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管理论文实用13篇

本土化管理论文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1

发展中国家的电影生产者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在国际上取得骄人战绩的影片,在国内却不被接受,全球化成功的同时是本土化失败。从早期那些被普遍认为是拍摄中国人最丑陋的一面以满足西方人的猎奇心理的获奖影片,到最近已经是好莱坞导演的李安拍摄的、国外普遍认为是中国武侠电影、国内却称之为东方版《理智与情感》的《卧虎藏龙》,很少有影片能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求得一个皆大欢喜的平衡点。《卧虎藏龙》被指责为丧失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成为“全球文化是被西方统治的文化”、“本土文化会被西方文化同化”观点的又一佐证;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互动,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动脉,有学者甚至提出“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以体现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缺乏“全球本土化”的有效佐证。对好莱坞来说,本土化和全球化是统一的;对其他国家来说,这一事实正意味着本土化与全球化是对立的。尽管一些真正体现本土文化内涵的影片,如李安早期的《喜宴》、《饮食男女》,成功进入了欧美精英文化圈,但与大众文化几乎绝缘,即使在国内也是如此。好莱坞的模式实际上包含了一切有助于流行、有助于大众消费的要素,除了技术上和情节上,更重要的是在价值观上,极其注重迎合观众心理,突出表现那些人性中共有的东西,如浪漫、亲情、英雄主义,等等。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李安早期的“父权三部曲”无法在西方引发共鸣,而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将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阐释为荣耀门楣、追求自我和适度的女性主义。

用以上要素来考察国产新片《刮痧》,不难找到这部被迪斯尼等片商称为非常“好莱坞化”的影片在国内仍能以“主旋律”身份登场、又取得良好票房的理由。在展开分析之前,本文将对影片内容做一简介,然后再一一解读其中包含的文化要素,力图借助内容分析,对影片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方面所做的努力进行探讨。当然,不同观众对于同一影片会有不同解读,本文的分析仅是一家之言,目的不在于褒贬任何影片,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借助对电影内容及其市场运作的结果,探讨不容回避的、受巨大的商业利润驱动的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

关于《刮痧》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的圣路易斯,在美国奋斗了八年的许大同,获得了年度行业大奖。在颁奖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此时,他的儿子丹尼斯却同美国上司昆兰的儿子发生争执,尽管许大同很爱丹尼斯,他还是当众打了自己的儿子。随后,丹尼斯闹肚子发烧,他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给孙子治病。一次意外事故后,刮痧留下的血痕引起儿童保护组织的关注。为保证父亲顺利拿到绿卡,许大同承担了给丹尼斯刮痧的责任,因而被控虐待儿童,最后被判剥夺监护权,禁止与儿子见面。为使儿子能留在家里得到妻子的照顾,许大同同意“分居”;老父亲决定回国。接连不断的打击使一个历经艰苦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平静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同时破碎的还有他们的美国梦。圣诞之夜,许大同思子心切,门卫却不准他进门,大同只好顺着公寓楼外的水管向位于十楼的家爬去。警车呼啸而至,大同险些坠落。幸好,老父亲临走前将真相告诉了昆兰,昆兰亲身试过刮痧后,与法官一起来到大同家宣布解禁令。关键时刻,昆兰拉起大同,一家人终于紧紧抱在一起。

好莱坞化及其公式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好莱坞化。好莱坞在多年的运作中早已形成一套几乎公式化的高效生产模式,稍具常识者都可以总结出其中若干要素:A、陷入重重困境的主人公竭尽所能,表达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愿望和抗争;B、围绕主线发生的感情纠葛(爱情、亲情、友情、对立);C、冲突或惊险场面、良好的节奏感、搞笑的小插曲……

《刮痧》的导演郑晓龙坦承自己的拍摄是有意“带点好莱坞化的”。《刮痧》也的确借鉴了不少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手法。比如冲突或惊险场面的设置,像法庭上的激烈辩论,许大同夫妇到医院接孩子时,记者的闪光灯闪成一片,大同夫妇被警察牢牢捉住以及片尾大同爬水管等场面,带有明显的好莱坞式风格。形式的好莱坞化无疑有助于全球观众对讯息的接受,进而才能谈到对影片内容的理解,文化产品全球化的目的才有实现的可能。本土文化如果想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得以生存,必须借鉴其他文化的经验。尽管好莱坞的模式备受有识之士诟病,但无论其角色光彩与否,它在全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文化产品生产方面的经验也使其他文化模式望尘莫及。

但《刮痧》如果仅仅局限于在具体手法上一味模仿,也就不值得笔者花费笔墨分析了。透过好莱坞化的戏剧包装,《刮痧》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讨论了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即文化冲突与沟通。应该说这是一个处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要关心的问题。因而影片外的“刮痧”本身,也成为分析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的典型的例子。

法律的异化

毫无疑问,美国是个典型的法制化的国家,打官司几乎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严格而繁琐的法律程序在制度层面上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行,但有时也会因对法律真实的追求造成对现实真实的异化。近几年不少好莱坞大片都以这种异化为重要内容,包括近期同是取材于现实的《惊爆内幕》、《永不妥协》。而当“打官司”这件事发生在《刮痧》中显然从未尝过当“被告人”滋味的中国移民许大同夫妇身上,物化的法律程度与人的父子真情发生碰撞时,矛盾冲突显得格外激烈。尽管《刮痧》海外票房如何仍是未知数,但从好莱坞以往影片对法律异化问题的兴趣来看,这是一个具有良好操作性的载体。

[page_break]

文化冲突

《刮痧》的导演郑晓龙数年前曾执导《北京人在纽约》,在谈及拍摄《刮痧》的最初动机时,郑晓龙认为,《北京人在纽约》描述的是移民初到美国的艰辛,是在生存层面上做文章,“但却缺乏对于不同文化碰撞的较为深刻的描述与剖析”,“后来再拍片子,就要去往深层次挖掘,实际上生活当中也是如此。那些年去国外的一些人……在学有所成,或工作有所成就的同时,仍然面对文化的困惑”。

为了表现文化冲突,郑晓龙把拍摄地点选在了“以居民的顽固著称的密苏里州”,而不是自己熟悉的纽约或影视人才集中的洛杉矶,因为这两个城市“太国际化”,“根本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文化,在美国人眼中他们什么都不是”。其潜台词是,真正代表美国本土文化的地方,对外来文化是排斥的。而这也恰恰证明所谓的“文化冲突”绝不仅仅是外来文化者的主观感受,具体到《刮痧》这部影片,不仅中国本土观众会关注文化冲突这个主题,美国本土居民因其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感,也会对其有兴趣。

不仅如此。许大同夫妇的难题不仅仅是中国人在美国才会遇到,几乎任何背井离乡者都会面临文化背景相异的挑战: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城市……这是一个容易被各种文化观众理解的主题,从这个角度说,以反映文化冲突为主题是《刮痧》包含的又一个全球化的要素。

有冲突就必然有沟通与融合,影片中对沟通的处理是非常简单和戏剧化的,影片之外的一些小插曲倒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据郑晓龙介绍,尽管影片的英文名字叫《TREATMENT》(治疗),但在美国放映的时候,没有人叫它的英文名字,而是直称“刮痧”,当地报纸都说这是一个新的词汇。语言是文化的天然屏障,不同语言的背后是不同文化者不同的思维方式乃至生存哲学。词汇的流动是文化转换中的重要现象:“刮痧”如果能如“饺子”一样成为西方文化中的又一来自东方的外来词汇,则证明如方式得当,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完全可以进入强势文化,进而使地区的变成全球的——同时,对其他地区来说,这一过程也意味着外国的变成当地的。

当然,影片对文化冲突的处理仍很浅显,缺少深度的文化思辨与批判色彩,过于偶然和突然的峰回路转是《刮痧》批评者的主要理由,但传世之作与好莱坞的确是两条路线,全球化的原则之一是“简单”,以便让最大多数的观众接受。

亲情

《刮痧》中的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教子”这件事上,尽管东西方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但父子之间的亲情是相同的。文化冲突毕竟是一个深层次的理性问题,要想调动观众感同身受的感性思维,还是要选择恰当的角度。而对美好亲情的向往与祝福、对家庭子女的责任感是人性中共通的,是“普遍的”和“感性的”。尽管许大同爱儿子的表现方式是东方式的,但父子分离的思念,大同面临儿子被夺走时的愤怒、焦虑及努力是任何文化的观众都能读懂的。

据截至2001年3月19日的资料显示,《刮痧》在二轮放映后,全国票房有望突破1300万。海外发行的情况尚不可知。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刮痧》虽然讲的是中国人的故事,但包含诸多全球化的要素。从国内现有评论看,褒大大多于贬,并未因为全球化触犯本土观众。因而可以看作是文化产品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尝试。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这种尝试值得肯定,其中得失也值得我们三思。

参考文献

陈韬文:《文化转移: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全球化》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2

在欧美,人们早已经习惯于文件中心提供的各种服务, 目前 关注的是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文件中心档案馆化等新情况对现有文件中心的管理 方法 和管理模式带来的新挑战;而在我国,文件中心仍未得到推广和普及,原因在于许多人认为文件中心的诸多优势都是在国外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由于中外国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担心文件中心在移植 中国 的过程中会出现南桔北枳的结果。笔者认为,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但踯躅不前也不可取,关键是要作好文件中心的“本土化”工作。 所谓的“本土化”localization,是指将外来事物根据本土 社会 特有的环境加以改造,使之有机地纳入本土社会,并使它的合理性最终成为本土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所谓“文件中心的本土化”,是指从国情出发,对文件中心从 理论 到实践都加以合理改造,发掘其内在的合理性,使其与中国现有的档案事业系统以及社会大环境相融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对于外来事物,如果原封不动地移植,势必会与本土原有的文化产生冲突而难以生存;如果完全摧毁本土文化另起炉灶也是不实际的。而事实上,任何社会的本土文化都有一定的吸纳能力,如:四大发明是在中国产生的,但外国人却最先利用火药造成了坚船利炮,同样,文件中心要在中国“移植”成功,使之本土化是关键。 一、对文件中心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许多人在论述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时,言必称“生命周期理论”。当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过渡性档案机构存在的理论依据,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可以证明我国现行的档案室的合理性,作为从文件到档案的中间过渡性机构,既然都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非要舍档案室而取文件中心呢﹖理难服人,也难怪一些学者持保留态度。 文件中心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规模 经济 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 企业 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专业化分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比较雄厚的实力等内部因素引发的;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它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创造一些额外的公共收入,增加社会福利,从而产生效益。 目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调文件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是不是落伍了﹖他们指出,规模经济是 工业 经济 时代 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硬件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产品特性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主要是在软件的设计和系统的策划实施以及服务阶段产生的,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将被“系统经济理论”所代替。这些论断当然没错,但我国档案工作目前的现状是:从机关到企业,各个单位都建有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而全的结构更符合 自然 经济的特征。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看,各个单位形成的文档虽然 内容 不同,但它们的整理方法却是相似的,装具和各种设施也可以统一;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也出现了讲求效益的倾向,在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成为衡量各个部门绩效的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普遍承认档案资料整理和保存的重要性,但是单独设立档案室,投入的成本又太大,企业档案工作处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两难境地。还有,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 发展 ,许多单位建立了 计算 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部门怎样参与到整个机构的信息系统中,成为摆在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具备规模经济的特征,规模经济理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尚未过时。 二、对文件中心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保管形成单位不经常使用、但还不能作最后处置的文件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目前,文件中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部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有文件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文件中心设立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文件中心的设立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下设立专门的文件中心管理职能机构联邦文件中心司,受该司领导的文件中心有两类,共十五个。其中,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属于全国性的联邦文件中心,主要为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保管文件,提供服务;另外十三个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3

论文摘要:制度变迁有首造式制度变迁,也有跟进式制度变迁。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试点成功后随之跟进的。所以中西部地区属于跟进式制度变迁。但是中西部地区在跟进东部地区的制度时,在本土化改造方面做得不够。这就导致跟进制度的效益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要使跟进制度最大化的发挥预期作用,必须大力推进跟制度本土化。这必须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改造跟进制度,使之主动与本地制度环境相适应,另一方面,必须改造和调整本地的制度环境,使之与跟进制度兼容。 论文关键词:跟进制度 本土地化 制度环境 笔者将制度变迁分为首创式制度变迁和跟进式制度变迁。首创性制度变迁就是制度的完全创新,设计和安排的制度都是以前所没有的,是一种全新的制度。而跟进式制度变迁就是一个地区跟进另一地区的制度安排的过程,这种跟进可能正确的,也可能不正确的,本文假定跟进制度变迁是正确的跟进,即制度安排滞后的地区,跟进、模仿、移植其他地区已经安排好、并且已经成功制度的过程。这种制度安排活动,从全国来讲,或者从该制度整体上看,不是制度的创新,但是对跟进的地区来讲是一种制度创新,即用跟进制度替代旧制度。对于首创性制度变迁其创新的制度本身就是内生的,所以不存在所谓本土化的 问题 。但是跟进式制度变迁因为目标制度是移植过来的,具有外生性。所以跟进地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有把跟进制度本土化。这是跟进式制度变迁最重要的 内容 。 一、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内涵与程序 (一)跟进式制度本土化的内涵 向外地跟进制度并不是跟进式制度变迁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引进先进的制度,使其取代本地的落后的旧制度,最终实现跟进制度本地化。所以在跟进制度后,要将跟进制度本地化。所谓跟进制度本土化就是使跟进制度适应为跟进地区的微观主体所接受,并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的过程。跟进制度的实质就 学习 、引进制度知识,就是制度变迁知识的本地化。所以跟进制度本地化是制度知识的本地化。具体来说本地化的涵义有三种: 1、使跟进制度为本地的微观主体所接受。跟进制度能否成功,取于能否为微观主体所接受。只要目标为微观主体接受,本土化就迈进了一大步。 2、使跟进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融为一体,成为地区制度的一部分。跟进制度能否本土化,最大的难关就是能否与非正式制度互相兼容,或者通过新制度来改造或者修正非正式制度,使之更好的为跟进制度服务。 3、跟进制度能够发挥制度设计的预期作用。跟进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跟进制度发生应有的作用。只有当跟进制度能够达到制度安排的预期作用。或者说跟进制度的效率达到了设计效率。就表示跟进制度已经完全本土化了。 (二)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原则 1、跟进制度本土化的拿来性。跟进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外地的先进的制度,既然是学习外地的制度,在制度安排上就必然把所跟进的制度拿过来,为我所用。当然拿过来,可以是整体拿过来,也可以是部分拿过来。不管是整体拿过来,还是部分拿过来,都必须要有原制度的精髓。只有把精髓拿过来,才能达到跟进的目的。所以跟进制度本土化,必须把跟进的制度的精髓引进来。汪丁丁认为,制度一定是“本地化”的,但是最终制度的本地化,并不意味着制度知识必须本地的。他的意思是制度变迁必须立足于本地的具体的制度环境,但是并不表明制度知识也要本地的。他也主张制度知识是可以拿来的。 2、跟进制度本土化的超前性。跟进制度在进行本土化的安排时,既使是模仿也必须要考虑长远点,首先要对外地先进制度本身的 发展 进行充分的估计,以避免再次落后于外地先进制度;其次是要对制度本身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这些 分析 预测就能使跟进制度保持一定的超前性。 3、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动态性。跟进制度本土化时,不能只对最先跟的模式进行本土化,还要不断的观察外地类似制度的发展状况,及时的外地发展状况融进跟进制度,一起进行本土化。 4、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如果仅仅是把跟进制度原样的模仿。这不是跟进式制度变迁的目的。跟进制度是为了学习、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跨跃。所以跟进制度本土化的还必须对跟进制度进行再创新、再发展,使跟进制度不仅仅能够跟上外地制度创新的步伐,而且还有可能超跃跟进的目标制度。 5、跟进制度本土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4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 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02)[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著苏晓燕等译,2003,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01,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00,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l,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01,透视浦东思索浦东[M],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巧.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J],财贸经济;

18.马风光,2001(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03(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21.谭术魁彭补拙,2003(l),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J],中国房地产;

22.谭刚,2001(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一一《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

23.董坷,1999(3),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下的城市土地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

24.张文彪,2002(8),美国的土地管理及其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5.魏景明,2002(11),美国的土地管理与利用[J],中国土地;

26.束雷,2002(2),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

27.王国强,2002(4),中日土地利用管理比较研究[J1,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8.欧阳安蛟,2001(4),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9.万曾炜,1997(2),论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J1,上海经济研究;

30.万曾炜,1997(l),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分析[J],浦东开发;

31,徐永倡等,1997(8),切实加强浦东新区土地的宏观管理[J],浦东开发;

32,芒棘,1997(9),完善新区土地市场体系浦东实施土地租赁办法[J1,浦东开发;

33.陶建强,1998(l),土地开发模式与浦东新区的形成和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

34.钱芝平,1998(3),加强浦东新区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管理的建议[J1,浦东开发;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指出文章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介绍与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介绍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与手段。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手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其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介绍国外经验。其中,市场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日、加等国土地交易的制度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调控主要从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购储备制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做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做法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启示,即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调控系统。论文的第四、五、六章是文章的重点,第四章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在介绍周口地区土地调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土地资源管理调控存在的问题。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在构建周口地区上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分析其构成要素、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周口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3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1.3论文的思路结构与创新之处

1.3.1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1.3.2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调控系统

2.1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产权理论

2.1.2地租地价理论

2.1.3土地市场理论

2.1.4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1.5公共政策理论

2.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系统及手段

2.2.1市场机制

2.2.2政府调控

2.2.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2.4公众参与

第三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国际经验

3.1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国际经验

3.1.1国外实施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实践

3.1.2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调控机制的启示

3.2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国际经验.

3.2.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国际经验

3.2.2土地征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

3.2.3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政府调控土地资源的启示

第四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4.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2.1农业用地迅速减少

4.2.2可预征地空间减小

4.2.3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很快

4.2.4土地闲置量较大...

4.2.5土地批租总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4.2.6土地批租方式出现多样化

第五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

5.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5.1.1地区管理系统

5.1.2开发公司管理系统

5.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5.2.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5.2.2土地调控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

第六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与措施

6.1构建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管理模式

6.1.1周口地区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型的选择

6.1.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目标函数

6.1.3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优化方案

6.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创新..

6.2.1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6.2.2根据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土地功能分区

6.2.3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机制

6.2.4逐步实现全部土地有偿使用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镇建设及其土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城镇化中选择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回顾了伴随我国城镇发展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历史演进。论文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城镇建设中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概括了其特征,探讨了城镇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与方向,并尝试对其成因作出论证。最后,文章立足土地管理实践,以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的学理性对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是一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分配有效的土地资源,使其在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其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应,实现优地优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调控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是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公众建议和意见反馈影响政府政策而修正市场失灵,促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实现垄断,无法有力地调控市场供需,同时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既无法保障政府政策、规划等的贯彻与落实,又无法有效地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公众参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参与既没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明确和保障,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因此,我国土地资源调控的优化还在于政府职能的完善,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既保障政府的调控,又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创造平台,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的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三种机制的作用程度,使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概括出来的,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深化。并且,一个成熟的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还是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是其补充,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只是对市场的微调,不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

目前,周口新区实行的是新区政府和开发公司二级土地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政府形式土地基础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级市场调控乏力,二级市场存量过大,土地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性作用,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优化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有限,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尚不深入,有的措施还缺乏可操作性,对各种调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土地市场的变化也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且由于数据有限,周口新区还没有建立地价指数等原因,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的分析和提出的管理措施还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今后随着对实践的了解和知识的深化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弥补以上不足。

三、研究基础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基础

本人自1990年开始一直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各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曾担周口市淮阳县的镇长和党委书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过深入的研究,对农业区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了解透彻,因而有能力完成该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进度安排 论题前期准备30天。

相关文献资料论证查阅、国家和地方政府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借鉴、分析,制订出论题研究方案。

论题调研实施150天。

社会调研展开,调研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归类卡片制作、确立本论阐述内容构架构思。 论题写作形成150天。

调研报告―――提炼形成论题初稿―――立论观点、内容座谈考证修正、正式文本形成。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是作者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总结与深化,形成了本文的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5

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培养目标;再定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早于1956年创办于东北农学院,目前全国将近90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该专业[1].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背景十分复杂,但综合来看,各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由下列相关专业所形成[2G3]:(1)农林院校:是在原土壤学和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它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诞生背景非常相似;(2)师范院校:是在原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3)理工院校:在原来测绘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4)综合类院校:多数是在原有的人文社科相关学科背景基础上成立的.近年来,随着国土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土地管理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党的十后,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呈现3种新常态:首先是适应经济规律,国土资源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死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其次是要适应自然规律,坚持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益”的要求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发挥用途管制对城镇发展空间和建设用地边界的管控作用,真正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助推城镇化;再次是适应社会规律,坚持最人性化的资源民生制度,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常态下,国土资源管理对专业人才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技术实践上均提出了更高要求.(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宅基地改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等土地新政,要求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耕地保护、土地征收、土地生态保护、土地法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国土资源管理要求日益精细化,对专业人才的技术与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高.随着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金土工程”、“一张图工程”等项目的展开,对数据库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工程管理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2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道路不同,各具特色,但面临的主要问题基本相似,以江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和大多数农林院校一样,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原有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创建于1987年,属江西省第一个创建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直归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也是如此.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考虑到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对工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这就说明土地资源管理并非纯管理学学科,而是兼有工学学科的性质[5G6].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部分的师资是从原来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等)转过来的,受学科背景、师资条件等限制,学校学科定位没有跟上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近几年来的培养方案修订出现了培养目标定位是属管理人才还是工程技术人才的摇摆状态,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修改频繁.并且也受到近年来高校重基础研究、轻技术实践的大环境影响,师资力量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即主要是从行政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土地问题,和其他综合类院校一样,走公共管理的道路,导致专业发展方向偏离农林背景的正常轨道,专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2.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越来越严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订单式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由于农林院校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越来越严重.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或中介单位、研究部门.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2008年前,学生就业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大约占52%,其次是企业或中介单位,大约占30%.在研究部门(含考取研究生)的比率在18%左右;2009年后,就业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集中表现在企业或中介单位就业比率上升,大约在50%左右,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就业比率下降到30%左右,在研究部门(含考虑研究生)的比率变化不大,在20%左右.为进一步调查就业结构,笔者走访了江西省25个县(市、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下设事业单位,发现由于受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影响与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引进的人才有测绘、地理信息、法规、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等,专业呈多样化趋势,而引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有: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要求,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技能等.笔者调查了企业或中介单位的就业情况,发现大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都集中在土地规划、土地评估等传统方向,而在信息与工程等新兴专业方向的就业很少,主要反馈的问题是学生技术老旧,缺乏必要的信息与工程类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等.信息与工程类技术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用人需求,构成了就业的瓶颈.因为研究部门以基础研究为主,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目前以应用为主,这可能是多年来本专业在研究部门就业一直不高,且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调查信息认为: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常态和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集中表现在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对信息科学、工程类知识的缺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3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再定位的思考

如何在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下,发展农林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3.1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在进行专业定位时,首先,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应该保持农林院校的专业背景,突出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背景的结合,重点解决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结合国土资源管理新常态的要求,拓宽知识面,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不动产登记、宅基地转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在相关的课程中应该加入新元素,满足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对理论知识的要求[7G8].

3.2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既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也可授予工学学位,这就表明该学科具有2个学科的特征.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应该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将工程类学科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9G10].工程类的课程包括测绘学、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土地整治工程学、土地建筑工程概论等.在工程技术中,要突出农林院校的农林背景,走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道路,设置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修复(如矿山复垦)、山地水土保持技术等相关工程技术方向,以适应未来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11G12].

3.3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求要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更强的实践技能.可以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组建为技术技能类(3S技术、工程设计与管理技术)、理论基础类(耕地与保护、土地法规、土地景观生态)、实践类(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估评价、不动产登记、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工程等)等3个课程群,教学日历按照模块组织,集中教师资源、实验和实践资源,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3个课程群的关系如图1所示.实践这个课程群的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培养目标。

4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农林院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深入进行,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农林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起源于与之相关的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专业.农林院校如何在农林的背景下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后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能脱离地方农林院校的专业背景,但同时必须符合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常态,体现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综合理论与实践知识,构建科学研究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代富强,李斌.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7G138.

[2]刘昱,蒋瑶.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86G89.

[3]舒帮荣.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300G302.

[4]路振华.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4):133G135.

[5]文枫.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科教园地,2014,25(2):171G173.

[6]田毅,师学义,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3(4):55G58.

[7]蔡太义,黄会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人才培养改革,2013(10):33G34,68.

[8]张勇,韩志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以池州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33G37.

[9]王承武,王志强,赵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6):49G50,63.

[10]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37G38.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88-03

案例教学法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经典教学方法,成为提升学习者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哈佛大学的MBA案例教学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MBA教育与教学,还进一步延伸应用至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甚至拓展到中等专业教育层次,成为我国各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通行的、经典的“标准化”教学法。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完善适用于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现案例教学的分类化和分层化,创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局限与缺陷

在传统的MBA案例教学中,不乏精彩纷呈、经典优秀的案例。“高、大、精、深、宽”的系列化案例不仅为MBA学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的实践教学资源,还为案例教学参与者预设了极富挑战性的互动空间和创新创业平台。其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不在管理案例活动或结论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社会经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文化与特质,这种开放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宽广、管理经验老道的企业家们来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体现了案例教学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念。

而在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教育中照搬照套MBA案例教学法,并把这种案例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和方法,这显然有失偏颇。对缺乏社会历练、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匮乏的在校学生而言,那些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MBA案例让校园里的普通学生无所适从和难以适应。学习借鉴MBA案例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文化,把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定位于培养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立足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探索“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文件中,多次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列入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范畴。无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载体。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更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MBA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案例教学开发经历了从仿制化向本土化发展的过程。2001年,为推进本土化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组织全国50所高校200多名专家,编制了100个反映我国新兴企业的教学案例,出版了中国首部案例本土化教材《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并入选当年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通用教材。

基于对本土化案例的理论概念、定义边界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加之参与本土化案例教学项目的高校多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此,我国的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多地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也定位于中高端工商管理岗位。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称其为MBA案例教学的“国产化”,即把美国MBA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引入国内,继续瞄准高端目标,培养我国中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这种所谓的本土化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同样难以满足大多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难以彰显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三)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真正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应立足于地方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把人才培养定位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更应该是那些与案例教学参与者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地方性企业。由于学习研讨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关联性和亲和性,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体验性。特别是案例企业与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存在多方面的关联,可以不断激发案例教学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实现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对身边的事有启发、对熟悉的事感兴趣、对关注的事想讨论、对本土的企业想帮忙”的情景式、亲和性案例教学模式。

此外,本土化案例教学还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实现“边学习、边实践、边体验”的渗透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企业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观察、体验和研讨。

2.本土化案例教学实践。多年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承担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教学任务。为提高经营管理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主编出版了三部广西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教材,收集了包括南南铝业、柳州两面针、玉柴股份、利客隆超市、明阳生化、柳工股份等150多家广西本土企业案例,提出了“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法”。

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学员们一边宣讲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一边学习、比较自己企业与同学企业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组织方面,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深入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学员们不仅在培训期间学习研讨案例,还关注案例教学的事前背景调研、事中情景再现、事后案例追踪等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然关注案例教学的后续情况。通过对案例持续的、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分析,达到了反馈案例教学成果、验证本土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为提升广西本土化企业管理案例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还直接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了自身管理,提高了案例教学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本土化案例教学无论在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环节,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案例质量有待提升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无论是案例的数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深层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法中,虽然搜集、整理、完善、编辑和出版的案例达到150多个,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分布不均匀、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在案例质量方面,由于案例编写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实践,编写的案例不同程度存在“虚、大、假、空”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专业师资匮乏,案例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而后者强调理论性、单向性和知识性。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以学为主,往往采取“启发性”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阅历与经验,在实施案例教学中,简单机械地从“阅读案例”到“分析案例”,而不是系统生动地从“感受案例”到“剖析案例”。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其“实践性”的属性,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案例教学组织涣散,学生缺乏热情,教学互动性差

学生就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思考讨论、观摩评析、互动参与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但学生仅凭教师对案例单调平淡的书面陈述,很难激发对企业案例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生对案例缺乏直观感性认知,也难以在短期内融入案例的情景当中。因此,简单粗暴式的案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对案例涉及的人和事,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和组织内容等缺乏事前的预判和考量。因此,在进行案例互动讨论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说不中要点,言之无物,教学互动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教学手段方法简单,案例教学载体单调,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

如何将企业生动鲜活的经营管理案例展现出来,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展示和互联网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形式,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途径,借助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立体化传播手段获得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在现阶段的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通过“看文字、读案例”的单一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共鸣。鲜活生动的案例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教,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原有的教学魅力和实践优势。

三、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手段。而校企合作共建本土化企业案例库,共同推进本土化案例教学创新与改革,是企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合作模式。案例库建立与案例教学实施,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案例库项目建设作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本土化案例库项目建设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不断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深化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本土化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

(二)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是关键。要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深入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断挖掘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亮点、管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根据企业特色和亮点,确定企业案例编写的主题和线索,搜集整理本土化案例教材相关的各类数据和素材,并让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参与本土化案例的调研编写工作。第三,根据企业实践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让任课教师讲授自己亲自调研、亲自编写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四,为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企业观摩学习、案例企业的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延伸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第五,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三)丰富本土化案例展示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关注度,教学案例展示的手段载体、方式方法非常关键。传统的文字阅览、案例导读等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要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化传播途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化案例手段,全面生动还原案例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生动场景。包括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案例音视频、相关新闻报道、图像动画、企业现场观摩、企业家对话、岗位实习实训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案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此外,案例教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关注、好友圈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延伸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本土化案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作为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参与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总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仿真性、情景化案例场景,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本土化案例教学由单纯的事中案例讲授环节,拓展延伸到案例活动的事前调研环节和事后分析追踪环节,实现全程化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对事件的简单回顾和叙述,而是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调研,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学生可以在提供的案例素材中找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找问题,还可以到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和关键。其次,要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确认与衡量。最后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工作座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组织、宣传、沟通、协调、社交、表达、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本土案例教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色

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本土化企业,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也各不相同。企业案例教学表面上说的是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的精神。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各地域企业家的文化与传承。在中国的商业文明中,涌现了包括赋予浓厚地域特色的“晋商”“徽商”“浙商”“豫商”“粤商”等不同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模式。

因此,要积极推进广西本土化企业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探索挖掘、总结分析和凝练打磨广西企业经营管理特色和广西企业家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本土化企业文化,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精神。通过基于“桂商”文化为引领的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基础上,增加“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的新内涵,拓展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外延,凝练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土化企业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旭晖,廖晓明,陈建付. 工商管理案例本土化开发的困局和出路[J].企业导报,2010(12)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7

一、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局限与缺陷 

在传统的MBA案例教学中,不乏精彩纷呈、经典优秀的案例。“高、大、精、深、宽”的系列化案例不仅为MBA学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的实践教学资源,还为案例教学参与者预设了极富挑战性的互动空间和创新创业平台。其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不在管理案例活动或结论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社会经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文化与特质,这种开放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宽广、管理经验老道的企业家们来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体现了案例教学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念。 

而在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教育中照搬照套MBA案例教学法,并把这种案例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和方法,这显然有失偏颇。对缺乏社会历练、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匮乏的在校学生而言,那些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MBA案例让校园里的普通学生无所适从和难以适应。学习借鉴MBA案例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文化,把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定位于培养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立足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探索“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文件中,多次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列入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范畴。无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载体。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更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MBA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案例教学开发经历了从仿制化向本土化发展的过程。2001年,为推进本土化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组织全国50所高校200多名专家,编制了100个反映我国新兴企业的教学案例,出版了中国首部案例本土化教材《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并入选当年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通用教材。 

基于对本土化案例的理论概念、定义边界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加之参与本土化案例教学项目的高校多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此,我国的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多地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也定位于中高端工商管理岗位。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称其为MBA案例教学的“国产化”,即把美国MBA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引入国内,继续瞄准高端目标,培养我国中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这种所谓的本土化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同样难以满足大多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难以彰显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三)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真正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应立足于地方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把人才培养定位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更应该是那些与案例教学参与者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地方性企业。由于学习研讨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关联性和亲和性,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体验性。特别是案例企业与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存在多方面的关联,可以不断激发案例教学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实现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对身边的事有启发、对熟悉的事感兴趣、对关注的事想讨论、对本土的企业想帮忙”的情景式、亲和性案例教学模式。 

此外,本土化案例教学还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实现“边学习、边实践、边体验”的渗透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企业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观察、体验和研讨。 

2.本土化案例教学实践。多年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承担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教学任务。为提高经营管理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主编出版了三部广西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教材,收集了包括南南铝业、柳州两面针、玉柴股份、利客隆超市、明阳生化、柳工股份等150多家广西本土企业案例,提出了“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法”。

  

       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学员们一边宣讲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一边学习、比较自己企业与同学企业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组织方面,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深入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学员们不仅在培训期间学习研讨案例,还关注案例教学的事前背景调研、事中情景再现、事后案例追踪等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然关注案例教学的后续情况。通过对案例持续的、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分析,达到了反馈案例教学成果、验证本土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为提升广西本土化企业管理案例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还直接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了自身管理,提高了案例教学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本土化案例教学无论在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环节,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案例质量有待提升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无论是案例的数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深层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法中,虽然搜集、整理、完善、编辑和出版的案例达到150多个,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分布不均匀、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在案例质量方面,由于案例编写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实践,编写的案例不同程度存在“虚、大、假、空”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专业师资匮乏,案例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而后者强调理论性、单向性和知识性。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以学为主,往往采取“启发性”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阅历与经验,在实施案例教学中,简单机械地从“阅读案例”到“分析案例”,而不是系统生动地从“感受案例”到“剖析案例”。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其“实践性”的属性,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案例教学组织涣散,学生缺乏热情,教学互动性差 

学生就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思考讨论、观摩评析、互动参与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但学生仅凭教师对案例单调平淡的书面陈述,很难激发对企业案例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生对案例缺乏直观感性认知,也难以在短期内融入案例的情景当中。因此,简单粗暴式的案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对案例涉及的人和事,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和组织内容等缺乏事前的预判和考量。因此,在进行案例互动讨论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说不中要点,言之无物,教学互动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教学手段方法简单,案例教学载体单调,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 

如何将企业生动鲜活的经营管理案例展现出来,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展示和互联网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形式,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途径,借助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立体化传播手段获得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在现阶段的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通过“看文字、读案例”的单一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共鸣。鲜活生动的案例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教,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原有的教学魅力和实践优势。 

三、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手段。而校企合作共建本土化企业案例库,共同推进本土化案例教学创新与改革,是企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合作模式。案例库建立与案例教学实施,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案例库项目建设作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本土化案例库项目建设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不断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深化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本土化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 

(二)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是关键。要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深入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断挖掘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亮点、管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根据企业特色和亮点,确定企业案例编写的主题和线索,搜集整理本土化案例教材相关的各类数据和素材,并让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参与本土化案例的调研编写工作。第三,根据企业实践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让任课教师讲授自己亲自调研、亲自编写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四,为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企业观摩学习、案例企业的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延伸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第五,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三)丰富本土化案例展示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关注度,教学案例展示的手段载体、方式方法非常关键。传统的文字阅览、案例导读等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要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化传播途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化案例手段,全面生动还原案例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生动场景。包括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案例音视频、相关新闻报道、图像动画、企业现场观摩、企业家对话、岗位实习实训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案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此外,案例教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关注、好友圈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延伸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本土化案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作为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参与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总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仿真性、情景化案例场景,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本土化案例教学由单纯的事中案例讲授环节,拓展延伸到案例活动的事前调研环节和事后分析追踪环节,实现全程化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对事件的简单回顾和叙述,而是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调研,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学生可以在提供的案例素材中找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找问题,还可以到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和关键。其次,要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确认与衡量。最后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工作座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组织、宣传、沟通、协调、社交、表达、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本土案例教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色 

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本土化企业,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也各不相同。企业案例教学表面上说的是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的精神。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各地域企业家的文化与传承。在中国的商业文明中,涌现了包括赋予浓厚地域特色的“晋商”“徽商”“浙商”“豫商”“粤商”等不同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模式。 

因此,要积极推进广西本土化企业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探索挖掘、总结分析和凝练打磨广西企业经营管理特色和广西企业家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本土化企业文化,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精神。通过基于“桂商”文化为引领的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基础上,增加“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的新内涵,拓展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外延,凝练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土化企业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8

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将面临着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和利用,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多层次的要求。

(一)厚基础人才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涉及到土地的测量、规划、评估和管理。实际工作中,土地资源管理要牵涉到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以及农林部门,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对我国的地理状况有大致的了解。每一寸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因此对当地城市的经济情况要有一定了解。总体来说,土地资源是一个需要较大知识量、涉及范围广、应对多种角色的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理论与应用型于一体的学科,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土地进行测量,用真实有效的数据作为开发的依据,通过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管理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要拥有土地测量设备、计算机分析技术、CAD制图技术、地籍管理信息化等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三)管理型人才需求

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型人才,所懂得的知识必须是全面的,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导向,对土地资源进行严格管理。目前,国家急需土地资源高级管理型人才,从事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

目前,全国共有50多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本科学位和硕士研究为主。其中,如图1综合高等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占100%;农林院校总数最多,占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42%,其硕士学位授予仅其次于综合院校占67%;理工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占45%,本科学位授予占55%,硕士与本科专业开设比例相对持平,而博士学位授予点为零;文史师范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本科教学为主,专业开设占78%。

由表1得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量有很强的要求,其至少是本科以上学位;农林院校比理科院校更重视土地资源的发展,所开设的专业更具有针对性。

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明确学科的定位

部分高校对学科认识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将土地资源管理设置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下属专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比较狭隘,忽视了它是兼管理学与工学学科于一体的专业;2、部分学生认为土地资源就业方向是地方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或农林部门等,进入门槛高,需要很强的人际关系和专业实力,导致一些学生学术研究积极性不高。

(二)未形成统一课程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虽不同,但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叠的部门,例如在《土地资源学》中学习到的内容可能会重复出现在《土地管理学》或《土地资源学》课本上,甚至在《公共管理》课程上也会提到。很多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核标准不一样,也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整体教学质量都有待提高。

(三)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实验课程有:地籍测量、土地评估及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等,但很多的高等院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数理统计、测量与遥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主要还是与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土地资源管理要求教师需要懂得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很多教师都重理论轻实践技术,这是大多院校教学的通病。

四、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学科就业方向

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考取公务员,到地方国土局、规划局或农林部门去工作,也可以从事土地及房地产价格的评估与管理等工作。实践证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范围广、发展好、待遇高,是一份非常有社会竞争力的专业。

(二)形成学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牵涉的学科非常多,如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每一学科都自成体系,所涵盖的内容都值得深究。但由于师资力量缺乏,一些院校一个教师分担几门课程,每门课程穿插其他学科重复内容,这让很多学生搞不清每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无心做学术研究。因此,形成统一的、完善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保障学生认真做学问的基础。

(三)强化实践性的教学

目前,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置均偏向理论教学,实践的部分少之又少,这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大学生即将毕业时会非常迷茫,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到企业从事开发报建工作,不知道其工作流程;应聘土地及房地产评估师,不知道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论;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不知道如何使用土地测量设备,这些都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的原因。

五、结束语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为一体的学科,牵涉范围广,包含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数字印刷是一门偏应用型、交叉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印刷业务、数据库管理、网络印刷等业务中。作为一名本科院校数字印刷专业的学生,要对印刷和数字印刷的概念非常清晰,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是以满足企业对印刷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光,张悦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11,2(9):18-26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9

许多人在论述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时,言必称“生命周期理论”。当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过渡性档案机构存在的理论依据,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可以证明我国现行的档案室的合理性,作为从文件到档案的中间过渡性机构,既然都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非要舍档案室而取文件中心呢﹖理难服人,也难怪一些学者持保留态度。

文件中心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专业化分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比较雄厚的实力等内部因素引发的;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它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创造一些额外的公共收入,增加社会福利,从而产生效益。

目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调文件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是不是落伍了﹖他们指出,规模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硬件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产品特性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主要是在软件的设计和系统的策划实施以及服务阶段产生的,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将被“系统经济理论”所代替。这些论断当然没错,但我国档案工作目前的现状是:从机关到企业,各个单位都建有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而全的结构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征。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看,各个单位形成的文档虽然内容不同,但它们的整理方法却是相似的,装具和各种设施也可以统一;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也出现了讲求效益的倾向,在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成为衡量各个部门绩效的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普遍承认档案资料整理和保存的重要性,但是单独设立档案室,投入的成本又太大,企业档案工作处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两难境地。还有,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许多单位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部门怎样参与到整个机构的信息系统中,成为摆在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具备规模经济的特征,规模经济理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尚未过时。

二、对文件中心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保管形成单位不经常使用、但还不能作最后处置的文件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目前,文件中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部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有文件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文件中心设立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文件中心的设立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下设立专门的文件中心管理职能机构联邦文件中心司,受该司领导的文件中心有两类,共十五个。其中,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属于全国性的联邦文件中心,主要为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保管文件,提供服务;另外十三个文件中心属于地方性文件中心,分别负责所涵盖的若干个州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的文件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再来看看我国的档案工作。建国五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室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如果以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模式取缔已有的档案室,或在现有的档案室网的基础上再建一套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显然都是行不通的。80年代后期,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档案部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但应者寥寥,只是到了90年代后期,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一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才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如何进行定位,仍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机关联合档案室和商业性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是文件中心在中国本土化改造的产物。从名称到具体的职能,它们都应该与纯而又纯的文件中心有所区别。

机关联合档案室,是指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办公地点接近、档案资料容易集中整理和保存的政府机关的档案工作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档案文件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各方的权责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加以明确。永靖县文件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当然,在联合档案室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机关联合档案室的推广。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10

keyword:Localilzation;Documentarycenter;Operationpattern

前言

所谓的“本土化”localization,是指将外来事物根据本土社会特有的环境加以改造,使之有机地纳入本土社会,并使它的合理性最终成为本土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所谓“文件中心的本土化”,是指从国情出发,对文件中心从理论到实践都加以合理改造,发掘其内在的合理性,使其与中国现有的档案事业系统以及社会大环境相融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对于外来事物,如果原封不动地移植,势必会与本土原有的文化产生冲突而难以生存;如果完全摧毁本土文化另起炉灶也是不实际的。而事实上,任何社会的本土文化都有一定的吸纳能力,如:四大发明是在中国产生的,但外国人却最先利用火药造成了坚船利炮,同样,文件中心要在中国“移植”成功,使之本土化是关键。

一、对文件中心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文件中心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专业化分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比较雄厚的实力等内部因素引发的;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它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创造一些额外的公共收入,增加社会福利,从而产生效益。

许多人在论述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时,言必称“生命周期理论”。当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过渡性档案机构存在的理论依据,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可以证明我国现行的档案室的合理性,作为从文件到档案的中间过渡性机构,既然都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非要舍档案室而取文件中心呢﹖理难服人,也难怪一些学者持保留态度。

目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调文件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是不是落伍了﹖他们指出,规模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硬件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产品特性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主要是在软件的设计和系统的策划实施以及服务阶段产生的,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将被“系统经济理论”所代替。这些论断当然没错,但我国档案工作目前的现状是:从机关到企业,各个单位都建有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而全的结构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征。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看,各个单位形成的文档虽然内容不同.

二、对文件中心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保管形成单位不经常使用、但还不能作最后处置的文件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目前,文件中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部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有文件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文件中心设立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文件中心的设立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下设立专门的文件中心管理职能机构联邦文件中心司,受该司领导的文件中心有两类,共十五个。其中,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属于全国性的联邦文件中心,主要为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保管文件,提供服务;另外十三个文件中心属于地方性文件中心,分别负责所涵盖的若干个州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的文件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再来看看我国的档案工作。建国五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室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如果以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模式取缔已有的档案室,或在现有的档案室网的基础上再建一套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显然都是行不通的。80年代后期,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档案部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但应者寥寥,只是到了90年代后期,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一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才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如何进行定位,仍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机关联合档案室和商业性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是文件中心在中国本土化改造的产物。从名称到具体的职能,它们都应该与纯而又纯的文件中心有所区别。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11

许多人在论述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时,言必称“生命周期理论”。当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过渡性档案机构存在的理论依据,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可以证明我国现行的档案室的合理性,作为从文件到档案的中间过渡性机构,既然都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非要舍档案室而取文件中心呢﹖理难服人,也难怪一些学者持保留态度。

文件中心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专业化分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比较雄厚的实力等内部因素引发的;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它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创造一些额外的公共收入,增加社会福利,从而产生效益。

目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调文件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是不是落伍了﹖他们指出,规模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硬件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产品特性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主要是在软件的设计和系统的策划实施以及服务阶段产生的,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将被“系统经济理论”所代替。这些论断当然没错,但我国档案工作目前的现状是:从机关到企业,各个单位都建有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而全的结构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征。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看,各个单位形成的文档虽然内容不同,但它们的整理方法却是相似的,装具和各种设施也可以统一;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也出现了讲求效益的倾向,在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成为衡量各个部门绩效的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普遍承认档案资料整理和保存的重要性,但是单独设立档案室,投入的成本又太大,企业档案工作处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两难境地。还有,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许多单位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部门怎样参与到整个机构的信息系统中,成为摆在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具备规模经济的特征,规模经济理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尚未过时。

二、对文件中心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保管形成单位不经常使用、但还不能作最后处置的文件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目前,文件中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部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有文件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文件中心设立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文件中心的设立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下设立专门的文件中心管理职能机构联邦文件中心司,受该司领导的文件中心有两类,共十五个。其中,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属于全国性的联邦文件中心,主要为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保管文件,提供服务;另外十三个文件中心属于地方性文件中心,分别负责所涵盖的若干个州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的文件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再来看看我国的档案工作。建国五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室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如果以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模式取缔已有的档案室,或在现有的档案室网的基础上再建一套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显然都是行不通的。80年代后期,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档案部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但应者寥寥,只是到了90年代后期,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一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才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如何进行定位,仍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机关联合档案室和商业性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是文件中心在中国本土化改造的产物。从名称到具体的职能,它们都应该与纯而又纯的文件中心有所区别。

机关联合档案室,是指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办公地点接近、档案资料容易集中整理和保存的政府机关的档案工作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档案文件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各方的权责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加以明确。永靖县文件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当然,在联合档案室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机关联合档案室的推广。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12

许多人在论述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时,言必称“生命周期理论”。当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过渡性档案机构存在的理论依据,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可以证明我国现行的档案室的合理性,作为从文件到档案的中间过渡性机构,既然都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非要舍档案室而取文件中心呢﹖理难服人,也难怪一些学者持保留态度。

文件中心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专业化分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比较雄厚的实力等内部因素引发的;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它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创造一些额外的公共收入,增加社会福利,从而产生效益。

目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调文件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是不是落伍了﹖他们指出,规模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硬件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产品特性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主要是在软件的设计和系统的策划实施以及服务阶段产生的,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将被“系统经济理论”所代替。这些论断当然没错,但我国档案工作目前的现状是:从机关到企业,各个单位都建有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而全的结构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征。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看,各个单位形成的文档虽然内容不同,但它们的整理方法却是相似的,装具和各种设施也可以统一;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也出现了讲求效益的倾向,在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成为衡量各个部门绩效的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普遍承认档案资料整理和保存的重要性,但是单独设立档案室,投入的成本又太大,企业档案工作处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两难境地。还有,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许多单位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部门怎样参与到整个机构的信息系统中,成为摆在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具备规模经济的特征,规模经济理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尚未过时。

二、对文件中心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保管形成单位不经常使用、但还不能作最后处置的文件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目前,文件中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部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有文件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文件中心设立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文件中心的设立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下设立专门的文件中心管理职能机构联邦文件中心司,受该司领导的文件中心有两类,共十五个。其中,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属于全国性的联邦文件中心,主要为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保管文件,提供服务;另外十三个文件中心属于地方性文件中心,分别负责所涵盖的若干个州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的文件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再来看看我国的档案工作。建国五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室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如果以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模式取缔已有的档案室,或在现有的档案室网的基础上再建一套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显然都是行不通的。80年代后期,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档案部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但应者寥寥,只是到了90年代后期,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一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才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如何进行定位,仍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机关联合档案室和商业性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是文件中心在中国本土化改造的产物。从名称到具体的职能,它们都应该与纯而又纯的文件中心有所区别。

机关联合档案室,是指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办公地点接近、档案资料容易集中整理和保存的政府机关的档案工作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档案文件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各方的权责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加以明确。永靖县文件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当然,在联合档案室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机关联合档案室的推广。

本土化管理论文篇13

key word: localilzation; documentary center; operation pattern

前言

所谓的“本土化”?localization?,是指将外来事物根据本土社会特有的环境加以改造,使之有机地纳入本土社会,并使它的合理性最终成为本土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所谓“文件中心的本土化”,是指从国情出发,对文件中心从理论到实践都加以合理改造,发掘其内在的合理性,使其与中国现有的档案事业系统以及社会大环境相融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对于外来事物,如果原封不动地移植,势必会与本土原有的文化产生冲突而难以生存;如果完全摧毁本土文化另起炉灶也是不实际的。而事实上,任何社会的本土文化都有一定的吸纳能力,如:四大发明是在中国产生的,但外国人却最先利用火药造成了坚船利炮,同样,文件中心要在中国“移植”成功,使之本土化是关键。

一、对文件中心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文件中心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专业化分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比较雄厚的实力等内部因素引发的;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它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创造一些额外的公共收入,增加社会福利,从而产生效益。

许多人在论述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时,言必称“生命周期理论”。当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过渡性档案机构存在的理论依据,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可以证明我国现行的档案室的合理性,作为从文件到档案的中间过渡性机构,既然都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非要舍档案室而取文件中心呢?理难服人,也难怪一些学者持保留态度。

目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调文件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是不是落伍了?他们指出,规模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硬件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产品特性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主要是在软件的设计和系统的策划实施以及服务阶段产生的,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将被“系统经济理论”所代替。这些论断当然没错,但我国档案工作目前的现状是:从机关到企业,各个单位都建有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而全的结构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征。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看,各个单位形成的文档虽然内容不同.

二、对文件中心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保管形成单位不经常使用、但还不能作最后处置的文件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目前,文件中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部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有文件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文件中心设立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文件中心的设立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下设立专门的文件中心管理职能机构联邦文件中心司,受该司领导的文件中心有两类,共十五个。其中,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属于全国性的联邦文件中心,主要为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保管文件,提供服务;另外十三个文件中心属于地方性文件中心,分别负责所涵盖的若干个州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的文件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再来看看我国的档案工作。建国五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室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如果以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模式取缔已有的档案室,或在现有的档案室网的基础上再建一套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显然都是行不通的。80年代后期,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档案部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但应者寥寥,只是到了90年代后期,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一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才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如何进行定位,仍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机关联合档案室和商业性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是文件中心在中国本土化改造的产物。从名称到具体的职能,它们都应该与纯而又纯的文件中心有所区别。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