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文化论文实用13篇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1

笔者认为本土音乐文化之所以发展速度迟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教育传承的观念淡薄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问题认识不够,教育传承的观念淡薄,是其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弘扬民族文化,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音乐(尤其是非物质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①[1]。应该说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版之后,各省的教育部门都在认真组织解读课标,并将课标精神融入到实践的教学当中,但是笔者个人认为,在解读课标的教育工作者中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和思考过上述课标的内容呢?又有多少人真正在尝试性地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呢﹗2012年5月笔者参与了海南省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堂评比活动,在48节中小学音乐课例中只有1人运用海南黎族民歌作为课程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其余47节课全部是来源于材,而且课例多为外国音乐。在赛后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不好拿捏,当我问其为何不选择海南本土音乐资源做课,部分教师感到非常惊讶甚至对我提出的问题也或多或少地表示质疑,而且能够感觉到教师们根本没有将本土音乐文化纳入到选材的范围之内,多数教师都觉得选取海南黎族民歌资源无从下手。在海南省众多的黎族自治县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众多黎族音乐教师、黎族学生,这样便利的条件,但却从未将黎族民歌作为课程资源来展开教学。笔者认为这与教师教育观念的民族认同感有着重要的关系,黎族音乐教师本身都没有认识到黎族民歌的艺术价值,又何来将其以教育的方式传承下去。教师们的传统教学理念始终集中在材中,即使认真解读了课标,也没有深刻领悟到课标中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因此,多数教师对于地方音乐文化认识程度还处于浅薄的阶段,教师本身都没有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对于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怎能有意识地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又怎能体会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真正意义呢﹗

(二)本土音乐文化的教材严重匮乏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虽提倡多年,许多学者也曾提出过具体的教学方案,但始终脱离不了发展缓慢的窘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土音乐文化的教材严重匮乏。目前将本土音乐文化以教材形式作为课程资源的只占少数。就海南省来说,至今未有一本体现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的教材出版。多年来关于黎族民歌的整理和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但要想实现教育传承,必须将其转化为教材,如果没有教材与音像资料及教参,对于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而言,就难免缺少规范性、系统性,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备课、难于厘清教学理路、展开教学。海南黎族民歌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而且体裁形式多样,完全可以提炼其精粹汇转为教材,将弥足珍贵的黎族民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传承,让其发扬光大。

(三)师资力量的严重缺失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同样也少不了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但目前看能够成为教授地方性本土音乐文化的师资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够演唱黎族民歌的歌手偏向老年化,这部分民歌手应当属于老一辈的民间艺人。因此,进入学校从事音乐教学不现实,年轻的民歌手相对较少,而且基本都没有从事过音乐教育工作。二是黎族聚集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虽然具有黎族语言、生活环境等绝对优势,但由于教育观念偏差及对黎族音乐文化整体把握的不确定性,一直也未曾尝试黎族民歌的课堂教学。师资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教育传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解决师资欠缺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教育传承的发展进程。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2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3

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学生欣赏着、想象着、感染着、参与着、发现着少数民族的活力与魅力,向往着近距离了解这些民族的生活,更生发出对不同音乐的浓厚兴趣,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家乡拥有这样美好的民族音乐而自豪!

音乐的魅力正在于无需更多言语就能达到心灵相通、精神引领的效果。因此,如果说,音乐是“心灵鸡汤”一点不为过!

二、萌发少年儿童对“三少”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音乐是伟大的心灵艺术。通过“三少民族”民歌音乐乃至内蒙古草原、山林、渔猎等文化可以看到音乐的内涵与其艺术形式自是相互关联,这无疑对孩子们音乐欣赏趣味的形成确起到了熏陶默化的铸就作用。“三少”民歌内容多为讲究温厚、质朴、和谐的文化氛围,其民歌逐渐形成了一种豪放、宽容、朴实、诙谐的整体性格特征。

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的出现得到了公众及社会的认可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的。可以说,草原文明不仅具有传承性且极具开放性。孩子们的演唱不仅仅保留和延续了草原文化之传统,是没有年龄与经历、没有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的,是古老民族纯净生活的反映。孩子们给人们以艺术灵感的童谣,荡涤着世人的心灵,也给予了现今人们以青春的活力!

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授课前,我将三少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学生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例如,三少民族的服饰、居住、饮食文化以及他们的歌曲风格、舞蹈特点等。并且观看了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演出视频,聆听了《勇敢的鄂伦春》、《鄂呼兰,德呼兰》、《梦中的额吉》等歌曲,欣赏了达翰尔族舞蹈《鲁日格勒》,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好。音乐是最易于为儿童所接受的语言。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通过音乐的感召,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近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音乐、喜欢少数民族音乐,从而消除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歧视,萌发儿童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三、丰富音乐认知、扩大少年儿童的想象空间

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感的艺术,它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学生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通过音乐语言理解那些通过日常语言所不能理解的细节和微妙之处,使孩子的“感性和理性得以融洽、升华”。少儿阶段是各种感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听力培养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体验音乐的要素,通过体验形成经验。少儿阶段通过音乐的母语获得的音调积累,对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音乐的创造性能力具有深远意义,使其获得音乐能力。

少数民族音乐认识对儿童的想象力拓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我们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等同于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想象之门。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背后往往有着美丽神秘的传说故事,在故事铺垫下,学生对音乐的体会更加深入,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4

然而,像我们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伟大国家,却没有自己的核心音乐教育理论,不能说不是遗憾的、或者说是悲剧性的。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自己原创的、独立的音乐教育理论是既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又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仅是指中国民间音乐教育及其理论,而应是指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格和民族音乐智慧的音乐教育之理性主张与系统思想。

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即中国全部音乐教育智慧的系统集成。因此,决定当下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能否有效快速生长的关键,是看能否探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思想。探究中国性格的音乐教育理论,是目前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学术的重要任务,是中国音乐教育持续生长的保障。那么,如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呢?

一、要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思想。

如果缺失探究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意识和观念,必将影响人们主动探究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行为。只有当有了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的引领,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构建起中国音乐教育的系列学理。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应该以“生活世界”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和生活世界,而“体系音乐学”也要放到工业化和理性化时期的生活世界来评价,正如胡塞尔讲科学世界也要放到生活世界来评价是一个道理。今天,人类已经处于后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文明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重新评价工业文明时代音乐生活世界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以及重新建构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体系。

二、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如果想要真正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当然是千万不可忽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形象的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音乐总是会呈现出具有这个民族和国家特色的音乐文化印记和共同特征。中国音乐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是随着中国人民求生存求幸福历史演进发展的结果,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说,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表征,也是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形成与实践的基础。所以,在谋求中国当下与未来音乐教育和新生长点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和已有成果。这样才能避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无根行为出现。

三、全方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价值的时期,谋求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还应该有广博的视野和心胸。也就是说,要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和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财富,为我所用地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形成。我们强调探究建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是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要在保护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在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下形成本土音乐文化特色、形成本土音乐教育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兼容博大的,才是更具生命力与指导意义的。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

探究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要完善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系统。因此,在研究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探索和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有效生长。

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化引导作用。本土音乐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劳动经验、情感变化和审美价值,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烈的示范教育作用,引导着人们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趣味。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本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被重新认识,呈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本土的音乐文化中思想得到提高,审美得到健全,传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和强化。

总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就是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认知和突出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突出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这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音乐教育生长的系列关键要素点。发现和找准中国音乐教育在当下和未来的核心生长点,是促成完善建设具有中国学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迎接未来音乐教育更大发展的必由之策。

参考文献: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5

“本土音乐”与“乡土地理”“乡土历史”等内容一样均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胡德海认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过去是靠人治,不是靠法制。”③似乎教育的发展,人治与法制都能起到重大的促进与保障作用,而在新中国成立前那“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年代,诸多高校的优异发展及优秀著作的诞生,足以证明,人为因素是如此重要。故欲将本土音乐纳入高校教育的范畴,高校教研队伍的建设首当其冲,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育是其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的工作保障

首先分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特色的问题。

何谓“特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特色”即“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等”。何谓“办学特色”?即“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④。

为何地方高校要特别追求办学特色?用一句话概括,即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其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湖北工业大学的胡蔚青曾撰写《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对地方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⑤一文,表述了他对地方高校发展的一些思想认识。他所谓的“错位竞争”,指的是地方高校因办学条件的不同,其发展不应与重点大学相同或趋同;所谓“特色发展”,即地方高校应合理定位、扬长避短、奇峰突起。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是其“错位竞争”的主要目标与重要手段。需要释解的是,我们说地方高校应注意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不等同于隐指国内的重点大学就可以不主动追求办学特色;同时还应注意,所有高校对办学特色的主动追求,都须合乎教育科学的发展规律。对于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建设而言,至少不能将办学特色的构筑事业,短视为一个规避高校生存危险的工具,而主要应当视其为一种发展战略。

有人以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的取向是可以多元的,因为当代的地方经济文化体系亦非单一。但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的取向问题上,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支持不取用地方音乐文化资源,而尽去做那些舍近求远,抑或是“杀鸡取卵”似的不合格的文化教育行为,因为地方高校的区域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据说,高等学校有三项主要职能:传播高深学问、扩大学问领域、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⑥很显然,地方高校在完成高校职能上,将其定位于服务区域社会更为科学合理,其人才培养类型也将更为丰富、更实际。犹如易中天的《读城记》中所云:“中国有个性有魅力的城市很多。”地方高校所在地或在古都,或为名邑,抑或在圣地、边关、滨城、商埠、重镇等,城市的区域文化特征鲜明。所谓的“江淮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徽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河洛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等文化风采,本也非某一个一级城市就能完全承载与体现。地方高校所在地的区域历史文化的风采,一般并不逊色于现位于中心城市的某重点大学,至少它具备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地域文化有利因素;有的地市其历史文化的指征或显像可能还超越了一些一线城市,毕竟我们现在的一线城市的评判指标非仅以社会人文而论。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特色的形成,要注意高校办学特色的普遍原则与其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但“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的原则却是:“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所以,地方高校欲利用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办学特色,本就是具体情况、具体策划与安排下的结果。丰沛的城市文化与区域文化,可将其所在地的普通地方高校滋养成为极具地方特色、有着地域文化贡献的地方高校;也只有具备了自己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才可谓是一所成熟的地方高校。

大学的办学特色一般体现在优势学科的学术贡献与社会贡献上。因此,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的前提,首先应当是本土音乐教研梯队的形成,即地方院校应大力支持本土音乐文化的学术研究,尽快形成本土音乐教研的强大人力资源。本土音乐资源首先进入地方高校的科研领域,继而引入至教研范畴。“社会文化,从总体角度来看,是‘传’;从个体角度来看,是‘承’。教育便是社会整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文化传承形式和手段。”⑦只有本土音乐文化从科研到课程、教材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层面,并与区域社会一起产生了支持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文化合力(即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算是完成了本土音乐的大学教研教育的全程。从这个要素而言,本土音乐的教研教育是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育办学特色的工作保障。

二、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育的文化优势与其工作素质培养要务

前面提到的本土音乐的地方高校科研,继之教研,最后教育与普及积淀、传承与创新等流程似乎已经明示了本土音乐的教研教育是如何促进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的形成。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其实这个流程的完成并非容易。在我们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多大学的泱泱大国里,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不趋同是有一定的工作难度,虽然它们的确有所不同,多半也是因为实施条件的不同而自然形成,人为因素方面有些是加大了趋同性的,如评估、职称、绩效评定等管理建设的要求,学科结构的雷同及大一统文化的一元性文化建设要求,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剧等。任继愈也认为:“全世界的经济已经开始一体化,将来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会走向共同的道路。”⑧

众所周知,重点大学的科研实力一般强于地方高校。但在本土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上,地方高校相比重点大学而言,并不仅仅具备有交通便利的因素(固然已经占有了“地利”的因素),而主要拥有的其实是文化优势(注意:不完全等同于科研优势)。

首先是文化阐释的优势。

以“本土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模式之一,即为美国音乐家蒂莫西・赖斯(Timothy Rice)的“历史的构建”“个人的创作和经验”“社会的维护”三个项目组成的研究要素体系。美国人类学家克卢伯曾指出:文化是一种架构;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中的本土音乐区域社会历史文化研究要求,是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视域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赖斯的民族音乐学模式之构建,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历来所开展的共时性(同时代的)研究基础上的历时性(历史的)研究贡献。⑨

中央音乐学院沈洽教授曾在《“融入”与“跳出”:民族音乐学之道――由“局内人”和“局外人”问题引出的思考》(载《音乐研究》1995年第2期),以及《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实践与意义》(载《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等论文当中,多次要求对本土音乐进行“音乐文化的双视角观照”,但真正开展过本土音乐调研的人士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在本土音乐研究领域,“局内人”(含本籍人与长期居住此地之人)对本土音乐开展文化阐释更具文化优势。王海龙曾在《导读一:对阐释学的阐释》(《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序言)篇中点评曰,“阐释学的目的即从高层次的普同化和人类学的细节的往还中,借助社会话语而臻至对复杂纽结在一起的符号形式的‘理解’。而达到这种理解的关键在于,理解者对被理解的客体应持有‘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马林诺夫斯基)。”⑩此处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要求,说明理解者与被理解的客体之间建立的主要是“局内人”的文化认知维度。

其次是文化创新与文化扩散优势。

现有的关于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育与音乐教育办学特色类研究成果,一般都提议或设想有它的高校运作机制或社会运作机制等。如卢德生所著的《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即以藏区“且索”仪式的传承作为民族文化社会教育运行个案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得出民族文化的社会教育传承效能高于学校教育的结论――所以学校教育应努力关注当地老百姓的生存需求,提高学校教育的区域适应性。

固然,地方高校教师的本土音乐教研教育活动是形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特色的基本要素之一,但因小传统本土音乐在一般地市内的存在量也在日益减少,地方高校教师个体或团队因教学工作的固定性质也往往难以持续开展较长时日的本土音乐调研工作;加之地方高校的部分教师本土音乐分析研究技术手段的粗疏与社会文化理论底蕴的某些欠缺,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师的田野技术素质与其人文素质均需增强。“当代阐释人类学的宗旨是‘在解释之上的理解’。这就要求文化人类学者的角色是一个中介人而不是一个自愎的观察者。”?本土音乐文化自然是可以“阐释”的,但要“在解释之上”去理解它。研究者很有可能提交的不过是如“子非鱼,安知濠梁之乐”般,隔靴搔痒、蜻蜓点水或自以为是的“阐释”文本而已。那么,提升本土文化研究常规性的操作技术与分析技术,并能辅助使用一些“深度描写”的显微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人员开展本土音乐教研教育活动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本土音乐教研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工作要务。

三、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的建设态势及其文化意义

从近年正式刊发的教研论文与教育新闻报道及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数据可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意识的增强,国内不少地方高校的本土音乐教研意识明显提升,部分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日渐鲜明: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本科开设“南音”方向,并申报成功“南音”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3年),后又先后创立南音专业、成立南音学院等;评弹走进苏州大学的课堂;九江学院成立“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与“青阳腔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基地”;涪陵学院与长江师范学院开展乌江流域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活动;漳州师范学院成立闽南民俗文化研究所;安庆师范学院开展黄梅戏艺术教育,成立黄梅戏艺术学院;昆曲成功地走进中国多所高校;绍兴地方戏曲进入绍兴文理学院的音乐教学课堂等事例均说明,不少地方高校在努力履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高校职能的同时,逐渐显现了强势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态势与鲜明的地方高校本土音乐的教育特色。蓬勃的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育势力,同时引领着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将区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统纳入至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当中,大幅度增强了地方高校的本土文化特色。2009年12月,以中国音乐学院为首的高校在杭州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参会的不仅有传统音乐研究实力强劲的国内音乐学院与重点大学,同时也有不少地方高校进入到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高校行列当中,本土音乐的教育传承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特色的发展前景会更美好。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现代化加剧的过程中,虽然文化的发展比物质生产要复杂,但本土音乐文化作为区域文化资源的一种,在当代中国地方高校现已逐步获得了一个文化再生的机会,此举为增强各区域人民对本土音乐的文化认同、提升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做出了有益贡献。我们展望未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特色作为一种话语元素,在后现代的工业社会里,必将以其健全的文化生命体系,成功消解外来文化,创立自我文化,构筑出新的文化空间,终能与世界音乐教育平等地对话,以其民族文化品格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为世界的音乐教育做出中国本土的贡献。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的形成要素既然主体上源于本土音乐的教研教育成效,所以,大力培育与扶持一支过硬的本土音乐教研教育队伍,是其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工作事务;但因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育团队的区域文化建设优势主要拥有的还是文化阐释与文化创新、文化扩散的优势,而非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因此,地方高校应努力加强教研教育队伍的本土音乐调研与科研工作能力。现已有较多的中国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任教师开展有高校所在区位的本土音乐科研活动,不少研究成果业已迅速地课程化并逐步地教育常态化;也有部分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创新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的艺术实践领域之内,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的追求将不再是海市蜃楼。

(注:本文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LA110304)

注释:

①②林丙义,刘善龄,顾卫民.中国乡土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几点认识//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文选[C].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4,206.

③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328.

④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编.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7:3.

⑤熊健民,张颖江,龚发云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17-20.

⑥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01.

⑦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174.

⑧任继愈.任继愈自选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3.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6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着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7

现今随着 经济 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 发展 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 中国 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 政治 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 现代 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 交通 工具克服了 自然 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 教育 “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 发展 。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 自然 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 历史 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8

(一)树立多元文化音乐的价值观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抛开了传统的音乐理论把多元文化音乐理论作为了音乐的核心理论,树立多元文化音乐的价值观和视野,学习以及吸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尊重其音乐文化,使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能够共存以及共融。(二)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1.立足本土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音乐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而立足于本土的音乐文化则是民族意识的体现。培养民族意识,有利于传承本土的音乐文化,将其发展下去,还有利于与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沟通,同时还可以加深对本土的民族音乐的理解,吸取其它音乐文化的精髓,丰富自身文化,所以树立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理念,推动其发展时,首先要立足本土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发扬本土的音乐文化。2.吸收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表现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也能够引进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因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同,五彩缤纷,所以要想开展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就要提倡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以及接纳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文化,立足于根本,挖掘以及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引入外来音乐文化,吸收、理解以及学习其它的音乐文化,探索出符合我国的多元文化音乐特色的教育体系。(三)建立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体制建立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体制,增设多元文化的音乐课,这不仅仅是欣赏不同的音乐文化,也是构建世界教育课程总体系。实施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不是设立一种学科,也不是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已有的课程中去,而是将各种音乐文化精华或者是特色融入到已有的课程中去,以此来反映音乐文化观点,培养学生的认知以及情感等方面能力以及态度。所以在建立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体制时,要根据地区的教育情况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制。(四)培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多元文化音乐的知识以及价值观,这是对一个音乐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音乐教师应该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学校还可以组织多元文化或者音乐教育类的培训,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于各国音乐文化的教育合作和交流,拓展视野。同时学校还应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师资队伍,这样教师们在学习本土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及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时,还能够拓宽以及加强对于到国外去学习的派遣,以及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或者导师来我国讲学。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9

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学科。该学科的产生一直有着多源化的说法。康德认为人类学源于对宗教文化的研究;摩尔根的研究实践表明人类学源于对古代社会的研究。之后的进化论派、传播论派纷纷为人类学的研究确立自身的理论和方法。直到马凌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实证派诞生,才为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做了科学的定位。通过田野调查获取实证是马氏和布氏所倡导并躬行之的方法。人类学这一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给予该学科之后的分化做了铺垫。近代产生的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教育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等,都是人类学这一大分支中分化出来的子学科。

早在18世纪后期,“人类学之父”康德在《论教育》中提出了游戏论的学说,并从中强调了教育的四大功能,即身体的锤炼、道德的培养、娴熟于技能和开发人的智力。①康德这一论断阐明了人与教育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人,教育是不可缺的,人是教育的结果;而反过来,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把它的文化传统一代代传递下去的进程,就一个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文化,有时是就一个国家与社会制度而言,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文化的主旨灌输给儿童,从而渐渐使他们成为社会中正常的成员。②人类学家的这一观点是就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那么,紧接着人与文化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人得以维系的主要生存活动。人类经历了野蛮、蒙昧和文明三个阶段后,形成了家庭、社会、国家三大族群关系,同时也产生了人类共同的意识形态――文化。因而,人在劳动中不仅创造了自己、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人类自己的文化。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深深地陷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③所以,对人与文化、教育与文化、人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清楚认识,是教育人类学之一学科产生的基础。将人类学的研究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来传播人类的文明又是人类学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人类学是关注教育、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育品质的理论和方法,更是全方位研究教育的一种文化视野。

二、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价值

“价值”这一概念的涵义相当丰富,通俗的讲就是“某物有什么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客体意义的认识。价值这个概念所肯定的内容,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应、接近或一致。④因而,课程价值的客观性就是满足人与社会发展,也就是说,社会的进步与人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物质和文化,我们就设置相对应的课程,这也是课程具有社会性的体现。

本土音乐课程亦可称为地方音乐课程,“本土”和“地方性”相对应。本土音乐(地方性音乐)通常所指的范围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含有地方元素的音乐表现形式。例如:湖剧音乐、南太湖民歌、徽州舞龙音乐、徽州采杏歌等。这类音乐包含着湖州地域内的民俗民风,是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创作、口耳相传的音乐,是地方社会发展的人类进步的真实写照,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将这类蕴含地方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表现形式融入到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中去,建设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它所要体现的价值是:

第一,留住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根。要建设好本土音乐课程,必然要拥有本土音乐资源。要想获取本土音乐资源,必然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在职能部门、学校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主动去挖掘和搜集这些本土文化资源。在经济大发展和社会现代性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弱势群体,处境岌岌可危。它们迫切需要有专业人士去发现它们、重视它们、留存它们。

第二,发挥教育的功能、传承本土音乐文化。上文已经提及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给予了明确和强调。中学阶段是人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也是求知欲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专业教师通过将本土音乐的内容作为课堂音乐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来教授给学生,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平衡学生对“土”“洋”音乐之间的接受度,让我们的本土音乐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第三,提升学校的地位、发挥学校在服务地方中的作用。做好本土音乐化课程建设,发挥音乐教育的传承功能,积累开发本土音乐文化资源的技能,加深学校教育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在建设本土音乐课程的同时,还可以编排含有本土音乐文化元素的文艺节目,突出本校、本地的特色,形成亮点,既可以代表学校为地方群众文化建设服务,又可以参加本系统内的展演,例如中小学艺术展演等。推特色、打品牌,对于学生、教师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对学校来说,可以凭借特色音乐教育的成果提升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

三、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马林诺夫斯基强调人类学研究的实证性,要求研究者通过身体力行获取第一手资料,摒弃前人学派所倡导的“书斋田野”,我们通常称作为“扶手椅上的人类学研究者”(armchair)。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同样注重资料的原生性。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在教育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引下,对课堂本土音乐资源的取得、梳理、整合以及对专业音乐教师承担该课程建设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有:

第一,优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强调专业教师的主导地位。当前中学阶段的音乐教师大多来自本科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一直接受中国传统的音乐学教育模式,全国各高校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大相径庭。因而,现任中学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多局限于本专业内,或者少量涉及教育学、课程论等方向的知识。对放开视野,关注身边的本土音乐文化,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挖掘、搜集和梳理本土音乐的能力相对较弱,所学知识有不够用和力不从心的感觉。然而,在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中,教师起到了主导地位。该课程建设的目的和要求以及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首先都需要教师来进行掌控。所以,作为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音乐教师需要与学校主管领导加强沟通,阐述该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对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紧迫性,在学校领导支持的前提下,参与相关课程的研修、访学等“充电”方式来丰富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需要。

第二,编写本土音乐教材,倡导丰富多彩的本土音乐主题活动。编写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主导教师成立编写团队,合理分工,互相协作,齐心合力才能完成。该教材的编写需要参与教师多次开展田野调查,访问本土音乐的传承人,并在已有的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梳理和整合,最终形成本土音乐教材,并同时完成教学大纲和配套教学参考资料的编撰以及音像资料的制作。专业音乐教师在实际课程的开设中除了基于教材和教学大纲之外,还可以多设计一些主题类的活动,比如用徽州方言演唱地方民歌比赛,或者以校园艺术节的方式让学生在本土音乐课程学习之后创编具有徽州本土音乐特色的舞蹈、歌曲等,要求每班分别创作,做到每个学生都要参与、互相竞争,最后评出等第奖。通过开展系列的本土音乐进课堂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热情,做到耳濡目染,广泛流传。

第三,适时邀请本土音乐的传承人到课堂开展传承活动或者带学生到田野感受本土音乐的乡土魅力。这一举措俗称“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传承人到课堂和带学生去乡间田野采风可以让学生与本土音乐近距离接触,感受本土音乐的内涵,打破学生一贯对“土”音乐在心理上的厌恶感。且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又可以加深对本土音乐的印象,做到口耳相传。比如邀请浙北民歌的传承人到课堂教授民歌的演唱;或带领学生到徽州小浦镇八都?赳鎏?采杏农民在采摘时哼唱的小调;或邀请徽州水口顾渚一带的茶农到校来表演和教学采茶舞等等。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对本土音乐有亲切感和认同感,知晓本土音乐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文化是特定社会中特有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体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特有意义体系。⑤教育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高级文化体,世上没有适合一切文化的教育,教育必须满足所属文化的需求。⑥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不同文化之间的濡化和涵化现象不断。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是当前和今后的主要议题之一。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手段,发挥好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功能责无旁贷。本土音乐是本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中学阶段做好本土音乐课程建设,需要在教育职能部门、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之下,用教育人类学的视野,基于学校教育的平台,通过专业音乐教师的努力探索,将本土音乐很好的融入到中学音乐课程中去,做好本土音乐文化的普及工作,营造良好的本土音乐学习氛围,为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服务。

注释:

①庄孔韶:《教育人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2页。

②庄孔韶:《教育人类学》,第33页。

③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10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教育必须担负起保存、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我国的地方本土音乐虽然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但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地方本土音乐音乐的生存环境已经遭受到了较大的危机,衰退是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因而,如何制止衰退是繁荣地方本土音乐的首要工作。能否传承与发展,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在保护的过程中,同时出现了一些不良势头值得关注:许多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存在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权威媒体重比赛轻传播的主流导向对我国的地方本土音乐的保护继承发展形成了消极影响;为了适应现代媒体技术和舞台录像的需要,地方本土音乐不可避免出现了异化现象。在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保护领域中,还有太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薄弱之处也值得进一步研究:“馆社模式”的原生态传承方式可得到师辈的“真传”,却又范围小、速度慢、人数少的局限性;学院派“重技轻艺”的实用主义的观点使民间艺人进入高校传授技艺无法普及和推广;开发旅游音乐资源注重经济效益使原生态音乐出现“粉饰”等等。因此,本文将从高校音乐专业设置和地方本土音乐的传承保护现状入手,分析探讨音乐课程设置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地方本土音乐传承面临的危机进行深刻思考,从中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认真分析找出对策。

一、 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加强民族民间音乐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基本沿袭西方音乐教学体系,虽然开设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但课程教授内容仍然停留在介绍、了解的层面,学生并未直接的演奏演唱的实践。总体来看,我国当下的音乐教育着重强调推广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仿效西方音乐学院式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比重很大,致使学生除了学习西方的演唱、演奏、理论之外,很少有学习本土音乐的条件和氛围。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地方本土音乐教育方面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确立地方本土音乐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彻底破除以往的旧思想、老观念,充分认识到音乐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引入民间音乐和地方本土音乐,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进而弘扬民族民间音乐,体现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同时建立合理的、可行的课程体系,才可以切实做到对地方本土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地方本土音乐是历经世代人民传承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本土音乐得不到重视,有些已面临着失传的困境。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生是未来音乐研究与教学的主要力量,担负着传播祖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把本土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来,不仅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弘扬本土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是传承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应积极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依托高等教育的科研和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如何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当前需探讨和关注的问题。

二、地方本土音乐进课堂的实施方法

在认识到地方本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了解地方本土音乐的具体状况之后,还需要我们找到将地方本土音乐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同喜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即如何设置合理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如何进行本土音乐教学。

在引入地方本土音乐进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方面,既要有具体的民歌、器乐、戏曲音乐等音乐技术的学习,也要从理论上研究地方本土音乐。

(1)在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专门设置地方和学校特设课程板块,梳理出其中的特色元素, 开设特色课程,如《鄂西北民间音乐》、《湘西楚音乐》等系列特色课程。

(2)更新教学内容,把地方民歌融入民族声乐教学和民族器乐的教学之中,比如在农村,有很多优秀、宝贵的本土民间音乐。比如:山歌、哭嫁曲、哭丧曲、超度曲等各种类型的歌曲;唢呐曲、锣鼓曲等各种类型的器乐曲以及各种类型的说唱艺术;把有地域特色民歌旋律融入《视唱练耳》课程之中,比如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陈雅先教授就富有创新性的编著了《岭南音乐视谱即唱》,这本教材提供了建立于五声性调式体系的、讲音调元素分类细化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视唱练耳的能力。同时,这本教材特别富有地方特色的是,选择以岭南音乐为视唱练耳曲调素材,通过积累音乐语言,使学生领悟岭南音乐风格,形成独特的岭南音乐音感,而具备这种音感,是演唱、演奏、欣赏岭南音乐的重要能力之一。甚至在《乐理》课、《曲式分析》等理论课程中加入本土民间音乐的分析和讲解。这些音乐起源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可以说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动态和一方的风俗习惯。

由此可见,这种教学内容充分展现出了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在传承和开发本土音乐文化资源的特点,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教材编写范例。

(3)是在教学和科研上,组建本土音乐研究团队,总结教学经验,结合研究成果。编写本土音乐的特色教材,选出优秀的地方民歌、器乐曲、戏曲与曲艺音乐,从音乐形态、文化特征、演唱演奏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

(4)将民间音乐艺人请进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最为重要,直观的感受地方民间音乐的乡土气息。比如湖北文理学院《鄂西北民间音乐》课程改革时,曾请来六位民间艺人现场演唱薅草锣鼓和襄阳花鼓戏等等。这些民间艺人进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所产生的效果,远比书本的知识更加直观、亲切。

三、对原生态民间音乐数字化保护

我们认为对于有历史价值但是在现实和未来生活中不可能发展的传统音乐文化应作为历史“标本”加以保存。如,一些不再使用或无法传承的技艺、近乎原始的宗教音乐和某些仪式音乐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该民族的特色和初始阶段的文明程度。要充分认识其价值的不可再生性,及时做好记谱、录音、录像工作。对原生态民间音乐数字化保护,基本内容由建立数字化原声音响档案、构建数字化保护模型和实践应用保护模型三部分构成。具体如下:

(1) 建立数字化原声音响档案:首先从搜集录制大量的原生态民间音乐音响资料入手,通过现代数字化录音技术深入民间山寨、田间地头收集和整理音响档案,突出地方特色,力图全面反映该地区民间音乐的各种形式和表演的全过程,确保民间音乐的原貌。其次,采用音乐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分析框架,反复筛选、追本求源,确保保存曲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概况出该地区原生态民间音乐的分布现状和风格特征。

(2) 构建数字化保护模型:构建“以声音为本”的原生态民间音乐数字化保护模型。我国现有的各种保护模式,使原生态民间音乐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传播。 但在此过程中,原生态音乐又或多或少地受到现代文明和科技手段的修饰。因此,强调“以声音为本”,重视对民间音乐原声音响数字化的保存和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3) 实践应用保护模型:运用构建的保护模型和数字原声音响档案进行实践应用。采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制作原生态民间专题节目,结合大众传媒机构,借助各种媒介进行保护和社会推广传播,让普通民众也来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我们要防止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衰退,就要通过各种措施弘扬优秀的音乐文化,要提倡以地方本土音乐为母语的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能够热爱本土音乐文化。通过学习地方本土音乐,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多样的音乐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多元文化价值观;欣赏本土音乐,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从而加深自身的文化底蕴。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和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综上所述,如何将地方本土音乐引进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课堂,开发地方本土音乐艺术资源,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进而保护文化生态、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既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特色的体现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地方本土音乐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价值。高校教育开发利用音乐文化资源的实践探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高校院校可以利用其地域优势,以课题带动研究、以教学促进开发、以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带动开发、参与地方建设进行保护性的开发等系列的实践形式进行探索。高校音乐教育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把地方本土音乐列入高校音乐课程,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弘扬地方本土音乐,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使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全面、系统,内容更加丰富,这对传承和发展地方本土音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厅科研项目社科类青年项目2011jytq178

参考文献:

[1]周莉.鄂西地区原生态民间音乐数字化保护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2010(6)

[2]林秀娣.原生态音乐档案数字保护中的几个问题.艺术科技,2005(1)

[3]王耀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其展望[J].音乐研究,1996,3(1):8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11

二、本土非遗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措施    

在我国经济逐渐腾飞的环境下,越来越重视我国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创新,传承和发扬本土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在音乐教学中要积极引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      

(一)确定高校音乐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音乐教学要想引入本土非遗音乐,首先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办学特色,有效融合本土非遗音乐。比如某高校确定的音乐教学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是:要求学生掌握音乐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要求学生对本土非遗音乐的学习要达到“四会”和“两能”,“四会”即会教学、会唱、会跳、会谈,“两能”即能够登台,能够创作;C3)高校音乐教学对本土非遗音乐要做到“三善”和“一突出”,“三善”即善于保护、善于挖掘和善于传承,“一突出”即主专业比较突出。高校音乐老师要将高校确定的教学目标,积极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将其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以此进行教学。      

(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    

高校音乐教学要成功引入本土非遗音乐,其教师队伍必须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加以关注,注重理论教育、情感教育,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非遗音乐的关注,了解音乐的发展、文化背景,掌握演奏技能等,有效传承和创新本土非遗音乐。针对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偏重西方音乐,民族音乐课程较少的现状,高校和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重视本土音乐。同时,音乐教师要积极吸纳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教学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有效融合本土音乐。比如某高校设置了民歌选修课,并聘请民歌领域比较有造诣的名家授课,在名家指导下设置本土音乐课,建设出既能有效传承本土音乐,又受学生欢迎的本土音乐课程。      

(三)本土音乐教材的建设与完善    

高校音乐教学要引入本土非遗音乐,一个关键因素是教材。高校要积极建设和完善本土非遗音乐教材,使其具有艺术性、可操作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形成统一教材。比如某高校加大了对本土非遗音乐的研究力度,组织音乐方面的专家尤其是本土非遗音乐方面的专业学者和在演奏方面比较有造诣的名家编写教材,比如土家族打溜子、苗族音乐文化等等曰。同时,该高校还鼓励组织音乐教师有计划地进行民间采风,为本土非遗音乐教材的编制增加新鲜素材。      

(四)加强对本土非遗音乐的艺术实践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12

前言

本土音乐文化属于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上较为关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在教育人的方式上也与现代音乐教育有明显不同。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经常会受到整体文化发展的影响,而本土音乐文化在教育上却很少受到限制,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融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以便将民族特色与世界文化连接在一起,形成新型音乐教育发展方向。

一、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

本土音乐属于地域性音乐,但也是社会文化产物,它的产生会受到生活方式、语言、民族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可以与其现有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与其成为共生关系。再加上受到社会生活影响,人类发展需求也会不同,需要不断更新音乐意义与方式。如果能够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育中,研究其文化形态与现象,对现代音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本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等一样,属于音乐文化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内容与形式上各具特色,但却能够与之并立。若不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中,就会使中华民族音乐被世界众人所遗忘,使我国在世界音乐领域中不占据任何优势,因此,要做好本土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融入工作。此外,学校音乐教育具有普及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时间保障与空间保障,所以,一定要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促进其发展。

二、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一)注重多元音乐文化理念的构建

不管是哪种教学,首先要转变与确立的都是理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重点,它的产生与本土文化形式的回归与兴起有直接关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合理对待与理解异域文化,注重挖掘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展现民族音乐魅力,多元化音乐教育也是实现跨文化理解的最佳方式。同时,很多国家都开始注重本土音乐文化发展,因此,我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也应看到世界发展趋势,用多元音乐文化理念强化学生对本土音乐的认识,增强其归属感,找到合适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并认识到外来文化要发展应首先适应本土环境,满足相应条件,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将本土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二)创设适用于本土音乐课程使用的教学体系

无论是在哪种学科教育上,我国所采用的教学体系都是对欧洲体系的模仿,从未研究过适用于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体系,这样也就限制了其知识体系价值的发挥,因此,需要创设适用于本土音乐课程的教学体系。如可以仿照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创建我国教学体系,从启蒙教育开始就注重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入,并将本土民间音乐作为音乐教材,提倡学校音乐教育应从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开始。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收集与编制含有民族音乐特色的音乐教材,要求学生多学多练,同时合理搭配现代音乐教育与本土音乐教育。

(三)根据地域特点进行开设本土音乐文化课程

要真正将本土音乐引入到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就要根据地域特点开设本土音乐文化课程,注重与媒体、教材、表演等内容的联系,以便深化学生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理解,增加学生音乐知识底蕴,从而起到传承本文音乐文化的作用。如在闽南地区,在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中,可以将《天黑黑》应用其中,在陕北地区可以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引用进来,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开设本土音乐文化欣赏课程与曲艺表演课程等。此外,还要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其中,注重全方位介绍音乐,并将其与政治文化、历史背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建成既坚实又富有特色的本土传统文化。

(四)做好教材编制工作

教材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工具,也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为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学习的意识,必须编制本土音乐文化教材供学生学习使用。尽管很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国家制定的,但由于要发展与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就要注重地方教材的编制,注重体现本土文化特色,要求教师做好国家指定音乐教材与地方音乐教材的结合工作,并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内容。如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本土音乐文化学习上应注重学唱本土歌曲,并适当的加入音乐基础知识与综合活动的开展,以便实现最佳教育。此外,为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工作做到最好,还要尝试构建多元教育形式,培养民族音乐教学人才。

三、结论

随着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关注本土文化的发展,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也要在教育上注重本土文化的融入,本土音乐文化要发展就需要实现传承目标,增强国家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已在多领域成为佼佼者,而本土音乐文化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这就需要引起教育研究者重视,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入,以便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娜.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D].赣南师范学院,2012.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篇13

(二)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口述史”研究目前仅仅局限在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中,它的研究优势并未被音乐学科全面采纳,就现代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的现状来看,存在如下问题:1、对“口述史”的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相互交流、互动更为频繁,同时又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差异,构成复杂多元的民族文化。用口述传承历史文化这一做法没有得到西方学者的公认,因此对口述史认同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如今,对于收集口述证据的必要性、真实性、口述传统及其口述历史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等问题,尚未引起学界普遍关注。但是,“口述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它不断地吸收多学科的先进方法与理论,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单从口述历史学的书写角度来看,它能给民族音乐研究带来丰富的材料、多样的方法以及诸多益处。2、口述事件的可信度民族音乐“口述史”材料是否真实可信,这是音乐学家最担心或关注的问题,所以“口述史”资料必须以史料学的方法进行检验甄别。无论是谁,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是局限性的,一些民间艺人在回忆过去经历以及理解其经历,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只有经得起史料学检验的口述资料才能成为史料。其实,在具体实践中,情感分析与阶级分析都是判断口述事件可信度的重要方法,应该注意有价值的口述事件,并加以甄别,使之成为研究民族音乐的主要资料来源。3、记录、访问者的理解误差口述记录与采访时的气氛、访谈者的身份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采访者的学问、学识及判断理解能力等,都会影响采访者叙述、记忆、认识事件的误差程度。4、研究队伍薄弱、理论探讨欠缺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是新兴的一门学科,从研究范围和研究主体来看,仍然未能引起重视,研究队伍显得单薄。在民族音乐学界,人们对“口述史”认识尚未统一,没有就民族音乐“口述史”的性质、方法、定义等达成共识,民族音乐“口述史”的理论研究还是个冷缺门,有待学者开垦。

(三)民族音乐“口述史”分类研究特点

民族音乐“口述史”是群众、艺人、学者等共同书写和表达音乐事象、音乐历史的独特方式,它为我们接近可靠、可信的音乐历史提供了可能。根据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所涉及的内容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以现象为中心研究民族音乐主要是将某一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现象置入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对该民族成员是如何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进行考察研究,阐释其有关音乐特征、生存演变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作为体现学科方向的基本内容。以现象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是指围绕现存的一些音乐现象,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客观叙述,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各民族音乐的存在状态和延续原因,有助于达到口述者对音乐现象回忆的真实性和民族音乐发展真实性的高度统一。以现象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体现出来两个特点:其一,必须陈述民族音乐本身的存在事实。在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中,音乐现象包含了音乐演唱(奏)形式、音乐文字形式、乐谱形式和图文形式,陈述民族音乐本身的存在事实,就是依据民族音乐观察资料的原本,按原样直观地进行“口述”式的全貌描述。但是,对民族音乐现象的直观描述不是绝对的“复原”与详细再现,这种直观描述的内容含量只能是音乐现象各个侧面基本面貌的有节制的描述。其二,必须陈述民族音乐现象与其他音乐之间的联系。根据“口述史”研究的特点,访谈者与讲述者的访谈录像、录音资料,便成了音乐研究工作者在“口述史”研究中讨论、显示这种音乐现象的基本方法。2、以事件为中心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的中心是音乐活动事件,音乐活动事件的发生又都是与社会生活环境、音乐表演场合、历史语境及其表现形式有关联,人们围绕音乐事件,从发生原因开始,根据事件发展的进程和逻辑,记录口述者还原事件的过程。尽管口述者对音乐事件进行了改造和语言修饰,但以事件为中心的口述材料是事件亲历者叙述的历史,在事件的还原与分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分清主次,抓住事件的本质,积极关注事件的核心内容。民族音乐“口述史”有自己专业特性,口述者往往站在艺术的角度,受音乐情感表达与思维定势的影响,他们一般都围绕音乐表现、事件发生、场景、表达方式等进行材料取舍,并突出情感抒发的叙述。在对民族音乐“口述史”进行研究中,我们发现口述者偏爱对音乐表演片段的叙述,这些片段的音乐事件记忆被口述的绘声绘色,具有强烈的聚焦性。3、以人物为中心以人物为中心的“口述史”研究是民族音乐研究的新特点,国内把以人物为中心的“口述史”研究分成了两种:一种有中心人物口述、辅以其他人对他认识、评价的“口述史”研究。另一种是没有中心人物的口述,只[10](P75)有别人对他的口述。以人物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不仅研究的是音乐家、创作者,而且需要研究民间艺人、传承人以及表演者,主要是考察、研究他们的个体音乐行为、思想状态、艺术观点,把他们思想认识与个人艺术实践联系起来考察。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以人物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在理论预设与立论基础上缺乏对音乐人物整体的关照,现有的研究侧重音乐人物系统和本体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对音乐人物静态描写和平面比较上。以人物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必须围绕人物参与音乐活动情况进行描述,一般时间跨度大、环境复杂,只要抓住主要矛盾,音乐人物研究才能顺利开展。4、以组织为中心民族音乐“口述史”以组织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主要是以行业、单位、部门等为核心,围绕对组织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研究。由于“口述史”学的引入,民族音乐研究在方法与视角上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关注“以何种方式重构音乐史”以及“如何重构不同④地域音乐史”等诸多问题。民族音乐“口述史”是一种集体记忆,是人们的群体行为,具有组织的连续性和断续性,口述时不可能再现历史的“原本”。组织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同人们的音乐行为、风俗习惯、等等都有密切联系,在研究中,要以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为研究点,通过它们来分析与组织涉及的事件、人物和传承方式。5、以时间为中心以时间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是民族音乐研究的核心,也是民族音乐“口述史”叙事性的基本逻辑。有关民族音乐的传说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当时所发生的音乐事件都是通过口述的形式传承下来的,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歌舞、戏曲等最能体现以时间为中心的“口述史”研究特点。以时间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可以窥视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通过时间线索来考察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并以音乐事件发生时间为主要界限,把其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予以复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以时间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往往大于它的音乐意义。

二、土家族土司音乐“口述史”的实存

土家族土司时期的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土家族口述音乐作品自然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但是,用“口述史”的方法来研究和书写土家族音乐却是凤毛麟角,因为它属于民族音乐研究的另一种探索。如今,在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中,我们力求“口述史”从观念、方法和技术上拓展研究空间,希望能弥补土家族土司时期音乐资料的缺陷,从而有可能确立土家族土司音乐乃至整个民族音乐的新音乐史观和音乐史写作方式。

(一)土家族土司音乐的人文环境

长期以来,土家族人聚居于湘鄂渝黔边邻地带,高山大川以及山地丛林使他们养成了山地性格,他们是典型的山地民族。远古时期,土家族先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民族口述创世史诗《摆手歌》和《梯玛神歌》,同时,还创有大量带有口述性质的神话、猎歌、渔歌、劳动号子、哭嫁歌、丧歌、情歌、谚语、童话、寓言等等。在土司统治时期,土家族社会相对独立,他们崇拜祖先和神灵,有着非常强烈的“寻根”意识,而且这些思维与意识都能在口述的神话传说、歌谣等中找到。土家族人以农为本,勤劳耕种,由于山多坝少,不得不多开梯田来扩大耕地。土家族进入土司时代以后,中央政府与土司王朝都十分重视屯田,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且加强同周边其他民族的文化、经济交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音乐元素。我们发现,土家族土司时期的音乐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歌谣、说唱、舞蹈、戏曲、神话传说、谚语、民间故事、谜语、俗语等组成了土家族音乐的完整体系。比如土司时期流传下来的歌谣有祭祀歌《梯玛歌》《舍巴歌》《三棒鼓开台歌》《还傩愿》等,风俗歌《薅草锣鼓歌》《酉水号子》《丧堂歌》等;神话传说有《开天辟地》《佘香婆婆》《洛羽射日》等;民间故事《年节猜谜》《巧计砍虎》《半个工钱》;戏曲有《阳戏》《傩戏》《花灯戏》等。例如土家族传统说唱《一根藤》就是典型的口述音乐,属于土家族曲艺,人们运用“三棒鼓”的形式,叙述了一位名叫七乃的姑娘反抗土司的故事。《一根藤》通过骂媒婆、拒聘礼,到洞房打斗、进山复仇等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情节,用说唱的形式刻画了一位普通土家族妇女勇敢反抗土司压迫的形象。这些口述音乐题材主要描述了土家族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勇于探索并且讲究伦理道德等等一系列正面形象。在众多的土家族实存口述音乐作品中,也都积极反映着土家族“独立自主的民族观”和“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口述史”研究方法使我们对土家族音乐中蕴含的哲学、文化、宗教、伦理及艺术价值等进行深入挖掘。土司时期的音乐是土司制度下的产物,它反映着土家族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劳动创造与审美情趣,这一时期的口述音乐,也都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的智慧。“土家族土司统治时期的各种制度,直接孕育和催生了土家族如梯玛神歌、廪歌、摆手歌、傩戏等较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这些艺术形式中,可看出他们与土家族宗教、民俗、生[11](P109)产生活的密切关系。”笔者认为,正是在土司统治的特殊环境中,以及在湘鄂渝黔边区与外界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的社会环境等合力中,以其族群为主体,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土家族音乐文化。

(二)土家族土司音乐的表现形式

土家族土司时期的口述音乐具有丰富、独特的表现形式,运用“口述史”方法研究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可以揭示土家族土司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使得土家族音乐历史的内容变得容易记忆和乐于传播。土司时期实存的土家族民间音乐种类很多,表现形式复杂,其主要表现为祭祀、风俗、劳动、战争四类(见表格)。土家族音乐多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如土家族打⑤喜花鼓、摆手歌、撒尔嗬等,都是歌、舞、乐结合的同一体,它们在表现形式上形成了自己鲜明而浓郁的风格特征。比如土家族土司音乐在调式上大多属于五声调式,但三音列、四音列结构占的比例较大;节奏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一方面从语音节律的基础上提炼而来,另一方面是受到劳动生活的影响而形成的;在旋律发展过程中,土司音乐多以羽调式、商调式为主,旋律简朴、单纯,以级进为多见。土家族土司音乐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口头传播是土司音乐传播的主要方式,但是,人们在吟唱、舞蹈以及表达音乐情感时,都没有脱离文化场景,而且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兴趣、信仰对音乐内容和形式进行修改,再创作成分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这些表现方式的变化都会对我们“口述史”研究带来不便。

(三)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历史语境

土司时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土司制度的建立对土家族人的音乐生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在长达八百年的时间里,土家族社会仍然保留了渔猎、采集和山区农耕经济成分,在音乐文化上也体现着保留了较多的原始社会和上古社会的遗风。从实存的土司音乐来观察,它表现的大多数是关于土家族人起源、迁徙、部族战争、消灾解禳、巫术、占卜及神灵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之类的内容,而且大多与土家族梯玛的法事仪式、图腾崇拜、祭祀祈祷等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如今,运用“口述史”方法对土家族土司音乐进行研究,音乐语境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就是一个拥有表演特性的音乐社会活动,具有自己的语境基础。土司时代,土家族人使用自己的语言,其语言被称为“土语”。由于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土家族人除了口传音乐艺术外,书写一直使用汉文。在明清时期,土家族人喜爱的竹枝词,土司文人写的诗、词、歌、赋都是用汉文。尤其是民间音乐,都深受汉文化影响,如土家族阳戏、花灯等剧目就是用汉族地区的本子,舞台用语也都是汉语。从土家族口述音乐材料中发现,其实土家族土司音乐是有具体语境的,比如“毛古斯”“咚咚喹”“打溜子”“摆手舞”“舍巴”等等,每一词条都是对土司音乐的定义,都能从某一侧面反映对土家族音乐的解释。在土家族音乐历史上,只有借助具体的语境,我们才能把握每一个土家族音乐概念的确切意义和适用范围,进而对土家族土司音乐有一个总体了解。

三、土家族土司音乐“口述史”的民族认同与重构

土家族土司音乐是土家族社会发展的具体物化形式,在土家族口述音乐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土家族人的歌唱与呼喊,看到人们模拟动物的舞姿,如果简单地说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可能有些武断。但我们认为,土家族土司音乐的目的性已十分明确,而且是共通的,它们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激发感情,协调人们行为,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物化形式。土司音乐研究是土家族人从“自我”内化到“他者”叙事的一种嬗变,是一种音乐“记忆”的重构,同时也是土家族对土司音乐认同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可以说明以土家族土司音乐为中心推动的“口述史”研究与土家族土司音乐认同意识重构之间的关系。

(一)土家族土司音乐“口述史”的民族认同与重构

土家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一样,有着共同的特性,但又存在着差异。对土家族土司音乐进行“口述史”研究,既要认知其与其他民族音乐的共同性,又要认知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民族音乐认同二元对立认知困境的出路。笔者认为,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的认知演变,是构建或重构民族音乐共存的重要基础。如今,人们在研究土家族土司音乐中,积极运用“观察”和“参与观察”方法,并根据“口述史学”的基本理论,打通了一条重返民族音乐话语实践场所的途径,改变了音乐书写与被书写的关系,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这一认同又成为音乐研究、民族音乐乃至“口述史”方法运用的基础。“民族是文化的维系体,而文化处在不断的进化中,这种进化牵动文化所维系的民族,使之不断的发展演化。这种发展演化是在民族特定的环境相一致的,民族文[12](P129)化的发展演化是在其生境规约下实现的”。关于土家族土司文化的认同研究,国内学者在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例如龚荫认为,对中国土司制度的研究有“存史”“资政”意义和“古为今用”;李良品认为,现阶段的中国土司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实证法、调查研究法和历史人类学法,存在着研究重点不突出、对土司文化不重视、资料整理及交流不规范等问题;谭必友运用史料与田野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家族南部支系土司进行详细考察,并指出其对土家族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罗维庆认为,明代卫所设置对土家族土司社会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等。目前,学者们探讨土司文化的认同之于民族社会稳定的意义,也成了极具理论与现实价值的一项工作,对当下土家族土司音乐“口述史”研究的民族认同与重构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研究的蓬勃发展,“口述史”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同时也去觉醒了土家族音乐研究之危机意识,促进了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的民族认同。在学习西方音乐的过程中,土家族土司音乐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有关“土家族”“土司”“舍巴”“梯玛神歌”“摆手舞”“打溜子”等话语,在民族音乐具体的语境下,构建了新的民族音乐知识。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该类研究来看,“口述史学”的引入对音乐观念建构及其对民族音乐认同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国内一些学者从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术立场出发,把口述史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料来源,参与建构新型的民族认同,其实,他们对土家族土司音乐“口述史”研究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