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本土音乐教育研究

摘要: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十分重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系统复杂,本文作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更多地关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高校音乐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实践建议,从而推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系统完善,为学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本土音乐教育研究

本土音乐教育研究:本土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发展

【摘要】

本土音乐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富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特性,凸显了当地语言、文化特征,是古代人民的智慧、意识结晶。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是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本文基于对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障碍作出分析和论述,就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高校作为教育的主战场,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因而,在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高校音乐教育优势巨大,将引领整个社会音乐发展格局。但是,事实上,很多高校音乐教育价值功能并未得到尽善尽美的发挥,在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障碍重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备受社会关注,并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障碍

本土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审美价值,对促进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缘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障碍重重,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淡薄。意识是行为的主导,为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奠定了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努力从未止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传承意识不断增强,但在方法择取上却有所欠缺。一方面,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将诸多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本土音乐文化相关资料整理、活动宣传上,却忽视了高校这一最直接、最广泛的传承基地。另一方面,由于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不受重视,部分高校更愿意将资源放置在专业教育上,对本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传承置之不理,导致此项工程建设障碍重重。

(二)师资不足。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主导者、实施者,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因素。以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师素质结构来看,其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认识甚少,相关专业知识匮乏,难以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发展引导服务,导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一再溃败”。有些高校对现行扩招形势认知不清,过度强调规模扩张,忽视了对自身教育承载力的理性考察,加之师资建设重视和投入不足,导致本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难以为继。另外,音乐教师对自身功能定位不清,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多以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一,进而影响了学生参与兴趣,即使具备一定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意识,但现实工作实效不尽如人意。

(三)教材单一。教材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依据。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各地拥有着十分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大量民歌、舞蹈、戏曲等为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提供了利好条件。但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却很少看到这些痕迹,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应用不足。单一化的教学教材显然不符合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同时也不能承担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任,其改革创新工作至关重要。这亟需教材编制人员深度探究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点,结合高校音乐教育需求,重新编制教学教材。而高校音乐教师,也需重新规划课程设置,丰富课堂内容。

二、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策略

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是未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音乐作为特殊的音乐门类,彰显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及审美情趣,对引导现代学生发展意义重大。作者结合上述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传承意识,是实现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的首要目标。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政府及高校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意识不断增长,其存在问题更多体现在观念层次上,缺乏对此项事业发展需求的理性分析。根据国家政策文件规定,“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新时期,政府部门不单单要重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工作,还应意识到高校发挥的阵地作用,制定一系列指导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政策,适度提高支持力度,引导改革传承与发展模式,转变高校教育观念。同时,高校也应积极配合和参与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主张音乐教育模式优化,致力于发挥阵地作用,从而引导社会意识,营造良好的支撑环境。在此过程中,高校要建立多元化实践机制,包括发展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凝聚各要素力量,推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迈向新的高潮。

(二)加强师资建设。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其发展始终离不开专业师资队伍的有力支撑。新时期,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要求高校必须要尽快加强师资数量及质量建设。具体而言,高校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综合评述自身教育承载力,适度扩张办学规模,同时按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善于通过多种途径补充教师人才,以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引导服务,夯实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人力资源基础。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引导其了解音乐教育发展形势及要求,及时丰富其理论知识涵养,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使之成为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实施者。为了较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高校还需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给予表现优异者适度奖励,分享成功经验,发挥榜样作用。

(三)优化内容设置。地方课程设置是架通国家课程与学校教育的桥梁,是传承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关键,更与促进学生发展息息相关。对此,世界知名教育家、音乐家柯达依、奥尔夫作出了表率。在由其编制的教学教材中,本土音乐占据着较大比重。对此,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有效经验,立足于地方语言及本土音乐,重新整合教学教材编制素材,凸显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特点,支持此项工程开展。另外,高校本身作为音乐教育的前沿阵地,也需付出更多的努力。简单来讲,要求高校音乐教育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注重本土音乐文化知识的延展及渗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重新整合教学素材,丰富知识课堂,引导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并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传承与发展事业当中来。基于此,高校音乐教师还需注重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处理好自身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教学方法创新,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之在此过程中终身受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十分重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系统复杂,本文作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更多地关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高校音乐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实践建议,从而推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系统完善,为学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作者:陈峻 单位: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本土音乐教育研究:对本土音乐教育在河南高校的实施策略研究

一、本土音乐教育的含义

所谓本土音乐,是指某一个特定区域内所存在的各种音乐文化的总和。其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因此相对具有稳定性和地方特色。其种类包含民歌、民间器乐、民间戏曲、民间说唱等。而所谓本土音乐教育,则是将这些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到学校音乐教学和活动中来,使其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所探讨的河南高校本土音乐教育,其含义就是将河南省的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在使音乐教育得到丰富和创新的同时,也使本土音乐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二、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本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这些不可再生精神文化的抢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土音乐无疑是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则是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本土音乐的价值和魅力,唤起他们的民族情感,继而树立起一种文化传承的意识。

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都有了很大提高。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从对人才单一的技能要求转变为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而本土音乐教育无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资源。作为本土音乐,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文学、历史、地理、戏剧等多种文化都发生了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本土音乐的学习,不但能够获得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同样能够学得多个方面的知识,从而使知识视野得到扩展。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世界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的重任。而本土音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由于音乐本身的特性使然,其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润物细无声般地作用于大学生的内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本土音乐教育在河南高校开展的建议

1.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修养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也是本土音乐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其中对教师有两个关键要求。首先是认识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教育,通过这门课程来实现什么目的等,是教师首要思考的。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够自觉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所以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在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提高方面的意义,在教师个人业务和素质发展方面的意义,始终以最终的目标为指导,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其次是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但很少有人从事专业的本土音乐研究,所以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予以加强。一方面是鼓励教师自学;另一方面,则应该由学校出面,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或者是前往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进修,或者是邀请多位本土音乐教育专家来学校授课。双管齐下,内外并举,使教师本土音乐知识和能力迅速获得提高。

2.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音乐本身是一门强调情感体验的艺术,而且本土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几首民歌的名字,认识几种民间乐器,而是重在一种理解、体验和感悟。所以在本土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上,不能对普通学科的教学形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实际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如鉴赏式教学,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视听资料对一些本土音乐进行聆听和观赏,感受这些音乐的独特魅力,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且在教师的讲解下,还可以收获很多本土音乐知识。又如讲座式教学。学校和相关院系可以制定一个长期的讲座计划,将讲座内容提前告知学生,授课人员既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以是当地本土音乐教育的传承人。在讲座时,应该把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本土音乐的魅力。再比如观摩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一些本土音乐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风。如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地方政府举办的民间节日盛会,也可以深入田间地头观看一些民间艺人的真实演出等。通过实地观察和感悟,让学生形成对本土音乐更加真切和深入的认识。所以说,要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感悟放在首位。

3.重视本土音乐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没有教材,教学也就没有了根据,教师也少了一项重要的参考。关于教材建设,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以学校为单位。学校拿出专门的资金,挑选业务水平较高和素质比较的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小组,通过资料的收集、归纳和实地采风等多种形式编写出教材;另一种是几个学校的联合。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市来说,市内的高校多达几十所,对此就可以由河南省教育部门牵头,在各个高校中组织精干力量,群策群力,进行教材的编写。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夺。而且在编写的过程中,有几个原则是需要充分把握的。首先是性。要对本土音乐资源进行和细致的归纳,虽然不可能全部讲到,但是至少要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少了任何一种音乐资源,都是一种不公正的认识。其次是代表性。这是在性上的一种突出,一方面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难以地细致研究;另一方面,本土音乐自身也有艺术水准的高低之分,要相对侧重于那些质量较高的音乐形式。是体验性。本土音乐教育绝不是枯燥的 说教,而是重在一种体验,所以要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验性,比如可以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等。

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几乎都是异地求学,大学校园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要想使本土音乐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就应该在校园中营造出一个本土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获得对本土音乐更加深入的体验。如可以在学校的一些宣传上开辟本土音乐教育专栏,将教师精心收集的一些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又比如可以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各种关于民间音乐教育的社团,定期纳新和演出等。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电台等,经常介绍和播放一些的本土音乐作品。每天播放一首,一年就是365首,获得一种日积月累的效果。从侧面积极配合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增加大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使民族民间音乐真正在高校这片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温床中生根、发芽、开花。

综上所述,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本土音乐教育,能够使他们的素养得到提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是传承和发扬本土音乐的人选,他们年轻有活力,又来自于全国各地,能够在短时间内喜欢上本土音乐,并将其传播开来。所以说,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一项有着巨大意义的工作。高校每一个音乐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本土音乐教育研究:本土音乐教育在河南高校的实施策略

一、本土音乐教育的含义

所谓本土音乐,是指某一个特定区域内所存在的各种音乐文化的总和。其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因此相对具有稳定性和地方特色。其种类包含民歌、民间器乐、民间戏曲、民间说唱等。而所谓本土音乐教育,则是将这些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到学校音乐教学和活动中来,使其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所探讨的河南高校本土音乐教育,其含义就是将河南省的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在使音乐教育得到丰富和创新的同时,也使本土音乐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二、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本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这些不可再生精神文化的抢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土音乐无疑是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则是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本土音乐的价值和魅力,唤起他们的民族情感,继而树立起一种文化传承的意识。

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都有了很大提高。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从对人才单一的技能要求转变为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而本土音乐教育无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资源。作为本土音乐,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文学、历史、地理、戏剧等多种文化都发生了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本土音乐的学习,不但能够获得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同样能够学得多个方面的知识,从而使知识视野得到扩展。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世界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的重任。而本土音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由于音乐本身的特性使然,其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润物细无声般地作用于大学生的内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本土音乐教育在河南高校开展的建议

1.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修养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也是本土音乐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其中对教师有两个关键要求。首先是认识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教育,通过这门课程来实现什么目的等,是教师首要思考的。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够自觉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所以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在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提高方面的意义,在教师个人业务和素质发展方面的意义,始终以最终的目标为指导,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其次是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但很少有人从事专业的本土音乐研究,所以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予以加强。一方面是鼓励教师自学;另一方面,则应该由学校出面,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或者是前往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进修,或者是邀请多位本土音乐教育专家来学校授课。双管齐下,内外并举,使教师本土音乐知识和能力迅速获得提高。

2.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音乐本身是一门强调情感体验的艺术,而且本土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几首民歌的名字,认识几种民间乐器,而是重在一种理解、体验和感悟。所以在本土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上,不能对普通学科的教学形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实际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如鉴赏式教学,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视听资料对一些本土音乐进行聆听和观赏,感受这些音乐的独特魅力,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且在教师的讲解下,还可以收获很多本土音乐知识。又如讲座式教学。学校和相关院系可以制定一个长期的讲座计划,将讲座内容提前告知学生,授课人员既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以是当地本土音乐教育的传承人。在讲座时,应该把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本土音乐的魅力。再比如观摩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一些本土音乐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风。如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地方政府举办的民间节日盛会,也可以深入田间地头观看一些民间艺人的真实演出等。通过实地观察和感悟,让学生形成对本土音乐更加真切和深入的认识。所以说,要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感悟放在首位。

3.重视本土音乐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没有教材,教学也就没有了根据,教师也少了一项重要的参考。关于教材建设,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以学校为单位。学校拿出专门的资金,挑选业务水平较高和素质比较的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小组,通过资料的收集、归纳和实地采风等多种形式编写出教材;另一种是几个学校的联合。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市来说,市内的高校多达几十所,对此就可以由河南省教育部门牵头,在各个高校中组织精干力量,群策群力,进行教材的编写。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夺。而且在编写的过程中,有几个原则是需要充分把握的。首先是性。要对本土音乐资源进行和细致的归纳,虽然不可能全部讲到,但是至少要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少了任何一种音乐资源,都是一种不公正的认识。其次是代表性。这是在性上的一种突出,一方面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难以地细致研究;另一方面,本土音乐自身也有艺术水准的高低之分,要相对侧重于那些质量较高的音乐形式。是体验性。本土音乐教育绝不是枯燥的 说教,而是重在一种体验,所以要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验性,比如可以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等。

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几乎都是异地求学,大学校园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要想使本土音乐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就应该在校园中营造出一个本土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获得对本土音乐更加深入的体验。如可以在学校的一些宣传上开辟本土音乐教育专栏,将教师精心收集的一些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又比如可以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各种关于民间音乐教育的社团,定期纳新和演出等。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电台等,经常介绍和播放一些的本土音乐作品。每天播放一首,一年就是365首,获得一种日积月累的效果。从侧面积极配合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增加大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使民族民间音乐真正在高校这片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温床中生根、发芽、开花。

综上所述,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本土音乐教育,能够使他们的素养得到提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是传承和发扬本土音乐的人选,他们年轻有活力,又来自于全国各地,能够在短时间内喜欢上本土音乐,并将其传播开来。所以说,在河南高校大力开展本土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一项有着巨大意义的工作。高校每一个音乐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本土音乐教育研究:本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创新

一、概念界定

(一)本土音乐本土音乐是音乐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当地人同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音乐,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当地群众生活相关,有着鲜明的地方音乐文化特色。

(二)本土音乐教育作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注重主要是指将本地域的民间音乐文化引入当地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以使本土音乐不断流传并发展,以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音乐教育多元化趋势的需求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在学习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同时以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点,不断发展壮大本土音乐文化,以促进本土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音乐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求“如何将本土音乐教育有机地融入至地方音乐教育中去,特别是中小学义务教育及地方高校中去”这是本土音乐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作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我国音乐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们正在研究与关注,如何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学校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外活动中去,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意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以及从小培养学生对家乡,对本土的文化情感,如何把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当地音乐文化的熏陶,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

三、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问题分析

(一)学校方面1.学校对本土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开设音乐教育专业,即使有些地方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但在专业建设中,对本土音乐资源库的建设投入不足,并且管理也不够完善,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校对专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开展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意识薄弱、没有很好地弘扬和挖掘本土的音乐资源,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的原因。2.本土音乐校本教材的偏少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范围是衡量该所学校学校对本土音乐教育实施的重要课程标准。以清远地方院校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为例,本土音乐瑶族音乐、壮族音乐,目前校本教材目前只有《广东瑶族舞蹈与音乐艺术》,而且作为清远是全国较大的瑶族文化基地,瑶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确实没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来保障,瑶族音乐该项文化在其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设施比较欠缺,更谈不上对本土音乐在当地的传承发展和影响了。3.对教师继续教育培养力度的不足据调查,如下表1-1,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为例,以下为音乐专业教师有关本土音乐的受教育经历表。由调查可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教师对本土的瑶族音乐、壮族音乐学习和锻炼机会不多,该项文化在本土高校的开展未能引起学校,教师参加过此方面的培训太少,当地文化宣传有关部门的重视也不够,尽管教师自学和接触过本土音乐文化,但对本土音乐文化节的掌握不够和系统,因此有待进一步努力和完善。

(二)教师方面本土音乐教育传承观念淡漠,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创新。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师是在教学实践中,授课偏“西方音乐中心观念”,涉及过有关本土音乐方面的知识较少,其主要还是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传承观念的淡漠,对本土音乐文化关注不多。并且,大多数教师通常教学实施时大多依据现有的教本材料,很少主动探究,虽然追求时尚,但缺乏创新,特别是在提炼音乐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这一方面,更加不足。

(三)学生方面调查得知,学生中平时爱听我国民间音乐的40%以下,不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占73%,因为95%学生不是来自本地,对本土音乐了解少,好奇并有新鲜感的同学占19%,由于他们大多受现代“以西欧音乐教学论为中心”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和积极性,认为本土音乐不时尚、不起眼、不予以重视,有些连自己所生长环境的本土音乐也不愿意说或哼唱不出来。

四、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概况

(一)该校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途径开展的该校成立了旅游艺术学院,并设有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演唱、演奏、基本乐理、声乐、视唱练耳、舞蹈、中外音乐史及作品欣赏、民族音乐概论、舞蹈表演、民间舞(包括蒙古族舞蹈、汉族舞蹈,维族舞蹈藏族舞蹈以及当地瑶壮歌舞等)、舞蹈赏析舞蹈剧目、基本乐理试唱练耳、声乐基础键盘基础、声乐实践课等。该校音乐教育实施的硬件设施有艺术楼1栋、在建罗马广场一个、代表演的大礼堂1个、主教楼多媒体教室、钢琴房舞蹈房及多媒体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等,音乐教育课程是通过多种形式教学,主教楼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在学术报告厅经常举办相关的音乐学术讲座及音乐论坛及文艺活动等。

(二)成立了清远民族歌舞团清远市民族歌舞团于1999年成立。清远市民族歌舞团组织演职员参与各类演出和比赛活动,锻炼队伍,培养人才,致力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文艺团体,歌舞团立足本土瑶族、壮族文化,着力推动清远地区艺术事业的发展。上课教师选取本土传统民间舞蹈音乐知识进行传授,给学生提供一种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思维。总之,目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规模不大,招生人数约120人,专业特色不突出,音乐教育传承的途径和教育实施的内容比较传统,创新力不够。

五、本土音乐文化在清远职业技术

学院音乐教育中有效途径的创新为了直接有效地推动学校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发展的进程,首先从提升教师自身的本土音乐文化修养入手,加强音乐专业教师力量的培训,为了健全本土音乐资源库的建设,创新音乐教育传承的途径和教育实施的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校学生中选拨本土音乐文化“推广使者”要将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推广和传播,扩大当地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并不断传承和发民逐步形成去,推广使者的物色或选拨至关重要,单凭个别教师或音乐厅爱好者的力量是远不够的,特别为了加强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校学生巧妙地借助学生群体的力量去感染其他同学,并一代一代传承,影响力是很大的。

(二)成立“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协会”“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协会”是将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立协会能将本土音乐文化深入广大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群体中去,特别是对相关音乐文化有兴趣和工作热情的,组成兴趣团队,定期到民间去采风,演唱某种本土民间音乐,形成一种强有力民间音乐的传承载体,在本区域作进一步的推广工作,甚至可以推广更广泛,协会团队成员并创建本土音乐文化学习氛围,壮大音乐文化节学习队伍,使本土音乐文化在不断传承和发展。

(三)借鉴市场商品营销的方式将其进行广泛的推广普及对本土音乐文化宣传推广,可以借鉴多种营销手段,利用电视媒体、网络的宣传本土民间音乐的知识,使该项音乐文化深入人心。比如:清远电视台有两档介绍有关清远人、清远事、清远文化的专题节目,分别是“今日访谈”和“清远故事”,在当地的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如:举办节庆活动,连南的一年一度的瑶族文化节,“耍歌堂”,还譬如搭个舞台,文化节唱戏,以旅游为载体,象千年瑶寨的旅游开发,民族博物馆的成立,民族旅游工艺的表演与制作,甚至创编一些有关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的节目或趣味知识问答等活动,在传统本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地创新。

同时,也通过邀请当地的演出团体举办讲座,表演、活动策划等途径,编排本土民间音乐节目参加学校大型演出,诸如:迎新晚会、新年文艺汇演、五•四晚会等,拉近本土音乐文化的距离,使得该文化更具亲切感。作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要自己走出去,将本土民间音乐文化带出我们的校园,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地方音乐文化走出校园的义务表演活动”,让广泛的市民们了解当地的文化,更多地融入当地音乐文化。同时,我们必得“请进来”,我们将民间艺人、专家、学者请进校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这样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工作将更具价值和意义。

作者:梁慧萍 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本土音乐教育研究:本土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论文

一、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之必要性

1.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音乐新课程改革指导文件中,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突显地方所特有的人文地理及民族文化的课程成为该次改革中尤为重要的一点,这为当前的中小学校本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了创造性地使用国家提供的音乐教材资源外,还应结合本地区特点,充分发挥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服务。“音乐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自己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1]在音乐的教学中,让学生继承各民族的音乐财富,从而更为深刻的理解民族精神,在行动中践行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本土音乐,这包括了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等音乐类型。如云南的纳西族自治县纳西古乐、东巴音乐都是我国历史上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之一,这些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与发展。而如今的音乐教育现实是很多人对本土音乐不了解、不熟悉、不会唱。因此,作为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音乐教育负有责任将本土音乐渗透于音乐教育中,挖掘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来促进本土音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然而,高师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源泉,如果在培养过程中未建立培养学生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机制,对于演唱、演奏本土音乐不重视,则会导致该源泉的枯竭。再者,本土音乐教育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在理解、感受、热爱本民族所拥有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愿为发展本土音乐贡献一己之力,故而,受教育者了解、熟悉、会唱本土音乐是必备基础。如果音乐教师自己不具备关于本土音乐的知识和能力,又如何能够去进行本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又如何去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的音乐新课程改革,高师音乐教育中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是进行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前提。

2.全球化视野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诉求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潮流,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地方或本土文化极易被同质化,这是各个民族在全球化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另外,全球化大潮中,文化多元化或文化多样性发展也是急需的,因为文化同质化带来的是文化多样性的泯灭,它导致本土文化的消失,而文化多样性是保持本土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文化多样性或文化多元化是承认不同的文化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凝结了本土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等方面的内容,这是本土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所以,在全球化大潮中,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多元化的存在,而不是文化同质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包含了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吸收多样音乐文化等各个部分,坚持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才能保持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又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和确认了音乐教育的文化身份。另外,在当今全球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教育工作也势必强调全球化视野中地方文化与教育的融合。本土音乐生存与本土的人文环境之中,其所包含的文化烙印,是音乐教育中无法脱离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来考察和研究本土音乐的教学,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当然,本土音乐教育还需要从全球化、多元化的视野中来研究,做到本土音乐与教育思想的融合。将学校教育与地方文化进行联系与融合,从本土音乐自身特质的角度来审视音乐教学,充分探讨和利用本土音乐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认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本土音乐的价值,推动本土音乐教育的实施。

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之策略

1.因地制宜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每个地区的高师所在地都蕴含着丰富的本土音乐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记录和传递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表达着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活动所表现的当地人的情感生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本土音乐正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如何将这些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是高师音乐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高师的音乐教育中可以组织教师对本土的音乐文化资源进行采集与整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例如,让民间艺人走进音乐课堂,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们更为直接地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更加热爱自己的本土音乐。这对于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其采用的方法有综合调查类、专题采风类、访问类等等,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受、聆听到本土音乐,并且结合自身在课堂上所学习的技术整理音乐、记录音乐,从而发现本土音乐的特色,整理为采风报告,为本土音乐的整理与传承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体现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实际音乐课堂之重要性,有利于本土音乐在学生中的传播。

2.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一直沿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本土音乐所具有的课程体系未进行深入探讨,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与体现。在提倡建构该体系时,我们也应该多加了解各种民间音乐的教学模式,在有关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教学实例中,柯达伊提出将匈牙利的民间歌曲作为教学内容,收集和编写以民族音乐作为核心内容的多声部视唱练耳,以此发展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和听觉,让学生在接受西方音乐教育模式之下,仍保留着民族音乐的内容,这样模式与内容的相结合,不失为我们借鉴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时,笔者以为需要遵循本土音乐固有的传承方式,如本土音乐传承中的即兴、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甚至还可以学习本土音乐的固有的记谱形式,如文字谱、工尺谱等,这些记谱记载着本土音乐的历史、文化传统等,这是一种原汁原味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将本土音乐的真实图景展现出来,保障了本土音乐的纯正,切勿让过度改编而丧失其原本面貌的民间音乐进入学生的学习范围,否则也就失去了推行本土音乐进校园的初衷了。

3.增强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本土音乐的文化传承最终要落实到人的问题,教育者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音乐教师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执行者,本土音乐能够走进课堂,音乐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音乐教师需要一种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和激情,要有一种传递本土音乐文化的敬业精神,这种态度与价值观是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必须具备的因素之一;其次是音乐教师自己要熟悉和会唱本土音乐,掌握本土音乐的基础知识及文化、社会背景;再次是需要掌握本土音乐的教学模式和相关的教学方法,在承担本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对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的深入研讨也是高师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所在,是能够顺利进行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的保障。但由于本土音乐教育在高师的音乐教师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是“不屑一顾”,令其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因此,加强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让高师的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的观念、价值观、方法等有一个了解,教育者要认真学习民间音乐,深入调查民间音乐,在此基础上能够把握本土音乐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力争用最易接受的方式来教学本土音乐,这对于促进高师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多元文化的时代中,民族意识得到重视,而民族传统的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民族身份象征和文化特质的重要性也不断得到肯定。自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受到“西方音乐文化中心论”影响,众多的音乐教育者和音乐学家在反思、担忧着本土音乐边缘化的同时不断进行探索,努力探究一套以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象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文化中。”[2]只有扎根于本土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才是对尊重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具实践意义的举措。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教学理念,正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让犹如瑰宝般灿烂的民间音乐文化散发出其应有的光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