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论文实用13篇

情境教学法论文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1

(一)克服单一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兼顾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以往教学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经济法教学内容,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必然很难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我们现在探索的情境教学内涵丰富,它包含模拟考证情境法、问题驱动情境法、模拟仿真情境法、真实情境法等多种不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经济法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在模拟情境中消化理论知识,并逐步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思路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深化政校行企合作模式,与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建立经济法情境教学案例库我们将深化政校行企合作模式,邀请法官、检察官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资深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开发实用课程、教材,并建立专门的经济法情境教学案例库,从理论研究、知识教育、实践演练、经验积累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收集和编审情境案例材料,提高情境案例的真实性、实用性和质量水平。同时,我们会将情境教学案例库中的全部案例材料上传到经济法教研室正在建设的经济法网络课程中去,今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并获取案例材料。

(三)结合网络课程的建设,将经济法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情境教学将经济法教学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让教育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保证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我们要求学生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预习课本知识、阅读分析情境模拟材料、学习相关理论、查阅大量课外资料等,分配好角色并熟练演练,进行小组讨论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广开思路,积极发言,使情境教学真正达到效果。此外,法庭旁听、法制宣传和校园法律咨询等真实情境教学环节也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开展,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结合经济法网络课程的建设,给学生提供情境案例库、教学课件、案例视频、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文书范本、在线测试等学习资源,为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已经有效开展的经济法情境教学实践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2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说“一个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完全的生活,一个不爱音乐的人也算不上完全爱着生活。”音乐魅力无极限。在语文教学中应适时地加以运用,能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从音乐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领悟课文的内在美,进而感受人生的美好。同时,音乐也能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他们在良好的心情和环境中学习,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班学生大多酷爱音乐,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结合音乐,能够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本。例如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可以让学生先欣赏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这首歌,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去浮想联翩,效果自然更好。用音乐去渲染一种情境,关键是选取的乐曲要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对于班学生来说,尽量要结合他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尤其是适当使用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音乐,会达到更好的收效。比如讲解《心中的鹰》一文中,课文导入通过播放容中尔甲的《雄鹰在蓝天上飞翔》,则更容易激起他们情感的荡漾,使他们脑海中浮现出一种熟悉的意境。

三、朗读课文,进入情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毫无疑问,朗读可以加深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然后再根据文章特点让学生在朗读中品析,在品析中朗读,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范读不可或缺,这要求教师本人要有丰富的情感,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有表现力,教态有亲和力,这样在朗读中学生才会更容易受到感染;让学生朗读课文同样重要,但必须进入情境中的角色,不可流于形式,朗读中要注重语速、语调、语态、语气,使朗读抑扬顿挫、有声有色。

例如讲解高尔基的《海燕》一文,就要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海燕的飞翔时的气势,进而理解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英雄气概。在《变色龙》一文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奥楚蔑洛夫每一次审判时的语气口吻,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主人公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陋形象。

四、联系生活,感受情境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3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是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的一句话。其中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掌握知识,系统地阐明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需要必须不断通过学习进行加强,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建,可以对学生内部动机进行有效激发。在问题情境创建中,必须充分掌握与了解计算机教学的难点、重点,必须与实际情况进行密切联系,并对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加以重视。设计问题时,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问题设置,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

2.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

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与具体教学特点充分结合,并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寻求素材,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通过生活情境的创建,可以活跃学生的精神状态,将学生带人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计算机硬件讲解中,可以提问“喜欢什么牌子的电脑”、“你选择电脑的标准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对电脑性能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生活问题的处理。

2.2创设围绕主题的讨论情境

围绕相应主题进行课堂交流与讨论,应遵循教学目标及学生兴趣,确定教学主题。目前主题讨论的类型主要包括:辩论、讨论及商议。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可命题“网络是把双刃剑”进行辩论,在加深学生所学知识记忆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对计算机课堂气氛进行有效改善,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提升。

2.3创设分工合作的学习情境

分工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则要求通过多个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在交流与协作中进行计算机教学,这种情境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充分反映。同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额,在设计教学任务与内容时,教师应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并对学生学习能力及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2.4创设多媒体资源情境

作为文字、图像、视频及音频为一体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能够刺激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神经,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活跃气氛等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利用,可以将教学的直观性及趣味性充分体现出来,并对学习重点加以强调,在克服知识难点的同时,还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来。

2.5实物演示情境创设

一般知识性课程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物演示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各个组件的深入认识,如在计算机硬件组成讲解中,教师可以将机箱打开,将学生对主板、内存条、显卡等计算机部件进行深入了解,随后将其安装方式展示给学生,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这种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要点。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4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模仿欲望均较强。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剧本扮演情境,使其根据课本内容分别饰演剧中的不同角色,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大鲫鱼、大乌龟、鸭妈妈以及小青蛙等不同角色,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故事情境当中,体会不同角色的说话语气,领悟语言的特点,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一些常见的错别字、语病等对课本进行改编,从而使得情境更具有个性色彩,更具有挑战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自主思考与主动探究,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领悟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与沟通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解《夜莺的歌声》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夜莺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鸟,其歌声的特点是什么?为何要以夜莺的歌声为题?”然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熟读课文,深入地分析文章内容,并找出答案。

四、创设音乐渲染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元素,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富有生命力,而且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跃,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其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并进行配乐朗诵,从而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感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到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5

2.1建立疾病情境,增强理解能力儿科护理学概念比较抽象,使学生难以对疾病症状有正确理解。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培养出的人才总是高分低能。建立症状情境,可以再现疾病使学生记得更加深刻理解更为透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多媒体课件能够左边运用文字表述,右边插入疾病相关症状的图片或是疾病录像。比如说X型腿与Y型腿以及鸡胸和漏斗胸等相关视频录像;还有异食癖患儿与蹲踞以及红臀的表现和处理等相关视频录像,可以使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与了解,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建立相对逼真的疾病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仿佛身临其境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将儿科护理学中深奥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多媒体中,可以有效地展现胎儿血液循环相关途径与先天性心脏病具体结构,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

2.2建立实验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书本与临床情境相结合,并且在生动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对儿童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

(1)模拟病房练习,在教室进行讲解之后,学生要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分组训练,教师一边巡视一边示范。在结束前要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而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与总结。在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期间,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如要求学生动作轻柔与关爱小儿。

(2)角色扮演与练习,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病儿家属与护士角色。主要扮演病儿家属成员陈述病儿的主要痛苦和症状,而扮演护士人员要运用沟通与交流技巧,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护士以及患者进行交流,一定要教会病儿与家属对相关疾病的健康认知。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以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进行大胆想象,想象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语言表达方式越贴近生活越好,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想象潜力,加强学生体验,力争做到寓教于乐和寓乐于教,提升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以及知识表达能力。比如说在进行小儿肺炎护理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儿肺炎是儿童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在每个季节都会发生,其表现的症状为发热与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在模拟病儿家属的过程中,可以深刻体会病儿的痛苦与家属的焦虑。而护士更应该关爱病人,最大程度上减轻病儿的痛苦与减小家属负担,要做生命的保护神与守护神,还要让学生扮演护士角色,使其充分体会到护士职业具备的角色内涵,从而在浓厚的兴趣中完成学生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6

创设情境就是使课堂生活化的一种途径。通过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抽象、枯燥的教学形式中解放出来,对教材中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求异意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1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景

2.1.1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创设情景导入话题

与教材单元相关的话题导入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通过一个新闻报道、讲述一个故事导入教学内容。如在《高职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4Shopping,教授此单元的时间恰好是双11前后,这时是网络购物与实体商店优惠火拼的高峰,教师在把学生导入教学内容前,可做如下提问:Areyoucarefulwithyourmoney?Doyoucollectallkindsofcoupons?Doyouoftenlookforgroup-buydealsifyoudineout?Don’tyoubuyclothesunlessinasale?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索欲,从而使之集中精力。

2.1.2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对话,创设语言情境

教师提前设计情境对话范例,让学生按照范例改写和排练,然后进行课堂模拟对话。这样的练习使学生陶醉于英语学习的同时,自己的英文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如Unit4Shopping,可提供一些商家常用的优惠方式,让学生角色扮演进行情境对话;Unit5Food,可将课堂设置成餐厅,让学生模拟点餐,或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食物。将所学融入实际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渐长,接近现实生活的情景对话和反复的课堂实践令其体验了语言交流的乐趣,掌握了语言交流技巧,同时创新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交际互动能力也顺势得到了培养。

2.2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拓展情境

现在的教学已普及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影音教学能巩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学生在这种英语语言环境中体验到英语的实际运用,教学也变得生动。从英语的静态学习飞越到动态学习,学生的学习乐趣得到激发,提高了学习的斜率。《高职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10Fashion,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根据内容收集视频、图片和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制作出幻灯片。学生自己参与创设情境来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课堂教学也不再是教师主导了,变得生动直观有趣。

2.3创设活动激活情境

创设一些活动作为英语课堂的载体,能让教学情境得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3.1设计角色扮演,激活情境

例如,《高职实用英语》Unit2OneHour一文,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父亲和儿子的角色,演绎父子间的对话,来生动展现父亲由于带着工作的情绪误解儿子以及儿子希望父亲能多陪伴他的生活场景。成为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的学生完全进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这就是移情。移情的作用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按角色身份去思维,身临其境的表现出相应的行为,表述出确切的语言。全体学生都不知不觉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自然加深了内心体验。《高职实用英语》是自编教材,每个单元都提供了丰富的日常话题和精读课文进行听说训练。学生在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材料,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2.3.2通过辩论赛激活情境

辩论能让学生在争辩过程中学会英文思维。在《高职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3Internet中,可让学生以“AreInternetbeneficialforus”为题展开分组辩论。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收集资料,积极思考,组织语言。学生的语言虽不完全准确,但锻炼了英文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几次,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训练其英语会话能力,就能够使之轻松自然的参与到教学中了。

2.3.3利用游戏激境

教学中适当设计游戏环节,能有效缓解学生的疲劳厌倦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率。实践证明在游戏这种自然的情境下,学生能很好的内化和深化所习得单词、句型等语言材料。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7

情境化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整体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充分运用情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情境化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将问题建立在情境之上,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多数的定义及公式,都需要经过充分的运算才能掌握。又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运算当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把握问题难度,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以提问的方式增加互动,从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1]。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我就创设了合理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星期天,小兰和小丽去郊游野餐,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带了哪些食品(出示例题情境图),谁来说一说每种食品的数量?”学生回答后接着提问:“(1)如果把4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怎么分?(平均分)(2)把2瓶矿泉水分给两个人,怎么分?(3)一个蛋糕,两个人该怎么分呢?”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并根据蛋糕的分法导入教学,揭示分数的概念,了解1/2的分数表达意义。在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后,我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来深化理解这个概念,“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蛋糕的1/2,你们能不能创造出长方形的1/2呢?”于是,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张长方形纸,通过折叠的方式来引发思考,然后我通过学生的展示,了解其掌握程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自主思考分数的概念,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

二、运用多媒体方式,构建良好学习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以口头讲解的方式来讲述课本内容,学生只能在抽象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一节时,我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我通过谈话导入:“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啊?我们来看一下张同学调查的他们班同学最喜欢的节目情况,她是通过画正字来表示的,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更直观的方式。”运用多媒体呈现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具备哪些条件?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我再借助多媒体对统计图结构进行总结。在学生对统计图结构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后,我让学生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课本上统计图的设计,学生在绘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检查。最后我用多媒体出示统计图绘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总结。本节课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三、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具有活泼、爱动等特点,枯燥的数学知识可能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化教学的模式,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数学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进而有效提升课堂的效率[2]。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对数确定位置》一节时,首先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1)什么叫作行?什么叫作列?(2)小军在第几行、第几列?(3)帮小军找朋友”,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认识“列”和“行”的概念。然后通过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都思考自己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例如,第二行请起立,第三列第四行的同学请拍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位置,我再随机进行提问;又或者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找找你的好朋友的位置。(如,我的好朋友在......,请你猜猜他是谁?我的好朋友是......,请你们告诉我他的位置。)在本节课中,我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有效提升课堂的效率。

四、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当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也是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常可以在数学知识中找到答案。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通过相关生活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我通过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认识一些小数的含义。如“小军家新装了一个书房,今天他想约朋友去商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桌面的长和宽。然后对此提问:“五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演示(通过出示一个1米长的纸片,将它分成十份,通过份数的表示来帮助学生认识小数)。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说一说平时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然后我再出示教材中的商品图,让学生根据商品标识的价格了解小数的含义,然后我以板书的形式记录内容,“1元2角,1.2元,读作一点二”,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说一说“0.5、2.4、3.5应该怎么写”。在本节课中,我通过结合具体情境来帮助学生体会小数的含义,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8

(二)民族音乐教学法

民族音乐教学几乎都是围绕着解决开喉咙、呼吸、喉头等技术问题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技术化的训练,目标很明确,步骤很清晰。整个过程,就是教师描述自己的演唱体会,然后把这种感受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应当说,在民歌语言的韵味和把握上,原始的民歌传授方法,实际上是民间艺人口头创作,口耳相传,是一种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而在现代的民歌教学中,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制约性,口传心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民歌教学的要求,那么在现代的民歌教学中,如何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来寻求帮助,寻找所演唱民歌发源地的地道的语气和语感,有助于当前民歌教学。同时,教师也应当要掌握各地民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三)PBL情境声乐教学法

PBL最早的应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的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他在加拿大MCMaster医科大学首创,之后经过不断精炼与实践探求,在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等得到广泛应用,PBL模式也应用于其他教育领域,如商业教育、建筑教育、工程教育等。应该说,PBL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熟练掌握一门领域的学习过程。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实际上正是借用了PBL的核心思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服务,在理论学习和日常训练声乐技巧的条件下,通过情境训练引导,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同时规避了学生“千人一面”的态势,尽可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歌唱风格。总的说来,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就是在传统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注重塑造学生的民歌语言个性,并强化学生对歌曲风格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音乐意识中的觉醒,依靠声乐技能的语言训练,加深情感投入,并强化学生对于舞台表现力的自我感受。教师通过营造各类音乐语言情境教学,与学生展开互动,从而使学生直接感知音乐,借由多层次反馈,逐步实现从自然状态转换到训练状态并再次回归到自然状态的转换,并在实践中剥离教师强烈个人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二、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在学习民歌语言中的辅助作用

(一)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法,实际上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基于传统民歌教学方法之上的创新方法。实际上,在民歌教学中,地方语言韵味和方言的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汉族教师很难能够教授少数民族歌曲,对于各地域风格特征的把握也有一定的困难,仅仅在普通话教学和非方言创作型现代民歌中有教学优势。当今民族歌曲内容包括汉族传统民歌、古曲类民歌,少数民族歌曲,以及近现代创作型民歌。每个类别的演唱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古曲类偏重于吟诵式的,少数民族歌曲需要了解地域性方言,与传统的民歌教学方法相比,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各类民歌的语言。PBL民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也更加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

(二)PBL情境民歌教学法对学习民歌语言的辅助作用

1.地方民歌语言教学

民歌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以陕北民歌为例。陕北民歌具有强烈的语音修饰特点,借用衬字、叠字,运用和谐韵脚,自然地运用洪音和细音。所选取的词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也容易,在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下,讲求歌词的韵律美是十分必要的。歌词的声音和意义是不能强制分开的,有时候意义在声音上见出,要比习惯上的联想见出更加微妙,讲究声律是行文最重要的功夫。在陕北民歌中,有大量的衬字使用,如对坝坝,白脸脸,如圆个溜溜、蓝个英英、那个,等等。这些文字的使用增强了民歌的地域性特点和艺术感染力。在江南民歌中,比如《茉莉花》,其中的一段唱词“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将我骂”,其中,“满园花开”就要唱做“满YU花KEI”,“香也香不过它”就要唱作“香也香不GE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就要唱作“MUYUXICEI一朵DEI”,这里包含了平卷舌的运用,以及江浙地方语言的韵味和特点。在进行民族唱法的学习时,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色彩浓厚,地域性特点强烈的歌曲,如《想亲亲》、《下四川》等类型的歌曲,要求演唱者要用地道的语言去演绎表达作品。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9

导语即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导入语言,好的导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起着联系“新”、“旧”知识桥梁作用;好的导语,对学生起着思维定向的作用,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因此要使之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导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悬念式,通过导语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见过小壁虎吗?它有尾巴吗?既然有那他为什么还要借呢?借到了吗?学生听到这么一连串的新奇问题,急于想知道怎么回事,迫不及待的想要读书了解,这样的情景创设既生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种是切入式:这类课文一般课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词,根据课题直接设置问题,导入新课。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借”字是全文的文眼所在,从“借”导入新课: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么借?借箭说明了什么?学生因这些未知问题,急切的想要了解课文内容。

第三种是竞争式,结合课文内容,设置有关问题,让学生引起争论。如教学《骆驼和羊》一文,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咱们班的学生有个子高的也有个子矮的,大家说说长得高好呢?还是长得矮好呢?同学们听了后产生争论,各抒己见。老师扭转话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听听骆驼和羊是怎么说的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很自然的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文中。

二、借助电教平台创设情境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代化的电教手段逐渐走入了课堂,充分利用电教化教学手段来创设美的情境,这样学生学生就会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体验,去领会,去把握,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比如:

在教学《秋天》一文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将《秋日私语》等美妙的音乐和五彩缤纷的的秋景图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配以教师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然后请学生用语言描绘出诗的画面,进而深刻地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在《鲸》的教学中,运用VCD光盘,让学生在形象、科学的讲解中,理解了鲸的进化、种类、生活习性等,认识了鲸,知道了鲸的分类以及鲸生长所需要的条件等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掌握到了正确的关于鲸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了:“为什么有的鲸吃小鱼的,有的吃大鱼?”“为什么有的鲸出现集体自杀现象?”“为什么人们要大量的捕杀鲸?”等问题,让我们的活动生成了一系列的分支,形成一个网,产生了一个新的主题网络活动,并超出了原来的活动范围,说明学生的思维随着音像的仿真效果得到了发展,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插图创设情境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多数课文都图文并茂,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插图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比如:

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中,有两幅表情想反得插图,当教师问及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那一天吗?”从插图中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张大的嘴巴,可以想象的到孩子们一口同声的回答:“知道”时的喜悦心情,与此相反当老师问道:“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这时,从第二幅图中孩子们目瞪口呆张口结舌的表情,想象到这就是难得可贵的沉默。因为孩子们的沉默已经承认自己错了。通过直观的画面展开想象,突破了课文为什么说孩子的沉默是可贵的这一难点。

《小小的船》是一首儿童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读来令人如浴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赏心悦目。在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在导读时,首先出示插图,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象:弯弯的的月儿像什么呢?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美丽的童话故事)会吹支什么样的曲子?(弯弯的月儿)。坐在小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呢?(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体验孩子想象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童年生活是幸福快乐的,从而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用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10

1.2情景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运的优点

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每个人个性能力比较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实施。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模拟,带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项目的活动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认真思考,与老师不断交流、探索。在整个参与的环节中,不仅获取知识,自身动手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也为和谐师生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2情境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1通过巧妙的设问来创设教学情境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涉及了非常多的专业名词、基本定律以及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面对“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就需要教师通过层次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构建学习思路,创设出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的经验来进行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激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形成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但是教师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问题的难度应该符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尽量避免由于过于简单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由于过难所导致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教师应该通过难度适宜的问题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同时还要明确在情境中所处的地位。例如,在讲授课程“基尔霍夫定律验证”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短片或者文字材料兼以口头描述的方式来讲述一个电气线路故障的失败案例,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来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做会如何做,遇到问题如何处理等,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让学生对于事故的原因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2.2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情境创设

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元件结构图和电工线路图等的讲解,在实际的理论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课堂演示不是非常到位,导致了学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进入了学校日常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动静转换等方式来实现课堂演示,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电容器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电容器的录像片或者是图片等方式来为学生展示其种类和应用,进而激起学生进一步了解其结构或工作原理的兴趣,提高学生上课学习的注意力,实现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又如,在“电工基础”“、用电安全”的教学中,触电事故发生是一刹那的,在实际的讲解中很难生动的描述出来,并且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对于其内容的想象很难具体。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模拟视频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了解其原理和防治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生动性。

2.3通过实物的演示、实践操作来引入课堂情境

实物演示的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用教具来进行直观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电路组成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班级中的电路来进行观摩式的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来了解,教师在教具准备上也可以偏重实用性很强的电路板,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搭建电路来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操作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而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就是针对“电”来进行的教学,但是“电”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教师通过借助载体,将电具体化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模拟地面维修电工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行分组,合作完成一个“电动机拆装”的项目,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完全按现场实际的正规流程进行的,也就是除了实验研究之外,还会对学生项目设计、实践能力以及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打分,进而拉近课堂与现场实践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种通过将就业作为引导,课堂模拟工作岗位的情境教学方式,能够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结合,进而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全方面、高技能的人才。

3情景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合理分配小组人员

由于全班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其中,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异,要把学生优差均衡分配。如果每一个成员分配不合理,往往会导致一些组不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3.2充分尊重学生的付出

任务完成的有好有坏,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不是批评,而是帮他们找出原因提供解决办法,老师和同学们都要充分尊重每个小组的付出。

3.3要最大限度为学生留有创造空间

情景教学法的优点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情景教学法中都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想象空间尽量避免彼此相互干扰,保证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11

2.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现如今,在PS课堂中,传统的“跟着老师做案例”的教学方式,已经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力受到了约束和禁锢。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补充。非智力因素在Photoshop的课堂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正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将视、听、说融为一体,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对象上,进而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更深刻、全面的理解,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更易于巩固。

二、如何在Photoshop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1.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把握最新图像处理趋势,合理制定教学方案。

教师只有定期对图形图像市场进行调研,把握最新的图像处理流行趋势,才能紧扣市场需求,创设PS课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PS基本操作和技巧,将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到实际的教学情境中,从而使PS课堂的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得到良好开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多多提问。

以往学生在PS课堂中学习时,只知道跟着老师或看着教程“死”做图像效果,大部分学生只会为了得到某种效果去记效果,而往往这样的学生,当他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一旦没有了操作步骤或是老师的指点,他就会根本无从下手。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课堂教学,在介绍一个知识点的同时能延伸到多个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到可以完成某种图像效果的多种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逐步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3.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定期归纳总结知识点。

在PS课堂中如果创设情境非常复杂,可能反而导致弄巧成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PS课堂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或从教学知识点本身出发,根据具体的情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还应定期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学过的知识点,使学生切实掌握PS基本工具的使用,并使学生能把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并在实践操作中得以灵活地运用,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变成是自己的。

4.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创新能力。

PS课程是一门新颖而具有创新性的课程,它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会做几个特殊效果,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PS这个软件去创作各种平面设计的作品,这对于学生来说,包括老师,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教师在PS课堂中可以随时展示学生中创作的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进行点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更多的学生去创新。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团队学习、讨论、提问中迸发出更多的“创作火花”,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1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为学生设置载体和提供操作平台,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大舞台,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这样的学科而言,更要体现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积极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具有了自主思维与合作研究的平台,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合作来加深理解,可以牢固掌握学习要点。例如在电子邮箱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布置学生进行了预习,然后在小组内针对电子邮箱申请的步骤、使用的方法等内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这一章节的内容依靠学生的学习研究,基本可以掌握其要点。最后安排学生交流具体的申请与使用步骤,并进行操作演示,大家一起讨论和巩固,进行学结活动,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原则上不进行讲解,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点拨,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学习难点的掌握与重点的巩固。实践证明,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充分的参与机会,大分小组研究实际操作的程序与注意点,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增强了教学理解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自主合作的浓厚情境为信息技术教学增强了吸引力,是促进互动深入以及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广大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情境教学法论文篇13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

1. 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处于形成阶段,因而对外界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在自我控制能力上相对较为薄弱,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过于单一且课堂形式比较枯燥,部分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时,对知识间所具有的联系不够注重。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需要与相关知识进行适当的结合,通过这些知识的结合与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朗诵课文和辩论等形式为主进行师生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学生个体的学习,注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而情境教学法需要团队之间的协作,如教师采用游戏进行教学时,教师会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来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布置相关的任务。这样,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完成任务,使得学生在锻炼自身对问题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情境教学法不仅契合小学生的阶段成长特点,还有助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 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在教学中创设出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再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创设的情境中。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多彩的春天》这篇课文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来教学。首先,教师让学生对旅游过的地方进行回顾,如春游时的场景等,以此让学生对游玩过程中的感受进行交流。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交流的重点引入到课文中,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出游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等。最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给学生,让学生将自身的感受写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学工作日趋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也逐步应用在了教学领域。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这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予以足够的重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将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去。例如,教师在教学《西湖的“绿”》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提出相关常见的话题,如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让学生初步了解杭州西湖。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有关西湖的美景展示给学生进行观赏。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体会西湖的魅力,增强教学效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