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实用13篇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1

一、重视基础,强化理论学习

高中化学偏重于实验探究,即针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相应的实验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进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对此,教师应密切把握教学目标,将各个学习阶段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并根据教材内容、实验要求与课堂研究外部因素对教学的要求等,从系统目标的高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理论强化计划,从而为后期实验与总结环节的教学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三章“金属极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将后期实验中频繁用到的各类金属的特性等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不仅掌握金属自身的特点(包括化学符号的书写,与氧气、氮气等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及所产生的物质等),而且也应熟练把握其化合物(如铁锈、铜锈等化合物的化学式、特征等)的特色,从而在后期实验与总结中提高熟练度,再一次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验

实验是调动学生参与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现象的多变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出乎意料等都是吸引学生的有力武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学习时,应充分对其运用。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首先教师应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其次,教师应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物质先后加入的顺序等,对于实验结果,教师应号召学生自行总结,以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现象、总结实验本质的能力;最后,强化引导总结性学习,基于学生的总结内容,对其进行科学定论,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探究一体化教学模式。例如,在探究金属纳的性质时,教师应先复习“钠”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共同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钠的初始颜色,用一定量的滤纸将金属钠表层的油性物质吸干,然后用小刀将其表层物质去掉,进一步探究其颜色;实验二,将一定量的酚酞试剂倒入烧杯中,然后将切好的金属钠放入其中,仔细观察“钠”与酚酞试剂的变化等;待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所观察的内容,从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到化学方程式的推理等,从而整体把握“金属钠”的特性,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考核与总结并重,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过程

经过前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中期相关实验的操作,使得学生对既定的化学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实践证明,最后环节的考核与总结将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在前两个环节的不足之处,对于同一类型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全方位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在总结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口头考核与笔试的方式,在课堂上可提问学生前两个环节所学的内容,也可将已经学过的内容以试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通过批阅试卷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从而制订有效的纠正与弥补性措施,利用一体化教育推进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例如,在总结“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即将“钾、钙、钠、镁、铝”等化学符号、特性进行对比总结,对其与气体发生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观察性总结,即成立“金属专题”,从而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更加系统化与条理化,方便后期的复习、做题的参考。

实现“理论―实验―总结”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重点探究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将这三者分离,应依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综合考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优化教学计划,做到理论、实验、总结的完美结合,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调动其参与课堂知识的探究过程,进而在实验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并能够跟随教师的总结步伐,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之处,逐步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做题效率与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2

1.改变传统观念。在中考的科目中没有生物学,有的地方仅有过关的会考考试,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够的。久而久之,学生本人,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生物学不学无关紧要,学好主课才是关键。学校对生物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认为学不学对学校的升学率没有多大影响,挪出时间学好其他课程才是正事。

2.增加实验课时。新课标安排的生物课时少,生物实验又多,学校为了所谓的主课有减少了生物课的课时数,有时还被其它活动占用,有的学校生物教师多为兼课教师上.他们的工作量大,只要把理论课上完都不错了,没有时间顾及生物实验课,这样学校的生物课教学就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3.实验安排不合时宜。新课标教材上实验安排与学校所在地的季节不相一致,与时间、季节不吻合.导致实验材料难以采集。实验目的难以实现。如早春气温偏低,在讲解植物的生殖时,难以采集到花,果实,种子。观察草履虫、水螅难以采集或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也缺少材料。不能形成直观生物教学。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及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改变生物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们必须在生物课教学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在以后的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不管条件多么严酷,但都应该把生物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才能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时间心理保障。

2.保证足够的课时量。有了足够的教学课时,才能合理安排生物教学并组织生物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足够的学习空间。根据学生记忆力强、求知欲强,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等心理特点,组织和设计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和生物实验内容,加大力度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实践的能力,克服了死记硬背的恶习。例如: 观察叶的横切面结构时,让学生先分别观察叶的正面与背面颜色和气孔数目多少。学生得出叶背面颜色浅气孔数目多,正面相反。教师肯定学生的观察结果并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3

        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比,其一是由于它的变数很多,结果的不确定性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刺激所致;其二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所致,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驱使他们有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效果却很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所致。

        1.2 实验课堂缺少反思,难以持续发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成败非常关注,但是在实验后对实验成败原因的反思与总结不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课堂教学任务较紧,一个实验做下来老师学生往往来不及当堂及时反思总结;二是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总结意识性不强,实验结束,任务完成,不愿意再花太多的时间去总结反思;三是教师责任感的缺失,认为实验做完了,学生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四是各种考试中对学生实验能力考查的方式、手段不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查方案。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学生实验结束后,交上来的实验报告很多都是凑数据,或者是实验误差非常大,甚至实验报告也不交,教师也不了了之,造成物理实验的“有始无终”、“有过程无结果”、“有预设没有生成”的现象,长此以往,物理实验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功能将大大弱化,学生将成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2. 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

        2.1 作为教师自身需要转变,树立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理念

        作为中学物理老师,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在千方百计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各个实验的同时还要敢于创新,设计各种有利于教学的小实验,课堂上能够用实验说明的问题尽量不要仅仅从理论上解释,要让实验来表白,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设计能力、实验分析处理能力将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各种实验来解释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的结论才是真正正确的结论。

2.2 重视发挥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主动性职称网

        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不仅仅是操作上的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要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根据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地改进已有实验、甚至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导”、“点”、“拨”的作用。

        所谓“导”就是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现行课本上的很多实验不一定是最完善的,甚至有些实验不具备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的实验可能就更具有操作性,更能说明问题。

        所谓“点”就是教师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指点。实验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以及为什要这样操作,点到为止,引发学生思考。实验过程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可以在旁边做适当的指导。实验结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评估,总结实验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分析误差或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或矫正措施。

        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排除障碍。比如在电学实验中,往往出现学生在实验仪器按电路图接好以后测不出电流和电压的情况,这时教师的作用就非常关键,因为学生可能此时还不具备故障分析的能力,只有通过教师的帮助才能找出其中的故障所在。

        2.3 变传统实验的“结论验证”为注重实验的“过程探究”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4

一、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物理是一门理科学科,其有着较大的灵活性,在学习时应掌握一定技巧,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受到初中学习方法以及习惯的影响,很多同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只去背课本上的公式,不去思考结论是如何形成的。物理,顾名思义,是知物明理,在学习时应重视理是如何形成的。在接触一个物理概念时,应思考为什么老师会引用相关素材,这些典型的材料与事物本身有什么客观联系与规律,物理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还要明确概念之间存在哪些干扰与误导,在生活实际中如何应用这些概念等。在提出这些疑问后,应积极观察、分析、探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开这些疑惑,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这对今后物理的学习有着重要帮助。

二、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避免题海战术

物理课的学习不在于多做题,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达尔文曾经说过,“有关学习方法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在学习物理时,不论是规律还是公式,或是实验设计,这些知识的形成都与学习方法密切相关,想要找到学习物理的捷径,必须善于总结规律,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首先要积累一定知识,然后才能在实验中去推敲与探寻,在当前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以及知识每天都在更新,如何掌握最全面的知识,就在于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找到事物之间的规律以及联系,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能力。

初中物理知识比较简单,实验也比较直观,初中物理课程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培养形象思维,掌握定性分析方法。高中物理重视对定律的推理,定理的总结与归纳,是为了培养抽象思维,学生要学会在这一过程很好的完成过度,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三、加强情景分析,避免盲目列式

学习物理的过程需要做很多物理题,这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认识飞跃的过程,在解题的过程中,应在弄清题意后,对概念的物理过程进行推理,很多同学习惯于盲目列式,而且也急于算出答案,不注重解题的过程,只看重结果,这种做题的方式对学好物理帮助不大。做题最重要的是分析,应加强情景分析,解读物理现象,找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判断物理过程存在什么样的规律,从而选择适合的解题方法。情景分析有助于解答物理题,同学们应学会分析物理过程,把握物理情景,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隐含的所有物理概念,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数学表达式对其进行正确的求解,如果盲目的列式,只看重结果,无法达到做题的真正目的。

四、联系实际,避免纸上谈兵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物理应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如果不注重实际,则无法学好这一课程。物理的很多理论与概念都是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这说明物理是非常注重实际的,每一个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所以实验也是验证真理的最佳方式。在学习物理时,同学们应注重与实际的联系,重视物理实验,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确,明确研究的对象,然后多观察,最后验证实验的结论。学生应做好实验前预习,明白实验的步骤以及方向;在实验进行时,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观察,勤动手、动脑;实验后,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实验,可以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操作的熟练性,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多联系实际,很好的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可以利用有限的条件做一些课外小实验,从而提高物课的实践性。

五、重视总结与复习

在保证课堂中有效的学习后,我们还要重视知识的总结与复习,如果不重视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果不重视复习,可能会很快忘记所学的知识。在课后加强总结与复习,可以使我们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明白公式中物理量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一定规律,这比被动的去记公式、背定律要有效的多。善于总结,可以灵活的运用物理知识,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物理知识的实用性。课后及时复习,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整理笔记,可以更好、更快的完成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六、结语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116-01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规律,不但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记忆,也能促进学生生物知识的自主内化,是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课堂小结几乎都是教师包办,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随着老师进行简单的知识罗列和回顾。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笔者从生物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做了一些尝试与思考,现将点滴心得简述如下。

一、寓静于动,在操作中总结

学生实验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对生物知识学习形成具体、鲜活的感性认知。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教师可以延续生物实验活动的整体性,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思考边归纳,将静思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和实验注意事项的积累,使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实验动作或实验数据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如此学生的总结归纳才显得更加生动、详实。

如在教学“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内容时,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没有机械地组织学生回忆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而是出示了一组问题:①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②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 );③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作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并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二、由繁入简,在图文中总结

总结归纳的内容并非一定要诉诸文字,以图文的形式进行总结,可以让原本繁杂凌乱的生物知识要点变得简单而又生动。在进行图文式的归纳总结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图文注入更丰富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

如在教学“人体的泌尿系统”这一部分实验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了运用Flash制作的课件,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形象地再次感知了尿形成的两个过程,即过滤与重吸收,使得原本抽象的生理过程变得具体鲜活起来。在动画的辅助下,学生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真正理解肾小管对营养物质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感受到肾脏的重要性。

三、转曲为直,在洞察中总结

观察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积累实验经验的重要形式,它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引导学生在观察完成对生物实验的归纳总结,加深对实验现象的认知印记,能够更直接、更清晰地把握实验规律。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强调重复观察的必要性,让学生学会正确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之间的差别,从而在归纳总结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在教学“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这一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内部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一段猪小肠,指导学生分析猪小肠与人小肠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并用小肠内表面拆叠纸模型强化学生的感知。通过观察和领会小肠皱襞的作用,学生认识到小肠不仅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从而对人体消化和吸收有了更加明晰的认知。

四、化腐为奇,在愉悦中总结

与其他教学环节一样,实验后的归纳总结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传递给学生快乐的学习感受,将会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环节变得生机盎然。因此,教师要将生物实验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认知倾向,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欲,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展开归纳总结。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6

一、及时转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教师需尽快转变常规的教学方式,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前,教师可适时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将课题自然引出,确保教学方式的针对性,让学生了解物理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内容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即物质的三态主要是指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现?在学习《光现象》内容前,可以提出: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筷子斜插入水中,为什么看起来就像断了一样?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在学习《物体的物理性质》这一课前,提出:为什么固体的铁比融化时铁的密度要大?为什么汽化后密度更小?通过上述问题的提出,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以及实验,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积极寻求出问题的答案,进而保障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此教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创新精神。

二、丰富物理实验教学的工具,加强实验教学演示的效果

为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力,并加深其学习印象,教师常常会在物理实验前进行实验演示,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对课堂物理知识有效运用,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极为有利。若实验设备不齐全或在实验中出现反应过快或过慢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及问题的发现不利。为使这种情况得以改善,教师可以辅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使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更加详细地呈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升华和凝华》这一内容时,由于呈现出升华(干冰升华、灯泡钨丝变细、卫生球变小)以及凝华(霜的形成、雾凇、冬天玻璃窗外的冰窗花)现象等实验较为麻烦,且反应过慢,耗时较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凝华与升华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固态物质不经液态变化便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升华)以及物质由气态不经液态便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在学习《力与运动》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使学生深刻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可将实验仪器小车作为对象,在其两端挂上细绳,跨过滑轮,其下端分别吊一挂钩,可加钩码,展开

实验。

三、鼓励学生总结实验经验,通过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开设实验的关键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深刻的理解,经过不断实验学习后,能熟练掌握知识,并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后期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电阻实验时,为使误差减小,可通过“替代法”进行分析,并对实验方式进行设计,而对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摩擦力”的分析,可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的过程同样是学习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对物理的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并总结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化、全面性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效解决;此外,对于物理实验的总结还可以创新物理实验教学,使课堂的教学更具高效性。

总之,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实验辅助设备、不断引导学生总结物理实验经验,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了解以及自主思考,勇于提出疑问,深入了解物理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7

一、加强学生对于会考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果,首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生物会考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会考复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会考的重要性讲解给学生听,如,会考成绩也是作为中考的参考成绩之一,如果A同学和B同学中考的成绩是相同,然而A的会考成绩要比B的好,因此学校就选择A同学,而不是B同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考的重视度,做好生物的会考复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将会考复习的作用讲解给学生听,加强对生物的会考复习,加强学生对于初中三年的生物知识的总结,从而巩固学生的生物知识,避免出现“学完就丢”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水平。

二、理解会考内容,掌握复习方向

要想提高初中生物的会考复习效果,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初中生物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生物会考内容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会考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掌握复习方向。如,教师可以将初中生物会考内容总结出来,然后再分别总结出重、难点,并且对学生重点讲解生物会考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会考的掌控程度,提高学生的生物会考成绩。而且通过帮助学生理解会考考试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复习方向,因为学生可以结合会考内容来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从而更好地确保自己的复习进度,确保复习效果。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生物会考成绩,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会考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复习方向。

三、构建思维导图,加强对初中生物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为学生是从初一开始学习生物的,因此到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的生物知识,所学习到的生物内容是较多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结合在一起理解和记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构建生物思维导图,从而整体对初中生物知识进行理解。之所以要开展初中会考,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总结初中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构建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整体把握。如,教师可以分别将不同学期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构建思维导图,例如构建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思维导图、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思维导图等,然后再将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归纳,再重现构建出新的思维导图。通过构建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将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更好地掌握初中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构建分类思维导图,就是让学生摒弃学习时间的限制,通过对生物知识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分类总结,构建出不同生物知识网络图,从而更好地认识初中生物,提高自己对于初中生物的理解,提高初中生物会考的复习效果。

四、开展分层次教学,进行因材施教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是将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重新进行一遍学习和复习,但是学生在三年的生物学习当中都有着一定的学习差异,因此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效果,教师就要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首先,教师结合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再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生物水平来制定不同的复习策略。如,生物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要加强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而生物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简单地对生物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就可以直接开展下一步复习,复习难度更大的生物知识。因此,通过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会考复习效果。

五、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认识

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如,教师可以总结初中三年来所教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然后再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归类,再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重新做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如,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物实验中最基础的实验,然而很多学生并非能够清楚地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复习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显微镜使用的教学,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果,教师首先就要引起学生对于会考复习的重视,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更好的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确保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效果。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8

对于如何上好实验课,充分发挥实验课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笔者浅谈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做好猜想与假设

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猜想与假设对实验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后面的实验设计及论证都是在猜想的引导之下完成的。所以,做好猜想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猜想不是乱猜,而是有根据的猜想,需要我们对实验提前做好分析,做出一个合理的猜想,以免走弯路。

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分析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类比一下小孔成像。小孔所成的像也是倒立的,有大小之分,如何改变像的大小呢?可以改变一下物距,进而改变像的大小。因此,我们可以做出大胆的猜想:凸透镜成倒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这样就为下面的实验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

二、实验设计方案要合理

实验方案的设计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与否,我们要紧紧围绕猜想来进行设计,并且要本着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原则,将所有的预设情况全部考虑进去。实验方案一定要合理、简便。

我们再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将凸透镜成像类比成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何时成等大的像、缩小的像、放大的像,所成的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切入点比较重要。本实验应该从等大的像开始,改变物距进而得到缩小和放大的像。让学生通过类比,将凸透镜成这三种像的位置找出来,然后测出多组数据,寻找规律。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要科学,要便于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要得到准确的结论,关键是看怎样科学合理地处理数据,从而便于学生一目了然地得出结论。我们可以将凸透镜成像所得的数据在主光轴上做出不同颜色的标注,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数据分布的规律,进而进行总结。

再例如,在“密度”这一节,对测出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如何处理?当然,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观察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通过画图像观察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画完图像后,如何形象、直观地得到结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不同物质的图像画在同一张透明的坐标纸上,然后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图像,并能顺利地总结出结论。

四、评估与交流必不可少

我们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结论出来了,实验就完成了。任何一个实验都有值得注意、改进的地方,只有我们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做一个充分合理的评估,才能在以后的实验中提出建设性建议,才能对实验进行创新。

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学生之间可交流的东西、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如本实验在什么环境中做效果最好?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为何要调整到同一高度?如何确定像是否清晰?有时我们找不到像,为何?我们除了蜡烛,还可以用什么光源呢?等等。因此,只有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交流,才有改进和创新的空间。

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实验及自制实验

教材上有很多章节配有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做好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完成实验,才会确信实验的结论,才能产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这些小实验,学生可以将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进行互补,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9

1.教师对实验的指导能力没有权威性

现在的生物实验要用到较多的专业仪器,由于之前高中阶段并不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所以仪器的缺乏是导致教师实验指导能力不足的客观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教师很少会去自己探索实验操作和最优实验设计,就算存在专业设备,也会出现连老师都不会用的情况,这是教师缺乏指导能力的原因.

新课标体制下,上述两个问题的存在无疑是给生物实验教学设置了一道障碍:因为工作量大课时少,所以不能每个实验都详细讲解;有的学校会因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完成相应的实验,只要求学生记住结果就可以.例如选修1中有一个实验:玫瑰精油的提取,主要是通过水蒸气蒸馏法,粗提取玫瑰精油.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水和油的混合物,等到冷却就又会分成油层和水层.因为实验主要涉及的器材有蒸馏瓶、沸石、锥形瓶、电烤炉(用来提供热源)、石棉网、玻璃导管、温度计等等,在实验中还要特别谨慎,避免玻璃器具爆裂等危险的发生.有的学校就不会让学生进行实验,害怕学生搞坏器材出现危险等,这样一来,选修1实验的设置也就没了意义.其它几本选修教材也设置了这样“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实验,例如“腐乳的制作”等,学生认为贴近生活和社会,所以学习兴趣很高,而且新课标规定只要选其中5-7个进行研究实验,就会给2个学分.但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学校没办法达到要求,所以目前大部分高中都不开设有实验的选修,长此以往,便也失去了选修教材的意义.

2.实验标准提高与课堂实际不符

传统的实验一般流程是:提出问题,做出实验设计,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课改之后对生物实验的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做出实验设计前提出自己的假设;在实验完成后进行交流,准备做进一步的探究等.一般老师会按照流程走,在实验设计环节进行指导,但是单单给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注[HJ1.45mm]意事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就将花费70%的课堂时间,那剩余实际实验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在这种情况下,小地区的老师会选择忽略动手实验,以理论为主.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提高生物实验的研究水平

目前,课堂效率低的现象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尤为突出,针对此,学校应把生物实验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部分,同时加大力度保证其实施.教师之间也应该相互学习,交流心得.教师在准备讲解实验之前,可以组织同学科老师一起进行预实验,找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集体的力量找到解决方案,以避免在实际课堂授课过程中有连老师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影响课堂效率.通过老师之间集体实验,还可以在实验操作中创新、优化,教给学生最新的知识,提高生物实验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县区级的高中,由于设备不齐全,教学水平有限,更可能在生物实验教学上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能尽自己所能在有限的环境下保证对生物实验的积极性.可以通过组织生物实验教学研讨会,邀请同区域的特级骨干教师作为嘉宾,围绕高中理综试卷上的生物实验部分进行研讨.

2.生物实验教学依循高考导向

在课堂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要找到侧重点,依循高考大纲的要求有轻有重的安排生物实验教学的课时.近年来高考中对于生物的考查趋于多样化,不仅有实验原理等理论知识,还要求实验设计的步骤,可能出现的结果等实际操作过程,甚至有的还需要对实验的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试卷的改革暴露出学生的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答案离标准答案差的太多,尤其是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表述上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上.比如有的实验,学生直接使用“实验组有影响,对照组不变”等套话来预测实验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得分的.所以要在有限的课时数中,重点讲解高考大纲要求的探究性实验,保证学生的得分率.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1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都需要实验的推动。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没有对实验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验教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当前,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已成为众多高中生物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师生认为实验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不少教师把实验教学变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事实上,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要想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首要的一步就是教师要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认识到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实现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性。教师只有理念更新了、认识提高了,才会精心准备实验教学。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要对实验教学有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要不断学习新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在积累和反思中提高实验教学能力,使实验课和理论课有机结合,共同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认真分析教材,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之后,还要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其前提是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要认真分析教材,深入研究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实验的类型、工具、材料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操作能力等,以此为依据制定实验教学的目标、安排实验的流程和具体步骤,保证实验教学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例如,在教学“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实验时,如果教师在课前没有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操作实验,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学,然而虽然学生能够获得实验结果,但他们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这样按部就班地实验缺乏新意、缺乏趣味性。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应精心准备,将课本上的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开始操作实验前先让学生合上课本,也不告诉他们三支试管中的样品分别是什么成分,只是笼统地告诉他们是淀粉溶液、葡萄汁和稀蛋清,之后让学生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分别鉴定试管中的样品成分。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改变了实验方式后,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他们非常愿意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验问题。且学生在主动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掌握了实验步骤和方法,也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

三、注重实验后的讨论与总结

实验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出实验结果,或者是验证实验现象,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知道和理解产生某种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的原因。所以,教师在自己或者学生操作完实验后,应组织和开展实验后的讨论和总结活动,讨论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验结果的产生原因,并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当然,课堂实验不可能每次都成功,当实验失败或者得出的结果与预期不符时,教师要抓住这个教学机会,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失败或出问题的原因。这样做能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探讨得出结论,更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经过实验后的讨论和总结,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原理的掌握会更牢固,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而这也是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四、利用地方资源,开发生物实验校本课程

生物实验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还应延伸到课外,而且新课程改革提倡开发校本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11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是非常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的。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两百一十一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3、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辨证原则。

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融化的实验过程中(直接加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在引导学生考虑小学学习的热平衡的知识后,就有学生考虑是不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讨论,最终使用了水浴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结论与课本基本一致。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12

总结。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验教学的地位

(1)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生物学科有其特殊性,一些知识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后会变得通俗易懂,因此,实验教学对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促进作用,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2)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

因为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实验教学作为生物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

(3)实验教学也是检验生物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新课程改革后的生物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还要掌握一些与实验相关的操作方法,如:制作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等。因此,初中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还是检验学生操作方法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

2.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1)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老师讲授的实验探究方法,对

实验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和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2)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生物实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领域,实验教学就相当于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新鲜”事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实验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操作和观察获得相关知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初中生物实施实验教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课前准备、课中控制和课后总结。笔者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切片”实验来对具体的实施步骤做简要探讨:

1.课前准备

在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切片”实验之前,要提前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要做好相关资料和相关理论的准备工作,任何实验都有其实验目的及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应该先向学生讲解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掌握。因此,教师应先向学生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及相关结构的名称和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此外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二是教师要检验学生对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正能够通过实验掌握相关知识。所以,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显微镜操作方法及细胞结构进行适当的提问。

2.课中控制

生物实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领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找不到切片中的植物细胞、细胞观察不清楚等。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此外,教师还要对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做出适当的控制,对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及包含的知识进行提醒,这样不仅可以提醒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操作,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达到实验的真正目的。

3.课后总结

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往往处于兴奋状态,只关心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奇妙现象却忽视了对实验目的的掌握。所以,在实验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如:实验中显微镜操作步骤、显微镜操作注意事项、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等。学生只有对实验进行总结,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后才能真正完成整个“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切片”实验。

笔者在初中生物实施实验教学法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篇13

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生物这门课程因为其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所以平时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个严谨的思维,但是,一般的学生很难在短的时间内培养出这种严谨的思维能力,这样也就导致了学

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很难找到生物学习的突破口,感觉到无能为力,不知从何下手,这样,也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对于生物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时候有一种严谨的思维能力,注重思维的逻辑性,环环相扣,最终找到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突破口,从而渐渐地对高中生物的学习产生出自己的兴趣。而这样严谨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小方法可循,例如:(1)在平时的教学以及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

以及牢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一种传输,以及在脑海之中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加固,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牢固的理论基础知识,来发展他们严谨的思维能力。(2)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一个高强度的调用。学生在平时的生物课学习过程中,要将这些理论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理解,然后再将它们消化吸收,最终成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会对严谨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这个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理论知识,同时,它的实践性也非常的强,所以,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以及学习中,多进行一些教学实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加深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也有以下几种方法,例如:

(1)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实验的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时间紧,任务重,这样也就导致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以及足够的机会进行自主的动手实验机会,而都是教师代劳,将实验结果进行公布。这样一种学习不能很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达不到想要的效果。(2)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实验要带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实验,会加深实验印象,会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实验过程,所以,要让学生在平常的实验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验能力。(3)在实验的时候学会进行总结。总结是对实验内容的一个很好的复习以及加深印象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的实验过程中学会对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会加深实验的印象,从深层次了解实验的主要内容,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4)坚持多做实验。动手实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他需要的是学生的坚持,在每天的学习之余可以进行一些小的实验,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才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三、帮助学生理清生物知识结构

生物课程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理清知识结构,明确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然后自己再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

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所以,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去理清知识结构,抓住知识主线索,抓住学习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归纳总结,更好地学习生物课程,找到适合自己的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更轻松、更全面地学习生物。

四、教学要循序渐进

生物课程的学习,本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较为困难的、较为复杂的内容的话,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先从简易的入手,弄清脉络,加强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牢固,再去学习一些深层次的知识。如果基础知识不过关的话,则很难进行下一步的更为深入的学习。同样,我们在平时也要告诉学生,在他们的自学过程中,要先从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然后再适当地去进行一些深入的复杂的学

习,来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

综上所述,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生物这门课程,也有利于生物能够更好地运用到今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活、生产的实践,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这样子的话,也可以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生物教学,也能够更好地发展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