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实用13篇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1

本文所指的规划设计企业特指具有一定的人员规模和较长的发展历史、具备较完整的人才梯队以及较深厚企业文化积淀、崇尚内部提升的规划设计企业。规划设计企业内知识型员工高度聚集,其产品质量好坏,其市场竞争力强弱,其企业利润高低,主要依赖于知识型员工。

规划设计企业特有的属性决定了校园招聘对其的不可或缺性:第一,校园招聘能满足规划设计企业招募具发展潜力的优秀规划设计人员的需要。正如盖茨所说的“因为从长远来看,潜质更有价值”。并且,没有一个地方比高校储备更多的具有这类“潜力”的人了。第二,规划设计企业能通过校园招聘招募到既具有发展潜力又能够认同企业价值观的规划设计人才。他们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理解能力,并且没有形成职业定式,善于接受新事物,可塑性极强,容易接受企业文化并迅速融入组织、接受企业管理理念和发展目标。第三,校园招聘能给规划设计企业带来活力。毕业生是“职场新鲜人”,他们活力四射,对未来充满憧憬。成功的校园招聘能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给规划设计团队带来新颖的创意和全新的思路。第四,校园招聘是规划设计企业宣传和推广企业形象、在高校师生中形成企业良好口碑的好机会。

那么,规划设计企业应如何做好校园招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做好企业内部沟通、做好企业与高校的沟通及做好企业与学生的沟通等三方面进行。

二、做好规划设计企业内部沟通

1.做好与各规划设计部门及企业高层的沟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校园招聘,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部门至少应在当年的9月份前完成企业次年应届毕业生需求计划的制定。向各部门发放部门人力资源需求计划表,了解各部门次年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包括需求岗位,需求数量,具体要求等。人力资源部门在对各部门的计划进行整理汇总后与企业高层沟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对部门人力资源需求计划进行整合,并反馈给各部门进行进一步沟通,达成一致后,形成企业次年的毕业生需求计划。该计划应包括企业需求岗位、专业、学历学位、数量、目标院校及其他具体要求,这也是为将来人力资源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简历筛选做准备。

2.做好与校园招聘小组成员的沟通。一般而言,规划设计企业校园招聘小组应由企业高层领导、各规划设计部门领导、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组成,假如能进一步考虑在招聘小组中安排一位目标高校的校友参加,那将有更好的效果。企业高层领导亲自参与体现出对校园招聘活动的重视,对未来新员工的尊重;规划设计部门领导参加,能第一时间面对面与毕业生交流、沟通、筛选,使校园招聘更具针对性,效率更高;校友现身说法无形中拉近了企业与学生间的距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利于沟通。招聘小组成员是企业与毕业生的第一接触点,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如果招聘人员的言谈举止不当,态度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在毕业生心目中的印象,削弱企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所以,企业应妥善安排招聘小组成员,并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对安排他们参加专门的培训,包括校园招聘过程中的形象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技巧、甄选手段、以及如何恰当的回答毕业生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的性问题等。

3.做好与近几年特别是前一年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企业的毕业生的沟通。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通过他们了解其母校的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和动态。同时,通过他们对其母校的毕业生展开企业校园招聘宣传,其效果将事半功倍。

4.做好与各专业总工、副总的沟通,准备各专业的快题测试试题。根据企业应届毕业生需求计划各专业的需求情况,和各专业出题者进行沟通,明确快题测试要考察的主要考点、题量大小、时间长短、试题套数及其他注意事项,为简历筛选后的快题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5.做好企业内部沟通,总结和反思。人力资源部门应在平时与企业领导及各部门主管的交流沟通中注意收集校园招聘的反馈信息,注重总结和反思,以期在下一次校园招聘中得以改进和完善。比如上一次通过校园招聘进入本企业的毕业生是否能满足各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假如效果不佳,那么是客观原因还是主管原因?是偶然还是必然?

三、做好规划设计企业与高校间的沟通

1.框定目标高校,保持沟通。与规划设计企业各专业相关的高校众多,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等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甚至同一高校在不同的时间其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定位及发展目标,框定不同专业的校园招聘的目标高校,并保持与这些高校的沟通顺畅,掌握各个专业的发展及变化情况,获取各高校本届毕业生信息,包括各专业、各层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考研、考博、出国等意向人数,以便及时有效地做出相关决策。

2.做好与高校的沟通,科学制定招聘日程。招聘日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招聘的效果。从招聘启动时机来说,启动得太早,部分暑假在外地实习的学生还未回校,部分毕业生还不急于找工作,即使投了简历,企业决定录用,他们也是迟迟不肯签就业协议,拖延观望;甚至有些已经达成就业意向的学生在认为有了更好的选择后,会选择毁约。启动得太晚,大部分毕业生可能已经找好工作单位,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小了。根据笔者的经验,一般而言,在10月中旬启动校园招聘工作,并及时安排笔试、面试,是比较合适的。另外,招聘过程中,宣讲会、专场招聘会、快题测试、面试等时间的安排都要以沟通为前提,需要提前了解高校的招聘方式是否变化、学生是否有考试安排、是否接近放假时间,是否与兄弟单位的宣讲会、考试或面试安排冲突等。

3.招聘需求的明确表达。规划设计企业在确定次年的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制定好招聘日程后,应及时与各目标高校沟通,提前将企业介绍、营业执照、各专业的招聘需求通过传真、邮寄、电子邮件、专人送达等方式明确告知相关高校相应专业院系的就业办公室,以便高校通过就业网站、BBS、QQ群等各种方式提前通知学生,做好安排。

4.招聘结果及时反馈。企业应及时将招聘结果与相关院校进行沟通,以便相关高校院系或就业办掌握学生就业情况,同时也密切和增强了企业与高校间的联系。

四、做好规划设计企业与学生间的沟通

1.通过媒介做好企业与学生间的沟通。主要方式有企业网站宣传、招聘海报宣传、PPT及影音文件宣传等。企业网站作为一个企业对外的重要窗口,在校园招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企业网站是学生了解企业的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因此应高度重视企业的网站建设和内容更新,它很可能决定到应聘者对企业的第一印象。第二,越来越多的规划设计企业把企业网站作为招聘信息、进度和结果的根据地,更有企业直接把招聘信息放在网站上开展。例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门在企业网站上建立了招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招聘信息、应聘者信息采集、笔试及面试通知、应聘状态查询、统计全套电子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招聘效率,节约了招聘成本,并能给应聘者留下较好的企业形象。同样,校园招聘海报也越来越被招聘企业所重视,它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招聘信息工具,除了要昭示企业招聘的必要信息,如需求岗位名称和数量、应聘联系方式外,更被赋予了向学生展示企业文化、人才理念、发展前景、比较优势等重任。因此企业必须在校园招聘海报上做足功课,特别是对于规划设计企业来说,企业内不乏新颖的创意,更不缺作图高手。人力资源部门应充分发挥这样的综合优势,在校园招聘海报设计上,力求突破、创新。

2.做好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包括宣讲会沟通、快题考试通过后的面试沟通等。这里主要结合规划设计企业的特点谈谈几种常见的面试方式。一是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它指面试前就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的面试方式。对于规划设计企业而言,通过结构化面试既能考察学生可培养的潜能,又能考察学生将来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是一种较好的面试方式,但是同时对企业面试官的要求也比较高,面试前的准备工作要足够充分。二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发的领导者。对于规划设计企业而言,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能够现具有领导潜质的人才,能够发现具有团队配合精神的人才,能够发现口才好、表达能力强、富有沟通协调能力的人才,这对于要经常与甲方沟通、经常参加项目汇报的规划设计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面试方式。另外还有行为事件面试、情景模式面试等等多种面试方式。无论采取哪种面试方式,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面试招募到符合企业招聘岗位条件、认同企业文化、具有培养潜质并且愿意与企业一起成长和发展的毕业生,这是企业校园招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及时反馈。快题考试、面试、体检等每一环节的结果应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毕业生,特别是明确未能进入下一环节的毕业生。及时的告知,能让学生早做打算,这是一个诚信的、有责任心的企业应该做到的。

松下幸之助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这句话应用到企业校园招聘工作中同样非常适用。做好了沟通,校园招聘将不再困难。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查尔斯R.格里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杰拉尔德・格林伯格,罗伯特・A.巴伦.组织行为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立德树人,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公平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建立完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各地和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快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突出素质教育核心理念,重视课程、实践、文化育人,做好体育美育工作,建立面向全体学校、全体学生的多元多维评价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坚持普职并重。按照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突出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制定招生政策,合理调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积极拓宽中职学校生源渠道,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3.坚持公平公正。突出招生行为规范,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增强公信力。探索建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4.坚持统筹推进。突出改革的导向作用,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初中与高中的关系,统筹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改革,推进教学、考试、招生有机衔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三)改革目标

——继续实施语文、数学、英语等9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制度。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2021年起,全面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继续推行全市统一组织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计划编制、考试报名、招生录取,实现招生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监督有力。

二、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组织实施,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保障义务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一)考试科目与内容

1.考试科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门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物理、化学、生物另设实验操作考试,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遵循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依据《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筹“两考合一”考试定位,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做到题量适度、难易适当。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要求实施测试。

(二)考试方式与组织

1.全省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书面闭卷笔试。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统筹管理,省教育考试院具体组织全省实施,市教育局负责全市考试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2.宁德市组织的考试、考查科目。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实验操作,实行现场操作考试,具体考试办法另文通知。

3.县(市、区)组织的考试、考查科目。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门科目由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学校具体实施;学校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成绩。学校考试评价方案须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市、县(区)教育局组织过程巡视和成绩评定结果审核。

(三)考试分值与时间安排

1.考试分值。省级统考科目卷面满分分值,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100分。体育与健康40分。其他非省统考科目成绩只定合格、不合格。

2.考试时间安排

各科目分年级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年级科目时间

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信息技术4~5月

地理、生物6月中下旬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4~5月

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音乐、美术4~5月

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6月中下旬

(四)评卷与成绩呈现

1.评卷工作。省级统考科目实行计算机网上评卷。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制定的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以及网上评卷有关工作要求,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具体评卷工作。

2.成绩呈现方式。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和升学录取的基本依据。各科根据原始成绩,划定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位次分别为A、B、C、D、E.原则上每个学科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5%,D等级15%、E等级比例不超过5%;A、B、C、D等级为合格,E等级为不合格。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为了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根据省教育厅要求,以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内容,由学校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评定的组织与程序参照《宁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见附件)执行。

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等,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评定结果既是学生毕业的主要标准之一,也作为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初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

初中学生毕业资格由学校认定,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学生综合素质评定“C”等以上(含“C”)、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均达到D及以上等级即可毕业。学生毕业当年未能达到要求的,可在离校2年内申请补考相应科目,补考通过的认定为D等级,应予以毕业。

五、录取总分

(一)考试结果总分的组成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10门科目的考试成绩,按原始分数、折算分数相结合方式计入中招录取总分。2021年中招录取文考总分为800分,具体如下:

1.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按卷面原始分数计入中招录取文考总分,3门科目满分各150分。

2.体育与健康科目按《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指导意见(试行)》组织实施的考试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文考总分,满分40分;

3.物理科目按卷面成绩的90%、化学科目按卷面成绩的60%、道德与法治和历史2门科目均按卷面成绩的50%、地理和生物2门科目均按卷面成绩的30%计入中招录取文考总分。

(二)照顾政策加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大幅减少、严格控制中招录取加分项目,逐步将加分的激励导向功能转移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我市将根据省教育厅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原有照顾政策。

(三)录取总分的呈现。高中阶段招生的录取总分由“考试结果总分”和“照顾分”组成。

(四)考试等级的使用。中招录取计分科目及未计入中招录取总分的市级统考科目,设定等级底线要求;对未计入中招录取总分的市级统考科目,探索实行等级奖励分政策,防止群体性偏科,确保国家课程实施质量。市教育局根据文理兼顾、全面发展原则,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各科等级在中招录取中的使用方案。

六、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一)合理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市教育局将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普通高中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创建,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学校使用方案报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应至少提前一个学期公布,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开。2019年起,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须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到2021年毕业升学开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待条件成熟时,我市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招录取的依据之一,探索基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内容,以量化积分或等级奖励分数方式计入中招录取总分。

(二)完善优质高中定向生和完成义务教育后的特殊群体升学政策

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按不低于50%的比例定向分配至各初中学校的做法,定向招生名额向农村初中和无选择生源的城区初中倾斜,促进初中学校均衡提升。完善优质普通高中定向生录取办法,合理控制定向生降分幅度并动态调整。

落实好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地参加中招录取政策。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享受与当地户籍学生同等的报名、考试、录取待遇。支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通过随班就读、举办特教班等扩大招收残疾学生规模,招生考试机构应为残疾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便利。

(三)完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政策

实行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政策,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旨在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市教育局将根据高中多样化发展规划目标加强统筹,合理确定全市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时间,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严格审批学校自主招生方案(含学校特色创建目标任务、基础能力、主要措施、招生范围和人数、招生办法等),并及时将批准的学校自主招生方案汇总报送省教育厅。严禁单纯以学业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全市每年自主招生比例严格控制在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5%左右。经市教育局批准的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该校总招生计划的10%以内;经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的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实验校,可适当放宽至15%左右(但不超过100人)。自主招生一般安排在中考后进行。实施自主招生过程中,要重视招收农村学校学生和贫困家庭子女。要切实加强对学校自主招生各环节的监管,及时向社会公开各校的自主招生方案和录取结果。凡被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均要参加中考,可不参加中招录取投档。

七、招生管理工作

(一)招生计划管理和考试报名

我市将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原则,分县(市、区)、分校一次性下达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自主招生数须纳入学校总招生计划数管理。已连续三年无实际招生或连续三年每年实际招生不足100人的高中学校,要停止安排招生计划。普通高中同一校区高中部招生计划均不得超过1000人、班生额不超过50人。各地要在宁德市中考报名管理平台进行考试报名,并于报名前报名条件等信息;各县(市、区)教育局和高中阶段学校不得在市级管理平台外自行组织报名。

民办高中(含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下同)与公办高中享有同等的招生权利,支持民办教育的规范发展,将民办高中统一列入招生计划。市教育局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民办高中招生政策,认真审核民办学校招生方案,根据学校实际办学能力逐校下达招生计划。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含筹设期间)的民办高中不得参与招生。

市教育局将每年适时向社会公布全市具备招生资质的高中阶段学校名单,并各县(市、区)、各校招生计划。所有高中阶段学校须严格按照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不得擅自超计划招生,更不得无计划招生。

(二)加强普通高中招生范围管理

严格控制跨市域、跨县域招生校数和招生规模。因国防建设、重大教育改革实验等特殊需要,确需跨设区市招生的公办普通高中,由双方设区市教育局协商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公办普通高中按照属地原则,在本地范围内招生。我市将进一步严格控制市域内跨县(市、区)招生的公办高中校数和招生规模并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对教育教学改革无实质促进作用的,不予批准跨县(市、区)招生。一般情况下,经市教育局批准跨县(市、区)招生的学校,其招生计划不得超过学校当年高中总招生计划数的5%.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的示范高中建设学校、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实验校,其跨县(市)招生比例可放宽至10%;学校因所在服务区初中生源暂时不足的,由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协商调剂。

民办普通高中跨设区市招生,要符合市教育局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申请跨设区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需市教育局确认后统一发函征求生源所在地设区市教育局意见(内容包括招生人数、招生对象、招生办法、收费标准等),经生源所在地设区市教育局同意,学校向生源所在地设区市教育局提交具体的招生简章,完成衔接后方可向社会公布。未经学校所在地和生源所在地设区市教育局对接确认的民办高中,不得擅自组织跨设区市招生。民办普通高中跨县(市、区)招生政策,由市教育局根据招生规模比例、学校条件等进行核定。

跨设区市招生事项纳入生源地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招生录取管理。除对招收的学生具有体质、技能特殊要求外,不得安排提前跨市、县招生。跨市、县招收学生的学费按照招生学校正常标准收取,招收计划纳入生源地管理。

八、招生录取管理工作

(一)建立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信息化管理平台

市中招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组织管理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及在本地区招生的中职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完善全市统一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信息化管理平台,凡升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均须经我市招生管理平台统一录取。未在我市参加中考的学生,一律不准录取。

(二)规范各类招生程序

1.严格做好普通高中学籍接续工作

全市普通高中招收的新生须经市中招管理部门审核并办理录取手续。跨设区市招生的在生源地设区市中招管理部门办理录取手续。所有普通高中均不得招收全市划定的普高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以下的学生,并确保农村初中和无选择生源的城区初中至少有一定比例学生被优质普通高中录取。跨设区市招收或经自主招生予以降分录取的,不得低于生源地设区市普高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市中招管理部门核定的中招录取名单是普通高中学生学籍接续的依据。县(市、区)教育局要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加强高中招生和学籍接续管理。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严格按照市中招管理部门确认的普通高中录取名单,在规定时限内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为正式招收的学生接续电子学籍档案,对未经设区市中招管理部门确定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审核通过。涉及跨设区市招生的,生源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设区市中招管理部门的录取花名册,及时在学籍管理系统上办理外地就读学生审核手续。市教育局每年根据全市招收录取结果,适时抽查各县(市、区)教育局办理的升学学籍接续情况。

2.拓宽条件做好职业教育招生

各县(市、区)要积极创造条件,留足职业院校容量,认真做好中职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有就读意愿的学生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要继续把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城乡劳动者纳入中职学校招生范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引导他们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支持中职学校根据自身办学能力,规范有序开展非全日制学历教育。

(三)强化招生监督检查力度

1.实行“阳光招生”。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实行“阳光招生”,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和录取结果等。要加强招生信息监管,杜绝虚假招生宣传、欺骗误导学生的行为。严肃查处违规招收借读生、择校生等行为;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以改革为名乱收费,坚决纠正公办学校变相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收费及举办“校中校”等违规行为,防止公办学校优质办学资源异化和流失;严禁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严禁在中职学校招生中搞区域间、学校间生源封锁和地方保护;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虚假宣传欺骗误导学生的行为;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中职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立异地分校、教学点。

2.加强高中招生工作监管。严肃招生工作纪律,通过专项督查、暗访抽查、来函来电随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制止、严查各种违规招生行为。落实群众信访举报查办和督办责任,实行重点信访举报直查直办和通报制度。对屡禁不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乱招生行为,不仅要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还要严肃追究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并进行点名公开通报;对招生中出现的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权利寻租、利益输送和失职渎职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九、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不断加强中考中招工作党的领导,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把握教育招生工作的政治方向,教育纪检部门要切实加强考试命题、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检查监督,切实防范和打击考试招生腐败行为。要充分认识初中教育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准确把握改革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落实计划编制、考务管理、评卷分析、招生录取等各项具体任务,确定专业考试机构负责考务工作,确保中考中招改革顺利实施。要从维护教育公平、社会稳定大局出发,有机衔接原有做法,科学确定考生志愿填报时段,科学制定招生录取条件和程序,科学划定普高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稳妥推进中招录取改革。

(二)强化教学管理。各县(市、区)和学校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课时,让青少年拥有光明的未来。要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学校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快发展素质教育。要切实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资源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各县(市、区)要定期开展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评估,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据的分析应用,指导教育教学改革。

(三)提升保障能力。各县(市、区)要加强考试招生工作的基本能力建设,严格试卷运送保管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考试安全。书面考试科目必须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要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基础,建成全市统一管理的考试招生报名、录取管理电子平台,探索建设区域内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各县(市、区)要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标准和要求,统一设置考点考场、规范考试程序,并按要求加强考试、评卷及招生管理,确保中考工作有序进行。

(四)做好宣传引导。各县(市、区)要认真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要加大综合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纸媒和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国家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有关要求,重点解读和宣传国家助学、教育扶贫、就业和升学等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指导高中阶段学校组织好校园开放日、政策咨询会、宣讲会等活动,加大改革工作政策宣传。

十、其他事项

1.因休学原因转入2018级、2019级的初中学生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除已获得的初中学业考试成绩的科目,须通过其他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3

引言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1998年我国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所高校首次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1]。

虽然开设学校众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本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按专业培养方向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上述问题急需解决或进一步澄清。2013年6月,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了《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按就业状况分“红黄绿牌”,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为“黄牌”,因其普遍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可见,该专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切实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困难局面,需要掌握第一手数据和相关信息,特采取多种形式对该专业毕业生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认真整理,希望提出的对策建议能够为今后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性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等;二是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针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某高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含盖了各届毕业生,且人数分布均匀,经分析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整体来看,调研对象目前均有较稳定的工作,但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有“跳槽”经历的学生较多,离职率约为38%,毕业生在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比例有较大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工作单位性质的就业分布

从图1可看出,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从业比例最大,达到42%,国企次之,占27%,二者总计达到69%;7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的占总人数的22%,自主创业及其他占总人数的9%。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2011届为67%”,这表明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明显低于平均值。

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按职能划分,包含行政、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生产等,具体如图2所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30%;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其他类别约占总人数的16%。如果从行政管理岗位的宏观定义来看,总计有63%的毕业生从事该类工作。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的统计结果有一致趋势。《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就业比例为10.4%,其后为销售(10.0%)和行政、后勤(8.7%)等”。

图2 不同岗位职能从业人数分布

(2)调研对象的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及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5个区间,具体见表1。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分布不均,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地点不同等影响因素造成。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资收入水平在3 500元以下的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5 000元的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学生。7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 700元左右。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水平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2 900元左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指出,“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月收入3 57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月收入2 927元[3]。”对比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处于低等水平。

(3)调研对象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对象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共4项。其中,选择“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

整理结果表明,对就业现状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63%;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具体见图3。这个比例略高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的“在就业的2012届本科生中,58%对就业现状满意”。

经统计,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其他(主要是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

(4)调研对象对各项能力的重视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了了解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列举出了10种能力[5],毕业生根据求职时的亲身体会和工作经验进行了排序选择,结果如表2所示。

(5)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通过整理发现,约有80%的调研对象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度较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更大,这与社会总体对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反映基本一致。约有59%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原因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此类岗位制度要求“逢进必考”,且在招聘岗位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求极少。有21%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改专业,一些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愿意向用人单位透露自己的专业名称,而用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等专业替代。

就业局限性大,社会认知度、认可度低,也是前述“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上述调研对象认为该专业的专业性质为其在就业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2.用人单位调研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了几十家用人单位,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调研主要针对各个用人单位对管理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管理类人才培养及毕业生求职的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主,以面谈、电话访谈形式为主。

(1)人才需求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企业校招的管理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毕业生,且多数企业目前已趋近于饱和状态,部分管理职位人才招聘主要以内部选拔为主。从政府和事业单位角度来看,公共事业专业在招考过程中并不占专业优势。以2014年公务员国考为例,会计专业计划招录5 752人、财务管理专业计划招录4 747人、市场营销专业计划招录1 089人、工商管理专业计划招录1 745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录621人,招录人数最少,这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对专业的需求比例趋同,实际情况也说明本专业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就业出路很困难。

(2)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素质,包括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等方面;二是心理素质,包括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等方面;三是能力素质,涉及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创新、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四是业务素质,包括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

(3)资格证书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一般有固定要求。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高校应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突出学生培养特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素质教育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普遍提出的“德”的要求,课程中应设置《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课程,同时补充其他途径,如做志愿者、义工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强化学生专项能力培养。针对学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要专项研究,针对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求设计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路径、仿真环节、评价体系等。

4.引导学生考取各类证书。通过调研,明确真实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鼓励并尽可能帮助其考取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

5.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提出了学生培养应该“加强实践、实训环节”的期望。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一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二是更新实践、实训、实习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调整,各类指导大纲、指导书要切实可行。从实训的设计、执行、考评、总结完善等各环节进行改革,形成特色,持续推广。

6.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一是适时调整课程科目,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和特色,符合社会需求;二是针对每一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切实摆布好理论教学、实践锻炼、素质教育等方面之间的设计与链接。

7.实行“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以便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效果的主观调查和客观反馈[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15.

[2] 张坤,黄婷,周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与成功择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3,10(10):104.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4

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为:9月1日前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主要措施

加强领导,继续落实“一把手工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在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周密计划、科学部署、积极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按时检查各阶段的目标完成情况。进一步明确招生就业办、系(部)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以招生就业办、系(部)主任、学生管理秘书、系(部)就业专干、毕业班辅导员这条主线开展工作,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工作水平。同时也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就业合力。各系(部)要充分认识就业工作重要性,统一思想,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就业、人人支持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氛围。招生就业办和各系(部)就业工作职责如下:

招生就业办具体处理和协调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事务。其主要职责是:

1.在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2.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对就业工作进行安排、管理,对就业市场进行考察和调研;

3.整合就业资源,指导、协调各系(部)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定期进行考评。组织落实各项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4.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主渠道,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为毕业生提供数量充足的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5.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就业网、信息栏等),所有招聘单位用人信息全部及时向毕业生;

6.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派遣工作。组织各系(部)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毕业生回访工作。建立学生质量反馈机制,巩固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体系;

7.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做好就业数据分析和就业工作总结,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做好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工作;

8.完成我院下达的9月1日前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就业目标任务。

各系(部)要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队伍,加强就业人员的配备和条件保障,以系主任为小组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系主任为副组长,系党总支书记、分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及教研室主任、毕业班辅导员等为成员,设立就业专干。各系(部)主要职责是:

1.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就业办指导下,具体负责本系(部)毕业生就业工作;

2.制定本系(部)就业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3.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

4.层层落实责任制。系(部)主任、总支书记包专业,学生科、教研室包班,学生管理秘书、党政管理秘书、教学管理秘书、就业专干、辅导员和党员包学生就业;

5.开展毕业生就业咨询和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指导毕业生正确选择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积极参加各种招聘活动,想方设法使本系(部)毕业生尽快就业,全面提高就业率;

6.定期统计上报本系(部)毕业生就业签约情况;

7.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与回访,写出调查报告,指导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配合学院做好毕业生就业、派遣以及就业资料、档案收集整理等各项工作;

8.全员动员,全系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校友等),发挥各方面的作用,结合专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9.完成我院下达的9月1日前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就业目标任务。

四、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我院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招生就业办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制度,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

2.规范工作流程,优化服务质量。招生就业办要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优化服务质量,认真做好毕业生的生源统计与上报、信息、校内招聘、协议书签订、就业情况汇总、档案转递等工作,确保就业工作的高效运转。

3.加快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大硬件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院就业信息网的服务功能,把毕业生资源信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毕业生求职意向、就业政策、就业指导资料等上网,动员学生积极参加网上招聘,鼓励学生多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增加就业机率。

4.招生就业办全体人员要包系(部)。招生就业办每个人分工到各个系(部),责任到人。积极宣传我院毕业生就业政策,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督促各系(部)、各班级完成就业率的统计,并按时上报;及时传达招聘单位信息并组织学生参加招聘会;了解毕业生就业动态,并及时反馈。

5.建立就业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每周一上午的就业工作例会制度,规划、部署、检查和总结全院的就业工作并严格对相关人员到会情况进行考核。

6.热情接待用人单位来我院招聘,为用人单位提供一切便利服务。招生就业办和各系(部)必须做好接待工作,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保证招聘工作顺利进行,使用人单位尽可能多录用我院毕业生。

五、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促进毕业生尽快就业

1.加强对就业工作队伍的指导培训,及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理论水平、就业指导水平,把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与帮助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与安全文明离校。

2.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促使其尽快就业。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因素。

(1)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力度。利用就业指导课通过分析讲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方法、求职应试技巧等内容,进行择业指导与服务。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规划,调解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2)招生就业办配合系(部)积极联系校内外就业方面的专家和省就业办有关培训人员、校友为学生开展就业讲座,使同学们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清楚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结合自身条件,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和方向。

(3)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横幅等各种宣传手段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毕业生感受就业的紧迫感,更新就业观念,积极到基层就业。

3.加强与毕业生家长沟通交流,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就业。各系(部)就业专干、毕业班辅导员要加强与毕业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以使毕业生家长更新就业观念,与学校保持一致,促使毕业生更好更快的就业。

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开辟广阔就业空间

1.就业的重心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继续推进建设以三门峡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就业网络。力争毕业生就业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有较大突破。

2.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介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及时反馈给各个系(部)。要利用已掌握的用人单位信息,逐个进行联系,收集用人信息,推介毕业生就业。

3.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兄弟院校及社会上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就业洽谈会,多方收集信息,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动员成绩突出的校友来校招聘,作为就业工作突破口,扎实推进。

4.组织好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毕业生就业招聘洽谈会,积极探索新的招聘洽谈方式方法。各系(部)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与相关的行业联系,组织、承办不同专业类别的就业洽谈会和小型人才招聘会等。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主动组织动员毕业生到企业开展自荐活动,为企业和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

5.积极组织毕业生参与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教育厅组织的支农、支教、支边活动,做好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宣传,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七、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

1.巩固已有联系的用人单位,更要积极发展新的用人单位。通过揭牌等活动密切院领导与企业领导之间的关系,建立沟通的桥梁。

2.招生就业办和各个系(部)要建立用人单位档案,分地区、分专业登记造册,进一步加强和我院建立固定关系单位的联系。

3.招生就业办和各个系(部)要着手就业网络拓扑图的编制,分地区、分专业、分行业建立我院的毕业生就业网络。

4.发挥我院办学优势,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

八、重视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收集反馈信息,促进教学改革

1.在毕业生离校之前,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毕业生QQ群,同时以表格的形式保存学生的联系方式,包括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以及学生本人手机号码等信息,便于我院在学生离校后能及时准确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确保就业率准确性。

2.在毕业生离校工作一段时间后,招生就业办根据毕业生填写的联系方式,发放问卷调查表,寄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填写,以便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然后有针对性地建议我院对教学等方面进行调整。

3.各系(部)要积极开展毕业生离校后的跟踪服务,建立毕业生回访跟踪档案。回访的人数不低于毕业生的50%。各系(部)要高度重视就业反馈信息,以就业为导向,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以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我院进一步发展。

九、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一)完善就业工作激励机制,从经济上为就业工作提供保证。

加强考核与评价,同时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继续鼓励全院师生员工为就业工作献计献策,落实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指标。对年度就业率达不到90%的系(部),取消该系(部)评选先进集体和党政一把手个人评先的资格;全院年度就业率达不到90%,取消招生就业办评选先进集体和部门负责人个人评先资格。

(二)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

1.每年我院按不低于当年学费收入1%的比例,划拨全院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此专项经费由院招生就业办管理使用和调配。

2.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的构成与比例

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由硬件建设维护费、院招生就业办就业工作经费、系就业工作经费、就业工作表彰经费等构成,比例分别占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的20%,30%,40%,10%。

硬件建设维护费主要用于就业网站、就业信息查询室、就业资料室等基础性硬件建设及维护。招生就业办和各系(部)就业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就业指导、市场开拓、基地建设、接待与回访用人单位、跟踪调查等工作。就业工作表彰经费用于奖励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

3.就业经费属专项经费,要保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

4.就业经费使用范围:

(1)联系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毕业生跟踪调查、办理就业所需的差旅费、邮寄费、通讯费;

(2)组织招聘会所需的租车费、场地费、会务费、消耗品费;

(3)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所需的专家费;

(4)各类就业表格及宣传资料的设计费、印刷费;

(5)就业杂志或刊物订阅费;

(6)就业相关的会务费、培训费;

(7)就业工作所需设备、设施、软件等的购置费;

(8)就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励;

(9)其他就业相关费用。

5.就业经费可由就业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在预算范围内使用。就业经费的借支或报销应按我院财务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6.对落实就业岗位的部门实施奖励。奖励标准:

(1)我院对各系(部)落实学生就业的奖励,按已签订就业协议书(含专升本)的人数每生50元奖励,其他形式就业的按每生10元奖励;对就业率超过90%的系(部),按已签订就业协议书(含专升本)的人数每生再奖3元,其他形式就业的每生再奖2元。

(2)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按就业人数每生奖励招生就业办5元。

(3)对低于90%就业率的系(部)实行处罚,标准为低一个百分点扣200元。

(4)就业率打假。严格审查就业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对在毕业生就业率中弄虚作假的系(部),取消本年度的各种评优表先资格。经核实,系(部)每报一名虚假就业的学生,学院扣罚该系(部)50元。

7.我院每年进行一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和表彰,对工作扎实,业绩突出的系(部)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十、工作要求

1.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全院上下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努力改进服务质量,共同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杜绝、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5

以下是

各区县教育局、新区教育分局,市考试管理中心、市教研室、市一中:《铜川市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经铜川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3月25日会议审定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铜川市教育局2014年3月28日铜川市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监测,发挥中小学考试工作对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工作的通知》(陕教基一〔2013〕4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上《实施意见》和我市《决定》精神,把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二、基本思路1、统一计划管理,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市教育局根据各区县初中毕业生规模和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从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统筹安排,统一下达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2、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和填报志愿,推进中考管理信息化。利用铜川市中招管理系统,考生全部实行网上报名和网上填报志愿,依据志愿、成绩录取,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利,简化工作程序,建立电子档案。3、集中统一录取,实行阳光招生。市教育局按年度招生计划划定全市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统一录取,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信息,确保高中招生公平、公开、公正。4、实施省级标准化高中定向招生,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将省级标准化高中统招生指标的40%向乡镇所在地农村初中倾斜,实行定向招生。三、考试内容2014年中考内容分为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三个部分。中考成绩包括三方面成绩,总分660分。其中,文化科目考试成绩满分580分,体育与健康考试满分50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满分30分。(一)学业水平考试1、科目设置:全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参加全省组织的毕业升学考试笔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共7科5卷。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分别为:语文120分,时间为150分钟;数学120分,时间为120分钟;英语120分(其中听力25分),时间为120分钟;物理与化学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时间为12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100分(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时间为10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仍实行开卷笔试,其他科目为闭卷笔试。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除全省统考科目外,其它科目的考试、考查由学校随教学进度安排进行。所有考试、考查科目按分数阅卷,以等级方式呈现,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凡达到C等级以上(含C等级)为毕业要求。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计算器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基〔2006〕50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4年春季中小学学具及制作材料目录)的通知》(陕教基二〔2003〕19号)精神,允许考生携带规定型号的科学计算器进入数学、物理与化学考场。2、考试时间:2014年全省统一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时间为6月21日至22日。各科具体考试时间如下:日 期时 间(北京时间)科 目备 注6月21日(星期六) 上午8:30—11:00 语 文 英语听力考试 8:20广播提示,8:30~8:50播送正式听力试题。 下午14:00—16:00 数 学16:30—18:10 思想品德与历史6月22日(星期日) 上午8:30—10:30 英 语 下午14:00—16:00 物理与化学英语听力试题播放采用以广播为主,磁带为辅的办法进行。在规定时间内,由陕西声媒广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新闻广播AM693、FM106.6同时播放。若收听效果不好,可用磁带播放。从8:20开始先播送提示语,接着播送正式听力试题。各区(县)务必在考前与当地广播电台、广播站联系,调试接收和播放设备,做好转播工作。(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继续开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加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具体办法按照陕教基〔2005〕81号文件执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满分30分(每科10分),以等级方式呈现,以分数计入中考总成绩。考核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市教研室负责,区县教育局集中组织实施,考试时间以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为准,另行通知。各区县要严肃认真,加强管理,务必于6月4日前将考核成绩册及电子版报市教研室。(三)体育与健康考试具体办法按照省教育厅《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陕教体〔2007〕4号)执行。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以50分计分(体育课成绩占9分,平时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考核占6分,测试成绩占35分),以等级方式呈现,以分数计入中考总成绩,C级以上含(C级)为高中招生必备条件。测试工作由各区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各初中学校组织实施,测试时间为4月中旬到5月初。各学校要如实填写《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册》,报名序号务必与中考报名序号完全一致,并用A4纸打印,同时录入Excel电子表格,于5月20日前以区县为单位报市考试管理中心。四、综合素质评价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铜川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据《铜川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具体组织实施,评价结果记入《铜川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其结果和相关内容必须作为考生毕业和升学档案。若六个维度均达到C级以上(含C级)方达到毕业要求并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任意两个维度达到B级以上(含B级)方具备标准化以上高中录取资格。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D等时应非常慎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在中考前的适当时候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于5月20日前将电子版报市教育局德育科。五、具体办法(一)考生报名1、报名条件:凡学籍在我市的初中毕业生均可参加报名;户籍在陕西境内,虽然没有取得我市义务教育学籍,但在我市初中学校连续就读满一年的初三应届毕业生,经学校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参加报名考试;非陕西省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完成义务教育后,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升学考试,对要求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的,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可以参加报名和考试。2、报名办法:在校学生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网上报名。社会青年和外地市回铜川就读高中的学生在户籍所在区县考试管理中心网上报名。报名程序是:先由毕业学校整理、初审学生学籍档案,再由区县学籍管理部门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按《陕西省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办法(实行)》(陕教基一〔2011〕38号)执行。报名工作要做到初中毕业生应报尽报,应考尽考,坚决禁止擅自剥夺学生考试权力的行为。区县报名结束后,将考生花名册及光盘报送市考试管理中心。报名册是初中升学考试的基础数据,学生基本情况要准确无误,不得随意增减、修改。(二)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分为定向生计划、统招生计划、择校生计划和特长生计划四部分。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计划不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总数20%。定向生计划按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统招计划的40%分配到乡镇农村初中学校,定向招生对象仅限初中阶段一直在中考报名学校就读的具有我市户籍的应届毕业生。省级标准化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由市上统一组织,具体办法另文通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指令性计划,已录满计划的高中学校,不再增加计划。招生计划的调整由铜川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1、定向生招生计划。市一中、耀州中学、局一中和同官中学4所省级示范高中和标准化高中均招收定向生,定向招生计划为本校统招计划的40%。2、定向招生生源范围:公办乡镇农村初中学校(共25所,见附表1)。3、定向生生源资格:定向招生对象仅限初中三年一直在生源计划学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定向招生社会关注度高,各县区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指导有关初中认真做好考生资格审查工作,坚决杜绝转学生报考。在中考报名结束后,各区县教育局由学校上报转学生和往届生名单(见附表2),经区县教育局审核后,于5月26日前以正式文件及电子版(Excel电子表格)报市教育局基教科。4、定向生录取:录取最低控制线在市上划定的普通高中重点线下降10分。定向生学校学生均可填报定向计划。定向生计划在第一批次计划录取,根据志愿由高分到低分录取,计划录满为止。(三)录取分数线分两个层次划定。第一层次:省级标准化高中统招线、择校线;第二层次: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 统招线、择校线。特长生录取分数线视生源情况,按招生计划,根据考试成绩划定。(四)志愿填报中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网上填报志愿。所有省级标准化高中和普通高中均面向全市招生。志愿设置为特长生提前单独录取志愿、第一批次定向生志愿、第二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志愿、第三批次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志愿。提前单独录取志愿设两个志愿填报栏,第一批次定向生志愿可填报三个标准化高中志愿,第二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志愿设三个志愿填报栏,第三批次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志愿设三个志愿填报栏。提前单独招生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他高中批次的录取。(五)招生录取1、组织方式: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由铜川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实施,区县教育局和各高中学校配合,集中录取。2、录取原则和依据:坚持多元评价和择优录取相结合,引导初中学生全面发展,改变将分数作为高中招生录取标准的做法,依据学生中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新生。招生录取按照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依据考生中考成绩(含实验考核成绩和体育成绩)进行,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C等及以上者,普通高中方可录取,任意两个维度达到B等及以上者,标准化高中方可录取。考生的中考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定等级较高者。3、录取顺序:采取“按计划招生,按成绩排队,按志愿录取”的办法,根据各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在具有录取资格的考生中按升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录满计划为止。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后续批次录取及补录。(1)提前单独录取:各类特长生。(2)第一批次:定向生计划。根据定向生学校考生志愿按成绩由高到低录取。(3)第二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统招生、择校生。(4)第三批次: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统招生、择校生。未完成高中招生计划的学校,根据考生补报志愿,按成绩从高到低补录。4、照顾政策:(1)落实市委、市政府铜发〔2008〕4号文件关于“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在高中升学考试时,在总成绩中加10分”的规定,加分条件和程序按铜川市计生局、铜川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参加中考加分工作方案的通知》(铜计生〔2008〕50号)文件执行。(2)现役军人子女经审查属实的,按照省教育厅、省军区政治部《关于印发的通知》(陕政联〔2012〕106号)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要求另文通知)。(3)少数民族考生、初中阶段受市级以上(含市级)表彰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六)通知书发放录取工作结束后,对录取学生签发市教育局特制的铜川市普通高中录取通知书,学生持录取通知书报到。市教育局根据高中录取结果,直接生成高一新生学籍信息。未被录取的学生不能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不发放高中毕业证书。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普通高中招生在铜川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中考招生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升学考试报名及笔试考务工作。市教研室负责组织阅卷、评卷、质量监测和试卷分析等工作。(二)建立公示制度。市教育局、市考试管理中心向社会公示高中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招生期间向社会公布咨询举报电话,设立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三)加强宣传和培训。市、县区教育局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宣传,确保招生政策家喻户晓。切实做好学校校长、教师的培训,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四)严肃招生纪律。各高中学校不得提前私自招生,对随意扩大招生计划,擅自提高择校比例,以及利用工作之便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七、有关要求(一)各区县教育局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办学规模、师资状况、生源状况等认真审核,上报本区县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二)参加毕业学业考试是每位初中生的权利,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务理由限制学生参加考试。各区县教育局要督促、监督各初中学校按规定组织在校学生全员报名参加考核、考试。(三)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严格按学生填报志愿进行,录取时不调剂志愿,各区县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认真安排,精心指导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以任务理由限制考生报考,不得代替考生填写志愿。(四)为了确保2014年中招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各区县教育局、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将高中招生政策传达到学校、考生,同时向社会广泛宣传,让家长了解中招政策。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6

二、招录岗位设置

(一)单独提前招录9个岗位

县广电局事业中心、县城市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县计生微机联网中心、县规划服务中心和县技工学校等5个单位共设9个有相关专业要求的岗位。招录条件及实施办法,待后另行公告。

(二)统一招录65个岗位

1、全额拔款事业单位设10个岗位,作为优秀毕业生选派岗位,毕业生选岗后,原则上到县10强企业服务1年。

2、县人才储备中心设15个全额拔款事业岗位,选岗进入人才储备中心的毕业生分别到十五个镇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待镇有关中心事业编制许可时,人事关系转入镇事业中心。

3、“**开发区人才交流中心”和“县经贸委人才储备中心”各设20个财政定额补助事业岗位,分别由开发区和经贸委结合开发区企业和全县50强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委派到相关企业服务,原则上服务期五年,服务期间由县财政每月定额补助500元,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应由集体承担的部分由县财政拨付,其余待遇由服务企业按同类人员的工资标准(含奖金福利及工伤保险等)支付。五年后愿意继续留企服务的保留事业编制性质,不再享受财政补助待遇;不愿留在有关企业服务的可以自主择业,不再保留事业编制性质。

三、招录工作程序

1、考核积分阶段(1月8日----1月15日)

依据毕业生提供的原始证件,对照考核项目标准,与毕业生本人当面据实结算,得出考核分值,考核占总积分的40%,满分40分,主要考核政治面貌、学位、毕业时间、外语和计算机等级等。其中党员加5分;学士学位加16分;一类本科加3分;往届毕业生从2006年起算按1、2、3、4、5分递减扣分;外语六级(外语专业八级)加8分,四级加6分;计算机三级及其以上加8分,二级加6分,一级加4分。计算机或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如没有计算机三级及其以上级别或英语专业八级的则分别加6分。大学生志愿者加3分。考核分高于40分的按40分计。

2、考试阶段(1月12日----1月16日)

统一招录考试主要内容为江苏省**年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大纲中的公共科目,一张试卷。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语文基础知识、文秘与公文写作、法律、历史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时事政治等。实行考务与出卷两条线分开,强化考试纪律,保证考试工作严密公正。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按卷面得分的60%计入总积分。

3、考试考核成绩公布阶段(1月16日----1月18日)

对考试、考核两项总积分进入前80名的毕业生得分情况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选岗阶段(待单招结束后实施)

根据岗位设置要求,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岗,岗位选满为止(凡参加单独提前招考并被录用的本科生不可参加统招选岗)。选岗结果予以公示。

5、体检阶段

按招录名额1:1的比例参加体检,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中的常规项目标准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招录。体检合格者由人事部门直接派遣到相关单位就业并实行一年试用期制。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7

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从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二、基本思路

1、统一计划管理,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市教育局根据各区县初中毕业生规模和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从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统筹安排,统一下达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

2、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和填报志愿,推进中考管理信息化。利用铜川市中招管理系统,考生全部实行网上报名和网上填报志愿,依据志愿、成绩录取,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利,简化工作程序,建立电子档案。

3、集中统一录取,实行阳光招生。市教育局按年度招生计划划定全市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统一录取,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信息,确保高中招生公平、公开、公正。

4、继续实施省级标准化高中定向招生,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将省级标准化高中统招生指标的50%向乡镇所在地农村初中倾斜,实行定向招生。

三、考试内容

2016年中考内容分为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三个部分。中考成绩包括三方面成绩,总分660分。其中,文化科目考试成绩满分580分,体育与健康考试满分50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满分30分。

(一)学业水平考试

1、科目设置:

全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参加全省组织的毕业升学考试笔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共7科5卷。

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分别为:语文120分,时间为150分钟;数学120分,时间为120分钟;英语120分(其中听力25分),时间为120分钟;物理与化学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时间为12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100分(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时间为10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仍实行开卷笔试,其他科目为闭卷笔试。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

除全省统考科目外,其它科目的考试、考查由学校随教学进度安排进行。所有考试、考查科目按分数阅卷,以等级方式呈现,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凡达到C等级以上(含C等级)为毕业要求。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计算器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基〔2006〕50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5年春季中小学学具及制作材料目录)的通知》(陕教基二〔2015〕15号)精神,允许考生携带规定型号的科学计算器进入数学、物理与化学考场。

2、考试时间:

2016年全省统一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时间为6月25日至26日。各科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英语听力试题播放采用以广播为主,磁带为辅的办法进行。在规定时间内,由陕西声媒广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新闻广播AM693、FM106.6同时播放。若收听效果不好,可用磁带播放。从8:20开始先播送提示语,接着播送正式听力试题。各区(县)务必在考前与当地广播电台、广播站联系,调试接收和播放设备,做好转播工作。

(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

继续开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加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具体办法按照陕教基〔2005〕81号文件执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满分30分(每科10分),以等级方式呈现,以分数计入中考总成绩。考核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市教研室负责,区县教育局集中组织实施,考试时间以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为准,另行通知。各区县要严肃认真,加强管理,务必于6月4日前将考核成绩册及电子版报市教研室。

(三)体育考试

2016年体育考试测试工作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具体事项另文下发),体育考试成绩总分为50分,记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15分(体育课成绩9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6分);统一考试成绩占35分。各区县要如实填写《体育考试成绩册》,测试于5月中旬前结束。报名序号务必与中考报名序号完全一致,并用A4纸打印,同时录入Excel电子表格,于5月20日前以区县为单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四、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铜川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据《铜川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具体组织实施,评价结果记入《铜川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其结果和相关内容必须作为考生毕业和升学档案。若六个维度均达到C级以上(含C级)方达到毕业要求并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任意两个维度达到B级以上(含B级)方具备标准化以上高中录取资格。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D等时应非常慎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在中考前的适当时候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于5月20日前将电子版报市教育局德育科。

五、具体办法

(一)考生报名

1、报名条件:

凡学籍在我市的初中毕业生均可参加报名;户籍在陕西境内,虽然没有取得我市义务教育学籍,但在我市初中学校连续就读满一年的初三应届毕业生,经学校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参加报名考试;非陕西省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完成义务教育后,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升学考试,对要求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的,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可以参加报名和考试。

2、报名办法:

在校学生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网上报名。社会青年和外地市回铜川就读高中的学生在户籍所在区县考试管理中心网上报名。报名程序是:先由毕业学校整理、初审学生学籍档案,再由区县学籍管理部门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按《陕西省外来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办法(试行)》(陕教基一〔2011〕38号)执行。报名工作要做到初中毕业生应报尽报,应考尽考,坚决禁止擅自剥夺学生考试权力的行为。区县报名结束后,将考生花名册及光盘报送市考试管理中心。报名册是初中升学考试的基础数据,学生基本情况要准确无误,不得随意增减、修改。

(二)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分为定向生计划、统招生计划和特长生计划三部分。定向生计划按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统招计划的50%分配到乡镇农村初中学校,定向招生对象仅限初中阶段一直在中考报名学校就读的具有我市户籍的应届毕业生。省级标准化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由市上统一组织,具体办法另文通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指令性计划,已录满计划的高中学校,不再增加计划。

1、定向生招生计划。市一中、耀州中学、局一中和同官中学4所省级示范高中和标准化高中均招收定向生,定向招生计划为本校统招计划的50%。

2、定向招生生源范围:公办乡镇农村初中学校(共27所,见附表1)。

3、定向生生源资格:定向招生对象仅限初中三年一直在生源计划学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定向招生社会关注度高,各县区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指导有关初中认真做好考生资格审查工作,坚决杜绝转学生、往届生报考。在中考报名结束后,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由学校上报初中三年在本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及转学生和往届生名单(见附表2),经区县教育局审核后,于5月26日前以正式文件及电子版(Excel电子表格)报市教育局基教科。市教育局将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定向生录取:录取最低控制线在市上划定的普通高中重点线下降25分。定向生学校满足条件学生均可填报定向计划。定向生计划在第一批次计划录取,根据志愿由高分到低分录取,计划录满为止。

(三)录取分数线

分两个层次划定。第一层次:省级标准化高中统招线;第二层次: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统招线。特长生录取分数线视生源情况,按招生计划,根据考试成绩划定。

(四)志愿填报

中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网上填报志愿。所有省级标准化高中和普通高中均面向全市招生。志愿设置为特长生提前单独录取志愿、第一批次定向生志愿、第二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志愿,第三批次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志愿。提前单独录取志愿设三个志愿填报栏,第一批次定向生志愿可填报三个标准化高中志愿,第二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志愿设三个志愿填报栏,第三批次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志愿设三个志愿填报栏,提前单独招生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他高中批次的录取。所有批次志愿考生必须至少填报2所学校。

(五)招生录取

1、组织方式: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由铜川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实施,区县教育局和各高中学校配合,集中录取。

2、录取原则和依据:坚持多元评价和择优录取相结合,引导初中学生全面发展,改变将分数作为高中招生录取标准的做法,依据学生中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新生。招生录取按照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依据考生中考成绩(含实验考核成绩和体育成绩)进行,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C等及以上者,普通高中方可录取,任意两个维度达到B等及以上者,标准化高中方可录取。考生的中考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定等级较高者。

3、录取顺序:采取“按计划招生,按成绩排队,按志愿录取”的办法,根据各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在具有录取资格的考生中按升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录满计划为止。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后续批次录取及补录。

(1)提前单独录取:各类特长生。

(2)第一批次:定向生计划。根据定向生学校考生志愿按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3)第二批次: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统招生。

(4)第三批次: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统招生。

未完成高中招生计划的学校,根据考生补报志愿,按成绩从高到低补录。

4、照顾政策:

(1)现役军人子女经审查属实的,按照省教育厅、省军区政治部《关于印发的通知》(陕政联〔2012〕106号)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要求另文通知)。

(2)少数民族考生、初中阶段受市级以上(含市级)表彰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六)通知书发放

录取工作结束后,对录取学生签发市教育局特制的铜川市普通高中录取通知书,学生持录取通知书报到。市教育局根据高中录取结果,直接生成高一新生学籍信息。未被录取的学生不能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不发放高中毕业证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普通高中招生在铜川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中考招生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升学考试报名及笔试考务工作。市教研室负责组织阅卷、评卷、质量监测和试卷分析等工作。

(二)建立公示制度。市教育局、市考试管理中心向社会公示高中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招生期间向社会公布咨询举报电话,设立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加强宣传和培训。市、县区教育局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宣传,确保招生政策家喻户晓。切实做好学校校长、教师的培训,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四)严肃招生纪律。各高中学校不得提前私自招生,对随意扩大招生计划,以及利用工作之便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坚决查处。

七、注意事项

(一)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办学规模、师资状况、生源状况等认真审核,上报本区县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

(二)参加毕业学业考试是每位初中生的权利,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参加考试。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监督各初中学校按规定组织在校学生全员报名参加考核、考试。

(三)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严格按学生填报志愿进行,录取时不调剂志愿,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初中学校要认真安排,精心指导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以任务理由限制考生报考,不得代替考生填写志愿。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8

(一)考试科目和形式

1.科目

2015级学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口语和听力,下同)、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信息技术不合格的考生可以申请重考1次。

2016级学生考试科目为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城阳区、高新区户籍往届初中毕业生,从青岛市以外初中学校转入的学生,在青岛市以外初中学校就读回我区参加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城阳区、高新区户籍学生,需要参加青岛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地理、生物、信息技术考试。

体育与健康考试按照《2018年城阳区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业考试工作实施方案》执行。

2.考试形式

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操作考试,英语口语和听力实行上机考试,其它科目实行闭卷考试。考查科目考查形式由初中学校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自行确定,成绩以等级(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呈现,由各初中学校在5月上旬完成。

(二)考试科目原始分值及考试时间

(三)考试命题

1.命题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

2.各学科命题难易适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试题低、中、高三档难度比例为4:4:2。具体内容见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四)成绩管理与使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成绩,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8个科目考试成绩以分数和等级(分ABCDE五个等级,E等级为不合格等级)两种形式呈现,各科目等级划分标准为:以普通高中招生区域为单位,根据参加考试学生人数,成绩从高到低A等10%、B等20%、C等30%、D等35%、E等5%。

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3个科目以等级(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形式呈现,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科目以满分的60%作为合格标准。体育与健康科目满分为60分(过程管理考核30分,目标效果测试30分),学生过程管理考核和目标效果测试均达到18分(含)以上为合格。

(五)初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

学生考试科目、考查科目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结果均达到合格及以上等级准予毕业,颁发初中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由初中学校组织补考,补考合格者准予毕业,颁发初中毕业证书;补考仍不合格者颁发义务教育证书。未经批准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颁发义务教育证书。

二、招生计划

全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2890人,各校具体计划详见下图:

三、普通高中招生

(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和未被高中段学校录取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往届毕业生须具有城阳区、高新区户籍,参加普通高中录取时分数线提高20分。往年已被高中段学校录取的往届初中毕业生,隐瞒往年被录取情况的,一经发现,取消其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全市普通高中实行网上报名,统一使用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平台。

(二)录取原则

普通高中实行分数制与等级制并行录取方式。普通高中录取总分780分。其中,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物理100分、化学80分、历史80分、地理80分、生物80分。普通高中学校统招生按8个科目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次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等级组合、物理化学生物等级组合、历史地理等级组合择优录取。

按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考生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科目均须达到合格等级;按调剂分配志愿录取时,优先录取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科目达到合格等级的考生。

普通高中不得录取已被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学生。没有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的考生,不能参加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已经被职业学校录取的考生,不允许改录民办普通高中。

(三)录取顺序

考生录取顺序为:“3+4”本科批次、普通高中批次、初中起点高等师范专科及三年制中职普职融通实验班批次、五年制高职批次、中职技校批次。其中,“3+4”本科批为提前录取批次,已被“3+4”本科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它任何批次录取。

(四)招生录取办法

普通高中招生类别主要包括:自主招生、指标生招生、普通生招生、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招生等招生类型。

1.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录取

普通高中特色班与初中优秀学生推荐(简称直升生)录取同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同一招生学校的特色班和直升班可以兼报。为普通高中计划内第一批录取。

(1)初中优秀学生推荐(直升生)录取

2018年城阳一中、城阳二中各招收90人,城阳三中招收80人。

各初中学校从在本校注册学籍且连续就读三年(因户籍、住房发生变化等而正常转学的学生需连续在该校就读满两年)的学生中向高中学校进行推荐,具体在校时间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平台录入时间为准。被推荐学生应是品学兼优、综合素质高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各初中学校根据学生三年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结果进行择优评选推荐(推荐比例为在校生总数的15%)。被推荐的初中优秀学生需同时参加招生学校综合素质测试和青岛市初中学生学业统一考试,具体录取名单由高中学校依据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试成绩确定。

(2)普通高中特色班录取

城阳一中开设“科技创新班”和“人文科学班”,各招收45人;城阳二中开设“国学班”和“信息科学班”,各招收45人;城阳三中开设“青大创新班”和“创客班”,各招收35人;青岛实验高中开设“华师卓越班”,招收60人;青岛39中开设“海洋班”,招收40人。普通高中特色班实施单独录取,单独编班。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自主招生中的使用。考生需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特色班招生测试和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取得特色班测试合格证并获得指标生资格的考生具备录取资格。

各普通高中学校直升生录取工作方案和各类特色班招生录取及培养方案另行通知。

(3)信息学后备人才培养

2019年,城阳一中、城阳二中、城阳三中计划预招信息学后备人才,属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具体招生办法按照《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执行。

2.指标生录取

指标生是指将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80%(1864人,含直升班、特色班招生计划)按各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和办学水平绿色指标评价等级进行分配,指标生(因户籍、住房发生变化等而正常转学的学生须连续在该校就读两年以上)须参加初中学业考试,为普通高中第二批次录取。指标生名额分配办法。一是均分名额,按初中毕业生人数平均分配指标生名额的80%(1491人);二是调剂名额,按办学水平绿色指标评价等级分配指标生名额的20%(373人)。

指标生的资格确定:以各初中学校分配指标生名额,扣除直升班录取人数、特色班录取人数确定各初中学校指标生最终人数。根据各初中学校指标生最终人数,从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科目均须达到及格等级的普通高中考生中按高中招生考试总成绩(不含加分)由高到低依次确定各初中学校获得指标生资格的学生名单。

指标生录取办法:根据指标生志愿顺序,分步骤录取。凡被上一志愿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下一志愿的录取。未被上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参加下一志愿录取时总分需降低5分后再参与录取。分数相同的考生以会考科目高等级多者优先录取。

第一步录取,根据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和5处普通高中计划内普通生招生人数,以最先录取满额的高中学校划定第一步录取线,分别录取,分数相同的考生以会考科目高等级多者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总分降低5分后参加第二志愿录取,第一步录取满额的高中学校不再参加下步录取。

第二步录取,对第一步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根据招生计划,适当降低一定分数,以先录取满额的学校划定第二步录取线,分别录取,分数相同的考生以会考科目高等级多者优先录取。

第三步录取,第二步未被录取的考生学生总分降低10分后参加第三志愿录取,录取方法同第二步。

第四步录取,填报“服从分配”且达到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的考生,如未被所报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由区教体局安排到招生计划尚有余额的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学校。

3.普通生录取

对经过自主招生、指标生两批录取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进行普通生录取,录取办法同指标生。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须在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之上,严格按照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录取新生。

4.艺体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招生

具体办法按照《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中艺术体育专业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招生工作的通知》执行。

从2019年开始,全区普通高中(含民办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人数严格控制在各学校年度招生总计划的5%以内。

5.特殊教育学校招生

青岛市盲校、青岛市中心聋校面向全市招生。各初中学校随班就读的盲、聋初中毕业生,在参加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后,未被各类学校录取但符合上述两校招生规定的,经本人申请后,可由两校择优录取。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9

从芜湖市教育局区获悉,芜湖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简称中考中招)实施办法已经出台。考试科目与分值由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具体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听力残障学生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可免试英语听力。听力免试后英语成绩折算方法为考生英语笔试项目成绩×1.25。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满分60分,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满分10分,均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考试时间和阅卷2017年全省统一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是:6月14日至6月16日。具体日程安排为:6月14日上午8:30—11:00语文;下午3:00—5:00物理和化学6月15日上午8:30—10:30数学;下午3:00—5:00思想品德和历史6月16日上午8:30—10:30英语。市区、四县阅卷工作分别由市、县教育局组织实施。市区中考今年继续实行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工作由市教育考试中心与市教科所、市教育局基教科共同组织,统一实施。成绩统计、数据统计由市教育考试中心组织。中考考试成绩通知考生本人,考生如对成绩有疑问,可向就读学校(报名点)提出书面申请,在指定时间内通过就读学校(报名点)到市、县(区)招生部门登记申请查分。高中阶段招生范围市区省示范高中、市示范高中、一般普通高中面向市区招生;四县省示范高中、市示范高中、一般普通高中面向本县招生;省示范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可面向全市招生。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面向全省招生。安徽中加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民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民办普高跨区域(省辖市)招收学生的成绩不得低于生源地普高最低录取分数线。市十二中航空实验班、市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市七中宏志班根据规定可面向全市招生。招生计划及指标分配各省示范高中自主招生的拟录取名额须在自主招生计划之内。经公示后,各校须将等额拟录取名单及材料,于6月12日前报市教育考试中心审批。各校未完成的自主招生计划计入本校的统一招生计划。经市教育局同意批准招收的免试直升生计划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0%,具体办法需报市教育局批准后执行(未完成的直升招生计划调剂回学校招生计划)。今年我市(含四县)继续实行将省示范高中学校招生计划80%的名额切块分配到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的政策。市区省级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根据各初中学校切块分配指标测算基数和当年初中学业考试总分、规范办学等因素进行测算。各初中学校切块分配指标测算基数的依据是:学校在籍在校满三年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数。按照省教育厅要求,从2016年起执行“省市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必须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得设置省市示范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规定。为保持政策平稳过渡,我市市区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增加省示范高中过渡指标的办法,解决因不设置最低控制线而影响部分学生录取的问题。过渡性措施实行三年,即2016年至2018年。至2019年初三毕业生(即自从2016年初一入学新生起)不再实行。中招志愿的设置2017年我市中招志愿设置共分四个批次,各志愿批次按录取先后顺序分为若干个志愿轮次。第一批次第一轮次、第二批次第一轮次、第三批次设置平行志愿。(1)提前批次:省示范高中自主招生、信息学、科技特长生;市十二中航空实验班;免试直升生;普高艺体特长生;市三中科技特长生;市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提前批次志愿分两个轮次:第一轮为市十二中航空实验班、省示范高中艺体特长生,设一个学校志愿和一个专业志愿;第二轮为市示范高中和一般普高艺体特长生、市三中科技特长生、市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设一个学校志愿和一个专业志愿。职业学校自主招生:中职学校五年制高职部分计划,芜湖滴水科技学校励志全免费班(中职三年),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校“中德双元制班”。(2)第一批次:省示范高中和北京师范大学芜湖附属学校、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市区:提前轮次:市一中中加班; 安师大附中国际班,设一个志愿;第一轮:市一中和安师大附中联合招生、市十二中、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芜湖附属学校、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设A、B、C、D、E五个平行的志愿。四县:各县结合实际制定本县本批次志愿设置办法,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实施。(3)第二批次:市示范高中和公办一般普通高中市区:提前轮次:安徽中加学校、安师大附外国际班、市七中宏志班、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对口升学班部分计划,设1个志愿;第一轮:市示范高中和公办一般普高,设A、B、C、D、E、F六个平行的志愿。四县:各县结合实际制定本县本批次志愿设置办法,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实施。(4)第三批次:民办普通高中设A、B、C、D四个平行的志愿。在第一、二、三批次每批次录取结束时,如招生学校计划未完成,将重新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具体操作办法另行文规定。中职学校(含五年制高职)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办法,按省教育厅、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在中招各批次录取结束后,我市民办普高将进行后期补录。中招志愿填报原则报考市区省示范高中统招计划(含过渡指标计划),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必须是在省示范高中所在地(市区)报名参加中考的考生;学生地理、生物学业考试成绩和信息技术考试成绩合格;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4个B及以上等级。报考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计划,考生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须为市区学校在籍在校满三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外地(指市区和四县以外的地区)上学的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所在地(指县或市区),直接报名参加初中升学考试,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且符合相关条件的(提供学籍等证明材料),同等享受省示范高中分配指标政策,分配计划单列。本市户籍、初中转学回户籍所在地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必须是在上初中之前为现户籍,且在转学回户籍所在地之前一直在外地上初中的学生),以及父母因工作调动、部队转业(须有组织人事部门的调动或军队转业安置证明),户籍迁至本市、初中转学到户籍所在地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若在籍在校未满三年但具备其他相关条件,在本校可同等享受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政策,具备报考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计划资格,且可作为本校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测算基数。市区历届初中毕业生、无初中学籍的社会考生可以报考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和过渡指标计划(须符合省示范高中统招生报考条件),但不能享受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可以报考市示范高中、一般普通高中(含民办)及职业类学校。初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不受年龄限制。中招志愿填报要求今年我市考生中招志愿实行网上填报;考生志愿在中考成绩公布后一次性填报。考生要按市教育局公布的各类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详见《报考指南》),慎重选择各批次志愿。学校要充分保证考生自主填报志愿的权益,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强迫学生违背本人意愿填报中招志愿。考生志愿应由考生本人在网上填报,志愿确认须经考生本人和监护人签字,确认后任何人不得更改。中招录取的原则全市中招录取工作在市中考中招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市教育考试中心牵头,基教、职成、监察等有关科室共同完成,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内统一录取。招生录取时四县招生部门参加录取工作。中招采用考生电子档案,实行计算机网上(局域网)录取;《录取通知书》由市教育考试中心统一印制,加盖录取专用章方可生效。普通高中录取原则:依据考生志愿,以学业考试成绩及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录取市示范高中和一般普高的考生,必须具备综合素质评价结果4个C及以上等级的条件;录取为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含切块指标生、过渡指标生)的考生必须符合“填报原则”中规定的条件。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采用传统志愿设置方式的各批次、各轮次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按分排序。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原则:对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考生,根据其成绩和填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民办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必须在市、县教育局统一规划和管理下进行。招生计划下达、报名、投档录取等工作均与公办学校相同。各批次招生学校不得自行录取本市无档案考生;同城范围内(含县域内)严禁借读。中招录取的办法市中考中招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考虑并确定市区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不得被公办普高录取。公办普通高中,市区和四县分别设定录取控制分数线。民办普通高中可在公办普通高中控制线下浮一定分数,设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市七中宏志生录取控制线根据学校招生简章规定执行。报考安师大附中国际班、安师大附外国际班、市三中科技特长生、市七中宏志生、市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的考生须根据招生学校招生简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招生学校报名。经招生学校审核或测试合格、具备报考资格的考生在网上填报中招志愿时方可填报招生学校志愿。报考市十二中航空实验班的考生须根据招生学校招生简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招生学校报名参加初选检测,初检合格的考生在网上填报中招志愿时方可填报该校“航空实验班”志愿。市区历届初中毕业生及无初中学籍的社会考生中考成绩均减10分参加普通高中录取。五年制高职的录取和缺额补录由省里统一确定最低控制线。若初中学校公办普高录取控制线内考生数低于切块分配指标数,各初中学校未完成的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计划数将在市区范围内调剂,统一纳入市区省示范高中过渡指标计划。市一中中加班、安师大附中国际班招生计划单列,单独设置招生代码,单独划定录取控制线;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在第一批次录取结束后,可进行征集志愿;安师大附外国际班招生计划单列,单独设置招生代码,单独划定录取控制线;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在第二批次录取结束后,可进行征集志愿。中考成绩公布后,取得报考资格的考生统一填报普高艺体特长生志愿。录取时文化课、专业课均设定最低控制分数线;对达专业课资格分数线的艺术类考生,由招生部门在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上根据招生计划按考生中考升学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体育特长生录取办法根据各校招生简章执行。各招生学校未完成的普高艺体特长生计划计入该校统一招生计划。各类招生学校按规定时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分批次、分轮次进入录取现场。各批次录取均采用计算机管理,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以保证录取工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10

1、与中小学编制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有机衔接。纳入“特岗计划”的县(市),应该是教师总体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结构性矛盾突出,且能够保证3年聘任期“特岗计划”实施结束后,能有空编用于特设岗位教师(以下简称“特岗教师”)正式聘用的县(市),计划实施期内不得再以其他方式补充新教师。城市、县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

2、与中小学教师补充、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统筹考虑,有机结合。通过实施“特岗计划”,逐步改善和解决贫困地区和边境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与教师资源的科学配置有机结合。特岗教师的安排要充分考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统筹考虑学科、学段等因素,科学配置,发挥实效。原则上“特岗计划”安排在县以下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人口较少的边境县也可安排在农村生源占60%左右的县城学校。

4、地方“特岗计划”与国家“特岗计划”统筹规划,一并实施,招聘对象及条件、招聘办法及程序、招聘人员的相关待遇和有关政策等保持一致。

5、严格执行政策,坚持规范操作。各市(地)、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实施“特岗计划”的重要意义,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政策规定,强化管理机制,严密工作程序,确保招聘工作质量和管理的规范化。

二、设岗计划和实施范围

我省在今年继续实施国家“特岗计划”的同时,启动实施地方“特岗计划”,共拟招聘特岗教师808人。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国家“特岗计划”的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即“部级贫困县”)、边境县(市)、原“两基”攻坚县,包括泰来县、东宁县、抚远县、桦南县、汤原县、鸡东县、饶河县、爱辉区、孙吴县、逊克县、兰西县、漠河县等12个县(市、区),拟招聘特岗教师308人;实施地方“特岗计划”的范围为“省级贫困县”、“十弱县”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县(市),包括通河县、龙江县、克东县、富锦市、青冈县、明水县、望奎县、庆安县等8个县(市),拟招聘特岗教师500人。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特岗计划”与国家“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结合实施。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已被2010年“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正式录取人员,若其签订服务协议的服务区域为“特岗计划”实施县(市、区),且本人符合特岗教师招聘条件,可不参加公开招聘考试,直接聘为特岗教师。这部分人数为11名,其所用岗位不列入公开招聘计划。因此,列入公开招聘“特岗教师”的设岗计划总数为797人。

三、招聘对象和条件

招聘对象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往届毕业生为辅;以师范类专业为主,非师范类为辅。2009年已招聘的在岗特岗教师以及录取后未到岗或离岗的不能报考。

(一)招聘对象

1、取得教师资格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

2、取得教师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含小教五年制专科)毕业生(限报小学岗位);

3、取得教师资格、具有半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截至2010年9月1日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二)招聘条件

报名者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思想品德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学历条件。申报初中教师特设岗位人员,其学历要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程度(含同类应届毕业生,下同);申报小学教师特设岗位人员,学历要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专科(含初中起点五年制小学教育专科)毕业及其以上程度。

2010年服务期满的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村大学生选派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从教人员,按2010年应届毕业生对待。

申报人员所学专业要求与报考岗位学科和本人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书学科对口或相近。

3、普通话条件。申报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其以上标准,并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4、身体条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5、教育教学能力条件。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初步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基本胜任招聘岗位所要求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各部门职责及分工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省教育厅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国家要求,认真做好教师公开招聘、岗前培训、跟踪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加强对实施县(市、区)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省财政厅要负责统筹协调“特岗计划”的经费保障,落实资金,规范管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协同省教育厅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及聘后管理工作;各市(地)、县(市、区)要根据省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总量,在“特岗计划”实施期满后可用空编数额安置特设岗位教师,省编办要加强中小学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设置特设岗位县(市、区)的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要成立实施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实施“特岗计划”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加强实施工作的管理。设岗县(市、区)的县级有关部门要为特岗教师提供周转宿舍及其他生活必要条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设岗的学校要加强对特岗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五、实施办法和步骤

(一)前期准备

包括进行调查摸底、审核各设岗县(市、区)的设岗计划并提出设岗方案、制定“特岗计划”实施方案和特岗教师招聘办法、建立特岗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和开通招聘报名网站、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召开启动工作会议等。

(二)招聘

招聘工作要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原则,按照公布需求、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集中培训、资格认定、签订合同、上岗任教的程序进行。招聘的具体办法详见附件1。

(三)聘后管理

1、省教育厅建立特岗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对特岗教师实行聘后全程跟踪管理和评估。各设岗县(市、区)教育局也要建立信息数据库,及时将特岗教师的有关情况向省教育厅报告。

2、特岗教师聘用期间,其户口根据本人自愿,可留在原籍,也可迁至工作学校所在地或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城;党(团)组织关系转至工作单位,并应积极主动参加工作单位的党(团)组织活动;人事档案由服务县政府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管理。服务期满后,被国家机关、国有事业、企业单位正式录(聘)用的,在服务期间建立的工作档案和党团关系按规定转到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相关单位管理或由政府人保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未被录(聘)用人员的工作档案和党团组织关系按照有关规定,直接转到原生源所在地政府人保部门人才服务机构。

3、特岗教师聘用后的日常管理与考核主要由设岗学校和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每年度结束,各设岗学校要对本校特岗教师的各方面表现和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定考核等次,并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存入其工作档案。新晨

六、有关政策保障

1、为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对具备以下条件的报名者在笔试成绩中给予适当加分:

(1)少数民族学生加2分。

(2)省级优秀毕业生、在学期间获省级及以上“三好学生”(含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下同)加5分,校级“三好学生”加2分。

(3)报考原籍所在县所设岗位的,加10分。

(4)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村大学生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支教项目且服务期满的志愿者,笔试加10分,面试考核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同时具备以上几个加分条件的考生,取最高加分项目,不累计加分。

2、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关于开展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2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黑政发〔2009〕30号)的有关精神,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乡镇机关公务员和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城市、县镇学校招聘教师时,应优先聘用特岗教师。

3、黑龙江大学、哈师大两所高校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与“特岗计划”的实施结合进行。已被正式录取攻读教育硕士并符合“特岗计划”招聘条件的人员可直接聘为特岗教师。特岗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

4、特岗教师聘期计算工龄、教龄。聘期内在评职、晋级、评优、参加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享受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相同待遇,并纳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范围。

5、特岗教师在聘期内,由所在学校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要求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适合在教师岗位工作的,应按合同条款解除聘用合同。

6、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经考核合格,且本人愿意留在当地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要在省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总量内正式聘用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范围,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

服务期满不留基层学校工作的,由其自主择业,当地政府应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必要帮助。对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及时给予办理相关手续;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提供必要和可能的就业服务。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11

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处于大学生就业增量高峰期,将长期面临高素质人才高供给带来的就业压力。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2年这些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2000年后历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见表1。表1说明2000―2009年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03年大学毕业生数量是2000年的两倍,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610万人,是2000年的6倍,创出历史新高。2000―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以年均13%的速度在增长,其中2003年由于首次扩招生员毕业,毕业生数量较前一年增幅最大,为46.2%。2000―2009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一般在60%―70%之间。2003年后,平均年就业率为72%,30%左右的大学生面临就业窘境。按这个就业率计算,我国2009年有超过17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在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在2003年后开始变得日益严峻。

表1 2000―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

资源来源:根据历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整理。

对于家庭来讲,培养一个高校毕业生需要可观的教育投资,可以说高校毕业生作为家庭投入的人力资本承载着众多的希望,一旦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知识贬值、知识无用论又会老调重谈,造成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一些人高中毕业后会放弃高考而就业,因此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数量是我国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减少结构性失业是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关键

从供求角度看,我国人才市场的失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总量性失业(绝对失业),即劳动力的总供给在量上高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二是结构性失业(相对失业),即使在供求总量平衡的情况下,存在一方面岗位空缺,一方面想就业人员又找不到工作而产生的失业。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主要包括大专生、大学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这一层次的人才在我国总体而言比重偏低(见表2)。

表2 我国1964―2007年6岁及6岁以上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年度统计数据计算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12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Levels and Enrollment System

GUO Shaojun

(Huangshi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shi, Hubei 435003)

Abstract Higher entrance examination (specifically, undergraduate) vocational school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build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based assess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students' culture (language, mathematics) test scor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st scores, grades (English, computer ) test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Key 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hierarchy; recruit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1 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分析,现行的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为中职、高职两个层次,最高学历为专科层次,由于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学历提升缺乏空间,在就业和升学两个方面均呈现先天不足,职业教育遭遇面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缺乏吸引力、面对企业(行业)缺乏影响力、面对社会缺乏话语权的尴尬局面。作为职业教育基础的中职教育,由于被边缘化和过度市场化,处于“靠边站”的地位,呈现出规模小、质量差的现象,难以支撑职业教育这座大厦。高职教育的生源主要来源于高考低分的普高毕业生,读高职基本上是无奈的选择,由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且缺乏职业教育基础,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2)从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分析,现行的职教招生考试制度导致职教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发展缺乏后劲。虽说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但缺乏理论支撑的技能,始终只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无法造就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

高职院校的生源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普高毕业生,约占生源总量的90%;另一方面为中职毕业生,约占生源总量的10%。高职院校招普高毕业生,依据高考成绩安排在最后一批录取,几乎网尽了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2013年,湖北高考总分为750分,高职控制线为200分,全省上线学生占参考学生的比例超过90%),依然难以完成招生计划(2013年有超过60%的高职院校参加补录)。该现象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普遍较低,学生不愿选读;另一方面,高职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较差。

2 应对策略

2.1 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1)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初级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初级教育应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完成,通过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增强职业兴趣,培养职业情感,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富饶的土壤。

(2)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中职是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等技能人才,为现代化建设产业大军中的技能人才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大量的优质生源。

(3)巩固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高职高专发展到现在,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重点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职教层次,要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要逐步实现其生源的主体来源于中职毕业生。

(4)扩大应用技术本科的办学规模,提高职教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技术本科的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作为重点培养技术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技术本科在现代职教体系的引领作用将日渐凸现。

(5)探索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的能力。

2.2 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招生考试制度

(1)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兼有为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提供生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的双重功能,同时还可以起到有效地节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的作用,应该予以大力发展。政府应该通过强有力的调控手段,使中职学校实际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数量上不低于普通高中,在质量上与普通高中大体相(下转第20页)(上接第12页)当。中职学校招生实行免试入学,初中毕业生凭初中毕业证到中职学校报到,确保人人有继续接受教育的资格和机会。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院(专、本科)继续学习的人数应不低于毕业生总数的80%,其中应该有不低于20%的人数进入应用技术本科学习。

(2)构建职业教育高考招生制度。由于历史和社会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所讨论的职教高考招生制度仅适用高等职业院校对中职毕业生的选拔。

①招生计划的安排。高职(专科)的生源应以中职毕业生为主(不低于80%),以普高毕业生为辅,以社会其他生源作为补充。应用技术本科要确保有20%左右的招生计划用来招收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同时要有相应的招生计划用来招收高职(专科)的毕业生。每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针对应用技术本科的毕业生)达到当年研究生招生数的50%。只有打通升学的渠道,以满足广大学生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才能打牢职业教育的基础,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②招生考试的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考试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以考核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为主(占总成绩的60%),兼顾文化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和资格测试水平。文化基础考试时间安排与全国普通高考同步,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技能水平的考核时间安排在第五个学期的期末,按照各专业大类依照职业资格体系的中级标准核定考核内容,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兼顾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核。以上两次考试均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核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的测试则由各行业按照不同的职业要求制定相应的综合素质国家测试标准,由各中职学校完成。要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和应用技术本科院校自主招生的权限,各高职院校和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定位制定具有院校特色的学生评价机制和人才选拔方式并向全社会公布,以便考生有针对性地报考。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事关国计民生,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展缓慢。笔者认为,建立现代教职体系应该是教育层次的顶层设计和高职招考制度的构建同步进行,不能用普通高校的招考来代替高职院校的招考,更不能让高职院校的招考变成普通高校招考的附属,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极具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考招生制度,以稳固职教的根基,提高职教的质量,促进职教的发展,使职业教育真正担负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招标毕业设计总结篇13

一、毕业生去向调查情况如下:

20_年春季学期毕业班学生数为183人,毕业生去向情况:1、高中招生__人,其中,毕业生考上贺州高中2人,考上__中学21人,__中学择校生2人。2、贺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为61人,其中就读县职教中心25人;就读__经济干校1人;就读__中专11人;就读__机电工程学校4人;就读__理工学校3人;3、__市外的中等职业学校17人。

二、工作情况回顾

1、多次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毕业老师召开专门会议,详细传达、认真学习县局文件精神,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2、制定学校的中职送生攻坚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完成20_年高中、中职送生任务。

3、为加强高中、中等职业送生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行政会议精神,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了以_校长任组长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4、认真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升学与理想教育,进行爱国、爱家乡、爱岗位的教育,积极动员毕业班学生参加中考,参加中考人数逐年增多,今年中考上贺高人数有了新的突破,上重点中学人数完成了县局划定的目标数。

5、积极宣传我县示范性__中学,今年上重点中学考生,全部报读__中学,加大对__五中的宣传力度,很多考生报读了__五中。

6、积极动员毕业班学生就读市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动员他们就读县职教中心;

近三年来还对已就读县职教中心的学生进行跟踪调研,了解他们的学习动向,对毕业班学生宣传在读职教中心优秀的同学代表。

20_年是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关键一年,总结经验教训,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切实抓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来年高中、中职送生任务的顺利完成。

2020学校招生工作总结2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和思路开展部门工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及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拓宽学校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

围绕以“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重点,落实好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

1、周密细致地组织好20__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

毕业班班主任更是全力以赴,为同学们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因此,学校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机会,让同学们顺利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2、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推荐工作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一方面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特别关注因各种原因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体现人性化及和谐发展观。我们针对学生实际做好个性化就业指导记录,并采取整体和个别相结合、有的放矢的方法进行就业指导,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定位、就业心态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完成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3、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部门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服务。

继续办好信息网络,通过网站、信息资料查阅室和信息公布栏等多种途径及时为供需双方传递信息,促进交流。做好用人单位的来访接待工作。

5、做好__届毕业生验印、审核,毕业证书办理,就业协议书的审核盖章,办理报到证等派遣工作。

6、做好当年毕业生就业趋向的调查,即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为今后办学和招生提供保证和依据。

二、招生工作

1、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加强方法的研究,做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招生方案。

认真设计各项招生宣传材料准,包括招生彩页、专业简介、中招指南文字稿、电视专题片、招生宣讲搞、招生画板、、电视咨询提纲、志愿草表、招生问答等;在相关政策调整,招生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2、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抽调活动能力强的教师组成招生宣传组。

组织招生骨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做好动员发动工作,先后召开多次宣传例会,在强调工作的计划性的同时,增强相关人员的宣传意识,提高宣传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各初中校招生负责人的招生计划数,力求合理、合情,充分调动招生负责人积极性。发动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参与招生宣传,形成了全员招生,全方位招生的良好局面。

3、主动与各地教育局联系,继续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印的招生宣传资料上刊登我校招生简章。

4、在招生期间,我们将着重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规范招生程序,热情、仔细、周到地做好解释、咨询等工作。

进一步做好考生咨询、报读、面试、寄发录取通知书等项工作,开通招生热线,提供全方位服务。

5、继续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接收工作、首届毕业生的善后工作,为办班点提供必要的服务。

6、做好__年新生的预录、录取、补录、录取档案材料的整理和核实,及时办理录取工作。

2020学校招生工作总结3由于领导的细心栽培和高度信任,我做了很多重要的宣传工作,在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忙下,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思想信念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较好地完成了自我本次的招生任务。共召回学历生x人,非学历生x人。现就将本次招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

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热情、耐心地理解家长的咨询,向学生及其家长介绍学校的概况和专业。

二、在工作作风上:

认真仔细的研读学校下发的有关招生的相关政策,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我,尽职尽责,将领的的思想领会,吃透,进取主动的做好招生工作。

三、在工作本事上:

我感觉招生工作是最锻炼人的,在这一年的招生工作中,我吸取往年的经验教训,把好的经验带到工作当中,以更好的完成本次的招生任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宣传工作时是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

全方位宣传,营造招生的良好氛围。应对各个学校的无序竞争,我清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人审时度势,认真调定以宣传为招生的突破口即精心选择宣传材料,不仅仅利用编印招生简章,根据招生彩页实用性不强、易流失的特点,利用学校制作的我校宣传片,让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士全面了解我校的办学特色、成果、专业设置以及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等。

2、组织好招生“队伍”: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要利用周围的人脉为自我打造好一个招生队伍。首先确定好自我招生队伍的人员组成,家人、亲戚、朋友、学生。其次,要进行人员的筛选,选出比较有期望的招生人,再次,为其进行讲解我们招生的的突破点,最终,给以必须的物质和经济奖励。

3、深入千家万户,做好鼓动宣传:

进入招生旺季以来,我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怕脸难看、门难进,深入一线,广泛宣传。异常是利用上午11点至午时3点的高温时间,利用家长及学生都在家的这一有利时机,我顾不得吃饭,走村串户,力求把我的招生政策宣传到位,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对我校有所了解和基本了解,以真情和温情感动学生及学生家长。在宣传招生途中,遇见集会,还不失时机地宣传,散发彩页,回答学生及家长所提出的有关职业教育的问题,逐步树立我校社会形象,以求到达良好的社会效果。利用收取到的各校供给的分流生名单,筛选出意向生,进行重点攻关,和学生及学生家长认真交换意见,推心置腹,屈膝长谈,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入学的机会。

四、招生存在问题及提议:

1、对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不高。

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重普高,轻职专,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读普高,考名校仍是许多家长和学生的执着追求,而念职专,学技术则成了“行为习惯差、文化基础差、家庭条件差”的“三差”学生的无奈选择,甚至一些职专学生连自我都看不起自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转变观念有待我们的艰苦努力。

2、分流生比较集中。

招生前期要进行一个现状调查的问题:了解各院校的分流生及毕业生状况及其她们周边人口状况、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目标学校数量。

3、经过前期市场调研确定招生内线。

要安排内线人员及骨干力量深入进行宣传。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提高了自我的思想认识,吸取了往年的工作教训,并取得了相应的工作成果。我感觉招生是个良心活,咱们不能把学生带过来就什么都不管了,招生就像一个销售系统,我们能够把它分成是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也以所以我坚持这一原则,今年我所招来的学生都安心学习,都为了自我的梦想、目标而奋斗。总之,2020年的秋季我会更加努力的完成招生工作,使我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2020学校招生工作总结4我校主动响应上级关于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号召,按照_县教育局关于一中、职中招生工作的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目前招生工作仍在进行。现将招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年级主任、课堂领导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校长亲自召开了动员大会,相关领导、全体初三课堂领导和任课教师参加会议。把具体工作一一分配下去,做到了分工细化、职责明确。

二、提高认识,做好宣传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根据招生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了班子会,认真分析了一中、职中招生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把职中招生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第一职中招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为职中多招收几个学生,而是通过扩大招收宣传力度,招收更多的考取高中没有希望的学生到职中来,避免升学无望的学生大面积流向社会,成为低素质的社会劳动者。第二职中招生与_一中招生工作同样重要。为_一中输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很重要,这是我们普遍关注的任务。为职中输送学习成绩中等,甚至偏低的学生同样重要,因为这是为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的一大批学生找出路,这些学生通过继续学习对口知识,

进一步深造,提高专业技能,或者学好一技之长,毕业后就业。为社会、为张北造就更多的专业技术一线人才,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其意义重大。

(二)思路清晰,宣传到位。第一不遗余力的宣传职中招生政策。2020年上半年,学校首先召开了教职工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口径,要求不仅9年级教师要做好毕业学生分流工作,其他年级教师要针对自己所教学生实际状况,尤其是有辍学苗头的学生更要提前进入招生阶段,即鼓励7—8年级个别学生提前进入职教中心学习。学校累计召开课堂领导会议4次,召开学生大会3次,广泛宣传职中招生政策,要求领导小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吃透政策,让全体学生明白政策,明确职中招生工作涉及到成百上千个学生家庭,涉及到成百上千名学生的就业和前途。其实搞好职中招生工作本身就是在落实一项惠民政策。

尤其是招生优惠政策必须宣传到位,做好宣传是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的前提条件。其次不遗余力的宣传职中的硬件设备。职中自从新迁校址后,学校硬件设备得到大力改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设备先进,整个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文明优雅。这些硬件设备,通过广泛宣传,得到了学生和父母的认可,为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再次不遗余力的宣传职中的师资队伍和发展前景。

这几年职中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对此,我校向有意前往职中就读的学生和父母做了广泛宣传。因为拥有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职中教育发展形式一片大好,上级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技

术教育,县委、政府大力扶持职业技术教育,将来职中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最后不遗余力的宣传学校为学生开辟的就业门路。以身边的实例,做的范本,广泛宣传职中为学生开辟的就业路径。因为学生和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就业前景,就业前景好,才可以吸引大批的初中毕业生来职中就读。

三、布置工作,措施得力

一是及早动手,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为学生分流奠定思想基础。二是做好防控工作。第一是防。防止学生辍学,防止外来学校招生。第二是卡。层层设卡,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外校推荐学生,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散发外校招生简章,任何人不得做学生父母工作。第三是阻和拒。外校来招生,教师要阻止和拒绝,领导更要阻止和拒绝。三是向父母发放宣传材料。给父母发放了《致父母的一封信》,信中细致讲述了职中招生政策及其优惠政策,更大程度取得与父母的联系。四是课堂领导、任课教师做好家访工作。学校委托课堂领导、任课教师亲自到学生家里做宣传动员工作,力求取得效果。中考前主动做好优等生与_一中的签约工作,防止优等生外流;中考分数等第公布之后,x等第、_上等第学生课堂领导与学生人人见面,人人谈话,动员学生到_一中就读。等第学生学校不仅为职教中心提供最新的学生联系信息,7月初课堂领导还协助职教中心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中进行家访,效果优良。通过这些办法,争取更多学生到职中就读。

四、制定制度,充分激励

一是制定职中招生奖惩制度。在制定教学成绩奖励办法的同时,明确制定了一中、职中招生奖励办法,给初三各班制定了每招生任务,按照任务完成情况落实教学成绩奖励办法。

二是招生效果与年终考核挂钩。把招生工作作为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之一,写入教师年终考评细则,把每一位教师的招生工作绩效作为该教师评优选模的硬性条件。通过这些办法,我校职中招生工作取得了优良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完成一中、职中招生任务,为办好三中教育、办好高中教育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20学校招生工作总结52020年招生工作当中,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要点,开拓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其他形式学历教育为辅的办学思路。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和精心筹划下,在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下,2019年招生工作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现就我校2019年招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总结如下:

一、2019年取得的成绩

2019年我校新招各类新生x人,圆满完成了学校年初确定的x人的目标,与去年相比(20_招新生x人),增长了x人,增长率为x%。2020年的目标为x人。增长率为x%。

二、2019年的招生工作措施

1.领导重视,思想统一。

生源是办学的基础,没有生源学校办学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校继续实行了校长、书记“一把手”工程,并由副校长协助校长加强招生工作力度。学校始终把招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求全校教职工积极支持电大的招生工作。_校长多次主持招生工作会议,制定招生工作方案、指导宣传计划的实施和落实;灵活运用招生政策,即时调整招生奖励力度,检查招生进展情况。

2.科学调研,开拓生源,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调研,认真做好生源预测,为完成招生计划提供保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学历的提高、知识结构的更新对于各行各业的从来人员来说势在必行。2019年招生工作结束后,通过对新生各方面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以下行业是2019年招生重点突破的行业:卫生系统—护理学、药学专业、教育系统—学前教育专业、建筑行业—建筑施工和工程造价专业、管理理类、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专业。通过对今年招生情况统计分析,以上各行业生源丰富,并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1)近三年招生专业分析

专科:

呈上升趋势的有:会计学、建筑施工、工程造价、护理学、市场营销。

较稳定并有潜力可挖的有: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法学、药学、水利水电、物流管理、数控技术。

本科:

呈上升趋势的有:会计、土木、学前、行政、护理。

较稳定并有潜力可挖的有:工商管理、法学、汉语、机械。

(2)有针对性地深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各部门的从业人员的学历情况,为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宣传提供可靠依据。

3.立体渗透,扩大宣传。

(1)依托媒体进行宣传:开展我为春招献一计活动,共收到x人的金点子;由校领导带四个组到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招生宣传x天;印简章x份;报纸投递x份;_电视台宣传x天;_报宣传:开放教育,每周两次。共计:x期;_网招生宣传x天;_宣传牌;行政服务中心LED宣示牌和门前固定宣传牌宣传;出租车宣传共计x次x天;_报上宣传一周。

(2)发挥_学员的作用,扩大宣传。在籍学员的宣传才是真正信得过的宣传,其效果和影响力不可低估。

(3)注重服务,以人为本。对于前来咨询和报名的新老学员给以热情的接待和周到的服务,使他们留下良好的印象。

4.及时总结,提出重点。

招生工作结束后,为总结招生工作经验,招生办工作人员对招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分析,找出生源所在行业及生源新的增长点,同时找出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以后招生工作的重点。

三、2019年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专业发展不协调。

虽然今年招的人数较多,但有些专业人数明显偏少,个别专业甚至连开班都很勉强,甚至不能开班。比如开放专科的数控专业,只招收了x名新生,这与我区比较兴旺的机械行业以及各中等职业学校大量机械专业的毕业生极不成比例,从中显示,招生中的市场还是存在的,但我们的宣传未到位,今后应该做为招生工作的重点进行宣传。

2.面对面宣传不到位。

虽然学校采取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那只是面上的,还是只有深入到人群中面对面的宣传才最有影响力,才最深入人心。

3.抢夺他人生源不理亏。

学校三令五申强调不抢夺他人生源,招生与做人一样要理直气壮,学生来报名首先问清学生与哪位老师联系没有,如已联系,应主动帮学生联系该教师,不要与学生说在哪里报名都一样等这类话。

4.优惠学费不心痛。

学校设置的招生费是招生老师的宣传、车旅、生活接待费等,相当于是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学校每年仅这一笔费用就高达x多万,但有个别招生老师为了抢夺他人已联系的生源不惜少重金来达到目的,这样做看似学校没有损失,其实不然,如果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招生费多少,今后更难开展招生工作。如果遇到较多的集体生源实在要少的话,应该假装请示学校再给优惠。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