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实用13篇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1

1.2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农业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一旦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则会加重农产品的污染,这不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制约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所以需要加强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力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污染区域,更要加强治理,同时还要加快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从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国的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而且还要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这就强调了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才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便会更进一步促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增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监督性,营造共促、共建、共谋的和谐氛围。

2.2发展生态农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生态农业的建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有力的保障。生态农业不仅为农业生态治理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律目前还是空白。所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然是当建设方面的立法步伐,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前的重要任务。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2

1.2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是1981年美国人提出的,可持续农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的体现。可持续农业思想影响深远,各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可持续农业的相关内容及要点。我国政府在1994年提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规划,之后在各个五年规划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将其与环保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

2.1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我国人口数量大,据统计,农民家庭占2亿多户,其中加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仅为1/8。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代农业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组织化程度都非常高,很多发达国家至少75%以上的农民都参加了农业合作社,这不仅大幅提高了组织化程度,还促使农业逐渐规模化、科学化发展。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往往根据前一年的市场经济状况决定自己当年的生产内容及规模,容易使其决策出现一致性,进而使农产品供应关系失去平衡,这不仅损失了农民的个人利益,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2.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我国农业水污染比较严重,大部分为中度污染,农田废弃物污染严重,主要污染途径是污水灌溉、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很多受到污水污染的农田减产,甚至绝收,且危害影响时间久。最近几年,我国多数地区都焚烧秸秆,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还浪费了自然资源。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是长期的,大量使用会增加农药的残留量。农业废弃物的排放,不仅使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还影响了周边水土的质量,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2.3农民贫困,文化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与农民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文化程度低,接受农业知识及技术的能力也就比较低,从而使农业资源生产效率低下,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仅留下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或者劳动力弱的妇女及儿童在农村,致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很大困难,先进的生产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致使农业无法依靠新技术进行可持续发展。

3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3.1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环境的“公地悲剧”

经济学关于“公地悲剧”问题的研究开始于1968年,美国学者认为,公地经济是若干个产权未得到清楚界定的经济主体构成的经济制度,此制度产生寻租行为,继而使经济体系失去原本的作用。我国农村的公共产权土地较多,农民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从公地中获得收益,而不付出成本,致使社会受到额外损失。农村公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受各种原因的影响,经常出现“公地悲剧”,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可持续农业的建立。农业合作社通过将分散的农民组织为专业合作社,政府可以对合作社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降低农村公地的交易成本,为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备用资源。

3.2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我国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农业的顺利转变。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用先进生产技术代替传统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技术含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政府领导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此体系不足之处很多,如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等,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农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密切相关,能够指导农民运用科技进行生产,还可以组织技术人员为社员讲授生产知识,进行技术交流,从而加快农技推广效率。

3.3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

农业只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才能促使其向可持续的目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专业化问题,可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生产设备等,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统一销售农产品,为农产品进入大市场提供了可能,增加了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合作社能够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组织分散农户进行集体生产、集体包装,打造知名品牌,进而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4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农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其逐渐成为21世纪的新型农民。农业合作社坚持自愿、平等、民主管理与经营的原则,切实维护社员的自身权益,还能够激起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生产中主动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微观基础。

4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投入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新型农民的培养、环保、农村经济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因此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投资。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合作社的培养、管理、技术推广等内容,服务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生产设备的购置、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农产品出口等内容,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农民进行合作生产。同时,政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可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从而有效解决合作社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4.2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社人才支持力度

农业合作发展难度大,原因之一是缺乏优秀的人才,因此要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人才支持。

①要完善培训体系,逐渐提高业务干部的个人水平与能力,同时定期对合作社中的科技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农业合作社的理念、合作政策等内容,积极鼓励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要鼓励合作社人员进行学习,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扩大视野,逐渐推动合作社的发展。

4.3加强业务指导,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各个地方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尊重合作社成员意愿的前提下,根据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做好合作社的登记工作,并对其管理进行规范。对不具备法律要求但有合作性质的合作社,要依法进行指导,逐渐完善其内部的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提高其内部管理水平,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3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4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各个方面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发展不能走其他发达国家的老路子,必须走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路子,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为主线,将封闭的、低效的、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逐步转变为开放的、高效的、技术与资金密集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论述,肯定了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粮食产量的提高没有消除我国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2、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这就带来诸多的问题。

3、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再加上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4、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农产品的安全也存在着较大漏洞,尤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农业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1)保护淡水资源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机械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超强度地使用淡水,已使北方一些河流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每年因缺水,约有0.1067亿公顷(1亿亩)可灌溉面积得不到灌溉。根据水利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缺水将达1000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还将大幅度增加。由于长期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学灌溉方法,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费的水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所以,开发节水灌溉技术,保护水资源永续利用,对于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机械是我国保护农业淡水资源保护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节水灌溉,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日本的喷灌面积占本国总灌溉面积都在90%以上,以色列微灌面积占其总灌溉面积的70%,美国微灌面积1981~1991年10年间增加了3倍。我国目前推广的节水技术主要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U形渠道防渗技术、喷灌和微灌技术等。喷灌面积已达80多万公顷,滴灌(微灌的一种)约313万公顷。节水机械化技术(喷灌、微灌)与传统地面沟渠灌溉相比,已显示出节水、扩大耕地、增加产量的优越性。诚然,节水机械投资较大,如按移动式、轻小型喷灌机组以及滴灌投资较大,但是,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认识,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多道投资,积极推进先进节水机械的发展。

(2)保护耕地资源需要农业机械化

由于我国人口平均每年以1500万的速度增加,发展工业、交通等不断占用耕地,使耕地每年平均以33133万公顷速度减少,而开荒增加耕地潜力有限,致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1952年人均为0.1188公顷,1995年降到人均0.1079公顷。据1992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7914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71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每年约50亿吨。现有耕地中一半以上是中低产田。保护耕地资源,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过量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耕地和草场、开发滩涂、治理荒沙盐碱无一不需要农业机械。工厂化农业可以人工控制动植物生长的小环境,还可以向立体空间发展以节约有限的耕地,这是近年来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而工厂化农业必须有配套的机械装备。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保护性耕种,有效地抑制了我国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改善了我国的耕地减少的的问题,也对减少农业农药、化肥等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说,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成部分。

2、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防护必要技术之一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指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问题。在我国,当前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造成污加剧的问题。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引起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我国131个主要湖泊,已有67个出现硝酸盐污染;全国受化肥、农药污染的2800多公里河段鱼虾基本绝迹;粮食、水果、蔬菜等受到污染,每年都有多起残留药物中毒事件发生;残留在土地里的地膜造成“白色污染”;每年6亿多吨的秸秆,大量被丢弃在田间或焚烧,成为农业环境的新污染源,甚至影响涉及国计民生的消防、航空安全。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技术应运而生,农业机械就是其中之一。

(1)发展机械深施肥技术

我国农业施肥十分不合理,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施肥,导致化肥的极大浪费,这不仅造成了农业资料花消的增加,农民单位土地收入的减少,而且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好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深施肥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

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采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技术,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有效沉积高达90%以上。我国已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的低量喷雾、喷雾防滴漏技术、弥雾喷粉、热烟雾机和常温烟雾机等技术,可较落后的手动植保机具降低农药用量20%,降低用水量50%。但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还比较落后,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沉积率只有40%。因此,今后应致力于开展对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所以说,发展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还会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滋长。有关专家研究证明,秸秆还田一公顷耕地相当于增加255公斤磷、255公斤氮、285公斤钾,一般增产效果在5%~12%之间,具有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秸秆还田一般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带有切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直接还田。

(4)机械回收地膜技术

全国每年地膜用量500多万吨,由于连年铺膜回收不净,带来了白色污染,包括地上污染和土层内污染。有关研究机构正在开发以纸浆或淀粉为原料的可自然降解地膜和地膜清理回收机械。原国家计委和科委都把机械残膜回收技术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都在进行对比研究。从研究情况看,在秋后地表残茬多、地膜破损严重的地方,收膜难度较大。

3、农业机械化对抵御自然灾害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2006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发生了罕见的自然灾害,西南四川、重庆地区发生了五十年不遇的旱灾。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农业机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沿海地区的农民转移还是四川、重庆地区的饮用水的运输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帮助。再有就是,我国积极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灌溉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农业机械化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的重要工程措施

(1)农业机械对农产品产出贡献越来越大

在水、化肥、种子、农药等物质要素综合作用下,农业机械对粮食产量的贡献随着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相应提高,而畜力的贡献率则相应地减小。1950~1978年长达29年间,我国禽畜饲养业以手工为主,年均肉类产量增加不到22万吨。1979~1984年6年间,我国肉类年均增加量提高到114万吨。此后,大批禽畜饲养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大中城市郊区养鸡、养猪、养牛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使肉、蛋产量大幅度提高。

(2)农业机械对农产品加工和安全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我们知道我国农业水平非常低,不仅体现在土地产出率上,而且在产品加工和安全上也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已经进入WTO(国际贸易组织)已经近六年了,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抵御国际上的冲击还是有很多的不适应,最近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实施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要想我国的农业发展起来就必须参与国际间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该缩小我国农产品加工与安全上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安全检测,在这里,农产品加工机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在当今国际社会环境下提出来的,是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有效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比单纯的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彻底。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再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完全可以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促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机制造业、流通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和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要以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促进知识积累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方便的信息化网络实现所有农业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农业专家决策系统、GPS、RS、GIS(3S系统),对农业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最优方案,进行决策,得到既合理有方便的措施。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5

1)体制性约。首先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体制性缺陷。其次是经济体制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约束。

2)资本约束。首先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资金短缺。其次人力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其一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下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到农村。其二是人数上的短缺在现实情况下,农民更愿意去打工而不是务农。

3)技术约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转变到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式上来。

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条路径

3.1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没有产业化规模化的农业,技术与新农业工具的应用将受到种种限制。只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农业才能实现现代化。除此之外产业化经营可以突破市场对农业经济约束。目前,我国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应从以下几点来做:第一,农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做专做精;第二,抓好市场主体建设。培育带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三大市场主体;第三,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统一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实现农产品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第四,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3.2实现农业信息化信息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信息化也应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技术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农业信息化是德天应人之举。要实现农业信息化就必须经由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与领导作用。农业信息化的服务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相应的构建起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管理。其次通过制度建设加决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要建立“政府花钱买培训、学校负责实施培训、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的机制,大力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使他们具有信息收集、应用和反馈能力,培养起农业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信息意识,使他们成为有技能的人。最后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以文献、数值、事实为主,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信息化发展所需软硬件设施都缺乏甚至没有。这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以建设农业科技资源数据库。

3.3实现创新型农业发展创新型农业主要有以下三点途径:首先是科技创新,创新型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与附加值。比如北京丰台的南果北种。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创新,使北方人们能够在当地吃到南方水果。现在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无土栽培、人工繁育、气候调控等科技农业。除此之外有科技创意也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其次是文化创新,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引擎.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新型农业完全可以通过运用文化创意,让文化在产品生产中充分发挥,满足人们多样的需求。浙江省天台通过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意葫芦,将葫芦种成弥勒佛、济公、圣诞老人等形态的艺术品,并建立“天台山艺术葫芦网”实现了葫芦的升华。最后服务创新,服务创意农业是通过提供创意性的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农业。服务创意农业可以将生产、运输和销售结合起来,使农业同时具有一、二、三产业的服务特征,依据市场导向,提供多样的服务。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6

正如上面提到的有机农业是“将植物病虫害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保持农业生态的动态平衡”,这就要求有机农业在现实的操作上更具可操作性,建立一个相对平衡的动态农业生产体系,并通过一定的农事措施来维持该体系。

2.1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对于有机农业的生产,农业工作者最担心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缺少化学药品对农作物的保护,农业生产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从三个方面分析,即使不施用化学药品的有机农业生产也是可行的,①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趋避剂和增效剂;允许使用矿物源乳剂和植物油乳剂;允许使用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动物;允许有限度的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②当一些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比如茄科植物枯萎病)发生时,即使采用化学方法也很难进行有效的防治。此时采用综合的生态防治方法似乎更有效,比如:轮作、阳光晒土、施用有机菌肥、嫁接苗等措施的单独使用或者结合使用;③当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建立后,这个体系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该体系能更好的发挥作物自身调节作用,特别是作物与环境的作用,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性。

2.2有机农业生产成本高问题

对于有机农业的生产,农业工作者担心的第二个问题是有机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多,生产成本高如何对待?有机农业投入成本的确较高,但往往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也比普通的农产品贵很多,比如在大型超市中1kg有机大米100元左右并不是稀奇的事(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当然现在有机农产品主要还是用于出口)。随着集约化农场和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以及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已经不再单单满足于吃饱的社会背景下,大量的资金投向农业,特别是有机农业生产中,这也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较高的有机农产品价格能抵消较高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投入,并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大量的使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秸秆、厩肥、人畜粪便等等),这些都大大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和治理这些污染所需的费用。因此,有机农业的生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其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维持与发展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非化学制品的农药和肥料生产已相当丰富,基本可以满足当今有机农业生产的需要。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农事操作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维持与发展。①常用的一些生态防治措施一般包括: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与绿肥轮作;施用生石灰或者硫磺对栽培土壤的pH值进行调节;注意田园卫生的整理;抗病品种的使用以及使用嫁接苗来对土传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有机堆肥与有机菌肥的施用;天敌的使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捕器、色彩诱器、灭虫灯、防虫网等的使用;②有机农业适用的药剂包括:植物源杀虫剂,如:除虫菊素、印楝素、鱼藤酮、苦参碱,等等;微生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等;植物源杀菌剂,如:儿茶素、乙蒜素、等等;微生物源杀菌剂,如:井岗霉于未涂膜组,同时涂膜液中所含的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番茄的硬度变化没有显著影响。

3多糖类可食性包装纸的应用

多糖类可食性包装纸富含大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膳食纤维在加工生产中含量稳定,加工后的成品营养损失较小。现代生产加工还将豆腐渣、水果渣、酒糟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加工下角料高压压制成型,既节约生产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具备一定营养价值。

3.1可食性纸型食品

可食性纸型食品原料取自绿色食物,外观薄又轻,营养成分配比科学。其中“糯米纸”以番薯、小麦或玉米淀粉等原料打浆成型后制得,在食品外层包裹后有效防止食品碎屑飞扬、黏手或黏嘴等,而且入口即化,增添了不少趣味性。生物胶涂层包装纸选用特制的淀粉胶及骨胶,配以一定量的添加剂,用于香肠、烟熏肉制品及要求耐一定温度和水分的食品包装。另外,以蔬菜、野菜、食用菌、水果等制得包装纸,可直接包在点心或者饭团外,也可切碎后加入中西餐或汤内食用,部分蔬菜纸还兼有降糖、降血脂作用。

3.2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鲜膜

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鲜膜是在可食性包装基材的基础上添加一定浓度的抗菌剂。通过抗菌剂的缓释作用和光催化作用等达到抗菌、保鲜目的的一种薄膜。作为阻隔层抗菌保鲜膜可有效控制水分迁移、脂肪氧化及营养物质损失,同时保持食品性状,隔离有害微生物,从而延长货架期。在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鲜膜中常用抗菌剂主要包括有天然类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两种。天然抗菌剂,如:溶菌酶、精油类(牛至油、大蒜素油等)、多酚类(茶多酚、石榴多酚、香芹酚等);无机抗菌剂包括有纳米氧化锌、TiO2、AgNO3等。2011年杜会云等报道在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制得复合膜,该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添加牛至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壳聚糖和溶菌酶;壳聚糖对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大于牛至油和溶菌酶。

3.3可直接食用的多功能食品薄膜

多功能可食性膜主要是利用天然高分子膜材料,添加适量成型剂、防腐剂,甚至配加酶制剂等生物活性物,浸涂于大田产品或采摘后食品表面,干燥后形成一层几乎看不见有阻氧、阻水、防虫、防腐、抗氧化、抗褐变等不同性质的薄膜,该膜可直接食用。例如,薄皮水果及大叶蔬菜的保鲜膜常常可随果蔬一起被送入口中;糕点、糖果的内包装及一些畜产品的内包装中也以入口即化、美味透明等功能而更为实用。同时制药领域可降解人造肠衣,如尼龙肠衣、聚氯亚乙烯肠衣等也己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目前已通过食品、药品安全认证的人造肠衣为胶原纤维蛋白肠衣,该产品为胶原纤维蛋白质变性成浆,然后加压挤压制成,目前尚不可直接食用,但其为天然植物材料制得,生物可降解性、食用安全性及产品韧性、伸展性等优点,将使其进一步为市场认可。进一步还可根据原料成分及功能,研制具有各种保健功能的果蔬纤维素包装纸,为肥胖症者提供减肥纸,为糖尿病人提供无糖果蔬纸,为预防各种文明病提供高膳食纤维纸等。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7

1.2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技术知识接受力低

实施农业推广的主要地区基本都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但人口数量反而很多,这就造成了人多资源少的情况。由于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缺乏,对很多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不了解,接受的速度缓慢,就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困难。

1.3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不到位,项目上缺乏必要的支持

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应该贯穿在整个农业生产当中,是一个长期不间断型的工作。对于这样的工作,应该给予项目和工作人员一定的资金支持和补助,物质上的保障才能决定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效率。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过程当中,资金的支持很难到位。比如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很多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在的月工资还不足2000元,生活上难以保障,工作的开展就必然会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所以,如果重视农业生产,想要让农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给予工作人员和技术设备等在资金方面的保障。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推广的技术手段落后

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在试验、示范以及推广这3个方面都付诸行动,这些行动的最基本支持就是资金的支持。事实上,推广的经费非常短缺,在科研、教育、推广成果以及技术人员的工资等方面都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2.2管理体制不健全,方法不灵,机制不活

现有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导的、从中央到乡镇的5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种体系使得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协调,各部门都不能够认真负责。在推广方法上依旧采用“技术加行政”的方法,导致了推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缺乏有效地监督。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坚持统筹规划,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效益

农业技术推广既包括了大范围内的整体性,也包括了小范围内的区域性,而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整体性。农业技术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了农业机械、种植、水利、土壤等多方面的内容,想要使推广工作获得整体的效益,就要把这些零碎的技术统筹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预期效果。

3.2搞好宣传,广造舆论,培养农民的推广主体意识

推广自然离不开宣传,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新知识的传播,包括新的农业技术、新的农业机械等,要善于运用网络、电视等大众可以经常接触的媒体,把农业推广的相关信息传播给每一个人,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可知性,提高其在社会当中的影响。

3.3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既然资金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要在资金上满足其要求,加大推广经费的投入,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最基本的保障。

3.4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当中,人的作用不能够忽视,因此,应该多引进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同时要对老技术人员加强培训和学习,让他们适应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更新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8

1.2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瓶颈阻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营口地区的玉米是高秆品种,玉米籽粒与秸秆比高达1.0∶1.6,除少量秸秆被作为燃料、饲料、肥料以外,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腐烂在田间地头。玉米秸秆作为燃料、秸秆还田、养殖饲料、生物菌载体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农民却无利可图。例如,667m2玉米地的秸秆大约有800kg,人工收割大约需要0.5个人工,收割人工成本接近100元,运输成本大约50元,如果出售秸秆,可能即使有人买,也收不回收割成本。玉米秸秆可以作为饲料饲喂牛、羊等动物,但干玉米秸秆是粗纤维,适口性不好,只能作为粗饲料,营养利用率很低。营口地区饲养规模小,受资金、场地、技术的制约,用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一直没有实现。用玉米秸秆作为燃料,有的乡镇试点以玉米秸秆做为原料生产燃气,由于技术原因,其使用效果远不如气化炉好。营口地区玉米是高秆品种,秸秆产量大,直接还田量过大,出苗率减少15%。施氮肥不足,易使幼苗发黄,干旱年份的麦秸不易腐烂。如果大面积连续多年实施这一技术,有引起病虫害流行的可能。营口地区常用犁耕把打碎的秸秆翻到土壤深层,然后再用旋耕机进行整地作业。这样的玉米耕作工艺与玉米保护性耕作工艺相冲突。长期不合理作业会使土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粮食产量,甚至威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3农业机械配备水平低

农业机械配备水平低表现在:农业机械选型不合理、农业机械配备量不合理、农机具配套比低。随着农机补贴政策出台,在大型拖拉机补贴多的刺激下,出现了大型拖拉机保有量激增的现象。大型拖拉机在水田作业中的农具配套比低,部分作业环节的经济性、工艺性较差。大型拖拉机保有量激增,而土地作业面积没有增加,导致单机作业量减少,投资经济效益降低,投资回收期长,使得农民投资大型拖拉机的热情降低。

2推进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规划耕作田块和机耕道

水田耕作田地规划应为东西方向50m,南北方向500m。营口市水田的地理条件是地势东高西低,海拔2~10m。东西方向每50m落差大约是2~3cm,这个落差形成的水深满足水田机械化插秧的要求。水田机耕道要有主干道,宽6~7m,可并行2台拖拉机。田块的东西方向每100m要有机耕道,宽度4~5m、南北方向200~500m,保证联合收割机行走顺畅。东西方向机耕道上,50m内有两个4~6m的机车入口。这样规划的田块和机耕道能满足营口市水田机械化的需求。玉米种植区的作业道宽度加宽为6~7m,可并行2台拖拉机,保证玉米收获时运输车辆通行。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进入田间的道口,方便玉米收割机进入作业田块。

2.2发展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产业

利用玉米秸秆、养殖业生产沼气发展再生能源。通过玉米种植-养殖业-沼气-大棚-渔业的生态系统,利用玉米秸秆、养殖业发展沼气,减少养殖业污染,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沼气池是该模式的核心技术,起着连接养殖和玉米种植的枢纽作用。在沼气池上建猪舍,在猪舍上方扣大棚。利用粉碎玉米秸秆和猪粪尿为原料生产沼气,大棚保温可有利于在冬天生长。同时,由于大棚温度高,可解决北方气温低导致的沼气池冬天产气不足难题。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毛光皮嫩,增重快,可提前出栏,节约饲料20%。在沼气池上建蔬菜大棚,利用温室大棚保温,解决北方沼气池冬天产气不足的难题,以沼气为燃料提高棚温,能减少大棚蔬菜病害;沼气积造的有机肥是优质的速效肥料,施用3a后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用沼液喷施果树、蔬菜,其保花、保果、保水抗旱性能显著提高。一个8m3立方米沼气池能出16m3的优质沼肥,可供1/5~1/3hm2农田使用,每667m2增产20%以上,农产品的品质大幅度提高,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沼肥养鱼,可减少鱼病传染,提高鱼群成活率和品质,还可加大混养密度,节约饵料。

2.3开发玉米秸秆打捆、固化机械

加快高效率玉米秸秆打捆机械、固化机械的研发。有了高效率的打捆机械、固化成型机械,在玉米收割作业中,留一部分玉米秸秆覆盖地面,其余秸秆回收用于生产青黄贮饲料。发展规模化的青黄贮饲料生产,才能真正解决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2.4提高农业机械配备水平

目前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大,从购买拖拉机的趋势上看,大型拖拉机购买量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大型拖拉机的机具配套比低,农业机械动力资源浪费严重。现在应该增加中型拖拉机的保有量,优化农业机械的配套结构,提高农业机械配备水平。在水田作业中,中型拖拉机机具配套比可达1∶3;在旋耕、耙地、农业运输等作业环节,有着极高的农艺适用性和经济性。国家应该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控,适当增加中型拖拉机的购置补贴资金,提高补贴比例,给予重点扶持,以调控农业机械配备水平。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9

1.法律是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手段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属于经济基础领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法律规范来源于经济生活,并且服务于经济生活,同时,经济生活的变化也影响着法律的发展和变化。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法律是保障其顺利实施的基础。通过法律确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原则,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责任和利益分配,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引入市场。运用法律机制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改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其良性运行。因为法律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明确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关系,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2.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法治化的轨道。然而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和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构建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循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推动循环经济的法治化进程,而且能够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推动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全面深入发展,缓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压力。农业循环经济本身就是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不仅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同时也是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需求的发展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农业循环经济提倡的是循环发展,通过科技在农业方面的运用,使废弃物得到重复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可持续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因此,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立法,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方面得到全面的贯彻和发展。这也是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突破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交往中,进口国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我国农业由于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生态意识淡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时经常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广的是清洁生产,发展的是生态农业,在有效改善资源环境状况的同时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系数和安全指数。为此,我国就必须针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在法律上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从法律上完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环境质量保证,把农业清洁生产等方式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使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和国际标准接轨,进而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摩擦,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的建议

1.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

在我国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将发展循环经济写入宪法,以体现我国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这样为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和制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农业循环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因为循环经济写入宪法,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必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涉及农业、经济、环保、科技、财政等方面。制定一部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促进农业循环经济良好的发展,保障农业循环经济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应是一部系统的农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法律。通过其来协调农业发展、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具体措施等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可以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地位,为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农业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10

虽然,经区农业部门、各镇街和保险公司三方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灾后理赔工作。但是,在受灾理赔过程中,我们发现农业保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2.1责任主体未明确,工作开展有难度

我国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是承包经营分散种植,农户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且分散,投保和受损面积核定工作任务量大,加上现行政策未明确保险各环节责任主体,投保地块和受损面积只能由农户自报、村委会汇总后上报,很少有村委会逐户逐地块落实;另外,区、乡两级农业人员和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对各村情况不熟,人手也不够,在面积核定方面有心无力,只能采取抽查的形式开展勘损工作,最后勘损结果与农户自报面积出入较大,严重影响了后期理赔工作。

2.2农业保险专业性强,定损理赔技术落后

虽然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关意见,并在部分省市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但是,农业保险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普通的商业保险有很大的差异,普通保险经营技术难以奏效。首先,保险公司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没有建立专业的农业保险队伍,很难完成灾后定损和理赔业务;其次,在开展保险试点前,没有制定一套详细的定损和理赔规范,发生灾情后很难迅速有效地开展定损理赔业务;最后,现阶段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定损鉴定结构,而农户与保险公司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从而造成定损理赔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随意性。

2.3定价标准单一,产品开发滞后

农业风险大多来源于大自然,区域性和季节性强,发生频率有高有低,农业保险定价应以农业风险区划为前提,至少要以近年来完备的受灾统计数据资料为支持,再结合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受灾风险和灾后损失大小来定价。然而,现行的小麦保险在山东省所有试点县均为:保险费10元/亩,理赔金额320元/亩,保险责任为火灾、雹灾、风灾、冻灾、涝灾、旱灾和重大流行性病虫害,没有根据当地常年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来细化保险责任,也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开发,缺乏针对性,影响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2.4经营风险较大,有碍健康发展

由于全球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年加剧;另外,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和区域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的风险不断加大和集中,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农业保险经营有很大风险。以河东区为例,2013年全区共有23.5万小麦投保,总保费235万元,按照现行政策的理赔标准,收取的保费只能够赔付7200亩全损或者14000亩损失的50%,一旦发生大面积损失,即使保险公司勉强完成赔付,也必将极大地打击其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3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3.1尽快制定和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在经过几年的试点后已经取得了足够的经验,而农业保险经营却一直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尽快制定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借以明确农业保险的政府职能、保险机制、责任主体和涉保对象等,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参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把农业保险引入法制轨道。

3.2尽快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技术水平

保险公司作为农业保险政策的执行主体,需要在产品开发、保险定价、勘损理赔等环节提高经营技术水平。首先,针对各个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常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当地农民保险承受力来开发适路产品,继而确定保费数额和理赔金额。其次,针对各地主要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和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灾害损失情况,尽快研究主要自然灾害损失的快速测定技术,以确保农业保险的时效性。最后,尽快制定不同作物灾后理赔程序和理赔标准,做到依程序办事和依标准办事。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11

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部署了“由亿万农民挑大梁完成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任务。因而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大田农业就成了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基地,大田农业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安全,表现在四大功能上,即农产品必须具备解饥功能、健体功能、慧智功能和贮藏功能。

大田农业的发展要从发展生产上进行[1],大田农业是原生态农业的延续,其主要特点是正确利用太阳能,因此对于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必须是以正确利用太阳能为主体,而设计新鲜的劳动行为更要以利用太阳能为先导,只要生产关系的配置合理并呈最佳状态,且有新鲜的劳动行为,才必然使农作物的生长达到标准状态,而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安全是在其中的。

生产关系的配置是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的有用物资和有利条件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劳动行为,这个相关方面概指水、土、肥、光[3]。根据现代文化科技水平及试验实况,设计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和新鲜的劳动行为,应当说现行农业生产关系中的配置是不尽合理的,而使用化学物资的任何劳动行为都是产品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建立正确利用太阳能的生产关系和新鲜的劳动行为[4],具体设计如下。

1土

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农作物生长对土的要求是有肥力、有水分、有温度、无虫害、无病害、无草害,结构既合理疏松又合理密实。传统农业对土壤耕作是一年一度的春季种地,结合施肥和播种,木制铁铧犁种地,虽然能取得墒情,但其效应并不大;即使是现行的拖拉机种地其功能也等同于铁铧犁,所以木制铁铧犁应在创新之列,尤其在功能方面必须有突破。而设计一种太阳能种地机(太阳能土壤蕴化器),能将普照阳光集束成长2m、直径10cm的光柱,其阳光温度为320℃,在大田地的开沟垄内,结合施底肥,使土壤均匀地翻动,接受束光照射,并以适合的速度运行达到蕴化的目的。以此阳光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草死苗活地发暄”。良好的土壤结构就能呈现这一状态,而良好的土壤结构就来源于阳光处理。

2水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现行农业方式生产关系的配置不是合理的,而真正合理的配置应当是“雨露滋润禾苗壮”,因此劳动行为必须要促进雨露的形成,其中急需要做的是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小流域水系概指跨县疆域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的正常运作,这些水资源在太阳能作用下蒸发成致雨云,直接成为风调雨顺的一部分。可现在这些小流域水系由于水库的拦坝而切断了下流的运作,原来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都干涸了,没有致雨云的形成,而中流域水系和大流域水系的致雨云又不能短期运作于小流域疆土上,因此,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是促成雨露的一个有效行为。由此看来,水库不经常排水是一个功能不到位的基础设施。设计调整方法为:尽快地将“百里一库”拓展为“千里一塘”,水库常年排水,流经渠塘后,进入小流河、季节河,充沛沟、汀、泉、井等水资源蒸发点。与此同时,要在水库排水的末端(一般为沿海)修建回水提水站,用风力和浪力将水、暗渠提回至水库,以确保水库常年排水(暗渠为防涝而设计),这样就加强了自然界水的运作,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从而有利于雨露的形成。

3肥

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食粮,而向农作物供应养分的方式在传统农业是厩肥、绿肥,现代农业是化肥,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不仅表现在土壤中有多少氮、磷、钾,而是有多少有效态的氮、磷、钾,设计阳光养分有效态机械是实现“阳光光化有效态”这一目标的新鲜劳动行为。土壤中存在100多种因素,即使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也超出所需量的几倍,但是这些元素大多数以无效态存在于土壤内,要提高肥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大量的无效态元素转化为有效态。阳光处理土壤是土壤转化的最佳方式,它的第一作用力是光解作用,光解作用将土壤中的结晶物质裂解,有机物质降解,复合物质分解,从而使土壤显现大量的单质无机元素,并在标准阳光下呈现有效态,这样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4参考文献

[1]张华,温亚利.陕西华阳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564-565.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12

正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非凡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1号国情报告所得出的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结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深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提出了震动世界的“中国粮食”,更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广为关注。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非凡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闻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治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浇灌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治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假如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重,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给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给,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答应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把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非凡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假如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闻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熟悉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非凡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非凡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熟悉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熟悉,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重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续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究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熟悉,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熟悉和正确判定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参考文献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昉.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翱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猜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治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焜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焜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治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治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治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治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治理,1994,(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治理,1996,(3):35~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心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06]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13

中国仅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却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重重危机。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发展起来的集约经营管理,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基本特征为“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这一战略主要包括: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了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

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非常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的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技术问题。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必须经过努力,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二、理论源流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

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诱导创新理论;二元经济理论。

(二)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

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