节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招录社会专业技术人才,除要求有会计师、审计师、网络工程师、工程造价师等职业证书之外,还必须提供以往相关工作实绩证明。三是建立严格的尖端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方法,对于相关领域的特殊人才、领军人物等尖端人才,通过“动之以情、待之以礼、安之以利”的方式,将他们引到审计队伍中来。该局的一位拥有多项部级职业证书和相关职称的投资审计专家,以前效力于一家大型建筑工程公司,在这种畅通的机制下进入审计机关,通过聘任、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解决审计力量不足和审计风险防控的问题,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把学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促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勤奋学、终身学”的势能。激发将这一势能变成“我会干、肯下力、出成果”的动能。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审计执法资格,如不按时达标,就会自食退出机制的苦果。政治上要坚守审计核心价值观,强调“操守、尽职、出业绩”的综合素质。平时一是坚持集中学习,结合审计人员的实际状况,制订一套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案,勿搬“大道理”,不搞“形式主义”,让审计人员真正学到知识。二是鼓励审计人员自学,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自学理论知识和专业书籍,夯实理论基础,熟记法律法规,关注最新审计动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技能,三是建立审计职业培训制度,审计职业培训制度是伴随审计人员职业生涯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旨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业务技能。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国家审计的发展趋势,分析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训计划、培训科目、培训方案和培训目标。审计职业培训,要侧重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在职培训和专门的业务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采用讲授式、研究式、实习式、互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法开展专题培训和审计业务经验交流,增强培训的实

用性。审计职业培训,尽可能做到业务培训与项目实践结合,以提高实战能力为主。审什么项目,培训什么内容,学完就能用得上。多组织实用性较强的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业务交流、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开设新人专题学习内容,组织审计新人培训,通过学习、了解,迅速进入所在岗位的角色。组织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参加专项技能培训,不断更新审计技术方法,提升审计技能。实行考绩鼓励制度。即对自学考取相关资质者、获取双重以上相关资质者、送出培训成绩合格者,给予奖金、或报销相关费用等鼓励;(三)整合人力资源。基层审计机关以较少的人办较多的事的重要抓手是统筹协调审计计划,管理好现有的审计资源,要充分发挥审计人员不同专长,营造适合于审计人员干中学的环境和条件,以保证审计履职和技能训练两不误,两促进。组织本机关ao审计演练竞技,推动观摩学习相互促进;开展审计专题研讨活动,集思广益,提升整体理论水平。尽可能地把业务性较强的审计项目安排在对口专业科室,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多组织联合审计,提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重大项目审计组长,深入审计一线落实审计工作,便于审计力量的调度和审计工作协调,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工作中以老带新,让审计骨干参与立项决策,审计疑难“会诊”,审计专题研讨等,营造“领头雁”带动效应。严格工作流程,增强全员规范意识,协同统一行为,使之真正实现审计训练有素;参与大型审计项目,积极输送审计人员参与省以上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全省、全国性的审计项目,以便从实战中长见识,促成兄弟审计机关取长补短;这些作法,应成为审计职业化建设新常态。重点围绕大数据时代背景,不断适应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需要;围绕“审计监督全覆盖”,逐步推动审计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等方式,统筹利用好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审计力量,发挥审计体系整体效能。

(四)完善激励机制。要不断加大考核力度,推动争先创优,将各项工作指标细化、量化、硬化,考核对遵章守纪、工作突出的给予政治、物质、精神上奖励;对工作不力、拖拉散慢,业绩平平的,给予告诫、扣除考核奖、免职等处理。用以避免和尚撞钟、滥竽充数的混相,驱除恃才傲物,平庸作为的沉闷,促使审计人员不断进取,形成内部良性竞争的氛围。在提拔、使用干部时,坚持用人标准,注重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纪律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在审计中践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建设,提高科学审计、文明审计、依法审计水平。让实绩说话,切实把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选拔上来,从而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总之,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不会以一刀切、或以重组的方式,解决时下基层审计人员个体素质有明显差距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这决不等于允许无底线。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彻执行,一系列审计职业化建设规范将推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折不扣地实施。

参考书目: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2

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开端于1980年代初,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审计规定(暂行)》、《审计条例》、《审计法》、《审计基本准则》、《国家审计准则》等系列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颁发,将国家审计的功能不断拓宽;助理审计师、审计师、高级审计师三个技术级别确定及相关考试及评估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了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在职称考评方面的落实及完善。就特定地域来说,国家审计职业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但是,目前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程度及其有限,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存在上述问题及不足,既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有审计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客观原因,有审计机关组织实施上的困难,也有审计人员自身的思想行为的主观问题。经调研分析,主要有以下这么几方面。

从当前审计职业化发展程度的分析来看,要加快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关键是加快审计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具体操作来说,应选择从易到难,从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变革到外部审计体制全面变革的方式,逐步推进。

(一)建立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准入制度。这是当前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步骤。目前全国统一的审计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已经建立多年,但并没有和审计人员的准入建立严格的联系。因此应当在进一步完善审计职业考试制度,提升其权威性、专业性的基础上,严格规定取得审计职业资格证书是审计机关现有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社会人员报考审计机关、由其他单位调任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前提条件。审计机关现有的在职人员,也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国家审计职业资格证书,才能继续从事审计业务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取得国家审计职业资格的在职人员,可随岗学习、从事辅的审计工作,但不能作为审计组正式成员,应当调整到其他岗位或调离审计机关。

(二)实行国家审计岗位分类设置和等级划分制度。要破除原有审计行政体制的惯性影响,首先要变革对审计人员的行政管理方式。因此应当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对审计机关人员的岗位实行分类设置。一是对于行政领导职务,可设置为正职领导、副职领导、总审计师、处长、副处长五类;二是对于大量的审计职业人员,实行等级设置,可分为首席审计师、主任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审计师和助理审计师,每个等级又可以根据工作年限、业务能力、业务实绩等因素,细分为若干等级,并明确享受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待遇,如审计师可享受副科至副处、高级审计师可享受副处至正厅、主任审计师可享受副厅级以上待遇。三是设置少量的综合服务保障类岗位,可以由人事部门按照综合类公务员标准统一招聘录用,由审计机关使用和管理。

(三)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目前,全国审计机关已经着手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有望在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上走出更大的步伐。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从而推进审计职业化的发展。一是在审计机关行政领导的选用上,采取由上级审计机关提名、本级人大任免各级审计机关正职行政领导的办法;相应地,副职领导、总审计师、主任审计师等,由审计机关的正职领导提名,报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中层正副职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下人员,由审计机关的正职领导任免。二是对基层审计机关录用人员,实行省级统考,且考试应突出专业特点,由审计机关会同公务员管理部门单独组织。报考条件除学历和国家审计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外,还应具备一定年度的相关行业、岗位工作经历,并突出专业实务考核。三是保障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经费,彻底消除基层审计机关工资待遇、福利条件等与地方利益甚至投资建设审计项目审减额相关的情况,提高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四是对于优秀审计人员的选用,应不受地域、层级的限制,根据审计业务工作的性质,实行灵活调用。

(四)建立国家审计职业人员的终身管理体制。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是关键。一是根据审计实践发展的需要,建立审计从业人员终身培训机制,将职业技能的培训贯穿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生命始终,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审计实践经验和技能,实现审计工作的专业化分工。二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人员的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将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质量与其职务晋升、工作待遇挂钩。三是实现国家审计人员与审计机关的相对分离,可以考虑引入外部的审计职业认证评价体系,促进审计人员在不同类型的审计组织、不同层级的审计组织间的自由流动。

(五)立法提升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职业化的发展需要审计体制向纵深改革,这种改革并非是行政系

统内部的权力微调,而是国家权力的重大调整,需要立法的支持和保障。这也是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的最根本举措,是审计职业化发展路径创新的最终动力。一是推进宪法的修订,使现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进行转变,彻底改变国家审计就是政府“内部审计”的现状,从根本上提升审计的独立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法,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是制定审计机关组织法,将最高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从各级政府中脱离出来,单独立法规定其组织程序和机构设置等。参考文献:

1.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16):3-11

2.刘恋.论我国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34-35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3

(一)职业化管理目标

审计职业化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知识结构,掌握特殊的技能方法,能够独立履行审计职责的专业特征。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是指在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先进的职业化管理理念引人至国家审计人员管理中来,以明确国家审计人员在做什么的基础上,规范国家审计人员如何做的过程,从而满足社会公众及政府对国家审计人员工作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改变现有“重行政轻业务”的审计人员管理方式,突出审计本质中的业务性部分,改善管理方式和工作内容不匹配而引发的矛盾。由此,笔者认为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确保审计队伍的质量、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二)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的作用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可以帮助审计充分发挥法律赋予它的监督职能,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作用,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除此之外,它也有利于提高审计队伍的结构和质量,提升审计工作的形象和权威。尽管审计署党组曾在2004年提出过“实行审计准入制度,促进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打算,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建立完善适合我国特点的审计职业化队伍,以提升我国审计队伍的形象,维护审计机关的地位和权威。

二、专业胜任能力与职业化的关系

专业胜任能力指的是从业者从事一定领域的工作或者可以处理好某特定行业事项的一种能力。在各个行业中,专业胜任能力也可统称为胜任力,科学管理理论、人职匹配理论和冰山理论与其关系最为密切。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适合的工作也就不同,因此,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就一定要做到人尽其才。他提出的工长应具备素质包括脑力、教育、知识、机智、充沛的精力、毅力、诚实、判断力、良好的健康情况等,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胜任力模型。人职匹配理论是至今为止仍在被广泛使用的就业指导理论,它是以个体差异为基础、以工作差异为前提建立起来的指导理论,该理论坚持对个体进行充分的个性特征认知、对每项工作进行完备的分析。20世纪中叶,麦克利兰教授在提出了著名的胜任力冰山理论模型,指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比如行为,更大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他将胜任力划分成了六个部分,分别是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人格特质和动机。

笔者认为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大体可分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三项。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知识是指在审计环境中,审计人员应掌握的各种专业知识的总称,具体可能包括会计审计知识、税务知识、政策知识、行政知识、工程管理知识等。职业技能是指在审计工作中,国家审计人员用来有效运用知识和展示专业品质的各种技能总称,比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关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职业价值观是不仅包括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守则等内容,还应包括审计人员的性格习惯和职业追求。具体可能包括独立、客观公正、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职业谨慎和追求卓越等特性。它们在重要程度上有所区别,却构成体系,且是相互联系、相互辩证的统一体。

个体之间存在多样性,审计人员之间的专业胜任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而这必然也会在审计工作中有所体现,造成审计质量,甚至审计结果的差异。因此,可以以国家审计从业者的专业胜任能力为切入点,提高国家审计的职业化水平。

三、职业化建设中专业胜任能力的现实障碍

(一)审计人员职业知识不足

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作为国家公务员的组成部分,目前按综合类公务员,而不是按专业技术类进行管理。在招录审计人员时,主要依据普通公务员的标准进行招录,其职业特殊性和专业性未能在招录中充分体现,这会导致招录到的有些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不高。同样,在审计人员的职务晋升和考核中,与一般的普通公赵泵挥星别,导致专业性强,职业知识基础扎实的审计人员的作用不能凸显;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其人员的对外流动也比较困难,致使部分优秀审计人员流入银行、企业等高薪单位。

(二)职业技能有待提高

国家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离职业化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多数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以完成当年下达的审计任务为目标,全年几乎是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极少有充足时间对审计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回顾,往往是按部就班,被动工作、较少主动思考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探索问题出现的原因,运用创新思路予以积极有效解决,因此会造成创新能力、抗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职业技能方面的局限,在信息技术方面不能跟紧技术的发展,不能熟练掌握新型审计技术和工具。

(三)缺乏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另外,在工作中,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极大削弱,存在消极畏难情绪,这为审计人员犯错的动机提供了间接支持。部分审计人员在思想意识中也存在权大于法的观念,还有一些审计人员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置法律道德于不顾,和被审计单位串通舞弊。众所周知,高尚的道德素质是国家审计职业化的根本保障,没有对稳重持久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谨慎的秉性气质的秉承,职业化就容易出规越矩。

四、问卷结果与分析

本文选取江苏省宜春市审计局为调查对象,一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其中,回收问卷66份,有效问卷65份,具体信息如下。另外,在重要性调查中,1分代表非常不重要,2分代表比较不重要,3分代表一般,4分代表比较重要,5分代表非常重要,满意度调查类似。

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专业技术职务比重排前二位的依次为中级职称和无职称从业者,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5.39%和27.69%,累计比重为83.38%,这说明被调查对象职称水平发展不均衡,虽然中级职称占据较大比例,但是无职称人士也偏多,高级职称人士数量最少。

如表2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10年以上从业者占比最多,高达67.69%,这代表在审计工作中,经验人士偏多,新鲜血液缺乏,应当注意培养审计从业者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选择地选拔和引进审计人员,均衡审计队伍结构。

如表3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会计审计类背景审计人员占比50.77%,差不多半数,除会计、审计专业其他专业也占据了半壁江山。有专业基础的从业者对工作能较快上手,同时在工作中也容易受到局限,应当注意不同背景审计人才的区分培养,使他们在专业知识扎实的情况下,也熟练掌握拓展型知识。

由图4可知,被调查者最重视职业技能,均值为4.68分,其次是职业知识,职业价值观最不受重视,均值为4,34分。职业价值观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模式及工作态度,应当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催生健康的审计文化。

图5是被调查者对所在单位的满意度评价,职业知识均值最高,4.00分,职业价值观最低,仅为3.89分,普遍认为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获得了3.94分,可见受调查者对该单位的满意程度总体仅处于一般偏上水平,甚至未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因此,该局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五、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宜春市审计局为例,基于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对审计职业化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不仅是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核心要素,还是审计人员职业化的关键所在。笔者基于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为提高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建设水平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审计人员准入方面

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门槛”不能太低,在专业、学历、经历、年龄、业绩和品德等方面都应当有高的要求。比如可以实施分类招录制度,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采用聘任制。让受过系统化专门教育,拥有丰富审计理论学养、娴熟审计专业知识、恰当执业胜任能力和优良审计思维方式的人才优先进入国家审计队伍。

(二)审计人员培养方面

建立审计人员终身培训制度,将职业技能的培训贯穿审计人员的职业生命始终,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实现审计工作的专业化分工。与此同时,还应当完善国家审计人员的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将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其职务晋升、工作待遇直接挂钩。

(三)审计人员退出方面

明确退出条件、退出方式、退出待遇、退出策略和退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审计职业退出机制,使人才可上可下,对于达不到有关标准的人员必须逐步淘汰出审计队伍,以此来促使审计人员不断进取,在审计队伍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尽管在管理体制、监督机制、人员素质和队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但是,重视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从准入、培养、和退出各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高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夏云.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能力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13(4):89-94.

[2]陈骏,推进国家职业化建设[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1):14-15.

[3]陈太辉,如何提高审计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J].审计研究,2011(4):25-31.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4

国外审计职业的文化研究一般散见于他们制定和不断修订的制度文本中,经常出现的、体现其文化特征的语音表述:独立性:形式独立与实质独立;责任:对社会、委托人、客户以及第三方;称职能力:技术能力、克尽职守与职业谨慎;职业道德的遵循;不断学习:就业前和就业后,典型的是审计职业领域大规模开展的后续教育;职业风险:执业风险和道德风险;审计中的权力对等;压力集团:社会公众、新闻媒介、独立司法的诉讼等均含有西方文化的元素。

审计文化是一个集合,它是国家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而言,审计文化的形成既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观念、精神和无意识层次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使审计具有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凝聚力,又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对于正值变革和发展时期的审计而言,塑造何种审计文化,倡导何种审计理念,形成何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审计人员所具有何种的精神境界和表现出何种工作作风,将决定审计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能否有效发挥其在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中独特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审计文化同时又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在历史维度下审计文化具体生成的过程及其相应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条件,以及审计个体在审计历史过程中适应能力、学习态度和行为选择。中国的审计历史源远流长,历史过程中传承启合的文化密码仍自然地镶嵌在我国审计的理念之中。如政府审计人员并没有树立纳税人利益至上的现代观念,执法的思想状态保留牢固的“国家至上”的遗传密码,因此在审计执法中“禀公”的含义就褪色不少,而“强制”的色彩却加重了许多。 除此而外,审计语言、文字、组织设置、审计法律等全部或局部都表现为对中国审计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改革开放这一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国的审计事业有序发展的今天,在对中国审计问题逐步深化的研究过程中,反映中国审计现象的内核基因--审计文化渐渐浮出了水面。我们之所以会把审计文化作为一种审计思想提出来,是因为它有着别的管理方式所不具备的文化手段,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其它管理资源、管理要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审计文化的作用机制具有自己的显着特点。具体来说,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文化使审计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人的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是由其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等观念支配的,而审计价值观则又构成上述观念的核心。在拥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审计群体中,人们完全了解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其行动的动力不仅来自制度、纪律的约束和奖金的刺激,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来自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目标的自觉追求。这就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为实现审计组织的目标而奋斗。

2、审计文化将审计组织的组织目标、宗旨和社会责任,内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化为审计行为准则。它将审计组织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审计人员的思想深处,形成“内控”机制。正是这些内在的以审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审计行为准则,成为人们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并以其特有的内驱力引导、规范着审计组织的全体成员,使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3、审计文化将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凝结为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又通过审计人员发挥着知识、科技和智能的机能。在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科技和智能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审计人员作载体。离开了人,这些要素将不复存在,也就更谈不上发挥什么作用了。而如果仅有人,却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智能,同样也不能发挥作用。审计文化的机能正在于将知识等因素和审计人员融为一体,从而造就出一批适应时代进步要求、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4、审计文化以其自成体系的组织目标、宗旨和原则等本质内容和特征,给外界以完整、深刻的印象,具有塑造审计组织形象的功能。在人类理性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一个组织的印象已不仅仅来自该组织的宣传,而是主要看你做得如何。因此,审计文化将主要通过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发散和辐射其影响。审计文化的外化,将在审计客体和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5、审计文化将发挥组织“调节器”的机能,将审计组织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消弭于萌芽状态之中。由于审计文化中群体共同的价值观、精神、道德观、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作用,审计组织在同一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全体成员则具有一种强烈的一体感,这就非常有利于审计组织内部人员的协调和一致。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也比较容易消解。

审计文化对我国审计事业和审计组织的发展,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当前包括广大审计人员在内全社会业已形成的一种共识。

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对此的文化研究其数量可称之为烟

如浩渺。但对于职业文化研究如审计文化的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的研究成果有陈正兴撰写的《中国审计文化研究》一书是《当代审计书库》的一本入选图书。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有:1。系统论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要素的复合体,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2。文化结构观点:认为审计文化的架构应由外到内大体分为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 3。公共行政观点:该观点认为国家审计本身既是公共行政的组成部分,又是其中负责执行审计监督职能的部门。因此,公共审计文化体现为看门狗”精神和“牛虻”精神,以“看门狗”精神作守护国有资产的忠诚卫士,以“牛虻”精神刺痛国有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3

由于审计文化属于人类文化的一个三级分支(人类文化---职业文化----审计职业文化),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审计文化的研究大多停留于理想文化体系的构建层面,还没有进行更为深入和具体的的应用研究与实证研究。而国外的审计文化成果也只是针对其各自的国别特点,中国特殊的历史传承和经济体制导致这些研究成果难以适用我们的国情。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本次研究试图通过国内外审计文化研究的现有成果,进一步结合中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发展需要,从审计文化生成所必须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心理等环境出发,动态地建构中国审计文化整体的逻辑框架和相关要素。同时, 审计文化的研究不能仅仅是为了对现有的审计文化形成的理论进行总结,更应提供对将来审计实践活动的精神指导和行为预测有益的一种参考坐标。通过审计文化来引导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通过审计文化来对审计活动来施加影响,以使之向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中外审计文化进行为我所用的比较分析研究,构建新时期审计文化的逻辑内容体系。比较分析的内容涉及到审计文化的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三个部分。比较分析研究的宗旨在于“物”的部分要选择优良;心物结合的部分要选择合理配置,如制度要素,既可以创新也可以学习;心的部分则是审计文化的最后归宿,我们应在不抛弃中国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民族特色的新的审计文化体系。

第二章:审计文化的共时性 研究

1.文化的定义

在德国1978年出版的《迈耶大百科全书》修订版中,“文化”指的是“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依据他们的努力在同周围环境斗争中以及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语言、宗教[神学]、法律、手工业、技术、艺术、哲学和科学),亦指不同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定文化范畴内个人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创造和再生产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该辞条作者还对“文化”提出了以下六种限定:“(1)是一种过程或者是一种作为过程结果的状态。人类通过并在这种过程和状态中学习(或学会)不受自然欲望的阻碍、依赖自己的思维、利用自然赋予的可能条件追求自己的目标。……(2)文化的‘完整含义’是指……人类通过并在这种过程和状态中学习(或学会)从道德上确立自己的目标,并学习(或学会)聪明地和根据检验过的知识来利用自然赋予的可能条件。……(3)……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确立和追求自己目标时所利用的准则或所论证的准则。……(4)文化作为‘高级本性’……是指在人类历史上发展的民族生活方式。(5)指民族生活方式中发展的人类道德(理性和公理)。所以文化从一开始就不属于个人,而属于整个民族和人类。……”

在2002年5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的第三次修订版之中,“文化”定义是“(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从上较为权威性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文化这一概念所主要包括的内容:第一、文化是一种具有总括性的历史“成果”,说明一种文化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特征;第二、文化是人类不断学习的过程,表现为人类在创造精神财富的主动性;第三、文化是包含并不断发展的民族生活方式,既文化是一种不断演进的生活规则;第四、文化体现为一种信仰和价值。

作为次级文化或亚文化的审计文化,上述有关文化研究的成果对其审计文化的内容和逻辑表达都形成必然的涵盖。

2.审计文化的终极内核

按上述文化定义的表达,文化显然是一个多元集聚的概念,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历史感,但总有一种信仰构成旗帜。余英时先生说:“文化是与信仰和价值有关的一套意义系统和象征系统”。就此定义而言,所谓的“文化”应含有二层涵义:信仰系统和价值系统。如果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并与审计文化联系起来,它就构成了审计文化的元理论或审计文化理论的终极内核。

3.审计文化的内容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要素的复合体,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审计物质文化,主要指审计组织中所配备的各种物质设施和一些基础设施,如网络设备和宽带接入,它对审计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外界沟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二是审计制度文化,包括审计法规、审计行为规范、政府审计机构设置方式以及审计约定俗成的习惯等,它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三是审计精神文化,它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全体审计人员认可、遵循的带有职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构成了审计文化的特定内涵。

浙江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宏观层,即审计物质文化层,包括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二是中观层,即审计制度文化层,包括审计规范、审计机构组织方式等。它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三是微观层,即审计精神文化层。它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全体审计人员认可、遵循的带有职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构成了审计文化的特定内涵。

浙江大学的周生春、张宏斌中国审计文化,则是指存在于中国审计群体中的一种亚文化,它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审计文化的结构,是指审计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排列秩序和搭配状态。审计文化的结构精细地反映了审计文化内部各组成因素的存在状态,包括它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揭示审计文化的结构,将使人们深入了解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关系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把握作为一有机整体的审计文化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不 同角度出发,可以对审计文化的结构作不同的分类。主要从审计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审计形象、审计知识、审计行为准则、审计组织、审计设施等审计文化的构成要素着眼,来探讨其结构。

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课题组,强调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审计精神文化是在审计工作中形成的,以广大审计人员价值观为核心, 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内的精神现象的总和。它是整个审计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主要由审计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作风三个层次组成。其中,价值观居于核心层次,并决定着其他两个层次;职业道德是精神文化的第二层次,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审计工作作风则是整个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反映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水平。三者相互统一,融会贯通,不可或缺。

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办课题组把审计文化定义为,存在于审计以及与审计有关群体中的一种亚文化,是审计机构中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主要由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审计物质文化,包括审计机构的办公场所、审计基本技术、审计人员的装备、装束,审计报告以及审计人员的生活福利、业余生活场所等。审计制度文化,包括审计组织结构、审计法规、审计准则、方法,审计机构与被审计机构的关系等。审计精神文化,包括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审计心理、知识结构和道德取向等。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显性的,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而精神文化则是隐性的,是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实质。精神文化决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并通过显性的文化形式表露出来,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精神文化的发展。

山东省审计厅课题组主要从精神文化方面阐述审计文化的含义,他们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时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体现的风骨、所展示的形象等,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科学内涵、行业特色和职业要求的先进价值观。他们提出,按照一般的结构学说,审计文化同样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结构层次。其中,精神文化就是审计精神,它处于核心位置,是审计的价值观。

辽宁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是在审计事业发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是在审计执法中形成的执法理念、行为准则、职业规范,是在机关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思想作风、道德风范和精神风貌,是审计系统特有的历史积累和精神提升。

广东省审计厅课题组提出,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大众认可、遵循、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因素等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审计人员的群体价值观。

从以上观点来看,一般认为审计文化都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审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2. 审计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可分为几个层面,由外至内分别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

3. 审计文化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上述有关审计文化概念的简单归纳并不是理论研究的严谨态度,因为简单归纳是只具有总结的含义,而缺乏创造性的理论思考的融入。我们认为,审计文化定义的给出和内容的表达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核心属性,既审计文化的基本属性;二是广泛的外延,既对审计文化的影响域给予宽口经的包涵。由于我们现在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尚不足以提出更为精确的理论表达,只望留待后期的研究中有所收获。

关于审计文化的特征,一般研究认为,审计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审计文化呈现出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开放性等特征。系统性,指审计文化是三个层面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文化建设应是包含三个层面文化建设的集中统一,缺一不可。时代性,指审计文化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时代性的审计文化应与审计环境是协调一致的,符合审计发展的实际与现状。创新性,指审计文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应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的状况不断进行调整。科学性,指审计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形成、演进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一定的社会环境必然而且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审计文化。科学的审计文化应符合审计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的开展。开放性,指审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先进文化的基本元素。

但上述的各类审计文化的研究方式,基本属于平面化的归纳方式,采取的基本上是“手电筒式的”外在取向态度——也就是说,研究者出于这种态度而主要关注的,是外在的特定研究对象、由其他研究者以往的研究成果构成的基本学术脉络,同时却很少把目光转向自己,对自己所采取的基本立场、思维模式和方法论视角,进行清醒、深入、系统的批判反思。 从方法论视角的角度来看,对文化进行如此界定的研究者们所运用的,基本上是“共时性”方法论视角——也就是说,他们所看到和集中关注的,主要是作为各方面的“成果”而当下存在,并由这些“成果”所组成的文化,基本上没有顾及这些“成果”的历时性具体生成过程及其相应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条件,更没有顾及实际生成这些“成果”的现实社会个体的作用及其相应特征。这种做法所直接导致的,一方面是具有各种形式化色彩的审计文化定义,另一方面却显然在努力使人们通过共时性层面对审计文化“知其然”的同时,无法让人们进一步借助历时性维度而“知其所以然”。这是因为,所有这些审计文化的研究成果在起源和具体生成过程,都已经由于所运用的这种“共时性”和“形式化”的基本方法论视角而被掩盖起来了。而这样一来,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特色和差异,乃至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也就都消失殆尽了。

4.中外审计文化的差异性

中外审计文化的差异可以从路径依赖 的制度分析角度、不同文明(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 的特质角度和经济体制进行观察研究。

社会制度的路径依赖:中国的社会制度自秦以降都体现为中央集权条件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有两个特征:人身依附和长官意志。体现在审计文化上就是独立性缺陷(组织、经济、精神)、难以形成审计职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治大于法治的消极影响。

中国特有的儒家文化其核心表现为中庸之道和对传统论理的遵循,强调“齐家修身治天下”。在审计文化上就束缚了批判性的审计思维、正直、公开性和透明度这些文化元素。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文化元素对儒家文化元素产生了一些冲击性影响,这种冲击性影响在相当程度上是积极的和正面的,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意识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竞争意识,执政为民观念以及权力监督、以法治国等。这些新的文化元素对审计文化的形成和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发育还不成熟,表现为诸如区域性的市场分割,存在着政策障碍;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存在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问题;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市场道德水准欠佳等。市场经济的发育的不成熟显然对审计的执业道德和职业文化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美欧的审计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下列形式:

美国:1、三权分立的国家政体和制度文明与审计机构的立法模式的设置使独立性监督具有了实质性意义。体现权力制衡的政治文化观;2、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市场经济法律环境的完善,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记录、信用监督、信用评价相当有效,从而促使审计行为更加强调职业谨慎、风险和执业道德;敬业道德的职业文化观。安;3、核心价值观,独立、责任、正直和公开性和透明度。体现思想精神价值观。

欧洲:欧洲审计院的建立体现欧洲的国家合作观,而国家合作的基础是不同文化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基础是共同价值观的认同;2000年12月7日在尼斯颁布的《欧洲联盟基本权利》阐明了欧盟成员国及其公民的权利。欧洲人有多种多样的国家文化和本地文化,使他们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由共同的价值观联合在一起,这些价值观又使欧洲人与众不同。

第三章:我国审计文化形成的的历时性 分析

1.社会制度:自秦国家统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制度,特点就是用大一统的规范来治理国家。而治理国家需要许多治理的机构,如司法部门,财政部门,警察部门和军事部门等,这些部门职能的执行又需要财力物力的保障。财政关系产生了,受托责任关系自然建立。作为落实受托责任关系履行的审计监督制度由此形成。我国审计机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以帝制为标志的两个历史阶段,前一阶段属于传统的封建王朝时期,后一阶段则代表现代共和时期。

在封建王朝时期,我国传统的审计体制(主要是审计组织和审计制度)主要以行政监察为基本特点,自秦汉初建监察制度始,到魏晋南北朝的确立,在隋唐及宋日趋健全,至元明清达到完备。虽然个别时期的审计组织游移于行政和司法角色之间,但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处于行政监察的框架内执行着经济查验的职能。 辛亥革命建立共和制度后,孙中山先生五权分立的国家思想和实践,才使审计组织与行政脱钩而独立其身。但终因时间断暂,未能成为我国社会制度的选择。

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既有政治制度的独裁性、官僚体制的等级性、社会环境的封闭性等消极因素,又有丰富内涵的儒家思想以及体现中国民族智慧的各项创造财富。在审计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既遭受封建制度之累,又得民族智慧之惠,如司法审计制度与科举制。但在审计的制度文化方面经验教训是主要的,如审计组织对皇权的依附,遇明君,有时尚可成为“纠百官罪恶之司”,即便明君也往往凭个人好恶恩怨亲疏阻止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若遇昏君奸臣当道,审计组织则往往成为包庇官吏犯罪制造罪恶之司了。

2.经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之演进脉落可以归纳为从春秋时代形成的分散的小农经济,包括小手工业经济延续至清末,在洋务运动中兴起官办的近代工业,到1949年后学习模仿的计划经济以及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小农经济与土地制度息息相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井田制,后有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随之而来的必然现象便是土地兼并,因为土地在农业社会无疑是风险小而利润高的生息手段。自1949年后,为解决土地集中与土地经营规模日益缩小的矛盾实行了土地国有化,期望在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条件下实践大农业的规模经济,事实证明,“土地“两权分离”和“两田制”是长期的内生制度:一方面,在人口增加使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情矛盾制约之下,土地占有权没有向少数人集中的条件、因而是逐渐分散的;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权却在高地租压力下又只能向最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自耕农集中,因此实际上形成了土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大体上呈正态分布(参见“土地制度的百年反思”《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 期)这是旧中国得以长期维持稳态结构的内在原因。”

正是这种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土地制度产生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农业文明无法进入工业文明,自给自足与市场交换不匹配,市场规则难以形成市场文化缺乏根基。作为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审计制度以及相应的审计文化自然不能凭空产生。

3. 文化:文字、语言作为中国文化最顽固的历史继承,自秦“车同轨,书同文”以来。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字也经历了从文言到白话文;从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历史演变过程所体现的审计文化在《中国审计史》 中给予了比较客观的记录与描述,但在比较客观的记录与描述中表现出国家利益偏好的明显倾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多元文化,后经过历代统治者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整合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文化。它适应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自汉武帝举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旗后,儒家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延续两千多年。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挚出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针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陈独秀批判性地指出“儒家三纲之说,君为臣纲,则臣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之人格”;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之人格”;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之人格”。 我们今天仍在纪念新文化运动,原因就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和“科学”这两大文化改造任务还没有完成。在社会文化环境的演化过程中,文化路径的依赖是最顽固的路径依赖,独立人格的缺损是中国文化环境孕育的必然产物。作为次级的审计文化路径依赖不正是缺乏这一要素吗?目前的各种审计文化的论述,完全忽视了一种文化生成的路径因素,不能不说是审计文化研究的遗憾。

小农经济条件下的“重农抑商”和 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制度文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延续千年的“官方审计”也被取消。根本没有培育审计文化的合适土壤。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的经济交流,重新恢复中断多年的国家审计制度,应企业组织的改造和证券市场的需要>!<,以及对外开放,内部审计制度和社会审计制度相既建立,相应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文化以及国际交流传入的国外的审计文化。才真正有了存在与发展的附载体和思想资源。审计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有生长发育之源。但要把这些审计文化内化到我国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头脑里,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执业中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审计文化的建设也不会一帆风顺。

4.法律:从审计的法律思想的源头追根溯源,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其法律思想也是中国古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其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德治”,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以德服人”。这里的“德”是一个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当然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道德。儒家认为,德和刑都是主要的统治方法,但应该以德为主,刑罚只是德政的辅助手段。汉代大儒董仲舒更是提出了“大德而小刑”的思想。历代儒家无一例外地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教化的力量大于刑杀,其理由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即统治者仅用政令和刑罚手段来治理人民,虽然可以使人不敢犯罪,但并不懂得犯罪的可耻;如果用道德感化并加强礼教,百姓就会感到犯罪可耻而愿顺从,从而得以在根本上预防犯罪的发生。儒家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倡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的言行,指导民众的行为。德礼优先(中国模式)还是法律优先(西方模式)是晚清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文化中最难 的问题。

从法律的结构上分析,传统中国的法律结构体现为,一极和多元性,这是指由国法所确立的一统天下的社会大秩序;而多样化则是指由家礼家法、乡规民约、帮规行规社约等各种民间法所确立的各种社会小秩序。现代的法律结构也包括成文的国法和民间形成的习惯法,而且习惯法的执行不需要借助暴力手段。

传统法律文化的“德治”思想,国法与民间形成的习惯法有机结合,是中国法律有待继承性转化的文化资源和制度创造,它对今日的审计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我国传统的法律思想体现在在法律意识方面,就是过于强调制裁意识和法权意识,但缺乏公平之秤,忽视了公平公正意识的培育,忽视了法律的“人文”关怀,没有道德基础和公平之秤的法律,法治社会难以形成,而没有法律的强制,道德和公平也会苍白无力。因此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制裁”与“公平和公正”,是法律合理性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它们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就好象是人的两条腿,“制裁”是左腿,“公正和公正”

是右腿,任何一个健康的人都不可能通过无限发育和拔高“制裁”的右腿而不顾“公平和公正”的左腿的萎缩来实现平衡。

当下中国法律实践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吸收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这其中当然而且首先包括西方法律文化。这表明,追求文明和先进依然是我们与西方交流最根本的理由和目标

小结:根据对我国审计文化的横向的共时性和纵向的历时性分析,可以做出下列判断:我国审计文化的历时性分析结论与目前的共时性表述并不存在严格的路径依赖关系;我国审计文化的共时性表述也缺乏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据的支持。

第四章:新时期审计文化形成的若干动力;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审计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具备了若干动力源和积极因素,这些动力源和积极因素又构成了必要的基础和可能性条件。

一、审计文化形成的若干推动力量

1 中国审计发展的要求

审计文化的培育是变革时代中国审计发展的基点,中国审计职能的确定及实现均依赖审计文化的选择和定位。审计文化做为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它既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观念、精神和无意识层次调动审计人员正确的工作方向和敬业精神;又能够在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审计而言,塑造何种审计文化,倡导何种审计理念,形成何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审计人员所具有何种的精神境界和表现出何种工作作风,将决定审计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审计文化,可进一步促进审计制度创新、深化审计理论和技能研究,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审计文化, 完善审计法规、审计准则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审计执行形象和审计行业作风,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审计工作。

2 市场经济建立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审计作为市场经济控制机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审计人员的工作,将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作为决策的依据,因此,审计对行业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它能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行,促进股东利益和管理者利益的最大化,此外还能分担企业风险。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也就自然而然的需要一个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相适应的审计文化体系。

3 开放政策的影响与国际交流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种领域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审计规则和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都需要与国际接轨。

审计文化是审计实践的理论升华,又反过来塑造和影响着审计实践。我国传统的审计方法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收集和反馈审计信息,审计的目标仅仅是查错纠弊,而没有真正理解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审计中发现的很多错弊都是由于管理上出了漏洞,也就是系统出了问题。申计的任务就是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这种机制,而不是仅仅代替他们履行“管理责任”或者“会计责任”。入世以来,面对会计信息化、网上实体、跨国公司以及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审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监督,也必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而我国的审计队伍由于长期从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知识面较窄,难以适应入世后经济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提升审计素质,规范审计行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审计文化。

4 审计方法的演进

追根溯源,审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现代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审计只能从查错防弊向提高财务报表可信性发展。审计从产生开始,主要是审核被审计者是否存在贪污、渎职等破坏其应尽义务与责任的现象为其主要职能。然而,随着现代会计记录数量的多样化与内容的复杂化,审计人员从成本效益出发,已不可能对每一笔帐都予以仔细查询,因此,即使存在一些小小的舞弊和渎职行为,只要不影响财务报表整体表达可信性,审计人员仍然可以接受。第二,审计技术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逐一勾对,检查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所有会计凭证、帐簿及报表从而判断被审计者是否合法、合规来作为其主要审计方法,因此审计方法比较单一。而现行的基于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抽样审计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认识到账外凭证及实物证据的重要性,并将专门寻找账外凭证及实物证据的审计方法与制度基础审计融合在一起,丰富了现代审计方法。第三,审计人员的责任,由委托方向第三者发展。过去审计人员如有工作上的失误,一般只向委托其工作的这一方承担责任。然而,由于市场经济责任关系的逐步网络化,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结果被广泛应用,远远超出了委托方的范围,审计人员几乎要对全社会的所有利益集团,均要承担责任。第四,审计性质由监督向咨询服务发展。过去,审计总认为是对被审计者的一种监督,主要查错防弊,但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审计不仅仅是对被审计者的监督,而且通过其特有的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被审计者。

现代审计特征的出现,是与其工作环境分不开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使审计出现与过去不同的特征,这些新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变化不断改变,要求相应的审计文化的形成。

5 注重教育因素

高质量的审计活动来自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高素质的审计人才的培养又完全依赖于审计教育的开展和质量。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对文化的继承和适应性优化。因此, 大力发展审计教育, 注重审计教育质量, 在提高审计人员文化素质的同时,有目的的 进行制度文化建设, 包括审计技能、团队协作意识、职业道德和公平执法理念等方面的培养与灌输,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人的素质实际上是指掌握的知识面, 离现代知识越近, 人的素质就越高, 所以要不断更新知识(李金华 2003)”。人是文化的存在, 高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本是现代 社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在一定的可以转化为创造力和经济效益。因此, 高素质的审计人一要有先进文化的追求。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断更新文化观念, 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 创造新时代的审计文明。二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准。在审计工作实践中, 能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执法守法、实事求是, 恪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三要具备与社会文明相一致的思想修养。思想修养是审计人实现其理想、信念的重要保证。

6 审计人员的追求

审计文化使审计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人的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是由其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等观念支配的,而审计价值观则又构成上述观念的核心。在拥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审计群体中,人们完全了解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其行动的动力不仅来自制度、纪律的约束和物质的刺激,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来自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目标的自觉追求。这就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自觉地为实现审计组织的目标而奋斗。

7 社会对审计职业的期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对审计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从事审计工作。具体包括:

思想素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以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重,必须独立、客观,公正廉洁、保守秘密,为社会各界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专业服务。

专业知识。审计人员要熟悉会计、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熟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规制度,熟悉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掌握审计查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并能使用现代技术,开展审计查帐工作。

业务能力。 审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诸如综合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审计文化决定审计人员具有怎样的审计价值观,具有怎样的审计职业思维和工作方式,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标准等。审计文化决定审计职业化的内涵,审计职业化是审计文化的外在反映。

二、审计制度创新与审计文化的培育

依赖于上述构成审计文化生成的社会基础和可能性条件,审计制度的创新对审计文化的培育就提供了制度基础和形成了重要的牵引力量。

1、加快审计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政治支持

我国实行行政型审计体制,具有较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而审计机关作为执行机关的组成部门去监督执行机关自身,力度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政府某些行政活动有悖于法律,或在行政活动中存在短期行为,或者发生区域利益、行政级次利益、部门单位利益冲突时,尤其会影响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再有:中国审计体制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同时受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三是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从这些特征来看,我国的审计体制的监督存在隐患,有其改革创新的必然性。纵观世界各国的审计体制,可以得出一点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可以将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转变,这种转变可能要对《审计法》、甚至《宪法》的某些条款进行修订,也牵涉到国家审计机关机构改革和隶属关系的调整,这需要一个长的时间过渡才能完成。国家审计如果向立法型体制转变,即隶属于立法机关,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对国家宏观控制的再控制,亦即从国家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成为立法机关监督行政职能的手段时,其作用必将得到最大的发挥。理顺委托者、独立经济监督者和公共资财管理责任承担者之间的审计关系,真正体现国家审计“ 政府花钱、人民监督”的本质和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改变现行审计体制的内部监督色彩,彻底摆脱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成为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外部监督,在客观上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 生命线”,而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是审计独立性的核心,只有组织独立性得到保证,才能保证审计在工作上、人员上、经费上的独立地位。

2、加强审计法律规范的建设,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法律支持

法治的建立其核心就是两条:一是权力要有制衡和监督;二是充分完全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目前, 我国以《宪法》为基础,以《审计法》为核心,其他有关法律相配套的审

计法律体系从形式上已经日趋完备,并已初步建立了以审计法实施条例为核心,其他引证法规和地方性审计法规相配套的审计法律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法律建设中的一些深层文化的传统弊病需要得到解决,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扫清障碍。

首先,立法要体现公平、公正、统一的原则,通过改革立法程序,加强听证工作,公开立法意见,广开言路,同时强化监督和立法审查机制;其次,修法和立法程序要公开,这是法律文化的最高形式--法律文明的体现,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和“黑箱作业”这类修法和立法过程中不文明的习惯;再次,要树立执法公正、执法文明的意识,在公正执法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在文明执法中赢得社会尊重。只有真正的实践审计文明的法律建设,才能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有效地支持。

3、社会正面评价的激励,对审计文化的自然培育有积极的影响。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某一行为可用其结果反作用于意识可以达到再调整行为的过程。行为作用于行为客体,便在行为对象及其周围人群中引起一定反应,反应信息回到行为主体,经过行为主体的吸收和加工,进行强化或抑制,以修正意识,尔后又支配新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作用,使良好行为得以巩固,使不良行为不断弱化、抑制。因此,我们要注意到社会舆论的正面评价与政府的支持,对审计人员的好的审计行为从正面培养审计人员的高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并使这种良好的职业精神得到不断的强化。是不好的审计行为得到抑制。社会舆论的正面评价对审计执业界是一种莫大的精神鼓励。

4、实现法治透明,使审计行为阳光化

审计法治透明度是指审计法治过程的公开化程度,即审计机关职责履行的公开程度,它是法律文明的实质。审计法治透明度包括: 审计机关权利和义务的透明; 审计机关监督对象的透明; 审计工作进程的透明; 审计结果的透明等。增加审计法治过程对外公开的透明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给审计职业以无形的社会压力,加强行业的自律以及鞭策审计人员的自我修养的提升。

5、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与审计文化的自然培育。

人是审计活动的主体,审计工作的领导和审计工作的具体操作等都是人来执行的。所以,人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客体。审计文化是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塑造出来的,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⑴、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作为审计文化的物化形态,必备的办公场所、交通工具,一定的文体娱乐活动设施,相对充裕的业务经费,适当的福利待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等等,为其他审计文化实践活动、为发挥审计组织的社会功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因而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一个朴素的道理。审计人员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他们也是具有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尽管他们肩负的使命是神圣的,但完成这些使命却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有了充裕的经费和较好的办公条件,就可以 切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一切经济联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

⑵、加强审计人员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给审计文化的培育以肥沃的知识土壤。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的折旧率越来越高,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是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将使人的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终身教育将成为知识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无论是作为国家的审计人员还是名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以及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知识型个体的存在,终身教育是其维持与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的基础,不论执业前的基础教育与专门化学习、资格认证前的应试教育以及后续教育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的教育与学习,才能充实与更新审计人的知识储备。

⑶、注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

在审计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 审计的职业道德日渐成为审计工作的灵魂, 它是审计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审计工作能否健康、有效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着手,从宏观层面来讲,一方面要结合“以德治国”的思想, 在全行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加强对诚信的宣传, 为审计职业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结合“依法治国”的思想,完善审计职业道德法规的建设,目前,我国现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内容过于简单, 缺乏可操作性; 还有就是缺乏具体准则和职业规范指南, 体系还不完整。要借鉴国际审计准则, 以职业道德准则为依据, 加快制定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指南。从微观层面来讲,要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树立独立、依法、公正、进取、奉献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形成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时代特征的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先进文化。

第五章:新时期审计文化的建构;

我国审计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不能脱离中国本土文化而凭空进行,我们对审计文化构建所依据的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上,即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长期不变;中国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趋势不变的条件下。以上述基本判断为前提, 再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和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审计制度不断创新的基础上(限于篇幅,审计制度的创新不在此讨论),我们认为我国的审计文化需要应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育和建设:

1 职业责任的观念

审计的客观动因来自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直接目标就是确定这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是审计基本职责的简约概括。其具体化的审计职责则是: 确定经济责任受托人向委托人或授权人提交的为说明自己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而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公允性给予鉴证和报告。

现代审计有越来越强调确定受托人的责任性的趋势,国家审计日益强调对政府责任性的确定;民间审计日益强调对职业经理人责任性的确定;内部审计则日益强调对决策执行人责任性的确定。而责任性的外延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即由财务责任性扩大到管理责任性(尤其是决策责任性), 再扩大到社会责任性。国外是如此,国内也是如此。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近些年来就一直在强调,要从管理和决策入手,确定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浪费的责任。

2 服务意识

服务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安全;服务于企业制度的优化改造。审计服务意识的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服从于我国经济与政治改革这一国家奋斗目标。服务意识的培育有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道德环境的改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约束制度的真正形成,如果没有上述背景的配合是无法满足“社会制度决定社会行为”的社会学定律的。

服务意识的培育还有赖于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外部刺激,才有可能出现审计服务意识的反应,因为审计人员作为理性人,也存在诸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消极动机。所以,一方面要加大外部刺激的力度来激活审计服务意识的神经末梢;另一方面,对服务意识良好的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给于和外部刺激力度相对称的激励。逐步促使审计服务意识从要求到自觉的合理转变。

在现代民主社会,在民。公民不但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他们中的大多数还由于是纳税人,因而拥有决定如何使用公共资金的权力(当然,这种权力通常是委托给其代表来行使) 。在这种前提下,公民可以通过投票来改变权力部门的结构,通过选举来决定掌握权力的人。因而,在民主社会里,审计活动自然也要服务于公众。审计活动服务于权力和服务于公众是一致的,从实质意义说,审计的权威和威慑力最终还是来自于公众。

3 独立精神

独立性是审计文化最重要、最能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精神元素。也是审计生存立身的基础。没有独立性的审计行为,就无法形成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 审计首先应该独立于经济责任受托人,这是审计行为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

审计的独立性一般被分为形式的和实质的。审计在组织、人员、经费和业务上的独立性只是形式上的独立性,但形式的独立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虽然它在外人看上去审计是独立的。而审计独立的充分条件是实质上的独立性,即思想上(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等)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内在于人们思想意识之中,没有可视性。但是,它决定了一次审计是否是真正地保持了独立。这种隐含的独立性,才是审计能否真正独立的最终决定者。在思想上保持独立,或者,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是审计人员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审计组织职业教育工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4 职业谨慎

谨慎是对审计人员行为的要求,审计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智力作业,具有高风险特征。

那么职业谨慎出于避险的动机在执业时必须持有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是指,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必须遵守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因为,遵守职业界共同研发的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可将因疏忽或失职而导致审计失败或他人损失的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因此,遵守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对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基本要求。

审计职业特点还意味着审计是服务于公众和特定人群的。例如,国家审计是服务于公众和社会审计的直接委托人或授权人,这就决定了审计人员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公众和委托人或授权人负责。审计人员的工作疏忽将会导致某些方面关系人的损失,并最终造成对自己的损害。因此,审计行为应该是十分慎重的。谨慎应该是审计人员的最佳行为范式。

5 追求职业尊严

社会职业是为社会他人服务的,审计职业也不例外。职业人员一旦宣称自己是某类职业人员,可以为他人提供某种专业服务,这就意味着他(她) 具备了一个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并达到了与执业相称的水平,具备了一个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公众认为是符合一定标准的品行。如果审计人员违背了社会公认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要求, 那么他(她) 就不仅要对自己的败德行为负责,而且整个审计职业界也会蒙上阴影。所以,为了维护审计职业的荣誉, 履行审计的基本职责,发挥审计在建立社会良性秩序中的作用,审计人员应该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知识的汲取以及自身修养方面不断地进取,形成审计人员的自觉行动,国家制度社会层面也应该在鼓励审计人员在追求职业尊严的道路上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

6 证据理性

审计的职业需要理性的支持。培根提出,只有通过理性,人类才能认 识自然,掌握控制自然的法则。审计理性是通过明确的目标认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判断和推理来认识目标真相的。

审计活动的目标认定是确定的,在审计中所要证明的是它的存在真相,评价审计目标的标准依据的是法律规定和职业尺度。因此,审计要获得目标真相,就必须运用合理的方法,获取充分的可信证据,并根据确定的标准去评价,运用正确的逻辑判断去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审计活动必须是理性的,必须严格依据各种性质完全确定的证据。

同时。人的理性又具有局限性,既有限理性。在诺思看来,人的有限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职业的谨慎就是为克服人的理性不足而形成的补偿措施。

结束语

审计文化从形式角度来看是“人以其文化物”、从实质内容及其特征角度来看是具体的审计个体对其特定的职业精神生活追求这样一种界说。本文试图通过用审计个体生成论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视角扬弃平面化的思维方式和共时性方法论视角,以便使我们真正能够认真和实事求是地探讨和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各种审计文化现象。概括说来,所谓审计个体生成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充分强调处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环境之中的审计个体,无论从外在的社会维度来看、还是就其通过内心世界具体体现出来的主观精神境界而言,实际上都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而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内的所有各种学术研究成果,乃至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所有各种其他文明成果,实际上都是这样的现实个体,通过与(以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的形式实际存在的)其他社会个体的不断互动,而实际创造出来的。因此,审计个体生成论的思维方式要求研究者必须从动态生成的角度出发,“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考察和研究这种个体由于其社会层次和人生境界而进行的、包括培育审计文化在内的各种实际活动,以便得出真正实事求是的研究结论。

就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视角而言,审计个体生成论扬弃上述“共时性”视角的结果是,要求研究者必须在其研究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把审计文化这一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维度和“历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必须既关注和研究对象的当前现状,更进一步重视、研究和把握其通过不断动态生成过程体现出来的“历时性”维度,以便在此基础上能够通过认识“其所以然”而更好地把握和论述其“然”。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存在于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氛围之中的现实社会个体,出于其特定的社会层次和人生境界,为了追求其特定的职业精神生活而以其“文”“化”“物”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在文化哲学研究和一般的文化理论研究过程中真正取得审计文化的实质性进展,就必须采用“社会个体生成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视角,真正把作为现状而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及其问题,与这种社会个体的社会层次、人生境界,乃至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氛围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具体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推动这些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并健康发展。

[1] 本研究项目系陕西省审计厅2005年重点课题。由白建东主持,课题组成员王凤、黄志阳。在读研究生周银燕、张颖也参了资料收集和部分初稿的写作。

[2]加入WTO对审计环境的影响与审计的应对 白建东 陕西审计 2003。6

[3]共时研究〔synchronic study,synchronie〕和历时研究〔diachronic study,diachronie〕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研究的其它领域。在本文中共时性现象是指审计文化此时所同时存在的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例如审计文化结构性关系〕。各种审计文化的结构性存在无异就是历史现实性在此一时期的投影。

[4]霍桂桓,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一期

[5] 同上

[6]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象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参见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1994年版,第124页.

[7]文明是由共同的宗教—伦理价值观、语言、文字、历史、习惯习俗等联系在一起的最高层次的文化组合和最广范围的文化认同。参见《人类文明的演化趋势—兼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赵林 中国社会科学缉刊1995。2

[8] (欧盟问题12讲确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中国及蒙古国代表团作者: 帕斯卡·方丹 巴黎政治学院教授)

[9]历时性是指审计文化的任何一个层次及其组成要素,虽然对于维持审计文化的整体性和特殊功能都有自己特殊的贡献,但它们都不能代替审计文化的整体性,都不能孤立地表现出文化现象。审计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只有通过其各!层次及其组成要素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及其转换才能显现出来,并且只有在它与外界环境的反馈循环中才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审计文化的结构与整体功能的高度复杂性与完善性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是整个社会实践长期演化的结果,侧重于审计文化的历史发展、积累及其变化。

[10] 中国审计体系研究 冯均科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7 p174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5

一、军队审计职业化的科学内涵

军队审计职业化,即军队审计人员以行使宪法赋予的审计监督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与其职业相匹配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享有确保其依法履行职责所需的职业地位和职业保障。

二、军队审计职业化的必要性

(一)军队审计职业化是提高军队审计队伍素质的需要

人是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军队审计队伍建设是推进军队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军队审计职业化的目的在于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能打硬仗的“审计铁军”,确保军队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从而保障审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实行军队审计职业化是提高军队审计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审计监督工作具有政策性、技术性和道德性的职业特点,在法律政策的熟知、专业技术的掌握和职业道德的具备等方面对审计人员有着较高层次的要求。

(二)军队审计职业化是提升军队审计工作质量的需要

由于我们审计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无重点、难下手、低效率的现象,致使军队审计工作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审计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军队审计职业化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

缺乏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不利于保证军队审计工作的职业胜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军一直实行的是军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不存在专门的军队审计从业资格认证考试,更不用说以军队审计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核心的相关职业准入制度。当前,军队审计职业资格认证尚处于论证阶段,并未付诸实践。不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军队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二)缺乏健全的继续教育机制

缺乏健全的继续教育机制,不利于提高军队审计人员的素质。当前,我军审计人员培训目标过于笼统,并未制定针对不同级别、程度的审计人员的阶段性目标;培训内容不够完善,存在重复培训、重点不突出、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培训效果评估手段较不全面,仅以考试为主,缺少专门跟踪评估制度。不健全的培训机制无法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背景下对军队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依照相关条例,美军审计部门构建了严格的职务等级制度。以美陆军审计局为例,其审计人员共划分为8个等级,分别为一级审计员(见习)、二级审计员(见习)、三级审计员、四级审计员、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审计项目经理、审计项目主管。职务晋升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从一级审计员到审计师属于“顺调”阶段,审计人员只需按职责要求完成规定任务,一年后即可晋升一级,其福利待遇和工作权限相应调整;高级审计师到审计项目主管属于“补缺”阶段,该阶段的岗位均属于管理层位置,审计人员需根据职位空缺,按照对应的资质要求互相之间进行竞争,以获得相应职务任命。此外,美军审计部门对每个等级审计人员的职责要求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四、军队审计职业化路径建议

(一)建立健全军队审计职业准入及退出制度

军队审计职业化首先是一个军队审计人员遴选机制的问题。军队审计工作者担负着监督评价军费使用是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重任,必然要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在军队建立类似于注册会计师考试和司法考试的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应是确定这一“门槛”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规范军队审计人员选任程序,统一军队审计人员选任标准,同时,通过建立退出和惩戒机制,对于发生不符合职业资格要求行为的军队审计人员,淘汰出军队审计队伍,有利于在军队审计队伍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保C军队审计人员的专业性。

(二)完善职业保障及激励制度

其一,强化审计人员职业权力的保障,审计人员应当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监督权,排除机关、个人的干预,排除被审计单位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其二,强化审计人员职业地位的保障,审计人员一经任用,除正常工作变动外,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各级审计部门特别是上级审计部门要坚决支持审计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支持他们依法履行职责。其三,健全审计人员职业激励机制,逐步提高审计人员的待遇,增强审计职业的吸引力,提升审计职业竞争力,也能从根源上防范审计人员的腐败,做到以薪养廉。

(三)建立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军队审计队伍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建立在职审计人员培训机制,活化“存量”。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伴随军队审计人员职业生命始终的审计培训机制。在培训目标方面,应该使审计业务执行部门高度参与培训目标和计划的编制,构建基于业务实践的审计培训体系;在培训内容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审计人员培训的规章制度,设置强制性的课程和对照审计人员自身职业规划的自选课程;在培训方式方面,应较多采用实地审计培训方式,由培训部门安排被培训人员前往实际工作现场进行审计工作,在相应岗位工作的过程中穿插讲授理论知识,使审计培训和业务操作相辅相成;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应制定专门跟踪评估制度,评估审计人员在培训后进行审计工作的相关资料,以此来保证培训应用于审计实践的最终目的的实现。此外,我军审计部门还应加强审计人员培训管理,制定合理的审计培训管理程序,建立培训管理办法,使培训工作适应新时期我军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公共受托责任演变到第三个阶段时,学术界将政府审计提升到参与国家治理的高度,李金华审计长认为: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国家治理大系统视角下政府审计承担的职能必须依靠职业化的队伍去实现。因此,对审计人员职业化水平的要求同样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知识结构上,对财务、审计知识的全面掌握,法律、经济知识的基本了解;在能力结构上,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成为担负相关政府审计职务的必要条件;在思维层次上,不仅是按照既定程序对审计项目的简单惯性思维方式,而且要善于挖掘审计信息,从中发现体制性、倾向性等深层次问题的关键线索,并进行预测,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二、陕西省政府审计现有能力建设活动情况

(一)知识背景

根据统计数据的反映,虽然行政单位调入或者接纳干部在政府审计人员准入占有一定比例上,但是都属于政策性、命令性的非可控因素,所以此处在分析其知识背景时不予讨论。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经过大学教育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职业能力。据调查,全国开设审计学专业的学校共有46家,对比开设会计学专业的486家,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陕西省的话,仅仅西安邮电学院1所,另外,在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中,除了南京审计学院、立信审计学院等以审计为背景的院校外,其他综合类或理工类大学的审计课程只占到所有学分的1.87%―4.38%,大约3-7个学分,在此基础上,实践课大约只有20%的学时,这种以审计学课程作为会计专业补充的观念,导致在职前教育上注重审计理论的讲授与考核,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无法满足胜任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正因为两种专业能量之间的巨大差别,才致使政府审计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单一,综合业务素质堪忧。

(二)培训实况

针对在职人员, 陕西省审计厅拥有专门的培训中心,此种培训中心,作为在职教育领域的新兴力量,区别于社会或外界中以营利为目的存在的培训机构,而是占用事业单位编制,归政府部门或各部委管辖。从机构属性和发展程度上论,培训中心既有其优势所在,也会暴漏出一些问题:不足之处是需要单位的培训条件支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过程监管和培训效果评估,否则容易流于形式。另外,陕西省审计厅的在职培训分为两类:第一类服务于职称或资格鉴定考试,第二类是专业能力之外的关键能力,这种培训虽然有扩展职员执业能力的用意,但是据调查,这类包括金融审计、投资审计、IT审计在内的新型审计知识,培训往往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展开,除此之外,培训监管过程不力,并不存在任何有效的培训考核或评价。

(三)工作监督

调查中发现,大量政府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经历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隐型途径,工作过程的监管(审计业务流程指导书、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对审计职业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调查过程中,笔者特意关注了我省政府审计机关工作监督制度设计和实施情况:我国在指导审计行为中,并没有硬性的量化指标,审计质量的控制重形式、轻实质,审计准则以程序、形式规范为主,忽视内在质量和损益。

三、现有能力建设活动局限性分析与方案选择

系统性的缺失是职业能力建设体系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

(1)为了提高政府工效率,建设现代政府、服务型政府,我国曾做过许多管理制度上的改革性尝试。但是这种程度的审计职业能力建设仅仅是作为其他政府制度改革的副产品,客观上促进和引导了职业能力的提升。

(2)在扩展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却没有改善审计培训的系统管理和效果考核,这种割裂了审计职业能力建设子系统之间联系的做法,导致审计培训对职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显微,对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难以形成合力作用。

(3)在行政能力建设借助公务员制度趋于完善的同时,将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等同于政府审计培训,因此增加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成为职业能力建设的主要手段。

因此政府审计职业能力的建设是指集中多元化建设。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上述的建设情况的局限性分析来看,我省总体上缺乏缺乏完整的体系架构对其进行规划和控制,因此本文从系统化的角度全面考虑,在寻求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与各个子系统之间衔接点的同时,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能力建设体系来对其进行科学管理,通盘解决现有问题。

四、陕西省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体系设计

(一)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双向递增式职业能力认证体系

政府审计起源于公共受托责任,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变引起的政府审计职能提升转化为对审计队伍的职业化水平需求,复合型人才和知识结构成为现代政府审计胜任免疫系统角色的必要条件,因此职业能力认证体系服务于复合人才和知识结构的形成是以公众对政府审计转型的需求为导向建立的。

1、职业能力认证等级上,避免模仿一般行业的职称评定体系

关于审计业务类(三级职业能力)的认证包括助理审计师、审计师和高级审计师,这三个等级的差别在于专业能力的级别上,审计综合管理类和高级审计管理及咨询类职业资格将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管理能力、跨专业职业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中,核心专业也不局限于财经范围。

2、职业能力认证条件上,开辟非财经类专业的审计人才资格通道

本文设计出国家审计职业能力需求等级,其中梯形的最右边是非财经专业晋级通道。也就是说,没有财经背景的专业人才在国家审计岗位上同样可以凭借自身专业知识进行任职资格的升级,只要达到原领域的相应级别,就可以申请国家审计行业的相同资格等级认证,影响其薪酬和晋升。

(二)建立以业务能力为核心的多维度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1、侧重业务能力的双重评价模式

双重评价指针对行政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共同评价模式,在评价总得分中给予两者不同的权重来完成职业能力评价的整个过程。基于政府审计职业化注重业务属性的特点,本文认为应该加大业务能力性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占比。扭转政府审计以行政能力主导的公务员式管理,注重和强调业务能力是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的重要目的。

2、业务能力评价的一级要素权重分析

政府审计人员行政能力评价可以借助公务员管理机制进行,在此前提下,业务能力评价成为我们需要分析的重要方向。政府审计师的职业能力是指政府审计师必须从事政府审计职业的专门技术和能力,并在专业技能范围内承揽、接受并进行政府审计工作业务,由此而衍生出职业能力研究中的两个方法:功能要素法和结果分析法,本文针对业务能力的评价也是依据该结论的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政府审计职业投入资源的度量,包括专业背景、技术职称、工作经验 培训成果;二是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政府审计人员承担相应角色的工作状态的度量,包括工作数量、质量、难度以及最终效果。

考虑到业务能力的分解层级和构成要素较多,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权重划分,首先是构成业务能力的一级要素:投入性要素和产出性要素。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84份问卷结果进行先加权再构建判断矩阵,得到了业务能力评价得分的计算公式:业务能力得分=39.15%投入性要素+60.85%产出性要素。由此看来,业务能力评价更注重产出性元素,这也与政府审计的增值性作用相符。

在业务能力评价中确定了投入性要素和产出性要素的比重后,还需对此进行再次细分,本文将根据前文阐述的观点将投入性元素分为:审计知识、审计技能、审计素养,产出型元素分为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科研成果。其中,审计知识、审计技能、审计素养分别为B11、B12、B13,根据17份问卷结果,我们进行加权后构建判断矩阵,如表4-1:

表4-1业务能力评价的投入性要素判断矩阵

[B1 B11 B12 B13 W W01 B11 1 0.24 0.42 0.4666 0.1251 B12 4.17 1 3.13 2.3532 0.6308 B13 2.36 0.32 1 0.9107 0.2441 ]

并根据公式 做一致性检验,其中最大特征根=3.0362,一致性指标CI=0.0181,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2,CR=0.0348

最后,结合总排序计算二级要素相对于业务能力的权重(表4-2),并进行合并一致性检验:

表4-2 业务能力评价要素层次排序

[业务能力一级要素 B1 B2 各二级要素相对于业务能力A的权重 0.3915 0.6085 二级要素 B11 0.1251 0.0490 B12 0.6308 0.2470 B13 0.2441 0.0956 B21 0.1262 0.0768 B22 0.5574 0.3392 B23 0.3164 0.1925 ]

计算结果0244

政府审计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是建立在这些因素的权重划分上完成的,接下来的工作是在此基础上细化和设计相应的指标和标准,即可以包括定性指标,也可以包括定量指标,只有全面客观地说明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才能为审计人员的工资核发,职业上升等提供依据,创造竞争机制下的人才发展平台,引导和激励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主动性建设。

(三)建立以人才对接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执业能力培养体系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政府审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工作经历,其中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属于显性培养,工作经历属于隐性培养。所谓的三位一体就是要建立高校教育、职业培训、工作监督之间关于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方面的紧密关系,促使学习型人才与职场式人才的对接,共同服务于审计职业化管理目标。

1、职前教育上,注重系统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审计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系统性,审计人员只有经过系统性、启发性、开发性的学习才能够比较完整地掌握一门技能或技术,经调查,对审计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的仍是大学教育 。另外,讲授法在我国比较普遍 。研讨法和案例分析法最初经常出现在西方课堂上;案例教学是以比较经典的审计案例为切入口,经过分析总结,形成对审计知识结构的补充性建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引进,这几种方法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审计课堂上比较实用和新型的教育方式。

2、在职培训上,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和效果考核制度

新建设体系要求在选取相关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审计综合管理与咨询层应侧重于管理理念的灌输和宏观格局的构建,多采用密集小班的方式讨论学习;审计管理和监督层应侧重政策理解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可交叉采用演讲、讨论等多种培养方式。一线审计业务层应注重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理论架构的建立,为审计科研提供最新实务信息。对效果的考核制度设计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应该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标体系制定是否合理?二是考核制度是否涵盖培训过程的始终?三是评价主体是否代表了具有一定审计专业水准的评委队伍?四是评价意见是否规范标准方便总结反馈?五是如何落实和改进培训成效?

3、工作监督上,建立政府审计全面质量监控体系

科学的工作监督制度对职业能力提升具有重大影响与作用,质量监控体系作为工作监督制度的重要部分,是需要我们进行流程再造和持续改进的关键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质量管理的资料很多,本文归纳后根据PCDA循环认为可以将质量监控进行四个层次的划分:政府审计质量策划、政府审计质量控制、政府审计质量评价、政府审计质量改进。

五、结束语

本文初步讨论了政府审计职业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了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体系的大致框架和概念性设想,这仅仅是政府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研究的第一步,以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一是细化评价指标并划分权重,注意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二是设计评分标准,定性指标需要对完成进度做详细描述;三是做与职业能力建设体系与审计人员激励机制之间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蔡春,蔡利.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初步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2):3-10

[2]张庆龙.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业通用胜任能力框架设计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3.1:81-86,88-91

[3]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

[4]潘学模,张序.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探讨[J].会计之友,2009.1:47-48

[5]刘恋.论我国政府审计职化管理[N].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34-35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7

一、军队审计文化基本内涵

1、军队审计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审计文化就是审计部门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发展审计事业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的总和。军队审计文化的灵魂是姓军,我军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党的重托、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利益。军队审计文化必须植根于先进军事文化的沃土之中,必须维护党的利益、保持军队性质本色和履行历史使命服务。军队审计文化是军队审计理念、价值体系、军队传统和军人作风,表现为全体审计人员的整体精神、共同价值观、统一行为准则,对审计人员产生重要影响,是军队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反映。先进的军队审计文化,能够对审计人员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把全体审计人员的兴趣、目标、追求、需要及行为统一起来,使审计人员振奋精神,把工作热情引导到实际工作中去。

2、军队审计文化内容

(1)审计价值观。审计价值观是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在正确价值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滋养下,逐步形成和优化出的群体意识。它代表和反映着审计整体的追求、志向和情趣,是审计的灵魂。同审计文化的其它要素相比,审计价值观处于支配地位。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审计价值观表现为:独立、谨慎、依法、公正、公共责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崇尚理性与证据、主张证明与公开、建设性等。

(2)审计职业道德。审计道德是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活动中信守的、具有继承性和舆论性的审计行为原则和审计行为规范的总和。审计职业道德是一种软性约束,它从道德观念上促使审计人员自觉保持审计职业应有的态度和风范,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赢得社会对审计事业和审计人员的尊重和信赖。诚实守信,敢说真话,敢于碰硬,清正廉洁等审计职业品格,就是审计道德的人格化。加强审计项目廉政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审计部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机制,确保廉洁从审规定落到实处。要加强军队审计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加强新时代军队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审计文化源于审计实践,又超越审计实践。一方面,审计实践孕育了审计文化,审计文化随审计实践的产生而形成,随审计实践的发展而成熟,随审计实践的深化而完善。审计环境的变化,必将引发审计目标、审计理念、审计思维变化,进而促进审计文化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同时,审计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凝聚、约束、辐射等功能,对审计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1、军队审计文化建设是促进军队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军队审计文化是由审计自身的历史传统、行业特点、人员素质、审计水平等因素所决定的,是作为一种价值观与审计同时存在的一种文化。军队审计文化既有社会文化所赋予的共性,又有军队这个特殊领域的个性。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加强军队审计文化建设,能够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推动审计事业良性发展,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筑牢“防波堤”。为此,必须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倡导科学的审计理念,追求高尚的审计精神,创造符合时展要求的审计方法和思维模式,实现军队审计事业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迈进。

2、军队审计文化建设是加强军队廉政文化的本质要求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支撑。军队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集团,发展军营廉政文化既是纯正部队风气、实现“三个确保”的现实课题,也是当好先进文化建设表率的重要任务,而军队审计文化则是廉政文化的“重头戏”。不可否认,当前“官本位”“潜规则”等消极腐败思想文化在军内滋长蔓延,少数干部受不正之风、享乐主义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混乱,继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建设军队审计文化,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使廉洁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军队审计文化建设是加强军队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

恩格斯在《欧洲军队》中谈到:“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加强军队审计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这样的“心”和“手”。当前社会发展对审计干部所引起一系列思想冲击,少数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全体审计干部职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入手,寻求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价值体系,把全体干部职工凝聚为一体,把共同的目标和理念激发出的内心的热情转化为审计管理的自觉行动,引导干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成为审计干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及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抓审计干部培养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百年大计,所以需要军队审计文化的长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塑造新时代军队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

军队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使审计文化建设的触角伸入到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干部职工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把审计文化建设同审计部门开展的其他各项工作整合起来,将审计文化核心理念贯穿渗透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1、用创新的理论发展审计文化

军队审计文化的持续发展,应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在新时代,既要把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坚持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民主法制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理论、新观念、新道德作为审计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核心,与日俱进,为我所用,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加强审计理论和业务工作研究。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审计署为全军审计工作的领导机关,加强对全军审计理论和工作研究的领导、指导、统一确定课题、分配任务,把握理论研究主方向。二是要定期召开军队审计研讨会,总结年度审计成果,交流传授理论研究方法,提高审计理论研究质量。三是结合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针对审计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改善审计方法。

2、用信息化载体展示审计文化

近年来,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很大发展,无论是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还是对审计信息的集合共享,都有了长远进步,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还较好地缓解了审计工作人少事多的矛盾,对审计工作发展至关重要。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在硬软建设上求突破,要确定“技术推动、需求牵引、建用并举、军民融合、统一设计、上下联动”的指导思想,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为重点,软件开发运用为核心,确保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步伐。一要利用好已开发研制的成果,推广预算审计软件、装备审计软件,基建审计软件,有重点地开发一些项目审计软件,力争经常性审计项目都有软件;二要实现审计信息管理网络化,把军队审计信息管理的终端计算机设备连接成一体化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元统计、智能分析、搜索引擎等手段,实行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及面向社会的统一提供和采集、集中管理、互相交换、有效利用、严格审核监督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全新的具有先进管理方法和科学管理手段的自动信息化管理体系;三是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网络的基础,只有建立科学、完备、配套的数据库,才能实现信息化。审计部门要有自己的数据中心,包括审计数据、财务数据、装备数据等。通过适用的软件、畅通的网络,科学的数据中心,达到业务工作自动化,数据采集快速化,信息处理电子化,提高审计部门监控军事经济的能力。

3、科学的规划推动审计文化建设

审计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当把审计精神文化建设纳入到审计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来,同审计任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努力探索审计精神文化建设的规律,制定出与审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并切实从人、财、物上做好充分准备。以《审计法》修订为契机推进军队审计制度文化建设,随着国家《审计法》的修订与颁布实施,《中国人民审计条例》修订工作也进入积极论证研讨阶段。军队审计体制改革应以此为契机,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为突破点,以增强审计独立性、权威性为立法理念和立法精神,并以此推进军队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一是健全军队审计组织体系。现行军队审计双重领导体制制约了审计独立性的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派出机构”的设置为军队审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军队审计应以《中国人民审计条例》修订为契机,在军队审计组织体制方面明确增设军队审计“派出机构”的有关规定。二是拓展军队审计的内容和范围。随着我军后勤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后勤改革政策相继出台,如军队保险、住房、军队采购、后勤保障社会化等等,与之相适应,军队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迫切需要将新增的审计内容在《条例》中加以规范,为现阶段军事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提供法律层次上的保证。

(注:本文属2014年度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8

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当代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即“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这十二个字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当代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从人本位的道德教育向心本位的道德教育升华,并逐步向着心性化的教育迈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越来越需要将古、今德行教育思想中共同的内在精神加以融合,将中国优秀的传统德行教育思想现代化,将现代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生命化,贯通古今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思想是源,行为是流,审视当代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如何在论语精神的指引下闪耀人文的光辉呢?

常言道,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换言之,审计人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道德品质更为关键。依照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十二字核心价值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可分为四个境界:第一层是清廉与依法,即做审计事业的底线;第二层是责任与忠诚,即从事审计工作的脊梁;第三层次是独立,独立性是审计人员的生命线;第四层次是奉献,提倡自我要求的奉献精神,这是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保障。

一、“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与清廉有行

“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述而》,是审计人员的大同境界,它彰示了一种为人清正之心。孔子认为对于志士仁人来说,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富贵是一种耻辱,不值得羡慕与向往,在保持道德的前提下追求财富才是君子之道,君子不是不爱财,同样爱财,只是“取之有道”而已,否则宁愿一无所有,把采取“不义”途径取得的富贵视如“浮云”。

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有这种视不义富贵如浮云的清廉之心。审计职责是为了行使国家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审计工作的目标在于确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勇于揭露和发现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发挥审计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因此清廉从审是审计人员应有的意识和职业道德底线。将君子不取不义富贵的坦荡之心引申到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中,就是要做到清廉有为,通过具体的行为把“清廉”落到实地,做到知行合一,有效激发“行”的结果。通过严格执行审计人员行为“八不准”、明确审计纪律责任制、完善审计人员廉政档案、公布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廉洁自律行为的学习等方法,倡导正风正气。正所谓“正人必须先正已,打铁更须自身硬”,对于审计人员而言,自身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淡富贵、名利这些身外之物,坚持为人刚正的态度,切实履行廉政方法,正确处理得与失、苦与乐之间的关系,养心莫善于寡欲,才能守住“与我如浮云”的情操。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依法有道

孔子一直强调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德治是治思想,法治是治行为,以德治国是治本之策,依法治国是治标之策,在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的现阶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成为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重要手段。出自《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的“义”即君子深明大义,知晓治国治家的法道。

对于“社会经济警察”审计人员而言,“依法审计”集中反映了审计精神的精髓,审计人“法”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准则,展示了“法”文化的内涵。怎么才能把审计“法”文化成为形之有效的法器呢?首先依法审计是审计实践活动的基础和载体,不能只当作一句空号,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它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准绳,在个人意识上要形成职业习惯,在群体意识上要形成大家共识的执业规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有道。其次审计一系列法律法规是一代代审计人思想观念的结晶,是工作方法与执法艺术的积累,也是执行制度与内部机制的不断总结与完善,这需要审计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熟练掌握与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此外,审计机关也应从制度上保证依法审计的执行,为加强和改善审计执法的质量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在干部选人、用人、奖励等方面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依法审计关键在于人,这需要教育的长期培植,需要每一位审计人修省躬行、坚持不懈地弘扬审计“法”文化,不断提高法治的力度。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23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2

0 引 言

会计信息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水平领先业界,通过软硬件信息化大幅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提升了事务所项目管理水平、实现了事务所知识共享,进一步巩固了其领先优势。近年来审计信息化在审计署“金审工程”的推动下,取得了重大发展。网络经济时代,如果不搞计算机审计,将会失去审计资格。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信息化,要不断提升审计“免疫系统”的效能,就必须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新模式。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手段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审计信息化是新形势下对审计人员提出的迫切要求。

1 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1 审计人才培养方式没有充分体现整体性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资本市场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在审计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各高校基本形成了由审计学、审计案例、内部审计、舞弊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多数高校开设了由计算机基本原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网络技术等课程构成的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基础。尚存的主要问题有:审计有关课程由会计学院开设,信息相关课程由信息学院开设,部分高校审计信息化课程由计算机系教师兼任,计算机技术和审计学专业课互不牵扯、不能有效融合,教学理论性强,动手操作能力差,高校在承担审计信息化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亟待加强。

1.2 审计人才培养没有充分体现实践性

审计是一项实操性强专业,审计学课程作为审计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之一,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教学目标,是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审计学系列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枯燥、不易理解。近3年来通过对学生300多名学生的访谈发现: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既是广大学生的诉求,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审计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着力点。在实践教学方面,一些院校提出了“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对于审计有了相对形象清晰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但仍存在问题:第一,实践教学与实际审计工作环境相脱节,教学案例开发不足,资料缺失;第二,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存在“时滞”,一定时间内学生处于“混沌”状态,对于课堂讲授的审计理论不能产生形象认识,未能及时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有效结合。

1.3 审计人才培养没有体现时代性

信息化是时代赋予各行业的新特征,也对各行业业务实践和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目前审计学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PPT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没有体现信息时代对审计的要求。高校作为专业审计人员培养的基地,应适时调整审计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2 信息化时代审计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信息化时代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应有的思路:把审计学理论和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信息化不仅是现代审计的环境和工具,也是现代审计的内容,更会改变现有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体现整体性、时代性、实践性、前瞻性,着重培养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搜集数据、利用审计知识和信息技术分析数据、形成职业判断等能力。体现整体性,要求审计学与信息化的融合;体现时代性,要求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探讨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审计方法和原理;体现实践性,要求通过实践教学丰富审计案例;体现前瞻性,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为培养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分工日益细密。按照审计主体不同,审计可以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不同的审计主体,对应不同的信息化能力等级(本文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针对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求等级,但并非指注册会计师审计仅需达到1级,内部审计仅需达到2级,这仅是对开展相关审计业务的最低能力等级要求)。审计信息化能力等级如表1所示。

注册会计师审计以评价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为审计目标,侧重于审计人员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在信息化方面的主要要求体现在人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上;内部审计以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为目标,通过评价并帮助改善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风险暴露、实现组织目标。在信息化方面,内审人员的主要能力除了要求能够理解管理原则、使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等办公软件执行审计业务外,还需要广泛理解信息技术一般知识,能够发现、评价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风险。政府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为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独立检查,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中内生的免疫系统,必然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对于政府审计人员来说,如何从海量信息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预防、揭示和抵御风险,显得更为关键,因此对其信息技术的要求也会更加深入。

2.1 以构筑分层次的能力体系为目标

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新信息化时代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上文对审计主体及其能力等级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应形成由基本能力和扩展能力构成的分层次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能力层次图

其中基本能力,要求掌握现代审计的原则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完成审计工作,着重于审计人员的“应用型”才能发挥,是信息化环境下所有审计人员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信息化环境下数据取得(其他系统数据导入以及从广泛的其他网站、数据库获取所需信息)、数据转换(不同格式数据的转换,包括影音、图像、纸质数据转换为既定格式)、数据分析(统计抽样技术和非统计抽样技术)、数据保存(数据的备份、数据加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审计软件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扩展能力,用于常规计算机辅助审计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数据挖掘、数据侦听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发现疑点和审计线索,搜集审计证据,完成审计工作,突出工作人员的智能性、创新性才能发挥。信息化时代随着视频监控、智能终端、移动设备、计算机应用软件等的普及,物联网、云计算、电子支付等技术向纵深发展,成为推动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发展的巨大动力。一方面推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经营数据爆炸式增长,数据泛滥与数据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极大地增加了组织的运营风险和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实时审计、联网审计、云审计等审计理念应运而生,扩展能力是对审计信息化职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审计信息化人才能力要求的高级体现。

2.2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

美国学者麦克兰德教授提出的“冰山模型”是职业能力的经典研究成果,“冰山模型”根据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将职业能力分为隐性能力和显性能力(其中,显性能力被描述为冰山以上的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取、发展和测试的能力;隐性能力被描述为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是个体内在的、难以测量、不易改变的部分。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真正决定个体职业能力的是冰山以下的隐性能力)。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监督体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相对于以财务报表审计为核心的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的范围更为广泛,对审计人员能力要求更加全面,本文根据张庆龙关于内部审计职业通用胜任能力的研究结果,结合“冰山模型”,认为我国审计信息化专业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特质3个要素。

职业知识包括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应用知识和职业环境知识。职业基础知识是通过普通高等教育所获得的一般而广泛的知识基础,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原理等,构成了审计人才培养和后续教育的理论前提;职业应用知识是通过专业化培养所获得的,用以完成审计工作的特定知识,包括会计学、审计学、计算机审计学、内部审计与舞弊审计等,构成了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职业环境知识是具体职业所涉及的政策、法律、制度、行业标准、准则体系、监管标准等特定环境知识。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应用知识是高校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而职业环境知识则主要属于高校师生课外延伸阅读的内容。

审计职业技术是执行审计业务、形成审计结论直接依赖的技术能力,包括数据分析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执行审计工作的具体方法技能等。

职业特质是冰山理论中的隐性能力,包括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是区分成功人员与非成功人员的关键因素。司马光提出的“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这一选才标准在后世广为流传。南怀瑾也曾经说过:“刀本无所谓好坏,在医生手里治病救人,在恶人手里行凶杀人,关键在于持刀人的品格”。如果审计人员不能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不能发现问题、揭露问题,甚至可能沦为不道德行为的帮凶,极大损害他人、甚至国家利益。因此,职业特质是良好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核心,也是高校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环节。此外,审计人员的职业特质还包括批判性思维、正直坚定的品行、严谨细致的作风、敏感细致的性格等。高校在培养审计专业人员的职业特质过程中应以道德教育为基础,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审计观,为成为优秀的审计人员奠定道德基础。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性格作风的培养。

基于以上表述,本文建立了审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能力框架,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框架”,职业知识是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构成了“审计信息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培训内容;职业技术是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应当拥有的技术能力,主要通过“审计信息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培训方式获取(例如:可以通过实例分析、情景模拟、实操训练、项目考核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特定职业能力);职业特质包含了个体性格、行为等特征,是难于改变和培训的方面,需要通过本科通识课程(比如:大学生性格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等课程)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项目加以改善。

2.3 以构建开放的培训体系为主题

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该构建以高校传统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审计信息化模拟实验室为提升,与政府审计部门、企业内审部门、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广泛沟通的开放的培训体系。课堂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如演示文稿、流媒体等丰富教学内容,改善课堂趣味,激发学生思考。这是审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形式。

审计模拟实验室需要一定软硬件投入,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实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模拟在现实情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硬件设备购置和教学软件定制是审计模拟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但重心环节在于组建有经验的审计信息化教学团队,开发审计信息化案例,模拟目标单位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这一环节的当务之急是要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使之专业知识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本专业的前沿。

社会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针对应用型学科人才的培养问题,高校应当探索与社会有关单位建立多重联系纽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针对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问题,与国内外知名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深度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了校外导师,对于改善学生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鉴于社会机构的承载力有限,高校应大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丰富教师的实务知识,探索建立高校与政府审计部门、社会审计部门以及审计软件公司的战略合作,促使产、学、研深度融合。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10

文化可以与生产活动有关,可以与社会活动有关,可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在人类发展的较高级阶段,还必然与管理活动有关。审计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是一种对政治活动和经济生活的管理行为,因而由此而产生的审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从现代社会角度讲,国家审计是对政府的管理,民间审计是对资本市场的管理,内部审计则是对各种类型组织的管理。

2、审计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

审计是一种管理控制活动,是一种监督和证明性质的管理控制活动。一般而言,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要使经济责任受托人忠实有效地履行其受托责任,就必然要赋予其一定的职权。在这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权责关系中,权力和责任应该是对称的,否则就会出现,疏于责任,损害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利益的现象。为了保障这种权责关系的顺利实现,古今中外的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都想通过立法定制来建立一种制约经济责任受托人的机制,通过专业的监督和证明活动,来维护这种权责关系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际上,审计活动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因而它是一种制度文化。也正是因为如此,审计文化中制度层面的内容才显得十分丰富。

3、审计文化的结构以精神元素为主

审计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也无关,因此物质元素不多。审计活动是脑力劳动,是智力作业,因此无需使用更多的实物工具和用具,这也是审计文化中物质元素稀少的原因之一。审计文化与财政文化、金融文化、贸易文化和会计文化等同属于管理类文化。由于各种管理活动内容相关,因而所使用的工具和用具也相近。因此审计文化的物质元素与管理类文化的物质元素基本相同,这是造成审计文化的专属物质元素少之又少的重要原因。由于审计文化的专属物质元素极少,因而审计文化是以精神元素为主。但这并不是说,审计文化绝对没有自身所特有的物质元素。

4、审计文化具有明显的历史和地域特点

由于审计活动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不同历史阶段上不同国度的政治制度及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及其发展水平,对审计文化的特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例如,从政治角度看,在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审计活动要比在集权政治条件下的审计活动更加透明和公开。目前,我国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日益深入,我国国家审计活动的透明度和审计结果的公开性特征也必然日益增强。又如,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民间审计活动才会发达;现代企业制度发达的国家,内部审计才会发达。再如,将审计活动作为行政执法活动时,审计文化的经济监督特征就会显得非常突出,但将审计活动作为独立的检查活动时,审计文化的经济证明特征就会逐渐显露出来。这也是一些国家不用监督来说明审计本质特征的原因。

5、审计文化是活着的文化,发展中的文化

文化有活着的,也有死去的。对于一种文化而言,只要形成该种文化的人类活动还在继续,它就会继续活着,而且有些文化还会不断地发展变化。显然,审计活动还在继续,因为产生审计活动的动因并没有消失,因而审计文化是活着的文化。不但如此,审计文化还是一种发展中的文化,因为社会对审计活动还在不断提出新的需求。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对审计活动的客观需求,不但没有逐渐减少的迹象,反而在日益增加。

6、审计文化与其它文化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

一种文化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社会对它有新的客观需求,二是它能不断地从其它文化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新元素,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审计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与其它多种管理活动在内容上相关,在方法上和工具上相同。这说明,审计文化与其它相关文化具有交叉性,因而具有相互交融、沟通和交换的客观基础。审计文化只有与相关文化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交换,不断地吸取对自己有益的新元素,从而获得新的发展能量,才能适应社会对审计的新需要,才能与之共同发展。例如,当前我们感触最深的应该有以下两点:一是国家审计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能量;民间审计从资本市场的发展中获得了巨大能量;内部审计则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获得了巨大能量。二是国家审计从计算机文化的发展中汲取了极大的营养。

二、审计文化的具体内容

根据以上对审计文化的理解,我们将审计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内涵做如下归纳:

1、确定责任和真实

审计的客观动因是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直接目标就是确定这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确定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审计基本职责的最高概括。

确定受托经济责任是对审计职责的抽象和概括,其具体表现形式或者说具体化的审计职责则是,确定经济责任受托人为说明自己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而向委托人或授权人提交的财务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

现代审计有越来越强调确定受托人的责任性的趋势,国家审计日益强调对政府责任性的确定;民间审计日益强调对职业经理人责任性的确定;内部审计则日益强调对决策执行人责任性的确定。

而责任性的外延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即由财务责任性扩大到管理责任性(尤其是决策责任性),再扩大到社会责任性。国外是如此,国内也是如此。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近些年来就一直在强调,要从管理和决策入手,确定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浪费的责任。

2、服务权力和公众

审计活动首先是服务于委托人或授权人的,而委托人或授权人往往就是受托财产的所有人或其代表,他们因为拥有财产权或财产权而拥有制定法律和规章的权力。

审计活动必须服务于权力,因为,审计职权是由有权制定法律或规章的人来制定的。只有通过法律将审计自身的职权确定下来,审计人才能将审计行为施加于受托人。

审计职权必须法定。要想取得法定职权,审计活动必须服务于真正拥有权力的人和部门。

在现代民主社会,在民。公民不但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他们中的大多数还由于是纳税人,因而拥有决定如何使用公共资金的权力(当然,这种权力通常是委托给其代表来行使)。在这种前提下,公民可以通过投票来改变权力部门的结构,通过选举来决定掌握权力的人。因而,在民主社会里,审计活动自然也要服务于公众。审计活动服务于权力和服务于公众是一致的。审计的权威和威慑力既来自于权力,也来自于公众。从最高层次说,审计的权威和威慑力最终还是来自于公众。

3、恪守独立和谨慎

独立性是审计文化最重要、最能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精神元素。审计必须独立于经济责任受托人,否则就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的评价。审计也应该独立于经济责任委托人或授权人,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滥用权力的助纣者。但是,审计首先应该独立于经济责任受托人,这是审计行为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

审计的独立性一般被分为形式的和实质的。审计在组织、人员、经费和业务上的独立性只是形式上的独立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这种独立性至少能让外人看上去审计是独立的。但是,审计最重要的独立性还是指实质上的独立性,即思想上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内在于人们思想之中,没有可视性。但是,它决定了一次审计是否是真正地保持了独立。这种隐含的独立性,才是审计能否真正独立的最终决定者。在思想上保持独立,或者,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是审计人员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审计组织职业教育工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独立是对审计人员思想上的要求,谨慎则是对审计人员行为上的要求。审计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智力作业,具有高风险特征,而且具有明显的职业特性。职业特性意味着,审计是服务于公众和特定人群的。例如,国家审计是服务于公众和审计的直接委托人或授权人。因此,审计人员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公众和委托人或授权人负责。审计人员的工作疏忽将会导致某些方面关系人的损失,并最终造成对自己的损害。因此,审计行为应该是十分慎重的。谨慎应该是审计人员的最佳行为范式。

4、遵循准则和规范

谨慎不是谨小慎微。谨慎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持有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那么,何谓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是指,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必须遵守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因为,遵守职业界共同研发的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可将因疏忽或失职而导致审计失败或他人损失的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因此,遵守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对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基本要求。

5、追求能力和修养

职业是为他人服务的,审计职业也不例外。职业人员一旦宣称自己是某类职业人员,可以为他人提供某种专业服务,这就意味着他(她)具备了一个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并达到了与执业相称的水平,具备了一个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公众认为是符合一定标准的品行。如果事实证明不是这样,那么他(她)就要对自己低水平的技能和达不到社会公认标准的品行负责。为了维护审计职业的荣誉,履行审计的基本职责,发挥审计在建立秩序和法制社会中的作用,为了对法律负责,对利用自己专业服务的人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审计人员应该在专业技能和自身修养上不断地追求进步,并尽可能地接近完美。审计组织也应该在鼓励审计人员追求完美方面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6、崇尚理性和证据

在如何创造和认识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理性决定和感性决定的争论。在古希腊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学习理性思维。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理性不能解释的事物就是不好的事物。亚里士多德创造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逻辑学。但中世纪的神学统治,桎梏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了思维科学的停滞。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动摇了神学统治,重新开启理性思维的大门。培根提出,只有通过理性,人类才能认识自然,掌握控制自然的法则。他还最早提出了归纳法。启蒙运动时期被称为理性时代,许多科学家本身就是哲学家,他们通过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理性思维方式的发展。但是,到了近现代社会,反启蒙运动,反理性主义思潮也是风起云涌,一批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诗人纷纷起来质疑理性主义,主张感性至上。他们认为理性是对个性和创造性的威胁和破坏,感性若被理性所控制,人将失去激情、美感、幸福和浪漫,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感性是根据感觉和知觉来进行思维和认识事物的,世界是什么样,不是由科学和理性所确立的规则所决定的,如果真的是那样,世界就是唯一的,永恒不变的。感性追求的是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事物的不确定性。

理性是通过建立明确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判断和推理来认识事物的。世界和事物是它应该是的那样,它是由科学所确立的固定的时空标准所规定的,不是能由我们随意想象和创造的。

审计活动所探求的不是不确定性,而是确定性;所要证明的是已经存在的,而不是需要我们去创造的;评价所审查事物的标准是由法律和科学来确定的,而不是凭借自己的激情去创造的。审计要达到目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确定的可信的证据,并根据确定的法定的标准去评价,运用正确的逻辑判断去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审计活动必须是理性的,必须严格依据各种性质完全确定的证据。

7、主张证明和公开

审计活动一般不是由审计人发起的,而是由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发起的,审计活动的结果也不应用于审计人自身,而是报告给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所以有人说,审计的本质功能就是经济证明(审计教科书将其称之为“鉴证”或“签证”)。

在我国,审计文化有些自己的特点。之一就是,大家认为国家审计是经济监督(这并不是错误的,而是实用的),这的确与国外大多数国家有所不同。而且在行为上,人们也一直力争向经济监督方向发展。比如,我们一直认为审计处理处罚手段的力度不够,只能察看而达不到督促的作用。现有的处理处罚手段,不能对被审计单位起到震慑作用。因而一直在追求更有效的处理处罚方法和于段。

近些年来,我们加大了审计结果对外公布的力度,并收到了令人意外的效果。加大对外公布审计结果之后,被审计单位一改以往将审计决定搁置一旁、疲塌应付、我行我素的做法,要么奋起保护自己,抗辩审计结论;要么迅速表示接受审计结论,并立即着手整改。这是为什么?这是审计由监督向证明转变的结果。一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并不惧怕内部的处理处罚,但非常担心审计结果被公布于众。因为如果那样,被审计单位面对的就不仅是审计机关,而是国家的各种权力机关和广大公众,面对的就不仅是审计人,而是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显然,后者比前者拥有更大更多的权力,因而具有更大的威慑力。因此,审计工作应该继续加大透明度和公开性,从重监督走向重证明,从重问题走向重责任,发掘审计的潜能,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民间审计一直将证明作为自己的使命,审计报告也一直对外公开。它是将被审计单位直接交给拥有对其进行处理处罚的人和国家有关管理部门。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11

一、《审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以及高职学院开设的《审计》课程主要围绕审计的基本理论、财务报表、交易循环审计基本方法等展开。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即第一部分是审计基本理论,包括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概念、审计主体与审计规范,审计分类与审计方法、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内部控制)等;第二部分是审计实务,包括收入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购货业务循环审计等;第三部分是审计报告,包括完成审计工作、编写审计报告等;第四部分是验资与其他鉴证业务,包括验资、代编审计信息等。

虽然上述《审计》课程体系构成了审计理论、审计实务和审计业务的一个完整的循环,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完整的审计体系,并为学生考“注册会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针对高职学生也存在的明显不足。

1、理论过多。审计是在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审计也具有本身的理论体系,掌握审计理论体系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功底和经济学理论;

2、针对的工作岗位不明确。审计的工作岗位可以分为审计经理、审计主管、审计师、助理审计人员,现有的教学体系全部包含于其中,同时也没有告知各个岗位具有的职责;

3、实践操作的图表和步骤过少,审计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作,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有严格的执业规范和操作流程。

4、审计案例稀少。一个案例可以揭示一个或多个审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但目前审计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来编写教材和教学的较少。

二、基于工作岗位的《审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推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对促进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2、会计专业建设《审计》优质核心课程,有利于促进高职《审计》课程教学过程与职业过程的有机统一,促进教学内容与审计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的全面融合,较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会计专业建设《审计》优质核心课程,有利于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审计》课程体系,转变传统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的观念,实现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科学选取、整合和序化《审计》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创设和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

4、会计专业建设《审计》优质核心课程,有助于践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角色训练、案例教学、项目实训”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推动《审计》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与教学工作、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全面结合,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审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审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审计》课程主要研究审计人员在企业管理实务中的监督和为科学管理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是高职高专类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掌握审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审计实务操作原理;熟练掌握审计系统应用技术,使成为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执行人员。

《审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与审计实务能力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业态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

(1)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广泛深入组织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科学分析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基本技能要求,并以企业会计核算业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审计工作任务为载体,制定审计课程能力、知识和素质目标,选取、整合和序化《审计》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课程学习性工作任务。

(2)围绕企业审计工作任务过程,设计《审计》课程的教学方案,贯彻实施“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创设《审计》课程教学情景,加大生产性审计实训基地和审计模拟实训场所的建设,改善审计实训教学条件,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审计的工作场景组织教学。

(3)运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项目实训”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结合,实现课堂与工作地点一体化。研究按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引入“任务考核法”,设计《审计》课程评价体系,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职业技能培养与《审计》知识学习相结合,将注重知识性考试转变为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将考试形式从单一的理论考试转变为职业技能的操作考核,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训练。

2、《审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思路

紧密结合国家优质核心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以审计工作过程为导向,践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角色训练、案例教学、项目实训”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推动审计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与教学工作、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全面结合,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具体思路是:

(1)组织市场调研,收集信息资料。具体任务是:召集校内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论证会。论证职业人才的发展与需求情况;企业审计工作过程情况;会计核算工作岗位设定情况;会计核算工作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情况。最终的工作结果要形成人才需求报告和职业能力项目表。

(2)召开论证会。由聘请的企业财务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与。具体任务是:复查相关专业岗位群;由简单到复杂对企业审计工作任务论证;论证企业审计工作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最终的工作结果形成企业审计工作职业能力项目表。

(2)进行教学分析。具体任务是:梳理职业能力,并进行特征分类;整合归纳职业能力;形成与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及任务;拟定课程方案。最终的工作结果是典型工作描述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形成课程方案初稿。

(4)再次召开论证会。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财务人员、课题组成员、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具体任务是:论证企业审计典型工作以及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工作过程的相应知识形成学习领域;论证课程方案。

(3)修定课程方案。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确定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类型、教学媒体、教学设施等一系列问题,并征求意见再次修改完善。

(6)制作课程网页。由学院统一部署,课程组成员和网页制作专业人士共同设计课程网页,并不断优化,使之界面清晰,布局合理,富有创意,视角效果好。

《审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建设突破传统的课程建设模式,从审计职业岗位需求出发,按照审计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充分体现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者单位: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志龙.经营者监督与激励——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12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在审计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专业判断,从而导致审计风险不断扩大,因此,了解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职业判断的运用并提高其运用质量是有必要的。尤其我国并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审计准则,新准则对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必然影响到财务报表审计中涉及职业判断的运用,因此,重新审视审计职业判断的含义,是新时期审计工作的需要。

(一)何谓审计职业判断

张继勋教授认为,审计职业判断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的行为所作的估计、判断或选择。”它是审计工作的精髓,审计职业判断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质量。作为审计决策时对相关审计证据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的一种综合分析和判断,良好的审计职业判断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也是高质量和高效率审计工作的表现财务论文,因而是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新准则下的审计职业判断

1、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新准则中新的审计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新的模型中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并规定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必要审计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和实施审计测试前必须适当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于实施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而言,无论是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还是将风险划分为报表层和认定层两个层次,对注册会计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全程关注,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丰富的执业经验,还要求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经济法规、经营管理、生产工艺和流程、评估知识等,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

2、提高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

新模型把审计流程分为三部分:①风险评估程序;②控制测试;③实质性程序。新准则把第②③部分统称为“进一步审计程序”,并指出仅靠风险评估程序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流程改进后,要求注册会计师全程关注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将风险评估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可见,能否合理评估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将成为评价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站。流程改进使得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在评估风险程序中实施的职业判断对整体审计质量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3、对职业判断中的出现的部分新内容提供了准则指导

近年来不断涌现了一些新兴行业或新兴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需要对这些事项特别关注。由于业务性质特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这些企业时,往往难以仅依靠职业判断来控制风险,需要相应的准则指导其审计工作。执业准则体系补充了诸如《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准则、《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准则等针对特别事项的具体准则内容。另外,针对最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执业准则体系也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准则,以指导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降低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审计风险。这些准则的,为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运用合理的职业判断提供了指导,新准则指南的陆续出台财务论文,也使得在审计实务中进行专业判断具有了更强的操作性。

二、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职业判断的运用

(一)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注册会计师为完成报表审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它是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保证。一个具有良好职业判断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应能在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职业判断,正确确定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策略、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使计划与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因审计计划的不断变动造成审计成本的增加,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确定审计的重要性及其水平的高低

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重要性的认定及重要性水平高低的确定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审计人员都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就某一特定单位的会计报表而言,其重要性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并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需要审计人员通过判断加以确定。判断的准确性依赖于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方法和经验,也离不开被审计单位特定的环境。不同企业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水平也不同,审计人员在对某一企业进行审计时,必须根据该企业面临的环境,并考虑其他因素才能合理地确定。

(三)估计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

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在合理运用专业判断考虑有关事项评估出重大错报风险,并可以确定出检查风险以及审计总风险可以接受的水平。由于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性,只能由审计人员进行合理的评估。所以在其基础上确定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际上也很难准确地去界定,审计人员所作结论的公允性势必会受影响。因此,合理估计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就成为审计判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甚至直接决定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及审计结论的公允性。

(四)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

新准则的实施已经弱化了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依赖性,但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仍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确定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信赖程度。审计判断置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否预防各类舞弊的能力中,测试各个控制环节和措施是否达到要求财务论文,以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健全性和有效性,在内控测试

中至关重要。

(五)运用职业判断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收集、分析、取舍审计证据的过程中,一方面,审计职业判断为审计证据的收集确定了领域和方向;另一方面,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进行分析取舍。整个审计过程就是不断收集、取舍审计证据,最终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

(六)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在审计工作中,不同的审计对象有不同的审计内容,需要运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也会有差别,所以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及明确程序中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实质性地执行审计程序,均需依赖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七)确定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由于审计工作的测试性质和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可能得到的证据有很多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因此绝对肯定的审计意见是难以形成的,在形成审计意见时,仍然存在某些重要的错报或漏报未被发现的可能性站。所以,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作出某种结论以及判断出具何种意见的审计报告,都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做出合理的判断。

三、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职业判断的质量提高

(一)审计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

从审计主体看,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实现合理职业判断的关键,所以我们应大力提升审计判断主体的素质和能力,从根本上保证合理审计职业判断的作出。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1)支持终身学习,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在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和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发现经济事项的真相,学会按照程序理性的思路去思考和解决审计问题,保证审计结果的合理性。(3)增强诚信意识,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执业中自觉地排除、抵挡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财务论文,以合理地作出审计判断。(4)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应有的职业谨慎,规范执业。(5)发挥集体优势,实现审计的集体互动,克服判断的主观片面性和个人偏见,及时发现问题,尽量减少审计职业判断的差异。事务所内部亦应明确建立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审查制度,以确保审计人员就某一领域所作的审计职业判断将被更富于经验的审计人员所复核,保证审计执业的质量。

(二)审计工作外部环境优化

审计工作外部环境的优化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职业判断的质量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优化审计工作外部环境:(1)建立有效的审计市场,规范业务委托关系,保证审计委托关系的正当性;建立一套信誉评级机制,使审计提供的产品有所区别。(2)保证政府、行业监管部门监管到位。(3)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处罚制度,细化法规操作。(4)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审计性质与职能的认识与了解,使其能合理而理性地利用审计报告结论。

参考文献

1.张继勋审计判断及其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J] 2007/09

审计职业化论文篇13

一、审计文化的内涵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大到国家民族,小到部门单位,既是一种象征性标识,又是一种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文化一词本身,很难进行精确定义。1952年,美国的人类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在这个定义中,文化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内在的价值观,二是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通过建立完善、有机的审计文化,能够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理顺审计关系。因为“审计文化具有弥补,可以弥补审计法制式刚性管理的不足,可以通过价值观、信念、审计追求、社会责任感等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激励、引导审计行为,从而达到审计目标,它能起到一般审计管理所起不到的作用。”(陈正兴、周生春,2004)

二、审计文化的层次

审计文化是审计发展的灵魂。审计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符号层、制度/行为层和观念层。

(一)观念层

观念层是审计人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观念层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基础和原因。

(二)制度/行为层

制度/行为层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审计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包括审计规范、政府审计机构组织方式等,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集中体现了审计文化的符号层和观念层对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行为的要求。

(三)符号层

符号层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组织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组织文化观念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条件。符号层包括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

审计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符号层是审计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行为层和观念层的物质基础;制度/行为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符号层和观念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技术、行为规范,审计文化建设也无从谈起;观念层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三、审计文化的内容

审计文化属于一种“组织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由于管理者在审计组织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审计文化形成以审计组织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的、追求和力争实现一定审计目标的一种文化形态。

(一)审计价值观

审计价值观是审计组织对所期求的目标做出的价值选择,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认识,确定审计组织行为合理性原则以及指导审计组织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审计组织的最高理想、信念和最高目标。它是审计精神的基础,是审计发展的精神驱动因素。因此,审计价值观在审计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审计价值观表现为:独立、谨慎、依法、公正、公共责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崇尚理性与证据、主张证明与公开、建设性等。

(二)审计精神

审计精神是指审计组织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所进行的审计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为广大审计人员所认同的一种正向心理定式、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审计文化的灵魂。审计精神反映审计群体意识,是群体意识中主导意识的凝聚和表现。审计精神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它是内在的战略思想、价值观念、信念宗旨和外在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思想风貌的高度统一,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审计组织只有明朗、清晰的职业精神才能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促进审计组织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三)审计心理

审计心理,是审计实践中审计主、客体心理活动的总称。审计心理从其性质和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审计认识过程、审计情感过程和审计意志过程。审计认识过程是人们对审计本质、审计职能以及审计工作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审计情感过程是人们在审计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性的心理活动。审计意志过程是人们在审计职业理想的激励下,克服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实现审计目标的心理意识的能动表现。如果说审计精神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审计心理则强调的是人对外在客观的反映。审计心理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审计客体、审计目标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能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运用,自然有利于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工作。

(四)审计道德

审计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总和。它包括审计组织道德和审计职业道德两方面:审计组织道德是审计组织与其他社会单位发生联系时所遵循的思想、心理和情感依据的总和。审计职业道德一般指审计人员与其他审计人员以及审计组织外的社会群众发生业务关系时所遵循的道德思想。它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通过审计人员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及其社会效果表现出来。加强审计道德教育,有利于审计文化的建设和审计部门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四、关于中国审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审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继承和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不讲继承,审计精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强调发展,继承也就失去了意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曾孕育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像中庸和谐,诚实守信,勤勉自重,知人善任等思想,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文化财产。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源泉。同时,必须结合审计工作者的业务实践,才能创造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现代审计文化,传承和发展同样重要。在传统的精神文化基础上创造新型的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二者相互补充,互相带动,不断地给审计文化的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

(二)关于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

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文化精神在审计组织制度上的体现,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要求与审计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强调“规范性”,是一种来自组织及其成员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计规范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准则体系和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一是审计组织体系的建设,本着独立、高效、权责分明的原则,构建我国社会的审计监督网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现代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还只有二十个年头的历程,无论是审计理念、审计思维、还是运作模式、管理方式以及有关的规则、准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中,应具备世界的眼光、包容的精神,注重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制度建设中的优秀成果。同时借鉴中要结合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根据审计组织具体的环境条件,注意西方的优秀制度与本土的优秀文化的相互匹配,辩证取舍,择善从之。必须指出,良好的审计制度体制必须是以良好的政治体制条件为前提的。

(三)不同的审计主体的核心文化理念

无论审计文化形式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是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的还是物质层面,作为一个审计组织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创立带有自我个性的文化系统。从宏观的角度看,不同的审计主体形式有其带有共性的文化核心理念。

政府审计的“公”。政府审计的特点是单向独立,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执行国家和公众所赋予的任务。政府审计人员应当树立起公仆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民主意识。时刻保持客观公正,建立公开、透明和清正廉洁的审计价值观,“依法审计”、“秉公审计”、“依程序审计”。

民间审计的“信”。 人以诚信为本,因此,人的会计行为必须以诚信为指导,并借以获得合理的价值运行导向。诚信是现代会计职业的道德支柱。《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孔子根据亲身的经验体会,提出了财务伦理原则――“当”。“当”的伦理内涵深刻而丰富,会计”当“的内涵之一就是喻意关系人之间的和谐,从理论上阐述钱粮保管、会计和主管会计等所有相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关系人共生共荣和谐与和睦的状态。注册会计师应当把诚信作为行业的立足之本、立业之本。

内部审计的“忠”。服务的内向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不具有对外的证明作用。但即便如此,内部审计分别作为整个审计体系和内部控制机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控和外部审计监督不具备的特殊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智能的转变以及内部审计职业化管理的需要,内审的文化建设也应适应这种外在的变化。内部审计的“忠”要求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忠于法律,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忠于管理当局,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忠于股东和董事会,做好经济责任审计、任期目标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忠诚”就是要坚持原则,尊重科学,讲求效率,它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强化内部控制的关键。

人们在审计实践中创造着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又能动的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努力树立高尚的审计风气和审计精神,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审计价值观,不仅决定着审计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更是决定审计事业成败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Kroeber,A.L & Kluckholn, C.(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New york:Vintage.

[2]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3] 陈正兴,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 桂建平,倪国爱.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 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2005,(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