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实用13篇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

1、《草原》主要内容: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族同胞的热情欢迎的情景,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

2、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源:文章屋网 )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2

草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草地是生态环境的载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拥有天然草原面积3.9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可利用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26%,占世界草地的13%。草地是我国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国为世界第二大草地资源国。此外,我国人工草地栽培面积也在迅速扩大。我国草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说明草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草业在我国是新兴的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诸如草地病虫害导致的草产品质量总体不高、产量普遍偏低,而目前草地病虫害管理的方法相对单一,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存在环境安全、产品安全等问题。草地保护专业人才的缺乏,影响和限制了我国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草地保护学》是以保护草地免受病、虫、草、鼠害等危害为目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的治理技术,确保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主要面向饲草生产、高尔夫球场及园林绿化等领域,从事这些领域的工作,都需要了解和掌握草地病虫害的相关知识。此外,国家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作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而草地保护人才正是草产业、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卫士,保证草产品的安全就是保障畜产品的安全。所以,草地保护应着力服务“四大安全”,即草业生产安全、草产品质量安全、草地农业生态安全和草业贸易安全。《草地保护学》课程也应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培养胜任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才。

近几年,扬州大学草业科学教研室分别从《草地保护学》的教材选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南方《草地保护学》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获得了较好成效。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做好教材的选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选用的教材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所选用的教材必须是近几年公开出版的,获的公认的教材。因此,在选用刘长仲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草地保护学》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蓝本的基础上,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李洪连和徐敬友主编)、《农业昆虫学》(洪晓月和丁锦华主编)以及甘肃农业大学主编的《草原啮齿动物学》作为主要参考书开展教学。刘长仲主编的《草地保护学》资料信息全面、论述经典,且每章后都附有该章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全书最后还附有所有参考文献,全面地收集了教学内容相关的主要著作和学术论文,以便于学生查阅、学习。另一方面,适量引入《草地保护学》的新科的研成果方面的内容,去除了一些过时或陈旧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授课多媒体材料作为辅助教学材料,如录像光盘“昆虫帝国”(英国广播公司制作)、植物病害诊断方法汇总视频等,备受学生欢迎。

配套使用的实验课教材是由本课程组教师根据南方草地病虫害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验室标本资源等情况自编的,并且每年修订编写一次,始终保持着内容的针对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必须要适应时代需要,增加教学新内容,以避免与生产实际脱节。以往各农业高校的草业科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大部分为《草原保护学》,其教学内容以天然草地、草原的病、虫、鼠害及其防治为主要内容,适宜于北方高校使用,而南方由于没有草原,且天然草地很少,且多为草山草坡,与北方草原区别甚大,如果仍然开设《草原保护学》显然不符合实际生产情况。此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饲草、草坪种植也成为南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人工栽培饲草、草坪植物的病虫害等内容在南方农业高校《草地保护学》教学的内容中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逐渐形成特色教学内容。

在《草地保护学》教学内容中,除保持病虫害诊断方法等作为重点内容外,还需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治及各种防治技术方面的教学,尤其是生物防治技术,由于其具有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对其他生物安全等特点,在当前食品安全全民关注的时代背景下,正越来越受重视。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在教学内容体系中重点突出,并将目前世界上新的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方法充实到当前教学内容中去。为了做到这点,本课程的授课教师经常查阅参考资料,了解世界最新的植保知识、科研成果,同时和植保系的专家经常沟通、了解。在教学中,对一些典型而难防治的重大病虫害,则采取研究性教学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制定防治方案后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对该类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一)提倡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是指采用教学团队(分工明确、协调统一)来组织教学,譬如不同种类的病害、昆虫、杂草等可安排不同的老师讲授。一方面教师根据学术专长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利于学生掌握与课程教学各模块相关的最新学科科研进展,使教学知识更全面、更精深;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和不同风格的老师(讲授方法不同、阅历不同、认知程度不同、科研方向不同)交流、沟通、对话,学习到多个老师身上的优点。

(二)尝试参与式教学

大学授课有3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满堂灌式教学,学生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第二种境界是展示型教学,即通过演示、展示等形式来配合讲授。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理解性地学习,但仍没有改变“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的局面,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第三种境界是参与式教学,某些时候可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讲课、老师点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学生课下就会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思考、相互讨论,能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学能力逐步提高。课前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专题(譬如生理性病害的诊断、化学防治的利与弊、生物天敌的利用问题等),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每次上课安排1~2位同学做5min左右的专题小报告,老师和学生进行点评、讨论后引出新课内容。通过上台汇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锻炼。一些任务可分小组安排,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大学阶段学习知识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加快网络化、多媒体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传统板书教学的拓展和补充。多媒体网络化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单调、呆板的讲解趣味化、灵活化,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减轻教师的负担。

《草地保护学》课程内容涉及草地植物病害症状、病原物形态等,如果只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必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课件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点,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将大量高质量的草地植物病害症状、病原物形态特征、草地主要害虫以及草地有害啮齿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在课件中还会穿插教学短片以及病害发生、侵染过程的FLASH,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能更生动、直观和形象地表达给学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扬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下,本课程组教师将网络课程引入课堂,将《草地保护学》课程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在《草地保护学》课程网络课堂中,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资料图库(草地植物病害图库、草地植物昆虫图、草地啮齿动物图库和草地有毒植物图库)、授课录像、电子教案、在线作业、师生交流平台、实验课程、习题题解和参考资料等内容。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的方式自学,学习在线课件、下载授课录像和实验课教学录像、网上做作业、网上提问、网上提交作业等。授课教师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上网更新内容,并在线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四、《草地保护学》实践教学的建设

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之前,扬州大学《草地保护学》实践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非常滞后,实验室数量较少,实验设备不足,标本更新也严重滞后,部分校内实践基地缺乏维护,校外实践基地不稳定等;其次,实践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主要采取“教师讲解―标本展示―学生模仿”的方式,整个实践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简单操作、验证,缺乏参与实践的学习热情;第三,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各个环节没有有机结合,缺乏系统连贯性,大多数教学内容局限于《草地保护学》实验指导书中常见病虫害的辨别,学生缺乏对未知病虫害的诊断能力;其四,实践教学考核不科学:实践教学环节成绩评价没有规范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学。

(一)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草业科学专业的班级以个人“责任田”为单位,建立起个人校内实践基地。2014年,草业科学系在扬子津校区试验田专门划出10亩试验田作为校内草业科学本科生实践基地,以班级为单位,下设5~6个生产小组,每个生产小组根据专业课程需要,结合兴趣爱好,分别建立饲草生产试验田和草坪实践试验田,自主决定种植品种。从选种、整地、播种、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最后收割、产量和品质测定,全部由生产小组自主完成。在生产实验中遇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具体阐述的细节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提高了实践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今后在学习和科研中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此外,牧草标本园、牧草(草坪草)种质资源圃等校内实践基地在开放式实践基地构建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校内还定时借用植保系的“昆虫展览馆”“植物医院”和“病虫标本馆”等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草地保护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此外,联系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草业科学系根据学校有关要求和实践基地需要,在扬州周边地区的高尔夫球场、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扬州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安徽秋实草业、南通天马马术俱乐部、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并建立双方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签订合作培养计划,为草业科学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条件。

(二)加强构建网上实践教学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实践教学的网上平台,能对实验过程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等有感性认识,实现以学生自主型实验学习目标为重点,构建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实验教学信息资源库。包括:本课程基本情况和教学模式介绍区;在线病虫害诊断训练;操作流程观摩模拟学习区;草地植物病虫害识别与控制观摩仿真区;师生在线互动区;其四,在线考核区。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实现模拟展示多种化学保护实验情景及化学实验问题解答,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有毒、有害的“实验”,并组织他们对实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严谨性。

(三)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考核方法

传统的实践课程考核多为根据学生递交的书面实践报告、实践总结给出成绩,刻板而陈旧,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抄袭他人的实践报告和总结,且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大同小异,无法拉开成绩差距。因此,构建一套与实验教学环节、课程体系调整相适应的考核方法十分必要。本课程组根据《草地保护学》实践教学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考核体系,包括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标本制作、互动式专题讨论、实验报告等,以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如,随机选取鲜活的实物标本,考查学生对生产中重要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能力;每阶段实践结束后,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以多媒体等方式展示实践成果等。在以上过程中,提升学习笔记、实验报告、讨论讲座、实践成果展示等的计分比例,突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五、结语

草地保护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影响和限制了我国草产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为培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并能胜任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才,有必要加强建设《草地保护学》等主干、基础专业课程。除了提高理论教学水平,更应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不仅由于实践教学是高校本科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保障。扬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通过对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更是加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通过不懈努力,《草地保护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教学效果得到督导、学院、学校有关部门以及实习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韩建国.草地学[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105.

[2]庞丹波,李生宝,潘占兵.草地害虫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138-144.

[3]刘长仲.草地保护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7):1-3.

[4]祁芳,李岗生,崔美香.植物保护现状及农业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101-103.

[5]朱丽梅.园艺植物保护教学改革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2005,21(2):98-100.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3

通过与2012届的教学情况对照我发现,同样的主题如果呈现方式不同效果就明显不同:2012届的学生是通过一系列直观生动的画面和人物形象感受草原文化,2013届的学生接触到的是抽象的草原文化的题目,没有清晰、明确的、可感知的印象。2012届学生感觉收获很大,2013届学生选课人数却很少。

二、兴趣对接

在分析自己开设校本课程得与失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兴趣问题是校本课程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校本课程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兴趣对接。

所谓兴趣对接是指教师兴趣与学生兴趣有交点或交集,师生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关注相同的问题,而且喜欢同样的问题呈现方式。可见校本课程问题的关键是相同兴趣的问题,从这样的视角看课程,国家课程(全国)、校本课程(全校)、微型课程(全班)兴趣对接的难度依次降低,因为范围越小找到共同兴趣的难度就越小。微型课程的优势显而易见。

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当中,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而且教师要自己培养广泛的兴趣,并对学生兴趣进行正面引导,这样容易实现与学生的兴趣对接。开发微型课程,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使教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反思后再尝试

有了以上认识之后,我把能否实现兴趣对接作为微型课程的选题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我选定“品读名家诗词,评说风流人物”作为2013年微型课程的课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于世界之林独树一帜的当数诗词歌赋了,无论是律诗还是词阕,均有着无穷的魅力。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平平仄仄中使人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这也是中国文字所特有的。古典诗词中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特别是咏史诗。著名学者陈寅恪更提倡“以诗证史”,通过阅读咏史诗可以帮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认识历史。

诗词的特点使以诗词传史的方式成为师生兴趣的交汇点,容易实现兴趣对接。而且这种方式体现“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诗词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豪感。

在历史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名人诗词了解、认识历史名人:用李白的《古诗五十九首(其三)》和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解读秦始皇,用王的《咏汉高祖》和胡曾的《沛宫》解读刘邦,用杨亿的《汉武》和罗邺的《望仙台》解读汉武帝,用王安石和秦观的《司马迁》解读司马迁等。无论诗词作者还是评价的人物都是非常著名的。

选课和上课的结果都证明,我们对微型课程的认识是正确的。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4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身着盛装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热情的待客方式,他们策马疾驰而来,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手与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5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身着盛装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热情的待客方式,他们策马疾驰而来,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手与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五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三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

教师准备

课件、课文朗诵磁带。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草原的美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节课,我们将近一步了解生活在草原上得人们。

二、自主读书

1、今天的草原,以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得民族风情吸引这越来越多的游客。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们作介绍呢?

2、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5自然段,可以列列提纲,或摘记一些词语。

三、小组交流

小组内一人扮演导游,其他人扮演游客,到陈巴尔虎旗去游览。导游要主动热情的向游客作介绍,回答游客感兴趣的问题。

四、集体交流

1、那位同学愿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到陈巴尔虎旗去游览?老师希望你在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还可以结合你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当游客的同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一定要请教导游啊。

2、在导游的带领下去感受草原独特到的民族风情和草原人民热情和好客。

五、体会情感

1、在这位小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结识了新朋友,蒙古族老乡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畅谈:热情好客、淳朴、亲切大方等。)

2、蒙汉两族人民尽管语言不同,但心心相通,大家用握手、微笑表达着亲热;用音乐、舞蹈传递着真情。请同学们找出最能体现蒙汉两族人民情深意重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2——5自然段。

4、教师小结:老舍先生和我们一样,留恋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情,草原上得人,所以他动情的写下了“是呀!盟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板书),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试说一下这两句话得意思。(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能够舍得马上分别呢?虽然已夕阳西下,仍在草地上依依道别。)

5、全班有感情的其读课文。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6

3.欣赏美丽的草原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有关词语和句子,背诵第2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引导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了大草原很美丽,大草原很广阔。大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师:边听录音边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大草原是怎样的一个草原?(录音)

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师:看看还有哪句话更准确些呢?

生: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板书)

师:是呀,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草原很美丽?同学们想想默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呀?

生:不出声。不许指着读。要用心去读。脑子里要想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照默读课文的要求去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从哪些地方写出了草原的美丽呢?

生:草原的野草、湖水,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

师:我们看看草原的草有什么特点?

生: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图片)

师:体会带点的词“满眼、铺向”。

生:“满眼”说明除了天是蓝的,其余的全是绿色。眼睛里全是绿色。哪都是绿的。“铺向”感觉就像地毯一样铺向远方。

师:从这我们能看出大草原的草有什么特点?

生:很绿。

师:草原的草除了绿,还有什么特点?

生:还很茂盛。

师: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来呢?

生: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师:你此时看到了如此广阔的大草原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想说什么?

生:大草原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像铺了绿色的地毯一样。大草原像茫茫的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大草原的草好绿啊。

师:大草原是那样广阔,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先指名读,师生评价,练读,再指名读。(满眼、铺向、平原、山岭、深谷、青草)要重读。

师:大草原因为草绿、茂盛而美丽,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草原的美丽?

生: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图片)

师:体会带点的词“嵌着、映出”。

生:妈妈戴的钻戒上面就镶嵌着钻石,湖水就像钻石一样镶嵌在草原上。

师:那怎样体会“映出”呢?

生:说明水很清,能照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师:大家齐读这句,看看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把湖水比喻成宝镜。

师:湖水和宝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神话中的宝镜是什么样的?

生:它们都很亮。神话中的宝镜很神奇,会放光。

师:是呀,湖水就像宝镜一样太美了,除了有湖水还有什么呀?

生: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师:你怎样体会各种各样?

生:有很多种。

师:都有哪几种呢?

生: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师:你怎样体会阵阵清香?

生:随着风阵阵吹来,散发着阵阵清香。

师:大草原是那么美丽,我们怎样能读出它的美丽呢?

师:指名读,师生评价,自由练习,再指名读。出示提纲,练习背诵。齐读,边读边想象大草原的广阔和美丽。(音乐)

师:我们知道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齐读这句,这是一个过渡句,上一段写了草原的美丽,下一段写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作的时候可以用到。

师:你看到了怎样欢腾的场面呢?

生:有雄鹰、百灵鸟、成群的牛羊、小马驹、黄羊、牧民骑马。

师: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图片)

生:矫健的雄鹰,小马驹在吃草,牧民在骑马,成群的牛羊在吃草,还有一个个蒙古包。

师: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欢腾的场面的?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师:我们一起伴随着那美妙的音乐再次走进大草原。(图片)

师:刚才我们一同走进大草原,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草原太美丽了,我也想去看看,很想去那骑马,想看看那的蒙古包……

师:是呀,草原静是美的,动也是美的,草原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美的。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很多地方的景色都很美丽。出示图片。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祖国北国的草原风光。

五、板书设计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7

动物科学是一门专业口径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特殊的要求。在动物科学教育改革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专业课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 饲草生产学》 是研究牧草与饲料作物的栽培技术、 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它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也是畜牧专业学生了解和学习牧草和饲料作物栽培、 加工、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唯一课堂教学教材,具有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而又侧重于应用的特点。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饲草生产学任课教师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饲草生产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构建新的《饲草生产学》课程教学体系

(一)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打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在教学中将实验和课程实习合并设立为一门独立、完整、系统的课程即牧草栽培学实习,独立考核计分,以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通过增加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实验项目如针对具体畜种的青饲轮供方案制定,扩大学生自主创新型、设计型综合实验项目,提倡学生探索性、开发性试验,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三)开设多层次牧草栽培学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逐步建立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实验课程新体系。如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生产方向的课程,我们在饲草青饲轮供方面加强教学,而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其他方向的课程,我们教学重点则在饲草栽培方面。

二、编制新的《饲草生产学》课程实验实习教学大纲

围绕学校对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本着突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育原则,从2007年起先后对饲草生产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两次修订。根据新教学大纲结合重庆地区三峡库区的生产实际和最新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三、教学方法改革

经过逐步探索,本课程已逐渐由原来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和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式向多元化发展,启发式、自学+重点讲解和答疑、案例教学、小型报告会、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激发了学生、教师的双向信息交流,教与学互动,相得益彰,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以及查阅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课堂教学

启发式:由老师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如不同饲草的营养品质和利用特点,并将其和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与式:有关理论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等延伸内容,老师先提出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留下作业,请学生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老师就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

讨论式:有关牧草产业发展动态、趋势等内容,如草产品、草种生产、种草养畜等,分组讨论、交换看法、老师总结。

(二)实践性教学

对于应用学科来说,现代化教育手段取代不了实物和操作。认不了、不会做、不熟练,永远是实践性环节要解决的问题。

实物标本教学:以牧草标本的实物为教材,如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叶菜类饲料,对它们进行形态识别、解剖,可以了解其构造以及各部位的关系。

现场教学:牧草的生长发育习性,如茎叶特点、开花结实习性、物候期等,教师现场讲解,学生再分散观察记载。

实际操作:播种、分株移栽、施肥、灌溉、杂草防除、人工授粉等,不同的牧草植物方法可能不同,学生要参与其各个环节的操作。

四、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 饲草生产学》 不同于其他课程,它不仅讲述了牧草和饲料作物的植物学基本知识,同时还涉及到各牧草和饲料作物的栽培、 管理和加工调制工作。尤其是后半部分,它是今后学生参与饲草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牧草和饲料作物品种,学校专门建立了用于栽培牧草与饲料作物的实验基地。先后引进了紫花苜蓿、 白三叶、鸭茅等 七十多种牧草。扩大学生对西南地区适生牧草的认识和了解。

五、建立饲草生产学题库,改革考试方法

学生成绩的评定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察,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察,成绩的评定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兴趣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健全考试制度方面,我们建立了试题库,实施了考试分离制度。由教学办公室随即抽题组织学生考试。考试结束后试卷密封抽调非任课教师阅卷,评定成绩。这样的考试制度和方法体现了客观,公平原则,不仅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也端正了学生学习态度,避免为考试而学习。同时也端正了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目的,促进了素质教育。

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农业人才。通过饲草生产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改革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统实验与开放设计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创新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特别是转变学生实验思维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开发、设计能力和学生关注生产实际、社会热点的敏感性。达到既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高素质的需求,培养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何万领,李晓丽,王占彬,等.强化《饲草生产学》实践教学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6):11-14 .

[2]胡自治,龙瑞军,张德罡,等.中国高等草业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及其在世界的地位[J].草原与草坪,2005,(5):23-26.

[3]王立克,金光明,王立新,等.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12-16 .

[4]金光明,杨冰,许万祥,等.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5):37-41.

[5]崔艳红,韩庆功,王自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22-24.

The 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of Forage Production Science

ZENG bing,ZUO Fu-yuan,LAN Ying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8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身着盛装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热情的待客方式,他们策马疾驰而来,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手与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_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五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草原上教学教案设计材料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感受各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2.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一碧千里、渲染、明朗、柔美、拘束、羞涩、天涯”等词语。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了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无比的画卷。今天,我们将和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板书:草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再读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美│

人情美

二、美读课文,品味佳句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4.此时此刻,老舍先生有什么样的感受。

5.引导在多媒体欣赏中有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领悟,感受情深

1.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迎客待客联欢话别

4.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用~~~勾画出来。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9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可爱的草塘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掺(ch1n)假水泡(p1o)舀(y3o)鱼

2、理解词语

情不自禁——激动的感情,自己抑制不住。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恋恋不舍——形容依依不舍,非常不愿意分离。

犹豫——拿不定主意。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学生再读文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在了解写作顺序后进行分段。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发表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段意也就比较清楚了。

3、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段(1—4):“我”初到北大荒,“感到一切都不习惯”,“时间一长,觉得没有意思”,小丽要领“我”出去散心。

第二段(5):“我”在草塘边上看到草塘的美丽景色。

第三段(6—13):小丽向“我”介绍草塘春、冬两季的特有景象。

第四段(14—19):“我”在水泡里逮鱼和看到草塘倒映在河水里的美丽景色。

文章主要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刚来北大荒时觉得这里没意思,后来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四、讨论交流。

通过读课文,北大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此处只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就可以了,不需要有细节的描述。学生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①草塘非常美丽可爱。②草塘冬春两季的景象很有趣。③草塘的倒影也是美丽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体会“我”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3、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体会“我”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为文章分了段,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新授课

(一)自学讨论

1、出示自学题目,进行自学:

为什么说北大荒的草塘是美丽可爱的?

2、提出自学要求:(在投影上出示)

(1)以小组为单位先集体读课文。

(2)在书中划出体现草塘美丽可爱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3)有感情地朗读体现草塘可爱的语句。

(4)每组选一位重点发言人,其余同学作补充发言。

3、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自学讨论,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

(二)交流总结

1、从课文第二段草塘美景可以看出草塘是可爱的,文中写到“这么大这么美丽的草塘……茫茫的跟蓝天相接。”从这可以看出,草塘景色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板书:景色优美)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①草塘面积很大:从“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可以体会出草塘的可爱与美丽。

②草塘的颜色很绿:句子中的浪花实际指的是草塘中的芦苇、蒲草等。它们绿得发光,鲜亮,一层一层地涌向远方。

③草塘绿的有变化:文章从近处、稍远处、更远处写了色彩的变化。

(板书:大、绿、变)

(2)指导朗读。课文对草塘做了生动的描写,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小丽的话中可以体会出草塘是美丽可爱的。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小丽的话中给“我”介绍了开春瓢舀鱼,冬天捉野鸭、打狍子三件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乐趣、令人神往。“我”是从这里体会草塘的美丽可爱的。

(板书:物产丰富)

(2)分角色读小丽与“我”的对话,注意读出其中的乐趣,读出小丽作为北大荒人的自豪感,同时也读出自己的喜爱、自豪之情。

3、从“我”在水泡子里逮鱼和看到草塘倒映到河水里的美景,也可以看出北大荒的草塘是可爱的。

(板书:逮鱼倒映在河水中的草塘)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注意读出绿草、蓝天、白云倒映在小河里所构成的美丽画面,注意仔细体会这美的境界,从中认识美、感受美。

三、小结

1、指名读全篇文章,思考讨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开始“我”对北大荒不了解,觉得没意思;见到草塘这么大这么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听了小丽的介绍,再亲自在水泡子里逮鱼,由看到倒映在小河里的草塘美景,深深爱上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也深深地爱上北大荒这美丽的地方。)

(板书:不习惯没意思——赞叹——了解——爱上)

2、在结束语中观看北大荒今昔对比的图片投影。

北大荒过去有纵横千里的大片荒原,所以被人们称为“北大荒”。这里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解放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一九五八年,数万复员官兵进军北大荒,谱写了北大荒开发史上辉煌的一章。之后无数的开发建设者带着建设祖国的激情向荒原挺进,征服了艰苦的自然环境,使北大荒变成米粮仓。如今,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们怎能不爱这个这美丽的北大荒呢!

附:板书设计

可爱的草塘

不习惯觉得没意思

景色优美:大、美、绿赞叹

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鸭飞到饭锅里了解

逮鱼,倒映在河水中的草塘爱上

教案点评: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思想感情上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觉得没意思”到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0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

【出示课件8】“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

【出示课件9】

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指导。在课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上:热情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3)交流小结: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板书:热情迎接

盛情款待

深情话别)

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热情迎接:

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

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激情相见:

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3)盛情款待:

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②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③有感情地朗读。

(4)尽情联欢:

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

②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5)深情话别:

①出示课件:【出示课件10】“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②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③这正是──【出示课件1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句话表达了怎么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比如在草原人民迎接远客部分,我问学生:为什么把前来迎接的草原人民比作彩虹,学生的回答就多种多样,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了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接下来的问题是:蒙古族人民见到原来的客人,为什么不下马交谈,而是立刻拨转马头?学生们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与学生共同评价,教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更切合内心实际了。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1

畜牧学是研究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知识理论和技术的科学。主要包括各种畜禽及经济动物的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繁殖、饲养管理、草地与饲料生产、环境卫生、畜产品加工等学科内容。本课程主要针对草业科学专业草业经营方向的大三学生设置,作为草业科学学生大学期间仅有的两门与动物相关的课程之一,畜牧学在整个草业科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对于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了解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畜牧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以及草业学生扩宽知识面,促进专业学习等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是从事畜牧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畜牧业特点,通晓畜牧业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学生从事畜牧业和草业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畜牧学课程涉及内容较多,但学时较少,仅有34学时,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学科知识的讲授并使学生理解接受并在以后工作中灵活运用,挑战性较大。本课题组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更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几年的授课经验,全面阐述了教学内容和设计思路,并分析该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提高畜牧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该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教学内容及教学思路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岳文斌主编的畜牧学,课本中相关知识有十章,且第七章 牧草生产与草地管理和第十章 动物生产技术与其他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重复,根据教学实际,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教具等进行科学的设计,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畜牧学课程作为草业科学草业经营方向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制定大纲时,要根据专业需求,合理安排课时,要做到重点突出和避免重复,本限选课程因为课时较少,且家畜饲养学和饲草加工与贮藏两门相关课程与畜牧课程部分内容重叠,故把畜牧学授课内容综合成以下几个章节:绪论、饲料营养物质及其营养价值评定、饲养标准与动物营养需要、家畜育种、家畜繁殖、家畜环境控制与防疫卫生、畜产品加工七个章节。

1.1 绪论的设计与主要内容

2学时,主要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了解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本章节是课程的第一次课,课堂设计30min做课程说明。首先向学生详细说明学习畜牧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所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考试的方法、评分的标准等。其次阐明畜牧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畜牧业与草业专业的关系及对草业专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近年来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状况让学生明白学好畜牧学课程对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次课程结束前,安插一个15min左右的关于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的视频,用于激发学生学习畜牧学的兴趣,课后布置小作业:“了解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

1.2 第一章:饲料营养物质及其营养价值评定

4学时,主要使学生掌握动物消化道的结构及特点、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以及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成分及其营养功能。这部分内容是进行畜牧学学习的基础,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与此章节相关,因此要使学生扎实此部分内容。授课过程穿插大量视频和图片,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课后布置专题任务“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消化道结构的异同”。

1.3 第二章:饲养标准与动物营养需要

6学时,主要讲解饲养标准、营养需要的概念和衡量指标,使学生灵活掌握不同状态(包括:维持状态、生长育肥状态、繁殖状态、泌乳状态、产毛状态、产蛋状态等)下动物的营养需求量,让学生学习并理解营养需要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本章节在授课过程中安排一次学生总结授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习印象,加强学习效果。

1.4 第三章:家畜育种

6学时,通过图片、影音资料加以讲解,主要内容包括家畜的品种、畜禽生长发育的测定和计算、家畜的选种与选配、品种选育与品系繁育、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等内容。本章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家畜的品种,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选种原理和选配原则,掌握杂种优势利用,了解育种工作的组织与措施。本章主要结合国内外最近的研究进展,介绍最新的科学技术,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本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家畜育种学”。

1.5 第四章:家畜繁殖

6学时,主要讲解家畜生殖器官及其功能、家畜的生殖生理特点、家畜的繁殖技术、胚胎工程技术等内容。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家畜生殖器官及功能、母畜、排卵、妊娠及分娩的机理;掌握生殖激素、生理、人工受精技术及主要环节。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繁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繁殖学的主要内容,了解繁殖学近年的发展状况,同时提供一些国内外畜牧业权威网站列表,方便学生课后查阅相关信息。在本章的授课过程中穿插大量的视频演示,方便学生理解。课后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国家精品课程“家畜繁殖学”。

1.6 家畜环境控制与防疫卫生

6学时,主要讲解畜舍内环境的改善与控制、畜牧场的设置与场内布局,畜牧场环境保护和卫生防疫。畜舍采光的测定,计算与评价,畜舍通风的设计与通风效果评价,畜舍消毒技术等,使学生能够按照家畜生理和行为的需要,并考虑社会和经济条件,为家畜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充分发挥家畜的生产力,预防疾病,将一些基本技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实践和工作。课后布置专题作业,“设计一个畜牧场”。

1.7 畜产品加工

4学时,主要讲解内容包括乳、肉、蛋和皮及其制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熟悉各类乳制品、肉制品加工技术,了解乳品、肉品和蛋品科技与加工行业的国内外最新动态及进展,通过后续安排的室内实习,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扩宽学生知识面。课后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畜产品加工学”。以上四次课后作业、三次自学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一部分。本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天的实习,主要参观乌鲁木齐周边的奶牛场、养殖场、乳制品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2 教学资源建设

2.1 教学资源建设

经过 5 轮授课,本课程小组已经建设了较完整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以及一个与章节配套的视频包;本校于去年建成网络课程平台,利用此平台,建设了畜牧学的网络课堂。网络课堂的内容涵盖较多,如课程简介、课程公告、课程特色、教学大纲、教学录像、授课教案、电子讲义、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参、教学队伍、教学日历、课外知识汇集、互动栏目等多项内容。

2.2 教材选用与建设

从当前来看,立体化教学资源中较欠缺的是配套教材。已出版的《畜牧学》(岳文斌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畜牧学通论》(第2版)(王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畜牧学概论》(第2版)(李建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等各有侧重,并不完全适合本课程的讲授。本课程的特点是对畜牧业进行了解性介绍,对畜牧生产等内容进行深入介绍,特别关注草业科学和畜牧业结合紧密的内容。根据课程要求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岳文斌主编的《畜牧学》,同时选用李建国主编的《畜牧学概论》(第2版)为主要参考书目。根据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材的更新,下一轮授课可能采用王恬主编的《畜牧学通论》(第2版)作为本课程教材,目前正在论证中。另外利用学校网络课堂平台,将课程的详细教案公布在网络中,供学生参阅;并列出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借阅。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选修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通病,比如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以考查为主,或是开卷考试,学生们会“选择性”听课,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因此,课堂上应采用变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第一轮授课调查时,学生普遍表示希望现场参观养殖场或畜牧场,增加感性认识,但考虑学时、经费以及与后续其他实习课程的重复,不适宜安排现场参观。在第二轮授课时,通过增加相关视频的方法,如CCTV-7的“农广天地”节目,通过对国内大型养殖场的介绍,可满足学生对畜牧场的直观认识,所花时间少,效果好。

3.2 多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课程是畜牧业入门学习课程,知识点多,涵盖畜牧业的各个方面,学时仅有34,故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开展课后学习。比如,可以根据课后“你的生活是否与畜牧业相关”调查,为学生设计自学的模式,如对畜牧深加工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应鼓励其通过选修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或自学的形式,增加食品等专业方面的知识。

3.3 正确引导,促进就业

课堂的正确引导对促进学生在畜牧行业就业有很大帮助。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我区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亟需具有相关学历背景的畜牧业人才,这对于拓宽草业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具有很大帮助。课堂中正确的引导,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客观的就业观,提高就业率,而且有益于我区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能在相关行业就业,就会使得多数学生不会转行,不会觉得学无所用。本校自1964年起就有草业科学(草原)专业毕业生,基本每年都有学生进入畜牧行业,目前来看在畜牧行业工作2年以上的学生基本可以获得较好的劳动报酬。因此,课堂中可以引用毕业学长或业内人士的成功经验,激励学生热爱专业,投身专业。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2

Reform of Turf Science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Liu Haitao et al.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ainan 232038,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urf industry,turf science gives a higher request to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which are existed in turf science teaching,and proposes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level in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The aim is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of turf science cours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and provide some lessons for training compound and practical talents to gardening specialty and grassland science.

Key words:Turf science;Teaching reform;Applied talents;Teaching practices

草坪学是园林或草业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各类草坪草、草坪工程、草坪养护管理、草坪保护、专用草坪及草坪质量评价的一门应用性科学[1]。草坪学课程的核心任务是传授有关草坪的基本理论和草坪草的选择、草坪建植、草坪养护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培养对象具备一定的草坪科研工作能力和建造、养护草坪的实际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草坪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地植物配置中起着基调和主体的作用,这为草坪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草坪业的不断发展对草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草坪学》作为主干课程自2008年在我校园林专业进行开设,在教学过程中,草坪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鉴于此,本文针对我校以往草坪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草坪学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草坪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园林、草业科学专业草坪学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草坪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内容庞杂 草坪学涉及的学科内容极其广泛,如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微生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牧草栽培学、种子学、农田灌溉学、农业工程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学、杂草防治学、运动场管理、娱乐场管理、园林设计、建筑学、环境科学、美学、微型计算机学等学科。可以说,草坪学是在融合相关学科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学科知识、技术、方法和最新各学科成果的凝练与综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在进行培养方案制定的时候首先要充分考虑各门基础、专业课程的开课顺序、开课学期、课时量等因素。其次,对于园林或草业科学专业有些相关课程可能无法开设,学生在学习草坪学课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对某一学科内容的不了解、生疏或遗忘而影响对草坪学课程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再者,随着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其所涉及的学科内容知识也愈加广泛,重、难知识点逐渐增加,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瓶颈会越来越多,这样无疑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止步不前,最终对课程本身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1.2 冗繁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数之间存在矛盾 要想学生对草坪学理论和技术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系统的介绍草坪生物学基础、草坪生态学基础、草坪建植、草坪养护管理、草皮生产、草坪机械、专用草坪、草坪质量评价、草坪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实用方法等大量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重基础、宽口径”教学思想的指导,选修课的数量逐渐增加,在总课时固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不断压缩专业课的学时数来平衡,这样就导致了有限的课程学时很难满足课程系统知识学习的需要。草坪学理论课程的学时从最初的54学时降至现在的36学时,这与草坪学本身的课程特点是背道而驰的。由于草坪学涉及的学科内容极其广泛,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知识脉络联系。因此,在进行草坪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回顾以往学过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或适当介绍一些相关学科的新知识,这样才可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草坪学的课程内容,但目前有限的课时数导致有些必要且相对较为重要的相关知识内容无法被详细的讲述,有些知R内容不得不被舍弃,这就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容不够详尽、不够系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也一知半解、囫囵吞枣。

1.3 现行的教学方式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草坪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结合板书的形式,学生被动的听讲、记笔记,基本上属于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处于一种强制输入的状态,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为记笔记而记笔记,完全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没有弄清楚教师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新的知识点又来了,学生处于一种“手忙脚乱”的状态。这样,无疑会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要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1.4 课程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性是草坪学课程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方面。通过与草坪专家和有经验的草坪养护管理人员共同工作,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是培养真正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草坪人才的正确途径[2]。然而,由于实践教学经费和实践教学条件所限,草坪学课程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当前我校草坪学课程缺少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现有的理论教学尚未与相应的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实验课或实习课往往以认知性或验证性项目为主,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极少,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2 草坪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2.1 教学内容改革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解决高校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草坪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对本科生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将草坪行业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及时加入到理论教学中。近年来,园林专业草坪学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园林绿化公司、高尔夫球场和中大型生态园等企事业单位。为此,本课程除了加强传统教学中草坪建设、养护和管理等内容外,有必要增加人造草坪、地被植物和观赏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草坪草耐阴性和耐践踏性等目前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内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草坪建植与养护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生产技术,又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满足社会对草坪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草坪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同时,在进行草坪学课程教学内容时,需要根据课程本身涉及的学科内容,预先开设必要的专业基础课;抑或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注重补充关键的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2.2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但是教学内容改革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保证,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人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急需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式、讨论式、参与式、问题式、启发式教学法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教师主动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双向流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即将具体的草坪建植、管理和养护的案例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去,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用理论对概念做具体诠释,用案例对理论做具体分析,而不是空洞的讲授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式、谈论式的教学方法进入到案例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对案例的挖掘和思考中进行学习。教师要善于激发并及时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来的思想火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同时,在草坪学课程中,有许多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知识,为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更直观、形象地表达和展现这些知识,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对知识点有一个总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写并研制一系列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3 实践教学改革 草坪学是将有关基础学科内容集中运用于草坪这一生产综合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科学,其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对培养对象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1]。因此,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在注重课程讲授的基础上,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实际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实践课程的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点滴发现和思考给予热情鼓励和悉心地指导,从实验、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多层次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尝试要求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自行设计、自拟实验方案。实践证明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草坪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与实验教学学时比为3∶1,实验课时相对来说还是偏少。应逐步提高实验课时,使实验课时占到总课时的40%以上,特别是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验项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实践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应加大实践课程的软硬件设施投入。根据草坪建设和养护的流程,从草坪坪床的制备、草坪草的识别、建坪的方法到剪草机、割草机、打孔机、梳草机、剪草车等机具的使用,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可以在校园内设立相应的草坪试验区,在校外设立挂靠生产实体的稳定实习点,以满足草坪学实践教学实习的需求。这种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尝试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是造就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重要途径。

2.4 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3]。传统的考核方法成绩由平时分数和课程考核分数两项构成,二者所占比例一般为3∶7。平时分数通常只包括出勤率及作业完成情况,有限的出勤次数统计和作业量较难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做出有效区分,加之平时分所占总成绩的比例较少,最终反应到总成绩的比重及区分度有限。由于课程考核分数所占的比例较大,且这部分内容属于理论知识范畴,学生考试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也可以记住,考试结果一般无法有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更不说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因此,传统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往往是学生在理论知识上侃侃而谈,而面对实际问题时,变得不知所措。我们在近10a的草坪学教学及课程考核过程中,逐渐归纳总结并形成了一套可以体现考核全面性、考核目标明确性、考核方法合理性的新的课程考核方式。具体操作时,可将理论课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实习成绩、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平时学习表现成绩进行权重分配,降低理论考试成绩比重,提高实践部分的成绩比重。任何课程的学习最终都是要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的,因此,新的课程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更为客观、准确和全面的评价,也更能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和初衷。

3 结语

草坪学原本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草坪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本门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草坪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最终使学生通过草坪学的学习,掌握草坪学基本理论、技术及实践技能,增强就业、实践和创新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草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草原课文主要内容篇13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1]郑州轻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国家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学校。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的一个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烟草生产与加工、卷烟配方、烟草质量检测、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一定的烟草原料生产和卷烟加工技术,能从事烟草生产、管理、科研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作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之一,于2011年开始实施“卓越计划”。[2] [3]烟草工程系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制定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采取“3+1”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明确培养目标

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系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烟草企业对烟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了《烟草工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烟草加工制造行业,根据烟草行业对烟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本知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卷烟产品设计与开发、卷烟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卷烟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构建课程体系

“卓越计划”要求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4] [5]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系根据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环节)两部分构成。理论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三种类型,每类课程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环节分为集中实践、拓展与创新实践两个模块,实践环节课程均为必修课。

三、优化教学内容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后,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增加,客观上造成了理论教学学时的减少。加上有些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经常会出现同一个知识点被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大篇幅、反复讲述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烟草工程系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研讨,确定了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16门课程为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同时对烟草原料学、烟草化学、卷烟工艺学、卷烟产品设计、卷烟机械概论等8门核心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优化,同时及时修订了教学大纲。[6]

通过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课程重叠、内容重复等不合理现象,使教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样不但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不影响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还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参加工程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改革

教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7]烟草工程系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8]专业课任课教师团结协作开展教学,以小班授课、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综合设计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走向探究发现性学习。

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辅助教学。[9]烟草工程系创建了烟草化学、烟草原料学等课程网站,鼓励和引导学生课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种方法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考核方式改革

在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烟草工程系任课教师不断探索有关课程的考核方式,并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实施复合式考核方法,引导教师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10]

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不含实验的理论课程,采取考试成绩、平时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含实验的理论课程,采取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考勤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实验课程,采取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实践课程,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实践报告和实践汇报相结合进行考核。

对于理论课程的考核,适当提高平时考勤成绩(或实验成绩)的比重,克服了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临时突击”、“死记硬背”等现象。实践(或实验)课程的考核,将学生的实践表现(或实验操作情况)作为考核成绩的标准之一,并适当提高实践表现(或实验操作)成绩的比重,克服了将实践(或实验)报告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造成的部分学生“抄袭报告”、“报告成绩高而实际实践能力弱”等弊端,使学生重视实践教学、自觉加强课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11]烟草工程系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烟草工程系遴选了教学科研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卓越计划”的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均有工程实践经历。为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烟草工程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学校现代教育中心组织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并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观摩和讲课比赛;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并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烟草企业相应工程岗位实践1年以上。通过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对于从烟草企业聘请的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除了让他们承担学生的专业课程、参与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践外,企业兼职教师可以在学校进行科研、进修和攻读学位,使其水平有所提升。

七、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与教师、教法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三大决定因素。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烟草工程系非常重视教材建设。近年来,烟草工程系先后出版了《烟草原料学》、《卷烟工艺学》等多部教材,特别是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先后修订出版了《卷烟烟气化学》、《烟草专业英语》、《烟叶生产实习指导书》[12]等教材,为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八、强化实践教学

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实践环节。

烟草工程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13] [14],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积极与卷烟企业、烟草公司、烟草科研院所联系,在校外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并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联合建立了部级烟草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烟草工程系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选派部分学生到烟草企业、烟草科研院所进行毕业设计,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为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烟草工程系完善了指导教师的选拔、实践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践教学的考核等相关制度,避免了部分学生实践过程中“玩失踪”、“搭便车”的现象。实践过程严格按照实践计划和相关制度的要求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动力,是教育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通过教学研究,可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烟草工程系历来重视教学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鼓励教师申报、参加教学研究项目,并及时总结教学研究经验,将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系根据“卓越计划”要求,积极探索适合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其通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计划”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这对烟草行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全面提升烟草工程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指导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 刘春奎,王建民,杨靖,等.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06-207.

[3] 阮世敏.“卓越计划”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2(4):45-47.

[4] 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1):41-45.

[5]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6] 刘春奎,王建民,刘艳芳,等.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49.

[7] 李宝峰.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23-63.

[8] 刘春奎,王建民,王海涛,等.基于“卓越计划”的《烟草原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4(8):97-98.

[9] 齐继阳.“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2):42-44.

[10] 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3.

[11] 梁德全,陈钦勇.关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8):67-69.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